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高考》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一年创新 第三部分 专题九.doc

《大高考》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一年创新 第三部分 专题九.doc

《大高考》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一年创新 第三部分  专题九.doc
《大高考》2016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配套练习三年模拟 一年创新 第三部分  专题九.doc

A组“双基”测试

一、选择题

1.(2015·内蒙古呼伦贝尔二模,1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

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②中华文化的全面传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③汲取世界各种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④提升中华民族的素养,让中华民族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养,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答案为D;②错在“全面传承”;③错在“汲取世界各种文化”。

答案 D

某地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开展“城市精神”征集提炼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网络回复、短信数万条,受到数百万网友的关注。活动主办方也及时通过网络将所征集信息提炼表述进行选登。征集过程和结果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据此完成下题。2.(2015·山西忻州四校第一次联考,14)下列对该地举办征集“城市精神”活动理解正确的是()

①此活动对该市民众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民众会在被动、不

知不觉中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习惯③让民众置身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无时无刻地影响市民的思想和行为④民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举办征集“城市精神”活动,是让民众置身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影响市民的思想和行为,民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③④正确;①说法太绝对;②中的“被动”说法错误。

答案 D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确定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据此回答下题。

3.(2015·江苏泰州一模,19)江苏省在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了丰富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④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江苏省通过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宪法观念和宪法体现的基本精神将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应该是无形的、非强制的;③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

答案 B

4.(2014·江西省模拟,2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说明()

①文化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竟争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航天战线的同志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④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②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地位”的说法错误,不选;③错误,航天战线的同志不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①④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都入选;故选B。

答案 B

5.(201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16)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会后,中央要求组建宣讲团,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心灵、进头脑。这是因为()

①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本身价值,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文化塑造人生,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④文化软实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该题为原因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观点错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④说法错误。①③符合题意,答案选B。

答案 B

6.(2013·安徽合肥一模,14)各种网络流行用语,其简短的语词往往含义丰富,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情绪与民众喜好,是我们了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B.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D.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

解析该题为表明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题干不涉及文化消费,故排除B。题干不强调文化的作用,故排除C。D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A切题,答案选A。

答案 A

7.(2013·江苏南京二模,19)“合作共赢”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和为贵”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文化() A.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B.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D.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解析该题为说明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文化属于意识范畴,不决定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A、C说法错误。“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切题,D不切题,答案选B。

答案 B

8.(2015·安徽安庆重点中学模拟,7)“长大了以后,再拉着妈妈的手,想起儿时的不孝顺,我心里好难受。”伴随着2015年央视春晚上儿女们对母亲说出的心里话,无数人不禁泪眼婆娑。《拉住妈妈的手》唱得无数人心怀感伤,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文化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特点。央视春晚上的歌曲唱得人心怀感伤、泪眼婆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③当选;“不禁”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当选,答案为B;②④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B

9.(2015·山东文登二模,30)某社区在开展全民读书活动中,采取多种途径,培养社区居民的读书习惯,致力于打造书香社区。这一活动的开展旨在()

A.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B.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D.促进文化市场的发育和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培养居民的读书习惯,打造书香社区,旨在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答案为A;B、C、D与题目中心无关。

答案 A

10.(2013·吉林质量监测,19)2013年3月4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办的“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展览内容由“光辉榜样,时代楷模”和“身边雷锋,最美北京人”两部分组成。这样做是因为()

①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②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③健康

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④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该题为原因类型选择题。题肢判断:①说法错误,文化活动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②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是健康有益的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鼓舞着人。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C。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1.(2015·广东肇庆一模,41)为倡导全民阅读,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N市从2012年起开始打造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行城乡图书馆之间一卡通行,图书借阅通借通还;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的数字化网上图书馆,通过免费局域网,让更多城乡读者免费阅读、查询和参加文化活动;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举办读书活动、艺

