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八年级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板块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帝时)

结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反抗: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禁烟运动的第一人)

2、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时)

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夏宫)

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俄国割去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法德两国面积。

反抗: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抗击洋枪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3、侵略:新疆危机(19世纪60—70年代)沙俄入侵新疆伊犁

反抗: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

4、侵略: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光绪帝时)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

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反抗: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牺牲

5、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光绪帝时)

背景: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性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1、前期以“”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

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

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一、洋务运动 2、后期以“”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学习技术即器物)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

新式学堂。

评价:进步性: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积累

了经验,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

济势力的扩张。

局限性: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使中国富强起来。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革

序幕:1895年“”代表:、梁启超

二、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开始变法

(学习政治制度)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戊戌六君子之一)君主立宪制意义:既是一声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中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性质:资产阶级的革命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权”、“”。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其后各省纷纷独立,后称为“辛亥革命”

三、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意义: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共和制评价:成就:辛亥革命推翻了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使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没能改变中

国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性质: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旗帜:“和科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

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新文化运动意义: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前期

(学习西方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具有无产阶级性质。

2、进步性-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不足-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

直影响到后来。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

1、导火线: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开始:1919年5月4日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4、主力与中心:学生工人北京上海

5、成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始。

革命阶段划分:1840至五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年7月

2、地点:

3、内容: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②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③机构——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国民革命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1、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5月)

(1)地点:广州的黄埔,

(2)名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

(3)蒋介石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

(4)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1926-1927)

(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结果: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但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建立:1927年4月

(2)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垮台: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地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3、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会师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

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是赣南闽西根据地。

6、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五、长征

1、原因:红军第次反“围剿”失利

2、红军长征路线图: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

3、结束: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

4、意义:粉碎了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力量;

使转危为安。

六、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①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

主张;③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战争

(一)日本的侵略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日本中国东北。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东三省沦亡,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的。

2、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标志这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罪行:1937年12月,日军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多万人。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西安事变

(1)时间1936年12月12日

(2)人物:、杨虎城

(3)目的:逼蒋抗日,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标志着基本结束,初步形成。

2、国共第二次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三)中国军队的抗日

1、(八路军一一五师)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李宗仁指挥)这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3、(彭德怀指挥)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四)为抗战的胜利做准备的会议——(1945年4月延安)

1、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重庆谈判

1、目的:毛泽东——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蒋介石——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②欺骗人民

2、经过及结果:①1945年,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谈判。

②在中共作出让步的基础上,国共签署《》,国民党被迫接受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

③国民党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3、意义: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赢得了

人民的支持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1、时间:年6月

2、标志:国民党军队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3、转战陕北(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4、战略反攻(大军挺进)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

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的序幕。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垦战线上,强渡长江。

五、解放战争的胜利

1、时间: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 ,

2、意义: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1927年——1949年)。

第六、七单元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一、经济

1代表人物: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提出“实业救国”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②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再度受挫,加之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使民族工业更加萧条)。

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②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

是比较落后。

③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④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

4、启示:要取得经济的发展,必须取得国家的独立

二、社会生活

1、近代交通: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2、近代通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文化娱乐: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4、大众传媒: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跪拜,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

三、科技文化:

(一)科技

1、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京张铁路,这是的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研制“侯氏制碱法”,制出纯碱,撰写《制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

(二)思想

1、魏源写成《》一书,他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三)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四)文学艺术

1、文学: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郭沫若《屈原》,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美术:徐悲鸿《愚公移山》,

3、音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第三板块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一、(2)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新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国采用公元纪年;

的④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成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立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

国家的主人。

国际: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和平解放(1951年)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总司令:

二、(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政2、抗美援朝(3)战斗英雄:、。(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权(1950年10月)(4)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

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

巩(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板门店协定》)固(1)开始: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

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土地改革(2)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

(1950—1952)地改革。

(3)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

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

1、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成就:(1)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3)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4)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5)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6)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二)五四宪法

