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五上整书说课

苏教五上整书说课

苏教五上整书说课
苏教五上整书说课

1 师恩难忘

一、教材

《师恩难忘》是“园丁之歌”这个主题单元的首篇,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教学时正逢教师节临近,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的好文章。

二、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正”,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三、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我将按一下环节进行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2、理清课文脉络。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3、学习本课生字。

1、导入课题

导入:老师给同学们讲一则小故事。一名著名的作家在一次报告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即使是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有所不写的。”…

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作家刘绍棠

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齐读。“难忘”是什么意思?(无法忘怀),再读课题,读出无法忘记的情感。

2、初读全文

1、检查生字词的朗读。①自由练读。②出示词语,指名读、分小组读,齐读:正月邻近姥姥炊

烟念叨歇歇脚恍如惊醒滋润拐杖

教诲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注意点:(1)给“邻近”找一个近义词。如:附近、靠

近(2)古诗多读几遍,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包含了1-10十个数字)(3)相机初步理解“娓娓动听”、“念叨”、“炊烟”、“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等词语的意思。——相机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田老师在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作者对他十分感激与怀念。)

4、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

分段,概括段意。一(1-2)“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二(3-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5、齐读课文。

学习生字1、指名读生字。2、说说哪个字你觉得写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3、师指导“歇”和“醒”的书写。

6、作业1、完成习字册。2、抄写词语。3、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我将按一下环节进行展开教学。

一、复习检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第一段。

2、指名读第二段

抓住“同时教四个年级”,“17岁‘就’开始教书”、“口才、文笔都很好”感受田老师的聪明、能干。尤其是一个“就”字,17岁就开始教书,年级很轻就已经开始教书,暗示着田老师的聪明、能干,更重要的是还隐含着“我”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

三、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1)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田老师一个人同时教四个年级,可是丝毫不乱,安排得井然有序。

(2)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抓住“身临其境”、“却仍在发呆”、“惊醒”等词句感受田老师教学技艺的高超、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

(3)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滋润”这个词原来用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四、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1)结合“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深深感谢”等词语理解.

(2)刘绍棠后来成了非常著名的作家,你觉得他的成就和田老师有什么关系吗?理解第8段的最后一句话。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②自由练读;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3、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

4、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摘记本上。

2 陶校长的演讲

教材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篇演讲稿辞真意切,情感上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做”的说理结构进行演讲的。

教学目标

重难点

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学会使用关联词。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读熟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我将按以下环节进行展开教学。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2、揭题:2、陶校长的演讲齐读课题。

介绍陶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健康寻求否则锻炼堡垒专心致志坚韧不拔

彼岸承担值勤道德激励鞭策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锻、炼、励、德、鞭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集、策、垒、否上下结构。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部分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演讲特点,明白“四问”。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2、陶校长的演讲。

2、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

(1)、这一段文章,先是说问的什么,然后是为什么要问,再是希望怎么办。

(2)、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问的是什么。②读一读,找出解答。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4、练习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二、复述课文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3 古诗两首

一、教材

《古诗两首》是苏教小学语文五上第一单元的课文。两首古诗分别是《寻隐者不遇》和《所见》。《寻隐者不遇》是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虽然浅显,但耐人寻味。《所见》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三、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完成《寻隐者不遇》的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想象诗人描画的情景,感受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默写这首诗

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导入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教师范读,学生初读这首诗,查工具书,理解“隐者”“不遇”。

(“隐者”,即隐士,隐居山林的人;“不遇”,没有见到。)

(三)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寻隐者不遇”:

诗写的是一次寻访。“寻”,寻访。“寻隐者不遇”,意思是寻访隐者,没有见到。

二、初读诗歌,感受一问一答的诗歌形式,了解诗歌大意。

1、齐读这首诗,再自由细读每一句。弄清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再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试做:自己小声说——小组议论——全班交流——教师补充订正——小结。

(1)第一行:“松下”,在松树下面,是在山林的一棵松树下面(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童子”,小孩,被寻访者的徒弟(点明了人物)。

