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流通组织历史与现状

农产品流通组织历史与现状

农产品流通组织历史与现状
农产品流通组织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历史与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双轨经济体制,再到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迁也经历了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适应农产品流通体制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

(一) 传统计划体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制度与技术条件

1、制度条件:农产品统购统销和派购

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形成的。作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高度集权的农产品计划流通体制也开始建立(此前为自由购销体制)。从1953年到1984年以前,农产品流通计划体制是指我国对农产品所采取的统购统销和派购制度。在计划体制下,国家对于绝大多数的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78年国家收购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收购总额的94.4%1。几乎可以说,在这一阶段,农产品的价格只有两种形式,即国家收购价和国家销售价。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实行统派购管理体制有其历史原因。一是为了保证工业生产和居民的基本消费需求,国家对有限的农副产品建立高度集权的统派购制度,以实行统一的组织与管理;二是为了适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三是为了提供工业化所需的原始资本积累,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只能采取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来实现。因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为完成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巩固工农联盟,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有着客观必然性。

农产品的计划流通体制尽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而有效地动员和利1转引自易炼红,《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体系》,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第59页

用流通资源、控制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和保障农产品短缺条件下生产生活基本稳定的作用,但却束缚了商品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1)忽视了对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保护(2)抑制了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3)削弱了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2、技术条件:分类流通、纵向流通和分段流通

从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对农产品流通运行的影响看,我国的农产品计划流通体制总体表现为分类流通、纵向流通和分段流通的技术特征。

分类流通是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对流通组织专业化的要求及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在特定制度条件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设立不同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机构和体系来实现某一种类的农产品流通。前者是农产品流通的共性,不但中国如此,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后者是农产品流通的特性,是由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粮食商业组织体系、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其他相关国营商业和外贸组织体系就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分类流通的产物。

纵向流通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整个流通过程,在一个纵向的组织体系内根据农产品分配和调拨计划、按照一、二、三级流转环节纵向运行。这种纵向流通本身就是实现农产品统购统销的一个基本手段。

分段流通是指根据农产品流通的不同阶段、不同空间区域由不同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来承担,形成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分工组织体系。从农产品流通的购销环节上看是大部分农产品是购销分离,采购由供销合作社完成,销售由其他组织体系来完成;从农产品空间区域看,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城乡分工体系是分段流通的基础;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分割看,内外贸组织体系有着严格的分工;国内省际间的调拨、产地和销地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分工形成了国内市场的分段流通格局。

虽然农产品的分类流通、纵向流通和分段流通的具体内容在经济体制改革前的30年的实践中有所变动,但是其基本框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这些特征。而建立在这种流通总体框架之上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表现出了计划商品、纵向管理

和行政分配等特征。

上述农产品的分类流通、纵向流通和分段流通的技术特征也是农产品流通组织运行的基本技术条件。也就是说,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设立和运行都要服从和适应这个技术条件,必须在这个特有的技术条件和范围内开展自己的活动。

(二) 传统计划体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制度运行和技术作用要建立在特定的组织基础之上。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与派购制度的运行以及农产品分类、纵向和分段流通技术的实施都需要特定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去实现。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及其作用发挥是传统农产品流通体制运行的关键,在统购统销和派购的制度条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设立和运行服从和听命于统购统销制度的安排和服务于农产品流通的技术条件,是农产品流通组织运行的基本特征。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组织基础是国有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这是当时社会经济的制度技术条件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各种农产品供求矛盾相当突出的情况下,必须依靠国有农产品流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以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食品供应和工业所需原料的稳定供给。

由于统派购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来实现商品交换,因此,在传统体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实际上充当了强制性商品交换的工具。

1、组织类型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资源极度缺乏,农产品市场组织仅以少量的集贸市场的形式存在,并且还呈时关时闭状态。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加上意识形态至上思维统治,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的土壤。农产品流通组织只能以强烈的政治功能导向和政府配给工具——国合商业组织的单一主体形式存在。农产品分类流通和农产品流通的城乡分工所形成的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基本类型,主要就是国营粮食流通企业与供销合作社企业以及其它国有商业和外贸组织。

2、组织结构

在传统国家社会主义体制中科层等级制结构(科层组织)极为发达,各级政府都办有众多企业。而且各级政府部门基本上都按照直接配置资源的管理职能进行专业分工。国有粮食和供销合作社企业组织成为遍布整个社会的大型等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处于庞大的科层组织体系的基层,实际是主管产业部门的成本中心,与外界发生的联系所借助的仍是等级制的政府组织渠道。

由于不存在竞争性的市场,与其它配置资源、组织社会再生产的科层组织体系一样,国合商业组织在农产品市场上取得了受法律保护的农产品流通垄断地位。

(三) 传统计划体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特征

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经济,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国家强制集中了价值剩余,以此来实现工业化赶超战略。工业化赶超战略成为政治目标导向并决定着全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各种类型的经济组织也因此成为赶超战略下的国家集中价值剩余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农产品流通组织在其中担当的便是国家积累和政府配给工具的角色。农产品流通组织对于国家积累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改变工农产品贸易条件、压低农产品价格来从“剪刀差”中筹集农村产生的价值剩余。由于价值剩余集中流向城市及工业等非农产业,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目的的产品与服务供给短缺,消费需求长期处于受抑制状态,农产品流通组织同时在其中充当着政府配给的工具。显然,国家积累和政府配给工具成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基本特征。

二、市场化改革中的农产品流通组织

(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前的农产品流通,基本上是由政府实行计划控制的。进入流通的全部农产品中,由政府定价的比重高达92.6%2。这种高度集中的僵化的农产品流通体制,2陈锡文,“关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4年第6期,第15页

严重抑制了农业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培育了农村商品经济主体,也为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奠定了经济基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最早出台的改革举措之一,却又是进展最为艰难的改革举措之一,这项改革至今仍在继续深化之中。

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79年到1984年的调整价格、开放集市贸易阶段

改革的基本内容是调整价格,以改善工农业产品之间及各自内部的重大比价关系,刺激农业的更快发展。1979年国务院陆续提高了粮食、食油、棉花、生猪等18种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为24.8%。随后的几年内,此类的价格调整在部分农产品的购销方面相继进行过。在此期间,虽然也对某些指令性计划外的农产品流通实行议购议销,并由此开始形成“双轨制”的雏形,引进了市场调节的因素,但总体上局限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范畴内。

2、1985年到1991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阶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提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1984年全国首次出现粮食“卖难”问题。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使粮食统购制度失去了必要性,而且粮食提价后,国家粮食购销价格的“倒挂”,使得财政不堪重负。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仅凭计划手段难以及时准确地作出反应,因而不得不相应加大市场调节的范围。为此,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双轨制”,一方面对粮食、棉花、食油、生猪等由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在形式上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后来又改为国家定购),3其定购基数、价格由国家掌握,以保证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完成定购任务后的余粮,实行市场调节,允许自由上市,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进一步放开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的流通。这种指令性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并存的状况,构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在特定时

