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

25-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

25-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
25-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

17

提 要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研究思路的建构过程。从对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与城市设计关系的理解入手,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城市设计认识倾向的变化,选取研究的切入点,建立研究思路,通过导入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进行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研究,并对其成果实施操作模式作了大胆的创新,试图架构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风貌特色研究的范式。

关键词 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设计 研究框架 龙岗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0232(2004)02-0066-05

论文作者金广君 张昌娟 戴冬晖

论文原载于《城市建筑》2004年02期深圳市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占地940.6km2,作为深圳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它从20多年前边远的乡村演变成如今的现代化城区,在其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种担忧——这种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眼光更多地被它所创造的现代化辉煌所吸引,而忽略了对城市的环境、形态、社会生活、历史传统特色所应有的关注,从而导致了城市风貌特色的消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展开了对其风貌特色的研究,以期进一步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专项研究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与景观设计研究中心(CULD)于2003年完成的规划设计研究项目之一。研究过程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的架构,从对项目的理解,研究切入点的选择,研究思路的确定,设计概念的建立,研究方法的导入及深圳市龙岗区

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

Preliminary Inquiry into Urba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gang District, Shen Zhe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inking-constructing process for the "single-project design for urba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gang district in Shenzhen". Starting from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urba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the design focuses on the chief problems in the domestic urban designs as well as changes resulted from urban design trend, selecting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nstructing thinking for research.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scientific approaches, a three-level research on the macro scale, micro scale and in between i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urba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gang district. With a daring innovation on the operation pattern for the results achieced, the design attempts to construct an example for urba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Keyword:Urban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Urban design, Research framework, Longgang District

75

对实施操作的研究几个方面来完整的介绍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项目定位

80年代后期,伴随着我国关于“城市特色”问题讨论的第一个高峰的到来,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较为普遍的开展了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其主旨是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特色。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就其内容而言,相当于城市设计,但又不包含城市设计的全部内容,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的关系加以辨析,以助于对本次研究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加深对设计项目的理解。

1 城市风貌特色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

城市风貌特色是指“城市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生态、环境等内涵所综合显现出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则指“挖掘分析城市风貌特色及其信息载体,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的组织各项风貌特色构成要素,并提出指导控制原则和指标体系,形成和完善城市风貌特色系统”。其目标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景观艺术水平,使城市具有鲜明的个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阶段针对城市视觉环境中的形式和特征而进行的专门研究。

2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异同

从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研究内容及目的来看,它无疑涉及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方面,可以说是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之一,但与城市设计不同的是,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就其界定的研究目的而言,侧重于形式感及其个性特征,而城市设计不仅包括对视觉形态的研究,也包括对以城市空间为主的环境形态和活动内容的研究。并且,城市设计既要从形式感和个性特征的角度入手研究,也要与城市自身运营的体系相联系,综合考虑与城市的发展形态和视觉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这一点而言,城市设计较为综合,更成体系,城市设计所提出的形态结果是具有多重研究内容支持的。

3 本项目研究的切入点

目前,国内关于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实践工作大多超出了其专题的内容,与城市设计领域交叉渗透,由于二者都涉及形态或形式方面的设计内容,因此,大多数的学者都倾向将城市风貌特色规划列为总体城市设计的子项,以“城市设计”作为统一名称1),这样不仅便于交流和探索问题的统一,也有利于风貌特色的专项内容与其它涉及内容的相互补充和完善,并将其纳入实施形体环境设计的运作中,使规划设计最终落实于实践中。据此,我们对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也将从城市设计角度,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去探索、去思考。

二、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城市设计顾名思义,即是对城市的设计。它是伴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城市设计作为以提高城市的形体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实践行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清醒的认识到城市设计实践中的不足,敏锐地把握城市设计认识倾向的变化,并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科学的研究思路,架构一个合理的工作框架,真正的“把城市设计转化为指导城市中项目建设的科学纲领”,体现其实践价值及指导意义。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设计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从理论研究工作开始,已走向了广泛的设计实践和指导建设的应用。尽管我国城市设计发展至今,已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就总体而言,它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其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

(1)设计成果可操作性差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设计实践中,真正能按照城市设计的构思起到有效指导城市建设,达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目标的,为数甚少。不少优秀的城市设计方案在重视现状调查、结合实际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往往也仅流于“墙上挂挂”,难于实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设计至今尚未取得法律地位,致使其成果无法在对城市空间建造与环境营造过程中成为实施依据和蓝本,更谈不上成为政府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或法律条文的依据;另一方面是由于城市设计与建设管理脱节,城市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同时还是城市建设过程管理的具体手段和工具,因此,它需要与现行的建设管理体制相结合。目前,我国不仅缺少这种结合所需的法律依据,更是缺乏对城市设计在建设管理体制中落实的方式方法的讨论,可见,在我国,对城市设计可操作性的探索亟待加强。

(2)缺乏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操作方式

我国关于城市设计的公众参与问题的讨论已旷日持久,但一直是纸上谈兵。由于国家整体政治制度框架中缺少对公众参与的实质性规定,城市设计也不可能过度超越于其它制度层面之上。因此,目前在我国的城市设计实践中,缺乏

76

公众参与,即便有公众参与,也因为缺乏可操作的公众参与方式、方法、程序和准则,既难以组织起市民的有效参与,又影响市民的参与热情和态度;再加上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性较强,普通市民大多都缺乏专业知识,信息获取也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必然造成公众参与活动大多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公众参与的目的。这样一方面无法有效引导市民认识到自己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另一方面,也使得城市设计的过程呈现出单纯的政府计划的图式化结果,无法贴近市民生活的需求,也无法迎合广大投资活动的要求,不容易找到执行上的说服力,取得公众的认可。2 “城市设计——一种过程框架建构”的认识倾向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城市设计更加注重成果的实施,注重设计同管理、开发的联系,也使得城市设计在物质实体产品之外更关注政策产品的设计。于是管理学中的“框架”(framework)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中,进而形成了将自身由普通的工程产品设计定义为一种过程框架建构的认识倾向。目前,国外已出现了“城市设计框架2)”(urban design framework)的观点,并付诸实践,国内的学者也提出了“城市设计全过程框架3)”的概念。无论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城市设计的理解