1、时间与会议: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三)三大改造(1953—1956)

1、内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

资料实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中共八大(1956年)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意义: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失误的

1、原因: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

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3、建设伟大成就: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

品全部自给

4、模范人物:石油工人——王进喜(铁人),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

县委书记焦裕禄。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1、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的内乱。

2、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

3、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全会

1、时间:1978年底

2、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

实行的伟大决策;

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制形式(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

村,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

3、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企改革:从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三个方面,

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

5、南方讲话: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6、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7、党的十五大:确立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二、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①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

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②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

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港澳的回归:①时间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②意义: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

了重要的一步。

3、海峡两岸的交往

(1)对台基本方针——“,一国两制”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钢铁长城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

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

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外交成就: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

3、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三、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年中美

正式建交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

3、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

4、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上海APEC会议是

中国迄今为

第六单元现代经济、生活、科技、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1)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主持研究的被誉为“两弹元勋”,

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1973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863计划: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

技术。

二、教育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

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

3、“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推荐文档

中国近代史 第一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2)时间:1840—1842年 (3)结果:《南京条约》(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侵略者:英法联军、美俄(帮凶) (3)结果:《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顺口溜:东北是2B,西北勘改订(东北:《瑷珲条约》、《北京条约》;西北:《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纪》、《改订条约》)结合课本地图记忆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1876年入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1878年,收复除伊犁的新疆地区;(1881年,同俄国签订条约,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 5.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致远号)、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结果:《马关条约》(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通商: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办厂: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 (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1901年(2)导火线: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反帝爱国运动 (3)八国: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奥匈帝国) (4)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者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中国近代史》试题

《中国近代史》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购地建房的不平等条约是。 3、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占领的第一座州城是。 4、1856年,英法分别借口和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5、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军机大臣是。 6、冯桂芬在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7、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建的最大军事工业是。 8、戊戍变法时,作为维新派变法理论依据的两部书是康有为的和 。 9、1897年春,康有为到广西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组织“圣学会”,创办。 10、为进一步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1905年11月,同盟会创办了机关报。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是。 12、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旨在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13、1905年,日本和俄国通过签定,结束了日俄战争。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有哪些属于“清末新政”的内容:()。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签定《善后借款合同》,主要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到期的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因为()。 A、规模和延续时间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严重。 4、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 B、成都血案发生 C、宣布铁路国有政策 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主张()。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6、中国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是()。 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7、中国近代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 C、以分散的封建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8、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冲击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这套题整理的不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分) 1.1936年10\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 (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 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 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 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 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 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C.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 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 (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

(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 是(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 主要领导人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D.张君劢 D.邓演达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 Word版含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昆明一中月考,26)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反映了清政府( ) A.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 B.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 C.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 答案 B 解析“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反映了对外国势力的重新认识,故B项正确。 2.(2018·广州高三调研,28)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鸦片战争前“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而战后“夷商自行转运……物充积于厦口”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开放厦门,广州不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反映清政府对外政策的

