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美国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技术

某农药厂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生态健康风险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51766587.html, 某农药厂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生态健康风险研究 作者:陈冬徐成华田开洋王振祥毛林强张文艺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第21期 摘要:针对某农药厂土壤污染及其生态健康风险问题,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并采集水样、土样送检,用便携式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现场进行检测以及实验室GC-MS分析,确定了主要污染物含量及其分布,应用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和毒性风险评估法对检出的高浓度污染物进行生态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污染场地主要的污染物为2,4-二氯苯酚、铬和苯并(b)荧蒽;厂区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比厂房外高,厂区内大部分调查样点都属于强生态危害级别,厂区外调查样点基本上属于中等生态危害级别;2,4-二氯苯酚、铬和苯并(b)荧蒽的非致癌风险都低于可接受风险控制值。 关键词:土壤污染;调查;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生态健康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X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1-4031-04 DOI:10.14088/https://www.doczj.com/doc/451766587.html,ki.issn0439-8114.2017.21.009 Site Soil Contamination Investigation and Ecologic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or A Pesticide Factory CHEN Dong1,2,XU Cheng-hua2,TIAN Kai-yang2,WANG Zhen-xiang2,MAO Lin-qiang1,ZHANG Wen-yi1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Jiangsu,China; 2.Geological Party,Jiangsu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Nanjing 210041,Jiangsu,China) Abstract: The pesticide factory site soil pollution would arouse ecological health risk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ater and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pesticide factory site. The main pollutant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were determined by a portable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 (PID), GC-MS and X 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hazard toxicity risk coefficient method and ecological risk method were used to evaluate ecological health risk of high concentration pollutant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pollutants in contaminated sites were 2,4-two chlorophenols, chromium and benzo (b) and fluoranthe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2018年农药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项目实施方案

2018年农药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项目 实施方案 《农药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规定,农业部门应当组织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评价,建立农药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为履行农药风险监测评价职责,推动农药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全面有效落实,根据2018年省级财政农药安全监管专项安排,我省继续在浏阳、醴陵、湘乡、祁东、武冈、赫山、湘阴、桃源、祁阳、桂阳、新化、慈利、沅陵、永顺14个县市区,开展农药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置试点工作。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面上调查和定点监测,系统监测农药使用情况,调查收集农药风险数据,掌握本地使用的农药产品,尤其生产实践中使用量大、风险高、已登记使用15年以上的农药品种安全性、有效性情况。在风险监测基础上,及时发布风险信息及其防范措施,有效防范、控制和降低农药安全风险,并为推进风险农药管控和淘汰退出进程提供数据支撑。 具体目标:一是建立健全农药风险监测工作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现农药风险监测工作常态化。二是基本掌握辖区农药安全风险信息和突发事件情况,按要求提交农药风险监测报告和相关表格。三是开展吡虫啉使用风险监控,提交吡虫啉农药使

用现状(包括使用作物、使用量及其使用效果等)和安全风险监测评估报告,提出可替代农药的品种及建议采取的禁限用等管理措施。 二、重点任务 (一)农药安全风险调查。从面上调查监测农药使用后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人畜健康等方面安全风险。 1、农业生产安全监测。监测农药使用后造成的农作物药害和抗性问题。对于药害,做好事件起因、受害作物、使用农药品种和用量、药害时期、药害症状及面积、损失估测、处理措施等调查记录。针对抗性,重点对吡虫啉等长期使用造成效果下降、使用量增加的农药品种,做好用药种类和用量、靶标生物种类、抗性情况等调查监测。 2、农产品农药残留监测。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例行监测等结果,重点统计分析本辖区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中出现的农药超标情况,引发多次残留超标的农药品种及其超标程度和超标原因。 3、人畜健康安全监测。监测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因自杀、非故意接触等原因造成的人畜中毒事件,以及农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涉及的农药种类和用量、中毒症状、中毒数量和程度等。重点监测引发施药者、畜禽直接中毒或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农药品种、产品。 4、生态环境安全监测。监测农药引起的蜜蜂、鸟、鱼等非靶标生物、天敌生物危害事件,调查使用的农药种类和用量,影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农药风险评估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及其类型 二、安全与安全性 三、人类健康风险评估 四、生态风险评估 第二节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 一、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 二、生态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 第三节农药风险评估的意义 一、农药的贡献 二、现代农业仍需要农药 三、农药风险评估的意义 第二章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现代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毒理学的分支 第二节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一、毒物 二、毒性 三、毒性参数 四、毒性作用 第三节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一、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二、正常值 第四节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 一、效应与反应 二、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 三、剂量一效应曲线和剂量一反应曲线 第三章基础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急性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急性毒性的研究目的 二、急性毒性实验设计 三、LD50测定方法的改进 四、急性毒性评价 第二节蓄积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蓄积毒性实验的设计 第三节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亚慢性毒性实验设计

