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的十大形式原理规律

美的十大形式原理规律

美的十大形式原理规律
美的十大形式原理规律

十大審美規律(原理)

一、反覆(Repetition)

「反覆」(又稱為「連續」)是指將同樣的形狀或色彩重覆安排放置的意思。由於這些形狀或色彩性質全無改變,僅是量的增加,是以彼此之間並無主從的關係。例如希臘神殿中的柱子,形狀、大小、粗細均相同,且以同等間隔安排,便是一種反覆的形式。

一般而言,反覆的視受形式較有秩序性,予人單純、規律的感受,在其他的藝術類別中也常可見到。以音樂而言,在同一首曲子中,常可聽到反覆出現的旋律;以舞蹈而言,也常見到反覆動作;以文學而言,詩歌中也常出現反覆的句子或單字等,皆為此一形式原理的應用。藝術上常用的反覆形式,是將組成作品所用的形狀、顏色、節奏、姿態等等表現手法做重複的呈現運用,經由相同形式的表現,產生繁複的美或壯觀的美。在造型與視覺藝術上,經由單一的圖案或形體,上下左右不斷的重複,作品空間充滿著這個單一的元素呈現出一種有秩序的感覺,如布料中重複壓印的印花、油畫中出現相同的方向、相同質感的大面積筆觸、水墨畫中大面積同樣筆觸的皴法、牆面裝飾中同一質料與色澤的瓷磚拼貼,都是運用此一形式的例子。在建築的運用上,最常應用反覆法則的是在迴廊、列柱、與立面造型。

二、漸層(Gradation)

「漸層」(又稱為「漸變」)是指將構成元素的形狀、材質或色彩做次第改變的層層變化。例如,同一種形狀的漸大或漸小、同一種色彩的漸濃或漸淡、聲音的漸強或漸弱、速度/節奏的漸快或漸慢、空間/距離的漸遠或漸近、光線的漸明或漸暗,均屬於漸層的形式變化。而在這些漸增或漸減的層次變化中,即能具現出漸層的美感。漸變的基本原理與反覆相類似,但由於其中或形或色的漸次改變,使得畫面較具活潑性,予人生動輕快的感受。中國建築中的寶塔;樂曲中音量的漸強漸弱;文學小說中情節高潮的堆砌;大會舞隊型的漸次縮小或擴大……等,都是漸層形式原理的例子。

三、對稱(Symmetry)

「對稱」可說是在所有的形式原理中最為常見且最為安定的一種形式,並且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例如,人類的五官及四肢便極為對稱,其它動物或植物、昆蟲或鳥類的翅膀軀幹紋路、躲花瓣排列的對稱,甚至倒影與鏡射現象等,也具有對稱的形態。對稱在各種視覺形式中,最能予人平和、莊重的感受,雖然較易失之於單調,但對於人類的情感頗具穩定作用。於建築物中、室內布置上亦常可見到對稱形式的出現。古希臘人對宇宙的認識,首要的原則就是對稱,舉凡平面上的原形,或轉動中的球(由於他們在轉動時的形狀完全對稱),所以古希臘時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對稱是最完美的形狀」。

「對稱」由此依其屬性分為「點對稱」與「軸對稱」二種。「點對稱」又稱為「放射對稱」或「旋轉對稱」,是指以一點為中心做迴轉排列時所形成的放射狀對稱圖形。「軸對稱」又稱「線對稱」,是指在視覺的畫面中,設立一條假想中的軸線,在此一假想軸的兩端分別放置完全相同的形體,即成對稱的形式,若假想軸為垂直線,則為左右對稱;若假想軸為水平線,則為上下對稱,也有上下左右均呈現對稱狀態的情形。

四、均衡(Balance)

「均衡」(又稱為「平衡」)是指在視覺畫面中的假想軸兩旁,分別放置形態或不相同,但質量卻均等的事物。如此一來,畫面中的事物雖然並不相等,但在視覺的感受上,卻由於分量相同,而產生均衡的感覺。

對稱的形式必定屬於均衡,均衡的形式則由於假想軸兩旁的物體僅是分量相等,形式卻各異,因此不同於對稱。兩者相較之下,均衡具有彈性變化,易予人活潑、優美而具動勢的感覺。在各類藝術領域中,於繪畫的畫面安排上、雕塑的結構安排上及舞蹈動作的設計上或景觀的造形布置上,皆常運用此一形式原理。有些藝術批評家把「均衡」分為二種:第一種是「對稱式的均衡」,也就是所謂的「對稱」;第二種稱作「非對稱平衡」,它是在作品的質感、造型、材料等元素的組合上,藉由相同之間的大小、遠進等關係的調節,產生一種在質量上的均衡。這類型形式的均衡在結構與佈局上比第一種「對稱式的均衡」更富彈性。

五、調和(Harmomy)

「調和」是指將性質相似的事物並置一處的安排方式。這些事物雖然並非完全相同,但由於差距微小,仍可予人融洽相合的感覺。以形狀而言,有形的調和安排;以色彩而有調和色的安排。調和的形式中,由於構成物的性質互相類似而差別不大,因此變化也較小,易予人協調、愉悅的感受。在音樂中,有音色的調和;在室內布置上,也常以此種形式進行設計,以使視覺環境免生突兀之感。

