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杭州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杭州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杭州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

前言

为了与新颁布的《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相协调,与各专项规划相衔接,指导杭州市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根据杭州市规划局和杭州市建设委员会的相关指令和要求,编制《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该规定的编制是根据《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结合近年新编的城市专项规划的内容和规定,对《杭州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送审稿)》(2004)进行修编,同时新增加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定和要求。

本次规定编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城市公共设施体系进行分级和分类设置;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中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的设置进行修编;对公益性设施、经营性设施进行分类,并采用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区别控制;增加新旧区的差别化配置等条款。

本规定在城市级公共设施设置要求中不包括市政设施的设置规定,只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中,包含市政公用设施(居住区及居住区以下级)配置规定。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公共设施布局原则 (3)

4 城市公共设施设置要求 (4)

5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 (12)

5.1设置要求 (12)

5.2旧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差别配置 (14)

附表一:杭州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定额指标 (26)

附录A 本规定用词说明 (27)

1 总则

1.0.1 (目的和依据)为合理进行城市级公共设施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效地使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参照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和相关专项规划,修编《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新编《城市公共设施设置规定》,并将二者合并制订为本规定。

1.0.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共设施和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在对建成区进行更新改造时,可参照本规定执行或实行差别配置,确保配套设施达到标准、服务体现水平。

1.0.3 (设置原则)公共设施的设置应贯彻可持续发展、节约用地和资源共享的原则。

1.0.4 (设施分级)城市级公共设施指为城市(区)服务的公共设施;城市片区级公共设施指为外围独立城市组团、居住片区(大型居住区)等服务的城市区域性公共设施。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一般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社区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表1.0.4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社区户数(户)10000—16000 5000—7000 1500—2000

人口(人)30000—50000 15000—20000 4500—6000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社区三级结构、居住区—基层社区、居住小区—基层社区两级结构及相对独立的基层社区等基本类型。

1.0.5 (设施分类)城市级、城市片区级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社会福利、行政办公等七类设施;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九类设施。

1.0.6(设施属性区分)根据各类设施基本服务属性的不同,公共设施分为公益性公共设施和经营性公共设施两类。

公益性公共设施的配置要保持严格刚性管理;经营性公共设施的配套可保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以应对当前市场逐步完善和用地功能混合布局的发展趋势。

1.0.7 (指标分类)公共设施的指标控制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公益性公共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为控制性指标;经营性公共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为指导性指标。

1.0.8 (规划落实)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和规模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目标、总体布局和建设时序分别在规划管理单元中落实。通过规划管理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确相关设施的建设规模和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0.9公共设施的设置除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10本规定由杭州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2 术语

2.0.1 城市级公共设施

一般指市(区)级公共设施,是为市(区)及更大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公共设施的总称。

2.0.2 城市片区级公共设施

一般指外围独立城市组团、居住片区(大型居住区)人口规模超过10万人,由于距离老城区城市公共设施相对较远,为满足该区域的城市公共设施,需配套的公共设施的总称。

2.0.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也称配套公建,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满足本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多方面要求,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总称。

2.0.4公益性公共设施

指涉及城市整体生活水平和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发挥公共干预核心作用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

2.0.5经营性公共设施

主要指由市场配置调节,提供生活、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金融、经营性文体设施等设施。

2.0.6控制性指标

指城市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必须设置项目的指标。

2.0.7指导性指标

指城市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可根据标准或市场需求实施的指标。

2.0.8 规划管理单元

为实现统一的规划管理平台,从城市用地功能合理配置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考虑单元划分稳定性的基础上,将杭州市规划区域范围划分为若干规划管理单元。

3 公共设施布局原则

3.0.1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总原则)城市公共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的要求,与城市的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局、分级配置、统筹安排。

3.0.2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总原则)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3.0.3 (集中布局原则)公共设施可采取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方式,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各层次功能和服务方式类似的公共设施宜相对集中布局,以利于形成城市级公共中心、区级公共中心及居住区级公共中心。

3.0.4 (集约利用原则)下一层次的公共设施可与部分上一层次的同类型公共设施结合设置。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设施可组合设置形成功能复合体。

3.0.5(近远期结合原则)公共设施应长远考虑,留有发展余地,根据发展需求分期实施;规划预留用地或分期实施的地块,近期可按实施条件设置临时绿地等。

3.0.6(资源共享原则)城市各级、各部门相关公共设施应统筹配置,合理布局,资源共享。

4 城市公共设施设置要求

4.0.1 城市公共设施指标体系采用分级定性,单处最小用地规模、建筑规模控制为主,明确相关配置规定。

4.0.2城市公共设施内容和规模应按表4.0.2的规定设置。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

