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设机构解释和研究文档汇总

常设机构解释和研究文档汇总

常设机构解释和研究文档汇总
常设机构解释和研究文档汇总

常设机构――税收协定解读

2008年12月23日

梁若莲

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关键,是确定自然人或公司企业的居民身份。而对被确定为居民以外的人非居民而言,行使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跨国收入或所得的来源地。国际税收所处理的跨国所得主要有四种形态,即经营所得(也称营业利润)、投资所得、劳务所得和财产所得。下面,我们就按照这样的分类,对税收协定范本中有关各类所得的冲突协调规范一一加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经营所得,也就是营业利润。由于营业利润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产生营业利润的产业形态也数不胜数,因此,对于跨国从事营业活动而取得的利润应如何征税,就成为国际税收规则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国际社会为了使所得税的征收不致于影响跨国积极投资和国际贸易,采取了兼顾收入来源国和投资国双方利益的立场,也就是跨国营业所得不由一个国家独享征税权,而是由收入来源国有限制地优先征税。这个限制条件,就是常设机构。因此,在研究对营业利润征税的冲突协调规范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常设机构的概念。

从OECD和UN税收协定范本第五条有关常设机构的定义来看,我们可把常设机构分为一般类型的常设机构、工程和劳务型常设机构以及代理型常设机构。

一、一般类型的常设机构

常设机构,从法律地位上来讲,属于非法人性质。只有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外国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常设机构。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并非所有的外国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都是常设机构。要构成常设机构,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OECD和UN税收协定范本第五条对常设机构的定义如下:“在本协定中,‘常设机构’一语是指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同时,第五条还采取正列举的方式,明确“常设机构”特别包括:1、营业场所;2、分支机构;3、办事处;4、工厂;5、作业场所;6、矿场、油井或气井、采石场或者其他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

从常设机构的基本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常设机构必须是一个营业场所;其次,常设机构具有三个特性,即固定性、持续性和经营性。

(一)营业场所

OECD税收协定范本注释(2005年)将“营业场所”解释为:“营业场所一语包括企业用于从事营业活动的任何房屋场地、设施和设备,而不管这房屋场地、

设施或设备是否完全用于这个目的。”这一规则包括以下含义:1、营业场所不要求有完整性,如一个企业只使用了一小块地,或只占用市场的一角,或长期租用海关仓库的一部分,或在其他企业内有可营业的场所,都可被认定为常设机构。

2、场地、设备或设施是企业自有的还是租用的,不影响其构成营业场所,只要企业对其具有完全支配的能力。即使企业非法占有某一特定地点并在那里进行营业,也可能构成营业场所。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营业场所并不要求企业拥有对其正式的法律权利,但企业仅在特定的地点出现,并不意味着该地点在企业的支配之下。例如:企业的某个推销员经常拜访客户,并与客户的采购主管在该主管的办公室会谈,以取得定单。在此情况下,客户的办公室不在推销员所属企业的支配之下,因此,不构成该企业的固定营业场所。

3、构成营业场所的必须是适合于营业活动的任何重要的、有形的物体。轻便的、可携带的机器、设备、工具不构成营业场所。证券、银行账款本身不是营业场所,只有当它们与常设机构存在实际联系时才纳入常设机构的收入一并征税。同样,软件和专利本身也不构成营业场所,只有被常设机构使用时才被纳入征税。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有形物体是否构成营业场所,要看该有形物体是经营本身还是服务于营业活动,只有服务于营业活动的有形物体才有可能构成营业场所。这一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国际电子商务。例如,OECD对在另一国设立的服务器或拥有的网址,根据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是有形物体而认定其是营业场所,进而认定该服务器构成常设机构。

(二)固定性

一个营业场所的固定性不能被理解为永远存在,或者不能变动或移动。固定性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时间概念。具有固定性特征的营业场所首先是在空间上实际存在于某一地点,或者说必须与确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这就是位置标准;其次,在时间上确实持续一段期限,这就是持续性标准。位置标准着眼于税收的公平原则,而持续性标准着眼于征管的可行性。

首先,根据OECD税收协定范本注释,“营业场所必须是固定的,因此,通常必须和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若缔约国一方企业不是在某个确定的场所进行营业活动,那么不论其在缔约国另一方经营多久,都无关紧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构成常设机构的设备必须固定于所位于的土地之上,只要该设备位于某一确定的场所即可。”这里要强调的是两点:一是固定的场所不必真的固定于某一点不动,但必须有固定的活动中心场所;二是如果场所不固定,即使营业活动持续时间够长,也不存在构成常设机构的问题,因此固定性是构成常设机构的前提。

其次,对于移动性行业,应将固定性中的位置要求理解成空间上有明确边界的范围,也就是以“空间界定法”结合持久性标准判断常设机构的固定性特征。空间界定法认为,即使没有坐落于特定地点的经营中心,只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存在经营场所,就符合常设机构的位置要求。例如,在外国海域打鱼的渔船虽然是经营场所,但由于捕捞活动无明确界域,因此不具有固定性,不构成常设机构。又如,离岸石油作业用可漂浮的平台或船只进行,虽然并未固定于海底某一点,但它是在界域明确的区域内连续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可判定构成常设机构。

第三,固定性要求营业场所之间存在商业上或地理上的联系。OECD税收协定范本注释认为,若企业从事的营业活动经常在相邻的地点之间移动,一个营业活动在其内移动的特定区域,可被认为在商业上或地理上构成了关于该营业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一般可认为存在一个单一营业场所。例如,一个矿山可以构成一个单一的营业场所,即使营业活动可能从一个大矿山内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一方面,如果没有商业上的联系,仅在一个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从事营业活动的事实,不足以导致该区域被认定为单一营业场所。例如,某油漆工人在某办公大楼内依据一系列不相关的合同为不相关的客户连续工作,不能认为构成油漆该大楼的单一项目,因而该建筑物不能被认为是该项工作的单一营业场所。然而,若油漆工人在一个单一合同下,为一个客户在整个大楼内工作,该工作就会构成单一项目,并且该建筑物此时在商业上和地理上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可被认为是该项工作的单一营业场所。另一方面,在某一区域内实施的活动尽管构成商业上的整体,但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地理一致性而无法构成单一营业场所。例如,某个顾问按照一项为一家银行培训雇员的计划,分别在该银行位于各地的分支机构进行培训。此时,应分别考虑每个分支机构。如果该顾问是在同一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各个办事处间来回进行培训工作,那么应该认为他位于同一营业场所。这种单个分支机构所在地具有地理位置上的一致性,是顾问在不同地点的分支机构间移动进行培训工作的情形所不具备的。

总之,在判断常设机构的固定性时,要综合考虑三个要素:是否有固定中心,是否有明确边界,以及是否有商业或地理上的一致性。

(三)持续性

首先,持续性标准解决的问题是区分营业场所的临时性和永久性,既要考虑设立营业场所的目的,也要考虑其实际存续的时间。如果一个营业场所的设立是以长期使用为目的的,即使由于企业活动的特殊性质或其他原因而提前清算,其实际存在的时间很短,仍应视为常设机构;如果一个营业场所的设立是为了短期目的,事实上也如此,那么就不构成常设机构。但如果其实际存在超过了临时性质的期限,同样应认定为构成常设机构。

其次,时间界限往往以界域明确为前提,不能以整个国家的领土作为地理空间来确定。例如,美国关于德国音乐团体巡回演出的案例中,德国音乐团体与美国经理签订14个月的演出合同,但演出是巡回的,包括在加拿大的演出。虽然

就整体而言,该团体在美国演出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演出作为一项营业活动在一个特定地点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构成常设机构。

第三,具有周期性的营业活动应认为具有持续性。例如,某个营业场所仅在一些很短的时间内被使用,但这种使用在很长的时间内经常发生,那么这样的场所不应被认为是纯粹临时性的。

这里还要注意的是固定性与持续性标准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性就谈不上持续性的问题,常设机构肯定不存在;但具备固定性,未必就构成常设机构,因为还要看其是否达到持续性标准。

(四)经营性

区分一个营业场所从事的活动是经营性的还是准备性、辅助性的,关键是看这些活动是“花钱”的还是“赚钱”的“花钱”的活动通常是准备性、辅助性的,而“赚钱”的活动通常是经营性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协定常设机构认定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35号)对“经营性”的判断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看固定基地或场所的业务性质是否与总机构一致;二是看固定基地或场所是否仅为总机构服务,还是也为其他人服务;三是看固定基地或场所的业务是否成为总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固定基地或场所不仅为总机构服务,而且与其他机构有业务往来,或固定场所的业务性质与总机构的业务性质一致,且其业务为总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不能认为该固定场所的活动是准备性或辅助性的。此外,税收协定范本第五条第四款对于非经营性,也就是准备性、辅助性的活动,列举了六种情况,排除了从事这些活动构成常设机构的可能性。

