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掌门1对1教育高中物理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B.加速度C.速度D.位移

2.(3分)下列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看成质点

B.由于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研究它的车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可把车轮看作质点

3.(3分)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两旁都竖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广州市环市路高架桥上的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离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B.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路程

4.(3分)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有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那么“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5.(3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对于同一坐标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6.(3分)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t时间落地.则当它下落t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B.C.D.

7.(3分)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5.5m/s B.5m/s C.1m/s D.0.5m/s

8.(3分)如图,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滑块A,B一起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时,A的受力示意图为()

A.B.C.D.

9.(3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N变大,f不变B.铁块所受的合力变大

C.N和f均不变D.N不变,f变大

10.(3分)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F3B.F3>F1>F2C.F2>F3>F1D.F3>F2>F1

二、双选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4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一定是相互接触的

B.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12.(4分)一弹簧原长15cm,受10N外力作用时长度变为17cm,若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大小变为20N,且弹簧仍然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长度变为0.19 m B.弹簧长度变为0.24 m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N/m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13.(4分)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10s速度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0.8 m/s2B.1.4 m/s2C.2.0 m/s2D.2.6 m/s2

14.(4分)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

C.t=2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4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15.(4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那么可以知道()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15m/s

B.第三秒末的瞬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25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16.(4分)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和bc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T ac=mg B.T ac=mg C.T bc=mg D.T bc=mg

三、实验填空题(3小题,共14分)

17.(5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2所示,设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图上注明了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则:

(1)下面为部分实验步骤,请将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填写在横线上:(用字母填写)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2)请写出计数点B的瞬时速度计算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V B=,并算出速度大小V B=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应为a=(用字母表示);请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a=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8.(4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其中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填“甲”或“乙”).

19.(5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两个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

A.连接弹簧测力计的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都应与竖直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尽可能大

D.连接弹簧测力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四、计算题(4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8分)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有限,因此战斗机着舰时必须借助阻拦索才能进行短距降落.假设歼﹣15歼击机在辽宁舰甲板上着舰瞬间的速度为50m/s,在阻拦索的作用下,在甲板上水平滑行100m后停下,水平滑行过程可近似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歼﹣15的加速度

(2)求歼﹣15从着舰到静止所需要时间.

21.(8分)小球从塔顶自由下落,假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小球释放后1s内下落的距离

(2)若小球在落地前1s内下落的距离为15m,求塔顶离地面的高度.

22.(8分)一辆警车在某路口停车执勤,忽然发现前方50m处有一违章汽车正以5m/s的速度向前行驶,警车立即启动进行追赶.假设违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警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若警车的加速度为2m/s2,经过多长时间可以追上违章汽车

(2)若违章汽车再往前行驶20s便驶入岔道,则警车要保证拦截成功,其加速度大小不能小于多少.

23.(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木块现静止于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上,同时受到一个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要保证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求F的大小范围.(sin37°=0.6,cos37°=0.8)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路程B.加速度C.速度D.位移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解: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要能抓住矢量与标量的区别: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能正确区分物理量的矢标性.

2.(3分)下列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看成质点

B.由于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研究它的车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可把车轮看作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在观察日食时,正是由于太阳的大小,才会出现日偏食、日全食等不同的情况,所以A错误.

B、原子核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B错误.

C、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C正确

D、研究它的车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它属于转动,正是由于车轮的形状和大小,它才可以转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3.(3分)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道路两旁都竖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广州市环市路高架桥上的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离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B.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路程

考点:平均速度;位移与路程;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表示某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

解答:解: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到下一出口还有25km,25km 是路程.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以及知道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4.(3分)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有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那么“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同学把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房价类比成速度,房价上涨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仍然在上涨,相当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仍然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加速度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

5.(3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对于同一坐标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③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

④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时,物体开始运动.由图直接读出出发时间和位置.根据斜率比较速率的大小.

解答:解:①、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乙两图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①错误.

②、由图看出,甲从0时刻出发,而乙t0时刻出发,则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故②正确.

③、由图看出,甲从距原点s0处出发,而乙原点出发,则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0.故③正确.