4.0.3教育

分为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两类。基础教育设施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九年义务教育;成人教育主要指社区学校。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全市范围统筹平衡,均衡布局,宜有方便的交通、相对安静的环境。社区学校按市、区二级级设置。社区学校可独立设置,也可结合大专院校、中、小学校设置。

4.0.4医疗卫生

分为医疗服务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的主要设施有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设施有妇幼保健院(所、站)、急救中心、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老年护理院等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要尽量考虑环境幽静、阳光充足、空气洁净、通风良好等卫生要求,宜靠近绿地,应有方便的交通条件,宜临近城市道路。

市区宜建设400、500、600、800床四种建设规模的综合医院,800床以上的超大型医院适量建设。15~2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400~800床综合性医院。

按20-50万人设置一个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规模为200~500床/院。

急救网络体系分市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点三级配置。

老年护理院,分市、区二级设置。

4.0.5文化

包括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档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分市、区二级设置。

文化设施建设可集中设置,以形成市级、区级文化中心。中心的区位宜适中,交通方便,尽可能靠近服务对象。市级文化中心应包括三种以上市(省)级大型文化设施,一处文化广场或文化公园。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宜结合区级公共绿地、文化广场设置,含影剧院、图书馆、群艺馆、多功能展览厅、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用地规模控制为2—3公顷,建筑面积控制在30000—50000平方米。

4.0.6体育

市、区级公共体育运动设施宜形成各级综合性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应交通便捷,有利集散,应有足够的室外场地,满足赛场布置要求,要避免对其它设施的干扰,有条件的可与公园结合。

城市级体育中心,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设置。含训竞、群体、休闲等多种功能。

各个区至少设置一处区级体育中心,保证每个中心具备一场二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向社会开放并符合规模要求、开放时间要求和具备保障措施的条件的专项竞技训练体育设施以及大专院校的体育设施可计入城市体育设施面积指标。

4.0.7商业

城市商业设施类型业态多样,属于经营性公共设施,主要由市场经营配置和调节。

城市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达0.6平方米/人。

商业网点建设要与城市道路网络系统相协调。要考虑方便组织人流、货运和停车场地,且不影响居住区的安静,使用上有相互联系的公建宜组合布置。网点建设应大中小型、集中与分散、综合型与专业性合理配置。

4.0.8社会福利

主要包括老年人社会养老设施、残疾人社会福利设施、儿童社会福利设施、救助管理设施等。

规划养老设施床位总数按老年人总数的2%配置,将养老设施按市、区、居住区(街道)、居住小区四个层次进行分级建设。市(区)级养老设施的设置应避开相同级别的其它公共设施独立设置,需要有方便的交通出入,以方便救护车、消防车及轮椅通行。

残疾人社会福利设施、儿童社会福利设施可单独设置,也可附设于市、区福利院。

救助管理设施分市、区二级设置。各区原则上设置一所以上,可结合其它相关设施综合设置。

4.0.9行政办公

各区需设一所区行政服务中心和一处区社区服务中心。

表4.0.2 城市公共设施设置标准

6

7

8

续上表:

9

10

11

5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要求

5.1 设置要求

5.1.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为15%—23%。。

5.1.2 居住区中心应设置在区位适中、交通便捷、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结合交通枢纽站点、或结合居住区主要生活性道路设置。

5.1.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采用单处一般配建规模和百户指标两项控制。

5.1.4居住区(含居住区级、居住小区、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百户指标为945-982平方米(不含小汽车和自行车地下停车库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为3.15—3.27平方米;其中,居住区级百户指标为471-478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1.57—1.59平方米;居住小区级百户指标为346-376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1.15-1.25平方米;基层社区级百户指标为128平方米,人均建筑面积为0.42平方米。

居住区(含居住区级、居住小区、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百户指标为1407-1520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为4.69—5.06平方米;其中,居住区级百户指标为743-777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为2.49—2.59平方米;居住小区级百户指标为565-644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为1.88—2.14,社区级百户指标为99平方米,人均用地面积为0.32平方米。

表5.1.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平方米/百户)

5.1.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和规模应按表5.1.5-1、表5.1.5-2、表5.1.5-3的规定设置。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

5.1.6教育

居住区教育设施包括基础教育(初中、小学、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社区学校。

初中、小学、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宜独立设置,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就近入学。学校的规模可参照执行《杭州市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定额指标》(详见附表

三)的标准规定。

新区、旧区差别配置,旧区改造学校的控制指标不得低于《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用地和建筑面积指标》规定的Ⅲ类学校的标准。

小学的设置应避免小学生穿越城市干路。中小学教学楼应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学校运动场与邻近住宅要有一定的间隔。幼儿园及托儿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分布,设于方便家长接送的地段,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其建筑应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

成人教育学校可独立设置,也可结合中、小学校设置。

5.1.7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于5万人。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在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段,宜与绿地相邻。

