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2.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网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重视技术的革新

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4.《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A.

B.

C.

D.

5.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6.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有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前往福建沿海参加海上贸易。十七世纪初年,在海上贸易中有手工业者的参加并提供商品。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D.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7.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繁,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道可见耶!”由此可知,胡肴主张

A.稳固四民秩序

B.实行海禁政策

C.重视商人作用

D.限制人口增长

8.明清时期,淮阳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同林宅地,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住宅,晋商建造的大院更显示出财大气粗。这可以佐证明清时期

A.建筑技艺日臻成熟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利轻义成为时尚

D.崇商重利之风盛行

9.清初,从土地分配的总体看,占地100亩以上的地主只拥有全部土地的30%,其余70%的土地则分散在各类农民手里,仅自耕农土地就占总数的60.5%,人数占户工总数的43.5%。这

说明当时

A.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了一定发展

B.自耕农经济的出现

C.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D.土地产权较为明晰

10.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保护田庄经济

B.发展商品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

D.限制土地兼并

11.《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

A.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

B.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D.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12.“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相对于皇帝倒了,剪辫是更具有观念意义的革命。可见剪辫

A.使普通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B.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C.断绝了清王朝在中国的复辟之路

D.意味着新思想开始冲击国人的生活

13.1934年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指出:“要把我们祖先开发的土地算一个总账,合法地承受这份我们国民应当享有的遗产……世未有于其田同院舍经界不明而能尽其保守之责者,亦未有于国家版图茫无所知而能发动其正确之爱国观念者。”据此推知,近代古地理研究热

A.反映了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B.是爱国主义在史学研究中的体现

C.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表现

D.满足了人们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14.1939年春,国民政府向英国、印度、澳大利亚、美国购买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应厂矿企业,1939—1944年,供应私营厂矿的器材总值为56.3亿元,占同期售料价值的71%。这说明

A.官僚资本主义是战时经济的核心

B.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质变

C.民营企业是战时经济的重要组成

D.国际贸易快速发展有利于民族工业

15.1940年8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非常时期管理银行暂行办法》,规定私人银行不得兼营商业,不得罔积货物及代客买卖等。该办法还规定一般银行须将其存款总额的2%作为准备金,转存于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的财力更加充实。这一做法

A.是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必要措施

B.加强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C.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是为了准备全面抗战的需要

16.1957年,国务院文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农业人口大量外流,不仅使农业劳动力减少,而且会使城市增加一些无业可就的人口,给城市带来不少困难。”并于次年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这一举措

A.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

B.确保了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战略的实施

D.是“左”倾错误在经济上的体现

17.八届九中全会后,党的各级领导响应毛泽东“1961年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的号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毛泽东带三个调查组到了浙江、湖南和广东的农村;刘少奇到了湖南长沙和宁乡;周恩来去了河北邯郸地区;朱德到了四川、河南和陕西。这一做法

A.旨在为制定“二五”计划做准备

B.有力地推动了“八字方针”的落实

C.较为彻底地纠正了“左”倾错误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尝试

18.1983年4月,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B.这是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解释

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此转移到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

D.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

19.1952年北京交易所停业,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投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又兴起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正式开业。这一变化

A.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B.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意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D.推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0.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打开了新旧大陆不知多少世纪的隔绝状态。“这”指的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郑和下西洋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

21.1602年经议会批准,在爪哇岛的万丹,荷兰各种私营贸易公司合并为一家大的垄断公司一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使各个资本家(公司的各单个股东)减少了由于经营殖民地事业可能发生的危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A.标志着荷兰出现了垄断组织

B.使西欧兴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C.适应了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

D.说明荷兰垄断了世界航海运输业

22.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穷人饮食的一个大问题是食品掺假,不法奸商在面粉里掺石灰、骨粉、明矾等牟取暴利,糖和茶叶也往往以假充真,肉、奶类则腐烂变质。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

B.工业革命改变了饮食结构

C.英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监管

23.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19世纪英国伦敦)这个城市呈现鲜明的分裂特征,城市的一边是平静有序、衣食富足、趣味高雅、灯红酒绿,另一边是肮脏混乱、贫困饥饿、粗俗鄙陋、疾病四伏。”这突出反映了工业革命

A.阻碍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带来了两大阶级的对立

C.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D.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产力

24.从1868年到1900年的32年间,英、美、德、法四国的钢产量从24万吨猛增到2355万吨。铁路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新兴工业化的中心,世界经济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这主要是由于

