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出现了一股汹涌澎湃且至今持续不断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潮流。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流动周期在半年以上的跨县、市流动人口数量为4228.6万人,如果加上流动周期不满半年的人口和在县、市范围内流动的人口数,有学者估计流动人口总数在8000万以上应该不算夸大。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必然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作为对人口流动的诸多影响的回应,在学术领域、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给予其极大地关注,相关研究已颇具规模且成果显著,特别是在对人口流动的原因、状态以及对以城市为主的流入地的各类影响方面,十多年的研究已经较全面且系统化程度较高。各国实践和经验已经表明,顺利实现人口流动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妥善处理好人口流出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键。因此,研究人口流动,尤其是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业发展的影响,无论对我们全面认识人口流动的现象还是对我们重新安排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其意义非同一般。

本文主要侧重研究农村剩余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此目的,本文将从理论实证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理论上,运用一般经济增长模型得出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实证上,将陕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和计量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其人口流动的机制与效应。

一、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流动即人口处于一定方向下的持续移动,包括人口规模的变动,人口结构的改变及人口分布的变化等。人口流动问题由来已久,但大规模的流动开始与上世纪70,80年代,在中国,随着改开放的深入,人口流动的数量与日剧增。从流动的范围来讲,人口流动包括城乡流动,省内流动,省际流动及国内外流动等;从流向来看,有单向流动与双向循环流动之分;从流动原因来讲,既有来源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又有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吸引。伴随着这一声势浩大的人口流动潮流,一国经济发展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其中农村剩余人口的流动成为典型。

农业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经济增长及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等。人口(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假定农业生产函数为Y=f(K .L.N…),为简化分析,其中只留资本K及劳动L两个生产要素,即生产函数变为Y=f(K .L)。一般情况下生产要素投入越多产出也就越大。则在此生产函数中劳动要素投入越多,农业产出也将越大。我们以图形来描述劳动投入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即为下图1-1所示:

图1-1 劳动力投入与农业产出关系

图中曲线OS表示农业部门的产出曲线,横轴表示农业部门的劳动投入,纵轴表示农业产出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农业产出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农业劳动力超过一定数量时,农业产出将不再增加,而是维持在一个不变值(在图中的P点之后,农业产出不再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边际产量在下降,当农业劳动力数量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产量不再增加,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人均产出随农业劳动力的增加而减少,临界点之后的劳动力不增加农业总产出,却要共同分享农业总产出。因此,随着农业剩余人口的不断增多,代表农业部门人均收入的W曲线的斜率会不断降低。与此相反,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OW线左移,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出将增加。可见,要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必须配以适度的人口投入规模。

因此,在农业人口存在剩余的情况下的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图1-2 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图

由此可见,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经济的高速有

效的发展使得农业部门出现大量的人口剩余,这就为农业剩余人口的流动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人口流动解决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投入问题的同时,由于人口流动改变了原有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结构,从而使农业经济在适度人力资源投入的条件下的合理高效的发展,而且劳动力流动对农业资金的投入也是有利的。

(二)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1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流动人口的来源地主要是农村,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第一要素就是尽快促使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只有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了,土地才会进入正常流转渠道,促使农业由分散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规模性经营转变,由传统式耕作向科技化与现代化技术与管理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能力才会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提高。因此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

○2人口流动直接增加流动人口的收入,提高其素质

人口流动是增加流动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农村流动人口年均收入为2900多元,比全国非流动农村居民纯收入水平高出四分之一。目前,农转非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局面。外出打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农民将外出务工的收入用来修房造屋,购买电器,通信工具或农用车等。农民收入的提高对农用机具的购买,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农业产出率,农民收入也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

农民在城市务工有更多技能学习、受先进文化、城市文明熏陶的机会,同时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度假又把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与有关的信息带回农村。这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3人口流动和迁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迅速的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特色。如表1-1所示,从1980-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几乎每五年翻一番,这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发展规模连年扩大。到199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是促进了私营企业的迅猛发展,从表中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私营企业的扩大规模更是快于乡镇企业。可以说是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保障了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农村非农经济发展的基础。

表1-1 我国乡村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

通过前面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探讨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人口流动可促进非农经济的发展同时非农经济可反作用于农业经济。因此我们可以说人口流动推动了村经济的发展。

(2)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农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

农村人口流动中以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为主,200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中35岁以下的占农村劳动力的63.66%,55岁以下的占96.73%。留在农村的从业人员出现了以老人,儿童,妇女为主的人口结构,导致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需求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留守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满足于现状,不思发展。在家务农的多是老人和妇女,其观念保守,满足于“现在有饭吃”的现状。这部分人由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不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推广。

○2人口流动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量劳动力外出以后,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灾,植树造林,修建校舍,修筑公路等公用事业很难完成,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建设,直接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大量劳动力的外出甚至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村官”选拔难,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难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这些村子官僚主义的盛行,行政治理不透明,从而人心涣散不能够团结起来一同努力致富村庄,这样这些村子的农业难以取得较大的发展甚至出现连年倒退的迹象。