六、對比(Contrast)

「對比」(又稱為「對照」)其安排方式適與調和相反,是將兩種性質完全相反的構成要素並置一處,企圖達到兩者之間互相抗衡的緊張狀態。舉凡形狀、色彩、質感、方向、光線、聲音、力度、速度-…等,均可形成或大或小、或濃或淡、或粗或細、或快或慢、或明或暗…的對比效果。對比在應用上的意義,在於突顯兩者或兩者以上元素之間的不同、或是區分群己、強調賓主的關係。若是要突顯主題,通常主題會小、客體會大,產生以大顯小、以多襯少的情形,這是由於人類視覺感官上的聚焦特性,所謂「萬綠從中一點紅」,就是一個視覺對比的例子。對比是各種藝術類別均常使用的形式,如果應用得宜,則被並列的不同之物,可彼此互相襯托而各顯其美,例如中國建築物中常見的紅牆綠瓦;戲劇情節中的忠良奸惡;樂曲中的鑲鼓之聲與細絃之音……等,都是對比之美的例證。

七、比例(Proportion)

比例在造形藝術上的特性有兩種:第一種是一個物體內各部位的相對視覺比例,第二種是整體構圖形態內各物體間的相對視覺比例,也就是指在一個畫面之中,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不論是畫面中部分與部分間長短的關係、大小的關係,或是寬窄的關係,都屬比例的範圍。無論哪一種比例關係,均須考慮大小對大小、線條對線條、形狀對形狀、色彩對色彩等設計元素之特質來達到審美比例的展示效果。因此,比例的定義可『在同一結構之內,部分與部份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比例的形式不僅符合對稱、均衡、調和、漸層等涉及整體性的穩定與平衡原理,也反映出遠近、大小、高低、寬窄、厚薄等個體與整體的相對關係。若兩個物體在比例上不符合視覺習慣,通常就是一件失去比例原理的失衡作品。比例的原始根源可在許多生物的有機型態中發現。例如人體各部位的尺寸大小關係、貝殼、樹葉、樹枝、花朵與竹子。

在美術發展史上,比例是常被應用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希臘的建築及雕刻中,適當的比例甚且被視為是美的代名詞。例如著名的「黃金比例」(Golden Ratio)認為,矩形中,若長與寬之比為1:1.618便是最具美感的矩形,生活周遭中使用的長方形事物,也常有符合此種比例者。

八、節奏/律動(Rhythm)

「律動」(又稱為「節奏」或「韻律」)是大自然界中的一種基本現象。它像是四季變化的循環,每一天的日升日落,每一個月的潮汐變化,甚至像是宇宙星體的運行,都具有規律的特質。能予人既有抑揚變化,又有和諧、統一之美感。律動或節奏的形式在音樂領域中最常發現,而在詩歌或舞蹈等時間藝術中也常見其應用。這個審美原理也在視覺空間藝術裡,例如繪畫作品或建築雕刻藝術中見到。律動在繪畫作品裡,是指將畫面中的構成元素,例如透過形狀、色彩、線條,進行週期性的交替錯綜變化,因此能在視覺上產生波動的運動感,隨而引發心理上或輕快、或激昂、或緩慢,或跳躍的情緒。二十世紀的「歐普藝術」(Op Art)即以嚴謹的科學設計,將色彩、線條、圖案做不斷的排列組合,呈現出一種繁複的對稱美,以及一種富有秩序的律動美。

「律動」會成為設計的一種原則實際上是運用反複為原則,而反覆當作一種設計的元素,在現代許多藝術設計作品中常見的手法之一。許多律動的手法大部份都是運用相同元素反覆重複的方法所造成的。「律動」分有「交替式律動」與「漸進式律動」二種型態。在律動變化中,相同的元素會在一個規律的狀態中重複與交替出現。在設計或是繪畫中,我們會將這樣的狀態歸類為「交替性的律動」。交替性的律動是重複連續相同的圖案或形狀所造成具有規律性的組合。

「漸進性的律動」則在於藉由某些元素的規律化的連續改變而形成,這些變化的元素包含形狀的大小、顏色的輕重、質感的漸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對於漸進式的律動是相當熟悉的,譬如我們站在某一座大廈前向上仰望,我們看到大廈的

窗戶朝大廈頂端逐漸變小,一般人都會認為這是透視所造成的視覺效果,不過,這效果也是屬於一種漸進性的律動。例如鐵道橋面上的鋼柱一道道的矗立重複,隨著距離變遠,視覺角度關係也隨之愈小。因此,「漸進性的律動」的意思是除了反覆的原理運用外,視覺焦點成了漸進性律動變化的關鍵。

九、統一/統調(Unity)