A.技术革命引发人口迁移

B.火车和蒸汽机的发明

C.技术创新推动资本集中

D.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25.19世纪术,美国的工厂系统组织的咨询工程师和专家泰罗开始提倡“劳动科学组织”,发明了“泰岁制”的管理方法,使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泰岁制”的出现

A.标志着大工厂制度诞生

B.使资本主义生产摆脱了无计划性

C.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D.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

26.复旦大学的姜义华认为,该政策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该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全盘集体化

D.玉米运动和垦荒运动

27.1932年,美国全国的失业者举行向自都的“饥饿进军”,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与公然赞成法西斯主义的既有知识分子,又有议员。有的文教界、新闻界及宗教人士公开赞扬苏联的制度,认为只有实行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才能解决危机。这反映出“大萧条”

A.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B.意味这凯恩斯主义失灵

C.使美国具备了无产阶级掌权的社会基础

D.使资本主义制度失去活力

28.《农业渊整法》实施以后,大农场主在市场价格低落的情况下“将地租给国家”,借此获得政府津贴。据统计,“新政”后大农场主出售自己的农作物收入比“新政”前增加了二分之一多,但农业资本家却大批解雇农业雇佣工人,以减少工资支出。这可以用来说明

A.《农业渊整法》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B.“新政”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新政”是为缓解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

D.调整农业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

29.美英于1945年12签订的《财政协定》规定,美国向英国提供37.5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援助,但前提条件是英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取消英镑区的外汇管制和帝国特惠制,而且贷款必须以购买美国货物的形式使用。由此可知,美国的“援助”

A.体现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精神

B.是马歇尔计划的重要体现

C.意在巩固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D.有利于推动美国经济转型

30.二战后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之为“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其原因在于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B.美苏冷战格局的客观推动

C.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1.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推行“新经济体制”,给企业的计划指标由原来的近30个减少为9个,国家拨给企业的资金南企业自行使用支配,企业经理有权确定职工的劳动报酬形式及具体的奖励指标和条件。这反映出“新经济体制”

A.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

B.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

C.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D.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32.右图所示现象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

C.科技发展客观上要求全球化

D.全球化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合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昭文新报》在汉口创办。内容多为轶闻趣事,与当时以刊载官方文书为主的《京报》《宫门钞》旨趣颇异,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1895年维新运动中,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是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

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截止2005年我国已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有70多套广播节目实现卫星传输。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新格局。 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截止2008年中国网民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

——摘编自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更新发展的主要物质因素。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18世纪中期,经过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英国全国半数以上的土地已被圈占。圈地运动完全剥夺了小农对土地的使用权,实现了封建土地结构的彻底变革,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至此完全形成。几个世纪以来的圈地使耕地连成一片,把分散的个体经营变成联结成片的、可有效实施技术的、更为科学经营的混合农业大农场。随着圈地运动在1830年左右的基本结束,英国大农场的基础也就打下了……大农场实力雄厚,积极推广机器和化肥的使用,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摘编自郭爱民《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正在工业化建设的苏联于1928年至1929年遇到了“谷物收购危机”,进而影响工业化建设所需原料和外汇等。为加快农业发展,剥夺富农的财富和生产资料,斯大林决定从1929年开始以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进行迅速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很多地方只用几个月就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达到93%。

新中国土改后的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1953年“一五”计划宣布。粮食生产年平均增长5.3%,但当年实际粮产量仅增长1.8%,棉花产量则下降9%,严重地影响了轻工业所需的原材料。进而间接影响工业投资。1953年12月公布的《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农业合作社是互助组继续前进的重要环节”。1954年农业合作社出现了冒进迹象,到1957年底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多达96%。在此基础上,1958年又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人民公社制度下,一大二公、浮夸风和分配平均主义盛行。

——摘编自张选《中苏农业问题比较研究》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圈地运动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农业集体化和新中国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相似之处。

(3)指出材料三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我国农村的重要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土地制度和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3.(1)积极作用:介绍了西方先进文明,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传播了维新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物质因素:经济因素—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需求(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技术因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如电力、无线电、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的使用。34.[答案不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5世纪术16世纪初,在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8世纪后期,西欧工业革命开展,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向着工业化方向前进,西欧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掠夺原料,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到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