3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多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定购的新政策。但是,从1985年起情况发生变化:粮价降低、农资价涨、投入减少。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1985年以后,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出现了连续四年的徘徊局面。在粮食偏紧、市场价高于合同价的情况下,农民不愿与国家签订合同。粮食收购的保证程度下降,但农产品销售量却无相应减少之势,于是出现“合同制能否保障供给”的“恐慌”。在此情况下,不得不对粮食合同收购制度做实质性变动,成为指令性计划,而回归到统购派购上来。

期内的“双轨制”。实践证明,实行市场调节的农产品生产增长较快,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而实行“双轨制”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不稳定,不少农产品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且演变为通货膨胀的重要诱因。

3、农产品流通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

从1992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促使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转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产品放开经营的范围也开始扩大到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为解决长期的购销价格倒挂问题,从1992年4月1日起,国家下决心在全国范围内对粮食实行“购销同价”政策。1993年是我国粮食购销制度改革最彻底的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实行40年的粮食统销,取消了口粮供应定量办法,价格随行就市。粮食供应和消费完全靠市场调节。1993年底,粮食定购实行“保量放价”(保留定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对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也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这项重大的改革政策措施由于1993年11月份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而未能付诸实施。1994年6月起,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并加强收购市场管理,恢复了事实上的粮食双轨运行。与此同时,1995年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依靠行政力量强化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与粮食情况相类似,棉花和其他农产品也出现了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甚至低迷的状况。

4、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阶段

1998年以后,中央进一步提出了粮食流通深化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深化改革,真正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下中央和地方责权分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合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粮食财务挂帐分开,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具体措施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改革国有粮食企业。2001年又实行了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的不同政策,实际上是对“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一个矫正。2004年5月26日,《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粮食主体市场准入资格的审查职能;同年5月3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宣布,

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全面迈向市场化。

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不论主观上认识怎样,客观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计划调节的范围和数量不断缩小的过程,也就是市场调节的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农产品流通体制逐步市场化的过程。

(二)改革进程中的农产品流通组织结构:多样化流通组织的发育

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独立的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形成、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育以及政府经济调控手段的变革等等,与此相适应,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迈向转轨历程。

1、组织类型及特点

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的推进和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产品流通垄断组织面临市场化发展的冲击和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成长压力,出现了分化趋势。

(1)国有粮食流通部门和组织机构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反复中维护着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僵化和低效率的经营机制,并由此阻碍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在粮食民营企业、生产者销售合作社等市场组织尚未充分发育并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国有粮食部门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粮食生产者就无法摆脱国有粮食部门和行政系统的控制,粮食购销制度也无法最终走向市场化”4。

(2)国营商业组织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迅速成长和发育带来的不断增大的压力,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冲击下,传统的行政性公司机制的不适应性日趋突出,在改革中组织结构趋于分化、分拆并逐步瓦解。

(3)供销合作社在经历了“恢复三性”、“五个突破”和“六个发展”、“努

4张曙光,“放开粮价,取消粮票——粮食购销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5年冬季卷,总第13期

力办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以及“扭亏、刹车”、“体制创新”、“四项改造”等几个阶段的改革后仍面临着方向不清、产权不明和利益协调的改革难题,并处于边缘化困境。

然而,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开始萌芽和发育。

(1)农产品的个体私营企业组织介入农产品流通并不断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特别是2004年,我国全面开放粮食市场和收购价格,鼓励粮食经营多元主体依法入市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一批私营粮食购销商应运而生,积极参与到粮食流通中,逐渐成为粮食流通市场的主体5,私营粮商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经营成本低、贴近农户等优势,由当初的零星购销发展成为目前粮食流通市场的主力军,得到了广大种粮农户与客户的双认同6。

(2)农产品批发市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随着农产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集市贸易在搞活农产品流通、繁荣农村经济上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其交易形式和交易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适应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需要,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便在集贸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1984年起,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成,起步较早的是蔬菜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是从1988年开始的,1990年10月在郑州开办了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粮食批发市场。中央肉类批发市场于1991年10月在成都开业。

(3)各种类型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诞生,进而在全国普遍兴起。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达到140多万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运行基本规范的有十几万个。在农产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同时,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混合的农产品协会组织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地区也通过各种形式开始萌芽。据不完全统计,除在民政部登记的48家全国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外,在省民政厅登记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全国约400家,在地(市)民政局登记的约2000家。7

5刘伟霖,“民营粮商成主体”,《农民日报》2005年2月22日,第2版

6 私营粮商被定义为具有拥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和资金筹措能力、必要的仓储设施和固定的经营场地、相应的质量检验和粮食保管能力、拥有相对稳定的省内外客户,常年从事粮食购销活动的个体工商户。以别于那些“走街串巷”,利用农闲或业余时间 ,进行短期零星收购,并赚取粮食差价的的小商贩。

7 吴志雄、毕美家等,《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调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第1-2页

(4)城市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将农产品引入超市并通过连锁经营网络初步形成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双向流通格局。

上述多样化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发育构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基本框架结构。

2、组织特征:规模化短缺

我国正处于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转型期,尽管多样化农产品流通组织不断发育和成长,但总体上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仍处于构建过程中。

一方面,我国传统体制下的行政性、分配式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中尚处于转轨过程中,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组织化体系并未建立起来。农产品流通发展的现实中,大量的是自发性、流动性、小规模、手工劳动为特征,以小商小贩为主体、小商品经济形式的农产品流通组织。转轨中的国合流通组织和发展中的新型农产品流通组织构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主体。

小商品经济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在改革初期较之于短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配给制形成的垄断型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确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农业的社会化、商品化生产不断发展,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不断增长,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正日益突破地域空间限制的条件下,由于这种小商品经济方式的流通组织体系实际上与大规模生产、社会化生产并不相容,不仅其服务质量、流通成本以及在环保、公共卫生、妨害市容市貌等方面的弊端日益显露,而且这种流通组织体系绝无可能承担起日益丰富和持续增长的农产品流通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的任务。

从农产品流通的起点来看,数量众多的农户生产的种类繁多的农产品在进入市场时,面临的是小商小贩占据主导的农产品收购市场(尽管国有粮食和棉花收购市场的份额的60%依然由国合商业组织控制),传统的国合流通组织要么由于改革使基层网点变成了小商小贩,要么在市场竞争中被吞食,或改革改制后转向

其它商品的经营。

从农产品流通的终点来看,大量的农产品在进入消费环节时仍然通过小商小贩的渠道。不仅小商小贩云集的农产品集贸市场成为农产品进入消费终端的主要环节,而且承担大进大出功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批发商的构成上也是以个体商贩为主体。尽管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提升,农产品集贸市场改造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总体上看,农产品流通的批发环节、零售环节在流通组织形式上依然是大量分散的小规模流通组织占主导。

因此,无论是传统流通组织还是新型流通组织,规模化短缺构成我国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现状

组织资源短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基本现状。组织资源短缺的基本原因就是传统流通组织改造不到位、市场组织与流通行业组织发育迟缓。

