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煤矿风险预控

培训教材

芦沟煤矿一六井地测防治水科

授课教案

芦沟煤矿一六井地测防治水科

第一章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一、相关术语

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

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二、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组成

主要包括: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2、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3、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

4、组织保障管理;

5、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章风险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图

一、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煤矿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

(一)危险源辨识

1、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煤矿危险源辨识不同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

3、煤矿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是煤矿所有的系统(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为了便于辨识工作的开展以及避免遗漏,首先要对整个煤矿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危险源辨识的子单元。子单元可以按照空间进行划分,如:掘进工作面及其附属巷道、采煤工作面及其附属巷道等;也可以按照劳动组织进行划分,如:综采一队、综采二队、通风队、运转队等;还可以按专业进行划分,如:采掘专业、机电专业等。不管按照哪种方式划分子单元,必须遵循下列原则:(1)独立性。即子单元在危险源辨识范围上尽量独立,不要交叉重叠,不要出现某个对象或某个范围同时属于两个子单元的现象;

(2)全面性。即子单元的全体须是整个煤矿系统,不可出现某个对象没有隶属单元的现象;

(3)科学性。即子单元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便于后期危险源监测及控制等工作的开展

4、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以及其起因和后果。煤矿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由于危险源具有潜在性,所以辨识危险源必须考虑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过去曾发生过什么事故,从中吸取教训,找出事故的原因,考虑目前系统中存在或潜在什么不安全因素。此外,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

型。煤矿事故可分为8种,分别为:

(1)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

(2)顶(底)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渣、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跨塌等。

(3)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4)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5)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

(6)火灾事故: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然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瓦斯事故)。

(7)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8)其它事故:指以上七类事故以外的事故。

煤矿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以上所述的煤矿八大事故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原因是风险辨识的重点工作。

危险源辨识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量做到不遗漏。

(二)煤矿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等。

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

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

4、煤矿事故发生机理。

5、其他相关资料。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

(三)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员、机(物)、环境、管理来考虑。

1、人员是指煤矿所有的人员。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所有人员(见表1-1)。

表1-1 煤矿人员层次划分表

3、环境 (在此指的是环境条件)一方面指的是井下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包括:水文情况、地质构造情况、顶(底)帮情况、地热等;另一方面指人为创造的工作环境条件,包括: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情况、照明情况、供风情况、井下巷道布局情况、工作面布置情况、施工质量情况、巷道路面情况、供电线路布置情况、作业区域警示标志及避灾线路情况等。

4、管理在此主要指:组织机构、机构职责、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文件记录、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等。

表1-2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

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危险源辨识也即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风险的等级,也就是度量每一个危险源对应的风险水平,这个过程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通过分级,煤矿就可以有重点有先后地选择应对措施,并最终消减风险。

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危险源辨识及其风险评估通过填表的方式简洁明了。表1-3给出了采用工作任务法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填写的表格范例。

表1-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表

(一)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

比较适用于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的方法是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风险值D= p×C

式中,p表示事故发生可能性;C 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

其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表2-4。

表中将损失分为6类(即A-F),依次递减赋值为(6-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分为6类(即G-L),依次递减赋值为(6-1)。

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

说明:

1、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方法。对于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确定需要根据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来模糊判断。

2、损失”的确定方法。对“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确定需要建立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即假设在事故实际发生的情况下,估计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多个,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取各种后果中最为严重的一个来确定“可能造成的损失”。

3、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可能性×损失。

4、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将计算得出风险值与矩阵表右下方的“风险等级划分”对照即可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

三、风险管理的第三步风险控制过程。

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第三章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一)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辨识出的危险源通过提炼成为管理对象,通过管住管理对象来实现对危险源控制。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离不开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简称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什么是合格的,什么是不合格的,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而如何从管理的角度保证达到要求的条件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编审过程中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流程,运行过程中要遵循PDCA运行模式,这一章主要介绍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主要内容、制定原则、制定流程、制定程序及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运行模式。

(二)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及具体内容

在学习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与程序之前,首先应明确为什么要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即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以及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是通过让员工自己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提炼管理对象,并编写相应的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明白每一项任务应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进而控制和消除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管理标准具体内容