○3人口流动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域跨度大,自然禀赋差异大,各地农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北部,东部地区农业较为发达,中部和西部以及山区地带的农业则非常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更加剧了农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东部地区农民的纯收入与西部地区农民的纯收入的差距加大。11978年,农民纯收入最高的上海相当于最低的甘肃的294.7%;浙江相当于河南的136.3%。到2001年,上海相当于甘肃的387.7%,浙江相当于河南的219%,增加了182.7%。如果按绝对收入数据比较,则东南沿海与中国西部农民家庭纯收入的增加额更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

1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78年)

衡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2.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农业经济的影响更多的是间接的,当然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人口流动的方向一般是由乡村流向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对较高,因而有一些苦脏累的工作他们大多不愿去从事,这就造成了这些岗位劳动力的短缺,而流动人口的流入恰好补偿了这一缺口。同时,由于流动人口素质相对低下,对生活及薪资水平要求不高,所以只要有活干,只要干这些工作的收入能够维持他们最低的生活水准,他们就愿意干,而且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这样他们就形成了对城市中那些原本要从事这些工作的劳动力的替代。一方面,这种替代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为城市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在一些城市,大量人口的集聚必然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进而引发对消费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的扩张又必然会引致农业生产的扩张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因此人口流动直接或间接的推动着流入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量流动人口的流入给流入地城市带来了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目前全国各个城市均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WTO的加入更使得一些企业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利而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机器来取代劳动力以提高效率,失业人员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农业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他们中的大部分为了谋生而向城市流动。劳动力供给数量庞大,而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大量的人口不能很好的就业,这势必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治安,同时大量人口聚集使得城市的环境卫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利于环保,从而严重危害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陕西省人口流动概述

(一)陕西省人口流动的社会经济背景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

自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带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理念与目标的引导下,国家不断给予西部地区财政和政策支持,帮助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等社会事业,加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其对东部地区和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7年,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的企业累计近20

万家,投资总额15000多亿元,西洽会,西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已经成为东西互动合作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平台。西部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约180亿美元。这些投资企业的建立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流动人口恰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西部大开发为人口流动创造了必要条件。

2.西部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成为人口流动的助推器

西部地区目前是我国水土流失,干旱缺水,土地沙化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对促进西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退耕还林政策主要以经济手段引导农民退耕,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保证退耕农户的收入,还能通过经营林木,草场获得收入,从而能够保证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从实践中来看广大退耕户还是拥护退耕还林这一政策的,因此各农户积极投入退耕还林行动中。退耕还林过程中林木种植所需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如果一家劳动力丰裕的话,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当年规定的种植任务,所以相比从前,农民的闲暇时间有所增加,为补偿农业收入或增加农业外收入,许多人便离开家乡,加入流动人口大军中。可见,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口流动。

3.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改革开放加之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国经济迅速发展,当然位处西部地区的陕西也不例外。大多农村出现了乡镇企业,农转非的进程在进一步加速推进中,农村城市化、城市进一步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不断深入,为农业生产所需投入的生产资料,不断提供技术支持,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业向工业方向转变已经势不可挡,这样从农业中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必须由工业或第三产业所吸收,才可不至于出现滞胀的危险。事实表明,陕西产业结构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与当地政府经济发展规划的正确指导下正经历着高度化与合理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必须有强大的劳动力投入做支撑。可见,人口流动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二)陕西省人口流动概况

1.陕西劳动力转移经历的三个阶段

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于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89年以前):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开始挣脱土地的束缚,这个时期劳动力转移零星分散,流向上主要是乡镇企业和社队企业,主要特征是离土不离乡。

快速转移阶段(1990—2002年):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全国性的民工潮,陕西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加速,国家对农村劳动力管理政策由允许流动相规范流动转变,实施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工程,该阶段主要标志是实施流动就业证卡制度,我省劳务输出初具规模。

高速转移阶段(2003年以后):国家实施公平开放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限制,其主要标志是取消了流动就业证卡制度,进城务工环境逐步改善。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战略,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劳务输出的若干意见》和配套政策文件,输出规模

屡创新高,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发挥效应,特别是2006年以后,《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70号文件的下发,农民工在劳动合同,工资收入,土地流转,子女入学等方面有了法律和政策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2.陕西省人口流动的现状及特点

(1)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速

以劳务输出为主要形式的异地转移成为我省农耕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1996—2007年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从110万人发展到558万人,增加了4倍;其中省外劳务人员由70万人增加到333万人;劳务收入由20亿元递增到251亿元,增加了12.5倍。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业分布广泛,农民工成为一些行业的主力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这三大行业。我省矿山,在中下?第一线的工人中,80%—90%是农民工;建筑工地80%—90%是农民工。农民工已成为陕西服务行业的主力军,主要从事保安,餐饮家政服务等职业。从行业分布变化看,由过去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逐步向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商贸流通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多行业并举转变。

(3)转移的地域呈多元化分布,选择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居多

2007年转移就业的558万人中,省内就业224.7万人,输往省外333万人。输往省外的人员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遍布全国各地。我省转移流动的劳动力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分别为37.8%,17.4%和9.6%,称倒梯形排列。在外出地点的分布上,选择大中城市务工的居多。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大中城市务工的占我上网能够转移人数的27.3%。

