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中山一中2020届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63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题1.5分,42题共63分。

1. 《诗经》记载:周成王在祭天时,曾告诚农官率领农民播种百谷,开垦私田,大家一起来耕作,万人成对在田间。据此可知此时

A. 铁犁牛耕开始使用

B. 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濒临瓦解

C. 庄园经济迅速发展

D. 集体劳动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答案】D

【解析】周成王为西周早期的历史人物。铁犁牛耕开始使用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私田大量开垦井田制颜临瓦解现象,排除B;庄园是指以佃佣为主经济基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西周奴隶制集体劳动的情景,故选D。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周成王”,即西周早期,当时不存在ABC经济现象,所以“起来耕作,万人成对在田间”只是表明集体劳动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2.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因地制宜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以备灾害”等字眼意在强调该生产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即是自给自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男耕女织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精耕细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了自给自足未体现因地制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地治水次数的统计。这可以佐证唐代

A. 治理黄河仍然处于首要地位

B. 政府治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C.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

D. 江南地区经济地位迅速提高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唐代治水次数比其他地区增加的更多,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农耕经济地位迅速提高,故D项正确;由唐代江浙等黄河流域的治水次数可见,长江流域的治理超过了黄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政府治水的显著成效,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两宋之际,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表格数据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即治水次数的变化,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4.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A.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 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其目的在于实行小规模生产,确立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济,鼓励各自谋生,努力从事生产,从而刺激小农户数量增加,发展了小农经济,故答案为D项。导致宗法制开始瓦解的不是商鞅变法中的加速大家庭分解的措施,而是实行郡县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增加农民赋税负担的内容,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5. 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

久。这将会导致

A. 大量自耕农出现

B. 土地兼并加剧

C. 有效保护非耕地

D. 田庄经济产生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相反,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自耕农的消失;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田庄经济的特点,D不正确。

6. 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土地则屡易其主,耕种不时”;“人之贫富不定,则田之去来无常”;“有田者或自有而之无,无田者或自无而之有。”这反映出了清代

A. 土地兼并日趋合法化

B.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C. 土地私有制高度发达

D. 农村贫富差距加大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了清代土地所有者更换的频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土地私有制发展导致土地买卖频繁从而引起土地主人更换频繁,故C项正确;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后,土地兼并就已经合法,故A项错误;土地买卖频繁、土地易主频繁,与农业生产是否衰退无关,且农业衰退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农村贫富差距加大,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材料背景逻辑是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土地主人更换频繁,由此排除和判定答案即可。

7. 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

C. 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 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可知佃农可以自由租种地主的土地,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表明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宋代的租佃关系

8.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等待)市物,物踊腾粜(高价出卖),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针对这一状况,汉初期统治者

A. 实行休养生息

B. 废除秦朝货币

C. 采取抑商政策

D. 鼓励发展农业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汉兴)为秦钱重难用……重租税以困辱之”的大意是:汉朝兴起后,因秦国钱币繁重难用,便下令重铸钱币,统一以黄金为标准,法律规定禁止地方私自铸造。一些不遵守法度想要追逐利益的人,就囤货居奇想要抬高物价,物价飞快地上涨,一石米的价格达到一万钱,一匹马的价格则达到了百金之贵。天下太平之后,汉高祖就下令商人不能穿丝织的衣服,不得乘坐马车,对商人征收重税以使他们受挫。主要反映了汉代因社会发展需要和形势而调整商业政策,故选C;题干没有反映休养生息的相关内容,排除A;没有体现废除秦朝经济政策,排除B;本题题意与鼓励发展农业无关,排除D。

9. 汉景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据此可知汉景帝时期

A. 官僚贵族思想保守,没有经济头脑

B. 商品经济水平低,商品货币关系落后

C. 普通百姓家庭拥有大量黄金珠玉

D. 人地矛盾较突出,粮食严重短缺

【答案】B

【解析】汉景帝的主张是“黄金珠玉”“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说明实际的粮食和丝麻制品最有价值,这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产品或者手工业品商品化程度低,故选B;当时的现实情况是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所以不是思想保守,故排除A;C的说法不符合史

实,故排除;人地矛盾在当时还不突出,因为当时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恢复发展时期,故排除D。