「統一」是指在一幅複雜的畫面中,尋找一個各部分的共通點,以之來統合畫面,使畫面不致於七零八落、散漫無章。不論美術作品中使用了前述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形式原理,都必須顧及使畫面趨於統一的重要性。具有變化性的作品,視覺效果必較為豐富,如果缺乏變化,則畫面將流於呆板,但若僅顧及變化,畫面又將失之紊亂。因此,於安排畫面時,一則宜以多樣的變化來充實畫面;二則應以「寓變化於統一」的手法來觀照全局,統整畫面。

「統一」有整理、綜合的意思,將各種零散的元素或形式做一個排序與規劃,將這些原本不互相統屬的元素統整為一件具備特殊美感的藝術作品。藝術批評者在審視觀察一件作品時,不是僅單純地對單一的形式或元素作出批判或剖析,也會對整體性的好壞優劣,提出鑒察與剖析,作為作品優劣好壞的結果判斷。若是作品的統一性與完整度沒達到一定的標準,即使一些細部做得再完美、評價再高、這些優勢反而會成為不協調的阻力。另外,更直得一提的是,單一的元素或形式是否能成為作品中的必要因素、以及它在作品中的意義與價值,都需要從整體性來做評估。所以,統一或統調的意義,除了必須未作品中的各項原素作適當的調整與安置外,也必須審視他們在作品中的地位,使作品看起來更具有機性與整體性。

十、簡約/單純(Simplicity)

簡約主義是一種時尚潮流,一種文化傾向,一種藝術家理想主義的探索,還是一種美學定義或是一種哲學教育。它可以是以上的全部,也可能什麼都不是。它是一種被建築師、畫家、音樂家、作家在過去幾年中不斷提及的現象———總是和“簡約”或“簡約主義”放在一起應用在時尚及當代藝術的理想主義運動中,成為一種思想方法。

單純的意義在於將內容以簡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忽略其他次要或多餘的陪襯與裝飾,以簡單的形式表現內容。簡單的形式最主要的概念便是以簡潔、單純、抽離形象的表現,來表達人類心靈不可言表意喻的境界。以單純形式產生的作品,往往抽離了外在形象的表徵,進入了一種形而上的藝術內涵,西方的純真樸拙,與東方的簡單空靈,都是單純形式原則的表現,讓人在欣賞作品時,可以激發想像力與聯想力,出現感官以外的體驗與領悟。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什么是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有: 1、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2、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应注意: 3、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4、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美学原理课即将结束,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又想起了刚开课时那个问题,美是什么?有人说美在比例,美在对称,美是和谐,美是无害,美是美德,充实为美等等。将美归结于一个客观存在的概念,对于这些我无法评论什么。自柏拉图提出了千古疑问“美是什么”之后的几千年,漫漫人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的见解,但至今都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也即将成为一条这样的过江之鲫,虽然是条极其幼小的鱼苗。 我并不认为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准确的有明确定义的感念,我认为美是更加唯心的,是出于人类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审美观也是有差异的,没有人能否定别人的审美观如何,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批判别人的审美如何。因为你不是他,你批判的出脚和他人是对不上号的,就类似于用不同体系的东西去强行解释其他体系的问题。 美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论美的对象是如何,这是我对于美的认识。 音乐有美,才让人为之倾倒。有人爱宁静悠远的音乐,有人爱磅礴大气的交响,有人爱清新脱俗的空谷回响,有人爱疯狂嘶哑的摇滚,也有人爱抒情的慢歌。人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要肯定自己的,但他却是不能真正否定别人的,因为你不是他。喜欢的音乐带给了自己美的享受,这就是美,哪来的这么多条条框框,哪来的必须的高雅大气,接地气通人情又哪不美。 人们会对彼此的外貌品头论足,认为她美认为他帅认为他酷认为他丑陋。但你认为其美丽的对象,别人却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你认为丑陋的对象,别人也不一定这样认为。因为你们不是在同一个标准下看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人们自出生以来与生俱来的大脑所决定的很多东西,决定了看待问题上与他人的不同。他认为她美,她在你眼里就是美;他认为她不美,她在她眼里就不具有美。同是她,却不同具有美。这就是我眼中美的些许意义。