(2)第二行:“言”,是说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寻访隐者,在松树下碰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徒弟。我问他师父的去向,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3)第三行:“只”,就;“此”,这。

(4)第四行:“云深”,云雾迷蒙;“处”,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3、本诗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寓问于答,平白如话,指导学生朗读。

三、再读诗歌,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心情的变化。

(1)“松下问童子”的时候是作者一心一意向去寻访这位隐者,满怀希望。

(2)“言师采药去”,了解大隐者采药去了,一下子见不着,不禁有点失落。

(3)“只在此山中”,弟子说就在这座山里,诗人刚才失落的心情又稍稍有了点安慰。

(4)“云深不知处”,山中云雾弥漫,不知道身在何处,又把诗人侥幸的一线希望给打破了。

2、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诗人心情的起伏。

3、可是,诗人的心情难道就一直低落了吗?

四、三读诗歌,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诗歌的意境,教师点拨:

(1)“我”去山中寻访老朋友,一路景色如何?“我”当时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2)“我”看到的童子是什么样子的?与我对话时他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会不会一开始就会:“你师父哪里去啦?”前面先会说些什么?这时“我”的心情又怎么样?(3)“我”虽然没有见到老朋友,可是见到了山中美丽的景色,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认识了可爱的童子,最后“我”的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描绘的情景。

3、指名说说。

4、齐读诗歌。

五、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师归纳小结。

(1)诗人对隐者非常尊重。这从诗人特地跑到深山老林寻访可以看出。

(2)隐者隐得深。“隐”的地点在深山,诗人寻访了半天却还是“不遇”,连童子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由此可见。

总之,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和羡慕之情。当然,多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俗世烦恼,心中不免豁然开朗。

六、指导朗读背诵。

1、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七、布置作业1、抄写古诗两遍。2、体会本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诗中的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以及作者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我将按一下环节进行展开教学。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诗歌意思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二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两句诗,查字典说说“振”“樾”的

振——振动樾——树阴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3)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震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三、四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这两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第三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意欲——心想(这个词可以看出这是诗人的猜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五、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六、感悟诗情,背诵诗歌。

1、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牧童?(天真、活泼、可爱)

2、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牧童和乡村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4、背诵全诗

七、学习生字

1、这三个生字都是左窄右宽

2、指导书写。

八、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2、完成补充习题。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教材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诗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孙友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全诗共有6小节。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

读。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重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从而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本”二字,让学生说说课本的作用。

补全课题。

2、学生齐声朗读课题。

3、过度: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流利,将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朗读词语;开火车练读词语;齐读。

(2)逐节指名朗读课文

学生再次自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主要内容。

指名说说。

讨论:文章可以怎样分层,每一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交流:第一层(第1节):写可爱的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层(第2—5节):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第三层(第6节):呼应开头,总结全诗,进一步号召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三、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指名说说自己学习生字的方法。

3、学生练习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细读课文,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复习检查:抽读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诗句。文中的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呼唤?“芬芳”是什么意思?

(3)练读:重点练读两个“去吧”。

(4)指名朗读。

(5)齐读。

2、细读第二部分。

(1)过渡: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

藏了多少神气的秘密,读了这“绿色的课本”,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呢?

(2)细读第2节

①自读这一节内容,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的哪些动人画面。

②引导学生想象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等美丽画面。

③学生自己练读。④指名朗读;齐读。⑤尝试背诵。

(3)细读第3节①指名读第3节。②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③使用工具书,理解“温馨”的意思。

④练读。⑤齐读。⑥尝试背诵。

(4)细读第4、5节。

①男生齐读这两节。②理解诗句的意思。

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青山”、“绿水”、“大地”、“天空”的美好神奇。

怎样才能饱览风光,享受自然的给予?(通过朗读使学生了解到只有不怕艰难险阻,勇于攀登,才能享受自然的给予。)

③理解“胸襟”和“明媚”的意思,分别为它们找一个近义词。

④学生自己练读,想想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⑤指名朗读。

(5)齐读第二部分。

3、细读第3部分。

(1)齐读。

(2)比较这一节与第一节在文章所起的不同作用。

(3)教师指出:这一部分总结全诗,照应诗歌第一部分,思想感情进一步升华,朗读时语调也应更加热烈、高昂。

(4)再次齐读。

4、齐读全诗。

5、练习背诵

(1)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2)指名尝试背诵。

(3)集体齐背。

三、布置作业。

1、组词

芬()益()禁()绚()