调整,故C项正确。 3.(2018·吉林二模,7)李鸿章的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清议攻诘,晚年曾心酸地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诽谤”。李鸿章这段话道出了( ) A.守旧官僚势力的强大 B.最高统治者的排斥猜疑 C.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D.中国社会的愚昧与落后 答案 A 解析李鸿章生存在旧的官僚体制下,他所受的“诽谤”也应出自官僚体制,故A项正确;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是得到最高统治者默许的,故B项错误;C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制度和体制方面的,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李鸿章的话只能反映出官僚体制集团的愚昧,故D 项错误。 4.(2018·重庆高三11月调研,28)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 ) A.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 B.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 C.适应了近代化外交要求 D.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 答案 B 解析“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有利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5.(2018·郑州一模,11)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李鸿章建议,招商局的经营管理应按股份公司成例,“由众股东公举董事、总理、协理,由总理、协理慎选总管五人,报董事会公决”;在漕粮运输方面“虽有海运委员会总理,本公司亦当委一熟悉米色、公正无私之员,随同海运总理稽查,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中国近代史(上)复习资料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中国近代史(上)复习资料 第1课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 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或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 ①扩大国外市场,②推销工业品,③掠夺原料3、鸦片的输入对中国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⑤严重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4、林则徐的禁烟措施:暗访暗查,缉拿烟贩,责令交出鸦片;虎门销烟。 5、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25日意义:①这是中国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②显示了中 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6、英国发动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借口:保护通商。7、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8、①清军爱国将领关天培、陈化成,在战争中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②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群众 抗英战争中,规模最大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9、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0、鸦片战争影响或《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1856.10—1860.10,英、法联军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美两国积极支持英、法侵华,以“调停”为名,从中渔利。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①1858年《天津条约》;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意义:使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新增11处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沿海各省)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 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最多);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领土44万平方千米;1884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千米。5、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在慈溪之战中,击毙华尔。6、1864年,太平军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部分 (2017.1.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1.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高三强化练习(一)中国近代现代史1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doczj.com/doc/4a4200411.html,]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doczj.com/doc/4a4200411.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高三强化练习(一)中国近代现代史 (上册)选择题部分 第一章 鸦片战争 1.所谓“半殖民地”的含义是A.丧失部分独立自主权B.丧失部分领土C.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D.丧失大部分行政主权 2.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王第二道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句话突出地反映了 A.清朝国力的雄厚B.清朝主张对外友好通商C.清朝统治者自我封闭的心态 D.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合理性 3.下列关于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有①清朝遇到外来威胁时的一种民族自卫政策②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抵制外侵的作用③从历史发展来看,其消极作用甚于积极作用④其本质含义是断绝一切对外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B.衣食住行之所需都可以自己生产出来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 5.据资料统计,19世纪末,每一两白银,可兑换制钱七八百文,到鸦片战争前夕,每一两白银可兑换制钱一千六七百文。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 A.白银价格上涨,制钱贬值B.鸦片大量输入中国,造成白银大量外流C.清政府实行白银回笼政策造成市场白银锐减D.清政府大量制钱,造成通货膨胀,导致制钱贬值 6.道光帝决定采纳林则徐等人的禁烟主张,主要是因为 A.鸦片贸易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B.