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张人权,梁 杏,万军伟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历史时期,长江中游的河道在科氏力、掀斜构造活动的影响下,长期南移。在主泓南移、气候由湿变干、分汊淤浅的背景下,大量人口由北方迁入,促使沿长江主泓的围堤迅速发展。原先多汊分流的河道,演变为被围堤约束的狭窄河道。水沙集中于狭窄的堤围河道,洪峰难以调节,泥沙淤高河床,形成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宋末至明代,是长江中游围堤基本成型与完善,也是洪水位不断抬升,洪灾不断加剧的时期,说明洪灾加剧与围堤密不可分。现有的防洪方针,延续了历史上“抗拒洪水”的思路,没有体现“与洪水共处”的原则,需要进行反思。建议采取“疏导为本”的防洪方针,恢复与增加长江中游分流汊道,扩大江河行洪能力,分散泥沙淤积,以达到可持续治洪的目的。关键词:长江中游;历史时期;河道演变;围堤;洪灾发展;防洪方针

中图分类号:P641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665(2003)0420026205

收稿日期:2002211214;修订日期:2003204226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19991230003014专题2)作者简介:张人权(19322),男,教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环境

地质研究和教学。

自先秦至明清,长江中游河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长期南迁,分流汊道减少,河流曲折度增大。与此同时,长江中游河水位不断抬升,洪灾不断增强。决定这种演变趋势的因素,主要为新构造运动、科氏力、气候变化,以及修建堤防等。

1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特征

1.1 河道长期向南摆动

对比先秦与明清的河道,可以看出十分明显的向南迁移,或者说向右侧摆动。鄂州至武穴,长江两侧均为山地,摆动受到限制。鄂州以上,长江发育于广阔的江汉-洞庭平原(以下称为两湖平原),南迁幅度很大。武穴至安庆以西,长江发育于宽度近40km 的宽谷中,南迁幅度次之;安庆以东,长江河谷宽度为10~20km ;河道南迁与边界综合影响的结果,在此范围内形成一系列鹅头形汊道。

两湖平原中的长江,先秦时期尚处于多支漫流状态。出三峡后形成荆江三角洲,在荆州以上形成比较固定的河道,荆州以下,左岸一侧分流进入平原———湖沼景观的古云梦泽中,此时,右岸的支流向长江汇注。由于科氏力与北弱南强的掀斜构造沉降,水流不断南移归槽,并转变为南北两侧分流。魏晋至唐宋时期,在大体与现今相当的位置,自上游向下游,逐步形成相对

固定的河道。唐宋时期,在自然堤与不断修建的人为堤防的共同约束下,原先左岸的常年性分流,此时转变为南北两侧季节性自然分洪穴口(史称“九穴十三口”,北流八处,南流五处),起着削减洪峰的作用,“宋以前,诸穴畅通,故江患甚少”。元明时期,自然分洪穴口被泥沙堵塞,为了消减洪峰,开凿了若干人工分洪穴口,但是,人工穴口陆续开而复堵

[1~3]

。1542年,左岸最后

一个穴口———郝穴被人工堵塞,统一荆江大堤建成,荆江进入两侧均不分流的短暂阶段。堤防束水,使洪峰加强,1570~1873年间,洪水溃决,在南岸先后形成调

弦、太平、藕池、松滋四口,入注洞庭湖。荆江开始向南一侧分流,并一直延续至今。

武穴以下,长江进入九江黄梅宽谷带,根据史籍记载与航片分析,在现今长江主槽以北的湖群(龙感湖、大官湖、武昌湖等),均曾为长江汊流的通路。至少在汉唐时期,入湖汊流依然见诸史籍记载,以后才告淤塞消亡

[4]

1.2 分流汊道减少

长江中游分流汊道的减少,是与向南摆动同时发

生的。两湖平原和九江黄梅宽谷带都是如此。看来这是自然作用与人为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科氏力和北弱南强的掀斜构造运动,使河道右摆,水流向南集中。同时,人们为保护开发的土地而修建堤防,将已经淤浅的分流汊道隔绝,江水被约束于南移的主槽。113 河流曲折度增大

随着河道南移、分流汊道减少、堤防建成、江面束窄,长江的曲折度也明显增大。曲折度增大明显的是下荆江、牌洲弯和武穴-芜湖江段。

下荆江在宋以前河曲并不发育。明朝中后期,穴口堵塞,流量剧增,曲流开始发育。河曲曲率由于裁弯而发生周期性变化,总体上趋于增大:1550a~1600a为1196,1600a~1645a为1150,1645a~1850a为2153, 1851a~1910a为2115,1910a~1965a为2183[2,6]。对于河流曲折度增加的原因,各家的解释不同。林承坤等认为,1852年藕池分流前,由于穴口堵塞,流量增大,使下荆江增长河流长度以适应变大的流量;藕池分流后,主要由于洞庭湖出流顶托,使曲流发展[2]。张修桂认为,藕池分流,使下荆江流量减少,河宽和弯曲半径也相应缩小,河曲因而发展[3]。

根据史籍记载与航片分析,石码头至沙帽山江段在6世纪前属于比较顺直的微弯河道,6~12世纪之间牌洲弯逐渐形成,元明时继续发展,曲流顶部至今仍在向北推移。据研究,由于牌洲弯正处于东西向隆起之上,构造上升,迫使长江主泓绕流形成河曲[1]。

