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

第9章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

第9章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
第9章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

6-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上次课主要内容 4.4简单自然地物可识别性分析 4.5复杂地物识别概率(重点理解) ①要素t 的价值②要素总和(t 1,t 2,…,t m )t 的价值 K -K E ∑ = ③复杂地物识别概率的计算理解p70~71例子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5.2 遥感图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的关系 5.3 遥感图像的时空特性 5.4 遥感图像中的独立变量 5.5 地物统计特征的构造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地物特征 电磁波特性 影像特征 遥感图像记录过程 n 图像解译就是建立在研究地物性质、电磁波性质 及影像特征三者的关系之上 n 图像要素或特征,分“色”和“形”两大类:?色:色调、颜色、阴影、反差; ?形:形状、大小、空间分布、纹理等。“形”只有依靠“色”来解译才有意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两个定义: ?解译标志定义:遥感图像光谱、辐射、空间和时间特征决定 图像的视觉效果、表现形式和计算特点,并导致物体在图像上 的差别。 l给出了区分遥感图像中物体或现象的可能性; l解译标志包括:色调与色彩、形状、尺寸、阴影、细部(图 案)、以及结构(纹理)等; l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揭示标志定义:在目视观察时借以将物体彼此分开的被感知 对象的典型特征。 l揭示标志包括:形状、尺寸、细部、光谱辐射特性、物体的阴 影、位置、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l揭示标志的等级决定于物体的性质、他们的相对位置及与周围 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的关系: ?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虽然我们是通过遥感图像识别地物目标的,但是大多数情况 下,基于遥感图像识别地物并作出决定时,似乎并不是利用解 译标志,而是利用揭示标志。 例如,很多解译人员刚看到图像就差不多在脑海中形成地物的形象, 然后仅仅分析这个形象就能作出一定的决定。实际上,有经验的解译人 员,在研究图像的解译标志并估计到传递信息的传感系统的影响以后, 思想中就建立起地物的揭示标志,并在这些标志的基础上识别被感知物 体。解译人员在实地或图像上都没见过的地物或现象是例外。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划分:?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 ?永久标志和临时标志;

遥感图像解译过程

一.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在遥感图像的应用之前,常常需要对遥感图像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不同格式的遥感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多波段彩色合成处理、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处理、几何校正处理、拼接处理、裁切处理等,这些都称为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1.遥感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多波段合成 获得遥感数据之后,利用遥感数据之前,首先需要把各种格式的原始遥感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转换为各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应用,这就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输入输出并转换为所需要的格式。单波段的原始遥感数据合成为多波段的彩色遥感数据,因为人眼对彩色物体的分辨能力大大高于对黑白物体的分辨能力,彩色遥感图像的信息量更大;而且利用多波段的彩色遥感图像,还可以进行三个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的彩色合成,以提高对不同地物的识别能力。彩色遥感影像要求选择不少于3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各波段的配准误差不大于0.2m m。 2.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由于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和大气、地形因子以及其它各种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使传感器所接收的地物光谱反射信息,不能全部真实地反映图同地物的特征,影响了图像的识别精度,因此必须进行辐射校正,改进图像质量。 辐射校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征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如光学镜头的 非均匀性引起的边缘减光现象的校正、光电变换系统的灵 敏度特性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等。 ●光照条件的差异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如太阳的高度角的 不同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地面的倾斜引起的辐射误差校 正等。 ●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等。 3.图像几何校正 几何校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也就是定量地确定图像上像元坐标与地理坐标的对应关系,即把数据投影到平面上,使之符合投影系统的过程。为了将所获取的数据投影到理性的空间平面上产生精确的换算模型,需要借助一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几何校正。控制点选择应均匀分布而且在影像图与地形图上都容易确定的同名地物点上。所选点位图像清晰,在地形图及图像上均能正确识别和定位。如农田林网的交叉点,小沟系上道路桥的两端位置,小河流、渠的交叉点,道路交叉点,水库坝上的拐角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遥感解译方法及应用 一、遥感的概念 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遥感技术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遥感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因而使得遥感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因而,调查与管理资源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人类的生活环境正在不断地遭受到人为和自然的污染.例如:工业排污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造成人为的环境污染.而诸如洪水、泥石流、滑坡、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则形成灾害性环境,它们都对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时监测人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环境的发生,才能更有效地采取防护和治理措施,以减少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欲解决上述问题,完全依赖现场观察已感不足, 于是,由于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的相继问世便能获得大围的地面遥感图像和实时动态信息,所以,这两种遥感方式则成为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管理,环境的监测与灾害预报的一种新的探测手段. (一)遥感的概念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即借助于专门的探测仪器,把遥远的

