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8月中 196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8月中 196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8月中  196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杂志  8月中  196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

在大气污染与天然气需求急剧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在天然气供应缺口很大与中国能源结构仍将长期以煤为主的现实条件下,在煤炭必须清洁高效利用的刚性约束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眼光投向了煤制天然气,希冀走出一条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新路子。但在生产清洁天然气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给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不符合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否处理好煤制天然气过程中的“三废”成了这一项目的瓶颈。最近,在“三废”处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方向、新成果。随着这些新成果的应用,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环保优势将更明显,也会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1 废水

煤气项目产生大量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煤炭气化阶段的自来水洗水、蒸汽等。这些溶解煤气化废水产生的水溶性污染物,包括氨、苯酚、挥发酚、石油等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可引起中枢神经中毒,导致瘫痪、窒息;苯、吡啶和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酚属于高毒物质,对皮肤和黏膜表皮有很强的腐蚀性;废水排入水体后,同样使水生生物有毒。煤气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高污染、有毒的工业有机废水,难以降解,对人民和环境有很大危害。因此,煤气项目必须想尽办法,将产生的废水回收回来。

目前,煤气化废水通常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一级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剥离装置,去除灰尘的一部分石油等,主要的过程就是注意回收有价值的物质。二级处理主要是生化法,如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过滤法等。一般经二级处理后,废水可达到排放标准。深度处理普遍应用的方法是臭氧氧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国内一些企业又研发出一些新的水处理技术。北京倍杰特国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研

究开发减量化零排放工艺,采用组合膜(SMCTM),通过优化膜系统的回收率及操作条件,以特殊的方式来实现浓盐水的浓缩减量化,大幅度降低高盐水水量,同时回用水可代替新鲜水进行重复使用。

2 废气

煤制天然气项目在生产出大量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少量硫化物及其他杂质。目前这些气体的处理有两个途径:一是净化污染物;二是废气综合利用。净化污染物主要是指对环境产生危害的气体进行处理,减少向外界的排放量,主要涉及到脱硫脱硝技术,目前我国该技术发展比较成熟。废气综合利用指利用企业排放的烟气,回收可燃气、焦炉气、高炉放散气等;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指通过改进工艺结构和增加节能装置,以最大幅度地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可用于发电项目,比如把废气收集起来用于集中供暖。目前,煤制天然气产生的大量CO

2

主要是处理后直接排空,这会加剧温室效应。今后国家对环境保护将越来越重视,中国开征碳税将是大势所趋。碳税的征收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收益。如何高

效利用煤制天气项目产生的CO

2

,将其变废为宝是目前关注的焦点。就这一主题,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

方面:一方面是将CO

2

作为原料,直接生产甲醇;另一个方面是进行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处理。

二氧化碳甲醇: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一种新的

镓镍催化剂,它可以把H

2

和CO

2

转化为甲醇,低于传统催化剂生成的副产品。CCS: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是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净化,进而到新的生产工艺,实现碳的回收,其主要原理是二氧化碳和胺材料在较低温度

煤制天然气三废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任 哲 韩 露 黄立凤

(陕西燃气集团项目开发中心,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文章介绍了煤制天然气产业三废处理现状以及国内外发展新动向,展望了煤制天然气三废处理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并为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废水;废气;废渣;三废处理;环境污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Q54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00-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1

- 100 -

下,在适当的地方加热液体胺分离。碳封存技术可分为“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类。英国政府正在考虑现在捕获碳储存北海油田的油孔的集群,留下的采空区北海石油为基础的碳储存。美国的研究结果是水泥的二氧化碳封存。美国大平原的煤炭天然气项目的二氧化碳捕获和净化处理后,被送到两个加拿大油田注入地下提高恢复效率,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在在国内,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煤炭基地建设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示范工程、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的二氧化碳驱实验,成功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863计划。

3 废渣

煤气项目实施过程的废渣主要来自于剩余煤炭气化厂生产锅炉燃烧的煤灰、垃圾焚烧渣和废催化剂等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处理,将极大地影响空气、地下水等,尤其是对地下水污染更加严重。当前主要采用废渣填埋。填埋法是填入孔或固体废物残留萧条,帮助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格局。具体做法是:在垃圾填埋场稀释,用专用机械压实;累积厚度满足过程要求,然后覆盖设计和黏土压实厚度;在垃圾填埋场压实、覆盖,直到充满了垃圾填埋场,然后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关闭垃圾填埋场进行绿化。垃圾填埋的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污染的问题,只是暂时将废物隔离,让它暂时不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雨水的侵蚀会导致废渣的浸出或流入地下水,这会造成水体的污染。除了形成大量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害物质,排入水体之前必须治理,这将增加项目投资的成本。除了破坏环境,废渣还是有其利用价值的。结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根据不同的固体废物残渣,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粉煤灰,粉煤灰砖是相对成熟的技术,设备和工艺都较成熟,产品成本低,性能好,可以使用该项目排放的粉煤灰、矿渣资源为主要原料,在建设投资高含量的粉煤灰烧结砖,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由于各种矿产资源的限制,日本催化剂的主要原料需要进口,其开始在19世纪50年代早期进行废催化剂的回收。

工业生产中的废催化剂由常用的催化剂、催化剂回收工厂和专门的回收工厂三方协调。美国进行了环境管制,在进入必要的环境时,有害物质变成了无害物质。废催化剂在美国不允许随便倾倒,埋废催化剂需要支付巨大的税收。美国现在已逐渐用一个全面、扇形、跨学科的研究项目来解决催化剂回收的问题。美国的复苏贵金属催化剂的价值远超过回收成本,几乎所有的贵重金属冶炼厂回收的都是贵金属催化剂。

4 结语

我国的能源现状是“富煤、贫油、少气”,在常规化石能源中,煤炭资源占90%以上。我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达1886亿吨,但煤炭直接燃烧利用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我国天然气开采量的增加却赶不上需求量的增加,导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严重危及国家能源安全,如何清洁高效利用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调整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必须直面的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 张永华.煤化工的废渣处理与利用探讨[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3,(27).

[2] 张东明,杨晨,周海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最新研

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10,10(36).

作者简介:任哲(1986-),男,陕西西安人,供职于陕西燃气集团项目开发中心,硕士。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01 -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

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性未达到人们的期望和国家的标准,给排水系统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急剧匮乏,专业水平达不到行业要求和标准,不能对给排水系统予以恰当合理的认识,所以造成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掉,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在设计建筑给排水节能系统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想着节能节水,为节约我国日益短缺的水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接下来笔者就对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措施以及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对策展开探讨和研究,希望对读者产生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建筑给排水节水设计措施

1.1 设计中合理利用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

在开展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到市政给水管道的供水。如果用水地区的自来水压力能够满足供水标准,那么市政供给的自来水应该成为首要的选择。而如果市政给水管道达不到供水压力,这个时候为了加大供水压力,可以选择将无负压供水设备设计到其中,这样供水效率就会满足市民的需求。

1.2 对给水系统进行合理设计

就目前来说,室外管网是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开展给排水系统设计时最为常用的工具,之后再仔细地检查水压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采用加压装置。如果出现超出水压的情况,就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现象,要进行竖向的分区,主要依据是整个建筑物的实际用水情况。当给水入户管中的静水压大于0.35MPa时,应该进行添加调压甚至减压的措施。对于卫生器具的给排水系统,其配水点的静水压力要小于等于0.45MPa。高层办公楼上班时段用水较多,下班后用水极少,具有用水时段不均匀的特殊性。

1.3 建筑中中水设施的合理利用

中水设施指的是回收利用居民使用之后的生活用水和雨水的设施,集水设施、水处理设施、供水设施等都包括在中水设施之内。中水设施在学校和宾馆中较为常见,可以对学生和旅客的洗漱用水进行适度的处理,水质在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实现更大的用途,例如园林绿化、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灭火等,这样一来,自来水就得到大量的节省。当前,受经济和技术的限制,中水系统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对其使用仅仅局限在某些发达的地区,所以大力推广中水系统任重而道远,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其进行研究。

1.4 循环利用水资源

节约水资源并缓解用水压力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循环利用水资源。首先是针对空调冷凝水,要开展大力的回收利用,回收之后可以将其运用到消防、施工等方面,在搅拌砂石料的时候加入,也可以清洗管道,使得干净的水资源得到节省,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一大设计趋势就是循环利用水资源,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2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

2.1 选择合理的热水系统

锅炉和热水机组是热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运行的时候会伴随着大量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其主要使用的资源就是天然气、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除了浪费资源之外,这些资源的使用还会排放大量的碳,所以要将清洁能源运用到热水系统中,做好环保节约。

2.2 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

如果能使用绿色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取而代之,将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很好地保护环境不受污染。近几年来,太阳能的使用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普遍欢迎。那么如何使用太阳能资源呢?主要就是依靠加热设备来加热冷水,这种加热方式在居民区内已经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在收集雨水之后,对雨水进行处理,处理离不开

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探讨

张小珂

(泰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受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的影响,我国提出了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建筑行业也在响应国家的号召,而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合理地设计给排水系统并发挥水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是建筑施工单位响应这一号召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建筑工程项目;建筑施工单位;建筑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02-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2

- 102 -

处理设施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处理之后的雨水大多数用于城市的园林绿化。对雨水的收集是有讲究的,首先使用导管将房屋顶部的雨水导入地下的雨水沉沙池之内。沉淀之后,杂质被去除,再导入蓄水池内,接下来进行进一步的消毒,最终进入中水管道系统。这样做的主要优点就是使水资源得到节约,这种先进的节水方式受到很多国家的喜爱,各国都在加大研究力度。

2.3 节能设备的合理使用

目前使用最多的节能设备是变频调速给水系统。通过变频器和微机来控制水泵,根据用水的实际参数,来对供水速度进行控制。它把水泵特性曲线中的多余功通过变频器调频节约下来,即把水泵可供的多余流量、多余扬程的功节约下来。变频调速有一定的变频范围,应按照水泵效率曲线使水泵长期运行在高效区。

3 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对策

3.1 采用新型设备

在卫生器具方面,采用真空式大便器、脚踏淋浴器等,可以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可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2档冲水箱的水量小于等于4升,可以用来冲洗小便;冲水量小于等于6升时,用来冲洗大便,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3.2 科学选用水表

在建筑物里设计合理位置的水表,这样可以提高业主的节水主动性。在水表的使用过程中,水表失灵、水表堵塞等常会导致出现水表不准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水表的准确度,从而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根据建筑的不同方位,安装合适型号的水表,定期清理水表中的杂质,从而提高水表的精确度,达到节水目的。

3.3 增强公民节水意识

水资源之所以被大量浪费掉,公民节水意识的匮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很多公民一直存在这样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我国地大物博,河流众多,降水也很丰富,地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在使用水资源的时候不注意节约,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居民这种错误的认识令人担忧,虽然我国总体的水资源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平均下来每个人所占有的资源量少之又少,因此,增强公民的节水意识是当务之急,要适当地调整水价,在保证大多数人接受的前提下,提高水价,减少浪费水资源现象的发生。利用舆论大范围的宣传节水意识,光有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付诸行动,为节约水资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浪费资源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施工单位,一旦发生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因为日益短缺的水资源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国家的经济建设也会受到影响,由于浪费水资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衡量的。由此可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人放在心上的事,怀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的人是错误的。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来说,将节能环保理念恰当、合理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势在必行,建筑给排水系统也不例外,要力争做到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我相信,时代的进步一定会完善建筑的节能设计,这也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曾捷,叶青,仲继寿,曾宇,鄢涛,薛明,刘圣龙,

张宏儒,李建琳,盛晓康,刘俊跃,吴燕.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二等奖)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J].建设科技,2013,(Z1).

