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雄人物群像的完美演绎——评电影《鸿门宴传奇》

英雄人物群像的完美演绎——评电影《鸿门宴传奇》

广西教育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冯馨惠

学号:090111F01044

联系方式:152********

指导老师:胡惠

英雄人物群象的完美演绎

——评电影《鸿门宴传奇》

电影《鸿门宴传奇》是一部以秦末农民起义时期楚汉相争这段历史为依据,经过导演和演员艺术加工而成的历史剧电影。其中,影片以项羽刘邦为首的楚汉两方英雄群像的塑造最为成功,导演李仁港的确是在为英雄塑像的,在他的心里是把项羽、刘邦等一大批人物当作英雄来精心加以塑造的。

《鸿门宴传奇》的播映是电影贺岁片中的成功之作,首先。影片交给了我们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成功与失败乃是镜子的两面,是非成败转头成空。其次,影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再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影片塑造了一个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群像,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豪杰英雄项羽,有心系天下苍生以仁厚服万民的英雄刘邦,还有将军中的忠义勇猛英雄项庄、龙且、夏侯婴、樊哙,以及在影片中被塑造成起重大作用的大将军韩信,还有那个临危不惧、为追求爱情而舍弃性命的巾帼英雄虞姬……这些英雄形象生动鲜活,看完影片之后,我们脑海中常常浮现那些战马怒穿尘土,英雄冲向夕阳的画面,常常忆起那些刻骨铭心的英雄人物。所以,《鸿门宴传奇》上映之后能在观众中获得良好的口碑,这与影片中英雄人物群像的成功塑造是密不可分的。

一、精确把握了英雄人物的鲜明性格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首先表现在是否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

一个人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

虽然电影《鸿门宴传奇》里出场的大小人物多达二十几个,但每个人他的性格都不可能一样,刘邦不可能有项羽的霸气和柔情,项羽也不可能有刘邦的忍耐和多疑。独具特色却又栩栩如生。

1.采用对比、映衬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

影片中为了使每一个英雄人物性格特色的突出,常常把两个人或几个人放在同一地位、同一事件陪衬或对照,这样可以更突出地表现他们的性格。例如影片刻画项羽、刘邦的性格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项羽英勇盖世、信任他人、为了兄弟可以两刃插刀,而刘邦却武技一般、多疑、只要他认为会威胁到他生命或利益的不过是否兄弟他都会杀掉。

在战场上,项羽领军四十万,杀敌无数且善用兵法,这些刘邦是望尘莫及的。项羽他总是选择相信别人,他曾经把心爱的虞姬信任地交给刘邦护送回乡,却没有想到刘邦会以送嫂还乡为名义,劫持了虞姬作为鸿门宴谈判的条件。项羽也曾经相信刘邦不会背叛兄弟,有暗自偷取咸阳称霸天下的野心。刘邦却不会轻易相信别人,他说不会把心爱的人交给他人护送,因为只要一离开自己的身边,就没有人会比自己更好地保护心爱的人。他羡慕项羽,因为相信别人是幸福的,他多疑做不到相信别人,所以他是不幸的。

对于兄弟,项羽会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营救兄弟,影片里当项庄被夏侯婴刺伤后,项羽毫不畏惧冲过千军万马去解救兄弟,而刘邦连自己的兄弟都不信任更别说为了兄弟会去冒生命的危险了,影片中因为

范增一个小小的锦囊就让刘邦几乎杀光了曾经为他打下江山的功臣,这也说明了他多疑这一点。

在爱情方面,项羽是一个重情的人,他敢于坦白自己的喜欢,初次见到虞姬时他就心生喜欢,他救虞姬于危难之中并问她是否愿意跟着自己,喜欢就是喜欢,项羽豪爽直率,光明磊落敢于正视自己的情感,而刘邦在对待爱情方面也是小心翼翼,犹豫不决。虽然他也同样喜欢虞姬,但对于感情他却恋得很暗,也不像项羽这般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他敢和项羽争天下,却决对不敢跟项羽争虞姬,而且他对于江山的爱也多于对虞姬的喜欢,刘邦看待感情比项羽轻得多。

