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讯问方法运用的正当性及其界限——以口供获取为视角

论讯问方法运用的正当性及其界限——以口供获取为视角

论讯问方法运用的正当性及其界限——以口供获取为视角
论讯问方法运用的正当性及其界限——以口供获取为视角

论讯问方法运用的正当性及其界限——以口供获取为视角

《法学》第2014-10期第149 页

黄金华黄鹂

【内容提要】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人权保护”的理念,学界对讯问方法的使用大多持否定态度。这种理论上的浪漫主义塑造了理想化的空中楼阁,完全忽视了侦讯实践对讯问方法科学规范使用的真实需要。讯问方法的使用应被重新正名,以寻求其在现代国家所具有的正当性。当然,正当性也有其界限。为了克服实践中对讯问方法使用界限把握不清的局限,应当以合法性原则为先,以合理性原则作为补充。而在我国法律规定较为模糊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明确合理性判断标准,是否“导致无罪自陷”应作为讯问方法正当性的检验标准。

【关键词】讯问方法正当性口供

一、讯问方法及其正当性之界定

(一)讯问方法的范畴与性质

讯问作为刑事侦查的手段,在我国历来居于尴尬的地位。过高的失范性与过强的技术性使得对讯问问题的理论研究少有人问津。这不幸地致使作为讯问核心的“讯问方法”也不免遭受厄运,体现为在既往为数不多同时也极不充分的讨论中,未曾就讯问方法是什么达成一致。从目前对讯问方法的研究资料来看,讯问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1)美国著名审讯专家英博提出的“九步审讯法”⑴,主要是基于时间顺序而展开的完整的系列步骤,特定阶段对应特定方案,为实务人员提供指引。(2)以我国实务人员为主所作的创新型“讯问方法”,大多集中于以行为内容、行为特征或者行为目的,甚至夹杂以上多种标准而创设的不同方法,观点呈现互相独立、杂乱的特征。⑵(3)少数研究是基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将诸如威胁、引诱、欺骗等手段作为讯问方法,这是以行为方式作为分类标准。⑶笔者以为,从词义上看,尽管“方法”一词在日常生活中甚为常用,但其内涵一直处于漂移状态。一般来说,“方法”通常是“行为方式”的替代表达,所以谈及讯问方法,与“威胁、引诱、欺骗”等⑷作为手段性活动的本质最为符合。有些学者所称的“策略”较为宏观,往往隐含着一定的内在结构,所以“讯问策略”指的是针对不同阶段所适用的复合型的手段集合,与“威胁、引诱、欺骗”手段并不相符。⑸还有“讯问手段”、“审讯策略”等称

谓。笔者以为,“讯问方法”一词当被赋予特定的法律含义i仅认可其在第三种研究范围内的范畴使用。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刑事诉讼法》中所提及的行为方式(如威胁、引诱、欺骗等)。

讯问方法是讯问权的具体运行方式。我国学界对讯问权的讨论大致在三种语境下完成:一种是从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论的侦查学语境,一种是从刑事诉讼程序论语境,一种则是结合以上二者的复合型语境。⑹第一种语境作为典型的工具主义论调,强调讯问只是迅速、准确获取口供的一把“万能钥匙”,须无条件地服务于既定的宗旨,它并不具备对讯问的价值加以判断和质疑的品格,不足以实现本文正当性探讨之目的。第二种语境赋予了讯问权纯粹的刑事诉讼程序属性,该语境下的理论尝试主要聚焦于讯问程序正当性的应有之义,比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讯问的关系、犯罪嫌疑人所具有的沉默权以及律师帮助权等。无疑,以程序论视角所作的剖析虽与刑事诉讼理论自洽,但受困于其宏大叙事之局限,缺乏直接的实践指导功能。第三种语境则还原了讯问的题中应有之义:既承认讯问的工具价值,又不忘在技术性考察下对讯问构筑起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判断,不断地徘徊于应然与实然之间,达成反思性平衡。在第三种语境下,讯问结合了程序意义和工具意义,那么此语境下的“讯问方法”也具有此双重性。所以,“讯问方法”的性质与本文所要讨论的“正当性”主题自觉吻合。不仅如此,“讯问方法”的用法亦得到了新《刑事诉讼法》的支持。新法整合了过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零散与矛盾、一改不统一的局面。如对“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的定义,原《刑事诉讼法》未曾提及,《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称其为“非法手段”,新《刑事诉讼法》则将其表述为“非法方法”,相较而言用词更为严谨;同时也印证了“讯问方法”研究语境的二重性:“方法”出现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中,正是反映讯问的技术性与程序性之间达成妥协的立法结果。

(二)正当性及其在讯问方法研究中的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建立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司法解释的规定也为实践操作提供了精确化的规范与指导,以制约我国侦查部门在侦查阶段获取证据的公权力行为,保证侦查程序的正当性。实践部门加大了对刑讯逼供的整治力度,从司法解释上细化了刑讯逼供的情形;⑺学界也大量开展了关于“刑讯逼供”获

取口供的批判性研究,并“口径一致”地针对“肉刑”与“变相肉刑”÷但遗憾的是,法律规定对刑讯逼供之外的其他讯问方法表示出了“不置可否”的状态,相关的理论回应也寥寥可数。⑻在理论与规范双重缺失的背景下,“讯问方法”使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驱使更多的人戴上有色眼镜看待讯问,而无视现实中侦查部门人员的能力缺失与手段瑕疵,亦轻视了国家机器为了管理社会秩序、惩罚犯罪而赋予有关部门代表国家行使追惩犯罪的职能之必要性,不可不谓是一种偏见,亟需摆脱。“正当性”研究正是致力于为对象找寻正当基础,成为了为“讯问方法”正本清源的当然选择。

讨论正当性的界限,是法治理念下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划分的应有之义,是有效控制公权干涉私权范围的武器。然而,真正能够将政策目标加以实践化、经验化的尝试屈指可数。没有标准的指引,侦查人员要么疑虑重重,案件迟迟没有进展,办案效率低下;要么不计后果、大胆尝试,但也必然面临着案件被全盘否决的风险。不仅如此,在司法实践愈趋向于文明的转型过程中,诸如威胁、引诱、欺骗这样的讯问方法运用难点已成为众矢之的⑼:一如前述,讯问方法使用标准不一、规则各异,侦查人员往往因为把握不好讯问方法的现实使用而面临两难抉择;犯罪嫌疑人及其代理律师利用该规则,对讯问方法使用的合法性频频提出质疑;而社会舆论亦不会放过这个日趋敏感的话题,典型案例所引发的激烈讨论此起彼伏。⑽审判人员针对这样的质疑,最后也大多回避对讯问方法的正当性评价。