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收纪录下来,再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从而揭示出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属于空间科学的畴.是物理、计算数学、电子、光学、航空(天)、地学等密切结合的新兴学科,对工农业、国防、自然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等)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3、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估. (二)遥感平台(分类) 指放置遥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可分为航空和航天平台.在不同高度进行多平台遥感,可获得不同比例尺、分辨率和地面覆盖面积的遥感图像. 1、航空平台:是指在大气层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100m—30km,主要有飞机、直升机、飞艇、气球等. 2、航天平台:是指在大气层之外飞行的飞行器,高度为几百—几万公里;如人造地球卫星、探控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站等. (三)遥感的发展简况 1839年第一黑白航片问世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应用于军事侦察,1941年出版了《航空照片应用与判读》为各方面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入20世纪50年代,美广泛应用,黑白、彩色航片进行军事、地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指导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指导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的实施步骤 1、组织培训 遥感图像解译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解译人员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程序与步骤,才能更好地完成解译任务。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例,首先须对学生进行有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分类及分类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和图像解译、数字化与数据处理以及外业调绘要求和调查表的填写等培训,使其明确解译任务,并熟练地掌握土地利用类型解译和更新调查的每个步骤的要求,为组织落实实习的各项工作环节打好基础。 2、工作准备 ⑴数据准备 搜集与分析有关资料、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图像。不同的遥感图像可满足不同土地利用分类精度的要求。从宏观角度出发,使用TM数据进行的耕地调查,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家级要求。而在主要农业区进行耕地调查时,最好使用SPOT遥感图像。对于重要的经济地区,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色小比例尺航空遥感图像和TM多光谱数据或者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图像和次低多光谱图像相融合的方式,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收集近期各种类型卫星遥感图像、详查原始像片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新增建设用地报批资料、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资料、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调查和潜力调查资料、“城中村”调查资料以及各类文字统计资料等。对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几何纠正与配准,制作正射图像图。 ⑵技术路线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图像-图像对比解译、矢量底图-图像对比解译、图像叠加分析法、多时相直接分类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各地特点进行选择,往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精确解译,达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 3、初步解译与样区的野外考察 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到实习的区域进行野外考察,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4、室内解译 初步解译与样区的野外考察,奠定了室内解译的基础。建立遥感图像解译标志后,就可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设计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与专题图制作”设计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指导老师:

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专题图制作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习目的是加深理解和巩固《遥感原理与应用》课上的的有关理论知识,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处理方法、专题信息提取以及遥感综合应用技术;锻炼我们熟练运用envi,erdas等遥感软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本次实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使用遥感软件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科学素养,为今后参加科学研究工作以及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原理和方法: 从卫星上获取的遥感图像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最后进行地物分类,提取出专题信息,才能够制成各种专题地图。 使用遥感处理软件ERDAS对得到的图像进行TIFF到IMG的格式转换、波段叠加、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基于HIS变换的图像融合、图像裁剪、图像分类、专题信息提取和最后的专题图制作等操作,具体原理如下: (1)格式转换与波段叠加 ERDAS默认的文件格式是*.img格式,因此先要将获得tif格式的遥感影像转换为img格式影像。 多波段影像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为了便于后续处理,要将多个单波段影像叠加合成多波段影像。 参考影像具有地理信息,要将参考影像头文件信息添加进去。 (2)TM影像几何纠正 遥感所获取的数据,均存在几何畸变。因此需要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 多项式校正法是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各种类型传感器的纠正均适用。在实习过程中,采用了二次多项式法进行几何纠正,该法可以改正图像因平移、旋转、比例尺变化、仿射变化等线性变形与扭曲等二次非线性变形 (3)图像镶嵌 因研究范围的要求,需要在几何上将左右两幅图像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拼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相近,没有明显的接缝。 遥感影像在镶嵌之前,必须包含投影信息、地理坐标信息,还要有相同的波段数。当然,在挑选遥感数据时,要尽可能选择成像时间和成像条件相近的遥感图像,要求相邻影像的色调一致。 (4)图像融合 通过增强处理突出图像的有用信息,使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得以强调,便于提高遥感图像的可解译性。基于IHS变换的图像融合使融合的图像既有TM图像的光谱信息,又有SPOT影像高分辨率的特点。

