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人权与权利

论人权与权利

论人权与权利
论人权与权利

※政治学研究※

 5 

论人权与权利

杨 庚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 北京 100000)

内容提要:人权是一种权利,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也是权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本质是人权产生的内在根据,人权是人的类特征和社会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化形式。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于社会主义社会,完善并消失于共产主义社会。

主题词:人权 权利

在人权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人权与权利的关系问题值得探讨。人权与权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人权是一种权利,但并非任何权利都是人权;平等性是人权区别于权利的显著特征;人权是权利最一般的形式。正确认识人权与权利的关系,有助于深化人权理论研究,科学地界定人权概念,揭示人权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建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科学体系,同时有助于开展人权问题的国际斗争与合作,改善我国人权状况,加强我国人权建设。

(一)

人权是一种权利,权利涵盖着人权的内容,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

从构成看。人权和权利的基本要素首先是利益。利益既是权利的深层基础和实质内容,又是权利的目标指向,是人们享受权利要达到的目的。所谓权利,实际上就是人们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追求一定的利益而实施一定行为的资格。所谓人权,就是一种以利益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利益主要指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精神利益即道德要求是权利基础之一。常以“应有权利”的形式出现,进一步就会成为“法定权利”。而道德要求是由物质利益决定的。权利要求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任何权利都联结着某种利益。其次,行为自由是人权与权利的又一基本要素,是人权与权利的载体。因为权利是指一定社会中统治阶级允许的人们行为自由的方式和可能性,是人的自主性、独立性的表现。行为自由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法定权利包括对行为自由的质的规定,也包括对行为自由的量的规定。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既是对人们行为自由的资格、能力、可能性的认可,又是对这种行为自由的性状和限度的界定。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法律所体现的必然性就是对自由的限定,即不得影响和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自由和利益。因此权利必然与义务相联系,义务是从相反的

方面对行为自由的认定。权利与义务都是人们的行为界限。权利是行为可能性的界限;义务是行为必要性的界限。二者都以利益为基础,以行为自由为载体。再次,意志也是人权和权利的要素之一。权利具有人的主观意志性的特征,但它必须符合一定社会在经济政治上居于主导地位的人们的意志倾向性,即符合一定的价值标准。法定权利要以符合一定意志倾向性的社会规范之要求为前提。因此不是任何利益要求都能成为权利,权利是人的利益要求与社会规范性要求的统一,是人的个体意志得到了社会的整体意志的认可。因为权利和法律是同一社会关系的两方面,它们都是国家意志的两种合法形式。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权利体现的是统治阶级中合法化的个人意志。法律体现的国家意志,只有通过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者合法意志的积极追求和实现,国家意志才能落实到社会生活之中,起到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作用。

从性质看,包含人权在内的权利是标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自由的法学范畴,而这种行为自由是符合一定社会规范所要求的。权利就是一定社会中人的规范性行为的自由度(即行为自由的质与量的统一),它体现着作为社会化了的人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所以,权利不纯粹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单是一种思想观念,而是一种价值范畴和关系范畴。它是主客观的统一,表现为人的行为自由,即人们认识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自身的正当利益,就要采取被社会所允许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去获取它。因此从静态上说,权利意味着利益和意志(一种价值取向),从动态上讲,权利就是为一定社会权威所许可的行为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其发展状况要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制约,“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

会的文化发展。”〔1〕法定权利不过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一个侧面,是它的法律形式,所以权利始终是在关系中存在,权利义务关系,也即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着的一种思想社会关系。它的实际内容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以统治阶级意志为中介,对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反映。统治阶级利用法律确认人们的某种权利,并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就可以维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本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实现其阶级利益。正因为如此,权利总是依存于经济关系,法定权利总是打上阶级意志的印记,具有阶级性。那么,权利有无其共同性呢?回答是肯定的。这是由于在一定社会中,相对于同样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生存条件,不同的利益群体和权利主体之间必然也有某些共同的利益和要求。

从存在形式看。人权、权利有三种存在形式。首先,权利的最初形态是“应有权利”或“习惯权利”,即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而产生的权利要求,或公民作为社会主体在现实条件下和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应当具有的一切权利。它是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自发反映,马克思称之为“已有的权利”或“习惯权利”,并认为法定权利即来源于这些“习惯权利”或“已有的权利”。〔2〕法定权利指规定在法律规范中,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权利。作为人权、权利的第二种存在形态,它是通过立法对“应有权利”的确认,通过选择和整理对“应有权利”进行认定和分配,是集中化、系统化了的“应有权利”,是人们利益和需要的自觉概括。保证“应有权利”能为人们所享有,有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其中法律手段是最基本的和最有效的。一项“应有权利”为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就是表示“应有权利”的实现迈进了一大步。但法律确认了某项人权,并不等于人们已经或实际能够享受到这一权利,因此还要由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变,

这是权利实现的关键。“实有权利”作为人权、权利存在的第三种形态,即处于最后发展阶段的权利。它是通过法律的实施,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建立,法律效果的实现,而促成人们对法定权利的真正享有,对相应的义务的切实承担,它是人们权利和利益的实现和完成。

人权、权利的三种存在形式或三个发展阶段,在本质上都是人们利益和需要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表现,它们之间是尚未被确定的权利和已经被确定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尚未实现的权利和已经实现了的权利之间的关系。三者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通过法律的创制使“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通过法律的实施又使“法定权利”转化为“实有权利”;“实有权利”的获得又将激发人们新的权利要求或对原有权利要求的可能性和合理性重新予以评价,从而展开“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并实现为“实有权利”的新的发展过程。

总之,在基本构成、本质属性和存在形式诸方面,人权和权利是一致的。

(二)

人权是一种权利,表明了人权与权利的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然而人权与权利又有区别,平等性是人权区别于权利的显著特征。人权只是权利的部分内容,部分不等于全体;人权是权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权是依据人的本质作为人应当享有何种权利的思想观念及其相应的社会实现形式两个方面的统一,它有思想观念和权利两种基本形式。人权作为历史地形成的人的基本权利,其最深刻的内涵就是它的平等性。虽然人权在历史上同一定的剥削和压迫现象相联系,有其不可否认的阶级性;但人权本身也是在对抗剥削和压迫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人权的平等性就在于,它本身就反对一定阶级的或等级的特权,主张排除各种社会差别的主体应当享有同等的权利;同时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的人权和人权观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是有阶级性的,但其中也不是没有任何共同性,有些就是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许多关于人权平等性的深刻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在商品交换领域中,资产者和无产者共同享有等价交换的平等与契约自由,说“这个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3〕他在《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中还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龚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4〕表明人权应当属于每一个人普遍享有。恩格斯也说过:“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一关于人权的“非常古老”的观念,发展到现代,其平等要求则是:“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5〕他指出,在资产阶级“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到日程上来”的同时,“也必须为广大农民要求同样平等的权利,……所以这种要求很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6〕“同样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伴随着。……它从这种平等要求中吸取了或者多少正确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7〕这就说明,人权之所以被称为人权,是因为它至少在形式上把一切人都看作是无差别的、平等的人。作为观念形态,人权不承认人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差别,认为人不分等级、阶级、出身、肤色、性别,都有同样的权利。率先提出人权口号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就是以

