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篇一:《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

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

常生活的关系。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

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杜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

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

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

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

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

怎样才能学习、记忆得更有效?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

中和家庭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

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

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

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

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1以上的一段话只是提到了心理学与

生活的一些方面,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作者诠释了心理

学与生活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即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我们

都不知不觉的在和心理学打交道,比如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好,

这是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管理的有效性,这是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内容;怎么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这是消费心理学的内容??从书地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知

道这本书的一个大概的内容。

从全书的结构出发,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我们把心理学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义中的关键

2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以及心理。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讲

2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序言第2页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

章第3页

3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第21页

4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第24页

何组合不同种类的信息而提供给你一个对世界的完整经验的。6第七

章至第十章主要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在开始认真研究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从进化的角度看看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如同你们经验

的其他方面一样,是遗传察赋的产物。人类和其他有机体一样,传

承了祖先特定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因遗传蓝图不同而在物种中有

所差异。一些生物,如爬行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几乎不能从自身与

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学到什么。它们的生存依赖于它们生活在一个相

对稳定的栖息地,在那里,它们对特定环境事件的先天反应既能满

足它们的生活所需,也能使它们避免生存威胁。而其他动物,包括

人类,基因在决定特定的行为一环境交互作用中起着非常小的作用,这就使学习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或者说可变性。这些动物能够按照

其行为在环境中产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然而。你们应该时刻铭记,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传承了学习的能力而已。这种能力是否会实现—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依赖于你们的个人经验。7第十一章至第十

四章,主要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比如情绪、压力、

学习、健康等等。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

治疗的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建立。第十七章至第十

八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的心理学,即是社会心理学

以及社会、社会文化。

整本书的特点:1、写作思路很清晰,知识包含很全面;通俗易懂,适合大众阅读学习。比如一般来讲,心理学理论试图揭示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的功能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理论是一个组

织起来的概念集合.可以用来解释一种现象或一系列现象。大多数心

理学理论有一个一般的核心,即决定论的假设一这一假设认为,一

切事件,包括物理的、心理的或者是行为的都是特定原因因素的结果,或者说是由其所决定的,这些原因因素被限定在个体环境或个

人之内。研究者还假设行为和心理过程以有规律的方式联系,它们

的关系和模式可以通过研究被发现和揭示出来.:一般来讲,心理学理

论总是阐述暗藏在这些有规律模式

8中的原因的影响。2、整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都注重进行图

片和案例的结

合分析,这样在具体的内容的基础上,读者很容易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并对于一些术语有更加详细的了解。比如尽管你对蚂蚁交流的

方式可能从来没有产生过兴趣,但你可能对人和动物的行为提出一

些其他的问题,并迫切渴望得到答案。你可能记得在第t章里,我们曾经请你提出一个问题清单,这些问题是你想在读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后可以得到回答的.。在这一章,我们将描述心理学家是如何回答这些和你息息相关的问题的。我们将集中阐述心理学家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时所采用的特殊的乎段.,我们希望你能够了解心理学家如何设计他们的研究:可靠的结论是如何从心理学家所研究的(例如你如何思考、感觉和行动)复杂的且经常令人迷惑的现象中得来的?93、每一章节的后面会进行章节内容的重点整理,进行一个小节,并且会对知识点进行一个关键术语的解读和分析。比如第二章的相关术语是相关系数、推论统计、众数、描述统计、平均数、正态曲线、频次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全距、离散性的度量、显著差异、中数、标准差(sd)。4、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更加便于我们进行阅读和思考。 6

7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四章第73页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七章第160页

8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第18、19页

总之这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后,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

通过对整本书地阅读和理解,我总结出了当代心理学的观点:(1)生物学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

10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2)心理动力学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理动力学的动机原

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

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

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原则能同时应用在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

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

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弗洛伊德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用了心理动力学模型。11

(3)行为主义观点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行为主义对后

来的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

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尽管行为主义者使用非人动

物进行了大量实验,行为主义的原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问题。行为主义的原则产生了一套更为人性化的教育儿童的方法〔通过正

