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新课标版)必修二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新课标版)必修二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新课标版)必修二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章汇编(新课标版)必修二

(上海卷)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3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 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①等位基因的分离

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两个装置中含有等量的D和d棋子,代表等位基因分离,雌雄个体各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从两个装置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合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本实验不能说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选A。

(上海卷)25.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 / 64 B.5 / 64 C.12 / 64 D.15 / 64 【答案】D

【解析】由于隐性纯合子(aabbcc)和显性纯合子(AABBCC)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则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重为(270—150)/ 6=20(g),AaBbCc果实重量为210,自交后代中重量190克的果实其基因型中只有两个显性基因、四个隐性基因,即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1/64、1/64、1/64、464、464、4/64、。故为15/64,选D。

(上海卷)27.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9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②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③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④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F1中绿色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比2:1,可知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且绿色纯合致死,故①正确②错误;F1后代非条纹与条纹为3:1,且四种性状比为6:3:2:1,符合自由组合,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故C错误D正确。

(海南卷)22.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

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

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

D.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题出现的概率不同【答案】B

【解析】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12/4×(1/4+1/4) ×(1/4+1/4) ×(1/4+1/4) ×(1/4+1/4) ×(1/4+1/4) ×(1/4+1/4) =7/128,A错;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32/4×2/4×2/4×2/4×2/4×(1/4+1/4) ×

(1/4+1/4) =35/128,B正确;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52/4×2/4×2/4×(1/4+1/4) ×(1/4+1/4) ×(1/4+1/4) ×(1/4+1/4) =21/128,C错;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12/4×(1/4+1/4) ×(1/4+1/4) ×(1/4+1/4) ×(1/4+1/4) ×

(1/4+1/4) ×(1/4+1/4) =7/128, 6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12/4×2/4×2/4×2/4×2/4×2/4×(1/4+1/4) =7/128, 相同,D错误。

(海南卷)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答案】C

【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有方法有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

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亲代性状为显性。故选C。

(天津卷)9.(16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________条染色体

进行DNA测序。

(3)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

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4)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 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 e Y和bbVVrrX E X 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M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1

2有眼1﹕1 3﹕1 3﹕1 3﹕1 3﹕1

1

2无眼1﹕1 3﹕1 3﹕1 / /

①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红眼细眼(2)5 (3)X E X e

(4)B(或b)v(或V)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5)①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示例:

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形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解析】(1)据图中信息,果蝇M含有显性基因E、R,所以眼色的表现型为红眼和细眼的显性性状。

(2)要测定基因组的序列需要测定该生物所有的基因,由于X和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不同,所以需要测定3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即5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3)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因此需要母本同时具有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即X E X e。

(4)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B、v和b、V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5)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由于子代有眼﹕无眼=1﹕1,说明亲代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判断其显隐性,可选择自交法(即有眼雌性×有眼雄性),若有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杂合子,后代有性状分离,若无眼为显性,则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后代无性状分离。

(浙江卷)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

请回答:

(1)甲的基因型是。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答案】(1)AA 不完全显性(AA为白色,Aa为浅黑色)

(2)浅色丙(♂) 浅色丙(♀)

P Aa × Aa

配子: A a A a

F1: AA Aa Aa aa

白色浅色浅色黑色

1 :

2 : 1

(3)悬浮细胞壁

(4)浅色:黑色=1:1

(5)基因文库有生殖隔离的

【解析】:(1)由于甲与乙杂交后代均为浅色,说明甲与乙都是纯合子,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且Aa不完全显现为浅色。

(2)遗传图解需要的要素包括:亲代表现型和基因型、配子类型、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表现型比例。

(3)愈伤组织必须通过悬浮培养分散成单个细胞,而再生出细胞壁才能分裂分化为植株。

(4)乙的基因型为aa,如果黑色基因在7号染色体上的话,缺失一条7号染色体的白色为A0,根据分离定律可知,子代基因型为Aa(浅色)和a0(黑色),且比例为1:1。

