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皱免烫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无甲醛防皱剂,低甲醛洗可穿免烫树脂

防皱免烫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无甲醛防皱剂,低甲醛洗可穿免烫树脂

防皱免烫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无甲醛防皱剂,低甲醛洗可穿免烫树脂
防皱免烫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无甲醛防皱剂,低甲醛洗可穿免烫树脂

免烫(抗皱)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

杨栋樑

一、前言

纺织品的化学整理工艺开发,似乎一开始就与甲醛的工业化生产结下了不解之缘。化学整理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使用合成的化学品;二是整理效果的耐久性;三是能赋予纺织品新的服用功能。纺织品最早应用的化学品是甲醛与酚或脲反应的初缩体,由它们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经热处理生成热固性树脂。从而提高了再生纤维素织物的抗皱性和尺寸稳定性,由此叩开了纺织品化学整理的大门。诚如1926年英国TBL公司申请的第一个防皱整理专利中明确提出:酚醛和脲醛两种初缩体要在纤维素纤维的内部缩聚成树脂,这可能是抗皱整理最初命名为树脂整理的由来。由于酚醛初缩体整理后会产生色变,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制抑(仅适用深色)而逐渐被淘汰了。

粘胶织物经树脂整理后,不仅抗皱性获得了很大的改进,其强力不但未受到损伤,甚至还有所提高,特别是湿强力,增强了粘胶织物服用性,以致粘胶织物的树脂整理,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强力损伤,但这不是树脂整理的化学反应造成的损伤。在最初的专利曾提及:在棉织物进行树脂整理之前须经丝光(即膨化处理),有助于保持强力,这是棉织物树脂整理的前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工序,甚至有人建议液氨处理来进一步使棉织物获得更良好的膨化效果。

由于众多客观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纺织品树脂整理的发展是很缓慢的,战后才获较迅速的发展。其中,与初缩体的稳定性不良有关,尽管当时已有商品供应,但在欧洲一些工厂还是用原料自行配制的初缩体进行粘胶织物树脂整理。醚化改性的商品化是解决初缩体稳定性关键措施之一。

当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对粘胶织物树脂整理兴趣正浓厚时,棉花生产大国的美国农业部所属南方研究中心,集中一批化学家,从事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的研发,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防皱整理棉织物的产量也获得了迅速增长,例如1955年为6亿码,到1961年一跃而至20亿码。同时,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性能更好的新抗皱整理剂商品,其中环脲类双官能团交联剂对棉织物防皱整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催生了防皱整理的交联理论的诞生。

在合成纤维进入人们生活后,其洗后快干和基本不皱的特征,立刻成为时尚服装的风向标;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希望服装洗后的缝线和褶裥平整保持性和漂白产品经氯漂后,引起的吸氯泛黄和氯损等问题,相继成为防皱整理持续发展必须一一予以解决的技术关键。在市场需求的推动、化学整理科技人员和纺织化学品供应商共同努力,纺织品的防皱整理成功地跨越了一道道技术障碍,不断扩大了化学整理的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化学整理纺织品家族,而原来树脂整理也随之不断更名为抗皱整理、免烫(或洗可穿、易打理)耐久压烫等名词。在纺织新产品开发中化学整理可算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之一。

本文拟对此项整理技术的进步作一回顾,并对目前几个新的免烫整理工艺作些介绍,以就教于同好,希不吝指正。

二、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交联的分布

(一)棉纤维的结构

棉纤维是棉籽表皮上细胞凸起生长形成的种子纤维,每根纤维就是一个细胞,其长度与宽度之比大约为2000:1。棉纤维的生长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纤维细胞长向伸展的生长过程,形成内部充满原生质的薄壁细管,这就是初生胞壁;第二阶段是原生质不断转变成纤维素,沉积在管壁内,使细胞壁逐渐增厚,胞腔不断缩小,这就是次生胞壁。由于在生长过程中,

受昼夜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纤维素的沉积密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形成生长日轮,每层厚度大约为0.1~0.4μm。

成熟的、经空气自然干燥的棉纤维为呈“腰子”形截面的空心柱形体,其形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棉纤维形态结构示意图

1-胞腔;2-次生层(Sl,S2,S3);3-初生层;4-表层

1、表层(角质层)

由图1可见,棉纤维表面有一极薄的最外层,其主要组成为蜡质和果胶等,在棉纤维生长初期,它呈油状薄层,当初生胞壁形成时逐渐涸化。

2、初生层

与表层相连的是初生胞壁,其壁厚大约为0.1~0.2μm,其中纤维素大分子呈网状组织,其重仅为纤维总重量的5%。初生层的纤维素成分约为54%,其余为果胶、蜡质和含氮物质等。

3、次生层

次生层是棉纤维的主体部分,约占纤维总重量的90%以上,其中纤维素含量约占95%。经剧烈膨化后,可观察到它的横截面由26~40层生长日轮组成。

在生长日轮层中,原纤以螺旋形绕纤维轴排列,并会出现多次转折俗称原纤“走向”。根据原纤走向,次生胞壁又可分为外层(S1)、中间层(S2)和内层(S3)。若外层的各层为s型螺旋走向,则中间各层为z形螺旋走向,而内层各层又为S形螺旋走向。

4、胞腔

在棉纤维生长过程中,管内原生质逐渐变成纤维素。次生胞壁不断增厚,胞腔逐渐缩小。在成熟的棉纤维中仅有很小的胞腔。在纤维干燥后,原生质残渣干涸在壁上,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矿物和无机盐等。

(二)纤维素的微细结构及其反应性

根据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棉纤维中纤维分子的原纤结构是由不同层次的原纤聚集体组成的。约100个纤维素分子组成了基本原纤(elementary fibril),基本原纤是完全结晶的,尺寸为5~7nm,其截面中平均具有8~10个纤维素分子。基本原纤通过氢键聚集组成微原纤,微原纤宽为10~30nm,厚度为宽度的一半,长约几微米,可在透射电镜中观察到基本上近乎平行的细丝状。微原纤又组成原纤。众多的原纤则组成聚原纤或称大原纤(约为100~120nm)。原纤是纤维素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而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是取决于原纤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各原纤模型层次基础上的纤维素聚集态结构是十分复杂的。一般认为,在纤维素的结构中

包含结晶部分和无定形部分,结晶部分纤维素分子整齐排列成紧密和高度取向的微晶体,也称为结晶区;无定形部分就是非结晶区,在此区域中,大分子排列无序,而且彼此间距离也较远,结合力较差。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界面,无定形部分是由结晶部分延伸出来的分子链构成的,结晶部分和无定形部分是由分子链贯穿在一起的。结晶部分赋予纤维一定的刚性和强度,而无定形部分则使纤维具有柔软性和吸水性,棉纤维的结晶度为70%,粘胶纤维的结晶度为40%~60%。

由一般光学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棉纤维中较粗大的原纤组织,通过电子显微镜还能观察到棉纤维中的微原纤组织。X射线确定的结晶区就是电镜中观察到的微原纤。微原纤整齐排列形成原纤。原纤中也有少数大分子分支出去组成其他原纤,成为连续的网状组织。原纤之间是由一些大分子联结起来形成的无定形区。

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由D-吡喃葡萄糖彼此连接而成的线型大分子,其化学式为C6H1005,化学结构的实验式为(C6H1005)n(n为聚合度)。其分子结构为:

纤维素结构式

纤维素分子内葡萄糖基环中的氢原子和羟基分布在环平面的两侧。每两个葡萄糖剩基环之间由氧原子相连,习称为苷键。每个葡萄糖环上有三个自由存在的羟基,其中2,3位上是两个仲羟基,6位上是一个伯羟基,它们都具有一般醇羟的化学特性。

纤维索的超分子结构对于纤维的化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纤维素分子链中既有紧密排列而成高侧序的结晶区,也存在着分子链疏松堆砌的无定形式。大多数反应试剂只能渗透到纤维素的无定形区,而不能进入紧密的结晶区;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也称为“可及区”,故反应试剂可抵达纤维素羟基的难易程度称为纤维可及度。未丝光棉中纤维素的可及部分为80%~9%,经丝光处理的棉纤维素的可及部分为14%~15%,粘胶短纤的纤维素可部分高达28%~30%。