[2] 杨帆,王持恒.从建筑节水出发对《建筑给水排水设

计规范》的思考[J].重庆建筑,2011,(12).[3] 任正元,余武,郑爽.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的

选择及管网分区方案的确定[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8).

作者简介:张小珂(1979-),女,山东日照人,泰安市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土木工程。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03 -

- 104 -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

某浮法玻璃企业采用天然气燃料生产平板玻璃,废气中NO X 含量2000~2300mg/m 3、SO 2浓度2000~2800mg/m 3、粉尘200~600mg/m 3,2013年10月该企业新上中温SCR 脱硝装置一套,投运后2~12天,脱硝催化剂床层压差快速增加,窑炉尾排风机电流急剧增大,脱硝效率从70%~85%降到20%~30%,还原剂利用率降到40%以下,氨逃逸严重,运行半个月,切换到SCR脱硝塔旁路系统进行维修。经过一年多的改造,脱硝设备依然不能长期稳定运行。无独有偶,火电行业规模大,NO X 产量多,脱硝任务重,2012年以来,国内举办的火电行业技术交流会中,都会设计降低SCR脱硝系统运行费用问题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脱硝运行后空预器频繁堵塞事故的发生。

1 问题归纳

玻璃熔炼过程温度高,单位产品NO X 排放量大,脱硝压力重。分析其原因在于上述玻璃窑在脱硝前未进行除尘,玻璃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几乎都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粉尘能使SCR脱硝催化剂中毒,直接降低催化剂的有效活性当量,进而导致脱硝效率偏低。2011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颁布后,行业内脱硝问题开始广泛暴露出来。产生上述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工况剧烈波动时,局部易形成低温环境,在低温下烟气中的粉尘、高浓度SO 2/SO 3、高浓度逃逸氨以及水蒸气易形成糊状物质,进而黏附更多的粉尘,导致SCR催化剂床层堵塞、空预器堵塞等,致使系统阻力升高,甚至是影响正常生产。

2 解决方案

衡量脱硝工艺装备性能优劣的三个重要指标分别为脱硝效率、氨逃逸率、对工况系统的影响率。脱硝前待脱硝气体与还原剂混合均匀、脱硝时待脱硝气流速度分

布均匀、脱硝前待脱硝气体中没有粉尘等都能大幅提升脱硝效率、降低氨逃逸率,进而降低脱硝系统对整个工况系统的影响率。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改进措施有:(1)改进现有的喷氨混风模式、脱硝前预留充足的混风时间;(2)尽可能降低待脱硝气体穿过脱硝催化剂床层的速率;(3)脱硝前对待脱硝气体进行高效除尘;(4)尽可能增加脱硝催化剂量等。受当前技术、资金的限制,上述四项措施通常难以被实现:(1)若延长混风时间,无论是增大管道横断面积还是延长管道长度,都会增加设备投资,如增加催化剂用量也会大幅增加设备投资,实际操作中都很难实现;(2)待脱硝气体往往含有大量粉尘,为降低脱硝催化剂被粉尘堵塞的速率,待脱硝气体穿过催化剂床层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率,一般在4~6m/s之间甚至更高,高流速下,沟流、偏流程度加重;(3)目前市场上尚未发现能在高温或中温SCR 脱硝温度范围内高效处理含尘烟气的工艺技术。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走协同治污技术路线。

3 实施细则

设计一台高温除尘设备,以除尘器为母体,将SCR 脱硝催化剂植入除尘设备净气室中,高温下除尘,除尘脱后脱硝,一步实现粉尘及NO X 的超低排放。3.1 工艺流程描述

含尘和含氮氧化物(NO X )的废气进入混合气进风通道,与还原剂喷枪喷出的还原剂进行初步混合形成混合气,还原剂的流量通过原烟气前端NO X 检测信号以及烟气温度信号进行控制。

混合气从灰斗的中上部进入除尘室,先在灰斗入口处发生流速与流向的快速改变,再在除尘室内发生流速与流向的改变,而后从LP滤芯的外表面进入其内部空腔,透过的混合气体沿LP滤芯的内部空腔上升并穿过花

一种协同除尘的脱硝工艺

吴振山1 鲍 倩2 任鹏程3

(1.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2.合肥熔安机械动力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601;3.内蒙古慧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玻璃、火电等行业脱硝问题多,传统治污技术很难达到优良的脱硝指标。文章阐述了一种协同治污工艺技术,通过高温LP滤芯除尘与中高温SCR脱硝技术的组合,弥补了含尘脱硝或低温除尘工艺装置技术缺陷。新工艺装备除尘效率高,节能降耗显著,还原剂混合效果好,脱硝效率高,催化剂使用寿命长,真正实现了高温下的协同脱硝除尘。

关键词:高温除尘;SCR脱硝;除尘脱硝一体化;LP滤芯;陶瓷膜;协同除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04-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3

- 105 -

板进入催化剂床层。烟气中的粉尘被截留在LP滤芯外表面。当LP滤芯内外压差升到设定值时,系统启动再生模式,低压压缩气流在极短的时间内由脉喷管上的脉喷嘴射入到LP滤芯的内部空腔,使LP滤芯内部空腔形成正压,将附着在LP滤芯外表层的粉料吹落,粉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灰斗,再经过灰斗下料器输送到灰库;透过LP滤芯的气体,垂直进入净气室,并自下而上穿过催化剂床层,在SCR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NO X 与NH 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的N 2和H 2O,生成物与未参加反应的物质一起在净气室的上部汇集,从净气出风口中离开

装置,完成烟气的除尘、脱硝任务,见图1:

1.净气出风口;

2.净气室;

3.催化剂床层;

4.脱硝催化剂;

5.脉喷管;

6.脉喷嘴;

7.花板;

8.花板孔;

9.LP滤芯;10.密封填料;11.混合气进风通道;12.还原剂喷枪;13.灰斗下料

器;14.灰斗;15.除尘室;16.检修孔;17.净气室

图1 工艺装备结构流程示意图

3.2 关键参数设计

3.2.1 过滤材料采用耐高温外滤式LP滤芯,滤芯外径Φ80~Φ130mm,滤芯长度1500~2600mm,耐温550℃,净空阻力<100Pa,孔径根据烟尘成分而定。

3.2.2 采用低压脉喷技术对LP滤芯进行再生,选用0.2~0.7MPa的压缩空气、压缩氮气等为动力。

3.2.3 脱硝催化剂根据烟气温度特点选用通道式、蜂窝式、平板式的高温型或中温型催化剂,还原剂采用液氨、高浓度氨水或尿素。

3.2.4 进风方式。混合气从灰斗中上部进风,穿过LP滤芯的流动方向为垂直于滤芯轴向由外向内,在SCR脱硝催化剂床层的流动方向由下而上。

3.2.5 气流速率。混合气穿过LP滤芯的过滤速率控制在0.5~3.6m 3/(m 2/min)之间,穿过SCR脱硝催化剂床层的速率控制在0.17~1.24m/s之间。

3.2.6 还原剂喷枪布置在除尘器进风管入口当量管径的5~8倍处,喷射方向与混合气主流动方向呈120°~135°夹角。喷枪分两组:一组为气氨喷枪;另一组为氨水喷枪。当混合气上游温度介于SCR脱硝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内时,系统启用气氨喷枪,当混合气上游温度高出SCR脱硝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时,系统启用氨水喷枪。

4 优缺点分析

4.1 系统优点

4.1.1 节能降耗。高温下直接对原烟气进行除尘、

脱硝,免除先降温除尘再升温脱硝带来的能量消耗;催化剂床层横截面积大,待脱硝气体穿过催化剂床层的速率小,延长了停留时间,几乎不含粉尘,提高了脱硝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系统阻力,节能降耗明显;当进入装备的温度高于SCR脱硝催化剂温度时,系统可自动切换喷氨模式,不仅调节了混合气的温度,补充了脱硝所需要的还原剂,还能降低烟气穿过LP滤芯的速率,降低系统阻力。

4.1.2 降低设备投资。不设置独立的脱硝催化剂塔,催化剂直接布置在除尘净气室内,节省“催化剂塔”的投资;还原剂利用LP滤芯作为混合媒介,节省传统脱硝中喷氨格栅设备的投资;高温下一次除尘精度达1mg/m 3,省去传统SCR脱硝后的再次除尘工艺装置。

4.1.3 提高脱硝效率,降低氨逃逸率。还原剂在除尘前进入工艺装置,在混合气进风通道内进行强烈的湍流,在脱硝前发生多次流速改变、流向改变,混合强度大,混合时间长,混合均匀度高,脱硝效率增大,安逃逸率降低;催化剂床层上下压差小,降低了沟流、偏流程度,促使反应更加均匀,氨逃逸低。

4.1.4 降低脱硝系统对整个工况的影响率。脱硝后的净化气没有粉尘,应用在电厂锅炉除尘脱硝,能大幅度降低空预器的堵塞频率,甚至能消除脱硝后遗症——硫酸盐-粉煤灰形成的空预器堵塞。

4.1.5 经过本工艺装置处理后的净化气几乎不含粉尘、氨或铵盐,NO X 含量可实现30mg/m 3以下排放,使用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必担忧因相关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而去改造或复建除尘、脱硝设备。4.2 系统缺点

4.2.1 L P 滤芯设备制作以及滤芯安装等要求精度高,安装费用比传统除尘+脱硝工艺装置增加10%~20%。

4.2.2 对高温废气中氨氧化物浓度有一定的要求,NO X 初始含量较低时采取此种技术,将会增加环保设备的投资。

4.2.3 装备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对老锅炉环保装备的改造。

4.2.4 目前高温除尘脱硝一体化协同治污单台设备最大处理风量仅有15000~19000m 3/h,10万m 3/h及以上风量的高温除尘脱硝一体化协同治污工艺技术还不成熟。

5 结语

废气污染物治理技术有多种,对于高浓度NO X 及高浓度粉尘的高温废气而言,走协同治污路线尽管缩短环保装备工艺流程,提高除尘、脱硝效率,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企业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决策,切莫盲目“弃旧追新”。

作者简介:吴振山(1985-),男,安徽太和人,合肥丰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石油化工技术、化工环保、节能减排技术。

(责任编辑:黄银芳)

高速公路在路基的开挖中,一般施工不合理就会出现边坡的不稳定,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局部塌滑,从而给高速公路附近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特别是路基的开挖工序以及填土施工,都会对路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边坡的稳定问题以及有关治理边坡等问题一直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关注重点。边坡的稳定性对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有着密切的关系。

1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破坏情况分析

高速公路边坡一般分为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其中自然边坡就是在自然环境以及地质作用下而长期形成的一些斜坡,而人工边坡就是在人为的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斜坡。边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是因为土体中剪力和土抗剪强度相当,使得沿剪切面有一定程度的损坏。而脆性岩石如果到了极限情况下,也会出现张裂、产生破坏,同时因为细裂应力的集中等情况,使裂缝出现一定的破坏。对于剪应力没有变化,但抗剪的强度如果出现变化或者降低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边坡破坏。高速公路的边坡稳定与否,要从实际的情况和现场来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取得剪切面的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对剪切面进行力学指标和有关几何的形状进行详细的安全系数检验和分析。