(5)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获取可以先建立基因文库从中获取。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有生殖隔离的亲本的基因可以重组。

(福建卷)28.(16分)

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所观察的7种性状的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 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答案】

(1)1/6 终止密码(子)

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

(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则其F2中的黄色皱粒的基因型为1/3YYrr和2/3Yyrr,则它们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yy(2/3×1/4)×rr(1)=1/6。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以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从基因表达的角度,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可以是显性基因表达,隐性基因不转录,或隐性基因不翻译,或隐性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活性、或活性低。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讲F1中雌果蝇测交,子代有4种表现型,可以肯定F1中的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但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这一基本条件。

(3)由于突变存在不定向性,所以,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就说明不是突

变产生的,从而否定了前面的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稳定传递。

(安徽卷)31.(16分)

香味性状是优质水稻品种的重要特性之一。

(1)香稻品种甲的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

其香味性状的表现是因为_______,导致香味物质累积。

(2)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抗病(B)

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

杂交实验。其中,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的统

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两个亲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上

述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

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3)用纯合无香味植株作母本与香稻品种甲进行杂交,在F1中偶尔发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请对此现象给出合理解释:①________;②_________。

(4)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经脱分化形成,最终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这表明花粉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所需要的________。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__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答案】(1)a基因纯合,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

(2)Aabb、AaBb 3/64

(3)某一雌配子形成时,A基因突变为a基因某一雌配子形成时,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4)愈伤组织全部遗传信息幼苗

【解析】(1)a为隐性基因,因此若要表现为有香味性状,必须要使a基因纯合(即为aa),参与香味物质代谢的某种酶缺失,从而导致香味物质累积。

(2)根据杂交子代抗病:感病=1:1,无香味:有香味=3: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从而推知子代F1的类型有:1/8AABb、1/8AAbb、1/4AaBb、1/4Aabb、1/8aaBb、1/8aabb,其中只有1/4AaBb、1/8aaBb自交才能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可获得的比例为1/4*1/4*1/4+1/8*1*1/4=3/64。

(3)正常情况AA与aa杂交,所得子代为Aa(无香味),某一雌配子形成时,若A基因突变为a基因或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可能出现某一植株具有香味性状。

(4)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花粉先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通过再分化形成单倍体植株,此过程体现了花粉细胞的全能性,其根本原因是花粉细胞中含有控制该植株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形成的单倍体植株需在幼苗期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可形成二倍体植株。

(2014重庆卷)8.(20分)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小鼠;杂交方法:。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这种突变(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 (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表明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正反交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CTCTGA(TGA) 不能③受体(2)5/16 aaBb、Aabb、aabb (3)自然选择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

【解析】(1)①题中要确定基因位置(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和显、隐性关系。根据子一代性状可直接确定显隐性关系。若要根据子一代性状来判断基因位置,可采用正、反交的方法。若是伴性遗传,以纯合肥胖小鼠为父本,纯合正常为母本,子一代都为正常,以纯合肥胖小鼠为母本,纯合正常为父本,子一代雌鼠正常,雄鼠都肥胖;若是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②该激素为蛋白类激素,检测蛋白质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题中告知“模板链的互补链”上“一个C被T替换”,产生终止密码,因而突变后的序列为CTCTGA(TGA) ,这种突变只能是基因的转录提前终止,形成大多肽链变短,不能使基因转录终止;③激素作用需要受体,当受体缺乏时,也能引起肥胖症。

(2)由于A、B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独立遗传,双亲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有3或4个显性基因则体重超过父母,概率为5/16,低于父母的基因型有1个或0个显性基因,为aaBb、Aabb、aabb。

(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表现型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4山东卷)28.(14分)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8400只,黑檀体果蝇1600只。F1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

(4)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1)EeBb ;eeBb(注:两空可颠倒);eeBb

(2)1/2

(3)40%;48%;60%

(4)答案一:①EE

I.灰体∶黑檀体=3∶1

II.灰体∶黑檀体=4∶1

答案二:①Ee

I.灰体∶黑檀体=7∶9

II.灰体∶黑檀体=7∶8

【解析】根据实验一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1∶1,得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或者eeBb×Eebb。同理由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的基因型应为eeBb×EeBb,所以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乙的基因型为EeBb,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eeBb。

