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模块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杆菌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螺形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并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

真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最适的pH值为4~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 1小时即被杀死,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甲醛则较敏感。

1. 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1)霉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2)霉菌的繁殖

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3)霉菌的菌落

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因而霉菌的菌落较大,有的霉菌的菌丝蔓延,没有局限性。菌落质地一般比较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

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附着物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2. 酵母菌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例如,在水果、蔬菜、花蜜的表面和在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

(1)酵母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

(2)酵母菌的繁殖

酵母菌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人把只进行无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假酵母",而把进行有性繁殖的酵母菌称作"真酵母"。

(3)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三. 病毒

病毒属非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可在人、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寄居并引起感染。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它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作其遗传物质。病毒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寄生,依靠细胞提供的能量、营养物质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机制,完成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有些病毒传染性强,可引起世界大流行(如流感、艾滋病等)。

1. 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病毒体积微小,大多数病毒只有采用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数千、数万倍才能看见。病毒的形态不一,基本可归纳为三种:杆状、球状和这两种形态结合的复合型。

病毒没有细胞构造,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协助下,通过核酸的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的形式进行增殖。病毒的结构通常有螺旋对称型、20面体立体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2. 病毒的增殖

病毒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增殖。病毒的增殖不是二分裂方式,而是以其基因组为模板,藉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以及其它必要因素,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出病毒的基因组。此时宿主细胞的生化合成受到抑制,病毒基因则经过转录、翻译等过程,产生大量病毒蛋白质,再经过装配,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病毒这种以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增殖的方式称为自我复制。

3.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物理因素

①温度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干冰温度(-70℃)和液氮温度(-196℃)下,病毒感染性可保持数月甚至数年。在50~60℃ 30分钟,100℃几秒钟即可灭活。

②pH多数病毒在pH5~9范围内稳定,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被灭活。

③射线 X射线、γ射线和紫外线都能灭活病毒。

(2)化学因素

主要有化学消毒剂、抗生素及中草药等。除强酸、强碱消毒剂外,酚类、氧化剂、卤素类、醇类等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例如2003年非典时期,大家都用84、过氧乙酸等来消毒,84的主要成分就是次氯酸钠,就是刚才所说的卤素类消毒剂,而过氧乙酸的就是冰醋酸和过氧化氢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属于强酸加氧化。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下列术语常用于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细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试剂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抑菌: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的繁殖。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

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有热力、辐射、过滤等。

1. 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因此最常用于消毒与灭菌。多数无芽孢的细菌经55~60℃作用30~60分钟后死亡。经80℃湿热5~10分钟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酵母菌。细菌芽孢对高温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耐受5~15分钟的煮沸,而肉毒梭菌的芽孢则需煮沸3~5小时才死亡。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相同温度下,后者的灭菌效力比前者大。

2. 辐射灭菌法

(1)紫外线作用于DNA,使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受到干扰,导致细菌变异或死亡。常用于室内的空气消毒。

(2)电离辐射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用。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和食品的消毒。

(3)微波是一种波长为1mm~1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及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多用于检验室用品、无菌室的用具的消毒。

3. 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除菌目的。

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0.22微米,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

适用范围: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二. 化学消毒灭菌法

许多化学药物能影响微生物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性,从而发挥防腐、消毒及灭菌的作用。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汇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一、什么叫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的,肉眼看不见的,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有哪些特征? 1. 个体小、作用大; 2.. 分布广、种类多; 3. 繁殖快、代谢强; 4. 易变异。 三、微生物分为哪几类? 四、微生物的功能: 1、致病:引起人及动植物病害。 2、致腐、致霉:破坏工农业产品及人类生活用品。 3、参与自然循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于大气之中。 4、用于生产食品、药物、化工原料、饲料等。 5、其它: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细菌治矿;污水处理等。 五、各类微生物的大小、形态、繁殖条件: 六、什么叫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物体上所有的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胞全部杀死,称为灭菌。 灭菌后的物品即为无菌状态。 七、什么叫无菌? 完全不存在活的微生物。(注:无菌状态是绝对的,不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菌状态) 八、什么叫无菌室? 指环境空气中悬浮微生物量按无菌要求管理,满足无菌生产要求的洁净室 九、什么叫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十、什么叫热原?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热原的组成: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 十、热原有哪些性质? 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六类 真核细胞型:真菌、原虫、单细胞藻三类 非细胞型 :病毒一类

