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

语文新课标最大的贡献是广泛引进了现代阅读理论、写作理论和教学理论,这是对语文教育的一次大解放,大促进。进入21世纪,语文教育呈现出一种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在阅读教学方法、写作教学理念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上都有重大突破。应该说,成绩是主要的。但是,也应该承认,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这些倾向是错误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产物,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出现的新的歧路;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些历史积弊在新的条件下的恶性发展。它的实质,是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掉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些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这些倾向,我概括为:“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

1、“泛语文”批判

1.1新课标主张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对语文教学传统的一次重要的突破,为语文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中,这一主张却被误解、被歪曲、被滥用,走向了“泛语文”。

1.2在主题活动中语文被边缘化、模糊化。新课标颁布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那就是主题活动。这种主题活动设计是根植于语文本身的活动元素,是语文本身的实践性质、综合性质的教学体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的最终的“主题”,应该是语文本身,“语文”是语文教学主题活动设计永恒的追求和基本原则。但是现在许多主题活动设计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遗忘了这一永恒的追求。有一个以“走近经济”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考察本地目前的经济状况”,“调查本地普通百姓家庭的消费状况”,“分析某些有普及前景的消费品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些活动哪里看得到语文的影子,它的主题、内容和方式都是“经济”的,学生开展这项活动所获得的成果,主要是在对经济问题的了解和对调查这种方式的掌握,而语文方面的收获,却几乎看不到。如果有,

也是次要的。

1.3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被悬置、被空洞化。针对过去语文教学脱离文本内容、单纯作技术性分析和操练的弊端,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力倡导语文教学“为人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这是十分正确、十分必要的。但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不是指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人的语文性”“人的符号智慧”“语言的获得”“言说的欲望”就是语文课的人文性之所在。但是许多老师把这二者混淆了,把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理解为对课文所反映的人类生活场景的理解和把握上。例如有一位教师上《智取生辰纲》,一节课,大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讨论“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并列出原因8种之多。这根本就不是学语文,这是学习“如何押送生辰纲”。还比如教《陈情表》,不去学习作者的“陈情”艺术,却带领学生来讨论“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学习《灯下漫谈》,不去学习“谈”本身,却要学生回答“现在到了21世纪,算不算进入了第三样时代”。语文课上成了生活常识课、思想方法课、自然科学课、数学课、物理课、历史课、地理课、经济课,或者任何什么别的课,但就是不是语文课。这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以使之空洞化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课程的破坏、对语文课程独立价值的消弭是“老鼠搬家”式地渗透在日常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教学设计当中的,是不知不觉中把它掏空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很难被老师们自觉,因而其危害甚烈。

1.4在语文教材中语文被遮蔽、被淹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教材结构决不仅仅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以什么为结构线索,就是以什么为教学指向。因此,一部教材结构往往体现了这部教材的语文观、语文教学观。现在许多教材都选用了“人文话题结构”,以一个人文母题为教材组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选用文本,设计教材要素,排列组合选文,应该说,这的确有利于克服过去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技术化”倾向。但是,这种“人文话题”结构也可能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集中指向人文话题,有可能把语文遮蔽、淹没在思想主题的汪洋恣肆之中。叶圣陶先生在60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这种人文话题结构对语文的遮蔽:“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

1.5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些主张,不是关于语文本体的论述,而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论述,它不是要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整个社会实践来取消语文、代替语文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而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整个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语文,体会语文的真谛。“泛语文”的实质,就是把新课标中关于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联系等这些论述,理解为是关于语文本体的论述,认为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社会实践就是语文。这是对语文的极大误解,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十分荒谬的。

“泛语文”就是“没有语文的课文课”,有人称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丧魂失魄”:它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本质性内涵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

2、“反文本”批判

2.1新课标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这些主张都具体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上。它强调:语文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和认识特征都参与到新意义的建构中。因而这个新意义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式的。这是一种新的、现代的阅读观,是有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充分的实践需要的。尤其是它对传统阅读教学僵化的理解、狭隘的视野、专制的精神压抑等弊端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为阅读教学突破重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组织进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刻、丰富理解和把握,阅读教学呈现了一派生机和鲜活的气象。但是,无庸讳言,也出现了一种极端化倾向,从对文本的开放态度走到割裂文本与解读的本质联系,并最终导致反文本、反语文、反教学。

2.2传统阅读观是建立在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的目的就是对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寻。这种“传记”式的阅读方法导致对作品的单一解释,只有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现代阅读观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的基本观念是: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意义(而

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个新的意义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即视域融合)。对话教学把文本从作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它置于与读者的关系之中来看待阅读的本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但并没有由此否定文本的地位,否定文本的确定性。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它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存在是对话的前提之一。没有文本的确定性,它与读者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也就不可能与读者真正展开有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阅读就由作者的独白变成了读者的独白。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一种“反文本”倾向,首先就表现在对文本的这种确定性的否定上。比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有的老师教《南郭先生》,当学生提出“南郭先生善于抓时机”的解读时,老师评价为“独具匠心”;有的学生读了《背影》后认为父亲是个土里土气的人,他爬铁轨是“违背交通规则”,教师却大加赞赏,认为是一种“创造性阅读”,等等,都表现出一种对文本的绝对的相对主义态度:文本已经只是一个引子,它不再是阅读的对象,而只是引发随想的一些“踪迹”,一些“由头”。

2.3对文本的确定性的破坏更多地体现在对文本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的瓦解上。比如有的老师上《孔乙己》,称丁举人打人犯法,组织学生替孔乙己告状,要让孔乙己“在新时代翻身作主得解放”,“扬一回眉吐一回气”,并认为这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孔乙己告状”这一教学设计着眼的是孔乙己挨打的事实及法理意义,我们利用《孔乙己》是无法确认孔乙己挨打的事实真相,因而也是无法认定其中的法律责任的。更主要的是,我们从小说《孔乙己》中丝毫找不到孔乙己告状的任何暗示或可能性,“孔乙己告状”的教学设计与《孔乙己》的整体立意也没有任何关系;它与小说《孔乙己》的关系只有一个:孔乙己曾挨了打及“孔乙己”这个名字。文本被“破碎”成一堆“素材”,然后老师学生从这一堆素材中拾起某一碎片,镶进另一个与原文没有任何本质关联的意义结构中。这样的阅读教学绝对是荒谬的,完全是对新课标“创造性阅读”精神实质的歪曲。

2.4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反文本”常常表现为和作者或文本“对着干”,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定势。比如一位学生在回答老师的“如何认识阿Q

的精神胜利法”问题时,针对鲁迅对阿Q的批判和教材的阅读提示反驳道:“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阿Q在精神满足中忘却痛苦,它实际上是一种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我们用环保的观点批判施耐庵的《武松打虎》,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蒲松龄的《画皮》,用儒家的入世观念批判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道家的出世观念批判杜甫的《三吏》《三别》,用卡夫卡的现代主义批判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用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批判卡夫卡的现代主义……。这种批判完全是为批判而批判,是“泛立场”、“无立场”的批判,是无可无不可因而也是无止境、无必要、无价值的批判。它的实质,就是“破坏文本”。

2.5“反文本”反掉的是什么呢?它当然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承认文本的客观性和前提性,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阅读,不需要阅读教学了。因此,反文本,反掉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文本,而是阅读,是语文,是语文教学。