④、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率,由图看出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由位移图象能直接读出物体出发的时刻和位置,抓住图象的斜率等于速率可比较速度大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6.(3分)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t时间落地.则当它下落t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A.B.C.D.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

解答: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H=gt2,

当时间为时,物体下落的高度为h==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的直接应用,题目比较简单.

7.(3分)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5.5m/s B.5m/s C.1m/s D.0.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采用逆向思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停止运动前1s内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在停止前1s内的位移为:,

则平均速度的大小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8.(3分)如图,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滑块A,B一起沿斜面匀速向下运动时,A的受力示意图为()

A.B.C.D.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对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若有摩擦力则合力不能为零,与运动状态不符;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明确物体B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可能受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分析.

9.(3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N变大,f不变B.铁块所受的合力变大

C.N和f均不变D.N不变,f变大

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牛顿第三定律.

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当重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大小等于外力大小;当重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滑动,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

解答:解:用水平力F压铁块于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它的反作用力即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也增大.而铁块的摩擦力是由铁块的重力引起的,所以摩擦力不变.由于铁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的合力为零.

故选:A

点评:学会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且大小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引起它有运动趋势的外力,而滑动摩擦力等于μF N.同时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关系.

10.(3分)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F2>F3B.F3>F1>F2C.F2>F3>F1D.F3>F2>F1

考点:力的合成.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也能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三力平衡.很显然这三个力的合力应该为零.而这三个力可能互成角度,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这两个分力势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对于多个力的平衡,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法.

本题对P点受力分析,可以运用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求解.

解答:解:对P点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F1=F3cos30°=F3

F2=F3sin30°=F3

因而

F3>F1>F2

故选B.

点评: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要求我们分析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叫三力平衡问题,这是物体受力平衡中最重要、最典型也最基础的平衡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常见题型:

①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

②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但夹角(方向)已知《考试说明》中规定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两力之间能构成直角的情形.三个力互相不垂直时,无论是用合成法还是分解法,三力组成的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造成求解困难.因而这种类型问题的解题障碍就在于怎样确定研究方法上.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正交分解法,将三个不同方向的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再利用平衡条件求解.

③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

三力方向未知时,无论是用合成法还是分解法,都找不到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定量联系,因而单从受力分析图去求解这类问题是很难找到答案的.要求解这类问题,必须变换数学分析的角度,从我们

熟悉的三角函数法变换到空间几何关系上去考虑,因而这种问题的障碍点是如何正确选取数学分析的方法.

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的对策是:首先利用合成法或分解法作出三力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关系和三角形关系,再根据力的三角形寻找与之相似的空间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比求解.

④三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即三个力中,有一个力为恒力,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可变,分析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引起的物体受力的动态变化问题.

这种类型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具体的运算来得出结论,因而障碍常出现在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分析图上.在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注意物体“变中有不变”的平衡特点,在变中寻找不变量.即将两个发生变化的力进行合成,利用它们的合力为恒力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正确画出物体在不同状态时的受力图和平行四边形关系尤为重要.

二、双选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4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一定是相互接触的

B.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来源:学科网]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要掌握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解答:解:A、两物体有弹力时,两物体一定相互接触;故A正确;

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

C、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它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C正确;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的;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弹力是由于施力发生形变后,为了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12.(4分)一弹簧原长15cm,受10N外力作用时长度变为17cm,若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大小变为20N,且弹簧仍然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长度变为0.19 m B.弹簧长度变为0.24 m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N/m 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当受10N外力作用时,伸长的长度x1=2cm.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若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大小变为20N时,根据胡克定律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再求出弹簧长度

解答:解:A、由△F=k△x,一弹簧原长15cm,受10N外力作用时长度变为17cm,若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大小变为20N,应再伸长2cm,则弹簧长度变为0.19 m,故A正确.

B、由A分析知,B错误.

C、由题意,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故C错误.

D、由C分析知,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胡克定律应用的基本能力,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

13.(4分)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10s速度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0.8 m/s2B.1.4 m/s2C.2.0 m/s2D.2.6 m/s2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题中已知末速度大小为20m/s,而方向不清楚,有两种可能:末速度的方向可以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以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解.