在天然纤维素纤维中,葡萄糖环上的羟基可以与相邻分子上的羟基通过氢键相互缔合,从而束缚了部分羟基,限制了它的亲水性和反应能力;但经丝光后,不仅通过“去晶化”作用使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提高了水和化学药剂的可及度。实际上是纤维素的晶格参数改变了,相互间扭转了一个角度,使部分羟基解除了氢键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羟基,提高了纤维的亲水性和吸附能力。

纤维素的可及度,不仅受纤维素物理结构的状态所制约,而且也取决于与之反应的试剂分子的化学性质、大小和空间位阻作用。小的、简单的及不含支链结构的试剂分子,能更有效地渗透到纤维素分子链段问,生成高取代度的纤维素衍生物。具有庞大分子结构的试剂,只能抵达纤维素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表面。另一方面,纤维素分子若被溶胀,分子内部分氢键被破坏,分子链段的运动自由度扩大,则能扩大反应试剂的作用范围。

(三)免烫整理的交联分布

研究表明:棉织物免烫整理常用的是轧一烘一焙工艺,整理剂与纤维素的交联反应是在棉纤维呈干瘪状态下进行的,整理产品有很高的干抗皱性。从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烫整理后棉纤维经膨化处理的纤维截面超薄片,不再出现生长日轮,也不溶于纤维素溶剂的铜-乙二胺中,可推测在干态下交联时,主要在原纤层之间交联。若棉织物在膨化状态下交联,能显著提高湿抗皱性,而对干抗皱性并不明显,但其纤维横面薄片经膨化后,仍可观察到生长日轮;由此推测,湿态交联可能主要发生在原纤层内。由此免烫整理交联作用发生在微原纤间、微原纤的表面、无定形区的纤维素分子链间,以及原纤维间和原纤层间等;而微原纤间、微原纤

表面、无定形区纤维素分子链之间以及原纤维间的交联主要提供湿抗皱性,另一方面,在原纤层间的交联主要提供干抗皱性。

三、抗皱(或免烫)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如果从抗皱整理第一个专利发表(1926年申请,1929年发表)算起,正好它已走过了80个年头了。其间,随着化学工业的精细化工产品不断开发,生产出许许多多新的化学品,为催生纺织品化学整理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和使之茁壮成长的可能性。以下就抗皱整理工艺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叙述于后[1-5]:

(一)防缩防皱(或树脂)整理:

尿素-甲醛(简称UF脲醛)能形成热固性树脂,早在1918年就由约翰(John)发现了[6]。而人们使用尿素-甲醛等的初缩体和催化剂的溶液处理织物后,经高温焙烘,使初缩体在纤维上缩聚成热固性树脂和可能形成部分交联的内施法整理,并赋予织物具有抗皱和防缩的功能,这样的加工方法被称谓防缩防皱整理或俗称树脂整理。实际上是织物浸轧树脂的前驱体(即初缩体)后,经热处理缩聚成树脂的过程。

最初,防缩防皱整理的对象主要是粘胶织物,因粘胶织物容易起皱变形,缩水率大,湿强力低,影响其服用性能。经防缩防皱整理后,可以明显地改进服用性能,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稍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三聚氰胺工业化生产后,三聚氰胺-甲醛(简称氰醛MF)初缩体很快就部分取代了脲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防缩防皱效果的耐洗性。

可是,不论是UF或MF应用在棉织物上,抗皱性能是可以提高的,但织物的强力和耐磨性会严重下降,还出现了由氯漂引起的有吸氯泛黄和氯损等问题。直至1947年,二羟甲基乙烯脲(DMEU)新一代的抗皱整理剂问世,才使抗皱整理浸轧液的稳定性、整理织物抗皱性和耐洗性均有明显的提高,从此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才正式揭开序幕。

从DMEU的化学结构( )上看:它是双官能团的化合物,

即使缩合也是线形高分子。实验表明:在高温和酸性催化剂存在时,它只能形成水溶性的低聚物。由DMEU整理的棉织物明显地比UF和MF整理的抗皱性和耐洗性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整理条件下,DMEU的二个羟甲基主要是与纤维素结构中的羟基发生共价交联反应(即生成醚键或亚甲基)。由此可以认为:DMEU是反应型抗皱整理剂(或交联剂),为纺织品抗皱整理的机理,由最早的沉积论向交联论过渡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纺织品出品外销的需要,我国于1958年开始粘胶织物的树脂整理产品出口试销,并由原纺织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专题小组,协助工厂进行研究新产品的开发。于1961年又组织专门力量对棉织物的树脂整理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当年就有批量树脂整理棉织物产品出口试销,仅上海地区就形成年产约2000万M的出口的规模。采用的抗皱整理剂先后有:MF、MMM(醚化氰醛)、DMEU、DMEC(二羟甲基氨基甲酸酯)以及它们混拼产品。

(二)免烫或洗可穿整理

50年代,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相继进入人们的生活,合成纤维的服装洗后具有快干和基本平整的外观特点,这就是“免烫”、“洗可穿”等名词的由米。虽然合成纤维服装的吸水性和穿着舒适性不如粘胶和棉织物,仍受到消费者热烈的欢迎。面对合成纤维进入纺织品市场的挑战,纺织工业开发“洗可穿”或“免烫”棉布是当时无可争议的课题。其次,抗皱整理棉织物的吸氯、泛黄和氯损日益成为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当时市场上,白色织物占的比例很大,在家庭和商业洗涤中,经常要求用次氯酸钠漂白,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因此,耐氯整理是生产免烫棉白色衬衫织物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过去抗皱整理主要是染色和印花织物,使用过程中不会遇到漂白处理。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949年E.R.Atkinson等

人[7]就提出,并测定了树脂整理织物,用次氯酸盐处理后的吸氯量,只是没有想到它会引起的许多问题而己。而耐氯整理也是实现棉布免烫或洗可穿性能不能回避的问题,兹分别说明于后。

1、提高耐氯性:

1950年期间,由脲醛或氰醛整理的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整理织物在洗涤时,用次氯酸钠漂白会产生吸氯,生成氯胺。这是氯与整理剂中的NH基作用所致。尽管脲醛中NH基碱性很低,生成的氯胺是白色的,但在热和潮湿条件下(如熨烫),很容易分解释出盐酸而脆损织物。其反应式如下:

氰醛中因三嗪环上氮原子有显著的碱性,在熨烫时,生成的氯胺不致因水解而损伤织物;但其氯胺呈黄色,不宜用于漂白产品。虽然,这种黄色可用亚硫酸钠或硫酸氢钠溶液洗去,但毕竟不是消费者能接受的。

解决耐氯问题,主要是选用不含吸氯的NH基的整理剂。第一个符合要求是DMEU,它是1948年左右才进入市场[8]。初看DMEU完全可解决问题了,可是,DMEU整理的织物经剧烈洗涤,甚至存放后,织物的耐氯性就会下降[9-10]。后来,在环脲类整理剂中,欧洲首先推出DMDHEU(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美国建议用URON(乌龙)[11-12]。此外还有TF(三嗪酮)[13]和PU[14-15](丙烯脲)等都具有很好的耐氯性能。它们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除上述环脲类整理剂外,氨基甲酸酯类的耐氯性也是很好,更适用于漂白织物的免烫整理。但从耐氯性能对染料日光牢度无不良影响以及结合价格综合而论,以DMDHEU为较好;同时DMDHEU还可用于耐久压烫整理;所以.DMDHEU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必须指出:由乙二醛衍生物作整理剂要完全不泛黄,以及DMDHEU完全不吸氯,在熨烫中丝毫不会产生损伤是不可能的,不过都在极小范同而已[16]。

2、改进免烫或洗可穿性:

提高抗皱整理剂的施加量,可使棉织物的干抗皱完全达到合成纤维织物的水平,但其洗涤后,尤其是转笼烘干的,其洗可穿和免烫性能仍有些逊色。究其原因是湿抗皱性较低,其干/湿折皱回复角约为1:0.85~0.9。粘胶织物干/湿折皱回复角比约1:0.65~0.75。所以提高湿折皱回复角(即湿抗皱性)是免烫整理的关键。

鉴于传统的轧-烘-焙工艺(干态交联)很难达到较好免烫水平。人们开发了提高湿抗皱性的湿交联新工艺。如Belfast(或Bel-O-fast)工艺是用环氧氯丙烷;Teb-x-cell工艺是用三硫酸酯乙基锍二钠内盐;Ganalok工艺是用二乙烯砜。它们与纤维素的反应可能是按下式进行。