十个美的原则

十个美的原则 我们根据人类美感的共通性可以定出十个美的原则:连续、渐变、对称、比较、比例、平衡、调合、律动、统一、完整。 在研讨美的原则之前,必须先学习「单位形」的意义。单位形是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合中最入门的单位元素。单位形可以单独重复排例,或组成「单位形组合」,再以「单位形组合」为入门,操作有规律的反复排例。下列图例简明以一个「单位形」配备构成八种「单位形组合」。 以一个「单位形」配备构成八种「单位形组合」图例 每一个「单位形组合」又可以重复以线状﹝又称二方连续﹞、面状﹝又称四方连续﹞、环状、放射状、镜照式的办法扩展成复杂有趣的平面构图。下图是以环状扩展构成的平面构图。 以环状扩展构成的平面构图 以下是关于十个美的原则的概述: ﹝一﹞连续 「连续」是一种没有开始、没有终结、没有边缘的严谨性秩序排例,它祇是反复的一种特殊情形,因此有规律的反复并不一定能产生连续。「连续」是无限地扩张,它可超越任何架框限制。「连续」包括「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二方连续」是单位形向左右或上下操作反复的规律式排例。它可操作直线方向、曲折式、波浪式的方向延申。 「四方连续」是单位形向左右也向上下延申的现象,可产生四方连续的图形。由二方连续造成的线条加上左右上下反复的排例,是创操作四方连续图形的办法之一。﹝二﹞渐变 「渐变」就是逐渐的改变,其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渐变」除形状渐变外,尚有「大小渐变」、「色彩渐变」、「位置渐变」和「方向渐变」等等,均可单独或混合运用。 任何构成元素之渐变,都有其开始与终结,或由一方开始,经渐变又回复原来的循环现象。例如形状渐变,可从某一形状开始,逐渐变化成了另一形状,或由另一形状又逐步回复到某一形状。无论是开始或终结,在渐变的设计中均可成了设计上的焦点,且在开始与终结的整个重复过程中,均会造成节奏感。 渐变形成的办法可由上而下、由左而右、或由中央发射、或操作多元化的扩展。 渐变的表现形式包括: ﹝1﹞自然形象之渐变、﹝2﹞形状之渐变、﹝3﹞大小之渐变、﹝4﹞位置之渐变、﹝5﹞方向之渐变、﹝6﹞色彩之渐变。 ﹝三﹞对称 视觉上,以一个点或一条线为基准,上下或左右看起来相等的形体,称为「对称」。「对称」具有相称、均齐、均整的意思。左右对称的形体向来都被认为是安定且具有机能的。 「对称」的表现形式包括: ﹝1﹞线对称、﹝2﹞点对称、﹝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形式设计美学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所谓规律就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知道原则,是放之四海而咸宜动。它具有哲学意义,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设计 哲学。对所有应用设计都具有指导意义。当然产业设计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哲学的辨证唯物主义熟悉论以为:对立的同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它同 样适用于形式设计。但是形式设计不能原封不动的套用这个规律它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从形式美学角度出 发,相当于一般哲学而言,它的范围是有限的,没有一般哲学那样的广阔领域,同时它的研究对象的形态是静 止的,不比一般哲学那样无所不在和丰富多彩。因此它主要任务是研究静态形式下的各造型形式要素间的既有 区别又有联系的相互关系上面。即形式的对立表现在形式要素间的区别之中;而形式间的同一则表 现在形式间的联系之中。进一步说 , 即形式间的对立表现在形式间的相异关系中;形式间的同一则表现在形式 间的相同或相似的关系中。同时,在这个关系中,形式中的相异是尽对的,无条件的,(由于客观上形式诸 要素就是多样和相异的),而形式诸要素之间的同一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如何使形式中诸要素成为 同一关系,就成为研究形式设计的主要题目了。 综上所述,概括地讲,形式设计的基本规律就是:形式诸要素间有机的异同整合。所谓有机,即要求形式设 计的构成必须有明晰的体系;同时要具有各构成要素间的异同关系。再进一步说 , 形式设计整合各形式要素间 的异同关系 . 可以说 , 构成完美形式设计的过程和手段就是靠这个办法实现的 .( 参看图例分析 ) 形式设计有哪些原则 ? 形式设计规律是指导总体设计的纲领 , 而设计原则是指设计过程的具体要领,他们之间是“纲目关系” , “纲举目张“这个“目”就是形式设计中必须遵守的三原则。 一、整体构想原则 当选定构成形式主题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宏观形式构成结构,且不可掉进对部分和细部的爱好和偏爱中往, 时时处处都必须念念不忘整体的设计观念。忽视整构想的主要倾向是设计的盲目性。往往是对某些局部感爱 好,以至越陷越深,喧宾夺主。另一中倾向就是在设计过程中对有些局部设计的“靓点”与整体关系相背离 也舍不得割爱,这种习惯是最不应该要的。可以这样讲,任何设计只要整体把握好了,基本上就可以打70 分了,相反地,尽管你的局部乃至细部做的都很好,但与整体相对立这个设计最多能打 50 分。因此说整体构想原则是形式设计中必须牢记的重中之重。(图 1) 图 1 整体、局部、细部、关系简图 二、相反相成的原则 以往在说到形式美法则时,常称之为“同一而有变化”实在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由于所谓变化并未反映哲 学上的对立同一中的对立概念,由于变化只是个量的概念,并未反映变化到什么程度,即没有反映质的转化。

