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_孙文凯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_孙文凯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_孙文凯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_孙文凯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

*

孙文凯 路江涌 白重恩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农业部1986 2001年间六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第一,分析期内农户呈现出收入流动程度随时间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这使得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显著小于年度不均等,1995年以后虽然有较大的年度收入不均等,但持久收入不均等较小;第二,分析期内农村收入流动始终大于同期城市收入流动;第三,在1986 1990年间,农民平均收入较高省份的收入流动程度较大,而在1995 2001年间,各省收入流动差异并不明显;第四,农民收入水平有条件收敛的趋势,同时,教育水平提高、外出打工,都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收入流动 持久收入差距 收入收敛

* 孙文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邮政编码:100084,电子信箱:sunwk@s https://www.doczj.com/doc/41506785.html,.c n;路江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电子信箱:lujy3@sem.ts https://www.doczj.com/doc/41506785.html,;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电子信箱:baichn@s https://www.doczj.com/doc/41506785.html,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

一、引 言

由于缺乏多年固定观察样本数据,以前对我国收入差距的研究绝大多数停留于对截面数据的研究,这有其不合理性。首先,年度不均等程度是一个静态指标,不能反映因生命周期等原因带来的持久收入差异;其次,由于测度不同年的年度不均等经常采用不同的样本集,年度不均等的各项测度指标在各年之间往往是独立的,对它们的年度间比较得到的趋势可能并不真实。近年来,由于面板数据可获得性提高,对收入差距的测度和分析有了新的进展,这些扩展研究主要从收入流动(income mobility)入手。收入流动是一个个体或群体收入水平相对另一个体或群体收入排序的变动,它集中反映了年度收入不均等测度指标的缺陷,因为在存在较大的收入流动时,持久收入差距较低,从而收入不均等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举一个例子说明年度收入不均等和持久收入不均等及收入流动的关系。如果一个经济体有两个人A 和B,第一年A 收入1,B 收入0,第二年A 收入0,B 收入1,那么从单独每年看该经济体都是极度不均等的社会,但由于存在很大的收入流动,整体看来这个社会是非常均等的,因为持久收入是相等的。而且如果金融体系完善,通过借贷和存款,这两个人的消费水平在两期也可以达到相同,从而福利水平也相同。

虽然弗里德曼在1962年就提出了收入流动的想法,但由于分析数据要求多年固定观察点的个体或家庭的收入信息,数据收集体系在不健全的早期还难以满足要求。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对收入流动的分析开始多了起来,并且绝大多数是对发达国家收入流动的分析。有些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代际收入流动上,即观察父辈收入水平与下一代收入水平的关联性;更多的研究将注意力放在同一时期各国收入流动程度的对比或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收入流动程度的对比上,如Olga (2000)计算了西班牙1985 1992年的收入流动,Ingrid and Stephan(2005)用流动矩阵计算了南非的收入流动。最新的文献中,Khor and Pencavel(2006)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比较了1991 1995年间中国和美国城市人口收入流动情况,发现中国收入流动更大。在主要针对中国的测度中,尹恒等(2006)

用基于流动矩阵的测度指标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流动进行测度,发现流动程度逐渐减小。

对我国农村收入不均等情况的研究也较多,王小鲁和樊纲(2005)用宏观指标验证发现,我国农村收入差距正趋近库兹涅茨曲线顶点,李实和岳希明(2004)也得出过类似结论,即农村收入差距趋于平稳。现有研究还没有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研究农村持久收入差距趋势,使用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并引入收入流动理念后可能会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本文利用农业部1986 200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作了分析。我们发现了和已有城镇人口收入流动趋势不同的结论,即收入流动在农村逐渐增大到顶点后正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导致持久收入差距小于年度收入差距,同时,由于年度收入差距增大,持久收入差距近年在拉大。与城市收入流动程度对比后发现,农村收入流动的程度始终大于对应时期的城市。进一步分析各省的收入流动情况可以发现,早期富裕的省份收入流动程度较大,而后期省份的流动程度差异不明显。这些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的收入流动整体情况和地区发展过程。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率的影响因素的计量研究发现,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和增加打工机会对于低收入家庭收入提高有很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有明显的政策意义。

二、数据与分析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联合进行的农户各年定点调查,这一调查从1986年开始,包含了各类农户(各种经营类型、各种收入水平、干部户和五保户等)的各类信息(人口结构、收入、资产、经营状况、借贷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的样本中包括辽宁、山东、湖北、广东、云南、甘肃六个省1986 2002年的数据,其中,1992年、1994年两年没有调查因而数据缺少,我们主要使用连续的各年数据,这些年度包括1986 1991年和1995 2001年。由于2002年的数据可能存在

较大误差, 我们没有采用。同时,消除异常数据后,各年都存在收入数据的样本量共计2216。

由于收集的数据是以家庭为单位,需要转换成人均或等价人均收入来反映家庭收入水平,我们主要使用人均收入作为计算对象。

同时,需要考虑家庭人均收入受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我们采

用Ingrid and Stephan (2005)利用的简化办法,

计算家庭等价人均收入作为人均收入研究结论的

补充。等价人均收入考虑了不同类型个体带来的收入,它的计算公式为:eq inc it =

tot inc it

adult it +minor it 2

,其中eq inc 代表等价人均收入,tot

inc 代表家庭年度纯收入,包括出售粮食等

种植业作物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馈赠收入并扣除经营支出、运输费用、建筑费用和雇佣支出等各项成本支出,adult 代表家庭劳动力数量,这里劳动力定义为男性18至50周岁之间,女性18至45周岁之间,

minor 代表家庭非劳动力人口数量,i 代表家庭,t 代表年份。

现有数据库中对劳动力年龄的界定,可能与农村实际不符,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是,在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年龄较

低(低于18岁),而脱离劳动的年龄较高(远高于男性50岁和女性45岁)。由于数据库前一阶段没有年龄的调查,后一阶段也只有针对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段的调查,我们只能这样近似。这可能导致等价人均不能全面反映人口结构对收入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以人均收入为主,但对不均等的计算显示使用二者的结论非常接近。

和Ingrid and Stephan (2005)不同的是,我们采用的是劳动力和非劳动力的区别,而原文采用的是成人和孩子的区别,但在

表达效用收入这一方面,效果是相似的。Ingri d and Stephan(2005)也对家庭规模的影响作了控制,本文没有这样做,由于劳动力的定义,本文中等价人均收入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已经比他们的稍小。

由于一个家庭往往包括了几代人,因此直接对收入按人口平均也能一定程度上抵消生命周期的影响,当然,用等价人均可能更好,但我们的数据库缺少相应精确变量。

我们使用的样本已经剔除了相当大比例的原始数据,剔除的原则主要是要求在分析时段的信息连续存在,也剔除了一些

收入和消费过高或过低的样本。因此,我们的分析主要针对最有代表性的、收入较适中的农民家庭,但考虑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农户后并不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

我们对样本的原始处理作了很多工作,由于篇幅限制,最终没有写在正文中,如果需要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二)对收入流动的测度

收入流动本质上反映了机会均等的程度,对于总体和各省收入流动的测度,我们仍主要采用被广泛接受的流动矩阵及基于流动矩阵的统计量。流动矩阵基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把同样的一群个体按照收入水平排序后平均分组,基年位于第i 组的个体在末年有多大比例进入其他组或维持不变,即收入位置的相对上升、下降或不变。流动矩阵的计算值和划分组数有关,一般采用五等分或十等分观察。如图1,p ij 代表基年收入在第i 组的人群有多大比例在末年进入第j 组,以五等分为例,如果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是0 2,那么称为 完全流动 ,即每一组人在下一时刻的收入位置是随机的,这反映了一个完全机会平等的状态。