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够消除相对应的危险源,标准要明确、具体。标准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统一,目前没有标准的考虑增加新的标准,要认真考虑定性标准。

人的管理标准即各基层员工的行为标准,管理对象在何时何地应该以什么顺序和方式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

机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对象的完好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

和正常运转状态。

环的管理标准为管理对象处于安全范围的标准。

管的管理标准为现有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备。

(五)管理措施具体内容

人的管理措施包括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挂警示牌提醒等消除基层各岗位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机的管理措施为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维护以确保管理对象数量充足、性能可靠、运行正常。

环的管理措施包括对环境对象的监测,以及环境对象不符合管理标准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不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作业。

管的管理措施即对现有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的方法和手段。

因此,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包括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的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机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的机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环境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完备性的管理制度方面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六)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

为了使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完备性,在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生命力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第二是贯彻执行的力度。自下而上的方式保证了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群众基础,便于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自上而下的方式保证了制定的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安全规程。因此,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应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要全面覆盖煤矿的所有管理对象。具体地,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二是指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通过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够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

3、可操作性原则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只有具有了可操作性才能起到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制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要做到明确具体,责任

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不仅应规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应当做什么,还应规定应当如何做,以使相关当事人正确做出行为,并能够对于自己行为的后果有较为准确的预期。

4、适用性原则

我国各地煤矿地质条件、人员条件、装备条件差异都非常大,因此安全隐患的差异也非常大,因此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煤矿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适应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图3-1 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

5、动态性原则

随着开采作业的不断推进,矿井地质条件、工作人员条件、机器装备状况等都会发生变化,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应随着这些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条件。

6、全过程性原则

全过程性原则是指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应贯穿煤炭生产组织的全过程,从矿井设计、矿井建设、矿井生产(生产计划、生产准备、实施生产、生产接替、生产总结和分析)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六)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流程

由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我们知道本质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将已知规律的事故控制在可以承受得范围之内,为了使危险源能够覆盖所有的已知规律的安全事故,进而制定完备的管理标准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达到本质安全的目的,我们在制定煤矿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时,应遵循如下流程:如图(3-1)。从图3-1可以看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要经过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危险源辨识、风险的分级分类、管理对象的提炼、管理标准的制定、相关责任人和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的确定、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即对形成的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初稿进行审核和修改最终形成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八步骤。

1、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

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揭示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发生条件,了解各类煤矿安全事故的触发条件,是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也是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的依据。

2、危险源辨识

在煤矿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综合分析,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对本企业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影响因素——危险源进行辨识。

3、风险评估

对系统辨识出的危险源综合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方法、风险矩阵法等方法,分析评估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范围和程度,进而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系统中的危险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事故,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用事故发生的概率或既定的危险性量度表示),以及危害和后果是什么。

4、管理对象的提炼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对象即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有安全事故风险的危险源进一步提炼管理对象,管理对象提炼的目的是将较抽象的危险源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对象要根据风险类型来确定,风险类型为人,则管理对象就为具体的某岗位的职工,如:“煤机司机”;风险类型为机,则管理对象为具体的机器设备或其它设施,如“风筒”;风险类型为环,则管理对象为环境对象,如“瓦斯”;风险类型为管,则管理对象为相关管理制度或管理标准、管理体系等的制定、审核、发布、培训等机构。提炼管理对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管理对象要明确具体,同一个管理对象不能出现不同的名称;管理对象的提炼要和工序中任务的负责人相吻合,如工序中是井下维修电工在检修电器前要检查瓦斯,危险源为“未检查瓦斯或检查不到位”,后面的管理对象应为“井下维修电工”,而不是“专职瓦检员”或“瓦检员”;如果管理对象错了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都跟着错了。

5、管理标准的制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离不开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在管理对象提炼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规、煤矿安全规程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前面分析出来的各管理对象可能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完备的管理标准,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是使管理对象处于安全状态的条件,是衡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合格的准绳,是管理工作应达到的最低要求。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

6、相关责任人和监督人员及其安全职责的确定

相关责任人和监督人员及其安全职责的确定,也就是要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并结合本质安全管理措施,明确每一个管理对象的使用、维护、管理等人员,以及各自应对保证此要素处于安全状态应负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同时明确由哪个部门或人员负责监督这些人员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本质安全责任落实要求达到横到边,纵到底,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任何一件事,一项工作均有责任者。本质安全管理的特点是按照PDCA循环,使管理责任和权力形成闭路循环网络,从上到下,大网套小网,逐级落实,从下向上层层保证。