3、“无中心拓展”批判

3.1陈军老师曾听过一堂课,课文是《春》,先听音乐,再画面,后朗读,最后讨论,教学似乎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接下来就是拓展了。老师说:其实,描写美好春天的不只是朱自清先生,还有巴金、鲁迅,中国、外国,古诗、散文、小说;还有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舞蹈;还有春天里的民间习俗……”然后带领同学们再看图片、听音乐、朗诵诗歌、唱《北国之春》和其它流行歌曲,直到下课。下课后老师的教学总结是:现在不是要推进拓展型课程吗?我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拓展,自我探求,自觉领悟,最后达到自我创造的目的。

现在看来,这种“拓展型”的教学越来越多了。有一回我听一堂《宝玉挨打》的公开课,任课老师别出心裁把家长请来一起上课,首先是请一位学生把宝玉挨打的故事说了一遍,然后匆匆进入“拓展”: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不是曾挨过打,然后请家长说说为什么要打孩子,最后请大家讨论“打”是不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好办法,最后还请了一位专家发言大讲了一通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课后教研员评课,说得最多的就是“拓展”二字。还有一位老师上《项链》,课上完后,

然后让学生“拓展”:“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最“精彩”的“拓展”很快出来的: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发了复仇的心理,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是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还有一回听一位老师教《曹冲称象》,读了一遍课文后就开始“拓展”了:如果不用曹冲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称象。讨论完毕,再由一位学生在黑板上随意划了一条曲线,然后开始请同学讲这是画的什么。猜完以后拿出一个七巧板拼图,看谁拼得快。拼完以后老师念了一段文字:一个孩子面对山谷大声喊:喂,你是谁?回声:你是谁。又喊:你是蠢才。回声:你是蠢才。请同学们接着往下写。课后专家评课:有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2该如何评析这种“拓展型教学”呢?乍一看上去,这种“拓展课”是符合课标的要求的。倡导语文教学生活化,倡导打破学科本位,倡导多学科的综合,倡导与社会相联系,不正是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吗?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然后我们根据这篇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加以延展,也是有客观依据的,同学们关于春天的那些活动,与朱自清在《春》中描写的春天当然是有关系的;贾政打宝玉与现在我们许多家长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揍之是相似的。从理论上来讲,也有许多理论家论证过,文本实际上没有边界的,不是有一句我们常说的话吗,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在这里,我们触及到语文教学一个很根本性的问题。这就是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春》描写了春天,所以有关春天的所有一切都是我们的学习内容;《宝玉挨打》描写了父亲打儿子,于是关于“棒教”的方方面面也就都可以纳进《宝玉挨打》这篇课文的学习范围;曹冲用了一种很发散的思维来称象,于是学《曹冲称象》发散思维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这篇文章的内容甚至是主要内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春》里写得最多的是“天气”,那我们是不是要请一位天象学家来给学生讲讲天象节气;《宝玉挨打》里写得最多的是哭,那是不是还要请一位医生来给同学们讲“哭”的生理机理,《曹冲称象》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原理,即水的浮性,那是不是还要请一位物理学家来讲讲有关的物理定律。当然如果有时间,这样也未尝不可,多学一点知识也是好的。但这样一来,语文教学与其他课程不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吗?学《春》与学气象学有

什么区别?学《宝玉挨打》与学生理学有什么区别?学《曹冲称象》与学物理有什么区别?学《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与地理课中学“地质灾害”一节它的内容、目的、性质是一样的吗?学《松鼠》与学生物课中“哺乳动物”一节在要求、过程、方法上是一样的吗?——语文就没有自己独特的领域和内容,没有自己独特的过程和方法了吗?

对这些问题,有的同志一句话回答了我:文本是无边界的。文本有没有边界,在哲学上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哲学解释学与解构主义在这一点上形成对立,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旷日持久的争论。我们在这里不需要、也不可能予以讨论。我们要讨论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文本是无边界的,教学也就无边界吗?

3.3事实上,人们正是从“文本的无边界”直接推导到“教学也没有边界”,并直接断言为教学厘定边界就是对文本的扼杀,甚至上升到“对自由的钳制”。这种推导是极其简单又是极具强势的,人们几乎没有任何犹疑就加以接受。这也就是关于这种“拓展型”教学至今尚未听见有正面批判的原因。其实真理和谬误往往就在毫厘之间。文本也许的确如理论家们所说的,是无边界的;互文性理论对此所作的说明似乎是有说服力的。但对文本的阅读也是无边界的吗?——至少它会受到语言规范的制约吧,至少要受到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想像能力的制约吧。退一步说,就算阅读也是无边界的,那么关于这个文本的教学也同样没有边界吗?如果是这样,教学中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还有没有区别呢?如果回答是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阅读教学干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就完了吗!那样的话,不等于取消阅读课、取消了语文了课吗!

3.4我的结论是:是的,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陈军有一段话说得对:“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如此,深读一句话可能比上网6小时更有拓展性。”

4、“无效讨论”批判

4.1语文教学曾大量使用过“串讲”的方法,因“满堂灌”而遭批判。后来又使用“问答”,也因有“逼问”之嫌而被人们称之“满堂问”。后来,语文教学课堂里流行“做练习”,人们称之为“习题型教学”,一上来就发一张针对课文设计的练习,做完后与老师对答案;这种方法也被人质疑。现在则流行“讨论”,我们听公开课,听名师介绍经验,专家们在推荐某些新课型,大家都在谈“讨论”,一堂课大致上就是教师导出一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则鼓励同学们辩论,辩论到下课的时间,老师说大家的意见都很有见解,下课。

4.2如何评价这种“讨论热”,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一概否定,也不可全盘接受。关键是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有没有问题或是不是真问题。所有的讨论都是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的,如果问题根本不存在,则讨论也就是“伪讨论”。那么什么是“问题”呢?词典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一个老师教一篇课文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要学生讨论:人与人交往是择手段还是不择手段。这是个“问题”吗?这是一个道德原则,是一个人的道德选择,它的“问题”所在不是“矛盾、疑难”而是人有没有良心。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教《一面》,当教师指导学生熟悉了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后,向学生提出:“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青年工人在内山书店遇到了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赠给他书的故事。你们说,这事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世界上的事情不都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吗?这是一个什么“矛盾或疑难”呢?类似的例子还有:教《蒋干中计》设计的问题是:“蒋干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中计呢?一个人中计不就是因为他不聪明、警惕性不高,或者不了解情况吗?这是无疑而问。教《党员登记表》,问:“黄淑英为什么要保护党员登记表?”——党员登记表都不保护那保护什么呢?这不是无中生问吗!“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言行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爱国言行当然表现了爱国思想,这里有疑难吗?教《春》,问: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描写春天呢?——朱自清怎么就不能写春天呢?这里有什么“矛盾”和“疑难”吗?所以学生的回答是:打个电话问问就知道了。无疑而问无难可题,所谓“讨论”肯定是无效的,因为它讨论的结果不是发展学生的智慧,而是让学生弱智。

