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24 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安徽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24 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安徽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24 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安徽专用)(新课标)2014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24 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训练二十四[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引擎.(qíng)发酵.(xi o)

滞.纳金(zhì) 曲.径通幽(qū)

B.逆袭.(xí) 角.逐(jiǎo)

捅娄.子(lóu) 瑕不掩瑜.(yú)

C.脖颈.(jǐng) 烙.印(l o)

钻.牛角尖(zuān) 萎靡.不振(mǐ)

D.推诿.(wěi) 缜.密(zhěn)

潜.规则(qi n) 稳操胜券.(qu 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蔡明上了2013年春晚,当被问到“你会放弃它吗?”蔡明连说不一定。她透露蛇年春晚准备了四个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强过关,其余三个则差强人意

....,被直接毙掉。

B.近日,上海黄浦江水面出现2000多头死猪。事情发生后,供水企业加强了水质监测。

人们在关心水质污染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

C.两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领导干部们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也有来自最基层

的代表委员的心声;既有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也有平头百姓的一得之见

....。

D.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抢”到了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

因为他要代表农民说几句话,这是他处心积虑

....准备的建议,怎么舍得放弃不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医学研究表明,气温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提高。

C.计划于6月至8月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3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D.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等,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4.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成都成为第十二届《财富》论坛的举办地主要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4分)

今年6月6日至8日,第十二届《财富》论坛在成都举行。在挑剔的《财富》杂志看来,成都这座西部城市,不仅是中国“幸福感最高”的城市,更是“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浪潮的主要阵地,是中国新未来所在。

成都作为西南第一大城市,是国家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巴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商周时代的金沙遗址被考古专家发掘后,将成都建城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过了苏州,成为中国未变遗址最长久的城市。成都在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唐代成都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表达你对幸福的看法。(5分)

对老师来说,幸福是上课时看到学生听讲时专注的眼神,是下课时听到学生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试仿照下面的示例,在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对象,根据备选人物的相关特点拟写一副对联。(6分)

示例:(苏武) 汉臣持节牧北海,鸿雁捎书回故乡

备选人物:李白杜甫李清照文天祥鲁迅朱自清

选择的人物:( )

拟出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

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流入朝鲜占主要方面。我国原有“箕子去国”的故事,说周武王灭殷商后,殷王族箕子不愿事周,率领五千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了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最初传入朝鲜。这段广为流传的旧事不免带有传说的色彩,但是,中朝两国人民早有交往却是事实。中国战国时代,天下纷乱,干戈四起,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有许多人为避战祸,经由辽东半岛或山东半岛浮海到朝鲜,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秦汉之际,两国也有密切的往来。

中国的金属生产工具,包括先进的铁器很早就流入了朝鲜。稍后,中国铜镜、漆器和兵器等也传入朝鲜。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朝鲜古来崇尚儒学,不少人能背诵《诗经》《春秋》,熟知《周易》。人名、地名取自《周易》卦名和十二地支的很多。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与我国相同,衣袖宽大的朝鲜服装至今犹保存中国古代的遗风。在朝鲜三国时期,中国文化仍不断地传播,特别是在发展经学、儒学、佛教三个方面,使朝鲜当时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深受影响。高句丽在大学里讲授中国经学史,百济和新罗也先后设立了儒学教育,公元372年,姚秦苻坚遣使护送名僧顺道带佛像、经书赴高句丽,这是佛教最早从中国正式传入朝鲜。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流通,中国南北朝的文明大量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百济输送到南朝的手工艺品做工精致,朝鲜的歌舞音乐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隋唐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初,长安城中居住着许多朝鲜音乐家和舞蹈家,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当新罗统一朝鲜后,将王号、年号都改用了汉文。它倾慕唐代文明昌盛,竭力仿效,于是向中国派出了遣唐使和留学生,政制和服饰都参照唐朝,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当时到中国来的新罗商人和移民人数很多,他们多聚居在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了朝鲜人居住区——新罗坊。中国的发明也陆续传到了邻邦。造纸方法估计在四世纪前期就传去了,朝鲜是最早获知我国造纸术的国家,三国时期已能造出很优良的纸张了。中国十一世纪发明活字印刷后,不久传到了高丽。中国发明的火药约在元代引入朝鲜后,朝鲜自己制