7、管理措施的制定

一个单位,无论标准多细,责任多明确,奖罚力度多大,标准

不执行,责任制不落实,仍是废纸一张。因此,有了管理标准,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措施以及激励约束机制来保障管理标准的贯彻执行。管理标准只说明了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如何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检查、培训检修、维护等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应做到具体、明确,从而使每个员工都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操作;同时还应能够做到“通过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够达到管理标准的要求”。

8、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审核

组织相关人员对形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初稿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改完善。

1、阶段性审核

指导和审核小组对编写小组阶段性工作内容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初稿审核

指导和审核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编写完成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初稿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改。

3、基层审核

将审核、修改后的各单位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初稿装订成册,分别下发给各单位的员工,征求修改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4、试运行

按修改、完善后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在全矿范围内试运行三个月,针对试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点进一步修订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5、最终审议、批准,发布实施

由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试运行的效果,对试运行后的修改稿进行最终审议、批准后发布实施。

6、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修订

根据生产组织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订。

7、定期修订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每年由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委员会组织更新一次。

8、动态修订

根据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进行修订。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修订:

(1) 公司方针发生变化;

(2) 公司活动发生变化;

(3) 管理审批、内外审核的要求发生变化;

(4) 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5) 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6) 其他。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示范文本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 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将我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根据国家 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地方政府要求,切实推进煤矿安全风险 预控管理体系-AQ/T1093-2011 (以下简称“安全预控体 系”)建设,提升我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方案。 第一阶段(体系建设准备) 本阶段主要任务:统一领导班子和干部思想,明确体 系建设整体思路,全员参与。 1、审定体系建设方案。 2、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体系建设管理办公室和各专

业工作组,明确各小组人员及工作进展程度。 1)成立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下设风险预控办公室 风险预控办公室主任:安检部部长 成员:各专业工作组人员 3)成立体系编写小组 组长: 成员:各专业工作组人员 3、工作计划: 在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左则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组织编写工作。明确《风险预控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目标》。预计15个工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一、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概念: 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为重点,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特征是: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 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是什 么? a)以风险预控为核心。b)以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c)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为基础。d)以PDCA循环方式为运行模式。e)依靠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一个流程”是什 么?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七个步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危险源监测监控、危险源监测、判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危险源预警。 流程图:

四、PDCA 循环方法是什么? 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执行任务和管理任务的通用模型,这个模型表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分为4个阶段进行,即计划(Plan)阶段、实施(Do)阶段、检查(Check)阶段和处置(Action)阶段。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保障每一项管理任务的计划充分性、执行合规性、过程依从性以及效果符合性。PDCA的含义简要说明如下: ——计划:建立所需要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企业安全方针所期望的结果。 ——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 ——检查:根据安全方针、目标、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过程进行监 测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处置: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 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 去解决。 五、相关术语: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文件

