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文献综述分析

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文献综述分析

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文献综述分析
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文献综述分析

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文献综述分析

摘要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并取得重大进步。但是根据国家最新的基础建设投资计划,我国的公路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一些合理设计公路路线的指标参数和设计方法对我国包括公路的道路建设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路线线形设计的优劣决定着道路建成后所能发挥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的程度,同时也是影响其沿线经济建设、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的主要因素,所以设计者应特别重视线形设计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新技术总结分析,进而发现新的问题并探求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现代道路设计新方法几何线形设计

引言

道路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水平和交通运输需求决定着道路交通的发展进程,而道路交通也制约着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道路线形是公路的骨架,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它控制着整个公路的路基、桥涵、交叉、沿线设施等构造物的规模和投资。同时,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和车辆的通行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线形确定,将是长期存在的,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合理设计路线的设计方法对我国的交通道路经济建设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充分考虑由于国情、理念、技术等的不同带来的众多差距,在实践中应该积极转变设计观念,充分吸收设计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同时设计中思路要灵活,避免盲目的套用规范,以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功能为主线,以安全为核心,以人为本,合理采用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协调处理环保、经济、美观的关系,确保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设计理念。本文具体安排如下:1.介绍国内外道路线形设计研究现状。2.分析总结现代道路设计中用到的新方法。3.未来展望。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道路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国际上发

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未来建设将以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断头路”、扩容路段和农村公路为重点,积极推进国省干线改造。

一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今后将以“7918”高速公路网规划为指导,“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五射两纵七横”共14条路线,到2010年,基本建成西部8条省际公路通道。东部地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形成较完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络;中部地区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干线公路网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内引外联、通江达海。

二是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大改造建设力度,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一些经济影响重大、在救灾应急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瓶颈通道加强建设和扩充,包括沿海地区道路和由北向南跨越的经济大通道,也包括最近几次大自然灾害暴露出来的一些迂回能力差、保障能力不强的通道,积极消除瓶颈制约,进行扩容建设,在原有的路两边增加一些车道,或开辟复线。同时,发展与国家区域经济相适应的区域间通道,如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经济区等。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采取“部省联手、各负其责、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办法,启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千亿元工程”,确保到2010年,全国乡镇基本实现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交通运输部门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与环境相协调的理念,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人性化设计,体现公路基础设施的人性关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可见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跟不上交通量发展的速度。据统计:我国干线公路有50%的路段,其交通量都在2000辆/昼夜以上,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这就是说,有50%的现有干道需要改造成二级以上的公路。而现有的10.8万公里的国道网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30%。因此加快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是当务之急。

1.2国外研究的现状

欧美等国家近些年公路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公路设计理念,并将这些理念与先进的测设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公路设计程序和技术,与我国规范有不同和改进之处,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国外道路强调协调设计方法的重要性,着重强调现有设计标准中的灵活性运用问题,并鼓励设计者在处理项目时,创造性的采用标准和规范,更好的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总结过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综合平衡和处理公路建设中安全、快速、环保、美学、经济要求,增加社区价值等各种因素的一种具有系统工程思想的协调方法和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运用技术标准

通过给出关键性指标的推荐范围,给设计人员以设计指导,允许设计人员针对特殊情况,发挥充分的灵活性,使设计切合实际情况。美国的灵活性设计方法还表现在当工程受到环境条件严格限制时,经过论证,可以进行超标设计。

2、重视公路设计的安全性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是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交通事故的猛增, 公路设计的理念除了重视环保等其它因素外,公路的安全性是设计者关注的主要问题。美国为此多次制定并修改了公路几何设计标准来确保公路设计的安全性。除此以外,还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来约束和教育驾驶员和行人,增强安全意识,这些措施对减少了交通事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保证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重视环境保护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些国家开始制订法律要求新建公路必须进行环境保护和绿化。如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其中对公路建设中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营运各阶段的环保要求都做了明确规定。现在,美国在公路网规划初期就同步开展战略性的环境影响评价,再通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恢复与治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公路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模式。

4、重视公众在规划、设计中参与的作用

让公众参与在项目中,来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首先,让相关人员提出意见和要求,

可加强居民对项目的认同感和拥护感,减少公众对项目的抵触;其次,通过不断的沟通,可以改善公路设计,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与决策的水平。

