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11林建宁(CFDA南方所)—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

2013.11林建宁(CFDA南方所)—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

2013.11林建宁(CFDA南方所)—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
2013.11林建宁(CFDA南方所)—2014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

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制药工业现状 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主要由13亿人口治病医疗、保险康复、生育等必须的医药消费所带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八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年平均增长率为22%,九五期间仍保持年平均增长率17%的发展速度。医药产业规模在2001年总值为2770亿元人民币,占大陆GDP的2.9%;2002年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2%左右,增幅达18.8%,高于全球医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13%。 药品市场的销售总额2001年达到了1260亿元,1990~2001年间更是保持了年均21.7%的增长速度,后面的几年增长速度会更快。 就医药细分行业的增长率而言,高于医药产业平均水准的是制药机械(28%)、化学制剂(21%);低于平均的是中药(16%)、生物制药(16%)、卫生材料(15%)、及医疗器械(12%)。 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我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

得到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 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另外,我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断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能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我国还可以生产包括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臵、磁共振装臵等在内的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可以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的制药机械产品。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 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币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币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品和生物制品所占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场研究分析报告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分析 谋程 心脑血管疾病是所有疾病类别中最重要的一个疾病类别,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市场规模是中国药品市场仅前言:亿元的重磅炸弹品种最多的领域,也是涉及国内药品生产5次于抗感染药的一个药物类别,是产生单品销售额超过企业最多的一个领域。本文将从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总体规模变化、重点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类别发展变化以及重点产品主要生产厂家份额等角度对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市场进行分析。 一、流行病学分析 1、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分析且随着人们心脑血管疾病在所有的疾病类别中,是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疾病类型,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表现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常常被人们形容为“人类健康的第一,可见,这一类型的疾病对于人类健康影响的范围之广。一项由中美科学家联合完成的覆盖全杀手”年,随访率达到年历时10169871名,研究时间跨度从1991~200017国个省市的40岁以上成年人%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我国人民主要死亡原因,其中男性前五94.3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传染病;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炎和流感以及传染性疾病。年在我国循环系统疾病的患病率2003根据2003年中国卫生部《国家卫生服务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的患病率约为4.6‰,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26.4‰,脑血管患病率约为6.6‰合计约为50。(见图1) 图1 2003年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单位:‰)6050403020100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循环系统疾病4.626.46.65003年患病率 、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分析2亿人口计算,我国循环系统疾病患病总人数约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China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formation Center 一、基本情况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医药工业系统中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信息中心。最初,信息中心隶属于国家化工部,此后经一系列的政府部门名称变更或职能调整,2010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旨在为中国医药行业建立一个权威专业且颇具特色的信息交流和对外传播平台。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练与沉积,中心积累了庞大的信息资源,拥有了广泛的医药数据,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医药信息研究、咨询、服务的医药信息咨询企业。信息中心面向全国的生物医药领域专业信息增值服务业已形成独特品牌。在长期的信息增值服务工作中,建立起了全国性的医药信息网络,与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以及全国2000多个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医药行业构建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平台,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规划和政策制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研究和建议;为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承担起行业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为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项目履行,提供医药信息全方位的支持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信息平台 (1)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

报道全球医药界最新的研发成果、市场动向和经营理念,提供及时、准确和权威的新名词,同时也是医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和商贸活动的网络平台。 (2)中国医药工业统计网 中国医药统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48358901.html,)是国家统计局批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主管的全国医药行业统计统一网上直报系统,是《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数据来源。统计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药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药专用设备8个子行业的医药企业。统计内容包括医药企业生产、销售、经营方面各项经济指标以及产品的生产、出口、销售数据。中国医药统计网作为宏观调控、战略决策和运行指导以及实时动态的医药行业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报告的权威数据支持和参考。 (3)医药综合数据库(Pharmaceutical Datebase,简称PDB) 为企业产品研发、市场策划、并购等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信息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更新率更快、应用最方便的医药行业数据库,填补了国内综合性医药数据库的空白。 (4)《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x Analysis System, RAS) 以临床一线医生的处方为信息载体和研究对象,充分发挥本中心的信息技术优势,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级医院处方用药的现状,从而为医院临床用药管理和临床药学研究、企业产品决策和市场把握、卫生行政部门法规政策的制定,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分析