遥感图像的判读

获取遥感图像的目的在于提取和分析人类感兴趣的地物信息。目视判读是遥感信息提取的基础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准确和最常用的方法。即使作为发展趋势的计算机自动提取,仍需要以目视判读为基础和以目视判读为标准。 进行遥感图象目视判读时必须充分运用地物目标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如气候、植被、土壤等景观要素的纬度地带性、经度相关性、高度垂直带性、物候季节性等。要密切注意各类地物目标之间的相关规律,有些规律现象表现得比较稳定明确,如水平地带性、垂直带性等,有些现象则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或过渡)性,例如地震(带)的分布,土壤分布等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各种解译标志,包括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相互补充,彼此验证。只要坚持以遥感成像机理与专业知识、规律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就能归纳出具有相对普遍性与稳定性的解译标志,并举一反三灵活应用这些解译标志进行正确的判读, 目视判读可分为航空图像判读和卫星图像判读。 一、航空像片目视判读 航空像片目视判读是凭借人眼观察或借助简单仪器对航片进行分析和量测,以获取所需要的地面各种信息的过程。 在航空像片上,不同地物有其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特征是判断地物的依据,我们称作判读标志。判读标志是地物自身性质、形态等特征在像片上的反映。因而根据判读标志可以直接从像片上辨认出地物的属性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 一般地,把影像形状、大小、色调与阴影作为常用的航片判读标志。 1、形状 任何地物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由于地物各部分反射光线的强弱不同,所以在像片上反映出相应的形状,依据影像的形状特征,就可以辨认出其相应的地物。 例如:居民地的房屋影像一般均表现为规则的方块形状,河流常呈弯曲的条带状,公路常呈笔直的线状且灰度浅亮,湖泊常呈不规则的封闭区间,等等。 2、大小 地物影像的(尺寸)大小,不仅能反映地物的一些数量特征,而且还能据此判断地物的性质。 例如单轨铁路和双轨铁路从形状上往往不易区分,但量算它们的宽度,则容易区分。 由于地形和像面倾斜影响,同一航片上,同样尺寸的地物,位于高处者影像尺寸大些;像面倾斜时,不同部位的地物大小也不一样。 3、色调 色调在黑白航片上指影像的黑白深浅程度。它是地物对入射光线反射率高低的客观记录,像片上的色调从白到黑逐渐变化,一般可划分为7级:白、灰白、浅灰、灰、深灰、浅黑、黑。 例如:居民地的色调和周围山地或植被的色调、铁路和公路的色调与形状、河流深浅的色调,等等。 4、阴影 地物的阴影可分为本身阴影和投落阴影两部分。本身阴影(简称本影)是地物本身未被阳光直接照射到的阴暗部分的影像;投落阴影(简称落影)是在地物背光方向上地物投射到地面的阴影在像片上的构像。 在像片判读中,本影有助于获得地物的立体感;在利用落影长度判断地物高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一种是目视解译,它指专业人员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另一种是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它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位置),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其中计算机解译通常又可分为基十像元的遥感目标识别和面向对象的遥感目标识别两种。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的领先遥感卫星数据机构,而且是整合全球的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分发不同性能、技术应用上可以互补的多种卫星影像,包括光学、雷达卫星影像、历史遥感影像等各种卫星数据服务,各种专业应用目的的图像处理、解译、顾问服务以及基于卫星影像的各种解决方案等。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贯穿中国1960年至今的所有卫星影像数据,是中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最多的专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机构,提供多尺度、多分辨率、全覆盖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服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遥感影像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优势: 1:北京揽宇方圆国内老牌卫星数据公司,经营时间久,行业口碑相传,1800个行业用户选择的实力见证。 2:北京揽宇方圆遥感数据购买专人数据查询一对一服务,数据查询网址是卫星公司网。 3:北京揽宇方圆拥有大型正版遥感处理软件,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有10年以上遥感处理工作经验,并有国家大型项目工作经验自主卫星数据处理软件著作权,最大限度保持遥感卫星影像处理的真实度。 4:北京揽宇方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认证的国际质量管理操作体系,无论是遥感卫星品质和遥感数据处理质量,都能得到保障。 5:影像数据官方渠道:所有的卫星数据都是卫星公司授权的原始数据,全球公众数据查询网址公开查询,影像数据质量一目了然,数据反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数据处理技术团队国标规范操作,提供的是行业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6:签定正规合同:影像数据服务付款前,买卖双方须签订服务合同,提供合同相应的正规发票,发票国家税网可以详细查询,有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发票类型可供选择。以最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障您的权益。 7:对公帐号转款:合同约定的对公帐号,与合同主体名发票上面的帐号名称一致,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公司银行账户,所有交易记录均能查询,保障资金安全。 8:售后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制,全国热线,登陆官网客服服务同步。 北京揽宇方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2)

