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 威廉森 中文答案16章

宏观经济学 威廉森 中文答案16章

宏观经济学 威廉森 中文答案16章
宏观经济学 威廉森 中文答案16章

史蒂芬-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四版-课后题答案-最新Solution-CH5

Chapter 5 A Closed-Economy One-Period Macroeconomic Model Textbook Question Solutions Questions for Review 1. A closed economy is easier to work with. Opening the economy does not change most of the properties of an economy. The closed economy is the correct model for the world as a whole. 2. Government levies taxes and purchases consumption goods. 3. In a one-period model, there can be no borrowing or lending. There is therefore no way to finance a government deficit. 4. Endogenous variables: C , N s , N d , T , Y , and w . 5. Exogenous variables: G , z , K . 6. The representative consumer chooses C and N s to maximize utility. The representative firm chooses N d to maximize profits. Market-clearing: .s d N N N ==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T = G . 7. 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equal to .N MP ? 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is also identified as ,,l C MRT ? where ,l C MRT is identified as the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eisure and consumption. 8.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is Pareto optimal because it lies at a tangency point betwe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and a representative consumer’s indifference curve. 9. The first theorem: A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can be Pareto optimal. This theorem assures us that the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is a good outcome. The second theorem: A Pareto optimum is a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This theorem allows us to directly analyze Pareto optima with the assurance that these points are also competitive equilibriums. The second theorem is useful because Pareto Optima are often easier to work with than competitive equilibriums.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5版)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5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全要素生产力增长(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Solow residual)) 答:全要素生产力增长也称为索洛剩余,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而言,全要素生产力增长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考虑典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N αK β。则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A Y N K A Y N K ????=-?-?αβ式中,ΔY/Y 为总产出增长率,ΔN/N 为劳动的增长率,ΔK/K 为资本增长率,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ΔA/A 为索洛余量。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就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2.跨期预算约束(intertemporal budget constraint) 答:跨期预算约束是指人们的消费取决于可用于现在和未来消费的总资源,它是费雪模型中的一个概念。跨期预算约束表示为:

221111C Y C Y r r +=+++这说明两个时期的消费和两个时期的收入有关。 3.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答:费雪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的,用来阐述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用费雪方程式表示为:i=r+π(其中i 代表名义利率,r 代表真实利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费雪效应揭示了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由于货币在长期中是中性的,货币增长的变动不会影响真实利率。由于真实利率不受影响,所以名义利率必然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动进行一对一的调整。根据费雪方程式,通货膨胀率上升1%引起名义利率上升1%。 4.货币非中性 答:货币非中性与货币中性论相对,是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速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的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5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5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GDP 折算(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 答:GDP 折算(平减)指数是名义GDP 和实际GDP 的比率。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 是用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GDP GDP GDP ==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实际 GDP 折算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2.效率工资 答: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常支付给工人比劳动力市场出清更高的工资,这种做法可以促使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理论上,人们对效率工资的确切理解是:效率工资是单位效率上总劳动成本最小处的工资水平,即效率工资保证总劳动成本最低。由于效率工资可以相对促进员工努力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并提高员工偷懒的成本,因而效率工资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采用了效率工资后,员工努力工作的动机增强,而偷懒、欺骗等败德行为的动机则有所降低,相应的监控成本减少。

3.总量生产函数(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答:总量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的最大产出与总就业量、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任何增长理论的出发点。假设总产出通过两种投入要素生产出来,资本和劳动,那么总量生产函数为:Y=F(K,N)。 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经济中所有机器、工厂、办公楼和住宅之和;N表示劳动——经济中的工人数量。函数F为总量生产函数,表示给定资本和劳动数量时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出。总量生产函数F自身依赖于技术状态。具有更为先进技术的国家要比只具有简单技术的国家在投入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出更多。 4.金融中介 答:金融中介就是从一大群人那里借款并向另一大群人贷款,以某种方式进行资产转换和信息处理的金融机构。金融中介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从一组经济主体那里借款,然后贷款给另一组经济主体;(2)借贷经济主体的规模都很大,它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3)转化资产,即其负债的特性与其资产的特性不同;(4)处理信息。由于金融中介可以把若干贷款人的资金汇集到一起,所以它可以避免直接贷款时所产生的重复成本。由于金融中介较好地分散资产与负债,因此它能将有风险、流动性差、期限长的资产转化成比较安全、流动性高、期限短的负债。实际生活中的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存款机构都属于金融中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关于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支出法也称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答:宏观经济学是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的,指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之一。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地区)领土范围内,本国(地区)居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圣才出品】