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分析 中国医药零售市场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医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医药商业相应发展较快,2007 年全国医药市场销售总额达到4026 亿元,比2006 年3360 亿元增长19.82%,创历年新高。 纵向来看,药品从制药厂家经过医药流通的各环节流向医药终端,并提供给患者。人们将医药终端分为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3 类。第一终端指医院;第二终端指各种药店;第三终端则包括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等。第三终端也属于医疗机构,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普药为主。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中,第三终端将成为金字塔的最底层,也是覆盖面最广泛的一层。作为医疗服务的第一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 从药厂到终端,医药商业公司的作用不可替代。制药企业难以自己组织庞大的销售团队到全国范围的药品终端去推销药品,同时医院、药店、第三终端也不可能独立完成成千上万个品种的药品采购。 横向分析,我国医药商业内的企业可以分成5 大类:

从2007 年全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名单统计,2007 年全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2734 亿,占同期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的67.91%;2007 年全国医药商业毛利率7.89%,费用率6.48%,利润率1.21%;前20 家企业销售总额达到1704.56 亿元,占全国销售总额的42.33%;前20 家企业的利润占医药商业利润总和69.17%;市场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显著提高。政府政策的变革有利于零售药店的发展 ·零售药店获取大量市场份额 ·零散形产业需要整合 ·连锁药店大量增加

中国十大药企

中国十大药企 1、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盈天医药6家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5%,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4%。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超2400亿人民币,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2014年排名357位。 中国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0年,中 国医药集团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2、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2014年 营业收入924亿元,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

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排名62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 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目前上药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 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员工近3万人,注册资本31.58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营销网络最健全的医药企业,并跻身中国企业五百强,是中国2010年上海 世博会医药全球合作伙伴。上海医药的分销网络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重点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五百强企业,2014年,广州医药实现销售335.3亿元,同比增长16.24%。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现有员工1700多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及植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医药制剂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R﹠D)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P﹠M) ,而且在医药商贸物流、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广州医药拥有21家分子公司,除广东外还分布于湖南、福建、陕西、四川、湖北等地。旗下王老吉药业于2005年2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经济因素

我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经济因素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会影响医药制造业的上游行业,进而通过影响成本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粮食、化工原料、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的价格波动会传导到医药业。2006 年以来,中药材原料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对中成药这个细分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压力,导致中成药的效益增长远落后于产值的增长。 2011-2016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行业领先企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医药制造业作为传统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将“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 年开始,我国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其中医保覆盖范围扩大、药品定价改革等条目又一次将医药制造业推到了风口浪尖。通过对影响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做出分析,以便对该行业做出比较清楚的判断。 一、人口因素 (一)人口结构从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人口老龄化是医药行业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008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比2000 年增长了24%,占全国总人口的8.3%。并且在过去的8 年之中,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比例是持续上升的。人口结构老龄化不仅有利于针对老年疾病的药物产销量的增长,而且随着时下健康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保健药品也顺势兴起,市场的细分也将为医药制造企业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二)人类疾病谱中非传染性疾病比重人类疾病谱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比重增加,这些疾病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给药,而且治疗难度较大,对药物的要求较高。2000 到2008 年,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呈显著上升趋势,从49.17% 增加到的61.23%,上升了12 个百分点。 二、经济因素

医药行业市场概况与划分

第一篇市场格局篇

第一篇市场格局篇 本篇是针对目前感冒药的市场总体格局,特别是口服液类感冒药的市场格局进行阐述,从而为进一步讨论品牌特征、消费者特征、消费者习惯和媒体习惯前,对市场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识。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了感冒药的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的覆盖率状况、以及市场划分情况等。 本篇的主要架构如下: ?第一章感冒药市场概况 ·市场状况 ·竞争状况 ?第二章香雪的覆盖率状况 ·产品铺货率 ·新包装到达率 ?第三章香雪的销售比例 ·医院和药店的销售比例 ·城市和乡村的销售比例 ?第四章市场划分情况