解答:解:已知初速度v0=6m/s,末速度v=20m/s或﹣20m/s,时间△t=10s,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由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

分别代入不同的末速度得:a=1.4m/s2或a=﹣2.6m/s2加速度的大小取绝对值,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1.4m/s2和2.6m/s2.

故选:BD.

点评:本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直接应用,要注意矢量的方向性,要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

14.(4分)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正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负方向运动

C.t=2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4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的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A、B、速度先正后负,即0~2s沿着正方向运动,2s~4s沿着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0~2s沿着正方向运动,2s~4s沿着负方向运动,故2s时离出发点最远,间距为=2m,故C正确;

D、0~2s沿着正方向运动,2s~4s沿着负方向运动,图象中上下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故4s时刻返回出发点,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对于图象,通常从轴、点、线、面积、截距的角度去分析.

15.(4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那么可以知道()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15m/s[来源:学科网]

B.第三秒末的瞬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25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2s内的平均速度,结合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三秒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质点的加速度.

解答:解: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2.25m/s.故A错误.

B、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第三秒末的瞬时速度等于3、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即为2.25m/s.故B正确.

C、根据△x=aT2得:a==0.5m/s2.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6.(4分)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和bc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T ac=mg B.T ac=mg C.T bc=mg D.T bc=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对c点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和三角函数表示出力与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对结点C受力分析,受到三根绳子拉力,将T ac和T bc合成为F,

根据三力平衡得出:F=T ac=mg

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所以α=30°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得出:

T ac=F?cosα=mg

T bc=F?sinα=mg

故选:AD.

点评:该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对结点c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状态条件解决问题;力的计算离不开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

三、实验填空题(3小题,共14分)

17.(5分)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2所示,设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图上注明了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所接电源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则:

(1)下面为部分实验步骤,请将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填写在横线上:DBCA(用字母填写)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

(2)请写出计数点B的瞬时速度计算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V B=,并算出速度大小

V B=0.518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应为

a=(用字母表示);请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a=1.58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①先连接实验器材,测量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②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次电,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共5个0.02s;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④根据公式△x=aT2列式求解.

解答:解:(1)先连接实验器材,后穿纸带,再连接小车,最后打点并选择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故为:DBCA;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 B==0.518m/s

(3)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a=(a1+a2+a3)==1.58m/s2;

故答案为:(1)DBCA

(2);0.518

(3);1.58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8.(4分)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弹簧已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其中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甲(填“甲”或“乙”).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专题:实验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来源:学科网ZXXK]

解答:解: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注意该图象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由此可求出k乙==200N/m,由于甲的劲度系数小,因此其精度高.

故答案为:弹簧已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k乙=200N/m;甲.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是一道考查基础知识的好题.

19.(5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3.60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CD.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两个弹簧测力计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BD(填字母代号).A.连接弹簧测力计的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都应与竖直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尽可能大

D.连接弹簧测力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来源:Z#xx#https://www.doczj.com/doc/422200878.html,]

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

分析:(1)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对比.合力的理论值使用作图法,需要记录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际值的测量则使用等效替代,需要测量结点O的位置及力的大小.另外实际值与测量值比较方法,是在同一点作出两力的图示,比较是否近似重合.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60N;

(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

C、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两个弹簧秤的刻度不需要相同,故C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CD.

(3)A、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错误;

B、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要适中,不能大,也不能太小,有利于作图就行,故C错误;

D、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 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3.60;(2)CD;(3)BD

点评:在解决设计性实验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四、计算题(4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0.(8分)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有限,因此战斗机着舰时必须借助阻拦索才能进行短距降落.假设歼﹣15歼击机在辽宁舰甲板上着舰瞬间的速度为50m/s,在阻拦索的作用下,在甲板上水平滑行100m后停下,水平滑行过程可近似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歼﹣15的加速度

(2)求歼﹣15从着舰到静止所需要时间.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1)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得飞机的加速度;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得飞机运动时间.