公司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 目的 建立《危险源辩识及预控管理体系》,对公司可能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源(因素)进行充分、全面辨识,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估与分级,确定重大危险因素,为明确所要控制的对象和方向提出策划控制措施的要求,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控管理体系。 2. 职责 2.l 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批准公司重大危险因素目录;负责批准相应重大危险因素控制相关的国标、运行控制程序; 2.2 物业管理部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负责建立《重大危险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整个过程的策划、组织、指导以及监督工作;负责全公司危险源的汇总和统计,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同时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参与重大危险(重大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制定,并负责其控制计划落实过程的监督管理;负责审批各单位重大危险源目录。 2.3 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控制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基础工作,编制《重大危险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负责本本部门危险源的统计、汇总,确定其监控管理的等级,并报公司物业管理部。 3. 控制要求 3.l 应确保不同层面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 3.2 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并确保方法的适应性、一致性、可重复性及可评价性。 3.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考虑所有的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包括;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现在和将来的生产活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 3.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过程:准备,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转化为风险的条件,量化风险结果,划分风险等级。 3.5 应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6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遵循的原则有:消除,替代,工程控制、隔离,管理措施,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近年来,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并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 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 大家知道,近十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神华集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我们并购组建了宁煤集团、神新公司、神宝公司和北电胜利公司等。神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40个变为现在的64个(含基建矿井)。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就是在神华生产规模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压力骤然增大、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促使神华做出决定,下大力气研究和推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华迫切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手,快速夯实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并购工作打破了神华原有的以神东公司这样煤层地质条件好、建设起点高的矿区为主的安全管理格局。新并购煤矿大多建设起点低,设计落后,人员多、装备差、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灾害俱全,百万吨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神华原有煤矿。特别是这些煤矿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理念,与神华安全管理模式差异较大。神华亟需一个办法,将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提升上来。 (二)实践证明继续依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不能彻底解决神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数年来,我们在推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引进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南非的NOSA综合五星管理体系等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基础不同、文化差异和译文晦涩,这些体系难理解、难结合、难应用,导致最终推行不下去。但这些尝试和探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煤矿安全管理必须体系化,必须将国际标准本国化、将国家标准行业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自主创新,研究一套针对我国煤矿特点的管理体系。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期望,坚定了神华研究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决心。2005年前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关注。当时神华安全生产处在我国煤炭行业先进水平,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希望神华集团带头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套适合煤矿特点、管用的现代安全方法,以此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指导支持下,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国内六家科研院校,历时两年对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基本理论、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必备元素及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2007年国家煤监局在神华召开了推进会,并组织在全国百家煤矿试点推行这套体系,神华集团在全集团52个生产煤矿全面推行。2011年该体系作为一项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同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发文在全国推行。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方案[1]

道路运输行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规范(一) 一、指导思想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是一套能够集中解决目前我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是不断提升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在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重要之处在于“落实一个思想,提供一套方案,解决一系列问题”,就是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落到了实处,提供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解决因规定不具体而“严不起来”、因操作性不强而“落实不下去”的问题,从而实现岗位自主管理和风险超前防范。 二、理论基础 风险预控管理就是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各工作场所、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车、环境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三、突出优势和鲜明特点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主要是通过全面辨识各生产场所、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对辨识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安全管理的重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安全管理的依据和手段;通过落实管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障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实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在纵向上,明确了公司和各班组安全管理的责任关系,在横向上,通过系统危险辨识,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把安全管理责任由安全管理部门一家延伸到所有业务部门;通过岗位危险源辨识,明确了职工的岗位安全责任,实现了安全管理责任的全员化。三是实现了超前预控管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道路运输及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主要控制两类危险源:一类是领导干部和业务部

学习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心得体会Off

学习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心得体会O f f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学习《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真正认识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其核心是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和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通过危险源监测监控和风险预警,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学习给我们的煤矿安全管理指明了道路。我们以前的安全管理虽然文件、制度、很健全,但没有煤矿的正规管理体系,为此,危险源依然存在、隐患屡禁不止。通过学习使我明白《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它是采取现代科学信息管理以个人、岗位或作业点为单元;以危险源辨识为前提;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岗位行为标准或措施为准绳;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所有隐患和危险源的最小单 元,最原始发现、最早辨识、最早控制,以点带面逐渐扩大管控范围,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通过学习使我们找到以前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整天苦恼于安全管理、整天忙于隐患的排查与整改、事故的分析与追究。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学习是我彻底找到平时安全管理的症结。隐患危险源和事故有原来的事后追究变为事先控制,有被动管理变主动管理。

员工安全培训教案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员工安全培训教案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39-56 员工安全培训教案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安全生產的概念 一、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 管生產必須管安全是所有企業各級幹部及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的,在抓生產的同時必須抓安全,是所有企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二、安全生產法規的形成 隨著社會進步,許多手工業者,基本都被機械化設備所替代,工業化造成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及生產技術規模和速度不斷的變化,各種大型事故越來越多。不僅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主要地是給受傷的員工及其家屬造成無法彌補的經濟損失及精神上的傷害,甚至有可能會毀掉員工一生的幸福,會剝奪員工一生的工作權力及生命,會毀掉員工整個家庭。

