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宾格勒_汤因比_亨庭顿合论

斯宾格勒_汤因比_亨庭顿合论

斯宾格勒_汤因比_亨庭顿合论
斯宾格勒_汤因比_亨庭顿合论

2013.11.17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年会议程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议程 时间: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 主办单位: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8:30-9:00 签到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 9:00-9:30 开幕式 主持人: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1.复旦大学校领导致辞 2.上海市社联领导致辞 3.复旦大学历史系领导致辞 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系主任) 4.上海市世界史学会领导致辞 潘光(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 5.学会工作报告 余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9:30-11:30 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 主持人:余伟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 1.古代近东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 发言人:欧阳晓莉(复旦大学历史系) 2.魏玛德国的1928年“历史纯文学之争” 发言人: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3.西藏问题的由来与反分裂斗争 发言人:刘锦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4.美国史研究刍议 发言人:蔡萌(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5.作为合作的冷战: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趋向 发言人:张勇安(上海大学历史系) 6.福特政府对板门店事件的反应与对策 发言人:邓峰(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7.一所国际化的中国学校的历史教育 发言人:辛晟(包玉刚实验学校)

11:30-12:00 学术研讨会:学术信息交流 主持人:陈恒(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人: 潘光(上海社会科学院) 朱联璧(复旦大学) 梁志(华东师范大学) 张忠祥(上海师范大学) 张智慧(上海大学) 12:00-13:00 午餐 地点:复旦大学旦苑餐厅三楼(凭午餐券用餐) 12:30-13:15 学会理事会会议 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 13:30-15:10 学会青年论坛(上) 第1会场 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 主持人:郭长刚 评论人:徐善伟吴晓群郭长刚 战争与革命·················································陈超俄国犹太人问题:美国对孟德尔_贝里斯案的反应················戴燕玲唐宋之际安南地方豪族考·····································胡耀飞布鲁尼之市民人文主义思想寻迹·······························郭琳《以斯帖记》成书及流传历史的初步考察·······················刘璐从《本笃规章》看中世纪修道生活·····························龚凯凯浅谈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读《西方的没落》有感·············王少华裂教之源——基于欧普塔图斯《驳多纳特派》的研究·············张秋歌当历史遭遇虚构——从历史重构角度论《朗读者》中淡化罪责现·····杨梦 第2会场 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1901会议室

浅谈斯宾格勒

浅析斯宾格勒 ------读《西方的没落》有感 摘要:《西方的没落》以哲学的思维来透视历史,提出了“文化形态史学”,否定了以西欧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史观。然而以时间导向性和历史周期性来分析历史,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先定论”。从而对西方文化的命运做出了悲观、宿命的预言。 关键词: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历史哲学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发表了其著作《西方的没落》。该书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历史,阐述了西方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并试图揭示危机产生的根源。该书以骇人的预言、独特的视角,引起了西方文化界的强烈反应。从此关于西方命运的争论成为文化的焦点。斯宾格勒也因此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百年过后,在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重读斯氏的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以今人的视角对其问世的条件、理论贡献、影响等进行剖析,我们或许有一些新的认识。 一、产生背景------现实与感性的结合 《西方的没落》的创作与完成是斯宾格勒的自身灵感与当时的西方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后,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大大领先于世界。对于西方在世界的优势地位,曾有过一段这样精彩的描述: “1763年至179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地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于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显著。”具体来说,在殖民扩张上:“包括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之外的整个非洲和亚洲大部分在内,全都成了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在面积达16819000平方里的亚洲地区,至少有9443000平方里的土地处在欧洲的统治之下。”在经济上“欧洲不仅成了世界的银行家,而且已成为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在文化方面,“欧洲的入侵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读汤因比《历史研究》的个人心得