末年收入排序

基年收入排序

p 11

p 12 p 1n p 21p 22 p 2n p n1

p n2

p nn

图1 流动矩阵

由于矩阵并不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值,需要基于流动矩阵的统计量来反映整体流动程度,本文中主要以五等分计算,我们使用的统计量有:

平均流动(average quintile move):

1

5 5

j =1

5

k =1

(|

j -k |)p jk ,对不同等级间的流动给以不同加

总权重,它反映总体流动程度,这个统计值越大,收入流动程度越大。

惯性率(quantile immobility ratio):(1 5)

j =1, ,5

(p jj ),反映维持原状个体的平均比例,这个值

越大代表流动越小。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量Shorrocks 流动指数定义为M s (P )=

n -tr (P )

n

,n 代表分组数,tr (P )代表流动矩阵P 的迹即流动矩阵对角线元素之和,M s 越大,则整体流动程度越大。可以看到惯性率与Shorrocks 指数之和为1,计算中任取其一即可。通过流动矩阵可以计算很多类似信息,例如:维持在原组与变动到相邻一组的比率(也叫亚惯性率),我们也做了计算。

三、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流动的趋势

(一)年度和持久收入不均等情况

收入不均等是比较直接的衡量不均等程度的指标,我们首先利用基尼系数测度各年收入不均等。对各省的收入不均等计算的同时,我们也计算五年平均收入不均等程度以反映持久收入差距,结果如表1所示。受篇幅限制,我们主要列出人均收入的相关结果。

计算表1时已经剔除了各年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各1%样本。

如前文所述,这里使用的收入代表家庭年度纯收入,并且,各年收入都使用各省农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为

1986年物价水平的实际

值。 人均收入指纯收入除以家庭总人口。由于采用了微观数据计算,我们的计算结果比一些学

者采用宏观分组数据计算的结果要高,如陈宗胜和周云波(2002)计算的我国农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88年和1999年分别为0 3028和0 3512,低于我们的计算。

各省农村消费价格指数资料来自 中国统计年鉴 1987 2003年各年。

如果不剔除异常值(即收入过大或过小),计算的收入基尼系数在某些省份某些年是非常大的,这是因为在有限样本下,

如果一户家庭收入非常高,其将显著影响整体不均等水平,但这并不反映普遍情况。

表1使用基尼系数计算的人均收入不均等指标

年份总体辽宁山东湖北广东云南甘肃

19860.36200.37620.22250.24610.32930.41300.3435

19870.31480.32540.18450.23860.28050.38590.3090

19880.32610.36330.21260.27280.29880.35830.2692

19890.31270.36490.22410.25620.28220.37010.2737

19900.30990.32580.23380.25010.29570.38800.2696

19910.33870.34750.23430.27920.33960.41970.3023

19950.35970.36600.34520.36270.34660.36760.3693

19960.38520.36270.36630.38010.38230.39700.4202

19970.38460.37340.37110.39360.38900.38620.3670

19980.38320.38310.38490.39260.37820.35550.3698

19990.38260.36600.36570.38490.38190.40160.3699

20000.39400.38350.39240.39160.39540.42100.3562

20010.41370.39500.41420.40250.41630.41340.4054 1986 1990平均0.28210.30050.16930.19300.23900.32680.2383 1987 1991平均0.27790.29810.16170.19840.25150.33130.2360 1995 1999平均0.19800.19600.18400.19420.18830.19630.1908 1996 2000平均0.20370.20170.18760.20190.19450.20780.1909 1997 2001平均0.20690.20440.19030.20060.20450.20590.1911

图2 总体年度收入不均等变化趋势1986 2001年

由表1和图2的年度收入不均等可以看到,虽然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上总体收入不均等程度在上升,在1995年以后更加平稳。如前所述,年度收入不均等由于没有考虑收入流动,其逐年上升并不能反映持久收入差距扩大。我们以五年平均收入作为持久收入代表,图3描述了五年平均的收入不均等结果。可以发现,采用五年平均收入计算的不均等程度比单独每年的不均等程度都要小,虽然1992年以前农村年度收入不均等程度较小,但五年平均的收入不均等程度相对于1995年以后要大得多,而总体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在1995年后较稳定且有稍微增大的趋势,反映了1995年之后收入等级可能逐渐变得明显。这些现象说明了两个可能的问题:第一,各个时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收入流动,使得农户多年平均收入差距并不像年度差距那么大;第二,1986 1991年时段五年平均收入不均等程度更大,反映了其收入流动可能相对以后更小。后文的数据分析证明了这两个

推测的正确性。

图3 总体五年平均收入不均等变化趋势

图4 各省年度收入不均等变化趋势1986 2001年

图5 各省五年平均收入不均等趋势

从各省的统计结果(图4和图5)可以看到,单纯从年度收入不均等看,各省有基本相似的趋势,即从早期的较大震荡上升到近年较为平稳的上升。从多年平均收入代表的持久不均等看,在1986 1991年这一时段,辽宁、广东、云南和甘肃四省的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显著高于1995年以后,而山东、湖北由于早年较低的年度收入不均等及其近年快速的上升,持久收入不均等在1995年以后更大。在1995年以后,各省持久收入不均等变得较为平稳,并稍有上升趋势。从图4和图5容易看到,各省的年度收入不均等和持久收入不均等由1991年前的高度发散走向后来的收敛,这可能反映了地区经济的融合,使得收入模式逐渐接近。

(二)基于流动矩阵等指标计算的收入流动分析

尹恒等(2006)的文章计算了我国城镇人口收入流动矩阵,本文在分析时直接引用其计算结 使用等价人均收入计算收入不均等时,结果显示了与人均收入相同的趋势,计算结果也很接近,无论对总体还是各省。

果,并与农村家庭收入流动对比,

如表2 1所示。我们把1986 2001年分为三个时段,分别为

1986 1990年、1991 1995年和1997 2001年。

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在后两个阶段,城镇的收

入流动程度整体在减小,在1991年收入处于最低一组的家庭,在1995年有44%仍处于收入最低端,1991年收入最高一组的家庭在1995年有50%维持在原组,而到了1998 2002年这一时段,两表2 1