纷()溢()襟()苟()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敞开)大门

()课本()空气()微风

()青山()大海()风光

(清凉)的绿荫

()的空气()的翠竹

()的松柏()的野花

()的果园()的大海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叙事写人的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

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2、质疑:衣袋是用来装什么的呢?课文中的衣袋里为什么装满了昆虫呢?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2)他的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

2、检查自读效果

(1)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小溪纵横垃圾纺织娘鼓鼓囊囊

厉声中毒掠过甜滋滋怒气冲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可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再次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的主体部分应是哪几个段落。在此基础上学生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3、讨论后小结: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法布尔小时侯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通过两件事情写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三段(第11自然段):讲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交流学习方法。

3、口头组词

莱()纺()厉()拉()

菜()仿()励()垃()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五、作业。

1、抄写词语。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细读全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法布尔从小生活的环境怎样?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3、抓住“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等词语练读。

4、齐读。

三、细读第二段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这一部分写了什么。是从哪两件事情来写法布尔的着迷的?

2、细读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找出描写纺织娘惹人喜爱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看出了什么?

(2)法布尔其实对这只纺织娘注意已久,你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练读。评价。

3、细读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2)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齐读。

4、细读5—10自然段

(1)说说这一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捉到小甲虫时的高兴心情;受到父母责骂仍然偷偷捉昆虫的事情以及“包上、装进”等动作)相机引出课文,练读。

(3)从“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等词语想象小甲虫的漂亮。

四、细读课文第三段

1、齐读这一段。说说这一段中共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由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并且把研究昆

虫作为毕生的追求,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

3、理解第二句话的意思。

五、总结

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

六、作业

课后观察昆虫,写一篇观察昆虫的日记。

6 变色龙

教材

《变色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第3篇课文。课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本文的写作手法很有特色,作者以趣味性的故事展开,巧妙的将他儿童国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告诉学生打开自然的方法(——观察、如何观察,并要保护大自然)。写得生动有趣,为解读课文找到了门径。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看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但受年龄限制,阅历浅、实践少,认知水平和能力仍有限,对变色龙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重难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

作顺序。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2.指读。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7 金蝉脱壳

一教材

《金蝉脱壳》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劝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三、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理解“壳”的意思)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指名说说)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默读过程中自己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8 成语故事

一、教材

成语故事是苏教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包含三个成语故事《矛与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要前后一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的是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取报酬,齐宣王的儿子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逃走的一件事。这个故事讽刺没有真正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画龙点睛这则故事原来是说南北朝著名的画家张僧繇绘画技艺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词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读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三、重难点

理解成语故事并感悟蕴含的深刻寓意。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 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词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腮俸禄壁韵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

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精读《自相矛盾》。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故事《自相矛盾》。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听过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吗?(生回答)

2、“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

3、(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4、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5、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6、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画龙点睛》;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理解成语故事并感悟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听写词语。

自相矛盾画龙点睛滥竽充数张口结舌惊叹不已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查字典: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放到第一课时)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

..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能用“总是

..”说话。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结合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5.请你自由选择《滥竽充数》中的一个人物,联系生活实际对他说一段话,让别人从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

四、精读《画龙点睛》。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⑴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⑵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点上眼睛了?⑶“点睛”的结果怎样?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4.练习用“画龙点睛”说一句话。五、知识拓展。这3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交流讨论。

五、布置作业。背诵《画龙点睛》

9 推敲

一、教材

《推敲》一课讲的是:“苦吟诗人”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位名叫李凝的朋友。可是他经过千辛万苦来到深山中,朋友却不在家。他留下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其中有这样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读来品去,总觉得“推”用得不够确切。不知道其中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就坐在毛驴上想啊想。不想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问其原因,贾岛如实相告。韩愈就指点他用“敲”好,并说了“敲”字好的理由。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讲述《推敲》的故事,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重难点