需不需要讨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什么问题才需要讨论呢?第一

须涉及思想方法,通过讨论明确思考问题的方法;第二须关涉事物的性质,通过讨论集思广益,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第三须比较其他教学方式,讨论是不是最好的、最经济的。有一个老师上《论语》,问:孔子纪念馆在哪里?学生回答不出,好,每四人一组,讨论。有一个老师上《桃花源记》,问,有谁知道桃花源在哪里?不知道,好,讨论。很多老师不明白,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功能是什么,或者更明确地说,我为什么需要讨论。讨论就是交换意见,而之所以要交换意见就是为了互相启发,互相说服,提高认识,加深理解。有些问题并不是一个理解问题,一个认识问题,不是一个信服不信服的问题,而是一个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不知的问题要么查资料、要么观察、阅读,传授、体验、揣摸、接触等等,都是好方法,但独独不需要讨论。不需要讨论而用讨论法,就是无效讨论。

有没有条件讨论。是个问题,也需要讨论,但有没有条件讨论?学生在课堂里可不可能展开自己的讨论?例如一个老师上鲁迅的一篇小说,上来就问:中国最博大精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哪一部?要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没有几十年的文学功底是不可能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读破万卷的功夫、没有系统的理论修养、没有长期的良好的文学教育、没有相当的学术地位,恐怕也是不敢来讨论的。但我们老师就让十几岁的孩子来讨论这个问题,还美之曰“相信学生”。

怎么讨论。讨论不管是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则的。如果没有按照讨论本身固有的要求来讨论,那也是无效讨论,伪讨论。现在语文课堂里的所谓讨论有七“不”两“假”一“无”。七“不”是:不给时间(不给时间思考)、不给材料(空想)、不给背景(没有任何依据)、不给方法(瞎猜)、不交锋(各说自话)、不辩驳(只要说出来了的都对)、不分析(只有表态不问为什么);两个“假”是:假答案(问的是A答的是B)、假统一(不管是什么答案都会评为好所以是假统一);一个“无”是:无结果(没有解决任何矛盾和疑难)。这样的讨论是徒具“讨论”的形式而毫无“讨论”的意义,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猖獗。

4.3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它们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理论内涵的。但我们许多老师把它作了极其简单的理解:新课标不是提倡自主吗、合作吗、探究吗?那好,大家都来“讨论”吧。以为只要是讨论就是自主学

习,就是合作学习,就是探究学习,这是一种绝对的误解。讨论只是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它是否需要,我们讨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创造了什么条件来讨论,我们是不是按照讨论所需要的程序和方法来讨论。这些问题没有考虑,没有达到上面讲到的四点要求,它就是“无效讨论”。

5、“教师不作为”批判

5.1新课程要求在师生关系上作比较大的调整。过去把语文当作一门知识课来学,把语文当作一门训练课来教,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就是接受者;老师就是教练,学生就是学员。但是现在我们把语文课当作一门素养课,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在这种教学观的理论视野里,师生关系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简单的教练员角色,而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人用“平等中的首席”称呼之,用“引导者”来称呼之,反映的都是这个思想。我用三句话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定位: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

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全面调整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是根本性的。它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更主要的,它使语文学习回归到一种“生活状态”:语文教学变成了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参与完成的一个生活场景,一个正在发生的生活故事。用课标的话来说,“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最近课标组专家在刊物上撰文,特别强调语文教学中师生双方的“切磋”。这些词语:“对话”、“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切磋”都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教师要改变他对文本和学生的态度,他是文本的探索者,而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他是学生的对话者,而不是结论的提供者,他“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的独立阅读”。另一方面的一个意思,同样是非常明确、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由此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关系的调整,不是让教师从教学过程中全线退出,而恰好相反,是全身心投入;教师所要改变的,不是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他的角色,是他如何处理与文本与学生的关系。然而,新课程的这一思想几乎被极度误解:变成了“不

要教师”了。用严华银老师的话说,是“一下子全线退出甚至自暴自弃似乎是赌气式的撒手”。

5.2我把这种教师的“全线退出”称之为“教师不作为”。具体包括三种现象:

一是教师无设计。新课标将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个组织者的一个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生成与预设、教学步骤的把握和推进、教学活动的协调与指挥、教学成果的分析与评判。这是“组织者”这个概念的当然内涵。但现在有的老师走向了“无目标”“无预设”“无教案”的地步:教师只要进走教室就行了,一切都走着瞧。

二是教师不活动。我见过这样的公开课:老师走进课堂,然后喊“上课”,然后宣布上哪篇课文,然后提了两个问题,剩下来的事情就是为学生递话筒。下课铃响了后老师说:“这一堂课,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老师非常满意。下课。”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不干活了,老师成了一个旁观者。

三是教师没立场。过去是什么问题都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教参。现在彻底改变了,是什么答案都是对的了。最近看了一个老师的教学实录,课文是《孔雀东南飞》,仍然是讨论,讨论的题目是“焦母为什么要折磨刘兰芝,要赶刘兰芝走”,讨论了一节课,结论是五花八门,其中最出格的有:“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还有一个是:“焦母心肠太善了,焦家的环境并不富裕。兰芝那么好,嫁到焦家,却要‘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焦母实在舍不得,觉得很对不起她,就想把兰芝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这时便想到太守家,估计太守家可能跟焦家是世交。于是她狠下心来背着儿子跟太守合计好了以后,演了一个苦肉计”。——也许,学生有这样奇异的联想还是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是老师的反应:“我没有否定。我说,大家能够大胆地联想想像,确实难能可贵。……我们思考了,我们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苦思。”这样的语文教学,已经完全没有了是非观念;这样的语文教师,已经完全丧失了教师的职责。语文课要这样改下去,是很可怕的。

5.3当然,我相信,这位老师并不同意同学们的所有看法。但他要么是“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自己对文本并没有一个独立的理解。要么是“不敢”或

“不愿”,他担心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指出学生的错误,就破坏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违背了创造性阅读的原则。——老师自己把自己给绑上了,自己给自己带上了镣铐。

我觉得这是对“主体性”这个概念的一个巨大的误解。在教育哲学里面,所谓主动性,包括以下四个层面。一是目的主体性: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学生,学生就是目的的主体。二是伦理主体性: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三是活动主体性:学生要自己展开学习活动,要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四是发展主体性: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主体,他正在发展中,教学的目的,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四个层面中,第一、二两个层面是绝对的,是没有保留的;但第三、第四个层面却是相对的,有保留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当然应该亲身活动,从而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但学生的这种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活动。而学生的发展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是作为一个目标出现的,换一句话说,“发展主体性”这一概念之所以成立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的发展是不充分的,这是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一个基本特征;否则就不需要教了,他就不是学生了。我们必须承认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智慧上的差距”,这是我们理解学生的“发展主体性”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个基本前提,甚至也是理解教育的本质的一个基本前提。

5.4我的结论是:教师必须与学生切磋、交流、碰撞,教师必须大胆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对同学们的看法、观点,老师可以也必须予以评价、分析、批判。当然,你的这种评价、分析、批判,同学们也可以再评价、再分析、再批判。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批评、鉴别、欣赏,从而达到交流、补充、综合的目的。而这,正是“对话教学”的本义之所在,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个性、语文教师这个职业的魅力之所在。

我曾经在听完了一堂课后直接问上课的的老师:你同意学生的观点吗?他回答,不同意。——那为什么你不进行评价、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因为我说了,他们就不说话了。原来如此。

