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有关资料[1]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有关资料[1]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有关资料[1]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有关资料[1]

1.教学结构: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

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具有理论依附性和动态性、系统性等重要特征。

2.最近发展区主要是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在这一阶段还

不还能够独立但可以再他人的帮助下完成某一任务。

3.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来确定学习者当前所学概念的的原有知识基础、

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变量,它是教学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4.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的概

念是为了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对学习者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引向深入。

5.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策略要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抛锚式

教学也成实例式教学或者是基于问题的教学。确定这类真实事件和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在这列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就被确定了。6.随即进入式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时通过不同方式不同途径进入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

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即进入教学

7.先行组织者: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你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

适当的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他们的表述和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倾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8.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通过小组和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被看做

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个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9.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学习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为学习

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质疑和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通常也把这类教学策略称为自主学习策略或者是发现式教学策略,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作用,其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学”。

10.认知结构:按照奥苏贝尔的定义,认知结构是指个体的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或者就

教材而言,指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概念的内容和组织。

11.教学模式: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就是在教

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

12.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各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与“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13.教学系统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是创造和开发学习环境和学习经验的技

术,是一门设计学科。

一、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异同点:

不同点:定义不同,教学论也称教学法,是研究教学本质和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是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不同,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本质和教学的规律,而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规划和计划。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系统设计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教学论属于较高层次的学科、教学系统设计在学科层次上比教学论底一级。

两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不同:教学论通过教学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

条件与方法,即以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优化学学习的条件与方法,而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它不仅强调教学理论还要强调学习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教学论只依据理论来确定优化学习的教学条件和方法,而教学设计则要进一步确定优化学习的具体计划于实施步骤,即后者比前者更具体化更操作性。

共同之处:二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优化学习。二者的理论基础中都有教学理论。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及其特点:

加涅认为人类学得的能力有五种类型,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言语技能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之后,能记住事物的地点时间等具体事实,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述出来。特点是:言语技能是其他类学习结果习得的基础。

智慧技能是指能使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特点是:智慧技能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认知策略:所谓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特点是:学习者通过认知策略指挥他们自己对环境中刺激事物的一定特点允予注意并对学习进行编码和检索。

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其行为结果表现为身体的敏捷、有力和连贯性等。特点是:经过长期不断的练习身体动作才能日益精确与连贯。

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三、细化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的基本内容:

细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一二四七”来概括,一指一个目标、二指两个过程、四指四个环节、七指七个策略。

一个目标:是指ET的全部内容都是为了一个实现一个目标—按照学习理论对教学理论进行最有效而合理的组织。

两个过程:是指ET主要通过两个实际过程来实现上述目标,这两个设计过程一是“概要”设计,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

四个环节;是指为了保证细化过程的一致性与系统性,必须保证四个教学设计环节的密切联系,这四个教学环节是“选择”定序:综合和总结,简称四S。

七个策略:是指为了保证细化过程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必须在细化过程中适当运用有关教学内容组织的七种宏策略。

宏策略1用于确定课程内容的细化顺序。

宏策略2用于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步骤。

3于确定总结的内容和总结的方式。

4用于确定综合的内容和综合的方式。

5用于建立当前所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6用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认知策略

7用于实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

成分显示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通过一个“目标-内容“的二维模型来说明。他的行为维度有记忆、运用和发现,内容维度有事实、概念、过程和原理。因为教学过程中只要求记忆事实,而且通过记忆事实也能够运用事实和发现了事实,所以除去运用事实和发现事实,还剩下十种教学活动成分即:记忆事实、记忆概念记忆过程和记忆原理,运用概念运用过程和运用原理,发现概念发现过程和发现原理。

四、加涅的九段教学法的内容:

引起注意

告诉学习目标

刺激对先前学习的记忆

呈现刺激材料

提供学习指导

诱发学习表现

提供反馈

评价行为表现

促进记忆与迁移

五、以教学为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促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进程,便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这种模式强调传递-接受学习,完全由教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非创造型人才。