鸦片贸易摧残了社会生产力C.鸦片贸易使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D.鸦片贸易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基础 7.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统治者企图阻止西方资本主义的传播B.英国旨在打开中国的大门C.林则徐实行了严厉的禁烟政策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8.虎门销烟前后,林则徐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尚需回头,不因其违抗于前,而阻其日新于后”的主张,这表明林则徐 A.禁止同外国商人进行一切贸易来往B.十分注意把握对敌斗争的策略C.做好了对敌斗争的战争准备D.对世界形势发展认识不足 9.林则徐领导虎门以后,英国一些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商会立即宣称,“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对英国是很有利的,因为这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这表明①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③中英战争得必然的,禁烟运动则加速了这场战争的到来④禁烟运动的发生是必然的,中英战争的发生是偶然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通商口岸增至五处,但是据资料统计,战后中英贸易并没有显著增加,主要原因在于 ①战后鸦片大量输入的合法化②中国不需要英国商品③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固性④法美日益增长的竞争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没有明确规定进口鸦片为合法贸易,但在“赔款”条款中补偿了英商销毁鸦片烟款600万元,这表明清政府 A.默认鸦片进口为非法 B.默认鸦片进口为合法 C.对鸦片进口的性质模棱两可 D.寄希望于中英两国日后解决鸦片问题 12.1849年,英国在对华外交官阿礼国上书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文翰说:“我们的政策就是面向那些必然引起改变现状的纠纷,制造那些纠纷,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利益。”这说明①英国对中英贸易现状非常不满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蓄谋已久的③清政府没有认真履行南京条约④英国企图突破南京条约诸约的束缚A.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对外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A.广东B.福建C.江苏D.浙江 1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①英法同俄国正进行克里米亚战争②美国南北战争一触即发③英法美俄四国携手联合侵略中国④沙皇俄国获得最大权益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 ①②③④ 15.《扩充洋务十条》载:“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洋商在华关税优惠 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海关管理权 C.海关人员崇洋媚外 D.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16.《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当时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B.洪秀全是农民运动领袖,不可能领导实施C.紧张的战争环境中无法实行D.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17.高度评价林则徐为“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主张坚决抵制外国的侵略 B.痛斥清王朝统治的吏治败坏C.倡言社会改革以摆脱危机D.开探求域外新知之先 18.《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茶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茶丝的质量提高B.中国茶丝生产的迅速发展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D.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崩溃 19.中国人自己撰写的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著作有①《四洲志》②《海国图志》③《康輶纪行》④《瀛环志略》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0.称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因为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21.19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拒绝西方列强提出的“修约”要求,这表明清政府 A.以民族利益为重B.厌恶西方列强支持太平军C.对西方列强疑虑、恐惧D.准备实行贸易保护 22.《天津条约》诸条款中,清统治阶级最难以接受的是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加南京等为通商口岸③外国人入内地游历传教④赔偿英法巨额战争费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项“第一”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项“第一”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之中国近代史部分编入了众多的“第一”,因为“第一”往往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所以了解和掌握这些“第一”对学好中国近代史是十分有益的。现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辑录如下: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2、近代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 3、近代中国第一个创出铁模铸炮法的人:龚振麟。 4、近代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个清朝爱国将领:陈连升。 5、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人:李善兰。 6、第一个向中国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人:夏元瑮。 7、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人:邹容。 8、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 9、为宪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宋教仁。 10、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 11、中华民国第一个选举产生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12、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的制造者:徐寿和华蘅芳。 13、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 14、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 15、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冯如。

