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原著材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原著材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原著材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原著材料

原著讲稿

第一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

第一节序言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恩格斯说:“这是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1844-1847年的笔记时发现了这份提纲。当时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时把《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发表时,恩格斯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高度评价了这个不足1500字的《提纲》,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19世纪40年代以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他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使唯物主义直截了当的登上了王座。后来他有出版了《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1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宗教的本质》(1845年),从而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费尔巴哈哲学虽然战胜了唯心主义,但由于他主张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的办法,二不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实现人类的解放,因此,它不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不能成为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这样一来,就给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一项任务,在唯物主义已经战胜唯心主义的历史时期,如何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列宁在谈到这一点时曾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意的不是重复旧的东西,而是认真地在理论上发展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应用于历史,就是说修盖好唯物主义哲学这所建筑的上层,这是理所当然的。”①《提纲》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写作的。

《提纲》共11条,每条都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提出来的,同时,又正面阐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其中,实践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横线,围绕实践观,《提纲》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一)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二)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旧唯物主义的错误;(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变革。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一)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虽然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则,例如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说:“思维和存在的真正关系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存在只能为存在所产生。”但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对存在、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却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有着重大的分歧。

正如恩格斯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在这里,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包括人在内的客观存在,都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费尔巴哈对“感性”的理解具有两个

缺陷:

第一、由于他没有从主体出发理解自然界,因而,他没有把自然看作是与主体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自然,没有看到自然界是打上了人的意志烙印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没有认识到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正在于它同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更没有看到现实世界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第二、费尔巴哈没有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现实世界,因而,就没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改造的对象,而只是看作直观的、认识的对象,从而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认为,人和客观世界有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二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基础上之上的,因此,如果没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不会有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作为改造的对象,然后才是认识的对象,为类认识的能动性也正是来源于实践活动的能动性。

但是唯物主义不这么看。他们在观察事物、现实和感性时,把实践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排除出去,从而把客观世界变成单纯直观和认识的对象,而人则成了消极反映和进行直观的镜子。

(二)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唯心主义同样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不了解什么是现实的自然界,一句话,不了解实践。因此,他们当然就不能从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个角度来看待认识的反作用,从而把认识的反作用提高到了不恰当的位置,认为意识可以离开实践和感性而独立发展。例如,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唯一能动和真实的存在,它是宇宙的基础,存在的源泉,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都是它的能动创造的结果。

所以马克思说:“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三)费尔巴哈对实践的错误的理解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就是说费尔巴哈原先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他把绝对精神作为自己哲学的研究对象。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理论活动或认识活动。费尔巴哈说:“暂只在一个人头脑中存在的东西就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就是实践。”因此,费尔巴哈所说的实践就过是一种为多数人所承认的理论。“需要说明的是,费尔巴哈虽然不能正确地了解实践,但他也提出过实践的观点,有时甚至给实践以很高的评价,并企图把实践包括到认识论中去,作为认识论的基础。他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所以应当承认费尔巴哈猜测到了某些类似的实践的观点。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就在于他十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缺陷,就在于它不能从容不迫实践出发理解物质世界,不能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认识和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点则是从实践出发理解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就认识论来说,新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基础和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与费尔巴哈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则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真理性”是指人的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现实性和力量”是指人的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现实及其规律,因而可以通过实践转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此岸性”则是借用了康德哲学的一个术语,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刺激人的感官而引起的感觉和表现,即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它可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对于人的无限认识能力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此岸”世界。

二、新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基本思想和旧唯物主义在这方面的失误

(一)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了解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因而,必定走向英雄创造历史的中华民族史观;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科学地解决了主观和客观、人的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说:“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别扭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是指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如爱尔维修、霍尔巴哈)和继承民这个学说的费尔巴哈和空想社会主义者。这种貌似正确的说法,必然导致如下两方面的错误:

环境决定论必然导致唯心史观。旧唯物主义既然承认环境、教育决定一切,那么,教育者是谁呢?决定社会环境的那个理发主体又是谁呢》?当然只能是极少数英雄人物。例如,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就是如此。他认为,资本主义么有制及其所决定的环境是造成人们愚昧无知和一切罪恶的根源,只有用理性和正义造成的社会主义环境,才会产生出身心健康的人。马克思用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解决了人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就是说,环境改变的过程,也正是人的革命实践活动的过程。

(二)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宗教,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消除宗教的正确途径是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消灭阶级和剥削。对此,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从世俗的、即现实的世界中寻找宗教产生的根源的做法。

2、费尔巴哈的不足在于他没有进一步探讨宗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指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里所说的“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分裂和矛盾,因为宗教说到底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不产物,是人类对大自然力量崇拜和敬畏的结果,这是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二是人与人的分裂和矛盾,因为宗教还阶级压迫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民而创制出来的思想工具,这是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

3、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要克服和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是解决人与人的矛盾,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使宗教产生的阶级根源不复存在。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还是解决人与人的矛盾,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因此,马克思才认为必须“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三)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是由于他不懂得实践

(四)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哲学叫作人本主义哲学或人本学,他说:“真理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既不是生理学,也不是心理学;真理只是人本学。”费尔巴哈脱离社会实践来观察人、认识人,因此,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他不可避免地具有两个错误: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从实践入手,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因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这一论

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人的本质不是其自然存在中生而就胡的东西,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属性;(2)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着的。

(五)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从而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社会;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此,马克思从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实践。首先,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次,实践构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再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旧唯物主义对社会本质的错误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做过规定,他们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方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包括每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并非专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关系。可见,直观的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一)新、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不同。

这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一咱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旧唯物主义相对立,“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所讲的“人类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这里所说的“人类”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是指无产阶级来讲的。哲学是有阶级性的,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管他自己多么不愿意或想不到是这样”。

(二)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一切旧哲学只是为了说明世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一切旧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哲学,也包括唯心主义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而没有为自己的哲学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但是,应当注意的是,马克思所说的“改变世界”,并不是抽象的实践,而是指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他又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它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这清楚地说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就在于它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第二讲《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第一节序言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论》的核心内容是全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其中主要是阐明德国古典哲学是怎样通过费尔巴哈这个中介环节而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也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批判了唯心

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和不可知论等错误观点。

从《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论》一书的体系结构来看,它包括一个序言、正文四章、一个结束语和一个附录,附录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序言的中心内容是叙述恩格斯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同时也说明了把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附录发表的原因和意义。

第一章主困是全面评述黑格尔哲学,论述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实质,分析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指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剖析了黑格尔哲学家摧在矛盾是其历史必然性,阐明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出现及其意义。

第二章主要是评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三章主要是评述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尤其是他在宗教哲学和偷哲学上所表现出的唯心主义观点,分析和说明了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

第四章主要是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批判地继承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如何概括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如何总结了工人运动的实践,从而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和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结束语指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无产阶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物质武器,“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关于1888年单行本序言

恩格斯关于1888年2月在伦敦所写的《费尔巴哈论》单行本序言共有五段,主要讲了四层意思。

1,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很早就有的一个心愿

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决不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家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克服民黑格尔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糟粕;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和自然观上的开而上学,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想把他们的学说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讲清楚,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早在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2,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对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思想战线斗争的需要