三、員工的八大權利 1. 知情權:員工有權瞭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範措施和事故應急措施; 2. 建議權:員工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3. 批評、檢舉、控告權:員工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 4. 拒絕權:員工有權拒絕違章作業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5. 緊急避險權:員工發現直接危害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採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後撤離作業場所; 6. 依法向本單位提出要求賠償的權力; 7. 獲得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的權力; 8. 獲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權力。 四、員工的四項義務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教案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和人民利益,事关社会安定和谐,事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建立。全国上下、政府各级对安全十分重视,但是近年来安全重特大事故频发,分析其原因,尽管客观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队伍的变化、历史遗留问题的凸现,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公众的安全技能缺乏、安全意识缺失也有很大关系。因此,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全民安全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作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安全技能和全民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安全管理队伍的重要手段。 一、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第三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五十条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它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等文件。2004年,又出台了国家安监局第20号令《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第3号令发布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二、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定

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考核办法

编号:SY-AQ-0816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 设考核办法 Assessment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safety risk pre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ompany

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考 核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加快推进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基础,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基建)矿井。 二、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体系建设考核领导小组,陈培任组长,毕昌虎任副组长,公司相关高管及部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安监局下设体系建设考核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办),负责日常工作。各矿应成立相应的考核组织机构,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三、考评的方式及内容 1.考评方式:动态检查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2.考评的主要内容:领导重视程度,工作标准编制与执行,责任制编制与执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预控管理,人的不安全因素控制,隐患排查与整改,应急预案管理,事故防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职业健康管理,安全文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 3.等级评定采用综合得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体系推进的快慢、实施的效果,对应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环节,按照《国投新集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综合评判相应得分。 四、对生产、基建矿井的评级办法 考评分为三个等级,即良好、合格、不合格。等级划分标准见下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等级划分标准表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综合得分S 良好 S>85 合格

工班长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工班长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第一部分班组安全管理 5(立即检查车机联控。各车站要严格执行车机联控制度,规范联控用语,遇有站内或区间限速等非正常情况,关系车站值班员要主动与司机进行车机联控,核对慢行限速地点和限制速度,核对不一致时,宁可停车,不能错放,并按规定补交调度命令。机车乘务员要认真执行联控应答制度,及时复述联控,遇有联控不清时,要不间断地进行呼叫,直至联控核实,同时采取减速措施,严禁盲目行车。各车务段要加强车机联控落实情况的检查,从现在起利用两天的时间,由段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采取添乘列车的方式,对管内所有车站的车机联控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机务段也要利用一周的时间,抽调干部深入车站,以呼叫应答、命令复述为重点,对各机班机车乘务员的车机联控情况进行一个不漏的检查。检查结束后,各车务段和机务段要写出总结报告报路局主管业务部门和安监室。路局运输、机务和安监部门要组成专业检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车机联控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对施工慢行地段关系车站和列车,要加密次数,重点检查。 6(立即检查施工管理。一是强化施工防护信号标志的设置与确认。对路外单位和北京工务机械段组织的施工,施工主体单位负责设置各种防护信号标志,各工务段必须派人检查确认。对工务段自身组织的施工,必须双人检查,施工领导把关确认。所有防护信号标志设置人员必须在施工前30分钟到达现场。二是对施工信号标志的显示方式和使用办法必须按《技规》、《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施工前,必须由专人对防护信号标志进行检查,信号标志必须使用反光材料。各施工单位对所有施工慢行处所要派人定时巡视,对设置的慢行45km/h及以下的信号标志要24小时派人看守。三是施工负责人和工务段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登记内容进行确认,施工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对施工准备、线路开通、阶梯提速等关键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在集团领导的要求下,重点了解各煤矿单位体系建设的进度和开展情况,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相结合,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及纠偏,探讨体系建设的方法和步骤,同时与各单位体系建设人员进行交流,对体系建设滞后单位进行督促。通过不断查找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推广好的经验、方法,采用示范带动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进体系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通过对试点单位和其他单位的督导和探讨,现将在督导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和要求归纳如下,以便体系建设单位汲取和借鉴: 一.矿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认识不 足、重视不够; (1)矿级领导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对体系建设作用和用途不理解,不知道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对此工作开展不积极; (2)中层领导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不知道体系建设的基本知识,想开展但不知道从何入手,更不能指导职工; (3)有等待、观望、临时思想,认为是搞形式主义,可有可无,应付对待等; (4)战线领导不重视,没有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所分管战线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不知也不过问,给体系建设带来消极负面影响。