以是否构成常设机构作为判定收入来源国是否拥有优先征税权的限制条件,就是承认了常设机构所属企业因深入参与了来源国的经济活动而使来源国拥有对其征税的权利。但是,常设机构的固定性、持续性和经营性三个特征并不能涵盖所有外国企业深入参与来源国经济活动的情形,因此,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都在第五条规定了特殊的常设机构形式,也就是工程(劳务)型常设机构和代理型常设机构,不过两种范本在具体规定上略有不同。

二、工程(劳务)型常设机构

(一)工程型常设机构

OECD范本第三条规定:“‘常设机构’一语包括建筑工地,建筑或安装工程,但仅以该工地或工程连续12个月以上的为限。”联合国范本则将12个月的时间门槛调低至6个月,还将“装配”和“与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或与

之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也都作为判定构成常设机构的可能条件,以更多地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国对外谈签的税收协定在这一款上大多参考联合国范本的规定。

根据OECD协定范本注释,“建筑工地、建筑或安装工程”一语不仅包括房屋的建造,还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或运河的翻新(不仅是纯粹的维护或者再装修),管道的铺设以及挖掘和疏浚工程等。并且,“安装”一语不仅限于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安装,它也包括新设备的安装,如在现有的建筑物或者室外安装复杂的机器。

如何计算12个月或6个月的时间期限,是判定构成工程型常设机构的关键。因此,《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税收协定若干条文解释的通知》((86)财税协字第015号,以下简称“015号文”)明确:1、确定工地、工程或者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开始的日期,可以按其所签订的合同,从第一次派员进入现场开始实施合同或项目动工之日起开始计算,直至作业全部结束交付使用之日止。2、外国企业在我国一个工地或同一工程连续承包两个或两个以上作业项目,应从第一个项目作业开始至最后完成的作业项目止计算其在我国进行工程作业的连续日期,不以每个工程作业项目分别计算。3、对工地、工程或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开始计算其连续日期以后,因故(如设备、材料未运到或季节气候等原因)中途停顿作业,但所承包工程作业项目并未终止或结束,人员和设备等也未全部撤出,应持续计算其连续日期。例如,若某承包商于5月1日开始建造一条公路,由于气候不好或原料缺乏,于11月1日停工,次年2月1日复工,最后于6月1日竣工,那么这一建筑工地应视为常设机构。因为该工地自开始之日(5月1日)至全部竣工(次年6月1日)共持续了13个月。上述规定与OECD范本注释的精神保持了一致。

此外,OECD范本注释还强调:1、12个月的判断期限标准适用于各个独立的工地或工程。在判断某工地或工程的持续时间时,不应包括承包商以前从事的与本项目无关的其他工地或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假如某建筑工地在商业和地理上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使它是建立在几个合同之上的,也应视同一个整体。2、在涉及税收虚体的合伙企业的情况下,因为涉及的是合伙企业自身的活动,12个月的判断期是在合伙企业层面上适用的。若合伙人和雇员在工地上花费的时间超过12个月,则该合伙企业进行的营业活动可视为设有常设机构。因此,在对合伙人来源于合伙企业的营业利润份额征税时,不论其本人在工地上花费的时间有多长,都应将其视为设有常设机构。3、某些建筑或安装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承包商的活动地点必须随着工程的进展而不断或经常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施工人员在特定场所的停留不足12个月,也可以构成常设机构,因为每一场所的活动

都是整个工程的组成部分,当整个工程连续进行超过12个月时,就构成了常设机构。

举例:缔约国一方居民公司X 作为总承包商,将一建筑工程作业项目分包给该国三个分包商A,B 和C,X仅收取管理费。A提供劳务时间为1-3月,B 为2-4月,C 为10-12 月。按照联合国范本的规定,来源国应如何进行税收处理?

分析:

(1)总承包商X是否构成“常设机构”?

按照联合国范本的规定,如果分包商A、B和C提供劳务的时间在任何12个月中累计超过6 个月,应认为总包商在来源国构成“常设机构”。在本例中,A、B、C 提供劳务的时间已累计超过6 个月,据此,应认为 X在来源国存在“常设机构”。

(2)对 X应如何征税?

X构成“常设机构”后,按照利润归属原则,只能对归属其利润的部分征税。

A、B、C各自取得的利润不能统加在X头上。此外,X取得的管理费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

(3)对A、B、C取得的收入应如何征税?

由于分包商A、B从事劳务的时间均不超过6 个月,都不构成“常设机构”,来源国不能对其征收所得税,但不影响对其征收流转税。C在来源国从事劳务的时间超过6个月,在来源国构成常设机构,应对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利润征税。

(二)劳务型常设机构

与OECD范本第五条第三款相比,联合国范本关于特殊类型的常设机构还增加了一种情形,也就是劳务型常设机构:“企业通过雇员或雇佣的其他人员为上述目的提供的服务,包括咨询劳务,但这种性质的活动以在该国内(为同一工程或有关工程)在任何12个月中连续或累计为期六个月以上的为限。”如前文所述,我国对外谈签的税收协定在这一款上大多参考了联合国范本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较多,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如何区分为工程项目提供劳务(包括咨询劳务)与承包工程作业,015号文规定,原则上应视其是否承担施工作业来确定。承包工程项目作业,一般都要承担施工责任。咨询劳务是指对已有的工程作业项目的进行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协助、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性的劳务,只是从中协助,仅负技术上的指导责任,不负责具体的施工和劳动作业。

其次,关于为工程项目提供咨询劳务的范围问题,015号文认为“应作广义解释,包括对我国工程建设或企业现有生产技术的改革、经营管理的改进和技术选择、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以及设计方案的选择等提供咨询服务;也包括对我国企

业现有设备或产品,根据我方在性能、效率、质量以及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提出的特定技术目标,提供技术协助,对需要改进的部位或零部件重新进行设计、调试或试制,以达到合同所规定的技术目标等。”

第三,关于“在任何12个月中连续或累计超过6个月”的计算,015号文明确,可以不受年度限制,从开始实施提供劳务合同的月份起,逐月移动计算,凡是在任何一个12个月中,连续或累计超过6个月的,即应视为设有常设机构。也就是说,这里的停留时间是指外国企业派其雇员来华提供上述劳务活动在中国境内实际停留的时间,并且该时间是以“月”为单位,并未对月按天数做出解释。因此,执行此规定时可不考虑具体天数。由于在实际执行中对停留时间做如此解释,经常会导致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理解的分歧,因此,为便于操作,《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内地和香港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安排〉有关条款的解释》(国税函[2007]403号)明确:“外国企业为境内某项目提供服务(包括咨询服务),以该企业派其雇员为实施服务项目第一次抵达境内的月份起直到完成服务项目雇员最后离开境内的月份作为计算期间,在此期间如连续30天没有雇员在境内从事服务活动,可扣除一个月,按此计算超过6个月的,即为在华构成常设机构。对超过12个月的服务项目,应以雇员在该项目总延续期间中任何抵达月份或离开月份推算的12个月为一个计算期间。如果该项超过12个月的项目历经数年,而外国企业的雇员只在某一个12个月期间来华提供劳务活动时间超过6个月,而在项目其他时间内派人来华提供劳务均未超过6个月,仍应判定该项外国企业在华构成常设机构。”然而,尽管这个解释相对具体且操作性有所增强,但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于是,《〈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安排〉第二议定书》第三条改变了此前一直以月为单位计算停留时间的方法,规定:“取消《安排》第五条第(三)款(二)项中“六个月”的规定,用“一百八十三天”代替。”用“天数”代替“月份”来计算停留时间,容易给纳税人留下人为调剂停留天数而规避纳税义务的漏洞,需要税务机关在实际执行中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遏制。

关于通过雇员的劳务活动构成常设机构的问题,我国与部分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有一些特别规定,在协定执行中需要特别注意:

1、中日协定议定书规定: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雇员或其他人员在缔约国另一方提供与销售或者出租机器设备有关的劳务活动,不视为在该缔约国另一方设有常设机构。当时,在议定书中加入这个特别规定,是为了鼓励中日双方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日税收协定及其议定书有关条文解释的通知》(国税函[1997]429号,以下简称“429号文”)的规定,在上述机器贸易或租赁贸易活动中,如果销售或出租机器设备的缔约国一方

企业对在缔约国另一方的整个工程项目拥有指挥权或负有全面的技术责任,则不应适用上述规定,而应视为从事协定第五条第三款所述的监督管理活动,连续超过六个月的构成常设机构。在具体执行中,该项销售或出租具有以下特征的,应判定为从事监督管理活动:(1)缔约国一方企业销售或出租的是成套机器设备;(2)该缔约国一方企业在缔约国另一方提供从土建设计、工程设计和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直到试车等的全面指导,保证该项工程和机器设备验收合格并正常投入使用。而协定第五条第五款所述的咨询劳务构成常设机构的有关规定,应适用于除提供与销售或者出租机器设备有关的劳务活动外不附带硬件的纯咨询劳务性质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工程建设或企业现有生产技术的改造、经营管理的改进和技术选择,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咨询等。

2、中法协定议定书规定:关于第五条第三款,对由销售工业、商业设备或器材的企业提供的为装配或安装该设备或器材的监督管理活动,如果其监督管理费用少于销售总额5%的,应认为是附属于该项销售,不构成该企业的常设机构。

3、中国与瑞士协定的议定书规定:缔约国一方企业雇员或其他人员在缔约国另一方提供与销售或出租机器或设备有关的劳务活动,不视为在该缔约国另一方设有常设机构。该项咨询劳务包括对机器或设备安装的指导、技术资料的咨询、人员培训、以及提供与安装和使用机器设备有关的设计劳务。

案例:我国某锅炉厂为改造其产品,生产无烟锅炉,从日本T锅炉生产公司

聘请专家来厂帮助其工作,工作时间为9个月。上述日本T公司在我国是否构成常设机构?

答:根据中日税收协定议定书的规定,日本企业通过雇员或其他人员在中国

提供与销售或者出租机器设备有关的劳务活动,不视为在该中国设有常设机构,因此,本例中T锅炉生产公司在华不构成常设机构。如果本例中T锅炉生产公司为其他国家的居民(如,美国公司),则其派专家来华工作长达9个月,应构成在中国的常设机构。如果将此案例再引申:北京锅炉厂为了一条生产线购买了日本某企业的设备,日本企业派员既为该生产线提供技术服务,又为其他生产线服务。此时,该日本企业的行为属于429号文规定的监督管理活动,因此不再适用中日议定书的规定。只要其在华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就构成在华的常设机构。

三、代理型常设机构

OECD协定范本第五条还规定了另外一种特殊类型的常设机构代理型常设机构:“虽有第1款和第2款的规定,如果一个人(适用第6款的独立地位代理人除外)在缔约国一方代表缔约国另一方的企业进行活动,有权以该企业的名义签订合同

并经常行使这种权力,这个人为该企业进行的任何活动,应认为该企业在该缔约国一方设有常设机构。除非这个人通过固定营业场所进行的活动限于第四款的规定,按照该款规定,不应认为该固定营业场所是常设机构。……一个企业仅通过经纪人、一般佣金代理人或者任何其他独立地位代理人在缔约国一方营业,而这些代理人又按常规进行其本身业务的,应不认为在该国构成常设机构。”UN范本与OECD范本在代理人构成常设机构的规定上大致相同,只在以下方面略有差异:一是增加了没有经常行使签约的权力但经常在缔约国一方保存货物或商品的库存并代表该缔约国另一方企业从库存中交付货物或商品而构成常设机构的情形。二是增加了保险企业构成常设机构的规定:缔约国一方的保险企业,除再保险外,如通过适用第七款独立代理人以外的人在另一国领土内收取保险费或接受保险业务,应认为在缔约国另一方设有常设机构。三是强调如果独立代理人的活动全部或几乎全部代表缔约国一方企业,则不认为是第七款所指的独立地位的代理人,因而有可能在缔约国另一方构成常设机构。

简言之,OECD和UN范本第五条第五款都是说明,代理人如具有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的权力并经常行使这种权力,且代理人所从事的活动不是准备性辅助性的,则代理人应构成被代理人在来源国的常设机构。这里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词是:

1、“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根据OECD协定范本注释,只有那些由于其职权范围或活动性质使所代理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所在国家的经济活动的代理人,才应被视为常设机构。因此,代理人只有在有权缔结合同时,才能认定为该企业的常设机构。当然,“以企业的名义签订合同的权力”一词并非将本款的适用限于那些严格以企业的名义签订合同的代理人;本款还适用于那些虽然不是以企业的名义签订合同,但其所签合同仍对该企业具有约束力的代理人。OECD 范本注释如此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签订合同的权力不单纯地等于签署权。现实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合同各项具体或关键条款由代理人负责谈判确定,但由企业的另一个代表签署。如果机械地将签订合同的权力理解成签署权,将上述情况排除在常设机构之外,显然会使企业轻而易举地采用谈判合同和签署合同分开的办法,使常设机构的原则落空。二是即使代理人没有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只要该合同对被代理人有约束力,也认为该代理人具有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权力,从而被认定为常设机构。这主要是为了解决英美法系国家在隐名代理、半显名代理的情况下签订对被代理人具有约束力的合同同样有效而构成常设机构的问题。

2、“合同”:这里所指的合同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至关重要的合同,而不是仅与企业内部运作有关的管理性合同。如,为企业雇佣人员协助代理人工作而与该雇员签订的合同,就不能认为该代理人构成企业的常设机构。

3、“经常”:代理人必须“经常”行使签订合同的权力这一要件,反映了第五条的基本原则,即如果要认定某企业在某缔约国设有常设机构,并因此在该国负有纳税义务,那么,该企业就不能仅在该国短暂地存在。认定代理人是否经常行使签订合同的权力,应该根据相关活动的程度和频率。而这种程度和频率取决于合同和企业营业的性质,因此很难为每个行业规定一个被认为是“习惯”或“经常”签订合同的频率标准。只要是“重复地而不仅仅在单独情况下”使用此项权力,即可认为符合使之成为常设机构的条件。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代理人都构成被代理人的常设机构。根据OECD范本第五条第六款规定,独立代理人并不能构成常设机构。因此,如何区分独立代理人和非独立代理人,就成为是否构成常设机构的前提。OECD范本注释列出了区分独立和非独立代理人的几个标准:1、自主营业标准。被代理人向代理人发出指令,是判断代理人对被代理人法律上存在依从性的主要标志。如果被代理人向代理人发出的指令达到“具体领导”的程度,控制达到“全面控制”的地步,那么,应当认为,被代理人不符合自主营业的标准,是非独立地位的代理人。2、正常营业过程标准。如果一个在法律上、经济上都独立于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在营业过程中出现与独立代理人地位偏离的非正常因素时,例如,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就意味着他丧失了独立地位,从而可能被判定为被代理人的常设机构。3、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标准。如果代理人从事代理活动的风险由被代理人承担,代理人不能分享代理的利益,只是从被代理人那里取得佣金,那么,该代理人就构成非独立地位的代理人。反之,如果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则表示代理人是独立的。4、客户数量标准。即使一个代理人以独立身份进行活动,但如果该代理人仅为一个企业工作,并且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或几乎全部都奉献给该企业,那么这个代理人就失去了独立身份。

四、母子公司与常设机构

OECD和UN范本都在第五条第七款明确规定,子公司本身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并不构成母公司的常设机构,除非子公司的活动达到了构成常设机构的条件,例如,子公司在一国拥有并经常以母公司名义行使签订合同的权力,那么就可以认为母公司在该国就子公司为其进行的活动设有常设机构。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认定

【摘要】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实施,非居民企业的概念被广泛采用。作为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其所得税纳税主体的性质和纳税义务的认定,在税收征管实务工作中仍是个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作为非居民企业具有其特殊性,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和来源于中国境外但与其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英文摘要】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and its Implementation R egulation, the definition of “non-resident enterprise” is used widely. The judgment on the nature and the tax payable obligations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fice, as the non-resident enterprise, is the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daily administration of tax levy. After the analysis, the essay holds that the representative office, as the non-resident enterpris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t shall pay the income tax on its income sourced inside China and that sourced outside China but actually related thereto.

