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人教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按章节)

九年级化学复习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的科学。

2.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判断变化依据:

二、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

结论、解释

⒈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制成

⒉点燃前⑴观察蜡烛的颜

色、

形态、形状

颜色:

状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

石蜡,投入水中

⒊点燃蜡烛⑴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第二层最

明亮,内层暗

⑵取一根火柴,迅

速平放在火焰中,

1s后取出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

⑶用一冷而干燥烧

杯,罩在火焰上方,

片刻,取下火焰上

方的烧杯,迅速向

烧杯内倒入少量石

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

水变浑浊

熄灭蜡烛⑴将蜡烛熄灭观察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

液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石灰水变浑浊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持续燃烧一会熄灭;

燃烧的木条在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固体。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

1、取用块状固体用的仪器。

步骤: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的仪器。

步骤:

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

①瓶盖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标签(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③瓶口(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倾注完毕后,瓶口在试管口靠两下。并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

②保持胶头在上,不能,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四、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

①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也不少于1/3。

②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③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

④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不可用嘴吹熄。

2、加热注意事项:

①加热时外壁必须,不能骤热骤冷,要先,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②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从管底套上取下。

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④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不超过试管(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成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一、选择题

1.(2014·武汉)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将木头锯断B.铁生锈C.将弯曲的弹簧拉直D.水受热变成水蒸2、(2014·随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阳光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https://www.doczj.com/doc/444924232.html,

A.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3.(2014·鄂州)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酒精挥发D.农家肥的腐熟

4.(2014·襄阳)学习化学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

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

D.高粱酿成酒

5. (2014·山西)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棉线织布

C. 酒精燃烧

D. 干冰升华

6.(2014·天津)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切割玻璃

D.燃放烟花

7.(2分)(2014?云南)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菠萝榨汁B.食物腐烂C.玻璃破碎D.水分蒸发

8. (2014·葫芦岛)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蜡烛燃烧 C.玻璃破碎 D.衣服晒干

9、(2014·上海)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西瓜榨汁

C、木炭燃烧

D、糯米磨粉

10.(2014·武威)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源:*zzstep.c@om%]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1.(2014·武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w~ww.zz#s^tep%@.com]

A.熄灭酒精灯B.过滤C.稀释浓硫酸D.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

12. (2014·山西)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 试管

B. 量筒

C. 燃烧匙

D. 蒸发皿

13.(3分)(2014?滨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尝药品的味道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

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14(2014·天津)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5. (2014·遂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药品

D.过滤粗食盐水16.(2014·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17.(2014·安徽,4,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过滤B.加热液体C.除去CO中的水蒸气D.量取9.3mL液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空气成分

①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氮气

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0.03%

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化学方程式:

(2)实验现象:①;

②。

(3)实验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4)实验注意事项:

A、装置不能漏气;

B、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

C、红磷要过量;

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2)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

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大

(写一种)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

度比空气略小 (写一种)

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

不同颜色的光

(写一种) 4.保护空气

课题2 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 。

2. 化学性质:

(1)检验氧气的方法: 。

(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

物质 反应现象(在O 2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注意

木炭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硫 ⒈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⒉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

(集气瓶中先装点水

溶解二氧化硫,减少

对人体伤害和空气的

污染)

红磷 (暗红)

此反应生成的P 2O 5为

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

镁条

铁丝

⒈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

燃烧

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1)化合反应: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课题3 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

原理

(写化学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

试剂

状态

反应

条件

气体

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

(1)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装置,操作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相同,只是管口不用棉花。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注意事项

(1)方法:连接仪器,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

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堵塞导管

(3)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4)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5)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收集满的集气瓶瓶

口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6)(7)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将导管移出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目的: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 检验所收集的氧气的方法:

4. 验满方法: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②用排水法收集时:

5.(1)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起作用。

7、分解反应:

三、实验题

8.(2014·鄂州)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

(2)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9.(2014?菏泽)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有___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上述B装置,用贝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一种无色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应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要求写出操作过程、使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物质分别是由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构成的。物质由组成。

2、分子

(1)概念:。(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

②。

③。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原子

(1)概念:。

(2)化学反应的实质:。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如:铁、铜、金等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硫、磷、硅等

,如:氦气、氖气、氫气。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填电性)

原子:(填电性)

:(填电性)