六、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并简介方法的内容:

学习内容的分析方法总共有六种:分别是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法、使用卡片的方法、解释结构模型法。

1.归类分析法主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的方法,旨在鉴别为教学目标所学习的知识点。

2.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

3.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的从属技能的一中内容分析方法。

4.信息加工法是由加涅提出的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里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

方法。

5.使用卡片的方法是指将教学目标和各内容的要点分别写在各张卡片上,对他们的关系进

行安排并经过讨论修改后,转抄到纸上。

6.解释结构模型法适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复杂各要素

之间复杂而凌乱的关系分解成清晰地多级逐阶的形式。

七、简介建构主义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原则: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情景最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学习环境(非教学环境)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非支持教)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非教学目标)

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景创设

信息资源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设计

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或者教学结构的设计

八、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异同?

1.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2.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它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是两种思维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正确处理方法。

不同点:1.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教学策略虽然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深入理解。

2.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始自终都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点波,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不难看出、在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中,我们应该i 采用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策略。

共同点是:1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教学方法都基本相同,都采用问答法。2.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

3两种启发方式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九、主体-主导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以教为主iD模式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是以学为主ID模式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可见、主导-主体ID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二者的结合。

1.建构主义理论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因而不利于系统

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

2.奥苏贝尔理论刚好与建构主义相反。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先行组织者”策略都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否则无法实施),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运用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能较好地控制与引导情感因素,使之在学习过程中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相反);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式学习,否定发现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至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可见,二者正好优势互补,“主导—主体”ID模式能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将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有机结合。

十、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与我国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分类有何异同?

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大学习领域。奥苏贝

尔把认知学习领域划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动作技能分七级:感知、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新态度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比。

而我国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分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关于知识可把知识的获得分为:知道、理解和掌握

技能的正掌握也分为三级:模仿、独立操作、应用或者迁移

过程与方法:关于过程,可把过程分为经历和发现

可把方法分为模仿和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可分为反应与领悟两个方面

态度与价值观可分为认同与同化。

共同点:1.布鲁姆教学目标和我国新课改三维目标都包括三个领域,并且都有层次结构

2.都是以外线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对象

3教学目标分类都是超越内容的

4.教学目标分类都是一种工具

区别:1. 布鲁姆教学目标和我国新课改三维目标每个领域的类别数不同

2. 布鲁姆教学目标三大领域彼此之间是孤立存在的,而我国新课改三维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3.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程性,而我国新课改三维目标分类更加突出了这一点。

我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基本内涵

1、新课程三维目标及内涵: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包括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具体的学习方式如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

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与高中新课程标准

摘要布鲁姆分类学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成以下三个范畴:认知范畴,技巧范畴及态度范畴。我国于2001年9月开始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的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有何异同?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何启示?本论文将在初步介绍修订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育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回答这个问题。

中文关键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三维目标分类法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研究发展得异常迅速,期间兴起了很多教育学派,其中美国教学论的杰出代表杰明?布鲁姆以其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卓有成效、令人信服的教育实践,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成果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点是课程改革专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目标。它被作为新课程目标的分类框架,对各门学科的目标分类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正文

1.关于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

1.1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界定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教育目标就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的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育活动成效的依据。[1]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其具有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1.2对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

对教育目标进行分类,首先: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引导着教学活动按既定的目标所确定的方向前进,使教学过程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次:分类的教育目标还使得评价可以与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相对照,分析学生达标程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制定一个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分类框架,可以为纷繁复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归类。使模糊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具体化、明晰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教育学者对起源于西方的一些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分析和讨论,其中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最多。下面介绍这个理论。

2.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把教育者的教学目标分类,以便更有效的达成各个目标

布鲁姆分类学是美国教育心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所提出的分类法。根据布鲁姆的理论,知识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技巧领域及态度领域。每一领域对应于学习的不同层次,而较高层次对应学科内较复杂的内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终目标,是要鼓励教学者对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要达到,以达至整全的教育。

2.1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肤浅的。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3).运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