2.分析总结现代道路设计中用到的新方法。

2.1.基于驾驶人速度选择行为设计方法的创新

我国现行的设计方法是以设计速度为核心的。采用设计速度作为设计指标, 实质上规定了道路设计最低限度应该采用的指标, 但对采用高于设计速度所对应的指标没有限制。实际上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 驾驶员总是根据道路的行车条件 (特别是几何条件 )及车辆本身性能等来确定车速, 只要条件允许, 总是倾向于采用较高车速行驶。这样驾驶员实际采用的运行车速所需的线形指标就会与设计车速所确定的线形指标相脱节, 从而增加了道路的危险性和失调性。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 国内、外的设计者发现这种设计方法存在着不足:

1)线形设计要素与实际行车速度不相符

现行设计方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于一个设计路段设计车速是一个固定值, 计算行车速度作为基础参数, 规定了线形设计要素的最小指标值, 却没有考虑是否能够满足实际行车速度的要求。实际上, 车辆在公路上行驶时, 驾驶员是根据道路条件特别是线形几何条件来不断调整车速的, 实际车速经常会超过计算行车速度。因此, 满足计算行车速度要求的道路设计值 (如视距、超高等 ), 不一定能够满足驾驶员选用的实际车速。

2)线形要素之间组合设计不合理

根据计算行车速度所作出的设计中采用的最小线形设计值是指车辆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 逐一驶过各个孤立的道路特征路段时保证安全行车的设计值。在丘陵和山岭地区, 经常需要把纵面线形要素与平面线形要素结合使用。一般认为, 对孤立要素适用的最小值, 在这些要素同时出现时可能就不安全。因此, 不少国家都强调要避免组合使用多种最小设计值。我国也强调在线形设计时要避免同时采用一些最小值的组合, 这实际上正是对计算车速法的修正。然而, 无论是这些特殊说明, 还是计算行车速度概念本身, 都不能指导设计人员恰当地、合理地组合设计值。

3)设计车速与实际运行车速存在差异

在按等值设计车速设计的公路上行驶时, 驾驶员会根据实际的交通环境以及

自己的主观期望和直觉来调整行驶车速, 对线形造成的危险感就会有所变化, 相应地驾驶员选用的车速又随之发生循环变化, 经常会以设计车速值为中心上下波动。这样对特定设计车速合适的线形技术指标, 相对驾驶员所选用的实际车速就可能不满足要求或者设计指标留有余地, 就不能满足线形设计的合理性(即线形在具有经济性的同时也能满足使用质量的要求, 做到线形经济性和安全性、舒适性的高度协调统一 )。

为了更好地贴近起伏地形公路的真实行驶状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学者提出了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运行速度85%车速作为设计车速进行线形设计。运行速度设计方法的优势:

1)运行速度设计方法根据实际车速确定设计指标, 使设计要素值能够满足车辆实际速度的要求,同时解决了设计要素之间的相容性问题;

2)通过采用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控制原则, 保证了在一个设计区段内行车速度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运行速度的引入, 可以有效地解决路线设计指标与实际行驶速度所要求的线形指标脱节的问题, 但由于国内外的交通条件和驾驶员行为差别明显, 欲完全借鉴采纳这种设计方法客观上还存在许多困难,现阶段可在现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采用运行速度对其进行改进。

道路设计理念引导设计方法不断创新,随着“用真实的驾驶行为和车辆特性来控制道路几何设计”这一设计理念的提出使人们必须充分考虑真实世界中驾驶人多样化的行为习惯比如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驾驶模式,根据典型驾驶模式的汽车行驶特性来控制几何线形参数的选取才能实现人-车-路-环境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

区别于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这种传统路线设计方法。近年来中国陆续有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路线设计思路与方法,杨少伟等认为设计速度方法难以满足汽车行驶特性要求,容易出现各技术指标取值不合理、相互组合不协调,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为此提出了可能速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基于可能速度的公路线形设计方法和流程。并通过调查分析与理论分析证明了可能速度图上的速差与交通事故的密切相关性,因此设计人员根据速度差能够对公路线形设计成果进行检查和改进。后来有人根据可能速度计算公式求出了各设计速度的速差量,作为评价

线形连续性的标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可能速度设计方法。

由于运行速度和可能速度线形设计方法存在普适性和增加工程经济成本的问题。符锌砂提出了理论运行速度概念,建立了一套理论速度预测模型和基于理论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及评价体系。