浅谈影响历史演进的因素及文明发展的规律性 关于读汤因比《历史研究》的个人心得 学院:法学院课序号:姓名:张** 学号:2*****031 引言: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罗马、希腊及雅典古文明。他一生著述颇多,但全面反映他总的历史观点并使他成名的就是巨著《历史研究》,此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在本次政治理论课堂上,经老师推荐,笔者选读此书,并且对书中描述的各个阶段文明发展以及其所运用的历史价值观颇感兴趣,从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及影响因素产生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历史发展、规律性、文明演进、社会变动、历史价值观 首先,何为历史?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在老师的指引下了解世界的起源、各国政治历史文化演变过程,为了应试,我们将每一个阶段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起因过程、历史意义等等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但却没有真正理解过这每一次历史的巨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没有深刻领悟到让我们在少年时代观史读哲的意义所在。步入大学,积极主动的了解历史,认识文明起源,塑造自身的历史价值观,更加成为我们当代学生应有的使命与责任。 然而,笔者认为,每一个时刻都包含着历史的踪迹。历史即过去,但其不一定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地理、气象的自然变迁亦属于历史。汤因比在本书中说:当我们合上史册的时候,过去的事情都已是无法改变的了。而我们人类,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在历史阶段所发生的情况以及结合对现如今所造成的影响,更好的充实未来的生活,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种种,以史为鉴,博古论今。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的背后自然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在文明演变更替时,不同地域又在汤因比的书中极具相似性与规律性。汤因比以一个整体的思维方式将人类的历史发展用时间的纵向层次考察,各地文明都囊括其中,文明之间的更替叙述都十分详细,好似为读者展现出社会不断演变的动态进程。但本书贯穿其中所存在的历史价值观与当今我们的观念不相符合的问题。在读过本书后,笔者有几点思考,在此简谈心得。 1、不同社会时期有不同影响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开始时说过:生活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类交往非常缓慢,变革的步伐更为缓慢。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20世纪七十年代,汤因比以宏观视角对已知的三十一种文明进行了历史情景再现式的分析归纳。而在笔者阅读之时发现,作者汤因比在描述原始社会的发展变革时,总是用大段文字描述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相关农业发展。最使笔者印象深刻的便是亚述文明的兴衰以及作者对查文文明和奥尔梅克文明的简要分析。在后续阅读中,笔者亦发现地理环境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种文明的繁盛衰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特点说明,作者极其重视人与环境的发展关系,并且这对各个文明发展都适用。比如在研究亚述文明时,汤因比将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源等重要的地理信息罗列出来,来印证其农业发展境况。还将我国与希腊世界的河流通航进行经济发展比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谈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在原始社会,为人类日益膨胀的私欲而发动的战争提供物质基础的小农经济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推进思想开放以及政治文明的起步。 而在本书中记述文明社会各个地域变革发展时,汤因比又将重点影响文明交替不断前进的因素突出在了一国经济发展及宗教成长之中。宗教文化开始渗透于每一种文明演进中。此部分描述伊斯兰教世界的部分虽篇幅较长、读起来晦涩难懂,但其所叙述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所形成的社会具有极强的扩张性和侵略性。外交政策的改变以及国内政策的调整都与国家社会的经济军事力量以及宗教文化的渗透力量有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人类文明不断

辜鸿铭的春秋大义

辜鸿铭的“春秋大义” 辜鸿铭手书 据说孔子当年修订《春秋》一书,竭力维护周代礼制,字里行间褒善贬恶,拨乱反正,体现出明确的政治意图和鲜明的政治色彩,这就是后儒所称道的“微言大义”,或曰“春秋大义”。《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两千五百年后,20世纪初叶的中国和世界,也正是“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年代。有一位谙熟欧洲文明而服膺儒家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再次举起“春秋大义”的旗帜,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英文著述,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鼓吹儒家文明的普世价值,在东、西方文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人就是辜鸿铭。 辜鸿铭(1857-1928)出身于华侨世家,十三岁即赴欧洲求学,十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归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曾官至清廷外务部左丞。他精通英、德、法等近十国文字,尤其擅长英文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推为中国第一。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Spirit of Chinese People)一书,汉语题名“春秋大义”。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英文代表作品,全书系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

列论文结集而成。面对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 simple)”,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因此,“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

