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园林: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

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

间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

的功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

行进中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和园的排云殿

●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几种,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

点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如山坡。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种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

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

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习见)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

●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

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主配手法:就是要突出主景。具体手法有:主景升高、轴线和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

●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

控制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

●动势: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焦点

(具有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

●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

●园冶(ye):“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

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

●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晰,视线

开展,扩大空间感受。

●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

●抑扬手法:即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和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

●障景:凡是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

●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和功能区,使景观各

具特色,避免相互间的视线干扰和人流干扰

●急转: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

●缓转:变画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

●框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景色。

●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把

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观方向,产生两侧约束力的景观。

●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置石: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特置(孤置):以单块石头或多块拼合为一个总体的独立性石景

●对置:两石沿建筑中轴线的量的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两石对置互相之间有呼应。两石顾盼有情,

疏密有致.

●散置:“攢三聚五”的设置方法,对石材要求相对低,要组合好,“散漫理之”

●理水:对水的形态、状态(势态)总体的布局安排。

●水池:指人造的蓄水容体,其池边缘条状,开阔分明,池的外形属于几何形,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

方形的组合。

●河流,溪流:被限制在有坡度的渠道中,由重力作用而产生自流的水,流水可表现具有运动性,方向性和

生动活泼的室外环境

●瀑布:流水从高处突然下落,观赏效果丰富多彩,常作为室内外环境,布局的视线焦点,分三类:自由

落瀑布,叠落瀑布,滑落瀑布

●泉:地下水的露头,根据出水姿态不同,可分为山泉,涌泉,喷泉,壁泉以及间歇泉

●喷泉:利用压力使水从喷嘴喷向空中,到一定高度后有落下,富有装饰感

●园路:在园林立地中修筑各种道路以供游人、车辆通行或游览。园路是园林的脉络,联系各个风景点

的纽带,构成园景的重要因素

●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设有

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讲究适得其所

●园林意境:是通过设计者构思创作所表现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

想意蕴。

重点题目

●园林的分类、园林的五大要素

●中国传统美学(儒、道、释)

●园林美主要内容、特征

●形式美的表现形式

●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1)统一与变化;2)均衡与稳定;3)比例和尺度;4)比拟和联想;5)空间的组织

●中西方审美观的不同表现

●园林景观处理手法

1)主配手法:主景升高,轴线与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法

2)层次手法:前景、中景、背景

3)借景手法:直接借景、间接借景

4)抑扬手法:障景、隔景

5) 前景处理手法:框景、漏景、添景、夹景

●园林地形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假山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置石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各种置石方式)

●水景的艺术形态、形态组合、设计要点

●园路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园桥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小品的作用、类型、设计要点

●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配置方式

●园林色彩构图的处理方法

●园林意境表达方式

第一章

1.园林的五大要素:地形(包括水体)、植物、建筑、道路和园林小品

2.造园的四大要素: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3.园林的三大功能:游乐休憩、美化环境、改善生态

4.园林设计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5.园林的类别:

1)依规模大小分:大、中、小三类

2)依坐落的城市:城市、郊区、远郊园林

3)依景观成分:天然、人工

4)依主题:山景园、水景园、各类专类园

5)依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抽象式)

6)依内容:文化、娱乐、体育、纪念性

7)依功能:休憩、观瞻

6.园林的最初概念:是以植物和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供人游赏的户外境域。

7.园林的定义: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

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8.园林学:是研究园林专业系统理论和应用科学技术的综合学科,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和人工因

素(建筑等)及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环境区域)的学科。

9.园林学的核心知识领域是和园林艺术创作有关的。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

A.和营造艺术有关的知识

B.和有生命的材料—植物有关的知识

C.和园林的历史文化有关的知识

D.营造风景所需的技术知识

10. 园林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A.传统的园林学

B.城市绿化

C.大地景观规划

11. 园林艺术: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艺术构思

园林设计: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科技手段处理

12..城市绿地规划研究内容:

A.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B.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各绿地的功能与有关定额指标与分布原则

C.园林经济和园林事业的管理

13.园林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引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理论和表现方法用于园林的营造;另一

方面,进一步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引入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理论,通过理论进一步了解人对园林的需要及解决方法。

14.园林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园林专业:专门从事建设和经营管理园林的专门行业的总称。

国际风景师联合会:IFLA

15.园林学的学习方法:

1.学思结合;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理论实践结合;

4.艺术观、审美观提高;

5.动手动脑。

补充:

1.“园林”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字:西晋的文字中。最初概念

2. 园林(garden and park):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3. 在城市建设中,凡是依靠植物改善环境的地方一律成为园林。

4. 园林学的性质: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5. 园林学具体研究园林的起源、演化、现状与发展,园林的建立与维护,园林景观饰物的创造和提供。

第二章园林美概论

第一节园林美

一.古典美学:研究审美规律的科学

1.中国传统美学:儒、道、禅宗(释)

●儒家美学以仁学为基础,建立“中庸”的美学

代表:孔子

积极“入世”的功力思想,实用价值的特点

儒家美学的最大特点:“比德说”(君子比德思想),将道德(善)与审美(美)结合在一起

●道家美学以自然之道为基础,“天人合一”思想是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清净无为”的非功利性哲学思想,推进发现纯粹美学形式

●禅宗美学“神仙思想”

提出“悟”,推进了中国式的“韵”与“意境”的发展。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从求实转向

空灵,中国传统美学最核心范畴的“意境”由此而生。

2.外国古典美学观点

●毕达哥拉斯:美体现着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本质是和谐

●苏格拉底:美与善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秩序、均衡、准确

3.美的定义: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都叫“美”

美的三个含义: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

4.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鲁迅、毛泽东、马克思、车尔尼雪夫斯基

二.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融合

自然美是园林美表现的主题

园林美是三度—五维的范围(长、宽、高、时间空间、联想空间)

1.园林美的定义: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

三度空间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A.园林是介于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之间的艺术形式

B.园林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

表现艺术: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形式,如模纹花坛

再现艺术:再现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美

2.园林美的属性:多元性

3.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1)山水地形象;2)借用天象美;3)再现生境美;4)建筑艺术美;5)工程设施美

6)文化景观美;7)色彩音响美;8)造型艺术美;9)旅行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第二节中西方不同的园林审美观(古典园林)

一、中西方审美观的不同表现

审美观:审美理想和情趣的物化形式受传统文化及民族心理影响

1.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不同:西方以人为中心;中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2.园林美的显现形式不同

3.西方:物镜、情境;中国:意境

第三节园林美的特征

一.自然性:主要表现在主要造景材料的多样性及表现的风景美的变化多样。

园林景色表现了自然关系的美,园林景素的布置。组合符合自然状态状态的自然关系。

风景空间充满活力、生气,是活的艺术

二.空间性:园林美是真实的空间美

1)所有美是客观存在的(可触、可感)

2)所有游览活动要在真实的空间中体会

3)园林的空间自由多变

三.时间性

●欣赏、审美活动的完成需要一定时间

●创造园林美离不开时间,审美者的思维需要时间

●风景主题展现需要时间

杭州“满陇桂雨”;大观园“凹晶馆”——皓月清波,“凸晶堂”——山高月小

四.综合性

●园林是社会美和自然美的统一

●反映在表现符号的综合性

A.人为符号:语言、楹联、园名(如个园、耦园)

B.自然符号:直观自然材料;景素的线条、形状、色彩

●五官的综合感受:形、声、香、味身体感受

主要:视觉、听觉(松竹、鸟语)、嗅觉(花香)、味觉(品茗)、触觉(石、水、柳絮吹拂)五.固定性和易变性

●园林本身作为一个审美对象,受到地点不可移动的限制,融合了综合现状

●园林美还具易变性:景观随时间而变、空间易变

第三章园林景观艺术

第一节景观及其特性

一、景观与视觉感知

1.景观认知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认知:个体理解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意象、记忆、想象、推理、判断和概念形成等。

知觉:对事物的个别感觉和综合成事物整体关系的心理过程,客观对象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知途径:第一信号系统: 1. 视觉线索(联想)2 .听觉(表象回忆)

3 . 嗅觉(表象联想)4.触/味觉(综合)

第二信号系统:诗词、楹联、匾额(对人的感知觉回忆产生联想)

2.景观欣赏

根据人的行为形式可分为:动态欣赏(人在运动中欣赏景观——动态景观)

静态欣赏(人在相对静态中欣赏景观——静态景观)A动态景观:步移景异、移步换景、以景观连续变化为主(点.线.面)

B 静态景观:定点欣赏

3.景观的视觉条件

(1)水平和垂直的视野范围:正常眼睛总视场:垂直视角130度,水平160度。

视域超过60度:模糊。透视图不画超过60度视域景。

正常平视,不需转动头垂直26—30度,水平45度:能看清景物整体

(2)视距、景观高度、视觉(观赏)效果

D/H<1 能看清景物细部,景观对观赏者有局促

感(胁迫感)

D/H=1 近赏景物的界限,恰好看到景物全高

α= 45度

D/H=2 获得紧凑的景观,是好的观赏点

α= 27

D/H=3 能较好地观赏景物整体,视觉空间舒展

α= 18

D/H>=4 景象逐渐疏远,淡泊一般封闭广场,广场中心纪念物及四周建筑物高度与广场直径之比为1∶3—1∶6,合适视距。

视距与视力的关系:

D=20—30米,可清晰看清细部、质感

D=31—100米,可清晰看清体量、全貌

D=101—600米,可清晰看清整体层次、轮廓

D=601—1200米,看清景物存在

D=1200米,景物模糊、虚渺(区域或城市标志)

4.不同视角的风景感染力(视点位置高低不同)

(1)平视:对空间深度感染力特别强。平静、安宁、深远(远、中、近景)

(2)仰视:对景物高度感染力特别强。雄伟庄严、紧张气氛,可使主景有伟大气魄(虫览)。

(3)俯视:给人感染力攀登惊险高峰后征服了自然的“登太山而远天下”的英雄气概和喜悦(垂直深度)

二、外部空间景观特征

可感知性(能真实亲身感受)

地物性(景观在一定空间中形成,在特定场地中才能形成,不可移动)

社会性(离不开人的创造、欣赏)

时空性(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

整体性(环境与景观之间统一)

易识别性(容易被认知)

制约性(受场地条件、人力、物力影响、受人的认识水平、设计老水平登影响)

第二节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

园林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才能产生园林的美感。统一和变化,均衡和稳定,比例和尺度,比拟和联想,空间的组织。

○自然界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各种景物都是有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的,外形式由景物的材料、质地、线条、体态、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内形式是上述因素按不同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所构成。

○形式美具有变移性、相对性和差异性。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

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基本因素

2. 图形美 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那个大平面形,一般分规则式和自然式

规则式图形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规律变化、有一定轴线

不规则式图形表达人们对自然向往,特征是自然,流动

3. 形体美 体形美 体形是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风景园林中饱含着绚丽多彩的体型美要素,表现于山石、水景、建筑、雕塑、植物造型等

4. 光影色彩美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通过光反射,色彩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产

生。

5. 朦胧美 产生于自然界,如雾中景、雨中花、云间佛光、烟云细柳,给游人以留有较大虚幻空间和思

维余地,常利用烟雨条件或半隐半现的手法给人以朦胧隐约的美感。

二. 园林布置的艺术规律

(一)统一和变化 统一就是把许多复杂事物以一个共同点贯穿全部整体,使零散变整体,有变化有要统一是所有艺术作品表现或形式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法:对比和调和、韵律和节奏的手法等。

抛物线—动势

蛇形—自由 螺旋线—飞舞、欢快 广阔、宁静 阻断停顿

流动延续

上升、挺拔

升落、速度 滑动、危机

1.对比和调和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形体组合的方式:同质要素的结合(基本简单统一,一般化)

类似要素的结合(易产生变化的美)大王椰子散尾葵

异质要素的结合(如无计划安排,会散乱)乔木灌木

对比,使两种部同的形体各自的特性得到强化,园林构成要素之间存在对比。

方优,一方劣,忌两对比要素完全等量。

(1)形状的对比方和圆、直线和曲线、规则形和不规则形都是形状上互相对比的可以比较的因素,通过对比可以取得构图上的变化以及突出某一特征。

(2)体量的对比用小体量的景物烘托大体量的主景,使主景更加高大突出,大小对比易产生错觉。

园林中还利用近视点的物体大,远视点的物体小的透视规律,用体量比常见小的建筑

与本来不太大,不太远的景物布置在一起进行对比,结果使本来不太大的景物和空间

看起来更大更远。

(3)明暗对比光线的强弱能造成景物与环境的明暗,景物明暗给人不同感觉。

明给人开朗、活泼感觉;暗给人幽静,柔和。

明朗空间→供人活动幽暗树木→休息

明暗对比强烈:轻快、振奋;明暗对比弱:柔和、沉郁

(4)虚实对比虚(空虚、虚无、没有任何实物的空间);实(有实物存在,占有一定空间)虚给人轻松感,但风景单调;实,厚重但景物丰富。

(5)空间开合对比开放空间与闭锁空间的对比可以使人豁然开朗,产生兴奋,突出变化效果。

(6)色彩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杂树映朱栏)

(7)质感对比粗:稳重,古朴;细:感觉轻松,可丰富景观。

2.韵律和节奏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重复是获得韵律和节奏的必要条件。

园林中造成韵律和节奏的手法有六种:

(1)简单的韵律:单因素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台阶、行道树等

(2)交替的韵律:二种以上的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方形花坛与长方形花坛的等距离交替排列,或行道树等距交替种植。

(3) 渐变的韵律:连续重复的组成部分(要素)按一定规律逐渐变化(在某一方面作规则的逐渐

增加或减少) 如塔从上而下的变化,面积和层间距。

(4) 起伏曲折的韵律:一种或几种因素在形象上出现较有规律的起伏变化所产生的韵律,如起伏

曲折的道路、花径、云墙、绿篱、起伏的林冠线。

(5) 交错的韵律 :两组以上的因素,作有规律的纵横或多个方向穿插或交错产生的韵律,如空

间一平一合,一明一暗,景边的鲜明和素雅,热闹,幽静,组织好都可以产生节奏。

(6) 拟态的韵律 :既有相同的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如漏景的框窗,而花

饰又各不相同,云墙。

韵律和节奏手法既有变化,又易获得统一。但要注意,整齐规则的景物表现出的韵律,游人一

目了然,虽然明显乏味,自然景物表现出的韵律,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比较含蓄。

(二)均衡和稳定 给人以安全感,追求均衡稳定

1.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中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如纪念性、理解性场合(雨花台)、建筑前庭、主要出入口(天安门)。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获得不对称均衡的方法有:

(1)以对称均衡为基础,改变整个画面中某个部分的构成。

(2)确定主体位置后再确定次要位置(书法、插花、国画等艺术),假山“先立宾主之位,后

定远近之行”

2.稳定 :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

(三)比例和尺度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

关系)

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习见)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 园林设计(布置)首先要根据目的考虑主要景物和空间的尺度:

① 若景物超过的人习见尺度,使人感到雄伟壮观(夸张尺度)

② 若景物符合人的见习尺度,使人产生亲切感。(自然尺度)

③ 若体量小于习惯尺度,使人感到小巧、紧凑、倍加亲切(亲切尺度)

△其他一些细部的尺度如台阶、座椅等,更应该根据人体的平均尺度或习见尺度来确定(功能) △满足功能要求的尺度:

月洞门高度最小2.0米,坐凳高40厘米,课桌70到85厘米,儿童蘑菇坐凳高30厘米,台阶高15厘米,宽30厘米。(一些不可变尺度)

可变尺度如雕塑,园林中要反常规:佛香阁、智慧海台阶30到40厘米高。

△主要景物尺度确定后,其他景物要和主要景物保持良好比例关系才能产生园林的美感。黄金比a ∶b=1.4——1.6 近黄金比1.618

△材料、结构、功能也会影响比例,不同的文化创造独特的比例形式。

△良好的比例不只是直觉,更要合理性

(四)比拟和联想

△园林中常见的比拟和联想的手法:

R

踏面T 2R+T=66

1)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对大自然的山水景观进行临摹、缩小,使人在园林中有真山真水。

2)运用植物的特征、姿态、色彩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不同感受。

竹:象征屈世谦卑,节高清雅的风尚

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松有画意

梅:不屈不挠,英勇坚贞

兰:居静而芳,高雅不俗

菊:贞烈多姿,不怕风霜

荷:廉洁朴素,出淤泥而不染

岁寒三友“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3)运用雕塑,建筑及小品使人产生联想

4)运用文物、古迹使人产生联想,开发风景区的人文景观

5)园林通过景色的命名、题咏来使人产生联想: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五)园林空间组织

1.园林的空间有别于有限的封闭式半封闭式的建筑空间又不同于广褒的狂野和大海。

2.空间的理解: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

糊的或把有限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3.空间的基本类型

①开放空间:人的视平线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登高所见、草原、大海、使心胸开朗

②闭合空间: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山沟、林中隙地、四合院,屏障物顶部与人视线所成角度

越大,闭合感越大。

③纵深空间:在狭长空间中,视线被两侧屏障遮挡的空间,如道路、河流、峡谷

△人的视线高于周围景物的空间,心胸开朗,豪放,公共空间

△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可以将景物布置及比较丰富,近景感染力强。

○上述三种空间给人不同感受,对比强烈,在园林中组织好空间的转换,使园林给人空间的变幻无穷。

○空间转换有急转和缓转之分,给人以不同感觉

1)急转指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

2)缓转变化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

第三节景观艺术处理

●进行园林设计的原则: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规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处理手法:主配、层次、借景、抑扬手法和前景处理

一.主配手法:主景升高、轴线和风景视线、动势法、面朝朝阳。

1.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

作用: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控制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

注意:升高后的主景色彩和明暗上要和背景取得对比

2.轴线和风景视线

●轴线的两个端点、两个轴线的一个交点,这些点的表现力很强

●风景视线的汇聚点在情趣上、造型艺术上、视觉的感染力上都应是布置的

●方式:

1)把主景布置在视线或轴线的汇聚处

2)把主景作为空间构景的重心

3)把主景或绝妙景色与主要的人流方向进行对构

4)主景分别布置在轴线的两端

主次人流的交汇处主景位于有明确行进目标的轴线端点

位于多方向人流的诱导点

●要注意对构景物之间、景物和视点的距离

上限450-500m;特殊情况1000m;通常观赏的景物高度与景物视距之比H/D为1:1.5-1:5

3.动势(集中,动势向心)

●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

焦点(具有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

●通过景物和造型形式有节律性的视感和情趣(拱桥、塔、瀑布等)

作用:诱导人的视觉

4.面向朝阳:主景一般坐北朝南(建筑的朝向及山石、植物等),由于背风向阳,景物光亮,有良好

的光照和生长条件,富有生气。

二.层次手法

●景色就空间距离而言,有近景、中景、远景(也叫前景、中景、背景),前景、背景是为了中景,

使其具有深远感

●特点:

近景:距离视点最近,可看情景景物的细部和质感,用作画面构图的边框和引导面;

中景:距离视点有一定距离,可展示事物全貌,可识别景物的主要细部和色彩,通常作主景、作重点布置,是构图重心;

背景:距离视点特别远,景物大体轮廓可见,轮廓线、体量不清楚,而且越远越淡薄,作背景处理。

●景色就空间距离而言,有近景、中景、远景(也叫前景、中景、背景),前景、背景是为了中景,

使其具有深远感

●合理安排近、中、远景,可以加深层次感,使人获得深远的感受

●将建筑物前面的景物做一些低于视平线的草地、花坛、水池等来烘托建筑,背景处理不能太单调

也不能变化过多

●前、中、背景不一定都具备,如中景开朗广阔、气势宏伟、体量大,前景可以不要,只要简单的

背景

三.借景手法(景物因借)

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

●“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

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园冶》

●借景能从视觉上扩大空间、丰富园景,借景的方式有:

1.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

晰,视线开展扩大空间感受(以小见大)

具体手法: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因时因地地借(应时借景)

1)近借:相邻相近空间之间景物的相互借取,如花窗、门洞、隔断、漏窗。一般所借的对

象与园相毗连,或距离很近,其具体做法一般是隐藏园墙,使园外景物如在园中

2)远借:在视野开阔的地方,把远处有利的景物组织进来,有延长视线的作用,如山、水、

树木、建筑。具体处理手法:一是使其掩映在相应方位保留通透的视线联系(适用于视

野大、大园);二是提供山亭、楼阁之类的高视点的观赏途径(适用与小园或者大园的

幽辟园)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3)仰借:低处借高处景物,利用自然高差形成景观层次来借景,如古塔、形成视觉上的崇

高感

4)俯借:利用高视点的优势(视野开阔),居高临下俯视观赏园外景物,视域开阔、气势

浩宏。如楼阁、山、台、悬岩、塔、城、榭、山亭。需保护的安全措施,古典园林常用

栏杆、障石

5)因时因地地借:根据时间、空间的特性、地物风情、气象变化、立意构思来借景,如借

早霞

因时:天时,景象的补充与衬托

因地:利用当地特殊的地貌,文化特色,民风民俗,发挥听觉、视觉、嗅觉的感官体验

借声:园中自然之声(雨声、水声、鸟鸣、马啼等)

借香:

○必须掌握三个要点:1.人必须作为构景的核心;

2.所借之景必须纳入景物的意境构思之中;

3.借景时必须注重其自然之形。

2. 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如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在水边装饰一面镜子,映出园内景色,加深院落空间的深度,也点出了景色主题。

四.抑扬手法——分景

●含蓄有致、意味深长,景愈藏,意境愈深,越露越小,忌“一览无余”

●抑扬手法即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和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

●作用:1.激发审美情趣;2.障丑显美;3.增加园林层次,丰富园林景观;4.风水上的讲究

●运用形式:欲扬先抑、欲露先藏

● 1. 障景:凡是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

可造成园林特有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人意境。障景的位置在景区入

口或空间系列的转折处。障景往往可以自身成景,减少视线干扰,要求有一定完整的动势。

形象生动、高于视平线。障景前要留出足够的空地供游人逗留。

材料:树林、山丘、照壁、置石

2. 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和功能区。

使景观各具特色,避免相互间的视线干扰和人流干扰。

两种方式:

1)实隔:用高于视平线的建筑等实体完全阻隔。加强私密性,强化空间领域,被分隔的空

间景色独立性强,彼此无直接联系。(急转)

2)虚隔:用水面、漏窗、花架及树林等分隔材料来分隔景色,对人的活动有一定限制。(缓

转)

五.前景处理手法

增强艺术感染力。具体手法:框景、漏景、添景、夹景

1. 框景(景色全观)

定义: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景色。

作用:利用一些简单的景框作为构图的前景,把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一中景,加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1)先有景,景框朝优美的景观方向(因景设框)

2) 先有景框,在和景框对物位置布置景(因框设景)

类型:镜游框景;流动框景;端头框景;入口框景

2. 漏景(“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时隐时现”“犹抱琵琶半遮面”)

材料:景窗、漏花墙、隔断、石峰、疏林树干等

1)动态观赏效果:连续变化的风景序列

2)静态观赏效果:每个漏景是一个完整的画面

3. 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

把人的视线和注意力引向计划的景观方向,产生两侧约束力的景观。

○夹景还可以将不要的景观部分增强园景的感染力,在纪念性园林,应用巧妙,可产生肃穆庄严

的气氛,所夹的景往往是一个高潮或者小高潮。

4. 添景:当缺乏前景时,添景使空间具有一定深度。一般以大乔木为添景

第四章园林造景基础

一.园林规划设计师应用两种手法把想象转化为人们能接受的形象:

1.用绘图或模型设计意图表现出来;

2.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及构筑物、道路等来建立具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即利用园林设计的物质要素来建立一个实际的形象。

二.本章阐述如何利用这些要素为园林设计服务。

1.地形是诸要素的基地和依托,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

2.水是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园以水活”,“无水不成园”,水极富变化和表现力,赋予园林生机;

3.植物本身的丰富性为园林景观的丰富提供了条件;

4.建筑(构筑物)具有功能和造景的双重作用,常成为园林中的主景;

5.道路起联系各景点,丰富景观的作用。

第一节园林地形处理

△地形:指地球表现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即地表的外貌。

△园林地形(小地形):土丘、台地、斜坡、平地,或因台阶和坡道所引起的水平向变化的地形。

△微地形:起伏很小的地形。

一.地形的概述:

1.地形的美学特征:

a.平坦地区常具有一种强烈的视觉连续性和统一感。

b.

2.地形的空间感:

地形能影响人们对环境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

a.平坦地形:缺乏空间限制(即垂直限制)——稳定、安静、轻松、安定。

b.地伏大的地形:限制和封闭空间。起伏越大,空间感越强,易产生兴奋感觉。

3.地形控制视线:

△与空间限制紧密相关的是视野限制。在垂直面中,地形可影响可视目标和可视程度,可构成引人注目的透视,可创造出景观系列和景观层次,屏障不悦目因素。

常用来描绘和计算地形的方法:等高线法、明暗度和色彩、蓑状线、数字表示法、三度模型以及计算机图解法

4.地形组织排水

a.地表径流、径流量、径流方向、径流速度无不与地形有关。

地面越陡,径流量大、流速快;太陡—水土流失;过于平坦—积水。

b.相比,从排水角度考虑:

斜坡(种植灌木)为防止水土流失≦10%,草坪不积水坡度≧1%,

还应考虑排水方向的引导。

5.创造小气候条件:地形能影响光照、风向以及降水量。

二.地形表现方式:

最常用:等高线、数字表示法

其他:明暗度和色彩、蓑状线、三度模型、计算机图解法

1.等高线表示法:最常用!

△等高线:假想高程面和实际地形的交线,是闭合曲线,等高线上的每一点高程等值(悬崖峭壁等高线交叉)。

△等高差(等高距):面与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已知平面上任何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2.百分比法:

△坡度的百分比=斜坡的垂直高差/整个斜坡的水平距离

I=H/L×100%

△关于坡度的基本知识(设计标准和尺度):

0—1%:too felt(过于平坦),该比例的斜坡排水性差,基本不适合做室外空间的利用和使用功能的开发。1%:可用作开阔地(广场)--偶尔积水。

1%—5%:felt 平坦地,是理想的坡地,适合大面积工程用地的需要,如楼房、网球场或运动场等。但面地形还可以影响所视景物空间之间的高度和距离的关系。

积不可过大,否则在视觉上过于单调乏味,具体有:

1%—草坪的最小坡度;

2%—运动草坪的最大坡度,适宜作庭院铺装和平台处理;

3%—明显可见的坡度;

5%—10%:适合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将可布置密度低矮的墙体,如台阶、花台、树池、水池。可以

产生动人的平面变化,排水不错,但要加以控制,防止水土流失;

10%—人行走的最大坡度;