成了火器,并在抗倭斗争中成功使用。

摺扇是朝鲜首创的取凉与装饰用品,这一风雅之物流传到中国后博得了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墨客的极大喜爱。十三四世纪时,高丽的造船技术已很发达,建造的兵船载量大、航速快、战斗力强,元世祖忽必烈渡海入侵日本之役,就是按照高丽船样式打造了大量兵船。元朝时,重要的作物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经栽种成功,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还对外出口,在十四世纪末供应中国的女真人,十五世纪初起,开始向日本输出棉布。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朝野人士都很注重书法艺术。高丽太上王忠宣王于十四世纪初在元都燕京开设万卷堂,探究书法、儒学和文学等,其中的高丽儒学家李齐贤,在书画、诗文方面造诣很高,他与赵孟等中国大书法家交往,把赵孟的字体介绍到国内,以“松雪体”流行于高丽。

有清一代的朝鲜有识之士和中国学者之间也有频繁的接触,十八世纪的朝鲜实学家洪大容、朴趾源等许多人来到北京,搜集了大量中国书籍载回国内,回国后主张学习中国的文明和从欧洲传入中国的西学和先进科技,借以达到朝鲜的繁荣富强。当今,朝鲜文化仍融入中国文化的因子,2010年朝鲜国宝级艺术团体——血海歌剧团潜心50年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演,观众十分喜爱朝版的林黛玉、薛宝钗,曾在中国引起轰动效应。

(节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有删改)

7.对“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的有关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箕子去国”的故事只是传说周灭殷商之际中国的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等传入朝鲜,实际两国文化交流有可能更早,也有可能稍晚。

B.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朝鲜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

C.中国与朝鲜两国农作物文化相互影响,元朝时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后来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又在十四世纪末供应给中国的女真人。

D.当今,中国与朝鲜两国艺术文化仍互相交流,如在中国巡演的朝鲜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就是扎根在中国文学名著曹雪芹作品基础之上的。

8.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段论述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如周、战国、秦汉,结尾一段说清朝、当今两国文化仍有交流,可看出大体是以时间为顺序论述的。

B.第二段主要举例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朝鲜在文化的许多方面与中国相似,甚至于相同,完全向中国学习。

C.第三段重点论述新罗统一朝鲜后在文化的许多方面模仿、追随中国,次要论述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朝鲜及在朝鲜的发展运用。

D.第四段先具体阐述朝鲜的摺扇、造船对中国的影响,再采用间接论述中国棉花传入朝鲜和中国诗书画对朝鲜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战国时代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多人为避战祸浮海到朝鲜,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

B.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相同,说明两国在文化交流上的互相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

C.新罗统一朝鲜,王号、年号改用汉文,向中国派遣唐使、留学生,政制、服饰参照唐朝,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

D.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人也注重书法艺术,有人在书画、诗文上造诣很高,这是

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训练二十四

1.D [解析] A.发酵.(ji o);B.角.逐(jué);C. 脖颈.(gěng)。

2.B [解析] A项,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C项,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不能作为第三者的陈述。D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3.B [解析] A.句式杂糅,是“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会发作”两种表达方式的杂糅,删去“发作”即可。C.搭配不当,“神舟十号”与“一次”不搭配。D.成分残缺,应在“自然”后加“的特点”之类的词语。

4.[答案] 经济、历史、文化、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道题主要是要筛选出重要信息,由材料可看出,本材料主要写了成都的四个方面,以第二段为重点,可逐一筛选归纳。

5.[答案] 对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人来说,幸福是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是他们的咿呀学语、摇摆走路;对相依相伴携手走过人生的夫妇来说,幸福是相濡以沫,是彼此拥有健康的身体。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首先明确对象,然后针对这一对象思考出幸福的具体内容,不仅要贴切,而且要具有这一对象群体的个性化特点。

6.[答案] (文天祥)犹存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6分,上下联各3分)

[解析] 拟写对联应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押韵等基本要求,同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对联内容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7.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错误原因是任意缩小概念的内涵。“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表述不正确,“主要”两个字错误,原文在“文化交流”概念上没有表述过主要是在哪一方面交流,只是举例论述。另外,“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不是在唐朝,文中说是南北朝时期。

8.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B项分析错误,第二段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两国在文化的许多方面相似,甚至于相同,朝鲜在有些方面对中国也产生过影响。C项结构分析错误,“重点”“次要”分析不正确,第三段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是并列的,只存在论述时的“先”“后”关系。D项“间接”论述的分析错误,是举例直接论述。