⑴原子中:核电荷数==

(2)原子的种类是由决定的。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别叫K L M N O P Q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2、画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

Na:Ar:

三、离子

1、定义:

2、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Mg2+——

2Mg2+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①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阴离子:

③阳离子:

5、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

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四、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课题3 元素

一、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牛奶包装袋中的说明:钙≥150mg/100mL中的钙是指钙。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①表示

H

②表示

前面加系数后只表示几个原子,如2H:表示。

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Cu ①表示;②表示;③表示

2、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的两点可归纳为:

8 O 氧 16.00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3、元素可分为: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也可再加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例如:

非金属元素按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水”等偏旁,因此我们可

以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属于哪类元素。 4、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 素

原 子 概念 具有相同 的一类

原子的总称.

。 区分 只讲 ,不讲 ,

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

即讲 ,又讲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三、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

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子序数———— ————元素

(核电荷数) ————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①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

金属元素做了区分。

②每一横行(即:周期):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 7 个横行,有7个周期。各

周期数=电子层数

③每一纵行(即 族):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

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一定的区域寻找

新物质所需的元素,(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且分布不均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再加上造成的水体污染减少了可利用水,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如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传统习惯来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节水标志

新千年节水标志及含义“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课题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

质,都属于混合物。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原水→静置→絮凝沉淀(明矾)→反应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化学过程)→生活用水(杀菌:利用氯气、漂白粉等杀菌剂,消灭水中的细菌、病毒。这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3、天然水通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这四种净

化水的方法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净化方法原理作用

静置沉淀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有时又叫沉降或沉淀,用来除去水中较大颗粒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沉淀加明矾等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沉淀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大的

杂志

过滤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吸附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

些可溶性杂质吸附在表面

除色素和异味

蒸馏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

气后冷凝成水

除去溶于水的杂质的方

法,相对净化程度较高

4、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的水变得澄清,但仍然不是纯水,还溶有可溶性杂质。

二、过滤

1、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右图):

(1)原理:可溶性物质能透过滤纸,固体不能透过滤纸而留在滤纸上

(2)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或除去混合物,

或除去混合物中不溶性杂质

(3)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靠在滤纸的三层折叠处;

装混合液的烧怀口紧靠玻璃棒;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怀内壁。

2、备注:

(1)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2)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滤纸被水润湿后破损

(3)液体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流下,

使过滤不充分

(4)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防止液体溅出

(5)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穿滤纸

(6)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

(7)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A、滤纸破损B、液面高出滤纸边缘

C、承接滤液的烧杯水不干净

3、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

(1)原理: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适用范围: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或把混在溶液中的杂质除去

(3)注意:①蒸馏烧瓶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

②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暴沸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④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

三、硬水与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河水多为硬水。

2、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雪水、雨水是软水。

3、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或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

4、使用硬水对生活生产的危害

⑴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

⑵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

5、硬水软化的方法:⑴煮沸;⑵蒸馏

6、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

区别关系纯水纯净物,澄清透明

天然水混合物,常呈浑浊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

化合物

检验: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是硬水,

有大量泡沫的是软水

转化: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

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如: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2、可燃性:氢气在空气里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水(氢气+氧气——

→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3、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移近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燃气体,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证明氢气

4、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Zn+H2SO4=ZnSO4+H2↑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是块状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

(3)操作步骤:①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④验纯;⑤收集气体。

(4)收集方法:①向下排气法;②排水法。

(5)验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较小,表明氢气较纯。

(6)放置:倒放在桌面上,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二、水的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g/cm3。在101kPa下,水的凝固点为0℃(结冰),沸点是100℃。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的导电能力较弱。

2、电解水实验:

(1)一般在水里加入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2)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3)化学反应: 2H2O通电2H2↑+ 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4)由电解水实验可知: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2H2O通电

2H2↑+ O2↑

⑵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确认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⑶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⑷如果已知两气体的密度,还可推出水的化学式

3、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正、负两极所收集气体的体积比往往小于1∶2,原因可能:..误差分析

①氧气微溶于水而氢气难溶于水②金属电极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消耗了部

分氧气。

三、化合物与单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物质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如水、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纯净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氧气。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的写法:

(1)单质的化学式

①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

②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原子构成)。

(2)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写法: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读法:某化某

