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管理

(2008-11-01 20:34:39)

转载

分类:理论探讨

标签:

教育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心。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逐步健全城市社区管理,是城市政府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城市社区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化进程城市社区社区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一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的概念重新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中被得到运用。我国的社区管理是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它作为弥补改革中出现的管理缺位,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政府、理论界以及百姓的高度关注。在经历了近10 年的探索之后,反思其运行轨迹,不难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中“政社不分”的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街道管理层面,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职能集于一身,其直接后果是现有社区管理体制的确立既未明显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负担,也未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广大居民的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社区管理仍旧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政府行为。我们通过对国内外诸多城市的考察、研究、对比发现,社区管理组织不同于政府组织,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而由于国情差异,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内,科学地界定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能权限,并将二者有机地衔接起来,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网络式社区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的新变化

这几年来,我国在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保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是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就是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环境是城市社区生活的根基。社区环境作为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社区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二)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工程。广州市根据城市化社区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动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就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与教育中心致力于提供社区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平台,给社区居民引入优质多种类的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

(四)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深圳龙岗社区就是创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以学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为内涵。人们通过参与健康、文明、科学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全面刷新城市面貌,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品位。社区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社区文化已显示出了自己的特点:第一,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艺作品的多样性结合起来,使社区文化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第二,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辖区各单位在人才、资金、场地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街道文化向社区文化的转变。第三,社区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成效。第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第五,指导与服务相结合。

(五)社区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谱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精神病、亚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的开展,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顺利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的实施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六)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城市的现代化体现于城市空间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人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道德伦理观念的现代化上。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逐步推进,急需要有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水平和现代化的人与之相适应;在建设现代化与国际接轨城市的过程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强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全面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正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强化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和凝聚民心的需要。

二、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其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单位是政府的附属物,凡学校、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等一切社会组织,均自下而上地隶属于某个上级,构成一个体系,最终归

属于中央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结构具有纵向单一性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事务,垄断了所有资源,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社会成为国家的附属物,社会成员对单位、最终是对政府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国家和政府控制着几乎所有的资源,习惯上运用行政化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和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地区工作。在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城市社区概念,只有行政区划的分别,政府只是简单地通过行政方式来管理。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逐渐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依托的行政型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它体现了当时的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这种传统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通过行政体系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行全权管理。各类全能型的“单位”组织,则是实施这种管理的基点。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控制在这个体系中,个体依附于组织即单位,而单位又依附于政府。“街道”作为城市行政区划的最基层行政区,既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层区域,又是社会生活的区域性社会,也就是说它具有行政区和社区的双重属性。政府在街道设置办事处,通过办事处来管理各种事务。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的最基层组织,既是行政管理主体,又是社会管理主体,成为一个全能型组织。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它是为加强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和居民的联系而设立。其任务是办理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它既具有政府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它依托于计划经济体制,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不合理性也逐渐暴露出来。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中出现许多新问题:①政府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观事务管理过多;②企业分离出来的大量社会职能交给了政府,使之难以承受;③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政府难以“消化”;④老龄问题加重了政府的负担;⑤政府难以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全部困难;⑥社会治安问题;

⑦城市管理条块分割、体制不顺,造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矛盾;⑧城市管理机构设置格局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这都是改革中涉及到城市社区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强社区的民主管理。

三、完善现代化进程中社区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区自治,增强社区管理工作的民主性。转变政府职能,是在不同层次和结构上进行合理分工,把大量管理社会的职能下放到社区。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就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如市政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在这方面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职能,而那些不该管的事务要转移出去。驻区单位也卸掉“办社区,管社区”的沉重包袱,大量的社区管理职能和管理事务由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不承接,积极推进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建设,不断地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建立起社区成员参与的固定渠道,如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事务协商制度及选举社区领导人等活动,使社区成员能够与社区组织顺畅地沟通联系,实现社区组织与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从而让社区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

我监督”,提高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创造性,提高社区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区成员的自治权,实现社区管理的民主化。

(二)加强社区成员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度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的提高有助于政府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成员的意愿,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培养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种社区组织,有助于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使政治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分化的影响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鼓励,社会成员日益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和更强的参与意识,对加强城市社区民主管理也是一个促进。

(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既要逐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更要通过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社区是广大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基地。强化街道社区民主管理的功能,对于加强交通、卫生、环保、绿化等社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强化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各种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民创造清洁、安全、方便的生活环境,具有直接的、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要条件。城市社区保持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这个基础稳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总的来说,现在社会秩序是稳定的。但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生的矛盾,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出现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矛盾,外来流动人口增加造成的矛盾,历史遗留下来的矛盾等等,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把这些矛盾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就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参考书目:

1王振海等:《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9

3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4潘乃各、马戎:《社会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4

5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论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

2008-9-1 来源:学理论·学术版 作者:曲丽秋 魏红敏

摘要: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元。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发展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在社区这个“微型社会”中,二者经常会发生职能混淆与碰撞。随着城市的发展,民主和法治的进步,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改善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努力。