解答:解:(1)根据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 A.平均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2.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B. C.D. 3.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物体的初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的路程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中有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及在失重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在太空中展示如何用牛顿定律测质量;测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测量的方法为:先把航天员固定在人体支架上,然后另一航天员将其向外拉到一定位置松手(图甲所示),最后支架会在弹簧恒定弹力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位置(图乙所示).假设支架向外伸长的位移为S,弹簧对支架的作用力为恒力,大小为F,支架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测量者的质量为: A. 2 Ft m S =B. 2 2 Ft m S = C. 2 4 Ft m S =D. 2 Ft m S = 7.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 t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 t 8.某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临泉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测试卷命题:叶书旺审题:刘效武一、选择题:第1到第6题为单选题;第7到 10题为多选题,多选题少选或漏选得2分,选错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不可以作为参考系 B.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 以看作质点 C.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 D.若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则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 2.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秒内的平均速度 B.第 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秒末的即时速度 C.第4秒内的位移大于头4秒内的位移 D.第3秒末的速度等于第4秒初的速度 3. 下列几个图中物体A 受力个数为三个的有()A.① B.①②③ C. ①④ D.①③④ 4. 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 然后往中央一站,想实现推动衣橱的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这有可能,因为A板对衣橱 的水平推力有可能大于衣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这有可能, 因为小明的重力可能大于衣橱的重力 5.一物体以初速度v0=20 m/s 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0=30 m时,速度减为10 m/s,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 A.4 0 m B.50 m C.32 m D.60 m 6.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 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B球受到的风力F为mBgtanθ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 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BmA+mB 7.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 t=20 s时,乙追上了甲 C. 在t=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2006--2007高一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漏选2分,错选0分) 1.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观察图5-14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30km/s ,我们在下课休息的10min 内,实际上已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运行了( ) A.0mm B.30km C.300km D.18000km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 内位移为x 1;第2个t s 内 位移为x 2,则物体在第1个t s 末的速度是( ) A .( x 2-x 1)/t B .(x 2+x 1)/ t C .(x 2-x 1)/2t D .(x 2+x 1)/2 t 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 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 =10 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1.5 m/s B .3 m/s C .4 m/s D .无法确定 甲 图5-14 坐位号 班级 姓名 坐号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模块学习学段检测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单选,9—12多选,全选对 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 作为质点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东运动 3.如图所示,折线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x -t 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x-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6s 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m/s 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t=8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4.一辆汽车运动的v-t 图象如图,则汽车在0~2s 内和2~ 3s 内相比( ) A .平均速度相等 B .位移大小相等 C .速度变化相同 D .加速度相同 5.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运动,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在前6 s 内的平均速 度为22 m/s,则该汽车的加速度为( ) A.3 m/s 2 B.4 m/s 2 C.6 m/s 2 D.12 m/s 2 6.汽车以大小为20m /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m /s2,那么刹车后2s 内与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 .3 : 4 B .3 : 5 C .4 : 3 D .2: 3 7.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 A. B. C. D. 8.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 =10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1.5m/s B .3m/s C .4m/s D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 由静止开始沿斜面 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 B.滑块到达B 、C 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 、BC 两段的时间之比为 10.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阳明二中黄嘉文 一、试题情况 1、期中考物理试卷主要特点:第一,题型稳定,试卷适中,题型包括:单项选择(36分)、填空(25分)、作图(9分)、实验(14分)、计算题(16分),满分为100分。第二,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第三,重点突出,重视双基。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考查了的本阶段所学物理知识,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意。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能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3、单项选择题中12题的图印错了,印在第二大题去了。 4、考试的内容共有4章,包括:十三章内能,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十六章电压电阻 二、学生答卷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学生试卷认真、仔细的批改,对各题认真的研究分析,对成绩客观公正的分析比较来看,整体还能达到了预期测试的目的。通过这次考试真实的检测了九年级学生这半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好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这将为以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下阶段教学指明方向。 1、大部分学生答题时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 2、但一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掌握不够。 3、大部分学生对电路的分析都感到较棘手,出错率较高。如第6、10、11、14题。 4:答题规范性不强,计算题板书不规范,数据无单位,不写公式或符号乱用,如第24、25题。 5、实验,探究题学生得分率低.如第22题,学生没有理解探究内容的内涵导致错误。 三、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1、立足《课程标准》,作好教学工作。 2、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要扎实。概念的意义、运用要清晰,教学举例要典型性、示范性。实验教学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想象,思考实验设计的个环节意义,解决实验中一些技术问题。实验后,再进行有关的实验题讨论,巩固所得知识经验,提高实验能力。 3、教学中更加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过程性分析与表达描述,强调物理现象的准确分析理解,在指导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对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要加强方法运用的意义讲解,要将所学习运用过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对比讲解,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教会运用。 5、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的规范要求等不可放松。 6、教学的同时,较强对学生多方面指导。指导学生审题方法;纠正物理名词中错别字;强化计算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013年11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中试卷及答案 【试题一】一、选择题 1、小球以水平速度向竖直墙抛出,小球抛出点与竖直墙的距离为L,在抛出点处有一点光源,在小球未*墙上前,墙上出现小球的影子向下运动,则影子的运动是:()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是g C、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于g D、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小于g 2、火车以的加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出窗外从距地面高2.5m处自由释放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 A、0 B、0.25m C、0.50m D、因不知火车速度无法判断 3、从离地面高为h处,以水平速度抛出一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取下列四组h和的值时,能使角的一组数据是:() A、B、C、D、 4、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是描述:() A、线速度大小变化的物理量