“马克思的世界观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中都找到了代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蓬勃发展的国际工人运动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如蒲鲁东提出的用”保护私有财产“的办法来摆脱资本主义的困境,巴枯宁提出的摆脱国家的限制和束缚,”向一切国家包括最民主的国家帮助和争取普选权的办法建立生产合作。

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在欧洲和北美的各个主要国家中,资本主义不仅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而且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这种矛盾和斗争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种对革命理论和革命实

践的浓厚兴趣,他们对指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怕得要死。就有了所谓的新康德主义和新黑格尔主义。

新黑格尔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从右的方面复活黑格尔哲学的各种思潮的总称。他们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完全抛弃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改造为绝对经验,抛弃了黑格尔以唯心主义形式提出的社会是有规律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思想,宣扬黑格尔保守的国家学说和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

新康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德国,时期代表人物是朗格(1828年——1875年)和李普曼(1840年-1912年)。新康德主义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分化为两派。一派是以柯亨(1842——1918)为代表的马堡学派,一派是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弗莱堡学派。马堡学派侧重于歪曲地利用自然科学来论证康德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弗莱堡学派则以熟知历史文化见长,侧重于用新康德主义的基本观点论证社会历史问题。其共同特点是从右的方面弘扬康德哲学。

3,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直接原因,是施达克对费尔巴哈的错误评价

费尔巴哈于1839年发表了他的哲学独立宣言书——《黑格尔哲学批判》,宣告了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决裂。1841年,又发表了其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的这两部著作,尤其是《基督教的本质》一书,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使唯物主义直接了当地登上了王座。丹麦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施达克写了一本名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小册子来保护费尔巴哈。施达克的用心虽好,他对费尔巴哈的评价却是错误的。他根据费尔巴哈“想念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目的”,想念理想的力量“,就断言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这表明施达克不懂得什么是唯物主义这一涉及划分哲学路线的理论,没有真正理解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恩格斯批判施达克,要还费尔巴哈的“信誉债”,“完全承认,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4,发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说明

恩格斯在把他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单行本拿去付印以前,又重读了一遍1845年——1846年间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旧稿,读后,恩格斯感到有两层意思应当交待清楚。

其一,旧稿不适合全面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要求。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等,虽已提出,但是,对地范畴的表述还是不够准确。

其二,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所定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因为这个提纲第一次提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

二,哲学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导

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德国古典哲学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社会的产物,是德国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意识形态,是进步的德国资产阶级反对落后的封建贵族斗争的反映,因而,它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德国资产阶级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

1,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

恩格斯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说:“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指施达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也就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德国古典哲学就是产生于这一时期。

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德国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

早在16、17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消除了封建割据状态,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然而,从18世纪末到1848年革命前,德国一直是一个封建贵族专政的专制国家,封建割据状况严重,38个诸侯国拥有自己独立的税制、货币和度量衡制度,有独立的内务、外交和军事自主权,从而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恩格斯在谈到18世纪末德国社会的这一状况时指出:“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国内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极端凋敝。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遭到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

另一方面,正在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是软弱的、妥协的、保守的

2,格尔哲学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哲学

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则是德国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导。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思想。费尔巴哈则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猛烈轰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礼堂,以此启迪人们的思想。

与英、法相比,德国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德国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没有形成一支与封建贵州相搞衡的力量,因此,德国资产阶级不敢而且也无力用革命物手段来解决与封建贵州的矛盾,特别是当它进行革命时,英、法的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宗教唯心主义,不敢公然反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德国社会历史的基本状况,决定了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具有二重性的阶级实质。一方面,德国哲学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具有唯心主义和保守的特性;另一方面,德国哲学反映着德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封建统治现状的革命要求,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因而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亨利希?海涅,在1833年定的关于德国宗教和哲学的论文中说,德国哲学实际上是给下一代的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是德国未来革命的序幕,并称赞黑格尔是完成了德国哲学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断言:经过哲学革命后,将会发生巨大的政治变革。

三,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1,守命题中的革命因素

一般人都把“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看作是黑格尔哲学中最保守的一个命题,因为这一命题本身包含着对现状的肯定,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王国、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恩格斯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一命题中的革命因素:

其一,现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

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决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

其二,现实性不是某些事物所因有的永恒不变的属性,现存的都应当是灭亡的。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衷亡的现实的东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

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来说已经是不合理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理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这一方法推论下去,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转变成了另一具命题“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应当出现的”。

2,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

黑格尔哲学的这一合理内核和革命意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人的思维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也就是说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终点和顶峰,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其二,人的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也就是说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是无限发展的,没有绝对不变的状态,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这就结束了形而上学的历史观。

一名话,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就在于它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和形而上学的历史观。

3,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其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恩格斯认为,在辩证法面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其二,辩证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和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

其三,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

4,格尔哲学的成就

其一,黑格尔哲学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以往全部哲学的发展。

其二,黑格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个体系的谜宫而达到真正、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四,格尔哲学的解体

1,黑格尔哲学解体的原因

绝对精神的运动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逻辑阶段又分为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概念论又分为主观概念、客体和理念。理念又分为生命、认识和绝对理念三个阶段。自然阶段又分为机械性、物理性和有机性三个阶段。精神阶段也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主观精神(灵魂、意识、精神)、客观精神(法律、道德、伦理)、绝对精神(艺术、宗教、哲学)。这样一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就不能不同它的革命的辩证方法发生矛盾。具体地说,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发展是无限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可是,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则认为绝对精神的发展有一个终点,即认识有终点,真理有顶峰。

其二,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则要求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的社会和国家。

其三,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发展是普遍的,依次相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应当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则否认发展的普遍性,他认为绝对精神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绝对精神的发展是唯一真实的发展。

其四,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朱和基础,而其唯心主义的体系则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具体的有限事物之中,而在抽象、无限的绝对精神中,一切矛盾都将调和起来。

2,黑格尔哲学解体的序幕

3,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

五,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

1,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功绩

主要表现在:

其一,它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唯心主义的长期统治下,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登上了王座。

其二,揭露了宗教神学,指出了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

其三,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炸开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其一,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唯一真实的物质世界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其二,意识和思维不论看起来多么抽象和超感觉,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

其三,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3,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

机械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第一个缺陷。形而上学性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局限。其基本特征就是“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历史领域中的非历史观点,即唯心史观是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第三个局限。

4,费尔巴哈哲学没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因

六、评述哲学路线的标准

1,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源和提出

哲学基本问题的真正提出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基本总是第一方面的内容,恩格斯作了三点说明。第一,唯心主义和宗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第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上术语只是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的。第三,在批判唯心主义时应充分认清其哲学上所存在着的党性原则,反对超越论。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绝大多数哲学家对此都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3,施达史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上的错误

其一施达克的标准不符合哲学史的实际。

其二施达克的标准在逻辑上也是不能成立的。

其三施达克的标准不符合历史事实。

七、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1,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

(1)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核心思想

恩格斯说:“费尔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他是希望使宗教完善化。”费尔巴哈自己有过

