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_1—6章_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_1—6章_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_1—6章_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_1—6章_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

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5+5P

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

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

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图2—3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

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2. 假定表2—1(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表2—1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

2

),有

e d =2002·2+42,300+100

2

)=1.5

(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

e d =-d Q d P ·P Q =-(-100)·2300=2

3

(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

e d =GB OG =200300=2

3

或者 e d =FO AF =2

3

图2—4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

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d =2

3

3. 假定表2—2(即教材中第54页的表2—6)是供给函数Q s =-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表2—2

(1)求出价格(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 =3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s =ΔQ ΔP ·P 1+P 22,Q 1+Q 2

2

),有

e s =42·3+52,4+82)=4

3

(2)由于当P =3时,Q s =-2+2×3=4,所以,e s =d Q d P ·P Q =2·3

4

=1.5。

(3)根据图2—5,在a 点即P =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

e s =AB OB =6

4

=1.5

图2—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 =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 s =1.5。

4. 图2—6(即教材中第54页的图2—28)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 、AC 和AD 。

图2—6

(1)比较a 、b 、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2)比较a 、e 、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解答:(1)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b 、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e d =FO

AF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不同

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e 、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e a d <e f d <e e

d 。其理由在于

在a 点有:e a d =GB

OG

在f 点有:e f d

=GC

OG 在e 点有:e e d =GD

OG

在以上三式中,由于GB <GC <GD ,所以,e a d <e f d <e e

d 。

5.利用图2—7 (即教材中第55页的图2—29)比较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1)图(a )中,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 1和D 2相交于a 点。试问:在交点a ,这两条直线型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相等吗?

(2)图(b)中,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D 1和D 2相交于a 点。试问:在交点a ,这两条曲线型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相等吗?

图2—7

解答:(1)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e d =-

d Q d P ·P Q ,此公式的-d Q

d P

项是需求曲

线某一点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又因为在图(a )中,线性需求曲线D 1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线

性需求曲线D 2的斜率的绝对值,即需求曲线D 1的-d Q d P 值大于需求曲线D 2的-d Q

d P

值,所以,

在两条线性需求曲线D 1和D 2的交点a ,在P 和Q 给定的前提下,需求曲线D 1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 2的弹性。

(2)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e d =-d Q d P ·P Q ,此公式中的-d Q

d P

项是需求曲线某

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的倒数,而曲线型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可以用过该点的切线的斜率来表示。在图(b )中,需求曲线D 1过a 点的切线AB 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需求曲线D 2过a 点的切线FG 的斜率的绝对值,所以,根据在解答(1)中的道理可推知,在交点a ,在P 和Q 给定的前提下,需求曲线D 1的弹性大于需求曲线D 2的弹性。

6.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 =100Q 2。 求:当收入M =6 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M =100Q 2,可得Q =M

100

于是,有

d Q d M =12????M 100-12·1100

进一步,可得

e M =d Q d M ·M

Q

=12????M 100-12·1100·100·????M 1002M 100=12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及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 =aQ 2(其中a >0,为常

数)时,则无论收入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恒等于1

2

7. 假定需求函数为Q =MP -

N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N >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Q =MP -

N ,可得

e d =-d Q d P ·P Q =-M·(-N)·P -N -

1·P MP -N =N

e M =d Q d M ·M Q =P -

N ·M MP

-N =1

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MP -

N 而言, 其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总

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 。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M)=MP -

N 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8. 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

3

的商品,且每个

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

3

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

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

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

解答:令在该市场上被100个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总量为Q ,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 。

根据题意,该市场1

3

的商品被6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3,

于是,单个消费者i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 di =-d Q i d P ·P

Q i =3

即 d Q i d P =-3·Q i

P (i =1,2,…,60)(1)

且 ∑i =1

60Q i =Q

3

(2)

类似地,再根据题意,该市场2

3

的商品被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

价格弹性都是6,于是,单个消费者j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 dj =-d Q i d P ·P

Q j =6

即 d Q j d P =-6·Q j

P (j =1,2,…,40)(3)

且 ∑j =1

40Q j =2Q

3

(4)

此外,该市场上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 d =-d Q d P ·P

Q =-d ? ?????∑i =160

Q i +∑j =140Q j d P ·P Q

=-604011.j

i i j dQ dQ P

dP dP Q

==??-+ ???∑∑

将式(1)、式(3)代入上式,得

e d =6040j 11Q p ( 3.).i i j Q P P Q ==??--+????∑∑(-6.) =60401

136.Q i j i j p

Q Q p p ==??---????∑∑

再将式(2)、式(4)代入上式,得 e d =-362...(14).533Q Q p Q P P p Q

P Q ??--

-=---= ?