真正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会讲这个故事。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

(2)说说诗句的意思。

2、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指名认读:贾岛)

3、简介: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

他作诗的态度非常认真,字字斟酌,被称为“苦吟诗人”。(省略。因为第3课《古诗两首》中已经介绍过贾岛,这里就简单地请学生回忆一下。并指名背诵一下《寻隐者不遇》。)(学习理解“斟酌”,范写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不需要会写,故省去)

4、贾岛为了这首诗中的一个字苦苦斟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的课文:推敲(板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集体解决在预习中发现的一些疑难处。

2.设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如何?(指名说)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哪些段落挺有意思的?找出来,再认真读读。

2.交流。学生读有关段落,说说自己初步的理解,老师适时点拨,板书:访友留诗、反复推敲、冲撞依仗、确定用“敲”。

3.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参照板书来说)

4.谁能来讲讲这个故事。(要求不能太高,毕竟这是第一课时,是没有理解的记忆)

(1)学生读课文准备,引导注意板书内容,帮助复述。

(2)小组内同学共同讲述这个故事。

(3)组内推荐同学在全班同学前讲这个故事,集体评议。

四、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在书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推敲”的含义。

2.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教育学生作文时注意推敲用词。理解“推敲”的内涵,让学生学会推敲。(1)借助文本,让学生了解“推敲”的故事;(2)依托文本,让学生理解“推敲”的内涵;(3)超越文本,让学生实践“推敲”的方法。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推敲》写的是谁的故事?交流对贾岛的了解。(唐朝著名诗人、作品、别名)。

2、“推敲”是两个动作,连成一个词“推敲”是指什么呢?读最后一段。

3、在故事中贾岛是在写诗时斟酌文字,他写的诗是什么?(《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4、那么,贾岛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他是怎样进行推敲的?把“推”改成“敲”

的理由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涵:

1、默读课文。

2、贾岛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写下《题李凝幽居》的?当时周围的环境怎样?(幽静)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出示。指导朗读。看图:诗人月下访友,感受到了周围环境幽静,很有感触,诗兴大发,即兴写下了一首小诗。(出示文中的两句诗)

3、贾岛第二天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为什么而犹豫不决?(为诗句中的一个字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而犹豫不决。)他是怎么做的?

(1)找出有关句子。出示。

(2)指导朗读。说说你的想法。(体会贾岛认真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诗句的用词而苦苦思索、斟酌。)(3)想象行人会怎么说?(从行人的反应中我们更能看出贾岛全身心地投入到斟酌中。)回忆学过的类似课文。(《黑板跑了》安培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等。)

4、贾岛为了斟酌诗里的用词,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

(1)介绍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时任)

(2)韩愈听了贾岛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很有兴致的思索起来”,说说你的想法。(体会韩愈是诗人,他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

5、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著名诗人韩愈是怎么认为的?韩愈认为用“敲”好,原因有三个,是哪三个?(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角色朗读。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出示句子)讨论“绿”字的妙处。

2、有一位同学他正在推敲自己文中的字眼儿,让我们给他提些建议好吗?(出示: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细小的波纹)

四、布置作业:

希望大家课后把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讲给家长或者朋友听,并在以后的作文中注意细细推敲词句,相信你一定能写好作文。

10 嫦娥奔月

一、教材

《嫦娥奔月》以传统的神话故事为依托,主要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不让奸诈之人成仙称霸,吞下了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从此夫妻分离的感人故事。文中展示了嫦娥、后羿、逢蒙等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既有后羿射日的壮观场面,又有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的惊险情节;既反映了嫦娥的善良美丽,又表现了她义无反顾吞下仙药的机智勇敢。尤其是对嫦娥升天之后的景色描写以及后羿回来后与妻子天人永隔的场景描写,清冷凄美,有一种震摄人心的悲剧色彩。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所感染。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仿例写AABB、ABAB结构的词语。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三、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为民造福的品质。

四、教学法

在教授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感悟为主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以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读通课文,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能够试着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中秋节有什么含义吗?人们为什么把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日子呢?我们今天来学一个神话故事。