上述工艺整理产品的湿抗皱性极为良好,可是干抗皱性较差,仍达不到洗可穿要求,须二步工艺,因湿处理是碱性催化,不能与干交联的酸性催化合进进行。经试验表明:二步法工艺,以织物先进行干态抗皱整理,再进行湿态抗皱整理为好;因为在引入湿交联时,干交联已全部展开。在洗涤时,两种交联全部展开,共同对湿态抗皱性作贡献。以致织物的洗可穿性能会优于先湿态抗皱后干态抗皱整理的同样织物。

由G.C.Tesoro为首的科研小组,于60年代推出了砜类交联剂。其中BHES(二羟乙基砜02S[CH2CH2OH]2),经轧-烘-焙工艺整理后,整理棉织物的干/湿抗皱回复角均达到很高水平。作者与同事们曾在1963年进行过BHES的合成和应用工艺研发工作,开发的产品名为“洗又新”(Ever Smart)[17],先后约有1000多万米纺织品出口外销,并赢得很高声誉。后因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干扰等客观原因,未能继续生产下去。但此工艺也确实流程较长,管理也稍麻烦,漂白产品又须经双氧水复漂等问题。可是,BHES仍不失为一只良好的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根据作者试验结果,其干/湿折皱回复角基本相同,甚至湿折皱回复角会更高些。至今,日本仍有它的商品在出售。

3、改善免烫整理的手感

改进抗皱整理织物的手感,早在1940年以前已有提议[18-19]。最初在浸轧液中添加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乳液,以及聚醋酸乙烯乳液等[20]。有较大影响的添加剂聚乙烯乳液[21]和有机硅乳液[22] 是50年代后期才开始应用。

(三)耐久压烫整理

免烫整理的织物,经洗涤后具有良好的免烫性,这仅是生产洗可穿服装的第一步,由它缝制成的服装,如水洗后,在接缝或边缝等处仍可能产生皱纹,或褶裥变形或消失,则仍是不满意的服装。

耐久压烫整理不是一个新的想法,抗皱整理工业化生产后,人们就开始尝试生产洗可穿服装了,如1955年Koret就将棉布浸渍含有机胺盐酸盐的脲醛溶液后,在低温下仔细烘干,防止树脂固着。烘干后成为化学处理的敏化织物,经裁剪缝制成服装,再压烫或焙烘,以保持压烫效果的持久性,这就是后来的著名的Koretron工艺的雏型[23-24]。

最初(1956~1957)的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是在干洗设备上生产的,棉织物浸渍DMEU和金属盐催化剂溶液后,离心机甩干,低温烘干,最后用热熨斗或热压头压烫机,热处理(焙烘),使压烫效果保持耐久性幢[25-27]。据文献介绍,当时,美国棉业委员会和美国农业部南方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曾从事类似的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的生产[28-29]。

直至1964年,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方面的进展是很少的,但自Koretl964年介绍了延迟焙

烘法“Koretron”工艺后,耐久压烫服装的重要性才引起人们莫大的关注。而A.Fisher[30]指出:相催化剂在耐久压烫服装中,可减少织物上整理固着量,以及R.M.H.Kallman[31]等人证明:应用DMEC(二羟甲基氨基甲酸乙酯)的敏化织物,生产耐久压烫服装的优点。

其间,耐久压烫整理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为了高性能洗可穿服装,在洗后的高度免烫性,需增加抗皱(免烫)整理剂施加量。那样的话,棉织物的强力会达到不可使用的程度:二是服装生产厂不愿意装备压烫后的焙烘设备,这却是取得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性能所必须的;三是还有与之配套的缝纫机、缝线等方面改进也需要时问。这些问题到1964年初才得到基本解决。许多服装生产厂决定,先用涤棉混纺织物开始生产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棉织物的耐久压烫和洗可穿服装是90年代才重圆旧梦的[32]。

延迟焙烘(或称后焙烘)工艺,其流程如下:

半制品→浸轧交联剂溶液→予烘拉幅→烘干→冷却→打卷→裁剪→缝制→压烫→焙烘→成品

延迟焙烘工艺中最重要的是要选用合适的整理剂(或交联剂,如:DMDHEU、DMEC等)和配套催化剂及添加剂。织物浸轧后予烘、拉幅烘干成敏化织物。在予烘拉幅烘干过程中,棉织物的含水量(或称含湿或含潮率)不应低于7%,涤棉(65/35)混纺织物不应低于3~4%。拉幅落布经冷却(冷风或冷水辊筒)后,分批打卷备用。

服装的压烫、压烫机的温度一般在130℃~190℃之间,可调视织物而定。典型的压烫周期汽蒸5秒钟,压烫10秒钟和抽真空5秒钟。若有适当的热压烫温度,也可将压烫时间缩短到5秒钟的。可是,采用较高压烫温度,在涤棉混纺,特别是纯合纤织物可能会引起某些分散染料升华,使服装的其它部分沾色。

服装的某些部分由几层布组成,纺织纤维是热的不良导体,以致必须适当延长焙烘时间(10~15分钟),保证内外层织物充分焙烘。服装通常采用专门设计隧道式焙烘机,将服装放在衣架上,衣架挂在循环运行的传动链条上,缓慢地连续通过一个长隧道,由循环热风加热到焙烘温度,但热风速度要小,防止服装过分飘动和造成折皱,在出焙烘机前用冷风冷却。

在此期间,美国棉花公司着手研发服装耐久压烫整理的甲醛气相法整理(VP)新技术己基本过关,为成衣的化学整理开拓了新领域。

(四)低甲醛整理

由达到防缩抗皱要求,走向免烫(或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的洗可穿服装的发展,是整理织物的抗皱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可以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的变化中明显表现出来。如未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120~130°,则防缩抗皱整理后折皱回复角可达200~220°,免烫整理后为240~280°,耐久压烫整理后为280~300°。按诸经验:织物整理后折皱回复角每提高20°,则织物断裂强力约相应下降7%;耐磨损性下降幅度可能要更大些,手感和吸湿性也有类似的恶化关系。这是由于抗皱性的提高是增加交联剂的施加所致之故。

随着织物上交联剂施加量的增加,首先,由储藏这类纺织品仓储工人和制衣工人纷纷反映整理织物会释放刺激的甲醛气体,影响他们的健康。而后,一些家庭主妇也纷纷提出衣橱里也出现有刺激性的气体。以致这类化学整理的纺织品的释放甲醛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国家。1972年,日本通产省提出了各类纺织品最高允许释放甲醛含量,1973年10月12日通过了“家用产品有害物质控制法”,即112号法案。根据112号法案的授权和规定,厚生省于1974年10月发布了第34号令,确定甲醛为有害物质,并具体规定各类纺织品中甲醛的限量,该法令于1975年10月1日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纺织品上甲醛限量的法规,也是当今纺织品释放甲醛限量的雏型。而后,欧美各国和一些著名品牌服装厂商也陆续出台相应的释放甲醛限量规定。

在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的制抑下,化学整理纺织品的释放甲醛量很快下降,如1963年时约为3500ppm,1968年约为2500ppm,1971年为1500ppm,1981年约为500ppm,1983年

约为300ppm,1990年约为100ppm。据文献介绍:直至1994年英美两国服装工业对各种服装的释放甲醛限量仍为500ppm[33]。

降低免烫整理和耐久压烫服装上的释放甲醛,首先是要选择耐水解性能好的交联剂,其次,是优化整理工艺的技术的各参数。如交联剂和催化剂的用量、焙烘条件等,并在加工过程中予以控制[34]。

对N-羟甲基型交联剂而言,将N-羟甲基进行醚化改性是主要途径,其中以甲醚化为最普通,而且醚化程度的高低也有讲究[33]。在80年代中期,出现称超低甲醛交联剂商品,据称整理织物的释放甲醛量可低于100ppm,这类交联剂可能是多元醇充分醚化产品。其次,在处方中拼混一些无甲醛酰胺类交联剂DMeDHEU(系二甲基脲与乙二醛缩合物,学名为1,3-二甲基,4,5-二羟基乙烯脲),以及选择有利于提高抗皱性的弹性体(如聚氨酯弹性体和有机硅弹体性等)。