鹅头形汊道分布于城陵矶以下的长江河道中,武穴以上仅有陆溪口、团风两处,武穴至马鞍山江段自上而下分布有龙坪、官洲、铁板洲、铜陵、黑沙洲、陈家洲等处。武穴以下鹅头形汊道十分发育,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①科氏力与掀斜构造活动的结合,使长江南移;②长江右岸为长江断裂带,它是北北东走向张性断裂和近东西的平移断裂的交替组合,基岩呈锯齿状出露于长江右岸,而左岸多为松散沉积物[7];③有比较宽广的河谷可供河道摆动。长江南移,逼近右岸,受矶头挑流,水流转向,冲刷易动的左岸,使弯道向北发展。由此可见,鹅头形汊道的发育,表面上看来是河道向北摆动,实际上却是河道南移导致的结果。鹅头形汊道的形成,早在1000多年至几百年以前,晚在近百年期间,呈现周期性的发展变化[5,8]。

2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

2.1 科氏力与掀斜式新构造运动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不同的研究者普遍认为,长江南移与科氏力有关,但对于新构造运动对河道南移是否有贡献,看法不一。

根据梁杏等[9]的研究,荆江平原中长江南移,肯定受到历史时期北弱南强掀斜构造沉降的影响,依据如下:

(1)云梦泽消亡、洞庭湖扩大、长江由向北分流转为向南分流,是同步发生、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无法单纯用科氏力的作用来解释。

(2)先秦至南宋,荆江尚向北分流,或以向北分流为主,而此期间洞庭湖扩大了五倍,澧水由北注长江,转为南注入洞庭湖,说明南部洞庭盆地的构造沉降明显大于北部的江汉盆地。

(3)明末清初,荆江向南分流入洞庭湖后,洞庭湖水域突然扩大为6000km2。如果南部的洞庭平原没有长期不断的构造沉降形成低洼的盆地[10],即使荆江分流进入洞庭湖区,绝不可能形成规模如此巨大的湖泊。

科氏力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而产生,对南北向河流的右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武穴以下的长江总体流向北东,科氏力对其右摆产生的影响不会很大。结合本区的新构造运动特点,我们认为,这一带长江南移的主要原因还是掀斜构造运动。

从图1可以看出,长江中游的北部的桐柏—大别山为强烈构造隆升区,以此为中心,强度向南降低,其总体趋势为,东部向东南降低,中部向南降低,西部向西南降低[11]。由此可知,北弱南强的掀斜构造活动确实存在,是影响长江南移的一个主要因素

图1 长江中下游近代地壳垂直运动等值线图(单位:mmΠa)

(胡惠民,1993)

Fig11 Contour m ap of the recent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earth crust in the middle and low 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212 气候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综合竺可祯[12]和张丕远[13]的研究,中国的气候,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温暖潮湿;西晋末期以后,湿润程度有所降低;南宋以来,转为干燥寒冷;明清以来,继续保持干燥,并进一步寒冷。

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江汉平原广袤的云梦泽,以及九江黄梅宽谷带河湖不分的水域,均与当时的气候潮

湿有关。而云梦泽的消亡与九江黄梅宽谷带湖泊与长江的分离,与西晋至南宋期间气候转为干燥,也有一定关系。

此外,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温暖潮湿的气候,使黄河中下游适宜于人们居住与开发;而长江中下游的过分潮湿,不利于土地开发和人们居住;因此,那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华北,江南人口稀少,很少开发。西晋以后,特别是南宋以来,随着气候趋于干冷,黄河中下游变得不利于农耕居住,而长江中下游变得更加适于开发生存了。西晋至南宋,中国历史上人口的不断南迁,除了北方战乱频繁外,也与气候变迁引起的地域生存适宜性改变有关。

213 修建堤防对河道演变的影响

长江南移归槽、分流汊道减少,除了自然因素,人工修建堤防起了很大作用。

据史籍记载,荆江的堤防,始于东晋在荆州修建金堤。宋时,大量兴建与加固堤防,江堤基本成型。明嘉靖21年(公元1542年)统一荆江大堤建成[14,15]。

堤防的兴建与长江中游人口不断增加、保护沿江开发的土地有关。秦汉之际,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黄河中下游,而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见《史记,货殖列传》),人口仅占全国的1Π5~1Π3。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发生了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其后一百多年中,南迁的北方移民及其后裔至少有200多万。唐代的安史之乱以及其后五代的战乱,促成了第二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约有650万北方人口南迁。南宋至元时,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迁的人口大部进入长江中下游。北宋时南方人口已占全国60%以上,元时一度上升到90%左右,明清保持在70%~80%之间。与此同时,明末全国人口由数千万激增至约2亿左右,清后期又增达413×108[16]。

荆江地区建堤的进程与江南人口的增长有明显的一致性,由此不难推知,长江中游的其它地区建堤的进程大体与之同步,即堤防大量兴建于宋,完备于明末清初。长江主槽与分流汊道的隔绝,应该发生于这一时期。

3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洪灾发展的特征与原因

3.1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洪灾发展特征

历史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洪灾有越来越频繁的明显趋势,公元前185年到公元1911年期间,共发生大洪灾214次;唐代,平均18a一次;宋元时期,平均516a一次;明清时期平均4a一次[17]。荆江地区,从楚昭王时期(公元前515~489年)~1937年,2400多年内,共发生水灾197次;宋代以前的1400多年间,发生水灾39次,平均36a一次;宋代,平均20a一次;元代,平均12138a一次;明代,平均7a一次;清代,平均不到3a发生一次[18]。