2、揭示课题,板书:嫦娥奔月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要求:(1)借助拼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如何理解“奔”字。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检查学生读生字、生词情况(出示词语。)

教师提示学生不要读错以下词语

后羿(yi) 逢(pang)蒙接济(ji) 婆娑(suo)

(2)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指名八位学生逐节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正音。

(三)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小组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3、集体交流:第一段(1~2):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第二段(3~7):嫦娥为老百姓着想,吃下仙药飞上月亮。第三段(8):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4、学生齐读课文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过程我将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

(一)复习回顾课文内容

统编版下册《答司马谏议书 》 学案 (含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 答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2、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3、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第一课时 三、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四、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蒙教:窃:操: 术:强聒:略:上报: 重念:视遇:厚:反复: 卤莽:见恕:名实:人主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举:辟:壬人:固:

习于苟且:恤:汹汹:胥怨: 非特:度(dù): 度(duó): 膏泽: 不事事:敢知:由: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4、第2段作何理解? 5、第3段作何理解? 6、第4段作何理解?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二、写作特点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17课 答司马谏议书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17课答司马谏议书 目标定位 1.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3.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1.作者 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时任宰相。他创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虽然他的词作不多,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他的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传世。 2.背景探寻 这篇文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王安石答复司马光的信。司马光,字君实,当时任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实行新法。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多次写信给王安石,要他停止变法。王安石这封信,是针对司马光熙宁三年(1070)二月一封长达三千余字、全面攻击新法的来信的回复。王安石先是简短地复了一信,对来信所责难的诸点不一一置辩,随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谊深厚,信札来往不宜草率简慢,就又写了这封答书。

3.文学常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强聒.( ) ②卤. 莽( ) ③壬.人( )④怨谤. ( ) ⑤胥.怨者民也( )⑥会晤. ( ) 答案 ①ɡuā ②lǔ ③rén ④bàn ɡ ⑤xū ⑥wù 2.一词多义 ①某??? 某.启 某. 所,而母立于兹 ②操???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 童子业,久不售 ③厚???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 宽厚.而爱人 刀刃者无厚. ④壬???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百礼既至,有壬. 有林 ⑤胥??? 胥.怨者民也 就老胥.而问 答案 ①作者名字的代字/不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 ②坚持/从事 ③优待,推崇/忠厚/与“薄”相对 ④巧言献媚/天干的第九位/盛大,庄严 ⑤相互/小官吏 3.词类活用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文言文基本知识点;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掌握魏征的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高超的劝谏艺术,不断提高说话技艺;学习《答司马谏议书》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两篇文章的说理艺术;鉴赏文章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建议,勤俭简朴,继承优良传统,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诵读、领悟、背诵全文;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部分示范精读 教学要点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读:知人识体 1.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3.文体知识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奏疏、章表: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谕后发还原奏人。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章表分用以谢恩为“章”,用以陈述事实为“表”。奏疏的内容有多个种类,包括言事、对策、请安等。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 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 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 恤田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 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 某知罪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38.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着彰(洪亮)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以….为耻) C.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然) D.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也(施人恩惠) 13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盘庚之.迁/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140.下列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盘庚西迁”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假设复句,措辞 委婉而坚决。 B.文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 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C.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态度。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精品统编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王安石是一位文学家,他也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变法)对,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司马光曾多次写信质疑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也写了一封信回复司马光的质疑,这封信就是《答司马谏议书》。在这封信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了解写作目的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了解作者 四、读通课文,疏通文意