边坡的破坏也可分为几种情况,主要是滑坡、流坍、崩塌、错落、剥落和冲刷等。其中,滑坡情况主要是说岩土的斜坡通常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地滑动并沿着软面下滑,这种情况就是滑坡,一般是渐进旋转性的滑动以及平移滑动等情况。流坍现象主要是因为土质出现了边坡饱水等现象,从而消失了抗剪强度或者使抗剪的强度弱化,产生了表层有一定的边坡流坍现象。这种边坡的破坏一般都是从含水量很大的地方开始或者从坡脚开始,而对于小规模的滑面并没有多大的影响。通常是在大雨之后以及在边坡是黏土等情况下才出现的。这种情况,如果软塑很明显,就可以称作滑坍现象。崩塌现象是岩土积层风化等作用而出现的刹那间的脆性产生破坏而造成的崩塌现象。这种情况下,一般是在岩土不稳定的情况下,由于雨水以及各种温差等情况造成的。对于边坡出现错落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岩体出现了风化或者受到地下水的作用,一些细粒流走,使得岩土的孔隙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并且孔隙也出现变大的情况。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剪切变形而产生较强的竖向压实的情况,造成了错落现象。对于剥落和冲刷的情况,前者是基于风化作用,使岩土的表面以及母岩发生不同程度的脱离现象,进而出现岩屑剥落,这种情况的发生较为普遍,不过边坡比较稳定,特别是对于边坡的岩面会因为昼夜的温差等原因,从而使剥落的情况有所不同且剥落的速度加快。后者是由于受到水的冲刷而引起的,例如由于受潮水和各种水波、风浪以及各种情况的影响,使得一部分边坡出现淘空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冲刷现象。

2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治理分析和措施对于高速公路出现边坡稳定性的破坏,一般是由于边坡的构造非常复杂或者是大型的边坡有许多地质条件上的局限。在进行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时,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并且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阶段和定量分析阶段。首先,在进行定性分析时,要详细地对各种数据以及变坡的地质情况和各种资料等进行多方的考虑和分析,对影响边坡的因素和情况,运用类比的方法或者运用图解等各种方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然后对边坡在以后的发展等各种情况做出估计并模拟预测等。其次,要进行定量分析,在前一阶段中对边坡的情况进行勘探和分析,特别是对于地质土层的情况进行分析,对软弱结构面等情况的强弱进行分析,再对水压和各种地下的水流资料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边坡破坏的情况,然后考虑多种因素负荷,例如对于地震作用或者爆破震动等作用、重力作用等,选择合适的参数加以计算。运用这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概率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

洪一朝

(贵州高速黔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高速公路的路基稳定是车辆出行和正常行驶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路基开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滑塌等问题。因此,对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要进行严格分析,对非滑塌区部位也要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文章对高速公路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其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边坡治理;公路路基;路基开挖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06-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4

- 106 -

现在的施工过程通常是采用环刀法检测水泥稳定土的压实度,但是其检测方法是有损检测,会对路基的结构产生破坏,而且存在检测用时较长、实验数据结果不稳定、实验数据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等方面的缺点,因此工程需要一种能快速检测压实度的方法。

1 工程背景

信阳市浉河区环湖路谭家河街至G312道路改建工程是规划的省道S33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浉河区南北的公路大动脉,全线在浉河区境内,南起谭家河乡(起点桩号:K0+000),向北沿X040线依次跨越马家畈河,经过龙潭村、浉河港乡、桃园村、董家河镇、驼店村、吴家店镇,止于与G312线交叉处(终点桩号:K47+900),路线全长47.9km。浉河港街道宽度为7m,坡度起伏过大,街道西端狮子口漫水桥跨径过小,桥头两侧地形复杂,不满足二级路的技术指标,根据项目组技术人员的现场勘测资料,本次改建工程路线向东

水泥稳定土弯沉值和压实度关系探讨

杜光辉

(信阳公路勘察设计院,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水泥稳定土由于工程造价低、力学性能好,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底基层中。目前水泥稳定土的检测方法是环刀法,该方法是一种有损检测方法,会破坏原有的路面结构。文章以环湖路改建工程项目为依托,探求弯沉值和压实度之间的关系,为无损检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水泥稳定土;弯沉值;压实度;公路工程底基层;环刀法;道路改建工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07-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5

方法和极限平衡等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影响高速公路的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涉及到的边坡治理较为复杂和困难,且施工中遇到很多麻烦,还经常会有自然灾害等防不胜防的因素。所以高速公路的边坡治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快速发展中,很多重大项目的工程建设和治理越来越频繁,边坡治理在技术和方法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方式。目前,可供边坡治理的方法中很多都会强调综合性治理,以有效加强高速公路边坡治理的稳定。

边坡治理的措施可选择对边坡进行改变斜坡的几何面,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滑坡减少其推动的物质,使得滑坡的稳定性得到增加,同时又对滑坡进行了放缓坡面。在边坡治理中,非常有利的基本治理措施就是支档,支档能够从根本上使边坡得到解决,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如采用重力式挡士墙和鼠笼式墙,或者采用被动桩、沉井和墩等方式来加强边坡治理。对于边坡治理,还可以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作为稳定治理模式。在治理的措施中还可用加固的方式作为稳定性治理,一般采用注浆的方式加固或者是锚杆和土钉等方式加固。这些加固方法的效果非常理想,当高速公路边坡出现破碎的程度较轻时,可以有效采用注浆加固这种方式,使得边坡治理得到深层加固作用。土钉加固的方法主要是对一些软性岩石,然后再用各种土钉钉入边坡,使得边坡起到了加固作用。同样,对于锚杆的加固方式,主要是对边坡的土层破碎较软的情况下,将锚杆进行打入,使边坡得到有效加固。这种锚杆的作用就和螺栓的效果差不多,是比较浅层加固的一种手段。对于排水的治理措施主要采用在边坡的外缘设置一道截水沟,从而拦截坡外的水流,有效加强边坡的稳定性。随着高速公路工程的加大规模,边坡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高,其边坡的复杂性大大加强,要求边坡的治理技术出现了高度技术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3 结语

路基边坡稳定的问题是高速公路的治理和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路基的边坡稳定性治理好坏与否,对于高速公路的运行和通畅至为关键和重要。要加强对于路基边坡稳定性的治理工作,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多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找出边坡稳定性出现问题的原因,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理,使边坡治理得到成功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敏,安建文.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81).

[2] 胡焕校,刘静,佘重九,等.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稳

定模拟分析及治理措施[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5).

作者简介:洪一朝(1987-),男,贵州高速黔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东部片区养护中心副经理,研究方向:高速养护。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07 -

- 108 -

改出街道,改线段桩号K19+200~K20+280,长度共计1.08km。其中在桩号K19+200~K20+160处需要侵占部分鱼塘,需要做路基处理和边坡防护,本段采用水泥稳定土提高基层的承载力。

2 水泥稳定土简介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等级公路被投入到建设施工之中。河南省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多山多水,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本次环湖路谭家河街至G312道路改建工程桩号K19+200-K20+160段地质条件很差,土基的承载力不足,不能直接做公路底基层。水泥稳定土具有工程造价低廉、就近取材方便、水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强等方面的优点,被大规模应用于公路底基层。水泥稳定土的施工方法是把土、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均匀后,碾压养护成稳定的板体结构。碾压质量的好坏对后期的使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环刀法。环刀法有很多的缺点,它是一种有损检测方法,不能快速及时地得到水泥稳定土的压实度;数据离散性较大,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综上所述,依托本项目研究水泥稳定土的压实度和弯沉值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希望找出一种无损检测的方法。

3 室内实验

本实验所选用水泥稳定土的水泥剂量为4.5%。首先初步估计所选用的水泥稳定土的最佳含水量,然后再估计最佳含水量左右选取五组不同含水量的土,在室内通过击实仪做击实实验。击实筒的尺寸为10cm×10cm,分三层击实,每层击实27次,然后脱模取样并测量其质量,绘制Excel图表可以得到最佳含水量为14.8%,最大干密度为1.99g/mL。具体的击实实验操作步骤参见实验规范。

室内实验采用向一个直径为60cm、高度为10cm的击实筒内填入水泥稳定土。实验用土必须采用2.18mm的圆孔筛筛分,然后按照4.5%的剂量添加水泥,拌和均匀后,再按最佳含水量为14.8%的需水量拌和均匀。根据公式γωρ×+××=)1(max /

0opt V m ,依次向击实筒内加入如表1所示的水泥稳定土,然后用压路面压实,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测弯沉值。根据室内击实实验可以得到本工程段的水泥稳定土的最佳含水量为14.8%,最大干密度为1.99g/cm 3,根据公式γωρ×+××=)1(max /

0opt V m ,依次向击实筒内加入如表1中所示质量的水泥稳定土,然后用压路机压平,就可以得到目标压实度,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测动态弯沉值,如下表1所示:

表1 压实度和水泥稳定土的质量关系

压实度95%90%85%80%75%土的质量m 0(g)61332.558104.4854876.4551648.4248420.4弯沉(mm)

0.389

0.474

0.708

0.101

1.912

4 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可以得到,弯沉会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而且减小得越来越不明显。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

在压实度初期,土颗粒之间空隙较大,所以弯沉会比较大。当压实度增加时,土颗粒之间的距离减小,单位体积内的水泥稳定土颗粒增多,所以弯沉会变小。在压实初期,弯沉变化较为明显,随着压实度的提高,弯沉的变化越来越小,同时,R 2=0.97表明压实度与弯沉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达到实验的目的。

5 现场检测

环湖路谭家河街至G 312道路改建工程桩号K19+200~K20+160段,按最佳含水量拌和好水泥稳定土压实后,选取8个点作为检测点,用手持式落锤弯沉仪测量测试点的弯沉值和用环刀法测出该点的压实度,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从测试结果来看,误差在2%以内,误差在合理范围以内,所以可以得到用手持式落钟弯沉仪来测试水泥稳定土的弯沉值,然后根据弯沉值来反算压实度的结论。

表2

压实遍数2468弯沉值 1.442 1.1280.8040.484理论压实度77.4%80.3%84.5%90.2%实际压实度77.2%81.0%85.3%88.9%误差-0.2%+0.7%+0.8%-1.3%弯沉值 1.346 1.0150.7870.419理论压实度78.1%81.6%83.9%92.6%实际压实度76.6%80.2%84.9%92.5%误差

-1.5%

-1.4%

+1.0%

-0.1%

6 结语

水泥稳定土由于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方面的优点在现代路基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压实技术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使用寿命,如何在压实过程中及时掌握压实度直接关系到公路建成后的使用质量。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环刀法,这种检测方法有很多的缺点,属于有损检测,会对路基的结构产生破坏;检测周期较长;检测数据的离散性较大,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环湖路项目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泥稳定土的弯沉值和压实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得到了可以通过测试水泥稳定土弯沉值,然后根据弯沉值反算其压实度的结论。手持式落钟弯沉仪方法方便快捷,可以在碾压过程中及时了解检测压实结果。

参考文献

[1] 吴梁.路基土压实度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

学,2008.[2] 沙庆林.公路压实与压实标准(第三版)[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3] 邱声.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与初试关系研究[D].重

庆交通大学,2011.[4] 黄晓明,张晓冰,高英.公路工程检测手册[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叶朝良.青藏铁路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的探讨[J].路

基工程,2005,(6).