居住区内药房可分设几处,但至少有一处应与社区服务中心相邻布置。

5.1.8文化

居住区文化活动设施分居住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居住小区文化站两级配置。居住区文化活动设施人均用地不低于0.2平方米。

居住区文化活动中心、居住小区文化站根据服务人口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兼顾行政辖区,结合或靠近同级中心绿地安排。

5.1.9体育

建立社区体育设施网络,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人均社区体育设施用地需达到0.58平方米,分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社区三级设置。

提倡体育设施社会资源共享,学校体育场在向社会开放并符合规模要求、开放时间要求和具备保障措施的条件下,可计入居住区体育设施的面积。

旧区改建中社区体育设施不得低于新区规定面积的70%。且人均社区体育设施用地不得小于0.30平方米。

5.1.10商业服务

居住区及以下级商业设施建筑面积控制为1.4平方米/人,分居住区、居住小区、基层社区三级设置。

农贸市场和餐饮店应与住宅建筑分开设置。农贸市场应设在运输车辆易进出的相对独立地段,并有停车卸货场地。并应配置一定比例的停车位。

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居住区)商业、街坊商业在相邻的地域可统筹安排,避免重复设置。5.1.11金融邮电

在居住区级结合或邻近商业服务中心设置银行营业所、邮政所。

5.1.12社区服务

社区设施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社会养老设施、文化活动设施、康体服务设施等。其中文化活动设施宜结合社区活动中心设置、康体服务设施宜结合体育中心、体育健身点设置。养老院宜独立设置。

以街道(镇)和社区为依托,形成二个层次的帮扶救助和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居住区级(街道)需设社区服务中心,基层社区级需设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含社区服务站)。

养老设施按居住区、居住小区二级设置,每个居住区至少设置一所养老院,居住小区设立托老所。规划养老设施床位控制在老人总数的2%,居住区及以下级的社会养老设施需解决70%的老年养老需求。

5.1.13市政公用

市政基础设施应根据专业规划及详细规划合理设置,并与周围建筑相协调,避免影响居住环境及城市景观。

5.1.14行政管理

在居住区级,结合街道行政区划设置街道办事处、派出所。

在基层社区级,结合社区居委会,设置社区服务设施;同时结合住宅物业设置物业管理办公用房与物业管理营业用房。

5.1.15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杭州市相关规定配置停车设施,其停车库(场)可向社会开放。居住区停车设施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在公共活动中心等人流较多的区域,应设置社会停车库(场)。

5.1.16 公共服务设施应按有关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

5.1.17 考虑社区建设和网络化管理的要求,将居住区内使用功能相近的设施组合成各类社区中心

5.2 旧区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差别配置

5.2.1本标准是按人均居住用地20—35平方米时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当旧区改造人均居住用地小于20平方米时,其公共服务设施可差别配置。但不得低于本标准的70%,且不得低于改造前的用地面积和单元控制性规划所确定的面积。

中小学建设指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旧区设置需参照其行业相关标准执行;

旧区应根据老龄化程度,适当增加养老设施。

5.2.2对于不同时期按1990、2004年《杭州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建造的居住区,可根据实际条件、通过多种途径,逐步使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达到本标准。

表5.1.5-1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15

16

17

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房地产配套设施问题探讨 房地产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基础设施即与购房人所买房屋所在小区建设相配套的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电视系统、道路、绿化等设施。 公共配套建筑,包括与购房人购买房屋所在小区建设相配套的停车设施、娱乐设施及教育、商业、饮食等各种公共建筑。 按法律规定,房屋配套设施通常应在房屋交付时同时具备使用条件。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按上述要求明确交付的配套设施的条件,以便在交付时有相关的依据。但是若未能达到要求,现行法律中并未明确如何承担违约责任,目前主要依据合同约定来追究违约责任。 ?公共配套设施 目前,有些地区已经下发规定,居住区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用地规划、《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相应配建以下公共配套设施: 1.教育设施: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等; 2.医疗卫生设施:包括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乡镇卫 生院,下同)、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院等; 3.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站、体育运 动场(馆)、社区体育活动场地;

4.社会服务设施:包括养老院、托老所、社会服务中心、社会服务站、物业管理用房等; 5.商业服务设施:包括商业超市等; 6.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变电室、开闭所、高压水泵房、垃圾收集间、垃圾转运站、社会停车场、公共厕所等; 7.金融邮电设施:包括银行、储蓄所、电信支局、邮政支局、邮政所等; 8.行政管理设施: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其他管理用房。 会计上如何处理配套设施 一般将“配套设施”分为“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和“可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两类。 “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包括水塔、锅炉房、游泳池、公厕、自行车棚等;还包括为居民服务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的增容增压、交通道路等。 “可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有开发小区内营业性公共配套设施,如商店、银行等;也包括非营业性配套设施,如中小学、文化站、医院等。