(4)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以青壮年,初中文化和男性居多

据2006年统计,陕西省总人口3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84万人,占总人口的74.3%,农村劳动力157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6.5%。而外出务工人员则呈现出以下特征: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56.1%,女性占43.9%;从年龄构成看,外出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16—25岁占48.9%,26—45岁占40.6%,46—60岁占10.5%;从文化构成看,外出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的占绝大多数,约占86%,中专技校毕业及高中文化占12%,大专以上文化仅占2%;从技能构成看,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下,技术型劳动力缺乏,受过技术培训的仅占13%。

(5)外出务工主动性增强,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省农民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外出务工主动性增强。以前主要靠“三缘”(血缘,地缘,人缘)关系自发外出打工,如今,有组织,有规模的输出劳务,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1996年有组织输出人数为51.6万人,到2007年有组织输出人数达306万人,增加了近6倍。

(6)劳务项收入成为农村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

2007年我省农民人均劳务性收入为1036.2元,比上年增加17.9元,增长近22%。劳务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9.1%。

三、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农用机具的现代化以及人们农耕思想的进步,近年来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农业产出不断提高。据统计,2006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8.48亿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60元,增长7.9%。

(一)种植业发展状况

种植业作为陕西省农业经济的支柱,近年来不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来讲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表3-1可以看出,除了糖类的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较大的波动外,其余农作物产量均稳中有升,波动较小。粮食产量基本在1000-1500吨波动,波幅并不是很大。烤烟的产量在这十年间有一个较为平稳的增长,从1991年的400多吨增值2000年的500多吨。其他农作物:棉花、油料、麻类、蔬菜的产量在这十年间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

图3-1 1991-2000年陕西省主要农作物产量变动图单位:吨

(二)果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陕西省以苹果为主的果业迅猛崛起,果业已逐渐成为我省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朝阳支柱产业。水果产量不仅大增,出售水果的收入也成为陕西省果农的重要收入之一。由表3-2可见陕西省苹果产量从1990年的620282吨增至2004年的7356140吨,净增长11.86%,这一增长率还是较为可观的。其他的水果典型的如柿子、枣、梨等产量也都实现了一定的增长。

表3-1 陕西省主要水果生产情况表单位:吨

注:2003、2004年水果产量为果业监测结果,2002年水果产量是依据果业监测资料的评估调整数

数据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7年)

(三)林业发展状况

西部大开发及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省林业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了林木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的双重的收获。由1991-2000年陕西省主要林产品产量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只有油桐籽产量呈现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在1998年出现拐点,产量由降转为升。核桃、花椒、板栗的产量在这十年间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其中核桃的产量的增幅最大,由1990年的17000多吨增至2000年的35000多吨,翻了一番。而生漆、五倍籽、棕片的产量随增幅不大但也没有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产量基本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

图3-2 1991-2000年陕西省主要林产品产量变动图单位:吨

四、陕西省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一)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统计分析

1.相关分析的理论介绍 (1)相关分析的含义

本部分要进行的是二元变量相关分析。它是指通过计算变量间两两相关的相关系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两两相关的程度进行分析。在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相关系数有Pearson 简单相关系数、Spearman 和Kendall ’s tua-b 等级相关系数。本文选用 Pearson 简单相关系数,双侧(two-tailed )检验(双侧检验可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取向,即可以从结果得知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两变量的正相关关系或负相关关系越密切,彼此之间的影响越大。

(2)指标的选取

本部分研究的是人口流动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但因为前者是动态的,具体数据难以获取,因而用陕西省各年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又因水果产量,林产品产量,粮食产量三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故在这部分分析中,主要针对陕西省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水果产量、林产品产量、粮食产量四个从1991年到2000年这十年来的指标值,通过相关分析,找出人口流动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3)相关分析的标准

相关系数用r 表示:当01r <≤时,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10r -≤<时,表明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当0r =时,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当0.8r ≥时,视为高度相关;0.50.8r ≤<时,视为中度相关;0.30.5r ≤<时,视为低度相关;0.3r <时,变量之间相关度极弱。

2.陕西省流动人口数量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

这里采用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即各年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为自变量X ,相应的因变量分别为:水果产量为——Y ,林产品产量——Z ,粮食产量——W ,来对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做相关分析。根据附表2的数据利用Excel 计算的相关矩阵如表4-1所示。

表4-1 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水果产量、林产品产量、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矩阵

从上述相关矩阵可以看出,X 与Y 即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与水果产量的相关系数为

xy γ=0.9572。X 与Z 即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与林产品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xz γ=0.7997。X

与W 即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xw γ=0.2773。对比相关分析的标准,可以看出农村剩余流动人口数量与水果产量、林产品产量及粮食产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陕西省农村剩余人口流动数量的增减与这三者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且xy γ与xz γ均达到了高度相关的标准。虽然xw γ﹤0.3但还是很接近0.3,这依然表明X 与W 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人口流动规模的增大的确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陕西省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

通过上面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人口的流动和农业经济发展是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和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趋势,以便更确切地看到陕西省人口流动趋势的加深会使农业经济出现怎样的变化,本文还需通过运用计量分析中的回归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1.回归模型的理论介绍 (1)数据的选取