【关键词】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实际联系;机构和场所

【英文关键词】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foreign enterprise non-resident enterprise income tax actual connection institution or establishment 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1](以下简称“代表机构”)作为到中国进行投资的一种方式,为许多外国投资者所采用,与其他几种外商投资方式相比,其具有注册登记程序简单、无注册资本要求和管理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经营范围受限和税负不确定的问题。特别是在税负

方面,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滞后、相互矛盾和税收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给代表机构的税收管理带来了许多实际问题,也直接导致了税源的流失。以北京市为例,2008年北京市代表机构企业所得税收入仅占全部企业所得税收入的0.8?[2]。尽管所占比例很小,但税收征管的成本却不低。在实务中,无论是作为征税主体的征管人员还是作为纳税主体的代表机构,对于如何确定代表机构所得税纳税义务存在不同的理解,从而也影响到代表机构纳税的积极性。在讨论代表机构纳税义务前,需要明确代表机构的定义及作为所得税纳税主体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本文仅对代表机构在所得税法下纳税义务的认定进行初步探讨。

一.代表机构的定义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层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专门针对普通代表机构最早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1980年10月3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国务院暂行规定》),其并没有对代表机构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3]。而多年来作为税务部门对代表机构征税重要依据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征收工商统一税、企业所得税的暂行规定》[4](《财政部暂行规定》)中也没有给出定义。关于代表机构定义的表述最初见于财政部1985年5月13日公布的《财政部关于<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征收工商统一税、企业所得税的暂行规定>的几个政策业务问题的通知》((1985)财税字第122号),此文第一条规定:

《财政部暂行规定》中所说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系指按《国务院暂行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批准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设立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的常驻代表机构。

此定义到目前为止,仍被税务部门在实际业务中应用。其定义本身并不符合一个定义所

应具备的要素,也没有解释清楚什么是“常驻代表机构”。此外,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对代表机构的管理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此定义在取消了许多的批准要求后,并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对代表机构管理的要求。

国务院法制部门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08年8月29日发布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其中对代表机构的定义修改为: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是指外国企业依照本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与该外国企业业务相关的非营利性活动的办事机构。代表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这一定义不但更加符合科学定义的要求,也根据我国立法的新发展,取消批准的内容,增加了其非营利性的要求,并明确其不具有法人资格。考虑到国际法的因素。还规定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从而与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能够更好地衔接,为税务部门制定针对代表机构的税收规章及其征管行为提供了法规层面的依据。

二.所得税法下代表机构的性质

代表机构所得税纳税主体的认定问题在中国的税收体制和立法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阶段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同时各阶段之间也有一定的延续和继承性。

(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前代表机构的性质

在两税合并前,代表机构的所得税征纳是根据1991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1991年细则》)进行的,此时

代表机构被归入外国企业的范畴,外国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和虽未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5]。其中的“机构、场所”,是指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和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和提供劳务的场所以及营业代理人[6]。但在法律用语上并没有清楚地将代表机构纳入其中,仅能理解为其中的“办事机构”包括代表机构。而1982年《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1982年细则》)规定,“机构、场所”,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以及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等工程的场所[7]。尽管《1982年细则》并没有提供劳务的规定,但在“代表机构”作为纳税主体方面,非常明确,至少从立法语言上做到了统一,为实践中业务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

(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代表机构的性质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对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统一,从而取消了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并且合理地将所得税法下的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适应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代表机构的性质也因此有了新的表述。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8]。其中的“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9]《实施条例》延用了《1991年实施细则》的规定,采用了“办事机构”而没有用“代表机构”的表述,尽管在此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针对代表机构的税收征管文件中均采用代表机构的概念。这种表述也是与国际条约和税收协

定相一致。而办事机构则是指企业在当地设立的从事联络和宣传等活动的机构,其中就包括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代表处[10]。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号)第一条(三)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企业所得税仍由国家税务局管理,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50号)中进一步明确,对上述情形,除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外,还应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其他非居民企业。由此可知,代表机构已经明确被定义为非居民企业,且是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三.代表机构纳税义务的认定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生效后,相关部门并没有出台针对代表机构所得税征管的文件,且经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08年之前发布的关于代表机构的税收征管文件已经全部失效,这就给各地税务部门在实际征管工作中如何确定代表机构的纳税义务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9]55号)的规定,对新税法实施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有关管理性、程序性文件,凡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在没有制定新的规定前,可以继续参照执行。因此,我们仍需在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情况下,按原有相关文件来确定代表机构的纳税义务。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非居民企业纳税义务的判断,相对较为复杂,要视其是否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所取得的所得与这些场所是否有“实际联系”等因素而定

[11]。作为非居民企业的代表机构,应就其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即代表机构对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和来源于中国境外但与其有实际联系所得应负的纳税义务。

(一)代表机构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纳税义务认定

1.免税的业务活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征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65号)规定,代表机构仅为其总机构的产品生产制造以及销售该自产产品的业务,在中国进行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商情资料、联络及其他准备性、辅助性活动,不予征税,但不包括代表机构为本公司的各类代理、服务性业务而进行的同类或相关业务活动。如果商品不是由总机构制造生产的,而是由总机构在国外先采购,再销售给位于中国的客户,则仅在总机构购进商品并实际由其收货,存储后再销售的情况下,代表机构从事上述准备性、辅助性活动才予以免税[12]。这里还需要明确的是“准备性、辅助性”活动的具体范围,凡国家税务总局对此未予明确的,各地税务机关不得对此自行认定[13]。可见,各地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受到极大限制。从另一个角度看,许多代表机构的税负也可能因此而大幅增加。而且,实践中的许多情况因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仍给代表机构的税收征管带来许多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依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协定优先适用原则[14],除采纳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的判断标准[15]之外,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在实务中对于“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判定,应注意以下原则:

(1)固定基地或场所是否仅为总机构提供服务,或者是否与他人有业务往来;

(2)固定基地或场所的业务性质是否与总机构的业务性质一致;

(3)固定基地或场所的业务活动是否为总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固定基地或场所不仅为总机构服务,而且与他人有业务往来,或固定基地或场所的业务性质与总机构的业务性质一致,且其业务为总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不能认为该固定基地或场所的活动是准备性或辅助性的[16]。尽管此处“固定基地或场所”的用词欠妥,代表机构作为总机构在中国设立的机构,理应属“固定基地或场所”。在认定其是否免税时,必须确认其业务活动符合“准备性或辅助性”的要求,否则,就应承担纳税义务。

2.应税的业务活动

除前文所述的免税业务活动外,代表机构的其他活动均为应缴纳所得税的业务活动。国税发[1996]165号文规定,作为代表机构,其在中国境内所从事的下列业务活动应缴纳所得税:

(1)各类从事贸易的公司、商社、商号等设立的代表机构从事的商品代理贸易业务活动;

(2)商务、法律、税务、会计等各类咨询服务性企业设立的代表机构从事的各类服务活动;

(3)集团或控股公司设立的代表机构为其集团内公司提供的各项服务活动;

(4)广告公司设立的代表机构从事的承揽或代理广告业务;

(5)旅游公司设立的代表机构为旅游者提供的服务活动(如办理签证、收取费用、代

订机票、导游、联系食宿);

(6)银行金融等机构设立的代表机构兼营的投资咨询或其它咨询服务;

(7)运输企业设立的代表机构就运输业务各环节为客户提供的服务;

(8)代表机构为客户提供的其他应税业务活动。

以上所列的八项经营活动均属直接的经营性活动,而且更准确地讲是营利性活动,这与《国务院暂行规定》中只能“从事非直接经营性活动”的要求相违背。而事实上,许多外国经营者的常驻代表机构涉足灰色区域,远远超出按照严格的官方批准的常驻代表机构的经营范围。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大量关于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的部门规章,形成了针对外国人采用非公司形式从事经营征税的最集中的规范体系[17]。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代表机构的营利性活动本身违反行政法规,是非法的,其可税性值得商榷,尽管理论界对此仍无定论,但实践中,从税务部门对未经批准在中国进行经营业务活动的外国企业的态度来看[18],仍应对代表机构营利性活动进行征税。这也是如此多的关于代表机构的税收管理文件出台的另一重要原因。在《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条中,对此营利性活动作了除外规定,即,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其原因是,在中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具体承诺中,允许在中国设立外国企业的代表处,但代表处不得从事任何营利性活动,但有关法律服务(不含中国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税收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项下具体承诺中的代表处除外。