已不限于设计本身,而认为城市设计呈现出一种基于时空统一的过程型特征,即认为在时间维度上,城市设计过程是一个由城市设计各利益群体所组成的设计团队依托各自的工作平台互动协作形成的动态实施框架。例如,政府部门依托于政策制定平台,开发商依托于市场开发平台,市民依托于公众参与平台,专业管理人员依托于管理操作平台,城市设计专业人员则主要依托于专业设计平台,在城市设计的不同阶段积极灵活的参与其中(图1)。在空间维度上,城市设计是在宏观上设计一个整体的工作框架,指导中观、微观层面的项目建设。

三、整体研究框架

对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正是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加强成果的可操作

性,引导公众参与为出发点,从而架构整体研究框架。以往的风貌特色规划采用的是通过对风貌特色构成要素——建筑小品、开放空间、行为活动等进行系统设计并编制导则的方式,达到对研究范围风貌特色的设计与控制,较多的关注的是规划设计的编制。与以往的风貌特色规划不同的是,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不仅包括对全区风貌特色的基础性研究,同时也对成果实施操作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图2)。

在全区风貌特色的基础性研究阶段,注重与深圳市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衔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进行次区域、城区、重点地段三个层次的研究,在次区域层次,

从宏观层面对龙岗区进行整体城市风貌特色的设计,以指导下一层面的研究,在中观(城区)和微观(重点地

段)层面,分别以大鹏城区、龙翔大

图1 城市设计实践环节与工作平台对应关

系示意

图2 整体研究框架示意

图3 整体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思路示意

77

道为例展开研究,为后续研究的有序进行提供借鉴。其中在次区域层次的研究中,通过对城市形体环境进行一系列分析和评价,进行风貌特色分区,总结其现有特色,针对城市风貌特色存在的问题和潜力,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的战略构想,并编制相应的控制导则,并且在城区及重点地段的研究中也延用该思路(图3)。对成果实施操作的研究,编制了基于实施管理意义的操作性文件——《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管理手册》和基于加强公众参与意义的公示性文件——《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宣传手册》。

通过设计这样一个较为合理的工作框架,较好地处理了

与城市规划及实施管理的衔接问题,并且有机的将设计师、

图4 城市风貌特色发展结构示意图

图5 “片区”加“骨架”的城市风貌特色发展结构应用层次示意

图6 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片区总体构想

图7 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骨架总体构想

管理者、开发商、市民大众组组织到整个研究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设计框架的思想。

四、设计概念

为了使研究结论在引导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中更具合理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我们建立了对风貌特色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控制,对非重点区域进行一般引导的设计概念,据此,提出了“片区”(风貌特色非重点区域)加“骨架”(风貌特色重点区域)的风貌特色发展结构,从用地性质、建筑高度、建筑风格、街区色彩、绿化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其编制控制导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粗细结合,按轻重缓急地展开对风貌特色的保护、塑造、强化。1 “片区”加“骨架”的城市风貌特色发展结构

“片区”指基于风貌特色资源特征和城区单元同自然环境契合的结构特征而划分出的特色结构单元,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背景”。在未来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上,我们对片区采取一般性的弹性控制和引导的原则,从改善其现状

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城市风貌特色整改目标和策略建议,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趋势,使其为强化城市风貌特色服务。“骨架”是指基于城市空间形态划分的,能够代表片区主导风貌特色,并需要重点引导和控制的一系列结构单元所构成的整体,构成骨架的结构单元包括核、心、带、线。其中“核”指片区中现状风貌特色突出,并且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较为丰富、集中的特色资源,需要重

点引导和控制的地区;“心”指片区中现状风貌特色较为突出,但是尚未形成规模,基础设施欠缺,较核而言,特色资源比较稀少、分散,经过重点引导和控制,能够体现城市未来风貌特色的地区;“带”指由片区中具有主导方位感的自然元素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可以体现城市自然风貌特色的带状区域;“线”指片区中可以感受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路径(图4)。在未来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上,我们通过量化的指标等手段对骨架采取硬性控制和引导原则,从强化其现状风貌特色入手,提出风貌特色强化目标和设计导则,

使其带动全区城市风貌特色的强化。2 城市风貌特色发展结构的应用层次

为了结合深圳市现行的“次区域规划——组团规划——城区规划——法定图则——详细蓝图”的城市规划体系4),使成果在实施时能够与之建立有机关联,对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也应相应地进行次区域、组团、城区、重点地段四个层次的研究,但是限于时间,本次研究只涉及次区域、城区、重点地段这三个层次。在不同层次的研究中,“片

78

区”加“骨架”的城市风貌特色发展结构是反复出现的,并且,除了次区域层次的研究外,每一层次的研究要在上一层次研究所确定的风貌特色骨架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骨架,编制控制导则,然后指导下一层次研究。随

着研究层次的深入,研究范围的缩小,“骨架”的构成元素会越来越具体化,片区的划分也会越来越详细,因此,对骨架所提出的设计导则和对片区所提出的策略建议也会越来越具

体,由此以达到逐级深入的,弹性控

图8 城市体验分析法应用示意——体验地图

图9 视觉形态分析应用示意——视觉择优分析

图10 SWOTs矩阵图11 城市意向五要素图

制的目的(图5)。例如,我们在次区域层次的研究中,将龙岗区分为自然人文片区城区人文片区,对自然人文片区提出了“一核两心,三带一线一边界”的骨架,对城区人文片区提出了“三核九心,两带两线”的骨架,然后分别对片区和骨架编制引导策略和控制导则,以指导下一层次的研究(图6、7)。