??

所以,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5。.

9、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于是有

解答:(1)由于e d =- P

P Q

Q ??- ,于是有

ΔQ

Q =e d ×P

P ?=-(1.3) ×(-2%)=2.6%

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

(2)由于e M =- M

M Q

Q ??- ,于是有

ΔQ Q =e M ·ΔM

M

=2.2×5%=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

10. 假定在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A =200-Q A ,对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 B =300-0.5Q 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Q A =50,Q B =100。求:

(1)A 、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A 和e dB 各是多少?

(2)如果B 厂商降价后,使得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 =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 =40。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 AB 是多少?

(3)如果B 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行为选择吗?

解答:(1)关于A 厂商:

由于P A =200-Q A =200-50=150,且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 A =200-P A

于是,A 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A =-d Q A d P A ·P A Q A =-(-1)×150

50

=3

关于B 厂商:

由于P B =300-0.5Q B =300-0.5×100=250,且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 B =600-2P B

于是,B 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B =-d Q B d P B ·P B Q B =-(-2)×250

100

=5

(2)令B 厂商降价前后的价格分别为P B 和P′B ,且A 厂商相应的需求量分别为Q A 和Q′A ,根据题意有

P B =300-0.5Q B =300-0.5×100=250 P′B =300-0.5Q′B =300-0.5×160=220 Q A =50 Q′A =40

因此,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为

e AB =-ΔQ A ΔP B ·P B Q A =1030·25050=5

3

(3)由(1)可知,B 厂商在P B =250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e dB =5,也就是说,对B 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 厂商将商品价格由P B =250下降为P′B =220,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具体地有:

降价前,当P B =250且Q B =100时,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 B =P B ·Q B =250×100=25 000

降价后,当P′B =220且Q′B =160时,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 =P′B ·Q′B =220×160=35 200

显然,TR B <TR′B ,即B 厂商降价增加了他的销售收入,所以,对于B 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他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11. 假定肉肠和面包是完全互补品。人们通常以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为比率做一个热狗,并且已知一根肉肠的价格等于一个面包卷的价格。

(1)求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2)求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

(3)如果肉肠的价格是面包卷的价格的两倍,那么,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各是多少?

解答:(1)令肉肠的需求为X ,面包卷的需求为Y ,相应的价格为P X 、P Y ,且有P X =P Y 。 该题目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可以写为

max U(X ,Y)=min {X ,Y} s .t . P X ·X +P Y ·Y =M

解上述方程组有

X =Y =M

P X +P Y

由此可得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X =-?X ?P X ·P X

X =-? ?????-M (P X +P Y )

2·P X M P X +P Y =P X P X +P Y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有

e dX =P X P X +P Y =1

2

(2)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e YX =?Y ?P X ·P X Y =-M (P X +P Y )2·P X M P X +P Y

=-P X

P X +P Y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有

e YX =-P X P X +P Y

=-1

2

(3)如果P X =2P Y ,则根据上面(1)、(2)的结果,可得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X =-?X ?P X ·P X X =P X P X +P Y =2

3

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e YX =?Y ?P X ·P X Y =-P X P X +P Y

=-2

3

12.假定某商品销售的总收益函数为TR =120Q -3Q 2。 求:当MR =3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 解答:由已知条件可得

MR =d TR

d Q

=120-6Q =30(1)

得 Q =15

由式(1)式中的边际收益函数MR =120-6Q ,可得反需求函数

P =120-3Q(2)

将Q =15代入式(2),解得P =75,并可由式(2)得需求函数Q =40-P

3

。最后,根据需求

的价格点弹性公式有

e d =-d Q d P ·P

Q

=-????-13·7515=53

13.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6,现售价格为P =4。 求: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得销售量增加10% ?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有

e d =-ΔQ Q ΔP P =-10%

ΔP 4

=1.6

由上式解得ΔP =-0.25。也就是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0.25,即售价为P =3.75时,销售量将会增加10%。