和争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5.(1)影响: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将封建土地制度变革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确立;将小农经营变革为大农场经营,推动了农业迅速发展;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相似之处:都是在小农经济影响农业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需要的情况下实行的;都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措施和方法;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出现了激进、冒进的现象,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最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意义:是在农村废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表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4)认识:土地制度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土地政策才能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土地政策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更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土地制度要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渊整,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历史2018.7 本试卷共10 页,共100 分。考试时长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5 分) 1.图1所示青铜器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我国辉煌青铜时代的杰出代表。它铸造于 A.商周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图1 ”这称颂的是 。 2.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A.漕渠B.白渠C.龙首渠D.都江堰 3.《考工记》一书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生产工具、兵器、量器、制革、染色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书中不仅有详 备的技术规范,还明确表明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 (工匠),百工之上有专职官员管理。这表明 ①先秦时期“百工”地位高②《考工记》有官方色彩 ③先秦时期我国手工业发达④民间手工业的曲折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两汉时期,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形式有封禅、请雨、立春礼、立秋 礼、祠社稷等。这反映了 A.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 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此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 探究历史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A.耕耙耱技术的普及 B.垄作法的应用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代田法的推广

6.“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这首诗描述的农具是 7. 北宋前期,在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飞钱 B. 瓦子 C. 交子 D.票号 8.下列各项中,符合元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 A.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B.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五大名窑 C.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禁商犹易,禁寇实难,此诚 9.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上书说: ”据此可知,他的主张是 不可不亟为之虑。 A.开放海禁 B.闭关锁国 C.平定倭寇 D.盐铁官营 10. 图2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图2 11.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1866 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两者都是 A.清政府的官办企业B.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C.官僚资本主义企业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2.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 A.东南沿海 B.中原地区 C.长江沿岸 D. 东北地区 13.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 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工后, 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 万匹。这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A.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D.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14.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戊戌变法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5.《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 6.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杀害我同胞达 A。19多万人 B。2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40多万人 7.时代赋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8.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贡献是 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9.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0.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1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发动三大运动 D。渡江战役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1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14.“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D。特区问题上 15.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 C。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朝鲜战争的遗留问题 1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苏关系的改善D。中美关系的缓和 2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国际成立 2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内涵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24.1967年3月,合并建立欧共体的机构不包括 A。欧洲煤钢联营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5.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Word版含解析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年度高一(上)历史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 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丞相自出现时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D.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2.《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据此可知,朝会 A.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 B.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 C.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 D.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 3.《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 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A.源于自然法则 B.体现神权思想 C.强调等级对立 D.规范社会秩序 4.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 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 B.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 C.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 D.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载是对刘贺的丑化 5.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 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 B.主要受制于门阀 C.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6.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 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必修1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 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 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 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5.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 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 的人有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 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 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符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2.春秋时已出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歌确立;西汉初年的《淮南子》一书首次记载了二十网节气的全部名称。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 A.重视技术的革新 B.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3.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宋代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的商业街。这说明宋代 A.主要城市已经不再是政治中心 B.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日益突出 C.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演变 D.工商业市镇在沿海沿江地区兴起 4.《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A. B.

C. D. 5.隋唐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基本畅通,唐朝设市舶司主管对外港口贸易,宋代对招商有成效的官吏实行提高级别待遇的政策,泉州、广州接此执行。可见,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活跃是 A.政府政策推动的结果 B.造船业发达的产物 C.重农政策松动的表现 D.丝织业兴盛的体现 6.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即有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前往福建沿海参加海上贸易。十七世纪初年,在海上贸易中有手工业者的参加并提供商品。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官营手工业丧失了主导地位 B.沿海自然经济解体 C.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融合 D.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7.明朝万历六年胡肴指出:“四民固最次商,此在古民鲜而用简则然,世日降民日众而用繁,必有无相通,民用有所资,匪商能坐致乎?守令固当加意于民,使商旅而愿藏于市,此恤商之道可见耶!”由此可知,胡肴主张 A.稳固四民秩序 B.实行海禁政策 C.重视商人作用 D.限制人口增长 8.明清时期,淮阳盐商在扬州、苏州建造同林宅地,相互攀比,徽商在徽州建造精美住宅,晋商建造的大院更显示出财大气粗。这可以佐证明清时期 A.建筑技艺日臻成熟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利轻义成为时尚 D.崇商重利之风盛行 9.清初,从土地分配的总体看,占地100亩以上的地主只拥有全部土地的30%,其余70%的土地则分散在各类农民手里,仅自耕农土地就占总数的60.5%,人数占户工总数的43.5%。这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 C.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 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 的突出表现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自波斯的商人 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将第Ⅰ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计分。请用蓝色或黑色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 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光武中兴 B、秦统一六国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3.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C、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D、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 是基于习俗。”的正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5. 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城邦内居住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B、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的新方式 C、有利于调动雅典人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 6.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不正确的是().A、中央对地方的治理渐趋加强B、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皇权,分散相权 D、强化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7.右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3.《荀子·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可见,荀子旨在A.强调以法治国的必要性 B.否认法治与权势的重要 C.论证法治是人治的补充 D.说明人治比法治更重要 4.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总件数 生产工具 件数 (约) 生产工具所 占百分比 铁农具 件数 铁农具所占 百分比 辽宁抚顺80余7796.2%6888.3% 山西长治36余3186.1%2167.7% 湖南长沙70余2130%1780.9% 广西平乐181余17093%9153.3%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铁器工具在北方被广泛使用 B.古代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铁农具已出现并运用于生产 D.铁制品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5.中国传统年画是一部风俗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时期鲜明的文化个性。对下面年画《男耕女织》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生活以“井田制”为前提 B.该场景最早出现于秦朝时期 C.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 D.反映了古代丰衣足食的生活 6.孔子形象在历史典籍中有诸多介绍。《庄子·外物》记载孔子“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汉代《春秋纬》颂:“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记载没有纯粹客观公正可言 B.孔子形象与儒学地位演变相关 C.人物形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D.历史人物的形象难以达成共识 7.漫画能够形象诙谐地反映历史事件。对如图所示汉初历史事件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最终导致了封国叛乱 B.弥补了分封制的弊端 C.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D.解决了君与相的矛盾 8.由亚洲协会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在纽约展出。以下文物可能出现在展览中的是 A.斜纹提花织物 B.粉彩瓷 C.珐琅彩瓷瓶