10.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如“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丛家药肆”等。这表明

A. 以本姓命名店铺始于宋代

B. 宗法关系决定着店铺名称

C. 资本主义萌芽在宋代出现

D. 宋人已有较强的品牌意识

【答案】D

【解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不少以本姓命名的店铺”只能说明当时已经有用本姓命名的店铺,但不能说明这种现象始于宋代,故排除A;B错在了“决定”,这种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题干没有提到雇佣关系,所以没法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排除C;以本姓命名是为了使顾客更好的区分店铺,故选D。

点睛:在选择题里有一类题,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的,就是选项中会有若干个说法比较绝对的选项,这种选项一般情况下是违背史实的,只要是看到类似“全”“都”“最”“完全”“彻底”“一切”或者“开始”、“形成”、“决定”等类的词汇时,考生需要特别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就可以很轻易的判断其对错,如果将错误的直接排除掉,就可以大大减小试题的难度,甚至于排除之后直接就出现了正确答案。这一题就可以据此排除掉ABC,直接出现正确答案了。

11. 《唐律疏议》载,依选举令,“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以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即依庶人例。”这反映了唐代

A. 抑商政策崩解

B.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C. 科举制度完善

D.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答案】B

【解析】“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等字眼反映的是抑商,反映了唐代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唐代抑商政策并未崩解,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科举制度完善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

映的是抑商而非封建等级制度森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2. 北宋时期,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瓦舍出现、柳永的词在市井间广泛传唱等现象的出现从本质上说明

A. 城市经济繁荣

B.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 文化的平民化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繁荣从本质上体现了宋代经济发达,故选A;自然经济在明清时期开始缓慢解体,排除B;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3. 南宋时,明州(今宁波)港呈现出“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的繁荣景象,当时有人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这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C.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D. 民间长途贩运发达

【答案】C

【解析】由“城外千帆海舶风”、“船舶往来,物货丰衍”,故选C;我国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排除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是基本经济政策,排除B;我国古代是官方垄断对外贸易,排除D。

14. 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有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著名店铺。这些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

B. 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

C. 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 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

【答案】C

【解析】材料并不能说明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十分完备,故A错误;“店铺虽以妇女闻名,但前台售卖的以男性为主”也无法体现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摒弃,故B错误;“店铺以

妇女闻名”说明北宋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市的发展已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店铺虽以妇女闻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选项中的不同概念的含义,不能偷换概念,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15. 明清之际,民谣有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有几坐盐店,强如做知县”等说法,这表明当时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

B. 工商皆本思想深入人心

C. 民众重商意识逐步增强

D. 社会官本位意识被淡化

【答案】C

【解析】材料前半部分说明商业比农业土地重要性,后半句说明经营商业富比知县,说明民众比较重视商业思想,C正确;古代仍然是商品经济,A错误;古代是重农抑商措施,商业仍然不被重视,B错误;官本位仍是社会主流思想,D错误。

16.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这反映了

A. 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

B. 国人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答案】A

【解析】“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随着社经济的发展,服饰、生活方面体现的社会等级差别缩小,A正确;明朝是封建社会,国人社会地位不可能趋于平等,排除B;材料无法看出对农业和商业的政策发生改变,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出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排除D。

17.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数据表。这一变化

A. 导致了“海禁”政策松动

B. 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C. 影响了国家的财收收入

D. 有效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前朝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减少;由于有大量的剩余人口,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因此推动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闭关锁国政策程度越来越深,排除A;材料与国家财政,土地兼并无关,排除C,D。

18. 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粲(柴米)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易)”。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

C. 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

D. 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

【答案】B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结合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9. 观察下面示意图:

示意图主要说明当时中国

A. 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繁荣

B. 社会转型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C. 政治运动制约外贸发展

D. 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中国商品出口越来越多,说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正确;民族工业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材料反映是出口产品,不是工业化,故B错误;政治运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点睛:一般以统计表、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作为载体,给出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而命制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技巧:四步法

第一步:读图文,看求答抓信息。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读表头看表注,抓住中心准确定位。即抓住表头、标注、图标反映中心问题。