棚户区改造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棚户区改造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消防措施 第七章现场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第八章雨季、夜晚施工及成品保护等措施 第九章回访保修措施 第十章协作服务 第十一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附表一:拟配备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总体概述 1.1 编制依据和引用规范、标准 (一)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 (2)业主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 (3)本工程现场条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本公司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计划投入本工程的各类资源; 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内容有:道路2400米、给水管0.6公里、排水管0.5公里、供热管道0.6公里、供电线路0.6公里、照明20盏以及绿化、围墙等。 1.3 总体设想 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以及质量和进度目标要求,我们准备委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同志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组织一支技术和管理力量雄厚的项目管理班子,承建本工程的施工。 2、在组织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建筑工程文明施工规定,制订针对性的工地文明施工措施,创建级文明工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省建筑工地安全生产防护规定,成立工地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创安全达标工地。 3、科学、合理组织工程施工,确保各类资源配置,确保本工程按本投标函承诺工期竣工交付。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1 施工平面布置综述 本工程场地条件相对较好,施工现场配电间设置、水电容量均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本工程场外道路条件较好,四周道路均可用作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进场的运输通道,详见布置图。 2.2 临时用房 根据施工场地条件,搭设施工临时房屋,临时房屋主要用途为工地办公、会议、监理、甲方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标准规范-(GB50442-2008)

1 总则 1.0.1为提高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科学性,合理配置和布局城市各项公共设施用地,集约和节约用地,创建和谐、优美的城市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及大、中城市的城市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公共设施规划。 1.0.3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应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分为: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1.0.4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依据规划城市规模确定。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划分标准 1.0.5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应符合表1.0.5的规定。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6各项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用地和环境条件、设施的功能要求等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安排,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发挥设施效益。

1.0.7有专项发展要求的特色城市,其相应的公共设施规划用地标准若突破本规范的规定,需经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但不得突破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用地综合(总)指标。 1.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城市公共设施用地city public facilities land use 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2.0.2行政办公用地administrative office land use 指党政行政机关、党派和团休等市属机构,以及非市属的行 政管理机构和其它办公设施用地。 2.0.3商业金融用地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land use 指城市居住区级以上(不含居住区级)的商业和服务业、金融和保险业等设施的用地。 2.0.4文化娱乐用地cultural entertainment land use 指城市各类文化和娱乐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和出版类、图书和展览类、文化艺术和游乐类等设施的用地。 2.0.5体育用地sports land use 指市级和区级体育场馆及训练场地等设施用地。 2.0.6医疗卫生用地medical and sanitary land use 指医疗、保健、防疫、康复、急救、疗养等设施用地。 2.0.7教育科研设计用地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and use 指有固定校址和用地范围的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科研 和勘察设计院所、信息和成人高等培训学校等设施用地。 2.0.8社会福利用地social welfare land use 指为孤儿、残疾人、老龄人等社会弱势群体所设置的学习、

无锡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

无锡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标准 (征询意见稿) 无锡市规划局 2007年11月

1.总则 1.1 为使无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更切合当前实际,适应未来发展需求,满足居 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全面提升无锡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 化、规范化,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参照相关标准与指标,按 照以人为本、分级配套、分级落实、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无锡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 划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2 标准是无锡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技术标准,江阴和宜兴市可参照执行。 1.3 标准适用于市(区)级以下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规划设计;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由相关的专项规划确定配置要求。危旧房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因地制宜,具体研究。 1.4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综合考虑用地情况、周边设施条件、行政管理要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配置标准可作适当调整;新建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严格执行本标准;,老城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项目依据本标准,各项设施的配置水平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 1.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无锡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条例。 2.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和分类 2.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 2.1.1对应社区的管理体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街道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两级配置,控制规模及对应行政、规划管理应符合附表2-1的规定。 附表2-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与行政规划管理一览表 2.1.2街道社区由交通干道和自然地理边界围合形成,人口规模一般为5万人左右;对应行政管理中街道的管辖和规划管理中控规编制单元的管理。 2.1.3基层社区是由城市支路以上道路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形成,人口规模一般为1~1.5万人;对应行政管理中居委的管辖和规划管理中街坊的管理。 2.2分类与控制要求 2.2.1按照使用功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八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

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 总承包(EPC)实施方案

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实施方案

(一)设计方案 1、工程项目名称 2、项目概况 3、详细改造范围 4、具体设计实施方案概述 (二)设计方案详细说明 1、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组织构架 2、总体设计思路 2.1设计流程 2.2施工服务阶段流程图 3、一般要求(设计方案及图纸设计措施) 4、设计说明书(设计方案及图纸设计措施) 5、初步设计(设计方案及图纸设计措施) 6、竖向设计(设计方案及图纸设计措施) 7、设计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8、施工阶段的现场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9、执行的标准、规范 10、方案阶段控制目标 11、施工图阶段控制目标 12、施工阶段控制目标