强化而非惩罚)。新的修正行为紊乱的疗法,以及创建理想化社会的

指导方针。12

(4)人本主义观点

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

观世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如年代作为与心理动力学和行

为主义模型井驾齐驱的一种理论而出现的。在这种观点中,人既不

是由弗洛伊德主义者假设的强大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是由行为主

义者提出的由环境因素所操纵。相反,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

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人类主要任务是

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13

(5)认知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一一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是作为对行为主义的局限的另一个

挑战而出现的。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从认知的观点,人们行动是因为他们

思考、而人们思考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已经被精细地构造好去这样做。14

(6)进化论观点

思想非常简单: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

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他们的基因)。进化论观

点寻求把当代心理学与生命科学的一个中心思想—达尔文关于自然

选择的进化论—联系起来:自然选择的思想非常简单:能更好地适应环

境10

11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第9页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

一章第9页

12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第10页

13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第10页

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井遗传它们的基因)。经过很多世代,物种朝着具有更好适应性的方

向改变:、心理学中的进化观点认为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

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15

(7)文化观点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持有文化观点的心理学家

们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文化观点是针对下述批评

而做出的重要响应:以往心理学研究往往以西方的人性概念为基础,

并且它的研究对象只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16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现在我们正是大学生,我们就必须在心理学的

基础之后,获得对于我们现在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新的定位与认识,这不同于我们之前对于大学的憧憬和期待,这里面更多的是融入了

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规划。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学会运用教

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效率的提升,并且明确学习的目的

以及学习的价值所在。在生活中,大学生活面对很多的竞争和不愉快,我们要怎样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只有运用

心理学的知识,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足以应付大学生活

中的种种变化与冲击。

从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上来讲,《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不仅仅时

一本知识性很强的著作,更是一本心理学入门级别的教材,我们可

以通过这一本书达到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书中易懂

的语言,通过书中详细的案例和图片。通过书中精辟的知识小结和

关键术语的整理,我们很容易掌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且很轻松

地理解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一点,我想是由于对此本书地

阅读,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无论是心理学知识,还是生活中的

不同问题。

15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第11页

【篇二:《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班级:机械115班学号:。。。姓名:王。。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

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

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

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

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看了之后发现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

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

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

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

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

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

具参考价值。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

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

理解。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

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

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

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

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

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要学习一

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

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

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

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

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

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

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

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

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

的渴望,那么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必须接受

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

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己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

遇到坎坷,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使一切美好的愿望得

以实现。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

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

的压力和挑战。现在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

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非常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

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

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现在,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没有什么值得

去悔恨的了。我们一定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

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

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可以参加各类社团,可以出去爬山野炊

旅游等,心情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起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

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

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

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

一起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己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己

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心情。当然大

学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轻松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

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

告诉自己: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己的,自己不努力

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我希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己说:“我无悔!” 然而

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

自己计划。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

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

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

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

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

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

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

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

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心理学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

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都需要心理学

知识的帮助。所以,我觉得认真学习心理学非常重要。

1、观察者偏见——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通常,人们

看到的只是、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的面目。大多数人都是有偏见的。要克服偏见,可通过加强团体合作增强相

互的依赖感(感到对方存在的价值)和信任感,产生深厚的友谊。

2、“安慰剂效应”——个体对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

康的增强。因此,在一定的情景下,个体心里认为“我应该如何”,

有时结果也常常会真的表现为“如何、如何”。

3、触觉的妙用:经常触摸你所关心的人,并鼓励他人采用恰当的方式经常抚摸你,既能传递爱,同时对你和他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4、“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

而增强自我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冥想时,人们的意识在自己的呼

吸上,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

可以减少焦虑,特别时那些对环境中充满应急的个体。它也许会导

致其他类型的认知提升。

5、酒精(心理学意义上属于镇静剂)的影响:一些人变得愚蠢、狂暴、友好、多话;而另一些人变得口出恶言和凶暴;还有一些人变

得沮丧。短时间内消耗大量酒精会使中枢神经系统负担过重。

6、“无组织信息”的记忆术:自己以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概念形成表象

或构成句子或故事。

7、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同样一件事,分别从“喜欢”和“取消”的

角度分析,喜欢的会更喜欢,取消的理由也会更充分,看决策者需

要什么样的结果了。

8决策的参照点很重要:反复告知下属将加薪,真的加薪时他也不

会高兴,因为他已有了参照点,如果意外加薪,可能会使他喜出望外。当然人们常用的还是雷打不动的目标激励。

9、人们热衷于自己做决策。

10、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家庭和朋友的影响在生命历程中一直交

替出现。

11、中老年人的“再生力”——对他人有责任心,以某种方式为社会

做贡献,特别是要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

这是中老年人继续成长的关键。

12、学会成功地成长:巩固一个人的收获,减少损失。要永远选择

自己最重要的目标,根据目标来优化个人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的

阻碍要及时补偿或调节。

13、“用进废退”规则:许多认为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其实是由于不使用,而不是由于衰退。