16、近代中国第一个创办职业教育的人:黄炎培。 17、近代第一个对我国的气候条件和资源做出科学评价的人:竺可桢。 18、中国近代提出破除封建史学进行“史学革命”的第一人:梁启超。 19、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李大钊。 20、第一个采用资产阶级观点编写中国通史的人:夏曾佑。 21、中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理论的人:杨贤江。 22、中国第一所工人夜校的创办者:毛泽东。 23、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24、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称为“红军”的人:吴兰陔。 25、率部打响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者:马占山。 26、第一个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英国。 27、第一个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特权、也是第一个取得在中国开矿优先权的国家:法国。 28、第一个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国家:德国。 29、第一个取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特权的国家:日本。 30、在“改订新约运动”中第一个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条约的国家:美国。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卷) (适用系:全校?级文科各系 完卷时间:120分钟 考试时间:???) 系 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 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 、魏源 B 、龚自珍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 、义和团运动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太平天国起义 D 、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C )。 A .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 、辛亥革命中 B 、新文化运动中 C 、五四运动中 D 、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 ABCDE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E. 中国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民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时间表

中国近代史时间表 1840鸦片战争(英) 18415三元里人民抗英(《申谕英告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8428《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18654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66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 海关试办邮政 1872上海轮船招商局(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1873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昭文新报》(汉口) 1877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1882电话传入中国 1883—1885中法战争,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 1884新疆行省设立 1894兴中会成立,“振兴中华” 9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 1895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两半化程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三国干涉还 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反割台战争 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 1896“大清邮政局”建立(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局) 8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189711德国占领胶州湾 12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18986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开始(维新变法中,《强学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天演论》出版 18999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义和团运动爆发 年底袁世凯围剿义和团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9《辛丑条约》,沦为两半社会,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 《定军山》,中国人民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6天津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 无线电报创设 朱执信《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fn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A) A、领导阶级不同 B、领导方法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性质不同 2.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C)。 A.预备学校 B.私塾 C.高等学堂 D.专业学会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A)。 A.戊戌维新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革命 4.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B)。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外敦和好 D.全盘西化 5.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B)。 ①民主②民生③民族④民权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6.新文化运动在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的同时,提出必须反对封建的(D)A、孔学C、文化思想C、孔子D、伦理道德 7.《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A) 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8.19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C),后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获永久居住权。 A.香港岛 B.九龙半岛 C.澳门半岛 D.广州湾 9.西方列强在下列哪一城市最早实行了直接的殖民统治(A)。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10.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出发点主要是( C )。 A.实现民族独立 B.实现现代化 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D.实现国家富强 11.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2.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13.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音,这主要说明( B )。 A.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B.鸦片战争激化国内矛盾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苏醒而奋起反抗 D.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 1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B)。 A.安庆失陷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想的萌发) 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新思想的萌发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清朝统治下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夺白银。 (4)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5)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2、鸦片战争经过 3、《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属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2、经过(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焚毁圆明园)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伸入内地,整个沿海 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上海海关,赫德) 2、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鸦片走私,1865逆差,洋商收购原料) 3、贩卖华工 4、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原因: 斗争目标:推翻清政府 拜上帝教 洪秀全思想:儒家大同、农民平均主义,基督教教义――平等 1851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平均分配土地、财产――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 曾国藩,石达开 开京变乱 防御战:陈玉成――安庆,李秀成江浙、上海,洋枪队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1864)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含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9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四省八校”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考试]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沉浸在“施予恩惠以求羁縻”的迷梦中。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最怕的也不是割地赔款,而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说明() A.清政府内部始终坚持“华夷之防” B.制度层面的藩属体系彻底崩溃 C.封建天朝体制的束缚依然严重 D.外交近代化阻碍清政府集权政治 解析:无论是鸦片战争后“施予恩惠以求羁縻”,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惨败后害怕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都说明“天朝上国”的传统藩属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清政府的外交,故选C项;“始终坚持”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藩属体系并没有彻底崩溃,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理念的恐惧与排斥,与集权政治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2.[2020·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曾国藩家书载:“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材料所反映史实表明() A.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B.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开始“合法化” C.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开始举办洋务以反对外国侵略 解析:根据材料“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而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可知,此时为鸦片战争后期,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掠夺开始

“合法化”,故选B项;洋务运动标志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与材料所述时间“鸦片战争时期”不符,排除A项;《南京条约》后中国放弃“闭关锁国”政策,与材料所述时间“鸦片战争时期”不符,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举办洋务以反对外国侵略,与材料所述时间“鸦片战争时期”不符,排除D 项。 答案:B 3.[2020·苏北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1867年恭亲王奕讠斤(道光第六子)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认为此举“以夷变夏”,“上亏国体,下失人心”,“甚为可耻”。奕讠斤驳曰“今不以不如人为耻,而犹以学人为耻”。而士大夫聚党私议不息,阻拦投考同文馆的人员,多方讥诋,斥奕讠斤为“鬼子六”。据此可知() A.顽固派被动接受新式教育 B.洋务派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C.西方科技不能适应中国国情 D.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举步维艰 解析: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的奕讠斤在设立新式学堂中遭到顽固派的反对,说明近代教育变革艰难,故选D项;材料中顽固派坚决反对对西方知识的学习,排除A项;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但强调“中学为体”,排除B项;洋务派对西方科技的学习遭到反对不能说明西方科技不适应国情,排除C项。 答案:D 4.[2020·焦作市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近现代史书面作业(部分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问题汇集2017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是什么? (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分析说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怎样理解“文明的失落”? 暂缺 5、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和地位。 暂缺 第一章 6、如何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请展开论述。(如何理解“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评“帝国主义侵略有功”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总的来说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当然并不能完全的说资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完全无作用的,如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