另外,早在60年代就被研究过的多羧酸类交联剂,由于引进新催化剂——次磷酸盐类,极大的提高了交联效率,整理产品也完全能达到免烫整理的水平。其中可以BTCA(1,2,3,4-丁烷四羧酸)为代表,CA(柠檬酸)和聚多羧酸等都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由多羧酸与纤维素的酯交联与N-羟甲基与纤维素的醚交联两者的性能比较,已在拙作中作了详细的分析[33],这里不再重复。由于多羧盐整理成本,浸轧液PH值低的限制性、工艺的稳定性和废水的富磷等问题,多羧酸免烫整理也只是吹来了一阵清醒的无甲醛整理的轻风,尚未能动摇低甲醛整理的基业。

(五)多元化免烫整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环保声浪席卷全球,特别是欧洲出台了具有商业产品标准性质的ECO-TEX标准100,给以甲醛衍生物的免烫整理纺织品套上一道无形的紧箍咒,给无甲醛整理产品开出了一张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但从目前情况看来,无甲醛交联免烫整理要在市场上占一席之地,恐还需些时日。

可是,与生态环保意识结伴同行的纺织品,在崇尚自然流行趋势的推动下,天然纤维纺织品风迷环宇,以及人们消费的个人化趋势日益强盛的市场需求下,客观上促使免烫整理走向多元化方面的发展。其次,社会背景也给化学整理发展施加影响。例如:美国在90年代以来,开始流行星期五可不穿正装(即西装)上班,这样不会拘束,上下级之间也显得较为融洽。同时,消费者希望有一种适应多种场合的服装,即上班、开会、上街和参加聚会等都能穿。既简朴又不寒酸,

且比较舒适,则延迟焙烘法整理的纯棉西裤、衬衫和裙子等产品,恰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日本市场也很快地接纳了这类产品,洗后不熨烫的纯棉西裤的裤缝仍毕挺,衬衫不皱,可随便穿而价格合理的商品。

1994年美国纺织品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AATCC)召开的国际年会以“不皱整理”(Wrinkle-free)为主题,表明免烫整理是全世界染整行业中的热点。这种整理在日本称谓“形态稳定”(Form Stability)或“形状记忆”(Shape Memory)整理。其实,这是耐久压烫整理棉织物的东山再起而已。据NPD(National Product Diary)资料:男士纯棉不皱整理的服装,1995年上半年的销售与1994年同期比增加了80%。日本商界也认为:80%的衬衫市场被这类产品占领了。从技术上看,由于美国农业部门经多年来提高棉花品质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棉纤维的长度和强度(克/旦)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棉织物进行耐久压烫整理创造了良好的基础[33]。

但是,市场要求提供薄型的高度免烫性和服用性的高端衬衫棉织物,原有的免烫整理技术也遇到了麻烦,于是潮交联工艺、温和(低温)焙烘工艺就应运而生,美国棉花公司的专家也提出了“强韧棉”(Tough Cotton)[35]工艺。

早在应用氨基树脂初缩体时,不仅赋予纤维素织物防皱和尺寸稳定性,也曾用于生产耐久折痕和褶裥,同时与机械整理结合,使机械整理效果获得了耐久性。如轧光、电光、轧纹、拷

花等和九十年代的油光整理。而采用反应性交联剂以来,更多的是与功能性整理剂混拼产生各种多功能整理产品,例如免烫、防污及去污整理织物,免烫、防紫外线整理织物,免烫、抗菌、驱螨整理织物等等。

为顺应市场服装款式迅速更新的需要,成衣免烫整理作为服装生产的深加工,国内外已有10年多的时间了。服装的VP法生产的耐久压烫整理,继日本东洋纺公司之后,于1996年在我国宁波雅戈尔公司也落地开花了。(全文未完待续)

11种方法去除甲醛

11种方法去除甲醛 2013年07月26日07:12 新浪健康博客我有话说(23人参与) 1、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植物源空气净化液 AQ空气净化喷雾植物源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技术,从意大利黑杨、山刺槐、粉花苦楝等植物中精炼萃取其有效成份倍半萜多酯类、醇类化合物,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净化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60分钟内杀灭率高达99.9%。并有效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毒气体。即时分解,无二次污染。可入口入眼。 3、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其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4、活性炭吸附 南开大学专门研究活性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活性炭的使用初期确实有效果,因为孔隙具有吸附势,是靠碳分子与被吸附分子的引力而形成的,孔径越小,吸附势越强。另外,按照分子运动理论来说,一切物体均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有间隙,同时又处于永不停息漫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分子间相互碰撞很频繁。从有关资料显示来看,在标准状态下,甲醛分子的自由运动速度约为450米/秒,一个甲醛分子与其他分子每秒要碰撞109次。此时,碰撞分子的直径与活性炭孔隙如果匹配,即被吸附了。无论是传统的活性炭,还是炒得比较多的改性活性炭,由于其孔隙过大,吸附能力都有限。 阳光最高温度才50摄氏度左右,只能蒸发水分等。吸附在活性炭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完全挥发掉,炭的吸附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因此暴晒更多的是去除活性炭中的水份。不能恢复其吸附性能。

防皱整理

防皱整理 1引言 防皱整理最早是用于对纤维素纤维的加工。纤维素纤维特别是棉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质,但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能力,以模仿毛织品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折皱整理。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能力的衡量方法很多,例如取一定尺寸的矩形布条,使之对折,并用重锤压一定时间,然后去压,并设法使折缝两侧的一-翼与地面保持垂直,待回复一定时间后,测定折缝两翼间的夹角,称为折皱角或回复角,也有用回复角或两翼间最大距离对180°,或试样原长的百分率来表示织物的防皱性,称为回复度。织物的回复角越接近180°或两翼间的距离越接近试样原长,防皱性越好。 由于合成纤维的迅速发展,在衣用织物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大,除了具有洗后不易起皱的特性外,对经一定温度压烫后的服装所产生的折缝,也不会因为洗涤而消失。为了使棉织物能具有合成纤维织物的这种优良性能,于是在防皱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棉织物免烫(或称“洗可穿”)和耐久压烫(简称PP或DP)整理。 天然蛋白质纤维如蚕丝和羊毛织物的弹性,虽然都比纤维素织物优良很多,但是与合成纤维的织物相比,不论是真丝织物还是羊毛织物在湿弹性和耐久定型性能,以及湿、热条件下的防皱性都不如合成纤维。因此,近20年来,对真丝织物的免烫整理和羊毛织物的防皱和耐久压烫整理,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2折皱形成的原因 织物上折皱的形成,可以简单的看作是由于外力使纤维弯曲变形,放松后未能完全复原所形成。纤维的弯曲可看作与直棒的弯曲一样,中心区域不受影响,外层受到拉伸,而内层受到压缩。纤维内个区域,随所受应力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拉伸或压缩变形。拉应力和压应力的方向相反,但导致纤维中基本结构单元的变化是相似的。当外力除去后,随纤维的品种,外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而有不同程度的回复。经过研究发现纤维从弯曲状态中的回复性能,与它的拉伸回复性能有这某种对应关系。 织物的防皱性高低,便可近似地以纤维的拉伸应力-应变性能来衡量,而纤维的应力-应变性能,则与纤维的化学结构和超分子结构有关,也就是说,织物的防皱性主要决定于纤维的本性。当然纤维的其他因素如长度、细度、卷曲度等,以及纱线和

十一种除甲醛方法大全(20200422094407)

十一种除甲醛方法大全 1、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 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 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 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其 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对于某些商家宣传的,甲醛溶解酶通过渗入到板材之中,将有害气体清除的原理,更是不可信,很多板材生产过程中都是经过高湿高压,而且往往表面还贴皮,甲醛清除剂如何才能渗透到内部去呢? 3、活性炭吸附 南开大学专门研究活性炭的李老师说,活性炭的使用初期确实有效果,因为孔隙具有吸附势,是靠碳分子与被吸附分子的引力而形成的,孔径越小,吸附势越强。另外,按照分 子运动理论来说,一切物体均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有间隙,同时又处于永不停息漫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分子间相互碰撞很频繁。从有关资料显示来看,在标准状态下,甲醛分子的自由运动速度约为450米/秒,一个甲醛分子与其他分子每秒要碰撞109次。此时,碰撞分子的直径与活性炭孔隙如果匹配,即被吸附了。无论是传统的活性炭,还是目前炒得比较多的改性活性炭,由于其孔隙过大,吸附能力都有限。 李老师否定了市场上宣称的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后晒一晒可接着使用的说法。他认 为。“阳光最高温度才50摄氏度左右,只能蒸发水分等。吸附在活性炭中的污染物不可能 完全挥发掉,炭的吸附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 许多产品宣传可以快速高效去除甲醛,如某品牌活性炭可“6小时甲醛清除率 92.9%……”等,李老师认为存在严重夸大,“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活性炭是靠孔隙被 动吸附,其吸附空气中有害物质必须依靠空气作为媒介,但室内的空气流动性较差,活性炭在短时间内难以吸附距离较远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且家装中的甲醛释放3到15年才可能干净,它怎可能有这么大的清除效果呢?由于活性炭本身吸附能力有限,而且板材等家具中的甲醛一直不断的向外释放,所以很多消费使用活性炭后都感觉不出效果来,就是这个原因。想早点入住新房的消费者,靠活性炭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环保无甲醛免烫剂-形态安定整理剂-形态记忆整理树脂-防皱免烫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洗可穿抗皱整理剂