14、拖沓的健康成本:更长时间的焦虑,以至于可能引发生理的病痛。

15、压力的评估因人而异:对一个人带来剧烈痛苦的情景对另一个

人来说可能只是日常工作;有些情况给你造成压力,你的朋友和家

庭却没事,所以人有时要有些钝感力。至此,这本书我已经完整的

读过一遍,其实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

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

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

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

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

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

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与生活》内容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后归纳为以下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

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

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

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最后,我也推荐大家有时间就去看看这本书,向我们这些心理学的初学者,就更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篇三:《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经济学院金双2班冯承杰 2014141013025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

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讲的就是感觉、知觉、行为上的心理学基础;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内容;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的心理学。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的部分章节后,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通过对第一章详细的阅读和理解,我认为当代心理学有以下观点:

(1)生物学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2)心理动力学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

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理动力学的动机原

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

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

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

原则能同时应用在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

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

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

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弗洛伊德之后的许多心理学

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用了心理动力学模型。

(3)行为主义观点: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行为主义对后

来的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

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尽管行为主义者使用非人动

物进行了大量实验,行为主义的原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问题。行为主义的原则产生了一套更为人性化的教育儿童的方法〔通过正

强化而非惩罚)。新的修正行为紊乱的疗法,以及创建理想化社会的

指导方针。

(4)人本主义观点:

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

观世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如年代作为与心理动力学和行

为主义模型井驾齐驱的一种理论而出现的。在这种观点中,人既不

是由弗洛伊德主义者假设的强大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是由行为主

义者提出的由环境因素所操纵。相反,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

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人类主要任务是

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5)认知的观点:

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一一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心理学的认知革命是作为对行为主义的局限的另一个

挑战而出现的。认知的观点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从认知的观点,人们行动是因为他们

思考、而人们思考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已经被精细地构造好去这样做。

(6)进化论观点:

思想非常简单: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

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他们的基因)。进化论观

点寻求把当代心理学与生命科学的一个中心思想—达尔文关于自然

选择的进化论—

联系起来:自然选择的思想非常简单: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

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井遗传它们的

基因)。经过很多世代,物种朝着具有更好适应性的方向改变:心理

学中的进化观点认为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

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7)文化观点: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持有文化观点的心理学家

们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文化观点是针对下述批

评而做出的重要响应:以往心理学研究往往以西方的人性概念为基础,并且它的研究对象只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

关于本书我还有一些话: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现在我们正是大学生,我们就必须在心理学的

基础之后,获得对于我们现在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重新的定位与认识,这不同于我们之前对于大学的憧憬和期待,这里面更多的是融入了

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规划。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学会运用教

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效率的提升,并且明确学习的目的

以及学习的价值所在。在生活中,大学生活面对很多的竞争和不愉快,我们要怎样合理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只有运用

心理学的知识,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足以应付大学生活

中的种种变化与冲击。

从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上来讲,《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

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著作,更是一本心理学入门级别的教材,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本书了解和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我想是由于对此本书地阅读,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无论是心理

学知识,还是生活中的不同问题。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笔记)

一、 发现自我之旅 1、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 人的个性分前台和后台 2、文化和自我 文化导致自我的不同 独立自我 互依自我 3、自尊与社会比较 比较对象 4、自我实现预言 潜意识让自己朝好的方向发展。 5、自我服务偏差 聚光灯效应 二、 A 型人格 1、 什么是 A 型人格 A 型人格者属于较具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A 型人格者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其他事进行攻击。 2、 A 型人格的表现