术欣赏、文艺演出等各种文化活动……这一系列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既保障了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又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和道德力量,为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结合材料,说明倡导全民阅读的活动是实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结合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对人的影响;(3)设问角度:全民阅读的活动是实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其次,应调动文化对人影响的有关知识。再次,本题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的模式,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和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N市倡导的全民阅读活动,通过图书馆、文化礼堂建设,开展读书、欣赏、演出等活动,使城乡居民在这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感受着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全民阅读过程中,人们通过读书活动、艺术欣赏等,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和感召下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和道德力量;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12.[2013·湖南十二校第一次联考,27(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舌尖上的浪费”一般发生在哪些群体身上?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专项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 000万人一年。不同的群体,浪费食物的原因不尽相同,一些公职人员认为公款吃喝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浪费起来不心疼;而一些普通百姓则认为,大操大办才有面子,菜点得多、酒上得足才有身份;不少大学生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糟蹋粮食不以为意,因为他们不事稼穑不知辛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结合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生活的知识;(3)设问角度:分析“舌尖上的浪费”产生的原因。其次,应调动“文化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再次,本题组织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分析”的模式。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公权滥用、公款吃喝是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政治根源。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好“面子”、重“身份”的落后思想文化是产生

“舌尖上的浪费”的文化根源。

③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

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是产生“舌尖上的浪费”的教育根源。

B组知能提升

一、选择题

1.(2015·广东广州毕业测试改编)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家风甚至影响人的一生。2014年春节期间,央视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热议。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析“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家风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且并非都是积极的,故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2.(2014·山东省青岛市模拟,34)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推进城镇化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的原因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

③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②说法不科学;③错误,民族精神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3.(2014·福建省福州市模拟,13)当前,美国、日本文化产品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2/3份额,英国、韩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6%,我国也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这反映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各国的文化与经济

同步发展④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③错误,各国的文化与经济不可能同步发展;④错误,优秀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 A

4.(2015·广东佛山二检,31)“什么都可以谈,只有价值观不能谈判”,这是马云收购“雅虎中国”时的核心原则。因为,一家公司一旦扩张到500人以上,仅仅靠管理很难继续成长,必须借助统一的价值观聚集人心。由此可见

() A.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B.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

C.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加持久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文化素养的核心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深远持久的特点。材料旨在强调统一的价值观的重要,答案为D;A、C与题目中心无关;价值观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产生积极影响,B错误。

答案 D

5.(2013·豫南九校第一次联考,19)2013年农历蛇年到来之际,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蛇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②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该题为说明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传统生肖蛇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题肢判断:①②③④本身都正确。从干肢关系看,商家推出多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蛇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说明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6.(2013·江西九江二模,18)某知名教授认为,机动车有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物质交通阶段,一个是精神交通阶段。在物质交通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享受机动车带来的方便和快捷;而在精神交通阶段,人们注重的则是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和舒适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现在我国已经进入精神交通阶段。下列关于机动车的“两个发展阶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表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③体现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说明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解析该题为理解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对机动车的“两个发展阶段”的正确理解。题肢判断:④本身错误,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不选;①②③本身说法正确。从干肢关系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时代的到来,现在我国已进入精神交通阶段说明②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7.(2015·北京东城区综合能力测试,25)甘肃哈南村是一个把“忠”自觉化的村落。战争时,“母送儿,妻送郎,父子争相上战场”,他们把“忠”用于卫国;和平时,他们把“忠”移于建设,汶川地震后,哈南村也是重建速度最快的村落之一。这表明

()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②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③优秀文化增强人

的精神力量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不能改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甘肃省哈南村把“忠”自觉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贯彻这一思想,说明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忠”的思想对于战争、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是优秀文化的表现,说明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所以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体现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并非单纯对经济,①可以排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静止不发展,要做到因时而变,故④错误。答案选择C。

答案 C

8.(2015·山东章丘期末考试,14)2014年7月,“历史不能忘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展览遴选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应图片、文物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全面地展现历史原貌,使参观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

()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交融

③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影响人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①错误;