这里选取了陕西省各年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为自变量x ,并综合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三个农业经济指标:水果产量、林产品产量、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总值为因变量y 。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是在排除其他影响因素或假定其他影响因素确定的条件下,分析某一个影响因素(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另一个因素(因变量)的过程。

本文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分析陕西省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y a b x ε=+?+

其中y 表示农业经济综合指标,x 表示陕西省年末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b 表示当x 增加一个单位会使y 增加多少个单位,ε表示随机误差。当F 检验,T 检验通过时,b 越大,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

(3)模型的检验标准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主要是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①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是检验样本数据聚集在样本回归直线周围的密集程度,从而判断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代表程度。一般用判定系数2

R 实现。

2R 越接近1,表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越好;2R 越接近0,表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越差。

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是对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一种假设检验。一般采用F 检验。F 统计量定义为平均的回归平方和与平均的残差平方和之比。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确定临界值()1,2F n ?-,或计算相应p 值。若F 值()1,2F n ?>-(或者p

③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是根据样本估计的结果对总体回归系数的有关假设进行的检验。一般采用t 检验的方法。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确定临界值()2

2t n ?-,或计算t 值相对应的p 值。如果()2

2t t n ?>-(或者p

2.陕西省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回归模型结果的分析

在以陕西省各年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为自变量、农业经济综合指标(具体参见附表三)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时,通过对Eview3.0软件的运行,得出以下结果:

表4-2 1991-2000年各年年末统农村剩余人口流动计量与农业总产值的一元线性回归表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19/10 Time: 15:17 Sample: 1991 2000 Included observations: 1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499252. 284295.0 5.273579 0.0008 X

3.160465

0.715993

4.414101

0.0022 R-squared

0.708925 Mean dependent var 2566492. Adjusted R-squared 0.672540 S.D. dependent var 826453.6 S.E. of regression 472930.7 Akaike info criterion 29.14814 Sum squared resid 1.79E+12 Schwarz criterion 29.20866 Log likelihood -143.7407 F-statistic 19.48429 Durbin-Watson stat

0.526031 Prob(F-statistic)

0.002244

注:这里取显著性水平为α=0.05

由以上一元线性回归表的分析可以看出估计值,常数项a=1499252,b =3.1605,得出的回归方程为:y =1499252+3.1605?x (y 表示农业生产总值,x 表示年末流动人口统计量)

t=4.414 R=0.841977(见附表四) F=19.48429

通过检验得出:2

?=0.7089非常接近1,可见该回归线拟合度较好;查F 分布表和可知临界F ?(1,8)=5.318而回归结果中的统计量F=19.48429,可见F > F ?(1,8) 所以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查t 分布表得知临界值为t 2?(8)=2.3060,而回归结果中的t=404141可见t> t 2?,所以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因此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从该方程可知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每流动一人,会使农业经济总产值增加3.1605,即短期内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农业经济会以一定比率增长。可以说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确存在

密切的数量变动关系。通过回归模型的解释,我们可以理性地看到流动人口的增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程度。

通过该部分有关陕西省农村剩余人口流动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可以得出两者之间相关程度和较为确切的数量变动关系。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陕西省人口迁移流动趋势较为明显,其代表性也较强。虽然本文的关联度分析是以陕西省为例,但这一结论也仍然对西部其它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既可以是直接的,但更多的是间接的,即通过社会经济活动起作用。目前,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由于其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工作环境、交通运输、服务的便利对流动人口有着明显的吸引力,因此人口流动规模将伴随这一过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样流动部分人口的析出必将对将劳动力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即流动人口越多农业经济发展将越快。但这并不能表明人口流动就不会给农业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注重发展适度规模的流动人口,以期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

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

1.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重点是对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而且在对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时,是将其放在社会经济大背景中来探讨,不仅采用了定性分析,还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支撑相关理论。

2.在模型分析方面,定量分析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是本文的特色之一。定量分析中采用了统计分析方法中的相关分析和计量分析中的回归分析,得出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十分密切及其较为确切的数量变动关系,进而通过这一结论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未来人口的流动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当然文章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定量分析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关联度时,因资料有限,选取指标不够充分、全面。但是,这并不影响本文结论的得出。

2.由于本人在人口、资源与经济等方面理论水平欠缺,不能对未来人口流动趋势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影响作出合理的预测,因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晓娜,戴庆春.如何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农村农业农民[D].2004年.第11期

[2]范秀荣.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年.第6期

[3]袁建岐.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第4期

[4]蔡昉,刘启明.中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变动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经济纵横.1995年.第4期

[5]高洪.地区发展差距拉动:我国人口流动的成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6]王希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

张善余,彭际作,毛爱华.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形势及其影响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7]陈蔚纯.用托达罗模型对中国人口流动的实证简析[J].经济前沿.2001年

[8]史明霞,张安平,孙卫南.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西北人口.2007年.第3期

[9]崔玉玲,李录堂.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

[10]王琳.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及转移模式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年.