随着可靠度理论引入道路设计,颠覆了传统道路设计中定值设计的思想。通过建立设计指标极限状态下功能函数,将随机变量纳入路线设计考虑,使路线设计既灵活又更贴近于真实情况。朱兴琳运用可靠度对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和停车视距进行了分析,陈富坚等结合公众心理承受度分析提出了平曲线半径可靠性设计的目标可靠度及可靠指标。考虑车辆作用分析了曲线路段行车安全的可靠性,并提出了平曲线可靠性设计流程。基于可靠度的路线设计方法还局限于对个别参数指标的探索,没有形成整套的设计指标体系和设计流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2基于方向控制行为的设计方法。

大量的案例表明很多事故是直接与方向控制(轨迹控制)的失控有关。单一的速度指标无法全面衡量出路线设计的安全性,徐进等提出了一种新的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理论,即基于轨迹-速度协同控制的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新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公路的等级、功能、线形条件和地形环境确定出代表性驾驶模式。在道路几何行驶环境、车辆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的约束下,决策出代表性方向控制模式的行驶轨迹。再根据轨迹曲率决策出代表性速度控制模式的行驶速度,最后同时使用轨迹和速度控制道路几何要素的取值该设计方法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对全部平面和横断要素的调整和控制,成功解决了先前仅能调整弯道半径的困境。

徐进等使用人-车-路协同仿真手段径弯道上采用切弯行驶更容易达到舒缓轨迹的目的,并且弯道越短或路幅越宽,切弯效果越显著。他的研究还表明:回旋线会使切弯行驶时的轨迹变得舒缓,从而解释了有回旋线的弯道为何伴随着较高行驶速度的原因。近年来,由于人-车-路-环境协同设计思想在道路设计中日益被强调。如果在设计阶段能够预测出汽车在所设计道路上的行驶轨迹,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衡量出人-车-路-环境是否能安全%有效运行。因此,汽车行驶轨迹预测技术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3.未来展望

目前绝大多数的平曲线v85模型只含半径R,所以只有R才能够被调整,但实上偏角、偏转方向、路宽、回旋线等都能影响驾驶人的速度选择行为。因此,需要将更多的几何要素反映进来。并且,对于弯道密集的山区公路相邻弯道之间的驾驶行为和车辆运动学存在明显的耦合。因此,合理的模型应该将这一特性考虑进来。以实现整条道路的协同设计。

不管是设计速度方法还是运行速度方法在求解汽车横向受力时都是将弯道半径R作为计算参数,即相当于采用了行车道内居中行驶的假定驾驶模式,但居中行驶方式在真实山区公路上的比例非常低,显然不能因为其合法就将其作为设计假定并用其控制线形参数的取值。因此应该深入调查各类山区公路的驾驶行为,选取代表性的驾驶模式。并在设计时重点考虑。

三维设计路线优化及新一代CAD技术路线几何设计理论体系已经从单一的设计速度法发展出较多其他形式的设计理论,但还是将道路设计划分为平纵横三阶段随着三维设计思想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日趋成熟,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道路三维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包括三维设计和评价指标,三维优化算法等,将道路路线设计从二维平台带入三维平台。这必将大大提高路线设计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对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也有重要意义。

考虑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路线设计。在路线设计中将碳排放#油耗等指标纳入优化目标,进一步落实与自然环境协调,突出当地文化特色等原则,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路线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X X X 专业班级自动化07-2 学号20070x0x0x0x 院(系) 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完成时间 2011年06月10日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1.前言 温度是日常生活、工业、医学、环境保护、化工、石油等领域最常遇到的一个物理量。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工业生产中有关温度系统进行控制,如钢铁冶炼过程需要对刚出炉的钢铁进行热处理,塑料的定型及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而有很多领域的温度可能较高或较低,现场也会较复杂,有时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如加热炉大都采用简单的温控仪表和温控电路进行控制, 存在控制精度低、超调量大等缺点, 很难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且在很多热处理行业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一个较为通用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单片机控制,这些控制技术会大大提高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简捷,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可以和计算机通讯,提高了生产效率. 单片机是指芯片本身,而单片机系统是为实现某一个控制应用需要由用户设计的,是一个围绕单片机芯片而组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这是单片机应用系统。单片机自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其资源又能满足很多应用场合的需要,加之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应用日益广泛,并且正在逐步取代现有的