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的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2.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包括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1).知觉:知觉是导致动作活动的“情境——解释——行动”连锁中基本的一环。知觉包括感觉刺激(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动觉)、线索的选择和转化。

(2).定势: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行动或经验而作出的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定势包括心理定势、生理定势、情绪定势。

(3).指导下的反应:指导下的反应是个体在教师指导下,或根据自我评价表现出来的外显的行为行动。

(4).机制:已成为习惯的习得的反应。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对从事某种行动已有一定的信心和熟练的程度。这一行动是他对刺激和情境要求能够作出种种反应的行为库的一部分,并且是一种适当的反应。这种反应比前一层次的反应更复杂,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可能包括某种模仿。

(5).复杂的外显反应:这里所说的,个体(学生)因为有了所需要的动作形式,能够从事相当复杂的动作行动。在这一层次上,个体(学生)已经掌握了技能,并且能够进行得既稳定而又有效,即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一动作。

(6).适应:是一种生理上的反应。为了使自己的动作活动适合新的问题情境,就必须改变动作活动。

(7).创作:根据在动作技能领域中形成的理解力、能力和技能,创造新的动作行动或操作材料的方式。

2.3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包括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1).接受或注意:是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

(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

(3).评价: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评判。它包括接受或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出奉献。

(4).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各种价值被置于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的和可以预测的。

3.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分类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2001年6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改纲要》为标志。《课改纲要》第7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2]《课改纲要》之所以要提出上述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其针对的是“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倾向和现状,《课改纲要》明确提出从上述三方面着手,进行新一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方面的改革,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一论述后来被课程专家发展为新课程的目标分类框架。例如《纲要解读》提出,各门学科要“按照国家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3]以后这三个方面又被说成课程的“三维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领域目标分类

(注:此部分的行为动词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4])

(1)关于知识。在《纲要解读》一书在第10单元“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提到“知识”和“技能”都属于结果性目标。知识的学习水平分三级:

①知道:能识别或复述所学的知识。

②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或解释。

③掌握: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关于技能。技能的掌握水平也分三级:

①模仿: 能参照演示或提示,模仿操作。

②独立操作: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己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③应用/迁移: 能根据需要选择所学的技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3.2 过程与方法领域目标分类

许多有关新课程的“解读”书籍和文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等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过程”指与学习结果对应的学习过程(有时也指教学过程)。(1)关于过程。过程分两个水平:

①经历:能参加指定的学习活动,获得初步经验。

②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2)关于方法。三维目标中的方法是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学习方式、方法。新课程着重提倡三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法的掌握也分两个水平:

①模仿: 包括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②探索: 能根据学习活动的要求从已掌握的学习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完成学习活动。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分类

(1)关于情感。

①反应:能注意到各方面的刺激,做出情感反应。

②领悟:能对各方面的情感反映进行判断,并努力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

(2)关于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能认同正确的观点,能对现象或观点进行判断,并努力形成正确的认识。

②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

4. 两种目标分类法的异同

下表列出了两种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基本框架

4.1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与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共同点

,都是以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分类的对象。

布鲁姆认为,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作为分类的对象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学生的内隐心理活动和外显行为中,只有外显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只有以外显的行为作为分类的对象,用关于外显行为的术语来陈述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加以客观地评价。[5]

第二,教育目标的领域数都相同,都是有层次结构的。

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3个领域:认识领域目标、动作技能学习领域、情感领域。认识领域目标包括6个主要类别: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包括7个主要类别: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情感领域包括5个主要类别: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

也是分3个领域:知识与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每个领域都分别有两或三个级别水平。

第三,教育目标都是超越内容的。

这种特性表现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方法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不论是数学、语文,还是历史、地理;不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

第四,教育目标分类都是一种工具。也就是说,教育目标的分类木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作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工具

4.2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与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区别