为全人类争取平等权利的姿态出现的。当代资产阶级人权观仍然有这个特点。无产阶级人权观同样包含着人人平等的要求,而且这种平等要求比资产阶级更进了一步,那就是要求消灭阶级,实现事实上的平等。

平等观念是和民主、自由、人道主义和法治观念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承认人人都是平等的,就必然要承认:每个人都有权以一定的形式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的管理,每个人除了受亲自或经由其代表制定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外,不受他人和社会的其他形式的强制约束;人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平等主体,也是自己的主人,应当享有与这种主体地位相称的价值和尊严。人道主义的实质,就是维护人的尊严,体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权是将人道主义的思想以人的权利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一种权利体系将人道主义思想具体化和稳定化。以上这些基于平等观念的民主、自由、人道主义的要求需要法律来确认和保障,需要通过法律的适用在社会生活中落实。这些观念形态的人权原则在形式或内容上获得了社会实现后就成为权利形态的人权。对于人权来说,这些原则至少在形式上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断言,离开了人人平等根本淡不上有人权;缺少民主、自由和人道主义的人权是残缺不全的人权;设有法律的保障,“人权”这两个字只是毫无意义的空气震动而已。人权研究状况表明,确立上述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离开了这种认识,人们就会把一切权利都看作人权,甚至把特权看成人权,把无人权说成有人权,在理论上造成混乱。

(三)

人权与权利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关系集中表现在马克思的下述著名论断上: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8〕人权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权利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成为人权的?是怎样成为人权的?关键的问题是要揭示人权产生的内在根据,即人权的本原和动力问题。

权利是历史的,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同阶级、国家、法律的产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阶级、国家、法律没有产生以前,人类原始社会不存在也不会发生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事情,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存在哪些人有权利,那些人没有权利的问题。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氏族制度内部,权利与义务之间还没有任何差别。”〔9〕只有当社会有了阶级划分,有了国家和法律之后,才使权利与义务两者区别并对立起来。权利的产生有一个历史过程,作为权利一般表现形式的人权的产生同样有一个历史过程。人权作为一种观念,只有在商品所有者的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时,才会产生出来。资产阶级人权之所以是人权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是由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充分发达决定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10〕从经济基础来说,人权观念只能是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因为商品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媒介的生产方式。“交换”这个经济过程只注重被交换的商品的自然特性、交换者的自然需要,并不注重交换者本人的身份。在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中,不论是资本家,还是无产者,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彼此发生关系则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平等地进行的。

资本主义的商品所有者也必须是在行动上不受限制的自由人。于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发展经济中诸如通商道路不能自由通行、竞争机会不平等的问题,首先提出了经济贸易中的自由和机会平等的权利要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规模的扩大,权利要求突破了单纯的经济范围,而延伸到了权利平等的政治领域;同时资产阶级也不再仅仅为本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提出自由、平等的要求,而逐渐成为整个社会中处于不平等的阶级、阶层政治平等要求的当然代表者。“虽然这一要求是为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提出的,可是也必须为广大农民要求同样的平等权利。”〔11〕十七世纪前后,航海业和商业贸易交往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自由、平等的观念也就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并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只是在商品经济“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谈人的平等和人权的问题。”〔12〕由此可见,以自由和平等为基本内容的人权,无论是以纯粹观念形态或法律规范的形式表现,还是以政治要求或社会关系的形式出现,都只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它决定于并服从于商品经济。

人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说明人权的产生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经济是权利成为人权的重要的社会条件,然而离开人的存在和本质,仅从经济形态来说明人权的本质,不够全面。人的本质是人权产生的内在根据。人权是人的类特性和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的类特性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化形式。只有搞清这一点,才能解决权利怎样成为人权的,才能具体把握人权和权利的辩证关系。

依据唯物史观,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有机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类本质,是人的共同本质。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可以把人的类本质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机能,如自然力、生命力、欲望和天赋;另一类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要求和能力。他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然的活动。”〔13〕人的类特征的主要内容是:自由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由自主性是要求自由自主地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的属性;主观能动性是通过实践,将外在世界观念化,形成对外在世界的看法、评价,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设想和计划的属性;创造性是通过实践,将意识客观化,按设想和计划改造客观世界使其符合自己需要的属性。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生理机能和类特性的统一:前者是动物本能的人化;后者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人通过劳动把自己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成为自然界的主体,从而获得了类特性。

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类本质在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的表现形式。因为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这就决定了人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因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中。所以,人的类本质的表现形式必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

在社会中,人表现为社会化了的人类。人的类本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其社会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5〕

在现实性上,人的类本质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各种需要和为满足这些需要所进行的活动。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它们转化为权利要求和为争取享有权利而展开的斗争。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从而掌握着国家机器的奴隶主和封建主,将自己的权利要求上升为法律;剥夺奴隶、农奴或农

民的自由和权利,迫使他们担负沉重的义务。在这两种社会,统治阶级的人们的类本质的社会表现形式就是特权观念和特权;被统治阶级的人们的类本质则受到残暴的压制。但人的类本质是固有的、不可消灭的,它们必然顽强地表现出来。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以一切可能形式,包括诉诸暴力,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争取自己的权利;同时在思想观念上不断建构理想社会的蓝图,并为将其付诸实现而奋勇地进行斗争。

在历史上,正是人的类本质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相结合孕育并产生了人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包括劳动力在内的一切商品价值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等价交换。在价值规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自由的,任何特权都无济于事。所以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在商品经济中,“一切产品和活动转化为交换价值,即要以生产中人的(历史的)一切固定的依赖关系的解体为前提,又要以生产者互相间的依赖为前提。”〔16〕这种生产中人的关系的转变,即是从身份向契约、从无人身权利到具有一定的人身权利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法律关系的转变。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关系下,人们的权利要求必然表现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法治等思想主张。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将这些观念形态的人权用宪法和法律形式加以确认和保障,就是权利形态的人权。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这就使资产阶级的人权建立在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关系之上。等级特权被代之以资本特权。这种作为社会基础的私有制,导致了个人存在与其本质分离,使人不能成为现实的“真正的人”。受资本特权压迫的人们的类本质被异化为雇佣工人或无产阶级的本质,它痛苦地挣扎并呼唤着解放。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关于消灭阶级和阶级产生的条件、关于消灭三大差别而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完整而科学地表达了这种解放的要求和实现这一要求的方式。社会主义人权也是人的类本质与人所处的现实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产物。