9.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分析概括不正确,原文没有此意,不能说明“早期”“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他们为了躲避战祸也是自己主动离开的。C项“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分析概括不正确,原文只是说“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说明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向往中国的先进文化,许多文化都类似甚至于完全同于中国。D项对文章的分析概括不当。“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概括不正确,题肢的意思是外国人学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绵延不绝,显然是推断的结论错误,况且“根本原因”过于绝对,也就是说前面的内容不能推导出“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字形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字形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一字形 每小题4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肇事擀面杖旁证博引弃之如敝履 B.诡秘吊书袋煞有介事吃一堑,长一智 C.玷污杀风景并行不悖口惠而实不至 D.辐射忘年交棉里藏针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练卓尔不群参予雷厉风行 B.贸然食不果腹龟裂协从不问 C.寥廓兵荒马乱耗费秘而不宣 D.缘份黯然失色通谍戴罪立功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精萃白内瘴要言不繁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B.欠收爆冷门渊远流长言必信,行必果 C.通牒绵里针盘根错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D.炫丽殊不知见风驶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4.(2014·济宁检测)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受益惟谦,有容乃大”。与人相处,懂得谦虚礼让,我们才会有所裨益;人之相交,学会宽容善待,德行才会显得伟大。因此,即使是冥玩不化的人,我们也切忌对他忿然忌恨。 B.谈到反腐问题时,总书记表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反腐不能讳疾忌医,如果任其滋生蔓延,必会祸国殃民;他还称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C.文物造假者虽有百密必有一疏,假文物定会露出模仿的蛛丝马迹,我们将通过文化符号的历史演变与真品比较,揭穿“造假帮”的鬼域伎俩,使赝品原形毕露。 D.春天,莺歌燕舞,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它们摇曳在屋顶上方,尤如刚刚出茧的蝴蝶娇弱的翅膀。姹紫嫣红的樱花,宛如旭日东升时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祥云。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截流开源节流成功计日程功 B.委屈委曲求全惹事惹事生非 C.勾通沟通思想义气意气用事 D.宣泄水泄不通勉励再接再厉 6.(2014·兰州高三质检)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临近高考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一张一驰。 B.“网上阅卷”改革了传统的阅卷模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扫描技术,实现了全程监控,提高了阅卷质量。 C.1月14日晚,青岛海啸球迷协会200多名英超铁竿球迷欢聚一堂,一起观看了英超曼城德比大战,协会的10多名足球宝贝还到现场热舞助兴。 D.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历来讲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现代的中学生应当牢记“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7.(2014荆州调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萌孽桀骜废解双刃剑黯然失色 B.遗憾暮蔼国萃雄赳赳兴高彩烈 C.螫针跋涉伶仃胰岛素头荤目眩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全套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全套教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低分作文的弱点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压缩语段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学会分析议论文事实论据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人物传记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访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科普作品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答题指导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开好凤头扣人心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扩展语句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四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五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答题指导六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正确使用词语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考场作文文采训练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观点型命题的审题立意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三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二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四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炼字型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综合运用之漫画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一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现代文阅读Ⅰ1