(2)实验二亲本基因型为eeBb×EeBb,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1/2,所以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

(3)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中,如果aa基因型频率为n,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1—n,则其产生雌雄配子中A和a的比例为n:(1—n),自由交配得到F1中黑檀体果蝇基因型比例=n2=1600/(1600+8400),故n=40%。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每一代中e的基因频率是不变的,所以为40%,F1中Ee的基因型频率为2n(1-n)=48%,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60%。

(4)由题意知,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如果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此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e,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黑檀体果蝇的基因型为e。选用EE基因型果蝇杂交关系如下图。

选用Ee基因型果蝇杂交关系如下图。

(四川卷)11.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①两对基因(A/a 和B/b )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②实验一的F 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 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 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三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 、B 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

【答案】

(1) ① 2 aabb ② 3 8/9 ③ 黑 aaBB 、aaBb

(2) ① A 显 ② 黄鼠:灰鼠:黑鼠=2:1:1 ③ 基因A 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1) ① 由实验一可知,两对基因控制的F2为9:3:3:1的修饰(9:3:4),

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故A/a 和B/b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而且A_B_为灰色,A_bb,aabb为白色, aaBB为黑色(A/a控制灰色合成,B/b控制黑色合成)。有色物质1为黑色,基因I为B,有色物质2为灰色,基因II为A。以为F1 AaBb为灰色可证实推论,亲本应该中甲为AABB,乙为aabb(甲和乙为AAbb,aaBB性状与题意不符合)。

②由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可知F2中白鼠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三种。灰鼠中AABB:AaBB:AABb:AaBb=1:2:2:4。除了AABB外皆为杂合子,杂合子比例为8/9。

③由①解析可知有色物质1是黑色,实验二中,丙为纯合子,F1全为黑色,丙为aaBB,F1为aaBb,F2中aaB_(aaBB、aaBb):aabb=3:1。

(2) ①实验三中丁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说明丁为杂合子,且杂交后代中有灰色个体,说明新基因相对于A为显性(本解析中用A1表示)。结合F1F2未出现白鼠可知,丁不含b基因,其基因型为A1ABB。

②若推论正确,则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灰鼠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BB:A1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灰:黑=2:1:1。

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联会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由于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通过复制而来的,若不发生交叉互换基因两两相同,应该是4个荧光点,2种颜色。出现第三种颜色应该是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北京卷)30.(16分)

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_经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中选择的引物组合是________。

(3)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F1中有______种基因型的植株。F2中表现型为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带有C、R基因的花粉粒能分别呈现出蓝色、红色荧光。

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的四个花粉粒呈现出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突变体是因为: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判断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间________,进而计算出交换频率。通过比较丙和_____的交换频率,可确定A基因的功能。

【答案】(1)四分体同源

(2)Ⅱ和Ⅲ

(3)2 25%

(4)①父本和母本

②蓝色、红色、蓝和红叠加色、无色

③交换与否和交换次数乙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交叉互换的概念及过程的理解。对考生关于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有关知识要求较高,试题考查方式较为灵活,极具特色。属于中高难度试题。

(1)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会联会形成四分体,接着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2)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需扩增A中T-DNA两侧片段,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从引物的3’端开始合成,即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3’,故选择Ⅱ、Ⅲ两个片段做引物;

(3)由亲代甲(AaBB)、乙(AAbb)杂交,可知F1中有AABb、AaBb两种基因型。F1自交到F2(从图2可知),得到花粉粒不分离的植株(bb)所占的比例为25%;

(4)①本题目的之一是通过实验,检测A基因对于基因交换频率的影响。故需将AA 个体与aa个体进行比较,同时,为了鉴别是否发生交换,选择荧光蛋白基因C、R整合到相应染色体上。本题中亲代乙中C、R基因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部分片段互换,致使C、R在F2中与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所以丙获得C、R基因是由于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②丙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若染色体在C和R基因位点见只发生一次交换,则产生