洪灾的加强与洪水位抬升相一致。周凤琴[15]根据考古、洪痕、实测水位等资料,分析了近5000a来荆江洪水位的变化,得出如下结论:距今5000a~2000a,洪水位上升极微;距今2000a~700a间,洪水位缓慢上升;近700年来,洪水位迅速上升,上升约11m(上升速率1517mmΠa)。其中,近500a来就上升9m多(上升速率1816mmΠa)。

3.2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洪灾发展原因分析

洪灾激增与洪水位迅速上升,均开始于宋末,而在明代以后进一步加强。宋代是长江南摆归槽,江南人口大增,江堤基本成型之际。而明代是人口进一步激增,江堤进一步完善之时。由此说明,洪灾的加剧与人工围堤有密切联系。

在长江河道长期南移与气候变干的基础上,长江分流汊道淤浅,主泓突显。由北方涌入的大量移民,大量开发长江中游沿江土地。为扩展土地并保护其免受洪害,修建江堤将分流汊道隔绝,洪水被约束于较前远为狭窄的河床内。这样,一方面,洪峰因缺乏分流的调节而加强;另一方面,泥沙集中于狭窄的河床,淤积加强,进一步抬高河床,从而使洪峰增大。为了防御愈来愈大的洪水,堤防愈建愈高,而堤愈高则水愈涨;水涨堤高,堤高水涨,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长江中游洪水位不断抬升、洪灾不断加剧,正是如此造成的。

周凤琴[14]对修建堤防后荆江河床淤高作了定量估算。她指出,堤外沙层(代表修堤后的集流河道沉积)的顶面,高出堤内沙层(代表修堤前的散流河道沉积)顶面达10~13m之多。堤外漫滩相沉积物的顶面,也高出堤内漫滩顶面3~8m,部分高出10m。

如果说,围堤约束水量导致的洪水位抬高是一次性的。那么,围堤约束泥沙、淤高河床所导致的洪水位抬高,则是长期、持续地发生作用的。

我们认为,人工围堤是促使河流曲折度增大的一个因素。在没有人工堤防约束时,水流弯曲,便冲刷自然堤形成分流穴口,河流曲折度不可能不断增加。受堤防约束后,弯曲的水流,在凸岸堆积成滩,为了开发土地,人们沿滩筑堤,迫使水流保持甚至发展其弯曲度。而河流曲折度增大,防碍洪水顺畅泻泄,不利于调节洪峰,又成为洪灾加剧的一个因素。

4 结语

回顾历史时期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由于自然作用和人为活动的综合作用,在短短的几百年到一千年左右的时间里,长江中游的河道由多汊分流泻泄水沙,演变为由人工堤防约束下的狭窄河床泻泄水沙;河道由比较顺直、易于泻泄,演变为更加曲折,难于泄洪;由自然分流调节洪峰,演变为洪峰缺乏调节;由自然分流散布泥沙,演变为河床集中淤积泥沙;由洪水位长期稳定,而演变为洪水位不断抬升;由洪灾少发,而演变为洪灾不断加剧。

围堤束水,消减洪患,是人类与自然抗争、保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本能。但是,不良的反馈作用也因之而起:围堤愈久愈高,洪水也愈涨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人类控制自然的活动,逐渐走向本意的反面,不断增强着自然对抗人类的能力[19]。人们不能任凭洪水自由泛滥,需要对自然加以约束、控制。但是,企图征服自然,将洪水完全拒之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之外,也是不现实的。美国对密西西比河的治理,中国对七大江河的治理,荷兰的拦海围垦,都体现了这种征服自然的思路。然而,其结果是抬高了洪水位,加重了洪水的威胁;“与洪水共处”,几乎是世界各地反思历史经验得到的共识[20]。1968年以后,美国将防洪方针由原先的“抗拒洪水”(keep the flood away)转变为“给洪水以出路”(give the flood way)[21],体现了防洪的新思路。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防洪的思路:不能一味对抗自然,企图征服自然;我们应当将约束自然与约束人类自身相结合,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防洪对策。根据长江河道与洪灾的历史演变,我们认为,在河道明显束窄的现有条件下,坚持“以泄为主”,不一定行得通。建议采取“疏导为本”的方针,着眼于扩大长江行洪能力,分散泥沙淤积,以达到可持续治洪的目的。而恢复与增加长江中游的分流汊道,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出路,值得进一步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 林承坤,陈钦銮1下荆江自由河曲形成与演变的探

讨[J].地理学报,1959,25(2):156-169.

[2] 张修桂.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2.86-152.

[3]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各历史时

期的荆江变迁[A].杨怀仁,唐日长.长江中游荆江

变迁[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00-

128.[4] 孙仲明,濮静娟.长江城陵矶—江阴河道历史变迁

的特点[A].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理集刊,第

13号[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17.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院,长江航道局设计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河道特性

及其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0-80. [6] 林承坤.河床演变史的研究方法———以荆江河段为

例[A].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

会一九七七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C].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1.61-63.

[7] 姜松.长江剪切带对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影响

初探[J].安徽地质,1994,4(4):9-14.

[8]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研究室.长江中、下游

鹅头状河型的成因与演变规律的初步探讨———以

官洲河段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七七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

[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0-41.

[9] 梁杏,张人权,皮建高,等.构造沉降对近代洞庭湖

区演变的贡献———答李春初先生对<洞庭湖区地

质环境系统分析>的质疑[J].海洋与湖沼,2001,32

(6):690-696.