展览遴选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应图片、文物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全面地展现历史原貌,使参观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②与题意不符;参观展览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了观点③④,故答案选D。

答案 D

9.(2013·甘肃兰州一模,19)观察漫画《航母Style》。航母Style动作在网络上掀起模仿热潮表明()

《航母Style》)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解析该题为表明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网络上掀起模仿热潮说明了什么。题肢判断:

④本身错误,应是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不选;①②③本

身说法正确。从干肢关系看,题中的“模仿热潮”与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无关,①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模仿热潮”说明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 C

10.(2013·浙江宁波十校联考,31)2012年“浙江骄傲”的候选人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在精神上感动人,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们都是最美浙江人的代表。浙江民众可以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为自己心目中的“浙江骄傲”投票。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手段和途径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该题为意义类型选择题。题干要求: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是什么。题肢判断:

①②③④本身说法都正确。从干肢关系看,开展“浙江骄傲”投票活动说明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2015·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

就此意义而言,所谓全民公益,微公益,毋宁说是微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公益层面,更提供了变革社会的新方法、新范式。无须沉湎宏大叙事,无须空谈根本解决,无须凌空蹈虚,中国不是别的什么,中国更多是微观的,正如一位智者所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的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结合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生活》;(3)设问角度: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其次,联系材料,应调动文化对经济、政治、文化对社会、文化对个人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再次,本题答案应采取“知识+意义”的模式组织答案。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②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③文化影响人、塑造人,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2.(2015·福建漳州八校3月联考,3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法治国家才能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制,让人民参与和监督,“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

联系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对依法治国作用的理解。

解析该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1)联系材料;(2)知识范围:文化的作用。(3)该题原理范围固定,文化的作用要从多个角度回答,包括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等方面。

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培育公民的法律素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培育法治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培育主体意识,培育公民政治法律素养,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推动法治化进程。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培育主体意识,培育公民政治素养,为法治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实行依法治国,培育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尊重法律权威的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法治化进程。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高低影响法治建设的进程。

导向一综合考查调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解读材料

1.2014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目前,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

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反作用和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等知识。

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材料,材料一是立足国际说明儒家文化的影响;二是立足于中华民族自身说明了文化的影响。从答题的知识界定来看,立足国际主要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立足国内,主要体现了文化影响民族发展道路、优秀文化提升综合国力等。

答案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兴办孔子学院,传播儒家文化,对促进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增进彼此了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优秀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对维护民族独立、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③文化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对中国社会的团结统一、对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导向二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理解和运用

2.从2015年1月1日起,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真实记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村落里的千百年传承故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有60万个村庄,约5 000个古村落,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1 561个。纪录片的镜头对准了其中的100个村落,以家谱祖训、以古老小学校的校训、以“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讲述中华传统美德在民间的千百年传承,寻找的则是传统文化的基因。镜头下的人和物或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萦绕在亿万中国人心头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我们的影视记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看看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传统文化可能就隐藏在农村家家户户的楹联上,隐藏在村民代代相传的故事中,隐藏在那些逢年过节才郑重示人的祖训家谱里。看到它们,就想到乡愁;记住了乡愁,就是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

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对记取传统文化寻根路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应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表现及作用等方面作答,注意理论和材料相结合。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记取传统文化寻根路就是要保留传统村落中的文化载体,因为它们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基因。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记取传统文化寻根路就是要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启示、精神上的享受。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记取传统文化寻根路,才能体会几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价值。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或交往活动、交往方式)。记取传统文化寻根路,铭记传统美德,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世方法。⑤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记取优秀传统文化寻根路,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四)高考常考的曲线图题