10%—15%:起伏型斜坡,过于陡斜,布置的工程设施如建筑、平台等要与等高线平行,尽量少土方量(挖、

填量),防止水土流失,在该斜坡的高处,视野开阔。

>15%—过于陡峭,大多数不适于土地利用,不再布置很多东西,只在某点布局点景和标志物。如果对

该种地形使用得当也能创造动人的景色,如山西恒山悬空寺“三根马尾吊空中”。

三.地形的类型

△可通过规模、特征、坡度、质地构造及形态来划分。

△形态是涉及土地的视觉和功能特性最重要因素之一,景观是虚体和实体的一种持续的组合体。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如山坡。

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1.平地:看似平坦处于水平的地形。简洁、稳定、平坦,缺少明显的变化,静止,缺私密性,无视线焦点,适静水体,作中性背景,适宜布置静景。

2.凸地(山丘、山峦、小山峰):正向实体,视线焦

点(崇高感)。山巅对周围景素有一定的控制性,

动态感和进行感,全方位开放,对小气候有影响。

在凸形地貌的山顶上设置设计元素可以增加它

的高度。如,教堂、政府大厦等

3.脊地:

a.线状,导向性,动势感,引导游人欣赏两侧景色,形状紧凑,集中,外向的,空间和排水的分水岭。

b.布置建筑、道路、停车场。

4.凹地(低洼地、沟穴):

a.非实地,内向,封闭的空间,具一定孤立感和私密性。避免虚假的孤立性和私密性(易遭周围高地袭击),故要加遮拦体。

b.利用虚假私密性,凹处可布露天舞场、排水困难,冬暖夏凉。

四.地形功能

1.划分空间:

限制地形时,影响我们空间感的3个因素:

1)封闭斜坡坡度;

2)空间底面范围;

3)地平轮廓线

2.控制视线:可引导视线流动,控制视线。

3.调节游览路线、速度,丰富游览情趣,地形影响游览速度。

4.改善小气候;

5.调节虚实变化。

五.土山竖向设计

凸形地貌具有向外看的方向性 视线

△竖向设计:和水准面相垂直方向的高程安排。

1.任务:

1)建立园林的地形骨架,满足造景的功能要求;

2)综合安排园内外的高程关系(水进出、入口);

3)为不同园林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

4)有利于铺设地下管线(排水——重力流);

5)尽可能持土方平衡(园内、外周围单位)。

2.内容:

1)地形设计(决定园林大骨架,确定山的高程、坡度、峰位、体量、面积,水进出);

2)园路、广场、桥涵、铺装地(高程、排水、形式、坡度);

3)建筑、小品(位置、高度等,建筑外台,室内外草坪、高度;大比例尺图中室内外草坪、角点标高)

4)给植物生长创造条件(植物种植上的高程要求)

5)排水设计(确定分水线、汇水线→汇水区域→排水方向路径)

6)管线综合(解决各种管线关系,管线与其他植物、建筑关系)

3.设计原则:

根据用地的功能要求,园林艺术要要营造的意境和原地形条件,统筹安排,在利用的基础上改造(对原地形利用)。

4.造景要求:师法自然;

1)延伸变化,莫为比翼(要歪走斜伸);

2)麓峰相宜(山底盘和顶峰比例要相宜);

3)胸有丘壑,虚实相生(山臃破腹);

4)左急右缓(两山对峙,左右坡度不一致);

5)主次分明,组合有致;

6)山有三远:“高远、平远、深远”;

7)山要步步移,面面观;

8)先找脊线

5.土山设计步骤:

1)定位(实、虚体位置、底盘、峰位)

2)搭架(脊线、先连接脊线,再往内画等高线)

3)画线(最外沿勾出,再勾出内层)

4)作立面模型、修改成图。

第二节假山设计

一.假山概述

1.假山的概念、类型

△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所有人工筑造山)

假山建造:造山(南方);掇(duo)山(学术界);筑山(北方)。

2.假山类型:

1)依据材料不同,分为:

a.土山;

b.石山;

c.土石相嵌(石山代土、土山代石、石包土、土包石)

(日本)埋置在山坡、草地、边缘和道路拐角处,如山之余脉。

2)石山依据手法,分为:

a.掇山(叠山):掇石为山,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

b.塑山:用艺术手法将人工材料塑造成假山。

c.凿山(剔山):凿石为山,石味浓。

3.假山置石的功能(无园不石、无园不水)

1)艺术造景功能(水能使人远,石能使人古)

a.园林组景或地形骨架,划分空间手段

北海“静心斋”,苏州片石山房

b.山石小品点缀成景:扬州个园“四季假山”

c.和植物组合成景 (石得树而华,树得石而坚)

“松下之石宜拙,蕉下之石宜玲珑,竹下之石宜瘦”

2)实用功能

a.兼作山石护坡、驳岸,防止水土流失及花台;

b.与建筑结合,踏跺、云梯、角隅理石;

c.作室内外自然式家具或器设:山石几案

4.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

1)把假山做主建筑的对景处理;

2)假山在园地周围;

3)布置在园一角;

4)在院内成“之“字形布置;

5)临水布置;

6)主要出入口正面;

7)粉墙为背景,嵌石于墙内,“峭壁山”

二.置石

△置石: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方式有:对置、特置、散置,与建筑结合的置石,山石器设。

△假山和置石的区别:

假山:1)模写真山真水的人工造山,该过程中经过概括、夸张、提炼。

2)假山的整体性强,是一个山体(或山系)必须做到一个山体或山系完整的整体,体量较大。置石:1)模写自然山体的一个局部,不须具备一个山系。

2)既可独立也可不独立(附属于其他景素)

1.特置(孤置):以单块石头或多块拼合为一个总体的独立性石景。

孤置山石、孤赏山石、本身具有较完整的构图关系。

选材要选脱颖而出的石材(“南天一柱’)

选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的山石。

品评明峰:用“”瘦、皱、漏、透、丑、清、顽、拙“八字概括。

四大名石:上海豫园:玉玲珑;(太湖石)

苏州个园:冠云峰;(太湖石)

苏州十中:瑞云峰;(南太湖石)

杭州花圃:皱云峰(石英)

△特置的用途:

可同壁山、岛屿、驳岸结合、结合水池草地、花架来布置;做入门障景和对景;布置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处。

△布置要点:

1)因近求高; 2)背景和前景衬托石; 3) 可用门、窗、洞来框置石;

4)注意虚实比;5)置石的位置在风景视线的交叉点;

6)要按正常人的视线布置(山石体量与环境协调);

7)注意面向——把最好的面放在主视线上;

2.对置

△两石沿建筑中轴线的量的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两石对置互相之间有呼应。两石顾盼有情,疏密有致。

3.散置:“攢三聚五”的设置方法,对石材要求相对低,要组合好,“散漫理之”。

△注意:

1)石势

2)主次分明,主次相配,连续相连;eg:北京筠石院

3)大小相应,顾盼呼应

4)切忌把三石、五石放在一直线上,等腰、等边三角形,要做成不规则的。

5)斧劈石忌“川”、“山”、“小”.

△布置要点:

有聚有散,有续有断、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顾盼呼应、疏密有致、层次丰富。

△常用于:

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山坡上、小岛上、水池中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若所在空间较大,则采取“大散点”、群置。

4.与建筑结合的置石:以山石陪衬建筑,用少量的山石在合宜的地方布置。

△方式:

1)踏跺(可以丰富建筑柱面、强调建筑入口);

2)镶隅和抱脚(美化墙角);

3)云梯(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节约空间,又自然成山石景);

4)粉壁置石(壁山)、尺幅窗和无心画;

5)山石器设(用山石作室内外的家具或器设,常用于有起伏地形的自然式地段)

6)花台(山石花台为植物提供良好环境)。

第三节水景设计(理水)

△理水:对水的形态、状态(势态)总体的布局安排。

一.水的一般特性:水有大量的、自身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因素的特征。水是整个设计因素中最迷人和最激发人兴趣的因素之一。人类有本能地利用观赏水的要求、感情上喜欢看水,喜欢接触水,还具有特殊的浪漫主义特色。

△水的自然特性:可塑性(形态易变)

1.水的可塑性:设计水体实际上是设计容器。

2.水的状态:静水(平静少动);动水(流动变化)

3.水声:水可以制造出很多的音响效果,来完善和增加室外空间的观赏。

水声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4.水的倒影:水能不夸张地、形象地映出周围环境的景物。

二.水的艺术形态:可以构成许多优点的环境和衬托出宜人的气氛。

1.点:视线的焦点。喷泉、瀑布、涌泉、装饰泉。

2.线:网络、联系。溪流

3.面:起背景的作用

面:水以面的形态存在,经常作为城镇的背景,建筑物的背景。建筑临水或在水中穿插其中,对比强,使建筑空间在延伸感,游动感,漂浮感。园林中以水面形态布置,有环抱水,又有渗入水中,被水环抱

线的形态———网络,水的线的形态存在起网络、联系的作用。

(1)作为水景风景线,以水来引导风景画面的展开(特点:水流引导和空间有序)

(2)水以线的形态成为水乡网络形成一区的河道纵横和空间曲折。

点的形态——焦点中心,(如喷泉,涌泉,装饰泉)

三、水的形态组合

(1)自由组合型——东方庭院水体组合:以自由布局的水面为中心,辅以涧溪泉瀑,使水体在序列空间中远近起伏有致并再现水的自然形态于意境之中,如无锡的寄畅园,南京瞻园(结合图形),苏州网狮园