[10] 张人权,梁杏,杨巍然,等.中国大陆第四纪以来构

造活动加剧及其环境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8,25(5):1-6,51

[11] 胡惠民,黄立人,杨国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近代

地壳垂直运动[J].地质科学,1993,28(3):270-277.

[12] 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

国科学(B辑),1973,(2):169-189.

[13] 张丕远,王铮,刘啸雷,等.中国近2000年来气候演

变的阶段性[J].中国科学(B辑),1994,24(9):998-

1008.

[14] 周凤琴.荆江堤防与江湖水系变迁[A].长江水利史

论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14-20. [15] 周凤琴,曾静贤,李楚南,等.人类活动对荆江河道

变迁的影响[A].杨怀仁,唐日长.长江中游荆江变

迁[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212-239.

[16]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132-174.

[17] 吴华林,沈焕庭.我国洪灾发展特点及成灾机制分

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4):445-451.

[18] 景才瑞.论江汉平原湖区洪水灾害及减灾措施———

兼论荆江大堤堤背放淤[J].山西师大学报(自然科

学版),1992,6(2):50-55.

[19] 张人权,梁杏,陈国金,等.长江中游盆地地质环境

系统演变与防洪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9(1):104-111.

[20] 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

综合报告及各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80-103.[21] 季昌化.美国防洪的若干措施[J].人民长江,1999,

30(1):50-51.

Evaluation of the channels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ntensification of floods in its

historical period

ZH ANG Ren2quan,LI ANG X ing,W AN Jun2wei

(Faculty o f Engineering o f China Univer sity o f G 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the interaction of Carioles force and unequal tectonic m ovement,the channels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 angtze River continuously m oved toward s outh.With the main channels m oving s outhward and the climate becoming drier,the northern branches have been silted and become shallow. The embankment along the main channel has quickly developed as a result of population m oving from the N orth China to this area.Therefore,the original broad channel with diffluent outlets has become a narrow embanked one without outlets.Water and s oil concentrated in the narrow channel and the flood peaks were hardly regulated.The riverbed rose as a result of silting.Then a vicious circle of alternately rising of dyke and flood water level developed.From the facts that the embankment and intensification of flood had develop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from the later S ong Dynasty to Ming Dynasty,it is concluded that embankment is the main reas on for the flood intensification.The present strategy for flood control continues the historical one and it reflects the antiquated ideas2“keep flood away”.It is necessary to rethink of it and trans form it into the contem porary ideas2“coexist with flood”.F or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flood2control,recovering and increasing diffluent outlets for regulating the flood peak and silting in the riverbed are suggested.

K ey w ords:middle reach of the Y angtze River;historical period;ev olution of channel;embankment; intensification of flood disaster;strategies for flood2control

编辑:吴霞芬

野火与碳沉积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野火也许与长时期的碳储藏模式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有关。因为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堆积在大气层中,所以碳沉积的局部性和稳定性正引发人们更多的兴趣。研究人员在瑞典两个湖中荒岛上的具有北半球特色的森林中划分区域,像分比萨饼一样将它们分为小、中、大三类。小块森林受闪电雷击的频率很小,因此小岛森林被烧的可能性比中型岛森林小,而中型岛森林被烧频率又比大型岛少。研究人员报告说,在人为引发野火被抑制的情况下,野火发生的频率影响到碳循环、森林生产力和物种的构成。

(摘自《科学时报》200315.12)

河道演变规律

河道演变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我国河流分布广泛,与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河道演变是河流动力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相关研究对于整治河道,航运,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河道演变基本概念入手,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各种不同天然河道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并对河道整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河道演变;关键因素;演变规律 引言 天然河流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治河工程或其他工程后,受建筑物的干扰,河床变化将更为显著。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的过程中,要有成效地兴利除弊,必须采取整治措施。要有效地整治河流,必须充分认识河道演变的基本原理及各类河床特殊的演变规律。 1.河道演变的基本概念 河道演变系指在自然情况下或者在受人工建筑物干扰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床影响水流结构,水流促使河床变化,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经常处于运动和发展的状态之中。水流和床沙的相互作用是以泥沙运动为纽带的。在一种水流的情况下,通过泥沙的淤积使河床升高;在另一种水流的情况下,通过泥沙的冲刷,使河床降低。因此,河道演变的规律是以泥沙运动的规律为基础的。但是,自然河道的演变过程极为复杂,往往不能直接从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得到充分解释。因此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对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探讨,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河道演变的预测问题。 河道演变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方面在时间应包括河道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空间上应包括河道所流经的河谷的各个部分;而狭义的方面只限于近代的、河道本身的变化。河道演变发生演变的根本原因是输沙的不平衡造成的河床变形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的输沙平衡是对时间或空间的平均情况而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的的输沙平衡,也只是相对的,绝对的输沙平衡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河床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2.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 影响河道演变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因素不外乎气象、地质、地理等方面。在研究这些因素最河道演变的影响时应该区别两个问题。一个是河流形成的历史过程,另一个是河流目前的河道演变特性。 就河流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其主要作用的动力因素有如下四种:地壳的构造作用、水流作用、冰川作用和风化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流作用,其他因素不能单独创造河道,它们只能在在河道形成过程中配合水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对河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就河道目前的演变特性而言,与河道的形成不同,完全取决于上述动力因素在现阶段的情况。由于冰川作用仅限于部分河流的河源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进行的异常缓慢,因此在研究河流目前的河道演变特性,可以只着眼于现阶段的水流作用,尤其是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 对于任意具体河段,影响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因素主要由以下四点: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呢?它是否就是社会形态按一定序列演进的规律呢?这是近年来讨论中反复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链接文本素材库:《<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总结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和概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要点的著名文章,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而作。完稿于1859年1月,载于同年6月在柏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马克思在《序言》中简短地叙述了自己从1842年主编《莱茵报》到50年代末的思想进程。其中特别强调,在《莱茵报》时期有关物质利益问题的多次辩论和论战,是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强调批判G.W.F.黑格尔的法哲学,解决市民社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促使他解剖市民社会,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并通过经济学的研究,逐步创立了唯物史观。马克思在《序言》中还总结了多年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最精确最简明扼要的概括。马克思还区分了几种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强调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它自身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序言》不仅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而且对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指导意义。)(以下简称《序言》),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了经典性表述。其中说道:“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这一大段表述包含着前后两层意思。前一层意思就是后来所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后一层意思是讲述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作用下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怎样理解这两层意思之间的相互关系呢?或者说,怎样从这里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呢?从学术界近年来的讨论看,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前一层意思表述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后一层意思表述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只是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各民族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形式所作的大体上的归纳,并非普遍规律本身,因为许多民族的历史都没有严格按照那样的顺序演进,就足以证明那个顺序不可能是普遍规律。另一种见解认为,两层意思是一个整体,都是表述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形态的演进方面,虽然有的民族的历史进程不一定严格按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山东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笔记 王志武 第十章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①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归结为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他们不能发现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抹煞或忽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广大的劳动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杂乱的堆积。