免烫(抗皱)整理的技术进步与现状(二) yd11311 杨栋樑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 四、免烫整理新工艺现状 二十一世纪以来,免烫整理由于适应市场需求,要开发高支薄型衬衫面料,在传统轧烘焙工艺基础上,陆续开发一些新工艺技术,现按其先后作简要的介绍于后。 (一)潮交联 潮交联是纤维素纤维在部分膨化状态(即织物上含有一定水份的情况)下,低温时免烫整理剂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的整理工艺。潮交联工艺能赋予棉织物较好湿抗皱性,中等水平的干抗皱性,而其免烫等级较高;同时,整理后耐磨性和强力损伤较少,近年来在衬衫面料等薄型高端产品方面的应用,已受到业界同仁们的青睐。但潮交联有工艺流程长,生产效率低(间歇式),工艺难以控制等方面的缺点。由于潮交联工艺生产中应用日益增多,一种连续化新工艺也已问世, 兹一一简述于后。 1、间歇式潮交联[36-39] 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轧液率65-75%)→烘干(80-90℃,织物含潮量8-10%,布温约30℃,打卷用塑料膜包裹)温室25-30℃,转动堆放(16-24hr)→水洗→中和皂洗(纯矸10-15g/L、洗涤剂2-3g/L,50-60"C)→水洗→酸洗(1~2g/L HAC)→水洗→烘干→如需要可再进一步风格化处理(柔软和/或予缩)。 浸轧液组成: 醚化改性2D(以40-45%有效成份计) 180—240g/L 催化剂 40~65 g/L(一般为交联剂量的25~38%,用量须优化选定) 柔软剂 40 g/L 纤维保护剂 40 g/L 浸轧液.PH值 1.5-2.5 注意事项: (1)潮交联工艺,应选用耐水解的醚化改性2D的免烫整理剂品种。例如Arkofix NDL Liqconc(科莱思)、Fixaprert FR.ECO(巴斯夫)、超低甲醛免烫整理剂LF(斯恩特精化)、N-BD 潮交联免烫树脂(石家庄联邦科物化工)等,以及柔软剂、添加剂等也须耐酸性。 (2)影响潮交联整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免烫整理的浓度、堆置的时间和浸轧液的PH 值等。由于各商品整理剂的性能有些差异,应事前做好合适工艺技术条件的优化。例如:超低甲醛免烫整理剂LF,在21s321s(27.8327.8tex)平布上应用,经优化试验推荐的技术条件为:LF为200g/L,堆置时间24hr,浸轧液PH值为2.0(由磷酸调节),催化剂用量30%(对LF量计)(MgCl226H20)。Fixapret F-ECO潮交联工艺的优化技术条件是:F-ECO 200g/L,堆置时间24hr,以MgCl226H20 25%并加入1.8M HCI 30 mmol/L,推荐烘干温度为80℃。 (3)由于潮交联浸轧液PH值较低,应注意对染料色光影响。 2、湿蒸免烫整理 原上海第二印染厂科研开发的同志们,在2003年上海印染新技术交流研讨会上,宣布该厂在自制的湿蒸样机上,已成功开发了湿蒸免烫整理工艺。其实,这是开创了潮交联的连续生产新工艺的先河[40-41]。通过40多个品种小批量试生产(以薄型织物为主),有40s、50s、80s和120s平纹和卡其织物,其中部分产品经上海英之杰检验公司测试,全部产品免烫性达到3.5级;经洗涤5次后,30%产品免烫仍为3.5级,40%产品免烫为3.2级,30%产品免烫为3.0级,明显比常规工艺(轧-烘-焙)工艺好。湿蒸免烫新工艺已生产高档衬衫面料(如50s 350s,144380斜 纹:80s/2350s,144376色织府绸)出口去欧洲。 批量生产时,采用科莱思公司快速反应型Arkofix NEC及其配套催化剂,保证产品的释放甲醛符合环保要求,又有极好免烫性和耐洗性。 湿蒸免烫工艺流程:(42) 多浸一轧(轧液率.55-60%)→湿蒸(130"C,湿度37±2%,3min)→皂煮平洗→烘干→柔

甲醛治理十二种方法

甲醛治理的十二种方法 1、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植物源空气净化液 植物源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技术,从意大利黑杨、山刺槐、粉花苦楝等植物中精炼萃取其有效成份倍半萜多酯类、醇类化合物,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净化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60分钟内杀灭率高达99.9%。并有效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毒气体。即时分解,无二次污染。可入口入眼。但是主要功效是在杀菌抑菌上,且只能短时间治理甲醛,对于甲醛还是治标不治本! 3、甲醛清除剂或纳米除醛酶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其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4、活性炭吸附 南开大学专门研究活性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活性炭的使用初期确实有效果,因为孔隙具有吸附势,是靠碳分子与被吸附分子的引力而形成的,孔径越小,吸附势越强。另外,按照分子运动理论来说,一切物体均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有间隙,同时又处于永不停息漫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分子间相互碰撞很频繁。从有关资料显示来看,在标准状态下,甲醛分子的自由运动速度约为450米/秒,一个甲醛分子与其他分子每秒要碰撞109次。此

甲醛治理流程与除甲醛方法

甲醛治理流程与除甲醛方法 甲醛治理流程 很多新房装修的朋友们想除甲醛,但很多朋友并不知道新房除甲醛的流程,今天,草源绿环保就给大家讲讲新房除甲醛的正规流程! 首先,新房装修好以后,业主应将家私全部购买齐全,请家政公司将新房清扫一遍,然后联系除甲醛公司,跟除甲醛公司确定好施工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再次,除甲醛公司会要求业主先关闭门窗12个小时,目的是为了除甲醛之前的甲醛检测,在除甲醛之前,正规公司都会做一个甲醛检测,判断室内甲醛的含量,工程师再根据含量确定除甲醛的施工方案。 除甲醛工程师根据施工方案开始施工,一般的施工步骤分为四步,第一步是使用甲醛清除剂清除污染源表层和空气中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第二步是使用植物提取液渗透进污染源的内部,捕捉分解污染源内部的有害气体,第三步是在污染源表面喷涂上光触媒,长期分解有害气体,第四步是进行密闭熏蒸,极大限度的去除室内有害气体和异味。 施工完成后,工程师需要告知业主开灯三天,保证光触媒的正常反应。如何除甲醛的小窍门 装修后如何去除甲醛?新房装修后,油漆、家具等会是新房内产生大量的甲醛。如何去除这样甲醛,就成为入住新房前必须要做的事情。要想身体健康,甲醛忽视不得。装修后如何去除甲醛?看生活达人为你分享常见的小窍门,很简单的小

妙招,轻松去除室内的甲醛,还你健康的家居空间,赶紧来学习吧。 一、室内有甲醛怎么办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居家清洁干爽,避免使用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日常用品,在家中最好不要吸烟,厨房烹煮食物时要使用排油烟机。家中应减少饲养宠物及大面积铺用地毯,以免导致过敏。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为三至十五年,不是通过养绿色植物或者开窗能风就能解决得了。因此,对各类人造板材进行甲醛清除,是解决装修污染的重点,也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装修后如何去除甲醛 2、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净化室内空气中甲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根据自己室内空气污染情况选择使用。 装修后如何去除甲醛 一是物理吸附技术。主要是各种空气净化器,我国已有些厂家生产净化器产品,但大多数厂家仍然是生产机械过滤、臭氧和空气负离子发生器。这类产品主要吸附空气中的悬浮物,对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1、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有一定吸附作用。 2、有害气体吸附器、家具吸附宝:可以对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催化分解。 3、除味剂和甲醛捕捉剂:在装修工程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人们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室内空气中喷洒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捕捉剂,或者使用一些能够立即清除异味的制剂。用这些方法只能对游离甲醛有清除作用,无法对根本的人造板材释放出来的甲醛有效。还有一类甲醛清除的方法是采用封闭的原理,直接用于家具的表面,用这种甲醛清除剂后,会在家具表面留有透明或