农村与城镇收入流动矩阵

1991 1995年城镇收入流动矩阵

1991 1995年农村收入流动矩阵

1995位置

1995位置

1991位置1

234510.440.220.180.120.0520.280.260.20.160.13

0.190.240.230.210.1740.080.210.250.250.225

0.02

0.07

0.14

0.27

0.5

1991位置1234510.250.210.190.180.1720.180.250.200.170.203

0.190.160.190.210.2440.220.180.210.230.175

0.15

0.20

0.21

0.22

0.22

1998 2002年城镇收入流动矩阵

1997 2001年农村收入流动矩阵

2002位置

2001位置

1998位置1

234510.60.250.080.040.0220.260.390.220.10.043

0.070.270.330.240.140.030.070.270.390.245

0.02

0.02

0.07

0.21

0.67

2001位置1234510.250.220.210.160.1720.190.200.220.190.203

0.170.200.190.240.2040.190.200.180.220.215

0.20

0.18

0.19

0.19

0.23

1986 1990年农村收入流动矩阵

1990位置

1986位置1

234510.520.270.120.080.0120.230.240.300.160.073

0.150.220.260.240.1340.060.220.170.300.245

0.03

0.05

0.14

0.22

0.55

注:城镇收入流动矩阵直接引用尹恒(2006),第36页,是使用窄口径统计数据的结果。

由于2002年农村数据异常,我们使用1997 2001年近似地与城镇1998 2002年的收入流动进行比较。

尹恒等(2006)的研究对象为城镇个人收入流动,而我们的文章是针对家庭数据,个人收入流动与家庭收入流动直接对比

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个人收入与家庭的其他因素具有相关性时会出现误差,比如个人收入较高的家庭,其伴侣可能更倾向于不工作,或者家里扶养更多的人口,从而家庭的人均收入不一定很高。另一个问题是尹恒等(2006)的文章使用的是回忆数据,而本文使用的是年度调查数据。这两个不同使得我们比较的结果可能存在某些不确定,这取决于城市个人收入与家庭其他因素相关性的大小和回忆数据的精确性。由于两项研究在同一时期流动性指标的量值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认为关于城市和农村收入流动不同的结论是可信的。

个比例各为60%和67%,有明显的增大。对于农村,三个时段显示出收入流动程度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在1986 1990年这个时段,农村收入流动较小,表现为在1986年最低和最高收入组的家庭在1990年仍有52%和55%维持在原组,这一时期的收入流动主要因为粮食价格的放开和地区内部农民工的缓慢流动,具有系统性,因此农民收入相对变动不大。到了第二个时段,这两个比例分别为25%、22%,第三个时段稍增大变为25%、23%,这些数字代表着非常大的流动程度。在这两个时期,由于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放开 和更多商机在农村的出现,农村的家庭收入流动很大。直观对比可以看到,在对应的时期,农村的收入流动程度都要明显大于城市。

我们也计算三年平均的收入流动矩阵,由于1992年和1994年数据的中断,我们只能计算1986 1990年、1995 1999年、1997 2001年三个时段,结果如表2 2所示。可以看到,三年平均的收入流动相对更小,但趋势与使用年度数据的结论相同,即流动程度先增大后逐渐稳定;三年平均表2 2农村三年平均收入与城镇收入流动矩阵

1991

1995年城镇收入流动矩阵

1995 1999年农村收入流动矩阵

1995位置

1997 1999位置1991位置1

234510.440.220.180.120.0520.280.260.20.160.13

0.190.240.230.210.1740.080.210.250.250.225

0.02

0.07

0.14

0.27

0.5

1995

1997位置

1234510.390.230.190.100.092

0.250.230.190.210.143

0.170.250.230.200.154

0.110.160.230.280.225

0.08

0.13

0.16

0.22

0.41

1998 2002年城镇收入流动矩阵

1997 2001年农村收入流动矩阵

2002位置

1997 2001位置

1998位置1

234510.60.250.080.040.0220.260.390.220.10.043

0.070.270.330.240.140.030.070.270.390.245

0.02

0.02

0.07

0.21

0.67

1997

1999位置

1234510.370.240.180.110.102

0.240.270.220.160.1130.160.230.230.220.164

0.130.180.200.270.225

0.11

0.08

0.17

0.24

0.41

1986 1990年农村收入流动矩阵

1988 1990位置

1986

1988位置

1

234510.730.230.030.010.002

0.200.430.300.060.0030.050.270.380.260.044

0.010.070.230.500.195

0.00

0.00

0.06

0.17

0.77

表3 1根据流动矩阵计算的统计量对比

惯性率亚惯性率平均流动1991 1995城镇0.330.71 1.061991 1995农村0.230.54 1.521998 2002城镇0.480.870.701997 2001农村0.220.55 1.531986 1990农村

0.38

0.76

0.94

表3 2

根据三年平均收入流动矩阵计算

的统计量对比

惯性率

亚惯性率平均流动1995 1999农村0.310.66 1.191997 2001农村0.310.67 1.191986 1990农村

0.56

0.93

0.52

的流动程度仍然是农村大于对应时期的城镇。这说明关于流动趋势与城镇对比的结论是稳健的。

使用上文提到的基于流动矩阵的统计量,我们分别计算各个时段的平均流动比率、惯性率和亚惯性率,这些比率是比流动矩阵更直观的统计值,结果如表3 1和3

2所示。整体上,农村后两个时段的流动程度比第一

阶段更高,而在后两个阶段,三个指标都显示了非常接近的结果,可以认为收入流动程度

趋于平稳。

在相同阶段,农村的收入流动程度远高于城市,事实上,这与农业和农村的收入风险性是相关的,王志刚等(2005)、谭湘渝(2006)对农村收入风险做过讨论,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在外务工机会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农民家庭收入,对比之下,城市的

收入影响因素则要稳定得多。根据尹恒等(2006)对城镇收入流动的分析,1998 2002年收入流动显著下降的原因在于,相比于改革初期,较成熟城市经济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和不同就业状态的人群收入水平明显拉开且趋于稳定。而我国农村收入流动显著上升的原因可能更复杂,在1986 1990年,影响较大的是粮食价格的放开和局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准入带来的工作机会,这导致

图6 所有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变化

图7 各省外出务工集中度

了较大的整体绝对收入变动和较小的收入流动;在后两个时期,影响最大的是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全面放开和具有技能或商业能力的农民获得更多收入提高机会,农民工在这一时期的跨区域流动非常活跃,具有修理、驾驶和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善于经商的农民收入提高,也带来了较大的收入流动。由于在后两个时期,农村收入增长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城市发展对农民工及农村产品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具有选择性和不确定性,这将导致部分农民收入波动较大,从而整体收入流动较大。

家庭收入构成的数据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对不同时期收入流动不同的部分原因的推测。由计算得到的图6可以看到,在1991年前,农村家庭收入最主要来自家庭的农林牧副渔经营,而在后一时期这一比例显著下降,外出务工带来的收入比例则显著增大,这意味着务工收入对收入流动影响在显著增大。我们定义各省外出务工集中度为省内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三个村庄务工人数占该省外出务工总人数的比例,显然,集中度越大,外出务工者越集中于少数村庄,这将导致收入流动较大。由图7可以看到,除辽宁省外,各省外出务工集中度在增大,这意味着信息、工作机会、人脉等可能在农民外出务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务工对不同家庭收入的相对流动可能有显著影响,下文会进一步进行计量分析。

表4用人均收入计算的各省流动矩阵指标

时段指标广东辽宁山东湖北云南甘肃

1986 1990 1991 1995 1997 2001(1) 1.210.91 1.40 1.15 1.020.94

(2)0.260.430.230.320.320.35

(3)0.660.750.600.660.730.80 (1) 1.53 1.57 1.59

1.50 1.54 1.60

(2)0.230.190.200.240.200.20

(3)0.550.540.500.560.570.51

(1) 1.65 1.49 1.57 1.42 1.59 1.58

(2)0.170.240.200.260.230.24

(3)0.490.580.530.600.520.52

1986 1990平均收入837.15718.01468.85468.6367.58315.27 1991 1995平均收入905.6835.25683.81611.33652.96590.23 1997 2001平均收入890.031008.16923.94858.92803.56811.67