第三步:读内容逐项看,观趋势比差异。即抓住表格、图片中的细节信息,纵向看趋势,横向找差异。

20. 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1820-1850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缘于

A. 中国农耕经济优势地位明显

B. 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C. 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

D. 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矛盾

【答案】C

【解析】英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满发生变化,主要因素还是在于英国自身对这一政策的认识发生改变,工业革命后英国自由贸易思想盛行,因此对于封闭自守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发生变化的原因在英国自身;B选项错误,这一时期鸦片贸易已经扭转了这一局面;D选项并不是根本原因。

点睛:解答本题要清楚英国对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态度的变化不是中国方面的因素,而是英国自身的因素,因为中国方面的政策一直都没有变化,因此可以排除A、D选项。在B、C选项中找寻答案。

21. 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

A. 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

B. 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D. 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

【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来看,广州生丝的出口量1843年后虽有起伏但是维持了较高水平,而上海则是是从无到大量出口,出口量远远高出广州,广州和上海都是江南地区的城市,所以可以推知A符合史实也符合题意,故选A;单凭两个城市的生丝出口和上述时间不能得出B,而且B 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题干仅仅是中国生丝出口情况,没有和其他国家的比较,故不能得出C;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D。

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是哪一方

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 1.《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度。材料的意思是天子、诸侯和大夫都是把田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这体现的是分封制。所以答案选B。 2.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郡县官长 B.方国头领 C.商王子侄 D.三公九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A项是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吏,不是诸侯,排除。“叛殷会周者”不包括商王的子侄,C排除。D项是秦的中央官僚,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3.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导致诸侯割据 C.强化宗法体制 D.促成秦朝统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依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制度,且受封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故选B项。A项未能辩证分析分封制的作用,表述不全面,故排除;C项所述与材料相反;D项所述与此题无关。 4.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B.“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 C.“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C项选自左丘明《国语》,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心相同志向就相同。(异姓可通婚,同姓不可通婚)反映了家庭婚姻方面的内容,强调宗亲观念与同姓不婚的关系。与题意相符。A是强调仁爱,B是说荣归故里,D是表现思乡,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5.《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峄山刻石》肯定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公九卿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郡县制。材料“分土建邦”可知是分封制,材料“乃今皇帝,一家天下”与上面分封制对比,可知是郡县制,故选B项。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②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从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可以了解到,百姓对秦始皇独断专行十分不满;“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定量],不中呈[不完成定量]不得休息”可反映秦始皇较为勤政;“未可为求仙药”可反映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第④项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故选C项。

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浓硫酸是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强腐蚀性B.能使蔗糖变黑 C.能用于干燥氨气D.加热时能与铜发生反应了 【答案】C 【详解】 A.浓硫酸具有酸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具有强腐蚀性,故A正确; B.浓硫酸能使蔗糖中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从而使蔗糖变黑,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酸性,能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不能干燥氨气,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和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脱水性是考查高频点,注意吸水性和脱水性区别,注意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不能干燥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迅速退色B.不退色 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 【答案】B 【详解】 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 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3.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不能干燥 NH3、 H2S等气体 C.SO2和 Cl2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将溶有 SO2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的氧化性没有 Cl2强 D.以 FeS和稀硫酸反应制H2S气体为氧化还原反应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英语