由上分析可知,人权之所以从权利发展而来的推动力,也只能从人的类本质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的过程中去寻求。权利形态的人权的产生和享有的关系如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一样。永不满足的需要是人的类本质属性,在有权利存在的社会,这一属性意味着永不满足的权利要求。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供满足权利要求的权利,同时又推动着权利要求的增长所提供的权利又不能穷尽权利要求。因此,推动人权发展的动力就来自人权存在阶段内权利要求扩大趋势的无限性与既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权利有限性的矛盾,以及人们为解决这一矛盾而进行的努力。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就是人权的充分实现。

(四)

把握人权与权利的辩证关系原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人权这样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其中每一种方式都能从某一侧面说明人权现象本身。从法哲学角度将人权作为理论研究对象加以界定的时候,如能明确人权与权利的联系与区别,就能正确揭示人权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本质特征。人权是人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对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尊严、地位和资格的确证。人权在本质上标示的是以现实利益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关系。人权区别于权利尤其是特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它的平等性。平等性是人权遵

循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人权的灵魂。

人权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还是仅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人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这是人们都承认的;但对人权的起点和终点却是众说纷纭。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弄清人权与权利的关系。如前所述,作为权利形式,人权是权利,但权利不一定都是人权。判断一项权利是否是人权,唯一标准要看这些权利所体现的价值是否遵循平等性这一根本原则,是否具备民主、自由、人道主义以及法治等必不可少的要素。由此可以明白,人权只是权利在商品经济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人的类本质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相结合才产生的社会现象;同理,社会主义人权是人的类本质与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产物。

人权的历史命运如何?共产主义社会还有没有人权问题?这是一个人权与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搞清这一问题,也应以弄清人权与权利关系为前提。人权这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缘于社会权利不平等;一旦实现了社会平等,人们享有充分的人权,人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就会从历史上消失。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7〕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在那里,人将“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9〕这些论述说明,所谓解放,最终是要使人成为人的最高本质,解放被压迫被束缚的人的类本质特性;克服人的类本质的社会异化形式,使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本质获得直接的同一。

总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科学观与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认识人权与权利的关系,就能揭示人权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人权理论体系。

注:

〔1〕〔5〕〔6〕〔7〕〔11〕〔12〕〔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页、第142页、第146页、第146页、第145页、第144页、第443页。

〔14〕〔15〕〔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第138页、第27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5—1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28—229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80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9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16〕〔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02页、第120页。

〔责任编辑:孙尔台〕

自然辩证法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终极版) 1、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 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 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内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 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3)系统的特点:①、开放性;②、动态性;③、整体性;④、层次性。 2、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答:(1)恩格斯关于物质永恒循环的思想:他指出除了永恒变化着和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在自然界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产生了无数的有机物抱括能思维的人类,当它在某个时候以一定铁的必然性被毁灭以后,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又一定会以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这就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2)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进化和退化的交替,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的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和无序的、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转化。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①、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②、进化与退化是相互转化、交替的; ③、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也就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之否定-发展的 螺旋形式”。 (3)现代宇宙学对于宇宙未来演化趋势的推断:宇宙未来演化的趋势取决于宇宙的质量密度 ①、小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开放的、无限的,就会一直膨胀下去; ②、等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是平坦的、无限的,它也会永远膨胀下去; ③、大于临界密度,则宇宙是闭合的、有限的,引力吸引将最终使宇宙停止膨胀而转变为收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了静止质量,可以使宇宙由膨胀转变为收缩,形成宇宙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3、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答:(1)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来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属于实践活动,观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统一,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2)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 因此,科学实验也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验的客观性相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指出观察与实验相互作用才是实践的真正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现象,产生主观的感性认知;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获得理性的客观认知,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宪法学-论人权与宪法的关系

论人权与宪法的关系 摘要: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宪法与人权的关系,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虽然人的权利是天生所有的,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它明确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应有人权向法定人权转化的必要和中心环节。同时,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最根本的问题,避免公权力对基本人权的侵犯。 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

前言: 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所以本文旨在探究宪法和人权关系的基础上,探究我国的人权保障情况。 一、人权理论的历史演变 什么是人权,中外学者界定不一。有的学者认为:人权的原意是指某种道德观念或价值观念,因而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有的学者认为:人权即作为一个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民主权原则经宪法确认之后,人民即国家的主权者,自然应该成为享有人权的主体。有的学者指出应从三个层次去揭示人权的内涵:首先,人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属于应有权利的范围,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权利。其次,人权就实质而言,是国内法管辖的问题,又是一种法律权利。最后,人权还必须是一种实有权利,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美国伦理学家A·格维尔茨认为,人权是指一种狭义的权利,即主张权。这种权利的结构可以理解为:A由于Y而对B 有X的权利。它包括五个因素:(1)权利的主体A,即有权利的人;(2)权利的性质;(3)权利的客体X;即权利指向什么;(4)权利的回答人B,即具有义务的人;(5)权利的论证基础和根据Y。在这五个方面,都充满了学者的争论。另外一位美国学者科斯塔斯·杜兹纳认为:“人权”是一个复合的范畴。人权有时指人,有时指人的自然性,与人道主义思潮以及其法律形式密不可分。还有学者认为人权只能在道德

论经济法的理念

论经济法的理念 内容摘要: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通过界定经济法理念,明晰当中的内涵,探索其内在价值及实现方式,有利于深化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经济法的本质,提炼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理念的确定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执法和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法理念社会本位 一、经济法理念的基本界定 (一)法理念诠释 汉语当中的“理念”一词出现较晚,最初是由日本人从德语Idee翻译(意译)而来的,是指在一定世界观主导之下的某种基本观念。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过:“法律是人性中所蕴含的最高理性,告诉人们所应做之事,禁止人们所不应做之事。”因此,法律不能仅限于条文的表面含义,应该注重法律的思想内涵。“理念”,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指的是“一个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1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西方哲学家也给理念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理念论中,柏拉图剔除了“理念”一词的感性色彩,以此来表述存在于彼岸世界的每一类事物及其特性的原型、渊源,它是事物最真实的存在和极致状态,而我们所看到的此岸世界的各种事物不过是它的影子,这些事物因“分有”了理念而存在。2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并不与事物相分离,而是与质料相结合,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当中。康德认为理念是指“纯粹理性的概念”,“它在感官中是不能有任何与之重合的对象的……它们把一切经验知识都看作是由诸条件的绝对总体性所规定的。它们不是任意虚构出来的,而是由理性的本性自身发出的,因而是与全部知性运用必然相关的。最后,它们是超验的,是超出一切经验的界限的,所以在经验中永远不会有一个与先验理念相符合的对象出现。”3黑格尔认为理念可以理解为理性,也可以理解为主体——客体;观念与实在,有限与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465页。 2严存生:“论法的理念——兼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279页。