[11]李晋玲,刘人境,贺柯柯.陕西省人口迁移与人口城市化系统动力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威廉阿瑟刘易斯著,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3期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各年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单位:人

资料来源:《21世纪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2001年)

附表二陕西省各年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与农业经济相关数据表

资料来源:《陕西省经济年鉴》(2006年)。《陕西省人口统计年鉴》。《陕西统计年鉴》(2005年)

附表三 1991—2000年农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表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7年)

附表四年末农村剩余人口流动量与农业经济综合指标的相关矩阵

注:该表数据通过Excel计算得到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在过去20多年里,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所形成的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丰富密切相关。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劳动力的供给形势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出,如果我国的生育率维持在1.8左右,那么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增长趋势还会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从2011年到2016年期间将会达到高峰,其后将会转为负增长,但10亿以上规模的高峰平台将一直持续到2025年左右。因此,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的时间还会维持10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劳动力人口绝对数量将不再增长,其规模会逐渐缩小。如果劳动年龄的人口增长停止后,我国很快就会面临劳动力的数量短缺问题。 (二)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老年人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事关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关系民生和国民健康素质。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将导致医疗保障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比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加速度和GDP 的增加速度。2002~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平均每4年翻一番。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1.23%。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1.41%,2030年将达到3.0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2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205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

(三)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远远大于城镇目前和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过城镇,面临的压力也超过城镇,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入城镇,使农村老龄化形势更为严峻。我国流动人口的80%以上来自农村,80%以上是劳动年龄人口,但这部分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又来到了城镇,凸显了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加大了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难度。 家庭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农村过快增长的老龄化问题对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除比较完善的“五保”供养制度外,养老保险、低保、计划生育户奖励扶助、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建设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难以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与城镇老年人形成巨大反差,这是当前社会不公的重要方面。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整建议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对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问题进行治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进而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经济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扩大就业基地、人口红利最大化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因为严峻的就业环境,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虽然现在已经经过了那场下岗的风潮,但其中的一些人可能仍旧处于失业之中,甚至还会有一些永久被劳动力市场所拒绝的劳动力年龄人口。他们或许因为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但这只是人口数量带来的经济负担中的一小部分。因此,

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试论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从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环境效应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正面影响与作用,对流动人口的负面影响也给出了客观的评价。并试图从地域上即从对流入地的影响与对流出地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给出全面综合的论述。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这一庞大群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正确认识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进行分析。 一,人口流动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流动人口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量流入城市。这种在市场引导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客观上推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1)流动人口减轻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改进与提升。一方面农村因为劳动人口的流出迫使当地必须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城市资本和技术的扩散,会导致全国总体生产率的飞速上涨。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仅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压力,也让这些剩余劳动力流入工业产业等非农产业,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2)农村流动人口有助于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最近十几年,农村外出打工人口所创造的收入成为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2001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输出超过1200万人次,获得劳务收入超过400亿元。据统计,全国农村家庭因外出打工所增加的收入约在1300亿到1600亿元间。部分贫困地区甚至存在“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现象。这些外出劳动力所获得的收入,一方面增强了农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与购买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市场需求,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3)农村流出人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反哺农村经济,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农村流出劳动力把在其他产业、其他地区的收入返回农村,同时带回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经验等无形资产。据统计,近10年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平均带回超过2000亿元的资金。这些外出人口家乡的亲人把这些资金投资于农业和一些非农产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于国家投入不足造成的农业资本短缺的压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些有型资金与无形资产的回流,不但活跃了农村经济,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保障。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有利于缓解农村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协调,保持可持续发展。农村人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结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人口以其过快的增长,巨大的基数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进入新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人口态势也已经终结了以人口快速增长为主要标志的阶段,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其中,人口结构的突出性问题受到我们的关注。因此,找到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国情,发展经济。 历史上对人口结构(人口因素,生育率等)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思考始于斯密,他指出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关键因素,还指出经济增长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分工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贸易则是专业化进一步演进的前提。斯密并没有清晰得给出经济增长的产生机制,而且在斯密的模型中,也没有明确地设计经济增长是如何与人口因素发生联系的。 发端于此的大量经济研究普遍发现了经济变量,诸如人均收入、工资率等与生育率的重要联系。自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人们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马尔萨斯模型到新古典增长模型。虽然明确提出了人口因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却由于经济学理论尚未成熟,而未能阐明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第二阶段,也就是索洛-斯旺模型和拉姆齐模型所描述的,人口增长率虽然影响经济的稳态增长水平,但人口增长率是经济系统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因此,也未能明确说明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第三阶段,在增长模型中经济发展也影响家庭生育率的选择,也就是说,生育率等人口因素是生于经济系统的,并以此为新增长理论构建了微观基础。 在这里我们所指的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通过人口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大体的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当论及这一问题,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于是我们将人口结构的划分标准定为年龄。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的因素有多个: 一、国家的生育政策。我国自建国后的生育政策大概可以分为这样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这一时期中,人口快速增长,并且国家并没有任何管制或者限制人口数量的政策出现。 第二阶段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快速的增长受到了最高层领导的关注,一场没有任何理论争议的“人口革命”——计划生育实践轰轰烈烈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 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理论依据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在2001年,国家已经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一国的生育政策是对人口结构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人口出生率政策控制上,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不同,由此也改变了后来几十年的人口结构。 二、民众的生育观念。民众的生育观念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一)民众对新生人口性别的偏好。中国自古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在今天这一思想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是民众受一些突发性的因素影响,造成突然性的大规模人口爆发等改变人口结构。如2000年的“千禧宝宝”潮和2007年的“金猪宝宝”潮,这样的人口潮使得在这一阶段出生的人口呈波峰状爆发。