作者简介:杜光辉(1980-),男,河南信阳人,供职于信阳公路勘察设计院,研究方向:路桥。

(责任编辑:黄银芳)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它是企业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而确立的由质量形成全过程的相关要素及职能构成的特定系统。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和完善这一特定系统,使之更趋科学和规范化,是当前深化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课题。本文结合侯马北工务段宣贯GB/T 9001:2008标准的实践,对铁路工务维修部门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进行探讨。

1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的必要性

多年来,侯马北工务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从个别领导重视发展到全员重视,从松散型管理发展到系统化控制,从“自在”质量体系进入了约束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为铁路运输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安全、平稳、连续的功能。自1988年获得部级“质量管理奖”,2000年作为全路工务系统试点,通过了铁道部“质量管理奖”复评,从而跨入全国铁路工务系统的先进行列。面对当前铁路飞速发展的新常态,如何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质量管理工作,我们对既有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反思。

从整体看,既有的体系受“自在”因数的影响,在强调自我特性的前提下,缺乏共识的规范化语言和表征;从局部看,质量职能的“自在”意识干扰了体系的系统性,使体系的协调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出来;从结构看,体系还未形成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体系”的运行,不可能使质量管理工作发生新的突破。因此,重新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其正常运转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为此,根据路局创新管理的要求,侯马北工务段自2013年8月19日正式启动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运行一年来,经过五次内审、两次管理评审,已基本符合ISO9001:2008标准、段《质量手册》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持续改进能力,体系运行平稳。2 质量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

2.1 工务维修服务工作的特性

铁路运输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由于其生产过程、服务过程是在位移中同时进行的,这就决定了铁路生产有别于其他行业。而工务部门是铁路运输的设备维修机制之一,它的产品是为运输提供基础、承载导向、安全的技术条件,使位移的主体增加价值。为此,工务维修部门的生产(服务)特点表现为:动态加工性、不间断性、协同性和维修质量控制与服务质量保证的双重性;其质量特性表现为满足运输主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平稳性和连续性;其服务方式是对线桥设备的运态加工。鉴于与“人和货物”的不直接关系和内部质量控制的需要,我们运用过程的方法,采用ISO9001:2008标准来建立质量体系——工务维修部门质量管理体系。

2.2 体系过程的识别及确定

依据ISO9001:2008标准要求,侯马北工务段根据顾客(铁路运输)要求、适用法律法规要求、设备维修的复杂程度和资源配备状况,采用以过程方法模式来识别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侯马北工务段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四个过程,即一个直接过程——产品的实现过程(标准第七章)和三个支持过程——管理过程(第五章)、资源管理(第六章)及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第八章)。

2.3 体系要素的选择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是构成质量体系的基本单元,要素选择是否合理与完整,关系到整个体系的适用性、科学性和运行的有效性。根据ISO9001:2008给出的要素,我们对与线桥设备维修质量形成过程相关要素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进行采用;鉴于侯马北工务段产品是按照国家和总公司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组织生产的,对既有铁路线桥设备进行大、中、维修作业和保养,不具备该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职能,对标准中

铁路工务维修部门质量体系建立研究

元青春 冯汉卿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山西侯马 043009)

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体系文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运行思考三方面进行阐述,对

质量管理体系在铁路工务维修部门的运行提出了理性思考。

关键词:铁路运输;工务维修部门;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全过程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09-03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6

- 109 -

7.3“设计和开发”条款予以删减;根据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第六章增加财务管理6.5条款,确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2.4 质量体系文件

根据标准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应是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而体系文件应将质量体系全部要素及控制的要求完整科学地表达出来,作为工务维修部门开展质量活动的依据。因此,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实质上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划,也是质量立法。要做好这项工作,它涉及面广,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成为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环节。针对侯马北工务段工作特点和生产管理的实际,体系文件由三个层次构成:

2.4.1 第一层次。《质量手册》,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是对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质量体系原则的阐述,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貌。它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应长期遵循的法规性文件。

2.4.2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包括ISO9001:2008标准所要求的6个程序文件和根据需要所制定的14个程序文件,共计20个程序文件。

2.4.3 第三层次。支持性文件和记录,包括各类管理技术性文件、规范规程、工作手册、计划和记录。

2.5 贯标过程

为了加强贯标工作,2013年6月28日,侯马北工务段成立以段长、书记为组长的规范质量体系工作领导组,段领导层成员和与贯标有关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均是其是成员,对贯标的重大事项、重要安排、总体进度、体系策划、职责分工、质量方针等事项进行研究,做出决策。编制了规范工作计划,确定线路科(质量计量管理办公室)为贯标责任部门。对管理者代表进行任命,管理者代表更是把抓好“贯标”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不仅亲自主持质量体系的系统设计,还坚持参加体系文件的编审,协调32项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013年7月1日,侯马北工务段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北京环球认证公司咨询师组织ISO9001:2008标准贯标培训和文件编写小组培训,段领导、各科长、各科指定人员和文件编写组成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在咨询老师、管理者代表指导下,开展了体系策划,调查清理现行文件及规章,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体系学习资料》,并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审批、发布,8月19日侯马北工务段举行质量体系文件发布会,公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通知,段领导、各科长、各车间主任、书记及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会议,会后分发《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体系学习资料》,侯马北工务我段质量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要求,侯马北工务段成立了段、科室(车间)、工区三级体系运行推进工作组, 并安排各级部门的重点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以编写组成员为主,组织了段机关和25个车间的学习辅导。段推进工作组在全段范围内对体系运行进行检查和指导。11月至12月初,先后组织内审员培训和考试,进行了二次内审,对提出的42个不合格项、15个观察项进行了及时纠正和关闭。12月13日至17日,邀请中检联认证中心对侯马北工务段进行了第三方(模拟)审核,提出不合格项4项。针对外审提出的不合格项,侯马北工务段积极采取措施,于12月23日全部进行了纠正。12月25日,我段顺利通过中检联认证公司的ISO9001:2008质量体系(模拟)认证。

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思考

3.1 提高质量职能配置的合理性

质量职能分配是体系运行的基本前提。如果某项职能活动出现偏差,都将在影响环节质量的情况下最终影响系统质量,进而导致质量体系运行的失败。为此,我们必须在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的过程中,抓住质量职能分配这个环节,切实科学、合理、有效地解决各环节质量职能的责任、程序、功效和系统能力,针对各环节特点制订相应保证对策以及职能标准和控制文件等,以保证体系运行的正常运行。

3.2 强化质量职能作用的五个途径

3.2.1 强化标准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完善和落实,是体系运行中各质量职能及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重要保证。根据《手册》要求,侯马北工务段对第3层次文件、段标进行了修订、规划,在质量活动中突出强调标准作用,进而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文件保证。

3.2.2 强化质量监督系统。质量监督就是对体系运行中的职能监督,主要包括安全、质量工作两方面。首先,它们理顺了安全、质量、管理三个监督系统,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三级网络,按照检查人员的资格标准严格选配人员。其次,用标准形式向质监、安监人员授权,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再次,通过培训、技术练兵等活动,提高了安监人员的素质。最后,对各级的质量、安全检查记录进行梳理和统一格式,严格质量证据管理工作。

3.2.3 强化质量信息系统。在体系试运行过程中,我们对质量信息系统的流程进行了顺通,明确段信息中心的职能作用,对信息的传递、处理、反馈、存档工作建立了三程式(信息管理体制处理过程职能层——主管领导层——段长决策层三程式)管理,加快了对各类信息的处理速度。建立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和证据制度,班级、车间、段的三级信息管理形成统一布局。信息中心的“月信息传递卡”为领导的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4 强化综合协调系统。质量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体系运行中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职能工作的多元性,协调各质量职能关系便成为职能发挥的症结问题。为此,我们在试运行中,逐步确立了职能协调系统,如生产与技术问题的协调

- 110 -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地基是道路和桥梁的基础,地基不稳定会对整个道路和桥梁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道路和桥梁正在构建,很多道桥的地基较为软弱,因为软弱地基会给桥梁和道路的建设提供一个坏的基础,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探究下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理的处理措施,消除其不利影响。由于软土的硬度、高压缩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所以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不经过合理的技术处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往往要采取措施来进行软弱地基处理。目的是消除软弱地基的强度较低带来的威胁,并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减少软弱地基压缩,解决沉降和不均给地基带来的潜在问题。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前,要针对实际的市政道路工程地质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施工过程中要时时进行监测,决不能凭经验盲目施工,要进行细心细致的分析及有效的实际处理,以保证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稳定。

1 产生软弱地基的前提条件分析

软弱地基主要指的是软土地基的建设地质条件,性质是普遍基础薄弱,由淤泥质土、冲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的基土组成。泥炭、淤泥是软土的主要成分,具有高含水量、低密度、低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的特点,软黏土土壤水分单位高,密度低,强度低,渗透性普遍较差,可分为沿海、河流、沼泽地、湖泊软土等等。软弱地基排水不畅,稳定性和耐用性较低。人工填

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杨 旭 周星英 刘方港

(青岛新凯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慢慢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在道路和桥梁建设中,由于软弱地基的存在,整体的施工水平以及道路桥梁的施工会受到影响,特别是桥梁、道路基础建设的要求特别严格。文章就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弱地基;路基工程;地基加固法;路桥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11-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7

由副段长负责,物料供应与生产问题由后勤副段长负责,生产与人员问题由劳人科负责等,协调系统的建立为调节和纠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偏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2.5 强化质量考核系统。质量考核是推动体系运行的一种动力。为使质量考核更细致、更真实,在突出安全质量否决要素的前提下,扩大考核内容。把原劳人、安全、质检部门承担的考核任务,扩大到各质量职能业务部门全体参加,把原来的季考核变为月考核、旬检查,提高了质量考核的动态性和全面性。

3.3 对质量体系有效性的评价原则

根据侯马北工务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践,对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应建立四项原则:

3.3.1 质量职能进行了正确的分配和落实,开展了有效的综合管理。

3.3.2 通过体系运行,能顺利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

3.3.3 体系的抗干扰能力强,即有良好的人员素质、扎实的基础工作和较先进的管理技术。

3.3.4 信息灵,应变能力强,能自觉地根据环境变化调整体系目标和要素。3.4 质量管理应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产物,单靠先进的管理,而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是无法塑造先进的质量体系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在面对现实搞好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的同时,不断加强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提高设备能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评价效果,进而提高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贯彻ISO9001:2008系列标准工作是一个 “渐进过程”。贯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运用标准不断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体系的完善正像质量改进一样是无止境的,决不能认为“按照标准建立了组织,明确了职能和责任,开展了活动”就算贯标了,更不能将“编写《质量手册》”作为贯标的依据,应在长期的实践中认真领会、不断完善,真正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

作者简介:元青春,男,山西临猗人,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工程师,研究方向:技术管理;冯汉卿,男,山西万荣人,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侯马北工务段工程师,研究方向:铁道工程技术管理。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11 -