②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生,一是由于剥削阶级从事精神劳动夸大精神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抹煞被剥削者——物质生产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剥削阶级为维持其特权总是把某种剥削制度说成是永恒的,把这种制度看成是神的意志或某种永恒的正义、人类的理性所决定的,而否认社会现象的暂时性、历史性。而无产阶级则无这些偏见。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产生,还因为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关系简单化,明朗化,把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明显地暴露了出来。而且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打破了地方和民族的闭塞状态,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把各国各民族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其共同性、重复性,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历史唯心主义产生除了阶级根源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两个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认识根源。 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物质运动的变化,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的发展则不同,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人,而人是有

意识的,凭思想感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觉的意图,预期的目的。这就给人一种迷惑,似乎历史发展不是遵循历史客观规律,而是人的主观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利用和夸大这一事实,把人的思想,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思想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这里有两个矛盾,一是,为什么同一社会人们的主观意向会有种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冲突?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中间发生这样的矛盾?二是,为什么各种不同的主观意向,有的能够得到实现,有的不能实现,有的似乎实现(如资产阶级反封建时提出“平等、自由、博爱”,结果建立的还是剥削的更不合理的制度)。但实际的结果和预期的并不一样?黑格尔认为支配人类历史的“民族精神”无非就是支配整个宇宙的神秘的“绝对精神”的一个发展阶段。 恩格斯指出,研究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的动机,研究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不是研究个别杰出人物的动机,而是研究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动机。人类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阶级斗争的根源是各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冲突,阶级的生产和发

历史上重大改革(规律性总结+知识梳理+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推荐文档

第一篇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 正常运转而设 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 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 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商鞅变 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 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戊戌变法:清朝 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或民 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 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俄国:赫尔岑等人的 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 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 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 (二)改革内容(措施)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 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 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 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 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 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 革。。 (1)成功的改革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中国:齐国管仲改革、 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河流演变

第六章河流演变 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 一、河流地质作用 1.侵蚀作用 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 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 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 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 (c)壮年期(d)老年期 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

苏州古城区河道的历史变迁

苏州古城区河道的历史变迁 苏州市北枕长江,西临太湖,东连吴淞江,南达杭嘉湖。运河绕城而行,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自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斯城,凿斯水”,营建阖闾大城开始,苏州城市河道就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盘门外城河 经过一代代人千百年锲而不舍的努力,至唐宋时,苏州古城内河道体系就已相当完备。这从唐代诗人咏唱苏州的诗篇中能得到有力的佐证。白居易有诗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反映了唐朝时期苏州河道“河如缎带,桥似繁星”的盛况。据宋《平江图》测算,当时城内河道长达82公里,除内城河一环外,有主干河道横河14条,直河6条,尤以城北河道最为密集,整个城区河街并行,几乎是一街一河,即前门是街,后门是河,呈著名的“双棋盘格局”。明吴中水利全书载“城内河流三横四直之下,如经如纬者数以百计。皆自西趋东,自南趋北,历唐、宋、元不湮”。纵横交错、如网似织的城市河道使我们生活的城市充满灵气,小桥流水的风貌更倾倒了无数中外游客。这是我市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独特风貌,是一个具有高度城市建筑科学和文化艺术相互交融并有着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遗产。苏州古城构筑了功能上科学合理、使用上方便适用、形态风貌上秀丽柔雅、空间环境上亲切宜人的水城格局,实现了适用、方便与美观的统一和“人、城市、水(自然)之间和谐融合”。 苏州市河道管理处在2003年2月份启动了古城区“一河一档”调查工作,测量统计得出古城市河道约长35公里(不包括护城河),“三横三纵”主河道约长18公里,平江、南园、阊门支流约长17公里。历史上各个时期河道数据见下表。 历史各个时期河道情况表