第10章货币跨期模型:货币中性 10.1 复习笔记 一、货币 1.货币三个重要职能 (1)交换媒介; 货币的明显经济特征是它的交换媒介作用,原因在于: ①有关资产品质的信息常常不完整。 ②一些资产的货币面额很大,因此难以用于零买。 ③一些资产按其市值出售要花时间。 (2)价值储藏; (3)记账单位。 2.货币供给的衡量 (1)最狭义的货币总量是M0,它有时指基础货币或外部货币。 基础货币完全由联邦储备系统的负债构成,构成M0的负债是流通于美联储之外的美元和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 M0的数量被称为外部货币,因为它是流通于银行系统之外的数量。 (2)M1的数量等于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和存款机构其他可开支票的存款之和,M1是用来衡量私人部门进行交易时用得最广泛的资产指标。 (3)M2的数量是M1加上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和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二、货币跨期模型 1.交换中需要货币 ①在现代经济学中,物物交换,即以商品交换商品,困难重重。 ②在有些情况下,难以或不可能进行信用交易。 尽管现代信用卡制度化解决了利用个人信用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一些信息问题,但这种制度的实施成本高。由于货币容易识别,除假币问题外,利用货币进行交易所衍生的信息问题基本不存在。 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和费雪关系式 假定全部货币存量由通货构成,P 表示当期价格水平,用P '表示未来价格水平。名义债券是当期售价1单位货币、未来偿还1R +单位货币的资产。因此,R 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债券收益率,即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 (1)通货膨胀率 P'P i P -= 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从当期到未来的增长率。 (2)费雪关系式(Fisher relation ) ①实际利率用以欧文·费雪命名的费雪关系式来确定,可表述为: 111R r i ++= + ②费雪关系式的推导 以实际值来看,购得名义债券的某人,当期放弃1P /商品,未来就获得回报()1/R P +'商品。因此,根据等式P P i P '-= ,名义债券的实际毛收益率是: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s第3篇 经济增长)

s第3篇经济增长 第6章经济增长:马尔萨斯和索洛 一、复习题 1.外生增长与内生增长的区别是什么? 答:外生增长和内生增长的区别在于: (1)外生增长模型中导致增长的因素不是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即认为技术进步是一种外生的力量,经济增长依赖于外生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中导致增长的因素是由模型本身决定的。 (2)外生增长模型假设资本收益递减,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则认为资本收益递增。 (3)内生增长理论无法完全解释国家之间的增长差异。 2.经济增长的7个事实有哪些? 答:经济增长的7个事实包括: (1)在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生活水平几乎长期没有变化,各国的差异也很小; (2)工业革命以来,最富国的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3)各国的投资率与人均产出正相关;

(4)各国的人口增长率与人均产出负相关; (5)1800~1950年,世界各国的人均收入增长差异很大; (6)各国1960年的人均产出水平与1960~2000年的人均产出平均增长率基本不相关; (7)从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率来看,富国比穷国更接近。 3.在马尔萨斯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稳定状态的人口和劳均消费有什么影响? 答:在马尔萨斯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增加了稳态的人口数量,但对劳均消费没有影响。 (1)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人口的影响 在均衡状态下,'N N N *==,因此'/1N N =,在图6-1(b )中,就可以决定均衡状态下的消费*c 。z 提高使劳均生产函数向上移动,这对稳定状态的劳均消费*c 未产生影响,而 劳均土地量从1l * 降至2l *,这意味着稳定状态的人口会从*11N L l *=/增至*22N L l *=/。 (2)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劳均消费的影响 经济并没有即刻转入新的稳定状态,因为人口和消费的调整需要时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初的影响是提高了产出、消费和劳均消费,由于劳均消费提高了,人口也就增长了。之后,劳均消费会下降(给定土地量为固定的),直至劳均消费收敛于它的初始水平*c ,人口收敛于它的新的较高水平*2N 。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开放经济中的货币)【圣才出品】

1 / 69 第16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 16.1 复习笔记 一、名义汇率、实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 1.基本概念 名义汇率,用e 表示,即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表示的1单位外币的价格。 实际汇率(或贸易条件),是指用国内商品表示的国外商品的价格。 国内商品用本币计价为P ,国外商品用本币计价为eP *:实际汇率=eP */P 2.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也被称为一价定律,是指若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就会有:P =eP * 如果它成立,则用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一样的。实际汇率是1。