关于人权与法治

内容提要人权,一般而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一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权利。新的宪法修正案中,明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引入宪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人权的起源以及“天赋人权”观,之后详细阐释了人权的概念、形态,以及与公民权利、政府权力的异同,然后论述了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基础——首先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保障权利是我国法治社会法律价值的体现。重点在于论述对权利保障应从两方面入手:认真履行义务和保障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一、引言一部人类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一部探索和追求人权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家就提出了“人类自然平等”的人权思想萌芽;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的代表人物也提出了“大同”、“仁”、“兼爱”等概念,体现了尊重和爱护人的精神,表达了向往自由平等的美好理想。但是,人权作为现代普遍使用的一个政治概念,还是在十七、十八世纪由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十七、十八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日益强大,越来越不满足于他们在政治上受歧视的地位。为了对抗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们高举“天赋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启蒙运动。他们提出:人人都是天生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人的生命、财产、自由等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剥夺或放弃这些权利,就是剥夺或放弃做人的资格,是违反人性的。随着资产阶段在政治上取得统治地位,这种“天赋人权”的思想相继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首先把“天赋人权”写进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该《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则第一次将“天赋人权”写进了国家根本大法。它宣布:“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此后,各国资产阶段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将人权写入宪法,人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天赋人权观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平等是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天赋权利。这些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先于并高于国家和国家的法律。第二,在国家产生以前的自然状态中,人们享有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为了保护这些权利,人们签订契约,让渡了部分权利,建立了国家,所以国家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人权。第三,国家的权力来自人民,人们有权委任官员,也有权撤换他们。第四,为了保护人权,要实行法治原则和三权分立的原则。“天赋人权”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概念,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起过积极作用,也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利用这一概念,并引申出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权内容提供了基本前提。“必须指出的是,“天赋人权”观也有其阶段和时代的局限性。首先,“天赋人权”实质上是资产阶段的特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最主要的人权之一是资产阶段所有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天赋人权”观的核心。自由和平等,对于不拥有生产资料的广大劳动者来说,只是意味着自由出卖劳动力和平等地受资本家剥削的“权利”。其次,“天赋人权”观是为资产阶段的政治统治服务的,在资产阶段已经取得政权的国家里,政治统治成为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天赋人权”实质上只是资本和金钱的政治特权,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有普遍平等的政治权利。最后,“天赋人权”观把抽象的人性、理性作为权利的来源,把人权视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抹杀了人权的历史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因而在哲学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1[!--empirenews.page--]随着资产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权被合法化了,广大劳动人民被排除在了“人权”之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段的矛盾日益尖锐,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认为,人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其产生、发展和实现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只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才能享有人权;人权应当全面地体现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当代世界东西南北矛盾的错综演化,人权的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人们对人权的理解既

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

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 提要:本文探讨“不死鸟”的自然法复兴的根本原因,阐述了“法的自然法”、“多元文化主义的自然法”和“新仁学”等现代自然法形态与人权理论的关系。作者认为,在新自然法学的框架内,西方和东方的人权概念和范畴并不存在对立或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正是新自然法学对现代人权理论的最大贡献。 关键词:不死鸟,自然法,人权,新仁学 试图避免主观和任意的近代自然法理论并没有达到其原初的目的,这是因为自然的概念受到了不同的解释。在古代,自然法曾被看成是大自然的法则,在中世纪则被看成是神的法,在近代被看成是人类自然的法,由此人们对自然法的机能甚至产生了相反的理解。在人类历史中,自然法有时成为人们反对专制政治和法律的口号,有时又能成为维护现存统治和秩序的工具。但是从十七、十八世纪开始,自然法学者所主张的来自人类本性的自然法和自然权不断被写进实定法,并且在十九世纪出现了反形而上学的高潮,自然法学因此衰退,法实证主义应运而生。对自然法的不信,主要是近代的产物,对自然法之正义的最大打击,产生于自然法学的内部,即它不是来自对自己的否定,而是产生于对自己的解释和修正。但是,自然法的正义之某种信仰能够顽强地流传这一事实本身,应该指示着真理的核心。二十世纪的新黑格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哲学加强了哲学的形而上学化,反映在法哲学上是导致了自然法学的复活。新自然法学经过批判主义的洗礼,一脱近代启蒙自然法学的僵硬态度,在承认若干根本原理普遍妥当性的同时,主张有弹性的、可变的自然法理念,并且带有新托马斯主义和“新仁学”的色彩。 一、“不死鸟”的自然法 从取代诸学之王的形而上学的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以来,实证主义逐渐占据了王座。这一思潮也当然波及到法学领域,当时的许多法实证主义者宣告“自然法将寿终正寝”。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激荡时期,已被宣告死亡的自然法复活了,变成了法学中的“不死鸟”(phoenix)。 20世纪初期的自由法运动的倡导者法国法学家惹尼(Francois Geny,1861-1944)是今天“自然法复活”的最大先驱者。美国的庞德曾把惹尼看成是源自托马斯?阿奎那的新经院派社会哲学的“第一人”。日本的著名自然法学家水波朗在接受庞德观点的基础上认为,惹尼在打破19世纪法国“注释学派”的法实证主义、提倡

论自然法与人权的确立

论自然法与人权的确立 摘要:自然法对于人权的确立是一个必要的论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自然法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在我们的世界更多的被表现为一种和谐规律;而且对于人权本身来说,它需要自然法给予这种合理性的辩证。虽然这对于人权建立的整个过程来说只是一种理论基础,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如此重要,在现象与事件本身之中穿插着对于人类情感般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自然法;人权;秩序;哲学 人权的建立从来都不是那么地顺利,它的产生无疑是在一个充满困境的情势中逼迫着不自由的人们开始了他们的思维暴动。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暴动是一种政治性思维暴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自然法对它的合理性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自然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人权进行了一种存在意义上地辩护,并且自然法本身就有为各种生命体辩护的职责,因此,自然法对于人权的建立是一个必要的论证。 一、人权是一种意识存在 在人类世界中,秩序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往往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也会从所谓的一些秩序中产生。在这里,我们无疑会想到那些极权主义的后果,还有一些意识性特别强烈的民族主义,总是在这个世界制造着战争与纷乱,因此,自然法的定律总是被人为地打破,而且人为秩序本身的缺陷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暴露了出来。但是,人权绝对是属于人类共同事务的范畴,而且人权问题可以作为善意的纽带连接起人性与和谐秩序的关系。人权实现绝对是个自利利他的事件,对于个人而言,通过思索自己的人权问题而将自身的思维空间打开,使得他们封闭的心灵去接受其他生命体,因此,对生命的尊重必然会激发起人们的情感与理性步入一种相融的境地,而不是将我们的情感与理性拆开。而且情感与理性同时都是属于同一个人的生命现状,这要如何拆开呢? 我们不可否认,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为一些利益而去争斗,但是他们却充满了对自身利益的欲望。他们