中国公文历史分期及其演进规律

中国公文历史分期及其演进规律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 成果。”①本文试图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考察中国公文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对公文的历史分期、演进的根本动力和一般规律提出了初步看法。 一、中国公文历史发展的分期 目前研究公文的历史分期的著作,我以为,大致有三种分期方法: 一是按历史朝代结合社会形态来分期:先秦时期公文;封建社会时期公文;中华民国时期公文;新中国成立后时期公文。③二是按历史朝代并结合公文的自身发 展规律来分期:应用文发展的成熟期;应用文发展的自觉时期;应用文发展的繁荣时期;应用文发展的稳定时期:应用文发展的变革与现代化时期。④

三是按社会形态、历史朝代并结合应用文自身发展规律来分期:原始社会是应用文的孕育时期;从奴隶社会到秦统一中国以前的战国时期是应用文的发端时期;秦汉时期是应用文的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应用文的成熟时期;隋、唐、宋时期是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时期;元、明、清时代是应用文发展的稳定时期;五四运动前夕至现代是应用文的重大变革时期。⑤ 以上三种分期方法,这里只就其方法论谈点看法。什么是“分期”?从逻辑上讲,就是以时间为序,采取划分或分类的方法,将说明对象分成若干时段加以说明的方法。中国公文历史是一个属概念.按照历史发展的一般属性或者本质属性将其分解成若干 种概念,前者叫划分,后者叫分类。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要求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历史分期采取划分或分类的方法均可,但“分”的标准只有一个,而且前后是统一的,分出来的子项之和应相当于母项。上述三种分期方法采取了两个以上的标准,同时前后又没有坚持同一性,因而造成了“分”

历史发展有无规律

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 历史,从广义上说即事物以往的发生、发展过程,从狭义上说是人类社会以往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及其结果。规律,即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且规律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历史规律是二者的抽象融合,即历史发展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质共同性的历史现象及其内部和外部的本质联系。它是那些相信人类社会及历史像自然界那样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人们所揭示的一个范畴。 德国古典史学奠基人康德说:“历史在运动中有规律的前进。”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成了美国种族主义学派解释历史演进的信条。如果说没有规律的话自然不需要其他的探讨,但如果说有规律,那么就会有人问到底是什么规律?对于历史规律的探讨从古至今、尤其在西方史学界几乎没有中断过,下面仅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赫尔德坚信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他曾把人类社会分成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诗歌时代”为人类童年期;“散文时代”为人类壮年期;“哲学时代”为人类成熟期。可以说,这种比喻是非常形象的。从文学体裁来讲,诗歌出现的较早,而且显得比较朴素,象征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还处于一个比较蒙昧的阶段,到了“散文时代”,繁荣、发展、昌盛接踵而来,但是,繁盛之后,引起人们对生命、对世界的深深思考,就像人生的中老年阶段。这种想法很有道理,看到了万事万物发展由产生到发展到高潮到衰亡的变化,但未免显得朴素了,只是一种简单的线条式的勾勒,而且文学化的形容难以达到科学的高度。 维柯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理解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要进过三个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进行的是渐进的螺旋式的上升运动。我觉得“螺旋式上升”的描述是很经典的,但是三阶段不一定准确,尤其不适用于东方世界,像中国,我们有神话、有神仙的遥想,但从未像西方那样拥有一个严密、多姿多彩的神学体系,更称不上神祗时代,皇帝口含天宪、金口玉牙,这是一个压抑英雄的国度。 孔多塞根据知识进步的程度,把历史划分为神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三个时期。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和自然科学是截然不同的,此二者是一体之两面,绝非递进的关系,相反的,我倒是觉得,任何一门学问发展到最高境界都是哲学的境界。 兰克认为,历史发展进步的观念是错误的,历史的连续性,是各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之间的前后相继,这是上帝安排的结果。抛开上帝不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优势与劣势,“进步”的意义也是有适用范围的,所有方面都比前一个时代进步,这恐怕是不可能的。就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很难说谁就比谁好,谁比谁差,兰克不愧为客观主义史学派的大师,