(一)设计方案 具体设计方案整体原则概述,详情以施工图为准: 景观道路 1、沥青道路 工艺做法:基层开挖—原基层保留—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200厚二灰碎石稳定砂砾—乳化沥青慢裂快凝型120kg/100㎡撒钉子石—50厚AC16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沥青道路 工艺做法:基层开挖—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180级配砂石—180厚ATB-30,6%的水泥稳定砂砾—200厚C25混凝土—乳化沥青慢裂快凝型 120kg/100㎡撒钉子石—80厚AC2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0厚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沥青道路 工艺做法:原有混凝土垫层,洗刨10mm—乳化沥青慢裂快凝型 120kg/100㎡撒钉子石—60厚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道路方砖铺装 工艺做法:基层开挖—原基层保留—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200厚二灰碎石—30厚1:5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坡层—80厚200*200红色(主色)、灰色(辅色)C40水泥通体砖(具体图案后续提供)。停车位尺寸5.0*2.6m。 5、非上车铺装道路 工艺做法:基层开挖—原基层保留—素土夯实夯实系数93%—200厚二灰碎石—30厚1:5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坡层—60厚100*200红色(主色)、灰色(辅色)C40通体水泥压制砖(具体图案后续提供)。 绿化及配套附属设施

小区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一、投标函及投标函附表 (一)投标函 xxxx乡人民政府: 1.我方已仔细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郧县移民安置居 民点第三批项目第七标段施工招标文件的全部容,愿意以人民币(大写) 玖拾壹万陆仟贰佰元整(¥916200.00元)的投标总报价,工期30日历天,按合同约定实施和完成承包工程,修补工程中的任何缺陷,工程质量达到合格。 2.我方承诺在投标有效期不补充、修改、替代或者撤回本投标文件。 3.随同本投标函提交投标保证金一份,金额为人民币(大写) 壹万元(¥10000.00元)。 4.如我方中标: (1)我方承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在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期限与你方签订合同。 (2)随同本投标函递交的投标函附录属于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3)我方承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向你方递交履约担保。 (4)我方承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完成并移交全部合同工程。 5.我方在此声明,所递交的投标文件及有关资料容完整、真实和准确,且不存在第2章投标人须知1.4.3款规定的任何一种情形。 6.无 (其他补充说明)。 投标人: (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 地址: 网址: : 传真: 邮政编码: 2011年4月5日

(二)投标函附表 投标人(盖章):(盖单位章)投标文件签署人签名:

二、法定代表人明及授权委托书 (一)法定代表人明 投标人名称: xxxxxxxxxxxxxxxxxxxxx 单位性质: xxxxxxxxxxxxxxxxxx 地址: xx市江夏区纸坊熊廷弼街28号 成立时间: xxxx 年 8 月 18 日 经营期限: zz年8月18日至2016 年8月18日 :性别:男年龄: 50岁职务:董事长 系 zzzzzzzzzzzzzzzzzzzzz (投标人名称)的法定代表人。 投标人:(盖单位章) 2011 年 4 月 5 日 注:1、法定代表人的签名必须是亲笔签名,不得使用印章、签名章或其他电子制版签名。 2、法定代表人的明须有公证部门出具的正式公正文书。 (二)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1 总则 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新建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标准》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本《标准》提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为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保证,已建成区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用地上配套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度,可根据服务范围内住宅的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做适当调整。

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与管理论文

施工组织设计 班级:2015春建筑施工与管理姓名:孙良 学号:1565101405990 日期:2016年12月10日

施工组织概述 总体设想 第一师十四团明珠苑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第一师十四团规划区内;建设单位为第一师十四团。 工程招标范围:明珠苑小区基础设施的道路、给排水、暖等配套工程及施工图纸内包含所有内容的施工。。 本工程规模:新建小区道路2383米,其他地面硬化11166.9平方米;新建给水、消防管网12437米,管径DN25~DN110,管材为PE管,阀门井86座,水表井19座;排水管网5833米,管径DN250~DN400,管材为双壁波纹管,排水检查井214座,80立方米化粪池4座,100立方米化粪池3座;供暖管网3303.17*2米,管径Dg76~Dg219。 本工程质量标准:一次性交验合格。 本工程工期要求:计划2016年9月10日开工,2017年7月31日前竣工,总工期325日历天(含冬休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工期、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以及本企业施工综合技术水平,为确保主体结构可靠,使用功能满足要求,建筑物装饰美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在施工技术措施方面: 首先做好测量、放线工作,轴线采用激光铅垂仪法,标高采取尺量法。轴线和标高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强轴线、标高的技术复核工作,并设置好沉降观测点和测量工作。 在房屋建筑方面做好钢筋的下料、制作和绑扎、焊接工作,并做好钢筋成品的编号工作,以便于在施工部位对号绑扎。对本结构砼的施工,为保证