2 / 69 3.购买力平价的适用性 (1)一般而言,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促使市场价格和名义汇率进行调整,从而使购买力平价成立。除非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跨国流动非常困难,否则,长期内购买力平价就应成立。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一般不成立。 (2)把P 和P *看作两个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购买力平价不完全成立。对存在国际贸易的商品来说,一价定律趋势成立,但对非贸易商品,则不成立。 二、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 1.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又称弹性汇率,指一国的财政当局或货币当局不必通过具体钉住名义汇率e 来进行干预。如果名义汇率是真正浮动的,它会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自由变动。 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有印度、韩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美国。 2.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大致可以划分为硬钉住和软钉住。在硬钉住制度下,一国(地区)承诺将其名义汇率无限期地钉住其他国家的货币。在软钉住制度下,虽然没有将汇率钉住特定值的长期承诺,但汇率可以做到长期钉住另一种货币,实行定期降值(名义汇率e 提高)和法定升值(名义汇率e 下降)。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价格和工资具有灵活性的经济周期模型)【圣才出品】

1 / 63 第13章 价格和工资具有灵活性的经济周期模型 13.1 复习笔记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1.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进程 (1)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模型 货币在短期不是中性的,这种非中性是由工资和价格的短期刚性引起的。在老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价格和工资刚性是经济冲击造成总产出波动的形成机制的关键所在。价格和工资缓慢向其有效值变动的事实,意味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应对总量冲击时可以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 (2)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模型 货币主义者通常认为,货币政策是比财政政策更有效的稳定工具,但他们对政府政策微调经济的能力持怀疑态度。一些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政策可能是有效的,但非常短。 (3)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模型

2 / 63 理性预期革命提出的两大原则是:①宏观经济学模型应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即这些模型应以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偏好、禀赋、技术和最优行为的描述为基础;②包含灵活工资和价格的模型可能是研究宏观经济现象的最富有成效的工具。 2.分析不同经济周期理论的必要性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策者能够通过经济周期理论,了解左右经济的宏观经济冲击是什么,它对未来总体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2)每一种经济周期模型都能确定经济的一个或几个特征及经济对宏观经济冲击作出反应的一些方面。如果将所有这些特征纳入一个模型中,将无助于认识经济周期行为和政府政策的基本原理。 二、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由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创。 1.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均衡效应 假定货币跨期模型中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即z 和z ′分别都提高。 (1)全要素生产率z 持续提高的影响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第7篇 货币、银行和通货膨胀【圣才出品】

第7篇货币、银行和通货膨胀 第17章货币、通货膨胀和银行 一、复习题 1.从历史上看,货币有哪五种形式? 答:货币的五种形式是商品货币、流通的私人银行钞票、商品担保纸币、不兑现纸币和私人银行的交易存款。 (1)商品货币 这是最早的货币,在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或更早年代里普遍使用,通常是贵金属,如黄金、白银或铜。实践中,商品货币制度是由政府开办铸币厂,用贵金属制造硬币,然后将此作为货币来流通来保证其实行的。 (2)流通的私人银行钞票 在美国的自由银行时期和较早时期,经州政府特许成立的银行可以发行流通票据,与今天的通货非常相似。 (3)商品担保纸币 在这种货币制度中,虽然纸币由政府发行,但这种货币需由某种商品作担保,例如金本位制下的纸币。 (4)不兑现纸币 不兑现纸币可以被视为大多数现代经济所实行的货币制度中的一种货币形式。在美国,不兑现纸币是美联储发行的联邦储备券(即美钞)。不兑现纸币由实质上毫无价值的纸币构成。

(5)私人银行的交易存款 有了可使用支票的或能够与借记卡结合使用的银行存款,消费者无须使用不兑现纸币就能从事购买活动。 2.雅浦岛石头和新法兰西纸牌币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货币形式的区别是什么? 答:(1)共同点:雅浦岛石头和新法兰西纸牌币都是商品担保纸币。 (2)区别:纸牌币的商品担保是不确定的,而雅浦岛石头是被生活在雅浦岛的每一个人所共知的,石头是“货币”的担保,不一定是有形物,而是记录在公众的脑海中。 3.双方需要一致的缺失是如何使得货币对社会有用的? 答:双方需要一致的缺失意味着交易者无法找到一个想要和他进行互补的物物交换的交易伙伴。在这样的物物交换经济中,交易者必须首先把他们的商品换成那些能提供自己想购买的物品的交易者所需要的东西,其后的第二次物物交换提供了他们想要购买的东西。如果交易主体能够共同接受一个能够用于所有交易的交易媒介,那么交易过程将极大的简化。 4.在货币跨期模型中,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提高有什么影响? 答:货币供给增长率x提高对产出、实际利率、就业和实际工资的影响: 货币增长率提高,会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导致劳动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产出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和产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实际工资增加,就业减少,产出下降。实际利率或升或降,名义利率上升。 假定实际利率保持不变,名义利率的升幅就是货币增长率的升幅。同样,给定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史蒂芬 威廉森 宏观经济学 第四版 课后题答案 最新Solution_CH4