四、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评价 第四章三致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致突变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一、致突变作用 二、突变的不良后果 三、致突变物的检测方法 四、实验结果的评价 第二节生殖发育毒性作用及研究方法 一、生殖毒性 二、发育毒性 三、生殖发育毒性评价方法 第三节致癌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一、化学致癌物 二、化学致癌作用机理 三、化学致癌物的判别 四、致癌实验评价 第五章免疫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研究方法第一节免疫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一、免疫的类型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四、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五、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机理 六、免疫毒性与致癌作用 七、免疫毒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一、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二、内分泌干扰物的特点 三、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制 五、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检测 六、内分泌干扰物生殖发育毒性研究方法 第三节农药的特殊毒性 一、农药的非遗传毒性致癌作用 二、农药的时间毒性 第六章生态毒性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常规毒性实验 一、生态毒性研究与健康毒性研究的差异 二、生态毒性的实验方式 三、毒性实验标准化 四、生态毒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微宇宙毒性实验 一、微宇宙法简介

16种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生态风险评价

2018年一第13卷第6期,202-211 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 V ol.13,2018No.6202-211 一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718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22) 一一作者简介:何丹(199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毒理学,E -mail:danhe1993@https://www.doczj.com/doc/451766587.html, ;一一*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E -mail:caihongyu2013@https://www.doczj.com/doc/451766587.html, DOI :10.7524/AJE.1673-5897.20180113001 何丹,林荣华,门兴元,等.16种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毒理学报,2018,13(6):202-211 He D,Lin R H,Men X Y ,et al.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16pesticides to Orius sauteri [J].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2018,13(6):202-211(in Chinese) 16种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生态风险评估 何丹1,林荣华3,门兴元2,孙猛2,程沈航1,姜辉3,于彩虹1,*,郑礼2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 3.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100125 收稿日期:2018-01-13一一录用日期:2018-03-02 摘要:东亚小花蝽是我国北方林木二果园和农田的优势天敌昆虫三为评估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毒害作用,首次测定了16种田间常用化学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的24h 急性接触毒性,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三结果表明所试除草剂二杀菌剂和杀虫剂中的吡蚜酮对东亚小花蝽较为安全,3倍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的校正死亡率低于33.33%三阿维菌素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二吡虫啉和啶虫脒对东亚小花蝽的半数致死浓度LC 50分别为36.567二15.798二4.992和4.487mg a.i.四L -1,农田内风险可接受三噻虫嗪二联苯菊酯和呋虫胺对东亚小花蝽的LC 50分别为0.002二0.080和0.968mg a.i.四L -1,农田内危害商值分别为3976.36二69.03和16.93,在农田内对东亚小花蝽造成的风险均不可接受三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合理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和利用东亚小花蝽三 关键词:农药;东亚小花蝽;急性毒性;风险评估 文章编号:1673-5897(2018)6-202-10一一中图分类号:X171.5一一文献标识码:A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16Pesticides to Orius sauteri He Dan 1,Lin Ronghua 3,Men Xingyuan 2,Sun Meng 2,Cheng Shenhang 1,Jiang Hui 3,Yu Caihong 1,*,Zheng Li 2 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 250100,China 3.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Ministry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125,China Received 13January 2018一一accepted 2March 2018 Abstract :Orius sauteri is the predominant natural enemy of trees,orchards and farmlands in northern China.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sticides on O.sauteri .The 16common pesticid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24h acute toxicity towards O.sauteri under the laboratory conditio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was car -ried ou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tested fungicides,herbicides and pesticides pymetrozine were harmless and the corrected mortalities at triple maximum recommended field concentrations were less than 33.33%.The concentrations for killing 50%tested O.sauteri (LC 50)of avermectins,emamectin benzoate,imidacloprid and acet -amiprid were 36.567,15.798,4.992and 4.487mg a.i.四L -1,respectively.The risks of them in field were acceptable.