注:(1)平均流动;(2)惯性率;(3)亚惯性率;三个时段的平均收入是指基年与末年实际收入的平均值。

我们进一步分析各省收入流动程度和趋势,计算各省的流动矩阵各项统计值,结果如表4所示。按照最初时段各省人均收入从高到低排序,从表4可以看到,在后两个时段,各省间的流动程度差异并不明显,只是在第一时段,平均而言,相对富裕省份的流动较大(除了辽宁),而到后两个时段,各省间变动程度非常接近。对于各个省份自身,1991 1995年、1997 2001年这两个阶段的收入流动程度明显大于第一个时期,对比后两个时期还可以发现,各省流动程度普遍变化不大,而且没有和省份收入程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些现象,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富裕地区带来较早的收入流动影响,而之后的趋同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区的传递过程。从计算三年平均收入的变动指标看(此处不列结果),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这说明结论是稳健的。

由于1992年在我国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且之后农民工大批出现,这一年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时间节点,1991 1995年普遍较大的收入流动反映了它的影响。我们也将样本时间段分为1986 1991年和1995 2002年两个时段(结果与表4类似,限

于篇幅未列出),从变动上看,所有省份的流动程度都在增大,落后省份的流动程度增加更多。

四、收入流动的进一步计量分析

什么因素导致农户收入绝对变动和相对流动水平不同?事实上,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粗略描述可分为户籍制度问题及由此带来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税费改革问题、粮食流通机制问题、农村金融问题、农村医疗问题、土地流转制度问题和农村政体问题等。其中,政体、户籍制度、税费改革、粮食流通机制和土地政策更倾向于对农民整体产生相同影响,劳动力、金融和教育水平可能是重要的导致农村收入流动的因素。我们将这几类因素分类整理成可用来计量分析的变量,由于我们的分析对象是1986 1991年和1995 2001年两个时期三年平均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因此要加入上述变量的变化作新的解释变量。农民收入流动受金融借贷的可获得性影响,但是,贷款或借款更可能是内生的,即收入高的家庭可能获得更多借款,同样的道理,实物资本的增量也倾向于和收入增长相关,我们也不予考虑,我们寻找尽可能外生的变量来解释收入增长率的差异(导致收入流动)。变量分类及解释如表5 1所示,对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 2。

我们采用的计量模型如下,其中u i代表随机误差项。

R i= + F i+ P i+ H i+ A i+ N i+ i

表5 1收入流动影响因素的变量定义

类别变量名称数值类型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R Inc changerate数值三年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

家庭因素F

realinc

Official

数值

哑变量

基期三年家庭人均实际收入

基年是否村干部家庭

人口因素P

Tot p op

Labor rate

Male rate

Migrate

整数

数值

数值

哑变量

基年家庭总人口

基年家庭劳动力比例

基年男性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例

分析时段内是否有外出打工

人力资本H

Tech rate

Edu1

Edu2

Edu3

Edu4

数值

哑变量

哑变量

哑变量

哑变量

基年有技术人口占劳动力比例

基年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别对应文盲和半文盲、

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

实物资本A

Ind instru

Com instru

哑变量

哑变量

基年是否拥有大型工业器械

基年是否拥有大型交通器械

各变量变化

edu change

pop change

labor change

male change

tech change

哑变量

整数

数值

数值

数值

分析时段末年与基年的主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否提

升、家庭人口总数、劳动力比例、男性劳动力比例及技

术劳动力比例变化

地区变量N省份拼音哑变量所在省份为辽宁、山东、湖北、广东、云南、甘肃

表5 2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1986 1991年

1995 2001年均值

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Inc change rate 0.0430.327-0.586 1.0920.2370.721-0.759 3.188Official 0.0590.235010.0640.24401Labor rate

0.5610.185010.6170.2130 1.333Male rate 0.5190.201010.5250.20001Migrate 0.3890.488010.8040.39701Tech rate 0.0610.11200.6670.0240.08401Edu 10.1540.361010.0900.28601Edu 20.4680.499010.4000.49001Edu 30.2860.452010.4190.49301Edu 40.0910.288010.0910.28801Ind instru 0.0670.250010.0820.27401Com instru 0.1950.397010.2050.40401e du change 0.2270.419010.3390.47301labor

change

0.0300.223-0.750.8330.0360.308-10.9ma le change 0.0030.236-11-0.0150.281-11tech change

0.009

0.125

-0.5

0.667

-0.012

0.105

-1

1

在分析地区影响时,采用甘肃省为参考变量,分析教育水平影响时,采用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为参考变量。我们最后得到2129个解释变量信息完全的数据,相关性分析发现各解释变量间无显

著多重共线性。

对于上面的线性回归模型,我们简单假设了对于不同收入层次家庭具有相同的影响模式,事实

上,这个影响对于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户可能是不同的。为进一步区分不同收入阶层农户收入增长的不同影响因素,我们对两个时期的样本按照收入均值划分为相对贫穷和富裕两组,以每期期初三年均值收入(1986 1988年和1995 1997年均值收入分别为597 04元和840 02元)为划分点,观察不同收入阶层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的差异。两个时段的总体和分类回归结果如表6和表7所示,可以看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初始收入水平对收入增长的影响都是反向的,

这个重

要的发现意味着如果其他因素保持相同时,贫富差距将会是缩小的,即收入差距条件收敛,这个结果的显著意义在于要促进收入均等,必须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另外,我们也发现按照收入层次的多元回归结果与对总体进行回归的结果在一些影响因素上存在较大差别,我们认为,相对于总体,

对收入较低阶层和收入较高阶层的分别回归由于细化了模型形式具有更显著的意义。

容易在最后的回归表中发现,以均值为界划分为低收入和高收入两组样本数目相差较大,这拒绝总体收入为正态的标准

假设,因此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进行分别回归分析是必要的。

这个关于收入条件收敛的结论,在使用1986年和1995年作为基年时结论是相同的。

我们用等价人均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作了重新回归,发现结论除了劳动力的影响方向变化外,其余变量影响与人均收入为分析对象时非常一致。

1986 19911986 1991均值以下1986 1991均值以上变量

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realinc8688-0.0004***-17.1-0.0008***-10.91-0.0003***-7.24

o ff icial86-0.03-1.08-0.037-1.060.02830.63

tot pop86-0.0059-1.26-0.0183***-2.940.0040.57 labor rate0.1345*** 2.860.0722 1.230.2081*** 2.7

ma le rate-0.1213***-2.86-0.1601***-3.05-0.0837-1.21 migr a te0.00360.250.0480*** 2.67-0.0225-0.91 tech r a te0.0936 1.40.2810*** 3.21-0.0895-0.77

e du10.0568* 1.930.01990.580.1078* 1.86

e du20.0496** 2.050.02420.860.1297*** 2.97

e du30.0328 1.340.033 1.130.0838* 1.91

ind instru-0.1083***-4.22-0.0456-1.3-0.1549***-4.09 com instru-0.009-0.530.020.99-0.0268-0.9

e du change-0.0014-0.080.0364* 1.81-0.0524*-1.82 pop chan ge-0.0178***-4.07-0.0286***-5-0.0073-1.08 labor change0.2501*** 6.620.2173*** 4.590.2666*** 4.34 ma le change-0.001-0.03-0.0361-0.80.04190.71 tech change0.1780*** 3.10.2748*** 3.780.06820.7 liaoning0.0707** 2.20.1269*** 3.570.11810.76 shandong0.044 1.420.0917*** 2.840.1290.82 hubei-0.0749**-2.55-0.0153-0.5-0.0359-0.23 guangdon g0.1775*** 5.490.2995***7.680.1999 1.29 yunnan0.0655** 2.070.0734** 2.340.1966 1.22 cons0.1976*** 3.60.4297*** 6.12-0.1263-0.71 Ad j R20.20780.19870.1477