多片微机应用系统。 2.历史研究与现状 在工业生产温控系统中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通常由位式或时间比例式温度调节仪控制的工业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其主回路由接触器控制时因为不能快速反应,所以控温精度都比较低,大多在几度甚至十几度以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元器件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解决的方案: (1)主回路用无触点的可控硅和固态继电器代替接触器,配以PID或模糊逻辑控制的调节仪构成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控温精度大大提高,常在±2℃以内,优势是采用模糊控制与PID 控制相结合,对控制范围宽、响应快且连续可调系统有巨大的优越性。 (2)采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用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打破了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再通过A/D 转换采集温度的思路。用单片机对数字进行处理和控制,通过RS - 232 串口传到PC 机对温度进行监视与报警,设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其优势是结构简单,编程不需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只需点击电脑鼠标就可以把编好的程序写到单片机中,很方便且调试、修改和升级很容易。 (3)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系统模糊温度控制。利用ARM处理器的强大功能,通过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对温度进行控制。通过内嵌的操作系统μCLinux获得极好的实时性,并且通过TCP/IP协议能与PC机

进销存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企业进销存系统的设计 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进销存管理势在必行。商品或货物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地大限度地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失误,对企业内部的一系列资源也进行全面的整合,而企业管理成为在整合、调整过程中主要调整对象。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管理,进销存,进销存管理 1 管理信息系统(MIS)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概念 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面临着知识经济和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企业内部来看,必须构建企业的最佳业务流程,通过信息流,协同各生产经营单位和部门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核心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必然能代替过去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而且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商业企业的结构随着产品技术进步、市场变化而快速变化,时效经济和消费个性化会不断增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能使管理者对商业企业了如指掌,用数据帮助企业家瞻前顾后,使企业家能把有限的精力更多地用于处理风险规避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道路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湖南省醴陵至浏阳一级公路设计(K0+000~K28.000) 一.文献综述 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道路,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耗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与铁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等比较而言道路运输机动灵活,分布广,对于客货运输,特别是短途运输有着显著的效益。 道路建设是物质生产,因而它必然具有物质生产的基本属性,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产品它还具有一些本身特有的属性和特点:公益性、商品性、灵活性、超前性、储备性、系统性;专业性强、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不具有商品形式。综上所述,根据道路的属性和特征,道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中主要有如下功能: (1)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的任务, (2)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担任大运量运输的集散运

输任务, (3)在特殊条件下也可独立担负长途运输任务。 随着我过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对公路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道路运输有着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运输的技术简单,投资回收快的特点,公路运输也最受到欢迎。目前我国道路客运设施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的条件下,道路年客运运输量占了全国总年客运量的70%以上,有的省则高达90%。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道路运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经济发达国家,其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运输必定很发达。因此,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高速公路是本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安全、快速、通过能力大的新型交通手段。我国大陆从70年代初就开始了高速公路修建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包括高速公路的技术资料翻译、科学考察、可行性研究以及测设工作。1981年交通部制订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列入了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虽较晚,但发展很迅速。1988年首条沪嘉(上海浦桃工业区——嘉定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1996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422km,位居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七。 1988年到1996年平均每年建设高速公路324km,这个速度仅次于

道路勘测设计文献综述

道路勘测设计文献综述 计课程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暑假期间我也在石家庄机场高速公路工地实习了一个月,提前接触了公路、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只是了解一些皮毛。通过听从老师的建议我阅读了一些有关道路勘测设计方面的文献,对道路勘测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道路建设一般来说经过勘测、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而道路的勘测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公路路线,或按照规划所拟定的道路路线,进行勘察与测量,取得必要的勘测设计资料,以便按照规定编制设计文件,是修建道路的基础保障。 主题: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道路,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耗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与铁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等比较而言道路运输机动灵活,分布广,对于客货运输,特别是短途运输有着显著的效益。 道路建设是物质生产,因而它必然具有物质生产的基本属性,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产品它还具有一些本身特有的属性和特点:公益性、商品性、灵活性、超前性、储备性、系统性;专业性强、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不具有商品形式。综上所述,根据道路的属性和特征,道路运输