第一章感冒药市场概况 一、市场状况 1、感冒药品市场潜力巨大 感冒类药品是我国非处方药(OTC)的重要组成部分。而OTC药品是药品行业中增长迅速且潜力巨大的品种。据相关资料显示:1990年,我国的OTC 药品销售总额是19.1亿元,1994年大约为77.16亿元,1996年达到了99.32亿元,1999年增长到了178亿元,2001年更是超过了200亿元。有关专家预计,在未来五年内,OTC类药品还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可望达到600亿元,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OTC销售市场之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感冒类药品大约占有OTC市场20%左右的销售比例,仅次于保健类药品(大约占OTC30%)。而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城镇居民常用药消费调查,感冒药居首位,有85%的服用率,其次的润喉药、止咳药,分别有55%和48%的服用率,这三类药品实际上均属于感冒和呼吸道用药,感冒药已经城镇居民的首位常用药品。 据权威部门估计,目前我国感冒药品的市场容量大约是30—50亿元。但事实上,感冒药品的潜在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若这一潜在市场得以实现的话,感冒药市场容量将远远不止30-50亿元。国家统计部门的相关资料显示,全国约75%的人每年至少患一次感冒,这意味着每年全国大约有10亿人左右至少需要服用一次感冒药物,按照每次平均用药10—20元来计算,则意味着国内感冒药的潜在市场空间有100—200亿元。以上估算尚未考虑重复服用的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利润分析

中国医药行业规模利润分析 (一)行业销售规模 2015年1-12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25537.100亿元,同比增长9.48%,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0.79%)。2015年行业销售增长速度较慢。 2016年1-11月,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25068.700亿元,同比增长9.89%,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增长3.63%)。2016年1-11月行业销售增长速度较慢。 图表2012-2016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 注:工业财务状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范围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增长率的计算依据是当年样本企业与上年的比较,而每年的样本企业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起点标准的提高,2011年标本企业数量将比2010年有所减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2012-2015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四年间平均增长速度为15.05%,高于工业四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7.51%),表明行业前四年(2012-2015年)总体增长速度较快。这也说明医药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在所有工业行业中处于前列,是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从前四年(2012-2015年)销售增长幅度变化来看,行业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2013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比2012年下降1.79个百分点,2014年销售收入增幅比2013年下降5.05个百分点,2015年增幅比上年下降3.46个百分点。 图表2012-2015年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趋势图

医药营销论文论文

当代中药营销术 学生姓名刘琼 班级医药营销30802班专业名称医药营销 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赵璇 提交日期 2010年12月25日答辩日期 2010年12月27日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 12 月