第一,每个领域的类别数不同。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6包括个类别的教育目标,情感领域包括5个类别的教育目标,动作技能领域包含的教育目标级别数因不同的分类者而不同。在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分类中,知识与技能分三个水平级别:知道/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应用迁移。过程与方法领域分两个水平级别:经历/模仿、发现/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也分两个水平级别:反应/认同、领悟/内化。

第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分裂了人的行为,而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育目标”分类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人的行为被分裂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方面,这3个方面彼此孤立。而我国这次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突出了新课程不

但要注重以往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的体验。“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6]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所采取实施的“过程与方法”,对于“知识与技能”

结果性目标的逐步整合与达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与优化作用。

第三,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程性,而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分类更突出了这一点。我国《课改纲要》第一节: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7]很多关于“解读”书籍和文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等过程。其中叶尧城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75页中明确指出:“内容标准有过程化的特点。”[8]

5.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示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引进中国四十年来,一直在指导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此次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旨在克服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儿童心灵,过于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弊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三维目标”的提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举措。

不过也有学者依据布鲁姆等人提出的目标分类学理论,认为“三维目标”的设置不科学,主要的理由有两个:(1)目标分类学设置的目标有详细的分级指标,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每一维度都没有亚层级,这样会导致目标含义不确切,无法测量与评价。(2)“过程”作为目标难以理解,因为不管是布鲁姆,还是加涅,都是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或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在逻辑上是对立的,二者无法统一。新课程改革将“过程”

作为“三维目标”的内容违背了国际公认的目标分类学理论。[9] 尽管如此,我国的新课程标准还是在继承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不但注重了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结果性目标,也注重了一些体验性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全面发展了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的体验,使“三维目标”的落实有了坚实的基础。”[10]

参考文献:

[1] 侯光文.教育目标的意义、编制及分类. 山东教科所

[2][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教育部.2001

3]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3年版

[5]〔美〕安德森等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立方体[N].中国教育报,2007-4-20.

[8] 叶尧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任京民. “三维目标”几个有争议的问题探讨.《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5期.

[10]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页.

自主学习策略包括:1.支架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被定义为,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

理解所需要的,为此、必须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着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抛锚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者真实的问题上的,这种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的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和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程序也就被确定了。

3.随机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4.启发式教学策略:

教学系统设计思考题

1.什么是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种类?以教为主ID的过程模式?

1)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系统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策划的过程。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以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的系统策划过程。

简而言之,教学系统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媒体的使用等)进行策划、设计。

2)教学系统设计的种类

以设计对象的层次为依据:

以系统为中心的模式、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

以理论基础及实施方法为依据:

以教为中心的模式、以学为中心的模式、“主导-主体”模式(双主模式)

3)以教为主ID的过程模式

2.什么是学习者一般特征和特殊特征?学生的学习风格(定义及内容)及其分析方法?学生的个性意识倾向(控制点、焦虑水平)与学习。

1)学习者一般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的心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智力差异、认知风格差异和性格差异等。

学习者特殊特征,是指学生对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包括

学习者初始技能(教学起点)分析、原有认知图式分析、学生态度情感倾向等。

CheckBox1

一般特征

分析

特殊特征分析

个性特征

智力特征

性格差异

认知(学习)风格差异

初始知识技能

原有认知图式

态度情感倾向分析

年龄特征

2)学习风格的概念以及分析方法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是影响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应的所有心理特征。)

可知,学习风格是个人灵活的学习喜好、习惯或者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包括:

信息接受和加工方式;

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社会环境、学习条件;

认知方式不同:场依存、场独立性;沉思型、冲动型等;

个性意识倾向性:如控制点、焦虑水平;

人格因素;

生理差异(左、右脑优势)等。

分析方法

1.学习风格测量表

按照学习风格的具体内容,设计一个学习风格调查量表,这样可以给平时还没有注意到自己学习风格的学生提供一些线索,使他们能够从中选择答案。

2.学习风格征答表

让学生陈述意见,以表明自己的学习风格。

3)学习风格的情意因素与教学设计

主要探讨:控制点、焦虑水平。

(1)控制点: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分为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