14. 利用图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解答: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即TR =P·Q 。若令厂商的销售量

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入又可以改写为TR =P·Q d

。由此出发,我们便可以分析在不同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进而探讨相应的销售收入的变化。下面利用图2—8进行简要说明。

图2—8

在分图(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e 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小的价格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有: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而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且TR1<TR2。也就是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类似地,在分图(b)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 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分图(c)中的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1(按中点公式计算)。由图可见,降价前、后的销售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TR1=TR2,它们分别相当于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即矩形OP1AQ1和OP2BQ2的面积相等)。这就是说,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变化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例子从略。

15. 利用图2—9(即教材中第15页的图2—1)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核

心思想。

图2—9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解答:要点如下:

(1)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市场机制亦可称作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来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效果的角度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9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2—9中下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在以上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其结论是: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一组价格(P1,P2,…,P n),使得经济中所有的n个市场同时实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其核心思想即“看不见的手”原理的证明。

在上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又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在帕累托最优的经济效率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后,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失灵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外部经济、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探讨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关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通常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以后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那一段话,来表述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其原文为:“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

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第三章 效用论

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

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MRS XY =-ΔY

ΔX

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

MRS XY =P X

P Y

即有 MRS XY =20

80

=0.25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其中,横轴OX 1

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

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

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的价格P 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

=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

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

20

=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P 1X 1+P 2X 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

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

P 2

,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

MRS 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因此,MRS 12=P 1P 2=2

3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 和消费者C 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 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热茶。

(2)消费者B 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喝咖啡,或者单独喝热茶。

(3)消费者C 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 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

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 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 的效用水平。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a)。图3—2中的箭头均表示效用水平增加的方向。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U =min{x 1,x 2}。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b)。

(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 =2x 1+x 2。消费者C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c)。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 而言,咖啡是厌恶品。消费者D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d)。

,

,

图3—2关于咖啡和热茶的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图3—3

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如图3—3所示。

在图3—3中,直线AB 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构成的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在现金补助的预算线AB 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

x *1和x *

2,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 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 2相切的均衡点E 。

而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 2。因为,譬如,当实物补助的商品组合为F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1、x 21),或者为G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2和x 22)时,则消费者能获得无差异曲线U 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 1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 1MU 2=P 1

P 2

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

MU 1=d TU d X 1=3X 2

2

MU 2=d TU

d X 2

=6X 1X 2

于是,有

3X 22

6X 1X 2=2030

整理得 X 2=4

3

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

20X 1+30·4

3

X 1=540

解得X 1=9

将X 1=9代入式(1)得

X 2=12

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

错误!

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

U*=3X*1(X*2)2=3×9×122=3 888

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 888。

6. 假设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B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Q d A=20-4P和Q d B=30-5P。

(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2)根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解答:(1)由消费者A的需求函数Q d A=20-4P,可编制消费者A的需求表;由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Q d B=30-5P,可编制消费B的需求表。至于市场的需求表的编制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已得到消费者A、B的需求表,将每一价格水平上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加总来编制市场需求表;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消费者A和B的需求函数加总来求得市场需求函数,即市场需求函数Q d=Q d A+Q d B=(20-4P)+(30-5P)=50-9P,然后运用所得到的市场需求函数Q d=50-9P来编制市场需求表。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市场需求表是相同的。按以上方法编制的3张需求表如下所示。

消费者A的需求表

,消费者B的需求表

,市场的需求表

(2)由(1)中的3

线如图3—4所示。

图3—4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市场需求曲线有一个折点,该点发生在价格P=5和需求量Q d=5的坐标点位置。关于市场需求曲线的这一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一个角度是从图形来理解,市场需求曲线是市场上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即在P≤5的范围,市场需求曲线由两个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而当P>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发生作用,所以,他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另一个角度是从需求函数看,在P≤5的范围,市场需求函数Q d=Q eq \o\al(d,A) +Q eq \o\al(d,B) =50-9P成立;而当P>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函数才构成市场需求函数,即Q d=Q eq \o\al(d,B) =30-5P。

7.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 eq \f(3,8) 1x eq \f(5,8) 2,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的收入为M。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解答: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eq \f(MU1,MU2) = eq \f(P1,P2)