课时练习(四)高考常考的曲线图题 1.下表是2017年10月2日某市油价调整表: 89#汽油92#汽油95#汽油 调整前调整后跌幅调整前调整后跌幅调整前调整后跌幅5.86 5.68 ↓0.18 6.28 6.09 ↓0.19 6.69 6.48 ↓0.21 格,Q表示燃油汽车需求量)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选B由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汽油价格下跌。汽车和汽油为互补商品,汽油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其互补品汽车的购买,油价与汽车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由此排除A、C两项;油价下跌后,相比以前来说,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汽车的价格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变动后的曲线D2应该向右平行移动,因此B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2.右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 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上某商品价格从P2向P1移动时,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 A.该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B.该商品价格下跌,人们购物需求减少 C.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D.该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 解析:选D该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A项错误;该商品价格上升,B 项错误;该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C项错误;该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D项正确。 3.(2018·太原质检)中澳自贸协定让85%澳洲出口中国的商品享受零关税。假设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零关税的T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能够正确表示我国T

商品的替代品M和互补品N的需求变化趋势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A零关税会导致T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增加,进而会导致其替代品M 的需求减少,其互补品N的需求量会增加,故T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M的需求量成正比,与其互补品N的需求量成反比,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故选A项。 4.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图a到图b的变化。这一变化() ①导致手机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②表明手机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③导致手机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④表明手机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选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反应较小,高档耐用品的反应较大,手机的需求曲线从图a变为图b,这说明手机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②正确,④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价格会下降,因此人们对手机的需求量会增加,手机的互补品需求量也可能增加,③正确;人们对手机的需求量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①不选。 5.为支持三农发展,2017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要求继续稳步实施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以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若用D1、D2表示补贴前后农机的需求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补贴前后农机需求变化的是() 解析:选C根据题意,农机的价格不变,应该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排除A、B;实施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会使农机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选C,排除D;答案为C。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沙市中学模拟)“快递小哥跳槽了。”小明发现,最近的快递有点不守时,一打听才知道,送餐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用餐时段,相对轻松,挣的也不比送快递少,好多“快递小哥”转行做了送餐的“外卖骑手”,快递企业出现了人手短缺。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是快递小哥跳槽的重要原因 B.快递小哥跳槽是市场调节就业,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表现 C.快递业和外卖业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互补关系,竞争比较激烈 D.如果快递企业薄利多销、降低成本,会增加对劳动者的吸引力 2.(2019·安徽皖东名校联考)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式的增长,网络购物更加便捷化和多样化,虽然很多商家比较关注用户体验,但依旧存在商家欺客的现象,退货难、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到位、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频出。由此可见() ①商家欺客现象是由市场的自发性导致的②因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使得网购问题频出③我国网购市场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④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引发经济混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8·宁夏银川月考)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8·四川广安等四市联考)廖明经常通过旅行服务网站订某酒店的房间,常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有一次,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发现价格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这类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大数据杀熟”。这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会导致市场秩序的紊乱②市场交易的双方都必须遵循自愿和公平的原则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④市