价格理论简介

内容简介: 这是斯蒂格勒的名著,内容简明易懂幽默,但十分全面深刻,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任何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都应该看。强烈建议接研读傅利曼的 PRICE THEORY。 关於斯蒂格勒: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1911年1月17日-1991年12月1日) 是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及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生平 斯蒂格勒是第二代移民,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出生时他的父母都已经获得公民权。父亲是第一代的德国移民,母亲则是第一代的匈牙利移民。据其自传中说法,在三岁前他只知道有德文一种语言。长大后,斯蒂格勒的求学路一帆风顺,先后得到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学士(1931年)、西北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1932年)跟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1938年)。斯蒂格勒的教执生涯首先是从爱达荷大学开始的,从1936年至1938年担任助理教授。1938年至1946年任教於明尼苏达大学,当中於1941年升为正教授。 1946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斯蒂格勒得知他的母校芝加哥大学希望他参加教授徵选的面试,跟他同一天前来应徵的另一位教授候选人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结果是:由弗里德曼获得了这仅有一个的教授缺。落选的斯蒂格勒来到布朗大学短暂地任教一年至1947年。1947年至1958年任教於哥伦比亚大学,这段时间斯蒂格勒的经济思想趋於成熟。1958年芝加哥大学再度有一个教授缺额,斯蒂格勒终於得偿所愿被聘为正教授,其后在芝加哥大学里经历了芝加哥经济学派引领风骚的二十年多个年头。1977年在斯蒂格勒的指导下创立了「芝加哥大学经

济与国家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tate)并出任该所主任。1981年斯蒂格勒从经济系教授职上退修,但持续担任研究中心主任至1991年去世为止。 学说主张 * 斯蒂格勒是「讯息经济学」研究方向的提倡者之一,自其论文〈讯息经济学〉於1961年发表至今,该研究已经成为今日经济学科中的显学,近年来产生过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 斯蒂格勒在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当中也很有知名度,他经常对公共政策发表意见因而被政治人物所引用。其最为人所知悉的贡献便是证明「自由的市场机制」至今仍是最有效的模式,并且使用计量经济学新进的研究成果,举出很多政府为了提高效率而做的管制其结果要不是毫无帮助就是产生反效果。 * 斯蒂格勒也是一个颇受尊敬的经济学史家,1977年任美国经济学史学会(History of Economics Society)会长 * 在芝加哥经济学派中,斯蒂格勒的实证性格为学派带来了理性讨论的气氛。他继承了恩师法兰克·奈特将经济学视为科学的强烈求真慾望,身为一个新古典经济学者斯蒂格勒却能够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本位主义。当经济学的研究者将弗里德曼与斯蒂格勒这两位芝加哥经济学派第二代人物做比较时,多会注意到弗里德曼的好辩、争胜跟辩才无碍,相较之下斯蒂格勒则显得幽默、温和与实事求是。因此斯蒂格勒偶尔会赢得来自不同阵营者的赏识。 主要著作 * 《价格理论》(The Theory of Price),1946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 〈讯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1961年载於《政治经济

辜鸿铭归化英译《论语》探究

第3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月 Vol.3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6 ────────── 基金项目:上海电力学院课程建设项目(20163169) 收稿日期:2016-10-08 作者简介:么孝颖(1966-),女,河北丰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52- 辜鸿铭归化英译《论语》探究 么孝颖 (上海电力学院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0) 摘 要:辜鸿铭论语英译本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该译作也因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受到或褒或贬的评价,本文无意对相差悬殊的评价进行立场选择或者评判,而是意欲循着译者的翻译动机、译者的意向读者、以及意向读者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思维模式等方面剖析辜鸿铭之所以呈献如此译作背后的深层缘由。 关键词:归化;翻译动机;意向读者;价值取向;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6-0052-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6.06.012 On Gu Hongming’s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YAO Xiao-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200090, China) Abstract: Gu Hongming’s English version of The Analects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is also valued either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due to its domesticating strategy. This paper is not intended to make any judgment on those different views, but instead to explore the reason why Gu presented such an English version by considering his translation motivation, his intended readers, his intended readers’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ir cognitive model. Key Words: 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 motivation; intended readers; value orientation; cognitive model 归化和异化是1813年由德国思想家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所谓归化是对原作中的“异质成分”进行处理,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让原作向读者靠拢。归化派以奈达[1]为典型代表。所谓异化是尽可能不去打扰原作,让读者向原作靠拢,使原作中的“异质成分”得以保存,实现文化传真的目的。异化派以韦努蒂[2]为典型代表。笔者认为异化和归化各有所长,应该视译者翻译文本的动机、文体、目的语语境包括目标读者群以及该群体的认知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来确定。《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6世纪末以来,逐渐被广泛译为多种西方语言,其翻译方法无外乎归化和异化。1893年问世的辜鸿铭论语英译本是归化翻译的典型代表,且打破了在此之前由传教士和西方汉学家向西方翻译儒家经典的垄断局面,辜鸿铭也被认为是第一个把《论语》等儒家经典译为英文的中国人[3]。林语堂盛赞辜氏译文“英文文字超 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其右,选词、用字、皆属上乘”[4]。但以王国维和胡适为代表的一些评论家却对辜鸿铭的翻译持否定态度,认为辜氏的翻译是一大失败,还有很多学者批评辜鸿铭译本过度使用归化策略,影响了中华文化身份的确立[4]等等。本文无意对上述褒贬不一的评价进行立场选择或者评判,而是意在尝试从辜鸿铭翻译该文本的目的、他的意向读者群以及意向读者群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思维模式等方面对其归化翻译《论语》的缘由进行溯源式探究。 一、弘扬中华文明使命感支配下的归化翻译 辜鸿铭深谙西方文化,深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对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在他逐渐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也逐渐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笃爱,并逐渐认识到儒家文化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髓,是革除西方社会种种弊端的出路所在。他在另一本儒家经典《中庸》的译序中指出[5],“绝大多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4)