目录 摘要 (2) 绪论 (3) 第一章我国中药营销的发展现状 (4) 第一节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4) 第二节对中医药发展的几点认识 (5) 第二章中药的发展战略 (6) 第一节药品生产企业对中药的营销策略 (6) 第二节中间商(批发商)对中药的营销策略 (7) 第三节零售商(药店)对中药的营销策略 (8) 第三章当代中药的健康发展 (9) 第一节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9) 第二节现代中药的创新营销 (11) 第三节中药发展的国际化 (12) 第四章结论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当代中药营销术 摘要 “医药行业正步入黄金十年”,这一观点由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提出后受到了业内主流企业的热烈响应。在新医改推动的医药市场全面扩容和国家对中医药越来越重视的大前提下,中医药也将享受到黄金十年带来的高速发展。 本文从国内市场的实际出发,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药事管理法规等相关理论法规,采用了归纳法和逻辑思维的等方法,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文献阅读总结以及结合所在公司的中药营销战略和渠道对我国当前的中药营销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主要内容一是综合叙述我国中药营销的发展现状,对中药进行最直观的利弊分析,针对中药的这两种情况,总结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二是探讨中药的发展战略,即药品生产企业、中间商(批发商)、零售商(药店)分别对中药的营销策略,生产企业要讲究制作工艺的精细,有效成分的提取并且要在产品、定价、渠道、促销方面下足功夫;批发商也要在前面那四方面下功夫的基础上,要对下游客户的开发和服务的多样性进行研究;零售企业要加大中药的宣传力度,引起品牌效应。三是研究当代中药的健康发展即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现代中药的创新营销和中药发展的国际化策略。最后是对整篇论文的一个概括性总结。 关键词:中药营销,中药发展,中药现代化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 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 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 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 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 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 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 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 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 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标准 质量是药品的生命,质量无法保证的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要想做好药店里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这三个标准是其他工作的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1.购进验收标准。连锁药店的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是接受总部的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 和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 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的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 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的质量保证协议。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的单位一般资信较差,门店不应与这样的单位发生业务。 验收药品时,须逐批对照实货进行外观性状检查,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内容进行检查,发现外观异常者,不能验收入店。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用药市场分析公司网站方案书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 用药市场分析公司 网站方案书 1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用药市场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对称性的多关节炎,以双手、腕、肘、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常见。类风湿关节炎可重复发作,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疾病,分布于所有种族 和民族,患病率为0.4%?1.0%,患病率有黑种人高于白种人、欧美人高于日本人的倾向。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发生在任何年龄,可是随着年龄增大,其患病率也随之增高,高发年龄为40?60 岁。性别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有很大关系,资料显示,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 3 倍。 中国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统计一直没有全国性的确切数据,只有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数据。据1994 年第15 届国际关节炎与自身免疫病会议报道, 中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 0.3% 。 三大类药瓜分市场根据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在中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三大类药物中,非甾体抗炎药一直是类风湿治疗 药物的主要用药类别(图1)。 3

関1、孔应年全园奠风邊治疗药物饕杲怖坯柠諏比较 中咸药非留悻抗炎药 同时慢作用药物和中成药的市场份额近两年均有所增长,说明这 两类药物的使用范围正在扩大。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具有慢性、长期、难彻底根治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不少患病多年的老患者经过自身的用药经验和医生的处方,而自行转向零售市场购药。经过SFDA南方所调查数据显示,医院市场和零售市场的药品使用格局有所差异(图2、3)。医院市场中非甾体抗炎药占有的市场份额 最高,其次是慢作用药,最后为中成药。而零售市场中也是非甾体抗炎药所占的市场份额最高,其次是中成药,最后是慢作用药。 齟乙20乍年全园医贡箕风碾抬疗药糊誤别市场份前比较 35. 图呱如兀年全园零售类凤湿治疗药牧啖别市场份额比较 中成药 29 S5% 慢世用药 ig.g 瓯 慢作用药 3G.B0% 中咸葯 昶?弟驚非蛰体抗茨药 慢作用药 50.23^ 4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3.1 中国医药行业的经济环境分析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2010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7886 亿元,同比增长 22.0%,比上年同期加快 6.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53165 亿元,增长 22.7%;县及县以下零售额 24721 亿元,增长 20.6%。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CPI 涨幅继续放缓,PPI 涨幅出现回落 2010 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7.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2.9 个百分点,但比上半年回落 0.9 个百分点。9 月份,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2.6%,其中,西药价格上涨 1.3%,中成药价格上涨 4.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 0.1%。居民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导致医药行业价格涨幅有限。 2010 年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 6.9%(9 月份上涨 5.3%),涨幅比上年同期高3.7 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8.3%(9 月份上涨 9.1%,涨幅比上月回落 1.0 个百分点),涨幅比上年同期高 5.6 个百分点。 (3)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2010 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848 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70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04 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865 元,同比增长 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3971 元,增长 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3.2 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医药业在近几年来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医药分家、药品降价、药价放开、处方药、连锁经营、医疗保险制度、新的《药品管理法》及《药品