高考政治-选择题专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练习 选择题专练 专练三 1.自1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一政策对月嫂的消费需求产生一定刺激,月嫂薪水飙升,进一步催热月嫂服务行业。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传导效应的是(注:D、S为变动前,D1、S1为变动后)() 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 2.当前人们的消费心理已从过去的“价格—需要—品牌”转变为“需要—品牌—价格”,部分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品牌与质量。这一变化要求生产企业()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用较低价位吸引消费者,开拓市场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④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余额宝是支付宝资金余额增值服务。进入余额宝的资金由基金公司确认后获得投资收益,年收益率达到4.2%,而同期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8%。下列的正确认识是() A.属于储蓄存款,定期还本并或付息 B.属于股票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并存 C.属于保险品种,能够规避投资风险 D.属于投资产品,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4.福建省安溪县某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某一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并有一个茶厂和85户农户参加,以村民茶园承包经营权和资本入股方式,形成了“铁观音”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该茶叶专业合作社() ①巩固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 ②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了城乡发展 ③贯彻落实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④可以公开募股集资,优化产业经营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政社互动”是指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内核是村(居)民自治事物,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2020陕西高三模拟]我国《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在保障基本 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现科研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政府和社会委托任务等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水平;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智库,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这有利于( ) ①健全分配制度,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激发经济社会活力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政府资源由行政配置转为市场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20北京海淀区高三考试]社会保障是精巧的“社会减震器”。2019年,我国多地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 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单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3.5%或CPI 中的食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达到6%时,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说明( ) A.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收入 B.国家通过初次分配,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C.价格临时补贴能够降低物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D.价格临时补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落实共享发展观念 3.[2020河北高三联考]居民可支配收入不仅包括可支配工资性收入,还包括可支配经营净收入、可支配财产净 收入和可支配转移净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下列措施中可以推动居民收入持续上涨的是( ) ①兼顾效率与公平,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②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③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0山西太原模拟]下表是A 市2019年1—6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项目 GDP 财政 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 收入 消费品 价格指数 (CPI) 增幅(%) 7.7 5.3 9.4 10.6 3.1 ①财政收入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增长 ②该市城乡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有所增强 ③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④该市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20湖北七校高三联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 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健康教育全覆盖。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该目标实现的是( ) ①发挥市场调节物价的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③加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意识的能动作用【含答案】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练:意识的能动作用 1.“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活动能积极改造外部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图漫画《心中的天气是晴是雨,全在自己》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们的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人们的心情都是由自己的意识决定的 ③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④意识对“心中的天气”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花有清香,诗有韵律。在中华民族的文学中,花与诗自古就有着奇妙的不解之缘。以花入诗、借花达意,使花在诗中有了别样的意境,让读诗之人不禁沉湎、陶醉、伤感、欣悦。由此可知( ) ①诗中之花与实在之花有着共同的本质和形式 ②读诗之人的感受归根到底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使花在诗中有了新的价值 ④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借花达意的前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同样戴着眼镜观世界、看生活,有人越

擦越亮,有人却越抹越黑,关键取决于“在路上”的态度、“在路口”的抉择。这表明( ) 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 ②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调节自身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既“治愚”又“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引导困难群众学技术、找门路,自己摘掉贫困帽。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①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随着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由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负责设计研发的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视功能等神经工效测试系统也一同进入太空。航天员在太空中“动动脑子”就能“指挥”各种操作。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进一步印证了( ) ①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往往是随心所欲的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主观映象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通过实践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科学研究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这一发现表明( ) ①人的心理反应是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 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质的体现。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

历年高考政治选择题汇编

高考政治生活选择题汇编 1. (重庆卷)3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保障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同等的作用 C .保证城市和农村选举产生相同数量的全国人大代表 D .保障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在国家权力机关平等的参与权 2. (江苏卷)13 .2010 年1 月22 日,江苏省宣布自2 月1 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通过再次劳动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 .② 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3. (江苏卷)14 .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委管理,而且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村民博客”有助于村民 A .行使国家权利 B .行使民主权利 C .行使选举权 D .履行政治性义务 4. (江苏卷)15 .2010 年3 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公布本部门预算。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 A. 民主和法制 B. 监察和审计 C. 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 D. 简化政府办事程序 5. (2010 普通高考广东文综)27.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2010 年全国高考山东文综)17 .2010 年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2010 年全国高考山东文综)21 .自1953 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 : 1 到 4 : 1 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2010 年全国高考文综I 卷)32 .温家宝总理在2010 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人民的尊严”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①人民的尊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②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③政府工作重心正逐步转移④政府要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推荐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政治一轮训练【3】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场快速涨价风潮向造纸行业席卷而来。据悉,废纸、煤炭、运费等成本上涨,国家环保整治、淘汰过剩产能,快递业对纸箱的需求增加等,都是推动本轮纸业价格暴涨的重要因素。如果用L表示成本曲线,S、D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纸价上涨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参考答案】B 商品的价格与成本呈正相关,成本越高,价格越高,①正确反映了成本提高引起的价格上涨,符合题意;②表示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引起的价格下降,与题意相反,排除;③表示价格与成本成反比,错误;国家环保整治、淘汰过剩产能使纸的供给减少,快递业快速发展使纸的需求增加,二者共同推动纸价上涨,④正确反映了这种变动关系。综上,本题答案为B。 2、(2017湖南师大附中入学摸底考试,9)2015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强化经济托底政策。财政政策既能托底经济增长,也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包括“产能过剩”在内的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国家经济增长 ②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实现转型 ③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④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公共产品和服务总需求增加——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生产扩大——公共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①传导错误,因为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会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而不是社会总供给增加,故排除;③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故排除。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3、(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10)2016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人格权益典型案例,倡导依法保护英雄人物包括去世英雄人物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告诉我们( )