1. 耐热性; 2. 滤过性; 3. 水溶性; 4. 不挥发性; 5. 其它: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所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KMNO4或H2O2所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十一、污染热原的途径有哪些? 1.从溶剂中带入; 2. 从原料中带入; 3. 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带入; 4.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5. 从输液器带入。 十二、除去热原的方法: 1.高温法; 2. 酸碱法; 3. 吸附法: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4. 离子交换法; 5. 凝胶滤过法; 6. 用反渗透法通过三醋酸纤维膜除去热原。 十三、物理灭菌方法有哪些? 十四、化学消毒法有哪些? 化学消毒法是用化学药品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发育与繁殖。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用于抑制微生物发育与繁殖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审批稿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及答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 判断题 1、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3、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4、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5、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6、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7、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8、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9、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10、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二. 填空题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B.μm 4.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A ) A.偏酸性且含糖较多 B.偏酸性且含糖较少 C.偏碱性且含糖较多 D.偏碱性且含糖较少 5. 真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为℃。( B ) A. 16~22, B. 23~28, C. 30~35, D. 28~35 6. 下列不属于辐射灭菌的是。( D ) A.紫外线灭菌法 B.电离辐射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7. 细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B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 波长为的紫外线最具有杀菌作用。( C )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1、史前期(约8000 年前一1676 ) ,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 生物是有益活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在17世纪下半叶,荷兰学者吕文虎克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亲眼观察到细菌个体之前,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尚没形成。这个时期称为微生物学史前时期。在这个时期,实际上人们在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关于微生物作用的经验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创造财富,减少和消灭病害。民间早已广泛应用的酿酒、制醋、发面、腌制酸菜泡菜、盐渍、蜜饯等等。古埃及人也早已掌握制作面包和配制果酒技术。 这些都是人类在食品工艺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活动规律的典型例子。积肥、沤粪、翻土压青、豆类作物与其它作物的间作轮作,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生产技术。种痘预防天花是人类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在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方面的宝贵实践。尽管这些还没有上升为微生物学理论,但都是控制和应用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实践活动。 2、初创期(1676 一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 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ck 1632-1732)发明的显微镜开始的,它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的显微镜在当时被认为是最精巧、最优良的单式显微镜,他利用能放大50~300倍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还把观察结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并配有准确的插图。1695年,安东·列文虎克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结果汇集在《安东·列文虎克所发现的自然界秘密》一书里。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这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首次对微生物形态和个体的观察和记载。随后,其他研究者凭借显微镜对于其它微生物类群进行的观察和记载,充实和扩大了人类对微生物类群形态的视野。但是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微生物作用的规律仍一无所知。这个时期也称为微生物学的创始时期。 3、奠基期(1861 一1897 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继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以后的200年间,微生物学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同时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1)巴斯德 巴斯德原是化学家,曾在化学上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下列三个方面: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自生说”是一个古老学说,认为一切生物是自然发生的。到了17世纪,虽然由于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循环,是“自生说”逐渐消弱,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如何证实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仍是一个难题,这不仅是“自生说”

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含答案

G M 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 题含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新版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40*1.5) 1.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主要包括立克次体、、、、螺旋体、枝原体、衣原体与等,还包 括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 2.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 气中的、、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等。 3.在药品生产中,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各种要素包括:厂房环境的、制药用水、、、。 4.在药品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注意或个人卫生情况欠佳,微生物可通过、、以及 衣服、、等各种渠道转移给药物制剂。因此,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和佩带、严格按操作规程穿戴并。 5.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渗透压、、等,对微生物生长能起到抑制作用 或杀灭作用。在药品GMP卫生管理上可以归纳为、、。 6.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3种方法:、 和。 7.对制药用水的消毒方法除应用于水的本身消毒以外,还必须包括水系统中的 、的消毒问题。 8.我司对洁净区的地面及清洁设备进行消毒所用的消毒剂为:、及,每月轮换。 9.微生物污染会使药品出现:变色、、、沉淀,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致使药品。对人体而 言可能造成:、中毒、 、甚至死亡。 二、名词解释(3*5)