关键词: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物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8)18—27—03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物业管理(简称物管)作为一种和现代化房地产开发方式相配套的综合管理方式应运而生,与原有的社区管理方式结合起来共同为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而努力。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发展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在社区这个“微型社会”中,二者经常会发生职能混淆与碰撞。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元,社区是否和谐,与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城市的发展,民主和法治的进步,现代城市社管与物管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主要探讨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改善和协调两者的关系,共同为构建和谐社区努力。

一、传统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关系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最早是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一般认为: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涌现出一批有关探讨社区管理问题的学术著作,对于社区管理的界定也都各有代表性。传统意义的社区管理,主要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

“物业”指的是已经建成并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及其所属配套设施与场地。传统的物业管理是指为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保障舒适安全的小区环境和家居生活,需要建立对物业的系统有序的管理与维修养护,即“物业管理”。

探讨传统社管与物管的关系,首先要看二者之间的异同。首先,从性质上看,社区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它是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对社区服务、社区卫生、治安管理、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实行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执法检查等活动,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它的对象主要是人,而物业管理是以各类房屋、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设备、小区公共场地的使用、维修、保养为核心的专业管理服务,两者虽有不同,但有所交融;其次,从管理区域来看,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一般来讲,一个社区往往包含了几个楼盘和小区。而物业管理一般以一个小区为单位,是构

成社区的基础;再次,从目标来看,社区管理是在街道的指导下,社区各团体、居民共同参与的管理,主要围绕人的生活来实施。物业管理主要围绕业主的居住环境进行,从外部入手,也就是对物业进行管理,对人进行服务。两者目标不尽相同,但都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小区、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社管与物管的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阶段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但是由于关系尚未理顺,在社区这个“微型社会”中,物管与社管经常会发生职能混淆与碰撞。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属于政府导向型的管理模式,它主要是以各街道、社区居委会为主体,其(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他社区组织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等进行管理。由于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都是对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日常管理,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如地域重合、硬件共享、宗旨和目标相近、管理的人员相近等,而且在相关的规定中,社区管理组织的某些职责与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内容有所交叉,又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两者经常出现很多磨擦和碰撞。以我市为例,目前实行物业管理的绝大部分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有的社区居委会想将空置的物业管理用房作为社区活动场所,但物业管理公司不予支持,双方矛盾尖锐,如业主遇到房屋或公共设施毁损求助于物业无法及时得到处理时又会将问题反映到社区居委会,而物业有的时候对于来自居委会的意见不予重视,很多影响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等等。

二、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原有的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与物业管理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二者的关系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

现代社区管理是指在社区党组织领导和基层政府组织的领导下,社区居民与居民委员会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中介组织等组织的辅助下,为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进社区全方位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而物业管理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发展与法治进步也被赋予新的含义。2007年8月31日,中国

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该决定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决定》将“物业管理企业”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两个字的变化不仅仅是文字游戏,而是清晰地表明了物业公司的新定位,进而要求物业行业根据新的理念调整管理与服务的模式,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对物业行业提出的新的要求。新的物业管理的定义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

而社区物业管理作为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目前物业管理业务覆盖最广泛的业务类型,也是物业管理中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社区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企业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及管理手段,依法或依合同对其负责社区内的居民、房屋建筑及其配套的设施设备、绿化、交通、治安、环境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整治及服务的过程。社区物业管理使社区内的居民能有优美、方便、舒适、安全、安静的居住环境和条件。

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逐渐形成了相融性的关系。这首先体现在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互为作用与影响。社区是一个社会的缩影,社区管理中既有对物业本身的管理,又有对社区服务实施综合利用的管理,同时还涉及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其次,物业管理离不开社区,必须服从于社区管理,物业管理是社区管理的子系统。物业管理总是依托于特定的社区来开展。再次,培养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区参与意识,也能够为物业管理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但是,现代城市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的相融性关系并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第一主体角色不明确。街道组织作为行政性管理主体,既要充当政府角色,贯彻政策法规,又要承担社区服务工作,变成了全方位的管理者。物业管理公司是经济性服务主体,主要职能是满足社区中个性化、多样化和非组织化的社会生活需求,依合同对业主委员会负责。《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将“物业管理企业”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从法律依据上引导物业管理企业从管理性的主体改变为服务性组织。许多物业服务企业脱胎于原有的物业管理企业,未能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具体现象如街道组织经常指责物业管理公司不听招呼,无视政府权威,不积极赞助公共工程和公益事务,配合支持不够;物业管理公司则多抱怨街道居委会样样插手,事事干涉,摊派多多,索求无度等等。第二职能重叠。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由街道组织承担的职

能约有十二项,其中不少职能与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发生了交叉。第三权力越位。有的街道办事处直接组建各类服务公司,强制高价承接物业公司以外的业务,居委会利用办公用房、违章搭建搞创收,与物业管理规章相抵触,为了追逐利益,造成角色错位、权力越位。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既有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影响和制约,也有现有法律法规的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而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民主和法治意识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1 [2]

相关文章:

- 对零售企业风险管理的思考2008-09-01

- 对我院公选课教学及管理的一点思考2008-09-01

- 冷季型草坪的建植与养护管理2008-09-01

- 长虹:带兵打仗般的“管理”2008-09-01

- 从学生的就业看中国管理阶段2008-09-01

- 浅谈基层实验室管理2008-09-01

- 浅析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管理2008-09-01

- 金乌集团:高利贷背后的管理缺陷2008-09-01

- 用“远教”的手段管理远教2008-09-01

- 将信息技术融入高职学生班级管理2008-09-

操作系统实验-进程控制

实验一、进程控制实验 1.1 实验目的 加深对于进程并发执行概念的理解。实践并发进程的创建和控制方法。观察和体验进程的动态特性。进一步理解进程生命期期间创建、变换、撤销状态变换的过程。掌握进程控制的方法,了解父子进程间的控制和协作关系。练习Linux 系统中进程创建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用的编程和调试技术。 1.2 实验说明 1)与进程创建、执行有关的系统调用说明进程可以通过系统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并和其子进程并发执行.子进程初始的执行映像是父进程的一个复本.子进程可以通过exec()系统调用族装入一个新的执行程序。父进程可以使用wait()或waitpid()系统调用等待子进程的结束并负责收集和清理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fork()系统调用语法: #include pid_t fork(void); fork 成功创建子进程后将返回子进程的进程号,不成功会返回-1. exec 系统调用有一组6 个函数,其中示例实验中引用了execve 系统调用语法: #include int execve(const char *path, const char *argv[], const char * envp[]); path 要装入 的新的执行文件的绝对路径名字符串. argv[] 要传递给新执行程序的完整的命令参数列表(可以为空). envp[] 要传递给新执行程序的完整的环境变量参数列表(可以为空).

Exec 执行成功后将用一个新的程序代替原进程,但进程号不变,它绝不会再返回到调用进程了。如果exec 调用失败,它会返回-1。 wait() 系统调用语法: #include #include pid_t wait(int *status); pid_t waitpid(pid_t pid,int *status,int option); status 用 于保留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pid 可以为以下可能值: -1 等待所有PGID 等于PID 的绝对值的子进程 1 等待所有子进程 0 等待所有PGID 等于调用进程的子进程 >0 等待PID 等于pid 的子进程option 规 定了调用waitpid 进程的行为: WNOHANG 没有子进程时立即返回 WUNTRACED 没有报告状态的进程时返回 wait 和waitpid 执行成功将返回终止的子进程的进程号,不成功返回-1。 getpid()系统调用语法: #include #include pid_t getpid(void); pid_t getppid(void); getpid 返回当前进程的进程号,getppid 返回当前进程父进程的进程号 2)与进程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用说明可以通过信号向一个进程发送消息以控制进程的 行为。信号是由中断或异常事件引发的,如:键盘中断、定时器中断、非法内存引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 专业:行政管理学 类型:在线 姓名:李磊 指导老师:唐贤兴

论文摘要 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和载体,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工作量大,协调任务重,不是单个部门能够牵头推动的,也不是单靠办事处、社区能够完成的。抓好社区建设,事关全区发展全局,事关全区发展长远。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市民生活、提升文明程度、发扬基层民主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社区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基础,社区各项工作都要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在抓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便民、利民、惠民”这个宗旨,积极为群众提供快捷、周到、完善、满意的服务。近几年来,我区按照市委书记对我区社区建设提出“打造精品社区,争创全国一流水平”的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瞄准全国先进,打造精品社区,深入推进我区和谐社区建设,我区积极筹备,在社区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相比较,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不相适应。如何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成为我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就我区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做了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社区建设;社区管理

目录 一、社区建设状况与城市化进程还不相适应 (1) (一)现有的城区管理体制和功能难以承接 (1) (二)人口管理和维护稳定的工作难以到位 (2) (三)行政化的社区运行模式难以落实 (2) (四)现在的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满足 (2) 二、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呼唤社区建设的突破和飞跃 (3) (一)社区建设的内容转向系统化 (3)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对象转向属地化 (4) (三)社区管理行为转向民主化、互动化 (4) (四)社区经济发展运作转向市场化 (4) 三、加强社区建设要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5) (一)转变观念,树立大社区意识 (5) (二)改革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 (5) (三)强化居民自治,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 (5) (四)探索财力体制,建立社区组织财力来源新途径 (6) (五)发展社区服务,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 (7) (六)完善管理办法,建立一支灵活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 (7) 总结 (7) 结束语及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进程管理

实验一进程管理 一、目的 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PCB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信息:进程名(进程ID)、进程优先数、轮转时间片、进程所占用的CPU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可根据实验的不同,PCB结构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增删)。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的某进程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各进程的轮转时间数以及进程需运行的时间片数的初始值均由用户给定。 2、系统资源(r1…r w),共有w类,每类数目为r1…r w。随机产生n进程P i(id,s(j,k),t),0<=i<=n,0<=j<=m,0<=k<=dt为总运行时间,在运行过程中,会随机申请新的资源。 3、每个进程可有三个状态(即就绪状态W、运行状态R、等待或阻塞状态B),并假设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4、编制进程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本程序用该算法对n个进程进行调度,进程每执行一次,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在调度算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即:每执行一次进程,该进程的执行时间片数为已执行了1个单位),这时,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并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系统。 编程语言:C#。 四、实验思路和设计 1、程序流程图