在交通运输中主要有如下功能: (1)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的任务, (2)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担任大运量运输的集散运输任务, (3)在特殊条件下也可独立担负长途运输任务。特别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中、长途运输的运量将逐步增大。 道路主要由线形和结构组成,而线形组成包括路线,平、纵面线形;结构组成包括路基,路面,隧道,沿线设施。 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道路路线,或按照规划所拟定的道路路线,去所修建道路的地段进行实地勘察并结合地形以及行车安全舒适的要求设计合理美观的路线,最终目的是把设计者的构思、设计的路线放在实地,并为施工方提供可靠的测量和调查资料。道路还应综合考虑山、水、田、林、路等统筹安排、布置协调。设计标准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区别对待。 经济调查和勘测根据道路使用的任务和性质,道路选线经过实地勘察,核查其实施的可能和必要条件,先作一般的技术经济调查并搜集有关资料。应在总的道路规划指导下勘察道路起迄点和控制点(如必须通过的城镇、工矿企业等),沿线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筑路材料,选择大中桥桥位,以及与铁路和其他道路的交叉等。按照技术标准考虑行车便捷、安全、畅通的要求,经过技术经济多方面的方案分析论证和比较,选定合理的路线,同时应适当考虑与周围景物的协调。

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前言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完善的合同管理是企业健康运作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合同形式的多样性和履行过程的多变性,许多企业对此很少有一个较好的办法来及时有效地实施合同的起草、修改、统计、监控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一个合格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括签署合同方资料档案、合同资料档案的管理,合同付款处理、查询、汇总的管理,合同收款处理、查询、汇总的管理,以及合同到期未付完款、到期未收完款的全面跟踪监管控制,并具有严格的系统用户及分级权限控制,保证了企业合同数据的严格保密性。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结合电子表格来进行合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效率低、保密性差、电子表格容量小、关联性差、,不易于查询、更新和维护等。 2合同管理及合同管理系统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合同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绩效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合同管理平台。 2.1合同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同管理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自己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 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职能。在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合同管理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前人们较多地从法律方面研究合同;在八十年代,人们较多地研究合同事务管理;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更多

茶社设计文献综述

论茶社装修装饰设计的文献综述 前言 吃茶品茗始于中国,中国茶社之多,严格地说来,冠于天下。茶社文化丰富,是中华茶文化的首要构成部分。茶社,别名茶肆、茶坊、茶店、茶铺、茶馆等,是以吃茶品茗为中间的综合性活动场合。茶社是跟着吃茶品茗的昌隆而呈现的,是跟着城镇经济、市民文化的发展而昌隆起来的、从古到今,茶社经历了上千的演变,不但具有各个时期的烙印,也具有较着的地区特点,似的茶社由纯真谋划差说的功效,衍生出了诸多别的功效。现代随着人民生活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更多的希望有一个宁静、幽香,没有喧哗的地方让我们静静的品一杯清茶,洗去一身的烦躁。 一、茶社设计的本土化发展 (一)茶社店面设计的重要性 如果说在西方大都市,咖啡馆是一座座文化驿站的话,中国各大城市的茶社就是中国都市文化的代表,喝茶、品茶、闻茶、聊茶,在中国人看来极其稀松平常。作为茶馆业,曾被成为“绿色产业”,它的性质是直接为顾客提供以品茶为主,集休闲娱乐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没有人因为口渴而去茶社饮茶,他们去茶社往往是为了休闲放松和突出自己的文化品位。故此,茶社的设计应该是一种美的文化表现形式。 (二)茶社设计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已经形成一种模式的咖啡文化相比,中国的茶社虽然发展了一千多年,却始终按照休闲茶社、文化茶社的套路经营着,一直没有打的突破。在品牌塑造上,没有品牌意识,缺乏茶社价值的塑造;在文化层次上,虽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未真正理解茶文化的真谛;在装修风格上,极近相似,主题不鲜明,环境不突出。茶社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饮茶环境,它往往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对茶社进行装饰,甚至食品也与主题相配合,为顾客营造出一种或轻松或愉悦的