(一)传统国合流通组织的改造步履维艰

1、国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组织的改革:非组织化趋势

国营粮食企业、国营商业企业作为传统体制的产物,其改革始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改革呈现的基本特点是:

(1)粮食流通企业改革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反复,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国有粮食企业总计43259户,其中购销企业24519户,购销企业的主体部分是直接面对粮农的乡镇粮站和粮库8。我国近年来粮食流通企业的改革改制的初衷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产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而增强粮食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实际的改革改制过程中,简单实行以“买断工龄”为基本操作方法的改制方式,演化为实质上的减轻企业人员和债务负担、缓解地方政府社会和经济压力的权宜之举。由于改制方法设计缺乏科学性及操作的

8冀名峰,“我国粮食市场上的同步性问题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3

不规范性带来的国有资产的潜在流失尚且不论9,单从改制后的企业能否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何种位置,能够发挥何种作用,目前还难以判断。

(2)国营商业企业的非系统化,使高度组织化的国有商业公司系统基本解体,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与社会化大流通相适应的具有纵向控制能力的新的公司系统,却因认识上的滞后而丧失了许多机遇,始终未成气候。

(3)粮食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后的功能有异化趋势。在2001年全面推行的粮食流通企业改革改制后,县以下粮食流通企业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调控市场的基本功能,与私人粮商的区别只是产权结构上的差异。

2、供销合作社流通组织的改革:目标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高度不一致

以供销合作社为代表的中国合作社(包括信用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等三大合作社体系)从一开始建立起,是按照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模式,作为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工具的模式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的。而且,由于供销合作社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折腾所导致的与国有商业部门的“三分三合”,实质是对供销合作社性质认识不同的结果。

供销合作社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历次改革,也基本上是作为一个合作制企业组织,或者说作为“二国营”的企业组织来加以设计的,比如“恢复三性”、“五个突破”、“六个发展”、“四放开”等等。尽管1995年中央5号文件将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方向定位在“办成真正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10,但实际作为政府部门存在的全国供销总社也承认“那只是一个长远目标”。

各级供销合作社的改革的基本做法也都是按照企业改革的办法来推行。尽管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从1995年以来在不同阶段都分别制定了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但在具体推行上却陷入可操作性的政策困境。很多地方供销社的改革在争取不到系统政策的同时,不得不转而寻求纳入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统一

9 实际上,所谓“郎咸平旋风”所针对的国企改制中的大面积国有资产流失,在粮食企业改制中也在所难免。2004年8月,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引发的关于产权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及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等问题的讨论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场讨论的人数之多、之复杂,参与人员立场、结论的对立性之强烈,都是近年来所罕见。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

盘子里。

供销合作社在2000年实现全系统汇总盈利后,近年来提出的“四项改造”的思路,只是在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战略的选择上与以往历次改革的选择不同,突出了与“三农”的紧密结合。这与1995年后供销合作社退出政府序列,在归口管理上与过去不同有关(1995年前归财贸口,1995年后归农口)。这就决定了供销合作社改革的不同路径选择。“路径依赖”在某种程度上有了转折。此后,供销合作社不再强调流通组织的概念。

(1)由流通组织向合作经济组织方向改革的实际运行并不理想。从历次中央一号文件有关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部署看,供销合作社的角色定位始终是模糊的,这就造成了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摇摆不定。这首先表现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各级地方供销社在对改革目标的认同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改革的具体举措上更是南辕北辙。一方面,县以下基层社的改革基本采取承包、租赁的形式(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只是作为基层社改革的一种目标模式,在一些地方也确实取得了成效),县级供销社80%进入财政序列,地市以上基本维持政府职能部门架构。而且,由于各级供销合作联社都办有企业实体,省以下供销社基本是一个忙于“抓直属企业经营、搞饭吃”的格局;另一方面,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对下级社的业务指导上缺乏实质性的政策手段,基本停留在调研、下通知、发文件、开会这种传统政府行为模式上,上下级社之间既没有实质性的经济利益纽带的联结,也没有行政层级关系的制约,整个系统呈现出极为松散的非组织化状态。总社与地方供销社的改革在既定目标和具体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供销社的改革处于虚幻的境界中,所谓“供销合作社系统”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

实际上,一些学者也对此提出了质疑,韩俊认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试图朝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方向并不现实,而改造成为为农服务的流通企业组织则更切实际11。从实际运行看,它本身就是一个流通组织。对此,一些省级供销社的负责人持认同观点12。

(2)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质疑。两种观点历来有之,一种认为朝着

11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2期,第19页

12张彦惠,“树立供销合作社事业的科学发展观问题”,《合作经济参考》(供销总社内部资料)2004年第 4 期,第23-28页

一般性流通企业的方向发展;一种认为,供销合作社只是发展的轨道偏离,为农服务功能的弱化,经过改造完全可以加以有效利用。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中,完全舍弃现有供销合作社的做法既不经济,也不现实。现有供销合作社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流通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应将其彻底改革为与农民利益紧密相关并直接受农民利益制约的市场主体。除此之外,农民合作销售组织还包括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相适应的农民自办、合办或联办的各种综合性或专业性合作组织和依托乡、村社区集体组建的社区购销合作组织。

在第二种观点中,就供销合作社改造成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还是包含流通在内的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社区合作组织方面有不同的认识。

笔者认为,既不能忽视供销合作社几十年来形成的流通组织运行模式,而一味地强调改造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里当然包括专业合作组织和社区合作组织);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商业组织特征而朝着一般的流通企业组织方向发展。这是因为:

(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群众自发组织、自我服务的经济组织,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极为丰富,可以说农民的生产、流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果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定位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就是目标不清。

(2)供销合作社长期的流通运营模式在短期内也很难扭转,而这恰恰是供销合作社的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适时向两头延伸是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一味地主张将基层社改造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符合基层社目前的实际。

(3)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必须确立起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和大目标,同时又必须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发展的起点和切入点。如果没有大方向、大目标,过去改革中的基层社门店出租经营,将演变为便民超市,村级综合服务组织也只能是仅给基层社提供管理费和租金的连锁网点。

因此,确定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方向上应立足于两个基本实际:一是供销合作

社流通组织的比较优势发挥;二是顺应合作制发展的市场选择。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能是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确定改革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农产品流通市场组织发育程度低

1、批发市场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1)缺乏统一规划,布局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的设立缺乏统一规划,“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同时并存。有的市场选点局限于行政区划,未能充分考虑商品流通的流向、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最终出现“有场无市”。而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农产品产地,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又存在“有市无场”的情况。

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产品产地和农产品销地,在市场建设上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差距比较明显;同时,与销地市场相比,产地市场基础设施条件、经济效益都比较差,明显处于发展滞后状态,是当前农村市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例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1年全国共有4351个,其中城市销地市场1923个,农村产地市场2428个。全国660个市,大体每个城市平均有3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而全国县级区划2860个,每个县平均不到1个。尽管农副产品的消费主要在城市,但是市场建设的不平衡显而易见。13(2)农村农产品流通市场组织数量少,水平低。农村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夫妻店、代销店为主要市场形式,多数市场基础设施差,交易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秩序混乱,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低。从数量上看,全国农村平均2.5个乡镇(约5万人)有1个农产品市场14,不少地方有市无场,农民缺乏交换的场所和渠道,农产品商品化率很低。由于农村市场立法严重滞后,市场监管混乱,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及农产品检验检测制度,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3)市场交易主体规模小