土主要是冲填土构成,是界于河道或泥浆泵已安装在驳船泥沉积物,直接或加定量水,然后混合成泥浆,利用围堤包围泥管,并建立水排水挡板沉淀区。冲填土普通的素土回填不同,具有一定的可循性,原有地貌和土质年龄等会影响填充的效果。

2 软弱地基的处理目标

软弱地基的处理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者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地基的处理办法。软弱地基处理的主要有以下五点目的:(1)加强土质强度;(2)加强地基抗形变能力;(3)改善透水性;(4)提升地基的抗震性能;(5)改善地基的伸缩性。

3 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3.1 软弱地基处理的加固法

这点主要说的是换填土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当桥梁建设已不能满足正常地基承载力和固定力,软土厚度不是特别大,在这两点前提下,根据分级稳定性填充实际需要的材料,例如沙子、煤灰尘、炉渣、岩石等,夯实地基,增加密度,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以减少压缩量,加速软土排水固结,使改造后桥梁道路建设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安全,主要原理为填充附加应力分布。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壤较软、排水不畅的软弱地基。3.2 软弱地基处理的打井加固法

钻井加固法是指主要通过冲击、振动等手段,钻探软地面,然后将良好的砾石、碎砂注入地基填充、挤压,以形成直径适当、密度更高的地基土质,这就是砂桩。原始软土和砂石共同构成的土质会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基础地基基本上不变形,这种加固方法适用于较低素填土、黏土、土壤等杂填土的基础,但这种方法会增加基础的建设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不断提升,砂桩已经完全广泛应用在软弱地基加固方法中。3.3 软弱地基处理的水泥夯实加固法

夯实水泥和钻井的方法大致是相同的,那就是粉煤灰和水泥等原材料被填充到松软的地面之中,使混凝土桩的形成可以达到加固地基和改善基础承载能力的目标。使用这种方法成本低、时间短、路线简单,并且容易实施,d 我国目前的建设工程中,很多的施工单位都会采用这种方法。

3.4 软弱地基处理的地下加固法

这是利用非常规的方法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大多数采用的方式是爆破和挤压,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地下和地表加固原理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施工的机械设备有所不同。地下加固方法更适合杂填土,各种不同的软土和粘土。

3.5 软弱地基处理的输水加固法

输水加固法是在含水量比较高的河流和湖泊、沼泽和较为常见的软地面来使用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是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沥干水分,例如,通过设备排除水层中的水分,允许水渗入穿过软土层,从而使土壤密度增加,使土壤的承载能力可以得到改善。

3.6 软弱地基处理的压力注入法

与上面的方法同样有很大的类似,这种方法是采用一些压力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把砂石、岩石等硬度比较大的物质,利用加大压力的方式,进行地下的注浆,使整个地基的硬度和密度都达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压力注入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最大的深度可以达到40米,所以在土质比较次、软土比较多以及含水量比较大的地基上,压力注入的方式也是非常常见的。

3.7 软弱地基处理的重力动力固结法

运用重力和动力是加固提高软弱地基的又一主要方法。它是利用数十吨的重物,在几十米的高度上对地面进行锤击,使地面的密度和强度都得到提高,实现地面的加固,加强沙土的抗液化能力,从而实现地基承载力的提升。重力动力固结法主要适用于本体就达到饱和的软弱地基,是旧的固结方法的延伸。对于饱和黏性的软弱地基,重力动力固结法能够把砂石、岩石、粉煤灰等强度较大的物质锤入地面之中,实现软弱地基的加强。

4 结语

地基是桥梁和道路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增多等因素,道路和桥梁的损坏情况越来越严重。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比较低,不论是施工过程中或者是施工结束之后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损害。所以在建设桥梁与道路的施工建设中,要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极为重视,及时地处理软弱地基的潜在威胁,注意对软弱地基的加固,这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是有很大好处的。

参考文献

[1] 戴良军,殷永高.采用干振复合桩处理高速公路构造

物下的软弱地基[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2] 刘培林.西北戈壁地区高速公路软弱地基的处理[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 彭德清,薛明,徐佩英,李建兵.昌峡公路软弱地

基处置技术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10).

[4] 孙德荣.浅析高速公路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北方

交通,2011,(1).

[5] 齐永红,温北星.粉喷桩在处理霍侯一级公路软弱地

基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0,(6).

作者简介:杨旭(1983-),女,辽宁铁岭人,青岛新凯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成本核算部经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成本控制。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12 -

- 113 -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1 概述

西安地铁某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盾构始发端头位于劳动路站西端,为了保证盾构始发时盾构井土体的稳定,此处采用旋喷桩对地层进行加固。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2.1 工程地质

工程所在地为皂河二级阶地,根据地质钻探揭露,地基土的组成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晚更新统风积新黄土、残积古土壤;晚更新世及中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及砂类土等。2.2 水文地质

车站浅部主要地层为第四系晚更新统风、残积和冲、洪积层。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9.5~10.3m,稳定地下水标高为390.71~391.52m。丰水期(10~3月)间,地下水位会有所上升;旱季期间,地下水位会有所下降,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m。地下水位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第四系空隙潜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径流与生活排污渗入补给。地下水流向为自南向北。

3 设计与施工参数

盾构始发井处地层采取梅花形布置的Φ800@600旋喷桩进行土体加固。加固范围:长6m,宽为左右线边线外侧各3m之间的范围,加固深度范围为隧道顶3m及隧道底3m。旋喷桩的主要工程数量为实桩4416m、空桩

1840m。如图1所示:

图1

4 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4.1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4.2 施工方法

图3 旋喷桩施工流程图

4.2.1 清理场地。采用人力或机械平整场地,并挖好排污池及排污沟,采用明显标志放出桩点。

4.2.2 钻机就位。移动钻机到设计孔位,调整好钻机的垂直度,使钻头对准桩点,为防止钻杆倾斜,可加重钻杆的底部重量,并在钻进过程中用水平尺随时进行检查。

4.2.3 射水试验。钻机就位后进行低压射水试验,压力控制在0.5MPa,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

4.2.4 钻孔。(1)钻进。将已调试好的钻机,移至设计孔位,并调整好垂直度,使钻头对准设计桩位中心。射水试验合格后,即可开钻;(2)钻孔前应先调试钻机、泥浆泵,让设备正常运转。校验钻杆长度,确保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3)采用比重为1.2~1.3

地铁盾构始发端头地层旋喷加固施工技术

姚念军

(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8)

摘要:文章通过西安地铁某站盾构始发端头地层旋喷加固施工,阐述了单管旋喷注浆法加固地层施工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铁施工;盾构始发端头;地层旋喷加固;单管旋喷注浆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13-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8

的护壁泥浆;(4)应对钻孔垂直度进行检查,保证成孔偏斜率控制在1%以内;(5)钻孔过程中做好钻孔记录,保证钻孔深度,以指导后期注浆施工参数。

4.2.5 制浆。(1)采用合格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自来水,按选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2)按确定的配合比,首先将水加入桶内,再加入水泥,开动搅拌机拌合10~20min,经过滤网流入泥浆地,再用泥浆泵抽进过滤筛,进行第二次过滤,之后流入泥浆桶的浆液经高压泵加压,再用高压管送至钻机进行旋喷。

4.2.6 旋喷。

第一,主要技术参数:浆液压力大于20MPa,浆液比重1.3~1.49,旋转速度以20r/min为宜,提升速度0.2~0.25m/min,喷嘴直径2~4mm。高压泥浆泵压力大于20MPa。注浆管外径42mm。喷嘴直径4mm。高压胶管直径19mm。提升速度200~250mm/min。浆液材料及配比42.5#普硅水泥,水灰比1∶1。

第二,旋喷作业:(1)成孔到达设计深度后,用喷射注浆管插入预定位置。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需要边射水边插管,水压控制在1MPa以内,避免压力过大,将孔壁射穿。高压水喷嘴要用塑料布包裹好,避免泥土进入管内;(2)注浆应自下而上、均匀提升,注浆过程中应保证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管路筒的密封和畅通;(3)浆液应进行严格的过滤,防止喷射作业时堵塞,浆液水灰比为1∶(1~1.5),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4)经常用比重计测试浆液密度,当密度指标超标时,应立即停止喷注,并调整密度后进行继续喷射;(5)喷射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泥浆泵的压力、钻机钻速、浆液流量,当冒浆量超过注浆量的20%时,需提高注浆压力或复喷进行处理。如果不冒浆,则通过减缓提升速度或加大注浆量进行处理;(6)在喷射作业完成后应采用静压注浆,用浆液把孔注满,并将冒浆回灌至孔内,直到浆液面稳定为止;(7)地层加固范围和加固深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第三,拆除钻杆:在旋转过程中,当第一根钻杆提出地面后,立刻停止压浆,待压力下降后,应迅速拆除钻杆。在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时,为避免浆液与土在拌合机混合后出现浆液出现缩水而造成旋喷桩顶部凹穴,需进行1~2mm的低压补喷。

4.2.7 冲洗。补喷完成后,进行低压射水冲洗钻杆和喷嘴后,方可移动钻机。

4.2.8 移开钻机。当一根桩旋喷完毕后,就可移开钻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旋喷作业。

4.3 试桩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先进行试桩,并采取钻孔取芯的方法对旋喷效果进行检验。同时根据旋喷记录,估算旋喷桩的半径等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从相关工艺和参数上加以调整改进。

4.4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4.1 根据设计桩位进行放样定位,桩位中心误差不得大于5cm。

4.4.2 钻机或喷射机组就位后,应使立轴或转盘与孔位中心对正,且成孔偏斜率不大于1%。

4.4.3 采用射水成孔时,应用低压(小于2MPa)水流将喷管送至设计孔深后可进行高压喷射注浆施工。

4.4.4 在旋喷桩施工区最外围的一排桩采用1、

5、9……间隔跳打的方法进行施工,围内部采用不跳桩按次序施工。

4.4.5 中间发生故障时,应停止提升和喷射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进行检查并排除故障,如发生浆液喷射不足而影响桩体的设计直径,还应进行复喷。

4.4.6 水泥浆液应进行严格的过滤,防止喷射作业时发生堵塞。

4.4.7 应定期测试水泥浆液密度。浆液水灰比为1∶1时,其相应浆液密度为1.5g/cm3,当施工中浆液密度超出上述指标时,应立即停止喷注,并调整至上述正常范围后方可继续喷射。

5 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切实加强材料的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参数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并做好注浆施工记录及把好质量关;(2)旋喷前应该检查高压设备和管路系统,确保注浆压力与流量满足设计要求;(3)施工前应先施工一组试桩(三根),以确定具体的施工参数。钻孔倾斜度不得大于1%,桩定位偏差应≤5cm,以防止帷幕产生开叉而漏水;(4)在地层深层旋喷时,应先喷浆后旋转提升,以防止浆管被扭断。喷射注浆过程中,如发现孔口冒浆过大或过小,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确保成桩质量。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在旋喷过程中应防止水泥浆沉淀而导致浆液浓度降低;(5)在施工喷浆过程中,通过卸管来清理管内的障碍物处理堵管现象,并在重新开始旋喷时与原桩头搭接长度应不少于0.3m;(6)注浆材料不能受潮或变质,不用结块或过期的水泥;(7)搅拌水泥浆时,水灰比需满足设计要求,水灰比不得随意更改;(8)高压胶管承压能力不得小于使用压力范围,且为了防止高压胶管破裂,使用时胶管的屈弯度不得小于规定的弯曲半径;(9)在插管和喷射作业过程中要防止喷嘴堵塞,并且要在安装和拆卸管件时动作要迅速;(10)喷浆过程中要做好压力、水泥用量等方面的测试工作,并逐项进行记录完整。

6 结语

地铁盾构始发端头地层加固质量影响到盾构始发质量和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西安地铁某站盾构始发端头地层旋喷加固施工,推广单管旋喷注浆法加固地层施工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_2002)[S].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

2002)[S].