二、侦查讯问方法的正当性基础之反思

(一)技术维度:讯问方法作为技术的独特性与必要性

讯问方法直接利用犯罪嫌疑人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渐渐地改变犯罪嫌疑人赖以抗审的心理支撑点,改变其抗审的心理状态——他不再认为不利益与供述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了;反之,供述反而是对其有利的选择。⑾非但如此,讯问人员采取一定程度的平衡利弊、适当施加心理压力,乃至创造一个更广大的信息空间,并在这个空间内不断积累自己的优势,对犯罪嫌疑人连续地施压和释压,敦促其作出有利于交代的选择。“绝大多数罪犯不情愿承认其罪行,从而必须从心理角度促使他们认罪,并且不可避免要通过使用包括哄骗因素在内的审讯方法来实现。”⑿即使在侦查技术与科学始终保持一流水平的美国,也从未否定通过威胁、引诱、欺骗的讯问方法。讯问方法的使用的确在审讯突破中具有无可

替代的地位。

我国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更突出地反映了讯问方法运用之必要性。发达国家高效的激励体制促进了先进技术对应用学科的大面积渗透,应用科技的发展、理论的现代化为客观证据的收集提供了必要支持。我国对侦查理论以及侦查技术发展的不重视使得侦查工作呈现出非系统化、层次不齐的状态。在当前的刑事侦查中,获取口供仍是实践中侦讯机关采用最多的选择。口供作为证据资料形式,在我国具有胜于其他证据资料的独特的安全性与完备性,它弥补了我国侦查部门技术上的落后,补强了我国司法部门证据意识以及客观证据采集能力的弱势。口供的取得对于一些案件侦破的意义甚至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践中,对客观证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性要求,也就转化为对获取口供的技术性要求。面对这样的现实考虑,讯问方法的正当化更是出于我国刑事侦查工作中现实要求的反馈。

(二)社会功能维度:犯罪嫌疑人罪疑状态的洗脱

建立讯问方法的正当性,需要真正地理解“人权”。当提及“人权”时,事实上我们总是在做这样的预设:这个人是一个“普通人”、“正常人”,他的基本权利均不允许遭受侵犯。对这样一个命题加以逻辑推论,则可知,一旦他的基本权利受到合法的干预,那么他就不再是拥有完整的自由的“人”。这不是在否定“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的基本属性,而是现实地承认其社会人的身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种瑕疵将其所受到的权利侵犯在一定程度上被正当化了。鉴于此,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相对有限,他必须暂时忍受一定程度的权利侵害而不得反抗。具体表现为,侦查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限制其人身自由,对其住宅和人身进行必要的搜查,并强制其接受讯问等,这些都严格区分了“犯罪嫌疑人”与“普通人”的界限。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在一定程度内受到侵害,是因为已有证据指向他,证明其可能实施了犯罪。⒀犯罪嫌疑人是否为“罪犯”尚未盖棺定论,但他具有犯罪嫌疑这一事实无可辩驳。因此他须承受国家机关在合法范围内对其基本权利实施侵犯用以调查犯罪事实的不利益,而不论他是否有罪。这些不利益也包括一定程度上接受讯问方法的“折磨”,即犯罪嫌疑人对于合法的讯问方法的运用,并不能抗拒。犯罪嫌疑人必须承受讯问中心理上的考验,接受讯问人员通过合理范围内的讯问手段对其主观状态进行

策反活动,他须承担摆脱侦查人员怀疑以及证据指向的义务。不存在此种“瑕疵”之人则没有义务承担这些考验,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证人、被害人所接受的询问与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所采用的非法证据规则是截然不同的。

不仅如此,犯罪嫌疑人须接受讯问方法,更是为了摆脱嫌疑、争取主动而在现实中应承担的责任。由于控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与活动自由,使其在诉讼上的取证能力弱化或者退化。⒁即使辩方律师能够自由地进行诉讼活动,也不可认为他的取证能力足以与公权力机关相提并论。公权力机关搜查取证时也总有便宜性,取证时大多由他人或者单位积极配合;辩方即使有最好的律师,也断然不能与公权力机关的优势等量齐观。这就使得控辩双方在举证能力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重新取得取证能力平衡的尝试也就转化为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变相地承担起摆脱嫌疑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并不是否定无罪推定原则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之要求。须知,无罪推定要求犯罪嫌疑人享有不强迫自证其罪的保护,同时也无须承担无法证明的不利后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可放弃自身的权利。⒂事实上,很少有犯罪嫌疑人只是消极地等待控方搜集证据,最终由审判机构裁判是否达到“排除合理怀疑”以定罪。为了降低被指控成功的风险,处于不利地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会积极地采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⒃并且对抗控方的侦查。通过讯问方法的考验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犯罪嫌疑人接受考验后,若仍坚称自己清白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洗脱自己的嫌疑;反之,如果他未能经受住考验,那么他就可能要承担不利的后果。若只看到沉默或不供述表面上的“消极”,那是对接受讯问的误解!讯问时,没有一个犯罪嫌疑人可以避免积极地与侦讯人员进行心理抗争并“拒绝供述”的考验。犯罪嫌疑人无法选择拒绝讯问,无法选择不接受他人对自身的信息输入,不能选择不接受心理攻势,若要摆脱嫌疑就须对讯问方法作强有力的对抗。面对讯问人员使用讯问方法,他的心理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在心理层面上进行着积极的对抗。经受讯问方法使用的考验是犯罪嫌疑人摆脱犯罪指控的途径之一,在一些案例中甚至可成为唯一途径。

三、侦查讯问方法适用的正当性标准

(一)侦查讯问方法运用之合理范围

然而,讯问方法即使具备正当性,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讯问中时时刻刻可能产生的公权力滥用只保持驻足观望的态度。恰恰相反,正是在这个公权力与私权利直接对抗的平台上,密切保持对公权力的监督,明确讯问方法的正当性界限,是侦查讯问中的核心课题。

关于讯问方法的正当性界限,龙宗智教授总结的原则位阶差化的原则体系有着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其提出了这样三个层次的审讯原则:(1)法定原则。采用威胁、引诱,只能以法律所确认的方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2)真实原则。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方法都必须符合一条标准,即不至于导致虚假供述。(3)合理性原则。为真实原则提供一种内在的验证标准、确定审讯方法运用时其强度的适当性并且确定审讯方法的合法性。⒄在笔者看来,此观点总体上值得赞同,稍作调整或许更加自洽:以合法性原则为先,以合理性原则作为补充,真实原则是合理性的检验标准。这样的调整更能凸显侦查权的行政权特征,行政权行使就符合“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的顺序。⒅

先考察讯问方法的合法性。新《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为刑事诉讼规范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填补了原有的制度空缺与漏洞,可以视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然而,就讯问方法的规则而言,新《刑事诉讼法》并未真正做到尽善尽美。新《刑事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该条一律排除这些行为所代表的讯问方法。第54条又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这又似乎表明,“威胁、引诱、欺骗”方法主要涉及证人证言以及被害人陈述,其中“等”字的含义并不明确。另外,在最新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最高人民法院扩充表述为“采用其他使被告人在肉体上或者精神上遭受剧烈疼痛或者痛苦的方法”。此处的“剧烈”、“痛苦”等词尤为抽象,未真正使得这些讯问方法的性质被盖棺定论。针对这些新规定,工作在一线的侦查人员亦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实践中基本很少会有人采取刑讯逼供的措施来获取口供,而威胁、引诱、欺骗已是司法实践中所常见、侦查人员常用的三种取证方式。⒆许多注意规范性的侦查人员也因规定的模糊性,在实战中不敢运用可能引起质疑的讯问方法,这是因为新《刑事诉讼法》第50