2001年,全国农产品市场年平均交易额只有2857.3万元,批发市场7867.4

13 商务部,《中国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报告》2004

14商务部文件,商建发[2004]97号

万元,亿元以上的大市场也只有33200.3万元,我国农产品市场平均交易规模很小15。市场交易规模小主要在于市场交易主体规模小,且批发市场交易主体的流动性较大,对批发交易主体的限制较少或基本没有限制。

(4)普遍存在场外交易

绝大多数农产品在进入批发市场前,已经发生一次和多次交易,农民和收购主体间在地头和马路成交,基础价格在与农民的第一次交易时已经形成,进入批发市场后,交易双方的交易完全是对商业利润的再分割,其价格是一种中间价格。生产者没有价格决定的主动权。

2、期货市场虽呈恢复及成长态势,但潜在问题并未消除

1997年 至2002年全国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占期货总成交量的比重均在80%以上。2002年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量为1.5亿手,占全国期货交易量的80%。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在实践中被社会所认识,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期货品种存在“大品种死、小品种活”的状况、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风险监管力度不够、上市品种不完善、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联系不紧密。期货市场的少数期货品种无法反映农产品整体市场价格信息,不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比较价格,加工企业无法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现货市场风险。16

(三)新型流通组织发育受体制刚性约束

1、发展流通合作组织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一方面承认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然,不否认各种类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改善经济和生活条件的客观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中发[1995]5号)也肯定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作为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政策却迟迟不能到位。工商登记注册、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等,尚没有统一和明确的规定和法律依据,合作经济的法律地位问题至今得不到明确。因此,政

15 赵尔烈,“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年第12期,第11页

16 何蒲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粮食经济》2004第9期

府“不倡导、不反对、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成为决策者对待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基本态度。

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待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态度方面与中央政府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完全一致。不少地方政府在抓“三农”的具体工作中深感政府部门力不从心,需要通过中介组织来形成农村工作的抓手,于是将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任务赋予供销合作社,使之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发挥新的作用。目前,全国已有18省市供销合作社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表明了地方政府对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种态度。然而各级政府在是否形成全国的组织体系来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上的态度并不是很明朗,而且在对待农民是否需要联合、供销合作社是否有必要成为全国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等问题上有不同认识。

上述体制刚性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在缺乏外部扶持环境的条件下,受农民的教育水平、资金和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难以通过自我积累而发展壮大,其发展必然呈现出规模小、稳定性差、解体比较频繁等特点。这就是为什么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蓬勃,但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新型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是如此。

2、以农产品流通协会为主要形式的行业自律组织的发育面临政府职能转换步伐的制约

我国以农产品流通协会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行业自律组织是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的改革而产生的,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市场准入等承诺的逐步履行,使政府与企业都认识到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等协调服务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政府职能的转换异常艰难,并且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和阻碍也极其强大,因而就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的发展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运行机制和功能发挥在相当程度上面临着政府职能转换的刚性约束,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条件还很不成熟。具体表现在:

(1)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组织行政色彩浓厚,依附性强,缺乏独立性。一方面,政府通过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模式对行业协会等流通组织实施事实上的机构、人员等控制,达到限制行业协会独立性的目的;另一方

面,在缺乏专业化和职业化管理人员、服务手段和水平都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大多数行业协会也甘当“二政府”,千方百计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利和手段维持协会的运行。所谓“离退休人员俱乐部”并非行业协会组织的本意。换句话说,在目前政府职能转换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没有政府参与,协会很难有效运作,功能难以发挥。尽管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完全由企业自发组成的行业协会较充分地发挥了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协会的发展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有赖于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

(2)内部机制不健全,经济利益的价值取向使行业协会行为难以规范。由于普遍性的行业协会经费短缺,强化了职能定位上的营利性、企业化倾向,偏离了行业协会的非营利性宗旨。加上其自律机制不完善,一些协会组织不仅不能成为农产品流通秩序维护者,反而扭曲蜕变为不正当竞争的工具,进一步加剧了流通秩序的紊乱。

(3)农产品流通行业组织立法严重滞后。尽管政府和企业都意识到中国加入WTO后行业协会等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的作用,但至今尚未出台有关行业协会的专门法。行业协会等农产品流通协调和服务组织的性质、功能、组织结构和政府授权范围以及规制结构等,都缺乏明确的界定和法律依据。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在管理上混同于其他各类社团组织,使政府、行业和企业各方都处于两难境地。

3、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公司制企业的“背农”倾向强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极力扶持下,各地先后推介上市了一批农业类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得政策之先、驰骋于资本市场的农业上市公司理应成为规模化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龙头、区域经济的支柱,促进和带动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升级。但是,一些农业上市公司打着“农”字招牌上市后,背离招股承诺,进行非农扩张,甚至完全转型“脱农”,导致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主业发展后劲堪忧。如被称为“中国粮食第一股”的金键米业,上市之初摆出一副以“探索一条中国粮食品牌化道路”为己任的架式,上市6年来共募集资金净额10.20亿元,却以846亿元巨资涉足房地产、商贸、创新投资、药业、阳光牛奶、电力、建筑、桥梁经营权收费、委托理财、酒楼等数十

个非农项目17。类似这样“背农”或“弃农”的上市公司,在全国不在少数。

造成上市公司“背农”的原因固然有农业投入周期长、作为主业的农业投资环境差、农产品流通成本高等等,但根本的还是企业上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获得一条低成本融资渠道。因为打“农业牌”更容易获得审批通过或税收优惠,而关系到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根本因素则考虑不多,于是偷梁换柱背农而去就是必然结果。加上近年来国家促进和支持农业产业化政策强调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并且在政策具体实施上出现一些偏倚,更是助长和强化了上市公司“借农”与“背农”的倾向。

4、国有大宗农产品储备管理企业组织运行有待规范

由于大宗农产品的战略物资特性,其市场运行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适时调控。一定规模的大宗农产品流通储备企业组织就是一种政府调控市场、平衡供求、稳定价格的基本政策工具。

以粮食为代表的我国大宗农产品的专项储备制度建立于1990年,国家粮食储备局的组建是其标志。目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糖酒储备管理公司以及近年来设立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是国有大宗农产品储备管理企业的基本代表。从这些公司的实际运行看,我国大宗农产品的储备管理企业运行还很不规范。突出表现在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的混业经营上。一方面这些企业承担着国家储备职能和调控市场的任务,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还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必然使国家储备隐含风险,市场调控的国家政策工具职能也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特别是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的情况下,承担国家市场调控职能的国有大宗农产品储备管理企业,其行为必然难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其参与市场逐利的动机在政策性业务职能的掩盖下极易导致企业的巨额亏损和国有资产的巨额流失。2005年1月14日被媒体暴光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巨额亏损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企业行为失范案例。18