第四章历史时期江河湖泊演变

第四章历史时期江河湖泊演变 一、黄河及其主要湖泊的演变 (一)黄河基本概况 1、黄河流经的地域范围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区,在山东垦利县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2、黄河各河段水文简况 (1)黄河上游:河源-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河段,分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段。 河源段——黄河源头至青海省贵德县境。流经3000-4000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河水较清,水流稳定。 峡谷段——贵德县龙羊峡至宁夏自治区境青铜峡。黄河流经20多个峡谷,有洮河、湟水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加。 冲积平原段——青铜峡口至河口镇。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等荒漠和荒漠草原区,无支流流入,河床平缓,水流缓慢。 (2)黄河中游:河口镇-河南孟津河段 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后进入汾渭平原,接纳了汾河、洛河、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河道在汾渭平原上因泥沙淤积有左右摆动。黄河中游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全河89%。 (3)黄河下游:河南孟津以下河段 黄河流经华北平原上,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平均高出两岸4-5米,成为“地上河”。孟津至郑州桃花峪有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支流汇入。 (二)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从先秦时期到20世纪中叶约3000年里,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重要改道二三十次,比较大的六次。 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可分为八个时期: 1、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公元前4世纪以前)(北流) 战国初期以前,黄河至今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北流,经大伾(pī)山西麓,北经曲周东,至今巨鹿县走漳水水道,然后北过大陆泽,在今天津市东南入海为“禹贡大河”;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分道北流,先后合滹沱河、滱水后,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历史上称为“山经大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河道(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北流) 战国时期修筑堤防,黄河下游水道固定下来,这是黄河历史上的第一次改道。 这段时期黄河宿胥口以上的河道无变化,此后黄河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今河北滑县东北)后从汉章武县(今黄骅市)东入海,史称“大河故渎”。 3、东汉至北宋前期河道(11-1047)(东流) 王莽始建国3年(11)黄河发生第二次改道。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修渠筑堤,形成一条荥阳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海口千多里的东汉大河。 4、宋庆历以后河道(1048-1127)(东流) 北宋庆历8年(1048)黄河发生第三次大改道,黄河在檀州商胡埽(sào)(今濮阳市东昌湖集)决口,合今南运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为黄河的北流。 嘉祐5年(1060)黄河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决口,分出一支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再沿今马颊河在冀、鲁之间入海,称二股河,为黄河的东流。 5、金代黄河河道(1128-13世纪中叶)(南流) 南宋建炎2年(1128)年冬,人为决河李固渡(今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新道东流经李固渡,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经鄄(juàn)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入淮。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经典整理)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根本原因: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阻碍(不适应)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商鞅变法:秦国旧的奴隶制;孝文帝改革:鲜卑旧制;俄国1861年改革: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戊戌变法: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明治维新:幕藩就体制 (2)社会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财政危机、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 外患:民族危机或民族矛盾尖锐 (3)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商鞅: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由分裂走向统一;孝文帝:黄河流域统一、民族融合;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俄国改革: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趋势。 (4)思想条件:改革着或支持者的革新意识 (商鞅:百家争鸣,法家的改革思想;孝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接受汉化思想文化;俄国:赫尔岑等人的反对农奴制、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戊戌变法:康梁的维新思想;明治维新:富国强兵、尊王攘夷的思想等。 (5)主观条件:改革家掌权,统治者支持、厉行改革。(商鞅、秦孝公;冯太后、孝文帝;王安石、宋神宗;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倒幕派和明治天皇;康梁维新派和光绪帝)(二)改革内容(措施) 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三)改革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2)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四)改革成败的原因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陕西风县东北的秦岭山脉,经阳平关流入四川。经南充、武胜至合川,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全长1119km,落差2300m,平均比降为2.05‰,流域面积159800km2,占长江流域的9%。嘉陵江为长江右岸较大的支流,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其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主要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悬移质几乎不参加造床。河床年际间变化不大,年内冲淤演变较为明显,浅滩演变遵循“洪淤枯冲”的规律,深槽表现为“洪冲枯淤”。山区河流典型的特征是水流急、流量变幅大,使得河床受到较大的水流作用力,上游来沙不易在河床中淤落,一般是通过河床断面向下游输送。山区河流在构造初期河床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切,直至冲淤基本平衡。总的看来,工程河段河型河势较为稳定,冲淤变化基本平衡。 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工程河段属于嘉陵江下游河段,河床组成大多为基岩,并夹有少量卵石,河床组成较为坚硬,水流对其侵蚀作用比较缓慢,对河床的演变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多年来河床相对稳定。 工程河段河床覆盖层主要是沙卵石,冲淤变化以悬移质为主,一般汛期6~9月是悬移质集中淤积的时段,主要淤积部位在工程上游弯道的凸岸边滩、下游左岸积坝、宽阔河段的缓流区;汛后10月开始走沙,随着水位的消落,水流归槽,淤积泥沙逐渐被冲刷,年际间冲淤相对平衡,基本无累积性变化。 从实地勘踏以及地质钻孔资料来看,工程河段河床、河岸组成大多为基岩,并夹有少量卵石,河床组成较为坚硬,因而河道深泓平面摆动及纵向下切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由该段河道的河势、水势分析可知,嘉陵江河道比降较大,洪水期主流流速较大,泥沙难于在深槽内大量淤积,淤积部位主要还是在凸岸边滩或者回流区内。近年来河道深泓线平面及纵向变化较小,基本保持稳定。 实地勘踏表明,河道深泓线以及主流线基本在河心靠近凹岸(右岸)一侧。由于曲率半径较小,洪水期水流在此形成大片回流区,泥沙容易落淤,另外弯道环