样本数21291315813

注:*代表接受为0概率低于10%,**表示低于5%,***表示低于1%。

通过表6可以看到第一时期不同收入层次家庭收入变化所受影响因素的重要特征:

(1)收入增长率都与基年收入水平成反比,这意味着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那么贫富差距将是缩小的,但收入变化比率同时受其他因素的显著影响。

(2)对于收入较低家庭,收入增长率与初始家庭人口数量呈显著的反比关系,家庭人口对收入较高家庭的影响则是不明显的正向影响。人口增长也主要对较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提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较高收入家庭影响不大。

(3)基年劳动力比率对收入较高农户的收入增长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收入较低家庭则不显著。劳动力比例的上升对于所有类型家庭收入提高都有显著正向作用。

1995 20011995 2001均值以下1995 2001均值以上变量

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realinc9597-0.0011***-29.85-0.0026***-19.86-0.0004***-10.16 o ff icial0.0867 1.560.1502* 1.84-0.0248-0.44 tot pop950.0090.710.00860.48-0.0043-0.33 labor rate0.1443 1.550.2709** 2.07-0.1244-1.24 ma le rate0.03740.40.09330.690.07140.72 migr a te0.0711** 2.150.1139** 2.40.01120.32 tech r a te-0.3352-1.31-0.5503-1.580.22910.76

e du10.02460.35-0.1078-1.120.0899 1.15

e du2-0.0655-1.27-0.1503**-2.090.0604 1.06

e du3-0.0275-0.57-0.0161-0.240.0745 1.41

ind instru-0.00010-0.0025-0.03-0.037-0.79 com instru-0.015-0.46-0.0567-1.230.01660.48

e du change0.1074*** 3.160.1830*** 3.770.03120.88 pop chan ge0.0105 1.090.00510.370.00320.31 labor change0.1772*** 2.620.1407 1.470.05730.8

ma le change0.0958 1.440.1732* 1.780.03920.58 tech change-0.2552-1.25-0.2649-0.990.13230.53 liaoning0.1135* 1.820.1336 1.510.2166*** 3.21 shandong0.0040.060.01240.140.1185* 1.7 hubei-0.0155-0.26-0.0282-0.350.0480.71 guangdon g-0.0312-0.52-0.039-0.470.03960.59 yunnan-0.092-1.45-0.1601*-1.840.04090.58 cons0.9205*** 6.72 1.7643***8.740.2413 1.56

Ad j R20.30580.25750.1224

样本数21291233895

注:*代表接受为0概率低于10%,**表示低于5%,***表示低于1%。

(4)外出打工显著提高收入较低农户收入增长率,而对收入较高的家庭则是不显著的影响。

(5)以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为参照,基年家庭主要劳动力教育水平的差异对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并没有显著影响,对高收入家庭则表现为较低的初始教育水平收入增长率更高,但教育水平提高对低收入农户收入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高收入农户则为显著的负影响。我们认为,教育水平提高提升了低收入农户的经济竞争力。

(6)大型工业设备的拥有显著降低高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率,而对低收入家庭影响不大。我们认为,这一时期农业在农村仍占主导地位,工业设备的作用不大,或者说,由农民创办和经营的小企业,成功率也许并不高。

由于我们删除了收入最高的农户样本,因此得到了工业设备影响不大甚至为负面影响的结论,加入收入最高的农户后,工业设备变为不显著的正向影响。

(7)基年的技术劳动力比例及其增长都显著提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增长率,而对高收入家庭作用不大。

第二时期的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发现,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初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影响因素与第一时期有了较大不同,这一时期的影响总结如下:

(1)控制其他变量时,基年收入水平仍然与收入增长呈现显著的反向关系。

(2)对于收入较低农户,基年较低的教育水平(尤其小学)带来较低收入增长,而对收入高的农户影响不大,而教育水平提升则对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3)基年劳动力比例和男性劳动力比例提高只对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4)外出打工显著提高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率,而对高收入家庭影响不大。

计量分析的结果清晰地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变化过程,很多在第一时期影响显著的因素在第二时期已经不再起作用,而且对比基年收入水平的系数,可以发现收入收敛的速度稍有加快。多元分析结果也清晰指出了其政策内涵,在所有时期,提高劳动力教育水平将显著提升低收入农民收入增长率,而这对于缺乏培训机构的农村,依靠自身是难以达到的,公共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基础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同样,在两个时期,外出打工对于低收入家庭收入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在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应该进一步放宽农民外出工作的条件,提高其待遇,以保证农民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如果控制了这些影响因素,农村的收入不均等程度也将趋于下降。

五、简要总结

本文利用农业部对六省1986 2001年间固定农户观察点的调查数据,研究中国农村收入流动。研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这些结果包括:(1)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收入流动已达到了顶点,在1992年前,收入流动程度较小,在1991 1995年这一时段达到顶峰,之后逐渐平稳。并且,年度收入不均等在1995年后稳定地扩大,而1995年后虽然持久收入差距较之前小,但也在缓慢扩大,这意味着贫富阶层将更加分明地出现。(2)各省和总体的变动趋势基本相似,1991 1995年、1997 2001年这两个阶段的收入流动程度明显大于第一个时期,在第一时期,相对富裕的省份变动较大,在后两个时期,各省的变动程度趋于接近。这些现象反映了更大程度改革开放给富裕地区带来较早的收入流动影响以及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区的传递过程。(3)对收入流动的进一步计量分析发现,政府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户的政策应该是有选择性的,提高低收入农民受教育水平仍然是政府在农村面临的重大任务,农村的过剩劳动力仍需要寻找新的途径释放,以保证持续的收入增长。解决好收入增长的各影响因素,对减少农村收入不均等也会有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陈宗胜、周云波,2002: 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 ,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实、岳希明,2004: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 , 财经 第2期。

谭湘渝,2006: 农业产业化、系统性风险与农民收入损失的风险测度 , 统计与决策 第10期。

王小鲁、樊纲,2005: 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 , 经济研究 第10期。

王志刚、李圣军、宋敏,2005: 农业收入风险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影响:来自西南地区的实证分析 , 农业技术经济 第4期。

尹恒、李实、邓曲恒,2006: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 , 经济研究 第10期。

Friedman,Milton,1962,Capitalis m and Freedom,Chicago:Univers ity of Chicago Pres s,P172.

Ingrid,Woolard and Klas en Stephan,2005, Determinants of Income Mobility and Hous ehold Poverty Dynamics in South Africa ,Journal o f De velopme nt Studie s,41(5),865 97.

Khor,Niny and J ohn Pencavel,2006, Income Mobility of Individuals in China and The Uni ted States ,Econo mics o f Transition,14(3).

Olga,Canto,2000, Income Mobility in Spain:How Much Is There? Re vie w o f Income and Wealth,46(1),85 102.

An Analysis of Income Mobility in Rural China

Sun Wenkai,Lu Jiangyong and Bai Chong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 t,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household income mobility dynamics in rural China between1986and2001.Four i mportant findings are obtained:(1)Among all households,income mobili ty increased initially,and then kept stable.This means that dynamic i nequali ty is significan tly s maller than static inequality.After1995,annual income inequality is larger than before bu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permanen t income inequality.(2)Compared to the urban area,income mobility i n the rural area was higher duri ng1991 2001.(3)Mobili ty in richer provinces was hi gher between1986and1990,but the difference became inconspicuous between1995and2001.(4)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we find that household income converges after other factors are controlled,while income growth depends on the change i n the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chance of migrant jobs.