3、A型人格的正负面特质 正面: A 型人格的人事业心强,大多能够有所作为 负面:较多抑郁,较低生活满意度,较低内控,较弱假体归属感,较少愉快体验。。。。 4、与A型对应的B型人格 无时间紧迫感 更愿意授权,委托他人,接收多元化的处事方式 无敌意心态 自尊感 5、改善A型行为的技巧 认知A型行为的弊端 相信自己能够改变 恢复健全人格 呵护友谊和亲密情感 三、吸引力的秘密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积极态度恢喜爱情感 1、接近性 易得性与交往性 熟识与曝光效应 2、相似性 相似的他人会认同我们的信念和倾向 相似性有助于顺畅地互动 我们预期会被和自己相似的人喜欢 相似的他人拥有我们喜欢的品质 3、互补性 互补性是指人们之间因为可以在角色或需求上以相互扬长补短和互相满足二形成 人际吸引 4、关系中的回报 直接酬赏与间接酬赏 互惠性 5、外貌吸引力 A、晕轮效应 B、美的就是好的 C、吸引力的秘密 D、吸引力的性别观 E、吸引力的进化性 四、非语言沟通

1、何为“非语言沟通” 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 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 2、面部表情能否表达信息 能。 3、身体姿势可否传达意图? 能。 4、人际距离能传达什么信息? 公共距离:360cm以上 社会距离:120cm----360cm 个人距离:46cm----120cm 亲密距离:0----46cm 6、情境文化怎样影响沟通? 沟通风格的差异 高情镜vs低情境:沟通双方师傅能推测对方的意思 表达方式不同 人际敏感程度不同 戏剧化表达方式的偏好差异 指导行为的方式 五、告别压力山大 1、压力的本质:压力也叫应激,是机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中不利因素进行适应的过程 中,由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二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和其反应。 2、压力的反应 A、应激源头的广泛性 B、应激反应的非特异性 C、应激反应的素质决定性 D、应激对适应的诱导性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5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范文5篇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下面是的WTT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3000字 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 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完美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务必理解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我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只有自我才能使一切完美的愿望得以实现。 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压力和挑战。此刻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十分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此刻,做到问心无愧,也就

没有什么值得去悔恨的了。我们必须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 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能够参加各类社团,能够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情绪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齐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齐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我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我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情绪。。 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仅只是简单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告诉自我: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我的,自我不努力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期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我说:“我无悔!”然而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我计划。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取适合自我的用心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潜力。了解自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笔记

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由南开大学副教授管健主讲。课程总共有5讲:第一讲《发现自喔之旅》,第二讲《 A型人格》,第三章《吸引力的秘》,第四章《非言语沟通》,第五章《告别压力山大》。每一讲都很精彩。 第一讲的《发现自我之旅》分五个方面来讲,分别是: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 自尊与社会比较,自我实现预言,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表明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己;在第三节的自尊与社会比较中,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而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在第五节自我服务偏差中讲到很多人都有盲目乐观的行为。 第二讲,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包括:(1)喜欢过分争先和有雄心壮志者。(2)有过高的工作要求,经常不满足现有的工作成就。(3)情绪易波动。(4)有闯劲,表现为好斗、敏捷和强烈的进取心。(5)过分争强好胜。(6)经常匆匆忙忙。(7)习惯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使休息也难以松弛下来。(8)不耐烦,情绪急躁。(9)常常同时进行多种思维与动作,言语动作的节奏快者。而B型人格却与之相反,B型人格的人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更愿意授权委托他人,去允许多元化的存在方式。A型人格的正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工作特别努力,他们有很强的工作动机,成就动机,他们比其他人要更多地沉浸在工作当中而且还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负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的抑郁感