消毒: 灭菌: 防腐: 三、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五大特征及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10分) 2.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分最大的污染源,请结合以下数据,分析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和控制由人员引发的微生物污染。(15分) 人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含有10万个细菌,而且繁殖速度惊人,刚洗过的皮肤,在几小时之内细菌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一般人每个喷嚏的飞沫含有4500-150000个细菌;感冒患者一个喷嚏含有多达8500万个细菌。 1.细菌、放线菌、真菌(霉菌、酵母菌)、病毒 2.浮游菌、沉降菌 3.空气、操作人员、物料、设备 4.手、咳嗽、喷嚏、头发、化妆、饰物、洁净服、洗手消毒 5.温度、辐射作用、过滤、干燥、超声波、防腐、消毒、灭菌。 6.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化学消毒方法、紫外线照射方法 7.设备、管道 8.醋酸洗必泰、新洁尔灭 9.变味、浑浊、感染、发热、过敏、中毒 名词解释 消毒: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或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

2015-2016学年微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1)(1)

2015-2016学年微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1)(1)

华中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编号 21310014 任课教师 杨继红 刘金林 许敏 蒋金辉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二元培养物 只含有二种微生物,而且是有意识的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即二元培养物。 2. LPS LPS (脂多糖)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 、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 3 部分组成。 3.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4. 同步生长 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个体都处于同一细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长状态。 5. 氧化磷酸化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NADH 和FADH 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上的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序号

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氧气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的方式成为氧化磷酸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并提出生命来自于生命的胚种学说的科学家是(B)。 A. 列文虎克 B. 巴斯德 C. 科赫 D. 伊万诺夫斯基 2. 列文虎克自制的显微镜与当前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差异在于 ( A )。 A. 镜头 B. 光源 C. 聚光器 D. 样品制备 3.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为(A)。 A. 磷壁酸 B. 肽聚糖 C. 脂多糖 D. 周质空间 4. 赋予芽孢皮层高渗透压特性的物质是(A)。 A. DPA-Ca B. 小酸溶性芽孢蛋白 C. DAP D. 疏水性角蛋白 5. 下列物质中不是构成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亚单位的组分是(D)。 A. N-乙酰胞壁酸 B. 氨基酸短肽 C. N-乙酰葡萄糖胺 D. 磷壁酸 6. 下列属于“能量寄生型”的微生物是( B )。 A. 支原体 B. 衣原体 C. 立克次氏体 D. L-型细菌 7. 下列微生物中能产生“帚状体”样分生孢子的是(A)。 A. 青霉 B. 曲霉 C. 根霉 D. 毛霉 8. 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分别呈(D)。 A. 红色、红色 B. 红色、蓝紫色 C. 蓝紫色、红色 D. 蓝紫色、蓝紫色 9. 酵母菌进行有性繁殖时可形成(D)。 A. 接合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子囊孢子 10. 不符合支原体特征的是( D )。 A. 无细胞壁 B. 一般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资料