0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航天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各种运行于太空中的遥感平台多尺度、多层次、多角度、多谱段地对地球进行着连续观测,各种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提供着丰富的数据源[1-2]。如何从海量遥感数据中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并加以利用,一直是我们急需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是随着遥感技术的产生而诞生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必须经过处理和解译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所谓遥感影像解译就是对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取出各种地物目标信息的过程。遥感影像解译包括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基于知识的遥感影像解译、影像智能解译(即自动解译)等[3]。遥感解译经历了从人工解译到半自动解译,正在向全智能化解译的方向发展。 1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概念 1.1遥感图像解译的定义 遥感图像解译,是通过遥感图像所提供的各种目标特征信息进行分析、推理与判断,最终达到识别、量测目标或现象的目的。遥感图像的解译过程,可以说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即从遥感对地面实况的模拟影像中提取遥感信息、反演地面原型的过程。遥感图像解译分为:图像识别、图像量测和图像分析。 1.2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分为: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应用多种技术的遥感图像半自动解译[4]。 ⑴在目视解译中,解译者的知识和经验起主要作用,难以实现对海量空间信息的定量化分析。长期以来,目视解译是地学专家获得区域地学信息的主要手段。陈述彭先生曾肯定了目视解译方法,认为目视解译不是遥感应用的初级阶段,或者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遥感应用中无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它将与地学分析方法长期共存、相辅相成[5-6]。 ⑵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随着遥感手段不断地更新,遥感数据大量增加,这对遥感信息的处理和解译提出了挑战,如何更充分地利用这些数据是遥感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和富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在完全智能解译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情况下,许多学者提出采用人机交互式的解译方法来提高解译效率和解译精度。 ⑶应用多种技术的遥感图像半自动解译可分为: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的遥感解译、基于知识的遥感图像解译系统、影像理解系统和遥感智能图解[4]三种。 1.3遥感影像解译要素 1.3.1解译要素—色调(颜色) 色调(颜色)指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解译者必须了解该解译图像中色调的支配因素,如热红外图像反映地物发射特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Overview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李海峰 Li Haifeng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工程研究所,四川德阳618000)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urveying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Sichuan Deyang618000) 摘要:地理信息系(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被称为“3S”技术,随着测绘、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3S”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遥感技术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本文重点论述了遥感的一些基本定义、图像解译方法、解译要素以及遥感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技术;图像解译;解译方法;解译要素 中图分类号:TP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792-(2009)9-0225-0225-02 Abstrac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re known as the"3S"tech-nolog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s such as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etc,"3S"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rapidly 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ome of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remote sensing,interpretation methods and interpretation ele-ments of images,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and in our lives. Keywords:RS;Image Interpretation;Interpretation Methods;Interpretation Elements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225