农药对藻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_毒性机理及其富集和降解

第7卷第6期1999年12月 环境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ENV IRONM EN TAL SCIENCE Vol.7,No.6 Dec.,1999农药对藻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Ⅱ:毒性机理及其富集和降解 Ξ 沈国兴 严国安 彭金良 严雪 (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武汉430072) 摘 要 随着对农药污染认识的深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毒性以及毒性机制 的研究不断增多。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在于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藻类的光合作 用、改变呼吸作用以及固氮作用,影响藻类的生理进程并改变其生化组分。开展农药对藻类 毒性机理的研究,揭示农药结构—活性关系,对农药的研制和应用,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减 少农药对藻类的毒害是重要的。在自然环境中还发现藻能富集和降解农药。因此,对于这些 藻来说,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和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可能同时存在。本文综述了 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机理以及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 关键词:农药 藻类 毒性机理 富集 降解 一、前 言 在日常施用农药的过程中,只有大约1%作用于靶生物,其余的或残留于土壤,或通过径流进入水域,影响土壤和水体中的生物。过去大量的报道见于农药对鸟类、无脊椎动物、鱼类、哺乳动物的影响及其毒理学研究,对毒性机理的研究更集中于靶生物和哺乳动物。现在已经知道,有机磷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抑制动物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其中有些杀虫剂还与植物细胞脂膜上的一些活性位点发生作用;拟除虫菊酯类、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和另外一些杀虫剂抑制微体多功能氧化酶系统,这些酶能催化以有毒物质为底物的反应,是重要的解毒酶[1]。一般认为除草剂作用于质体的Hill反应、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和光合作用,脂溶性除草剂作用于生物膜[2]。近年来,随着农药对藻类毒性效应研究的重视,农药对藻类致毒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因农药品种和藻类的不同而不同,机理较为复杂。从分子水平了解农药对藻类毒性机理,对于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开发低生态风险的农药具有重要意义。 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涉及农药在环境中的降解[3]。现在发现在自然环境中有一些藻也能富集和降解农药。因此研究藻类对农药的降解,对于揭示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 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先生指导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谨致谢忱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罗宗学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昆明) 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20世纪90 年代以后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基础。简要评述了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的基本概念、价发展历程、评价方法和框架体系,重点讨论了三种常见生态风险评价及其评价方法,并对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字: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评价方法;框架体系; 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1.1风险 风险(R)是指不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后将要造成的损害。这里“不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称为“风险概率”(P,也称风险度);不幸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称为“风险后果”(D)。有关专家对风险定义为两者的积。即 风险=风险度×风险后果 上述的“不幸事件”指能造成伤害、损失、毁坏和痛苦的事件。就风险自身而言.具有二重性。第一.风险具有发生或出现人们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第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或不肯定性。 1.2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EcalRisk,ER)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 1.3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EeoloiealRiskAssessment,ERA)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影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