条作为兜底条款,仍然可以作为否定证据、甚至追究个人责任的重要依据。在两难的处境中,做哪一种选择都需要侦查人员慎重思考、反复论证,这都延缓了侦查程序的进程,不利于刑事侦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们所言,“威胁”、“引诱”、“欺骗”的含义以及标准问题不好界定,如果一律排除,则会对侦查工作带来冲击。⒇

鉴于合法性规定较为模糊,我们只能诉诸于合理性原则,以“不至于导致虚假供述”作为判断方式。巧合的是,弗雷德·英博教授也曾作出过这样的总结:“即使是通过哄骗取得的供述,仍可以接受为证据。不过,对这项规则有两个限制条件:哄骗不得使法庭或社会受到‘良心上的冲击’;哄骗不得利于导致虚假供述的出现。”(21)相当一部分的学者均对这一点表示了赞同,在此后的一些论文中也以“防止导致虚假证据原则”的表述出现。(22)可见,“不至于导致虚假供述”(23)作为合理性原则的判断尺度,已经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不至于导致虚假供述”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不至于导致虚假供述的讯问方法都可以接受,导致虚假供述的讯问方法应当予以排除。这种表述似乎与供述的自愿性、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之原理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存在逻辑上的一致性。然而,这一检验标准为了保证“自主供述”的绝对要求,只要讯问方法导致对何种事实的虚假供述,都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对象,而不考虑这种供述所涉及的事实是否与案件具有密切关系。如采用这样的原则,似乎过于严苛,即使对美国这样法治先进的国家也显得有些吹毛求疵,更遑论我国目前并不乐观的侦讯形势。合理性的检验标准,在当下直接相关的法律规定缺位的情况下,几乎荣升为我国讯问方法唯一的终极判断标准,故更应该慎重建立该标准,适当加以改良。

值得注意的是,弗雷德·英博教授提出了另一种检验方式:“审讯人员在任何案件中,当怀疑特殊的哄骗方式是否允许时,可以实行这种方针:即对自己提出下列问题:‘我将要做什么?’或者:‘这会使无罪的人承认有罪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审讯人员应该继续去做打算做的事或者说打算说的话。另一方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审讯人员则应该停止自己想做的事或想说的话。这是审讯人员所遵循的唯一可理解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检验标准。”(24)同时,他将这种检验标准扩张到了“衡量所有的审讯策略和技术,包括本文第一部分讨论过的哄骗方式在内”。如此的示范教导我们,应通过“这会使无罪的人承认有罪吗”这样

一个问题的回答作为检验标准,它不仅要问“是否可能导致虚假供述”,还要求这种虚假供述最后与案件的认定与判决具有重大的关系。这个检验标准拒绝与定罪无关紧要的、微不足道的虚假供述来否定讯问方法的可能,更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笔者将这种检验标准方法总结为“导致无罪自陷”原则,具体表述为:凡讯问方法的使用可导致无罪之人自陷,就应当被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反之,讯问方法的使用均为合理,不当加以排除。

(二)“导致无罪自陷”标准的具体运用方式

“导致无罪自陷”的标准在表述上固然较为自明,但其内容若遇上实践中复杂的情形仍显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对该标准的适用加以具化。当审判人员捉摸不定时,应沿循以下的思维路径:首先判定提出质疑的口供是否足以成为本案定罪的证据,这主要考察这一部分的供述与犯罪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当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后,再判断无罪、理性的犯罪嫌疑人对讯问方法的经受能力维持在怎样的水平;最后考察具体案件中讯问方法的适用是否足以导致无罪、理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自陷,以有效把握讯问方法运用的强度。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构造一个无罪、理性的犯罪嫌疑人,我们应完成这样的思维进路。首先抽象一个无罪的、普通的理性人。“合理性原则”接近一般大众的理性,在该检验标准的适用上就要求抽象出一个具有一般理性的主体。这种抽象的意义在于能够还原出一个无干扰的自由状态(即对供述的自主性),以恢复一个无罪的普通人供述选择自由权。在这个状态下犯罪嫌疑人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具备充分的选择能力,发挥趋利避害之本能。接着,再为被还原到真空的理性人重新附着上犯罪嫌疑人的所有经验、性格、身份等因素,以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克隆体”。这是考虑到个体身上的各种要素与特征都对其接受讯问方法考验的能力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比如,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经受的讯问方法考验程度也必然不同;曾经自身担任过讯问工作的侦查人员与一个普通公民由于抗审抗压能力的不同,同等对待亦有失公平。(25)类似地,身份的差异、性别的不同、身体状况的好坏、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等因素都对心理压迫环境的抵抗能力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断然地将所有的情形只抽象为单一主体,则将人的多元化、多样性发展之现实弃之不顾。总而言之,这不是一种绝对的抽象,也不是一种绝对的具体,而是控制部分变量的不对等复制。

这个标准大致可运用于,一是侦查人员对如何采取讯问方法为正当的判断,如弗雷德·英博教授要求审讯人员在讯问中扪心自问的方法;二是被告一方为了有效抗辩,而界定供述的取得是否非法,并保护其自身权益的判断标准;三是为法官提供可以参考的标准,决定这种供述是否应作为非法证据加以排除。应用主体固然大不相同,但若采“导致无罪自陷”原则,则必须质疑同一个问题:“在这样的讯问方法下,无罪、理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是否可能自陷?”这种自问本质上是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统一思维对象,同时缩小甚至消除不同主体对抽象道德规则(合理性的抽象基础)见解的差异。不同的主体性思考最终借助于这个原则的适用统一到同一个对象上,并以人之常情度之,以取得大多数人对结果的理解与信服。

实践中,讯问方法大致包括威胁、引诱与欺骗等方式。尽管形态各异,其讯问方法的本质不外乎凭借“创造”一种选择供述的结果利益,使受到审讯之人不断平衡此利益与不交代所获之利之间孰轻孰重。当侦讯人员抛出这样的讯问手段时,理想状态下的无罪之人就会以一个理性人的姿态做一番经济学上的博弈过程。比如,讯问人员说“你再不交代就抓你家人”或“你如果承认有罪,我们就给你几十万”,抑或说“如果你老实交代,那么我们就不追究你的责任。”在三种方法中,第一种为威胁,审讯人员所创设的供述利益,是保证受讯人的家人之自由与安全;第二种则为引诱,其利益结果是几十万的金钱利益;第三种则暗示犯罪嫌疑人,交代不实将受到处罚。此时,犯罪嫌疑人则会将自己交代之后所能获得的利益与不交代可能判决无罪或者罪轻的机会进行对价平衡。以上三种“利益”极有可能促使一个无罪的理性人放弃自己一两年的自由权而选择自陷以获利,无论是基于护子心切之人类本能,还是对立即换回自由的渴望,甚至是对信息的错误认识,都可能使无罪之人滑向自陷的深渊。但应予注意的是,如上述第一名犯罪嫌疑人与儿子素来感情不好,第二名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富商,第三名犯罪嫌疑人是一位公安人员,他的反审讯能力十分出色,那么该原则的适用结果也就另当别论了。