会更强,他们的内控性比较低,愉悦的体验较少,较多的情绪的压力,较低的幸福感,较低的幸福满意度,较低的健康的满意程度,较弱的家庭归属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最后,A型行为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克服完美主义的克服暴怒,多做一些艺术的活动,多一些鉴赏的活动,更多地去交一些朋友,能够去享受到生活当中的一些乐趣,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运动。 第三讲,吸引力的秘密。《吸引力的秘密》这一讲包括: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关系中的回报以及外貌吸引力。接近性的特质体现在易得性与交往性;相似性则指出相似的他人会认同我们的信念和倾向,相似性有助于顺畅地互动;而互补性则指人们之间因为可以在角色或需求上以相互扬长补短和互相满足而形成人际吸引。 第五讲,告别亚历山大。《告别亚历山大》讲了压力的本质,压力的反应,压力阶段模型,压力的来源,压力的管理与应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压力也叫应激,使机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种不利因素进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压力通常来源于生活变故,像分居、被监禁、亲密家庭成员死亡、受伤或生病、结婚、被解雇等。最后,要管理应对压力,就要改变压力来源,发长应对技巧,平衡生活方式,发展合力思维。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心理学与生活心得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为熟悉。因为,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如我们能看

到颜色、听到声音;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在这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满意,幸福以及忧愁、内疚等等。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复杂精神现象,即是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的整个内容体系,就是由对上述的人们普遍存在的各个具体的心理现象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所构成的。 社会心理学中四大学派理论非常重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派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下面我就来一一阐述。 一、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具体表现(特点): 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第1篇】 一提到心理學,我的第一反應是神秘難懂,然後是接着想到心理咨詢師這種職業,甚至有會閃現“變态”這樣貶義的詞彙,總之就是覺得深奧但又很好奇。讀了《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後我發覺,原來心理學也可以這麽幽默有趣且生活化,容易被非專業學生理解和接受。我想就其中的“戀愛心理學”闡述自己的一些觀點。 愛,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從我們出生就緊密相随直到我們逝世。親人的疼愛,友人的友愛,情人的相愛都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美好感情。而對于愛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體會。不管正确或科學與否,這都是個人的感受和追求的方式。 愛情的成分有三種:激情、親密和承諾。事實證明,激情會随着時間流逝而慢慢減少,而親密和承諾卻恰好相反,它們随時間的增加而越來越高。但在學生時期的校園戀情,我覺得會存在以下一些誤區。一、把友情誤認爲愛情。有些同學不能真正區分愛情和與異性之間友情兩種不同性質的情感,然後會相互揣度彼此的心思,平白增加彼此的煩惱。二、把愛情置于最高地位。有些同學完全沉溺于戀愛的甜蜜,時刻都想和對方在一起,甚至點點滴滴都爲對方着想導緻忽略了學習,這是不可取的。因爲在大學時期,學生還是得以學習爲主。如果彼此能在這個關鍵時期努

力奮鬥,那麽畢業後走到一起的機率就會更大,未來也會更有保障。三、跟風式的戀愛。有些同學看到周圍的人都戀愛了,然後認爲自己也不能落後,所以就随便找個人滿足自己寂寞的心理,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面子。但這種戀情不會長久,因爲沒有投入自己真正的情感。四、片面化的戀情。有些人會因爲對方出色的外貌或者優越的家庭條件而産生戀情。這種戀情也會很短暫,因爲他們看到更好的人後移情别戀的可能性極大。相比較之下,我認爲校園戀情都比較單純,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珍惜。 兩個陌生人爲什麽會相愛?在心理學上把相愛的原因分爲三種: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和有原因的愛。在我看來,無條件的愛才是最高境界。兴苤界才子梁思成和才女林徽因之間的愛情一直被傳爲佳話,讓我印象深刻。梁思成曾經問過林徽因:“有一句話,我隻問一次,以後不會再問,爲什麽是我?”林徽因淡淡回答:“這個答案很長,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這簡短的對話卻感人至深,讓人感受到彼此的深情和長情。而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身邊一直不乏追求者,和英年早逝的詩人徐志摩爲她寫詩對她熾熱的愛相比,我更欣賞哲學家金嶽霖對她默默溫存一生的愛。他在林徽因的追悼會上寫了一副挽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表達了林徽因在他心中無可取代的地位,最後金嶽霖先生也終身未娶。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顯出一種超脫凡俗的襟懷與品格。這使我想起了柏拉圖的那句話:“理性是靈魂中最高貴的因素。”正因爲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优秀作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优秀作文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取。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潜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个性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好处””“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能够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能够自我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我明白自我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取你喜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心得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 怀揣着对心理学神秘面纱的好奇,我开始了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课程。 在我的意识里“心理学”一门比较神奇甚至神秘的学科,然而我想在这学期的选修课中我初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课程期间老师图文并茂,讲解有序。让我们初步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也最有意思的当是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的一系列心理学分析与实验,这些都很实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的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难免遇到人心中脆弱一面,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这对于我们自身以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完善及维护。实际生活中,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在他人需要的心理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学习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人,关怀身边的人。我相信,学的这些知识,不仅以后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但是个人觉得课程还有不足之处:举例多是一些外国心理学家针对外国人的一些实验与分析,因为文化﹑经济﹑教育方式等的差异这些结论或实验分析对现在的中国人同样适用吗?中国的心理学家们是不是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做点什么呢? 下面我就张老师讲授的“从众依从和服从”专题谈谈我的具体体会。 首先是“从众”,它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从众的身影,从众的意义在于其对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从众也是个人适应生存的必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利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从众的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信息压力﹑规范压力。从众类型有三种:真从众﹑权益从众﹑不从众。 其次是“服从”,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通常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当人民认为是合法权利时及可以将责任转移时就会发生服从。 最后是“依从”,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依从也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从众与依从的关系: 二者都是个体受到某种影响而产生的行为变化,其发生机制都不存在对权威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经济学院金双2班冯承杰 2014141013025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 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讲的就是感觉、知觉、行为上的心理学基础; 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 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内容; 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的心理学。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的部分章节后,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 通过对第一章详细的阅读和理解,我认为当代心理学有以下观点:(1)生物学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2)心理动力学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是推荐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您参考: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1 / 4