2.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 2.1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萌芽阶段 早期的环境风险评价,风险源以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为主,没有明确的风险受体,更没有明确的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整个评价过程以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主,处于萌芽阶段。 2.2 20世纪80年代的人体健康的评价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并采用毒理分析的范式进行化学污染物的生态影响研究。期间,对人体健康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致癌风险方面,而不仅局限于毒理评价。1981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在受EPA委托进行综合燃料的风险评价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组织、种群、生态系统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并将此方法类推到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评价中,确定生态风险评价应该估计那些可以明确表述影响的可能性,并强调相应的组织水平。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1983)提出的风险评价框架,其核心内容也是围绕人体健康与安全的,它指出生态风险评价不但要有可以明确表述影响的可能性,而且要有一个包含标准方法途径的明确框架。此后,美国EPA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准则或指南,但大多是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 这一时期的风险评价方法已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评价;评价过程系统化,提出风险评价四步法:危害鉴别、剂量效应关系,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进一步明确了风险源和风险受体,特别是针对不同组织水平的评价方法的提出为生态风险评价奠定了基础。 2.3 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风险评价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ORNL的风险评价研究人员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化学毒理对生态过程和动态的影响,为从环境风险评价到生态风险评价的转变奠定了基础。Johnson通过微观实验,对比受到化学毒害和没受化学毒害的系统动态,采用状态空间的办法,解决了风险影响结果的表达问题。CarolynHunsakertffu发表文章阐述如何将生态风险评价应用到区域景观上去,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它阐明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未来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风险评价的热点已经从人体健康评价转入生态风险评价,风险压力因子也从单一的化学因子,扩展到多种化学因子及可能造成生态风险的事件,风险受体也从人体,发展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流域景观水平。比较完善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已经形成。 2.4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阶段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强调区域性,是在区域水平上描述和评估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结果都具有区域性。付在毅等将区域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步骤概括为研究区的界定和分析、受体分析、风险识别与风险源分析、暴露与危害分析,及风险综合评价几个部分。强调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状况的分析是区域风险评价的基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聊城耕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关键字】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1 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1) 1.1样品采集与测定 (1) 1.2分析标准和方法 (2) 2 结果与讨论 (4) 2.1聊城耕地土壤中OCP S的残留特征 (4) 2.2聊城耕地土壤中OCP S的组成特征 (4) 2.3聊城耕地土壤中OCP S生态风险评价 (6)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1) 摘要 通过GPS定位在聊城耕地土壤中布设136个采样点,利用ASE萃取技术,采用GC-ECD 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六氯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和七氯的残留量,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各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不均,在地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DTs检出率最高,达94.1%,残留量也最高,达128.75 ug.kg-1,达到重污染级别,而其他6种有机氯农药均在安全范围以内。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HCHs 的生态风险较低,而DDTs对土壤生物和鸟类有一定程度的生态风险,对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 关键词:聊城地区;耕地土壤;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生态风险 Abstract 136 surfac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Liaocheng city using method of GRS.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 (ASE)and the detectable rates and residual amounts of 7 kind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cluding HCHs, DDTs, hexachlorobenzene,