有人曾撰文呼吁,要让学生站着读书、站着说话。真知卓见,高瞻远瞩,我完全赞同。我现在想说的是:如果让学生站着读书站着说话,那么老师必须首先

站着读书站着说话。如果学生的“站”必须以老师跪下去为代价的话,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一定还是一个只能跪下去的人。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跪着的人能培养出站着的。

6、“去知识化”批判

6.1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知识中心主义倾向,新课标在知识问题上有了重大突破。这种突破首先表现在对语文本质规律的新认识上。新课标认定,语文不是一个知识存在;语文当然不能不学知识,但我们不能把语文当一个纯粹的知识系统来学习,语文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养,是一种精神发展方式,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第二表现在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特殊性的强调上。语文素养不是由语文知识直接转化过来的,也不是简单的“操作”训练出来的,而主要是通过对语文的感受、积累、体验、涵泳等途径达成的。语文新课标标志着语文教育从“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开始向“素养-养成型”转变。第三也表现在对现有知识体系的一种放逐上。语文新课标试图重新建构一个新的话语系统,这个新的话语系统隐含着一个新的语文知识系统。语文新课标对知识的处理和有关的表述都引起了激烈讨论,有许多重要问题也尚未取得共识。在教学实践中,广大语文教师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打下了好的基础。但是,有一种可以称之为“去知识化”的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它在知识问题上的极端化的态度,对语文教学有害无益。

6.2在语文课程改革浪潮中,语文知识教学受到空前质疑,主要的原因有四个。一,我们的知识观是十分狭隘的。知识按其反映的对象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对知识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层面上。二,更为严重的是,我们把语文课当作一门知识课,于是语文课就变成语言学课,学语言变成了学语言学。三,由这两点决定,语文课中的知识教学主要采用知性分析方法,而所谓训练,又变成了对知识概念的分解性操练。这种知识分解性操练对语文本体的肢解,对教学目标的隔膜,尤其是对师生智力的愚弄,不仅破坏了语文和语文课,更深深伤及到广大师生的心灵。四,这个知识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我们确实拿不出一套真正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学的语言知识系统来”;已经拿出来的,与广大师生在生活中形成的语感和语文实际几乎格格不入。与其他强调语文知识重要性的论者不同,我对开始于上个世纪末、激烈

化于本世纪初的这股“反知识”思潮的历史必要性和历史合理性是持肯定态度的。

6.3但问题在于,这种“反知识”立场是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前提的,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前提就是:对于“这样的知识”来说,“反知识”是有理由的,是成立的。它更多的是着眼于知识本身的不完善和弱智化的知识教学方式,而没有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角度来全面地看待知识问题。一个很简单的思考是:“这样的知识”不好,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的“处理方式”不好,那我们最恰当的选择应该是“换知识”和“改变这种方式”。显然,对知识系统本身的质疑和对知识教学方式的批判并不必然地导致“语文课不学知识”、“语文课不需要知识”的命题,“反知识”的特定内涵并不必然地导致“去知识”。一个更根本的、更重要的问题是:语文课是否需要知识。问题的这种提法启示我们,我们需要一个比“这样的知识不好”“这样的知识教学方式不好”更为广阔的理论视域;我们需要一个更为深刻的知识论立场。

6.4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证明语文课不能“去知识”:

第一,知识作为课程内容:“显性知识”对“缄默知识”的引导作用

按照波兰尼的观点,知识可以分为外显知识和缄默知识。所谓外显知识是直接用言语表达的,因而具有明确的可传达性,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可教性。但语文知识大部分是缄默知识,即那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知识。正因为它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因而它的可教性受到巨大限制。这是语文教学在知识问题上的一个悖论:语文知识主要是一种缄默知识,“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缄默知识为基础”,但正因为它是缄默知识,又往往是不可教或可教性有限的;而可教的显性知识一方面只占少部分,另一方面往往又是一些表面的缺乏深度的知识,因而它的教学价值是有限的。过去语文知识的教学意义受到质疑,主要原因即在于此。但是,“几乎所有的外显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外显知识的增长、应用和理解都依赖于缄默知识”。换句话说,外显知识是知识这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缄默知识则是它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因此,外显知识就成为缄默知识的一个线索,一个标志,一个通道。在语文教学中,任何缄默知识的获得,都是以显性知识为导引的,显性知识牵引着学生,学生顺着显性知识暗示的方向,“意会”到缄默知识,并最终实现缄默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这就是马建忠所谓“即其可授受者以深求夫不可授受者”。直接把显性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主体也许的确是

值得商榷的,其意义也许的确是有限的,但把显性知识作为缄默知识的线索,牵引出学生对缄默知识的“意会”,则其教学意义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显性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意义有限性并不否定它作为教学途径、教学线索的意义的重要性。

第二,知识作为教学的交流工具:“工具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描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用什么来交流呢?对于教学来说,交流的起码要求是“明示”,我们怎么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要求,怎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对象,怎么让学生明确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理解?“教”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现需要一种称之为“抓手”的东西,没有这种“抓手”,教学无以依托进行;有了这种“抓手”,教师可以凭借它传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可凭借它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自己的学习对象。这种“抓手”即交流工具是教学得以进行、得以展开的一个前提。事实上,什么样水平的交流工具就有什么样水平的交流。这种师生双方借以交流的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工具知识”。这种“工具知识”也许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却是教师呈示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和学生理解教师的要求的一个“工作概念”。刘大为对此作了出色的阐述,他说:“如果没有语言知识的介入,教师就只能在这种常识语言的水平上与学生对话交流。深刻的感悟将会因为没有必要的概念作媒介而烟消雾散,睿智的指点也将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而变得平庸无奇。”他在这里所说的“语言知识”,就是指用以开展教学交流的“工具知识”。

第三,知识作为教师的准备:“教师状态的知识”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课程社会学告诉我们,课程建设是一个“将作为一般文化成果的‘客观知识’改造为‘课程知识’”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知识”本身,二是改造客观知识的知识,前者主要是学科知识,后者则包括价值论知识(即证明课程知识合法化的知识)和方法论知识(即证明课程知识合理化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要掌握的主要是学科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学生状态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则不仅包括学生状态的知识,还包括如何选择、呈现和传达学生状态知识的知识。于是所谓“课程知识”可以区分为“学生状态的知识”和“教师状态的知识”。过去,我们没有这种区分,因而从“学生状态的知识”的简化性描述中直接推导出“语文课不需要知识”或“语文课知识不重要”的结论。新课

程则首先改变了教师的地位,他不仅是教学者,而且还是课程建设者,因此他不仅要把知识教给学生(当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客观知识”,掌握将“客观知识”改造成“课程知识”的知识。因此“教师状态的知识”就成为“语文课知识”题中必有之义。它与我们在第二点中所谈到的“工具知识”一样,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却是课程得以构建、教学得以进行的知识前提。我们把这种知识称之为“工作概念”。

6.5总括以上所述,我认为要把“去知识化”与以下四种对知识的态度区别开来。

第一,要把“去知识化”与对现有语文知识体系的改造区别开来。“去知识化”是“反对语文课学知识”“反对语文教学需要知识”,这种立场是我们所反对的。但这种反对有一个前提,就是对现有知识系统进行改造,否则,我们又走回老路上去了。这个意思反过来也可以说成:我们对现有的知识要进行改造,但改造不是“不要”,不是“去知识化”。