其中,由已知的效用函数U=x eq \f(3,8) 1x eq \f(5,8) 1可得

MU1= eq \f(d TU,d x1) = eq \f(3,8) x- eq \f(5,8) 1x eq \f(5,8) 2

MU2= eq \f(d TU,d x2) = eq \f(5,8) x eq \f(3,8) 1x- eq \f(3,8) 2

于是,有

eq \f(\f(3,8)x-\f(5,8)1x\f(5,8)2,\f(5,8)x\f(3,8)1x-\f(3,8)2) = eq \f(P1,P2)

整理得 eq \f(3x2,5x1) = eq \f(P1,P2)

即有x2= eq \f(5P1x1,3P2) (1)

将式(1)代入约束条件P1x1+P2x2=M,有

P1x1+P2· eq \f(5P1x1,3P2) =M

解得x eq \o\al(*,1) = eq \f(3M,8P1)

代入式(1)得x eq \o\al(*,2) = eq \f(5M,8P2) 。

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eq \b\lc\{\rc\ (\a\vs4\al\co1(x\o\al(*,1)=\f(3M,8P1)

x\o\al(*,2)=\f(5M,8P2)))

8. 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P1、P2。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且斜率为-a。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解答:由于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且其斜率的绝对值MRS12=- eq \f(d x2,d x1) =a,又由于预算线总是一条直线,且其斜率为- eq \f(P1,P2) ,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中第一、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如图3—5所示。

第一种情况:当MRS12> eq \f(P1,P2) ,即a> eq \f(P1,P2) 时,如图3—5(a)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位于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x eq \o\al( ,1) = eq \f(M,P1) ,x eq \o\al(*,2) =0。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图3—5

第二种情况:当MRS12< eq \f(P1,P2) ,即a< eq \f(P1,P2) 时,如图3—5(b)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位于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x eq \o\al( ,1) =0,x eq \o\al( ,2) = eq \f(M,P2) 。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第三种情况:当MRS12= eq \f(P1,P2) ,即a= eq \f(P1,P2) 时,如图3—5(c)所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重叠,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可以是预算线上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即最优解为x eq \o\al( ,1) ≥0,x eq \o\al( ,2) ≥0,且满足P1x1+P2x2=M。此时所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其他任何一条在既定预算约束条件下可以实现的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9.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q0.5+3M,其中,q为某商品的消费量,M为收入。

求:

(1)该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2)该消费者的反需求函数;

(3)当p= eq \f(1,12) ,q=4时的消费者剩余。

解答:(1)由题意可得,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MU= eq \f(?U,?q) =0.5q-0.5

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λ= eq \f(?U,?M) =3

于是,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eq \f(MU,p) =λ,有

eq \f(0.5q-0.5,p) =3

整理得需求函数为q= eq \f(1,36p2) 。

(2)由需求函数q= eq \f(1,36p2) ,可得反需求函数为

p= eq \f(1,6\r(q))

(3)由反需求函数p= eq \f(1,6\r(q)) ,可得消费者剩余为

CS=∫ eq \o\al(q,0) eq \b\lc\(\rc\)(\a\vs4\al\co1(\f(1,6\r(q)))) d q-pq= eq \f(1,3) q eq \f(1,2) eq \o\al(q,0) -pq= eq \f(1,3) q eq \f(1,2) -pq 将p= eq \f(1,12) ,q=4代入上式,则有消费者剩余

CS= eq \f(1,3) ×4 eq \f(1,2) - eq \f(1,12) ×4= eq \f(1,3)

10. 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类型的,即U=xαyβ,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 x和P y,消费者的收入为M,α和β为常数,且α+β=1。

(1)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函数。

(2)证明当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同时变动一个比例时,消费者对两商品的需求关系维持不变。

(3)证明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分别为商品x和商品y的消费支出占消费者收入的份额。

解答:(1)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αyβ,算得

eq \b\lc\ \rc\ (\a\vs4\al\co1(MU x=\f(?U,?x)=αxα-1yβ

MU y=\f(?U,?y)=βxαyβ-1))

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P x x+P y y=M(1)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eq \b\lc\{\rc\ (\a\vs4\al\co1(\f(MU x,MU y)=\f(P x,P y)

P x x+P y y=M)) (2)