2、主要程序代码 //PCB结构体 struct pcb { public int id; //进程ID public int ra; //所需资源A的数量 public int rb; //所需资源B的数量 public int rc; //所需资源C的数量 public int ntime; //所需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int rtime; //已经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char state; //进程状态,W(等待)、R(运行)、B(阻塞) //public int next; } ArrayList hready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hblock = new ArrayLis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ArrayList p = new ArrayList(); int m, n, r, a,a1, b,b1, c,c1, h = 0, i = 1, time1Inteval;//m为要模拟的进程个数,n为初始化进程个数 //r为可随机产生的进程数(r=m-n) //a,b,c分别为A,B,C三类资源的总量 //i为进城计数,i=1…n //h为运行的时间片次数,time1Inteval为时间片大小(毫秒) //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数组、阻塞数组。 public void input()//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队列、阻塞队列 { m = int.Parse(textBox4.Text); n = int.Parse(textBox5.Text); a = int.Parse(textBox6.Text); b = int.Parse(textBox7.Text); c = int.Parse(textBox8.Text); a1 = a; b1 = b; c1 = c; r = m - n; time1Inteval = int.Parse(textBox9.Text); timer1.Interval = time1Inteval; for (i = 1; i <= n; i++) { pcb jincheng = new pcb(); jincheng.id = i; jincheng.ra = (random.Next(a) + 1); jincheng.rb = (random.Next(b) + 1); jincheng.rc = (random.Next(c) + 1); jincheng.ntime = (random.Next(1, 5)); jincheng.rtime = 0;

浅析档案管理现代化

浅析档案管理现代化 作者:蒋小娟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7年第3期 【摘要】档案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档案管理是对其价值的保障,如何才能提升档案管理 的效率和水平成了档案管理人员的首要问题,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档 案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需求,档案现代化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 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档案管理现代化特点来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档案管理;意义;现代化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其不仅仅加快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升了现代化水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资料信息化、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中档案管 理的关键部分,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多个 档案管理机构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档案事业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按照档案科研、教育发展,将人才培育视为档案管理的基础,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模式来促进档案管理目标的实现。结合 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来加快档案管理模式创新,同时参考借鉴西方的档案管理模式,并且结合我 国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促进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升档案管 理工作效率。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档案管理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现代化是息息 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从某种角度来讲,档案管理现代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的基础之上发展的,只有这些基础条件得以满足之后方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 另外一方面,档案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也是其发展基石,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规 范建设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中,需要强化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从而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步伐。 三、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措施研究 (一)重视基础性档案管理机制的建设。在基础性档案管理机制的建设中,主要可以从以 下两点入手:第一,建立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具有规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要对其进行全面性、整体性决策支持。决策的制定需要结合 行业以及部门的实际状况,做到机制适应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档案管理中要以其整体性效益 为目标,加强各方面的决策制定以及责任落实,从而在实现效益的过程中促进档案管理发展。 第二,强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制定。借助科学的管理规则、业务规范以及技术手段来收集、传递、检索、储存档案信息,并对其标准进行统一规定,根据国家相关性规定,如《CAD电子文件光 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落实档案管理标准。 (二)落实档案管理人本化,为现代化档案管理提供人力保障。在档案管理中,现代化管 理对于知识以及技能方面更加重视,从而落实档案管理人本化,作为一个现代化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了解档案管理、档案分类知识,而且还需要对历史知识、文件保存等方面知识进行 了解,从而强化档案管理服务水平。随着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比如微机管理、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模式及策略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体系的模式及策略

————————————————————————————————作者:————————————————————————————————日期: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企业管 理论文 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 舒小兰雷菊华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重庆402160) 摘要:在城市化高速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危机是不可能绝对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危机的发生,通过对危机的管理、控制和化解,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外成熟的城市危机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的水平,本文浅析了完善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危机管理的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城市化;危机管理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232-01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舒小兰(1984-)四川泸州人,管理学硕士,讲师,从事公共行政管理策略研究。雷菊华(1980-)湖南武冈人,电子工程学士,讲师。 一、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过快的城市化速度,将带来城市公共安全很多方面的问题。城市化的进程必须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中国社会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的到来。城市越大,风险越大,很多安全问题的爆发使城市政府无能为力,措手不及。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控制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确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有序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期末试卷 姓名 一、选择题(15*2分=30分) 1、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A ) A.作业控制块B.进程控制块C.文件控制块D.程序控制块 2、并发进程之间(D) A.彼此无关 B.必须同步 C.必须互斥 D.可能需要同步或互斥 3 A 4 ?A 5、(D A 6 A 7 A. 8 A. C. 9、设有。 A.2 10 A. 11 A 12、() A C 13 A 14、(B A.固定分区 B.分段 C.分页 D.可变分区 15、在进程管理中,当()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 二、填空题(20*1分=20分) 1、在单用户环境下,用户独占全机,此时程序的执行具有_封闭性______和_可再现性_。 2、对于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操作时信号量-1_;当其值为__<0__时,进程应阻塞。在执行V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_信号量+1_; 当其值为__<=0__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进程。 3、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分别是、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分别是__运行______,_就绪_和__阻塞(等待)__。 4、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各道程序,宏观上它们是_并行__运行,微观上是_串行_运行。 5、在单CPU系统中有(n>1)个进程,在任一时刻处于就绪的进程最多是__n-1__个,最少是___0____个。