遥感图像解译

遥感图像解译 作业一 1、横量遥感图像解译质量的指标有哪几个?每个指标的含义是什么? (1)解译的完整性 解译的完整性标志着所得出的结果与给定任务的符合程度 (2)解译可靠性 解译可靠性指出解译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 (3)解译的及时性 解译的及时性包括图像资料的及时使用 (4)解译结果的明显性 解译结果的明显性是指解译出来的成果。 2、地物的特征有哪些,他们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作用是什么? 地物特征:空间分布、波谱反射和辐射特征、时相变化 空间分布作用: (1)分析探测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选择具有适当的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2)特测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又是在遥感图像上识别目标的参考数据。波谱反射和辐射特征作用: 可根据遥感仪器所接收到的电磁波谱特征的差异来识别不同的物体。 时相变化作用: 通过动态监测了解地物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范围,并按照地物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光谱特征的时间效应来确定识别目标。 作业二 1、分析主动、被动微波,近红外和热红外遥感的异同? 不同: 主动微波遥感: 用人工向目标物发射某一波长的微波讯号,用仪器接收目标物反射的回波,然后根据它们发射回来的微波特征识别物体; 被动微波遥感: 用仪器接收自然物体和人工物体自身所发射的微波;

近红外遥感: 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侦测图像; 热红外遥感: 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 相同: 都具有一定的波长范围。 2、叙述5类地物的辐射特征(水体、植被、岩石、土壤和人工地物)? 水体辐射特征:辐射通量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M=εσT4),因此水体周围地物之间微小的温度差异影响着辐射通量的变化。 植被辐射特征:各类植物间的辐射差异是由植物株体从地面和太阳辐射获得并储藏热量多少而定的。 岩石辐射特征:岩矿物的辐射与其表面特征—粗糙度、色调有关。粗糙表面比平滑表面辐射强,暗色地物比浅色地物辐射强。 土壤辐射特征:土壤的辐射是由于土壤温度状况决定的,土壤温度与水分的蒸腾散失、风化和化学溶解、微生物活性及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有关,与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有关。 人工地物的辐射特征:当物体接受太阳、天空辐射或地下热流补给时温度上升,温度上升的速度与物体的热惯性有关,因此辐射特征取决于建筑材料的热特性。 3、提高遥感图像解译质量的途径有哪些? (1)提高图像的分解力 (2)提高图像反差 (3)建立良好的感受图像的条件(即减少地物形状识别系数值) 作业三 1.详细描述地物在遥感图像上的特征? (1)色调与色彩 (2)形状(轮廓):同一地物由于图像获取方式的不同,其形状可能不完全相同; (3)大小(尺寸):地物图像的大小不仅影响面积的计算,其与构象比例尺的关系,常常形成所谓的混合像元;