专题提升练1 现代文阅读Ⅰ(一) (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与“表现现实”的传统文学路径不同的是,在网络文学中,现实世界退居幕后,已经不再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玄幻穿越类网文要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与之相对应,网络文学对世界的再创造要求其理想读者抛弃现实世界经验和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的世界设定,沉浸式地进入网络文学文本当中。 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作者创造文本后交由读者解读与评判,作者和读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读者可以对作品实时评价,作者也可以即时接纳读者的设想与建议,改变自己原本构思的走向,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文学成为作者与读者群想象的狂欢,成为不同主体合作完成的作品。 网络文学的作者对于“流量”与“变现”的需求,使得当下网络文学“粉丝向”严重,大行其道的“爽文”正是“粉丝向”发展的产物。这类“爽文”直白地表达人类的欲望,建立起一个没有根基的乌托邦。“金手指”泛滥、“套路化”严重,而这类“爽文”永远可以戳中人们的“爽点”,从而拥有永恒的读者。 不过,无论何种文学类别,其“流量”大小永远不能成为评价它的唯一标准。对于网络文学而言,流量既是商业的助力,也是资本的镣铐。因此,网络文学要想在商业性与文学性的拉锯之下寻找相对的平衡,在网络文学中表现现实问题、呈现人类普遍的情感价值与取向,则不能唯流量是从,要建立其自身的主体性。令人欣慰的是,网络文学中也确实产生了挣脱镣铐的文学佳作。 邵燕君等人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中,从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遴选了五位经典作家的作品,以其判断标准来看,是否“传达了本时代最核心的精神焦虑和价值指向”、是否“成为某种更具恒长普遍意义的‘人类共性’的文学表征”等,仍然深受传统文学评价标准的影响。 然而,网络文学不同话语主体的交锋对文学圈内的评审标准发起了挑战。参与者的普泛化必然导致更多元、更健康的话语语境的形成,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必须兼顾文学内部与大众传媒等多个向度。邵燕君等人的这套评价标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较为全面的网络文学评价标准,但是,网络文学的快速生长性决定了其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浅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一场文学之间的角力》,新华网) 材料二: 一些文学研究者对大众文艺的基础功能与核心竞争力认识不清。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情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谦敬词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谦敬词 (1)“家”、“舍”、“令”等谦词 ①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 兄等; ②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由“寒舍”而不用“寒府”, 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③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2)用“小”、“拙”、“寒”、“草”、“愚”、“鄙”等字表谦 如犬子,“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3)用“贵”、“尊”等字表敬 如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 语言得体练习 1.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从语体风格来看,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A.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反纪律的党员以应有批评或处分,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除出党。 B.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明天起,下午两点钟进幼儿园,每天可以在家里午睡。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D.对于确属坚持错误意见和无理要求的人,要给以批评教育。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

专题二修辞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中的“常见”是指使用频率高,学生见得多且较为熟悉。江苏省《考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修辞手法有以下七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修辞手法的考查,重在“运用”,即要求考生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语意和语境的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次:一是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某种特定的内容,二是能解说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表达上的作用。 修辞手法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其出题方式常常翻新花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备受命题者青睐。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仅体现在各类语言表达题中(常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结合考查),也体现在现代文阅读及古诗词鉴赏中。因此,加强对各种常见修辞的辨识能力、熟悉掌握各种常见修辞的表意功能以及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常见修辞来表情达意,是复习备考中的重点。 掌握七种修辞两步突破修辞题难关 【真题试做】 (2017·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解析A项,“一带一路”比喻成“新引擎”;C项,“网络病毒”比喻成“洪水猛兽”;D项,“我国企业”“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的转变比喻成“弯道超车”。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导读:词类的活用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助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例如《狼》:“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句中的“洞”本是个名词,表示“洞穴”,这里却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为动词,作谓语,表示“打洞”。再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句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分别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这种情况就是词类的活用。现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铁了心”、“密切关系”、“巩固国防”等,但却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总的说来,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

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所以也附在这里加以介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例如: 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③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满井游记》)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例如: ①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厖攻铚、酂、苦、跖、樵,皆下之。(《陈涉世家》) ②秦师道东。(《左传氛辍罚? 二、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习题课1