[3]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DL/T 5200-

2004)[S].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14 -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石武客专车间不断创新改革车间管理和设备维修模式,更有效地卡控好高铁电务设备安全。明确“严检慎修、多测细修、重在分析”的指导思想,按照高标准的管理、高标准的队伍建设、高标准的设备、高标准的标准站“四高”要求,进一步加强高铁电务车间安全管理。

1 探索车间管理新模式

1.1 积极探索实践车间干部分工新模式

2012年12月京广高铁开通到2013年12月,石武客专车间采取由一个副主任带领工长(副工长)管理一个工区的模式,副主任休班时由技术员替班,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副主任日常工作生活都与该工区职工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以更多地检查指导工区的天窗作业和工区管理,也使干部职工更加团结,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弊端是管内三个工区的维修标准、管理标准不太统一,有时会造成一些工作的执行效果参差不齐。

2014年1~10月,重新调整车间副主任分工,设主管维修副主任、主管施工联锁副主任、主管安全质检副主任,副主任休班时由技术员替班,确保管内3个车站24小时都有包保干部。每月计表时由主管维修副主任到管内3个工区现场指导职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备检修。每月的I级维修、I级施工和年度联锁试验天窗作业,都由主管施工联锁副主任组织人员到有I级天窗的工区进行作业。每月由主管安全质检的副主任带队到3个班组进行月度验收考核,并于月底前汇总分析整个车间当月的安全情况和设备质量情况,在车间安全分析会和月度生产会上给车间干部、工长进行传达,更好地指导车间下月的安全生产工作。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副主任明确分工,各管一摊,能够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地提升每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统一标准。弊端是副主任经常要坐车往返于3个现场工区之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会导致天窗作业之后休息时间不够,又要赶到另一个工区,有时还无法满足对工区的24小时包保和故障处理应急保障,埋下安全隐患。

2014年11月至今,开始实行副主任属地化管理,高邑西站、邢台东站、邯郸东站各设一个维修副主任长期驻守在工区,负责该工区的日常管理和设备维修工作,并增设一个综合副主任,负责整个车间的技术、联锁、职教、安全、质检等工作,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维修副主任可以集中精力指导所在工区的天窗作业和工区管理,减少了往返乘车的时间,又有综合副主任把关管内三个工区的维修标准、管理标准协调统一,确保整个车间的管理达到稳定并且有序可控。

1.2 加强高铁职工队伍建设

由于高铁维修长期夜间天窗作业,要求职工必须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所以高铁职工往往都比较年轻,年龄太大的职工很难适应高铁长期夜间作业的要求,因此很多高铁电务职工工作年限不长,工作经验相对就会较差,高铁电务技术日新月异,上道的电务设备往往都使用了电务最前沿的技术,必须要有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电务维修队伍,解决职工年轻和高铁对职工要求高标准之间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加大对高铁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对发生设备问题后的快速处理能力。以典型设备故障、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先进仪表使用为重点,定期对车间副主任、工长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再由副主任和工长到工区对全体职工进行传授,以点带面做好高铁技术的学习。

1.3 提高设备质量

进一步修订高铁电务设备的电气特性测试内容、周期和测试方法,统一规范电气特性书写格式,规范高铁电气特性测试管理;继续加大“包检计分”力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促进高铁设备维护质量。

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师敬峰

(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京广高铁石郑段开通两年多以来,负责该段线路电务设备维修的石武客专车间不断摸索实践,使车间管理

和设备质量都做到了安全可控,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设备质量,石武客专车间始终在探索更好

的维修管理模式,更充分利用夜间天窗作业时间,精检细修设备,把好安全关。

关键词:高速铁路;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车间管理;设备质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15-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59

- 115 -

1.4 做好高铁检查督导工作

规范段、车间、班组三级验收制度,认真开展班组月度自验、车间月度验收及高速科组织的季度验收,并组织开展班组互验、车间互验,全面掌握高铁设备的运用状态,及时发现和克服设备存在的问题。

1.5 加强高铁作业安全控制

高速铁路上线作业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仪表等必须有反光标记,并对所有工器具进行编号,上下道按规定清点人员、物料,绝对不允许有工器具遗留在现场,严格做好防吸打工作。

1.6 加强检修管理

为确保检修质量,特别是一些关键设备和维修周期较长的设备,如区间设备的检修,必须采取生产组织上移,由车间集中组织,车间干部带队完成。

2 创新设备维修模式

2.1 实行道岔分级管理

按照段、车间、班组、包检人负责制度,分为道岔四级管理等级。

每周由各工区包检人向工长提出道岔设备存在的病害,由工长对包检人提报道岔进行调查、摸底、分类,填写“道岔四级管理周统计表”上报车间。车间主管副主任对管内道岔分类情况进行审核把关,确认道岔分级是否合理,汇总确认后报车间主任。

对于被列为Ⅱ级管理的道岔,工区工长要积极组织于三日内解决道岔存在的病害,需工务部门配合处理的病害,要于当日下发《工电配合作业通知单》,并积极协调处理。三日内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汇报车间主管副主任,提升该道岔卡控级别。

对于被列入Ⅲ级管理的道岔,车间主管副主任要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于七日内处理存在的病害,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汇报高速技术科,提升道岔卡控级别。

对于被列入Ⅳ级管理的道岔,车间主任、高速技术科维修主管要及时组织协调道岔病害处理所需的配件及材料,需工务道岔组配合整治的道岔病害,要积极联系相关工务段配合处理。原则上要在七天内处理好道岔存在的病害,确实协调处理不了的较复杂的道岔病害,列入电务段安全问题库,由段组织进行攻关处理。

2.2 建立道岔预防维修

将道岔检修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大(中)修(段)、年整治(车间)、集中检修(班组)和日常养护(包检人)四个修程。

一级修:大(中)修项目由段高速科组织实施,车间配合完成,主管段长参加。

二级修:年度道岔集中整治,周期为半年,每年3、4月和9、10月,由车间主任组织成立专项整治小组,结合工电联合整治道岔工作,按照整治计划对管内每组道岔进行记名式整治。高速科主管科长参加。

三级修:道岔集中检修工作,周期为两个月,由班组长组织,采取关键项点跟班作业形式,由包检人负责记名式完成,副主任及车间干部参加。

四级修:日常养护工作由设备包检人负责完成,班组长指导并进行抽查复验。

2.3 制定特殊道岔修程修制

道岔设备(含密贴检查器)日常巡检周期:正线每5天一次,侧线每10天1次;车间、工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关键道岔(使用少影响范围大的道岔)及重点道岔(侧进弯出径路上的道岔)每2日一次。道岔设备(含密贴检查器)集中检修周期为每2月一次(单月检修单号道岔,双月检修双号道岔);关键道岔每月一次。2.4 电气特性测试分析分级监控

将电气特性测试分析工作分级管理,按照段、车间、班组分为三级监控,细化监控项目和内容,并针对分析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故障应急处理的思路和依据。加强集中监测道岔功率曲线、电流曲线以及缺口监测的查看分析,通过集中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充分利用集中监测数据指导维修、监督作业落实情况。

3 结语

以上是对高铁电务车间维修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当前,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度也代表着对技术、质量和管理的更高要求,高铁的维护必须以科学的标准为依托,优化管理,掌握先进技术,不断总结维修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高铁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铁道出版社.高速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维护[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 铁道部劳动和卫生司,铁道部运输局.高速铁路现

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师敬峰(1982-),男,河北衡水人,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高速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中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责任编辑:黄银芳)

- 116 -

- 117 -

2015年第23期(总第338期)

NO.23.2015

( Cumulativety

NO.338)

1 概述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交通的拥堵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作为地下交通代表的地铁对于公共交通的重要性也因此逐渐凸显。

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地铁建设较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已开始了地铁隧道施工对于周边环境、建筑影响的研究。我国的地铁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逐渐起步,近几年随着地铁网络的形成,新建地铁区间的施工对周边环境、建筑物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如何减轻施工造成的地面沉降、建筑物基础变形等不良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哈尔滨西客站地铁联络线工程的汽车齿轮厂站~哈尔滨西客站站区间线路需要近距离下穿一个正常使用中的铁路框构桥,为保证铁路正常运营及地铁区间的施工安全,下穿段区间结构设计采用了“大管棚+小导管”的超前支护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

2 工程概况

本段地铁区间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起自汽车齿轮厂站,沿齿轮路向东南方向敷设,下穿既有铁路框构桥

及框构桥“U”型槽段,沿线构筑物较少。

图1 铁路框构桥现状

铁路框构桥其上设置两条线路,两条专用线和长滨铁路上下行正线,其中长滨铁路为电气化铁路,有碴道床,设计时速200km/h,线间距8.12m,两线高差0.6m。框构桥全长110m,净跨19.5m、净高7.6m,分三部分:两端分别长31.8m和40.31m,现浇施工;中间段长37.89m,采用顶管法施工;中间部分两端设变形缝。桥顶板距铁路轨顶最小净距为1.97m。铁路框构桥现状见图1。

区间下穿铁路框构桥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左右线均为单洞单线马蹄形断面,宽度为6.24m,高度为6.47m,左右线路中线间距约为17m。区间平面设置单曲线,曲线半径为350m;区间竖曲线为单面坡,坡度为约2%;区

间与框构桥净距最小约为0.8m。

图2 区间下穿段平面图

3 工程安全风险控制

3.1 控制标准

区间下穿铁路施工时,隧道开挖会引起铁路路基一定的竖向变形。为保证列车运营安全,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号)中Ⅲ级临时补修标准所对应

的变形要求制定变形控制指标,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地铁暗挖区间下穿铁路框构桥的数值模拟

何福渤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7)

摘要:文章针对新建地铁暗挖区间下穿既有铁路框构桥的施工过程,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型中考虑了双线区间施工影响及管棚初期支护的作用。通过模拟计算表明,下穿施工不会影响铁路框构桥的正常使用。关键词:地铁;暗挖区间;下穿施工;铁路框构桥;数值模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3-0117-03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ki.11-4406/n.2015.23.060

- 118 -

表1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项目

轨距

水平

高低

轨向

三角坑(扭曲)

缓和曲线

直线和圆

曲线

Vmax≥

160km/h,正线临时补修标准

≤+6mm

≥-4mm ≤8mm≤8mm≤7mm ≤6mm

≤6mm

根据表1规定,当路基静态沉降小于8mm时,通过临时补修,能够保证列车正常运营。3.2 工程措施

区间下穿铁路框构桥段采用“大管棚+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进行隧道开挖,以确保全过程的施工安全和框构桥、运营铁路线正常使用。

区间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遵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量测,早封