(2)几何组合型——西方庭院水体组合:注重几何图形组合的布局,以方整规则的水面为主,串联小渠,喷泉以及各种水瀑布,形成水体在单一空间中的层次变化,突出人造型与自然环境的对比衬托,如法国的凡尔赛宫。

(3)空间组合型——现代建筑水体组合:现代建筑水景融汇东西方水景布局的特点,水体成为沟通内外,上下,前后空间的重要媒介,取水的自然形象而又随意雕琢加工,表达空间的动态和秩序。

三、(一)平静的水体

依其容体的特性和形态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

1、规则式水池:水池是指人造的蓄水容体,其池边缘条状,开阔分明,池的外形属于几何形,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方形的组合。

2、自然式水塘(池,湖):设计较自然或半自然,可以是人造或自然形成的。水塘的外形通常有自然的曲线构成,最适合乡村或大的公园内。驳岸较平缓,离水面近看起来水面就较大,反之则水面感觉较小。

日本小水面的基本形态(结合图形)

(1)云形池

(2)水字形池

(3)心字形池

(4)流水形池

(5)葫芦形池

(二)动水

1、河流,溪流(小溪流模式图):被限制在有坡度的渠道中,由重力作用而产生自流的水。流水可以表现具有运动性,方向性和生动活泼的室外环境。

设计内容:水的流量,河床的大小和坡度,沟底和驳岸的性质。

2、瀑布(瀑布模式图,日本瀑布模式图):流水从高处突然下落,观赏效果丰富多彩,常作为室外环境,布局的视线焦点。分三类:自由落瀑布,叠落瀑布,滑落瀑布

3、喷泉

泉:地下水的露头。根据出水姿态不同,可分为山泉,涌泉,喷泉,壁泉以及间歇泉

喷泉:利用压力使水从喷嘴喷向空中,到一定高度后有落下,富有装饰感。

喷水(用各式各样的喷头)的原则:

在多风的地点应用短而粗的喷头,风弱处,可用高、远、戏剧性的喷水效果。

四、水景处理手法:衬托,对比,借声,光影,贯通,藏引

理水手法:分,隔,破,绕,掩,映,近,静,声,活

第四节园路、园桥和园林小品

一、园路:在园林立地中修筑各种道路以供游人、车辆通行或游览。园路是园林的脉络,联系各个风景点

的纽带,构成园景的重要因素。

(一)、作用:

(1)导游作用(2)暗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3)组织交通

(4)造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以及丰富多彩的路面铺砖可与周围其他景点紧紧结合成景。

(5)其他功能:园路的设置还影响园林的通风、供电,日照和排水。

(二)、园路的类型:

1.按功能分

(1)主干道:纵坡小于8%,横坡小于3%,一般不宜设梯道

(2)次干道:由主干道分出,直接联系各区及风景点的道路,以便将游人迅速分散到各个所需去处。(3)游步道:引导游人深入景点,是寻胜探幽的道路,一般设在山岔,峡谷,小岛,丛林,水边,花间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与解答[1]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艺术 2、节奏 3、韵律 4、比例 5、尺度 6、框景 7、意境 8、花坛 9、借景 10、绿篱 二、简答题 1、常用造景方法有哪些 2、怎么用植物色彩来造景 3、花坛与花镜的设计要求 4、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主要内容有哪些 5、园林空间有哪些类型,植物能够成哪些类型 6、地形的功能有哪些 7、俯视、仰视、平视景观的区别与联系。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的造景方法 8、前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9、什么是风景序列,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10、意境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艺术:将大自然中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的完美整体,并以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水池等的一种对环境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 2、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变化,无规律的,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 3、韵律: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

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 4、比例:一般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而不涉及具体尺寸。 5、尺度: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6、框景:凡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色,恰似一幅嵌于境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 7、意境:借景抒情,于情于景,情景交融。 8、花坛: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按照整形或半整形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一种园林设施。 9、借景:有意识的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10、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 二、简答题 1、常用造景方法有:(1)主配手法:主景是全园的核心与重点,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配景则是陪衬主题,使主景更加突出。(2)层次与景深:前、中、后景三大层次。(3)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4)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点景,题景等。 2、(1)单色处理:形成统一的感觉。(2)对比色处理:产生强烈和鲜艳的感觉。(3)调和色处理:温和浪漫的感觉。(4)渐层:一种颜色由浅到深,或色相的逐渐转弯,给人以宁静柔和的感觉。(5)中性色运用:灰白绿等。(6)色

园林艺术考试重点

园林艺术 一1 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根据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而形成的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2园林的构成元素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 3水体的形式 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和式三类。自然式水体是保持天然的或模仿天然形状的河、湖、溪、涧、泉、瀑等,水体在园林中多半随地形而变化,有聚有散,有曲有直,有高有下,有动有静。规则式水体是人工开凿成几何形状的水面,如运河、水渠、方潭、圆池、水井及几何形体的喷泉、瀑布等。混和式的水体是两种形式的交替穿插或协调使用。 4园林艺术的特征 园林学:用来研究人与环境、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的关系下,怎样创造一个供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游憩的合理、优美的生活境域,以及更大范围的环境,为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质量的改善、大地自然景观的保护而进行净化的一门学科。 园林艺术研究的内容:在园林学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园林要素,创造一个艺术的环境——心灵的家园。 5世界园林的分类 1)古希腊园林 2) 古罗马园林 3)古埃及园林 4)古巴比伦园林 5)伊斯兰园林 6)中世纪欧洲园林 7)意大利园林 8)法国勒诺特式园林 9)英国自然风景园 6世界园林的发展过程和英国和美国的代表人物以及作品 1、原始社会——萌芽期 前期: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感性的适应状态 后期:处于亲和状态。出现了果园、菜圃、养殖动物的园囿——形成园林的萌芽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 园林的服务对象为少数的统治阶级,为私人所拥有; 封闭的,内向型的;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视觉景观的效果美,陶冶情操。 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3、英国革命以后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一、 6.直接借景:近借、远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4名词解释(6抽7.前景处理手法:框景、漏景、夹景、添景。(或通过改造地形是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1、园林:8.园林空间的类型:①开敞空间和开朗风景。②闭合空间和闭锁风景。、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③纵深空间和聚景。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9.园林空间的构成要素:底面、顶面、垂直面。使之更:是一种依照美的规律来改造、改善或创造园林环境,2、园林艺术10.空间分隔:以地形地貌分隔空间、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以建筑和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审美要求的艺术创造活动。构筑物分隔空间、以道路分隔空间。形与内容美相对应,:3、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与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美,11.构成园林实体的四大造园要素(园林要素):地形、水景、植物、建筑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体、线条、声音等)及构筑物。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12.置石的方式:特置、对置、群置、散置。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4园林造景: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13.点缀作用的休憩类建筑:亭、廊、榭、舫、楼阁。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五、简答(11抽5-6)一:5、因时而借是指根据时令的变化而借入不同的景色,利用一年四季、1、意大利台地式园林艺术特点:日之时大自然的变化和景物配合组景。(1)立体的园林景观(2)严整的几何布局将:6、框景用类似画框的门、窗框架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自然空框,(3)动态的水景(4)注重装饰将现实风景误认为是一幅嵌于镜框中远景包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2、法国几何图案式园林艺术特点:这种利用景框所观赏的景物称为的图画,因而将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1)布局:①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明确轴线引导,讲究几框景。何图案组织。②布局强调有序严谨、规模宏大,轴线深远,从四、)抽13填空(6-7而形成一种宽阔规整的园林。③一切都表现为人工创造的力量。:西亚、欧洲、中国园林。世界三大造园系统1.(2)水景:①运河是勒·诺特尔式园林最典型的特征,它强调花园中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 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B.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A.轴线,又利于蓄水和排水,同时还是重要的水上游乐场所。 ② C. 糅意境的含蕴。D.诗画的情趣喷泉是法国园林水景中另一个重要的造景要素,通常与雕塑结:瘦、透、漏、皱、丑。 3.峰石的审美标准合,布置在轴线上或园路的交点上。:主从手法、层次手法、借景手法、抑扬手法、前景处理手 4.造景手法(3)花坛、丛林: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从把园法。林简单地划分成格形花坛,直至把花园当做整幅构图,按图案:主景升高、中轴对称、轴线端点和风景视线的交 5.突出主景常用手法来布置刺绣花坛,形成与宏伟的宫殿相匹配的气魄,是法国园点、对比与调和、渐层、重心处理。. 林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行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的结果,包括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雕塑、花格墙:①维贡特庄园的雕塑布置开创了法国园林装饰的(4)(1新风气。后又被路易十四大量地运用于凡尔赛宫苑中,并为此)统一与变化:①统一的法则:色彩的统一、形式与风格的统一、比例与尺度的统一、园林内外环境的统一而专门在罗马设立法兰西学院,培养雕塑人才。②勒·诺特尔时②变化的法则:功能准则、美的法则代,花格墙成为最为盛行的一种庭院布局构成。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艺术特点3、(2)对称与均衡:①对称的法则②均衡的法则: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风格:①与法国勒·诺特尔几何风格完全相反,追求牧歌式的自然(1) (3)对比与调和:①对比的法则:主从对比、空间大小对比、虚实对比、田园景色。②自然风景园没有明显的轴线或规则对称的构图,虽疏密对比②调和的法则:形的调和、色彩的调和、然没有规则式园林的宏伟壮丽,但是却拥有亲切宜人的自然气 (4)息。节奏与韵律:①节奏的法则②韵律的法则:简单韵律、渐变韵律、起伏韵律、交错韵律①英国自然风景园抛弃了一切几何形状和对称均齐的布局。)(2手法:(5)尺度与比例:①尺度的法则②比例的法则:黄金分割、整数比、②在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大片的缓坡草地成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B卷)答案