6、分区管理方案不能实现虚存的原因是_作业地址空间不能大于存储空间_。 7、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是将作业分_段__,__段_____内分___页____。分配以__页_____为单位。在不考虑使用联想存储器快表 的情况下,每条访问内存的指令需要____3___访问内存。其中第_2___次是查作业的页表。 三、简答题(4*5分=20分) (2) ????????????进程A???????????????????????????????进程B ???????????...??????????????????????????????????... ????????P(mutex);????????????????????????????P(mutex);

浅析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

浅析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组织其他工作。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首先概述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构成,进而档案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完善措施。 标签:档案管理;现代化;内容;问题;完善措施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一)档案管理资源的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档案管理资源的信息化发展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基础实践。该项内容的信息化主要体现为在档案资源及档案管理程序方面,借助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电子化渠道传输与保存,确保档案资源能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得到最为有效的协调使用与完备开发。在这一基础上,档案管理资源也能够最大程度上在组织内部及外部实现科学共享,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二)档案保护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新型存储介质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持续涌现,发展出了一些新型的承载档案信息的载体,较有代表性的如机读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等,都是科技化发展的结果,较之原有的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这些针对信息的记录和存储方式更加方便、全面和高效。所以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应用。因为新型的载体档案在使用方式以及存储方面都和传统的档案信息的存储介质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所以,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着重加强针对新型载体的档案存储及管理的方式进行高效的研究,以便于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档案管理的工作。 (三)档案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发展 通常来说,档案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主要涉及如下几点:一是档案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发展,也即组织有必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对当前较为流行的档案管理方式加以学习与培训,并进一步结合自身需求而实现有针对性的应用。二是充分利用先进化的档案管理技术,组织有必要持续地将档案管理先进设施与技术引入到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终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全面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标准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当前的组织实践中,松散的管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江南大学网络学院毕业论文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加强 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指导老师:贺慰 作者:濮军锁 二O一一年一月

摘要: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中村与现代化发展制约问题展开详细论述,首先提出了城中村的概念和本质特征,分析了城中村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并从实现城市物质形态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改善城市环境和社会治安、盘活城市资产,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使城市资产升值等多个方面就改造城中村的意义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结合目前一些地方城中村改造的做法和经验,着重提出应从村民市民化、组织城市化、经济公司化、房屋建筑城市化、社会结构和管理现代化五个方面进行改造,使城中村更好地融入到城市整体中去,以实现城中村彻底地城市化。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管理 正文: 在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中村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繁华的都市里,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边,不时地兀立着一个个布局凌乱、拥挤不堪的建筑群落,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外观,也影响了城市管理。城中村里环境脏乱、市政设施不配套、治安混乱,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构成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障碍。有人说它是“毒瘤”,有人形容它是定时炸弹,也有人认为它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最后的港湾和堡垒。 一、城中村的产生 城中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事物?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区内未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原农村社区,是在急剧的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包括土地、房屋等要素)、人员和社会关系等就地保留下来,没有有机参与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仍然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初级关系(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不是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和契约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 城中村不仅是一种房屋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城中村存在的根源是城市化没有瓦解原农村社区的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只要原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没有瓦解,城中村就仍然可能是城中村。目前,对城中村的概念,还存在种种不一致的认识。有的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原农村区域形成的杂乱无序的建筑群落;有的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区内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有的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等等。这些概念都只是从一个角度揭示城中村的特征,没有全面地揭示城中村作为一种居住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也导致了城中村改造实践上的片面性。 城中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角度讲,土地集体所有制、宅基地政策是形成城中村的重要制度条件,土地集体所有和宅基地政策,把村民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基于土地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分化瓦解,这与土地私有国家形成了显著区别。从社会角度讲,中国农村宗族和地缘观念很强,安土重迁,这种居住观念构成了城中村存续的社会心理条件;同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增殖,外来人口急增,使得私房出租成为一个利益丰厚的产业,这是城中村得以发展的社会条件。从政府方面讲,主要是:①认识不足,缺乏及时的规划和调控。政府对城中村的发生、发展后果估计不足,没有及时拿出有效的规划、改造措施,最后积重难返。②重新安置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巨大。迅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原农村居民主动迎接城市化,并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化形成的级差地租,使得安置的成本十分高昂,政府一时无力负担,于是采取回避态度,任其发展。③无法解决农民城市化的善后问题,如重新安排就业,解决其社会保障和生活来源等。 但是,城中村也并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如果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采取了及时和适当的政策措施,城中村的产生也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上海浦东、海南洋浦等一些地方,在城市化进程中采取了一次性征地、统一安置等办法,就成功地避免了一些城中村的产生。 二、城中村改造的意义和必要性 城中村的存在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 (一)这是实现城市物质形态现代化的需要。从城市规划来讲,城中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物质形态空间规划的科学性、阶段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特别是在总体规划完成以后进入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地块的城市设计时尤其明显。另外,这些地区功能定位的模糊、土地使用性质的混乱、建筑物布局的随意