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人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美学分割又称黄金分割,最早见于古希腊和古埃及。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中外比,即把一根线段分为长短不等的a、b两段,使其中长线段的比(即a+b)等于短线段b对长线段a的比,列式即为a:(a+b)=b:a,其比值为0.6180339……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悦目,因此,0.618又被称为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长方形的本身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黄金分割的长方形组成,可以将这两个基本形状进行无限的分割。由于它自身的比例能对人的视觉产生适度的刺激,他的长短比例正好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因此,使人感到悦目。黄金分割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绘画等各方面。 在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曾不同程度地借鉴并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黄金分割也因此成为摄影构图中最神圣的观念。应用在美学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照黄金分割率0.618排列出数列2、3、5、8、13、21……并由此可得出2:3、3:5、5:8、8:13、13:21等无数组数的比,这些数的比值均为0.618的近似值,这些比值主要适用于:画面长宽比的确定(如135相机的底片幅面24mmX36mm就是由黄金比得来的)、地平线位置的选择、光影色调的分配、画面空间的分割以及画面视觉中心的确立。摄影构图通常运用的三分法(又称井字形分割法)就是黄金分割的演变,把上方形画面的长、宽各分成三等分,整个画面承井字形分割,井字形分割的交叉点便是画面主体(视觉中心)的最佳位置,是最容易诱导人们视觉兴趣的视觉美点。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美的形式是体现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本质内容的那种自由的感性形式,也就是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形式美与美的形式之间的重大区别表现在:首先,它们所体现的内容不同。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视觉形态的平衡关系,可以分为以静感和以动感为主导的平衡形式两种。对称是以形象和色彩在不同位置上的相同来求得统一。均衡是图案在不同位置上量与力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求得内在的统一。对称(绝对的统一)主要是指在形状,重量,面积上,位置上的统一平衡。均衡(变化的统一)是指量等形不等,是视觉心理上的平衡,稳定力学上的不平衡。均奇与平衡是图案形象的外貌状态,一般以固定的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等形等量或者等量不等形的表现。所谓固定的中心就是依据中轴线出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产生安定的效果。均奇与对称是同义词,均奇是等量等形,对称有时等量不等形。 齐一与参差 人类对形式美的认识和创造、运用,是逐步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参差与齐一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参差齐一”是指按“一生一”的结构构

成的形式规律。“参差”是指在形式中有较明显的异和对立的因素,如差异色调等。“齐一”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美,即形式是以特定形式因素组成一个单元,按照一个统一规律反复重复组成的。按照“参差齐一”法则构成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次序感受、条理感。 调和与对比 对比是含有两个以上不同造型因素才能显示出来,是求得变化的最好方法,须依整体需要,可轻微,可显着,可简可繁。调和是构成美的对象在内部关系中无论质和量都相辅相成,互为需要,其矛盾形成秩序的动态,是一种变化的美。在图案中是指形与形之间和色与色之间的关系趋于一致,和谐,形成有秩序,有条理,相互联系着,密切结合的统一体。称为调和。调和出现趋于一致的关系,呈现出平静,稳当,单纯的感觉,其缺乏灵巧活泼感,故对比应运用变化的原理,用形象的差异性加以处理,使调和的形象有变化,形成对比调和,但对比不能过分脱离统一调和的原则,否则会使画面过于刺激,而失去统一。 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与尺度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2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

形式美的法则是什么

形式美的法则是什么 形式美法则是什么意思?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法则在美的创造中的意义有: 1、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2、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应注意: 3、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 4、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端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 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 对称

美的十大形式原理规律

十大審美規律(原理) 一、反覆(Repetition) 「反覆」(又稱為「連續」)是指將同樣的形狀或色彩重覆安排放置的意思。由於這些形狀或色彩性質全無改變,僅是量的增加,是以彼此之間並無主從的關係。例如希臘神殿中的柱子,形狀、大小、粗細均相同,且以同等間隔安排,便是一種反覆的形式。 一般而言,反覆的視受形式較有秩序性,予人單純、規律的感受,在其他的藝術類別中也常可見到。以音樂而言,在同一首曲子中,常可聽到反覆出現的旋律;以舞蹈而言,也常見到反覆動作;以文學而言,詩歌中也常出現反覆的句子或單字等,皆為此一形式原理的應用。藝術上常用的反覆形式,是將組成作品所用的形狀、顏色、節奏、姿態等等表現手法做重複的呈現運用,經由相同形式的表現,產生繁複的美或壯觀的美。在造型與視覺藝術上,經由單一的圖案或形體,上下左右不斷的重複,作品空間充滿著這個單一的元素呈現出一種有秩序的感覺,如布料中重複壓印的印花、油畫中出現相同的方向、相同質感的大面積筆觸、水墨畫中大面積同樣筆觸的皴法、牆面裝飾中同一質料與色澤的瓷磚拼貼,都是運用此一形式的例子。在建築的運用上,最常應用反覆法則的是在迴廊、列柱、與立面造型。 二、漸層(Gradation) 「漸層」(又稱為「漸變」)是指將構成元素的形狀、材質或色彩做次第改變的層層變化。例如,同一種形狀的漸大或漸小、同一種色彩的漸濃或漸淡、聲音的漸強或漸弱、速度/節奏的漸快或漸慢、空間/距離的漸遠或漸近、光線的漸明或漸暗,均屬於漸層的形式變化。而在這些漸增或漸減的層次變化中,即能具現出漸層的美感。漸變的基本原理與反覆相類似,但由於其中或形或色的漸次改變,使得畫面較具活潑性,予人生動輕快的感受。中國建築中的寶塔;樂曲中音量的漸強漸弱;文學小說中情節高潮的堆砌;大會舞隊型的漸次縮小或擴大……等,都是漸層形式原理的例子。 三、對稱(Symmetry) 「對稱」可說是在所有的形式原理中最為常見且最為安定的一種形式,並且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例如,人類的五官及四肢便極為對稱,其它動物或植物、昆蟲或鳥類的翅膀軀幹紋路、躲花瓣排列的對稱,甚至倒影與鏡射現象等,也具有對稱的形態。對稱在各種視覺形式中,最能予人平和、莊重的感受,雖然較易失之於單調,但對於人類的情感頗具穩定作用。於建築物中、室內布置上亦常可見到對稱形式的出現。古希臘人對宇宙的認識,首要的原則就是對稱,舉凡平面上的原形,或轉動中的球(由於他們在轉動時的形狀完全對稱),所以古希臘時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對稱是最完美的形狀」。