B、线速度大小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线速度方向变化的物理量 D、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飞机驾驶员最多可承受9倍的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影响,当飞机在竖直平面上沿圆弧轨道俯冲时速度为,则圆弧的最小半径为:() A、B、C、D、 6、如图7所示。a、b两质点从同一点O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被抛出,A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P1,B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P2。P1和P2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的运动时间相同 B.a、b沿x轴方向的位移相同 C.a、b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D.a、b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7、把甲物体从2h高处以速度V水平抛出,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L,把乙物体从h高处以速度2V水平抛出,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比较L与S,可知:() A、L=S/2 B、L=2S C、 D、 8、下图是物体做平抛运动的x-y图象,物体从O点抛出,x、y分别为其水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 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某航母跑道长200m 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 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 .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 .5m/s B .10m/s C .15m/s D .20m/s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小球用细绳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且细绳和弹簧与斜面平行,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A 、B 两小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都等于2 g B .0和 ()122 2m m g m + C . ()122 2m m g m +和0 D .0和 2 g 3.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 f 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4.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24 m/s 7 B . 22 m/s 3 C .2 5m/s 8 D .22m/s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极限思想的是() A.“质点”的概念B.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瞬时速度”的概念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A.1个B.3个 C.5个D.7个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 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细线对M 3mg 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 2 mg 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10.下列各组物理量中,不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重力 B.路程、弹力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物理备课组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单项选择题10个,每个4分,共40分;多项选择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 计算题4个,16题8分(考查力电综合,电功了率);17题8分(考查电流表的改装与计算);18题12分(考查力做功及能量转化的关系);19题 12分(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2、试题特点: 试题涉及选修3-1电学部分的两章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基础知识掌握及基本技能应用,特别是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以及电学实验的考查,尽可能渗透新课程理念,强化科学规律的应用、强化思维过程训练、强化学科方法的培养。总之,本套试题比较平和,难度把握好,无偏难怪题,题量适中,能够考查到学生掌握的多个知识层次。 二、试卷分析 从阅卷分析看,高二学生对高中学习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不注意学科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技能应用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抽样学生各题平均得分情况,统计如下: 题号考查的知识点分值得分得分率 1 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3 1.6 53 2 电场强度的考查 3 1.5 50 3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3 0.8 27 4 电路的动态分析 3 0.6 20 5 识图能力 3 2.3 77 6 区别各量单位 4 1. 7 42.5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1.7 42.5 8 游标卡尺与千分尺读数 4 0.7 17.5 12 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4.6 46 13 测电压表内阻 8 1.9 23.8 14 力电综合问题 10 15 电路分析和计算 15 3.1 21