道路勘测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道路勘测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我们土木(道桥方向)这学期所开设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暑假期间我也在石家庄机场高速公路工地实习了一个月,提前接触了公路、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但只是了解一些皮毛。通过听从老师的建议我阅读了一些有关道路勘测设计方面的文献,对道路勘测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道路建设一般来说经过勘测、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而道路的勘测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公路路线,或按照规划所拟定的道路路线,进行勘察与测量,取得必要的勘测设计资料,以便按照规定编制设计文件,是修建道路的基础保障。 关键字:道路;勘测;规划。 1 道路的概念 道路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按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道路,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耗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与铁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运输等比较而言道路运输机动灵活,分布广,对于客货运输,特别是短途运输有着显著的效益。 道路建设是物质生产,因而它必然具有物质生产的基本属性,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产品它还具有一些本身特有的属性和特点:公益性、商品性、灵活性、超前性、储备性、系统性;专业性强、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不具有商品形式。综上所述,根据道路的属性和特征,道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中主要有如下功能: (1)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的任务, (2)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担任大运量运输的集散运输任务, (3)在特殊条件下也可独立担负长途运输任务。特别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中、长途运输的运量将逐步增大。 道路主要由线形和结构组成,而线形组成包括路线,平、纵面线形;结构组成包括路基,路面,隧道,沿线设施。 2 道路勘测的内容 2.1道路勘测设计的概念 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道路路线,或按照规划所拟定的道路路线,去所修建道路的地段进行实地勘察并结合地形以及行车安全舒适的要求设计合理美观的路线,最终目的是把设计者的构思、设计的路线放在实地,并为施工方提供可靠的测量和调查资料。道路还应综合考虑山、水、田、林、路等统筹安排、布置协调。设计标准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区别对待。经济调查和勘测根据道路使用的任务和性质,道路选线经过实地勘察,核查其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篇一: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 在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时,参考文献必须按照规 定的格式标注,而不能随意处理: 1、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 著(书籍) j——期刊文章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 z——其他,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 2、范例 (1)引用期刊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matlab和etap的电力系统仿真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 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51-55. [2] 周兆庆,陈星莺.matlab电力系统工具箱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 仿真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25(4):51-54. [3] 陆超,唐义良,谢小荣,等.仿真软件matlab psb与psasp模型及仿真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9):23-27. 注意:作者一般只列出前3名,如果超过3名,则写“等”。页码必 须要写。 (2)引用书籍 格式:[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译.版本(第一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起止页码. 示例:

[1] thierry van cutsem, costas vournas.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m].王奔,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 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其控制[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注意:页码可省略。 (3)引用论文集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 [1] 李升.负荷电压静态特性对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的影响[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727-732. (4)引用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 作者.论文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1] 金敏杰.分岔理论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1. (5)引用标准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示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dl 755-200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s].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6)引用电子文献(如网页内容) 格式:[序号]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更 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的路径. 示例: [1]在https://www.doczj.com/doc/4311576247.html,中使用owc创建统计图[eb/ol].(2006-1) [2006-5].. 注意: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这种文献。 3、论文正文中必须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必须标上标“[序号]”。切记!论文最后按引用次序将参考文献一一列出。 如: 控制策略是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基本准则,一直以来vqc 的控制策略主要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基于九区图的区域图法控制策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基于Web的习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徐骅学号090824308 班级计算机09-3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 指导教师王春玲

基于Web的习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已覆盖全国各个城市,习题管理系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考试体制的运行和管理上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已经成为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B/S结构为模式的习题管理系统,能极大的方便老师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检测,能极大的节省物力人力,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数据库,C#程序语言,题库,功能,板块 正文: 1.前言 网络题库管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课程作业管理系统正是利用网络这个先进的平台。紧密地结合了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需求来对传统的作业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它的目标是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更加高效与快捷的自我检测和管理平台。基于B/S架构的习题管理系统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可以使用浏览器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来浏览,减少时间、空间对于作业管理的限制。 计算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各个教学环节,考试是重要一环,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手段,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传统的试题管理通常是以试题集或者试卷集的形式进行的,各位老师单独或集体命题,采用手工方式,题量大、工作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手段广泛使用,教学测试方法不断改进,传统的试题管理模式和手工组卷模式将逐步被计算机代替,使教学检测更客观、更科学、更公正,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

汽车检测站设计文献综述

学院 文献综述 题目汽车检测站设计 姓名徐金权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号 7 指导教师郭磊魁 日期2016年12月16日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设计 一、前言 汽车检测站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对汽车实施不解体检测、诊断的。它具有现代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能在室检测出车辆的各种参数,并诊断出可能出现的故障,为全面、准确评价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技术状况提供依据。其重要意义在于,能提高维修效率,并对维修质量进行监管,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设计建造在汽车运输行业来说是一项投资比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何建好、管好汽车综合性能汽车检测站,这是摆在广大汽车运输行业科技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检测站的设计规划阶段,应着眼于国成熟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检测站将要面的新形势和出现的新变化,拿出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