清楚的交待:“人类的各个时期彼此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只有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是根深蒂因的。心不是宗教的形式,因而宗教也不应当存在于心中;心是宗教的本质。”概括费尔巴哈的这段话,再结合费尔巴哈的一贯思想,可以把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概括为如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情关系或心灵关系。感情又具体地表现为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感情上的联系。只要有人类,就会有宗教。但是,费尔巴哈认为感情有两种,一种是人对人的感情,一种是人对神的感情。由此便决定了宗教也有两种:一种旧的、有神的或关于上帝的宗教,一咱是无神的、没有上帝的宗教。费尔巴哈批判宗教,针对的是前者,而后者,他信为是一促合理的,应当积极加以提倡的新宗教。在费尔巴哈看来,我们今天的新宗教的任务就是要和打破这种歪曲的形式,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联系以其本来的面貌表现出来,即叫它通过人和人之间的性爱、友谊、同情、舍己精神等关系直接表现出来。

其二,人类历史借以区别的,仅仅是宗教的变迁。全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变迁的历史。相应的,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也应当以宗教变迁为标准。由于人的本质对象化为宗教,因此,宗教就成了社会历史的主体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宗教史也就是人类史。针对费尔巴哈在宗教问题上的两个错误观点,恩格斯逐一进行了批判。

(2)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批判

一是,恩格斯认为,宗教与人的感情不是一回事,感情关系与人类共存亡,宗教则不然。宗教则是一种历史的现象,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宗教将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归于消灭。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费尔巴哈实际上就是想“根据一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建立真正的宗教,这等于把现代化学当作真正的炼金术。”

二是,恩格斯慈善了费尔巴哈夸大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反宗教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把人类历史说成是宗教变迁史的错误观点。

其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不是宗教变迁决定历史发展,而是历史发展决定宗教变迁。

其二,无论哪一种宗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只能起一种影响作用,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也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当它们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宗教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其三,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运动都伴有宗教的变迁,“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只是就身心健康存在的三种世纪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而言”。

(3)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危害

从分析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两个错误观点入手,恩格斯从以下两个方面指出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的危害性。

一是费尔巴哈把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尊崇为宗教,是对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政党的纯粹的感情关系的可能性的破坏。

二是费尔哈用宗教变迁来划分人类历史,抹杀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人们对阶级斗争的理解成为完全不可能。

2,费尔巴哈的伦理哲学

(1)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所谓抽象的人是指他所讲的人不是生活在某一时期、某一社会,不是属于某一集团或阶级的具体的人,而是既不属于任何时代,也不属于任何社会,又不属于任何阶级的纯粹生理学意义上的人。

费尔巴哈伦理学出发点的抽象性决定了其伦理学自身内容的抽象性。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虽然从形式上年是现实的,但从内容看则是空洞的、贫乏的。黑格尔则相反,黑格乐的伦理学从看是抽象的、空洞的,但从内容上看则是现实的、具体的、丰富的。

(2)费尔巴哈的善恶观

善与恶是伦理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但在对善、恶问题的理解和研究上,费尔巴哈同黑格尔相比,也是十分肤浅的。

黑格尔虽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在对善恶问题的理解上却富含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善是指意志的肯定方面,恶则是指意志的否定方面。他把善和恶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善就是绝对的善,恶就是绝对的恶,二者只有对立,没有统一。

(3)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道德基础和道德原则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任何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是,人人先天所具有的这种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要受到来自两个方面因素的限制,即所谓、双重的矫正“。一是来自自己方面的自然的限制,即所谓“洒醉之后,必定头痛;放荡成习,必生疾病”。二是来自别人方面的社会的阻力,即人们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受到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的限制。因此为了使每一个人都能普遍地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必须遵循如下两条道德原则:第一,要正确估计自己追求幸福行为的自然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自我节制;第二,要正确估量自己幸福行为的社会后果,尊重别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即所谓、对人以爱“。一句话,“对已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好永远是爱!),这就是费尔巴哈的道德的基本准则,其余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准则推出来的。”

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要想做到“对已对人都有利”

是根本不可能的。恩格斯一针见务地指出费尔巴哈的这一道德原则的实持,他说:“二者必具其一:或者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是以每一个人无疑地都有这些满足欲望的手段和对象为前提,或者它只向每一个人提供无法应用的踵,因而它对于没有这些手段的人是一文不传真的。”

不仅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空想的,而且,他的道德前提和基础,即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在阶级社会中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恩格斯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大阶级社会中没有平等权利的事实,驳斥了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

恩格斯不仅抵制了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基础的空想性,而且还进一步剖析了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阶级性,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原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为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资产阶级的证券交易所就是最高的道德殿堂,而在交易所中买空卖空、做投机生意的人,就是最有道德、最高尚的人。对此,恩格斯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其一,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来到证券交易所的,这符合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道德基础。

其二,资本家在证券交易所中的投机牟利完全符合费尔巴哈伦理学的道德原则。

其三,证券交易所里充满了对人以爱的道德原则,所它是最高的道德殿堂。

随时随地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神……。这样以来,他的哲学中的最后一点革命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老调子:彼此相爱吧!不分性别、不分等级地互相拥抱吧,――大家一团和气地痛饮吧!”费尔巴哈的对人以爱的道德原则是资产阶级镇压工人的“毒辣的皮革和枪弹的甜蜜补充”。

(3)恩格斯对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的阐述

道德具有历史性。

道德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

3,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

其一,认识根源。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的作用,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社会实践。恩格斯说:“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

其二,社会根源。费尔巴哈为什么不能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和审视人,为什么始终认识不到实践的意义和地位?说到底,就是因为他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没有轩身于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当中。1836年,费尔巴哈在布鲁克堡这一穷乡僻壤中过着孤陋寡闻的生活。他不了解1848年革命的意义。这样就使得他无法认识和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无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八、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所进行的改造

黑格尔和费尔哈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顶峰,也是资产阶级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他们的哲学都是有缺陷的。黑格尔哲学中虽然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受其唯心主义保守思想的影响,而不能发展。费尔巴哈虽然抵制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但他把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也一起扔掉了,因而,他并没有把唯物主义哲学推向前进。1,马克思和恩格斯批斗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传统,创立了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

其一,费尔巴哈仍然与以往的哲学家一样,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看作是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具体科学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其二,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也停留在半路上。他斩下半截,即对自然界的了解是唯物主义的;他的上半截,妈对社会历史的了解由是唯心主义的。

其三,费尔巴哈对待黑格尔的态度也是不对的,他并没有批判地克服黑格尔哲学,而是简单地把黑格尔当作无用的东西抛在一旁。

其四,费尔巴哈哲学虽然从形式上看,研究的是现实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内容则是抽象的,贫乏的。

因此,直到费尔巴哈为止,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仍未产生。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哲学派别。我们知道,早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哲学上都是接近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者,在政治上则是激进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1843年秋到1844年春,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的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和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2月,恩格斯在《德国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中也可以看出,恩格斯同样也完成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列宁曾经说过,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奠定了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石。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新的哲学派别,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以往一切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对此,恩格斯讲了两点:

其一,恩格斯指出,他们所创立的这个学派是一个唯物主义学派,因此,这个学派同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哲学是根本不同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这个哲学派别,则不附加任何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坚决主张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按照客观世界所呈现在们面前的那样来理解、说明客观世界;坚决主张从事物本身的联系中去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决意毫不怜惜地牺牲一切和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