第一模块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杆菌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螺形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2. 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3. 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4. 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5. 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6. 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7. 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8. 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9.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10.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B.μm 4.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A ) A.偏酸性且含糖较多 B.偏酸性且含糖较少 C.偏碱性且含糖较多 D.偏碱性且含糖较少 5. 真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为℃。( B ) A. 16~22, B. 23~28, C. 30~35, D. 28~35 6. 下列不属于辐射灭菌的是。( D ) A.紫外线灭菌法 B.电离辐射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7. 细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B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 波长为的紫外线最具有杀菌作用。( C ) A、100~200nm B、150~250nm C、200~300nm D、250~300nm 四. 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微生物的特征有。( ABCD ) A.体积小面积大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变异频 2. 适用于干热灭菌的物品有。( AB ) A.玻璃器皿 B.瓷器 C.糖类、明胶 D.饮用水 3.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有。( AC ) A.细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 流感病毒 4.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ABC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核物质 D.芽孢 5. 0.1%新洁尔灭消毒的作用机制是:( BD )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3分,共51分) 1.微生物共分为几种: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真菌。非细胞类:病毒。 2.洁净车间(100级)洁净要求: 尘粒最大允许数(≥μm,3500个/m3),沉降菌(个/皿):≤(1), 3.培养基最好新配使用,一时用不完的可放在冰箱内保存,一般在(2~8)℃,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一般不超过(一周) 4.任何培养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制备使用,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方法)。 5.洁净工作区在开始工作前,应提前运行至少(300)分钟。 6.盛装微生物的容器应经(高压或干热灭菌)消毒。 7.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和不必要的交谈。 8.大肠埃希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是黄色。 9.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应在洁净区(室)尘埃粒子数监测(合格后)进行。 10.已清洁烘干(或晾干)的器具、容器到下一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天, 三、简答题(第1题14分,第2题35分) 1.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洁净的不产尘的塑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塑胶袋一并掉弃。 2.生产区内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应做到哪些参考答案: (1.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洗衣服、勤洗澡。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3分,共51分) 1.微生物共分为几种: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真菌。非细胞类:病毒。 2.洁净车间(100级)洁净要求: 尘粒最大允许数(≥0.5μm,3500个/m3),沉降菌(个/皿):≤(1), 3.培养基最好新配使用,一时用不完的可放在冰箱内保存,一般在(2~8)℃,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一般不超过(一周) 4.任何培养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制备使用,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方法)。 5.洁净工作区在开始工作前,应提前运行至少(300 )分钟。 6.盛装微生物的容器应经(高压或干热灭菌)消毒。 7.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和不必要的交谈。 8.大肠埃希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是黄色。 9.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应在洁净区(室)尘埃粒子数监测(合格后)进行。 10.已清洁烘干(或晾干)的器具、容器到下一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天, 三、简答题(第1题14分,第2题35分) 1.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洁净的不产尘的塑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塑胶袋一并掉弃。 2.生产区内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应做到哪些?参考答案: (1.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洗衣服、勤洗澡。 (2.工作前洗干净手,不涂化妆品,上岗时不佩戴饰物、手表。 (3.离开工作场地(包括就餐、上厕所)必须脱掉工作服装。 (4.不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及实验室,不在生产区及实验室内吃东西。生产区内饮水间要干净、整齐,对生产不造成污染。 (5.洁净室内随时注意保证手的清洁,注意消毒,手在消毒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附答案) (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 班级 学号 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 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 卷/B 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 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 共 150 个选择题, 请按题目要求,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做在试卷上 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 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 1. 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疯牛病 B. C. 结核病 D. E.体癣 2.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 单细胞 B. C .对抗生素敏感 D. E. 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 肽聚糖含量少 B. C. 对溶菌酶敏感 D. E. 有蛋白糖脂外膜 4. 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 A.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 质合成 C. 影响核酸复制 D. 质合成 E. 损伤细胞膜 5. 有关“细菌鞭毛 ”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 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 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6. 有关 “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 不直接引起疾病 C. 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 代谢不活跃 E. 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 梅毒 沙眼 二分裂方式繁殖 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缺乏五肽交联桥 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与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 与核糖体 3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 90 个选择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质量中心微生物检验员统一考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50分,每空1分) 1、无菌生理盐水灭菌条件为(121)℃高压灭菌(15)分钟。 2、牛奶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中,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小时。 3、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 4、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6)℃条件下培养48小时,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大肠菌的MPN是指(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方法。 5、大肠菌群的证实试验中,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6、粪大肠杆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也包括少量的(克雷伯氏菌)。 7. 胆盐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湟绿是(抑菌抗腐剂),可增强队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 8.大肠杆菌平板计数选择菌落数为(10—100)的平板,暗室中(360nm—366nm)波长紫外灯照射下,计数平板上发(浅蓝色)荧光的菌落。 7、夹膜对于细菌来说的功能是起(保护)作用,鞭毛的功能是(借助鞭毛的转动而运动)。 8、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 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3mm),颜色呈(灰色到褐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一般认为(血浆凝固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有致病力。 9、甲基红试验方法,取适量琼脂培养物接种于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36℃±1℃培养2d—5d。滴加甲基红一滴,立即观察节ugo。(鲜红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 10、沙门氏菌生化试验中,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挑取两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 11、用于微生物染色的染色剂主要有三种:(酸性染色剂)(碱性染色剂)(复合染色剂)。 1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物理因素(温度)、(辐射)、(超声波)、(过滤)、(渗透压)等。 13、假单胞杆菌主要污染源为(水源)、(再污染)。 14、药品按纯度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实验试剂)(生物试剂)。 15、嗜冷菌计数培养基的保质期是(三年)。 16、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特征)及(血清反应)等。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球菌可分为(ABCDE )。 A、微球菌 B、八迭菌 C、双球菌 D四联球菌 E、链球菌 2、分解蛋白的菌包括:(ABD) A、蜡样芽孢杆菌 B、枯草杆菌 C、大肠杆菌 D微球菌 3、酸败乳和初乳PH一般在(C)以下,

