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学考试考点整理(英教 大二)1

大学生心理学考试考点整理(英教 大二)1

大学生心理学考试考点整理(英教 大二)1
大学生心理学考试考点整理(英教 大二)1

一、单项选择题(20个,每个2分)

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哪种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c )

A附属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发展内驱力

【标准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相当于简答题,10个,每个5分)

强化理论在应用时,应注意的原则-----------------------------------()

A明确学习目的。

B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C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D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E及时反馈。

F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G培养学习兴趣。

【标准答案】BCDEF

三、材料分析题(1个,10分)

高鹏:高二学生,上课打瞌睡、发呆、提问答非所问。作业潦草,考试不及格,经常逃课,到球场打球、闲逛、游戏厅打游戏。其母亲

为中学教师,年年带初三,年年出好成绩,可是提到自己的儿子,却一筹莫展。母亲说:高鹏从小就喜欢数学,喜欢打篮球,看报纸,爱玩电脑,小学时成绩不错,升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排名第21,从此丧失自信,父母多次跟他讲,努力学习,可他说没用,人人都比他强,我怎么也争不到第一,努力有什么用。

高鹏自己说,“在教室里一分钟也呆不下去”。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1)(2分)根据材料的描述,你认为高鹏的问题属于:()

A. 学习焦虑

B. 学习困难

C. 厌学

D. 人格障碍

【标准答案】C

(2)(4分)请你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高鹏为什么如此厌学?

○A. 采取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

○B. 利用他爱看报纸、爱打蓝球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的迁移;

○C. 积极为他补习,提高他学习的成就感;

○D.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的思想认识。

【标准答案】ABC

(3)(4分)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解决高鹏的问题?

○A. 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反馈;

○B. 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

○C. 在学习活动中创设更多的成功体验;

○D. 适当的练习;

○E. 积极的关注;

○F.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标准答案】ABCEF

《儿童发展》的主要知识内容

第一章的主要知识内容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知(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意

2.心理发展规律或发展顺序

指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其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

3.家庭教养方式

权威或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4.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所起的作用

一、生物因素

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一)遗传

物质前提,奠定了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

主要包括:基因(双胞胎研究)、遗传疾病、气质

(二)生理成熟

制约作用

主要包括:成熟速率(早熟和晚熟)、体貌和体格、健康状况和疾病

二、社会因素

环境和教育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并决定着心理发展方向和内容

(一)家庭环境

家庭结构:单亲家庭和核心(独子时代)

家庭规模:大家庭和小家庭

家庭物质环境或经济状况

家庭心理氛围:文化氛围、情绪氛围、关系与角色

父母教养方式:权威或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

其他因素:性别、出生次序、意外事件等

(二)学校教育

学校的管理风格(重点中学)

校风和班风

教师因素:教师人格、教师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

同学因素:同学人格、同学关系

(独生子女研究)

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学习压力、考试压力

其他学校活动

(三)同伴

同伴人格,同伴关系,同伴群体性质

(四)社会文化因素

大众传媒:网络、电视、电影、书籍、杂志、报纸等

社会风气(诚信)

历史文化背景

三、心理因素

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起作用的。

所谓内部矛盾,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主客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新需要和原有水平的矛盾

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二章的主要知识内容

1.人身高的两次增长高峰

第一次生长高峰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即在乳儿期.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进入了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

2.心理断乳期P178

3.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把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性的反感期

第二阶段向往年长者的时期,也称“牛犊恋”期

第三阶段接近异性的狂热期

第四阶段浪漫的恋爱期

4.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1.性心理的朦胧感和神秘感

2.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文饰性

3.性心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

4.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5.我国青少年的性意识表现与发展的阶段

我国青少年的性意识表现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盲目无知阶段(出生-10岁)

2. 异性疏远阶段(约在11-14岁)

3.异性吸引阶段(14-15岁)

4.恋爱阶段

6.自慰的主要危害

手淫的危害主要的不是手淫本身,而是这种行为形成习惯后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和消极体验。