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2014) 获奖时 年份获得者(国家)得奖原因所在机构领域Affiliation at the time of the Field award 1969 朗纳·弗里施 Ragnar Frisch[2]他们建立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挪威奥斯陆大学计量经济学(挪威)济过程,前者是现代经济学的 简·丁伯根 Jan Tinbergen[3] (荷兰) 奠基人之一,后者是全综合性 宏观经济模型的首创者。 荷兰经济学院(The Netherlands School of Economics) 计量经济学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保罗·萨缪尔森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 济理 Paul A. 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Samuelson[4]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MIT) (美国)部领域 西蒙·库兹涅茨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 Simon Kuznets[5]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美国哈佛大学(美 国)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约翰·希克斯 John R. Hicks [6] (英国) 万灵学院(牛 津大学) 肯尼斯·约瑟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 夫·阿罗和福利经济理论 Kenneth J. 美国哈佛大学 Arrow[7] 美国) 华西里·列昂惕 夫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 Wassily 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美国哈佛大学 Leontief[8]运用 (美国) 纲纳·缪达尔 Gunnar Myrdal[9] (瑞典)弗里德里希·奥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古斯 特·冯·哈耶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数据暂无克社会和制 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0] (英 国) 一般均衡理论, 局部均衡理论 经济增长, 经济史 一般均衡理论, 福利经济理论 投入产出分析 宏观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 记得中学的时候上历史课的时候,讲到当年的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兼收并蓄”的办学方针,都会提到辜鸿铭这个人,并不是因为他是这个政策的具体执行人,而是他独特的风格和言行。当时出于好奇很是查询了一下这位老先生的身世。由于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所以查询的最好办法就是去书店找有关的资料,可惜找了很久都是找不到辜鸿铭先生的著作。上大学的时候在外文书店里看到了辜鸿铭的大作(中国人的精神或者春秋大义),买来拜读了很久,一方面本人英文水平不好,另一方面辜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非常的深刻,同时也表达他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竭力维护之情,让人不禁掩卷叹息。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吗?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没有深入地研究过?既然不熟悉也没有深入地研究,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批判呢?不过就是人云亦云罢了。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中医,叫嚣着要取缔中医一样,我想问一句“你了解中医吗?你对中医知道多少?”很多人对中医都是一知半解,很多人对中医没有深入地研究,很多人把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想去研究的东西都归结为“伪科学”/迷信,真的很可笑,为什么不想办法去深入地研究和发展,而是一味的否定呢?任何东西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你不去想办法发现这种合理性的科学依据,却盲目的一棍子打死。可以说这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扯远了,说到中医了。当然中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都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然博大精深,那么当然不是想当然的人所能了解的,这需要钻研,需要思考,而不是脑子一发热而发出的所谓“批判”。批判是站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客观,才能有“批判的继承”。毛泽东思想最精髓的理念就是“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当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核心内容就是“批判的继承”,当然是指要继承和发扬精华。但是我现在发现,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反而被撇得一干二净,糟粕却继承了个十成十。又扯远了,说到毛泽东思想了。还是回到辜鸿铭这本书吧,不然写一个月都写不完了。这部书主要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儒家思想,以及由儒家思想塑造出来的中国人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儒家理论的一个简要概括。当然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也不是全面。 这部书是他用英文写作的,里面对中国文化中许多名词的翻译相当的贴切和易懂,这也可以看出先生对中英文的融会贯通,建议学习的英文的朋友看看这部书。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