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对比起来各有优势。

刘邦的英雄形象首先表现在他性格仁厚,心怀百姓,有救国大志,当初他带着一帮兄弟从家乡起义出来时,就发誓说要推翻暴秦,拯救万民。这点与项羽不同,张良说天下如果归于项羽,百姓会有大苦头吃,因为项羽主张以暴易暴,诸侯若有不服就以兵服诸侯,百姓不肯归顺就进行屠城。这是为什么刘邦懂得收买人心,天下都归顺于他的原因之一。

其次,刘邦能取得天下很重要是因为他能忍辱负重,在鸿门宴上,以刘邦为首的汉方代表团从进鸿门大殿那一刻就集体低着头,唯唯喏喏,大气也不敢出的样子。项王在殿堂上居高临下地俯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要他们敢有一丝反抗就马上格杀勿论。当项王压迫性地问他:“刘邦,你可知错?”时,刘邦犹豫了一下,然后只能恭恭敬敬地作了了揖说:“刘邦,知错。”顿时,楚方大小将士个个都笑的前俯后仰,

刘邦被大众嘲笑了一番,这事传出去可贻笑四方,小小的刘邦竟然敢与项王争霸简直是不自量力。在项羽要杀刘邦时,他被项羽像狗一样打趴在地上爬不起来,差点成了项羽的剑下游魂,还好韩信及时赶来救了他一命,然后刘邦才被韩信从地上扶起来。在鸿门大殿里刘邦被嘲笑、沥血代酒,带去的死士全都被杀,张良被项羽掳去,汉军也被赶出了咸阳,现在,汉营连军师也没有了。刘邦因为这些事丢尽脸面,受尽了羞辱,回去之后,樊哙都因为主公受辱和受打击而伤心落泪,眼看称王救万民的大业计划就都要落空了。可刘邦回去之后痛定思痛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带兵退出咸阳时又恢复了信心与志气,他说:“真正的鸿门宴现在才开始。”由此可见刘邦作为一个领袖英雄他能屈能伸,受辱后还可以忍辱负重,不失大志。这一点,他与项羽真的不同,不会因为暂时的胜利就得意忘形。

刘邦取得天下还有一点就是他重视人才,善用人才,他不像项羽刚愎自用,凡事都自己做决定。刘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三思后综合采纳,在他身边有非常多一心为汉,出谋出力的功臣:张良、萧何、韩信,夏侯婴、樊哙……每一个都是铁铮铮的汉子。刘邦作为领导者能根据他们的长处各自安排他们合适的岗位:张良善于计谋,运筹帷幄之中,所以张良对他言听计从;萧何善于治理国家,刘邦在赴鸿门宴的时,就是把国家交给他治理;韩信领兵,多多益善,于是刘邦就把八路诸侯交给他带领。这是为什么当时像张良、韩信这样的智者和将士会前来投奔于他刘邦。如果说论英明才智,刘邦比不上张良,论治理国家,刘邦比不上萧何,论领兵百万,刘邦也不比韩信,甚至论神

武勇猛,刘邦连樊哙都比不上。但他却能开创汉朝盛世,这一切都归于他善于用人,谦能择言。至于项羽,他有范增、项庄等人可用,但最后又对范增猜疑。

影片中人物性格除了不同性格用对比手法外,相似性格的人也用了同类映衬的手法,例如描写张良、范增的时候就用了两两映衬的表现手法。他们的身份都是作为谋士,性格上忠心不二,各为其主,只不过张良志在天下而范增志在项家。在危难时期他们会为了保全大局,死而后已。两雄相争必损其大将,所以在《鸿门宴传奇》的这场斗争里双方的谋士也斗得两败俱伤。就像影片结束时张良仍然听到范增问他:“张良,你我非对弈不可吗?”是啊,非弈不可吗?弈,则双方必损,两败俱伤;但弈,又是赤胆忠心、各为其主的表现。