得 eq \b\lc\{\rc\ (\a\vs4\al\co1(\f(αxα-1yβ,βxαyβ-1)=\f(P x,P y)

P x x+P y y=M)) (3)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答案 二、选择题 1.B 2.D 3.C 4.C 5.D 6.B 7.C 8.A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有四个假设前提:资源稀缺性、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2.微观经济学有什么特点? 答: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用数学语言描述经济现象与规律;(2)以价格理论为核心;(3)以均衡为目标;(4)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 3.微观经济学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答: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的: 第一个层面: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要素供给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个层面: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局部均衡)。 第三个层面:研究所有市场的价格同时决定。 四、论述题 1.请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答: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体现在理论上新发展、方法上新发展和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三个方面。 理论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新消费理论,包括显示性偏好理论、风险条件下的选择理论、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2)提出了现代企业理论,包括企业的性质、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3)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4)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方法上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的崛起,二是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三是博弈论引入到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包括:(1)假定条件多样化,(2)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3)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何区别? 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体现在:(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而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3)假设前提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和资源稀缺,而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中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重点

第二章 一、重点名词: 1、需求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供给定理: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3、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4、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二、重点问题: 1、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每一条需求曲线代表一种需求,离原点越远,则需求越高;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同一条曲线上的移动,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上的点向右下方移动,需求减少,需求曲线上的点向左上方移动。参见教材P30图2-1 2、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 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

概述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二章计算题 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5Q,供给函数为P=40+10Q。(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由于消费者收入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5,则求新的需求函数;(3)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商品的供给增加15,则求新的供给函数;(4)求供求变化后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5)将(4)与(1)比较,并说明结果。 2.某市的房租控制机构发现,住房的总需求是Qd=100—5P,其中数量Qd以万间套房为单位,而价格P(即平均月租金率)则以数百美元为单位。该机构还注意到,P较低时,Qd的增加是因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迁入该市,且需要住房。该市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估算住房的供给函数为Qs=50+5P。(1)如果该机构与委员会在需求和供给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自由市场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该机构设定一个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离开该市,那么城市人口将怎样变动?(3)假定该机构迎合委员会的愿望,对所有住房都设定900美元的月租金。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长期性增长,其中的50%来自新建筑,那么需要新造多少住房? 3.在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4.某君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求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5.假定需求函数Qd=500一lOOP,试求:(1)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弧弹性;(2)分别求出价格为2元和4元时的点弹性。 6.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100-2P,供给函数为Qs=10+4P,试求:(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均衡点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7.甲地到乙地的汽车票价为10元,火车的乘客为12万人,如果火车乘客与汽车票价的交叉弹性为0.8,试问当汽车票价从10元下降至8.5元时,乘座火车的人数将会有什么变化? 8.假定猪肉市场存在着蛛网周期,供给和需求函数分别是:Qst=-10+3Pt-1,Qdt=30-2Pt,并且在初始状态时产量为20,问第二年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这个均衡能达到吗?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习题及答案】 txt>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 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 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 =-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 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 均衡条件qd=qs,有 50-5p=-10+5p 得pe=6 将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得 或者,将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s=-10+5p,得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 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60-5p=-10+5p 得pe=7 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d=60-5p,得 或者,将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得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 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224 =-,42 D P =+。求: S P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D S =,有: 22442 -=+ P P 解得:均衡价格*3 P=,均衡数量*10 Q=。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3 P=。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厂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3)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3.请分析在短期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一般会面临哪几种情况? 答: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当厂商实现M R SM C =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可能亏损。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不同情况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4.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2 =-++。 0.121510 STC Q Q Q 试求: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资源配置实证分析规范分析边际分析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下列哪项问题不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的问题() 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 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翻两番 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 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 3、下列哪项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 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 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究 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C ) A.2007年9月美联储把贴现率降至4.75% B.2007年美国失业率超过4%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5、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基本经济问题() A.只有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B.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C.只有在混合经济国家中才存在 D.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经济,都存在 三、判断题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关于选择行为的科学。 2、资源的稀缺性是由于人们的欲望存在无限性特征决定的。 3、“一家制药厂研发新药并上市销售”这一事件属于宏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本年度失业人数下降”这一事件属于微观经济学讨论的问题。 4、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完全是由非政府组织做出的。 5、经济理论揭示了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6、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是人们进行规范研究的基础。 四、简答题 1、请简单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题库复习资料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 上相互交易。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3.道德风险:一个没有受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不合意行为 的倾向。 4.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收的总 支付和意愿接收的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 5.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6.显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7.隐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8.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9.等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品在某产量水平下的所有可能的 (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的一条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 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