第Ⅰ卷(共90分)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共20小题,满分20分) 1. The helicopter arrived on the scene quickly to the survivors. A. keep B. rescue C. shake D. protect 2.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 _______more than 50,000. A. reaches B. gets C. has D. arrives 3. ________of the money was donated to the injured. A. Three fifth B. Three five C. Third fifths D. Three fifths 4. _____ seemed as if nobody knew anything about the accident. A. What B. That C. It D. As 5. The murderer, who was _____ to death by the judge last week, was only 20 years old. A. made B. caused C. killed D. sentenced 6. I refuse to lie about it, because it's against my _____. A. rules B. orders C. principles D. laws 7. Although knocked down by a car, he managed to ______ to his feet. A. stand B. raise C. run D. struggle 8. The special clothes are _____ for the children who are disabled. A. designed B. planned C. changed D. expected 9. I have some doubt __________ they will come here on time.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ether 10. ---Tom, I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success. ---Thanks, but the honor _____ to all the people here. A. is belonged B. belongs C. is belonging D. is belong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一、选择题(单选题,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人类早期各文明出现发展的特点的叙述,比较合理的是() 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 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 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2.在古代两河流域各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中,有的成就至今仍然为世界各地所沿用。下列哪项成就是完全符合上述评论的?() A.楔形文字 B.《汉穆拉比法典》 C.六十进位计数法 D.《吉尔伽美什》3.西亚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在西亚发明向外传播的是() A.瓷器技术 B.腓尼基文字 C.冶铁技术 D.人像雕刻艺术 4.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 ) A. 人民意愿 B. 国王命令 C. 佛祖安排 D. 神灵旨意 5.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经济发展落后 B.城邦意识之上 C.实行民主制度 D.人文主义盛行。 6.《后汉书·西域记》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史籍记载的“大秦”应是() A.古巴比伦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7.罗马经过了从共和国发展成帝国的过程。下列各项中发生在共和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创立出腓尼基文字 B.国家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C.西西里奴隶起义 D.被蛮族大规模入侵灭亡 8.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城市的兴建和发展( ) A.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B.借鉴了东方各国的政治体制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D.导致希腊文化逐渐衰落 9.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钟乐彬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属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一定是抛物线运动 C.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恒力F1和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 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C.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做直线运动 3.如图⑴所示,在长约80cm~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小圆柱体恰能在管中匀速上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红蜡块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黑板面由静止开始水平向右匀加速移动,你正对黑板面将看到红蜡块相对于黑板面的移动轨迹可能是下面的: 图1 A. B. C. D. 4.如图所示,质点通过位置P时的速度、加速度及P附近的一段轨迹都 在图上标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 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两球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和竖 直下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落地时位移相同 B.在运动过程中,A、B的加速度相同

A B C C.A、B落地时速度相同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A、B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6. 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则它运动时间为:A.B.C.D. 7.在同一点O抛出的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 抛运动的初速度v A、v B、v 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A、t B、t C 的关系分 别是: A.v A>v B>v C,t A>t B>t C B.v A=v B=v C,t A=t B=t C C.v At B>t C D.v A>v B>v C,t A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原创高考模拟试题(2)(含解析)

广东省中山市2014届高三语文原创高考模拟试题(2)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等要求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空处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摒除/摈弃胡诌/刍议拾遗/汤匙谬种/纰缪 B.拓荒/拓本畜养/蓄意门槛/僭越执拗/拗断 C.扉页/绯闻踹开/揣摩茄克/夹缝藩篱/蕃盛 D.纤夫/光纤陶俑/佣金伺机/伺候瞥见/蹩脚 2.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生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 A、众星捧月 B、出生 C、称羡 D、一贫如洗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获得重大突破,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取得的。 B. 高考百日冲刺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班的同学学习热情高涨,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C. 研究人员发现,今年3月中旬,北极海冰面积仅剩337万平方公里,而1979~2000年平均值为750万平方公里,海冰面积已缩小一倍多。 D. 由中国渔政310、301船组成的护渔编队已抵达南沙预定海域执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2013年南沙海域常态化维权护渔行动已正式启动。 4.把下面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就没有白话文 ②在中国翻译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用文言翻译外国著作包括小说的阶段 ③但是,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风靡天下的,其实就是这样的译作 ④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看严复的译作了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 君主专制制度 B. 分封制 C. 王位继承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B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尚未出现,AD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 《礼记·礼运篇》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分封制开始出现 B. 阶级矛盾尖锐 C.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答案】C 【解析】 材料描述的是《礼记》中对当时社会的描写。从“天下为家”可以看出这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也就是王位世袭制开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描述;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D选项材料没有记述这一点。 3. 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 【答案】C 【解析】 根据常识可知,鼎是古代权利的象征,是青铜铸造;“铜渣”“铜镞”“铜锥”也是青铜制品,故