无论如何,该原则的适用至少有这样的积极意义:讯问方法的合理使用不应再成为被告人提出质疑的有效理由。比如,讯问人员问:“你如果老实交代的话,我们可以在法庭上建议宽大处理,可能少判一两年”,或者“你如果老实交代的

话,我们就帮你争取安排一次家人见面”。部分律师质疑这具有“引诱”的成分而滥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从这个检验标准出发,我们认为,对于“宽大处理”与“家人会面”的“诱惑”与为自己贴上有罪标签并剥夺自己人身自由的风险进行趋利避害地选择,一个理性人大多不会选择认罪。这样,该讯问方法的使用即完成其正当性的证成。在这个意义上,以这样的理由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根据经不起推敲,这也反映了运用“导致无罪自陷”之原则可以扫清一些不必要的司法资源消耗。其实,许多供述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并促使其交代的,先前讯问人员所实施的大量铺垫工作以及其他的心理突破工作,也对犯罪嫌疑人口供的突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因为讯问方法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断然否决其获取口供的证据效力。在口供排除的判断上,要考察讯问方法的实施与无罪自陷之间因果关系的盖然性,当因果关系盖然性较弱时,应适当地放宽尺度处理。

(三)“导致无罪自陷”之局限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然而,这样一个判断基准也并不能成为一把万能钥匙,它自身亦不乏局限性。第一个局限在于,这个检验标准的逻辑设计没有逃脱“结果主义”的藩篱:通过结果的合理性——究竟有无可能使无罪之人发生自陷——来决定方法的正当性,它无力容纳对方法本身是否正当的鉴定,未克服“目的使手段正当化”(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的局限。不可否认,实践中使用不正当的讯问手段却未造成无罪自陷,或者是否造成无罪自陷并不明朗的案件大量存在,而该标准对这样的情形则往往黔驴技穷。另外,抽象化的检验标准予以适用时,也逃脱不了本身的不确定性,直接表现为适用该标准对于临界点把握的难度较高。换言之,对于细微差别的区分,它的作用效果就不如之前那样突出了。譬如,“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的表达是否存在威胁的成分,有无可能造成无罪之人自陷,都落入“真伪不明”的状态,将各种因素都加以综合考察,可能还是一头雾水。这是该检验标准的第二个局限性。

面对这样一些局限性,侦查机关以及法院则可结合我国具体的情况,做出方向更为明确的指引。我们应力求避免侦查机关的讯问方式过度地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权利,但也切忌给犯罪嫌疑人打造一个“百毒不侵”的“金钟罩”。笔者认为,目前的司法政策应先对“导致无罪自陷”标准的适用稍加放宽,才能够有

助于当前侦讯工作的良好开展。之所以将该标准称为“导致无罪自陷”标准,而非“防止无罪自陷”,就是为了将“是否导致无罪自陷”真伪不明的·情形推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界限之外,作为实践中主要的处理原则,以对讯问方法的使用提供支持的环境。鉴于我国的侦讯技术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审判机关在裁量时,除了明确违法的讯问方法以外,若遇到“尚不必然导致无罪的理性人进行有罪供述”的讯问方法,尽量不加以排除,也可符合我国一贯追求真实的刑事诉讼要求。当然,这并不代表超职权主义和超越限度的讯问权可以通过这个原则得以合法化,而是维持“无罪自陷”的最低标准,在最基本的限度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主体性,尊重其基本的个人权利。

【作者介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复旦大学。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美]弗雷德·英博:《审讯与供述》,何家弘等译,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⑵其中,以行为内容为主的讯问方法讨论占据大多数,如“亲情置换法”、“利弊置换法”(参见吴克利:《审讯心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也有以行为特征作为讯问方法,如“以刚制柔、刚柔结合”(参见朱红梅、夏平、邓临新:《讯问方法探析》,《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还有个别的以行为目的作为讯问方法之分类的,如“离间法”、“速成错觉法”等。许多讯问方法的表述都掺杂以上一种或多种标准。

⑶参见李建明:《人权保障视野中讯问方法的合法运用》,《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⑷需要注意的是,“威胁、引诱、欺骗”在日常使用中往往是贬义词,很容易导致大众对使用这些方法的否定。事实上,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中使用这样的手段并不一定是不合理的。如果加以合理运用,可以成为必要的讯问心理战术。

⑸比如,“敲山震虎法”、“案例教育法”大多组合了讯问方法,故准确地讲这些“方法”是讯问策略。

⑹参见牟军:《刑事侦讯:一种权力的表达》,《法学研究》2010年第5期。

⑺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11月21日对外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其中第8条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

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

⑻龙宗智教授2000年于《法学》第3期发表的《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一文对该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

⑼刑讯逼供已成为法治发展趋势下必定要遭到淘汰的口供获取方式。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刑讯逼供也已经不再成为侦查中的主要矛盾。

⑽如近来受人瞩目的“李旭利案”,辩护人的上诉意见中就认为侦查机关存在“引诱”的非法获取口供的行为。

⑾笔者在侦讯的实践中,总是通过采取不同讯问方法的组合,以改变犯罪嫌疑人心理上的立场取向,使其逐渐意识到,供述对其有利。许多犯罪嫌疑人在审讯之后,仍然认为笔者的确帮助了他,他自己选择供述是出于对自己利益保护的考虑。

⑿同前注⑴,弗雷德·英博书,第275页。

⒀证明标准为:(1)犯罪行为已经发生。(2)犯罪行为是被逮捕的人所实施的。

⒁当然,英美法系的刑事诉讼中保释丰一般达到80%—90%,但犯罪嫌疑人仍可能受到拘留、询问,保释期间亦受到一定的自由限制,双方的举证能力仍旧是不对称的。

⒂参见谢佑平:《刑事诉讼法哲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7页。

⒃正如马贵翔教授所言,“从原则上讲,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在诉讼程序结构中是由原、被告双方共同承担的”,有利于被告原则“只能是原则,并非是绝对的”。参见马贵翔等:《刑事证据规则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6页。

⒄同前注⑻,龙宗智文。

⒅参见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⒆参见张军、陈卫东:《刑事诉讼法新制度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

⒇参见吕广伦等:《〈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规定〉理解与适用》,《人民检察》2010年第16期。

(21)同前注⑴,弗雷德·英博书,第275页。

(22)参见毕惜茜:《侦查讯问策略运用的法律界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3)笔者采纳龙宗智教授的表述。