(四) 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运行无序

17李俞,“农业上市公司缘何不务农业”,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4,8,20第32期

18新华社记者黄庭钧等,“谁为这家央企巨亏负责?——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巨额亏损调查”,《经济日报》2005年1月14日第5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流通组织体系的秩序运行是高效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整体上还处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着制度转型和技术提升以及农产品消费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的环境条件,农产品流通组织运行无序成为影响农产品流通体制高效运行一个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农产品流通组织运行无序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流通组织间的衔接与偶合程度不高,组织间封闭运行

就农产品流通企业组织与市场组织的衔接上,农产品市场组织的价格发现和引导功能还不完善。由于批发市场网络体系不健全,批发市场的价格形成中心功能难以体现。批发市场组织对企业组织的吸引力、辐射力还很有限;规模化的农产品批发商尚处于形成过程中,影响了批发市场的规模化交易形成,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也因此得不到准确客观的反映。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组织体系还处于形成过程中。

就农产品流通企业组织本身而言,组织间封闭运行,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动性不强,跨地域的规模化农产品流通一体化组织的形成还受到各种制度和技术因素的制约。

在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与协会组织的关系上,协会组织的服务功能远不适应企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需要,其行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还不充分,行业自律、管理及服务功能还不强,替代政府行使某些农产品流通的管理职能的条件尚不成熟。

2、农产品流通组织行为失范并成为竞争与合作的主要障碍

(1)农产品流通组织个体不合理利益追求是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

农产品流通组织个体利益的独立存在及其对个体利益的内在冲动和过度追求是农产品流通组织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而政府行为的混乱为农产品流通组织个体的行为失范提供了现实条件。在个体利益独立存在并过度追求下,政府行为混乱则加剧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行为失范。在经济转轨期,政府行为的混乱集中表现为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与错位上,政府的“寻租”活动与地方保护主义的结合,为农产品流通组织的个体利益追求和违规交易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2)农产品流通制度建设滞后是行为失范催化剂

农产品流通制度建设是农产品流通组织秩序运行的客观要求。农产品流通组织行为失范需要通过制度的约束来矫正,制度约束与行为失范是对应概念,二者交互影响。制度建设滞后,会扩大行为失范的效应,行为失范一旦成为普遍的行为模式,则最终使经济运行秩序系统的崩溃。农产品流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法制建设,农产品流通法制建设滞后在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同时并存。

农产品流通组织行为失范的结果是竞争秩序的混乱、市场运行的混乱。

以茶叶为例,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农产品,茶叶历来是我国饮料市场的主导产品。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我国的茶叶流通和贸易都呈现下滑趋势,呈现大茶叶小产业的格局。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各类茶叶生产、流通组织间竞争行为不规范,各组织间竞相压价,秩序混乱,以致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上不去19。不仅在茶叶的流通和贸易上,其他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也大都存在类似情形,并时见报端。

3、农产品流通组织秩序运行缺乏技术黏合

农产品流通技术落后,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技术、农产品的交易合约技术与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管理技术等落后,使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秩序运行缺乏技术约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拍卖技术、期货交易市场的远期合约与交割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中的信用约束以及其它节约流通费用的各种流通技术的应用,无论是从范围还是从规范化程度上看,都很不成熟。组织间流通技术的黏合性还不强,流通技术在农产品流通组织秩序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

若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请参看程庆新的博士毕业论文《农产品流通组织论》

19 “中国茶:出口价低于肯尼亚”,《经济日报》2004年10月27日第9版。中国、斯里兰卡和印度是世界茶叶三巨头,我国更是被誉为“世界茶文化的故乡”。2003年我国茶园面积为120.7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茶叶总产量为 76.8万吨,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量25.99万吨,占世界茶贸易总量的18%左右。然而,与“世界茶文化故乡”的称号相比,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却并不乐观。有人曾总结中国茶叶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总体呈现大茶叶小产业的格局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2014年中国农产品市场消费结构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轮番上涨,累计涨幅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需缺口扩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的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引起的。 综合来看,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对于饲料粮需求的增长将显着大于对口粮需求的减弱作用,对我国粮食的总体需求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的基本态势都无法改变。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农产品供求是紧平衡,其实农产品供应在总量、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供不应求是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农产品供求变化。从城乡人口数量看,我国农村人口1995年达到顶点之后持续减少,而城镇人口和总人口都持续增加。1995年我国有农村人口85947万人,城镇人口35174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70.96%和 29.04%;2012年底有农村人口64222万人,城镇人口71182万人,分别占人口总数的47.43%和52.57%。这期间城镇人口增加了36008万人而农村人口减少了21725万人。一方面农村人口对城镇人口的供养比例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水平是农民的2-3倍,考虑到城镇人口较高的消费水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因此,受城乡人口比和城乡人均消费比持续上升共同影响,最近十几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加速上升。这也是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居民膳食结构改善导致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随着居民收入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蛋白质等摄入量会逐步增加。我国居民的饮食消费结构正在并还将发生改变,从过去的以满足居民直接口粮消费向满足猪牛羊等动物饲料粮消费、间接满足居民消费转变。作为蛋白质等来源的肉禽蛋的需求进一步上升,而这将消耗大量粮食生产饲料,从需求面拉动粮食价格上升。2001-2011年间,我国的人均口粮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李志萌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演变形成的。目前,在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形势下,市场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实质是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用优化的机制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自1978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改革。一是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阶段(1979~1984年)。政府逐步减少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到1984年年底,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已基本取消。逐步放开了三类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实行议购议销。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我国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曾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 二是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存时期(1985~1991年)。在家庭承包制与先行放开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相配合下促成的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应匮乏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 强排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 广东省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布吉农产品批发中心 广东省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河南省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江苏省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庆观音桥市场有限公司 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城北回龙观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万吨冷库冻品交易市场 湖北省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都农产品市场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信立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盖世物流农贸大市场 天津市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农产品批发配送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天鹏食品商城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四川聚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北京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陕西欣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二环蔬菜副食交易中心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湖南省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食全食美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场有限公司 浙江省余姚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上海曹安路市场 江苏省江阴市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抚顺路蔬菜副食食品批发市场 河南省郑州信基调味品城有限公司