五、研究方法

国外在城市设计方面的经验表明,“城市设计的依据越充分,设计机制越清晰明确,就越能经得起实践中的严格审查,也越经得起公众和法

规中的认可。”因此,我们在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中,除了架构一个基于可操性的整体框架,建立正确的设计概念之外,还需要导入一系列科学方法来保证设计依据及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才能使其在成为政府制定相关管理条例或法律依据时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1 凯文·林奇的城市体验分析方法

城市体验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城市环境的亲身体验,根据从城市物质形式的心理学和感知影响的角度出发总结出的五个城市环境满意度指标(包括方向感、友善感、刺激感、愉悦感、兴趣感)和几个“功能性”满意度指标(运动,购物和气候状况),来对城市物质环境进行评定,在对龙岗区的现状调研过程中,我们借鉴城市体验的分析方法,通过请专家按不同路线环游全区,并对其视野

范围内的城市环境特征用专业语言描述出,对其现有的城市特色进行评定,从而正确地认识和提炼龙岗区现有城市特色,以指导城市风貌特色总体构想的提出,并成为制定实施策略的依据之一(图8)。

79

2 凯文·林奇的视觉形态分析方法

视觉形态分析方法是指从可视环境本身的特征出发,通过穿越区域来记录其内部的基本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区域作进一步的分析。分析结果不仅传达区域内一般视觉特征的真实景象,并且成为制定视觉政策的基础:鉴定具有价值及值得保存的视觉质量;不受欢迎应该有所改变的视觉质量。在对龙岗区的现状调研过程中,从自然景观视觉质量和城镇景观视觉质量两个方面,在对它们进行视觉形态调查,收集并整理调查中所记录的全部文字和照片,由专家选取典型照片做视觉择优分析(图9,表1),以更好的评定现有的城市特色。

3 SWOTs分析法

SWOTs分析法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奇于1982年提出的,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SWOTs分析是通过了解事物的优势与弱势,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SWOT乃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 p p o r t u n i t y )、威胁(Threat)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SWOT后面的“s”代表复数,说明前面提到的S、W、O、T四个方面的因素是纷繁杂沓的。我们运用SWOTs 分析法从外部及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出发,对研究范围内的各种影

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四方面因素罗列出;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各因素排列组合,构造SWOTs矩阵(图10);从矩阵中得出现状城市风貌特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潜力,针对分析的结论,为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制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对策。

4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理论

城市意象理论强调城市意象是个别印象经过叠加而形成的公众意象。林奇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城市意象的五个元素(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这五个元素的同类构成元素的组合(如道路网、标识群、区域并联)和不同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图11)。林奇强调,城市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各个构成元素应该关系明确、连续统一,并且易让人理解和感知,即应具有识别性、结构和意义。在龙岗的风貌特色研究中,根据现场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运用城市意向理论对研究对象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按照城市意向元素提出城市风貌特色的总体构想;基于现状问题与总体构想,提出对城

市整体意象进行强化的特色塑造策略。

六、实施操作模式

我们借鉴国外城市设计的实践经验5)

,结合深圳的具体情况,探索成果实施操作的模式,通过编制《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管理手册》来衔接城市的开发建设与规划设计控制,达到便于实施操作的目的;通过编制《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宣传手册》来架起政府与市民大众沟通的桥梁,达到引导公众参与的目的,彻底改变以往的规划成果仅仅是自上

而下的“单向指导式”的实施模式。

表1 视觉形态分析—应用示意——视觉形态评价表

通过这种自上而下加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式”的实施模式使得研究成果能够为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具体的指导方针,并将这些指导方针纳入到引导决策、监控和公众参与的进程中。1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管理手册》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管理手册》,其使用对象是城市规划管理者,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建设开发的单位与个人,它作为一种使研究成果更加便于实施的操作工具,具有清晰直观、简单实用的特点,是指导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管理性文件。

管理手册摘录研究报告中龙岗区、大鹏城区、龙岗中心城龙翔大道及周边地区风貌特色的总体构想、实施目标及控制导则等有关实施建议的内容,进行统一编排,并建议将其以附录的形式出现在规划条例中,与之共同构成开发控制要求,以期能在项目论证、审批、评价时能提供一定的约束及评价标准。这样既能维护按照法律程序审批过的规划设计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同时又使研究成果能确实的为城市建设服务。

2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宣传手册》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宣

传手册》是供市民大众、投资者及管理者使用的,它作为引导公众参与的公示性文件,具有通俗易懂、美观活泼的特点。

宣传手册向城市的使用者宣传、介绍龙岗的城市特色,以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保护和爱护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景观和特色,投资者和游客全面了解城市的魅力,这样有助于他们对城市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价。同时也期望该手册能成为政府和市民大众之间沟通的媒介,确保城市特色建设工作的一致性、透明性和可预见性,增

80

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市民的规划素质修养及管理者管理意识,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的目的。

结束语

在较为严格的技术路线和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本次研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设计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运用理性的思维,梳理研究思路和零星的火花,形成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研究框架,是一个系统化的,学术化的扬弃过程。城市风貌特色的保护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方面长期的共同努力,本次研究也只能是抛砖引玉,为更多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我国的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中多一些理性的思维与探索,多一些实践与创新。

该项目主持人:金广君;