汽车检测站的发展历史 国外发展历程 早在5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形成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6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的汽车检测试验设备有美国的发动机分析仪、英国的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仪和汽车道路试验速度分析仪等,这些都是国外早期发展的汽车检测设备。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例如: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都是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 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汽车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 国发展历程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为满足汽车维修需要,当时交通部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快速的发展,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在单台检测设备研制成功的基础上,交通部自1980年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公路运输系统筹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取得了很大成绩。公安部门在全国中等以上的城市中,也建成了许多安全性能检测站。到2004年底,全国公路运输部门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约1400余个。同时公安部门建成了数百个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站,部队,石油,冶金,外贸等系统和部分大专院校也建成了一定数量的汽车检测站。因此,目前我国以基本形成全国性的汽车检测网络。不仅如此,全国各地的维修企业使用的检测诊断设备也日益增多。汽车检测站的蓬勃发展,对保证在用汽车技术状况良好,监督维修质量,保障行车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的发展。

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课程》练习套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要求竖曲线外距为E,则竖曲线半径R= 8E/ω2 。 2.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 3 秒的时间来进行计算的。 3.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有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4.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道路中线位臵的作业过程。 5.实地定线的方式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6.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7.选线的三个步骤是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 8.纵断面图上俩条主要的线是地面线、设计线。 9.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式展线三种。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及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汽车行驶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为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平面线性要素的六种组合类型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4.道路纵断面上的两条主要的线地面线,设计线。 5.行车视距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6.垭口的选择包括:垭口位臵的选择,垭口标高的选择,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口地质条件的选择。 1、道路平面现行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有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惯性阻力。 3、路线平面设计的主要成果有图纸和表格。 4、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5、路肩从构造上可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 6、分隔带上的路缘石主要起导向、连接和便于排水的作用。 7、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8、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 1: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有四条或四条以上车道,必须设臵中间带,必须设臵禁入栅栏,必须设臵立体交叉。 2:横向力系数μ与行车速度V,平曲线半径R,横向超高坡度i h的关系:μ=V2/127R-i h。4:当设计速度大于60km/h的时候,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 5: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绕内边线旋转、绕外边线旋转、绕中线旋转。7:实地放线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定交点法、坐标法、拨角法。 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按照公路的------ 、------ 、和--------------综合确定,答案:使用任务,功能,远景交通量。 3、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计算曲线半径为(设臵超高时)答案:R=V2 127( +i h ) 4、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在不宜超过----------;答案:10000m 5、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包括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 7、路线纵断面图构成答案:地面线、设计线、变坡导线 5.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及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6.平面交叉的布臵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

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一: [1]《古籍版本学概论》,严佐之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10 月第一次,第二版 [2]《中国雕版源流考》,孙毓修著,商务印书馆,1990 年9 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3]《南宋手工业史》,葛金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2 月 [4]《南宋人口史》,吴松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0 月第1 版 [5]《书法通论》,丁文隽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年5 月第2 版第2 次印刷 [6]《古书版本常谈》毛春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 年7 月第 1 版,2003 年4 月第3 次印刷 [7]《书林清话》(插图本)叶德辉撰,(古籍版本基本知识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2 月第1 版,2008 年2 月第1 次印刷 [8]《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著,(宋代研究丛书),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年8 月第1 版第1 次印刷 [9]《万物》,[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党晟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12 月北京第1 次印刷 [10]《中国古代书籍装帧》,杨永德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年4 月 [11]《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潘吉星译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韩寓群,徐传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 4 月第1 次印刷 平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二: [1] Krumhansl, C. L. 2002. “Music: A Link between Cognition and Emotion”[A]. I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1 [C]: 45-50. 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 [2] Mitnick, K. D., and W. L. Simon. 2002. 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M]. Indianapolis: Wiley. [3] Ekman, P. 2003.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Times Books. [5] Quentin Newark. 2007. What Is Graphic Design? Essential Design Handbooks [M].RotoVision. [6] Berryman, Gregg. 1990. Notes on graphic design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M].Crisp Publications. [7] Bojko, Szymon. 1972. New graphic desig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M]. LundHumphries. [8] Thompson, Bradbury. 1988. The art of graphic design: Bradbury Thompson [M]. YaleUniversity Press. [9] Ades, Dawn, Brown, Robert K.,Friedman, Mildred S.1984. The 20th-century poster:Design of the avant-garde [M]. Abbeville Press. [10] White, Jan V. 1988. Graphic design for the electronic age [M].Watson-GuptillPublications. [11]吴国欣.标志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2]朱锷.现代平面设计巨匠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3](日)Works 社编辑部编著.日本平面创意设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15]何家讯.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6]张金海. 世界经典广告案例评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道路设计文献综述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205国道至京沈高速 连接线B线工程设 计 学院(系):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年级专业:06土木工程(道桥) 学生姓名:宋中举 指导教师:茹洪忠 完成日期:2008-3-22