二.三级培训没有落实;无培训计划,无培训效果考核;矿级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有的培训不到位,笼统培训无针对性,干部不理解,职工不清楚,工作无法开展。体系建设期间应让职工知道的: (1)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隐患?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危险源辨识?什么是隐患排查? (3)怎样去辨识危险源,从哪些方面去辨识危险源? (4)危险源的风险怎样准确描述? (5)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6)科队级领导及风险小组人员还应掌握危险源分类、整理、补充、完善;以及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并能指 导本单位职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三.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范围确定不准,前期准备不充分,基础工作调查统计不认真,缺失相关单元及元素; (1 )单元划分要全面、准确,战线(专业)、区队(劳动组织)、班组(工作空间); (2)工作场所、活动区域(包括井上和井下); (3)所辖设备、设施、材料物质、工具及器具; (4)工艺流程、职业健康、环境因素、危险场所; (5)工作任务及工序; (6)岗位、工种、所有员工; (7)对矿井还有生产系统、生产工艺流程等。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近年来,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并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 一、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 大家知道,近十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神华集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我们并购组建了宁煤集团、神新公司、神宝公司和北电胜利公司等。神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由原来的40个变为现在的64个(含基建矿井)。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研究和实施就是在神华生产规模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压力骤然增大、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进行的。促使神华做出决定,下大力气研究和推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华迫切需要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手,快速夯实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并购工作打破了神华原有的以神东公司这样煤层地质条件好、建设起点高的矿区为主的安全管理格局。新并购煤矿大多建设起点低,设计落后,人员多、装备差、煤层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灾害俱全,百万吨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神华原有煤矿。特别是这些煤矿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理念,与神华安全管理模式差异较大。神华亟需一个办法,将新并购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快速提升上来。 (二)实践证明继续依靠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不能彻底解决神华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数年来,我们在推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先后引进了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南非的NOSA综合五星管

理体系等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但是由于基础不同、文化差异和译文晦涩,这些体系难理解、难结合、难应用,导致最终推行不下去。但这些尝试和探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煤矿安全管理必须体系化,必须将国际标准本国化、将国家标准行业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自主创新,研究一套针对我国煤矿特点的管理体系。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期望,坚定了神华研究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决心。2005年前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高度关注。当时神华安全生产处在我国煤炭行业先进水平,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希望神华集团带头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创新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一套适合煤矿特点、管用的现代安全方法,以此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指导支持下,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国内六家科研院校,历时两年对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基本理论、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必备元素及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这套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本架构。2007年国家煤监局在神华召开了推进会,并组织在全国百家煤矿试点推行这套体系,神华集团在全集团52个生产煤矿全面推行。2011年该体系作为一项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同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发文在全国推行。 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神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流程、两个理论、五个部分。 (一)一个流程。即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该流程包括五个步骤: 危险源辨识。发动全员对自己工作场所和责任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逐一排查和登记,找出煤矿面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到底有哪些。

最新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教案

精品文档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培训教案 一、基本概念 1、安全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指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设施或财产损失的状况。也就是指人员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要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行为防止发生伤亡事故。 2、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就是以人为主体与能量系统关联中突发的与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也就是说事故就是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3、伤亡事故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4、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5、危害辨识就是指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6、危险源就是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电能、有毒化学物质等。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实效故障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为失误和环境破坏因素。 7、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祸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二、安全帽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帽的防护作用①防止物体打击伤害②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③防止机械性损伤 ④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2、使用注意事项①要有下颌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止帽子滑落或碰掉。②热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气片上、火炉上烘烤以防止帽体变形。 ③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的期限值或受过较严重的冲击以后虽然看不到帽体的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为3年。④佩戴前应检查各种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确认各部件完好后方可使用。 三、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 1、安全色包括四种颜色红、黄、蓝、绿。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禁止、停止或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2、安全色的对比色对比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几何图形及安全通道、交通的标线及铁路站台的安全线等。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等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的防护栏及隔离墩等。 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表示特别注意。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安全色更加醒目用于指示方向多为交通指导性导向标示。 3、安全线用以划分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的分界线安全线用白色宽度不小于60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四、作业现场的基本安全知识 1、什么是违章指挥违章指挥就是指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题