(24)同前注⑴,弗雷德·英博书,第276页。

(25)实践中已有如此适用的例子。在笔者承办的“俞某某、陈某某徇私枉法、受贿”一案的一审法官认为:“关于辩护人称陈某某于2008年12月6日的供述系诱供所致,本院认为,侦查人员在审讯过程中运用审讯技巧,对犯罪嫌疑人政策攻心,促使犯罪嫌疑人完全、彻底供述犯罪事实与侦查人员作不切实际的许诺对犯罪嫌疑人诱供是有本质区别的。现有证据不能证实侦查人员在2008年12月6日审讯被告人陈某某的过程中对陈诱供,且:对陈取保候审有50%的概率’也不足以诱使一名多年从事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熟悉审讯技巧的公安人员起到轻易将对自己较为有利的供述翻供为不利的供述。”参见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2009)杨刑初字第190号刑事判决书。

什么是创新思维方法论

什么是创新思维方法论 创新方法论是研究创新过程中有没有逻辑顺序、规则、方法以及有什么样的顺序、规则与方法为宗旨的哲学研究。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创新思维方法论,希望能帮到你。 创新思维方法论 创新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资质与潜能。创新是民族进 步的灵魂。本书主要对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非逻辑的思维方法、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创新性教育的思维方法以及创新性科研与实践的思维方法 等思维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虽然这些思维方法各有其特点,但都是进行创新 思维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思维方法,掌握这些基础的思维方法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提升创新思维的方法 1.破除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 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 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破除“权威定势” 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 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 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 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 权威。 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 c、权威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却有害于创新思维。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它使人们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打倒权威开始的。 (2)、破除“从众定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法论大全

基本原理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 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 同。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 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 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 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 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 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错误。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 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第二课基本原理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 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 题。 二、因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 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条件性。 2、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 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三、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 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要求: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 得到最大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 四、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 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 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 看冋题。 无论是自然 上帝创世说”。 四、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侦查讯问提纲

侦查讯问提纲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及职责) 1、开场白:某某市、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示证)。 2、你个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出生地,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和职级,政治面貌,是否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住址,联系电话,前科情况) 3、你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4、其它亲属的基本情况?(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父母、岳父母、王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亲家及女婿,养子女) 5、你的工作经历? 6、你的工作职责? (第二部分:受贿情况) 1、你是何时因何事被采取“双规”措施的? 2、你在“双规”过程中向组织交待的情况是否属实? 3、你把与他人之间不正当的经济往来情况说一遍?(每个行贿人的事实讲完后发问) (1)、行贿人送钱的目的是什么? (2)、你是否帮过忙或提供帮助? (3)、你刚才讲的他送给你的钱是不是人情往来或债权债务关系? (4)、你刚才讲的他送给你的钱,你有没有退给他或是上交给

纪委等有关部门? (5)、你刚才所讲的是否都是事实? (第三部分:财产情况) 1、你们家的财产管理模式? 2、你的家庭财产情况? (1)、银行存款(2)、不动产(3)、股票(4)、债权(5)、保险(6)、暂放款 3、你的家庭开支情况? (1)、瞿璐留学费用? (2)、人情开支? (3)、购房开支? (4)、婚、丧开支(喝茶)? (5)、日常开支? (6)、给情妇的钱款? 4、你的家庭收入情况? (1)、工资、奖金 (2)、租金 (3)、社会活动,如剪彩 (4)、讲课、稿费 (5)、红包礼金 (6)、烟酒处理 (7)、受贿犯罪收入

(8)、入股分红、投资、彩票 (第四部分:反调查情况) 1、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组织上在对你进行调查的? 2、你进行了哪些反调查活动? 3、你都找了哪些行贿人进行了串供? 4、你都进行了哪些财产转移活动?

解读“狭义相对论”——从方法论视角

解读“狭义相对论” ——从方法论视角 张丽 重庆大学贸易行政学院科技哲学室(400044)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2008级博士研究生(100091) 摘要: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相对经济和解释性简化而著称于世界,其影响之大,更是其他理论所不能望其项背。以致许多理论学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作为构建理论的方法论模板。其实在与经典热力学的三次类比中(其中有二次是爱因斯坦本人给出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种误读,误导,其实质是陷入一场方法论的危机。此文的目的正是要抵制这一思想,并指出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方法论理论仅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胜利,而远远不是解释深度的胜利,它的作用效果也仅限于在混乱、无秩序的状态背景下。 关键词:狭义相对论;经典热力学;方法论;量子力学; CBH法则 比较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前者以它的相对经济和解释性简化而著称于世界,其影响之大,更是其他理论所不能望其项背。以至于此后的大量的理论物理学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受此引导去寻找少量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期望他们能够在量子力学中发挥作用,就象相对性原理和光假设曾经联合起来在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狭义相对论中发挥基础作用一样,达到简化量子力学的目的。其实在与经典热力学的三次类比中(其中有二次是爱因斯坦本人给出的)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种误读,误导,其实质是陷入一场方法论的危机。此文的目的正是要抵制这一思想,并指出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的方法论理论仅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胜利,而远远不是解释深度的胜利,它的作用效果也仅限于在混乱、无秩序的状态背景下。这一点,也正是爱因斯坦本人所非常熟知的。 第一次类比与CBH法则的启示: 爱因斯坦本人曾坦言:相对论原则是使可能性缩小的理论;它不是一个模型(模版),恰似热力学第二定律不是一个模版一样。①(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is a principle that narrows the possibilites ; it is not a model, just as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is not a model.). 另外,在量子力学最近的重要进展中,克利夫顿(CLIFTON)、巴伯(BUB)、哈沃森(HALVORSON)即CBH以三个“information_ _theoretic constraints ”为依据提出的“知识初概念”(notion of information)在理解量子理论中的作用已经变得值得注目了。CBH所关注的正是处于一种危险状态中的“方法论”。在其论文的开头,CBH写到:一个人能够仅以少数几个简单的知识理论原则来刻画量子理论特征的这一事实,是提供信任给这样一种思

(完整版)高中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大全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核心内容:物质、意识、规律、主观能动性) 原理一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 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二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客 观的。 【方法论】:①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 ③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原理三人与自然的原理 自然界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原理四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 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作用。 原理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方法论】:①我们办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 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识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原理六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事物的规律。 【方法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核心内容:实践、认识、真理)原理一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_自然_而_命不可勉_从方法论视角分析王充关于_命_的观念