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这个学派是一个彻底的学派,因此,它同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同,他对自然界的理解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哲学则坚决主张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即不仅要把唯物主义原则应用于自然界,而且,还要把这一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不仅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还要应用于社会科学。正如恩格斯所说,“除此以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更多的,只是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

(至少地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中去了。

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正如恩格斯所说:“仅仅宣布一种哲学是错误的,还制服不了这种哲学。像对民族的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伟大创作,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加以消除的。”基于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采取了科学的态度,即从黑格尔哲学的本来的意义上“扬弃”它,、就是说,要慈善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保守体系,吸取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改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其革命的辩证方法,即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看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思想,矛盾是事物一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的思想,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形式和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的思想,以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过程从而提示要领的矛盾运动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改造的实质就在于黑格尔的要领的辩证改造为善于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做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其一阶段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黑格尔不彻底的辩证法改造为彻底的革命的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终点,真理有顶峰,而这个终点和顶峰就是黑格尔哲学;同时,他又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有一个终点,这就是普鲁士王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恢复了黑格尔哲学的革命一面,把黑格尔的辩证法贯彻到了包括认识和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这就是(1)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不仅过去有发展,而且,将来也处在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中。“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人类的认识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它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继承。

九、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恩格斯认为,推动哲学前进的真正动力“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因此,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说到底者是由一定的社会实践以及由它所制约的自然科学的状况所决定的,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依据,哲学则是以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的成果。

1,然科学的发展敲响了形而上学的丧钟

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在本质上已经由15-18世纪时期的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和研究材料的科学。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把搜集来的材料加以整理,把已经获得的对个别事物的认识加以分析,从联系和发展中对事物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找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例如,这一时期出现的生理学就是研究生物有机体生长和活动的种种过程;胚胎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地质学则是研究地壳逐渐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这样一来,形而上学的丧种也就敲响了。

2,自然科学中三大发现的哲学意义

(1)胞学说表明有机界有着共同的结构和发展规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联系性和统一性。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证明了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3)达尔文进化论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的神学史观。

三大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不仅使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界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可以发现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最为详尽的阐述

1,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

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为类社会的历史上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一般运动规律“,简言之,就是要发现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社会运动的规律根源于社会存在。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社会历史领域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等等。

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则是指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相联系而表现出来的规律。

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1)社会规律与自然自然的区别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人而独立进行,它说到底不过是人的自觉活动的结果。

(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联系

其一,社会历史虽然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的结果,但是,人的目的和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都要受到社会存在及其规律的制约。

其二,人类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预期的,但它实际产生的结果却不是或至少不全是预期的,这就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的发展具有相似的情况。

其三,尽管人们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社会的发展往往既不是这些人所希望的这样,也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那样,而是作为历史合力的另外的结果。

(3)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和动因的方法和途径

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探索这一动力的动力的时候,主要遵循如下两个途径:其一,要注意探究使广大群众、整修民簇和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

其二,要注意探讨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这一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的只能是社会基本矛盾,只能是物质的因素。

3,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有阶级就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两大对抗阶级经济利益的根本冲突,正如恩格斯在分析近代阶级斗争发生的根源时所指出的:“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一样,都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利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具体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其次,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量变过程中。

4,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生产关系不能与之相适应;于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便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标志着新的社会形态形成,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是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无论是阶级社会,还是非阶级社会都是如此。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国家、政治和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决定法

法同国家一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随着国家了阶级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国家和阶级的变化而变化。其基本职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和政治、经济利益。

(3)济基础决定哲学

(4)经济基础决定宗教

其一,从宗教的产生看,“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

其二,从宗教的发展来看,宗教的变迁取决于经济关系的变化。

其三,宗教改革运动也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三讲《反杜林论》导读

第一节序言

《反杜林论》写于1876-1878年间,先以论文形式陆续发表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机关报《前进报》上,1878年7月汇编出版。这部著作是当时德国社会主义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产物,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产物。恩格斯在初版序言中,对这本书的写作原因作了扼要的说明。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期,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各国党积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积蓄革命力量,准备未来的战斗。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中心,已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在1871年统一之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剥削的加深,无产阶级同地主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蓬勃高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工人政党实现统一,对统治阶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一方面积极支持俾斯麦政府用暴力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大肆宣扬各种浅薄庸俗的折衷主义,企图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抵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巨大影响。这时,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接近社会主义,而又企图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革命斗争;既想从理论上概括飞速发展的各门科学,而又坚持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他们滥造了种种“体系”,冒充科学权威,妄想出人头地。杜林就是这种假科学在工人运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杜林(1883-1921)从1867年起就攻击马克思主义。1875年前后,他以社会主义“行家”和“改革家”的面貌出现,著书立说,拟议要在科学中实行一次完全的“变革”,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攻击,他宣扬折衷主义,用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反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散布庸俗经济学观点,肆意歪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用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对抗科学社会主义。杜林是马克思主义当时最危险的敌人。

杜林的反动思想直接危害着当时德国工人党的健康发展。1869年建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即爱森那赫派,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但是在理论上还很不成熟。1875年,它在同拉萨尔派实行合并时,由于无原则妥协,没有同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划清界限,因而在党内滋长了对机会主义的迁就情绪,使杜林的反动理论得到了泛滥。有各的机会主义者伯恩施坦、莫斯特、恩斯和费里切等,都成了狂热的杜林分子。他们无耻地赞颂杜林是“科学领域内最热心、最果敢、最勤奋的首领”,称杜林的著作是“划时代的著作”,并且采取阴谋手段,迫使党的《人民国家报》发表他们吹捧杜林的反动文章,妄图把杜林的荒谬理论散布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些人和杜林勾结一起,形成了一个机会主义的小宗派,“一个未来的单独的政党的核心”(第379页)①更为严重的是,杜林对资本主义不痛不痒的“批评”和对共产主义的虚伪“称赞”,甚至骗取了党的左派领袖倍倍尔等人的支持和信任。倍倍尔在1874年就匿名发表文章,称赞杜林的“基本观点是卓越的”。党的刊物也转载杜林歪曲马克思学说的著作。这就给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媾德国工人阶级居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如果让杜林之流的阴谋得逞,必将会给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彻底批判杜林,捍卫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就成为德国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迫切任务。恩格斯指出:“德国社会党正在迅速地成为一种力量,但是,要使它成为一种力量,第一个条件是不让这个刚刚赢得的统一受到危害。而杜林博士却公开地着手在自己周围建立一个宗派,一个未来的单独的政党的核心。因此,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闪必须应战,把斗争进行到底。”于是,恩格斯便放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着手对杜林的批判。

恩格斯在写作《反杜林论》的过程中,得到了马克思的积极赞同和协助。1876年5月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研究对杜林的批判问题,马克思立即轵说:“我的意见是,要不顾一切,批判杜林”。(《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4卷,第500页)马克思积极协助恩格斯收集有关资料,看过这本书的全部手稿,并且亲自写了政治经济学编第十章,批判了杜林关于经济学说史方面的错误。所以说,《反杜林论》所阐述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共同的观点。