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1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 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13.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 法。 14.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15.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16.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 指标,用需求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二、问答题(期中考试题。以下答案并非标准,大家自行斟酌参考 哦。问答题老师要求400字左右。) 1.结合图形,用文字分析市场如何从非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摘抄课本P82~83页)(图形请自行参考课本P82~83页) 答:当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时,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的使市场向均衡状态变动。 (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物品的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在现行价格下,供给者不能卖出他们想卖的所有物品,因此他们会降低物品的价格。价格下降增加了需求量,并减少了供给量。这种变化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课后 习题答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 将均衡价格P e=代入Q d=50-5P,得Q e=50-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代入Q s=-5+5P,得Q e=-5+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Q e=。如图2—3所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 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如图2—3所示。

图2—3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 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 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 =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 Q e =20时,有P d =P s =P e =6。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 e =6和Q e =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图2—2和(3)及图2—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 i (i =1,2)上都得到了体现。 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2—2中,由均衡点E 1变动到均衡点E 2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E 1和E 2可以看到: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地,利用(3)及图2—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2. 解答:(1)根据中点公式e d =-ΔQ ΔP ·P 1+P 22,Q 1+Q 22),有e d =2002·2+42,300+1002 )=1.5 (2)由于当P =2时,Q d =500-100×2=300,所以,有e d =-d Q d P ·P Q =-(-100)·2300=23 (3)根据图2—4,在a 点即P =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e d =GB OG =200300=23 或者 e d =FO AF =23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题: 1、D ; 2、D ; 3、C ; 4、A ;4、D ; 5、D ; 6、C ; 7、D ; 8、D ; 9、C ;10、D ; 11、A ;12、A ;13、B ;14、A ;15、C ;16、C ;17、B ;18、D ;19、A ;20、C 。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略) 五、计算题 1、2/10=L ,102=K ,Min (C )=4L+K=410 2、(1)L=20,K=10;(2)15 3、略 4、STC=Q 3-4Q 2+100Q+70;SAC= Q 2-4Q+100+70/Q ;TVC==Q 3-4Q 2+100Q ;A VC= Q 2-4Q+100 六、案例分析(略)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题 1、C ; 2、B ; 3、A ; 4、B ; 5、B ; 6、C ; 7、C ; 8、B ; 9、B ;10、C ; 11、D ;12、D ;13、B 。 三、判断题 1.×;2.×; 3.×;4.√; 5.×;6.×;7.√;8.√;9.×;10.√。 四、简答题(略) 五、计算题 1. (1)产量为5,利润总额为37.5 (2)会亏损,亏损额为86.5 (3)当价格小于24.9时停止生产 (4)P=MC=3Q 2-9Q+30,Q ≥2.25 2、 (1)P=6,长期均衡。 (2)100。 3、 (1)Q=500P-500。 (2)P=5。 六、案例分析(略)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略) 二、选择题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 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 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 2:什么是需求规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 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一是商品的价格。(注意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 应)二是消费者的偏好。三是消费者的收入。四是其 他商品的价格。(注意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五是人们 对未来的预期。 其他如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 商品的需求,但上述五个因素是基本因素。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经济体制的几种类型及其各 自的基本特征?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大体上分为:自 给经济、计划经济(命令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 济四种类型。A:自给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 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 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B: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 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 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C: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济为一只“看 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 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D: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 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 度。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需求量减少;商 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 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 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 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 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 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 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1,表明需求量 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 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 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Ed=0,表 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 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 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 似于无弹性。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 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 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 愈大,劳动者就愈愿意用多劳动来代替多休闲; 收入效应指的是,工资率愈高,个人越有条件以较少 的劳动换得所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因而就越不愿意 增加工作时间即劳动的供给。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1.均衡的含义(1)“均衡”这个概念是从物理学 引入经济学的,它表示一个系统所承受的各种相反的 作用力恰好相互抵消,使其合力等于零,因而使该系 统的状况不再发生变动。在经济学中,它一般表示两 个相对应的变量之间相等的关系。例如:在供求关系 中,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 平衡的状态,或者说使供求双方都满意,因而愿意接 受并保持下去的状态。(2)微观经济学分析中, 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单 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 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一般均衡是指一个社会中所有 的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 的状态;(3)一般均衡是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 2.均衡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定义:一种商品 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 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三点: 均衡价格是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而使价 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结果;需求与供 给对于均衡价格的形成作用不分主次;市场上的均 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背后进行 的。2)均衡价格的决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的力量为主推动均 衡价格的变化;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给的 力量为主推动均衡价格的变化;均衡价格与均衡量的 两种求解方式:一是令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来 求解;二是在座标图上将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 曲线合并到一幅图上,找到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可得。 3.2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为该厂商边 际成本曲线停止营业点以上(P>AVC)的那部分线段。 27:边际收益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MR=P(1-1/|E|)。 28:垄断势力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 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 制程度的一种指标。价格高出其边际成本越多,表明 垄断势力就越大。垄断势力可用P——MC来测量: P-MC=P/|E|或P/MC=|E|/(|E|-1)。 31:几种重要的寡头理论模型:产量竞争(古诺模 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竞争(伯特兰特模型、 拐折需求曲线模型);公开勾结(卡特尔);非公开勾 结(价格领导)。 35: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每 增加一个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 物质产品(MPP);每增加1单位某种要素投入带来的 产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 MRP等于边际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MR(指增加1单位 产品所增加的收益)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即为 MRP=MPP*MR。 36:边际产品价值,指的是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 产量的销售值(VMP)用公式表示为 VMP=MPP*P。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MR=P,所以MRP=VMP;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销售价格不再固定不 变,而是销售量的一个减函数,增加1单位要素所得 到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将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VMP)。 19:固定成本是指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它不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因而是个常数,即使企业停产, 也要照样支付,包括借入资金的利息,租用厂房或设 备的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停工期间无法解雇的雇 员的薪金及保险费等。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 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 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 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 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 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 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 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 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 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 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 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 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 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4:简述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 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需求曲线图形上表现为在 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 在商品每一价格水平,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 求量的变化,称为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在图形上 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9:形成垄断的条件: 1.生产发展的趋势2.规模经 济的要求 3.自然垄断性行业发展的要求。4.保护专 利的需要。 5.对进入的自然限制。6.对进入的法律 限制。 原因: 1.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 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 专利权3.政府的特许4.自然垄断 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一是商品的价格。(注 意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二是消费者的偏好。三 是消费者的收入。四是其他商品的价格。(注意分析 替代品和互补品)五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其他如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 商品的需求,但上述五个因素是基本因素。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 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 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 2.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 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 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