Key Words:Income Mobility;Permanent Income Inequality;Income Convergence

JEL Classification:J300,R200,O150

(责任编辑:松 木)(校对:子 璇)

(上接第12页)

Tinbergen,J.,1942, Zur Theorie Der Langristigen Wi rtschaftsentwicklung ,Weltwirtschaftiches Archiv,Band55:1,pp.511 549, Englis h translation, O n the theory of Trend Movements ,In Jan Tinbergen,Selec ted Papers,eds.,L.H.Klas sen,L.M.Koyck and H.J. Witteveen,Amsterdam:North Holland,1959.

Williamson,O.E.,1964,The Economics of Discreti onary Behavior:Managerial Objecti ves in a Theory of the Fi rm,Englewood Cli ffs,N.J.: Prentice Hall.,Inc.

Young,Al wyn,1992, A Tale of Two Cities: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National Bure au o f Ec onomic Rese arch Mac roeconomic s Annual1992.

Young,Alwyn,1994, Les sons from the East Asi an NICs:A Contrari an View ,Euro pean Economic Re view38:964 973.

East Asian Miracle Debate Revisited

Justin Yifu Lin

(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Peking Universi ty)

Ren Ruo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hang University)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hot discussions on China s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 ment after the debate about the East Asian Miracle following Krugman s paper on this issue.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bate and i ts development both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The paper,based on the surve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 ty methodology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 ment,shows the flaws in Krugman s argumen ts and argues that the view held by Krugman is harmful to the economic develop ment in the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in general and in China in particular.Several implications for China s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revisit are prop os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 Words:East Asian M iracle;Total Factor Productivi ty;Develop ment Pattern

JEL Classification:O30,O40,O50

(责任编辑:郑 健)(校对:芝 山)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6篇)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第 1 篇: 1、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和困难 由于农民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收入相当低,增收十分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3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622 元,折合为320 美元,平均每一天不足 1 美元。更值得注意是,仍然有相当数量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 元贫困线标准,2003 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 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 100 美元)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人口总数。2003 年公布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 年相比,不仅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 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贫困人口,可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约束,难度十分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情景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 而1997 年以来平均仅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 年我国农业劳 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F要到达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增长率要到达 12.2 %。即使研究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将农村人均GDF目标确定为社会平 均水平一半即1500 美元,每年增长率也要到达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年份有16年,而城乡 差距缩小年份仅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 —1983年和1995—1997年两个阶段。其中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提高。城乡收入比例在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为2.56:1,1983年缩小到最低,为1.82:1;然后不断扩大,到1994年到达了一个新高,为 2.86:1;然后降低到1997年2.47:1;从1998年开始,逐年显著扩大,2003 年扩大到3.23:1 。近几年来,尽管诸多 因素都很有利,农民增收速度能够超过5%,可是仍可能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一样地区之间农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 小趋势。总说来,呈现出明显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3?4倍。由于城市居民在不一样地区之间相对差异较小,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由东向西递增趋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较小,而西部地区城乡差别更大一些. 2、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原因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突出表现:一是 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6%左右,初中文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doc张甲佳

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调查 ----------------基于南伏牛调研结果的分析 调查时间]2014年7月15日—28日 [调查地点]山西省洪洞县明姜镇南伏牛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3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农民工外出务工。出于增加经济收入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土地,选择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大都常年在外,一年之中只有农忙或春节时才返乡回家。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将老年人留在家中,其次,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就业。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经济不发达,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且整体工资水平较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大,升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在外地寻找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外地工作学习、甚至安家落户,他们常年不返回老家,使父母成为了空巢老人。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学者所做较为著名的即为刘易斯两部门模型、拉尼厮---费景汉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刘易斯模型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界定为由两部门组成:一个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零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维持生计”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另一个是具有较多资本和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现代工业部门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较高的工资水平会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流动。【1】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型忽视了农业自身发展问题和农业对工业增长做出的贡献,他们指出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托达罗模型中,城乡的预期收入差距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口流动的决定因素,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减去迁移成本大于农村收入,理性的劳动力就会选择迁移,其中城市预期收入由城市工资水平和城市就业率的乘积决定。 国内学者对影响劳动力流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展开的。杨春瑰从制度因素角度考虑认为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4】庞丽华认为家庭层次(家庭类型、劳动力数量等)、社区层次(交通条件、迁移传统等)和省区层次对劳动力迁移影响较

(完整版)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定量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现状与地区差异 关于生活质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早就有所论述。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加尔布留思早就在1958年出版的《丰裕社会》一书中就提出:生活质量是指“人的生活的舒适、便利的程度,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乐趣”。罗斯托也早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的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追求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恩格斯也曾精辟的描述过未来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美好前景“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的建设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向更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我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 生活质量是多方面的,通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我国现阶段对生活质量的研究主要是客观方面②,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居民健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本文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对比中全面的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及城乡差异;第二部分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定量分析。第三部分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农村居民整体生活质量及城乡差异 人们生活必须消费。消费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因此,我们着重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生活现状。 1、农村居民的收入 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以来,农村居民收入有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0年的2253.4元,将近翻了四番,年平均增长13.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2页 ②详细论述见周长城和饶权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发表的《生活质量测量方法研究》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原因分析 胡荣 内容提要:根据2001年在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市10个乡镇913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的资料,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作者认为,随着农户收入的提高,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经济越是发达,收入差距也越大。地域因素和不同收入来源都对农户收入产生显著影响。统计分析还表明,是否党员和是否担任村干部对农户收入并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受教育程度则对农户收入具有正面积极影响。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社会转型作者:胡荣,男,1962年生,博士,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导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农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日益扩大。有关统计表明(参看唐平、曹蓉,1996),自1980年至1985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农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速度分别为16.4%、14.6%和12.9%。尽管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均有大幅度提高,但地区差距则不断扩大。1980年,中、西部农村居民与东部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差额分别为37元和46元,到1995年收入绝对差距则扩大到724和1066元。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引起了许多相关学者的注意。张平在研究中国农村发展的不平等时,试图回答乡镇企业在农村收入不平等中的作用,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差距既来自区域内也来自区域间,其中区域间收入差异对总的不平等贡献在加大,而区域间收入差距加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区域间工资性收入的不平等,即各个区域间农村非农化就业机会上的不均等(张平,1998)。赵满华、窦文章(1997)在归纳农村居民收入发生变化的几个特征时,也谈到不同区域之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报告 导语: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下乡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让农民大胆尝试,自主创新,随机应变,欢迎阅读这篇关于农民收入调查报告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 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我们调查显示: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XX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XX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XX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XX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