C项正确。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标志;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主要标志;铁器时代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主要标志;故ABD三项排除。 4.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故选B。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排除C;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排除D。 【点睛】“北京人”是解题的关键,这里需要学生掌握各种原始居民的显著特点。 5. 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贫富分化的加剧 B. 出现了私有财产 C. 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6. 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A.氯水B.SO2C.H2O2D.HClO 【答案】B 【详解】 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它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氯水、双氧水、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故选B。 2.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迅速退色B.不退色 C.先退色后又恢复红色D.慢慢退色 【答案】B 【详解】 Cl2和SO2同时通入到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若Cl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它们在溶液中反应恰好没有剩余,即没有漂白性的物质剩余,故溶液不会褪色,故选B。 【点睛】 Cl2、SO2都具有漂白性,同时它们的漂白性都需要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得以体现;若将这两种气体以物质的量比为1:1的方式通入到溶液中,二者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无漂白性的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气体的漂白原理也不相同,Cl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ClO,该物质具有强化性,漂白作用是不可逆的,而SO2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了H2SO3,该物质可以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漂白作用是可逆的。 3.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 4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 中一定含有 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 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详解】 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4 SO-,所以A错误; 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 4

广东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中山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 历史试题卷 一、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道题2分,共35道题,共70分) 1.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A. 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B. 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C. 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 D. 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谁能够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必经的仁义之路?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认为应该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故C正确;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强调的是个人修养,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无法体现“治国之道”,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排除D。 2.《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A. 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答案】A 【解析】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表明他的弟子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故A正确;“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弟子对儒学的继承,无法体现“传播阶层的广泛性”,排除D。 3.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 A.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 【答案】D 【解析】 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儒家思想的这种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当时的自然经济的,即特定价值内涵是根源于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礼乐制度是等级制度,并不包括民本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属于儒家思想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8页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两图,其中左图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 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统治者鼓励垦荒的措施 D.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 3.“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三峡工程 D.西门豹渠 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5.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开拍一部有关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电视剧,工作人员准备了大量的棉衣棉布给演员穿,你猜此部电视应是反映哪个时期的史实?() A.汉朝B.唐朝后期 C.宋朝前期 D.明朝后期 7.xx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 上整理出大量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在该船上发现的是() A.粉彩瓷 B.铜钱 C.唐三彩 D.白瓷 8.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手工业生产情况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C.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D.药圃茶园为产业,野糜林鹤是交游 9.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0.假设你是唐代的商人,打算到唐都长安做生意,你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在夜市里做买卖 C.在其居住区开设绸缎店 D.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管理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后裔.(yì)汨.(mì)罗江枷.(jiā)锁溘.(hè)然长逝 B、旌.(jīng)旗抛锚.(máo)殷.(yīn)红自怨自艾.(yì) C、谥.(yì)号逡.(qūn)巡取缔.(dì)刚愎.(bì)自用 D、猝.(cù)发肇.(zhào)锡缇骑 ..(tíjì)否.(Pǐ)极泰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迟暮僵硬斡旋迁移默化 B、逡巡户牖骷髅舐犊情深 C、滞笨苍穹庚寅直接了当 D、撕打枷锁招展沁人肺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更好地理解肖邦音乐同波兰风光的联系,可以说任何地方也无法同这朴素的马佐夫 舍的村庄——热那佐瓦沃拉相比了。乍一看,这种说法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经 ....。 B、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琵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 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C、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 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匠心独运 ....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D、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 ....,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4、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____________,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___________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时,物体上浮,_____________-物体下沉。 A、置疑兴味反之 B、质疑趣味反之 C、质疑趣味否则 D、置疑兴味否则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的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墓碑记通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生平事迹、生卒年寿等大概情况,但是《五人墓碑记》站在历史的高度,突出赞颂五位义士强权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深刻阐发“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通过这篇碑记,作者也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B、《离骚》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C、艾青,原名蒋海澄,其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D、普希金,俄罗斯人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 二、现代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试卷 (有答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 1.如图,有一正方体空间ABCDEFGH,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只在A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电势差U BC