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院系外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英语本科2班 学号20110303034 姓名李嘉 任课教师李站稳 关键词:人口增长经济效果经济发展 一、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中国人口增长产生的经济效果,与先进诸国相比有明显不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初期,人口增长是急速的,这样人口爆炸,抑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使劳动力的雇用深刻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改革开放以后,人口增长的趋势得到适当抑制,其纯增加的人口规模仍然以每年1,400万人前后的水准追加,这种每年增长部分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空前的。人口的过快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压迫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从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中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来看,建国以后国内生产总值的成长速度是比较快的,特别是经济起飞的1978年以后显著地上升,年平均增长率以9.7 %的高水准飞跃地增大,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世界名列前茅。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主要是劳动力的数量增大及其资质的改善、劳动生产性的上升、技术的进步及资本集约度的上升,特别是与人口因素的劳动力数量的适度增大和资质的改善密切相关的。然而,中国人口是庞大的,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增加的速度如前所述仍然是快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作为阻碍因素显著地抑制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速度。 另外,从人口增长的重要指标的人口增长率来看,上升趋势越高对经济发展越产生不利的作用。即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上升,收入显著地变低的现象。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是1.1%,与高收入国美国和欧洲一些高收入国基本上处在同一水准。而人均国民收入却在图中描绘回归线的右下方,只不过与低收入国印度相比较处在较高的水准而已。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的阻碍效果。尽管中国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低,但1990—1994年间均以1,300万以上的水准推移,世界最高的人口纯增长量的增大,不仅抑制了人均国民收入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急速人口增长的效果,由于劳动力人口的激增使雇用深刻化,对于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市经济的活性化及外国资本和技术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发达区域对人口吸引力以及落后区域对人口的推出力共同作用,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大规模的中西部人口流向东部,进一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影响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了大量中西部人口。 在东部地区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不足。 2、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人口迁移究竟能否促进迁出地与迁入地共同发展,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有观点认为人口往发达地区迁移,为发达地区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为其城镇化节约了成本,而在迁出地,由于人口的流出,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这种负面影响远小于对东部迁入地区的正面影响。 因此,总体来看是有益的。 也有观点认为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大量的人口迁入使地区人口剧增,城市住房、交通、环境、能源

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导致人口分布失衡以及计划生育管理难度的上升。 从对迁出地的影响看,人口迁移不利于农业发展,并且加快了农村老龄化速度。 二、人口迁移存在的问题1、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均。 我国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中部地区,但经济发达省份大都位于东部。 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东部地区在出现用工难的情况的同时中部地区失业率却持续攀升。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中西部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然而大量劳动力的流出导致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2、就业结构不合理。 在第一产业,尽管就业人数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逐年减少,但绝对量却在增加。 而且第一产业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向了一些技术门槛低的产业。 大量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国民经济没有产生足够的贡献,这说明我国目前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 3、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因此,劳动力的素质可能会成为在将来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特别是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东部地区需要更多受过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经济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中 国经济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一年。回顾和总结过去五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未来五年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探讨“十二五”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思路和途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十分困难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大幅波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等诸多挑战,国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1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前四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增产2.3%,是“八五”时期以来增产最快的时期:棉花生产再上一个台阶,年均产量达726.2万吨,比“十五”时期增加33.8%;油料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扭转前两年生产下滑的趋势,2009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糖料生产实现较快发展,年均增产6.6%,一举打破了“十五”时期徘徊的局面;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生产集中度和优质品率稳步提高,畜牧和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进~步优化。 2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年均新增1369千公顷,比“十五”时期年均新增量提高20%以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6.8亿人,提前6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2.7%,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1.3个百分点:全国沼气用户达3600多万户,比“十五”时期末增加一倍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9%,比“十五”时期末提高1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比“十五”时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 3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得到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前四年,全国“两基”入口覆盖率接近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广播电视、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书屋等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扭转了“十五”时期下滑的局面;2009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口达8.3亿人,补偿支出使7.6亿人次受益,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4.7倍和6.2倍;2009年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4759.3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赢得了主动,也为“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1 坚持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是党和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中央连续下发了7个“一号文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分别就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部署和安排,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2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决策。“十一五”期间,在统筹

论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论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人类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构成社会。人口是促进与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但当人口规模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会对经济、资源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关键词]:人口因素作用影响 人类自身繁衍生息的活动一代代地持续着,周而复始地生产出人类自己,因此产生了人口因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构成一定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发展速度等等。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制约和影响的重要作用。 一、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的主体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能构成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既要进行生产劳动,又要战胜自然的侵袭。但是,个人的劳动能力和自卫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在一定数量人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物质生产,才能与自然抗争,也才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第二、人口因素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不同的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应是同社会的生产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适应的人口数量。其次,人口素质越高就越能适应生