历年高考政治选择题汇编经典

高考政治生活选择题汇编 1. (重庆卷) 3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保障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同等的作用 C .保证城市和农村选举产生相同数量的全国人大代表 D .保障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在国家权力机关平等的参与权 2. (江苏卷) 13 . 2010 年 1 月 22 日,江苏省宣布自 2 月 1 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表明了政府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通过再次劳动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 .②④ B .② ③ C .①③ D .①④ 3. (江苏卷) 14 .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委管理,而且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村民博客”有助于村民 A .行使国家权利 B .行使民主权利 C .行使选举权 D .履行政治性义务 4. (江苏卷) 15 . 2010 年 3 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

公布本部门预算。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 A. 民主和法制 B. 监察和审计 C. 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 D. 简化政府办事程序 5. ( 2010 普通高考广东文综) 27.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这些规定①体现了国家机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②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③体现了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的结合④有利于选民了解和鉴别候选 A.①② B.① ③ C.②④ D.③④ 6. ( 2010 年全国高考山东文综) 17 . 2010 年 3 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和谐。” . 对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②社会利益的分配更加公平③公民义务的履行更加全面④政府权利的行使更加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 2010 年全国高考山东文综) 21 .自 1953 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 8 :1 到 4 : 1 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要与

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专题十四考点49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试真题)新人教版

考点49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2016·课标Ⅱ,22,4分)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B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 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解析】重视情报工作,掌握敌情变化,体现了①;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②观点错误;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体现了利用战争的规律,③正确;主观能动性不能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④观点错误。 2.(2015·广东文综,33,4分)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C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说法错误;人的主观意识是客观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说法错误;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3.(2015·江苏单科,31,2分)“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 ( D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鱼本应该生活在海洋里,鸟本应该翱翔在天空中。如果鱼迷恋天空,鸟痴情海洋,这是从主观出发、违背客观规律的表现。题意旨在表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7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案26

微专题十三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背景材料】 2016年4月28日,第22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新加坡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与新加坡外交部常秘池伟强共同主持,东盟其他各国高官和东盟副秘书长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今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筹备工作深入交换意见,气氛热烈友好,达成了广泛共识。与会高官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致认为双方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国高官就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重点讨论了如何进一步落实好“2+7合作框架”和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三份《行动计划》,推动中国—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双方同意密切合作办好2016年9月在老挝举行的第19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和其他25周年纪念活动,推动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东盟方赞赏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本地区是重要机遇,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中方表示,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中方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中心作用。各方一致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

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考点链接】 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东盟各国赞成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东盟国家希望从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这有利于维护东盟各国的自身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中国和东盟国家应以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为契机,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成为东盟同各个对话伙伴关系中最活跃、最强劲的一组关系。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双方带来切实利益,也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4.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始终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由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5.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会各国就如何管控分歧、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问题坦诚沟通。

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选择题精选

2018年上期桂阳三中高二年级 政治选择题专题训练 1.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侵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 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迭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晶出现而减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4所示。这表明【】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 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 B.②④C.②⑤D.④⑥ 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新优化 D.新增就业人口与新增就业岗位缺口逐年加大 4.中央《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 见》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着 力推进农业现イ代化“三权分置”改革对推进进农业现代化的影 响路径是【】 ①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②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 ③提高农业生产率④明晰土地产权关系 A.①→②→①→③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①→①→②→③ 5.某国2013~2017年对外贸易差额变化如图6所示。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该国平衡总体贸易收支的是【】 ①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成套设备进口②制定配套政策,引进国外高新技术 ③完善产业体系,减少关键零部件进口④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吸引海外游客 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②提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 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6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 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 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②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60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与人权领域的交合作,共向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4000多亿元人民币授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