的四个花粉粒,且四种花粉粒,即呈现出的颜色分别仅含C蓝色、仅含R红色、C、R整合在一条染色体上红蓝叠加呈紫色,不含荧光标记基因的无色;故产生的四个花粉粒的颜色是:红色、蓝色、紫色、无色

③、本实验选用b基因纯合个体是为了利用花粉粒不分离的性状,便于统计判断染色体在C、R基因间是否发生互换,通过丙(aa)与乙(AA)比较,可确定A基因对于基因交换次数的影响。

(江苏卷)33.(9分)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 ClB 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 ClB X ClB与X ClB 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图

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

,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如

果用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

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

的概率是;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

蝇与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

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

果蝇与F1中果蝇杂交,X染色体

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

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

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

变频率,合理的解释

是。

【答案】(9分)

(1)3∶1 1∶2 1/3 1/27

(2)棒眼雌性雄性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X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且X染色体间未发生交换,T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正常眼雌性 X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解析】

(1)长翅与残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联,因此P: VgⅹVg→长翅∶残翅=3∶1;X CIB X+ × X+Y→ X+X+ ,X+Y,X CIB X+和X CIB Y(死亡),故棒状眼和正常眼的比例为1∶2;

F1长翅为1/3 Vg Vg和2/3 Vgvg,残翅为vgvg,2/3 Vgvg× vgvg→残翅vgvg为2/3× 1/2=1/3,F1正常眼雌果蝇为X+X+ ×正常眼雄果蝇X+Y所得后代均为正常眼,故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3×1=1/3;F1长翅× 长翅→残翅,2/3 Vg vg× 2/3 Vg vg→2/3× 2/3× 1/4=1/9残翅vgvg,F1棒眼雌果蝇X CIB X+×正常眼雄果蝇X+Y→X CIB X+,X+X+,X CIB X+和X CIB Y (死亡),故棒眼所占比例为1/3,二者合并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9×1/3=1/27。

(2)P:X CIB X+×X?Y→F1:雌性X CIB X?,X?X+雄性X+Y,X CIB Y(死亡), F1中雌果蝇为正常眼X?X+和棒眼X CIB X?,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由于ClB存在时, X 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故X CIB X?不会交叉互换,X? X+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又由于杂交后代中雄果蝇 X 染色体来源于亲代雌果蝇,Y 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故隐性突变可以在子代雄性中显性出来,所以选择F1棒眼雌性X CIB X?与正常眼雄性X+Y交配,后代雄性将会出现三种表现型即棒眼,正常眼和隐性突变体。可以根据子代隐性突变个体在正常眼和突变体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出该隐性突变的突变率;如果选择F1雌性正常眼X?X+与正常眼雄性X+Y交配,则雌性X染色体有可能存在交叉互换,故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

(大纲卷)34.(14分)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2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1分)自由组合(1分)随机结合(1分)相等(1分)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1分)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1分)(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2分)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2分)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2分)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2分)【解析】(1)若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B/b这两对等基因控制,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若要使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与F2均相同,则两个亲本组合只能是AABB(抗锈病无芒)×aabb (感锈病有芒)、AAbb(抗锈病有芒)×aaBB(感锈病无芒),得F1均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能使两组杂交的F2完全一致,同时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同。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个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后该对基因决定的性状会发生性状分离,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 、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

(海南卷)29(8分)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

⑴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⑵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答案】一F2中高茎:矮茎=3:1 4 5 (2)27:21:9:7

【解析】(1)根据F2中高茎:矮茎=(162+126):(54+42)=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受基因D、d

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B-、白花基因型为A-bb、aaB-、aabb。根据纯合白花和纯合白花杂交出现紫花(A-B-),可知亲本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故F1的基因型为AaBbDd,因此F2的紫花植株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四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aabbdd五种。(2)F1的基因型为AaBbDd,A和B一起考虑,D和d基因单独考虑分别求出相应的表现型比例,然后相乘即可。即AaBb自交,后代紫花(A-B-):白花(A-bb、aaB-、aabb)=9:7,Dd自交,后代高茎:矮茎=3:1,因此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27:21:9:7