范、张他们相似的性格还表现在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当排除了政治上的阻碍时,范增、张良如知己般对待双方,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亲切影子。范增说看到张良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就是看到了年青的自己:心系天下、肯用功、年少有才华有抱负。他们早已把功名置于身外,只是为了政治需要,不得不斗。影片中因为张良的反间计范增离开楚营告老还乡,这段时间里张良曾经来看望过范增。张良非常内疚自己离间项羽和范增,所以来看范增时,张良还请前辈恕罪,这一步棋虽然他暂时赢了,但对于前辈,张良觉得自己下手太重过于残忍了。我们看得出来张良他还是非常珍惜这位对手的,范增亦是如此之,他安慰张良:“你不要难过,我这一辈子就希望遇到一位像你这样的对手。”英雄惺惺相惜,如果不是那个战争的年代,不是那个

历史背景,范增、张良二人一定会成为宿命之交的知己,而这些情谊感动到我们灵魂的深处。

2.典型化的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和发展的合理性

在那个历史年代的背景里,他们的身份不同,独有时代的个性,例如作为“霸王”化身的的项羽,他有霸王的一面也有他柔情的一面,处于那个战乱的时代里没有霸王之气的人如何能成为领袖西楚霸王的身份,如何能领得天下。在战场上的雄霸之气,如猛虎气吞万里,眼神里尽收天下之气。项羽生活的背景是那个秦末农民起义诸侯争霸的历史时期,项羽人物的塑造紧紧地扣住当时的历史事件:讨伐秦军、鸿门之宴相遇虞姬垓下之围乌江自刎选用这些著名的事件,使他深深地烙下了时代的印迹,把握准了时代也就把握准了文物的时代性,人物的个性也从那个时代体现出来。项羽作为一个义军盟主也兼含了那个时代的通病,想要登上霸主之位就要让诸侯服你,在战争四起的年代,人与人之间都是兵戎相向,所以他的暴戾是时代畸型化的表现,我们也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而他的柔情主要体现在虞姬身上,体现在那个年代的孤独感,战争的年代怎么会有爱情,即使有爱情怎么会有像项羽虞姬这样真挚的爱情,如果项羽不能没有爱情而一味地去争夺天下,因为当虞姬离开的时候,他一个末路英雄的苍凉感,这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在刚阳的战争世界里,肯定会有一位女性作为男主角争夺天下时演绎坚硬外壳下的柔情。项羽的性格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的推移而成长起来的,以前他轻易地相信了别人,差点害了心爱的虞姬。后来他开始不再轻易地相信别人却又因为猜疑赶走了范

增,中了张良的离间计失去了军师之后,他又急于称王,这些都是当时历史背景里自然发展的结果也符合了项羽本人自大的性格。在被困乌江时他让项伯带虞姬离开战场,让她以后不要再跟着自己了,他给了虞姬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此时的项羽已经懂得自己兵临绝境,他不想再连累心爱的人了,从来没有吃过败仗,所向披靡的他在这一次听到了四面八方飘来的楚歌,项羽也让那些为他打江山的兄弟们离开,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你们没有欠我,是我欠了你们的。这时候的项羽突然成长了,范增说了:“只有当我告老还乡的时候,你才会长大。”以前,项羽像个孩子做什么事都要依赖亚父,现在他成熟了很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检讨自己。项羽的性格有典型的时代性和发展的合理性。除了项羽,其他人也在那个时代里成长起来,刘邦作为“明君”的典型,他的性格是最明显地发展中的性格。从一开始他并没有跟项羽争霸天下的野心,他认为项羽作为义军盟主,咸阳之主的位置理应归他。只是在与秦军抗争的时候,刘邦越来越发现项羽像秦皇一样暴虐,看在眼里对于天下百姓心生怜悯。刘邦的兄弟也对他说:“这是天下之事为什么一定是项羽。”这时候的他才从一个小将军的嬴弱蜕变成长为一个敢于挑起天下大担子的英雄豪杰。他仁厚的性格也是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天下百姓不能在受苦了。在鸿门宴的困境里刘邦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这些挫折让他成为一个更稳重更不能打倒的人。后来他因为多疑几乎的时候,他产生了孤独寂寞感,再也没有人懂自己了,再也没有值得信赖的人了,最后他请回了张良,希望他继续辅佐自己,这时候他性格有成长了,他变

得开始相信别人。观众在看到他们软弱的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成长,他们是英雄,生活在历史中也警醒着现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