上海市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 1.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从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②印度河流域③黄河流域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2.下图为某同学学习时做的卡片,卡片的主题应是() A、法老 B、佛陀 C、史诗 D、种姓 3.“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 豆子、甘薯、辣椒、可可、香兰草和烟草等,其中玉米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他们”是指() A、玛雅人 B、阿兹特克人 C、印加人 D、雅利安人 4.古代某地先民曾进行如下政治活动,将人名刻于陶片之上,并 流放得票最多的人。参与这种政治活动的人是() A、有法定财产的女子 B、执政官家的男性奴隶 C、有声望的外邦学者 D、城邦成年的男性公民 5.“哲学”一次来源于希腊文,意味“爱智慧”。以下古希腊历史文化名人中属于哲学家 的是() A.、伯里克利 B、柏拉图 C、希罗多德 D、埃斯库罗斯 6.“公民法”和“万民法”的统一适应了古罗马() A、贵族的需求 B、疆域的扩大 C、文化的繁荣 D、基督教的兴起 7.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个千年帝国依然屹立于欧亚非三洲之间。该帝国是() A、东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查理曼帝国 8.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却留下了()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

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中世纪庄园 B、中世纪城市 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 D、门阀士族辖地 10.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的是( ) 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由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由封建等级制向等级君主制转变 1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 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12.某游客造访陕西姜寨遗址,他能看到的情景是() A、大量殉葬的奴隶遗骨 B、琳琅满目的青铜器 C、原始定居的复原场景 D、数量众多的甲骨文 13.商朝历史较夏朝更为可信,最主要的依据是() A、神化传说 B、甲骨卜辞 C、史籍记载 D、口述史料 1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 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礼乐制度出现于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 A、原始农耕 B、方国联盟 C、封邦建国 D、大一统国家 16.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社会转型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7.“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 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在复习时,可以多做试题,总结错题经验,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0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 1.20XX年1月12日,海地产生7.0级地动,引起天下遍及存眷。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定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此定名由来的汗青依据是() A.西班牙语是本地通用语言 B.麦哲伦举世飞行初次到达海地 C.哥伦布发明此岛宣布为西属殖民地 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谓的音译 2.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诉苦说“已往一个月的生存费就五个银币,如今十个银币还不敷。”这反应了西班牙出现了() A.贸易危急 B.贸易革命 C.代价革命 D.经济危急 3.下表所反应的征象产生的缘故原由是()