闭”的原则进行施工和管理,循环进尺长度为0.5m。

图4 下穿段区间横剖面图

4 下穿施工模拟计算

4.1 计算模型

采用MIDAS-GTS计算软件,针对在铁路线路正常运营的情况,对区间下穿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研究施工过程对框构桥结构以及铁路线路的影响。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区间开挖施工的影响范围为3倍隧道宽度范围以内。因此确定计算模型边界至区间隧道的距离应大于3倍隧道宽度。

区间宽约6.24m,左右线路中线间距约17m。计算模型沿区间线路方向长130m,垂直于线路方向水平宽137m,竖直方向高48m,如图5。采用四面体单元划分网

格,共划分14255个节点和94273个单元,如图6。

图5 计算模型未划分网格 图6 计算模型划分网格后

其中土体采用摩尔库伦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实体单元。从上至下土体划分为5层,材料参数按照地质资料选取。

框构桥结构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实体单元,材料参数按照C35混凝土材料参数选取。

区间初期支护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板单元模拟。初支材料为C25混凝土,考虑施工影响,对其刚度进行一定的折减。管棚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梁单元模拟,材料参数按照钢材选取,考虑施工搭接,对其刚度进行一定的折减。4.2 荷载及边界条件

施加在计算模型上的荷载有重力荷载、铁路轨道荷载以及列车荷载。

计算模型中的六个边界面,除地面为自由边界条件外,其他五个边界面均施加法向位移约束。4.3 模拟计算

施工过程模拟方法如下:(1)激活管棚单元模拟施作管棚超前支护;(2)钝化土体单元模拟开挖过程;(3)激活初支单元模拟施作初期支护。至此为一个完整的施工开挖步骤;(4)每个施工步骤为沿线路方向开挖1.5m,当左线开挖15m后进行右线开挖。整个计算过程,划分为97个施工步骤。

4.4 计算结果分析

图7 开挖后模型整体竖向位移云图

图3 区间右线下穿段纵剖面图

- 119 -

经过模拟计算,双线区间完成后,整体计算模型竖向位移云图如图7所示。模型中最大沉降值约为7.6mm,

最大隆起值约为3.4mm。

图8 开挖后地表竖向位移云图

图8显示双线区间完成后,地表最大沉降值约为

4.5mm,满足地表沉降限值8mm的要求。

图9 开挖后铁路轨道竖向位移云图

根据图9中计算结果显示铁路轨道沉降最大值约为

1.3mm,满足铁路正常运营要求。

图10 开挖后管棚弯矩云图

图11 开挖后区间初支竖向位移云图

根据图10、图11结果显示,管棚最大弯矩约为0.05kN?m,区间初支最大位移变形量约为7.6mm,根据计算均满足强度要求。

5 结语

(1)模拟计算表明,采取“大管棚+小导管”的超前支护措施,区间下穿施工对铁路框构桥结构以及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满足控制标准的要求;(2)模拟计算中考虑到了区间左右线先后施工的影响,但并未考虑台阶法开挖以及地层注浆加固的影响。模拟计算有待于进

一步完善,在工程实际施工中还应加强数据监测。

参考文献

[1] 张成平,张顶立,吴介普,骆建军.暗挖地铁车站下

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J].中国铁道科学,2009,30(1).

[2] 徐干成,李成学,王后裕,赵月,胡萍.地铁盾构

隧道下穿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分析[J].岩土力学,2009,30(S2).

[3] 方勇,何川.盾构法修建正交下穿地铁隧道对上覆隧

道的影响分析[J].铁道学报,2007,29(2).[4] 范国文,王先堂.暗挖双连拱隧道穿越浅基础高层楼

群区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3,(3).

[5] 杨毅秋,张继清.大直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施

工模拟[J].铁道标准设计,2011,(2).

作者简介:何福渤(1984-),男,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市政工程施工。

(责任编辑:黄银芳)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第五条,建立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第二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是在卫生部、人事部领导下,对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组织。 第二章任务 第三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贯彻《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其它有关法规和文件,开展全国继续医学教育政策、规划的研究;指导、协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研究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向卫生部、人事部提出建议; 2、研究和提出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 3、负责拟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标准,申报、认可办法和学分授予办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和远程教育管理办法等; 4、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5、组织选编、出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优秀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课件;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远程教育,推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广泛深入的开展; 7、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卫生部直属单位及相关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8、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第三章组织 第四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由卫生部、人事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有关卫生厅(局)、人事厅(局)、高等医学院校、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组成。 第五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5人。秘书长1人,委员30人左右。一般每届任期5年,如有工作调动等情况,可进行调整。根据工作需要,每1-2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遇有重大事情,可临时召开部分或全体委员会议。在委员会休会期间,委托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行使委员会的有关职责。 第六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学科组。学科组成员一般任期3年。学科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2020年版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

2019-2020年版最新科技核心医学类期刊目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为基础,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与评价形式,遴选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分类的重要期刊作为统计来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收录了在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正式出版的1933种中文期刊和116种英文期刊,共204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共收录医学领域41类学科700余种期刊,并有10种医学类期刊新入选(见下表)。2019年新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类(10种)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1.陕西中医 2.重庆医学 3.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4.分子影像学杂志 5.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6.肝癌电子杂志 7.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8.国际流行病学传染学杂志 9.中医药学报

42种医学综合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其中《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共5种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 2019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医学综合类(42种) 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武警医学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西部医学 FRONTIERS OF MEDICINE 西南国防医药 安徽医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安徽医药 现代医学 北京医学 协和医学杂志 东南国防医药 新医学 广西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海军医学杂志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及登记管理办法】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及登记管理办法】医学继续 教育学分证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及登记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与登记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全继委〔xx〕11号)和省卫生厅、人事厅颁发的《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豫卫发〔xx〕20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的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认可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 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省辖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1、经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辖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公布的项目; 3、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二、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三级医院的继续医学 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Ⅰ、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其中: (一)医、技、药、疾控、保健和卫生监督等专业技术人员

北大中文核心目录2017版(医学版)

2017年版(第8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红色字体为新入选) 一综合性医药卫生(31种) 1中华医学杂志 2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3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4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8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9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0复旦学报(医学版) 1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2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5中国全科医学 16实用医学杂志 17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2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4医学研究生学报 25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7医药导报 28天津医药 29军事医学 30上海医学 31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预防医学、卫生学(29种)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3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4中国卫生经济 5中国卫生统计 6中国医院管理 7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8卫生研究 9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0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1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2营养学报 13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4中国卫生资源 15中国疫苗和免疫 16现代预防医学 17中国护理管理 18环境与健康杂志 19医学与社会 20卫生经济研究 21中国职业医学 22环境与职业医学

23中国学校卫生 24中国艾滋病性病 25中国健康教育 26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7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8中国公共卫生 29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3中国医学(19种)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针刺研究 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5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华中医药杂志 8中医杂志 9中成药 10中药材 11中国针灸 12中药药理与临床 13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4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5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6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7中华中医药学刊 1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时珍国医国药 4基础医学(21种) 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

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及考核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医疗卫生单位应制定措施,鼓励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第三条本办法中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指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学分的分类 第四条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经卫生部、省卫生厅批准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获得部、省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奖等由项目承办单位按审批标准授予Ⅰ类学分。 (二)Ⅱ类学分 1、自学、发表文章、出版书籍,获得市、县(市、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及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由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二级及以上医院)、县级及以上医学类学会、协会按标准授予Ⅱ类学分。 第三章学分的授予标准 第五条授予Ⅰ类学分标准 (一)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考核合格,每3小时1学分;主讲者1小时2学分。 (二)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考核合格,每6小时1学分;主讲者1小时1学分。 学术会议论文宣读者:国际会议8学分,全国会议6学分,省级片区会议、省级会议4学分;论文摘要者:国际会议6学分,全国会议5学分,省级片区会议、省级会议3学分。 参会者每次只记一项不重复记分。

(三)获得部、省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的,按不同标准授予不同学分(具体标准见附件一)。 第六条授予Ⅱ类学分标准 (一)凡由单位组织自学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写出综述,每2000字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二)获得市、州、县(市、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的,按不同标准授予不同学分(具体标准见附件二)。 (三)发表学术论文,按作者排序及不同级别刊物授予不同学分(具体标准见附件三)。 (四)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五)撰写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六)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七)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专业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新技术推广等,每天授予主讲人2学分、参加者1学分。 (八)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等,每次授予主讲人1学分、参加者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不超过10学分。 (九)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经考核合格者,6个月及其以上的,授予25学分;6个月以下的,每1个月授予4学分。 第七条学习经国家、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期刊、音像、光盘等刊载的有关四新自学资料,经主办单位考核,按相关规定授予学分。 接受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参加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按相关规定标准授予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不超过10学分。 第四章学分的要求 第八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积累制,以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周期(从现任职年度至申报晋升职称年度)累积计算。 第九条凡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每年应获得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获得25学分,其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获得Ⅰ类学分10分;中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获得Ⅰ类学分5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的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五年内必须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10学分;少数民族县及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要求获得Ⅰ类学分;

2018年北大核心医学版(全新第八版)

2018版北大核心医学版 1综合性医药卫生(36种) 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争鸣复旦学报(医学版)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全科医学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研究生学报实用医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军事医学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2预防医学、卫生学(26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卫生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医院管理营养学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健康教育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国职业医学 3中国医学(18种)

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针刺研究中成药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针灸中药药理与临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华中医药学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 4基础医学(24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医用生物力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生理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解剖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现代免疫学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 5临床医学(23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输血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中国护理管理 6内科学(24种)

化学类核心期刊种类

国内化学类核心期刊表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通讯地址 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吉林省长春市柳条路13- 2 号(130061) 2 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9 号(130022) 3 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零陵路345 号(200032) 4 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北京大学化学楼(100871) 5 化学通报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学所(100080) 6 应用化学中科院长春化学研究所吉林省长春市斯大林大街109 号(130022) 7 中国科学.B 辑,化学中国科学院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 号(100707) 8 色谱中国化学会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161 号(116012) 9 催化学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省大连市100 信箱(116011) 10 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枫林路345 号(200032) 11 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会北京2709 信箱(100080) 1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国光学会光谱学委员会、冶金部钢铁研究院总部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76 号(100081) 13 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南京大学(210008)

14 化学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30026) 15 化学研究与应用四川省化学化工应用成都市九眼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610064) 16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稀土学会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 2 号(100088) 17 结构化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西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50002) 18 分析试验室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北街口外大街 2 号(100088) 19 化学试剂化工部化学试剂科技情报中心站北京市235 信箱(100022) 2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学会理化检验分会上海市邯郸路99 号(200437) 21 分子催化中国化学会兰州天水路236 号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730000) 22 分析测试学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广州先烈中路100 号(510070) 23 分析科学学报武汉大学等武汉大学化学学院(4300727) 药学类核心期刊 1 药学学报 2 中国药学杂志 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 药物分析杂志 5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 中国药理学通报 8 中国抗生素杂志 9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0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1 中国新药杂志12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3 中国药房14 中国现代应

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对申办单位的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按照“谁申报、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可申报冠名本单位或本单位作为唯一/第一申办单位的项目,不得为其他单位申报项目。项目获批后要接受项目第一申办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管。 多单位联合主办的项目由第一申办单位负责申报。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单位申报,且只能选择以新申报项目或备案项目的形式申报,不可重复申报。 最近一个周期校验结论为暂缓校验或被撤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最近一个周期年检不合格或被注销法人身份的机构,不得申报或备案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2.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的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3.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中的学科分类代码; 4.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 5.项目负责人应在职(岗)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