杜林的社会主义是以所谓新哲学体系的最终形式出现的。恩格斯为了彻底粉碎杜林的“体系”,清除当时德国流行的各种资产阶级学说“体系”的影响,并在批判中充分发挥自己对每个问题的科学见解,在《反杜林论》中涉及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了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为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而这一阐述包含了相当广泛的领域。”(第49页)恩格斯总结了《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三十年来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以百科全书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9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集中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达到的成果。全书围绕着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并运用这些原理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反杜林论》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和崇高的战斗风格,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反杜林论》的发表,粉碎了杜林一伙的进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加强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了党的统一和团结。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反杜林论》一书“所主张的观点已经深入科学界和工人阶级的社会意识中。——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在世界一切文明国家里。”(第55页)因而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反杜林论》主要内容

一,分类。先验主义

这一章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批判了杜林从原则出发构造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划清了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界限。

1,批判杜林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阐述思维是对外部世界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杜林把哲学对象分成三类,即一般原则、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他认为,存在和意识的一般原则先于经验,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之前,它们是构成各种知识和事物的“终极分子”或“基本元素”。这些原则一旦被发现,就可以用来说明一切,只要把它们应用于自然界和为类社会,运用于自然界和为类社会,自然界和为类社会就应当与之相适应。于是,他就按照“原则走在前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跟在后面”的“逻辑次序”,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分成世界模式论、自然哲学和人的学说三个部分。对杜林哲学体系的这种唯心主义先验论原则,恩格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恩格斯指出,作为杜林哲学出发点的所谓原则,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是从他的头脑中臆想出来的。这种先于事实,脱离实践,从原则出发来构造知识和世界的观点,是一种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杜林关于原则先于物质世界,从原则出发来构造现实世界的荒谬观点,不过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抄袭和模仿。

杜林割裂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关系,把思维看作是脱离自然界和人,从一开始就和自然界相对立的某种现成东西。恩格斯批驳了杜林这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深刻地阐明了意识或思维产生的物质根源,进一步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他指出思维和意识,只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第74-75页)这清楚地说明,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倒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根本不能离开人和自然界而独立存右。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遵循着同一个辩证的运动规律。那种脱离自然界和人的思维,不是别的,不过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变种,上帝的别名而已。

2,批判杜林的形而上学的“终极真理”体系,阐述人类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杜林鼓吹关于存在形式的先验原则就是要从某种神秘的概念或原则出发,来构造现实世界,建立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下班所谓“终极真理”的哲学体系。恩格斯批判了杜林这种形而上学谬论,论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正的科学认识并不是头脑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对外部世界及其规律的反映。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是人类在实践中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恩格斯指出,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并推动科学从部分到整体一步步地揭示世界各种过程的内在联系;而且就无限世代的人类来说,也具有认识整个世界一世联系的无限能力。但是,对无限世界作恰如原状的、毫无遗漏的科学陈述,这无论对我们还是对所有其他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不可能的。这是一具矛盾:“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第76页)这就是说,人类是无限的,一定时代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这种矛盾只能在人类无限发展的前进中不断地解决;它推动人们不断实践,不断认识,是人的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

杜林对认识过程中的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辩证法根本无知。他离开认识的相对性和有限性,只讲认识的绝对性和无限性,从而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他狂妄宣称,自己的哲学是完成了绝对真理认识的“终极体系”,解决了科学的最终任务。事实上,这就等于封闭了一切科学向前发展的道路。

3,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的先验主义,阐述理论思维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关系

杜林认为,和存在的基本原则一样,纯数学也是先验地从人的头脑中构思出来的,它的对象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和想象物”。他把纯数学看作与现实世界没有任何联系,以此作为自己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重要根据。恩格斯批判了杜林这种先验论观点,通过分析数学对现实世界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理。

恩格斯指出,和一切科学一样,数学具有脱离任何个人特殊经验的独立意义,但它决不是先验的。纯数学为了反映外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人们计数的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的以经验为根据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和其他科学一样,数学也是从人们的需要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数学中的公理也并不是先验的,它们是在实践中经过千万次的重复,才逐步在人的意识中有了不证自明的性质。同时,这些从现实中概括出来的数学概念、公理,都是一些抽象的观念和命题,人们只有从容不迫实际出发加以具体应用,深入研究现实事物的关系,才能继续前进。如果忘记了数学对客观世界的依赖关系,片面夸大数学的相对独立性,那末,“一切抽象在推到极端时都变成荒谬或走向自己的反面。”(《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9页)

二,世界模式论

这一章继续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阐明了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1,判杜林从思维引出世界统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阐述世界统一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唯物主义原理(第80页——3段)

杜林从唯心主义先验论立场出发,认为世界的统一性不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而是从思维中引出来的。在他看来,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事物联合为一个统一体,所以存在一旦被思考,它就在人的思维中变成了统一体;又因为存在总是和思维相符合的,被思考的存在、世界概念是统一的,因而现实存在、现实世界也就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于是天堂、地狱之类的彼岸世界就被排除了。这样,杜林借助于‘我们的统一思想“就使存在的”唯一性“变成了它的”统一性“。

恩格斯首先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对思维的形而上学歪曲,阐明了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指出:“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第81页)在思维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杜林只承认综合,否认分析。这种没有分析的综合,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谬论。杜林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就是靠这种思维的综合得出来的。

恩格斯接着批判了杜林颠倒思维与存在的真实关系,阐述了世界统一性的客观性。恩格斯指出,思维“只能把这样一种意识的要素综合为一个统一体,要这种意识的要素或它们的现实原形中,这个统一体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第81页)就是说,世界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世界作为物质的统一体,在人们对它思维之前老早就存在了。客观存在的统一性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中的统一性观念的前提和根据;思维中的统一性观念是第二性的则对客观存在的统一性的反映。所以,恩格斯讥笑杜林说:“如果我把鞋恻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那它决不会因此就长出乳腺来。”(第81页)杜林那种关于存在的思想是统一的,因而现实中的存在也一定是统一的观点,就是妄图从思想中引出外部世界的统一性,并要外部世界与之相符合。这种观点,不过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观点的翻版。

2,判杜林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观点,阐明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唯物主义原理

杜林认为,存在是唯一的,是包罗万象的,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存在发展出

来的,因此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存在。杜林这种关于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不能说明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完全是一句空话。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说到存在,并且仅仅说到存在的时候,统一性只能在于:我们所说的一切对象是存在的、实有的。“(第82页)也就是说,世界统一于存在,这是对包括精神在内的一切对象的最一般的说明,只是说一切对象是”存在“着的、”“有”的,也即在“有”这点上它们是共同的、一致的。至于这些对象的其他共同性,经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德行,那是不能根据一切对象都存在这一点来确定的。唯物主义说这种存在是物质;而唯心主义则说这种存在是精神。所以,“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糊其词的折衷主义廉洁,不仅不能揭示世界的本质,反而掩盖了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事实上,杜林用“存在”一词来概括世界的统一性,也正是要掩盖其唯心主义观点。他所理解的存在,不是一般唯物主义所说的客观世界,而是他所想象的先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虚无观念,是真正的虚无。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决不是用简单的三言两语所能证明的。这是要由人闪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经过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长期艰苦研究,不断揭示和概括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与精神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逐步证明人拓我们视野之外遥远的星体上,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如何,许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媾的物质作为不依赖于精神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世界统一性只能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并不在于它的存在。