美感的形成原理

美感的形成原理 摘要 美是对于人的主观需求有功利价值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主观上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人在主观上认为某种客观事物能够满足自己的某种主观需求,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就会使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不能够满足自己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人在主观上认为对自己的主观需求能够造成利益上的损害的客观事物,其外部形态就能够使人感觉到丑。人的主观行为的产生,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不同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是不同的,并且每个人的观念文化形态总是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人们过去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却认为不美的根本原因。教育人们形成合理的观念文化形态,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合理的主观愿望和主观需求,正是人类观念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美育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美感好感缺憾感观念形态 什么是美,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客观事物能够使人感觉到美,有的客观事物不能够使人感觉到美?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认为不美?为什么过去人们认为美的事物,现在又认为不美?对于这些关于美学现象的最普通的问题,从来都是那些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古到今,有许多人用超人的智慧和努力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个看似非常普通的问题仍然没有被任何人真正解决。本文利用观念主义的哲学思想,试图为解决这个千年难题探索一条途径。 一主观感觉 人的正常的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人类文化是人类通过长期的认识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人类文化,从功能上分为知识文化、技术文化和观念文化等三种文化范畴。观念文化是人产生“自我”感觉的文化基础。 人以“自我”形态为根据,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行为,称为人的主观感觉。人的“自我”形态,取决于人的观念形态。人在主观上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形态,人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自我”形态,人就会以一定的“自我”形态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一定的主观愿望(欲望),由一定的主观愿望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需求,由一定的主观需求对一定的客观事物产生一定的主观感觉。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形态,这就是“快乐感觉”和“痛苦感觉”。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就会产生快乐感觉。当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感觉。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好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吃卤猪肘时,卤猪肘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好感。当人感觉到能够满足人的主观需求的客观事物的存在时,客观事物的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快乐感觉,称为“美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看到一只刚出锅的卤猪肘时,卤猪肘的形状、色泽和香味等使人所产生的快乐感觉,就称为美感。当客观事物没有满足人的观需求时,人因此而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缺憾感”。如,一个喜欢吃卤猪肘的人在非常想吃卤猪肘而没有吃到时的饥饿焦急感觉,就称为缺憾感。 当人感觉到客观事物损害了人的主观利益时,客观事物使人产生出的痛苦感觉,称为“坏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法则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齐一与参差、调和与对比、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视觉形态的平衡关系,可以分为以静感和以动感为主导的平衡形式两种。对称是以形象和色彩在不同位置上的相同来求得统一。均衡是图案在不同位置上量与力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求得内在的统一。对称(绝对的统一)主要是指在形状,重量,面积上,位置上的统一平衡。均衡(变化的统一)是指量等形不等,是视觉心理上的平衡,稳定力学上的不平衡。均奇与平衡是图案形象的外貌状态,一般以固定的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发展的等形等量或者等量不等形的表现。所谓固定的中心就是依据中轴线出现的形式,这种形式在视觉上保持平衡,产生安定的效果。均奇与对称是同义词,均奇是等量等形,对称有时等量不等形。 齐一与参差

人类对形式美的认识和创造、运用,是逐步从简单发展到复杂的。参差与齐一是最简单的形式美。“参差齐一”是指按“一生一”的结构构成的形式规律。“参差”是指在形式中有较明显的异和对立的因素,如差异色调等。“齐一”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美,即形式是以特定形式因素组成一个单元,按照一个统一规律反复重复组成的。按照“参差齐一”法则构成的形式能够给人以次序感受、条理感。 调和与对比 对比是含有两个以上不同造型因素才能显示出来,是求得变化的最好方法,须依整体需要,可轻微,可显著,可简可繁。调和是构成美的对象在内部关系中无论质和量都相辅相成,互为需要,其矛盾形成秩序的动态,是一种变化的美。在图案中是指形与形之间和色与色之间的关系趋于一致,和谐,形成有秩序,有条理,相互联系着,密切结合的统一体。称为调和。调和出现趋于一致的关系,呈现出平静,稳当,单纯的感觉,其缺乏灵巧活泼感,故对比应运用变化的原理,用形象的差异性加以处理,使调和的形象有变化,形成对比调和,但对比不能过分脱离统一调和的原则,否则会使画面过于刺激,而失去统一。 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与尺度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排版的形式与原理