年份世界生铁产量(吨) 世界煤产量(吨) 1830 约1,600,000 30,000,000 1870 约12,250,000 220,000,000 A.煤铁产量激增B.人口激增C.“钢铁时代”到来D.工业化进程狂飙突进 4.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 B.电话 C.汽车 D.电影放映机 5.世界石油产量从1870年的80万吨提高到1900年的2000万吨。致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蒸汽机车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石油化工的发展 6.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7.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想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观察右图,西周分封时,将同姓诸 侯国与异姓诸侯国交错分布,其 主要目的是 A.分而治之 B.巩固统治 C.论功行赏 D.富国强兵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 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 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 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频繁更换丞相B.任用亲信和近臣C.建立刺史制度D.颁布“推恩令”3.《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一分工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相互牵制影响行政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A.中央权力逐步加强B.国家机构设置合理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官制日渐完善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6.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等)在离职时需接受审计监察,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哪一机构会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7.《十二铜表法》规定:要式行为(具备特定的法定形式或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果事后拒绝作证,要受“名誉减损”的处分,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他人也无须为之作证。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A.强调法律至上B.重视个人信用C.提倡人人平等D.注重社会和谐 8.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A.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权B.加强了内阁对国王的控制 C.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D.说明国王行政权完全丧失 9. 1787年宪法对联邦权力的规定采用了列举方式,凡未列举的权力均由各州保留,而对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5分,共75分。) 1.梁启超回忆故乡茶坑村的社会组织时说:“……,本保大小事,皆以“上祠堂”决之。”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 3.《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 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A.西周推行分封制 B.秦朝推行郡县制 C.西汉实行郡国制 D.美国实行联邦制 4.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以才能作为选拔标准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的“儒臣”指的是 A.节度使 B.参知政事 C.知州 D.三司使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的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 B.唐朝三省六部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推恩令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7. 在古希腊文明中,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特色,该制度 A.与小国寡民的国情相适应 B.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 C.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 D.强调了政党的领导作用 8.“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表明英国议会 A.行使最高行政权B.拥有最高的决策权 C.控制政府的决策 D.是维护王权的工具 9.法国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制 D.两党制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1.1920年9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集制,就是余粮制,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这些措施 A.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有利于战胜敌对势力的进攻 2.有学者把苏联某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归纳为: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符合这一特征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这些措施A.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B.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4.1946年后,由于苏联政府不断增加自留地的农业税额,农民不堪重税,纷纷砍掉自家果树,杀掉喂养的牛猪。为减轻农民负担,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A.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允许庄员拥有一定自留地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5.1923~1928年间,美国投机收益指数从100增到了400,而 工资指数仅从100增到112。这一现象 A.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B.凸显了消费的不均衡性 C.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D.导致了失业人数的激增 6.1930年,胡佛开始削减税收,并迅速扩大政府消费,进行大量政府投资。1932年,胡佛创建复兴银行公司,政府通过该银行直接借款给公司和银行。这说明胡佛政府 A.开始尝试国家干预经济 B.完全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C.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D.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实践 7.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 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这些抨击主要针对新政中的A.整顿财政金融 B.实行美元贬值 C.规定工资工时 D.调节工业生产 8.二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 民经济倍增计划》。这反映了日本 A.开始实行计划经济 B.限制私有企业发展 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9.1982年美国股票总值的69%,掌握在2.3%的家庭手中;1983年美国90%的家庭只占有全部股票的10.7%。而10%的家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11. 中国某一时期“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大自 然进军, 一、选择题(50 分) 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1.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 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 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2.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 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12.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B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 C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D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 ①②④ 3.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13.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 内地开放城市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14. 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 D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B 当时缠足运动兴起 4. 秦商鞅变法时即定下国策:“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此后,以农立国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具体原因不包括() . A维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必需 B 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相适应C当时主要穿满式服装 D 当时流行三寸金莲 15. 近代以来.中国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C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D 工商业的发展可以杜绝劳动力的流失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 转变了人们 的思想观念 5.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 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A地中海转移到了非洲东海岸 B 地中海转移到了太平洋沿岸 C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D 波罗的海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6.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下列哪一部 电影首映成功() A《渔光曲》 B 《风云儿女》 C 《歌女红牡丹》 D 《定军山》 6. “500 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 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 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17. 1929-1933 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 股票投机猖獗 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加剧 D 阶级矛盾激化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18. 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前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 枯萎。”导致如此恶局的原因是()7.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 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 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之一“领先地位” 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A个人能力不足 B 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 国际环境影响 D 灰心绝望情绪 19.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不.包括()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 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2016--2017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长春十一高白城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察举制 D.世袭制 2.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后,巡视制度作为反腐利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古代也有类似的巡视制度,下列官职中,行使这种职责的是 A.太尉 B.太守C.刺史 D.司空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4.《明史》:“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5.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 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 法则的理性精神 6.《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 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

最新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历史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本卷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中秋节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名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2.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皇帝制 3.唐初进士科只考时务策,后来先考帖经(熟读经史),再考杂文(文字写作)对策。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更是以“诗赋取士”。由此分析,进士科有利于( )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鉴别官员道德品质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4.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受到制约 B.君主专制强化 C.世袭制度消亡 D.地方权力削弱 5.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公职人员实行普选制 C.奴隶主阶级和有产者的民主 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6.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7.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作用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8.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议会制 B. 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 9.德国是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 A.民主主义 B.军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 理性主义 10.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