产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人口的质量和构成,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状况,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人口状况同物质生产状况相适应时,就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当人口状况同物质生产状况不相适应时,就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例如,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物质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如果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增长快,能够为物质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就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人口数量少、密度小、增长慢,劳动力不足,就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在物质生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是主要依靠劳动力的增加的情况下,就对人口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对人口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人口的数量、密度、增长速度适当,人口素质较高,就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密度过大、增长过快,就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第三、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主要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人就业困难。 (二)人口增加与消费品的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人口过多地对农业、工业、交通、住房及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 (三)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之间矛盾十分尖锐。我国科技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青壮年文盲较多,适龄学生升学率较低,生产过程事业存在的诸多困难,无一不与人口过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四)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增加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既拖了经济

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城市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摘要:通过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含义、起因和发展的研究,从而了解到城市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这个影响的概念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不好的一面,而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之间的矛盾,正是我们通过学习应该去知道解决的一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城市流动人口在其中起的推进性作用,我们应该客观的去看待,而如何合理的管理城市流动人口,城市经济在其间的反作用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们只有先全面对这个现象进行学习深入,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设计中避免小的细节引起的大漏洞的失误,现在而言,城市流动人口对于经济影响最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城市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劳动力 1 引言 此次选择这一主题为论文内容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前几天去了一趟郑州,在火车站附近,看到有很多沿街乞讨的人,虽然从面相来说看不出来是否是本地人还是外地过来的流动人口,但是看到这么多的乞讨人员,引起我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一个思考。 我个人觉得,他们已经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社会风貌了,也许从短浅来看,这些乞讨人员只是影响到了郑州火车站周边的环境,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火车站属于人流密集,而且是很广泛被大家所认知的地标性建筑,在这周围有这么多人乞讨,从心理上会让人有一种这个地方不发达的感觉,这么多人沿街乞讨没有人管理,也会让人们觉得这个地区的城市管理不合格,如果有外来投资的考察人员,就会觉得这个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管理制度也不完善,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经济未来的发展。 选这个主题是希望通过在这次写论文的过程中,了解城市流动人口,在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的各个方面,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合理把握城市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的发展的影响,不只是城市经济这一个方面,而是透过流动人口对于城市经济的影响到以后城市设计规划中的合理规划,都必须要考虑到。 2 城市流动人口 2.1 城市流动人口的概述 在查找的资料来看,城市流动人口的概念在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国家,都会有区别,那么对于这一名词的理解就会存在有地域和专业的偏差。 在《城市经济学》的书中,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定义来看,只是指一定时期内离开原户口所在地、到户口所在地意外的城市暂时居住的暂住人口,主要包括改革开放之后以谋生盈利为目的、自发在城市社会经济部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暂住人口。 从我国公安部门统计城市暂住人口的时间标准来看,城市暂住人口是指在一个城市居住三天以上的人口。

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理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解决好人口数量、素质、性别比例、流动因素等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才能实现人口与全县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一)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温家宝总理曾讲过一个著名的“乘除法”:“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精辟地阐释了人口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就我县而言,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做大总量、增大“分子”的同时,努力控制和优化人口数量这个“分母”,提高人均指标这个重要标志;努力把人口多的压力和挑战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虽然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全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低生育水平连续多年保持稳定。但是人口多、人均少的实际情况,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是全县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人口增长存在反弹势能。一些地方对计划生育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人口综合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任何工作失误及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都可能导致生育水平回升。特别是目前处于贫富极端的人群超生现象突出,干扰了正常的生育秩序,增加了社会抚养成本。 ? (二)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素质已成为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县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不合理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人口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近年来缺陷儿出生呈上升趋势,虽然每年县技术站以及县各大医院都要接诊因胎儿先天畸形采取补救措施的孕妇,但每年仍有160——200个缺陷儿出生,约占每年全县出生人口总数的4-6%,成为社会、家庭的包袱,影响到家庭和谐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每年考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返回县城参与经济发展的比例很小。 全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重学历教育轻劳动技能培训问题突出。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影响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影响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必须提高下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 (三)人口性别比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想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男女比例在103——107之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17,2003年抽样调查为119,个别省份超过130。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婚姻挤压问题凸现,低收入及低素质者结婚难,所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也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我县从2001年——2006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9、106、99、108、104、100,总体保持在正常范围。但是农村部分群众生育观念落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选择性别生育、溺弃女婴现象仍然存在,潜在的性别失调危害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 (四)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目前看,外来流入人员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由于目前我县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流出人员远远高于流入,特别是我县流出壮年劳动力较多,甚至产生了“空心村”。一些技能型人才的流出,是全县经济的发展的损失。 综上所述,在全县经济发展中,人口因素中存在着急需解决的不利因素。对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就是说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 二、对策和建议 ? (一)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发展经济学 经济学院统计111 史俊望 3 人口老龄化的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超过30年,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经济奇迹”。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奇迹与其“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年龄结构”关系密切,但是目前,各种迹象表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状态正趋于终结,“人口老龄化”有加速的趋势。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将会逐步显现。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我们未雨绸缪,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期”的有利时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同时,创新机构养老方式克服老龄化趋势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不利影响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人口老龄化现象始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是生产力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并稳定在一个低水平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就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及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0%及以上”的国家及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5人,占%,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人,占%。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人口问题具有长期性、滞后性的特点,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十分明显。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制