(上海卷)22.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卵原细胞有X染色体两条,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所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仍为2条,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含有X染色体1条或2条(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中X染色体只有1条。B正确

(安徽卷)4.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A

【解析】图示为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根据图甲的联会现象,可知该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因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A项正确;图乙同源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后进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短暂,并无染色体的复制,C项错误;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此时细胞中已没有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江苏卷)28.(8分)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答案】(8分)

(1)甲、丙、丁甲、丁不一定相同

(2)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

(3)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蛋白质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解析】

(1)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征可以判断: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丙为有丝分裂的后期、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图丙)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图甲、图丁)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乙)无同源染色体;雄性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图甲)、后期(图丁)的细胞均称为初级精母细胞。丁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是否相同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含的基因有关,如果同源染色体上含相同基因,则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仍是相同基因,如果同源染色体上含等位基因,则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是不同基因。

(2)排卵排出的卵子先是在输卵管中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在受精的过程中才能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图乙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在输卵管中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卵巢中观察不到。

(3)实验一的相互对照可知,当含有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才能使早期卵母细胞发育成成熟卵细胞,说明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由实验二孕酮处理组,可以得出孕酮有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功能;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与孕酮同时处理时,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早期卵母细胞就不能发育成熟,说明蛋白质的合成与促进早期卵母细胞成熟有关。由此可以做出推测: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孕酮是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从而促进其发育成熟的。

(上海卷)23.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图7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

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当卵子受精后形成的合子发育成的蜜蜂为雌性,染色体条数为32条,当卵细胞没有受精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雄性,染色体条数为16,因此蜜蜂的性别与XY、ZW和性染色体无关,故ABC错误;蜜蜂的性别与染色体条数有关,故D正确。

(安徽卷)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

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

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

【答案】B

【解析】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 染色体上,可知A项错误;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aaZ B Z B,乙的基因型为AAZ b 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 B Z b和AaZ B 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 B W和AAZ b Z 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 Z b 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 Z B Z 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说明最初推测正确,即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AaZ B Z b和AaZ B W,B项正确。

(2014山东卷)6.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II—2基因型为X A1X A2的概率是1/4

B.III—1基因型为X A1 Y的概率是1/4

C.III—2基因型为X A1 X A2的概率是1/8

D.IV—1基因型为X A1 X A1概率是1/8。

【答案】D

【解析】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能传递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儿子,母亲的两条X 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几率相等。II—2和II—3基因型分别为1/2X A1X A2、1/2X A1X A3,产生配子为1/2X A1、1/4X A2、1/4X A3,因此III—1基因型为1/2X A1Y、1/4X A2Y、1/4X A3Y,产生含X的配子为1/2X A1、1/4X A2、1/4X A3。III—2基因型为1/2X A1 X A2、1/4X A2 X A2、1/4 X A2X A3,产生配子为1/4X A1、5/8X A2、1/8X A3。故IV—1为X A1 X A1的概率是1/8。

(新课标Ⅱ卷)32.(11分)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①(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②(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③(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④(填个体编号)。

【答案】

(1)①隐性

(2)②Ⅲ-1、Ⅲ-3和Ⅲ-4

(3)③Ⅰ-2、Ⅱ-2、Ⅱ-4 ④Ⅲ-2

【解析】

(1)①根据系谱图,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性状,但他们的后代Ⅲ-1出现该性状,推知该性状为隐性,Ⅱ-1和Ⅱ-2为该性状的携带者。

(2)假设该性状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该性状由Y染色体传递,因此表现该性状个体的所有雄性后代和雄性亲本都表现该性状,且雌性个体不会表现该性状。据此理论上第Ⅲ世代各个体的性状表现应为:Ⅲ-1 不表现该性状(因为Ⅱ-1不表现该性状)、Ⅲ-2和Ⅲ-3均不表现该性状(因为是雌性)、Ⅲ-4表现该性状(因为Ⅱ-3表现该性状)。结合系谱图可知,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