遥感影像判读考试重点

第一章: 1.遥感影像判读: 既是一门学科,又是图像处理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门学科,遥感影像判读的目的是为了从遥感图像上得到地物信息所进行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的研究 作为一个过程,它完成地物信息的传递并起到揭示遥感图像内容的作用,其目的是取得地物各组成部分和存在于其他地物的内涵的信息 2.遥感影像判读的任务与实施: 任务根据应用范围: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地物与现象的判读 实施组织方法:野外判读、飞行器目视判读、室内判读、综合判读 3.遥感信息的利用方式: 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确定相关目标是否存在 空间信息的定位:空间分布规律 瞬时信息的定量分析:定量反演目标参数 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地表物质能量迁移规律 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4.遥感信息的技术支撑: 观察与测量仪器的改变、产品形式的改变、生产工艺的改变、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 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遥感应用模型的深化 5.遥感影像判读的质量要求: 判读结果的完整性(详细性):与给定任务的符合程度,用质量指标评价 判读的可靠性:与实际的符合程度,用质量和数量指标评价 判读的及时性:资料及时;指定限期完成 判读结果的明显性:便于理解和应用 用户精度:正确分类/所有分为该类制图精度 制图精度:正确分类/参考数据中的该类 对角线:正确分类 总体精度: 第二章: 1.遥感常用电磁波波段: 紫外线:0.01-0.38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可见光:0.38-0.76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红外线:0.76-1000μm,近红外 0.76-3.0μm; 中红外 3.0-6.0μm; 远红外6.0-15.0μm; 超 远红外15-1000μm (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2.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概念: 3.从近紫外到中红外(0.3-6μm)波段区间能量最集中而且相对来说较稳定 4.被动遥感主要利用可见光、红外等稳定辐射 5.对流层:地表到平均高度12km处,航空遥感活动区,侧重研究电磁波在该层内的传输特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一、实验目的 从不同地物的影像特征理解色调、形态、水系、影纹图案、植被等特征,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则和方法,熟悉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掌握利用RS软件进行遥感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内容 1、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2、遥感图像解译分析。 三、实验条件 电脑、ENVI4.5软件。嘉应学院遥感影像。 四、实验要求 1、对嘉应学院遥感影像截取岛内区域进行遥感解译分析,根据色调、形态、纹理、水系等认识图像上不同地物,并在ENVI中分别提取水体、居民区、植被信息,并保存为shp格式文件 2、简述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有哪些?植被、居民地(点)、河流水系的解译标志分别是什么? 五、实验步骤 1、启动ENVI软件,从文件菜单打开影像。 2、观察影像上不同地物的图像特征,根据色调、形态、影纹图案、水系等特征,对图像进行遥感解译分析,建立不同地物的解译标志。 3、利用ENVI软件的矢量层编辑功能进行遥感制图,具体步骤: (1)从主图像窗口的文件菜单中创建矢量文件。 从File > Create New Vector File ,打开 New Voctor Lsyer Paramters 对话框,输入矢量层文件名,保存路径。

(2)在打开的矢量参数对话框中,从“Mode ”选择“Add New Vector”,设置“Current Layer”颜色,在主图像窗口中点击右键,打开快捷菜单,从矢量类型中选择点、线或面。

(3)在主图像窗口中用鼠标勾绘感兴趣区地物的边界,在结束点击鼠标右键。击右键选“Accept New polygon(polyline或point),如图5。重复以上步骤,绘制需要制图的地物。 (4)保存制图矢量文件。 在“Voctor Paramters”窗口文件菜单中选 Exprot Active Layer to ROIs 或 Exprot Active Layer to Shapfiles 保存为感兴趣区文件,或ArcGis 的 shp 格式文件。截图

遥感类名词解释

遥感名词解释 模拟图像空间坐标和明暗程度连续变化,计算机无法直接处理的图像,又称光学图像数字图像指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图像,是一种空间坐标和灰度均不连续的、用离散数学表示的图像。数字图像的最小单元是像素 遥感数字图像(digital image)是以数字形式表述的遥感图像。不同的地物能够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利用这种特性,遥感系统可以产生不同的遥感数字图像。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电磁波谱反射波谱:地物反射电磁辐射的能力,随所反射的电磁波波长变化而变化。如以横坐标表示波长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其反射率(或反射亮度系数)可构成反映反射光谱特性的曲线,称为反射光谱曲线 高光谱图像:是指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中获取有关数据得到的遥感图像,波段多,波段围一般<10nm 高空间分辨率图像:空间分辨率<10m遥感图像 遥感影像地图以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经几何纠正,配合数字线划图和少量注记,将制图对象综合表示在图面上的地图。遥感影像地图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有丰富的光谱信息与几何信息,又有行政界限和属性信息,直接提高了可视化效果 遥感图像模型:传感器探测地物电磁波辐射能量所得到的遥感图像从理论角度归纳出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 多源信息融合: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之间以及遥感与非遥感数据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复合后将更有利于综合分析,一般包括匹配和复合两个步骤 像素数字图像最基本的单位是像素,像素是A/D 转换中的取样点,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每个像素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像素值称为亮度值(灰度值/DN值)。亮度值的高低由传感器所探测到的地物辐射强度决定。由于地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性质不同且受大气影响不同,相同地点不同图像(不同波段、时期、种类)的亮度值可能不同,因此灰度值是相对的,仅能在图像部相互比较。只有来源于同一物理过程或经标准化处理后才能将两景图像灰度值进行比较 遥感图像解译: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称为遥感图像解译,分为目视解译(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颜色、形状、位置)和计算机解译(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遥感图像中的像素进行的系列操作过程。主要容包括3个方面:

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 ·名词解释 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 纹理特征: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光机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间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目视解译标志: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目视解译过程:是解译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一些简单工具(如放大镜等)识别所需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制图:通过对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和制图的过程。 ·问答题 阐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具体工作步骤 答: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①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②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③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 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①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②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室内详细判读 ①统筹规划、分区判读②由表及里、循序渐进③去伪存真、静心解译。 4.野外验证与补判 ①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②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的疑难问题的再次解译。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一种是手工转绘成图;一种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采用转绘仪进行转绘成图 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 答: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答:方法:直接解译法/对比法/综合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地学分析法

遥感图像解译复习大纲

第一章遥感解译的一般问题 1、遥感图像解译的基础是遥感数据。图像解译的任务就是从图像上反映的各种各样的色、形信息推断观察目标电磁波特征的差异。 3、将图像信息在新的层次上还原为地物信息,这一环节的重要特征是图像处理人员在地物信息传递中的主导地位正被地学信息处理人员所取代,人们将会更多地用地学语言来描述被传递的地物信息。 4、遥感图像解译的任务分类: 按应用领域,遥感图像解译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分为两种:普通地学解译和专业解译。普通地学解译主要为了取得一定地球圈层范围内的综合性的信息,常见的是地理基础信息解译和景观解译。地理基础信息一般由地形信息、居民地、道路、水系、独立地物、植被、地貌和土质等构成。景观主要指多个地学要素有规律的地域结合。专业解译可以分为很多类,主要是为了解决各部门的任务,用于提取特定要素或概念的信息;主要包括地质、林业、农业、军事等。 根据应用范围划分,各种遥感目的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不同,遥感图像解译的任务又可分为:巨型地物与现象、大型地物与现象、中型地物与现象、小型地物与现象等一些类型的解译。 6.遥感图像解译的组织方法可分为四种方式: 1)野外解译,直接在实地完成。该结果可以揭示所有指定地物,包括图像上的没有显示的地物 2)飞行器目视解译通常是由飞机上和直升机上识别地物的图像 3)室内解译是一种无需去野外,只需研究遥感图像性质,以便识别地物并取得地物特性的方法 4)综合解译,以上两种或者以上方法的结合。一般情况下,找出和识别地物的主要工作在室内条件下完完成。而在野外或飞行中,查明获识别那些在室内不可能揭示的地物和他们的属性。 7、按照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遥感信息的利用方式划分为:1.)瞬时信息的定性分析2.)空间信息的定位分析3.)瞬时信息的定量分析4.)时间信息的趋势分析5.)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8、遥感器定标、大气订正和目标信息的定量反演是遥感信息定量化的三个主要研究方面。 9、伴随遥感信息利用方式的变化是解译产品和各种支撑技术的发展。 1.)观察与测量仪器的改变 2.)产品形式的改变 3.)生产工艺的改变 4.)新一代传感器的研制 5.)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6.)遥感应用模型的深化 11.混淆矩阵计算包括总体精度、Kappa 系数、混淆矩阵(可能性)、生产者(制造者)精度以及用户精度。 第二章遥感研究对象的特性 1、根据空间分布的平面形态,把地面对象分为三类:面状、线状、点状。线状地物中长度比宽度大三倍以上的物体有河流、道路、街道、长的桥梁等。面状地物有着大尺寸,包括林地、草地、居民点、飞机场等。 3、时间特征含义:一是自然变化过程,即其发生、发展和演化;二是节律,既事物的发展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某种周期性重复的规律。 6.简单地物通常是复杂地物的一部分,它是复杂地物的个别要素,如建筑物、设施、树木、起落跑道等。复杂地物在此指以统一的用途或按照地域联合起来的简单地物的有次序的总和,如城市、林地、飞机场等。 7、遥感图像结构可按几何、电磁波谱特性、自然形成状态等原则分类。几何分类是基于物体点、线、面的组织及其在图像上的互相位置。电磁波谱特性分类是以组成结构的辐射特性(如树冠、灌木丛、草丛等)为基础。自然形成状态分类强调结构的自然起源特性,如果园、人工林、天然林等。 8、物体图像的色调对目标能否由周围背景中分辨出来起重要作用。此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物体的图像,由于光照、气候、季节等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色调。 9、根据阴影可较容易地判断物体的形状和高度。对反射辐射而言,阴影可分为本影和落影:本影是物体表面没有接受辐射的部分,它位于背向辐射源的一面;落影是物体投向其他物体的影子。 10、运动地物包括那些变化着自己性质的地物或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如几小时、几昼夜、几星期之内就消失的地物。固定地物当然也变化着自己的特性,但这种变化要在一个季节、几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 第三章遥感数据的物理属性和成像性能 1、遥感数据是多源的,体现在:1)平台和载体的多层次 2)波段不同 3)小卫星群。 2、常见卫星传感器的特性,包括空间分辨率,波段设置,卫星种类等。 3、图像比例尺:图像上某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长度之比。 4几何分辨率:假定像元的宽度为a,则地物宽度在3a或至少2 2时,才能被分辨出来,这个大小图像。 5.空间分辨率:传感器瞬时视场内所观察到的地面大小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区重复获取图像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探测特定波谱辐射能力的最小波长间隔,包括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各波长范围和间隔。 5、对于遥感图像而言,主要是数字图像,决定其图像量测性能及其上地物细部的再现能力的主要是几何分辨率。如果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满足不了图像量测性能及其上地物细部的再现能力,会使得像元中包含的类别不纯(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类别划分要求),引起辐射亮度改变,这在两种纯地物交界处是十分明显的,往往这些地方的像元亮度与第三种地物相近。如图像上植物与水交界处的像元亮度会出现土壤亮度的现象。