项目参与人员:戴冬晖 张昌娟 顾玄渊 高宏宇 肖晶 林姚宇 邱志勇 董慰 许光华 赵宏宇 杨凌

注释

1)1998年,同济大学的郑正教授在其撰写的《论城市设计的阶段内容和编制》(城市规划汇刊,1995,2)中明确提出过“不赞同在城市设计之外又增加新的名词和规划阶段,还是用城市设计来包含城市风貌规划为好。”哈工大的郭恩章教授也于1998年在他的《论总体城市设计》(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6)中提及“把城市风貌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统一称为‘总体城市设计’为宜”。

2)“城市设计框架”是指从宏观上设计一个工作框架,使得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策略原则可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工作,于1988年率先应用于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通过制定一个合理而实用的框架来衔接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分区规划等下一层次的城市建设工作,后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应用于本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

3)所谓“城市设计全过程框架”是指以社会经济运作为背景、目标导向机制与动态反馈机制共同作用的,由若干个阶段过程与工作平台所构成的城市设计实践所经历的动态连续的时空体系,是笔者在《我国城市设计教育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中提出的基于时空统一观的城市设计概念认识。

4)1998年深圳市国土规划局颁发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其中将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体系划分为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详细蓝图五个层次。为了促使特区内外协调发展及适应未来城市空间扩展趋势,在1997年编制的《深圳市总体规划》中将龙岗、宝安两区在次区域层次下整合成6个功能组团。后来为加快深圳市建设国际化城市进程,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精神,2003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开展特区外各组团规划的编制工作,自此,城市规划体系相应的调整为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组团规划、分区(城区)规划、法定图则、详细蓝图六个层次,但是尚未立法。

5)199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编制城市设计框架时,作为其成果之一的《城市设计框架操作手册》包含了“城市设计框架管理手册”,其目的是介绍城市设计顾问及城市设计管理者的工作职能及工作方法,并结合设计对管理者和监督者提出特殊要求,在衔接设计编制与实施管理方面起了示范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Knox市制定城市设计框架时,编制了“城市设计框架宣传手册”,为市民大众了解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公众参与的模式。

参考文献

[1]郭恩章,于德明,薛立新.一步关于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地方性统一技术规定《黑龙江省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内容概述.1998

[2]吴良镛.迎接新世纪的来临——论中国城市规划的学术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4(1)

[3]John Long. Urban Design: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Van Nostrand Beinhold.1994