(3)假设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由(1)知该性状为隐性遗传(为解析方便假定该性状由基因A-a控制);Ⅰ-2和Ⅱ-2均未表现出该性状(X A X-),但他们的雄性后代(Ⅱ-3和Ⅲ-1)却表现出该性状(X a Y);同时考虑到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雌性亲本,据此断定Ⅰ-2和Ⅱ-2一定为杂合体(X A X a)。Ⅲ-3表现该性状(X a X a),其所含的一条X染色体必然源自Ⅱ-4 (X a X-);同时Ⅲ-3不表现该性状,据此断定Ⅱ-4为杂合体(X A X a)。Ⅲ-2表现不该性状(X A X-),其雌性亲本Ⅱ-2为杂合体(X A X a),因此Ⅲ-2既可以是杂合子(X A X a)也可以是纯合子(X A X A)。

(江苏卷)4.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

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答案】C

【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并通过分别豌豆的测交实验验证了两大规律,故A错。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B错。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故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上海卷)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答案】D

【解析】亲代DNA双链用白色表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只含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的四个DNA分子以这两个DNA 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个DNA分子中,都含有黑色的DNA子链,故D正确。

(上海卷)15.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答案】A

【解析】A和G都是嘌呤碱基,C和T都是嘧啶碱基,在DNA分子中,总是A=T,G=C,依题意,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则DNA的粗细相同。

(2014山东卷)5.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设该单链中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1、T1、G1、C1,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A、T、G、C。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A曲线应为水平,A项错误;(A2+C2)/(T2+G2)=(T1+G1)/(A1+C1),B曲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B项错误;(A+T)/(G+C)=(A1+A2+T1+T2)/(G1+G2+C1+C2)=(A1+T1)/(G1+C1),C项正确;(A1+T1)/(G1+C1)=(T2+A1)/(C2+G2),D项错误。

(江苏卷)16.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

..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B.DNA既溶于2mol/LNaCl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答案】C

【解析】原则上含DNA的生物材料都行,只是DNA含量高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所以酵母和菜花可作为提取DNA 的材料,故A正确;DNA 在2 mol/ L NaCl 溶液和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B正确;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鸡血细胞会破裂,因DNA在蒸馏水中溶解度较大,故不会析出,C项错误; 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故D正确。

(上海卷)6.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原核生物的tRNA 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答案】D

【解析】真核生物的核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而翻译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因此mRNA只有全部转录之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翻译,而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是边转录边翻译。故选D

(上海卷)11.在一个典型的基因内部,转录起始位点(TSS)、转录终止位点(TTS)、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的排列顺序是

A.A TG—TGA—TSS—TTS B.TSS—ATG—TGA—TTS C.ATG—TSS—TTS—TGA D.TSS—TTS—ATG—TGA

【答案】B

【解析】转录起始位点(TSS)与转录终止位点(TTS)是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分别位于编码区的上游与下游,而起始密码子编码序列(ATG)和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TGA)则是由

编码区中的序列转录而来的,故选B.

(上海卷)12.某病毒的基因组为双链DNA ,其一条链上的局部序列为ACGCA T ,以该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 ,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 (称为cDNA )。

由这条cDNA 链为模板复制出的DNA 单链上,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A . ACGCAT

B . A TGCGT

C . TACGCA

D . TGCGTA

【答案】A

【解析】ACGCAT 的互补链为TGCGTA ,以此为模板转录出相应的mRNA 为ACGCAU ,它在宿主细胞中逆转录成单链DNA (称为cDNA )为TGCGTA ,由这条cDNA 链为模板复制出的DNA 单链就这ACGCAT ,故选A 。

(上海卷)29.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 (简称miR ),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 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

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

A .阻断rRNA 装配成核糖体

B .妨碍双链DNA 分子的解旋

C .干扰tRNA 识别密码子

D .影响RNA 分子的远距离转运

【答案】C

【解析】miR 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 互补,形成局部双链,这样就能阻断mRNA 的翻译,与此意思相关的选项就是C.