开拓准备中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2.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3.风险预控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4.不安全行为是可能产生风险或者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5.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6.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煤矿所有风险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是为风险管理确定目标的过程。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66——(二)风险评估方法 7.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在本安管理体系中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法。 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对象是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1.管理对象提炼 9.风险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用于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风险管理

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2.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 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要求,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出处: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11.矿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包括管理层、安监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有关部室区队或班组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岗位员工。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3——4.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分特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度风险5个等级。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 13.本安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行动前的意识,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因素 1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按照行为痕迹,可将不安全行为分为有痕不安全行为和无痕不安全行为。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 15.《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对本安企业建设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本安一级单位、本安二级单位、 本安三级单位、本安四级单位。

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教案

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煤矿安全管理知识,掌握安全管理的理论、 技术和方法。 2.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各项规章制度 和劳动纪律。 3.增强职工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 自觉性,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教育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二、教学重点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三、教学难点 掌握煤矿三大规程和煤矿“三违”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 五、教学内容 (一)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1.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简称安全管理,是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各种灾害预防水平,预先发

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危险,防治事故发生、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3.煤矿安全管理的内容 安全管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的。现代安全管理强调八大要素管理,目标是实现本质安全化。主要内容包括: (1)依法治矿,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2)强话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考核体系。 (3)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 (4)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5)加大安全投入,治理整改隐患。 (6)加大教育和培训,实行全员安全准入制度。 (7)推进科学管理,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 (8)加强党政工团工作,实现对安全工作齐抓共管。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 煤矿企业必须设置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不得与其他机构合并设置),配置5名以上专职安全

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标准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AQ/T/1093-2011)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素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 GB 4053.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7059-2007 便携式木梯安全要求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 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 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JGJ 80-1991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 《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十号(2001年) 《中华人民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国主席令第六号(2008年)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测量规程》原能源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危险源 hazard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GB/T 28001-2001 定义3.4] 3.2 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GB/T 28001-2001 定义3.5] 3.3 风险 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GB/T 28001-2001 定义3.14] 3.4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注:改写GB/T 28001-2001 定义3.15 3.5 风险预控 risk precontrol 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的过程。 3.6 危险源监测 hazard monitoring 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检查、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的过程。 3.7 风险预警 risk early-warning 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存在的风险进行信息警示。 3.8 不安全行为 unsafe behavior 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风险预控培训教材 蒙东能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西二露天矿 2017年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培训教案 授课目的:通过培训使安全生产管理者掌握辨识危险源的方法,能够正确、全面的辨识各岗位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会正确的填写风险表,制定和落实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和标准。 煤矿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

第一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一、相关术语 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 9、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 1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 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 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 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二、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1、一切活动基于风险;是人们居安思危的意识、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增强,牢固树立“生于风险,死于安乐”的意识。

李寨一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李寨一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培训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切实提升参训者的学校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二)学习和掌握学校在安全预防、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和方法,增强应对突发事件与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三)反思本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制定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改进方案。 二、课程结构与内容分析 课程结构分为三个模块:安全政策与管理、安全预防与应对、安全教育与技能。 宏观上,注意了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安全政策把握和法律责任确认;中观上,注意了中小学安全预防和应对的制度与措施; 微观上,注意了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技能训练。 第一模块:安全政策与管理——学校安全的大本营 本模块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有理有据地阐释了《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且用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如何进行

学校伤害事故的法律确认;对《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行了解读。 第二模块:安全预防与应对——学校安全的警示灯 学习本模块课程,可以促使学校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更好地把握学校安全预防的内容与操作办法,并能够掌握出现突发事件时紧急应对的有效措施;可以使学校领导在安全教育与管理上具有前瞻眼光,在提高学校安全的执行力上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可以使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在安全教育和管理上更具现实性与实操性。 第三模块:安全教育与技能——学校安全的保护伞 本模块突显了安全操作层面上的功能,不但进一步强化了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应具备的卫生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住宿安全和大型组织活动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意识与技能,而且具体指导了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从师生的心理素质上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遇到重大灾害时如何加强心理治疗,促进心理健康;如何在班级活动中加强安全技能训练,杜绝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师生伤亡事故,切实做到让师生远离伤害。 三、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 一是每个模块中的重点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