81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4-08T10:37:41.87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期作者:沈曦[导读] “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小康社会系统工程,在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沈曦 广州筑鼎建筑与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35摘要:“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小康社会系统工程,在提升农业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上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案例浅谈“特色小镇”模式下美丽乡村群规划发展的设计路径。 关键词:小镇模式;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 前言: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规划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特色小镇”模式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的召开,城市和乡村建设的方向更加清晰和明确。探索“特色小镇”模式的美丽乡村群规划发展策略和路径,打造有活力的魅力乡村群特色小镇,成为当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1、“特色小镇”模式的内涵、规划策略与路径 1.1“特色小镇”模式的内涵 特色小镇模式形成“产业、资金、服务”三方融合的发展理念,可促进“产、城、人、文、旅”有机结合,实现产业特色、功能凝聚、机制创新的内涵目标。美丽乡村群的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新阶段,“特色小镇”模式是一种能够兼顾乡村与城镇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1.2“特色小镇”模式的规划策略与路径 “特色小镇”模式聚焦美丽乡村群的特色产业,延伸乡村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同时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乡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规划是龙头,美丽乡村群的规划介于传统农村与城市规划之间,只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挖掘村庄人文历史文化优势,培育创新文化、产业文化等元素,形成独特的人文标识,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发展平台,才能使农村规划得到科学的发展。 2、“特色小镇”模式下的美丽乡村群规划设计路径 2.1 乡村群功能:由单一产业转型多元发展 “特色小镇”模式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城镇空间都市区化、生态农业空间景观化休闲化趋势明显,城市人口消费升级催生了多样化的需求,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发展,乡村地区将进一步承载休闲、观光、旅游、体验、文化创意等多重功能。提供城市缺乏的乡村生活,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群已成为现实需要和可能。 2.2 乡村群发展:突破村庄短板,达到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村庄发展的主要短板在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期以来投资不足、欠账较多,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保障基础设施支撑,考虑各产业发展的发展需求,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镇有机衔接,连动区域村庄,形成特色乡村群,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助推乡村振兴。 2.3乡村群规划:由单一乡村建设转向全域规划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之间制度隔膜的逐步打破,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由单向流动日益转变成全域流动。由于“城市病”所带来的压力及居民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更高要求,乡村逐步成为“世外桃源”的美好寄托。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景观、文化等资源已经成为稀缺品,乡村蕴含的价值不断突显。统筹规划乡村群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要考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村庄建设、村容村貌的提升,注重全域发展,体现地域文化风格,以特色为支点,以点带面、点面同步,将“特色小镇”模式美丽乡村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又一手段。 3、案例实践 3.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位于从化区鳌头镇西塘片区美丽乡村群位于鳌头镇东部,规划研究范围为鳌头镇西塘、横坑、鹿田三条村庄的行政界域,以西塘村为中心村,规划区域覆盖面积约 1545.54 公顷。 本次美丽乡村群规划将涉及三个层面——片区层面、村庄深化提升规划层面和实施计划层面,在“七化五个一”的基础上,融入文化、景观、产业、创业、创新等元素,赋予美丽乡村更为丰富的内涵。 3.2规划设计定位与理念 规划融合“产、城、人”,讲述一个山、水、田、林、湖的童话故事。老地方,新事物,旧建筑,新创意,让历史与现代、传承与发扬、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历史风貌、街巷格局和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历代历史事件、商务交往、航运贸易与名人活动的多种历史信息和地方习俗及非物质遗产,带有丰富而典型的历史发展痕迹和浓郁地方居住与文化色彩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3.3重点村庄规划深化设计——西塘村 西塘村作为西塘片区美丽乡村群中心点,随着村庄近期建设要求及未来发展需要,通过总结从化村庄规划工作经验,探讨出更优的村庄建设工作方法和经验教训,以西塘村为例打造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结束语: 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蓬勃开展,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护航、经营权保障等宏观层面,企业负责规划、招商引资、管理、运营、服务.政企一条心的抱团发展,特色小镇的优势也就更容易凸显,特色小镇才能释放出更多能量。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发表时间:2019-01-23T09:09:31.24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作者:苏泽荣 [导读] 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政策,重点是发展小城镇,新型城镇的开建是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共同发展。特色小镇是针对城市的模仿的一种方式,主要特征是它属于新兴的产业聚集的发展平台,是让城镇慢慢转变为城市的一种过渡形式。助力城市产业转型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战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特色小镇;开发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还有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化建设落后,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就业困难、污水排放、环境变差等各种问题。要合理利用原有空间和资源,来实现把高效化转化为低消化,是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途径。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一般是在3平方公里左右,不超过5平方公里;与城市空间相对独立且还要能互动。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有经典传统产业、新型导入产业、居住空间与社区、商业建设、商业建设、生态、文化、旅旅、基础设施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特色产业与旅游为核心。 1.当地特色产业,一般都是比较经典或者是传承下来的产业为主。要加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设计和整体装饰。要充分发挥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 2.旅游项目是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关键,如主题乐园、特色街区、观光区、历史文化区、温泉养生中心等。 3.产业延伸环围绕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会形成一系列项目,围绕着市中心,形成辐射或者是组团分布。还要展现出“宜居、宜游、宜业”等多个方面。 4.要有服务居民生活、金融、教育、医疗、商业、公交教育、社会服务以及旅游产业的等一系列服务。 5.核心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输等特色产业。要鼓励各类新兴产业的创建。以促进产业聚集和发展。 二、由企业来主导 在传统产业转型为电子商务小镇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镇”行政划分。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应具备独特性,是属于区域特发展,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产技术、经济聚集、交通便利等,要发展成“独占一方”的特点,是别人模仿不来。包括特色产业内涵的独特性、功能性、核心、环境优美性、新颖性等方面。平台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小镇,也可以让其他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例如一中国“地毯之乡”驰名海内外的天津武清区崔黄口镇依靠自身地区优势,成功转型发展为电商产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昔日的“地毯之乡”变成如今“电商小镇”的华丽蜕变。目前,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累计引进企业1200余家,电商及配套企业340家,聚集如京东商城、携程网、唯品会、乐蜂网等优质电商企业,实现招商引资216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2000余人,并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要尊重城市的内在秩序和制度,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发展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培育,创新资金来源和一些社会的力量的帮助。培育特色小镇能够有效破解空间资源不够用和资源不足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们居住的环境,为原有的城市诸如新的血液,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城市粗放型产业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帮助城市成功转型,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主要目的 从特色小镇实践来看,一般是所处小镇所在的资源丰富或者是其他优势条件,在一定的地方或者空间来吸引企业、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形成独特的地域优势来服务于消费群体。来促进当地的发展。 政府引导型,由政府引进有投资能力的企业进入小镇,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创作团队。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和发展,这样的运营方式更直接的面向市场,更有竞争力。也有过成功的例子。如浙江杭州的梦想小镇,就是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区域转型的案例。 特色小镇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地理趋势,特色小镇的选址和环境是发展的关键,特色小镇的空间要小而精致,有效应对对土地指标紧张的制约,它要有一定的规划空间限制。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空间模式,一定要能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圈,要交通便利,以方便运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小镇要对自然环境做到资源保护,不过度索取、铺张浪费损害生态环境。小镇应该结合周边的特色和环境,进行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将小镇特色融入进去,提升小镇的生活品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让他们感受到在小镇生活的舒适,对这里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建设特色小镇要融入多种元素,以此来推动区域文化融合,特色小镇可以促进“城市、产业、文化、人脉”四方面的融合。一般特色小镇都是建设在大城市周边的乡镇,它们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为小镇提供同等服务,提供人才、信息、科技、资金、服务等其他的来源;而且大城市消费较高,工资较低,学历要求较高等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存的困扰,而小镇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生本不高,工资岗位较多还提供了生活居住的地方,未来将会更有发展前景。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是推动城乡发展、传递文明、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这些都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居民融合,为城镇发展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特色小镇都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为发展核心,但是现有的农业结构单一,科技技术较低,产业链短,以至于出现高投入,收益低的现状,不能吸引投资者,在文化成长方面,小镇的创新度不高,关注力和投入还不够多,有的小镇文化内涵比较单一,风格类似,没有特殊和看点;在旅游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现如今建设特色小镇的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张,特色小镇无论是面积、产特、产量和人口,都是与原有的新城市开发有很大的区别。特色小镇的建设现在还属于探索和建设开发的阶段,要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优质产业和最大有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的不断更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建设好特殊小镇要做到政府扶持,加大宣传力度,要引进人才、以便推动特色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要做到落实工作,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摘要: 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 引言 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 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 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 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 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 家必争之地。宋人称“此 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 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 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 的记载。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霸州已经成为环京津经济带上新兴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3 霸州市城市建设现状 霸州市依托自身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近 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市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津霸铁路以南, 京九铁路以东,112国道以北,牤牛河以西区 域。其中建设道以南为老城区,建筑质量良莠 不齐;建设道与裕华道之间为新城区,行政中 心、商业中心、高档社区等建筑相继拔地而起, 以市政府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裕华道 以北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 外向型项目为主导,以生物医药、电子化工、 保健食品、汽车配件等项目为主的产业格局。 4 规划思路 规划充分利用霸州市自然环境,结合现状条件,挖掘城市各种构成要素,把握其