山东省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山东省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30T16:39:47.92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于景英高强王原雪 [导读] 大型农产品流通配送中心运用先进物流思想及技术,如第三、四方物流等等保证整个配送流程畅通、高效、低成本 于景英高强王原雪/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一、农产品流通体系及农产品流通组织 农产品流通是农产品通过交换实现从农业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全过程。国际经验表明,系统、高效、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一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见图1),虽然随着近几年来一系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如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农产品商品化、标准化水平低;流通经营业态及经营方式陈旧;农村市场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和指导,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流通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很多问题,整体上仍显滞后。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成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 图1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构成 农产品流通组织是指介于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参与农产品流通的各类组织。它不仅仅指专门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的专职流通组织,而且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流通导向型组织以及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的各种组织,如上图流通渠道中的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经销大户、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合作社、协会等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等都属于此。 由上图可见,农产品流通组织显然是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要素,其建立与完善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目前的首要任务。 二、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改造提升农村传统流通网络、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做强做大农业流通企业为主抓手,大力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建设,狠抓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以流通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时至今日,已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为载体,以农民经纪人、运销商贩、中介组织、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参与,以产品集散、现货交易为基本流通模式,以原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营销客体的农产品流通格局。与此同时,在参与流通的各类农村市场主体中,除了传统的国合商业组织外,还相继出现了农民个体运销户、经纪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诸多形式的农产品流通经济组织,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流通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山东省的农产品流通日趋活跃。(一)目前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的供应链结构 目前山东省农产品流通模式呈现多元化,流通组织主要包括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经销大户、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合作社、协会等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等等,其中主要以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或批发市场为流通核心,抽象后的流通渠道如图所示: 图2 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的供应链结构 (二)山东省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所述山东省农产品的供应链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当前山东省农产品流通呈现多组织、多渠道的混乱格局。农产品各市场流通组织多而散乱,虽然流通链条上每一组织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完善,但基本上仍各自为战,职能单一且分工不明确,相互之间缺少战略合作,还远未形成系统、高效、完整的信息化、电子化及整合营销的产业供应链流通体系。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组织功能弱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农户生产的导向性差。 2、职能单一且各级职能组织混乱 3.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系统性差。 4.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 5、供应链思想薄弱,对农业产业链的带动能力较差 6、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及加工增值的引导力不够 7、缺少对农产品品牌化的指导及营销战略。 三、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未来发展模式 (一)下一阶段山东省市场流通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型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实现农业进一步发展,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顺应前章所述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客观发展现状及资源条件,总结出一套合理、创新、高效、规范的组织发展模式,以明确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山东省农产品流通组织下一阶段的发展。本文从电子商务供应链及市场营销的角度构建了下一阶段山东省市场流通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型,如图: 图3-1下一阶段山东省市场流通组织发展的目标模型 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模型,山东省农产品市场流通组织下一步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举措有: (1)大力推进基层供销社的改革重组,使之真正成为农民的合作组织 (2)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以主导农产品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2.加强对现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 3.大力培育、发展、规范农村经纪人队伍。 4.加快研究制定农村流通合作组织的有关法规,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 (3)改组改造农业龙头企业,组建农民参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4)优化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优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必须打造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为基础,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县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的要求更是从健康上升的绿色、环保和营养,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我县农产品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蔬菜,水产品,肉食禽蛋,干鲜果品等。但就目前来看,我县农产品市场的建设、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原因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二、农产品市场建设 1、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2、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

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根据现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三、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1、优化完善农产品品质 许多农产品基于气候或地理环境的因素,本身的品质就非常突出,如黔丹公司的硒锌米、城江西瓜、黑毛猪等,但是以这样的品质进入高端市场还是远远不够的,须从育种改良、种植工艺、加工标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因此有至于摆脱低价值的农产品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在品质上做到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样就有可能卖出高于普通产品数十倍的价格,品质体现价值,确实如此。 2、产品结构性包装 一般我们发现,目前我县大多数的农产品包装相对土气,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产品选择塑料袋或者瓦楞纸箱包一下,早早了事,上面标明产地和品牌名称就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包装往往让人感觉档次低,高端的消费群又怎能喜欢上这样的产品呢?产品的包装要和产品的优良品质相匹配,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塑造品牌价值。 当然对高端人群来说,在包装上要特别注明选购的理由,和独特的卖点,这样结合具体产品进行深度发掘。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浅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销售渠道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布局的调整,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相对落后的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着手,通过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营销渠道,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应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做到营销渠道多样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农产品销售体制健全化,切实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农产品;销售渠道 一、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模式类型与特点 我国目前现存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农户+供应商+超市”模式。各模式表现出不同的销售效率、渠道结构、稳定性等特点。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渠道权力严重向龙头企业倾斜,农户谈判能力弱,利益受不到保障;渠道结构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不对称性,农户和零售终端规模小,中间销售环节纷杂,造成销售不畅,效率低下。 二、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农贸市场风光不再。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主分销渠道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食品需求、促进农产品销售、繁荣城乡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传统的农贸市场渐渐不再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营销渠道的主体主要由小型小户构成。我国农产品的经营主要还是分布在于零散的农户手中,小生产大市场形成了我国农产品销售的最大特色。表面上看,散户的经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灵活性,也使消费者可以在零星农户中货比三家,选择最优。然而这样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控制和良性发展,同时消费者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选择购买,对于上班族的人来说无疑是不方便的。 三、当前中国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农产品销售政策不完善 第一,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市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层次较低,管理不够规范;第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规模、结构、制度都有待改善;第三,市场供应不稳定,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因此自主营销的市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使得相关经营主体缺乏利益诱惑从而丧失了农产品销售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导致了销售渠道不畅通。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保障。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统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使农业发生深刻变化。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现状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仍然薄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明显偏少,同时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而使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化水平不高,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一方面,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及专门人员,致使市场信息、库存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低。有调查显示,几乎

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实际上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大多只是发布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大多数农产品网站冷冷清清,即使有了初步的搭建,也形同虚设。并且信息化建设存在重技术轻内容的情况。 3.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在部分地市县没有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时,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开展,从而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很难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4.农产品流通系统各个环节不协调。农产品流通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流通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一个环节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时会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效益,从而导致整体的效率、效益降低。所以一个高效率、高效益运转的流通系统必然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系统。但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顺畅,流通的众多环节各自为战、竞争无序。例如我国许多地方采取大量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策略来提高运输效率,但因与其他环节协调不足,往往出现盲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 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8.8%,交易量同比增长5.1%。电子结算交易额同比增长8.4%。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数明显提升,销售额超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15.3%;0.5亿元至1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2.9%; 0.1亿元至0.5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4.2%。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交易量达8.5亿吨。 被调查市场中,18.5%的市场交易额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3.2%;20.4%的市场交易量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1.8%。 “2016年部分市场交易额、交易量出现下滑,主要受城市功能产业疏解、城市总体经济放缓、市场间不正当竞争以及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说。 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国家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互联网+农批”方兴未艾,农批市场行业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热潮。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政府的调控和主导,出现了盲目新建市场,无序发展,局部地区甚至出现非正常竞争的现象。业内希望尽快通过立法保障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的落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报告同时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责任和压力加大,市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意识不断增强。2016年《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广东、山东等多个省份也出台了关于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相关报告推荐:《2017-2021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出品)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历史与现状(非常全)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历史与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先后采取了放开物价、开放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三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和产业化经营等诸多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也发展迅速、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运销户、经纪人、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国合商业组织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流通主体共同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产品流通渠道逐步形成,农村商品流通市场日趋活跃。然而短短30多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却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但是我国农产品流通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与国外相比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这些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引言 农产品流通是指农产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经济过程,主要由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改革先后采取了放开物价、开放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三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等诸多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发展迅速、变化巨大,彻底改变了统购统销、统购包销的政策,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也由过去的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形成了多渠道的流通体系及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 回顾我国建国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变革,大致经过了以下发展时期: 第一,统一计划购销时期(1953—1977年)。从1953年开始,农产品出现供需紧张,为控制这一局面,保障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我国农产品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到1956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现了对粮食的统购统销、对棉花的计划控制,农业的发展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1957年,国务院进一步指出,凡属国家规定计划收购的农产品,全部由国家计划收购。其后,农产品基本上都由国营商业独家收购。1961年,中共中央文件又提出了三种收