(福建卷)5.STR 是DNA 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 用作亲子鉴定,如7号染色体有一个STR 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7次;X 染色体有一个STR 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号染色体和X 染色体DNA 的上述STR 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B.STR 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 )8和(GATA )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 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 )13的概率是1/2

【答案】C

【解析】作为亲子鉴定的标志,应能在前后代之间保持稳定性,所以STR 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A 正确;不易变异不等于不变异,为了减少由于变异等产生的误差,应选择7号染色体 X 染色体

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资料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口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 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 Cu(NO 3)2溶液 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11.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5 1 pH=5 的 H 2S 溶液中,c(H )=c(HS - )=1 >10- mol?L -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 后,其pH=b ,贝U a=b+1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 + - - c(Na )+c(H )=c(OH )+c(HC 2O 4)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7. F 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B . 4种 C . 5种 9. F 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1 L1 ■ ' 0 1 C .除去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HaCJll IK Hk 燈清的 "石知K

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 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4=Li i-x Mn 20x+xLi C .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 室温下,将imol的C U 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 H i,将imol 的CuS0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H2, C U SO4?5H2O受热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 为:C U SO4?5H2O(S)=====C U SO4(S)+5H2O(I),热效应H3。则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B . △H i△出 26 . (I3分)在容积为I.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2NO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 H 0 (填大于”小于”);I00C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______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 K i 为_____________ 。 (2)I00C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 C(N2O4)以0.0020 mol?L-i?-i的平均速率降低,经i0s又达到平衡。 a:T ______ I00C(填大于”“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 。 b: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___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27、(I5 分) A . △ H2>△ H3

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绝密★ 启用前 201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明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笑靥(yè)盥(guán)洗粗犷(guǎng)暮(mǜ)然回首 B. 书箧(qiè)装帧(zhēn)碑帖(tiè)博闻强识(zhì) C. 敷(fú)粉脂(zhi)肪烙(lào)印刀耕火种(zhòng) D. 采撷(jié)竹笋(sǔn)咋(zé)舌拈(niān)轻怕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俸禄切磋投桃报李一笑泯恩仇 B.发轫枢纽并行不悖久旱逢甘霖 C.花哨原委如雷贯耳时事造英雄 D.调剂伸张促不及防真人不露相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②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A.滋润绚丽多彩顽固框定 B.滋润绚丽多彩稳固锁定 C.滋润多姿多彩稳固框定 D.滋润多姿多彩顽固框定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张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 自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

(完整版)生物高考遗传学试题汇编

1.(09天津卷,7)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A 红细胞裂面A抗原 有 抗原决定基因 (显性) O 无(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 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 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 是。 (3)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答案(1)常若I A在X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A型血,若I A在Y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O型血。 (2)①胎儿红细胞表面A抗原不一定 ②记忆细胞 ③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 (3)I A i 2.(09四川卷,31)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组合母本父本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 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 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1)①BbRR BbRr ②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③80%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大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

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编辑的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2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 )、深( )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 )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 ) 守祖训,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家风。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萃孚fóu 佳恪gé B.粹负fú 佳恪kè C.粹负fù 嘉恪gé D.萃孚fú 嘉恪kè 【答案】 D 【解析】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指同类丛聚。后以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萃字从草不从米,据义定形。 深孚众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使人信服、信任、相信。读fú,褒义词。 深负众望:指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负:辜负,读fù,贬义词。 懿行嘉言:嘉,美好的意思,不能写作佳。常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2009年湖南卷字音题曾考过嘉言懿行(yì)。 恪守:谨慎而恭敬遵守。恪读kè ,形声不能套读半边。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一题多考,既考字音、字形,又考成语运用。题目新颖,含金量极高。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6高考生物试题汇编3:遗传专题