第二章排版的形式与原理 一、排版的形式与原理 电脑排版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原理是规范形式美感的基本法则。它是通过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观点及内涵诉诸读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既对立又统一地共存于一个版面之中。 1.重复与交错 在排版设计中,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呆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排版设计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3.对称与均衡

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均齐,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 4.对比与调 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也就是把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之下,产生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高低、远近、硬软、直曲、浓淡、动静、锐钝、轻重的对比,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显示主从关系和统一变化的效果。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使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一般事例版面宜调和,局部版面宜对比。 5.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排版设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比等。黄金比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排版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视觉心理。比例与适度,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予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新感觉。 6.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其含义延伸或转折的始端,变异的形式有规律的转移、规律的变异,可依据大小、方向、形状的不同来构成特异效果。

形式美的规律 渐变

形式美的规律 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对称: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形式特征。 均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画面多个重心相互作用,对整体的和谐完美起效应,使作品看上去舒适,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它不像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线上而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平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构成的整个印象给我们以平衡之美,因而会有较高的自由度。如运动的人体、飞翔的鸟、奔驰的兽、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现这种平衡美的时候,保持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的平稳即可。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统一: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在此,我们要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 对比是指在质或量方面区别和差异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相对比较。在图案中常采用各种对比方法。一般是指形、线、色的对比;质量感的对比;刚柔静动的对比。在对比中相辅相成,互相依托,使图案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整。 调和就是适合,即构成美的对象在部分之间不是分离和排斥,而是统一、和谐,被赋予了秩序的状态。一般来讲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和强调统一,适当减弱形、线、色等图案要素间的差距,如同类色配合与邻近色配合具有和谐宁静的效果,给人以协调感。对比与调和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调和就没有对比,它们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也是取得图案设计统一变化的重要手段。 节奏是规律性的重复。节奏在音乐中被定义为“互相连接的音,所经时间的秩序”,在造型艺术中则被认为是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图案中将图形按照等距格式反复排列,作空间位置的伸展,如连续的线、断续的面等,就会产生节奏。 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形式。它变节奏的等距间隔为几何级数的变化间隔,赋予重复的音节或图形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优美的律动感。 节奏与韵律往往互相依存,互为因果。韵律在节奏基础上丰富,节奏是在韵律基础上的发展。一般认为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如植物枝叶的对生、轮生、互生,各种物象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由疏到密,不仅体现了节奏变化的伸展,也是韵律关系在物象变化中的升华。 渐变渐变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极为常见。它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如树木,植物树叶由大到小的排列,包括季节的更替,月亮的盈亏,水纹的运动等都是渐变现象,都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都属于有秩序的渐变现象。渐变是一种变化运动的规律,它是对应的形象经过逐渐的规律性过渡而相互转换的过程。渐变构成是指将基本单元逐渐地、

美的定义

一、从字源学看 "美"这个词首先可做词(字)源学的询究,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则美,认为羊长的很肥很大就"美".这说明,美与感性存在,与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和享受(好吃)有直接关系.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这说明,"美"与原始的巫术礼仪活动有关,具有某种社会含义在内. 把"羊大则美"和"羊人为美"统一起来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这两种对"美"字来源的解释有个共同趋向,即说明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 二、从古今语言看 在古代,"美"和"善"经常是一个意思,<<论语>>讲"'里仁为美",在古希腊,美,善也是一个字.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它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具有三种相联而又有区别的含义. 第一种,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即用强烈形式表示出来的感官愉快,也可以说是"羊大则美"的沿袭和引申.例如:饿的要命,吃点东西,觉得很"美" 第二种,它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即把严重的伦理判断采取欣赏玩味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是"羊人为美",美善不分的延续,例如:我们常对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行为赞赏时也常用"美" 第三种,专指审美对象.日常生活中"美"字更多用来指使你产生审美愉快的事物,对象.不是伦理道德的判断,也不是感官愉快的判断,而是审美判断.例如:看画展,听音乐,种种艺术欣赏. 三、从美学范围看 在美学范围内,"美"字的用法复杂,包含好几层含义.第一层(种)含义是审美对象,第二层(种)含义是审美性质(素质)第三层(种)含义则是美的本质,美的根源.所以要注意"美"这个词是在哪层(种)含义上使用. 审美对象: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光有主观条件或以主观条件为决定因素还不行,总需要对象上的某些东西,即审美性质(或素材),审美对象是由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创造出来的,与审美经验经常难以分割. 审美性质:"美"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质和形式规律.这在美学上是很重要的,特别在造型艺术中.所谓"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型",包含有这一层含义在内. 美的本质:是指从根本上,根源上,从其充分而必要的最后的条件上来追求美.只有从美的根源,而不是从审美对象或审美性质来规定或探究美的本质,才是"美是什么"作为哲学问题的真正提出. "美与丑"相依为命,它的含义由评价者自身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认同的规则决定。历史背景、小环境、阅历、认知能力、......,等等,决定了美与丑 人、事、物是美?是不美?是丑?这是人、事、物的一种属性(审美属性),不是人、事、物本身;而且,审美属性与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即自然属性)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事、物的物质属性和人、事、物本身,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可以纳入唯物论的范畴。而审美属性却是一种人文属性,与审美主体——人——密切相关,同一件事(或同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