7.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P338,356

1.提高性道德的认识水平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性道德情感

3.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

8.早恋

“早恋”是当代中国本土概念,也是一个极不确定的概念,目前没

有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叫做早恋。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概念。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来说,中小学生谈恋爱就属于早恋。

9.中学生早恋的特点

第一,纯真性第二,盲目性第三,隐蔽性

第四,兴奋性和冲动性第五,不稳定性

10.对早恋保持的态度P352

11.如何进行正面引导早恋

(1)对早恋持一种正确的态度

(2)正面引导

①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教育

②进行爱情教育

(3)创设男女学生正常交往的

环境

(4)尽量减少性信号对中小学

生的刺激

12.异性交往的原则P347

13.中学生三大青春期烦恼

1.白日梦

2.体相焦虑

案例:偷眼看人的姑娘3.性心理问题

第三章的主要知识内容

1.情绪

情绪状态:指在一定的事物的影响下,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心境,激情,应激)

2.情感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情感的特征P127

4.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信号功能,动力功能,组织功能,保健功能

5.情绪的维度

6.中学生特有情绪特点P136

7.中学生心境变化的表现

1、烦恼突然增多

(1)不知道以何种形象出现于公众面前。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3)不知道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

2. 孤独

3. 压抑

8.情绪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P137

9.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矛盾状态和不平衡性表现

10.四种常见的基本情绪

喜怒哀惧

11.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2.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弥漫性和长期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13.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意识狭窄

14.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15.中学生情绪调节P145

16.学习焦虑P324?

第四章的主要知识内容

1.气质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对气质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气质作为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反映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

第二,气质具有天赋性和后天实践性。

第三,气质具有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塑性。

第四,气质无好坏之分。

2.P154气质类型

3.艾森克的人格分类

艾森克结合了类型与特质的概念,提出了人格的维度理论,从人格的特质和维度的研究出发,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

E维度:内—外倾向→

N维度:情绪稳定性(也称神经质)→

P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sm)→

4.P170良好性格的培养

5.P152个性心理特征包含的内容

6.P156如何根据气质差异对中学生开展教育

7.性格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8.P159性格的特征

9.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3、注意教师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

4、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5、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感染和熏陶

6、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7、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0.创伤性应激障碍患者的主要特征

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 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

和回避行为。

11.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甫洛夫提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1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及其各部分遵循的原则

人格结构模型

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13.前意识

1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人格中一个相当有力、独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满足人控制外部环境的需要。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儿童期(1.5~3岁):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性对内疚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期(25~65岁):繁衍对停滞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失望

15.青少年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成熟性:主要表现在青少年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和性的成熟

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的欠缺和不足上

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

(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与怯懦(4)高傲与自卑(5)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

16.中学生人格的基本特征

17.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自我开始分化

(主我和客我;现实我和理想我)

自尊心高度发展

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18.自我意识的结构

1 从内容上看

生理自我:对自己的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2、从形式上看

自我认识: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

自我体验:伴随着自我认识产生的内在感受,“我是否喜欢自己”,“我对自己是否满意”

自我调控:一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支配和掌握,“我如何成为自己理想的那种人”,“我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更有自信的人”

19.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

20.中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有哪些

21.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时期:

1、自我中心期

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生理自我

新生儿不具有自我意识

1岁左右,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

2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使用代词“我”。

2、客观化时期

3岁到青春期:社会自我

幼儿期:自我评价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从学前后期到小学初期:对自己个别的或某些方面的外部行

为表现反映。

初中开始:从外部行为转向自觉地对别人和自己的内在品

质、内心世界做出反映。

3、主观化时期

从青春期到成人:心理自我

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具体知识点:

(1)生理发育成熟存在早晚差异,早熟男生和晚熟女生在心理感受或社交发展上较有优势

(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性格

(3)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可以把性格分为场独立与场依存

(4)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源泉是需要

(5)个性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成熟(6)性格核心特征的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