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2)增收速度缓慢。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XX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5年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年份有16年,而城乡差距缩小的年份只有9年,缩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两个阶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个阶段是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后一个阶段则主要是农产品价格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基于东楼村和省村调研结果的分析 06级经济学基地王茜 [调查时间]2008年4月27、28日 [调查地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省村 [调查对象]普通村民 [调查目的]了解周至县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9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规模逐年增长,尤其自2000年以来。“民工潮”使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但自2004年以来出现的“民工荒”却让我们陷入了困惑:中国既然是人口大国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是什么因素导致在同一地区一部分人愿意外出打工而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乡从业? 本文将在综述国际国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东楼村和省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导致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得出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些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地劳动力流动现状 刘易斯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将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抽出而不会导致产出的任何减少的劳动力。【1】【p77】本文将剩余劳动力界定为抽去这些劳动力不影响家庭农活的劳动力。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统计数据表明65.85%的被调查者表示的外出劳动力的出外打工对家庭的农活没有产生任何影响,留在家里的人依旧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干完农活,无一人表示打工者出外以后家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忙不过来。这表明当地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 笔者在今年四月去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东楼村和省村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对周边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调研时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大多数家庭都存在劳动力流动现象。在被调查的59人中有41人家中有人外出打工,占被调查人数的69.5%。劳动力流动规模较大。 通过对当地外出打工者的情况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流动存在一些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打工者以中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中老年女性占很小比例。其中中青年男性所占比重为60%,青年女性所占比重为16%,而中老年女性仅占8.7%。 2、长期外出打工者的务工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短期(季节性)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本省的西安市,只有极少数务工人员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南沿海地区的打工者占打工者比例高达66.7%,中西部地区仅有0.8%. 3、外出打工者所从事行业以建筑业、制造业和饭店服务等体力劳动为主,有86%的外出打工者集中在这几个行业。 4、打工者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很少有人参加过技能培训。外出打工者中的71.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82.6%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 5、文化程度和技能是产生外出打工者工资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下图就显示了对打工者工资造成影响的因素影响比重。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原因分析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基于公共产品供给差异的分析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导言 (3) 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3) 2.1 可支配收入扩大 (3) 2.2 消费差距扩大 (5) 2.3 储蓄差距扩大 (7) 3. 公共产品供给角度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7) 3.1 公共产品的涵义及特性 (7) 3.2 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差异的表现 (8) 3.2.1 城乡教育资源不对称 (8) 3.2.2 城乡基础设施不平等 (9) 3.2.3 城乡医疗保险不均衡 (10) 3.3 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对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路径 (10) 3.3.1 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3.3.2 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11) 3.3.3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1) 4. 结论与思考 (11) 4.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11) 4.2 按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明确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顺序 (12) 4.3 根据效率原则、灵活多样地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12) 参考文献 (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本文采用历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储蓄等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现状,并从教育、基础设施及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异方面来探讨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扩大的影响路径。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制定与落实公共产品分配与供给的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效果。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公共产品供给差异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居民生活持续得到改善, 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改革初期分别增加了49.0倍和37.6倍;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1978 年为209. 8 元, 2009 年扩大为12021.48元①。针对这种状况, 不少专家、学者从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和性质、以及收入差距过大的不良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与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城乡收入数据进行分析,从公共产品的城乡供给差异,来探讨其对城乡差距扩大的贡献,并依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1978 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在迅速提高的同时, 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 ①上述数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分析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 进入世纪年代后,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快了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消费水平并没有相应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年, 全国普通收入者的年平均收入为元,而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 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的水平.而且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常,消费的差距也在加大。研究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不同分析农村与城市的情况可以给予国家政策的一些建议的依据。 二)理论模型的综述 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就被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 对凯恩斯消费理论, 其他经济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了相对收入理论,即他认为 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平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 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 的永久收入决定. 文主要对该地区消费支出(应变量)进行因素分析,并搜集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此进行数量分析。在得到该地区消费支出与主要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后,据模型方程中的因素系数大小,分析因素对其影响水平。通过对比得出差 距。三)理论模型的设定 影响消费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本文选择收入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在这个指标中, 收入能够促进消费的增长, 但是过多的消费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多少有利于国内消费总值的增长。因此, 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研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变动原因, 需要做具体的分析. 影响各地区居民消费支出有明显差异的因素除了收入水平外还有很多.例如:就业情况,零售 物价指数,利率,居民财产,购物环境等都可能对居民的消费有影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还是居民收入,虽然这些因素也有影响,但有的不易取得数据,还有的在运用截面数据与时间数据的差异并不大. 因此这些因素可以不列 入模型, 即便它们对居民消费有某些影响也可归入到随机扰动项中.选择在统 计年鉴中"居民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作为解释变量,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为了能真实有效地分析该地区消费现状,特意对该地区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对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作回归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导致城乡的发展很不平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本文将研究上述问题,通过模型分析以期得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模型途径 RESEARCH ON THE INE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ine level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y.But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hat is,the development among cities and rural areas are not the same,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Nowadays,our country has been one of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largest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among urban and rural. It has influenced the progress ofsociety with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This model is hoped to fi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solve out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analytic model. Keywords: ine inequality; model; way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 彭巨水 (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本文借鉴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方法,首先利用高低比较法和基尼系数法,分析了2000年—2006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得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小的结论;接着指出这种“小”只是一种“相对公平”,而且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对于产生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字:甘肃;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Rural R esident’s Income Gap in Gan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is drawn the relevant methods on studying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to analyses the Gansu Province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in 2000-2006, have the basic conclusion that the income gap of rural residents in Gansu Province is small by using the high-low comparative law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method at first. Then point out that such a "small" is only a "relatively fair", and the regional income gap between farmers have the increasing trend. Finally, analyses the reason about farmers’ income gap between regions, an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Gansu Province; Rural area resident; Income gap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关注甘肃的农民收入差距问题,对甘肃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也是多方面的。樊宝平,张静(2006)通过对甘肃与西北其他四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在农民纯收入方面的对比,揭示了甘肃农民收入的差距。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增收对策[1]。李永波,魏永红(2007)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表明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并且认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7年度规划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7JA790045。

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以黑龙江省甘南县为例 系别金融系 专业金融学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05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Ⅱ) 引言 (1) 一、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分析 (1) (一)黑龙江省甘南县家庭经营收入占主导 (1) (二)黑龙江省甘南县工资性收入比例上升 (2) (三)黑龙江省甘南县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差异明显 (2) (四)黑龙江省甘南县政策性非经营性收入增加 (3) 二、黑龙江省甘南县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原因分析 (3) (一)政策因素 (3) (二)历史背景方面 (3) (三)地理因素方面 (4) (四)产业结构层次方面 (4) (五)基础设施方面 (4) (六)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方面 (5) 三、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建议 (5) (一)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5) (二)坚持多元经营,积极备于新兴服务业 (6) (三)坚持提升内涵,加快城镇化进程 (6) (四)发展优势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异 (6) 参考文献 (8)

SPSS数据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数据分析

2010年 我国各省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数据分析 学院工商管理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0910 学生姓名赵飞飞 学号0802091033

一、选题理由: 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本次调研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目的是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我国2010年城乡收入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 二、原始数据资料(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2010年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 元和5919 元,增幅分别为11.3%和14.9%,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但是,一方面,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各省份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