城市风貌规划编制要求内容

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以城市文化为内涵浅析特色小镇的规划

以城市文化为内涵浅析特色小镇的规划 发表时间:2018-05-16T15:47:24.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孙绪芹 [导读]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党和政府机关的正确领导,明确市场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小镇本身发展特色完成编制规划内容,兴建基础设施项目,打造适合大众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的发展环境,使得小镇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关键词:城市文化;特色小镇;规划 引言 城镇是开展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单元与载体。在特色小镇整治与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诸多因素,其中既有经济因素,同时也有文化因素。在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下,城市文化逐渐被经济大潮冲刷,正出现严重的流失现象,如果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承,在城镇规划中有效考量文化要素,是现代城镇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城镇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城市文化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深度内涵是城市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传统民俗及其艺术文化的总称,是城市中居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形式、文化积累、社会观念等因素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包含物质形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等方面的体现,是组成文化的重要因素,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及传播有着直接影响。城市文化是城市中的居民、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集中化体现,是地区内人民在持续性的生活中,所创造的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综合,是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展示的重要舞台。 2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1)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通常情况下,特色小镇的特别之处在于处于优雅、适合人类生存居住、旅游观光、发展经济的特殊位置,与偏僻的农村和山区有本质上的区别。不仅如此,特色小镇更加注重生态绿色发展,可以吸引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展的关注,使得人们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完成创业和居住。 (2)具备优势产业链 在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小镇不断完善并扩展优势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可持续性发展产业链。 (3)完善的功能设施 特色小镇的显著特点还表现在层次分明,可以为企业不断发展和创新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发展环境,保证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舒适、惬意。不但能够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还能够与周边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经济共存。 (4)具备高素质人才 在特色小镇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经验丰富,这也是特色小镇能够吸引大批量创业者前来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3城市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中的价值 在一个城镇当中,文化发挥着核心与灵活的作用。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不容忽视,从内容来看,城市文化要素包括自然思想、土地制度、民俗信仰、生活习惯、文化遗址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都会对城镇的整治规划起到影响。在特色小镇规划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文化要素的考量,也会导致经典文化的大量遗失,制约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实践工作中,特色小镇规划不是一个孤立性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整治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关注“老旧”区域进行改造,在定位与目标方向上,并不意味着拆旧建新,而是要进行差异化定位。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城镇原有的文化样貌,特别是是对于承载着文化的历史建筑与民宅,要加以保护,同时要利用这些文化要素载体,充分展现民俗风情,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实现特色小镇现代化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在规划过程中,文化要素直接关系到城镇的文化景观建设、空间规划、居民建筑安排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文化保护思想,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传承经典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城市文化为视角审视特色小镇建设,需要统筹考量多种要素,提升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与针对性,实现科学发展目标。 4城市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4.1尊重基础文化环境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践行科学设计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人文环境。从规划设计体系来看,建筑只是总体环境中的一个链条,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环境的本真地位,要充分考虑城市设计的环境人文基础,因地制宜,根据气候和人文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层次和人文属性,优化资源利用模式,实现科学设计与规划的目标。举例来说,长春市绿园区最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典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融入了人文主义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有人文资源和基础景观,实现了比较好的设计效果。在设计实践中,继续探寻科学有效的文化设计理念,对于提升规划设计总体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2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 在文化理念指引下开展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工作,要充分注重协调人文性景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求景观设计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对于人文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实践来看,不同地域的人文特征相差较大,所以不会有统一的设计模板,但是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还是要充分考虑并尊重人文要素,将城市文化渗透到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充分释放文化活力,实现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匹配。在宏观资源调控上,规划设计师要开阔自己的眼界,纳入多种设计元素与设计符号,将城市人文和自然环境有机统一起来,尽可能减小景观建设投入,用最小的自然资源消耗,实现景观设计效果的最大化,进而满足现代城镇景观设计需求。 4.3突出人文景观的创造性 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过程中,尊重人文环境与景观设计当中存在一些基本矛盾,作为规划设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利用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文化生态名城