院、部班级姓名学号… …………… … … …………………………密 …… …………………线 … ………………… … ………………………河南农业大学《园林艺术原理》考试试卷(B 卷)答案题号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美: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互渗透所构成的一种整体美。(2分)2. 人文景观:人对人工建造的实物及社会现象所感知的景象。如;城镇,街市,房屋,道路,桥梁,村落,田园,宫观,石窟,崖画,雕刻,原始文化遗址,名胜古迹,风景园林,政教礼仪,。中国风景名胜及各类园林中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这是由四千余年的文明古国及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2分)3. 园林的社会美:指园林艺术的内涵美。这种内涵美源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标准和高尚情操,寓于园林景物中使人触景生情。(2分) 4. 障景:园林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景物的手法叫障景。障景可运用不同的题材来完成。可用土山叫山障;用植物题材的树丛叫树阻;用建筑题材做成曲折的廊院,叫曲障等,也可结合运用。(2分) 5. 造景: 即人为地在园林中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的性质,功能,规模,因地制宜地运用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去规划设计。(2分) 6. 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2分)7. 自然式园林:与规则式园林相对,无明显中轴线,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园林式。(2分)8. 借景:一般是指观赏老所在的园林范围以外的景观通过一定方式“借’入园内,使园内之人能看到园外之景。(2分) 9. 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2分)10. 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2分)

最新园林艺术复习题

园林艺术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绿篱以其高度分有高篱、中篱、矮篱三种,矮篱的高度为()。 A. 0.2-1米 B. 高于2米 C. 1-1.5米 D.1.5-2米 2.只有在漫射光照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是物体的()。 A. 条件色 B.固有色 C. 环境色 D.光源色 3.某一色相由深到浅,由明到暗或反之的变化或由一种色相转变为另一种色相,称为()。 A.对比色 B.调和色 C.渐层 D.单色处理 4.园路两条相交所成的角度不易小于()。 A.45° B.60° C.30° D.90° 5.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明了“外中比”,称为最美的线段,即()。 A.等差数列比 B.等比数列比 C.费波纳奇数列比 D.黄金分割 6.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是集天下名山胜景,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力求达到“一峰山 太华千寻,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是()。 A、艺术美 B、自然美 C、园林美D意境美 7.人视域水平明视角度为()。 A. 30° B. 60° C. 45° D.15° 8.前景的处理手法有()。 A.对景、透景、抑景、添景 B.框景、漏景、障景、隔景 C.框景、透景、抑景、夹景 D.框景、夹景、添景、漏景 9.驳岸处理时,水延伸到岸檐下,檐下水光掠影,如同船只,产生绿地在水面上的漂移感, 这种水岸处理方式是()。 A.假山石驳岸 B. 挑檐式驳岸 C.石砌斜坡 D. 草岸 10.颐和园中苏州河的河道由东向西,随万寿山后山山脚曲折蜿蜒,河道时窄时宽,两岸古 树参天,影响到空间时开时合,时收时放,产生()。 A. 疏密对比的效果 B. 明暗对比的效果 C. 虚实对比的效果 D. 空间开合收放的对比的效果 11.人视域的垂直明视角度为()。 A.26-30° B.30-45° C.15-30° D.30-45° 12.构成绿地的基本单元是()。 A.雕塑 B.景点 C.景区 D.小品 13.现代园林按性质和使用功能分为公共园林、专用绿地、街坊绿地和()。 A. 校园绿化 B.城市广场 C.居住区绿地 D.风景名胜区 14.绿地的构图是规则的,即所有的线条都有迹可循,但没有对称轴线,所以空间布局比较 自由灵活,这种规划的形式是()。 A.规则对称式 B.自然式 C.规则不对称式 D.混合式 15.园址的选择、勘察与评价指的是()。 A.立意 B.立地 C.相地 D.勘地 16.将岸边整成略有高低起伏的斜坡,在坡上铺上草皮,这种水岸的处理方式是()。 A.草岸 B.假山石驳岸 C.石砌斜坡 D.阶梯状台地驳岸 17.在园林设计中为了扩展空间,攫取倒影,造成虚幻之境,常设置平静水体()。 A.潭 B.池塘 C.泉 D.溪流 18.白居易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道出一江水之所以出现两种色彩,半 江红是受光源色的影响,半江瑟瑟则是环境色影响的结果,这种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 A.固有色 B.空气色 C.条件色 D.色消视 19.一般两块相邻的步石适宜的中心距离应在()。 A. 60厘米左右 B. 45厘米左右 C. 30厘米左右 D. 80厘米左右 20.古人常把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作性格化的比拟和联想,被喻为四君子的是 ()。 A. 松、竹、梅、兰 B.松、菊、梅、兰 C.松、竹、菊、梅 D. 梅、兰、竹、菊 21.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 A.固有色 B.条件色 C.源有色 D.影响色 2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比喻()。 A.梅花 B. 荷花 C. 菊花 D. 芦苇

园林艺术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表现技法 1线条图2水墨渲染图3水彩渲染图4钢笔徒平画5马克笔表现(钢笔+马克,淡彩+马克)6模型制作7彩铅景观表现8电脑绘制平面及效果图 一、园林:广义的园林泛指居住区、工矿区、机关学校、休疗养区等专用园林绿地及 广场街道、花园、儿童乐园、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公共使用的园林绿地而言。 狭义的园林指公共园林而言 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培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工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3明确问题A园林以山、水体、职务、建筑为要素B园林的功能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C 园林要有文化品位 4相关名词 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还是人工栽植的,只需要植物这一种要素 绿化:指运用植物材料建成绿地的手段,以取得环境效应为主,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农园林网绿化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的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障景:园林中凡是能够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成为障景 生态设计:是一种取代有限的、人工的、不经济的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性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 5、园林与绿地的区别:园林通常包括四要素——地貌、水体、建筑和植物,强调人的使用,这种使用通常以观赏、游憩或居住为主。绿地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目的和功能,并只包括植物这一要素。 二、园林美 唯物主义的美学观:1、人的感觉是没得源泉2、美感来源于客观世界 园林没事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势的有机统一。现代园林美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活没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1)自然美来源于自然,任何不加入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2)生活没事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的满足程度(3)艺术美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高度提炼 2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1)山水地形美: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 (2)借用天象美:节日月淤血、云吴晓光等天象造景 (3)再现生境美:消防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 (5)工程设施美:游道廊桥、奸杀水晶、电照光影、给水排水 (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圣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门栏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 (7)色彩音响美:蓝天白云、花红柳绿、粉墙灰瓦、风声 (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利益、标志,以及体型、线条美。(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三、园林艺术 1定义: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A卷答案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园林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2,我国造园中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

3,园林地形设计包括平地、堆山、理水、 。叠石 4,《园冶》的作者是明代计成。欧洲园林并称世界三大造园系统。5,中国古典园林与西亚园林和隋唐时期。6,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7, 分)10分,共30三、简答(每题得分评卷人 简述园林艺术特点。1. 答:)43)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 1)园林艺术是综合艺术;2)园林艺术是实用艺术;分))园林艺术是见证历史的艺术。(5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5园林艺术与绘画、音乐、戏剧等纯艺术不同,是综合艺术。园林美以自然美为特点,是 5分)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统一。( 2.简述中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答:中国南北方地区温暖,湿润,造林以私家园林为主, 包括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而以前 者为最。江南园林“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高低曲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分)字来”,是江南私家园林美学特征的精湛概括。(3北方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服务,规模大,占地广,且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分)(3形成了气势恢弘的山水景观。地区,利用真山真水或构筑规模宏大的人工山水体系,分)(一)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点(2 ①蕴涵文化,诗情画意②建筑柔媚,精雕细刻③布局内向,小景精巧④假山叠石,风格独特 ⑤花木茂盛,品种多样 2分)(二)北方皇家园林艺术特点。(①自然开阔,恢弘大气 ②建筑敦实,细部严谨 ③仿效江南,廊桥多用 ④树种不多,三季更迭 3.简述园林中有哪些突出主景的艺术手法? 答:(一)中轴对称:‘严格对称'和‘拟对称'。(2分) (二)主景升高:加大主景空间高程,较高地形,使主题鲜明突出。常与中轴对称的方法联用。(2分)(三)动势向心:四面为景物环抱的园林空间为环拱空间,而该空间四周的景物往往具有一种向心的动势,在该空间形成一个视觉焦点。主景的焦点布局往往较好的利用心理特征而强调主景。(2分)(四)空构图重心重合:构图重心的处理。规则式园林的构图中心往往与园林空间几何重心一致。自然式园林构图重心与视觉重心相吻合,而非几何重心。(2分) (五)渐变至主景:色彩的浅色级到饱和,暗色调到明色调,艺术的感染力也是渐变的。次要景物到主要景物的层层深入,从序幕到高潮的景物序列布局。(2分)