《答司马谏议书》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答司马谏议书》复习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资料:【原文】【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习题】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原文】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释】 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王安石全集》第6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司马谏议,指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写信反对王安石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 3、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预案 (一)相关链接 【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北宋政治改革家,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王益,字损之,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是一个有正义感且颇为能干的下层官吏。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和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 安石少好读书,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不久签书淮南判官,开始了仕途生涯。任地方官吏期间,他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后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逝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号文。享年六十六岁。 【背景与题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 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答司马谏议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答司马谏议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姓名: 说明:精心整理了七个方面的习题——文学常识、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 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理解性默写、赏析辨识选择题、课内阅读简答、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题型既夯实基础,又提升能力,后附有答案,可以剪辑使用。 《答司马谏议书》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表明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二)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析: ①不复一一自辨: ②于反复不宜卤莽: ③故今具道所以: 2、分析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故略上报 ..: ②于反复 ..不宜卤莽: ③以膏泽 ..斯民: ④则众同为而不汹.汹.然: ⑤故今具道所以 ..: ⑥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⑦今君实所以 ..见教者: ⑧不任区区 ..向往之至:⑨以致 ..天下怨谤也: 3、判断文言句式: ①文言句式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 ③胥怨者,民也: ④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⑤受命于人主: 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⑦至于怨诽之多: 4、一词多义: 见:

①冀君实或见.恕也: ②见.渔人,乃大惊: ③于是人朝见.威王: 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⑤众人皆解面我独醒,是以见.放: ⑥风吹草低见.牛羊: 修: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诌忌修.八尺有余: 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 : ⑤臣修.身洁行数十年《魏公子列传》:以: ①以.致天下怨谤也: ②以.授之于有司: ③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④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⑤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为: ①不为.侵官: ②为.天下理财: 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④未能助上大有为.: ⑤守前所为.而已: ⑥邯郸为.郡: 三)重点文言语句翻译 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3、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四)理解性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 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 。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11分) 王安石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 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 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盖.儒者所争盖:___________ ②而天下之理.得矣理:___________ ③举.先王之政举:___________ ④以.兴利除弊以:___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盖儒者所争”一句中“争”具体指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原来,表推测道理推行用来。(每空1分,共4分) 20.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并进行修订。(关键词:议、修,倒装句式。整体句意通顺,2分)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就是我预先就知道它会这样的。(关键词:怨、诽、固、其,整体句意通顺,2分) 21.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少一点扣一分,共3分)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3、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4、作者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几个基本论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而不是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做到了以少胜多。 5、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

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3、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教学设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4、学习生字: 强聒.(guō)卤莽 ..(lǔ mǎng)见恕.(shù)拒谏.(jiàn)怨谤.(bàng)利弊.(bì)不恤.(xù)盘庚.(gēng)胥.怨(xù)会晤.(wù)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古今异义: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意,私下,谦词。今常用义为:偷窃。)(2)、虽欲强聒(虽:即使,表假设。今常用做表转折的连词。)

《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某①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②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宫、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③,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注]①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②君实:司马光的字。③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南阳)。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先王之政举:全 B.辟邪说辟:批驳 C.度义而后动度:考虑 D.一切不事事事:办(事)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D.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二段首句提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B.作者从新法的决策、制定与推行、实施目的、排斥的对象等多方面针对司马光的责难进行了辩驳。 C.作者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时,守中有攻,间接地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等错误。 D.作者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意在表明:主张变法一经决定,就要果断施行,没必要顾忌别人的反对。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14.简要说明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及其效果。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情感与价值目标: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3、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诵读感受 (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难壬人(nán)胥怨(xù)盘庚(gēng)会晤(wù)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入手。)(5)识记词语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的: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教学步骤】 一、生字识记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 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2)姓。 恤(xù):<书> (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 (2)怜悯。如:体恤。 (3)救济。如:抚恤。 胥(xū): (1)<书>胥吏(小官吏)。 (2)互相。 (3)〈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ó):<书>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ù): (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划,主张。 (6)过(指时间)。如:虚度光阴。 膏(gāo): (1)脂肪;油。如:膏火。 (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 (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 晤(wù):见面。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三、古文今译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