劳动分工的起源和制约-从斯密困境到广义斯密原理*    陈平    经济学(季刊), 第1卷,第2期(2002年1月) 摘要    “斯密困境”指斯密理论(看不见的手)与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不能兼容。本文用生态文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描写市场竞争和劳动分工。斯密困境可以用稳定性和复杂性之间的消长关系来解释。“广义斯密原理”,即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资源种类,和环境涨落的三重限制,可解释历史上劳动分工发展的多样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德克萨斯大学普里高津统计力学和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通信地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电话:(010) 6275-4801, Email: pchen@https://www.doczj.com/doc/4e3932505.html,. 本文为严复翻译亚当?斯密《原富》百年纪念而 作。感激 Ilya Prigogine 教授对我一贯的支持和放任,使我在严谨学府中有难得的自由度,得以专心研究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我衷心感谢Kurt Dopfer 教授允许我使用剑桥出版社即将出版的《经济学的演化原理》一书中本人撰稿的部分内容。感谢Peter Allen, Kurt Dopfer,James Galbraith, Andrew Reati, Walt Rostow, Immanuel Wallerstein,黄宗智,孙广镇,林毅夫,杨小凯,和已故的Herbert Simon 给我的极富启发的讨论。最后,作者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对我工作的资助表示谢意。  1

内容提要  (1)引论    (2)资源限制,市场份额,和一维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3)资源重叠,动态均衡,和二维竞争模型  (3.1) 竞争排除原理,种群数和资源数相等的佯谬  (3.2) 产业革命和成长阶段    (4)面临新技术和新市场时的文化倾向- 风险偏好的一维参数 (4.1)资源节约型文化,资源消耗型文化,和乔努-沃乐斯坦佯谬 (4.2)环境涨落对市场广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5)学习竞争,劳动分工,和多元社会的稳定性问题  (5.1)赶超战略和熊彼特的创新精神  (5.2)竞争共存的条件和复杂系统的多样性  (5.3)复杂性佯谬-复杂型和稳定性的消长(trade-off)关系 (5.4)复杂系统和转型经济    (6)劳动分工的三重制约和广义斯密原理  (6.1)企业规模递增的内在制约-复杂性引起的结构不稳定性 (6.2)文化倾向,韦伯命题,和李约瑟问题  (6.3)社会演化,亚稳态,和开放系统    (7)结论:劳动分工发展的复杂性和社会演化的多样性      致谢    参考文献    2