习题课1“实词、虚词、熟语”题分类训练 题组一实词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了财权,管好了政府的“钱包”,诸如约束三公消费、________行政开支、遏制奢侈浪费之类的难题,将随之迎刃而解。 ②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小记者们参观了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整个过程,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时提出各种问题,详细________了采访的每个细节。 ③非法侵入是国际民航保安的常用语之一,未经________进入停机坪、候机室等限制区域,都是非法侵入,各国均将非法侵入行为定为违法犯罪。 A.节减记录授权B.节减记载受权 C.节俭记载受权D.节俭记录授权 答案 A 解析“节减”指节省减少,动词;“节俭”指节约俭省,用钱用物有节制、不浪费,形容词。“记录”指如实写下来,常指边听边记;“记载”一般用于事后把事情记在文章或书里。“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指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2013年4月,澳新银行发布研究报告称,人民币正在________取代日元在亚洲的主导地位,人民币跻身世界三大主要货币只是时间问题。 ②中国小说总是不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侧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使读者________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③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4日从上海送检的鸽子样品中________到H7N9禽流感病毒后,上海市紧急进行处置,于5日凌晨关闭了沪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活禽交易区。 A.逐步体会检测B.逐步领略检验 C.逐渐体会检验D.逐渐领略检测 答案 A 解析自然而然的变化多用“逐渐”,有意识有步骤地转变多用“逐步”。人民币“取代日元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是有步骤、可操控的行为,故①句应用“逐步”。“体会”指体验领会,含有理解感受的成分;“领略”指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根据语境,②句应用“体会”。“检验”指检查验看,检查验证。用一定的标准衡量是否合格或合乎规定;“检测”指检验测定,通过一定的手段查验、发现有关信息。根据语境,③句应用“检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 重点文言字词 《劝学》战国时期~荀子 学不可以已:停止声非加疾也:加大、洪亮而闻者彰:清楚 非能水也:会,善于,擅长而绝江河:横渡善假于物也:借助 锲而舍之:用刀雕刻金石可镂:雕刻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因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比;“而”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而”表递进,而且;乎相当于“于”,对 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递进 《师说》唐~韩愈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风尚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 斫榛莽:砍引觞满酌:拿起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颓然就醉:接近,就要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先前 故为之文以志:为,与;志,记 施施(yí)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表顺承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而,表转折;之,的 《六国论》北宋~苏洵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可以;以,凭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先例,旧事 《阿房宫赋》唐~杜牧 霁何虹:雨过天晴族秦者,秦也:灭族戍卒叫,函谷举:攻占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没有尽头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某处,得幸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此词还可理解为“可爱”) 盘盘焉,囷囷焉:放在形容词后面,翻译成“…的样子” 《指南录后序》南宋~文天祥 都督诸路军马:统率缙绅:士大夫时北兵已迫修门外:逼近 萃于左丞相府:聚集予更欲一觇北:窥视直前诟虏帅失信:责骂 诡踪迹:隐蔽穷饿无聊:没有依靠诋大酋当死:辱骂 凡三百里:总共非人世所堪:忍受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解除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顾惜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到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差不多 追购又急:悬赏捕捉;购,重金收买号呼靡及:没有人(答应)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但,只;顾,考虑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料想;可以,可以用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立刻(还可理解为“赶紧”“急忙”“仓促”“突然”“就”“竟”)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构”和“恶”都可理解为“陷害”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数”还可理解为“数落”“责备”)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要求。 2、了解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 3、掌握论述文选择题常见的设置陷阱。 4、掌握论述文的答题步骤。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考纲”(学习《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要求。)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3. 论述文选择题常见的设置陷阱 一、分析选项时,可以运用“双合”法 所谓的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 符合文意指在做题时将每一个选项逐一进行比照,比照该选项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而意思变了没有,不要只是看文字是否相同。 符合题意是在比照符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选项是否符合题干的的意思,要将题干中的几个要点和选项进行分析,完全符合题干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比照分析时一定要“严谨”。 二、排除干扰项 一般来说,命题者会从以下八个方面设置考点 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 已然与未然(混淆条件) 前期与后期(混淆时间) 主要和次要(主次颠倒) 选择与兼备 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 Ⅲ核心突破一

突破一品象悟境,鉴赏形象 [导语]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三类,它既是鉴赏诗歌的基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要完成鉴赏形象任务,就要把握古诗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对于一轮复习来说,就是要重点把握三类形象,尤其是意象的特征及背后的思想感情,答好相关试题。 一、理解人物形象必备知识

(说明:每首诗都有自我形象,但不一定都有他人形象。)

结合课本知识填空。 《琵琶行》一诗中的客观人物形象是琵琶女,其形象特征是年老色衰、沦落江湖。主观人物形象是作者(白居易),其形象特征是怀才不遇、沦落江湖、忧愁痛苦。 古诗中八类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①正直之士: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②爱国之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③隐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④失意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⑤报国之士: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⑥游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⑦疆场将士:献身边疆、反对征伐。 ⑧痴情儿女:缠绵悱恻、爱恨情长。 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鉴赏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颔联劝勉,上句勉励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丹国王认识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不要失大国风范。颈联嘱咐,上句要身居沙漠的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代指子由,这不仅因为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 (一)语境推断 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的是“南迫洛阳”一句中“迫”字的含义。审视该句语境“今河内带河为国,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可以看出,“南迫洛阳”一句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解释为“逼近”更符合上下文意。据此可以推断,该题A项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因为“逼迫”的对象应为“人”,而该句中“迫”的对象是“物”(洛阳)。 又如2005年重庆高考(课程)试题中考查“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中“质”字的含义,从这一段的上下文来看是说那些富人不拥有“田籍”却要向百姓收税,由此看来“质”与质问之间显然没有什么关系,而应理解为“抵押”。 (二)巧借字形 中国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 如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