一、课题性质: 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假题真做”,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方案必选和论证的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编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大学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检测,为大学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进一步为即将步入的岗位做好技术储备。 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而二级路作为大学生道桥专业结业性的选题,给了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们一个试手的机会。同时,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高等级公路的发展也是未来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要点。 二、研究主要内容: (1)进行路线方案必选,确定工程方案 (2)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的设计 (3)道路平、纵断面设计 (4)路面结构层设计 (5)确定大、中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和主要尺寸 (6)确定小桥、涵洞的类型和尺寸 (7)挡土墙的设计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收集资料,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勘测与初步设计 (1)在教学地形图上研究几条可能的路线方案 (2)进行各路线方案的勘测工作,并会出路线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图(比例尺位1:10000) (3)概略性确定沿线桥梁、涵洞位置、类型、孔径及数量 (4)进行路线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选用方案 3.详细技术测量与技术设计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11114 课程类型:道桥方向专业课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设计学分: 2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道路勘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的专业课,是一门研究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理论、标准,以及实用方法和技能、道路选线要点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掌握路线设计理论与方法。 2. 掌握平、纵、横设计与计算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道路勘测设计》以土木工程测量为基础,是一门道桥方向专业课,与《交通工程学》、《路基路面工程》等课程相配合,为毕业后从事道路方向有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 主要参考书: 1.《道路路线设计》,张廷楷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城市道路设计》,周荣沾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一版。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交通部行业标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一版。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建设部行业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讲解。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采用闭卷考试,综合评定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30%。 第二部分理论课程内容大纲(含随堂讨论、习题课等) 本课程内容建议开设32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道路运输的特点与组成;熟悉我国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掌握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设计依据与程序。 二、教学内容 1.道路运输的特点与作用(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道路运输的特点;基本组成;作用)。 2.道路的分类、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分类与技术分级(道路的分类分级;技术标准)。 3.公路勘测设计程序。 4.道路勘测设计依据。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行驶条件;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了解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二、教学内容 1.汽车的驱动力及行驶阻力(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汽车的运动方程式与行驶条件)。 2.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加、减速性能(汽车的动力因素;汽车的行驶状态;汽车的爬坡能力;汽车的加减速性能)。 3.汽车的行驶稳定(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 第三章平面设计(5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道路平面的基本线形概念;掌握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方法;掌握平面线形设计;

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2011年6月5日

Web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Web概述 1.1Web及其工作模式 Web即万维网,就是通过使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操作上相对独立的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再配置一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这些计算机上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由此而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是由全球众多的计算机局域网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超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运行着多种应用系统,如上网使用的网页浏览系统——WWW、上传与下载用的文件传输系统——FTP、收发电子邮件所使用的电子邮件系统——E-Mail等。互联网中运行的每一种应用系统都是由互联网中相应的服务器系统、客户机系统构成,也就是说互联网从物理连接来看是由众多的计算机组成,而从逻辑上看是由多个功能子网组成。 1.2Web中存储信息的方式 传统网站存储信息的方式是采用基于文件的,即每个Web文档存储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 目前流行的Web存储信息的方式则是基于数据库的,即允许Web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管理动态Web内容。 1.3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HTML文件的Web服务器中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来进行存储和管理,客户端直接下载HTML文件。 1.4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 在基于数据库的Web服务器文本和其他多媒体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客户

端请求服务器执行一个CGI程序或Script语言码。 2Web数据库概述 2.1Web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指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组织起来的相关数据的集合,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据此将网络数据库定义为以后台数据库为基础的,加上一定的前台程序,通过浏览器完成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的系统。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处理与存储数据的最有效、最成功的技术,而计算机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