(二)代表机构来源于境外但与其有实际联系所得的纳税义务认定

代表机构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是其有限纳税义务的体现。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其判断的重要标准就是此所得是否与代表机构有“实际联系”。可见,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其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立的机构、场所有无实际联系,直接关系到该非居民企业的纳税义务的大小:有实际联系的,那么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都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没有实际联系的,只就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19]。《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实施条例》中所列情况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判定和辨别的,但现实是非常多样的,《实施条例》的规定并不能将“实际联系”的所有情况均列举出来。因此,税收征管人员在实际业务中,仍需要参照适用此前已经颁布的相关文件予以执行和认定。

现实中存在代表机构独立或与其总机构共同为境外客户完成委托业务或提供咨询服务的情况,对于代表机构独立完成的,应就其此项业务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纳税。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极少出现,即使有,也必然与下文探讨的代表机构与其总机构共同完成的情况联系紧密。因此,本文仅针对代表机构与其总机构共同完成相关业务的情况进行讨论,即部分业务或服务是由总机构在境外完成,部分由代表机构在境内完成。在支付结算时,由此而获得的全部应税所得通常均在境外支付给总机构。这时,如果中国要行使税收管辖权,就需要“实际联系”的介入。由此而引出的问题是“实际联系”的程度多大?是就相关业务或服务的全部所得征税还是就代表机构完成的部分征税呢?根据中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应仅以属于该代表机构的所得为限[20]。在如何界定属于该代表机构的所得的问题上,又分委托代理类业务和咨询类业务而有所不同。

1.委托代理类业务

对于共同完成的委托代理类业务而言,如果代表机构能够提供有关凭证、资料,如接受委托业务的委托协议书或其他相当的证明文件,证明其在一项代理业务中,有一部分业务是由其总机构在中国境外进行的,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可暂按其收入额的50%核定在中国应申报纳税的金额。个别情况特殊的,由当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1]。可见,各地税务部门在执法中具有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

2.咨询类业务

对于共同完成的咨询类业务,如会计公司、审计公司、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在中国提供的税务、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各项业务,对于由此而获得的收入,首先应按工作量或合同规定等合理的比例,划分总机构与代表机构各自的收入[22]。对于如何确定代表机构为境外客户提供服务所获得收入的比例,并没有明确地规定,仅可参照为境内客户提供服务时的比例确定,即不应低于该项业务总收入的60%[23]。

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税务征管部门首先应以工作量或合同规定等合理的比例对总机构与代表机构的收入进行划分,如果不能根据工作量或合同规定等合理的比例划分,才能适用60%的比例规定。但是以工作量的合理比例还是合同规定的合理比例,亦或其他“等”的合理比例,以及什么是“合理”的比例,均是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建议

(一)制定针对作为非居民企业的代表机构的税收管理法规和规章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生效及《国务院暂行规定》失效后,针对代表机构的税收管理行政法规出现了空白。国家税务总局在国税函[2009]55号文件中仍要求各地税务部门在符合

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2 应用文:答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文书:是所有文件资料的总称。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资料。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用价值的文字资料等。 文件:是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包括版头文件和无版头文件。 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代言作者:是指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群体作者:是指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法定作者:即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文本:是对使用多种语言文字的同篇文书的区分。应用文的文本:是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篇完整的应用文。

审核:主要是对文稿的审查。审核包括部门领导或职能部门业务审核和发文机关办公厅审核两个环节,后者是文稿审核的主体。 签发:是机关负责人从法律上对文稿的最后认定。公文文稿一经签发,从文字表达的过程来讲就基本完成,签发是公文物化过程的最后手续。 复核:是发文机关办公厅在文稿正式印制前对文稿的再次审核。 文种:是指对具体的公文按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要求划分为若干种,并为每种公文规定固定的名称,即文种的名称简称文种。 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指行文时必须遵守的规矩、制度。 批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批复、转发的一种特有的文书处理形式。转发:是对上级机关、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单位文书的处理形式。 印发: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文书的办理形式,是一种对内发文的特定形式。 公文格式:指的是公文外在的表现形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在文本中的各自位置,包括公文的用纸、留白等。 命令:属于行政公文;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命令的分类:命令常用的可分为颁布性命令、事项性命令、任免性命令、嘉奖命令、批准或授衔的授予令等五类。

公文材料常用词汇、短语一览

公文材料常用词汇、短语一览 行政材料用词积累 1.“以...为XX”:为基础(基点)、为核心(中心)、为根本、为重点、为举措(手段)、为载体(平台)、为保障(保证\后盾)、为契机。 为总揽、为抓手、为目标、为动力、为依托、为突破、为目的、为关键、为先导、为宗旨、为支撑、为指导、为导向、为方向、为驱动、为主体、为补充、为标准、为主线、为主题。 2.三字“为”:为立足点、为出发点、为切入点、突破口、为落脚点、闪光点、结合点、根本点、增长点、着力点、动力点、关键点。 3.三字“于”:立足于、着眼于、贯穿于、 4.“渐进类”词语:日益、日趋、日惭、日臻、不断、逐步、稳步、深化、深入、推进、推动、促进、 5.“建立类及程度类”词语:探索、实行、建立、健全、构建、打造、争创、创建、规范、完善、创新、强化、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紧、严格、突出。 6.“四导”:宣传倡导、服务指导、示范引导、监管督导。 7.“新XXX”:新机制、新路子、新模式、新环境、新载体、新途径、新突破、新优势、新方向、新跨越、新发展、新趋势、新期待、新

局面、新格局、新成就、新变化、新面貌、新 8.吹响集结号、齐奏交响乐、共谱和谐曲。 9.念好联字经、架起连心桥、铺就致富路、奏响和谐曲。 10.组合类:探索新路子、创新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推动新跨越、促进新发展、 11.建立工作新机制、明确发展新方向、拓展增收新途径、积聚建设新优势、探索试点新路子。 12.启示类:两字类: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保证。 四字类:前提条件、基础保证、关键环节、核心所在、有效举措、重要手段、有效载体、 13.时期类:关键时期、重要时期、攻坚时期、 14.重要类: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因素、重要阶段、重要力量、重点途径 15.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 机关公文常用词句大全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公文写作与处理名词解释