11个除甲醛最有效方法

11个除甲醛最有效方法最后一个超赞! 大家都知道甲醛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有多大,特别是在刚刚装修过的房屋里,甲醛是很容易超标的。为了能够去除甲醛,人们都想了很多除甲醛的方法,但是有些除甲醛方法却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一下十个除甲醛最有效方法有哪些。 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但是同时也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原料,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避免不了甲醛的。特别是我们刚刚装修过的房子还有新买的家具,都残存着大量的甲醛,危害着我们及家人的身体健康。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11个除甲醛最有效方法,帮助大家去除甲醛。 №1_除甲醛方法:通风法 对于刚刚装修过的房子,甲醛浓度一定很高,所以一定要进行室内通风。将房间里的门窗都全部打开,让室外的空气与室内的空气相互流通,让甲醛等有害气体排放出室外。通风时间最好在3-6个左右,再入住新房比较的安全。 №2_除甲醛方法:植物吸附法 很多的绿色植物都有很好的吸附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吊兰、虎尾兰、仙人掌、常春藤等,不仅将甲醛吸附,还能美化我们的房间。 №3_除甲醛方法:水果去味法

甲醛常常会散发出一种很刺鼻的气味,让我们无法忍受。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橘子皮或者是菠萝皮切成小块,放在房间每个角落或者是有味道的家具中,这样水果的香味就会掩盖住刺鼻的异味,让我们不再受到异味的困扰。 №4_除甲醛方法: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是很多人都公认的吸毒小帮手,由于活性炭具有孔隙多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吸附和分解甲醛。并且活性炭在吸附甲醛的时候不会对室内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是在一定时间活性炭会饱和,所以要及时的更换。 №5_除甲醛方法:甲醛清除剂 甲醛清除剂是利用化学反应来除甲醛,将甲醛清除剂喷洒在甲醛超标的家具表面上,可以降低甲醛的毒性,将甲醛氧化成甲酸。但是甲醛清除剂容易对环境造成第二次污染,所以还是需要谨慎的选择。 №6_除甲醛方法:光触媒去甲醛 光触媒在光的光合作用下,会产生出活性氧,可以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具有极强的除臭、杀菌、防霉、净化空气的功能。所以,光触媒是一种最优质的除甲醛方法。 №7_除甲醛方法:空气净化器

免烫树脂整理剂,环保无甲醛免烫剂,无甲醛防皱剂,洗可穿抗皱整理剂

多元羧酸无甲醛免烫整理工艺因素探讨 高介平田恬朱镇方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选用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进行那纯棉织物多元羧酸防皱免烫整理,初步探讨影响整理效果的工艺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无甲醛免烫整理多元羧酸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工艺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对纺织品和纺织化学品在穿着和使用中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对服装的要求除了追求穿着舒适和料理简便外,非常重视纺织品的安全性。纯棉高支府绸用作高档的衬衫面料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其易皱、易缩水,为了提高纯棉高支府绸的产品档次,对其进行无甲醛免烫整理显得尤为重要。 用于织物防皱免烫整理的防皱整理剂品种较多,目前大多应用的是酰胺和甲醛的初缩体,特别是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2D)及其衍生物,这类防皱整理剂整理后的织物,虽然有较好的防皱免烫效果,但整理后的织物上含有游离甲醛,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国际上对织物含游离甲醛残留量的标准越来越严。本文选择1,2,3,4-四羧酸丁烷(BTCA)和聚马来酸为抗皱主体,以氧化锌包覆纳米二氧化钛固体超强酸为催化体系的性能和应用工艺作一些探讨。 一、无甲醛免烫整理剂 多元羧酸无甲醛整理剂用于棉织物整理,在60年代中期就有人研究。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Welch、Andrews BAK、Yang等人研究用磷酸盐作为多元羧酸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发生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免烫性能有所提高,耐洗牢度得到改善,即使在碱性条件下洗涤,酯键也不易水解。这一突破促使多元羧酸作为无甲醛整理剂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进展。多元羧酸的品种较多,已研究用于织物的有十多种,其中研究得最多,整理效果最为突出的是1,2,3,4-四羧酸丁烷(BTCA)。 BTCA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不含任何游离和结晶态的甲醛,用四羧酸丁烷(BTCA)整理织物不易泛黄,色变较小,弹性好、耐洗,但成本较高(价格约是 2D树脂的十倍)。BTCA与纤维的反应历程为,BTCA脱水成酐,然后与纤维分子发生酯化反应,在纤维大分子之间产生交联作用。 此外也有采用聚马来酸(PMA)、柠檬酸(CA)为整理剂的。马来酸酐在轧-烘-焙的工艺中能自身聚合,同时在催化剂作用下还能与其他单体共聚,或与纤维上的-OH和-NH2交联;柠檬酸(CA)是α-羟基酸,在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在焙烘过程中,一方面羧基脱水成酐,同时,羟基与临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受热脱去而成乌头酸(丙烯三酸),并可进一步脱去二氧化碳形成衣康酸(甲叉丁二酸),乌头酸和衣康酸都是不饱和酸,由于它们分子结构中不饱和链的存在,在加热焙烘过程中,使织物泛黄变色。采用聚马来酸和柠檬酸混用,一方面可提高防皱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织物的黄变。 本文选择1,2,3,4-四羧酸丁烷(BTCA)以及聚马来酸和柠檬酸(TMPA/CA)作为交联剂进行试验。 二、催化剂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 什么是人造板甲醛清除剂 涂刷或喷涂于人造板或人造板制品上,具有捕捉并清除人造板释放的游离甲醛的能力,从而长期控制人造板甲醛释放的水溶性液态产品,称之为人造板甲醛清除剂。 上述定义概括了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的性能、用途、以及产品安全。 中文名:人造板甲醛清除剂 功能:用于清除处理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的长期甲醛污染 形态:液体 特点:安全高效、长效不反弹 保质期:三年 检验依据:《人造板用甲醛清除剂清除能力的测试方法》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的原理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为中和反应原理,也称高分子聚合反应。 在常温条件下,涂刷在胶合板或细木工板的表面,有效成分借助水的渗透力,进入板材表层的木材纤维中,水分蒸发后,有效成分在表层木材纤维中形成均匀分布,当遇到脲醛树脂胶中游离出来的甲醛后,即捕捉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可逆的无毒无害的大分子树脂,从而将游离甲醛固化在人造板木材纤维中,阻绝了甲醛污染。这样,不仅从源头上根治了人造板的甲醛污染,而且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只要在人造板表层的木材纤维中,还存在没有参与反应的有效成分,那么,与游离甲醛的聚合反应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从而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的性能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的性能就是有效控制人造板的甲醛释放,从而防治人造板造成的室内甲醛长期污染。 《人造板用甲醛清除剂清除能力的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就是对人造板甲醛清除剂这一性能的验证标准。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中指出:“针对甲醛的种种危害,很多相关生产行业先后出台‘对甲醛零容忍’宣言,从而使得林林总总、形式多样的甲醛清除剂应运而生,究其基本原理,均为在一定条件下与甲醛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稳定的新物质。但是,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种类众多,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厂家过度夸大使用效果,蒙蔽消费者,…,因此,一种有效地评价方法亟待建立,以有效规范人造板甲醛清除产品市场”。 如何规范呢?就是要从产品的性能入手,因此,国家标准名称是“清除能力的测试方法”,抓住的正是产品性能的测试指标。 这个指标包括两个:一个是“清除率”,即使用产品一天后的甲醛清除率;一个是“清除稳定性”,即使用产品7天之后再次检测,检验7天后清除甲醛效果的稳定性。 “清除率”考察的是产品对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是否有清除效果; 而“清除稳定性”考察的正是产品是否具有长期控制人造板甲醛释放的效果。 用“清除率”检验产品对人造板甲醛是否有效,从而排出目前市场上占绝大多数的“空气净化用甲醛清除剂”; 而“清除稳定性”,才是检验是否是合格的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的唯一指标。 因此,“清除稳定性”是检验人造板甲醛清除剂,规范人造板甲醛清除剂产品市场的核心与关键指标。 人造板甲醛清除剂的用途