全程训练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周测三(含解析)

周测三收入与分配 夯基提能卷③立足于练题型悟技法——保底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我们的分配方式如果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材料中的“分配方式”() ①允许合理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②主张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财富分配③强调在分配的过程中可适当忽视社会公平④兼顾了效率和公平,有利于社会和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多劳多得”可知,材料中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强调个人的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大小呈正相关,即主张按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允许存在合理的分配差距,①②正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③中“适当忽视社会公平”说法不妥,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④与题意不符。 2.针对我国科研人员实际贡献与收入分配不完全匹配、股权激励创新的政策不到位、科研单位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国家出台了《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的出台( ) ①有利于完善分配机制,贯彻落实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②旨在充分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作用,扩大科研人员收入差距③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社会氛围④旨在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④入选。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主要通过初次分配落实,体现的是分配中的效率原则,①表述错误。政策的实施会扩大科研人员收入差距,但这是客观效果而非政策实施的目的,②不选。 3.黑龙江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允许科研人员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获得合法收入,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绩效完成情况,可以在年度内给予一次性奖励和建立岗位绩效按月发放。实施这一举措旨在( ) ①健全按劳分配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②将科研工作者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收入分配公平③增加知识价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④在全社会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实施新的举措有利于促进知识的价值转化,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③④符合题意。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绩效完成情况,可以在年度内给予一次性奖励和建立岗位绩效按月发放,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舍去①。材料中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扩大收入差距,②不选。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但是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产业与农村农业的结合,需要更多财政资金倾斜与支持。这表明依靠科技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 A.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B.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借助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实现农产品供求的平衡 D.加大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收入征收力度

高考政治生活选择题必考题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注意点: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注意点: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3.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 (注意点: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注意点: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5.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注意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6.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注意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注意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注意点:中国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各民族共同进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注意点: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2.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政治互研组 面对目前严峻的高考形式,结合我校高三文科生的具体情况,如何确保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有序进行,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复习,为2019届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高三政治组经过互相讨论,精心的策划,周密的安排,特制定本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以便指导我组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一、学情分析 本届只一个文科班,总体学生基础差,所以一轮复习要采用新授课的方式进行。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比较懒惰,缺乏主动性,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不能识记,因此也就没有建立起知识网络。 2.学习方法欠缺。部分同学对知识死记硬背,不能理解记忆,所以识记完遗忘的也快;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没有过程性标志;没有纠错的习惯。 3.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与考纲要求的四个能力目标差距很远,部分具备基本的获取信息和解读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4.做题方法欠缺,缺乏基本的审题能力,尤其是非选择题,往往是答非所问,或者是张冠李戴。答题语言不规范,口语化现象严重;不能条理化,逻辑不严密等,非选择题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部分。 5.不关注生活,不关注时政,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差 二、复习目标 基础能力过关:发展基本能力(包括识记能力、运用能力)、掌握基本方法(主要是答题方法),一切围绕“夯基”进行。 具体目标: 1. 基础知识方面: ①能记住考纲要求的课本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理论 ②能够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论证。比如,复习知识时要链接时政和生活。 ③能够对易错和易混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弄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④你画出课、单元、模块知识图

2. 能力技巧方面: ①知道政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常见的类型,并掌握每种类型题的作答方法 ②能熟练运用解题技巧、避免低级失误,做题效果得到提升。 ③学会用规范的术语、政治思维解决政治学科问题。 三、具体计划 4本必修: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 (一)一轮复习时间安排(2018年8月——2019年4月)具体如下:2018年8月——2018年月10月《经济生活》 2018年10月——2018年月12月《政治生活》 2018年12月——2019年月2月《文化生活》 2019年2月——2019年4月《生活与哲学》 目前复习状态:进度:《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二)复习措施 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首先根据考纲对知识点进行点拨明确方向;其次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对重点知识详解并拓展延伸;最后是随堂训练,知识内化,能力提升。在复习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案结合: 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会,进行集体备案,正确把握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力避盲目性。结合学情,进行个案备写,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精、细、实”: 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情精心计划,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按考纲要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课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探究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第三、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 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加大对高考政治试题的研习,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