【2016新课标n卷】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后细胞中的DNAT制发生障碍 B. 随后细胞中的RNA专录发生障碍 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2016新课标n卷】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 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寸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 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 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 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G基因纯合时致死 【新课标川卷】6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 i全部表现 为红花。若F i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 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 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 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F 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2016天津卷】5 .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社草初炭為鎰人V掘杠申的存活单(%) too 注P: Mi箴釀;K:林认就;R-祸氯昵 F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II卷真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二卷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臵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

全国-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遗传的物质基础(dna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

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遗传的物质基础(2018海南卷. 13题,2分)关于复制、转录和逆转录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逆转录和DNA复制的产物都是DNA B.转录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 C.转录和逆转录所需要的反应物都是核糖核苷酸 D.细胞核中的DNA复制和转录都以DNA为模板 【答案】C (2018海南卷. 15题,2分)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答案】D (2018天津卷6,6分)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 B.1/4 C.1/8 D.1/9 【答案】D (2018年江苏卷3,2分))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答案】D (2018年4月浙江卷,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 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2014年高考全国1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版,精校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 ={x |-10,则( ) A .sin α>0 B .cos α>0 C .sin2α>0 D .cos2α>0 3.设i i z ++=11 ,则|z |=( ) A .21 B .22 C .2 3 D .2 4.已知双曲线)0(13 2 22>=- a y a x 的离心率为2,则a=( ) A .2 B .26 C .2 5 D .1 5.设函数f (x ),g (x )的定义域为R ,且f (x )是奇函数,g (x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 A .f (x )g (x )是偶函数 B .|f (x )|g (x )是奇函数 C .f (x )|g (x )|是奇函数 D .|f (x )g (x )|是奇函数 6. 设D ,E ,F 分别为Δ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 ) A . B .21 C .2 1 D . 7.在函数① y=cos|2x|,②y=|cos x |,③)62cos(π+=x y ,④)4 2tan(π -=x y 中, 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 .三棱锥 B .三棱柱 C .四棱锥 D .四棱柱 9.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 ) A .203 B .72 C .165 D .158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 H, —定会使结果偏低 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KI F 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2.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mol Fel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3. B . C. 2 L0.5 molL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NiOOH +H 20+e —T NiQHL+OH- 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a 2++2OH +2H ++ SO42"=BaSQ J +2H2O B.酸性介质中 KMnO 4 氧化 H 2O 2 : 2MnO 4"+5H 2O 2+6H 十二 2Mn^+5O 2 +8H 2O C.等物质的量的 MgCl 2、Ba(OH )2 和 HCI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 )2 J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 MH +OH —T +H 2O +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 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NmOR 容液、浓H2EO4 洗气 B NKjCXaq) F 眉 NmOR 容液 过痣 C C12(S ) H% 饱和食盐水、浓出$04 洗气 D Ha2CO3Cs) NaHCO3(s) —— 灼烧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被提纯的物质: A. () CO(g);杂质:CO 2(g);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 B. 被提纯的物质: NH4CI(aq);杂质:Fe 讥aq);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 C. 被提纯的物质: Cl2(g);杂质:HCI(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 H2SO4除杂方法:洗 D. 被提纯的物质: 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 语文 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 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 《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 .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 《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 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 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 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 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2014年全国1卷高考地理真题及详细解答(解析版,学生版,精校版,新课标Ⅰ卷)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4分)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 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 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0 C.全年日P<1D.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4﹣6题.

4.(4分)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5.(4分)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4分)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7﹣9题. 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山西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山西省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I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一卷)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4分)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佛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3.(4分)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4.(4分)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5.(4分)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6.(4分)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201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语文试卷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①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②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③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④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⑤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 ⑥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

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神经-体液调节

全国2016-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汇编——神经体液调节(2018年全国卷Ⅱ,第3题,6分)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即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答案】D (2018年全国卷Ⅲ,第3题,6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干细随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D (2018海南卷. 8题,2分)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的是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 【答案】D (2018海南卷. 12题,2分)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D.TSH分泌增加 【答案】C (2018天津卷,第1题,6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A (2018年江苏卷11,2分)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