1、命令是体现国家领导机关意志的下行公文。它具有权威性、指挥性?、强制性和特点。 2、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的建议性公文。主要特点是⑴行文关系及办理程序的法定性。⑵行文内容的单一性和可行性。写作应注意什么问题:⑴提出的问题重要且已具备解决的条件。⑵要注意提出的权限和时限。⑶要注意行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3、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主要特点是:⑴内容重要。决定一般都不是由个人作出的,而是由领导集团或权力机构,针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集体研究讨论后作出的安排和部署,因而其内容重要。⑵政策性强。决定涉及的问题重大,它公布后,对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活动有指导、导向作用,因而政策性极强。 ⑶有约束力。决定对有关人员具有约束力,它的执行是带强制性的。 决定的类型有:⑴指挥型??⑵个案型??⑶知照型 指挥型的决定的写作一般由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写作时要注意做到决定理由充分,决定事项清楚,执行要求明确。 个案型的决定的写作一般由个案事实分析(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期望要求三部分组成。针对个案做决定,主要目的是扩大影响,让群众学习榜样,警惕错误,所以事实分析要清楚,期望要求要具体。 4、决议是经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性公文。 特点有:⑴表达群体意志?⑵有权威性和约束力;类型有决策部署型?和结果公布型。 5、决定和决议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答:决定和决议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在内容方面接近,侧重于对重要事项的决策,在文字表述方面,风格也一致,都要求准确、简洁。 决定和决议的不同在于:⑴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⑵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⑶发布形式略有不同。 6、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指导工作的公文。特点:⑴针对性⑵原则性。 类型:1、涉及全局问题。带普遍性的指示;涉及局部问题,带特殊性的指示。 指示的正文一般由指示根据、指示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7、意见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发表的对工作有指导性质的文件。类型有直接指导型和批转执行型。 8、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文件。 9、通告是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性文件。 公告与通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公告、通告是性质相近而有一定差别的文种,它们在三个方面有大同小异的特点:⑴公布的公开性: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是公开的,公布的目的是要让大家知道或遵守。差别在于发布的范围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公告涉及的范围广,通告涉及的范围小。 ⑵事项的重要性:公告和通告是代表政府或一定的机构发布的,其内容涉及较多群众,因而必须是重要的事情才可以使用公告、通告的形式发布。一般公告公布的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而通告公布的,虽次于公告,但在其适用范围内,也是重要的事情。 ⑶操作的严肃性:公告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涉及地方法规的,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一般机关团体,不能随意发布公告。发布通告的机构也要注意自己的权限范围,不能超越权限办事。不代表法定机构的团体或个人,不能随意发布通告。 写作公告与通告要注意:⑴符合权限,一事一告。公告、通告写作前一定要明确是否有必要使用这一文种,发布该文种是否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⑵内容明确,语气庄重。公告、通告是公开宣布较重要的事情,要有关人员知道或遵守,所以内容一定要十分明确,以免执法时出现差错。⑶注意格式。公告、通告的标题有四种形式: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发文单位加文种,事由加文种,只有文种名称。 10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的告知性文件。公报的特点和公告接近,都具有内容的公开性和重要性,发布机关的权威性。两者的区别:从发布机关来说,党的领导机关多用公报,政府机关多用公告。从内容来说,宣布单独事件多用公告,发布会议情况、谈判情况、统计情况等多用公报。宣布要有关人员遵守的法定事项,用公告而不用公报。 常用的公报有会议公报、统计公报、外交公报三种类型。 会议公报:一般用以公布党的重要会议召开的情况及会议所作的决定。统计公报: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统计数字。外交公报: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政党、团体等在会谈或交往后发表的文件,主要公布会谈各方的观点及取得的共识。发布统计公报要注意什么问题?统计公报必须由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任何机构不得随意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统计数字。统计公报以发布各种数据为主,其内容一定要科学、准确。涉及国家机密的统计数字,不得在公报中公布。统计公报一般分项分点或结合表格形式发布。 11、通知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传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文件。类型有::⑴发布性通知⑵批转性通知⑶转发性通知⑷指示性通知⑸任免性通知⑹事务性通知;通知的主要用途:1.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通知应该知道或者办理的一般事项用通知;2.发布某些行政法规或对下级机关工作有所指示,按照内容不适宜用命令或指示发布的,用通知发布;3.国务院和各部、各委员会以及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的秘书工作部门,转达它的领导机关的会议通过的文件和领导上的指示用通知;4.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互相通知需要知道的事项用通知。 12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事项的告知性文件。通报的特点有⑴周知性:即在发文范围内让所有人都知道所通报的情况。 ⑵指导性:同胞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群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要群众认清事情的性质,提高思想认识。通报的类型:表彰先进型?批评错误型?传达事项型。表彰先进的通报正文:一般按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分析先进思想、指明如何向先进学习这样四个步骤写。批评错误的通报正文,应把批评根据、错误事实、处分决定、错误性质、善后办法五个方面写清楚。 13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特点有:⑴重陈述。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如实向上级陈述工作情况,事实和意见的陈述应当是报告的主要内容。⑵有主见。汇报工作不能只摆事实而没有汇报者的观点,汇报者在报告中,应当对所报告的事实,提出自己的看法。报告写作要注意:答:⑴陈述事实要清楚扼要。以汇报工作情况为主的报告,应突出重点,把主要事实讲清楚。⑵表达观点要精炼清晰。报告中需要表达报告者观点的地方也不少,汇报工作需要有自我评价,对今后工作提意见或建议,更是以阐述观点为主。⑶语言要简洁朴实。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因而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夸大或缩小事实,不可报喜不报忧,不可过分强调困难。类型有: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14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或批准的报情性文件。特点⑴超前性:请示必须在办事之前。⑵说明性:请示的目的在向上级说明情况,请求帮助。⑶单一性: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不能在一份公文中同时请示两件以上的事情。类型有:⑴请求批准型⑵请求帮助型⑶请求批转型。请示写作要注意:⑴要遵守行文规则。⑵理由要充分,要求要合理。⑶格式要正确,语言要得体。 15请示和报告有何区别?答: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或批准的报请性公文。报告重陈述并要有主见,请示则具有超前性、说明性和单一性的特点。 15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的指示性文件。特点有:⑴针对性:针对“请示”这一文种,针对请示的机关,针对请示的问题。⑵指导性:批复针对请示表态或发表意见,对下级的工作有指导、规范作用,下级不能违背上级的批复。批复可分几种类型有⑴表态性批复:主要是答复请求批准类的请示,或同意,或不同意。⑵指示性批复:针对下级请示的事项或提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带有指导下级工作的性质。请示写作要注意:⑴要先回应后批复。⑵态度要鲜明,措辞要明确。⑶要及时批复。 16函是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特点⑴形式灵活,适应性强。⑵务实性强。函可分商洽函、问复函、请准函、知照函。函的写作要注意:⑴一事一函,直陈其事。?⑵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 17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纪实性文件。特点:⑴纪要性⑵约束性⑶知照性。会议纪要的类型有:⑴决议性会议纪要⑵协议性会议纪要⑶研讨性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的正文写作:一般分为会议概况、会议内容、结束语三个部分。⑴会议概况介绍开会时间、会议名称、会议议题、出席者、主持者、会议过程等。⑵会议内容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介绍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主要事项。⑶结束语是真个正文部分的小结,往往对与会者、下级机关、有关群众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 18条例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定和发布的系统规范某一方面工作、活动、行为等的规范性公文。类型可分为:⑴党的中央机关制定的条例⑵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条例⑶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条例。 19规定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类型有⑴党内规定⑵法规性规定⑶一般性规定 20条例和规定的写作要注意什么? 答:条例和规定都是规范性文种,关于规范性文件的写作,可综合以下四点: ⑴草拟条例和规定要遵循下列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搞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符合宪法和法律,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 ⑵起草条例和规定,应当对现行内容相同的法规进行清理。 ⑶条例和规定的内容用条文表达,常见的有“章条式”和“条款式”两种写法。 ⑷语言要准确、严密。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

机关公文写作常用词语 "新"系列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新对策新办法新局面新气象 "者"系列 守护者保护者守望者践行者组织者协调者旁观者教育者监督者管理者设计者引导者实施者指导者协助者决策者参与者 "外号"系列 (个人)先行官火车头老黄牛活地图辖区通减压阀助推器 (集体)大熔炉主旋律接力赛 "性"系列 自觉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复杂性积极性实效性机制性特殊性主动性有效性体制性多变性创造性坚定性保障性危险性准确性阶段性流动性盲目性目的性层次性稳定性实用性预见性启发性全局性科学性前瞻性警示性局部性局限性针对性苗头性根本性约束性普遍性倾向性长期性理论性典型性经常性精确性系统性示范性思想性果敢性完整性必要性知识性坚韧性多样性重要性趣味性敏感性服务性先进性随意性警惕性指导性优越性反复性技术性思想性全局性前瞻

性战略性创新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目标性 "感"系列 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荣誉感成就感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满足感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化"系列 信息化、科学化、数字化、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机制系统化、办案法制化、打击专业化、防范网络化、警务信息化向心力凝聚力洞察力执行力推动力战斗力保障力驾驭力自控力亲和力号召力感召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意识"系列 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奉献意识谋划意识机遇意识任务意识形象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危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忧患意识 "三字经"创一流树标杆当标兵树形象展风采显特色出实招做实事攻难点查隐患堵漏洞正警风聚警心明职责聚合力建堡垒强管控强基础求实效求突破求改进求规范谋长效谋发展谋打赢 "一" 一股绳一盘棋一颗钉一班人一条心一股劲一面旗一座山一堵墙一支笔一条枪一块砖一条龙一把手 "一种" (这个类别稍微解释一下,可以用来起排比递进式

机关公文常用词语总结

机关公文常用词语总结 一、常用排比 1、常用两字词语:心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甘心、攻心,进取心、责任心、上进心、公仆心; 2、常用三字词语:可概括为感、性、多、点,不、化、新、力。 (1)X X感: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 (2)X X性: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複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3)多X X: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多力量、多元素。 (4)X X点:出发点、切入点、突破点、落脚点、著眼点、结合点、关键点、著重点、著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5)不X X: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畏难、不罢手、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6)X X化: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7)新X X: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8)X X力: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亲活力;

3、常用四字词语:意识、认同 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4、常用动宾搭配: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著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著力点、抓好落脚点; 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当前工作要有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廉政建设要有新举措、自身建设要有新发展、内部管理要有新突破。 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二、常用短语 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其中,贯穿始终,切实抓好,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狠抓落实,从严控制,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规范程序,改进作风,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做深、做细、做实、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全面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逐步完善,明显提高,逐渐好转,逐步形成,不断加强,持续增效,巩固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不断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圆满。 三、常用动词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完善,加快,振兴,掘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