简答 论述 经济法产生的条件

简答论述经济法产生的条件 经济法的产生是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国家条件和法律条件等。其中,最基础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是经济条件,其他条件最终也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经济法产生最基础条件是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要求政府承担全新的经济管理职能,而不论是救治“市场失灵”还是保障并约束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传统法律制度都无能为力,这必然要求国家建立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平衡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这种新型法律制度就是经济法。据此,经济法的产生条件,可概括如下:新问题的产生(“市场失灵”)---政府经济管理---“政府失灵”---需要法律具备新的功能(解决“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问题)---传统法不具备该功能---新型法产生(经济法)。 经济法所要规范的行为,主要有两块:一是市场规制;二是宏观调控。这两大行为都是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故经济法便可被外界定为“保障与约束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之法”。具体而言,经济法主要是指调整市场规制关系与宏观调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说,经济法是指调整市场规制行为与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简答论述经济法的基本特征 1. 经济性:经济性是经济法的首要特征,表现在经济法的作用领域、形成方式、调整手段、基本目标等方面。2.政策性:国家或政府通常必须制定经济政策,经济的法律调整往往以政策先行,而后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经济法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它必须体现和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3.灵活性: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而政策是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和调整的,这就决定经济法具体规则的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4.社会性:经济法是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产生的,它以社会为本位,是社会本位法。5.专业性:经济性特征还决定了经济法是一部专业性非常明显的法律。管理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关系,但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而仅仅是具有管理属性的经济关系。6.法定性。 简答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反映的就是指经济法不同于其他法的最核心的利益追求是什么。一般认为,传统私法以维护个体利益为主,传统公法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经济法既不着重维护个体利益,也不着重维护国家利益,二是介于二者之间,立足社会整体,以不特定多数者利益为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把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概括为社会利益维护之法,即社会本位法。 简答社会公共利益的含义特征 作为一种群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社会利益具有相对性。社会利益是一种相对于特定社会成员利益而言的相对利益。第二,社会利益具有区域性。社会利益既然是一种群体利益,而有些需要法律特别保护的群体,可能只会在特定区域内才会存在,故在其他区域内,就不存在这类社会利益。第三,社会利益具有历史性。社会利益是群体分化的产物,而群体分化总在特定历史阶段才会发生,故某一群体所代表的,也只有在特定阶段才构成社会利益。

在文明和野蛮之间——论《蝇王》中人性的异化

[摘要] 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在代表作<蝇王》中通过大量的象征手法表现了“人心的黑暗”和“文明的脆弱”的主题。本文通过描写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抗揭示了《蝇王>中人性的异化。 [关键词] 野蛮;黑暗;邪恶 引言 当代著名英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寓言体小说《蝇王》被视为寓言体小说的经典作品,吸引了许多文艺评论家的注意。<蝇王>的故事描述了在一次未来的核战争期间,一群英国男孩被谴散。中途,他们乘坐的飞机中弹坠落到一座人迹罕至的孤岛上。随着文明的观念渐渐失去对这群孩子的影响,伴随着绝望和日渐增长的“怪兽”的威胁,孩子们分裂为两股势力。一股是以拉尔夫为首文明势力,一股是以杰克为首的野蛮势力。较量在他们中间展开,求救的烟火被熄灭;西蒙和比奇被杀害;杰克一伙决定干掉拉尔夫;他们点燃了丛林?拉尔夫奋力突围。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猛然看见一顶白色大盖帽??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英海军军官。原来,是岛上的冲天烟火引来了军舰,他们获救了。 戈尔丁通篇都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体现在对物的描写上。如“螺号”象征权威和正义,“火”象征文明,比奇的眼镜象征科学文明。其次,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如拉尔夫是诚实、正直的化身;比奇相信科学与理性,象征智慧;杰克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烈的权势欲,象征邪恶和专制;西蒙善于思考,有正义感,象征信任、忠诚和理智等等。戈尔丁正是通过文中这些具有鲜明象征意义的代表人物之间发生的冲突来表现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强烈对抗,从而揭示了人性的异化即“人心黑暗”的主题。 一、对“异化”的理解“异化”概念如何理解?“拉丁文中…异化?一阋和…出卖?,…转让?是同义词,有的学者把“异化”解释为对立面的转化,说:异化的“基本规定是…自已转化为自已的对立面??。有的学者联系人性、阶级性问题谈到异化。“一般说来,人性是普遍,是整体,阶级性是特殊,是人性的异化部分。” “人性?这个概念,摒除了唯心、形而上学的曲解之外,在实际使用中常有两种涵义。一种是广义的,即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历史巾形成并二仁富了和…异化?了的特性,它包括历史的表现在人本身的各种优秀的特性以及丑恶的特性。自人类诞生以来,人就为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然而迄今为止,人类始终未能避免异己力量的捉弄,一直未能达到自由与解放的境界。“无论人们放眼社会罗盘所指的任何方向,都将发生异化。”[3] 异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现实。正是异化,使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深度,体验到了心灵的呐喊;正是异化,把对人生的本质与真谛的深思尖锐地提到了人的面前?究竟人应该向恶还是向善? 二、异化之一:对待“怪兽” “怪兽”首先是由一个身上长糟胎记的男孩讲出的,他看到有一个蛇样的东西在林子里走来迮去。于是,恐惧的种子便深深直根于孩子们的内心.在杰克和拉尔夫分裂后,西蒙也离开拉尔夫独自走进森林,来到了他所钟爱的林间空地上,又开始了对生活元尽思考。思考着岛上发生的一切。随后也是在这个地方,他亲眼目睹了杰克一伙人残忍、野蛮的杀死了一头母猪。最后,杰克下令把猪头砍下,把它挂在一根两头削尖的木棍上,作为祭品献给孩子们一直谈之色变的“怪兽”,然后仓皇离去。面对那个瞬间布满苍蝇的猪头,西蒙听到了来自他内心深处的声音恍惚巾蝇王说道:“我就是怪兽?我是你们自身的一部分。?你们永远也摆脱不了我。这猪头就是“蝇王”。它象征着腐烂、堕落、野蛮和邪恶。慢慢地,西蒙悟出了一条真理---邪恶就在人自身之中,人心是黑暗的。他爬到孩子们认为是“怪兽”歇身之处的山顶上,看到一架已腐烂了的伞兵的尸体。降落伞被挂在了岩石上,拽着尸体在风中忽起忽落。这个“怪兽”可怕却无害。西蒙迫切地想把真理告诉其他人。从山顶向海岸望去,隐约可看到孩子们在火堆旁做着什么。杰克和其他人正围着火堆大口啃着猪肉。随后杰克又带领他们模仿追野猪时的情景狂欢乱舞起来。西蒙跌跌撞撞地从树林边向狂舞的杰克等人跑来。笼罩在疯狂和