辜鸿铭_杜亚泉_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第21卷第1期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1月V o.l21 No.1 Sichuan U 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 ience Journal Jan.2011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之比较 周良发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 要:二十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激变,强势的西方文化把整个中国都卷入到 西化的浪潮中。面对民族和文化的双重危机,以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高举中国传统文化, 以复兴传统文化来振兴民族精神。他们与新文化派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中西文化之争便成了世纪之初我们 民族精神生命层面的主流。 关键词: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B143,B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248(2011)01-0030-06 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们在西风劲吹、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而显著衰落时,对此抱有迫切的忧世情怀和担道意识。他们认为要解决社会危机,需要高扬中国道德传统,只能到传统文化中寻找其救世良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不少人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需要东方文明解救其弊。 东方文化救世论的出现,给了他们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他们以 为往圣继绝学的儒生使命重塑儒学的时代精神,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一、辜、杜、梁中西文化观之要旨 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都清醒地看到了社会道德的普遍缺失,看到了西学东渐之后引起的人心不古。他们基于共同的文化立场,为了复兴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比较上,分别提出各自不同的理论。辜鸿铭的 道德力高扬了中国人的精神,杜亚泉认为中西文化之异即是动静之别,梁漱溟以 意欲为支点,把文化分成中、西、印三种不同的模式。正是这些文化保守主义分子的努力与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才得到重新的阐释与张扬。 (一)辜鸿铭的道德力 正当中国的传统文化日渐衰落、中国人的精神受到践踏的时候,辜鸿铭站了出来。他以欧洲文明为根基审视中国文化,以儒者的社会责任感向西方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坚定地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争取存在的合法性。他对中西文明的比较,不是注重其物质层面,而是从精神特质方面作深入的剖析。他说: 要估价一个文明,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能够产生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事实上,一种文明所生产的男人和女人!!!人的类型,正好显示出该文明的本质和个性,也即显示出该文明的灵魂。[1]5在辜鸿铭看来,文明优劣的标准不在单纯的物质,而应该看这种文明的精神价值。辜鸿铭正是以中国人、中国妇女和中国语言为主题,揭示中国文明的真正价值,这是西方文明所不能相媲美的。从而得出定论,中国人的性格是深沉、博大、纯朴与灵敏,这是西方文明所缺少的。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 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情感的生活, 所以每个人都并不感觉到有物质力量来保护自身的必要。[1]22 辜鸿铭十分肯定地指出,文明优劣论的标准,是一种比物质力更强大和更有效的力量,他称之为 道德力。他说: 在过去的欧洲,这种曾有效地征服和控制人们情欲的道德力是基督教。可如今这场血腥的战争已超越了它,它似乎已经表明,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已经失去了效用。因缺乏一种有效的道德力去控制和约束人们的情欲,于是欧洲人民又不得不重新采用物质力量来维持社会秩序,恰如卡莱尔一语所道破的,目前的欧洲?是混乱加上一条来福枪#。[1]20辜鸿铭认为,西方人民应当摆脱军国主义,代之以一种新的道德力量。他相信,这种新的道德力 *收稿日期:2010-09-20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思想引领机制研究%(AH S K05!06D17)作者简介:周良发(1979!),男,安徽六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哲学与中西文化研究。

汤因比预言

大历史学家汤因比预言:中国文明将统一世界 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关于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的谈话,《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先后出版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文本。以下文字为池田大作为《展望二十一世纪》中文版出版20周年而作。 “可能我们的对话不惹人注意,但是将永远留存下去。”那时我倡议“日中邦交正常化”已4年。在东西冷战的旋涡中,各种既成势力对我的倡言施加压迫。然而,为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中国和日本非缔结友好不可,这就是我的信念。 汤因比博士非常了解我的这种行动。他露出慈父般的微笑,说:“因信念而遭受无端的责难是一种荣誉。浅薄的指责跟本质毫无关系。我们还是谈本质问题吧。”我们谈论的本质问题很广泛,概括起来,就是探究“何谓人”“何谓社会”以及“何谓生命与宇宙的本质”。这就汇集成了《展望二十一世纪》这本书。 博士用他那无以伦比的文明史巨眼俯瞰在薄薄覆盖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中展开的人类史,遥望未来。博士集毕生学术之大成所说的警世词句须臾不离我耳畔。对于哲学告缺、迷失方向的现代世界,那些珠玑话语今天也深刻提示着根本价值观,即“为了创造新地球文明需要什么”,“为了可持续的繁荣,人类应该怎样生存” 对谈跨越了两年,总计10天,长达40个小时。我曾问:“如果再生为人,博士愿意生在哪个国家,做什么工作?”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愿意生在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生为中国人,我想自己可以做到某种有价值的工作。” 在广大地域多民族融合、协调,一贯保持一个文明,对中国的这种悠久历史博士刮目相看。他还清晰论述了中华文明精神遗产的优秀资质,预言今后中国是融合全人类的重要核心。 我本人曾10次访问贵国,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的优质顺应社会变化、切合时代而改变形态,绵绵搏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验性尝试,香港、澳门的历史性回归等,导向成功的动力当中也生动呈现“中华思想的优质”。现在,贵国所切实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是有汤因比博士从贵国发现的“罕见的政治、文化性统一的技术与经验”作后盾的21世纪的先驱性行动。 博士一语道破,防止人类集体自杀的唯一道路在于如何能形成人类的和平融合。在这一意义上,正如博士所预见的,贵国培育的“融合与协调的智慧”给人类前途以无限的启示和触发。 对于我前面的提问,汤因比博士还回答:“我将来生在中国,要是在那未来的时代世界还没有融合起来,我就要致力于使它融合。假如世界已经融合,那我就努力把世界从以物质为中心转向以精神为中心。” 人类和平融合与精神文化复兴,这也是博士托付给我的文明课题。博士为此而提出的方法就是“对话”。 以下为书中〈中国与世界〉一节的内容(节选): 池田博士说过“作为将来的一种可能,中国也许会统治全世界而使其殖民地化”。这有什么根据呢?现在还有这种可能性吗?