《园林艺术》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园林艺术》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概述 1、世界园林流派? 中国自然山水园、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法国宫廷式花园、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诗画的情趣 建筑美和自然的融揉意境的涵蕴 3、简述园林特性? 1)、园林的娱乐性 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解除紧张劳累,获得身心平衡的作用,在于它所具有的娱乐 2)、园林的功利性 实用上满足物质和精神功能的要求,并能在提供观赏游览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物质财富3)、园林的空间性 园林的空间性体现在景物限定的环境中,它比建筑空间要复杂和灵活得多 4)、、园林的时间性 园林动静交织的艺术,园在动静中组景,人动静中游园,充分体现了园林的时间性。 5)、园林的综合性 以山水画为蓝本,以山水诗的意境为内涵,和文学、绘画融合贯通,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6)、园林的双重性 表现在物质和精神,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天然和人工相辅相成的关系上 4、园林类型? 自然园林、规则式园林、综合式园林 宗教园林(佛教园林、道教园林) 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古典园林、现代园林 农艺园林、湿地园林、生态园林、主题园 第二章园林美造型要素 1、简述色彩的功能感觉?并试述其在园林中的使用? 1)、温度感: 又称冷暖感。由色彩产生了一定的联想,则联想到有关的事物产生了温度感。2)、胀缩感 3)、距离感 实际的园林空间深度感为了加深深远的效果,作背景的树木宜选用灰绿色或灰蓝色的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雪松、桂香柳。 4)、重量感: 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较稳重,建筑物的基础栽植了宜多选用色彩浓重的种类 5)、面积感: 在面积较小的园林中,水面多,白色和色相的明色调成份多,也较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感觉 6)、兴奋感: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园林:园林就是由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与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 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就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 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 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行进中 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与园的排云殿 ●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集中,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点 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素,如山坡。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与: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与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中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 (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 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就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 ●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尺度、夸张尺度与亲切尺度 ●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 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主配手法:就就是要突出主景。具体手法有:主景升高、轴线与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 ●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控制 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 ●动势: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焦点(具有 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 ●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与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 ●园冶(ye):“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 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 ●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晰,视线开展,扩 大空间感受。 ●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 ●抑扬手法:即就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与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 ●障景:凡就是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 ●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与功能区,使景观各具特 色,避免相互间的视线干扰与人流干扰 ●急转: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 ●缓转:变画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 ●框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景色。 ●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把人的视

《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20)答案

《园林艺术概论》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 1中国的魏碑研究中心位于以下哪座城市?() A、 大同 B、 西安 C、 杭州 D、 成都 我的答案:A 2下列关于道路设计的阿姆斯特顿原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体现了保护自然的观念 B、 平面地形上采用自然曲线流畅的曲线流线型 C、 主路的坡度应在15-20度之间 D、 公园草地的运用也是公园开场空间的运用 我的答案:C 3花卉的最佳观赏范围是()。 A、 距花卉四米以内 B、 距花卉五米以内 C、 距花卉六米以内 D、 距花卉七米以内 我的答案:A 4对园林建造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植被 B、 地形 C、 降水量 D、 海拔 我的答案:B

5常规的公园主路宽度为()。 A、 1米 B、 3米 C、 5米 D、 8米 我的答案:C 6将武当山天柱峰上的道宫命名为““大岳太和宫”的古代帝王是()。A、 明仁宗朱高炽 B、 建文帝朱允炆 C、 明太祖朱元璋 D、 明成祖朱棣 我的答案:D 7青少年活动区位于生态运动公园的哪个方位?() A、 北部 B、 南部 C、 东部 D、 西部 我的答案:A 8中国现有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 颐和园 B、 圆明园 C、 故宫 D、 承德避暑山庄 我的答案:D 9荆门市生态运动公园占地面积为()。 A、 42.6公顷 B、

43.25公顷 C、 44.54公顷 D、 50公顷 我的答案:C 10园林的设计规范不包括以下哪点?() A、 防护功能 B、 经济 C、 实用 D、 华丽 我的答案:D 11中国皇家园林中,唯一一个采用规则式的布局的是()。A、 留园 B、 故宫御花园 C、 承德避暑山庄 D、 颐和园 我的答案:B 12苏州最大的园林是()。 A、 留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耦园 我的答案:C 13《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 嵇康 B、 陆机 C、 柳宗元 D、

园林艺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2.道法自然:万物复归其本色根源,造作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 3.中隐:白居易总结出“中隐”隐在留司官,即既有一定社会地位,又有一定稳定可观收入的闲差。 4.留园三峰: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 5.三远: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自山下而仰山巅,为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为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为平远。 6.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 7.吴装新格:“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法。 8.园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总结了中国园林的本质特征和艺术规律。 9.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学艺术形式,往往与匾额相配,或树立门旁,或悬挂在厅、堂、亭、榭的楹柱上。 10.曲水流觞:在古代园林中指一种相对固定的景观设置形式。如庭院式曲水流杯或利用自然山水中的溪流、缓丘所做的曲水园林。 11.勒诺特式园林:一个宏伟的中轴,大运河、花坛、花园、林园依次排布,整个园林编制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的集合网格之中,是路易十四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12.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指在今日的西班牙境内,由摩尔人创造的伊斯兰风格的园林,又称摩尔式园林。 13.圣林:早在埃及流行的一种依附于神庙的树林,即在神庙四周植树造林形成的神苑。 14.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安慰出生于伊朗西北部山区的王妃对家乡的怀念,建造了在高山上的屋顶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 15.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假山著称。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6.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并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 17.小园赋:南北朝庾信创作的,抒发了作者羁旅异国,想做隐士而不得的痛苦。 18.文王之囿:周文王在今陕西省西安附近,建有方圆35千米的“文王之囿”,是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造园形式。 19.囿:把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四周用垣墙圈起来,其中蓄养禽兽并设专人管理。 20.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 21.芥子纳须弥:芥子须弥为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二、填空题: 1.昆仑神话、蓬莱神话和希腊神话有一个共同点,即表现了先民对山岳和天体的崇拜。 2.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3.汉武帝扩建上林苑为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的建筑群,太液池中出现瀛洲、蓬莱、方丈的景观,形成了一池三 山的布局。 4.庚信的《小园赋》是文人第一次详细描绘出回来的文人园。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我国艺术包括构园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心悟”、“顿悟”等心理体验。 6.山水园林诗派的代表,王维的“辋川别业”标志着诗画兼容的文人园真正出现。 7.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院、圣苑、墓园。 8.阿尔罕布拉宫苑是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经典传世之作,又称摩尔式园林。 9.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园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诗文和文人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享有“凝固的诗”、 “立体的画”的盛誉。 10.《园冶》中“从心不从法”的独创精神,“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宗旨,“顿开尘外想,拟人画中行”的园林意境 说,“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园林结构法等,发前人所未发,对后人具有借鉴作用。 三、简答题: 1.魏晋南北朝士人园的造园基本原则有哪些? ①以山水、植物等自然形态为主导构建园林景观体系; ②“纡余委曲”的空间造型;

园林艺术原理讲义

绪论 0.1风景园林学的内涵及主要研究内容 0.1.1风景园林的概念 园林(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 Landscape Garden) 我国著名学者解释: 陈从周《说园》: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的综合组成体。 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果、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艺术: 按照一定艺术构思,利用特殊材料构成的时、空环境. 如:扬州个园艺术构思,四季假山园。 特殊材料:建筑、植物、山石、水体、道路,气象要素。 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 是研究人类居住的户外空间环境、协调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门复合型学科. 研究内容涉及到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是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水系、植物、场地容积、视景、交通、构筑物和居所等因素在内的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 0.2 中西方园林的发展

0.2.1传统园林 世界园林三大发源系统——中国、西亚、希腊 东方园林——中国园林为代表,崇尚自然。 西方园林——法国园林为代表,强调轴线、对称,几何图案美。*中国---囿、宫苑、自然山水园。 *西方---古埃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法国:雷.洛特(A n d r e l e N o t r e)几何式园林。 英国:布朗(L a n c e l o t B r o w n)自然风景园。 0.2.1中国古典园林 *西周的灵囿——园林的雏形 *秦汉的建筑宫苑 *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唐宋时期——写意山水园 *明、清时期——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 0.2.1中国古典园林 1)西周的灵囿——园林的雏形 2)秦汉的建筑宫苑 3)魏晋南北朝—— 自然山水园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园林布局颇有启示。 谢灵运《山居赋》,是其经营山居别业的感受。 4)唐宋时期——写意山水园 a.绘画、文学影响园林。 b.园林创作追求诗情画意。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明、清时期——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 a.集园林之大乘。 清代表作: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b.最早的园林专著问世。 明代计成《园冶》:

网上百度-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试题.docx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及答案纲要 一 一.填空( 20 分,每空0.5 分) 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形式为四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和自由式。 3.颐和园中的廓如亭与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的连接达到拟对称均衡的效果。 4.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漏花墙或栅栏墙,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虚实对 比的效果。 5.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 3 倍。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 景物宽度的 1.2 倍。 6.园林组景观可分为“实线”与“虚线”。“实线”是指导游路线,“虚线”是指赏景视线。 7.在水体岸坡角度小于土壤安息角时,可用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或自然护坡)的方 法,来固着岸坡;当土壤坡度小于土壤安息角,则须以人工砌筑保护性的驳岸来固着岸坡。 8.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集散方法,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9.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两种,横坡的坡度为 1.5-3%左右,纵坡主路一般为0.3-8%, 最大纵坡为7-9% 。 10.亭主要具有休息、观景和点景的作用。 11.廊通过漏景、框景、隔景以增加景深,对园林风景的展开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 12.假山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13.园林中常风的种植类型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树林、绿篱、花池、草 坪、花坛、花境、花台等。 14.绿篱根据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和树墙。 15.汀步附近0.2m 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二.名词解释(20 分,每个 5 分) 园林设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 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 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的过程。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障景:园林 绿地中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称为障景。 三.简答题( 40 分,每题 10 分) 1.举两例说明苏州拙政园的园主如何寄情于景来创造园林景观的。 答: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而兴建了拙政园,因此在造成园时借景抒情,来表 达自己的失意以及平淡疏朗、自身高洁的心境。 例:远香堂前的荷花池、与谁同座轩、听雨轩。(可任选两个并展开论述) 2.以颐和园中的佛香阁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园林手法来表达特殊的景观效果。 答:佛香阁处于颐和园的至高点,在看此景时,人们观赏的视角达到630,应采用仰视 进行观赏。以达到佛香阁在人们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的景观效果。 或者:到佛香阁的台阶每级为40cm 以上,以达到拜佛很艰难的景观感受。 3.以德国柏林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墓为例说明如何展开景观序列。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最新版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 一、简述题 1.简述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2.简述形式美的法则。 3.简述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4.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 5.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 6.简述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8.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9.简述城市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 10.简述城市布局形式。 1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2.简述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3.简述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4.简述观光农业的类型。 15.简述视距三角形的概念,及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6.简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二、分析论述题 1.试述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2.论述园林构成要素。 3.论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念。 4.试论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5.试论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6.试论述观光农业的特点 7.试论述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的任务 8.试论述互通式立交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9.试论纪念性公园规划原则 10.试论述树群设计形式 11.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2.试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应用题 1.下图是某城市社区公园用地范围及周边环境条件,周边分布有办公区和住宅区用地,建筑风格及规模请考生自己设想,不做限制。现请你对社区公园进行设计。设计区域面积为80m×75m。设计要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环境协调、功能与景观并重、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性。 (1)写出你对场地的分析理解并进行设计构思立意。 (2)写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3)写出空间划分及景观布局等主要设计内容。 (4)请对该场地进行方案初设并绘制手绘草图,要求图面清晰、整洁、规范、表达准确。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部分和填空题部分 1、园林: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3、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要素构成)按照园林匠师的审美意识所创造出的时空的动静空间艺术 4、园林美的衡量标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 5、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 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 6、中国古典园林类型: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7、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 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8、天然山水园:局部或全部作为建园基址,然后再配置花木和建筑营造,将原始的地貌因势利导适当调整,加 工,改造。关键在于选择基址。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 8、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 派和皇家至尊 9、私家园林:属民间的官僚、文人、地主、富商们所有。受到封建理法的制约。无论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不同 于皇家园林(多为宅园,在邸宅后部,前宅后院。如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10、寺观园林:佛寺与道观的附属园林,包括寺观内外的园林环境。世俗住宅的扩大和宫殿的缩小,多以栽培 名贵花木文闻名(如杭州灵隐寺) 11、皇家园林的分类: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 12、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如故宫内御花园) 13、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都的近郊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驻驿之用 14、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远郊或者更远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地方 15、中国古典园林雏形源于商代:囿,台,园圃 16、囿的定义:囿是围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掘池,以供帝王贵族 狩猎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这种作为园林的雏形,称之为上古朴素的囿。17、台的定义:用土堆筑成的方形高台。功能是古代人登高观天象,通神明。台还可以登高远眺,观赏风景。 (如殷纣王沙丘苑台,文王灵囿,灵台) 18、园圃的定义: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蔬菜的场地,除食用、药用外,也发展为观赏用。 19、苑的定义:是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苑继承了囿的狩猎传统,但其主要目的已不仅是供狩猎,而是利 用自然与改造自然,注意自然景色与人工造景的观景内容的结合。叠山理水,聚山理水,聚土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2014《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平时作业 1.怎样体现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答: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景观的主体,然而植物又有其独特的生态规律,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植物个体与群落在不同季节的外形与色彩变化,再配以山石水景,建筑道路等,必将出现绚丽多姿的景观效果和展示序列。一般园林中,常以桃红柳绿表春,浓荫白花主夏,黄叶秋果属秋,松竹梅属冬。 2.简述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 1.中国与英国风景式园林都注重自然美,两者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 2.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 3.造园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都属自然式风格 4.花木等植物是中英风景园林造景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花木应用都以自然美为艺术准则,树木多采取不规则的孤植, 丛植, 片植等形式。丛植和片植的林地边缘也呈不规则的形式,常起到隔景、藏景的作用, 以增加景色的层次和变化。不同点 一、特点比较 1.中国风景式园林擅长小中见大、师法自然,还要本于自然而又高出自然,英国风景式园林虽能本于自然但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境营造未能达到高于自然的境界 2.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以理性、客观的写实,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英国风景园显示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3. 英国风景式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影响比中国古典园林对城市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它所崇尚的疏林草地至今依然是现代城市公园的基本语汇。 二、造园风格的比较 两者之间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性的不同, 差异较大。 英国园林从总体而言面积都较中国古典园林大, 并以天然的真山真水为造园基址。 中国古典园林, 特别是私家园林则面积较小, 景物摹效于自然, 即以精炼概括的手法, 用人工的力量来再现天然的景色, 以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成”意境 3.简述园林艺术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 答:园林艺术是审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艺术。从园林的定义、与工艺美术类比、园林的游赏功能和精神功能等方面分析。 4.简述园林艺术的特征。 答:(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考题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年成立了中国园林学会(一级学会),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园林》。 A.1981 B. 1983 C.1986 D.1989 2.根据文艺复兴的初期、中期(鼎盛)、末期(衰落)三个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的三种特征。 A.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 B.丰富、简洁、装饰过分(巴洛克) C.装饰过分(巴洛克)、简洁、丰富 D.装饰过分(巴洛克)、丰富、简洁 3.属于藏传佛教寺观园林的是。 A.布达拉宫 B.香山寺 C. 大觉寺 D.白云观 4.唐朝都城长安东南角的著名风景游览地是,作为长安八景之一被称为。 A.曲江池;曲水流觞 B.华清池;骊山晚照 C.灞桥;灞柳风雪 D.小雁塔;雁塔晨钟 5.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园林“悬圃”位于。 A.东海 B.昆仑山 C.泰山 D.骊山 6.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古时期世界上内容最完整的建筑著作之一,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技术书籍。书中总结了历代建筑成就,制定了和,为以后建筑业确定了楷模。 A.设计模数;工料定额制度 B.管理方式;工料定额制度 C.设计模数;工时计算制度 D.管理方式;工时计算制度 7.控制园林景观空间尺度,使之不至于因空间过分空旷或闭塞而削弱景观效果,一般情况,H(景观对象的高度)与D(视距)的关系控制为:() A. D∶H的比值在1至3之间 B. D∶H的比值在2至3之间 C. D∶H的比值在1至4之间 D. D∶H的比值在2至4之间 8.()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是古代文人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的场所,历史价值非常深远。 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 9.()是宋代著名皇家园林,位于宋代都城东京宫城东北,基本组成为“左山右水”,筑有万岁山、万松岭、寿山等,由自然河道引水入园,形成溪、涧、潭、沼、瀑布等多种形式。 A. 金明池 B.玉津园 C. 琼林苑 D.艮岳 10.东部中国、日本的佛教禅宗无色世界观影响着园林。同时,部分地区受老子道教崇尚自然的影响,出现了()。 A自然式山水园B伊斯兰园林C印度伊斯兰园林D城堡式园林 11.()时期的皇家园林已趋于规范化,明显区分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种类别。 A.魏晋南北朝B.隋唐C.宋D.元 12.在古埃及时期,园林的雏形除了游乐性园林、葡萄园、果园外,还包括。 A桑园B枣园C梨园D菜园 13.()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是古代文人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的场所,历史价值非常深远。 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 14.古埃及园林类型除了宅园、圣苑外还包括()。 A游憩园B山水园C墓园D台地园 15.以下园林中,江南园林有()。 A.圆明园B. 拙政园C.畅春园 D. 清华园 16.()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A.夏商B.秦汉C.商周秦汉D.魏晋南北朝 17.()为宋代名人司马光的私家园林,园址位于洛阳,规模不大且风格朴素,园子的命名与内容格调相吻合,园林表现出较明显的意境深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