A. 通过R中的电流方向向右,P向下运动 B. 通过R中的电流方向向右,P向上运动 C. 通过R中的电流方向向左,P向上运动 D. 通过R中的电流方向向左,P向下运动 6.如图3为真空中两点电荷A、B形成的电场中的一簇电场线,已知该电场线关于虚线对称,O点 为A、B电荷连线的中点,a、b为其连线的中垂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 A、B可能带等量异号的正、负电荷 B. A、B可能带不等量的正电荷 C. a、b两点处无电场线,故其电场强度可能为零 D. 同一试探电荷在a、b两点处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 7.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 的四个顶点,ab=cd=L,ad=bc=2L,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b、d点的电势分别为20V、24V和12V,一个质子以速度V0经 过b点,速度方向与bc成45°角,经过一段时间质子恰好经过c点,不 计质子的重力,则() A. a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 B. 场强方向由b指向d C. 质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8eV D. 质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10eV 8.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带等量异种电荷,中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绝缘),放 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现将不带电的与A、B完全相同的金属球C与A接触一下,然后拿走,重新平衡后弹簧的压缩量为x,则() A. x=1 2x0 B. x>1 2 x0 C. x<1 2 x0 D. x=x0

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数学)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已知,,则的值是( ) (A ) (B ) (C ) (D ) 2 .函数()(1)cos f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 (B ) (C ) (D ) 3.若,则等于( ) (A ) (B )- (C ) (D) - 4.已知35 4sin )6cos(=+-ααπ 则的值是( ) (A )- (B ) (C ) (D) - 5 .若cos 2π2sin 4αα=-??- ?? ?,则的值为( ) (A ) (B ) (C ) (D) 6.在△中,若边长和内角满足,则角C 的值是( ) (A ) (B ) 或 (C ) (D )或 7.在△ABC 中,若内角和边长满足,,则角A =( ) (A ) (B ) (C ) (D ) 8.已知等差数列…,则使得取得最大值的n 值是( ) (A )15 (B )7 (C )8和9 (D) 7和8 9.已知为等差数列,,,则等于( ) (A )-1 (B )1 (C )3 (D) 7 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性状来研究数,例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成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 )289 (B )1024 (C )1225 (D)137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为,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12.式子)314sin 254sin 224sin 164(sin )14cos 74sin 14sin 74(cos 00000000++-的值为___________。 13.若13cos(),cos()55 αβαβ+=-=,则_______________。 14.对于△,有如下命题: ①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②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③若,则△为等腰三角形; ④若1cos sin sin 222<++C B A ,则△为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都填上)。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5.(10分)在中,内角对边的边长分别是,已知,. (Ⅰ)若的面积等于,求; (Ⅱ)若sin sin()2sin 2C B A A +-=,求的面积. 16.(10分)已知0,1413)cos(,71cos 且=β-α= α<<<, (Ⅰ)求的值. (Ⅱ)求. 17.(10分)已知函数()cos(2)2sin()sin()344f x x x x πππ =- +-+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适时收割D.因地制宜 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该材料指出了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4.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 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5.《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6.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B.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C.西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D.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领先世界 7.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如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①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②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③保证 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④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 (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州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9.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商鞅和清朝统治者都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两者都 A.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C.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不利于当时社会的转型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高一下·长安期中) 前不久,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是 Hf.下列关于 Hf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2 B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3 C . 该核素的中子数为72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了185 2. (2分)在周期表中,下列各组元素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A . H、O B . Mg、Al C . Si、P D . F、Cl 3. (2分) (2016高二下·龙海期末) 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溴乙烷的分子式C2H5Br B .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D . 乙烯的最简式C2H4 4. (2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 CaCl2

B . Na2O C . H2O D . NH4Cl 5. (2分)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X和元素Y组成的化合物Y2X3 ,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 n﹣3 B . n﹣1 C . n+5 D . n+2 6. (2分)农用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会使地下水含氮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的主要形态是() A . NH4+ B . NO2- C . NO3- D . 有机氮 7. (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氯水能导电,所以氯水属于电解质 B . Al(OH)3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C . 能电离产生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8. (2分)在化学学习、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是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但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 ,推测: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

(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1、对西周王位世袭制理解最准确的是() 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3、2010年世博会山东馆非常引人注目,其主题“齐鲁情未了”渗透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粮食 B、土地和种子 C、土地和人民 D、人民和粮食 5、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6、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创始王位世袭制 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统一文字 7、分封制使西周奴隶主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8、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其中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 A、牵制丞相,监察百官 B、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任命郡守和县令 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统一度量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