第一章 复习题 1.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因此可以把市场看作决定价格的场所。行业是出售相同的或紧密相关的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市场可以包括许多行业。 2.评价一个理论有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检验这个理论假设的合理性;第二,把该理论的预测和事实相比较以此来验证它。如果一个理论无法被检验的话,它将不会被接受。因此,它对我们理解现实情况没有任何帮助。 3.实证分析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分析解释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供给的限制将改变市场的均衡。A中包括两种分析,批评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是规范分析,批评其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性——是实证分析。B向我们说明在燃油的配给制下总社会福利的被损坏——是实证分析。 4.由于两个市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商品在两地间的运输是套利实现的条件。如果运输成本为零,则可以在Oklahoma购买汽油,到New Jersey出售,赚取差价;如果这个差价无法弥补运输成本则不存在套利机会。 5.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鸡蛋的实际价格从1970年至1985年的下降,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导致鸡蛋需求的减少,同时也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在这两种因素下,鸡蛋的价格下降了。大学教育的实际价格的升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获得大学教育而导致需求提高,同时教育的成本也在升高。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大学教育费用提高了。 6.日圆相对美圆来说,价值升高,升值前相比,兑换同样数量的日圆需要付出更多的美圆。由汇率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变化,在日本市场出售的美国汽车,由于美圆贬值日圆升值,持有日圆的消费者将较以前支付较底的价格;而在美国市场出售的日本汽车,由于日圆升值美圆贬值,持有美圆的消费者将面对较以前提高的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解整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需求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够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商品的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不同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均衡: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的关系: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 弹性:一般来说,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化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的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