第二,要把“去知识化”与反对知识中心主义区别开来。知识中心主义认为语文课就是一门知识课,语文课的目的就是掌握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是由语文知识自然转化、生成的。这不符合语文的规律。我们既反对“语文课不要知识”,又反对把知识当作语文课的中心,反对把语文当作一门知识学。

第三,要把“去知识化”与反对“目的论的知识论”区别开来。“去知识化”是一种知识无用论。我们认为知识是有用的。但这种“用”是特指的,是指它对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手段性质。因此我们同时也反对“目的论的知识论”。“目的论的知识论”不承认以下命题:“语文不是学科性的,语文教学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骨架中建构起来的,语言知识因而不具有物理知识、数学知识以至历史知识对于课程的独立价值。”坚持知识教学对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从属性质(当然并不排除少数知识本身的独立价值)和手段性质,是批判“去知识化”的理论底线。

第四,要把“去知识化”与反对知性分析法区别开来。知性分析法是建立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的。语文课需要学知识,语文课需要知识,但语文课不需要知性分析法。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途径;语文教学需要新知识,也需要新方法。

7、“多媒体化”批判

7.1多媒体有三个特点,一是信息表现形式可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主要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二是可以提供超越人的感官系统的信息,比方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以及极速动态过程。三是强烈的通感性,可以即时实现人的不同感觉之间的转换与交流。四是一定程度的人机互动。多媒体的这四个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有四个作用:一是为听说教学提供方便和必要的资源,二是为创造教学情境提供简洁实用的手段,三是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为活跃,四是可以借此进行机器教学。

7.2但是,对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我们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整体来看,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使用可以实现上面讲到的四大作用,使用不当,则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甚至可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陷阱。

语文教学的本体是指向语言的,虽然这不是关于语文教学内容的完整的规定,但不管如何规定,语文课要使学生获得语言,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这个目标,是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内在的体验和思维过程实现的。换一句话说,不管语文教学要实现什么具体的目标,它都要通过学生与语言的接触来实现。多媒体对语文教学之所以是需要的,就是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与语言接触。但问题的这种表述同时也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也应该严格控制在“帮助学生与语言接触”的范围内,而不能取代语言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否则就是对语文教学的釜底抽薪,所谓多媒体就成为隔在学生与语言之间的一个障碍物。多媒体只有与语言联系在一起时才是语文教学的对象,才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范畴。这是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一条铁律。

7.3但是现在语文教学出现一种可以称之为“多媒体化”的倾向,已经给语文教学带来严重问题,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警惕。

第一个问题,就是把多媒体当作一块黑板在用,起一个板书的作用。多媒体板书当然有它的长处,一是美观,二是除了语言表达外,还可以有其他符号要素。但是,在一个教室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传统的口耳之传的通道是最为畅通的,现场用文字在黑板上的展示对板书来说是最方便也最有效的,一般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把这几个文字放在机器里捣腾一番以后再通过光的作用呈示给学生。对于上课来说,如果只是为了呈示板书,多媒体可以说是多余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用多媒体来控制语文教学过程。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是预先制作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由教师现场控制的是多媒体课件中教学步骤呈现的时机,但是整个教学流程却是不能更改的。这样我们就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没有想到情况,学生的思维出现连教师也没有想到的闪光,教师在这个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时候,教师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已做好的课件,停止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要么就迫使自己和学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课件继续上课,把学生的新的思维火花熄灭掉。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十分荒谬的,都是失败的语文教学。

第三个问题,就是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遮蔽。最大的问题,是用多媒体取代语言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这样的情况已经在教学中出现很多了。比方说,教《荷塘月色》,老师用了很多图片来渲染课文的意境,甚至还用了音乐。有的教师甚至读一句就呈示一幅图片,然后用若干图片串起来,就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但是学习《荷塘月色》的目的,不正是通过语言来体会意境来丰富想象吗?你用图片和音乐来替代,学生是有兴趣了,但不是语文课了,是美术课或音乐课了。学生的想象可能是丰富了,但语言的体会能力,语言的想象能力可能反而弱了。我们教学生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就是为了教学生通过阅读这一个由汉字组成的句子想像出叶子的舞裙风韵,但你偏偏在这个时候“啪”打出一张图片,就是一个舞女的裙子,学生脑子里是有了一个图像了,但这个图像不是由语言文字转化来的,而是直接由视觉给予他的。这个图像已经与学语文没有关系了。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就成为隔在学生与语言之间的障碍物:它悄悄地把语文教学的内容偷换掉了。

第四个问题,就是形式化。教《阿Q正传》,就把电影《阿Q正传》放一遍给学生看;教《明湖居听书》,就放一段评书给学生听;教《天山景物记》,就在课堂里放一段风光片。这些多媒体与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情节和主题上。电影《阿Q正传》与课文《阿Q正传》只有情节、主题上的相似或相同,但我们学课文的《阿Q正传》是学《阿Q正传》的文学要素与文学表现,学它的语言,学它的结构,学它的叙事方式和手段。这些内容,在电影《阿Q正传》中都学不到。我们学《明湖居听书》不是学评书,而是

学怎么描绘“评书”这个事,学习课文如何传神地描绘了一段评书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放一段评书给学生听,对学生学好《明湖居听书》这篇课文不说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是没有大的作用。同样,学习《天山景物记》不是学天山景物,而是学天山景物“记”,而“记”却是一段风光片无法给学生的。

7.4需要特别声明的是,我批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多媒体化”并不等于反对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这个工具。至于我们应该在一个什么限度内使用多媒体,那属于另一篇文章的内容。同样,我批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这种“多媒体化”并不等于反对同为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网络教学”,“多媒体不等于网络”,这也是不得不强调说明的。

以上所述这七种倾向,是在语文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失误。我们批判这七种倾向,并不是要语文教学走回到老路上去,而是要纠正这些失误,使语文教育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巢宗祺同志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完整版

第一篇: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的 我是XX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应届专科科毕业生。下面就本人四年的大学生活来作一个: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党校结业证书。 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咼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

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大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我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天大地大,世界永无尽头,这四年中,在各方面我都有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但我知道自己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的经验与阅历还尚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还需我在以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提高!我深信机遇定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 第二篇: -- -/r+tj ? 学前教育毕业生个人简历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面对我的将是另一起点, 另一目标,对此 我充满自信心, 并做好一切准备去迎接社会的挑战. 大学四年,是我来 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 年的时间,我通过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的操练将学前教育的知识很好的掌握了。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包括舞蹈的表演、编排、基本钢琴弹奏、手工制作等常用技能。在大学里,我不仅注意了自己学习知识的累计,也在不断的工作中磨练了自己的能力,通过各种学生会干部职位,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待人处理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再好,再优秀都即将成为过去