网络出版时间:2011-9-15 15:0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81999506.html,/kcms/detail/33.1345.g4.20110915.1503.010.html 第24卷第5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1年9月 V ol 24, No 5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Sep, 2011 “自然”而“命不可勉” —— 从方法论视角分析王充关于“命”的观念 王永哲1,何丽君2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部,浙江衢州 324000; 2.南昌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38) 摘要:在方法论视角下,王充“命”观念表现为自然客观化的逻辑进演。“自然”是对人格意志的排 除;“自然”挂靠在“气”之上而令事物有“性”、“命”之特征,因此,“性”、“命”也是“自然”;人 格意志归根到底也是“自然”。故而王充认为:“命不可勉”。 关键词:王充;“自然”;自然客观化;“命”;“命不可勉”;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23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1)05-0071-0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1.05.010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481999506.html,获得 王充的“命”观念备受后世争议,学术界对其研究也一直没有停止,并且成果不断。 在研究工作中,诸多学者都引用了王充思想中的另一观念“偶”。萧萐父、李锦全在他们所编的《中国哲学史》中概括:“人、物各自受气,或厚或薄,这是‘偶’,受气后命运终身不变谓 之‘命’。”[1]王晓毅则认为:命运的必然性是无形的,而在有形的世界中,人们所能目睹的命运, 无非是些偶然事件的遇合[2]。日本学者佐藤匡玄则试图把命和偶然性统一起来,他认为:“从人的 立场看,社会的遭遇虽然是一个不能以因果关系来看待的偶然,可是其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内在 原理的自然法理即必然,那就是命。”①王雪通过研究王充的道家思想,提炼出“偶”和“自然” 的联系:“物偶自生的内在根据是天道的自然无为,元气同样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3]韩国学者 金东敏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他得出结论:“人的命或气,在此自然法则中根据自然无为的活动而 诞生时,必然会按给定的命运存在于人生之中。”[4]其研究对命、自然和气的统一做了一定的工作。 杨萍、王全权把“命”的统一性推向深入,他们认为:“自然”就是“命”,性又是自然之载体, 性的载体是气,性命有统一的趋势,王充的思想由“自”、“偶”,到统一的“命”,最终完成自身 学问的一统,其逻辑进演亦在这里完成[5]。 在研究方法上,2009年之前关于王充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思想史角度出发进行的,它能使读者清晰地了解王充思想在思想史上的位置。最近的研究偏重于方法论角度,指向王充思想的内部, 分析其思想形成的逻辑进演,这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了解王充的思想。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王 充的“命”观念:“命”是王充思想进演的逻辑终点,而其逻辑的发生是从自然开始的。自然是 人类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每一个认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主体进行着主观客观化和客观主观 化的过程。在人类认识的历史长河中,自然一次又一次地被设置,设置之后的自然又不断地被更 收稿日期:2010-09-10 作者简介:王永哲(1976-),男,湖南永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①参见: 文献[4].

论侦查讯问中的发问技巧与应答技巧

摘要 侦查讯问发问技巧和侦查讯问应答技巧运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和辩解,最终查明案件的真实真相,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的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说如何使用讯问发问技巧,是每个侦查专业人士关注的重点。实践证明,在具体的侦查讯问环节中讯问人员不能消极的等待犯罪嫌疑人的主动交待,而需要以各种语言情景上的技巧来对犯罪嫌疑人的思维逻辑进行攻击,从而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中出现矛盾点,并从这点切入进而掌握到事情的真相,而这其中对于发问和应答的技巧的学习就是侦查人员必须要完成的课题,但同时我们也在看到,无论是课本上的还是书面研究上的技巧都存在一部分不实际的内容,我们需要以实践来对各种理论进行验证,本文正是试图将理论联系到实际运用中,以实践上的各种实例来对这个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侦查讯问;发问技巧;应答技巧

目录 1.讯问语言概述 (4) 1.1侦查讯问的语言 (4) 1.2侦查讯问的语言要求 (5) 1.2.1 讯问语言的合法性 (5) 1.2.2 讯问语言的冲突性 (5) 1.2.3 讯问语言的合作性 (6) 1.2.4 讯问语言的跳跃性 (6) 2. 侦查讯问中发问与应答技巧的相关理论 (6) 2.1侦查讯问中发问和应答技巧的主要内容 (6) 2.1.1侦查讯问的发问技巧的基本内容 (7) 2.1.2侦查询问中应答技巧的基本内容 (8) 2.2 侦查讯问中发问和应答的作用 (8) 2.2.1侦查讯问中发问的作用 (9) 2.2.2侦查讯问中应答的作用 (9) 3.讯问中发问与应答技巧运用中出现的问题 (10) 3.1发问目的不明确 (10) 3.2发问的方式过于模板化缺乏技巧 (10) 3.3缺乏针对不同类型的讯问对象的讯问策略 (11) 3.4在回答犯罪嫌疑人的问题时过于公式化 (11) 3.5讯问中发问人员与应答人员的设置缺乏技巧 (12) 4.应对发问与应答技巧运用中问题的策略 (12) 4.1做好前期准备,明确发问目的 (12) 4.2在侦查目标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发问方式 (13) 4.3总结经验,针对不同讯问对象采取针对化的讯问策略 (13) 4.4应更为注重对于应答技巧的掌握 (14) 4.5发问人员与应答人员的设置应当改进 (14) 5.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创新思维方法论

创新思维方法论 创新思维方法论创新不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创新的资质与潜能。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本书主要对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非逻辑的思维方法、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创新性教育的思维方法以及创新性科研与实践的思维方法等思维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虽然这些思维方法各有其特点,但都是进行创新思维所必须掌握的基础思维方法,掌握这些基础的思维方法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提升创新思维的方法 1.破除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破除“权威定势” 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 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

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 c、权威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却有害于创新思维。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它使人们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打倒权威开始的。 (2)、破除“从众定势” 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会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而成为“从众定势”。 b、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即使错了,也无须独自承担责任。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 c、在传统社会中,统治阶级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因而排斥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和特立独行的人物。 (3)、破除“知识——经验定势” 知识与经验有许多不同之处。简单的话,你掌握与了解的一些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知识;如何运用你了解的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则是经验,一般地把两种定势统称为“知识——经验定势”。 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

从科学方法论角度看深度学习的本质

从科学方法论角度看深度学习的本质 深度学习离不开大数据 用数据的方法来研究科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如图1。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是根据他的前任,一位叫第谷的天文学家留给他的观察数据总结出来的。表1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里列出的数据是行星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以年为单位)和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以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单位)。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的平方和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就是开普勒的第三定律。 图1:用数据的方法研究科学的典型例子: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虽然总结出他的三大定律,但他并不理解其内涵。牛顿则不然,牛顿用他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行星运动归结成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即一个常微分方程组。如果忽略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各行星和太阳之间就构成了一个两体问题。我们很容易求出相应的解,并由此推出开普勒的三大定律。 牛顿运用的是寻求基本原理的方法,它远比开普勒的方法深刻。牛顿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以牛顿开创的寻求基本原理的方法成了科学研究的首选模式。这种方法在上个世纪初期达到了顶峰:在它的指导下,物理学家们提出了量子力学。原则上来讲,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自然现象都可以从量子力学出发得到解决。量子力学提供了研究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等几乎所有自然和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这应该说是很成功的。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狄拉克指出,如果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去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其中的计算太困难了。所以如果要想有进展,还是必须做妥协,也就是说要对基本原理作近似。 尽管牛顿模式很深刻,但对复杂的问题,开普勒模式往往更有效。举一个例子,表2中形象地描述了一组人类基因组的SNP数据(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data)。一组研究人员在全世界挑选出1064个志愿者,并把他们的SNP数据数字化,也就是把每个位置上可能出现的10种碱基对用数字来代表,对这组数据作主成分分析,就可以得到图2中的结果。其中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是第一和第二奇异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这些向量一共有1064个分量,对应1064个志愿者。值得注意的是这组点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可以看出,人类进化的过程可以从这组数据中通过最常见的统计分析的方法主成分分析展示出来。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分析方法。其原理是对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作特征值分解。