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2 / 4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 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讲的就是感觉、知觉、行为上的心理学基础; 第七章至第十章主要讲的是教学心理学的内容;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讲的是在人本省存在的心理学特性;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主要讲的是心理障碍和心理治疗的内容;第十七章至第十八章主要讲的是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之中的心理学。 阅读了《心理学与生活》的部分章节后,我可以感受到生活低位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着心理学知识的,心理学真的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运用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通过对第一章详细的阅读和理解,我认为当代心理学有以下观点:生物学观点: 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寻

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引导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对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原则能同时应用在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弗洛伊德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用了心理动力学模型。 行为主义观点: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剌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行为主义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的强调,影响了心理学的大多数领域。尽管行为主义者使用非人动物进行了大量实验,行为主义的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 发现自我之旅

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今天,我们在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自我的内容。我们将其成为发现自我之旅。有一位哲学系的朋友,从另外一个高校过来到南开,他跟我说,南开的门卫真的很了不起。我说此话怎讲呢,他说门卫拦住我的车子,问了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觉得难死老夫也。我说,他问你什么问题了,他说他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他说这是哲学里面的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作为哲学系的教授,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是好。的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是自我研究当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同时,它也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一个中心的问题。另外,认识你自己,也是携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一句箴言。也许是受到了这句箴言的启示,所以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发现自我之旅。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以下什么是自我概念,文化对自我是不是产生影响,因社会比较,自我在自尊的影响当中是怎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以下,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服务性的偏差。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经常会说的我是说的问题或者who I am 的问题,那你会给出怎么样的答案呢。(提问学生)我们请第一排的学生给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如果你对面说,我是谁,你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话,你做怎么样的回答呢。 一会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他们几个如果算做被试的话,给我们的答案有特别惊人的一致性。那么呢,我们一会儿会看到在西方人的被试中,西方人会强调who am I 的实验的时候,他常常说,我是男性,我是女性。然后呢,我是开朗的或者我是乐观的。我是怎么样,他完全是个人的特质。但是,你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发现一个特性。他们都是关系中的人,他们都是某一种关系群体当中的人,当然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中国人的特性了。一会儿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会看到。好了,如果我们来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了,威廉詹姆士在100年前的时候就指出来,他说,自我是个人心里宇宙的中心。那自我呢,也连接着我们在心理活动当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看自我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自我概念就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性的信息。库里在1902年的时候,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这本书中,提到了,他说我们的自我,其实来自于什么呢,我们的自我来自于镜中我。也就是说,别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呢,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去了解自己。比如说,别人认定的我们是开朗的,别人认定我们是敏感的,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信息,而改变对自己的一些看法。之后又有一位社会学家叫戈夫曼,这会社会学家在自我的概念当中,提出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概念。正所谓我们在梅兰芳先生的语句中经常看到,他说,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整个的是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我们世间的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而已。那戈夫曼提到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他说,前台是我们展现给他人的自我,而后台使我们可以自我的去暴露,最本真的自我的一些方式。他最早发现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一些研究是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他发现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斯文,非常的端庄,而且看起来饱览群书,对学生态度也非常的亲切。但是这些老师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以为他们教学条件比较有限,所以三四十个人挤到办公室,这些老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依然会存在着,根据一些非常小的琐事,可能会打架,甚至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的跟他的上课的状态不一样。那这样戈夫曼就提出了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老师来讲,那就是前台。而回到办公室,就是后台,之前他是这样理解的,可是后来他就发现了,在办公室当中,依然有很多的教师,是仍然非常斯文非常端庄的。他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些老师就没有生活中的后台吗,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如既往的这样斯文呢。后来他通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几个女教师,都是未婚的女教师。她看到了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有未婚的男性,她希望这个男性来约会自己,这样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后台展现出来。仍然是把前台展现出来,所以戈夫曼就提到了人有前台后台之分。这样我就想到了我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周末喜欢睡懒觉,在星期天的早上别的同学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生活中的心理学 1.1 本章重点 1.心理学的重要性; 2.心理学的定义和心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3.行为和行为主义学家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与社会学、生物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健康科学的关系; 5.心理学的目标; 6.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7.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以及两者的区别; 8.格式塔心理学与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关系; 9.当代主要的心理学的观点。 1.2 复习笔记 一、心理学独具特色 (一)心理学的定义 1.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2.定义中的关键词:科学的、行为、个体和心理。 (1)科学的,指心理学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依据科学方法原则收集到的证据的基础上。(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