中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汇总

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17)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岳各庄农产品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北京昌平水屯批发市场·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顺鑫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日上综合商品批发市场 ·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市西沙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南三环玉泉营果菜批发中心 ·北京大兴大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怀柔南华农贸批发市场 ·北京市良乡城东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中心 ? ? 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3) ·上海曹安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华中果品交易中心

? ? 天津农产品批发市场(10) ·天津何庄子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南开区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粮油批发市场 ·天津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市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 ? ? 重庆农产品批发市场(3) ·重庆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重庆菜园坝果品批发市场 ·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 ? 河北农产品批发市场(28)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河北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石家庄高邑蔬菜大市场·河北省永年县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青县盘古蔬菜批发市场·河北魏县天仙果菜批发交易市场 ·河北省衡水市东明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三河市建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昌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河北饶阳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河北唐山姚王庄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无极县蔬菜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海阳农副产品批发 ·河北馆陶金凤禽蛋批发市场·河北固安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保定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永年县中原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河北邯郸意蓝德农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河北省邢台市食品蔬菜集团公司顺兴蔬菜批发市场·张家口市宣化盛发蔬菜水产副食品综合交易市场 ·中国沧州红枣交易市场·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邯郸市农业科技贸易城·河北保定三丰粮油批发市场 ·沧州崔尔庄枣业有限公司·河北冀南蔬菜瓜果批发市场 ?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上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上) 2013年01月10日10:00 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0期作者: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摘要: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推进农产品流通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以创新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为核心,以完善农产品流通管理和制度为重点,从流通渠道体系、流通组织体系、流通服务体系和流通质量安全体系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实现路径与公共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基本框架,构建,政策建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基金编号:12CGL06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基于流通视角的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与创新研究”(基金编号:11YJA79014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变革与创新研究”(基金编号:10YJC790397)、武汉市社科基金“武汉现代农产品流通研究”(基金编号:11051)的阶段性成果。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中一直存在着产销不衔接、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组织化程度低、信息网络不健全、流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1]“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问题不仅与农业生产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有关,也暴露出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销链条和流通体系的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变革,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① 一、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内涵及形成条件 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是指与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相适应的一系列农产品分销网络。[2]它是为高效组织农产品流通,在一定的流通体制和流通战略目标下,运用先进的理论、流通技术手段与现代化的流通形式、管理方式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全面整合,所形成的由现代化的流通主体、流通载体、流通服务以及流通运行、监管机制组成的具有内部联系的统一体。其形成需要相应的资源禀赋、需求拉动、政策支持及区位优势等条件。[3].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决定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的边界,影响流通体系的性质、类型及规模。 2.需求拉动。需求拉动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农产品资源的价值化与商品化过程中发挥着诱发和牵引作用,它决定生产规模、销售地点、流通中介体系的性质与规模。 3.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对于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具有外生性推动作用,它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形成提供资金、基础设施、政策保障和流通体系内的游戏规则。 4.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所在地的枢纽作用,能将农产品流通中的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有效对接,通过枢纽和吸附集散功能诱发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形成。区位优势所在地因为交通便捷、金融体系发达和信

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农产品流通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一)农产品流通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产品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的增收以及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经过多年的农业改革,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农产品场供求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市场的分散性和地域性以及交易的风险性等特征突出,主要存在“卖难”“涨价”、市场信息不对称、缺乏完善的农产品预警体系、农民盲目生产、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产品做得再好,没有推介展销的平台,也卖不出去。而这就使蔬菜与市场流通的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当地有很好的农特产品,但是农民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公司的采购资源不多,而农户的种植都是分的、小规模的,这就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畅通的买卖信息渠道。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已由社会生产中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要求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同时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从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农产品流通行为具有商品经济和自给经济的双重特征。从农产品流通来看,既有农产品自身的特点,又有中国过渡经济的转轨特征。因此,依据农产品特点合理组织农产品流通是实现商品流通合理分工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农产品流通还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人们在经济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要求。 (二)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产品的特点是品种和个体间的差异显著,农产品的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再者就是农产品具有季节显著时间性强的特点。 农产品流通的特点造成了农产品流通的问题。 1、在流通上表现为现货交易多,季节集中度高,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重要 在农产品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比较明显,包括土壤、气候、温度、水源等,生产的地区分布特征突出,并且季节性强,产品质量部均衡。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农产品流通大多数是现货流通,进入市场往往是人货同行,采取对手交易的方式,结算用现金收付。同时,交易规模较小,季节集中度高,而且农产品绝大部分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季节虽然交易较多,但数量很少。此外,农产品质量检测、包装、储藏保鲜及加工设施、商品检疫、农药残留检测、电子结算等方面都比较落后。 2、交易规模小,参与主体多。 从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存在着众多参与主体和组织,其中个体农户占绝大多数。在流通领域形成了一个由农民组成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贩卖大军,在实践中造成农产品流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此外,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农户、中介、生产企业间交易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小规模、大群体的特征明显,流通过程中介环节多成本高,因组织化程度太低而不能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的效能。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0-5-27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制度背景迥异,社会发达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以及把握其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界定 提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而且都认为日本模式就是亚洲模式,也最适合中国去效仿。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那么,如何判定一种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经由量)、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二、世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四种模式比较