质量采取一个层面柱、梁一次性浇筑之前,要对柱、梁不同的砼编号做好分级,分多个搅拌机拌合,由低处向高处施工,并加强砼浇筑质量,安排有振捣经验的操作手振捣,做好交接班工作,并保留记录。 防止墙面的裂缝。墙面裂缝问题是久困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因此,在砌筑时,要按照规定施工砌体高度,做好砌体养护,重视砌体、柱、梁和现浇板的施工,从而消除砌体斜裂缝的质量问题。 搞好道路工程、景观工程及管网工程的质量。本工程室外路面和管网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顺序首先是样板开路,以确定施工工艺,经业主同意后,再大规模施工;在做好基层平整的情况下,逐个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做好地面成品的养护工程。 在施工组织管理上:调集有施工经验的精兵强将,实施创优质、创名牌战略,分解质量目标计划,加大对工程机械设备的投入,组织并完成好该工程协调。 在进度管理上:优化施工进度网络计划,重点控制关键线路的工期,以总工期控制各阶段工期,以月、旬、周、计划确保工期,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施工进度偏差,同时采取奖罚措施,从而全面完成进度目标。 在安全管理上:本工程由于平面长度较长,施工操作面多,重点突出做好高处坠落和电击伤人的安全工作。对高处坠落主要采取搞好建筑物周边防护和洞口防护,同时做好安全教育;对电击伤人,主要采用专机专用,临时用电专人管理,配置好用电安全防护设施和线路等措施。 在环境管理上:本工程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是该工程施工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对机械噪音,如搅拌站采用帆布、脚手架设棚,防止噪声扩散,对砼施工,则尽量安排在白天,对粉尘污染,则采取硬化施工道路,采用罐装

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v1.0 可编辑可修改杭州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目录 编制说明 1 总则 (3) 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级和配置要求 (3) 3 市级和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规划导则 (4) 4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 (9) 附录:术语、用词说明及参考文献(规范) (18) 《杭州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条文说明

1 总则 【目的和依据】为突出以人为本,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使用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并考虑城乡发展需要,制定《杭州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指七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新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在对城市旧区进行更新改造时,可依据本标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切实可行,并达到应有的标准和服务水平。 杭州市辖县级市的中心城区可参照本标准实施。 城市特殊功能区域,如风景名胜区、前湾保税港区、港口、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的相关内容,另行规定。 【配置原则】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相关规划,应遵循系统、兼容、创新、继承以及适度超前或相对稳定的原则。 【强制性要求】本标准中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内容或规定应为强制性要求,在城市规划实施时,须优先安排并与其它建设工程同步予以落实;当公共服务设施无独立占地要求时,其建筑面积应作为强制性要求予以落实。 【相关法规】本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应当严格执行本标准,并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2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分级和配置要求 【公共服务设施分类】按其用地性质或使用功能,本标准将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七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4)体育;(5)商业金融;(6)社会福利;(7)行政办公;将居住区级以下(含居住区,下同)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八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娱乐;(4)体育;(5)商业金融服务;(6)社会福利与保障;(7)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8)市政公用。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综合考虑建设规模以及投资、布局方式等,可将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五级: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

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 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 (市规划局 2011年9月) 1、总则 1.1为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地区建立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并推动农村地区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指引。 1.2本指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等国家、省、市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按照南京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参照同类城市农村地区的技术标准与准则,与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制定。 1.3本指引适用于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市镇和新社区的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指引合理安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规模。 现状新市镇和新社区的更新改造,可参照本指引优化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配套标准和服务水平。 1.4本指引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基于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统

筹、社会公平、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实施管理等因素,对农村地区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提出的配套要求,着重于对农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指导。 1.5新市镇、新社区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指引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6本指引将根据试行的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必要时进行版本更新。 2、术语 2.1农村地区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含主城、副城)、新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之外的地区。 2.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具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的一系列设施的总称,包括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商业等社区服务设施和市政设施。 2.3新市镇 农村地区镇街的镇区,规划人口规模一般在 2 万人以上。按照南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两类:(1)有行政建制的现状涉农街道或建制镇的镇区(镇街政府所在地),为其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虽已撤销行政建制但规模较大且功能较为齐全的镇区。 2.4新社区

县棚户区改造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策划概述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3) 二、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 (3) 三、要紧建设内容及规模 (4) 四、要紧经济指标 (6)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 六、要紧结论 (7)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8)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 (8)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 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 (13) 一、XX县差不多情况 (13) 二、项目建设条件 (16) 第四章小区配套设施施工方案 (18) 第五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9) 一、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49) 二、机构设置的适应性分析 (49) 第六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50)