基于江南稻区标准水生微宇宙的典型农药生态风险评价

基于江南稻区标准水生微宇宙的典型农药生态风险评价 我们在深入研究浙江典型稻田水生态群落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已经有标准化微宇宙体系,建立模拟中国江南典型稻田水生态系统、并包括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和沉水植物的标准化微宇宙。并对该系统的可重复性、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标准化微宇宙体系重复性良好,系统可以稳定维持不超过35 d。针对浙江典型稻区生态系统中,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残留较多的情况。 我们利用标准化微宇宙系统,对这三种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得到三种农药对微宇宙中各种生物和系统整体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对毒死蜱的研究显示,毒死蜱对该微宇宙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的NOECcommuntiy为 0.83/0.55μg/L(名义浓度/实际浓度)。 丁草胺对群落的NOECcommunuiy为大于640/549.59 μg/L。三唑酮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很小,仅在7 d时的高浓度处理组中才对枝角类生物标志显著抑制作用。 三唑酮整个试验周期的NOECcommunity为大于2500/2078.88 μg/L。根据在水稻种植季节,浙江省诸暨市典型江南稻区水生态系统中三种农药的实际暴露情况判断,毒死蜱实际暴露浓度远远大于NOECcommunity,因此认为毒死婢对当地水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群落有较大的生态风险,而丁草胺和三唑酮实际暴露浓度低于NOECcommunity因此认为二者对当地浮游生态群落的生态风险不大。 建立了一套研究农药混合暴露对生态群落影响的研究模式,即正交试验设计(设置暴露浓度组合处理)——标准化微宇宙(承担混合暴露试验终点)——PCA 分析(量化处理对浮游动物群落效应)——RDA分析(分析混合组分对总效益贡献)+方差分析(判断差异显著性),研究了毒死蜱-丁草胺-三唑酮混合暴露对浮游

生态风险评价案例

主要内容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 二、生态风险评价一般过程及关键性问题 三、流域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案例) 四、健康风险评价一般过程及关键性问题 五、国内环境风险评价研究介绍

案例 美国国家环保署(1994)EPA/630/R-94/009

主要工作 -问题提出阶段 ?流域概况 ?工作目标 ?评价终点与测定终点的选择?概念模型描述 ?制定分析计划

工作1 —流域概况调查 ?DB河流域位于俄亥俄州的中心地区,共流经7个县,主要由DB河、LD河及20几条小的支流组成,面积为1443 km2。 ?该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水资源主要用于灌溉农田以及市郊城镇生活、商业、工业使用。 ?流域内物种丰富。 ?该流域为国家级自然风景观光河之一。 ?自1986年以来,各河流河中贝类的种类明显下降。其中三条河流的动、植物栖息地质量下降,并且这三个地区鱼类指标也不能达到州标准。

?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水质和生物学)原因?已引起当地政府、州政府、联邦政府对此该流域的兴趣; ?该流域面临或可能面临的胁迫因子及其来源?目前正在实施的和将来要实施的管理措施会对水域生态系统的风险? ?此类型流域(小河流)问题在美国普遍存在;未来需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恢复生态系统或维持现有生态系统? ?DB河流域已有大量的数据。

工作2 —工作目标的制定 ?Darby河协会 ?当地政府办事处和官员(镇、城、县) ?俄亥俄州计划委员会、资源、环境 ?俄亥俄州州立大学 ?私人企业 ?农民 ?自然管理局 ?国家环境、地质、农业、资源●确定明确的风险 评价目标; ●在风险评价的范围、复杂程度上达成一致

三聚氰胺的生态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概论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 11级环境科学02班 学号: 41104060231 姓名:刘倩