3,露杜林的世界模式论的唯心主义本质,指出它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剽窃

世界模式论,是杜林用逻辑模式或范畴来构造现实世界的荒谬理论,它是杜林运用先验主义方法,从先于现实世界的抽想的“存在”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概念推导出来的一套观念体系。它们基本思想、结构顺序、主要概念,甚至一些细节,几乎都是从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抄来的。所不同的是,在杜林的世界模式论中,质、量、度等概念之间没有丝毫的内在联系,它根本否认矛盾,完全抛弃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讲《〈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第一节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57年8-9月,是马克思为当时计划要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起草的“总的导言”。

不久,马克思更加详细地拟定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决定把整部著作分册来定。1859年初,马克思把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作为第一分册出版,没有发表这篇《导言》,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我把已经起草好的一篇总导言压下了,因为仔细想来,我觉得预先说出正要说明的结论是有妨害的。”这篇《导言》是1902年在马克思的遗稿中发现的,1903年由柏林《新时代》杂志首次发表。

《导言》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批判中创立的。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地分析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告别是批判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

《导言》虽然是一个手稿,但它不仅同马克思的其它著作一样,贯穿着极为深刻,极为丰富的唯物辩证法,而且是马克思第一次阐明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在马克思以后的著作中,都没有像导言部分这样集中地专门地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问题。因此,《导言》在马克思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导言》共有四节。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作为客观的历史进程,是贯穿这四节的基本思想。各节从不同的方面着重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蝗,也必然要在历史发展中灭亡的这一总的观点,从根本上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是一般的、永恒的自然形态的错误观点。

第一节是通过物质生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历史性质。

第二节是通过分析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阐明了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深刻地揭露和批斗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把四个环节割裂开来,抹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过渡性的错误观点,从而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

第三节是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把唯物辩证法具体化了的抽象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叙述方法上,使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发生了革命的变革。

第四节是马克思为创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出的设想和拟订的写作提纲,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置于同生产力以及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才能阐明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主要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物质生产

政治经济学要科学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首先必须正确地对待物质生产。这是因为:一方面,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自重家派以来,都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物质生产的绝对形式来研究。他们错误地把资本主义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客观经济规律,看作是支配一切社会形态的永恒的自然规律。要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就必须从分析物质生产开始。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生产是一切社会顾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一原理,政治经济学要科学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也必须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物质生产,揭示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所以马克思在<<导言>>第一节的开头就指出:“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二、资产阶级政治学把孤立的个人作为出发点的错误

马克思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自然是出发点。”这就是说,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是代表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但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却抛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有所谓“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出发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这一错误观点,马克思从两个方面作了分析批判。

首先,马克思指出,“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是一种虚构,其用意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承担者资本家说成是从来就有的,是自然造成。

其次,马克思阐述了那种认为脱离社会的、孤立个人的观点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个人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

三、“生产一般”与生产具体

人类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以,马克思说:“说到生产,总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这就是说,生产总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个人的生产,没有脱离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个人生产。因此,对生产不能泛泛地、一般地考察,应该对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生产进行具体的研究。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不同历史阶段上生产的社会性质和不同特点。

当然,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会存在着某些共同点。如果把这些共同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试题#(精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问世于1848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地阐述科 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一文。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揭示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和规律。 5、《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 【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句话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的。意思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的活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一旦离开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就将停止,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如何认识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答: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得理论只能从实践中来,又不懂得获得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了用于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费尔巴哈和其他的理论家一样,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正确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东西。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特点。】 3、试概括《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答:《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了《宣言》中所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段话表明,《宣言》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基本观点是:1)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即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3)无产阶级只肯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4、恩格斯如何阐释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1)自然科学是唯物辩证法产生的重要前提,要确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必须研究自然科学。 2)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 首先,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抽象的,它是由人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决定 的。(2 分)其次,人的本质不是由他所处的某一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决定的。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2分)最后,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 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具体的历史的。(1 分) 2、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1 分)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1 分)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1 分)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 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能动的方 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他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 分) 3、简述对“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这一论断的理解。 这句话是说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对市民社会的直观,市民社会是指将私人利益关系作为总和的社会。 (1 分)旧唯物主义以它为基础,用关于个人功利的观点来说明结成政治社会的必要。(1分)新唯物主义不仅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且认为人既在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过着社会生活,又在社 会关系中生活。( 1 分)因此,“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 分)其涵义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社会,或是一定社会关系所制约的从事实践活动 的人。( 1 分) 4、简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以未展开的形式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1 分)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1 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1分)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 分)贯穿《提纲》的中心线索是实践观点,它是《提纲》的核心思 想和灵魂。(1 分) 5、如何理解“宗教上的自我异化”? “宗教上的自我异化”是指一切宗教都把整个世界分成两部分:一是人们生活其中的人间世俗世界,(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题