基于研究方法论视角分析硕士论文

基于研究方法论视角分析硕士论文 ——以唐立宁的“幼儿积木游戏中模拟搭建行为的研究”一文为例本文以唐立宁撰写的题为“幼儿积木游戏中模拟搭建行为的研究”为例,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评析该硕士毕业论文,主要从研究设计这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刻的分析。本文重点评析了该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就其研究工具提出了较有价值的建议,目的是提高该论文的应用价值。 一、原文的研究问题 原文基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和幼儿模拟搭建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呈现当前幼儿园积木游戏开展的情况,比较幼儿在模拟不同参照物时的游戏表现,得出不同年龄和性别幼儿游戏的发展与差异,从而为教师指 导幼儿积木游戏提供借鉴与参照。原文在研究之前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 (1)不同参照物下幼儿的模拟搭建行为存在怎样的差异 (2)提供什么样的参照物能够更好的支持幼儿的搭建行为 (30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幼儿搭建技能的应用和模仿水平有什么差异 二、对原文研究设计的评析 1、调查问卷法 问卷调查法也称为"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原文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岗位培训班和上海市幼儿教师 游戏导学班发放自制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对象分别来自上海市各级各类幼儿园,以了解上海市幼儿园对积木游戏的重视程度、积木的投放、教师对积木游戏的支持与指导以及幼儿在模拟搭建中的表现等现状。 该问卷是作者根据其研究目的而设计的,在问卷调查前没有对该问卷进行SPSS效度分析,因而其内部效度值得商榷。在通常情况下,由于研究者考虑不周、技巧不熟练、经验不足,这些都可能导致疏漏或不当,研究新手常犯的通病就是内部效度低。 因此,建议新手通常可以借取国内外知名专家设计过的问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修改后采用,但在使用前要经过SPSS效度分析。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 原文在上海市幼儿园随机抽取三个年龄班各铭名幼儿,共人,男 女各半。每个年龄班幼儿分四组,每组人男人,女人,分别根据四种不同的参照物(实物模型、范例、实物照片和范例照片)进行模拟搭建。

论侦查讯问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1999506.html, 论侦查讯问的策略 作者:刘申时 来源:《知识文库》2014年第09期 在司法实践中,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都会经历一个从拒不交代罪行到如实供述的过程,这种转变并非自发形成,而是在侦查讯问人员艰苦、细致的工作下形成,依赖于我们的智慧、技巧、策略和经验,最能体现一名侦查讯问人员能力的高低。 1侦查讯问策略概述 讯问策略,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实现一定的讯问目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讯问条件,运用有关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所制定的最有效的讯问方式。 1.1侦查讯问策略的主体 侦查讯问策略主体,就是能够掌握和运用讯问技巧的侦查人员。该主体必须在法律上具有侦查人员的主体资格。作为侦查讯问策略主体应该具备能够胜任侦查讯问的工作能力,这个能力不单单是指制定讯问策略的能力,还包括具体实施策略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1.2侦查讯问策略的客体 侦查讯问策略的客体,是指在刑事侦查阶段拥有法定诉讼权利和义务并且处于被追究地位的犯罪嫌疑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依法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二是已经依法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三是不需要逮捕和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四是准备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1.3侦查讯问策略的内容 侦查讯问策略的具体内容包括讯问方式、讯问内容、使用证据的方式方法、运用策略的方法、时机、手段以及审讯时讯问人员的态度、言行举止等。在设计和运用侦查讯问策略的过程中,讯问策略主体要充分分析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反讯问伎俩的情况,预见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准备采取及如何使用这些手段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讯问策略。 2制定侦查讯问策略的技巧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交锋。要想制服犯罪嫌疑人,获得真实供述,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侦查人员在全面了解案情及所获相关证据的基础上,须对犯罪嫌疑人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犯罪经历、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发现其心理规律和对抗讯问的手段,制定出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侦查讯问策略。

第五章侦查讯问方法

第五章侦查讯问方法 第一节侦查讯问策略的概念、特征 一.概念 指侦查讯问的计策和谋略,是根据讯问目标和态势决定的战略构思。 二.特征 (一)全局性(二)合法性 (三)计谋性(四)综合性 三.侦查讯问策略的制定 (一)做好目标分析 1.分清目标主次 ⑴总体性目标 ⑵阶段性目标 ⑶局部性目标 ⑷适应性目标 2.做好目标分解 (二).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 1、充分 2、正确估计 (三).周密设计、妥善施策 1、调动积极因素 2、寻找弱点和矛盾 3、选择最佳方案

(四).讯问策略原则 1、依法 2、有据 3、有理 4、有利 (五).不断校正、完善讯问策略 侦查讯问中的逻辑控制 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处于主导地位,该按照逻辑规律控制讯问的发展。 因为只有遵守逻辑规律,才能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事物的规律,论证有说服力。 1.自由陈述 (1).自由陈述与回答问题 (2).侦查人员对案件的了解 2.详细讯问 (1).细微末节问题 (2).造成假象 3.使用证据 使用证据要视案情和证据的价值,正确估价它的作用,然后确定采用方法,逐步增加其揭发力。用证据的综合性引导犯罪嫌疑人得出必须如实供述的结论。 4.提问的逻辑性 (1).要有针对性 (2).合理的提出问题 (3).问题应有鲜明的逻辑结构 (4).问题应当不偏不倚 (5).提问有一定的顺序 ①从一般到个别 ②问题的顺序应该是有利于回忆 ③突然提问 ④问题由轻到重、由重到轻 第二节侦查讯问常用的谋略

一、侦查讯问谋略的概念和特征 (一)侦查讯问谋略的概念和特征 谋略是主体从自己的目的和动机出发,针对被作用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通过思维运筹而形成的行动意图.它由施谋主体、施谋对象、施谋目的、施谋焦点、谋略的内容和形式等要素所构成 (二)、侦查讯问谋略的作用 1.可以制约、指导侦查讯问方法和配合侦查讯问的相应措施及手段 2.可以调动犯罪嫌疑人交代罪行的积极性 3.可以驾驭犯罪嫌疑人,迫使其交代犯罪事实 二、常用的侦查讯问谋略 (一)、攻心型 1.政治攻心 2.思想攻心 ①情攻心②理攻心 ③势攻心④谋攻心 3.法律政策攻心 (二) .震慑型讯问策略 1.敲山震虎 2.先发制人 3.攻其无备 4.引而不发 (三).迷惑型讯问策略 1.声东击西 2.攻城打援

实证研究方法论:写作视角

《实证研究方法论:写作视角》 吴昊旻|石河子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碰到写作想法就写下来,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人文社科需要思辨精神。 实证研究找不到idea,找到也浅尝辄止。 原因是缺少基本功夫-写作能力、人文素养、归纳演绎。 文章考核标准: 文献综述:对已有文献的研究 理论分析:考核功底、基础 实证分析:考核方法、数据处理 写作,逻辑,思想-如何说服评审人 人文社会科学—经,管,法—柔性视野 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拓展学科领域 如何写,如何跟着写,如何自己写;如何思,如何跟着思,如何自己思 人文思辨学科—传授之道 有好点子,点—线—面,发展成文 1.尝试拓展人文基本功 2.尝试衔接理-实,贯通技-养 3.尝试专业研究当兼容人文-趣味 eg:脸的长宽比研究 有趣不能作为第一原则,但可以兼容有趣,有趣可以使专业研究做得更长 专业研究如果兼容人文趣味,研究走得更远 1.人文社科内涵 2.实证研究之逻辑-方法 直觉力,出于直觉的提问,凭直觉发问,但也不能乱问 制度背景分析,写文章不能脱离现状 了解问题,问题导向 带着问题发现问题,带着理论思考问题 第七章:idea的量化 有理有据 检验过程前的描述性统计 经济研究2016年债务结构钟宁桦 《我国企业债务的结构性问题》 研究结果一定要显著? 结果不显著的文章反而引导你思考,给出无限遐想空间,未来是不是会显著?为什么不显著?