电子技术个人自我鉴定

电子技术个人自我鉴定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在学习能力和处事能力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也明显的增强,生活的自主能力算是最大的提高了,我已经可以独立的脱离父母。并且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为人之道是以诚待人,待事、坚持信念行动创造价值、自我创新。 在校期间,本人态度严谨,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课名列前茅,如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曾在全系八个班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次性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二级。我善于和同学们相处,在班级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但这并不是我的特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为所用才是我所追求的。 大学宝贵的时间里,本人始终坚持着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信念。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一直努力配合班干的工作,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加入了科协(学院组织的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曾在科协任部长等职。 在每年的科技节,都有我的作品参展,在这种课外活动中,锻炼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所学知识不在停留在书本的层面,尤其是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更是培养了我的工程素养。我所设计的“密码锁”、“无线电台监测仪”获得师生很高的赞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我在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在实践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感受到了知识的珍贵,它激励我满怀激情的为我将来的事业,为我的公司去学习、去奋斗、去拼搏。 在综合能力方面,本人大学四年来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在各个方面都能和同学很好的沟通,尽到自己的责任。毕竟在这锻炼中提升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做人与处世的能力等等。另外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在操行品德方面,本人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在生活上,我简单质朴,不铺张浪费,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简约的作风。我的时间观念很强,做事情追求质量和速度。小时候的生活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自理自立的能力。我热心待人,

小度写范文六年级上册语文主体课堂答案_论语文教师的主体作用模板

六年级上册语文主体课堂答案_论语文教师的主体作用 如今,我们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是永远的“主体”吗?不能将“学生主体”与一定意义上的“教师主体”对立起来。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发展者。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究竟怎样了呢? 一.自我放逐的语文教师(一)放纵学生进行盲目的讨论现今,“新课标”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合作探究”“个性化阅读”等已成为部分教师的口头禅。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语文课堂的热闹,追求学生的行为参与,几乎每节课都组织(实际上是放纵)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岂不知有些问题不适合讨论,需要独立思考;有些问题很浅显,根本无需讨论。例如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有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描绘了哪几幅冬景图,其实这个问题更适合学生朗读课文后自我归纳,如果一开始就讨论定会影响学生熟悉、感受文本的程度。我们认为,只有当学生无法独自完成任务需要团队合作时,才有必要组织探讨。所以说,教师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挖掘出文本的闪光点,设计好有深度的论题,更要把握住学生的智慧火花,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二)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一味褒扬在当今的教学现状中,还存在一种极端现象,凡是学生的见解,教师一味说“好”,美其名曰“尊重学生,给学生话语权,鼓励学生创新”。但学生毕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教师像旁观者,一味“鼓掌逢迎”,那就会导致学生对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或者无法深入地认识事物。如教学《祝福》时探讨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有学生说是鲁四老爷,有学生说是柳妈,有学生说是“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此时教师不加以点拨、归纳、总结、提

大专学前教育自我鉴定

大专学前教育自我鉴定 导读:本文大专学前教育自我鉴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大专学前教育自我鉴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精彩请锁定自我鉴定栏目。 大专学前教育自我鉴定【一】我是**大学**系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党校结业证书。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大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我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天大地大,世界永无尽头,这四年中,在各方面我都有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但我知道自己除了理论知识之外,我的经验与阅历还尚

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自我鉴定

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自我鉴定 电气自动化毕业生自我鉴定(一) 四年紧张而充实的大学生活,丰富了我,也磨砺了我。我本着脚踏实地、勤学好问的求学态度努力奋斗,不仅掌握了本专业方面的 知识,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了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学习上:我广泛涉猎了《物理》,《机械制图》,《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工厂电气设备控制》,《电力及电机拖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工厂供电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数控机床应用技术》,《可编程 控制器应用技术》,《组态王》等方面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知识, 先后参加学院组织的《工程概预算》,《电子商务概论》,《电气 故障查找》,《设备改造技术》,《市场经济》等各类选修课。并 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国家技能鉴定的特种特种作业 操作证,高级电工证。除了学习主修课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 计算机,使我能熟悉各种网络和办公软件。曾获过二等奖,除了在 专业知识方面得到好的成绩,平时我还涉猎了很多网络编程,网络 管理与维护,网页设计等知识。 在思想上:我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的修养,不断进取,提高觉悟,参加党校学习并成为第四期党校优秀学员,参加了两期 的预备党员学习课程,并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 当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我还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同 时我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已具有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同学一起完成了课程设计汽车超速 报警系统并动手搭接成实际成品。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家教,促销,

小学科学老师自我鉴定

小学科学老师自我鉴定 小学科学老师自我鉴定 小学新教师自我鉴定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来要求自己,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胡锦涛主席《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是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fanwen/1600/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

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方法及手段,探索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我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 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小学教师自我鉴定 篇一:小学教师>自我鉴定 我是**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任职以来我用一直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以下是我对自己工作所做的自我鉴定。 一、>师德表现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游子心衷》

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游子心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游子心衷 古清生 北国的大风抽打着我,在这样的春天,它扬起漫天的沙尘,打磨去我南方培育的缕缕温情。而我思想的根须,艰难地探索着这块坚实的土地,我被阻隔,被割离,大风吹去我束束小小的笑语。北国呵,唯有太阳伸出温和之手,抚摸我心灵的某一处,令我的奔波,耕耘,有了坦然的宁静。然而这一切,北国之水、大米、羊肉和蔬菜,都无法改变我南方的话语。有着南方松竹悠然和鸟语柔韵的声音,北国的大风抹不去。 遥望南方,心灵之泉依然潺潺,依然摇荡那一片风景。梦里梦外,依然怀着一片长江的波涛,心灵的天空依然回响挟着潮音的汽笛。多少个日子,多少

次进入温馨的梦乡,我依然走进那清水白日,柳枝拂月,松涛送爽的南方,我走在那红土的山岗青石的小径上,走在有渔歌的码头和湖畔放鸭织网、门前种植藕荷荸养的人家,走在小河弯弯牧童嬉戏的村野,走在南方的风中和雨中,南方呵,我是你永生永世的寻梦人,在北国。 漂泊!漂泊,永远的漂泊,世界很大,风有千种万种,浮托我生命的所在,只有月明时分,寂夜无声里我永不褪色的心情。我永生永世寻找的那个人,他是谁?哦,在这个多情的岁月,永远的南方,我少年时光的明媚,青春时光的颜色都永驻那里了。我的南方呵,我一千遍轻轻地呼唤,我一万回亲切地眺望,你游子的心中,始终跳动着一颗炽热的心。 时光如逝水,我思想的萍踪,在流逝中隐现,起伏波迭,它无法驻守,也无从羁留。我的漂泊是我寻梦的历程,我的家园在永远的前方,它是我精神的

流向,我的渴思令我不能驻足,我抛离过去,走在现在,寻找未来。我叩问我的心灵,我的太阳它在何方? 为着追寻那个我永不能抵达之境,我走出草长莺飞的南方,我像一个行僧,是为了心中的宗教,我的意志在行走中得到打磨,我客居在北国的每一个早晨,每一个黄昏,都默默地思量,我生命中还有多少个日子供我跋涉,还有多长的道路供我寻找?还有多少热力供我燃烧?我在苍凉中抚平我的创口,我为顿失的思维而怦然心伤。什么是我可以供奉的神祗?天空向我呈现阔大的蔚蓝,浩渺的宇宙,飘荡着无以穷极的空旷,它汲纳我全部的灵魂,令我生出永世的痴迷。 梦里人生,我不断修正我行走的姿势,我总是听到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呼唤,它让我的精神之火燃烧不熄。而我也不会中止我的应答,我用我思想的脚步丈量我生命的旅程,我有什么不能抛弃?俗世已经让我疲惫,让我在久长的时间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 毕业生自我鉴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0554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Self appraisa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graduates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篇1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贵州省函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函授学习。通过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我相信:乐于助人是快乐之本。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然只有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三)收获和体会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与工商管理专业有关的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工作相结合。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职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不忘中科大任课教师的学习指导。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通过自习预先了解学科的基本知识,把自习中遇到的难题记录下来,到面授时再和同学交流和请教老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三年的函授学习,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但学员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还是有限的,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工作实践中的领悟、提升。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有人把函授学员读书的目的归纳为:一拿文凭,二长知识,三交朋友。的确,我的专科函授学习认真而充实。三年的严寒酷暑,我有很大的收获。今后,我会把人生的路走得更好,更充实!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篇2 三年的函授学习和社会实践是我不断的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个过程,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间,能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人格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对各种教育学和心