1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15 平均分62.5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 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靠感觉。 ③实验能力差,抓不住实验原理。 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多。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强化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物理过程的理解,通过受力分析、有效把握运动过程 中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强化运动草图、从而灵活运用规律。 2、加强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在具体的试验中掌握试验过程,加强实验和物理模型间的联系 的引导,使学生能完成从具体物理过程到抽象的物理计算的过程转变。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板书。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保证板书的完整性,规范性。 尤其是解题的板书,应重视物理过程,简化数学运算过程,给学生做好示范。 4、在概念的讲解中,多用生活中的实例。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出发,先让学生有个感性的认识,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对比、类比手段,把一些类似的物理概念总结起来,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 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 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 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必修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不选错选多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 速度 B 、 加速度 C 、 路程 D 、 位移 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间隔的是( ) A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北京时间19:00准时开播 B 、某同学跑1500m 用时5:04 C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我们学校早上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0:35~11:15 3、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4、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计时开始时及每 过1s 时火车和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看出( ) A.火车的位移在增大,汽车的位移在减小 B.火车的位移在减小,汽车的位移在增大 C.火车的速度变化大,汽车的速度变化小 D.火车的速度变化慢,汽车的速度变化快 5、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 1=10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 2=30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0m/s B. 40m/s C. 23.3m/s D. 18m/s 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 ,这段时间内( ) A.初速度越大,它通过的路程越长 B.它在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越大,通过路程越长 C.末速度越大,通过路程越长 D.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通过路程越长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t=1s 时速度为6m/s ,t=2s 时的速度为8m/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计时起点t=0时的速度为0 m/s B .物体的加速度为6m/s 2 C .任意1秒内的速度变化2m/s D .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8、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ts 速度达到υ,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又经2ts 停止,则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在减速阶段(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 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C.位移的大小相等 D.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 9、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υ-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s 末甲、乙两物体间相遇 B.前40s 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40s 末乙追上甲; C.前40s 内甲、乙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增大,40s 末达到最大; D.前40s 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0s 末乙追上甲 10、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 时,速度为v ,当物 体自由下落的速度速度达到v 21 时,它下落的长度是( ) A .L 21 B .L 22 C .L 41 D .L 4 3 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D 、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自由下落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12、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s 先后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 A 、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B 、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 乙

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高一 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时刻t 1,两车速度相等 B .在时刻t 1,甲车追上乙车 C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 .从t 1到t 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走过的路程 2.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 .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 .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 .支持力的方向相同 D .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3.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 的单位为“m/s”、物理量f 的单位为“s -1”,则由这 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v =f λ B .v =λf C .f =vλ D .λ=vf 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 拉力F 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 (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公式F k x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 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400N/m k = 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 k = D .该弹簧所受的弹力为20N 5.“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