国内医药10强外企

上海罗氏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是罗氏与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合资企业,创建于1994年,是比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制药合资企业。上海罗氏除在OTC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外,在医院处方药市场上也显示出强劲的竞争力。 上海罗氏在抗肿瘤(免疫调节剂)领域、抗感染领域和消化系统疾病如治疗肥胖症等领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2006年在医院市场销售的30多个产品中,前10位产品的销售比重达到91%,其中霉酚酸酯(商品名:骁悉,免疫抑制剂)销售占了27.3%,其它品种依次为卡培他滨(16.92%)、头孢曲松(16.63%)、利妥昔单抗(8.81%)、α-骨化三醇(5.4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5.28%)、倍他依泊汀(2.74%)、卡维地洛(2.72%)、左旋多巴/苄丝肼(2.62%)和曲妥珠单抗(2.56%)。 大连辉瑞 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于1989年建立,是美国辉瑞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化生产基地。 大连辉瑞在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糖尿病用药领域和皮肤生殖健康用药领域等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2006年在医院市场销售的20多个产品中,前10位产品的销售比重达到95.76%,其中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高血压用药)、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商品名:舒普深,抗感染用药)和氟康唑(商品名:大扶康,抗真菌用药)3个品种成为公司在医院市场上销售的支柱型产品,占公司的销售比重分别达到了24.16%、20.74%和17.19%,其它品种依次为阿托伐他汀(10.68%)、阿奇霉素(8.09%)、格列吡嗪(4.44%)、舍曲林(4.17%)、伏立康唑(3.19%)、多沙唑嗪(1.82%)和莫索尼定(1.28%)。 阿斯利康(无锡) 阿斯利康于199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建立了包括生产、销售、研发在内的业务机构。自2002年起,无锡阿斯利康在中国医院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消化系统及代谢领域、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领域、心脑血管领域和呼吸系统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竞争领域。2006年在医院市场销售的20多个产品中,前10位产品的销售比重达到96.8%,其中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胃溃疡治疗药)占了绝对优势(35.1%),成为公司的支柱型产品,其它品种依次为吉非替尼(12.25%)、非洛地平(11.80%)、布地奈德(9.82%)、依美拉唑(8.67%)、美托洛尔(6.63%)、二异丙酚(4.63%)、罗哌卡因(3.16%)、喹硫平(3.10%)和单硝酸异山梨酯(1.60%)。 北京拜耳 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是拜耳企业公司与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于1995年建立的合资企业。至今,北京拜耳在全国设有6个销售大区、12个办事处,业务遍及70多个主要城市,开发、生产和销售心血管疾病、感染、内分泌、泌尿系统等领域多种专利药品,并在消化系统及代谢药领域、全身用抗感染药物领域和心血管系统药物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2006年在医院市场销售的20多个产品中,前10位产品的销售比重达到99.5%,阿卡波

201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2011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1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5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6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7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 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9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10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11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4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5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7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8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20 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1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22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24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5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6 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27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28 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9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0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1 山东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2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江苏豪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4 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5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6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37 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8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39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1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2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43 费森尤斯卡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4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5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6 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7 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8 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 49 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50 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1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52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3 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54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55 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6 普洛股份有限公司 57 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8 山东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59 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0 利君国际医药(控股)有限公司 61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2 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63 湖南有色凯铂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64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5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 66 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7 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 68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69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70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1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72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3 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 74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 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6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77 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8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79 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80 回音必集团有限公司 81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2 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83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4 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5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6 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市场数据大全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标点集团 1、中国药品零售企业概况 1.1中国药品零售企业概况 近年来,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迅速,连锁企业不断扩,药店数量持续增加。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零售药店的总数已超过36万家,数量逐年上升。平均每3633人就拥有一家药店。 从药店结构上看,仍以单体药店为主体,占了60%以上。连锁企业和连锁门店数量实现同步增长,单体药店增长趋缓。从区域分布看,沿海发达省市的药店数量高于陆和西部地区,竞争也较为激烈。 国医药零售领域的集中度还不高,全国性龙头企业较少,仅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龙头。 1.1.1药店总数 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鉴》(2006年度~2008年度)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的药店总数(包括连锁门店和单体药店)为365578家,比上年同期的344931家增加了20647家,增长了6%。其中,连锁门店增加了8276家,单体药店增加了12371家,总体而言,近几年我国零售药店总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1.1.2人均药店数 按照2008年我国人口数量(以132802万计)计算,平均每3633人拥有一家药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每6000人拥有一家药店的国际标准水平。近几年,平均每店服务人数呈下降趋势。药店竞争日趋激烈,发展新零售药店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1.1.3连锁药店数 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的连锁企业数量为1985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12% 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的连锁门店数为129346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84%。连锁企业数量和连锁门店数量同步增长,药店连锁化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