学习经典著作的方法是什么?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问题马克思一生的主要理论贡献有哪些? 句子1、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 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1、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2、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 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 3、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 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 4、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 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句子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 3、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 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4、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 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问题:1、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 3、人的本质是什么? 句子:1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2、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3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资料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语句分析 1.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 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劳动过程不仅使劳动对象发生形式变化,而且使劳动者的目的和力量体现、凝结在劳动对象上,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变成劳动本身的对象体现,所以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然而,国民经济却假定资本是一个当然的前提,那就使得劳动失去了本质意义,而只是为资本服务。这就表现在:当劳动产生出物化的劳动产品的时候,也就是劳动实现的形式,但是工人在此时失去了劳动产品,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所以劳动的现实化就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此时,劳动本身的产品化就代表了工人劳动价值的丧失,资本家获得了劳动的对象劳动产品,他们对劳动的占有就是劳动产品脱离工人的异化的表现。 2.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 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理论上,人与自然界在渊源上是统一的,这是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而在人类处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过程中,自然界就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存资料作为人类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又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实践对象去挖掘,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不但是实践的对象,还是人的组成部分,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存在,与人密切相关。这样,自然界的利益就和人的利益统一起来。 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本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是指一个物种本身所具有的与他物相区别的‘形式’,就是一个物种的本质。而一个物种的本质总是体现为其生命活动的意义,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它自身本质的实质内容。因此,人类的本质也就是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从而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就是实践。 4.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现了异化的本质。在这句话中,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这就是人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关系分离,人不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是通过他人的关系来体现自我的价值,只有通过与他人的关系人才能认识自己,才觉得自己的存在。 二、论述题 马克思是怎样论述异化劳动的? 理论部分: 基本思想: 第一部分:以异化劳动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1)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名词解释 1.列宁在 《谈谈辩证法问题》 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 “辩证法也就是(黑 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论断是贯穿列宁《哲学笔记》的核心思想 , 是列宁关于 “三者同一” 思想的集中表述.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深刻理解列宁的 哲学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指导各项工作 ,具有重要的理 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属性,也是支配其他属性的属性。马克思的这一著 名论断说明: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 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 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 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3.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 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 的问题, 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 针、方法和措施。 4.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而能 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 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 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的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 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简答 1.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其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原 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私有财 产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可是伴随着私有财 产和私有制的出现, 人类社会也进入到了阶级社会。阶级是指相同经济利益的人 组成的利益集团, 如奴隶社会有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封建社会有地主阶级和 农民阶级、资本主义社会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由于各阶级的经济利益不同, 所以在以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阶级社会里,两大阶级之间 的关系是根本对立的, 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阶级斗争指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 争。 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 本手段。 一切阶级斗争, 都是在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基础上发生的,归 根到底也都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而进行的。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首先在各个 社会形态的两大基本阶级之间展开,如奴隶社会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 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 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2.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 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他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 力。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 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 在的反映.而历史唯心主义则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们要么认为,社会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一 11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里的论述。马克思这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所谓“对象、现实、感性”都是一个含义,指实际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事物。“人的感性活动”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根本缺陷是脱离实践,看不到主体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能动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在人的活动之外自在存在的单纯客体,主体只是像照相照镜子一样被动直观地反映客体。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主客体之间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看不到主体与客体之间更为根本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就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旧唯物主义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旧唯物主义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时,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重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具有的积极合理因素。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性,“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所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这里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一样,脱离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中,从另一个方面夸大了人的精神作用,把实践活动看成是主体纯粹的精神体验和精神修炼过程,只从人的纯粹精神活动理解主体的作用,把主体当作脱离物质实践活动的独立化的精神实体。因此,唯心主义同样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这里分别指出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有一个共同的缺陷:脱离实践,都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际也就给我们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个问题上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基本观点是: 首先,二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二者最基本的关系,人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去认识反映世界的。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正是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二重化,区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二者达到统一。 其次,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根据实践的需要,能动地反映客体,把握客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主体在认识客体过程中,实现客体主体化,使客体向主体转化,在主体观念中以概念和理论形式把握客体,并在把握客体的同时提升主体的能力。 再次,二者还具有价值关系。主体以什么样的客体作为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首先是实践的需要,最能满足主体实践活动需要的客体总是最先被主体认识和改造。但在主体实践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水平,对不同客体以及同一客体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在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最后,二者之间还具有审美关系。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过程中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主体在成功地改造客体的同时,往往会使自身产生巨大的成就感,带来身心的愉悦,带来人的精神上的陶冶和熏陶,并在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中享受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二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验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试题 一、简答题 1、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是怎样阐述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性的。 a生产和消费的直接统一b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互为依存 c生产和消费互相创造对方d消费从两方面创造生产 e生产从三方面创造消费f生产和消费互相转化 2、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对帝国主义下的定义分别是哪些?(1)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但列宁认为这个定义虽然概括了帝国主义最主要的内容,却不能明显地指出帝国主义的各种极重要的特点。 (2)因此,列宁又下了另一个包括了五大特征的定义,即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但是,列宁认为,上述定义只注意到纯经济上的主要现象,如果还注意到帝国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中所占的历史地位和帝国主义同工人运动中两个主要派别的关系,那就应给它另下一个更完备的定义。 (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可分三方面来谈:(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怎样理解这一观 点 (1)政治斗争是各阶级、阶层、政党、民族、国家和政治力量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所进行的斗争。 (2)它是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即统治阶级要保持统治地位。 (3)政治斗争通常与经济斗争、思想斗争结合进行,是各种斗争的中心环节。一个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只有通过政治斗争才能最终实现。 4、何谓“先验主义”?为什么恩格斯把杜林的体系定义为先验主义? (1)先验主义: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根本对立。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亦称先验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极端表现形式为:认为宇宙的唯一支柱是人的思想。 (2)杜林把哲学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世界模式、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他的哲学体系也相应地分为:一般世界模式论(原则)、自然哲学和关于人的哲学。杜林认为这三部分的逻辑次序是,适应一切存在的世界模式在前,自然界、人类社会跟在后面。这就是杜林哲学体系的基本结构。恩格斯认为,杜林的这种分类法是先验主义的,因此就有了这个题目。 二、论述题 1、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到马赫在《感觉的分析》中的一段话:“在实践方面,我们在从事某种活动时,我们不能缺少自我这个观念,正如在我们伸手拿一个东西时不能缺少物体这个观念一样。在生理学方面,我们经常是一个利己主义着和唯物主义者,正如我们经常看到日出一样。但是在理论方面,我们决不应该坚持这种看法。”这段话可以看出马赫的错误是什么?怎么理解? (1)马赫把实践同理论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马赫认为,在实践中经常采用的观点,而在理论上却可以完全不承认。他以此说明实践是一回事,理论是另一回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笔记版)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条):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相当于总论] 第二部分(3~9条):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相当于分论] 第三部分(10~11条):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相当于结论]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一、二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题型: 一、简答(10分*4=40分) 二、论述(30分*2=60分)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主要内容: (1)研究得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学结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2)阐述了先进理论的作用,指出“批判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革命变革力量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解放出来,也就必然推翻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全人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类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重要意义: (1)开始用社会的物质生活来解释政治生活,表明马克思第一次试图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现象,从而成为马克思在发现唯物史观进程中的发端,为发现唯物史观开辟了途径。 (2)马克思还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思想。 (3)恢复、确定了走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路线。 2.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的思想及意义。 主要内容:马克思通过扬弃资产阶级哲学关于“异化”的概念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的概念,在用“异化”概念来分析社会关系式,把它同劳动的本质、私有制的产生及社会制度的变迁联系起来,创立了“异化劳动”范畴。认为它包含四个基本特征:(1)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工人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同人的相异化。马克思还用异化劳动来论证历史的进场:私有财产是一切异化、首先是劳动异化的基础和基因,又是劳动异化的结果。因此,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才能结束异化劳动,而只有克服异化劳动,才能消除产生私有财产的条件。由此,马克思更加深刻的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重要意义:异化理论在手稿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异化劳动”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关于资本占有他人的雇佣劳动理论的最初表达形式。 3.《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重点