11种方法去除甲醛

---------------------------------------------------------------最新资料推荐------------------------------------------------------ 11种方法去除甲醛 11 种方法去除甲醛导语: 新装修的房子甲醛气味十分重,对甲醛气味比较敏感的估计都能被那股甲醛味熏倒,新装修的房子有这么大的甲醛味,真是苦恼死了很多人!下面小编就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借鉴一下,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 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AQ 空气净化喷雾植物源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技术,从意大利黑杨、山刺槐、粉花苦楝等植物中精炼萃取其有效成份倍半萜多酯类、醇类化合物,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净化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 60 分钟内杀灭率高达%。 并有效分解甲醛,苯、TVOC 等有毒气体。 即时分解,无二次污染。 可入口入眼。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 1 / 8

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 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 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 其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南开大学专门研究活性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活性炭的使用初期确实有效果,因为孔隙具有吸附势,是靠碳分子与被吸附分子的引力而形成的,孔径越小,吸附势越强。 另外,按照分子运动理论来说,一切物体均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有间隙,同时又处于永不停息漫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分子间相互碰撞很频繁。 从有关资料显示来看,在标准状态下,甲醛分子的自由运动速度约为 450 米/秒,一个甲醛分子与其他分子每秒要碰撞 109 次。 此时,碰撞分子的直径与活性炭孔隙如果匹配,即被吸附了。 无论是传统的活性炭,还是炒得比较多的改性活性炭,由于其孔隙过大,吸附能力都有限。 阳光最高温度才 50 摄氏度左右,只能蒸发水分等。 吸附在活性炭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完全挥发掉,炭的吸附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

防皱免烫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无甲醛防皱剂,无甲醛防皱整理剂,低甲醛洗可穿免烫树脂

无甲醛免烫(又称“洗可穿”)整理剂SRD787是本公司针对于棉、麻、人造棉及其混纺织物开发的耐久压烫整理剂。主要成分采用多元羧酸BTCA,它可与纤维素上的—OH发生反应,发生共价交联,加强了纤维间的侧向作用力,减少了纤维分子间的滑移和运动,使织物不易变形。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平滑性和抗折皱保持性;洗后免烫;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缩性能;提高织物色牢度,减少起毛及表面变形;无游离甲醛;高温下不黄变。目前已广泛用于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职业装、窗帘、床单等。测试证明:经过SRD787整理的织物,褶皱回复角可达200°C以上,平挺度在3.5级以上,强力保留率在70%以上。韩笑 纯棉薄织物的免烫整理剂的应用研究 黄恩波展义臻三元控股集团杭州天瑞浙江杭州311221 【摘要】采用浸轧烘的方法对纯棉薄织物进行整理,比较了免烫整理剂A和B的整理效果,结果显示免烫整理剂B免烫性能优良。通过采用添加剂M,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整理配方:树脂整理剂B 45 g/L,催化剂B 15 g/L,添加剂30 g/L,保护剂40g/L,含硅柔软剂10g/L,醋酸0.3g/L,整理后织物上甲醛含量释放都小于75ppm,符合生态加工的低甲醛整理要求。 【关键词】纯棉薄织物免烫整理剂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染整加工技术的发展,对制作服装面料的纯棉纺织品,提出了抗皱、免烫和洗可穿的要求。对于纯棉厚织物,因织物的基础强力较高,整理后虽然强力下降,但并不影响服用性能,所以很多免烫整理工艺都能满足要求;而对于纯棉薄织物,由于基础强力的绝对值较低,需要制订合适的免烫整理工艺,才能使整理后的织物,既达到平整度要求,又保留足够的强力[1]。 现阶段用于免烫整理的树脂,由于甲醛含量的要求,现在大多采用醚化2D树脂。但通过试验发现,纯棉薄织物如果单用醚化2D树脂进行免烫整理,由于交联时,高温和酸性催化剂会促进纤维素大分子降解。因此,织物强力下降与平整度指标这一矛盾很难协调,即免烫效果越好,强力下降越强烈。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传统浸、轧、烘工艺的基础上,尝试对自己使用的树脂作一下选择,达到同样效果的平整度下尽量减少撕拉力损失。然后,选用一种能产生交联效果的添加剂,与树脂复配使用,利用其良好的自交联成膜性,取代一部分树脂,以提高织物的平整度和织物强力。 1 试验 1.1 试验材料 1.1.1 织物 40/40 133×72纯棉府绸,40/40 133×100纯棉防羽布 1.1.2 化学试剂 免烫整理剂A、B,柔软剂,纤维强力保护剂,渗透剂,催化剂,添加剂M(均由三元集团提供)

慎用衣物防皱整理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f1286264.html, 慎用衣物防皱整理剂 作者:李艳鸣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追求回归自然,崇尚天然纤维,向往穿着舒适和料理简便,为了克服纯棉织物易起皱,洗后需熨烫的缺陷,防皱整理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式。现在市场上的免烫衣服整理剂是以N-羟甲基化合物为主体的整理剂。衣物经过这些整理剂处理后,都不可避免地会释放和残留游离甲醛。 防皱整理剂导致小莉过敏 张先生为了向未婚妻小莉表示自己的爱意,专门在网上为小莉购买了一套靓丽纯棉內衣,同时还贴心地买了一瓶衣物防皱整理剂,目的是让小莉穿得舒心。小莉每次在换洗这套内衣并使用衣物防皱整理剂时,心里总有一股暖暖的情感在流动,找到一个如此细致体贴的男友,她感到很幸福。 可穿了几次这套“幸福”装后,小莉全身就开始发痒,还长出10多个红疙瘩。在医院,医生告诉她,可能是由于穿的内衣导致过敏。后来经过有关部门检测,祸因竟是那瓶衣物防皱整理剂,原来衣物防皱整理剂中的甲醛严重超标!医生提醒说:甲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与过敏,它对黏膜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眼部烧灼感、流泪、结膜炎、嗅觉丧失等病症,甚至可能诱发癌症,所以消费者在使用衣物防皱整理剂时,一定要注意到其甲醛的含量。 国家质检总局前不久公布的服装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有三成以上产品甲醛超标。据业内人士介绍,造成服装甲醛超标的原因在于,为让产品达到“免熨烫”的效果,一些生产厂家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利用含甲醛的树脂衣服整理剂提高产品的防皱防缩能力。 那么衣服防皱整理剂到底能不能用呢?如何用才不致于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防皱整理剂的原理 1919年,英国的F.L.巴雷特用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取得防皱效果;1926年,英国开始用脲和甲醛的初缩体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防皱整理,为化学防皱整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产品的发展,防皱整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脲醛初缩体的防皱整理主要用于粘胶纤维织物,使织物尺寸稳定,缩水率下降。2、50年代中期到60年 代中期,美国开始生产免烫棉织物,在干、湿状态下都有良好的防皱性。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不

甲醛清除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甲醛清除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投资公司