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及中国模式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经由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比较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是指农产品的经由量,即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比率。美国模式的经由量为20% ;欧洲模式的经由量为50%;日本模式的经由量60-70%;中国模式的经由量则高达70-80% 。 (二)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比较 在不同的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投资目的也有所不同。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主体参与,通常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甚至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也是由政府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完全定位为公共设施;日本模式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它们的投资目的都是非营利性质。而中国则是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体,且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甚至还有个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三)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比较 管理主体是指对批发市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一、国外农产品物流模式概况 世界级城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大体可分为“市场流通”和“市场外流通”两部分。市场流通,即生产者直接或经过上市团体、货物收集者将农产品经各类批发市场集散、交易、形成价格后,经零售商、加工业者和大的消费团体将农产品最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市场外流通,则指农产品不经过批发市场交易而是经过全国农协、商社的集配中心、果蔬超市、生协径直转移到零售机构、消费团体或出售给个体消费者或者说是生产者、上市团体与零售业者、消费者直接交易的流通形态。世界农产品流通交易体制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受各国社会体制、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当前,世界农产品物流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东亚模式。 日本、韩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均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为手段。以日本为例,目前,全日本共有88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资的中央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6兆2000万日元,1513个多元化投资的地方批发市场,年成交金额达5兆1800万日元。经由日本批发市场流通的蔬菜占81%,果品占72%。在批发市场从事蔬菜果品交易的客户中,通过农协或其他任意组合组织的上货量各占上货总量的59%和66.5%,而其他商人等则占总上市量的17.8%和20.1%。交易方法以拍卖为主。在大阪中央批发市场通过拍卖成交的果蔬比率高达9O%以上;采用该模式的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流通渠道环节多,流通成本较高;其流通过程表现为“生产者-上市团体-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这样其利润也分配不均;②流通规范化、法制化、效率高。 第二种是西欧模式。 法国、德国、荷兰等国是这种模式的主要代表。西欧模式的批发市场与东亚模式相比,批发市场流通比例较小,而且大多数大型批发市场仍然坚持公益性原则,如法国就指定了全法的23所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批发市场。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形式也有所不同,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如在法国巴黎郊外设立的一个批发市场-汉吉斯国际批发市场,由于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立在农村,巴黎的农产品直销比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另由于西欧国家市场信息网络发达,地域内、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十分活跃,进出口产品在批发市场中也占据一定比率。其国家农产品流通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①鼓励发展产、加、销一体化,并将产前、产后相关企业建在农村;②建有完善的现代化大型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③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 第三种是北美模式。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 1、农产品流通市场迅速发展 至入世以来每年递增5%的速度增长,2007年投资上亿元以上市场达到1562个,但成交额超过10亿的市场只有279个,占比18%,上100亿的07年10个,占比6‰; 2、流通方式初级,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采取“产地收购—产地市场集散—销地市场集散---商贩零售”现货交易模式。由于生产者与购买方之间没有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没有签订购销契约,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无法通过交易次数的集约化和商品储存的集约化来实现规模效益,加大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风险; 3、交易方式传统,品牌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大部分弄产品市场仍是传统型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代理结算还不普遍,商品的分级整理、加工包装、质量验证、委托购销、代理储运、信息提供等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竞拍交易方式尚处于萌芽阶段。市场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自身经营特色不突出,提供的服务简单。 4、市场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对于全国市场来说,信息量远远不够,农业生产得不到信息的指导;二是信息渠道不畅通,企业、种植户和运销户对市场需求不甚了解;三是信息质量不高,信息不准确;四是信息滞后,即时信息十分短缺。 5、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粗放,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仍停留在一般水平,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在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方面不够健全完善,规范化管理缺乏系统的制定建设和配套措施; 6、农产品市场近距离重复建设,相互间恶性竞争 我国农产品市场在规划布局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缺少统一的管理与协调,近距离重复建设,市场布局过密,致使需求不旺、农户和经营者利益受损。批发市场的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的检疫监测手段不完善,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二)、发展趋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副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客观上要求摆脱集贸式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原始形态,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降低农产品流通市场的风险,大力发展期货市场与无形市场,形成有效的现代市场运作形式与市场组织力量。 1、组织化、规模化、经营企业产业化的农产品流通成为主体; 2、政府主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市场布局规划,不同的农产品将根据产地、销地、集散地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使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3、农产品的超市连锁经营模式将成为流通主体,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将日趋完善,由多层次复杂流程简化为由生产者经配送中心直接到达零售终端; 4、农产品交易方式将逐步采用电子拍卖交易、仓单交易、远程合约交易、网络交易、期货交易;

我国农产品的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1.总量的变化 从绝对数量上看,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从相对数量上看,进、出口额的增幅波动较大,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入世5年中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呈现净进口局面,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成为世界上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出口创汇的贡献逐年减小。虽然从2005年开始,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高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不断减少,但是并未改变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局面。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依然存在-9.60亿美元的逆差(见表1)。 2.产品结构的变化 入世以来,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出口农产品的结构来看,主要出口农产品依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其中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份额最高,其次为食用蔬菜及其制品、食用水果及其制品和畜产品(见表2);主要进口农产品更加集中于土地密集型产品上,进口量居于前3位的农产品依次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和畜产品(见表3)。

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在出口中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产品贸易顺差依次来自于水产品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食用蔬菜,水、海产品,食用水果和坚果。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棉花,畜产品,糖及食糖和食品工业的残渣、废料(见表4)。而谷物贸易是先逆差,后顺差,且顺差额不断提高。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降到13年以来的最低谷,粮食减产效应引起国内供需失衡,从而导致了2004年对谷物进口需求的激增,引起当年谷物贸易的高额逆差。随后国家不断出台稳定并刺激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粮食大幅增产,谷物进口需求锐减,谷物贸易额恢复到净进口状态。

2020年农产品流通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20年农产品流通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19年12月

目录 1. 农产品流通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 1.1 农产品流通市场规模分析 (5) 1.2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5) 1.3 农产品流通行业结构分析 (5) 1.4 农产品流通行业PEST分析 (6) 1.5 农产品流通行业特征分析 (8) 1.6 农产品流通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9) 2. 农产品流通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11) 2.2 基础工作薄弱 (11) 2.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1) 2.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 2.5 技术相对落后 (12) 2.6 隐私安全问题 (12) 2.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3) 2.8 管理效率低 (14) 2.9 盈利点单一 (14) 2.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5) 2.11 法律风险 (15) 2.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2.13 人才问题 (16)

3. 农产品流通行业政策环境 (18) 3.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8) 3.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8) 3.3 “十三五”期间农产品流通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9) 4. 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前景 (21) 4.1 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21) 4.2 农产品流通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21) 4.3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21) 4.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2) 4.5 农产品流通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2) 4.6 农产品流通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3) 4.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4) 4.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5) 4.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5) 5. 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27) 5.1 宏观机制升级 (27) 5.2 服务模式多元化 (27) 5.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7) 5.4 社会化特征增强 (27) 5.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8) 5.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8)

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提纲: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农产品流通效率现状及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国内外的发展模式及指标比对 四、结合经验总结的出的解决应对方案 正文 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1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 所谓效率是“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而流通则是生产商品的厂商和消费商品的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由于流通效率从的意义宽泛,所以学界对流通效率的具体解释尚缺,这里本文作者引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指标设计(张磊,王娜等)对流通效率所作出的的概念解释,即“流通效率特指流通体系效率,商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产出与流通成本的比值”,并以此来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或称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的现状。 1.2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性 中央1号文件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作为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的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强调了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对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商务部提出,要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重点,健全城乡网络强服务。统筹农产品流通网络布局,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零售市场布局,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 农产品流通是否是有效率的对国民的收入、整体物价指数有重要影响。 首先,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产品市场化进程可作为检测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的一个参照值。陈宗胜(1998)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化进程进行测渡时得出: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高、即农产品流通有效率的地区,人均GNP也高,如1994年上海、北京、天津、浙江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分别为50%、31.6%、37.4%、36.1%,人均GNP分别是11700元、8240元、6075元、4431元,而吉林、安徽、四川、西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分别是9.78%、28.3%、17.23%和11.11%,人均GNP分别是2868元、1627元、1911元和1642元(如图1.1)。这一研究表明,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与人均GNP存在相关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