一、项目组织 (50) 二、实施进度安排 (50) 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2) 一、投资估算编制的范围 (52) 二、估算依据 (52) 三、估算讲明 (52) 四、资金筹措 (52) 五、投资估算表 (52) 第八章效益分析 (53) 一、社会效益 (53) 二、生态效益 (53)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55) 一、结论 (55) 二、建议 (55) 附表: 总投资估算表。 附图: 1、XX县棚户区改造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XX县棚户区改造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2、项目性质 新建 3、建设地址 XX县柳城街道郭家村 4、建设周期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 5、承办单位 XX县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6、单位地址 XX县新县城 二、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及工作范围 1、编制依据 ①XX市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县棚户区改造(龙泽苑D地块)小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朝发改发【2015】677号); ②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 号); ③四川省及XX市有关项目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 ④XX市都市总体规划; ⑤2015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的通知; 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有关资料。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T50- -2009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Standard for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报批稿)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 2009年3月

根据宜居重庆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2007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7年11月1日)的精神,本标准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借鉴了国家和其它省市的相关标准,通过组织专家论证,在广泛征求规划、科研、管理等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与分级;4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与依据;5 标准街道社区;6 标准基层社区; 7 农村社区。 本标准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在标准实施、应用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交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重庆市渝中区朝东路1号,邮编:400011,电话:6373761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 主编单位: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主要起草人:余颖刘利宋智王华淳魏英何丹杨李宁审查专家:孟东方周顺元陶坤宏黄天其黄安会董世永廖百茫(按姓氏笔画)

1 总则 (5) 2 术语 (6) 3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7) 4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与依据 (8) 4.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 (8) 4.2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依据 (8) 5 标准街道社区 (9) 5.1 标准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9) 5.2 标准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 (9) 5.3 标准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9) 6 标准基层社区 (12) 6.1 标准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12) 6.2 标准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 (12) 6.3 标准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12) 7 农村社区 (15) 7.1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15) 7.2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 (15) 7.3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15) 本标准用词说明 (18)

老旧住宅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实施方案

新疆兵团第七师124团 老旧住宅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6-2018年) 实施方案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新疆兵团第七师124团 项目编制单位:奎屯农七师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编制时间:2016年05月

建设地点:第七师124团高泉镇 项目建设单位:第七师124团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杨建(团长) 项目编制单位:奎屯第七师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编制单位法人:桂军荣(董事长) 项目总负责:王振(副总经理) 技术总负责:焦玉峰(总工程师) 项目编制负责人:顾卫东(主任)(高级工程师)项目编制人员:任蒸(工程师) 江祥盛(助理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及基础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制的重点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范围和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改造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总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现状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单位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棚户区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棚户区、危旧住房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建设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经济指标和改造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棚户区改造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划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改造的总体任务及年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改造规划管理规定、实施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改造规划管理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温州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试行) (征求意见稿) 温州市规划局 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温州市城市社区暨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

基本配套规定(试行) 1 总则 (目的)为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温州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依据)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温州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适用范围和应用)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行政区域内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编制规划特别是编制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依据本规定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规定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除符合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本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以及其他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本规定由温州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2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 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分级 2.1.1 城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分为街道社区级和基层社区级两个级别。 2.1.2街道社区一般指以城市干道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时一般对应于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范围、一个或几个城市居住区或规划管理单元范围,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左右。 2.1.2 基层社区一般指由城市支路以上道路或自然地理边界围合,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时一般对应于居民委员会区划范围、居住小区或规划管理单元小区范围,人口规模约1万人。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及控制要求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条文说明]CJJ 27-2012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条文说明]CJJ 27-2012 913

2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 2.0.1 该标准适用于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不仅要与城市、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尤其是要与城市详细规划以及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以便于落实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2.0.2 规定了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时应考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系统性,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保证。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 65,生活废物指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而生活垃圾是指人类在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是生活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3 规定了各种环境卫生设施应统一进行规划和设置,并要因地制宜。 2.0.4 在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过程中,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必须与主体工程进度保持一致。 2.0.5 规定了区域性规划和垃圾处理设施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2.0.6 规定垃圾处理设施设置中必须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0.7 为确保项目实施,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应列入城乡建设计划。 2.0.8 本条是为了限制旧城改造中,被改建、拆除的环境卫生设施还建不到位的现象,明确了在替代环境卫生设施未交付前不得停止使用或拆除原有的环境卫生设施。 3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3.1 一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本条规定了设置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重点应考虑的场所。本次修订将“应设置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收集容器间、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调整为“应设置废物箱、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以与本章中提到的各类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名称统一。