三聚氰胺的危害 1.三聚氰胺对人体的毒性 由于三聚氰胺为常见的化工产品,故以前多作为职业暴露进行分析。工业生产中工人可能吸入或皮肤接触,但对健康的危害不大。三聚氰胺会随着工业生产废弃物进入水、土壤和大气中,并有少量通过空气或食物进入人体。由于三聚氰胺可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农药和化肥,因此食品中可能会有微量的三聚氰胺。此外,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作的食品餐具在与食品接触时会有微量的三聚氰胺迁移出来。此前并无明确的三聚氰胺毒性的人群资料,但一般认为不会产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经实验显示,三聚氰胺在体内不会被分解,主要经尿液排出体外。虽然三聚氰胺能给实验动物造成泌尿系统的肿瘤,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对人体有致癌性。因此IARC将三聚氰胺定为Ⅲ级致癌物,对于此次三聚氰胺中毒事件,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超过99%的患者是3岁以下儿童。有关专家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长期、大量口服三聚氰胺可致婴儿泌尿系结石。2008年10月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再次对三聚氰胺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除婴儿配方奶粉外,三聚氰胺含量在2.5mg/kg以下的食物对人体是安全的。由于婴儿配方奶粉是婴儿的主要食物,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婴儿可能通过膳食摄入的三聚氰胺量远远高于成年人,因此三聚氰胺对于婴儿的危害高于成人。 2.三聚氰胺对动物的毒性 三聚氰胺对哺乳动物低毒:大鼠连续 2 h 吸入三聚氰胺粉尘200 mg/m3,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三聚氰胺粉尘100~380 mg/m3,2次/天,6 次/周,连续4个月以上,出现体重增加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紊乱、肺内炎性改变等,长时间反复接触可对肾脏造成损伤,对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 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三聚氰胺对老鼠的半数致死量为3 248 mg/kg,对兔子的半数致死量为每千克 1 000 mg/kg。将大剂量三聚氰胺喂给猪、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急性中毒现象。一项研究显示,给高浓度(>1.667 mg/ml)三聚氰胺9 h 后,小鼠出现不安、呼吸急促现象,几十分钟后死亡;其他剂量组小鼠出现精神不振、反应迟钝、闭眼俯卧、不食等现象,在 24~48 h 有个别死亡。

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安全与生态风险评价 之 北京雾霾健康风险评价报告 目录 一、问题综述 (1) 二、危害鉴定 (3) 三、释放评价 (3) (一)北京的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水平分析 (3) (二)北京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的 EKC 验证 (5) 四、暴露评价 (7) 五、后果评价 (8) 六、风险评价 (9) 七、建议 (10)

北京雾霾的健康风险评价 一、问题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都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影响。 对80年代以后北京观象台的数据分析,霾出现的范围及概率呈增多趋势,尤其是1月和2月是霾频发时期。 统计北京历史数据,做出北京地区自1981年~2012年32年北京雾霾变化曲线图(图1),其中雾的天数为大雾和轻雾天数的总和。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京地区雾的年际变化曲线呈无规律的震荡变化,这种变化往往与当天的天气形势有关,其平均值基本稳定不变。但是霾的变化曲线自2000年以后,呈现出系统性增多的变化趋势,这与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多、大量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等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2005年以后,霾的影响天数直线上升,2010 年霾总数是63天,2011年92天,2012年达到124天,霾的天数占到了全年总天数的47%。

雾霾是空气污染和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下降,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城市大气PM2.5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威胁人群健康,是具有区域性特征、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 形成雾霾天气的有毒、有害颗粒物散播在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雾霾天气中的PM2.5比重较大,其颗粒物较小,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PM2.5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康;二是雾霾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与日照时数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会造成农业减产、绿地生态系统生长受阻等;三是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

化学品生态风险评价的定义、基本内容和评价程序? 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 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 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 生态风险评价过程 美国EPA对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有较成熟的方法和数据库,并且做了大量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以下过程: (1)制订计划,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生态现状和环境要求提出评价的目标和评价重点; (2)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范围; (3)暴露评价和生态影响表征,分析影响因素的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中各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4)风险评价结果表征,对评价过程得出结论,作为环保部门或规划部门的参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 (1)数据评估 .确认有关的潜在化学物质; .分析相关的场所数据。 (2)暴露评价 ·确定危害源及迁移途径; ·确认受潜在影响的人群,并分析受体可能的暴露途径 ·建立适合该场地的模型; ·制定暴露力案; ·确认暴露点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计算受体的暴露剂量。 (2)毒理学评价 ·收集毒理学资料.包括可能的重要的化学物质的毒理学持性,如急性、亚慢性、慢性。致癌性以及对繁殖的影响等; ·确定适当的毒理学参数(如MDI或BfD或SF)。 (4)风险表征 ·估算致癌物的致癌风险性; ·估算非致癌物的危害商值及系统污染物的指数; ·风险结果,包括对水确定性的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