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译者前言 文/黄兴涛 这里,我们翻译的是"文化怪杰"辜鸿铭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名曰《中国人的精神》,亦名《春秋大义》或《原华》。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原籍福建同安,出生在马来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3岁到西方留学,先后游学于英、德、法、意等国十有一年。回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清末时,他曾官至外务部郎中,擢左丞。民国初年时任北京大学教授。 在近代,辜鸿铭乃是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文化名人。尤其以"古怪"著称于世。敬之者如林语堂誉之为"怪杰",鄙之者如胡适之称他"怪物"。他的思想在国内无甚影响,但名声却不小。长期以来,关于他的奇谈怪论和佚闻逸事,总在流传。 在一般人心目中,辜鸿铭尤其属于那种极为顽固的"封建余孽"。他捍卫君主制与纳妾制,维护辫于与"三寸金莲",已为今人所熟知。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极端保守的人物,竟然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门语言,在西方世界和近代日本曾享有广泛影响,这一事实,至今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和足够的重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近代西方,特别是本世纪前二十余年间,论名头之响,声誉之隆,都没有一个中国学人可与辜鸿铭相提并论。 俄国的托尔斯泰与辜氏通信,讨论抵御现代物质主义文明的破坏力量问题,公开支持他的文化保守事业;法国的罗曼·罗兰说他"在西方是很为有名的";英国的毛姆曾专程拜访他,称他是"中国孔子学说的最大权威"和"声高望重的哲学家",承认他"在关心于抽象方面的东西的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瑞典的勃兰兑斯赞扬他是'卓著的中国学者"、"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印度的泰戈尔曾与之交流思想并合影留念;甘地则称他是一个"可敬的中国人"。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辜鸿铭的影响大得不可思议。不仅大学里有人组织"辜鸿铭研究会",成立"辜鸿铭俱乐部",他的名字还广泛流传于普通民众之口,这种情况下,曾令当时留德的中国学生惊疑莫名而又激动不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第一编人生与社会 第一章人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人类的动物性一面 池田:所谓人类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并且应该是怎样的呢?当我们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无视人类也是一种动物,并具有种种本能的欲望这个事实。 这种本能的欲望可以列举出很多,但在这里我想特别谈一下有关性的问题。在许多本能的欲望中,性欲带有特别强烈的羞耻感,所以在文明社会当中有一种禁忌观念,认为性是应当隐密的。但是,现代的倾向是要重新认识人类的真实面目,尤其要排除这种对于性的禁忌看法,与传统的观念产生了矛盾。 现在,性解放是世界性的潮流,特别在欧洲、美国、日本更为显著。其汹涌之势从根本上动摇了现代社会,这样说大概也不为过吧。正确地理解性的问题当然是必要的,无益地将其隐密禁锢起来也难以令人苟同。那样做也许反会促使性向不健康转化。但是至于今天性解放的状况,能不能夸夸其谈地如一些人所说是通向人类解放的道路,还是个很大的疑问。我深感这其中有某些重大的缺陷。我以为,在性问题的思考方法的基础上有某些不足。 汤恩比:人类是处于这样一种麻烦困惑的境地,他们是动物,同时又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性存在。就是说,人类因为在其本性中具有精神性的一面,所以他们知道自己被赋予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尊严性,并感觉到必须维护它。因此,使人想到在生理上自己和野兽是同类,对于有损人的尊严的身体器官、机能、欲望等,人们自然要感到尴尬。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所以不会对自身肉体的性质感到困惑。由害怕丧失自身的尊严而产生的困惑,在现实中丧失了尊严时的屈辱感,这类问题是高级的人类特有的。 尽管人类的本性中具有动物性的一面,但为了维护人的尊严性,人们还是精心制定了一些常规。人类就是据此来把自己和其他动物区别开。这是其他动物想要仿效也办不到的。人类就是依据这些常规来对待其本能的、无法摒弃的、作为生物学遗传一部分的动物性器官和生理机能——人类的这种行为进步到何种程度,可以说是衡量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把尺子。 池田:一切文明都各有其独特的规范和习惯,并且是世代沿袭的。如何对待性问题,自然也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承袭下来的。这个问题今天却以性教育的形式,当作什么特别的问题来讨论。就是说,由各种文化传承下来的有关性的规范,过去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一部分是主观性的,而今天则相反,性教育似乎是在把性问题唯物化或客观化。 汤恩比:确实在许多文明中,无论是性问题还是其他问题,都有各种规范存在,并经过了多次不断的变化。今天,在我们的现代文明中,人类是将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隐藏起来的。人们不会在公众面前进行性行为,一般也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若无其事的排泄。饮食的制作也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_中庸_译本