马克思经典著作 一、异化劳动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1溯源:[1]基督教《旧约》中关于偶像崇拜的概念; [2]柏拉图世俗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的颠倒。 主要代表及其观点: 霍布斯[英]:每个人权利的“转让”产生“利维坦”反过来成了统治人们的异己力量;卢梭[法]:用异化来说明人民主权。国家变成与它原来使命相反的暴君统治的工具;黑格尔[德]:异化即“绝对精神”这个异化主体的对象化、外化;费尔巴哈[德]: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唯心主义是人的理智的异化。如:人为了精神上的慰籍而创造了上帝、宗教,结果反而成为上帝的奴隶。 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 2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的独特贡献,是对经济领域中异化现象的揭示。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关于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构成异化理论的出发点 3、马克思关于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 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 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主体的自为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4、一方面根据异化理论的思辨传统,另一方面立足于经济事实的分析: 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1)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 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题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⑴打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六个缺口: ①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1755年,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从天体演化的历史批驳了“宇宙不变论”。 康德认为,太阳系是从同一团尘埃微粒组成的弥漫星云中,通过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运动,逐渐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他阐明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 恩格斯评价说:“康德关于所有现在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的学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历史的那种观念,第一次被动摇了。” ②地质渐变论 1830年,赖尔:《地质学原理》;提出地质“渐变论”,将“理性”带进了地质学,与居维叶貌似革命的理论——“激变论”相对抗。 赖尔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的表层以及地表上的植物和动物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它们“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这个学说既是与有机物种不变这个假说不能相容,也是对居维叶的“灾变说”的一个有力批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最初把理性带进地质学的是赖尔,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些渐进的作用,取代了由于造物主的一时兴起而引起的突然变革。” ③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1840年,迈尔、焦耳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当量的关系上揭示了存在于自然界的热、光、电、磁、机械的和化学的等等这些当时被称之为“物理力”,而实际上是能量的特殊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没有联系的旧观念。因此,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 ④人工合成有机物 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的观念,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证明了适用于无机物的化学定律对有机物是同样适用的,而且把康德还认为是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大部分填平了”。 ⑤细胞学说 1838年,施莱登:植物细胞学说;1839年,施旺:动物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建立,表明整个生物界存在着统一性,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 ⑥生物进化论 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该书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论借助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方法的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物种之间的联系,有力地批判了“物种不变论”和“神创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达尔文的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自然界的历史观“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考试要点 第一篇:绪论 [掌握内容] 1、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 2、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源;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梳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体系设想: 马克思:最大核心——资本论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态 列宁:国家与革命 斯大林:论语言问题 [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 (1)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毛泽东等所发展的学说体系。它包括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阶级、社会、国家等等主义的思想学说体系。 (2)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其中,无产阶级≠农民、劳苦大众) (3)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学说。共产主义分为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即原则与方法。它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最一般的规律。其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分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能知道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库恩的《科学结构的革命》指出了“范式”,它是核心还是价值观。 (2)先进的政治立场 (3)与时俱进个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最主要的体现是辩证法。 (4)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根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根源、个人条件。 其中, 社会历史根源:包括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大军的出现)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了两大基本阶级。

阶级根源:包括无产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有分散走向联合(由自发走向自觉)以及三大历史事件([英]宪章工人运动、[法]里昂工人起义、[德]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认识根源: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包括从收集资料到整理资料、三大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进化论),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阶级理论。 ——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道德情怀论);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法国(傅里叶、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欧文) ——阶级理论—法国的历史学派。 个人条件:马克思(犹太人),民主主义党派,生在律师家族,知识渊博有先进的意识和社会的(立场)实践。 (2)马克思发展史梳理——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恩格斯时期——1843-1906年 列宁时期——1906-1924年 斯大林时期——1924-1956年 后斯大林时期——1956-1989年 中国时代——1989-至今 (五)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1)麦克莱伦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优点:A、马克思确立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并且认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B、马克思是西方社会三大批判家之一(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他认为西方社会给予人的平等是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 缺点:麦克莱伦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已经教条化,并不符合事实。 (2)我们的评价 A、马克思的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是有生命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教条化现象。因此,我们今天既要坚持它,又要发展它。 B、计划经济的破产的评价 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应值得商榷,因为条件不一样,由于经济极度发展,物品极度丰富,经济计划还是需要的。除非达到两个条件(a 制定计划的人全知全能+ b 全民利益一致),否则计划经济难以破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名句解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原著名句解读:如何理解黑格尔 2 个凡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学的终结》第一章 这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通常简称《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所引用的 黑格尔哲学的经典名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一章主要是评述黑格尔哲学,在揭示黑格尔哲学的 唯心主义局限性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的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出自他在 1821 年所写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一命题 也成了理解黑格尔哲学基本性质和所起历史作用的关键。这一命题从表面上看,显然是为德国当时的政 治制度作辩护,把德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看成是现实的合理的,因此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及其拥护者十 分感激这一命题,而反对专制的德国最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也对这个命题感到愤怒。 恩格斯紧接着指出,普鲁士专制政府和德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对黑格尔这个命题的看法都是“近视”的。因为,他们都只看到黑格尔这一哲学命题的表面,并没有正确把握黑格尔这一命题的实质。 实际上,黑格尔的这一命题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两重性:即革命性和保守性。 这一哲学命题的保守性在于:黑格尔这里所谓的“理性”,指的是绝对观念,“合乎理性”即合乎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之源,整个世界都是绝对观念 发展的表现形式。因此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认为普鲁士国家 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绝对观念的完美体现,因此,黑格尔的这一哲学命题显然有替普鲁士专制政府 作辩护、相妥协的一面,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性。正因为这样,因而这一命题也就必然会引起当 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感激和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愤怒。 但为什么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称政府和自由派都是“近视的”呢?因为,他们只看到这一命题的保 守性一面,而没有看出蕴藏在黑格尔命题中的革命性方面,即该命题中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因素。 要发现“合理内核”,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恩格斯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 性。”在黑格尔那里,现实不等于现存,而是指合乎必然性的东西。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一书中说:“凡 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必须认识和区别什么是真正现实的;在庸人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现实的,但在现象 世界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区别”。在《小逻辑》里他说:“任何不合理的事物,即因其不合理,便不得认作现实”。所以,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是指符合规律性、具有必然发展趋势的东西。这样,黑格尔这一命题应理解为: 凡是具有必然性的东西都是合理的,而凡是合理的东西,必然要发展壮大起来并继续存在下去;反之,如果 丧失了发展的必然性,就必然要衰落下去,就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就必然要被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所取 代。这就是黑格尔这一著名哲学命题所蕴含着的革命因素。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 所具有的属性。”黑格尔认为,现实性不是凝固不变的,现实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过去是现实的事物, 由于条件的变化,会逐渐变成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必然性的事物。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一章中举了 罗马共和国和法国大革命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恩格斯指出,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相对于产生的社会历史 条件来讲是现实、合理的,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变,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则又是现实 的、必然的过程。同样法国在 15 世纪末和 16 世纪初实行封建君主制,这在封建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是合理的、 现实的。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它日益成为障碍,变为不现实,这就爆发了1789 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就是现实的、必然的了。 接着,恩格斯通过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恩格斯指 出:“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 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何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 恩格斯这段论述包含了辩证法的三点思想: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是一个产生发 展灭亡的过程;第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第三,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有两种基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考试重点

一、简答 1、《共产党宣言》为什么是理论创新的产物? 答:第一,《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 第二,《共产党宣言》思想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 第三,《共产党宣言》进行理论创新的另一方法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领域 第四,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十分注重吸收科学成果,从而丰富自己的理论 第五,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方法是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和革命斗争形势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推进理论的发展 2、《共产党宣言》为我们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三点启示。 答:(1) 透析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文献: A、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对此我们只能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而不能袖手旁观或畏缩不前。 B、由资产阶级开始和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特征,对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C、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更加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如何抵御资本主义政治和文化对我国政治和文化的负面已经成为非常严峻的任务。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的理论依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 3、运用《费尔巴哈提纲》原指导实践应该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答:首先,要在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正确处理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其次,要在社会主义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加快经济体制转轨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再次,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实践创新与正确实践的关系。 此外,要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正确处理好社会实践主体的责任和利益的关系。 最后,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处理好务虚和务实的关系。 4、两个“必然”以及两个“绝不会”。 答:“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资本主义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5、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 答: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用产品经济代替商品经济;在消灭和阶级差别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消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 6、理论武装终身受用。 答: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有助于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 7、《怎么办?》思想建党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