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了。所以该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又如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甲卷要求解释“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其中涉及对一个“籴”字的考查,而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考生而言都比较陌生。如果观察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由“入”字和“米”字组成的会意字,故其本意应为“买进粮食”,与“粜”相对。 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娶)(《孔雀东南飞》) 屈平既绌(黜)(《屈原列传》) 召有司案图。(按)(《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迁移联想 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在揣测实词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援引解释。 如2006年四川高考试题考查“环堵之中”的“堵”的含义,联想到高中语文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推断出所给选项“院子”的说法显然有误。 如2005年北京高考试题考查“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一句中“诛”字的含义,我们就可以联想到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一)

2013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4 题。 野花为谁开 曾纪鑫 ①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山道上,没有风声、虫鸣、鸟叫 ,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 着,静静地感受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②突然 ,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 ,不觉一声惊叫 ,赶忙跑了过去 ,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 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 ,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 ,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 ,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 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 ,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 ,高远而深邃 ,神秘而肃穆 ,令人心旌摇荡 ,神思翩跹??③这时 ,一声叫喊将我从欣赏与陶醉中拉回现实,挚友邓君正站在前面向我招手。抬眼望去 ,大家 已然走出好远。我瞧瞧野花 ,舍不得就此撇开离去 ,便狠狠心 ,将那细茎掐断 ,如获至宝般地拿在手中,跑步赶上前行的队伍。 ④邓君见了野花 ,情不自禁地赞叹它的艳丽 ,同时惋惜它的就此夭折 ,声讨我对它的”专政” 与”暴行”。我分辩说 ,野花得感谢我才是 ,它寂寞地开着 ,又将寂寞地凋谢 ,是我发现了它的美丽 ,其生命之价值才得以实现。说着 ,猛然想起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 ,不觉吟诵道 :”驿外断桥边 ,寂 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 有香如故。”又将野花凑近鼻端 ,深深地吸了一口。一股淡雅的馨香顿时充盈胸腹,于是 ,不由得 反问自己 ,难道没有我的发现 ,野花的存在便真的失去意义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没有见到之前 ,它已经展开花瓣存在着 ,显示出生命的圆满 ;我的发现反使它惨遭”厄运”只,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从这一角度来看 ,是我斩断了它的生命之源 ,使它的价值化为乌有??⑤就这么一朵野花 ,不觉使我心思烦乱 ,理不出个明晰的头绪来。它开在深山野地,没有同伴 ,没有竞争 ,自然也就没了嫉妒与恭维。那么 ,它到底为谁而开放呢 ?既不为人类 ,也不为同伴 ,难道为那些野草树木、藤蔓岩石、秋虫小鸟、野兔猴子 ,抑或秋云、风雨吗 ?显然都不是 ! 它盛开着 ,孤 孤单单、寂寂寞寞 ,却又旺盛饱满、热热闹闹 ,真可谓蓬蓬勃勃、轰轰烈烈了。不在乎环境,不在乎观众 ,不在乎对象 ,作为一种生命 ,它曾经生存过 ,怒放过 ,辉煌过 ,既不为别人 ,也不为自己。没有强迫,没有诱惑 ,自自然然孕育 ,自自然然盛开 ,又将自自然然凋零。一切顺乎自然 ,圆润而完满。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地之大道 ,一种永恒的呈示么 ? ⑥于是 ,我不禁想到了一个佛教故事。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时 ,一言不发 ,只用一 只手拈起一朵鲜花微笑。弟子们顿时寂然 ,用心揣摩他的用意 ,但都不甚明了 ,只有弟子迦叶心领神会 , 突然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便将心印法门传给了迦叶。这一法门 ,有别于正统佛教 ,它微妙无 相,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传至我国 ,后来发展蔓延为影响深远的中华禅宗,演奏出无数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试题(带答案) 专题十四小说阅读[学法――把握人事,洞察百态] [考题位置――第11题]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散文阅读

专题二散文阅读 ——散体文章自由笔,形散神聚格调新 散文文体近几年在课标全国卷中没有出现,但是在高考考纲规定的考查范围内。因散文不易读懂,因此本专题在熟悉考情的基础上,从读懂四类散文文本切入,然后分考点突破,在每一考点中,再分题型进行系统复习;对每一题型,先通过典题,揣摩解题思路,再学习相关技法。这样有理论,有技法,有训练,形成解题能力。

一、研究考情明命题点 下面以2015年湖北卷、2016年天津卷为例,列举高考散文阅读的考点:

1.从阅读材料的选取方面看高考散文类文本特点 (1)选材范围方面:选文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2)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2.从命题方面看高考散文类文本命题规律 (1)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查内容、基本套路、设题模式基本稳定,“变”是指探究方向每年都有所变化。纵观这些年的高考题,散文文本的考点主要有: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中理解词句含意、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2)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结构,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因命题点需知文体特征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本专题所讲的就是狭义的散文。 (二)散文的特征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讲座(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题讲座(五)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过去是一个常考点。近几年《考试说明》在该项上加了“*”号;今年撤销“*”号,表示有可能考。因为有几年不考,教学中也把它放在一边,因此,今年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考试说明》中是放在“表达应用”的第1条。它告诉我们标点符号与“表达”相关,考的是“应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本质上说,是考查对句子结构、意思、语气等的正确理解以及表达中相关问题标示。 一、点号的种类和用法 1.句末点号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这里主要说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使用问号应注意下列几点: (1)反问句和设问句。前者只问不答;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1:①事实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②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 句①是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包含在句中,句②是设问句,自然都应用问号。 (2)选择问句。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项之间用逗号。 例2:今年暑期是到哈尔宾旅游,还是到海南旅游呢?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以用问号。 例3:请你去把李老师找来行吗? 句号,是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是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感叹句末了的停顿。但语气很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和语气强烈的独词句,也用感叹号。 例4:①祥林嫂,你放着吧! ②世界哪有不存在矛盾的地方! ③长途! 2.句中点号 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这四种。 (1)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5:这个果园里果木的品种真多,有桃树、杏树、梨树、李树等。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等连词,则该处不用顿号。 ②并列词语中包含并列词语,则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6: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

(完整版)高三语文总复习一

高三语文总复习(一) 高三语文总复习(一) 一高三总复习指导思想 1回顾两年来学习语文课的成果 学于书本培养能力 返回书本增强能力 2进行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一轮”复习重在复习课本知识 “二轮”专题复习旨在瞄准考点 “三轮”综合复习意在应考准备 3高考语文考点,人人心中有数 二高三语文总复习暑假任务 1进行“一轮”总复习,重点在1-4册,兼顾5-6册。 2通过“一轮”总复习,初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3“一轮”总复习与高考考点挂钩。使同学们明确复习课本与准备高考的关系是什么。 4谈谈语文暑假作业,提倡做些什么。 (1)做一本语文总复习练习册。 (2)有计划地复习1-4册,可以兼顾已学过的5-6册有关篇目。 (3)每天看《新闻联播》《新闻360°》《特别关