高三政治试题-高考政治典型选择题 最新

高考政治典型选择题 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分别致信祝贺中国文化年在巴黎开幕。同是国家元首,称谓却不同,其原因是( ) A.国体不同B.政体不同C.国家形式不同D.国家内容不同 2.文化之间应该“和而不同”。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②促进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③促进两国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④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中法两国决定互办文化年,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法兰西文化将先后在法国和中国相会,从2018年~2018年,时间长达三年的文化盛会,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树立起新的里程碑。这表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C.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4.此次文化年活动,体现的是“大文化”的概念,除涵盖众多人文领域外,也牵动着中法各个领域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政府主导、民间参与是这次中国文化年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些民间企业和文化团体也在参与过程中实现了( ) A.“人文”战略B.“走出去”战略C.“请进来”战略D.“互动”战略 5.举办中国文化年活动,必将促使法国乃至欧洲的公众看到一个古老而焕发青春活力的中国,与此相联系也必将推动中法全面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这说明( ) A.意识对物质起促进作用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下列有关欧元与人民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大小B.都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C.每一面值的欧元和人民币的购买力都是由国家决定的 D.欧元是欧盟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 7.积极参与欧洲事务,一心想成为欧洲国家“领头羊”的英国,却因各种原因在是否加入欧元问题上一波三折。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B.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C矛盾双方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8.英国、丹麦、瑞典三国没有加入欧元区,从根本上讲是由其决定的。( ) A国家性质B.国家力量C.国家利益D.货币的含金量 2018年4月,美国科学家在华盛顿宣布,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经过13年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在人类揭示生命奥秘、认识自我的漫漫长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回答9~11题。 9.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人的认识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10.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会促使人类社会进入“生物制药的新时代”,为治愈许多疑难杂症提供一条捷径。这说明( ) A.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B.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C.正确的认识能够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 一、时间安排:2017.5.10至2018.3.15 经济生活:20_年5月10日——20_年第一学期放暑假(前三单元); 暑假补课期间(8月1日——7日)第四单元 政治生活:暑假补课期间(8月7日——18日)——20_年10月15日左右 文化生活:20_年10月16日——20_年1月6(2个半月) 哲学生活:20_年1月7日——20_年3月15日 二、复习思路:基础能力过关(考点复习) 高考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考点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构建知识体系,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强化综合训练,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 鉴于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系”字。建立知识系统观、结构观。这是我们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将零散的知识点连结成线,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形成知识网络的主要目的

是便于对知识的记忆,形成脑图,也是便于在解答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时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联接点,也能更便于建立解题的宏观思维。 2、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细”字。主要在知识点的把握上体现要细致。第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每一个考点,使基础能力过关。弄清每一考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原理,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高考的单项选择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切入口小,切入口小事实上也表现考察的内容也更加细小。 3、主要方法:引用一个“例”字。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事例(时事热点)来说明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应用高考题为例进行讲解。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采用的是《走向高考》这本书。本书内有许多全国高考例题及分析,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4、主要任务:力求一个“规”字。规范答案,讲究逻辑。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总结解选择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在回答主观题时,知识要点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精炼;不仅理论知识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做到联系背景(材料)分析。努力使答案层次分明、符合逻辑,富有针对性。在回答主观题时,一定要过好审题关、结构关,语言关。审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材料,找到与材料相结合的知识点,答题的结构要严谨具有逻辑性,而答题的语言也是学生非常欠缺的,平常训练时,应有意识把他们错误的语言进行汇总,集中纠正,进行归类。 三、复习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