新版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含答案)

新版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40*1、5) 1.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主要包括立克次体、、、、螺旋体、枝原体、 衣原体与等,还包括显微藻类与原生动物。 2.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气中 的、、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等。 3.在药品生产中,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各种要素包括:厂房环境的、制药用 水、、、。 4.在药品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注意或个人卫生情况欠佳,微生物可通过、、 以及衣服、、等各种渠道转移给药物制剂。因此,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与佩带、严格按操作规程穿戴并。 5.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 、、、、渗透压、、 等,对微生物生长能起到抑制作用或杀灭作用。在药品GMP卫生管理上可以归纳 为、、。 6.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3 种方法: 、 与。 7.对制药用水的消毒方法除应用于水的本身消毒以外,还必须包括水系统中的 、的消毒问题。 8.我司对洁净区的地面及清洁设备进行消毒所用的消毒剂为: 、及, 每月轮换。 9.微生物污染会使药品出现:变色、、、沉淀,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致使药 品。对人体而言可能造成: 、中毒、 、甚至死亡。 二、名词解释(3*5) 消毒: 灭菌: 防腐: 三、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五大特征及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10分)

2、人就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分最大的污染源,请结合以下数据,分析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与控制由人员引发的微生物污染。(15分) ?人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含有10万个细菌,而且繁殖速度惊人,刚洗过的皮肤,在几小时之内细菌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一般人每个喷嚏的飞沫含有4500-150000个细菌;感冒患者一个喷嚏含有多达8500万个细菌。 1.细菌、放线菌、真菌(霉菌、酵母菌)、病毒 2.浮游菌、沉降菌 3.空气、操作人员、物料、设备 4.手、咳嗽、喷嚏、头发、化妆、饰物、洁净服、洗手消毒 5.温度、辐射作用、过滤、干燥、超声波、防腐、消毒、灭菌。 6.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化学消毒方法、紫外线照射方法 7.设备、管道 8.醋酸洗必泰、新洁尔灭 9.变味、浑浊、感染、发热、过敏、中毒 名词解释 ?消毒: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或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 ?灭菌:指利用某种方法杀死物体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一种措施。灭菌后的物体不再有可存活的微生物。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孢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与非病原微生物。 ?防腐就是在某些化学物质或物理因子作用下,能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一种措施,它能防止食物腐败或防止其她物质(如药剂)霉变。细菌一般不死亡。 简答: *生长繁殖条件 *(1) 充足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水) *(2) 适宜的酸碱度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的 一. 判断题 1、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3、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4、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5、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6、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7、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8、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9、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10、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二. 填空题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12.5~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A.nm B.μm C.mm D.cm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卷一、 一. 填空题: 1. 细菌一般进行___无性__ 繁殖,即__裂殖_。酵母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类,无性繁殖又可分为__芽殖__ ,__裂殖__ 两种形式,有性繁殖时形成__子囊_ ;霉菌在有性繁殖中产生的有性孢子种类主要有__子囊孢子__ ,_接合孢子__ ;在无性繁殖中产生的无性孢子种类有_孢囊孢子_ ,__分生孢子__,__厚垣孢子(节孢子)__ ;放线菌以__无性__ 方式繁殖,主要形成__分生孢子__ ,也可以通过___菌丝片断_繁殖。 2. 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引起___食物中毒_______和____消化道传染病_____。 3.在酵母菌细胞结构中,____⒃_____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____⒄____具有控制细胞对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和交换作用;____⒅_____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___⒆______是呼吸酶类的载体,细胞的能量供应站;_____⒇____具有传递细胞遗传性状的作用。 ⑴无性⑾无性 ⑵裂殖⑿分生孢子 ⑶芽殖⒀菌丝片断 ⑷裂殖⒁食物中毒 ⑸子囊⒂消化道传染病 ⑹子囊孢子⒃细胞壁 ⑺接合孢子⒄细胞膜 ⑻孢囊孢子⒅细胞质 ⑼分生孢子⒆线粒体 ⑽厚垣孢子(节孢子)⒇细胞核 二.选择题(1分/小题×20) 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__c_ a.结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酒精(脱色) d.蕃红(复染) 2.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__b_ a.荚膜 b.细胞壁 c.芽孢 d.鞭毛 3.测定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常采用__a___ a.稀释混匀平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 c.显微镜直接镜检计数法 4.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_c__ a.105℃,2小时 b.121℃,30分钟 c.160℃,2小时 d.160℃,4小时 5.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_c__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有性繁殖产生__d__ a.接合孢子 b.担孢子 c.孢囊孢子 d. 子囊孢子 7.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__b__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普通培养基 8. 抗干燥能力较强的微生物是__a_______。 a.酵母菌 b.霉菌菌丝 c.乳酸菌 9. 产生假根是__a__的形态特征。