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建设文化生态名城 杨清辉 摘要:在趋同化的城市发展背景下,以城市特色建设推动特色城市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对地域文化、生态资源特色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合,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城市风貌特色专项规划》。然后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逐项实施特色建设工作,同时结合管理工作自身的职能,从多个环节予以规划控制和引导,从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出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特色发展;风貌特色规划;特色建设;规划管理 CONSTRUCTIONG THE CHARACTER OF CITY,THEN BUILDING A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CITY YANG Qinghui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similarly city developing,promotes the city develop character with city character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the key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city plan。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work mentality,we excavated and packed up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lture and ecology with the resources of region,then we organizatied and compiled the "City Style Characteristic Special Plan".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this plan,we are implementing the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work seriatim,then giving guidances in our function unifies the supervisory work own function,All of these study are aim to promotes the city develop character.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yle characteristic plan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The plan manages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城市特色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以 “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为动力,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塑造城市风貌,为寻求城市的特色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 高起点编制规划,构筑城市发展框架。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千城一面现象,我们从抓好规划的编制入手来弘扬地域文化、生态特色。2006年,我们邀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汉中市城市功能布局与风貌特色专项规划》(以下简称《风貌特色规划》)。该规划通过系统整合“汉、水、绿”这些一脉相承的特色资源,将汉中城市风貌特色高度概括为“汉之渊源、西北江南”,为建设充盈历史文化灵气和时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导。 设计人员通过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整合城市景观结构,将城市风貌的基本骨架确定为“三轴、三环、六大特色风貌区”。其中,三个景观主轴线为:南北向以天汉大道为主体形成现代商业办公金融特色风貌轴;东西向以汉江为主体形成现代滨水特色风貌轴,以东关正街和西汉三遗址为主体形成历史文化特色风貌轴。在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形成三个风貌特色环路,即体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重庆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暂行规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五个重庆”建设和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为强化我市城市、建筑和环境的艺术性和地方特色,改善城市品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现就我市城市风貌特色规划设计有关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 1、主城区及各区县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建筑风格除有特殊要求的外,要与城市整体风格协调并充分体现重庆主城区及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各地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鼓励在城乡建筑规划设计中继承和发扬川东和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以及本土民居建筑的风格。容积率在1.0及1.0以下的两江四岸头排地块及城市重要区域必须采用地方传统的建筑风格。 2、在用地面积较大的建设项目中,高层建筑应尽量不集中沿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布置,而应在兼顾城市空间形态和项目内部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合理分布,富有趣味和变化,形成较为连续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3、应在符合城市规划原则的前提下,在城市的各片区形成较为协调的城市建筑高度。在对风貌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建筑高度应充分论证以提高城市景观品质,强化城市山水特征和传统文脉。 4、必须大力提倡中华文化在城市建筑风格中的传承,全市禁止在公共建筑和大体量建筑设计中采用西洋或欧式建筑风格。 5、城市建筑应立足于场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具有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形式特征,禁止照抄照搬、盲目模仿各种异域风格和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低劣建筑造型设计。临街建筑物的外立面设计应体现城市街区的整体风格,形成连续协调的街道景观。 6、加强重要建筑的细部造型设计,通过对檐口、窗框线条、基座、装饰构件等部位的艺术设计,形成比例和谐、端庄大气的建筑造型,达到美观的艺术效果。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浅谈特色小镇建设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前流行的特色小镇建设,从建筑设计者角度去理解特色小镇的规划及建筑形态。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规划设计 一、特色小镇解读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也不是“加”,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特色小镇并不能被简单地看作产业发展之举或城镇体系格局变化,而是关系到中国发展如何延续的重要探索和创新。这也是各地政府和众多资本方对之热衷的根源。 二、与产业园区别 共性: 在产业园与特色小镇的发展中,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是其选址时的重要因素。 其次,招商与投资都是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最为重视的领域,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融资体制,也是两者重要工作之一,更是其发展根本。 第三,两者都以产业为依托,强调主导产业的发展。 第四,重视创新,在研发、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传统。同时,两者也不断完善“孵化”功能,加快创新产品落地。 不同: 特色小镇追求产城融合产业园注重产业集群。特色的小镇的发展注重产业集群与空间开发和利用,再加上文化、旅游和社区开发的兼顾,具使其具备了产城融合的理念。同时,特色小镇注重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优质产业集群的载体平台。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园,更加注重产业集群效应,进而促使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 产业园多数只是在拼土地政策优惠,比较容易复制,一旦相关优惠条件被消化,企业很容易转移阵地。而特色小镇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做深做透就会有较高黏度,企业不会轻易离开。 总结: 产业园与特色小镇,有共性又有不同,特色小镇也并非产业园的升级版,但是又都身兼发展的重任,在未来中国发展中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三、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原则 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城镇化模式,突出的是高品质人居环境和城镇空间。不再以低成本为卖点,而是尽可能做好城市设计,将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融入城镇建设,创造令人愉悦的城镇空间,以之作为吸引高素质人口到小镇工作、生活和旅游的核心。城镇物质空间建设相对容易,而高价值产业的植入、城镇氛围的营造、城镇归属感的形成都需要巨大的能力和耐心。 特色小镇创建中,既有大拆大建,又有修旧如旧。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尊重旧城区的街道肌理,又兼顾新产业的特色,特色小镇不仅带动了产业和就业的发展,还要打出了人文牌,发展了旅游业,拓展了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小镇的规划及建筑设计者,从更高的社

城市风貌设计初探

63 小城镇建设 Ur ba n La nd d s c ap p e a n d Ar c h it ectural Design 摘要:本文以昆山城市风貌研究为例,初步剖析城市风貌的构成要素、设计主体、昆山城市风貌设计营造的特殊性,并且从物质空间与自然要素组合、物质空间五要素和风貌容量三个角度进行设计方法论述,以期为苏南地区城市风貌设计营造提供方法参考。 一、引言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级市渐渐意识到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盲目建设、拿来主义、疏于管理而导致的形象危机,加大力度进行城镇风貌塑造与建设,力求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但是,当前风貌的营造设计落实管理职责往往集中于一个部门,因此,对风貌地域特殊性缺乏认识,设计方法单一,导致风貌特色不明显。 二、城市风貌涵义 关于“风貌”一词的概念界定,业内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它是城市抽象的、形而上的风格和具象的、形而下的面貌;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指人们在对城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中,在审美主客体之间所产生的审美意象。 本文的研究认为城市风貌包括“风”和“貌”两个构成要素,即隐性的社会人文环境和显性的具体环境要素,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要素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氛围”;“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 三、“风”、“貌”的构成要素及设计主体 (一)“人本”要素 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理论非常注重“人本设计”,即精神理念方面的设计,包括人的物质、精神、心理、生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设计。落实到物质实体上就是:本土居民形象、地方性大众服饰、 城市风貌设计初探 刘 慧 杨新海 居民语言交往及行为规范艺术、地方特色影视艺术景观、民风民俗景观、地方土风文化与现代文明升华的艺术还有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营选,尤其要营造承载这些文化的相应承载场所。 (二)社会形态构成中的“无形”环境 “人本”要素是立足人的角度去影响“风”的建设,而“无形”环境主要指社会诸多其他因素。在城市风貌建设上,社会形态构成中归属于“风”的“无形”环境有文化环境、民族环境、宗教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 而所提到的几种“无形”环境中无论是哪种环境占有绝对优势,都能影响到城市的“貌”。但遗憾的是,这种无形环境往往不以人的意识而改变,人无法将它从无到有地创造出来或是将人的意志强加于有形物质,唯有去挖掘引导,才能塑造出合理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城镇风貌。 (三)社会形态构成中的“有形”环境 社会形态构成中归属于“貌”的环境有地方环境、城市环境、历史环境等,这些环境类型都是以物质形态去影响整体“貌”的建设的。 地方环境包括山、水、气候等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环境,这里的历史环境主要指一些历史遗迹、文物;而城市环境就落实到了人工创造的城市空间总和。城市环境的营造,多数依托于城市设计。它是以城市为背景,以城市空间形态为对象,以建筑形态组织为主要内容的空间环境设计,其中主要包含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建筑形象是影响风貌的重要因素,其构成要素有建筑的造型、形态、色彩、肌理、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等;景观设计是针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其构成要素包括构筑物、水体、地形、种植设计等。这些要素影响的是风貌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空间构成,是属于微观层面被人感知的具体要素。 四、昆山城市风貌设计营造的特殊性 城市风貌设计营造具有地域特殊性,就昆山而言,