浅析现代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浅析现代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为了适应全球化、经济化工作的需要,进行电子档案管理形式的更新是必要的,这也适应了当下信息化、网络化等的工作需要。随着计算机体系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电子档案管理方式不断得到更新,这体现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电子档案。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是当下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时代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进行电子档案特点的有效认识,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真研究,推动当下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 标签:信息时代;电子档案;管理;电子化;应用特点;应用模式 1 电子档案特点及其优势的分析 伴随着国际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的电子信息体系越来越完善,电子计算的应用是非常普及,是当下办公的重要手段。在当下这个科技发展时代,电子计算机及其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更有利于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子档案的产生。广义上来说,电子档案就是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具备一定价值的信息记录资料。这里面涉及到不同形式的电子档案形成、存储及其管理形式,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技术模式,新型的档案管理具备更大的挑战,这需要档案工作人员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提升电子档案的整体管理效益。 根据对当下电子档案管理形式的分析,其文件记录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其整体的变化性比较大。一般来说,档案管理工作都是需要由档案人员进行操作的,其整体工作效率比较低,这是因为其受到了传统档案归档方法的克制。比如较为落后的查阅检索形式,这就难以进行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这就需要进行一种新型的档案管理形式的应用,比如进行电子档案形式的应用,利用计算机的方法将这些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起来,积极做好相关的存储及其归档工作,从而提升其整体应用效益。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具备非常大的优越性,比如电子档案信息的非直读性特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电子档案通过数字编码形式的应用,将这些内容进行载体的记录。为了更好的进行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做好相关的压缩边及其加密技术处理工作,保证其内部内容的充分解压及其解密,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进行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落实好元数据及其信息背景的分析。这是因为电子档案的元数据必须进行文件信息的依附,否则就无法进行电子文件原貌的恢复。电子档案的应用前提是电子文件,其一系列的传送,需要进行网络操作,这就需要进行文件背景信息的分析,更有效的进行档案的隐患控制,从而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通过对电子档案的分析,更有利于进行电子档案的优越性的分析,电子档案

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城中村中消防问题调研报告 ——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摘要:“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这里聚集着大量村民、流动人口众多,这种特殊的社会状态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及隐患,严重影响当地村民以及常住人口的生存状况,经济发展。其中,城中村的消防问题尤为突出,频繁发生的火灾事故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消防安全呼声不断。本次调研将以调查问卷和采访相关人士的方法,深入城中村当地,主要从当地建筑情况,建筑物用途,消防硬件设施,消防通道以及当地人员的消防意识进行了解,调查问题的成因,调查队员深入城中村当地环境调查消防设备分布,并利用所得数据客观分析问题,一部分得出是建筑物过度密集,电线线路复杂错乱,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等是消防问题的根源,另一部分得出城中村消防安全设备足够完善,定期作消防宣传,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城中村火灾发生次数逐渐减少。在本调研的最后更向相关部门提出适当的建议,从健全消防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当地人民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适当在城中村里加强消防和保险的合作,并定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工作和落实消防整改措施等,务求使得严峻的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改善当地人民生存生活环境。 关键词:广州城中村消防安全建议

一、导言 (一)研究意义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社会安全、消防方面来看,城中村的发展严得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进一步腾飞。而消防安全作为整个国家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中村”火灾是广州市当前火灾的主要类型,频频发生的“城中村”火灾伤亡事故,表明广州市“城中村”消防安全整治刻不容缓,据统计,广州市“城中村”共有130多个,村内居住人口约120万人,建筑密集拥挤,消防设施缺乏,消防隐患严重,抗御火灾整体能力薄弱,2008年广州市发生火灾1211起,其中发生在城中村内各类场所火灾451起,城中村发生的火灾数量占全市已发火灾总量的40%以上。接连不断的“城中村”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影响安全和稳定。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对城中村的消防方面进行调研,从实际情况入手,找出火灾频发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让人们在更安全、和谐的环境生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本次调研初期,小组成员先进行相关文献搜索,了解以往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讯,再次确定本次调研的重点,使得我们的调研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减少做相同的工作,尽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出更深层次的结论; 2.观察法 本小组成员到广州市海珠区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当地的地理位置、留意当地建筑的使用情况,通道楼宽等设置、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情况、村内电线设置布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减少调研所得结果的主观性; 3.问卷法 本小组在上冲村各个路段向路人和店铺店员派发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派发问卷时注意调查对象尽量覆盖各种职业范围和各个年龄层段,而且尽量引渡填写