MR—已发表出来的不显著的文章 文献综述非常重要,评论性的文字讲究文采, 已有研究做了什么?理论分析?实证验证? 重要性比创新性更重要 题目,摘要,引言,结论与启示总结—强调文采,一定要写好 评审基本从短往长看 综述的逻辑,评论为点睛 存在疑问的时候,不要排除数据,尽可能多的数据,尽可能全面的数据 收集数据,最好是全样本数据,每一次修改之后的数据要保存下来,方便做对比科学的态度比科学的结果更重要,科学的质疑不等于否定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汇总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破坏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途;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发展的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4、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肯定事物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 6、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Interrogation 花涛主编 (54学时) (本科侦查学专业) 广东警官学院侦查系 二〇〇六年六月

《侦查讯问学》教学大纲 《侦查讯问学》是侦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教学计划及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公安工作和公安教学工作的实际,制订本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侦查讯问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侦查讯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侦查讯问的意义、目的和任务;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掌握侦查讯问的基本技能;具备讯问的能力和制作相关文书、讯问笔录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适用于本科侦查学专业。 三、课程类别:本科专业课程。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侦查讯问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课堂讲授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的关系,并结合讲授内容组织学生模拟审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精讲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面,精选讲授内容,对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侦查讯问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规范要讲深讲透,对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内容,则应采取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有目的地指定精选的参考材料,使学生全面地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多种形式教学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选用讲授、实验、讨论、模拟演练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案例教学、模拟审讯等实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缩短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 (五)注重理论前瞻性的原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应超越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已经成熟或基本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 (六)科学性、合法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是一门学科的生命,教学中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正确。由于《侦查讯问学》具有明显的法律性,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等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教学中要既教书、又育人,注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的崇高思想品德。

侦查讯问章节案例实训设计

第一章侦查讯问导论 [案例导入]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牵出了系列瞠目结舌的盗车案。2xxx 年8月1日正午,南昌至九江的高速公路东线新棋周服务区道口旁,40岁的水电维修工胡某在等候往北的客车时,被一辆白色本田轿车撞伤后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肇事司机是一位着警服的男子,肇事后下落不明。经查证,此车是被盗的赣A-13xxx轿车。 经多方侦查,确定特警支队勤务处副处长刁x有重大盗窃和交通肇事逃逸嫌疑,遂对其采取了措施,当场缴获了他随身携带的2张伪造的本田轿车行车证。审讯中,刁x对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实供认不讳,但对盗窃车辆一事,经多次审讯未取得进展。侦查讯问人员根据掌握的情况对案情反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刁x盗窃车辆嫌疑非常大,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扩大战果。 据此,专案组准备了几套方案,正面攻不下,就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一是通过对其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同案嫌疑人;二是通过各种侦查手段查获了一部分赃车和其他物证;三是针对刁x这样的嫌疑人,制定了详细的讯问方案。 刁x一直从事公安工作,曾干过刑警,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侦查讯问人员在审讯前认真分析了案情,充分研究了刁x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明确了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讯问策略和方法,并规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由于外围证据确凿、事实充分、审讯方法得当,刁x在人证、物证面前,心理防线发生了动摇,加之审讯人员在施以强大的政策攻势的同时,在生活上给他热忱的关心照顾,致使刁x十分感动,最后,痛哭流涕地开口交待了他盗窃系列高档轿车的作案经过。根据刁x的口供,通过进一步的侦查工作,基本查清了刁x 等八人(民警三人)在南昌市区盗窃本田等高档轿车29辆及销往北京、杭州、山东等地的犯罪事实。 该案的成功侦破,既是各项侦查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侦查讯问在查清全案事实、发现其他犯罪行为和线索、扩大战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补充阅读] 观念与制度缺陷催生冤案

侦查讯问心理战运用的方法及其策略

侦查讯问心理战运用的方法及其策略 摘要: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心理空间上的对抗越来越突出。目前,中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将会对审讯的影响很大,带来巨大的挑战,讯问策略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和心理战的审讯中心的应用研究也将在调查和审讯实践理论的深远影响。心理战强调讯问中的共同作战策略有情感感化心理战、震慑加压心理战、说服诱导心理战、造势用势心理战。 关键词:侦查讯问;心理战;方法;策略 Methods And Saidtrategies For The And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Witharfare In In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Abstract: Investigative interrogation is the psychological contest between investigators and suspects.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the antagonism between investigators and suspects in the psychological spa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t present, China's criminal justice reform will have great impact on interrogation and bring great challenges. Interrogation strateg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and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interrogation center will also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theory of 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practice. Psychological warfare emphasizes the common tactics in interrogation, such as emotional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warfare, deterring pressure psychological warfare, persuading and inducing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making potential psychological warfare. Key words: Investigation and interrogation; Psychological warfare; Methods; Strategies 前言 战争的调查和审讯中心,是指侦查人员与通道一致,各种有效的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的怀疑,从思维、情感、理智、立场和态度对干涉或攻击所有心理因素的概念,致使嫌疑人会崩溃,和士气的决策障碍抵抗,信心,如实交代犯罪事实,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攻击,审讯方式巩固心理防御侦查主体。本研究详细介绍了侦查讯问中心理战、成功和心理战的主要问题,对侦查讯问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在心理空间上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目前,在中国刑事司法改革将会对侦查讯问的影响很大,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设施的增加,到审讯沉默权制度和律师监督侦查讯问,讯问策略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和心理战的审讯中心应用研究将在理论和实践的调查和审讯有深远的影响。。 一、侦查讯问心理战的概念及特点 (一)侦查讯问心理战的概念 战争的调查和审讯中心,是指侦查人员与通道一致,各种有效的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的怀疑,从思维、情感、理智、立场和态度对干涉或攻击所有心理因素的概念,致使嫌疑人会崩溃,和士气的决策障碍抵抗,信心,如实交代犯罪事实,防止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攻击,审讯方式巩固心理防御侦查主体。随着侦查讯问程序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讯问中人权保障的加强,对侦查讯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口供难以得到真实的承认。在侦查讯问中,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