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蚊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 vt B .20 2t t v C .0012t vt t ??- ??? D .()2 02v t t t - 6.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将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 ) A . B 端移到B 1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B .B 端移到B 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 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7.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0~10s 内的位移是10m ,那么在10s ~20s 内的位移是() A .20m B .30m C .40m D .60m 8.一只盒子在粗糙桌面上减速滑行,此过程中盒子 A .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B .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 C .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D .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不断减小 9.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由表可知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F /N 0 0.98 1.96 2.94 l /cm 12.0 14.0 16.0 18.0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这次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前面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填空题难度适中,后面三个计算题算简单。因此,学生总体来说,考得不是很理想,较上次月考平均分整体下降了2分左右。这次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参考人数73人,最高分100分,202班程雄伟,最低分4分,202班陈森康。平均分54.07,及格率43.84%,优秀率10.96%。其中90-99有7人,80-89有5人,70-79有9人,60-69有10人,50-59有8人,40-49有9人,30-39有9人,30分以下有15人。分数跨度较大,两极分化较严重。 本套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察,因对学生的细心程度和掌握知识的灵活度要求很高。 1、选择题:满分30分,难度较大,题型较灵活,学生失分较大,尤其是第9、10、11、15小题,做对的同学很少,9、10、11小题是考察基础概念的运用,15小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对电学有一定的基础。 2、填空题:共11题,满分22分,难度和灵活度较大,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有些题是这学期重点知识点且多次强调,但仍然做错,只有第20题看电路图难度相对大些。 3、实验探究题:共12空,满分24分,难度适中,对学生的实验考察,得分情况较好,其中第21题,这种题型讲过多次,学生还有一定的印象,第23题失分较多,学生对电学实验还是理解不够透彻。 4、计算应用题:共3个大题,满分24分,其中24题6分,2 5、26题9分。题目简单,24题是考察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的运用。25题是考察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欧姆定律的运用。26题是我们之前考过的热学题,学生第一小问还是做的不错,第二、三小问做不出,学生计算能力太差了,还需要加强练习。学生失分较多。 二、学生分析 存在问题: 1、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整解答实验题; 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物理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三、具体改进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 强调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并不只是单纯牢记定义和公式,而是要理解消化这些物理定义和公式,搞清这些定义和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应用范围。针对发生和存在的某一事物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出发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重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B.路程C.速度D.加速度 2.下面列出的单位,均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N、J B.m、kg、J C.m、kg、s D.kg、m/s、N 3.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并研究了落体运动 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4.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周长是400m,小明同学沿着跑道跑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出发点。则他运动的 A.路程是400m,位移大小是400m B.路程是400m,位移是0 C.路程是0,位移大小是400m D.路程是0,位移0是0 5.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 学中的加速度不同 ..的是 A.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Array D.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 6.如图1所示,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 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抽去里面的空气后,再把玻璃筒倒立 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抽去玻璃筒里的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一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序号填到答题卡上. 1.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 B.平均速度 C.加速度 D.速率 2.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3.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8月5日到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运动会上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4.京沪高铁“第二通道”的线路走向,拟从京津冀东侧出发,接入山东滨州,南下往潍坊、临沂,再接入江苏中北部地区的沭阳、淮安,最后经扬州、南通到达上海.有望结束有“苏北第一大县”之称的沭阳县无高铁或动车时代.高铁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现在从沭阳到上海的时间(现在走高速公路全程约456公里,约需5小时到达).这两个数据分别指A.位移、时刻B.路程、时刻 C.位移、时间D.路程、时间 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重型双发舰载战斗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80m/s,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是A.加速度B.速率 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 6.双层公交车靠站后,没有下车的乘客,因下层坐满了乘客,驾驶员提醒上层的后面还有

空位,新上车的乘客到上层的后方入座,此时车(包括乘客)的重心将 A .竖直向上移动 B .向后上方移动 C .向前上方移动 D .不变 7.关于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加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C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 .加速度是描述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8.北京时间2018年8月19日,在巴西里约奥运会女子单人十米台的比赛中,年仅15岁的中国小将任茜凭借着强大的心理素质,五跳均发挥出色,最终以439.25分的罕见超高分夺得冠军.假设他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跳入水中,则她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约是 A .0.4s B .0.8s C .1.4s D .5.0s 9. 如图所示,3个共点力恰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F 3为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B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 F 1 C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 F 3 D .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 F 2 10.在倾角为θ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 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G 1和垂直斜面向下的G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G 1和G 2的代数和等于G B .G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 .G 2=G sin θ D .G 1=G sin θ 11.图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下列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说法错误.. 的是 A .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 B .伽利略时代的滴水计时工具不能较准确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C .伽利略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铜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D .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年秋季期中考试试题卷 高一物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在下列研究中,加点标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蜻蜓翅膀 ....的振动 B.研究学生 ..骑车时的坐姿 C.研究航天器 ...绕地球运动的轨道 D.研究运动员 ...绕单杆的旋转动作 2.南京到南通的D5506次动车,9点54分到达海安站,停车2分钟,则( ) A.“9点54分”是指时刻,“2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B.“9点54分”是指时间间隔,“2分钟”是指时刻 C.“9点54分”与“2分钟”均指时刻 D.“9点54分”与“2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3.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也为零C.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快 D.加速度不为零的物体速度必定越来越大 5.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说,是属于() A.观察、实验的方法 B.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C.类比的方法 D.逻辑推理的方法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共20分) 6.某同学画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位移-时间、速度-时间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7.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加速度C.位移D.路程 8.如图所示,是一位晨练者每天早晨进行锻炼时的行走路线,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位移是16m,方向从A到C B. 位移是8πm,方向从A到C C. 路程为8πm D. 路程是16m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 (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 (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 (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 (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 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