浅议如何塑造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浅议如何塑造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摘要:在我国,中小城镇数量占全国城市数量的比重较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本文从城市定位、城市风貌区控制、城市名片、城市形态、城市风貌运行机制出发,对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的相关概念、城市风貌相关理论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阐明了中小城镇风貌发展对城市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中小城镇城市风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特色系统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是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风向标。而其中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推动我国城镇化的重要渠道。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使人口不断的聚集于小城镇,进而使小城镇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建设的不断深入,用地扩张以及结构不断重组,正推动着其空间形态快速演变的同时,城镇日新月异的建设交织着复杂的矛盾与冲突。面临诸多影响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怎样去改变小城镇规划方式方法、提高规划的可针对性、完善城镇空间形态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并需要亟待解决。 1.城市风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领土广阔,自然条件不尽相同,中小城镇各自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所以现如今,建筑师、规划师若想塑造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风貌,必须要结合其所处的地域条件特点,依托当地延续的文化风俗,开展有效的建筑规划设计,才能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的、丰富的、具有传统文化的城市风貌。 对中小城镇城市风貌的研究可以为城市的扩张过程注入城市软实力;推动相宜目标的共识化;提供城镇景观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体制机制优化;催化聚变、提升魅力。城市风貌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与内涵,在提高城市整体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是必要的,这不但可以提高整体城市风貌,还可以对城市政治、经济等多方面起到促进的作用。 2.国内外城市风貌的发展历程 1)国内。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已经建立了就对历史文物和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了保护工作,但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的观念则是很淡薄的。国内规划界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热潮后,开始对城市特色风貌建设的思考和研究。国内对于城市风貌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种情况。一种是对城市风貌的理论性研究,一种是结合小城镇规划设计进行研究,还有一种是结合理论对某一地域典型的小城镇进行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城市间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意识到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编制城市风貌的专项规划或者专项研究。

浅谈甪直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建设

浅谈甪直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建设 1引言 甪直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镇域总面积120平方千米,其 中澄湖水域面积45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户籍人 口近7万,常住人口超20万。甪直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接壤,沪常高速、常嘉高速穿 镇而过,半小时可达XX,2小时可达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甪直镇是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国家4A级景区、 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着“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美誉。 2甪直模具特色小镇概述 甪直模具特色小镇位于吴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交接区域,位于XX、苏州半小时交通圈内,沪常高速、常嘉高速十字交叉 而过,区域内343省道、东方大道主干道横贯东西,周边被苏州工 业园区、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 术开发区等众多国家级开发区包围环绕,区域位置优越、道路便利 通达、辐射带动明显。(1)现有龙头企业。特色小镇培育发展过程中,柳道万和、重村钢模、好特斯模具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发挥了积极 的带动引领作用。柳道万和是热流道领域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热 流道的企业。重村钢模是全球知名专业模架提供商,也是长三角地 区规模最大的钢模企业,有着模具产业“黄埔军校”之称。好特斯 模具是全球知名热流道系统供应商之一,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市热流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 准化示范合格单位等称号。(2)智能试模“4S”中心。经过前期对全

镇模具企业的充分调研,结合当地企业生产研发需求,对接民营资 本引入大型行业领先的模具注塑机企业以及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 专业试模团队,面向全镇范围并辐射周边区域模具企业,提供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生产服务,以及成品模具交流、展示、销售 的平台和服务,打造民营资本运营的、政F服务性质的智能化、精 密化的试模“4S”服务中心。 3特色小镇产业 (1)创新创业环境。全镇有10家银行及小贷公司支持产业和企 业发展,建有2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服务高层次人才,目前全镇已 有上市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民营科技企业39家, 省“双创”人才3人,姑苏领军人才4人,姑苏天使人才1人,区 领军人才12人。(2)城市经济。按照“精致开发、精明增长”理念,从配套生产、宜居生活出发,发展城市经济,旭辉、碧桂园、金科、南山、中梁、阳光城、弘阳等知名品牌先后进驻,仅特色小镇区域 内就有约120万方的南山、旭辉、阳光城等高品质住宅区,还有南 山邻里中心等9个邻里商业中心,特色小镇区域南已建成甪盛汽车 广场,目前已进驻开业奔驰、大众等多家4S店。(3)古镇文旅。在 发展模具装备主导产业的同时,从配套生产、宜居生活出发发展古 镇文旅、城市经济、生态农业。甪直古镇紧靠特色小镇区域,仅五 分钟车程,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圣寺等知名景点,最传统、原生态的传统小桥流水江南水乡古镇,东市上塘街下塘街历史街区、民居客栈组团、圣陶书院、江南民俗馆、甪直萝卜生产性保护示范 基地等文旅点位,重点发展休闲、度假等“慢业态”文旅业态,年 接待游客250万人次。(4)生态农旅。“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菰 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紧靠特色小镇区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