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3)个体,是心理分析的对象,包括人类个体和动物个体。 (4)心理,心理过程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心理学的目标 基础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而应用心理学比基础心理学多一个目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描述所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行为数据 心理学家用行为数据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描述,这些行为数据包括,机体发生的行为及行为发生时的环境。 (2)分析水平 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不同的分析水平对应着不同的问题。(3)描述的原则:客观 客观,即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客观性有利于防止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 2.解释所发生的事情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心理学中的解释一般认为,机体、秉性和条件(或者环境)变量在行为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1)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 (2)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范文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范文 心理学于生活和人的内心,处理一些事情的方式方法都有很大的联系。心理学与生活》为美国心理学家Floyd L. Ruch撰写的一部心理学教科书著作。小编整理了几篇读后感,供 大家参阅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 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 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 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 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 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 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 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 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 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 到心理学!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书名是《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 里格。 由于当时对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也比较感兴趣,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便选择性的看了看。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方面的书,但是看过后,在网上百度了下,原来 心理学教材中的经典。 是我孤陋寡闻,实属惭愧。这本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 极高的知名度,还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 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经典教材。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篇一:《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 巴多写的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课本,全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与人们日 常生活的关系。 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例如,人在独处和在群体中 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人在杜会环境中的行为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受 哪些因素影响?这些是社会心理学所关注的。人的这些心理与行为是 怎么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哪些受环境影响,哪些由先天遗传 决定?这些是发展心理学要探讨的。在这些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中教育 起什么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和改善人的发展?人们 怎样才能学习、记忆得更有效?这些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人在工作 中和家庭中的行为为什么不一样?工作是为了什么?领导是怎么起作 用的?怎样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这些是组织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 今天的工业设计如何使人更舒适更有效?从仪器仪表到工作环境怎样 设计才能使人的疲劳或伤害减到最小,效率达到最高?这些是工程心 理学、劳动心理学关心的话题。1以上的一段话只是提到了心理学与 生活的一些方面,在《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中,作者诠释了心理 学与生活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即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我们 都不知不觉的在和心理学打交道,比如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好, 这是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管理的有效性,这是关于管理心理学的内容;怎么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这是消费心理学的内容??从书地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知 道这本书的一个大概的内容。 从全书的结构出发,全书一共分为了18个章节:第一章是生活中的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心理学的定义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我们把心理学正式定义为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定义中的关键 2部分:科学的,行为,个体,以及心理。第二章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讲 2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序言第2页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一 章第3页 3 摘自《心理学与生活》第二章第21页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10篇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一):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向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我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可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十分适宜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资料。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本事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先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可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资料。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XX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异常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明白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先,你每一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网推荐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供您参考: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选择课程的时候我把兴趣放在第一位。记得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从事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并从中赚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课程或者是其他更复杂的选择,我都会把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我相信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从中受益。 其次,我想对自己有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心理学与生活》或许能帮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学会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学会如何放松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理人格。古人云:做人“每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要不断认识自己。因此,选择这门课程绝对没错。 最后,我相信学习心理学与生活,不仅对于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关注他人,帮助他人也有重要意义。我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可以学会观察并理解他人的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