电子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电子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电子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大学四年以来,我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平均成绩在班内名列前五名,并多次获得奖学金。专业课名列前茅,如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曾在全系八个班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但这并不是我的特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为所用才是我所追求的。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英语的重要性,所以我时刻没有忘记对英语的学习。我自学《大学英语》并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争取在毕业之前,再获得英语六级证书。 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积极实践,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加入了科协(学院组织的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曾在科协任部长等职。在每年的科技节,都有我的作品参展,在这种课外活动中,锻炼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所学知识不在停留在书本的层面,尤其是在今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更是培养了我的工程素养。我所设计的“密码锁”、“无线电台监测仪”获得师生很高的赞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我在实践中最深刻的体会,在实践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感受到了知识的珍贵,它激励我满怀激情的为我将来的事业,为我的公司去学习、去奋斗、去拼搏。 第二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自我鉴定范文 在校四年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走出充满欢乐、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活,即将面临的社会的考验。四年来我的学习成果是如何的呢?以下是我所学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自我鉴定,请参看并提出宝贵意见。 自进入大学以来,我一直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平均成绩在班内名列前五名,并多次获得奖学金。专业课名列前 第2 页共7 页

上海名校语文试卷--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秋季高一语文9月份月考 积累应用(8分) 1.按要求填空。(6分) (1),激扬文字,。(《沁园春长沙》) (2)蒹葭萋萋,,所谓伊人,。(《蒹葭》) (3)此中有真意,。(《饮酒》) (4),英俊沉下僚。 (5)金张藉旧业,。(《咏史》)(6)山舞银蛇,,。(《沁园春雪》) 参考答案 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白露未晞,在水之湄欲辨已忘言世胄蹑高位七叶珥汉貂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按要求选择(2分) (1)小王参加朋友婚礼,在祝福新人婚姻幸福时,引用下列诗经中哪句诗句最为恰当?()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C、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D、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参考答案 D 阅读(5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3分) 功利性读书 祝勇 ①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书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读书就是一桩好玩的事情,一次轻松的自我放逐。无聊才读书,这话未必是错。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月长似岁,闲情难忍,如何是好?友人凹凸便在随笔中答曰:“就依自家所好,想办法‘消闲’:可与同道饮黄酒,或串门子道短长,或网开一面与人对弈,或入歌厅卡拉OK……但诸多妙法均有局限,须有物质,须有党朋,须有这方面的技艺和兴味。若首无物质,次无党朋,又无技艺兴味,居家枯坐,便只有向书乞援。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读下去了,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至于读书与人的精神竟界究竟有着怎样的干系,这个不敢说。因为许多大字不识一筐的普通劳动者,内心亦温暖如秋阳下的田野;而有些肚肠冷于冰雪的大奸大佞,倒是饱读过诗书的。话虽如此,读书总还不失为一件好事。好书总是引人向善的罢——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应届专科科毕业生。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党校结业证书。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我吃苦耐劳、自理自立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我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处事热情大方,生活态度端正向上,思想开放积极,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我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待人,诚实守信,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与同学关系极其融洽。

小学教育毕业自我鉴定

小学教育毕业自我鉴定 小学教育,将学生指向广阔阳光明天。那么你要怎么去写小学教育毕业自我鉴定呢?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育毕业自我鉴定,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小学教育毕业自我鉴定篇 1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党校结业证书。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

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的困境及对策

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一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如何,决定着其上课的程度。教师文本解读的高度,也会影响其引领学生达到怎样的高度。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们面对教学文本,在语文文本解读中会遇到困惑,需要摆脱困惑。文本解读的方法探究、原因解析俯首皆是,但是以师范生这个群体作为切入点的研究却是甚少的。本论文以师范生为对象,通过对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的困境及对策,以期对师范生有帮助。 关键词: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困境;对策 文本解读,是语文素养、审美标准、知识和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推理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1]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 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文本解读这一语文课堂之“根”是不能被抛弃的,文本解读对于中学语文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反思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史,比照各种阅读教学后,笔者发现,阅读教学在“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存在着极大的困惑,而这些困惑恰恰就是语文文本解读的困境。阅读教学占语文课堂的大多数课时,可是阅读的低效与无效,时至今日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教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甚至人为制造混乱,教者殚精竭虑,学者费神无补,积弊之深,百年未变。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然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3]这就迫使我们由根部,从哲学上、从思维模式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语文文本解读方法的探究、原因解析俯首皆是,但是以师范生这个群体作为切入点的研究却是甚少的。本论文以师范生为对象,通过对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笔者期望师范生能够重视语文文本解读中遇到的困境,也希望对今后师范生的培养有所建议或帮助。 一、师范生语文文本解读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我是XX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应届专科科毕业生,就本人在大学四年来作一个自我鉴定: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学习期间,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他的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的纪律。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党校活动,向党组织靠拢,并取得了25党校结业证书。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从班到系、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并为集体出谋献策。时刻关心同学,与大家关系融洽。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充满生气、有活力的班集体。 在课余生活中,我还坚持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坚持体育锻炼,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和各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三年中,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学校党校培训,这些经历,不仅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电子专业实习中你付出了劳动与汗水,那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呢。那么你要怎么去写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呢?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篇一 经过在公司一个月的实习,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是作为一间公司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公司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亲和力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我的意识中,我觉得一个好的品牌首先是有好的质量和信誉,其次就是有足够大的知名度.我觉得做大牌,应该把公司的整体形象给宣传出去,让这个品牌深入人心,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广告媒体,同时也要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的事物,如果不是公司给了我一次深刻的体现机会,可能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只会拿书本的书生,要所最深刻的事,当然就是跟踪客户了,以前认为只是去客户那里单纯的了解一下情况就可以了,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例如有时候想了解一下客户的打印量的情况,客户却让你自己搞,可是自己却连按哪个键都不知道,那怎样了解呢到最后,还是要客户自己动手.这时候,我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对业务的不精通,遇到这样的事也是必然的.因此,我对自己说,无论你拿着本书说的怎样厉害都好,轮到你要实际操作的时候,你只能无奈地站在那里,"纸上谈兵"在