各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收费标准汇总

各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收费标准汇总 篇一:重庆市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0 年 6 月28 日市人民政府第63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0 年7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征收管理,促进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含建制镇)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办法缴纳城市建设配套费(以下简称配套费)。 第三条城市建设配套费的征收管理工作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其日常工作由市城市建设配套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配套办)负责。区县(自治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管理工作。 第四条主城区内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由市配套办负责。主城区外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由工程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本办法所称主城区是指: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渝北区、北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五条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标准,主城区内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44.28 元计征;主城区外的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按照每平方米20 元以上44.28 元以下的规定自行确定。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标准的调整,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物价部门、市财政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六条城市建设配套费在领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缴纳。凡未按规定办理城市建设配套费缴纳手续的,一律不予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七条下列房屋建设工程,经审查可免缴城市建设配套费: (一)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教学用房; (二)社会福利设施、社会公益性设施; (三)享受免收“三税”的聋、哑等残疾人员生产、生活用房; (四)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生产性建设用房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免缴范围。

住宅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总说明 1、编制依据 2、编制原则 3、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与桩点保护 2、技术准备 3、做好设备进场准备工作 第三章施工目标 1、工期目标 2、质量目标 4、文明施工目标 5、环保目标 第四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工地的方法 1、人员动员 2、设备调遣 3、材料采购 第五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和施工资源配备 1、施工组织机构 2、主要施工技术力量与劳动力安排计划 3、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主要检测仪器

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第六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土方工程施工 第二节砼工程 第三节砌体工程 第四节地面硬化工程 第五节石材铺装面层施工 第五节绿化工程 第六节卫生间工程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1、质量目标 2、工程质量自检、自测监理体系 3、技术交底工作 4、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建立技术体系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施工队伍质量意识 6、成立“质量通病攻克QC小组”组织攻关 7、材料采购的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措施及冬雨季施工安排 1、工期目标 2、工期保证措施 3、冬季施工安排 4、雨季施工安排

5、其他保证措施 第九章质量管理体系及控制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人员 3、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4、创优措施 5、质量职责 6、其他管理措施 第十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 1、安全目标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3、安全管理体系 4、安全控制流程 5、专职安全机构和职员职责 6、安全综合保证措施 7、确保安全的各项具体措施 8、民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措施 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人员职责 2、重视环境工作 3、加强环保教育 4、贯彻环保法规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的通知 宁政发〔2015〕2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5年1月26日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1 总则 1.1 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 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1.2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 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本《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 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新建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标准》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1.4 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1.5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 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1.6 本《标准》提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为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保证,已建成区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用地上配 套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度,可根据服务范围内住宅的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做适当调整。 1.7 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 2.1 公共设施的分级 2.1.1 公共设施按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配置。 2.1.2 市级公共设施是指以全市及更大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公共设施。 2.1.3 地区是指功能相对完整、由自然地理边界和交通干线等分割形成的、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左右的功能片区。

佛山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6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的分级 6.1 公共设施分为城市、社区2大类;按市(区)级、镇街级、单元社区(居住区)和基层社 区(居住小区)级四级配置。 市(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 6.2 市(区)级公共设施应在相应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中控制落实,与规划功能定位、社会经 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区为单位,合理布置,统筹安排。 6.3 市(区)级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大专以上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 6.4 市(区)级医疗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市(区)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疗养院、 血站、急救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 6.5 市(区)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展览 馆、青少年宫、影剧院、文化馆等。 6.6 市(区)级体育设施包括体育中心、综合体育场馆、专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和国民体质 监测中心等。 6.7 市(区)级社会福利设施应配置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殡仪馆等项目,并应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不断完善。 6.8 市级和区级商业设施应根据相关规划中所确定的市级和区级商业中心,统筹规划,合理安 排相应的商业设施。 镇街级、单元社区和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 6.9 镇街级、社区级公共设施,分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行政管理、社会福利、市政公 用、道路交通、社区服务9类设施。 6.10 镇街级、单元社区、基层社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应与服务人口规模相适应,具体按表6.9 的规定执行。当服务人口规模介于两个级别之间时,除按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 6.11 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按表6.9的规定执行同时,还需符合本规定“7道路交通”和 “8市政设施及其他公用设施”章节的相关要求。 社区用房相关规定 6.12 社区用房是指用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功能用房,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托老所、以及政府指定的其他用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设施用房。其配置要求除满足本“社区用房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表6.9的规定。“社区用房相关规定”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 6.13 新建住宅(含商业用地内兼容住宅)项目的社区用房的配置规模应满足以下要求:社区用 房建筑面积应不低于住宅总计容建筑面积的1%,且最低应不小于600㎡,最高可不超过2500㎡。 6.14 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涉及新建住宅(含商业用地内兼容住宅)的项目,在满足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社区用房配置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6.13条款的规定。 6.15住宅项目的社区用房应与住宅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同步 办理房屋产权证,不得变更用途。旧社区可通过新建、购买、改造、置换等方式解决社区用房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