1.1.4单体药店数 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的单体药店数量为236232家,同比增长了5.53%,增幅趋缓。近年来,城市连锁药店的崛起对单体药店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合作医疗同样对单体药店发起了挑战。单体药店如何长期健康发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备受关注。 1.1.5药店结构 我国零售药店中,单体药店占60%以上,数量庞大。2008年我国连锁门店的比例为35.38%,单体药店而64.62%。连锁门店所占比例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医药行业就是我国国民经济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得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与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得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就是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得医药工业体系与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 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与对医疗保健需求得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得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得行业之一。 二、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得地位自1997年以来,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得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得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得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就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得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

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得特殊产业。 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得、不可替代得“保驾护航作用。 三、药品质量管理得三个重要标准质量就是药品得生命,质量无法保证得药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毒品,不但不能治疗人体疾病,反而贻误治病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要想做好药店里得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查遗补缺,必须掌握三个标准。 这三个标准就是其她工作得基础,基础性工作如果做不好,就很难保证药品质量,也就难以达到方便顾客,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得根本目得。 1、购进验收标准。 连锁药店得门店没有购进环节,只就是接受总部得配送,按照来货跟踪单与零售拨货单验收即可。 而单体药店在购进药品时,应注意对供货单位与从业人员得资质进行审核,索取相关资料,包括供货单位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gsp或gmp证书复印件,以上均须盖有供货单位得公章;对供货单位销售人员应索取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另外还有双方签订得质量保证协议。 以上资料齐全,才可签订合同,实施采购行为。 从资质审查上把好关,不能完全提供以上资料得单位一般资信较

201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201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评选规则: 1、排名范围为全部医药工业企业。 2、指标依据为2012年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3、排序以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为基础,对于以合并报表上报的法人单位,其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不再另行参与排序。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1、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5、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6、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8、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9、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10、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2、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3、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14、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15、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6、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7、中国远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1、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22、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5、上海复兴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江苏豪森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7、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8、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9、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30、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31、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 32、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3、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4、山东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35、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36、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37、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8、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9、罗欣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0、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1、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医药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医药行业宏观经济分析 一、宏观经济面分析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作为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是保证医药行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前提,但作为典型的消费类行业,刚性的需求原则以及明显的弱周期性特点决定了医药行业对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防御性,因此行业受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 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是:着重于内涵发展,着眼于技术创新和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投资的重点在于促进结构升级,总体上不追求数量的扩增;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及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推行,医药行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宏观环境分析 1、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以下特点对医药行业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1)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城乡消费较快增长带动医药市场消费规模 在医药需求刚性化、社会人口高龄化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医药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都获得极大的提升,医药行业的总体规模有望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城镇新增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带来医药行业成长空间。 2010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7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在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拉动了医药行业内生性消费的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需求扩容也将继续推动医药行业保持确定性增长。 2、医药行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1)、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渐入正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医药卫生改革的重点,也是更为艰巨的任务,更是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关键。2010年一季度,《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陆续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由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一个目标、三个领域、九项任务”的总体设计,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完整政策框架,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将对医药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2)、新医改方案将对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扩大产业投资、激发市场需求,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当前经济困难的形势下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三、医药行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1)基础结构,基础结构是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性基础结构、生活性基础结构和社会性基础结构。东道国基础结构的完善程度对跨国公司经营影响很大,完善、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