②氧化物:如:HgO、SO2、Fe3O4

写法:另一元素在前,氧元素在后读法:氧化某几氧化几某(3)化学式的意义:

A、化学式的含义,以 H2O为例

H2O

微观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宏观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以Fe为例

微观①一个铁原子

宏观②铁元素③金属单质铁

(4)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

③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

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二、化合价

1、概念: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2)写法: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

(3)一般规律: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a.氧元素通常显-2价 b.氢元素通常显+1价;

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Fe:+3价的读铁,+2价的读亚铁。

②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③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 0。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有一定的区别:

化合价离子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元素符号右上角,先数后符“1”省略

实例+1 -1-1 +2

Na、Cl、OH、Ca

Fe2+、Mg2+、Al3+、Cl-、SO42-

联系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改变位置交换顺序离子电荷

(5)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正一氢锂钠钾银,正二钙镁钡铜锌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铝铁正三碳硅四,氟氯溴碘为负一负三常见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氧为负二单质零,四六负二硫齐全化合价,要记清,莫忘单质是零价。负三正五氮和磷,铁汞正二也常见。

(6)化合价运用

I、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律

①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如:氯化钠NaCl,氧化镁MgO,二氧化碳CO2

②金属前,非金属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如氧化铁Fe2O3 II、已知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左正、右负、标价、交叉、化简、复查。

III、已知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求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⒈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⒊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⒋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

1、微粒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数目。

2、微粒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微粒中某元素原子个数

3、微粒右上方的数字,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

4、元素符号(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活动与探究

1、探究实验:质量守恒的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锥形瓶、玻璃棒、气球

【设计实验】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④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进,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天平平衡。

【实验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玻璃管下端与白磷接触的目的:点燃白磷。

?气球的作用:盛装锥形瓶里受热膨胀的空气和五氧化二磷,避免因锥形瓶内压强过

大把瓶子弹开。

?没有安装气球的后果:橡皮塞被弹开或炸裂锥形瓶。

?锥形瓶底部不铺上细沙的后果:锥形瓶炸裂。

2、探究实验:质量守恒的探究——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①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

②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实验结论】m1=m2。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该装置不用密封,因为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中没有气体。

二、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5)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3、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四、化学反应前后:

?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化合价,物质状态。

五、化学反应方程式

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

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化学式书写错误。

?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

“↑”: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

学式后面标“↑”。

“↓”: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

后标“↓”。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

个数都相等。

2、注意:(1)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最后配平。

(2)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

3、配平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偶配平法等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⑸列比例式;⑹求解;⑺答题。

例题1: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生成的O 2的质量为x 。

x 6g 32

316 O MnO MnO K Δ 2KMnO 22424↑

++

g 6.0316

g 632g 632316=?==x x

答:加热分解6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 氧气。

【注意】如果没有完全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不能代入计算。只有通过相关数据得知反应完全进行(遇到“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适量”等话语),这些质量才可能有效。

遇到“足量”、“过量”、“一段时间”、“少量”等词语,说明可能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例题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30g 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0.4g ,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解:设参加反应的KClO 3的质量为x 。

9.6g 20.4g -30g 96

245 3O 2KCl Δ MnO 2KClO 223=↑+x g 5.2496

9.6g 245g 6.996245=?==x x

答:参加反应的KClO 3的质量为24.5g 。

【注意】当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不等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时,说明有气体逸出。

例题3: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8g 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一段时间。再次称量固体时,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 。问生成铜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生成Cu 的质量为x 。

参加反应的CuO 的质量为g 4%10080

16g 8.0=?÷

x

4g 64

80 O

H Cu ΔCuO H 22++ g 2.380

4g 64g 46480=?==x x

【注意】对于这种题,先要注意(8g -7.2g )并不是生成水的质量,而是参加反应的氧元素的质量。

二、计算时的常见错误:

? 未知数带有单位。

? 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者包含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 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单位。

?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 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 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所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能犯的错误。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润滑性,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 代表Hard ,坚硬的;B 代表Black ,黑的。6B 最软,颜色最深;6H 最硬,HB 软硬适中。

3、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化学式 颜色 形状 硬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润滑性 熔点 用途 金

C 无色透明 正八面体 最硬 无 无 无 高 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 石

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细鳞片状 最软

之一 优良 良好 良好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