尤其像上海、北京、浙江等比较发达的省市,人均收入非常高;而像西藏、青海、甘肃这样的省份,人均收入又非常的低。另一方面,每个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三、SPSS统计数据分析 城镇人均收入分为4组:第1组10000元—15000元; 第2组15000元——20000元; 第3组20000元——25000元; 第4组25000元以上。 农村人均收入分为3组:第1组0元——5000元; 第2组5000元——10000元: 第3组10000元以上。 1.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分布状况分析 (1)城镇人均收入 依据表格,2010年,全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中,城镇人均收入在10000—15000元的有6个,15000—20000元的有18个,20000—25000元的有4个,25000元以上的有3个。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各省市城镇人均收入水平集中在15000—20000元这个区间,说明整体水平都比较高。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成绩 评定教师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文字 主要写的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收入来源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他收入来源等。在收入来源如此多的情况下还是存在着家庭收入缓慢的情况,这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农村居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居民素质偏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村委会服务不到位、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申请项目、提高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业产品和家畜的销售问题,多发展养殖方面的好手、利用自然资源等。 关键词 收入,农村改革,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对于农村居民收人来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2011-07-20到2011-7-25 调查地点: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乌珠花嘎查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整个调查在乌珠花嘎查进行,在农村居民给予的帮助下完成了此次调查。对农村居民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调查经过:首先根据真实的情况写出了调查问卷,然后再家人的帮助之下进行了调查和整理分析。最后根据了解的情况写出了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一.居民收入来源 我生长于农村,所以对于农村的情况是很了解的。家庭的收入影响着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它是我一切费用的来源,也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经济来源。农民是一个大的群体,占有我国人数的绝大部分,也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集体,近几年国家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台了许多的政策。比如:减免赋税、退耕还林、低保、贫困家庭补助等经济补助,这些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那么家庭收入的来源还有什么呢? (一)工资性收入 1.农村居民中有少数人是在村委会工作或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他们有固定的工资收入。等级不同、工作成绩不同而导致工资不同,但他们的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 2.外出打工。外出打工的人数在近几年是逐渐增长的,他们的工资随年数、工作能力、工作性质的不同而有区别,工资会在1000——4000元之间。 (二)家庭经营收入 1.农业收入 (1)农产品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一部分,比如黄豆、玉米、土豆、荞麦、小米等。我村田地主要是以旱地为主的,所以是以玉米为主的,如果找到投资商的话还有种土豆的。 (2)养殖家禽家畜的等。我村的家家户户都有一定数量的家禽或家畜。家禽有鸡、鸭。家畜有牛、羊、猪、马、驴。也有有养殖专户。每年会看年景来出售家禽或家畜。 (3)农业机器。有的家庭有农业先进的机器,如收割机、播种机、割草机等。他们会替别人工作而收取相应的工资。 2.建筑业收入。在我村,有许多的泥瓦匠、铁匠,他们的工作不是固定的,但是有一定的稳定性,每天的收入是100元或150元,论工作的性质而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收入是8000---15000元。 3.运输业收入。在我村有几户人家是有面包车的,他们会做拉客的生意,他们会随时出车,每月的收入是500---1500元不等。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如何增加其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工程造价 2007级一班罗明 200712214009 摘要:农村消费不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消费水平、纯收入、经济发展 Abstract: The rural consumption less than the long-term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from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point of view of its effect 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made to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一、问题的提出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由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同比减少8.5%。2009年国际市场仍不容乐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1.8%。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是消费拉动。因为投资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不能把投资转化为消费,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经济萧条[1]。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家。我国现有7.27亿人口在农村,约占人口总数的55.1%,只有开拓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国内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时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购买力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农村居民消费仍然不足,较之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到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

2019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就业情况分析,农民工流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图」

2019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就业情况分析,农民工流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图」 一、全国农民工总量情况 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关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政策逐渐发生变化,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劳动力市场转移,农民工的流动性明显增强,农民工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91亿人,同比2018年增长0.8%。 2013-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本地农民工数量达1.16亿人,同比增长0.7%,占农民工总量的40.07%;外出农民工1.74亿人,同比增长0.9%,占农民工总量的59.93%。外出农民工仍然占据主要比重,但近年来占比略有下降,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亿人。 2014-2019年全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农民工流动现状 按输出地划分,2019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的外出农民工总量分别为4792万人、6427万人、5555万人、651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主要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跨省流动则占据较大比重。 2019年按输出地分外出农民工总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农民工输出主要以东、中部地区为主,2019年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农民工输出量分别占农民工总量的35.8%、33.1%,东北地区占比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增速高于东、中部地区,此外,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133万人,增量最高。 2018-2019年农民工输出地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公共就业服务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产业和企业将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流入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虽然目前东部地区农民工输入量仍然占据主要比重(达54%),但总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吸纳量则明显提升。 2018-2019年农民工输入地分布情况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 万广华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经系) 一、引 言 收入分配是经济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的中心论题之一,而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的研究则是该论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讲,这种差异的存在及其变化不但关系到社会与政局的稳定,而且影响国民储蓄与投资。从微观上讲,对任一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但取决于人口数 量、平均收入水平、价格和消费嗜好,也取决于国民收入在地区间的分配。比如说,在中国国民收入总量和其它经济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中央可以通过税收、财政等政府行为将一部分收入由较发达地区转移到贫困落后地区。这将导致对必需品需求的增加并可能导致对奢侈品需求的减少,原因在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需求弹性一般大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需求弹性。 近年来,海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作过深入的研究,包括魏后凯等(1997),胡鞍钢等(1997),覃成林(1997),赵人伟等(1997),徐连仲(1997),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1997),Rozelle(1996),Tsui(1991,1993),Chen 和Fleisher (1996),Hussain,Lan -jouw 和Stern(1994)以及Knight 和Song (1993)。综合来看,现行研究中存在三方面的缺陷:(1)不少作者只搜集了1)2年的数据资料。由于农民收入水平受政策、自然环境及其它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根据1)2年资料所得出的结论很可能缺乏代表性;(2)大多数研究未能使用人均纯收入指标。取而代之的是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人均GDP 、人均国民收入等等变量。这些变量忽略了政府通过财政、税收及补贴等再分配方式带来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化,又含有众所皆知的重复计算的弊病;(3)几乎所有的分析都只注重收入指标总量的差异,而未对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作出系统的因素分解。 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缺陷,并提出一研究吉尼指数变化的方法。首先,我们搜集了1984至1996年全国各省市的收入数据,从而为描述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的长期趋势及变化提供了可能。其次,该收入数据为可支配纯收入,包括了转换性收入,所以比其它经济指标更能准确地代表实际生活水准。最后,我们还将通过计算吉尼系数对区域间的收入差异作出因素分解。这种分解所得出的结论对中央政府制订有关宏观政策是十分有价值的。 需要一提的是,在进行实证分析前,我们采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区消费者价格指数(1981=100),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另外,考虑到各地区价格水平不尽相同,我们还用How es 和Lanjouw 计算的地区价格水平指数对收入观察值作了进一步处理,从而保证了所用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1998年第5期

农民人均收入构成

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方面构成。 一、工资性收入。指的是农户家庭成员从行政事业单位、其它非企业组织、本地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得到收入(纯工资性)。 二、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①从种植业、畜牧业等一产获得的收入②从第二产业获得的收入(建筑业、工业)③从第三产业获得的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包含家庭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土地征用补偿及其它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家庭非常住人口在外寄回、亲友赠送及家庭获得的救济金、救灾款、保险年金、退休金、抚恤金等转移性收入和落实中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大绿工程”,进行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项政策,农民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 表4—7 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 全年纯收入11128 9858 一、工资性收入6908 6141 1、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830 764 2、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4451 3942 3、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1627 1435 二、家庭经营收入3392 3061 1、农业收入1139 1040

2、林业收入18 20 3、牧业收入222 164 4、渔业收入329 332 5、工业收入172 124 6、建筑业收入244 233 7、交通运输和邮电业收入605 477 8、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收入426 444 9、社会服务业收入171 157 10、文教卫生业收入52 62 11、其他家庭经营收入13 9 三、财产性收入372 285 # 利息收入与集体分红91 86租金收入94 58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94 88四、转移性收入456 371 # 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或带回的收入19 15农村外部亲友赠送16 14离退休、养老金168 1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