公文常用词

常用之"新":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常用之"性":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常用之"化":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化。 常用之"心":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常用之"识": 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常用之"点":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常用之"力": 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执行力、感召力。 常用之"不": 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不懈怠、不含糊、不折腾。 常用之"同":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组织认同、事业认同、感情认同、心理认同、环境认同。& e8 h* m0 常用之"多":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 常用之"度":, 高度、深度、宽度、力度、强度、密度、浓度、气度、温度。 常用语组: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

电大应用写作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 公文也即公务文书,对这个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而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主要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力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 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等. 3. 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函等. 4. 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通报,通知,批复,意见等. 5. 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 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7. 公文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 8. 签发是发文机关的领导人经过审核,在同意发出的公文文稿上签字的步骤. 9. 简报即情况的简要报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通报情况交流信息的一种简短的文字材料. 10.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11. 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12. 工作计划是对某一个单位或部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的文书. 13. 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14. 讲话稿:这里所说的讲话稿是指用于公务活动的讲话稿,主要是指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或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发表讲话时所用的书面材料. 15. 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实用文书. 16. 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动准则等

公文常用词语

公文常用词语 、常用排比 新水平 新境界 新举措 新发展 新突破 新成绩 新成效 新方法 新成果 新形势 新要求 新期待 新关系 新体制 新机制 新知识 新本领 新进展 新实践 新风貌 新事物 新高度 重要性 紧迫性 自觉性 主动性 坚定性 民族性 时代性 实践性 针对性 全局性 前瞻性 战略性 积极性 创造性 长期性 复杂性 艰巨性 可讲性 鼓动性 计划性 敏锐性 有效性 系统性 时效性 法制化 规范化 制度化 程序化 集约化 正常化 有序化 智能化 优质化 常态化 科学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真心 公心 柔心 铁心 上心 用心 爱心 良心 关心 核心 内心 外心 政治意识 政权意识 大局意识 廉洁意识 学习意识 上进意识 找准出发点 把握切入点 找准落脚点 抓住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把握着力点 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xx 工作有新水平 队伍建设有新境界 廉政建设有新举措 自身建设有新发展 xx 院管理有新突破 不动摇 不放弃 不改变 不妥协 不折腾 政治认同 理论认同 感情认同 是历史的必然 现实的选择 未来的方向 热心 耐心 诚心 决心 痛心 童心 好心 专心 中心 忠心 衷心 甘心 红心 坏心 攻心 忧患意识 管理意识 责任意识 法律意识 出发点 根本点 切入点 落脚点 支撑点 着眼点 结合点 关键点 着重点 着力点 活动力 控制力 影响力 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 明确落脚点 把握着重点 抓好落脚点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自觉按规律办事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 治理 融入全过程贯穿各方面 融洽,凝聚,汇集,共筑,考验,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 四、常用名词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本质属性,重要保证 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 切实抓好 努力减轻 扎实推进 加快发展 持续增收 积极稳妥 狠抓落实 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 坚决制止 明确职责 高举旗帜 坚定不移 牢牢把握 积极争取 深入开展 注重强化 切实规范 不断改进 积极发展 努力建设 依法实行 良性互动 优势互补 率先发展 互惠互利 做深做细 做实 全面分析 全面贯彻 持续推进 全面落实 大力实施 逐步扭转 基本形成 普遍增加 基本建立 更加完备(完善)明显提咼(好转)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二、常用短语 立足当前 抓住 机遇 着眼长远 应对挑战 三、常用动词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 改革,创新, 加快,振兴, 发挥,支持, 确保,维护, 深化, 满足, 适应, 调节, 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方向,取决于,完善 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 带动, 优先, 监督, 遏制, 强化, 推广, 发扬,拓宽, 取缔,调控,把握,弘扬, 帮助,深化,规范,强化, 贯彻,实施,深化, 管理,开展,规划, 整治,保护,健全, 拓展,规范,改进, 保证, 统筹,指导,服务,健全 鼓励,引导,坚持 理顺,推行,纠正,严格 夯实,树立,尊重,制约 激发,说服,感召,尊重,包容, 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 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 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 丰富, 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 借 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 树立, 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 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 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 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

秘书学概论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秘书:广义,指领导人的事务与信息助手(包括公务/私人秘书)。狭义(不包括私人秘书),指一种职务名称,社会职业,处于领导身边,直接为领导从事事务性、信息性等辅助服务工作的助手。 秘书学:是研究秘书工作规律和秘书人员任职要求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通俗地说,秘书学就是研究秘书人员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的科学。它是一门写作学与管理科学的知识圈交叉重叠的产物。 三省制:在魏晋开始形成,唐代确定。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同负责朝廷的秘书工作,“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既相互分工、配合,又互相监督、牵制。 一文一事制:宋朝规定:朝廷百官和地方的奏章必须一文一事,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文,以便行文归口和由主管部门及时批复、处理。 文书立卷制:元朝规定:处理完毕的文书经监察官“照刷”(检查)之后予以编号立卷。同一类事立为一卷,年终交案,归档保管。(公文立卷:是指机关文书部门将已经办理完毕的、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组成案卷。) 贴黄引黄制:魏晋以后,公文多用黄纸书写。唐代规定:公文如有个别文字更改,可另写小块纸补贴,称为“贴黄”。此后,又将文书内容要点另写于黄纸,贴于封面或正文之前,称为“引黄”,也就是“公文摘要”的由来。 条旨制:明朝规定: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纸条写上初步处理意见,贴在文书上供皇帝参考,又称“票拟”。 综理制:是指所有秘书工作由办公厅或办公室统一或分派人员办理,下面不再分设部门。这适合于秘书工作量不太大的机关或单位。如市、县政协和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采用综理制。 秘书部门和秘书管理人员的要求:1、机构与部门职责2、岗位责任制3、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先后排列次序、操作步骤。环节不能随意地增加或减少,次序也不能任意地颠倒或随便排列。工作方法:工作的技能和操作要求。它既需要秘书人员以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能力为基础,又要善于综合运用,善于转化为实际的效果。4、信息系统5、办公自动化:简称OA,是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于数据信息和非数据信息的办公活动。 一、督查:指秘书协助领导,把已经布置却拖延不办或办理不力的工作自上而下地督促、检查,使之落实、妥善。督查工作的作用:(1)对领导的作用。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领导决策、指示的后续步骤和保证手段;监督是促进领导决策正确、科学的必要环节;监督是改变各级领导和干部作风、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手段。(2)对秘书的作用。是秘书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事物重要方面。是秘书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的有效手段。 二、印信工作:是指机关、单位公务印章和介绍信的管理、使用工作,属于秘书工作范围。公章是机关、单位职责权力的象征,介绍信则是证明本机关、单位员工的身份,介绍联系公务之用。如果管理使用不当,会给本机关、本单位乃至社会造成危害,秘书人员必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三、政策法规信息:这主要是领导人的有关方针、政策的重要讲话,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条例等等,通常以文件形式下达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刊登。这些宏观的指导性、规范性的信息是每个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都必须遵循、遵守的,是每一个主管都必须理解、掌握的秘书应认真的加以收集。 调查是指采用种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取得客观世界材料的过程。研究则是指对调查的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一系列过程。调查是前提,是手段,研究是后续,是目的。

公文及公文批示常用词语解释

【按语】就是发文单位批转的或转发的公务文书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B 【颁布】就是公布、多用于公布重要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等。 【颁发】就是"发布"或"授予"的意思,多用于领导机关发布重要文件或向有关单位或人员授奖。 【报请】就是"用书面报告请示",多用于将某一事项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并请求批复时。 【报经】就是上报并已经过的意思。 【备案】就是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本】就是"自己"的意思,既可以用于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自称,也可以用于文件本身。 【比照】就是按照已有的同一类型的作法或同一范畴的制度对比处理。 【不日】就是"不久、不几天"的意思。 【不宜】就是不适宜。 【不予】就是不准或不给的意思。 C 【参照】就是参考并仿照的意思。 【参酌】就是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 【草拟】就是指文件的起草撰拟。 【查收】就是检查后收下。