约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联合国把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这表明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随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21世纪初开始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今后随着低生育率的长期化,毋庸置疑中国最大的人口、经济、社会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开始显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05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这

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日,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口流失情况突出,持续多年人口净流出,平均每年净流出人口总量约为200万人。同时,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全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警报已经拉响,并以严重威胁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人口变动;回归分析;经济增长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人口红利理论。人口红利是由大卫?布鲁等人在研究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时首次提出“demographic gift”,明确指出生育率、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机会窗口。 2.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的时间点。 (二)文献综述 二、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分析 (一)人口总量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来,东北人口总量的变化特征:1979年东北地区人口总数仅为8840.2万人,1992年东北人口首次过亿,21世纪初叶,东北地区的总量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到2014年东北地区的人口1.097亿人。从1978年到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人口增速为26%。而同期全国人口总数增速为39%。 (二)人口总量变动的特点 1.人口老年化严重。东北三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中老年人口数呈逐步上升趋势,辽宁的老年人口数大于其他两省的人口数,老年人口比重在总人口比重中上升。 2.社会抚养比高。东北地区少年儿童抚养比呈现下降趋势,而老年人抚养比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老年人抚养比增长较快,劳动力负担人口数压力较重。 三、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因素及数据选取 本文结合东北地区人口特点,选取东北地区劳动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抚养比二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东北地区gdp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 (二)确立模型 总体回归函数描述了被解释变量的均值随解释变量变动的规律,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被解释变量总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是一种相关关系。 (三)建立回归方程 在研究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我们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生产模型,引入人口负担比来进行考察。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表示为:y=al^αk^β,其中y表示经济增长情况,a表示的是技术水平,设定为一个常数,l表示的是劳动力,这里用每年的就业人口表示,k 表示的是资本存量。对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ny=lna+αlnl+βlnk+u(1) 并且老年人抚养比f,并把lna和βlnk看称外生变量已知,用字母c表示,上述方程表明被解释变量不仅受到解释变量的影响,还收到解释变量之外诸多因素的影响,随机干扰项u便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体,则估计模型得: lny=c+αlnl+βf+u(2)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讲解学习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

中国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底稿)

中国农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代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 现状: 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210元。绝大多数农民摆脱贫困。5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物质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而且使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了小康,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正负关系,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具有多面的影响,总的来说人口一方面给经济发展带来阻碍,人口增长影响资本积累,对资源和技术发展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又给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力资本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人口发展带来规模经济等。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人口问题,发挥人口最大效用。 1.人口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的内外生变量都受到了人口的影响,人口对影响经济发展的资源、技术和资本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压力会导致资本不足,若把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来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资本不足, 这种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贫困,会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人口对资源和技术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巨大的人口增长给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使得投资减少,经济停滞,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必然给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教育投入的增长难以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济结构以初级制成品加工为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使经济的到持续的发展。 2.人口对经济发展的正面推动 人口增长会带来规模经济,从人口经济理论上来看,人口增长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在经济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人力资源是各种经济资源中的第一资源, 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 且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这就使我们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提高人力资本效益改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 扭转人力资源开发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局面, 这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二、中国人口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人口总量大、结构不合理 首先,中国人口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量多是中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总数的增加给经济一方面带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低工资带来了人口的贫困,低消费、低储蓄的现象。是阻碍投资,阻碍经济增长的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快、负担重等特点, 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 其次,在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使得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农村经济落后又受到大量老龄人口的压力,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五峰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学院:法学院学号:2010131228 姓名:赵长珍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农村人口居多,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结合我的家乡五峰经济发展的现状,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次调研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一些深入的思考。同时通过这个方式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并加以改进有利于家乡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富裕安康,最终达到建设和谐农村、富裕农村发的目的。五峰农业产业结构在一步步的优化,但是不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在2012年可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 五峰经济现状、发展问题、解决对策、产业结构、和谐农村 五峰经济现状 本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社会调查,我本次关于五峰农业结构深入了解大多在我走亲访友途中完成的,虽然没有专业化的随机调查,但是收获还是很大的。在此,通过五峰农村的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了解可以深化到对于整个山区农村的一些基本认识,并且通过这次亲身调查还发现了很多五峰农业结构的不合理之处和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比较前些年五峰的确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的取得新的进展。近年来,五峰人民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新建了许多的水利工程,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吃水问题;同时,投入资金由于支持烟叶种植的发展,也收效明显;再则,养殖业在五峰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可观,希望能够在政府的带领下形成规模化养殖,从而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出去烟叶和养猪,通过我所在的村庄来看,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收入来源,比如说养羊、养牛、种植魔芋、种植土豆等等,我相信这些产业要是得到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一定可以为五峰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的。总的来说,现在五峰的经济产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烟叶和养猪是一般农户的主打产业和收入来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