简答题 1 简述形式美的原则 1 建筑美学 2 统一 3 均衡 4 比例 5 尺度 6 韵律 7 布局中的序列 8 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汁 9 性格 10 风格 11 建筑色彩 统一的原则:从属原则和协调原则。 第一,通过次要部位对主要部位的从属关系; 第二,通过构成一座建筑物所有部位中细部和形状的协调(形状、色彩、表情)。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表现形式中的内在趣味。例如大楼梯、圆屋顶。那些暗示运动的要素。像过道、大门、台阶和楼梯等,比那些处于静止状态的要素更富于兴味。 均衡:要强调均衡中心。 最简单的均衡就是对称。两种复杂对称: 1 中间凸起,两边后退; 2 两端突起,中间联系; 3 前两个结合 规则的均衡和不规则的均衡: 不规则均衡的原则: 1 均衡中心要有一个有力的强音 2杠杆平衡 内部的均衡:轴线。 通过不对称均衡或者动态均衡改变方向,暗示轴线 比例:基数比动态比 设计原则1:同比例原则 设计原则2:比例象征着受力关系 设计原则3:由使用功能决定的比例 作为比例,其意思是指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实际关系——这个关系是合乎逻辑的必要的;而作为一种特性他们同时又满足理性和眼睛的要求。 尺度: 尺度是建筑与人的关系方面的一种性质,它是第一重要的。 原则一:引入一个单位 原则二:在一个建筑中,与个人的活动和身体的功能最紧密最直接接触的部件乃是建立建筑尺度的最有力的部件,如台阶便是这样一种部件。 韵律: 韵律的类型:形状尺寸渐变开放封闭的韵律。 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来取得的 规则:开放的韵律都是有结尾的。结尾处往往是高潮的来临

(整理)形式美的规律

第三章 结构形式的分类及发展: 印第安人帐篷~三角木构架~中国是木构架~ 古埃及、西亚、希腊建筑 【米诺斯王宫】【孔斯圣庙】【阿蒙圣庙】 钢筋混凝土与版: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外墙与内柱沉重的结构 【图书馆】【商场】【工业建筑车间】 砖石结构: 大型板材与箱型结构: 【1967年世界博览会上的住宅建筑(蒙特利尔)】 国外木框架结构的建筑: 【英国式半木结构】 我国传统的木构架结构: 高直建筑砖石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柱网的排列形式及尺寸: 【旅馆建筑】【商业建筑(百货公司)】【工业建筑】【图书馆】 框架结构与近现代建筑; 底层空透的处理: 【萨伏依别墅(法国勒·柯布西耶)】【布鲁塞尔博览会加拿大馆】【广

州矿泉别墅】 关于灵活分隔空间的处理: 【吐根哈特住宅(密斯·凡·德·罗)】【布宜诺斯艾利斯州际旅馆】【广州东方宾馆新楼】 穹窿结构的变化及发展: 【罗马潘泰翁神庙】【圣·索菲亚教堂】 从交叉拱到拱肋结构: 【圣米奇教堂】【米兰教堂】 从文艺复兴到近代大跨金属结构: 【圣·保罗教堂】【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1858~1868)】【英国金斯克劳斯车站(1852)】【伦敦国际博览会水晶宫】 钢筋混凝土钢架与拱形结构: 【杭州黄龙洞游泳馆】【北京体育学院田径馆】 壳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折壳在建筑中的应用: 【印度尼西亚朋加诺体育场】【苏联列宁格勒儿童体育学校】【联合国科学教育文化组织总部会议厅】 筒壳在建筑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教工食堂】【福州火车站】【巴格达大学会堂】 双曲面壳体结构的应用: 【北京网球馆】【北京火车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演讲厅】【联合国科学教育文化总部办公楼门廊】

构图的基本原理与形式

构图的基本原理与形式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是对立统一的,所以一切设计法则 也要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构图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对立统一也是构图的基本法则。构图的对立统一体现为对 比均衡和多样统一。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在我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 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形式美法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和谐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 2/.对比与统一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 3.对称 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

形式美的规律

形式美的规律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对称与平衡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 对称: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形式特征。如中国汉代画像砖上的图案构成、唐代铜镜上的纹样构成、我国传统的建筑(特别是宫殿、庙宇的建筑)形式、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门窗的布局.我国民间结婚用的双“喜”字、新年时家家大门上贴的门对以及一些奖章、标徽的设计等都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形式也随处可见,如人的身体构造,从五官的位置到人的躯干四肢都是对称的、蝴蝶的双翅、各种树木、果实、花卉的生长结构都呈现出对称的形式美感 平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画面多个重心相互作用,对整体的和谐完 美起效应,使作品看上去舒适,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它不像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线上而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平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构成的整个印象给我们以平衡之美,因而会有较高的自由度。如运动的人体、飞翔的鸟、奔驰的兽、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现这种平衡美的时候,保持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的平稳即可。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