医学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新目录(生物医学期刊)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007 中草药 G008 药学学报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010 中医杂志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6 北京医学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8 病毒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G026 广东医学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049 解剖学报 G050 解剖学杂志 G052 军事医学 G05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G054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G055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G056 免疫学杂志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7 现代免疫学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072 生殖与避孕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076 天津医药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79 卫生研究 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G089 营养学报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G098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G103 中国骨伤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11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在线投稿须知操作指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网络在线投稿须知 一、期刊简介 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与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及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是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临床药理学高级学术刊物。在办刊中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意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本刊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研、教学培训、药物评价、药物治疗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宜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政策和规定;面向临床指导新药评价与临床合理用药,以提高我国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水平;促进新药的发展,保障人民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发展我国临床药理学做出贡献。 刊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英文: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编辑单位:《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邮政编码:100083;电子邮件:zglcylxzz@https://www.doczj.com/doc/464960074.html,;国际刊号:1001-6821;国内刊号:11-2220/R;期刊种

类:双月刊。 二、刊载内容 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 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动态。 3新药介绍及评价。 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合理用药咨询。 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 6新药审评信息。 7有关新药研究的方针、政策、管理。 三、栏目设置 研究论著及方法、综述、专题讲座和讨论、合理用药、新药介绍与评价、新

2017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要求

2017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要求 一、2016年北京燕化医院学分审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序号我院2016年学分审验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1手工录入虚假半脱产学历教育学 分证明 由于我院科教部无权限查询在职学历教育 学员学籍,因此请各位学员自觉递交真实 的、由科室主管领导亲笔签名的学分证明。 2存在举办单位手工补录现象,实名 查不到 刷卡学分不可做过期补录,讲座当天未带 学分卡者,宁舍勿补;务必要实名注册, 本人参会,学分卡不代刷。 3全员刷卡:科室全员参加本院举办 的继教项目并全部刷卡 一次继教讲座刷卡人数不得超过本科室人 员的2/3 4录入与专业偏差较大的学分证书不接收药商提供的学分证书,不参加跨专业的研讨班、培训班。 5院内继教讲座项目刷卡总人数超 限 各科室根据科教部要求的人数,通知本科 室人员参加讲座。 6一天到两个培训地点获取两个不 同继教项目学分,总分﹥2分/天 请勿将本人学分卡随意托付他人代刷,同 一天不能去不同培训地点刷学分。 7跨专业获取学分情况严重每人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记录中,至少含有3条本专业学习记录(讲座、培训班、进修、论文、自学、网上学习等) 二、学分获取途径 Ⅰ类学分参加国家级项目(1分/3h)、讲授国家级项目(2分/h)参加市级项目(1分/3h)、讲授市级项目(1分/h) 国家级成果奖、市级成果奖(按奖项等级授分) 网上学习(10分CME卡) Ⅱ类学分参加区县级项目(1分/3h),讲授区县级项目(1分/2h) 自学笔记(1分/2000字,≯5分/年),自学资料内容不包括查房、听课等活动记录,2014年起,根据北京市继教委要求,我院新制定《自学认定与管理办法》,已放我院内网 发表论文或综述(国外、国内、内部刊物)、科研立项(院内立项除外)、获区级成果奖 出版医学著作、译文(1分/1000字) II类学分证书只承认全继委指定杂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5分/年)(5分CME证书) 国内进修、对口支援、出国培训(4分/月,≥6月按25学分计算,先满足Ⅱ类超出部分视为Ⅰ类) 学历教育:全脱产学历教育(25分/年),半脱产学历教育(2分/科,≯15

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 Revie w 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Advance i n search for cli n i ca l pharmacology on an ti fuga l drug of itraconazole 收稿日期:2008-06-05修回日期:2008-10-25 作者简介:陈江飞(1979-),男,主管药师,主 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通讯作者:陈江飞 Tel:(0574)87085157E 2mail:chenjiangfei@1631com 陈江飞1,苗彩云2,朱素燕1 ,胡毅坚 1 (11宁波市第一医院药剂科,浙江宁波 315010;21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药剂科,浙江 宁波 315012) CHE N J iang 2fei 1 ,M I A O Cai 2yun 2 ,ZHU Su 2yan 1 ,HU Yi 2jian 1 (11D epart m en t of Pha r m acy,N ingbo N o 11Hospita l,N ingbo 315010,Zhe 2jiang P rovince,China;21D epart m ent of Phar m acy, N ingbo W o m en and Children p s Hospital,N ingbo 315012,Zhejiang P rovince,China ) 摘要: 伊曲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对浅表真菌、深部真菌感染均有显著疗效,毒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其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征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伊曲康唑;抗真菌药;药代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6911;R97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21(2009)02-0153-05 Abstract: Itraconaz ole,as one of the triz ole antifugal drug,is notably effective on superficial and deep fungal infecti on,and widely used f or br oad 2s pectru m antibacterial with little side effect 1This article revie ws the phar macokinetic characters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itraconaz ole 1Key words:itraconaz ole;antifugal drug;phar macokinetics 伊曲康唑(itraconaz ole )为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由美国强生公司研制,分子式为C 35H 38Cl 2N 8O 4,不溶于水,分子结构中有3个手性中心,是由4种异构体按1∶1∶1∶1组成的消旋体混合物。目前临床所用的伊曲康唑剂型有胶囊剂、口服液和注射液,后2种剂型以羟丙基2β2环糊精为增溶剂,包裹亲脂性的伊曲康唑制成。1992年9月,伊曲康唑胶囊获F DA 批准,在美国上市;次年在我国上市;口服液、注射液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在美国上市;并于2003-2004年,进入中国,在中国上市。10多年来,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伊曲康唑作用机制与酮康唑类似,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浅表真菌感染及深部真菌引起的系统感染,包括皮肤癣菌、念珠菌、曲霉菌、组织胞浆菌、着色真菌、芽生菌、球孢子菌等,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低毒性,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1 药代动力学111 吸收 伊曲康唑胶囊在健康志愿者口服达峰时间(T max )为2~5h,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55%,具有剂量依赖的非线性饱和药代动力学行为, 见下表[1] 。伊曲康唑有弱碱性(pKa =317),仅在低pH 条件下解离溶解,因此必需在胃酸中溶解和吸收,在禁食状态或胃酸减少病人 中,吸收降低 [2] 。H 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分泌,使pH 升高,导致伊曲康唑生物利用度降低约50%;而与酸性饮料(如可乐)同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3]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分别降低伊 曲康唑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和达峰浓度(C max )64%、66%[4] 。伊曲康唑为不溶于水的亲脂性药物,其溶解度是吸收的限速步骤,食物

最新版国家级核心医学论文期刊汇总

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药岗位要求员工在晋升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有很多岗位的工作者都没有时间来做研究、写论文。很多人对医学核心期刊不了解,结果发了文章在晋升时却不能用,花了钱不说,更是耽误了时间。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 期刊,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医学核心期刊是经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审从3000多本医学期刊中评出的在医学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期刊。医学核心期刊目前主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参照标准,同时各地高校和卫生机构根据各地的需要按期刊的影响引子等条件将医学类期刊分为一类、二类或者A、B、C、D等,这种分类方法由于各地的要求不统一,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7、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8、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9、环境与健康杂志 10、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1、中国卫生统计 12、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药学期刊影响因子

排名代码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126 G121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86 0.893 167 G318 中国药房 1123 0.784 198 G403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827 0.729 256 G008 药学学报 2351 0.670 267 C09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736 0.658 296 D012 色谱 1099 0.613 329 G877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94 0.584 333 G132 中国中药杂志 2587 0.579 356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1910 0.557 366 C034 质谱学报 158 0.545 369 G25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924 0.540 402 G007 中草药 3696 0.519 410 G248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358 0.510 417 G120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815 0.503 508 C060 波谱学杂志 199 0.450 583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1081 0.409 585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568 0.408 604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467 0.398 607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692 0.397 658 G183 中药材 1192 0.372 689 G268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504 0.357

751 G12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425 0.339 756 G544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327 0.338 792 G24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176 0.321 796 G910 中华中医药杂志 511 0.319 800 G514 药物生物技术 254 0.317 829 G878 中国药师 364 0.308 853 G220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66 0.297 866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399 0.295 889 G747 中国新药杂志 936 0.290 943 G56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444 0.275 952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511 0.273 952 G870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310 0.273 1004 G046 江苏医药 508 0.260 1035 Q91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399 0.254 1035 T019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813 0.254 1098 G977 药学服务与研究 115 0.237 1104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336 0.236 1136 G94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45 0.225 1180 G626 天津中医药 209 0.212 1202 G844 医药导报 448 0.205 1207 G295 解放军药学学报 270 0.204 1211 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323 0.203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引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不可重复申

3.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4.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5.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 6.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如有不实、虚假、错误信息及未按要求填写,一经发现,将不予通过; 7.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负责的新申报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且需承担项目的授课任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的负责人不受此限)。项目负责人须为在职(岗)工作人员; 8.项目理论授课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验(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专业应符合授课内容的学科专业; 9.项目的举办地点须在中国内地,严禁在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的风景名胜区举办; 10.严禁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严禁组织学员旅游观光; 11.每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举办的期(次)数不得超过6期(次); 12.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国内医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和影响因子

国内医学核心期刊目录和影响因子2008年国内医学核心期刊和影响因子 序号期刊名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1、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172 1.237 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829 1.228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8750.904 4、中华传染病杂志9530.903 5、中华预防医学杂志9680.891 6、中国消毒学杂志4380.738 7、中国艾滋病性病5690.680 8、营养学报7730.632 9、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310.543 10、环境与健康杂志5620.490 11、卫生研究7510.465 12、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6810.456 13、中国防痨杂志4730.414 14、中国卫生统计2930.393 15、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640.391 16、中国职业医学3860.341 17、中国学校卫生8520.312 18、中华卫生杀虫药械950.310 19、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4210.297 20、中国公共卫生16620.296 20、环境与职业医学2510.296 22、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210.291 2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3330.280 24、华南预防医学2300.236 25、疾病控制杂志2490.222 26、中国工业医学杂志3170.217 27、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3510.210 28、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870.190 29、热带医学杂志1070.178

30、实用预防医学4420.158 31、现代预防医学4110.142 32、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350.131 33、职业与健康3370.048 基础、医学综合类 1、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 1.556 2、中华病理学杂志1425 1.171 3、中华医学杂志3792 1.091 4、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6340.998 5、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6900.997 6、中华麻醉学杂志14870.918 7、生理学报6970.851 8、高血压杂志6890.701 9、免疫学杂志5440.683 10、中华血液学杂志14520.676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9940.656 12、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7680.629 13、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6440.617 14、CHINESE MEDICAL JOURNAL15010.592 15、中国计划免疫4550.587 16、中华男科学杂志5260.586 17、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6210.541 18、医学研究生学报5690.539 19、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6610.515 20、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6580.489 21、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5730.478 22、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9010.476 23、解放军医学杂志10230.474 24、解剖学报5860.455 25、重庆医学9680.436 26、诊断病理学杂志4110.395 27、基础医学与临床4850.387 28、生理科学进展4430.378 29、中国医学伦理学4050.371 30、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850.3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