微生物学沈萍考试重点.docx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学的定义 微生物学一般定义为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 2、微生物的种类 ①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 和朊病毒); ②原核细胞结构的细菌、古生菌; ③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覃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3、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 ①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代谢途径和功能; ②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③易操作性:微生物具有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 4、微生物的发现 荷兰商人安东 ?列文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 5、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①1867: Lister 创立了消毒外科; ② 1890: Von Behring 制备抗毒素治疗白喉和破伤风; ③1892: IV anowsky 提供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证据; ④ 1928: Griffith 发现细菌转化; ⑤ 1929: Fleming 发现青霉素; ⑥ 1977: Woese 提出古生菌是不同于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特殊类群; ⑦1995:第一个独立生活的细菌(流感嗜血杆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 ⑧ 1996:第一个独立生活的古生菌(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测序完成; ⑨ 1997:第一个真核生物(啤酒酵母)基因组测序完成。 6、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 ①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 ②巴斯德的贡献 a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巴斯德用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并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b免疫学—预防接种: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他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c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d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和家蚕软化病问题。 ③科赫的贡献 a证明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发现肺结核的病原菌; c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科赫原则; d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e配制培养基。 ④科赫原则 a在每一相同的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 b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 c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d从实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无菌技术的概念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所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 2、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 3、接种操作 ①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灭菌; ②烧红的接种环在空气中冷却,同时打开装有培养物的试管;

微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霉菌(Mold):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 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 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利用预防接种法治疗疾病的科学。 立克次氏体(Richettsia):节肢动物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它的许多类型对人和其它动物是致病的微生物。

感染(Infection):宿主由于微生物生长的病理学状况。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在一控制温度给液体食物或饮料加热以提高保藏质量,同时也消毀有害的微生物。 化学疗法(chemotherapy):用化学药物来治疗传染病。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用化学制品治疗疾病。 抗生素疗法(tetracycline):用真菌等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来治疗疾病。 分类学(Tasonomy):尽可能有亲缘关系基础上对有机体的分类。 无性繁殖系(Clone):从单一细胞传下来的细胞集群。 属(Genus):一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种。 分辨率(resolving power):能够分辨出两者之间最小的距离。 菌株(Strain):单一分离体后代组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污染:微生物纯培养物和灭过菌的物品等被某些杂菌或有害微生物混人或沾染的现象。 螺旋状细菌(Spirillum):螺旋状的或开塞钻状的细菌。(呈弯曲状的细菌)螺旋体(Spirochete):螺旋形细菌;多为寄生性的。 链球菌(Streptococci):分裂后细胞成链的球菌。 弧菌:菌体呈有一个弯曲呈弧形(即弯度一圈)。 螺菌:菌体较为坚硬有多个弯曲。 衰老型、退化型:细菌在老的培养物中会出现各种与正常形状不一样的个体,重新培养有些可以恢复,有些不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