【查照】就是提请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 【查复】就是核查后作出答复。 【呈报】就是用公文报告上级。 【呈请】就是用公文请求或请求。 【承蒙】就是"受到"的雅语。 【此复】就是这样答复的意思,多用于批复或函复的结尾处。 【此令】就是这样命令的意思,多用于命令的结尾处。 【存查】就是保存起来,以备查考。 【存档】就是把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资料归人档案,留供以后查考。 D 【待】就是等待。 【大】就是超过一般的意思。 【大力】就是用很大的力量。 【当否】就是是不是恰当合适。 【当即】就是当时、立即的意思。 【度】是量词,表示"次"的意思,如"一度"、"再度"等。 E 【讹误】就是指文字上的错误。 【而】有三种解释和用法: (l)可以做为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

应用文写作复习答案

应用文写作重点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1.应用文书:指日常应用、运用的一些文章体裁,其概念小于实用文体,但包含在实用文体之内。 2.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3.通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的下行文文种;适用于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 单项1.找出下面各项中不符合规章制度有强制性特点的一项规章_D公约。 2.找出不属于行政公文的一项 C制度_。 3.下边的公文文种属于下行文的一项是_ A通报_。 4.对函的特点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D用语简洁性。 改病句1.机构调整问题的请示。加“关于” 2.公文质量的高低都有损发文单位的形象。将“损”改为“关” 3.对下级机关的公文请示性函需要答复的,应用“批复”。用“复函” 简答题 1.简述公文报告与请示的异同。 答:两种公文都属于上行文;不同点是:请示需上级批复;报告不许批复;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则是事中和事后;请示需一文一事,报告则可一文多事。 2.简述计划与总结的写作要点。 答:总结的要点是:标题;前言;正文:成绩经验;问题或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计划的正文要点是:目的;方法措施;时间安排与步骤。 3.写出经济合同导语与正文的的内容要点。 答:合同的导语:双方经协商,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主体是: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与酬金;履行合同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 4.简述通知的种类和特点。 答:通知的种类: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知照性通知;事务性通知;任免、聘用通知。通知的特点: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广泛性(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时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及解析和基本用法

公文写作常用词语及用法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由于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的需要,公文逐渐形成了一套常用的专用词语,现简要介绍如下: A [按期]按照规定的期限。 [按时]依照规定的时间。 [按语]发文单位批转或转发公文时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按照]依照;据此办理。 [案卷]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 B [颁]发布;颁发。多用于庄严、隆重的场合。 [颁布]公布。多用于公布重要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等。如“颁布法令”、“颁布奖惩条例”。 [颁发]发布;授予。多用于领导机关发布重要文件或向有关单位或人员授奖。如“本条例自颁发之日起执行”、“颁发奖章和奖金”。 [颁行]颁布施行。 [报呈]用公文向上级报告。如“报呈上级备案”。 [报告]①用书面或口关的形式向上级做正式陈述。②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上级所做的正式陈述。 [报经]上报并已经得到。如“报经上级同意”。 [报批]呈报上级机关请求批准。如“履行报批手续”。 [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请求。如“报请上级批准”。 [报送]向上级呈报。 [备案]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如“此事已报上级备案”。 [备查]准备好文件、案卷、图表等以供查考。如“存档备查”。 [本]自己方面的。可用于机关、团体和个人的自称,也可用于文件自身。 [本拟]本来打算。 [本应]本来应该。如“本应从严惩处,但念其……”

[比照]比较对照(已有的做法或同一范畴的规章制度处理)。 [濒于]临近;接近。多用于坏的情况。如“濒于破产”、“濒于绝望”。[并经]并且经过。 [不啻]不止;如同。 [不法]不守法的;违法的。如“不法分子”、“不法行为”。 [不日]要不了几日;几天之内。 [不失为]还可以算得上;称得上。“这样处理,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不时]随时。如“不时之需”。 [不宜]不适宜。如“不宜操之过急”。 [不予]不准许;不给。 [布置]对工作、活动做出具体的安排。 [部署]安排、布置(工作或活动)。 C [参见]同“参看”。 [参看]读一篇文件时参考另一篇。 [参与]参加进去共同进行。 [参阅]同“参看”。 [参照]参考并仿照。如“参照执行”。 [参酌]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如“参酌处理”。 [草拟]起草和撰拟。如“草拟文件”。 [查]清点;了解;调查;清查。 [查办]查明犯罪事实或错误情节加以处理。如“严加查办”、“撤职查办”。[查对]清查核对。如“业经查对,正确无误”。 [查复]核查后做出答复。 [查禁]检查并禁止。 [查究]调查并追究;检查追究。如“对此须认真查究”。 [查收]检查后收下。 [查询]调查询问。

名词解释

1.公文也即公务文书,对这个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二、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而这里所说的公文是指狭义的公文而言的,主要是指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等3.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函等。4.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通报、通知、批复、意见等。5.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主送机关是负有公文处理责任的受文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7.公文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8.签发是发文机关的领导人经过审核,在同意发出的公文文稿上签字的步骤。 9.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10.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11.工作计划是对某一单位或部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做出打算和安排的文书。 12.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以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 13.讲话稿是指用于公务活动的讲话稿,主要是指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或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发表讲话时所用的书面材料 14.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一个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书。 15.法规与规章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业务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所编制的,反映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定的实用文书。 16.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动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17.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及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18.规定是针对某一事项或活动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措施,要求有关人员贯彻执行的一种文书。 19.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20.守则是某一单位、部门或属于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依循的行为准则,是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文书。21.公关文书就是在公共活动中形成 和使用的文书。公关是公共关系的 简称,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组织或一 个人通过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信息交 流或其他交往活动,树立良好的公 众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从而为组织或个人的发展创造最佳 社会环境的各种行为方式。 22.求职信又称自荐信,是求职者向 用人单位介绍自己,并表达求职意 愿,以求获得某个职位的一种专用 信件。 23.欢迎词是指在宾客光临时,主人 为表示欢迎,在欢迎仪式或酒会、 宴会等公开聚会场合发表的演讲词 24.欢送词是指在宾客即将离去时, 主人为表示欢送,在欢送仪式或送 别酒会、宴会等公开聚会场合发表 的演讲词。 25.祝酒词是在比较正规的酒会宴会 上发表的向人们表示祝愿的演讲词 26.开幕词是在比较正式的大型会议 或活动的开幕式上举办单位的主要 领导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所作的宣告 性或纲领性讲话。 27.闭幕词是在比较正式的大型会议 或活动的开幕式上举办单位的主要 领导人或其他有关人员所作的总结 性讲话。 28.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是指及 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 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社会影响的事 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29.导语是经济消息的开头部分,在 此要用一句话或一个段落将消息 中最有价值、最重要、最吸引人的 内容简洁地表述出来。‘ 30.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全面、明确地 介绍产品的用途、性能、构造、使 用方法等事项的文字材料,是一种 比较常见的说明文。 31.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经济管理部 门和企业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 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 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 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 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 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 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秃, 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 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 法,指导经营管理而写成的书面的 报告。 32.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在确定某一 个经济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之前, 对其政策或规模、技术力量和水平、 实施方案或措施及其投入或产出 等,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和经济分 析,从而确定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的书面报告。. 33.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34.民事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 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 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 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 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35.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 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 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 事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6.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诉讼的被告或 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 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 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 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 的法律文书。 37.刑事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 理各类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 律师为解决刑事纠纷,依法制作或 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 文书的总称。 38.刑事自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 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 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39.刑事答辩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 告或被上诉人根据刑事自诉状或刑 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 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 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 辩驳的法律文书。 40.行政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 理各类行政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 为解决行政纠纷,依法制作或代书 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 的总称。 41.行政起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原告认 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 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依法处理的法律文书。 42.行政答辩状是行政诉讼的被告或 被上诉人根据行政起诉状或行政上 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 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 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 的法律文书。 43.生活文书又称个人文书或生活应 用文,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为处理个人事务或解决具体问题所 用的各类文书。 44.启事是指人们为说明有关事项或 者请求他人帮助而公开发布的短 文。 45.读书笔记是在阅读书籍或文章等 各种文献时,对有价值、有意义的 东西所作的记录,其中有录自读物 的资料,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等。 46.摘要笔记是在充分理解文献内容 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文 献中的一些观点依次摘抄下来,就 形成了摘要笔记。 47.提要笔记是在读完文献之后,对 文献的主要内容加以全面概括,把 它写成一个简短的纲要,就形成了 提要笔记。 48.提纲笔记是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 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 个部分或层次的观点以及说明观点 的主要材料,加以高度概括,并把 它们依次排列出来,写成一个能够 反映读物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大纲, 即为提纲笔记。 49.心得笔记是一种专门记录自己在 阅读中所产生的感想、收获或对读 物的批评、质疑意见的笔记。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