这个年代是行不通的.这同时又证明了要做好一份工作,不仅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实际操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渐渐的我喜欢上这个全新的专业,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相反,想说的很多,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 我们不管到那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看,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 2,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四多一少就是我的态度,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 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小学教育专业的自我鉴定4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自我鉴定4篇 小学教育专业的自我鉴定1 自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我的小学教育专业学习圆满结束。又到了毕业大学生自我鉴定的时候了,三年的大专生活,使我的文学水平提高了一个大的层次,这样对以后进行小学教育行业有了很好的根基。时间虽飞快,但我还是为我的小学教育专业自我鉴定详细的制定。 我叫***,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0*届即将毕业的一名专科生,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 在校的*年里,我不断充实自己,全面发展,以锐意进取和踏实诚信的作风及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誉。我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200*年起我一直担任年段学生会主席,曾担任班长,副班长,校学生会委员等职务,作为学生干部,我工作认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得到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先后获得校“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市“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作为师范生,我对基本功尤为重视,平时坚持勤练书法,钢笔字、粉笔,基本功扎实,三笔一画考核全部过关;通过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中国人才指南网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二级甲等证书;国家计算机水平一级考试成绩优异。大专期间,我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评得一等补贴金,二等奖学金。作为学校《**》文学社的社

员,我认真写作,积极投稿,20xx年11月获得省“陶行知征文”比赛第三名。200*年光荣的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井然有序而又紧张的学习气氛,使我得到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锻炼和考验;正直和努力是我做人的原则;沉着和冷静是我遇事的态度;爱好广泛使我非常充实;众多的朋友使我倍感富有!我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的经验不足,但我相信我的干劲与努力将弥补这暂时的不足,也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绝对是最努力的。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小学教育专业的自我鉴定2 如行云流水般,时间说过了就过了。我叫xxx,是xx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0x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积极参加学习,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幼儿教育的方法与经验,虚心接受老教师的帮助,在幼儿教育这一块领悟了许多,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复习作文导写

作文演练场 事件类任务驱动型作文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导写 珠海市第二中学高山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喜迎七十华诞,国人纷纷献厚礼。军人以飒爽英姿,先进的军备向祖国献礼;袁隆平辛苦探索六十载,用杂交水稻让中国成了粮食大佬;女排力克强敌劲旅迎来十一连胜,载誉而归……各行各业,积极努力为祖国庆祝生日。 两年后,你将进入大学校园,然后进入社会,那么你将准备为祖国献上什么样的礼物呢?请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具体的做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引】 这是属于事件类任务驱动型的考场材料作文。材料是各行各业积极努力为祖国庆祝生日,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三个领域的事例。引导语部分将考生的思考视野引向未来,两年后,四年后,七年后,十年后……此处时间不确定,为考生的发挥留有回旋的余地。引导语向考生提出了四个个写作任务——为祖国庆生献上礼物、写作的文体是实用类书信体、自己给自己写信、信中认识与思考中包含考生的具体的做法。因此,在考生的具体写作中,要正确运用书信格式,书信体的文章也要有文章题目。审题构思立意行文要全面而细化,突出关键词“礼物”和“做法”,兼顾素材的选用等,真正达到考场写作的较高境界——结构清晰条理化,任务分解符合逻辑,内容详略适度到位,不大而无当,不游离中心。 【佳作展示1】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 ——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好!见字如晤。 之所以称呼你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因为我也不知道你现在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但是我知道你正在为了自己梦想而努力——当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 我相信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医生。因为高中的你正在努力拼搏,为了考上理想的医学院校,你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坚守底线,在需要你的地方,尽一份力,发一份光,散一分热。能做到这些,我认为你就是亦凡亦不凡的人。 如果非常可惜,你没有当上医生,又或是此时的你过的不是理想的生活,你一定不能自甘堕落,自我放逐!作家王尔德曾说:“即使身在阴沟,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所以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挫折,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往无前,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你要相信只要你愿坚持努力,必将能“一朝看尽长安花”! 诗人海子写道:“在这珍贵的人世间,太阳晴朗,水波温柔。”当一个不平凡的普通人比当一个不平凡的人,更多了一些烟火气。给自己定义为普通人就是让你能有时间去感受生活,前往诗和远方,不仅仅拘泥于眼前的苟且,更多的要体验带着烟火气的小美好。 你现在对高中生活有什么印象呢?想必就是人生中最忙碌的刷题学习生活吧。但是呢,这也应该也是你最充实的一段日子了。我现在每天都在努力着朝着梦想前进,为了你将来的路好走一点,我可是拼命在学习啊!所以你现在也要感谢一下高中的自己哦!现在的我不会让你失望,将来的你也定不会辜负期待!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有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中级技术工人。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一) 时间过得真快,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已经结束,我在学习方面,实践能力,还有为人处世方面都受益匪浅。刚进去的前一周,公司给我们培训,了解电子元件、讲解公司的生产管理理念,安全知识,最后我被安排在生产车间的波峰流水线上。在这里我做过插件、加锡、点胶、内检和工艺检查电路。虽然很多东西在实验室都接触过,但是在公司各项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对自己也还是一个挑战。在工作中遇到新情况时,老员工总是主动向我说明,使我很快融入新环境。时间久了,他们也越来越信任我,将一些新的任务交给我,让我自己摸索与探究。经过两个月的实习,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你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仅仅知道是不行的,而是要精通。

作为生产技术,设备就是权威,若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你怎么能服人呢?遇到设备问题怎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呢? 2、学好一门外语是你增加工资的资本。我们学电子的,不注重外语的学习,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而在以 后的工作中会用到,特别是当你进入外资企业时,不会 外语就无法和老板沟通,那么你干的怎么样?老板根本不知道,那他怎么认可你? 3、不但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还要有很好的表现力。你要学会适时适地,恰当的表现自己,让老板知道你做 了什么,知道你的存在是必要的。 4、团结协作,善于沟通。任何一个公司都是由众多部门构成的,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总 之是用只是武装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除此之外,我还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如何更好的去陈述自己 的观点,如何说服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 专业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相信这些经验会成为我今 后成功最重要的基石。现实的脚步声是那么清晰、有力,让我们以更充实的自己迎接它吧! 电子专业实习自我鉴定(二) 本人**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

小学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小学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小学教育实习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即为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自我鉴定了吧。那么自我鉴定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整理的小学教育实习自我鉴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教育实习自我鉴定1 期待已久的见习周已经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感触还是很深的,上一年为期几周的见习让我对教育见习有了初步了解,但这连续五天的教育见习,加深了我对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初浅显想法。这些日子里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荣耀,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园丁的辛劳,要做好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知道,教育见习是师范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面,通过见习,我们将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的优缺点,积累了实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利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见习,使我们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朦胧的概念,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见习,让

我们收获,让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明白: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我们仍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进步 我知道,作为一个见习老师,不主动的话是很难融进班级里的,所以我在他们下课就开始跟他们聊起来了,现在这个年纪的小孩子都很活泼、乐于表现,所以我们如果要了解他们,跟他们好好相处,我们需要主动接近他们并鼓励他们去表现,然后慢慢融进他们的世界。因为班里才35个人,所以这样一天下来,我已经认识了不少同学了,为了更好地记得他们的名字,我自己做了一张座位表。 在一些课堂上,我看到教学改革正悄然进行,有意识的教师正在努力体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他们选择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了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这里的教师也都在适应着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使得课堂更生动,资源更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就更多。这是我在铁军小学小学感受最深,收获最多的。同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对学校的网络系统也有了大概的了解,懂得学校投影仪等教学仪器的使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认识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交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 小学教育实习自我鉴定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