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周的时间,说不上深入了解了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确实收获不少。虽然这只是选修课,但我确从未错过蔡老师的每一节课。或许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存在着抗拒甚至厌烦的心理,出于压抑且无聊的课堂氛围。与之相反的,《心理学与生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兴趣与快乐。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很玄的感觉,总以为它和算命一样有点不可捉摸,但是通过这半个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蔡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奥妙,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时的魅力,而不仅仅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感受。有的时候比照个人经历觉得这些理论真的是很有道理的,并非故弄玄虚,也越发感受了心理学的魅力。蔡老师的课堂整个过程基本上都在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不少,不仅缓解了我们在上完专业课后的压抑,还学到了不少东西。 经过对心理学与生活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_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_读心理学与 生活有感 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体会(一) 上完今天的课,我有很多感触,可又不知如何更好地去表达,所以想就几个感触很深的点谈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1、“不幸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传播,幸福需要很努力才能传播。” 当屏幕上出现这一行字时,当听到丁老师讲到婚外恋所导致的诸多不幸,以及一连串的循环效应时,我有点难以置信,原来抽象的情感也可以比枪弹炮药更具有摧毁性的。 2、还有那句“有帮人的欲望却没有帮人的能力时去帮人也许会害人。”生活中的我只会单纯的想“乐于助人”却没有考虑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一种同情的心理以及姿态去单纯的给予我认为是对他有益的帮助,却没有理性的去思考,我自己是否有充足的能力,并且我的这种帮助是否真的对他有益。通过这节课,

我懂得了以后的日子里,我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恩恩,真正做到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帮助,把正能量传达给别人,同时要有保护自己的不被别人的不幸传染的能力。 3、“当你认为习以为常的东西被人拿走后,要学会接纳。”丁老师在这里讲到,被抢走习以为常玩具的小朋友,为了那一个玩具,而忽视了诸多的其他玩具。老师解释说失去会导致聚焦,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接纳,分散注意力。曾经听过一篇*讲的是“气”与中国人的上访,貌似是说中国人为了气(我理解为面子)去上访,而这次,丁老师换个角度,讲了这么个例子。一个人非常有前途,他自己也认为未来非常美好,却因为一次偶然成为跛子,因此他去上访,希望别人赔偿他无限美好的未来,最终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距离美好的未来越来越远。相反,吉林大学的一名因疾病成为跛子且上肢畸形的女生坦然接受自己的残缺,并凭借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这确实这的我们每个人思考,当我们不能改变我们所不能改变的时候,我们只能坦然的接受,淡然的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为自己尽最大的可能争取。 4、自尊即Self-esteem 把自己看做什么。听完丁老师自己学英语的艰难历程之后,我似乎看到自己学英语存在的问题了,我一直告诉自己的是,我的听力不好,去迟迟未采取行动去补救,每次英语考试考差事,我都安慰自己,是听力错多了,看来以后我要换用另一种角度去激励自己学习英语了。“到此一游”似乎也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600字

《心理学与生活》的读后感600字 《心理学与生活》让我印象最深刻有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我曾经向很多同学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认为,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一定要看这本书,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觉得这本书同样很值得去看。我自己也已经读过几遍,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偶尔翻开某些章节看看,里面写得很多东西都很有意思,对生活似乎很有启发的样子,让你不由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周围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介绍教育技术学基础的书也完全可以仿照这本书的写法。国内的学科基础的教材,总是很喜欢介绍很多学科的概念性的东西,介绍很多有关学科历史的

东西,介绍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方法,让刚刚学习这个学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应该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运用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让初学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