(完整word版)答司马谏议书学案.doc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学目】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 2、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点。 3、 3 、体会作者持改革,决不流言俗所的决心 案 (一)相关接 【作家作品】 王安石( 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国公,世人又称王公。州 川(今江西州市)人。官至同中下平章事。北宋政治改革家,被列宁誉“中 国十一世改革家” 。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 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文“有于世”,“以适用本”。他的著 作有《川先生文集》、《王公文集》。 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王益,字之,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 官,是一个有正感且能干的下官吏。安石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北宋中期“ ”“ 弱”的局面和伏的社会危机有所。 安石少好,从小受到好的教育。二年( 1042)登榜士第四名,不久淮南判官,开始了仕途生涯。任地方官吏期,他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 建利除弊,减人民担。治平四年( 1067)神宗初即位,安石知江宁府,后召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 1069)提参知政事(副宰相),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下平章事(宰相),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相后,居,病逝于江宁(今江省南京市)山,号文。享年六十六。 【背景与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身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 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光(当任翰林学士,右大夫,所以称“司” )王安石写了一 封三千三百多字的信,列了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 的复信。 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致怨五事,并士大夫不恤国事、苟 且安、墨守成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文章批了司光的意,相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重若而明扼要,既表明决的度又不失答之礼。 “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目,明是写 的。信多“ ?? ”、“与??”、“上??”、“答??”等等,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理解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理 解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完成1~4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失。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本文是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写给反对派司马光(字君实)的第二次回信。 两人通信主要是争论变法改革的问题。 1.下列各组加横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某启:昨日蒙教/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B.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C.“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这一句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歉意。 3.下列各句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是( )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着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着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蒙教:承蒙赐教。

《答司马谏议书》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答司马谏议书》高考理解性默写 《答司马谏议书》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9《答司马谏议书》学案语文版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3、了解作者及“书”的文体特点。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句意思,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王安石: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被封为荆国公。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推行变法,史称王安 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 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文中对司马光加给他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因循 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 2、司马光: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曾写信反对王安石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 3、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 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 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4、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的意思,“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谏议”是指“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标题应理解为“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1、把握字的读音 怨谤(b eng)难壬人(r印)胥怨(x 口)盘庚(geng)会晤(w u) 2、积累文言词汇

卤:现在写作“鲁”,草率。 (2) 一词多义 故:故今具道所以 连词,因此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名词,原因,缘故 举:举先王之政 动词,推行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动词,推举 道:故今具道所以 动词,说明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名词,道理,方法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名词,道路 得道多助名词,道义 为:未能助上大有为 名词,作为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连词,因为 以为侵官 动词,是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动词,当做 为天下理财 介词,替 所以:故今道所以 名词,这样做的理由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介词,用来 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名词,计划,主张 度义而后动 动词,考虑 以:以授之于有司 介词,把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连词,来 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第一个“事”,名词作动词,做事。第二个“事” (3) 词类活用 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第一个“事”,名词作动词,做事 膏泽: 以膏泽斯民 名词用作动词,给以好处 (4) 古今异义 游: 古: 交往 今: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上报: 古: 回信 今:向上级报告 (1)通假字 辨:现在写作“辩” 辩解。 ,名词,事情

答司马谏议书 优秀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2.学生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文章结构。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文言讲解,解题(12分钟) 1.全班齐读课文一遍。教师抽问重点字词的读音或者字义及重点句的翻译,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如果还有不懂的字词,请同学先做好勾画,课后自己查找处理。抽问内容:字音: 强聒(guō)辟(pì)邪难壬(rén)人怨诽(fěi) 不恤(xù)国事 字义: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区区:情意诚挚。 翻译句子: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以上内容以投影展示) 2.文言部分结束,回到课文题目,教师提问: ①我们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答司马谏议书》,这个“书”字是什么意思?要求全班齐答。(书信) ②从课前的梳理文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 请个别学生回答。(驳论文) 教师明确: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的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所以属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设计说明 以抢答加分为形式来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也提高字词教学效率,抽查字词句为常考易错处,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吸收更多知识。再顺势解题,进入文本学习。 二、掌握作者如何驳论(23分钟)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提问: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板书:王安石) 教师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板书:司马光) 2.已明确写信原因——为自己辩解,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屏幕上提出的问题(待同学开始阅读后出示提问): ①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②王安石相对应是如何辩驳的? 问题①请学生B回答;问题②请学生C,学生D,学生E,学生F回答。 教师明确: ①天下——“怨谤”;众——“汹汹然”。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板书:天下——“怨谤”;众——“汹汹然”以及“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②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