论法治和人权

论人权与法治的关系序论 法治和人权都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制度和价值。法冶与人权的相互关系。人权是法的内容,法冶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人权与法冶,无讼从历史发展客观实际看,还是从各自的内在要求看,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从人权的产生,发展来看,人权是一个法律范畴;从人权的内容和形式来看,人权是有一定限度的,具有法律的特性。所以人权不是无条件的,无限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相对的。一方面,法律规定动人权;另一方面,人权的保障促进了法冶的健全。 本论 一.人权是法冶的内容 (1)保障人权是现代法的精神 法律精神是法的灵魂。“法治的真谛是人权”。法是人类为了维护自我生存的有序状态而作出的选择和创造。人们在制定法时,必然自觉地注入主体的理性和意志。现代法的精神是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相适应的理性精神和价值原则。权利本位是现代法的精神之首要因素。这是因为,只有主体才会要求权利,才配享有权利,才能行使权利,任何一种权利都只能属于主体人。权利是人作主体的标志和确证,没有权利的肢体不是真正的主体。同时,权利是人的本性的要求。自由的本质和标志在于权利,自由的保障在于权利的法定,自由的实现在于权利的行使,权利赋予人以自由,没有权利就没有自由。 现代法的权利本位意味着: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应当以权利为起点、核心和主导.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而交换从法律上说就是权利的相互让渡.因而任何交换都需要以权利的设定为前提或起始。如果没有明晰的权利肯定和宣示,就不会有商品交换和市场交易。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搞市场经济,权利必须先行.只有权利到位,市场经济才能到位。权利本质上是利益,承认人们的权益,就必须承认人们需要权利。作为现代法律体系,自然要明确利益机制,并通过权利立法表达出来。因此,权利本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的必然结果。 (2)保障人权是宪法的重要内容 “理想的法治,是通过法律实现的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和谐的状态。公民权利为国家权力所尊重、所保护和所救助,人权是公权的本质、界限、目的,法律能够调处出这种状态,法治便存在。在公权不受限制和人权无保障的地方,便没有法治”。20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经济权利的规定逐渐增多,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产阶级宪法中关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条文增多,虽然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也恰恰说明了宪法必须保护人权,必须采取种种措施为公民谋福利。我国宪法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地规定。而公民权是人权在一个国家内的法律化,是一种实然形态的人权。宪法作为公民权利的保证书对人权的规定最为系统全面。尽管在内容上,宪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中心主要还是民主和人权。在实行宪政的国家,宪法不仅确认人民主权原则,而且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使公民能够趋势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并有效地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现代法治的核心作用所在,近现代宪法的产生及其所起的作用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核心作用,其它各种公私法规定也都是围绕权利和权力所庙宇的原则和规范。 (3)保障人权是法治的价值追求 法治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法的价值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秩序,理性,文明,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等。”“人权是法治程序所要实现的本体。”“法治的价值前提是

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

论经济法的人性基础 ;摘要:任何科学都与人性有关,经济法与人的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经济法基于经济人的人性缺陷造成市场失灵而得以产生。道德人理念是经济法建构的人论基础,经济法的理念、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制度都是建立在道德人理念之上的。政府完全道德人假设明显不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政府干预失败是政府完全道德人假设破灭的逻辑结果。; 关键词:经济人;人性根源;道德人理念;人性基础;经济法 ; 各种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正如休莫所说:“所有各种科学都或多或少地与人类本性有关,而且无论其中的某几种科学从表面看来距离人类本性有多么遥远,它们也都仍然要通过某种途径回到这种本性上来。甚至数学、自然哲学,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关于人的科学。因为它们都潜在地受制于人们的认识范围,并且要由他们的权力和能力来判断。”〔1〕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与其它自然科学相比,它与人的科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从人性的视角来思考经济法产生和存在的依据,能够从较深的层次认识经济法产生的根源和经济法成为独立学科的合理性。以往我们更多地探讨经济法的经济、政治基础,却往往忽视经济法与人性的联系。因此,本文试就经济法产生的人性根源和经济法存在的人性基础进行初步探讨。 ; 一、从“经济人”的人性缺陷看经济法产生的人性根源 ; 民法是以“经济人”亦称“理性人”为基本假设的。“经济人”理论,最先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斯密的“经济人”指的是以追求

私人最大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活动的主体,他可以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斯密“经济人”假设的要点是:(1)“经济人”是自利的,每个人天然地是他自己利益的判断者,如果不受干预,他的行为可以使他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大利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是“经济人”的内容,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2)“经济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时又不得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正是这一点构成了交易的通义;(3)当每个人都能自由地选择某种方式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时,“一只无形的手”——分工基础上的市场和竞争,会将他们对私利的追求引导到能够为公共利益作出最大贡献的途径上去。利己性和理性(或有限理性)是“经济人”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中利己性是“经济人”的灵魂。 ;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富论》中倡导“经济自由主义”,这是建立在“自然秩序”基础之上的。“自然秩序”是从人的本性产生又符合人的本性的正常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个人自我利益追求、及其积极性、创造性之上的一种秩序。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存在,这种具有完备理性的“经济人”只有在完全的自由状态下才能产生。按照斯密的观点,人具有双重本性,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人作为“经济人”是利己主义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并尽力去追求它。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所以社会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斯密认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每个人的活动都受“利己心”的支配,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共同利益。个人越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社会利益就越大。从个人