最新第二章-操作系统进程(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进程管理 1.操作系统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全部 (1) 进行管理,以方便用户、提高计算机使 用效率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 (2) 管 理和设备管理等。Windows和Unix是最常用的两类操作系统。前者是一个具有图形界面的 窗口式的 (3) 系统软件,后者是一个基本上采用 (4) 语言编制而成的 的系统软件。在 (5) 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信息 并作出响应。 供选答案: (1): A. 应用软件 B. 系统软硬件 C. 资源 D. 设备 (2): A. 数据 B. 作业 C. 中断 D. I/O (3): A. 分时 B. 多任务 C. 多用户 D. 实时 (4): A. PASCAL B. 宏 C. 汇编 D. C (5): A. 网络 B. 分时 C. 批处理 D. 实时 答案:CBBDD 2.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的 (1) 系统软件,是 (2) 的接口。 在处理机管理中,进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程序块、 (3) 和数据块三部 分组成,它有3种基本状态,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 (4) 。 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允许程序直接访问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它通常使用 (5) 作为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供选答案: (1): A. 输入和输出 B. 键盘操作 C. 管理和控制 D. 汇编和执行 (2): A. 软件和硬件 B. 主机和外设 C. 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 D. 用户和计算机 (3): A. 进程控制块 B. 作业控制块 C. 文件控制块 D. 设备控制块 (4): A. 运行态转换为就绪态 B. 就绪态转换为运行态 C. 运行态转换为等待态 D. 等待态转换为运行态 (5): A. 软盘 B. 硬盘 C. CDROM D. 寄存器 答案:CDADB 3.在计算机系统中,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这种方法称为 D。 A. Spodling技术 B. 虚拟存储技术 C. 缓冲技术 D.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 4.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A. 高吞吐率 B. 充分利用内存 C. 快速响应 D. 减少系统开销 5.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 D。

操作系统复习-进程管理

2.1 进程与线程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错,程序是指令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错) 在单CPU的系统中,任意时刻都有一个进程处于运行状态(错,可以空转) 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阻塞(错!等待CPU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进程获得CPU运行是通过调度得到的(对) 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对) 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位(对)进程是PCB结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对) 撤销父进程时,应同时撤销子进程(错!进程撤销可采用两种策略,一种是只撤销指定进程,另一种是撤销指定进程和其子孙进程) 线程的切换,可能会引起进程的切换(对) 引入线程后,处理机只在线程中切换(错!!) 线程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错,这句话的成立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线程的引入增加了程序执行的时空开销(错,应为减少) 一个进程一定包含多个线程(错) 一个进程创建的若干线程共享该进程的程序段和数据段,但是它们有各自的运行栈区(对)中断是进程切换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对) 进程的基本特点: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性。 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进程为基本单位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是进程,CPU分配的基本单位是线程。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从运行状态到就绪状态是由于时间片用完或出现了比现在进程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调度程序决定) 从就绪状态到运行状态是调度程序决定的 从阻塞状态到就绪状态是协作程序决定的 从运行状态到阻塞状态是进程自身决定的(只有这个是主动的) 对进程的管理和控制使用原语。(原语包括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唤醒原语等)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进程变为就绪状态(该进程可能重新占用CPU)。(唤醒原语的功能是将被被唤醒进程从阻塞队列中移到就绪队列中) 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进程调度主要负责选一个进程占有CPU。 建立多线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CPU的利用率。 进程调度的方式有抢占式,非抢占式两种。 (?)以下 C 不会引起进程创建。A.用户登录 B.作业调度 C.设备分配 D.应用请求 进程与程序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没有程序就没有进程 区别: 1.进程是程序的执行,所以进程属于动态概念,程序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是静态的概念 2.进程的存在是暂时的,程序的存在是永久的(相对而言)

目前我国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常见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_朱冬冬