遥感影像解译不确定性的评估与表达

遥感影像解译不确定性的评估与表达 摘自《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 承继成郭华东史文中等编著 遥感数据的精度评估研究是从 1975 年开始的 (1973 年发射第一个遥感卫星 )。最早 Hord 和Brooner(1976),Van Genderen 和Lock(1977)及Ginevan(1979) 曾提出了建立测试评估地图的标准和技术的建议。Roslnfield(1982),Congalton(1983),Aronoff(1985)对遥感数据精度的评估标准和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后又有更多的人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误差矩阵是主要的方法,它能很好地表达专题图的精度,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 一、遥感影像解译不确定性评估综述 遥感解译有人工目视判读和计算机自动分类处理。在本章中我们主要指计算机自动分类。造成遥感影像解译不确定性的原因有遥感数据固有的不确定性和遥感数据获取、处理、传输、分类过程造成的误差。因此遥感数据解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任何解译的成果图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符合“任何人工模拟产品与客观真实世界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原理。 遥感影像数据的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一些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很低,经过各种处理影像分类的可信度尽管有所

提高但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表1),一些地物的可信度仍很低。 表 1 遥感影像分类的可信度 (%)( 据吴连喜 ,20XX) 地类城镇建筑农村居民点裸地大棚耕地园地林地水体道路 TM影像 Marr融合影像 Brovey融合影像 HIS融合影像7510 PCA融合影像 5839 5487 遥感数据分类的不确定性度量方法通常用误差矩阵来度量。从误差矩阵中可 以计算出分类精度的指标,如“正确分类比”。另一种指标是Cohen 提出来的Kappa系数,后来经Foody(1992) 修正后称为 Tau 系数。 遥感数据分类的专题不确定性是指专题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其度量随专题 数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专题数据的类型有两种:分类专题数据 (categorical thematic data) 和连续专题数据(continuous thematic data), 也有将其分为定性数据(qualitative data) 和定量数据的 (quantitative data)。连续数据的不确定性度量指标与位置不确定性的度量指标相类似,如方差等(Lanter and Veregin,1992;Heuvelink,1993;Goodchild et al,1992)。 遥感数据不确定性的度量一般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结果评估,其不确定性度量评估流程如图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