注》《法制进行时》......可以根据个人时间进行选择,保持与时代步伐的一致性。 (4)文化积累:名人名言;奇闻异事;民俗文化......了解你生活区域特点的事物,了解一位或几位 你敬仰或喜欢的人物。请注意细致了解不可只知大略。 (5)翻阅《新华字典》《汉语成语小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词)鉴赏辞典》......有计划地阅读。 (6)留心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留心;观察;思索;评论,写下点什么。 第一册复习 高中语文第一册共有六个单元,按每册固定两个古 文单元外,其他四个单元:现当代诗歌单元;散文单元;演讲词(议论文)单元;序言单元。 升入高中以后,我们开始接触不同的文学样式。 一、首先是“诗歌”。 文学体裁:散文,小说,戏剧,诗歌。 “诗歌” 1,概念 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 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 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三语文专项训练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沉疴坎坷呵护苛捐杂税百舸争流 B.犊子渎职黩武买椟还珠连篇累牍 C.匍匐辐射佛戾扬汤止沸拂袖而去 D.沏茶蹊跷畦田体戚相关栖身之处 答案:B (A.疴kē 坷kě 呵hē 苛kē 舸gě;B.犊dú 渎dú 黩dú 椟dú 牍dú;C.匐fú 辐fú 佛fú 沸fèi 拂fú;D.沏qī 蹊qī 畦qí 戚qī 栖身qī) 2、下列词语加黑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坼(chè) 短暂(zhàn) 中肯(zhòng) 审时度(duó)势 B、脂(zhǐ)肪跻(jī)身瘦削(xuē) 海市蜃(shèn)楼 C、梦魇(yǎn) 押解(jiě) 塑(sù)料暴戾恣(zì)睢 D、泄露(lòu) 酗(xù)酒剖(pōu)析有的放矢(shǐ) 答案:D(A项“短暂”的“暂”应读zàn,B项“脂肪”的“脂”当读zhī,C项“押解”的“解”当读ji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和蔼可亲捭官野史按部就班山青水秀 B.出类拔粹饱经沧桑遗笑大方出奇致胜 C.火中取粟含辛如苦修葺一新前仆后继 D.幅员辽阔步履维艰苦心孤诣风波迭起 答案:D (A:稗、清;B:萃、贻、制;C:栗、茹)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屏幛乌烟瘴气通谍面黄饥瘦 B.摒弃孓然一身消弭市场扫瞄 C.伸张披沙捡金噩梦昭然若揭 D.缉捕食不裹腹炫耀碑帖临摹答案: B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新技术研究计划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向高速宽带化进军提供了技术、产品、经验和人才的。 ②200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使用重新的教材。 ③1月24日早晨,“神舟”五号轨道舱在航天测控人员的管理和控制下,已在太空正常运行了100天。 A.支持审订精心精确 B.支撑审定精心精确 C.支撑审订精确精心 D.支持审定精确精心 答案:A (支持:援助、帮助;支撑:抵抗住压力。审定:审查决定,常用于对法规、政策、计划等;审订:审阅修订,常用于对书籍或文章等。精心:特别用心、细心;精确:非常准确、正确,按标准对数据等进行处理,技术性很强)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滞后,经济活动中合法与不合法________不分明。 ②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________暴利。 ③描写差不多没有,偶然有,也只就那农村生活里取喻,________了当,可谓新鲜有味。 A.界限牟取简捷B.界线谋取简洁 C.界限谋取简洁D.界线牟取简捷 答案:A 7、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应付入世带来的挑战,服务行业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在服务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吸引着消费者如过江之鲫般纷至沓来,从而使效益大增。 B.如果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用高标准要求自己,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美好。 C.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行径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利,同时也砸了商家自己的牌子。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第二轮复习 一、强化基础 基础过关是第一轮复习的重要任务,包括: (1)实词120个;(2)虚词18个; (3)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词(包括单音并列、偏义复词)约80个,如:结束、开张、可怜、所以、卑鄙、指示、绝境、中间、作息、父兄等; (4)古今同形异义单音词若干,如:寻、币、、坐、易、购等; (5)常见通假字约90个; (6)词类活用的10种主要类型; (7)特殊句式:判断、被动(包括动词本身表被动)、倒装(4种)、省略、疑问; (8)复音虚词和固定格式,如:所以、以为、虽然、然则、因而等(古今同形异义)、“得无…乎(耶)”、“无乃…乎(与)”、“岂(得)非…与”、“如…何”等。 第二轮复习应缩小范围,根据前段复习的情况,筛选出学生不太熟悉或掌握不好的部分加以强化,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通过训练,加强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切实提高解题能力,严守得分点。 二、实词、虚词要归类复习,集中掌握,注意词的“文中义” (一)、设计练习,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于比较中熟练掌握。如: 1、解释下文中5个“非”字的意思。 李斯非.(1)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2)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3)秦记皆烧之。非.(4)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是古非.(5)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答:(1)驳斥;(2)责怪;(3)(4)不是;(5)认为……不对。(这是同中见异) 2、比较下文中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看有无异中见同? 正光中,雍为丞相,给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贵极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宫……入则歌姬舞女,击筑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其竹林鱼池,侔于禁苑,芳草如织,珍木连阴。雍嗜口味,厚自奉养,一食必以数万钱为限,海陆珍羞,方丈于前。陈留侯李崇谓人曰:“高阳一食,敌我千日。”(高阳,即高阳王元雍) (1)富兼.山海(兼:兼有)(4)匹.于帝宫(匹、侔、敌均为等同、(2)丝管迭.奏(迭:交替、轮流)(5)侔.于禁苑相当的意思。这是异中 (3)连.宵尽日(连:连接)(6)敌.我千日见同) 3、下列句中的“以为”、“可以”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分别是( 3 )和( 7 ) (1)輮以为 ..轮,其曲中规以为:把(它)做成 (2)欲居之以为 ..利,而高其直以为:用(它)谋取 (3)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以为:认为 (4)不韦贤之,任以为 ..郎以为:让(他)担任 (5)刿曰:“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可以:可以靠(它) (6)“与翁有约,岂可以 ..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可以:能因为 (7)故夫取天下之计,不可以 ..不先定也。可以:能 (二)精选例句或文段,集中复习,掌握规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