工作探索 2014年第02期 1 当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各种灾害事故与日俱增,并呈现多发性、复杂化、自发性的特点,存在涉及面广、危害性大、恶性循环的后果,社会舆论强烈,给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而与之相配套的消防规划薄弱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通过前瞻性、权威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消防规划,指导城市消防建设,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和灭火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预防控制火灾,保障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 目前消防规划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在火灾防控、队伍软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总体上讲,当前城市公共消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1)城市消防设施(城市消防站、装备及其他消防设施)相对滞后;(2)消防重点单位、易燃易爆设施布局零散;(3)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消防设备相对滞后,消防指挥体系急需更新;(4)消防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和调控;(5)拟建消防设施以及新区建设中用地尚未明确,无法有效保证建设需求;(6)消防建设资金与实际需求有较大缺口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消防站数量不足,消防设施布局不均衡、不合理 当前中国城市消防站数量与规范要求差距甚远,多数消防站布局于老城区,新区内消防设施缺乏。由于数量不足,不少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过大,特别是部分新区消防站,责任区面积远远超过《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规定的4—7平方千米的覆盖面积要求,消防人员从接警到达到事故现场的时间也超过规定的5分钟要求,不能有效保障责任区消防安全。此外,部分消防设施布局不合理,一些消防站布置于交通拥堵的闹市区,不利于平时训练,且交通出警便捷性受到影响;还有一些消防站布置于责任区边缘,无法快速有效完成救援。 1.2 消防站规模偏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及训练需求由于建设年代较早、资金投入不足、用地扩张受限等制约条件,老城区大部分消防站在用地面积以及建筑面积上均与新《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要求差距较远,大部分消防站缺乏标准的训练场地和设施。一些消防队伍需要通过外围道路进行训练,部分营房无法满足消防车辆及装备的停放,影响正常训练及出警。 1.3 消防设施建设迟缓,影响整体消防格局 由于不少政府对城市消防缺乏长远认识,以项目带动城市发展,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将城市消防设施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特别是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的后期。同时资金不足、审批手续繁琐、规划调整频繁等,也影响着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进度。由于规划消防站未投入使用,遇到火灾或其它灾害,仍需要调用已建消防设施,使该部分设施负担加大。 1.4 消防装备落后,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消防救援需求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年久失修,个人防护装备落后。特种消防车辆装备,如云梯车、曲臂车等数量不足、质量较差,无法适应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灭火和救援需要,直接影响灭火战斗力。 另一方面,标配的消防设施装备及人员无法满足日益复杂多样的消防需求。大部分消防站按照普通规范要求进行消防装备及人员配备,而忽视了日益多样的消防问题。例如:(1)不少地区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较多,而配备的大部分消防登高车辆有效登高作业高度仅为50米,50米以上建筑火灾需要依靠人力负水袋进行抢险。(2)不少大城市负责地铁抢险救援的消防站,缺少配备高标准的路轨两用消防车等用于狭长、密闭地下空间抢险救援的特殊器材;(3)一些辖区内有大量水域的消防站,缺少配备冲锋舟、橡皮艇、水上救生绳等用于水上抢险救援的特殊器材;(4)负责高速公路抢险救援的消防站,缺少配备交通拥堵时能够快速到达展开救援的高架桥救援摩托车等特殊器材;(5)一些辖区内有大量城中村、旧城棚户区或者历史文物古迹的消防站,缺少配备摩托车、人力手抬泵等小而灵活的特殊消防装备,应对该区域建筑密集、通道不畅、水源不足等问题;(6)一些辖区内存在生产存储经营易燃易爆物品、化学危险品场所的消防站,缺少配备针对处置这部分原料和产品爆炸、泄露等事故的特殊消防装备。此外,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高空救援等特殊领域因缺乏特殊装备,消防问题也日益突出。 1.5 消防设施结构建设不完整,影响消防作战能力 目前中国城市消防设施建设以一般消防站(特勤站、普通消防站)、消防水源及消防装备为主,部分城市忽视消防指挥中心、战勤保障基地、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消防修理厂等其它指挥、辅助消防救援设施以及针对大区域水面、地铁沿线、高层聚集区等特殊领域的专业消防站的建设。消防设施结构不完善,普通消防站需要承担大量普通灭火救援以外,诸如消防指挥调度、物资储备、人员培训、车辆维修等消防工作,影响救援进度以及作战能力。 1.6 消防供水、通信、通道系统不完善,影响消防安全体系当前消防供水难以满足需求,城市主要道路沿线消火栓缺乏,损坏严重,部分河道取水不便,导致消防水源难以保证。 消防通信存在接触警系统操作繁琐、数据资源少、关联性差、准确性低、网络速率慢等问题,无法形成统一应急联动指挥网络,满足多媒体调度指挥的需要。目前消防道路系统不完善,老城区交通堵塞严重,消防车进不去或进去出不来的现象时有发生,消防通道不适应快速到达、及时灭火需要。 2 合理编制城市消防设施规划策略 实施城市消防规划最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新时期的城市消防规划,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消防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导及约束作用。针对目前城市消防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应加强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方面设计,形成完整、系统并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消防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强消防知识宣传与普及,加快消防设施及队伍建设,加大消防建设资金投入,强化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消防责任。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的消防装备建设,充裕的资金及人员投入,坚实的法律保障等,实现公共消防安全环境的稳步提升。主要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2.1 运用新技术,科学、合理布局城市消防站 目前我国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常见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朱冬冬 (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人口的急速增长,城市规模日益扩张。在老城的更新和新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消防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城市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针对我国城市消防规划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编制消防规划的策略以及执行保障等相关机制。 关键词:消防规划;现状与问题分析;改善策略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4-03-25 12:3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45373446.html,/kcms/detail/53.1185.TU.20140325.1230.001.html

操作系统实验二(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 实验题目: (1)进程的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2)进程的控制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在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3)编制一段程序,使其实现进程的软中断通信。要求: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 )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调用系统调用kill( )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Child process 1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 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在上面的程序中增加语句signal(SIGINT, SIG_IGN)和signal(SIGQUIT, SIG_IGN),观察执行结果,并分析原因。 (4)进程的管道通信编制一段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使用系统调用pipe( )建立一条管道线;两个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各写一句话:Child 1 is sending a message! Child 2 is sending a message! 而父进程则从管道中读出来自于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要求父进程先接收子进程P1发来的消息,然后再接收子进程P2发来的消息。 实验源程序及报告: (1)、进程的创建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pid1,pid2; /*fork first child process*/ if ( ( pid1=fork() ) < 0 ) { printf( "ProcessCreate Failed!"); exit(-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