法律与人权

法律与人权 法律与人权的关系历来被法学和社会学者们津津乐道,它们仿佛永远在一段恩怨纠葛的不了情中。记得大一的法理课上,陈步雷老师就试图让我们树立起对人权的顶礼膜拜以及对宪法的嗤之以鼻。我们小组的七位成员,或许只是狗尾续貂,但希望借此法理读书报告阐述自己心中的法律与人权。 (一)人权释义: 人权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概念,它的思想历史悠久,但是它的概念最初是17、18世纪由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而提出来的。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随着经济上日益强大,为了对抗被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掀起了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的观念在约翰洛克的一句:“人类天生是自由的、平等的和独立的,人人都享有这些由上天赋予的、不可让与和不可侵犯的人权”中正式诞生。 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法学家们对人的权利的理解有很大不同。比如从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中,可以看出康德将权利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权利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外在的实践关系;其次,权利意味着自己自由和他人自由的关系;再次,权利意味着不考虑意志的具体内容,具有抽象性。总结起来,康德的权利是指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相协调的全部条件的普遍法则。另外,康德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不掺杂任何道德的律令”,和伦理“没有任何牵连”。康德将权利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人权利,主要由私法来规定,它是“不需要向外公布的法律体系”;一种是公共权利,主要由公法来规定,它是那些“需要公布的法律体系在文明社会中权利的原则”。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权力观具备了浓厚的“人情味”,他认为只有人才有自由意志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自由。但人为了自身的自由,就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自由,因为他认为“法律就是依照这一最高原则,由立法机关制定出一整套明文规定,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公民,也就是人的自由以及由此派生的一切权利。” 从整个人权的发展可以看出,时代、地区不同,人们对人权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通过所阅读的各种书籍,我们认为:所谓人权,就是指基于人的本性,并在一定条件下,个人或群体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包括自由权、政治权、社会权、发展权、和平权等。 但是,我并不想过多地对人权范围和特征进行具体展开,因为这是个关系到人权内核的更为专业的问题,需要的不仅是法律专业知识,更多地是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探讨。我们小组主要通过阅读与人权相关的书籍,从人的权利与法律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研究人权的价值,法律的价值。 (二)法律的自由价值 1、自由与权利 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在一个水池中增加一道透明的隔障,在一边放养一只鲨鱼,在另一边放养着鲨鱼喜欢吃的鱼。开始几天里,鲨鱼常常想冲向另一边去捕食,但都被隔障阻挡了,还弄得很受伤。时间长了,也就不再去碰壁了。鲨鱼的食物是每天供应的,在用餐以后,鲨鱼总是吃的饱饱的。小鱼们也看到了鲨鱼,开始都躲得远远的。鲨鱼每次冲击的时候都吓得要命,可是时间长了,鲨鱼每次冲击都在特定的地方停止了,于是小鱼们慢慢胆子大了起来,也敢在隔障附近游来游去了。再后来,水池中,鲨鱼在自己的格里游来游去,无视小鱼的存在。而小鱼们也在自己的格里游来游去,并不在乎和鲨鱼保持很近的距离。一段时间后,科学家把隔障取走了,发现鲨鱼和小鱼相安无事,都不愿意越雷池一步。鲨鱼和小鱼的距离很近很近时也是和平的。鲨鱼每次只要等着喂食就可以了。 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对自由进行区分:经验的自由和先验的自由。经验自

关于人权的一个小论文

从平等权角度浅谈中国人权的社会实现情况 平等,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否认世袭的阶级差别或专断的特权,也历来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崇高目标。平等权是人权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国家必要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的首要权利,基本概念是指基于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每个人的人格价值都是平等的,在法律面前不得因性别、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先天的或者现实生活中经济、社会的具体地位与生活状况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待遇。平等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和标志。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虽然篇幅较少,但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下来的状态,也反映了我国法律的进步,彰显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明,早在《论语》中就有“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内容,我认为这是平等权的最早体现,但是真正以纲领(或者法律)形式确认平等却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中的《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规定,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追求,虽然碍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小农意识的落后,这种思想不可能实现,但是却切实的反映了中国人们对于平等的渴望、向往和追求。 但是关于平等,我却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认为,人生而不平等,即使刚出生还没有意识的时候也是一样,含着“金勺子”出生的孩子与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是首要的体现。这个无奈的现实对于社会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富家小孩在妈妈的陪同下去大街上擦皮鞋,擦鞋阿姨的小孩在妈妈的指导下给这个富家小孩擦皮鞋,我们如何让这两个小孩长大以后和平共处?再举个简单的例子,关于交通肇事罪,法官先问的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赔的起?”,言外之意就是赔得起就是虚刑,赔不起就是实刑,这能够彰显宪法中不分财产状况的平等么?现实中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许霆拿了ATM多吐的17万被判无期,广东开平银行行长贪污4亿被判12年等等,不胜枚举。这里的“金勺子”并不一定指经济,还包括权力,亲属(直系亲属最甚)中有当官的,子女必定官运亨通,这在我国也是个不能否定的现实。 人生而不平等的第二个体现在于医学领域,即生命本身的不平等,天生身体健康的孩子与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就不可能平等,比如连体婴儿,如果做手术势必会牺牲一个,那么这个孩子难道天生就是为了死而出生的么?孩子正在努力,为了生存而拼命付出代价,但是他的选择只有死。另一方面,因为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而存活下去的另一个孩子,他真的会幸福吗?为了生存,人一直在努力,然而要死的时候还是会死,他们和那些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天生拥有权力和财富、一生幸福的人比起来,也实在太不公平了。“人没有牺牲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同等的代价”这是西方炼金术的等价交换原则。我不认同这种观点,“为了得到什么东西就必须付出代价,那么反过来,付出了代价就一定能够得到什么”这样的理论是很奇怪的,因为不平等的存在,就算付出了同等的代价,也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回报。所谓等价交换,不过是弱者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付出了大量的代价,自己本应更加幸福的,然而却因为出身等自己不可左右的因素而一辈子受苦的情况却大量存在。即便如此,我还是相信,努力过了,就能或多或少得到些什么,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公平的得到回报,只要付出代价,就平等的拥有抓住幸福的机会,我想要相信那样的等价交换。现实并不是这样,所以,如果说那是孩子的幼稚理论,我情愿做个孩子,我不愿相信,即使付出代价也无法获得回报。 人权是由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狄德

试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一)