收稿日期:2006-03-16 作者简介:王 辉(1970-),男,湖北郧西人,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四书》英译 (史)。 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 王 辉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辜鸿铭的儒经英译,打破了由传教士、汉学家垄断中学西渐、制造中国形象的局面,具有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文化殖民的初衷与色彩。本文以《中庸》为例,指出辜氏译经,着眼于儒学的道德诉求,为中国文明争地位;广引西书,以证儒学的普世性;西中格义,方便读者理解;创造性诠释,显现译者关怀。辜氏译本不斤斤于原作的“特质”,语言流畅优美,与后殖民理论家主张的“异化”、阻抗式翻译大异其趣。辜氏翻译策略的成功,有助于我们反思、推动方兴未艾的后殖民翻译研究。 关键词:辜鸿铭;中庸;翻译策略;后殖民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7)0120062207 A Postcolon i a l Perspecti ve on Ku Hung 2M i n g πs Tran sl a ti on of Zhongyong WANG Hu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Guangdong Pr ov .,518060,China ) Abstract:Ku Hung 2M ing was the first Chinese t o compete with Christian m issi onaries and W estern Sinol ogists in rep resenting China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thr ough translati on and creative writings .H is Confucian translati ons were motivated by a clear and str ong desire t o say no t o W estern col onialis m in general and intellectual col onialis m in particular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s ome p r om inent features of Ku πs translati on of Zhongyong and analyzes his translati on strategies e mbodied therein,and p r oceeds t o reflect on certain m isconcep ti ons in postcol onial translati on studies . Key words:Ku Hung 2M ing;Zhongyong ;translati on strategies;postcol onial translati on studies 0.引言 在发轫于清末,汹涌于民初的现代化浪潮中,辜鸿铭(1857-1928)无疑是一位逆潮流而动的“怪杰”。他“精于别国方言,邃于西学西政”,在咸与维新的时代,却一头扎进中国旧籍,在儒家经典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充当起风雨飘摇之中的传统文化的辩护士与卫道人。他对西人西学口诛笔伐,对维新革命冷嘲热讽,在现代性话语主导的历史书写中,落得诸如“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保皇党”“守旧派”之类的恶名。 后殖民话语的兴起,为我们重新审视辜鸿铭提供了新的视域。在后殖民理论的烛照下,现代性显现出另一面向,它是西方殖民扩张的利器,是输出文明,消灭异己的工具。诚然,如果我们暂时放下早已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试图从传统文化和多元文 化的视角考察百余年前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我们对辜鸿铭孤独的文化事业就会多一份同情与敬意。 辜鸿铭的文化抗争主要见于其中英文著述和儒经英译。考察辜氏在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高峰时期的翻译活动和翻译策略,对于方兴未艾的后殖民翻译研究或许会有所启发。 后殖民论述独具慧眼,看出翻译活动在西方宰制东方、输出文明中的独特作用,视之为“殖民主义的工具”;当然,翻译也可以发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弘扬民族传统的正面作用,充当“反击、消解殖民主义的工具”。(Robins on,1997:31)但无论将翻译看作殖民工具还是解殖手段,都涉及到具体的策略问题,需要以具体的译例,说明翻译是如何充当了这样那样的工具。恰恰在这一关键论证上,后殖民理论家大都虚晃一枪,语焉不详。比如 第30卷 第1期2007年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 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 .30 No .1Jan .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