Chapter 4 Consumer and Firm Behavior: The Work-Leisure Decision and Profit Maximization Textbook Question Solutions Questions for Review 1. Consumers consume an aggregate consumption good and leisure. 2. Consumers’ preferences are summarized in a utility function. 3. The first property is that more is always preferred to less. This property assures us that a consumption bundle with more of one good and no less of the other good than any second bundle will always be preferred to the second bundle. The second property is that a consumer likes diversity in his or her consumption bundle. This property assures us that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wo consumption bundles will always be preferred to the two original bundles. The third property is that both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are normal goods. This property assures us that an increase in a consumer’s income will always induce the individual to consume more of both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4. The first property of indifference curves is that they are downward sloping. This property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e property that more is always preferred to less. The second property of indifference curves is that they are bowed toward the origin. This property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consumers’ preference for diversity. 5. Consumers maximize the amount of utility they can derive from their given amount of available resources. 6. The optimal bundle has the property that it represents a point of tangency of the budget line with an indifference curve. An equivalent property is that 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leisure for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is equal to the real wage. 7.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e in dividend income, the consumer will consume more goods and more leisure. 8.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e in the real value of a lump-sum tax, the consumer will consume less goods and less leisure.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衡 量)【圣才出品】

第2章衡量 2.1 复习笔记 一、衡量GDP:国民收入与生产账户 国民收入会计核算的首要目的,是得到一个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用于交易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指标。对宏观经济学的许多问题而言,衡量总体经济活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它是一定时期内在某国境内创造的以美元核算的最终产值。 1.衡量GDP的方法 (1)生产法(product approach) 生产法也被称为增加值法(value-added approach),是将经济中全部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值加总来计算GDP。为了用生产法核算GDP,首先将经济体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加,然后减去为实现总增加值而投入生产的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2)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就支出法而言,GDP是指用于经济体生产最终产品和最终服务方面的总支出。在国民收入生产账户(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中,总支出的计算是: 总支出C I G NX =+++ 式中,C为消费支出;I为投资支出;G为政府支出;NX为净出口。 (3)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用收入法计算GDP,需要将各经济主体因参与生产而获得的全部收入加总。在NIPA 中,收入包括雇员报酬(工资、薪金和津贴)、业主(自营企业的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间接税(企业缴纳的工资税和销售税)和折旧(固定资本损耗)。 (4)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会产生相同的GDP 因为经济体中的总产量或总增加值最终会销售出去,从而表现为支出,而且花费在所有产品上的支出,对经济体中的某个人而言,都是某种形式的收入。假如用Y表示经济体中的GDP总额,那么Y就是全部总产出,也是总收入。此外,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无疑是一种恒等关系,即: Y C I G NX =+++(收入—支出恒等式) 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衡量的是国内生产要素创造的产出价值,不论生产是不是发生在该国境内。 国民生产总值是GDP和国外对国内居民净要素支付(net factor payments,NFP)之和,即GNP GDP NFP =+。式中,NFP为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 3.GDP的缺陷 (1)GDP难以精确衡量社会福利水平。 ①GDP总量没有考虑收入在人口中是如何分配的。假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人拥有全部收入,而其他人一无所有,这个经济体系的平均福利水平就很低。 ②GDP忽略了所有的非市场活动,如家务劳动。GDP的增加夸大了经济福利的提高。 (2)GDP难以精确衡量总产出。 ①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不计算在GDP中。地下经济包括任何未申报的经济活动,明显的例子是非法的毒品交易,不明显的例子是有偿代人临时照看小孩。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威廉森《宏观经济学》(第3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答: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 100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格 =?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2.泰勒法则(Taylor’s Rule) 答:泰勒法则为考虑货币政策提供了一种很有用的方法:选择目标通胀率,然后,既重视目前的通胀情况,又重视当前的失业情况,并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表述如下: ()() t t t n i i a b u u ππ**=+---其中,t π表示通胀率,π*表示目标通胀率,t i 表示名义利率,i *表示目标名义利率——从中期来看与目标通胀率π*相一致的名义利率,t u 表示失业率,n u 表示自然失业率。a 和b 表示正的系数,都反映出与重视通胀相比,中央银行更重视失业的程度。a 越高,中央银行应该针对通胀越多地增加利率,经济下降的幅度越大,失业率增加得越多,通胀回落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