试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一)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产生社会经济根源市场政府 论文摘要]经济法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而分析其产生的根源,离不开其产生时期的经济状况。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德国以及中国的经济法的产生过程最具代表性。通过对这三大模块的分析,可以证明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是市场与政府的博弈。 1890年,美国颁布了《保护贸易及商业以免非法限制及垄断法案》,即著名的《谢尔曼法》,该法被公认为是经济法产生的标志,以此为起点,经济法已经存在了上百年。深刻的历史根源是任何一种事物存在的支撑,而经济尤其是基础性的。因此,我们应当追本溯源,深刻思考和准确把握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避免使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流于外在形式而无法探究其本质。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经济法有着基本共性,但有其不同的特点。“其中某些国家相互之间更接近一些,形成各种类型、模式或板块。”15]如以美国为代表的危机对策经济法,以德国为代表的所谓战时经济法,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经济法。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三个模块,以期探求经济法产生的共同的社会经济根源。 一、美国经济法模块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状况 18世纪到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使西方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9世纪末期,美国充分运用二次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使生产获得飞速发展。一方面,新的工业部门开始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等;另一方面,旧的工业部门,如钢铁工业等因为生产技术的改造而获得新生。新兴工业部门的成长以及原有部门的重振雄风,代表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化,促使现代大规模工厂生产迅速发展,致使资本集中、企业巨大化,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垄断从最初的仅限于流通领域扩展到原料采买、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等领域,于是高级的垄断组织托拉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托拉斯指的是“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有密切关系的企业合并而成,由董事会统一经营全部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领导权控制在最多股份持有者手中的组织。”16]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在当时证明是实现对某一行业控制最有效的手段。1882年,全国性规模的合并企业美国石油托拉斯成立,这也是第一个采用这种组织形式和名称的托拉斯组织。其它部门纷纷效法,制糖、烟草、煤矿、铝业、钢铁等行业也相继建立了托拉斯。根据1895年制造业普查报告,“大约有185个企业联合体,其资金总额超过30亿,占美国全部制造业总资本的近1/3。”17]这些托拉斯组织凭借自身雄厚的资本使用搭售、价格协定、联合抵制等方式来实施其控制力,限制公平自由的竞争。20世纪初,美国的垄断组织又有进一步发展,主要集中在了钢铁、石油、铁路等新兴行业。例如,在钢铁业,安德路·卡内基从1873年创办钢铁厂到1894年,已经控制了全美国炼钢能力的1/4。“为获得铁路及航运上的优惠条件并控制生产和市场,卡内基和其它十几个行业联合一起,于1901年合并组建了美国钢铁公司,该公司包括采矿、加工、运输、销售等行业的700多家企业。”18]垄断经济的发展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生产过剩的问题引发经济危机频繁出现。1882、1890、1900、1907年,经济危机接连不断的发生。1882年危机使机车产量由2282台下降至800台,下降了65%。煤炭产量下降了7,5%,生铁产量下降了12,5%,棉花消费量减少了15,4%,甚至一直增长的钢产量也下降了10,7%。1908年,新建筑合同减少23%,钢铁托拉斯所属企业一半以上停工。失业人数超过以往各次。除此之外,垄断经济还带来其它问题:垄断减少就业机会,保持垄断价格使公众受害,垄断助长投机和资本掺水现象,大大的破坏了竞争,它使小企业失去了在市场中生存的机会。为攫取超额垄断利润,大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控制原料来源,划分销售市场,限定产品价格,不断挤垮或兼

论潘恩的人权思想

论潘恩的人权思想 托马斯·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革命家、思想家。尽管潘 恩出生于英国,但一生都在为欧美革命,尤其是美、法两国革命奔走,为人权呼号。“人权”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时也是北美独立战争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北美人民 势如破竹,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潘恩的这一贡献,使得许多资 产阶级学者也不得不承认:“潘恩在宣传方面的贡献,可以与弗兰 克林在外交上和华盛顿在军事上对美国革命的贡献相媲美。” 潘恩人权思想的闪光点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较强的现实性。潘恩 的人权不是空洞的纯理论性的人权,而是联系美国的现实加以阐述 的人权,这个现实就是——独立与建国。他不仅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主义,为平等、自由呐喊,而且,更加关注怎样建立一个合乎所谓“自然"、“理性"的新制度。因此,他不再孤立地谈论超越权威、 平等人格和本性自由,而是将它们同革命、变革、改制紧密地联系 起来。他的这种思想不仅实实在在地影响了美国独立后的走向乃至 美国宪法的制定,同时也影响到了法国大革命。 人权是历史的产生的,是人们的权利要求和权利积累不断增长 的结果。围绕着当时北美亟待解决的独立和建国两大主题,潘恩适 时地提出了他的人权主张。他对人权的定义和对人权具体内容的概括,丰富、完善了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并使他与形形色色 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划清了界限。在对建国这一主题的思考上,潘恩冲破了18世纪处于主流的君主制的局限,开创性地提出了 一种行之有效的政体模式——代议制共和制。在潘恩看来,这种政 体体现了自然权利和社会政治的结合,是一种为公众谋福利的政体。从代议制所坚持的原则来看,它有着君主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 这些优越性又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天赋人权理沦是潘恩政治法律思想体系的基石。这是他继承和 发展欧洲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将其成功地运用到指导美国、法国资 产阶级大革命的思想结晶。潘恩系统地阐述了天赋人权思想,并在 理论上多有建树,他在《常识》、《人权论》、《理性时代》、 《论政府的基本原理》等著作中阐明了其基本内容。《人权论》一 书论证了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等天赋权利,把‘人’提高到至高

读后感 论文 《蝇王》与人性

《蝇王》与人性 摘要:《蝇王》以一种更为消极的态度反映了类似于荀子的“性本恶”的观点。一般文学作品往往把孩子们作为真善美的象征,作者戈尔丁的突破常规,恰恰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关键字:人性专制民主 前不久开始翻阅《蝇王》,我以为这是一本描写小孩天真浪漫故事的儿童读物,等我真正看下去之后,才了解了其中的恐怖的存在。远没有我想象中简单,《蝇王》描写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在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场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岛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充足的淡水以及令人满意的食物,尽力描写了一副世外桃源般的与世隔绝的小岛,如同伊甸园一般的图景。就在这个小岛上,这些孩子们天真浪漫的性格起初能按照文明社会的理性和秩序来运转他们那个“小社会”,然而好景不长,在这种极端、严酷的生活条件下,孩子身上那种原始、野蛮的天性很快就体现出来,他们最终嗜血成性、相互残杀,竟然还杀死了他们的同伴,原首领拉尔夫四处逃窜,最终由巧然经过小岛的海军军官所救。

作者很巧妙的设计因为战争使这些孩子堕落,也是以象征战争的“军舰”使他们获救,其实是对人性的讽刺与对战争的一种疑问。作为原首领拉尔夫象征当世的文明与和平,而杰克罗杰则是象征野蛮,当野蛮战胜了文明,是否意味着文明的存在是没有价值的,人性本是野蛮,本身恶?作者用心良苦,在以这种似是而非的手法嘲讽现代文明与战争。被杰克拿来祭兽的猪头,从表面上讲代表了原始的礼仪,象征唱诗班的孩子们由敬畏文明转向崇尚武力,从深层意义上看,则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是对天真与邪恶发出的质疑。 人之初,性本恶。作家借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来探讨这一严肃的话题,人的根深蒂固的兽性是贯穿全书的主线。故事的结局固然是悲剧的,因为野蛮战胜了文明;但它又是充满希望的,因为救援船只的到来,孩子们得以返回到那个文明的社会。然后,故事戛然而止,孩子回到正常的环境中能否还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作者经历过二战,残酷的战争使作者深刻认识到“恶出于人犹如蜜产于蜂”,他也正是通过这部作品来阐述这一事实。全书通过对孩子们臆想出的海里的野兽、空中的野兽的描述,反映出真正的野兽其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