各项财务报表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各项财务报表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Laws of Var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摘要:虽然各项财务报表的历史演进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一个老问题,但随着企业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企业的经济活动不断复杂,对各项财务报表的历史演进进行研究,可以从中总结各项财务报表的发展规律,使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来俯瞰现行财务报告研究应关注的重点。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各项财务报表必然处在不断变化中,本文总结各项财务报表的历史发展规律,区分不同历史阶段各项财务报表的演进过程,找出各项财务报表的发展轨迹。 Abstract: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var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is a basic topic that has been long discussed. However, with the changing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complexity of financial activitie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do some researches on this topic so as to find out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with which we could focus on the curr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ifferent social formations as well as economic conditions lead to the constant change of var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points out its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finds out the trends of various financial statements. 关键词:财务报表;历史演进;规律 Key words:financial statements;historical evolution;discipline 一、各项财务报表的历史演进 (一)资产负债表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起源,现在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它起源于“财产目录”,有人认为它起源于“余额账户”,也有人认为是“试算表”。对此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资产负债表在世界各地的出现并不同步,影响了起源的一致性,其演变的途径也有所不同,并且,不论是余额账户还是试算表,还是财产目录,其数据都来源于账簿记录。因此,从复式簿记开始考察资产负债表乃至会计报表的形成,是比较有意义的。 在帕乔利的复式簿记理论之后,德、法、荷等国的会计工作者和学者对簿记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升华,由于成果显著,形成了所谓的“大陆派”会计理论。大陆派会计理论为资产负债表的发展、完善做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 德国在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方面,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到资产评估方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较有影响,所谓“大陆派”会计,便是由德国资产负债表理论及簿记理论发展而成的。1546年,德国商人约翰?戈特利布所著《两种精巧的簿记》一书中采用了“余额账户”这一概念,将分类账中各账户余额按资产、资本、负债分项列出,并计算“所得纯利”。1861年,《德意志商法典》颁布,其中对企业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及如何对财产进行估价做了规定,在当时德国会计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05年,费希尔发表了他的专著《资产负债表价值?第一部》,接着又在1908年发表《资产负债表价值?第二部》,以后又发表了其他几部著作,在与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把资产负债表理论研究推向了高潮。1926年,著名会计学者巴比的《复式记账原理》一书发表,在此书中首创了“资本循环学说”,成为“动态论”学派的创始人。这些研究成果都极大地丰富了大陆派的理论宝库,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会计报表的发展。 法国属于“大陆派”成员,也是较早地采用意大利复式簿记的国家,它同时深受德国簿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自己的会计理论和方法。1673年,路易十四颁布著名的《商事王令》,首次以法律形式对商人设臵簿记和编制财产目录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安塞尔姆?佩恩所著《关于工厂薄记管理的论述》是一部论述成本会计的作品,但是其中介绍了利润计算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通过比较销售收入和产品成本计算利润;另一种是通过比较资产和负债进行利润的计算。而且,还可以通过比较以上两种计算利润的方法所得结果,来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实质上指出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双轨计算盈亏”的理论,它对二表体系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荷兰也是最早受到意大利复式簿记影响的国家,荷兰的会计学者不仅继承了复式簿记,而且还发展了复式簿记。西蒙?斯蒂文是在会计报表理论方面最有影响的学者。在1605年出版的《数学惯例法》一书中,

关于河道演变的探讨性分析

关于河道演变的探讨性分析 摘要:河道的演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精确的推断。但从河流的分类、河床的组成及形态特性,并利用现有的资料进行对比及综合性分析,还是可以预测其变化过程,对特殊河段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洪灾损失造福于地方百姓。 关键词:河流演变;形态;分析;建议 一、河流的特性 1、河流分类 河流按其流经的地区,可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型。较大河流的上段多为山区河流,下游段多为平原河流,中间段往往兼有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的特性。 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的山区,其河谷由水流不断纵向切割和横向拓宽逐步形成。 平原河流在地势平缓、土质松软的平原地区,其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河谷形成深厚的冲积层,河口淤积广阔三角洲。 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不同,其特性有自己的特点。 2、河床的组成及形态 山区河流的河床多为基岩、乱石或卵石组成,抗冲性能强,不易冲刷。尽管长时间不断下切,从短时间来看,变形却十分缓慢。 山区河流发育以下切为主,其河床的横断面往往成“V”字形或“U”字形,河槽狭窄,中水河床与洪水河床之间无明显分界线。沿程多为开阔段与峡谷段相间,平面形态极为复杂,岸线极不规则,两岸、河心常有巨石突出,急弯卡口。 山区河流的河床纵坡面比较陡峻,形态极不规则,常出现台阶形,在落差集中处,往往形成跌水甚至瀑布。 平原河流的河床由冲积层的冲积物组成,冲击层一般比较深厚。最深处多为卵石层,在上为粗砂层、中砂及细砂层,在枯水位以上的河漫滩表层有粘土和壤土存在。 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形式随河段的不同类型而异:顺直过渡段多为抛物线形或

黄河河道变迁

第一次重大改道 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第三次重大改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 1.夺颍入淮(大黄河)。 2.贾鲁河(小黄河)。 3.夺涡入淮。 4.夺濉入淮。 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 6.曹县、鱼台入运河。 第六次重大改道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原始公有制社会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分成五个历史阶段,即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但是,他并未有详细论述人类为什么要改造社会和每个历史阶段的最 主要特征,也未有详细论述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什么有一个规律性。 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人类在演变过程中,发现人类生存的第一要 素就是吃,然后是穿、住,最后才是用、行。 吃放在首位,真可谓民以食为天。 古猿演变成人类就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而吃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人 类自身的改造上,还要改造社会。 只有改造好社会,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全人类所需要的一切。 第二个问题,大家知道,人不是仅仅延续下一代,而是先学本领、学 知识,再有事业、有工作,最后才是结婚生子教育下一代。 同样道理,改造社会不是仅仅发展经济所能完成的,而是经历三个历 史阶段。 即建立国家制度、建立政权稳定、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达 到最大程度地满足全人类所需要的一切。 建立国家制度、建立政权稳定、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三个 事物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

在建立国家制度时,它成为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这种政权稳定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次要矛盾。 在建立政权稳定时,它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这种国家制度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次要矛盾。 在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时,它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而这种国家制度和政权稳定成为次要矛盾。 这种次要矛盾绝不能阻碍主要矛盾的发展,相反在主要矛盾的发展中, 次要矛盾配合主要矛盾的发展。 这样形成每个社会都有它的最主要特征,原始社会最主要的是形成原 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最主要的是建立国家制度,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是建 立政权稳定,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 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这两个社会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整体。 这个社会最主要的是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行公有制经济基础,消灭 剥削和阶级,消灭国家,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至于第三个问题,由于每个社会在它完成自己最主要特征的同时,又 产生了新问题和新矛盾。 这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只有让上一个社会来解决,以此推动人类社会 向前发展。 正如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它本身存在的社会化生产与资本家私人 占有这一基本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