甲醛清除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市场分析预测 第四章建设规划方案 第五章选址可行性研究 第六章项目工程方案分析 第七章工艺技术分析 第八章环保和清洁生产说明 第九章生产安全保护 第十章项目风险说明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安排 第十三章投资规划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项目综合评估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投资公司 (二)公司简介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 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紧跟市场动态,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大数据分析考虑 用户多样化需求,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服务策略的市场及经营体系,并综 合考虑用户端消费特征,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为了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 技术人员激励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 奉行“诚信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将产品 的质量控制贯穿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服务等整个流程中。公 司依靠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品质管理系统,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赢 得了客户的肯定。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28.01万元,同比增长8.87%(939.0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甲醛清除剂生产及销售收入为9913.51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99%。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553.1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20.53万元,增长率19.72%;实现净利润1914.82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6.42万元,增长率26.9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无甲醛抗皱整理剂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广西纺织科技2001年第30卷第1期 刘建薪华载文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无甲醛防皱整理剂的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尤其对水性聚氨 酯抗皱整理剂作了较全面地论述。 【关键词】抗皱整理无甲醛聚氨酯 0引言 各种防皱耐久压烫整理研究最早在19世纪60年代…,那时人们对整理的要求很低,包括耐洗性等都没有特别要求。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整理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整理水平的落后和合成纤维的崛起,人们只对合成纤维发生兴趣,因为天然纤维有其先天性缺陷——易皱。 但到了近期,人们不但注重一些表观的东西。而且越来越注重周围环境对身体健康影响。作为服装是人们时刻最贴近的环境,尤其是内衣,对人体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合成纤维衣着舒适性、手感性和皮肤接触安全性等不如天然纤维,天然纤维的发展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因此,天然纤维的防皱防缩整理已成当今世界纺织整理的发展趋势,随之有许多免烫产品相继出现,如“洗可穿”系列。 织物进行整理的主要方法有【2】:在织物上用乙烯单体接枝,用含有甲醛的试剂交联以及用非甲醛试剂交联,织物进行交联整理主要是织物纤维中的反应性官能团(如一OH,一NH:等)与非甲醛整理剂之间反应,交联成网状,使织物有一定的回弹性而导致有防皱防缩的效果。 抗皱整理,一般是整理剂与纤维发生交联,因而凡能与纤维发生交联而形成网状结构的几乎都可做抗皱剂。近年来研究与开发的无甲醛抗皱整理剂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生物整理剂 生物整理剂主要采用天然物质,如甲壳质、丝素蛋白等。经天然物质提纯改性后对真丝绸进行整理,这类整理剂含有与丝纤维相似的化学结构和组分,如整理剂中含有一定的活性基团,在分子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可以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用丝素对棉进行整理。由于丝素含有较多的疏水性氨基酸,因此丝素整理会降低棉的吸水性,而且交联的形成也会降低整理织物的吸湿性能【引。另外,这种整理剂来自天然,成本低廉,不仅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对人体有保健功能。 为使抗皱效果好,同时其他性能也要求改善或不受影响,一般采用混合整理剂。如采用丝素整理剂和有机硅混合物整理真丝绸b1,能有效提高折皱回复性,改善手感,并且保持了良好吸湿透气性,赋予真丝绸良好的服用性能,同时耐洗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万方数据

消除甲醛的最佳方法目前除甲醛最好的方法

消除甲醛的最佳方法目前除甲醛最好的方法甲醛是一种有毒气体相信大家都会知道,现在的有些人们在新 家装修好没有一段时间就住进去了,这样是很容易就发生甲醛中毒的,今天为大家推荐消除甲醛的最佳方法。 1、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 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玛雅蓝吸附剂 玛雅蓝实际上是以稀土为原料的一种吸附剂,稀土有“工业维 生素”的美称,是我国的一种战略性物资,目前已严格限制出口,是制作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必备原材料。在发达国家,稀土的净化吸附能力很多年前就得到应用,而我国只是近年才开始应用。玛雅蓝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玛雅蓝是将稀土原料经过高温提纯、超声波分散 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微观晶体结构、天然纳米级晶格间隙、高比表面积(孔隙数量多)、高渗透性、以及孔隙表面带有极性等特点,其内部孔隙的孔径在0.27-0.98纳米之间,呈晶体排列。同时具有弱

电性,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直径都在0.4-0.62纳米之间,且都是极性分子,因此具有优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的特点,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而其纯天然的特性又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由于其原材料的价格昂贵,因此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 3、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其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4、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内部孔隙结构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但活性炭三天内就会达到吸附饱和,吸附饱和后,会变成新的污染源向空气中释放有害气体,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害气体污染。活性

低甲醛或者无甲醛在防皱整理中的应用现状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低甲醛或者无甲醛在防皱整理中的应用现状 姓名 所在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染整技术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5-4-22

摘要 低甲醛与无甲醛整理剂是较为理想的防皱整理剂,介绍了防皱整理剂的发展与问题,阐述了低甲醛或者无甲醛防皱整理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关键词:低甲醛无甲醛防皱整理整理剂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折皱形成的原因和防皱的基本原理 (2) 1.1 折皱形成的原因 (2) 第二章防皱整理剂的发展及应用 (3) 2.1 防皱整理的发展历史 (3) 2.2 国内防皱整理剂研究现状 (3) 第三章无甲醛防皱整理工业应用所面临的困境 (4) 3.1 无甲醛整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 3.2 防皱整理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4) 3.3 开发效果更好、价廉易得的无甲醛整理剂的条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绪论 0.绪论 防皱整理是用防皱整理剂和纤维作用,从而赋予织物一定的抗皱性,作为织物抗皱整理剂,与纤维反应型的树脂即N-羟甲基酰胺化合物是有效的,它能改善织物的抗皱性和防皱性。但反应型树脂整理大多存在易产生游离甲醛问题。 近年来,主要的纺织品进出口国家对织物中甲醛的释放量限制越来越严格,纺织品出口的壁垒越来越高,降低乃至完全消除织物上的甲醛释放量,己成为防皱整理剂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在一般采用低甲醛或无甲醛的整理剂,如水溶性聚氨酯,有机硅系列,多元羧酸(1,2,3,4-丁烷四羧酸)等[1]。

第一章折皱形成的原因和防皱的基本原理 1.折皱形成的原因和防皱的基本原理 1.1 折皱形成的原因 棉纤维是由β-D葡萄糖剩基通过1,4-甙键联接起来的纤维素大分子组成的。纤维素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纤维素分子结构示意图 在纤维索分子中每个葡萄糖环上都保留有3个可以形成氢键的自由羟基。棉纤维有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两种形态(如图l-2所示),其中无定形区占30.35%[2],无定形区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当纤维受到外力时,在规整度高的结晶区,分子链排列整齐,形成的氢键较多,而且能共同承受外力的作用,所以,在不超过弹性极限的外力作用下,织物一般只发生较小的可逆形变,即普通弹性形变。在规整度较低的无定形区,羟基大多处于游离状态,形成的氢键较少,在洗涤或穿着过程中经受外力作用时,纤维素分子沿着外力的方向发生一定的形变,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相对滑移,羟基在新的位置又会产生新的氢键并重新排列。当外力去除后,系统发生蠕变回复,若新形成的氢键产生的阻力大于回复力,系统形变不能恢复或者不能完全恢复,便出现了永久形变。由于氢键排列的多样性而产生多种形态变化,这种不均一而且不可逆形变的宏观表现就是织物的折皱。 图1-2 纤维的结晶态和非结晶态结构模型

家里甲醛有三种,不是买瓶清除剂喷一下就能除掉的!

家里甲醛有三种,不是买瓶清除剂喷一下就能除掉的! 去年秋季自如长租公寓甲醛伤客事件之后,很多小伙伴都被甲醛的巨大毒性给吓着了!网上电商平台上的各种甲醛清除剂销量一下子大幅飙升!针对室内装修甲醛的威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从网上购买甲醛清除剂自己在家中喷一喷的除醛方式却值得商榷。 要想真正清除甲醛,首先必须了解甲醛在室内存在的方式,室内甲醛的通常有三种存在方式,分别为固态甲醛、附着态甲醛和游离态甲醛。 其中固态的甲醛以脲醛树脂胶的形式存在于家中装修和家具的板材内,会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顺着板材的毛细通道而向室内缓慢释放甲醛,这一过程长达3-15年。 附着态甲醛吸附于刚装修好的墙面、家具、布艺沙发、窗帘等表面,甲醛在这种状态下,最不易被察觉,滞留在室内的各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外释放。 游离态甲醛则混合弥漫在家中空气中,可随着呼吸直接进入人体,一旦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而我们在网上购买的各种甲醛清除剂,一般都是喷剂,通常只对喷到的家具上的附着态甲醛有效,对游离态的效果较弱,对固态甲醛则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况且,那些甲醛清除剂一般都是活性炭、光触媒,技术相对落后(据了解现在甲醛清除技术已经发展为糖甙高效生物彻底分解技术),活性炭只对甲醛起到暂时吸附作用,在吸附饱和或遇室温超过19度后会再次释放,造成二次污染。而光触媒必须要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才有效果,室内日常的普通光照能力往往根本

达不到要求。 自2017年11月份开始,国家环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中国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专业委员会共同对在网络上销售的室内环境净化产品、除甲醛喷液进行抽查,结果很不乐观,10家企业产品净化效果仅达到60%,7家企业产品净化效果不足60%,1家实测完全没有效果。 这一治理结果还只是针对当时家中的释放出的甲醛,放眼甲醛最长15年的释放期,实际效果更为堪忧。 因此,慎重选择网上的甲醛清除剂,避免花了钱又难以彻底解决甲醛超标威胁,一家人还得充当甲醛人肉吸收机的后果。而正确的除甲醛方式,必须要针对甲醛的三种形态,采取高温熏蒸、表面喷涂、空中雾化的科学方法进行处理,才能彻底将甲醛威胁清除。 文章来源:海瑞全屋科技除醛,青岛海瑞奕净制造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