内部控制: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

外部控制: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控制,并由此主宰自己的行为。

控制点(内或外控)影响:

学习者的成就动机(高或低);

投入任务的精力(多或少);

对待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积极或消极);

对奖励的敏感性(高或低)及惩罚或分数的看法(重视或漠然)

责任心(强或弱)和对待教师的态度(友好或抵触)。

(2)焦虑水平

是指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的自尊心或自身利益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

按性质分为:正常焦虑与过敏性焦虑。

正常焦虑:是客观情境对个体自尊心可能构成威胁而引起的焦虑。

过敏性焦虑:是由于原自尊心已受到严重伤害而引起的焦虑。

按水平高低分:过高、过低、适中。

对策:

对于低焦虑水平的学生,宜采用压力较大的教学和测验,促使他们提高动机水平,由低趋向中等,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高焦虑水平的学生,则采用压力较低的教学和测验,以降低他们的动机唤醒水平,使之从高趋向中等焦虑水平。

3.什么是认知策略、教学策略、元认知、元认知能力?

认知策略(学习策略):即是学生掌握认知的方法、工具、技能,并能够灵活变通地加以应用。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学生对认知活动过程和方法(并非认知对象、内容)的学习和认知。包括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包括:提出目标、实施步骤、选择和调整策略、预测结果、反馈和评价等)。

元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活动形成的一套有效的主动监控的方法和能力。4.教学目标的功能?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内容?新课程理念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对完成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应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

教学目标功能

1.可以提供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

2.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3.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4. 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的导教、导学、导测功能。

(一)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教师可根据确定的目标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通过目标来确定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同一类型的学习所处的阶段。学习类型和学习阶段的确定,是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二)指引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一般是有意注意的学习,是在具体教学目标指引下的学习。

(三)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评价唯一最可靠和最客观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是针对目标的测量。

教学目标还具有交流的功能。有助于教师、学生和父母的交流,这也是明确教学目标的另一个原因。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知道(knowledge)。也称识记,指对已学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2)领会(comprehension)。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三种形式:

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新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

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3)运用(application)。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4)分析(analysis)。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5)综合(synthesis)。指把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6)评价(evaluate)。指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按材料的内在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的联系)进行价值判断。

新课程理念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整合的过程。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前人总结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与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表征该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和完美人格的养成。

5.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包括那些内容?

1. 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通过学习,能够记忆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以及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将之陈述出来。

2. 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问题解决)。

辨别(Recognize):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或符号)和另一个特征(或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是学习其它技能的必要前提

概念(Concept):是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并给同类事物赋名;抽象概念——以定义的方式习得。

规则(Rules):揭示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关系的言语表述。

高级规则(High Rules):由多项规则和原理的组合构成的体系。

3.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是学习者借以调节其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

认知策略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指挥控制学生对刺激物的注意、学习对象的选择和编码、学习所得的检索;影响言语信息和智力技能的综合思考,提出高级规则。学会如何学习。

4.心智运动技能(Psychomotor skills)

指学生一系列动作的组织,构成连贯的、准确的、合乎规则的整体行为。

5. 态度(Attitudes)

指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6.什么是教学策略及其制定和选择的方法?常见的教学策略有那些?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有那些?什么是强化法、情景法、欣赏法?(补充)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通性地应用。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一)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奥苏贝尔)

组织者:指与教学内容适当相关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或低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P133)

呈现先行组织者

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

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的基本条件(P133)

(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布鲁姆)

指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特征联系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所教的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任何教师实际上都能帮助他的所有学生获得优异成绩”。

过程:

学生定向常规授课揭示差错矫正差错再次测评

(三)、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又称为暗示教学策略,由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保加利亚)首创。主要步骤:

1. 假设情境

2. 自主活动

3. 总结转化

适用于情感教学目标的教学。

(四)、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1. 动作定向

2. 参与性练习

3. 自主练习

4. 技能和迁移

适用于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五)、指导学习教学策略(加涅)

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内部过程的外部事件,因此教学的程序应该与学习的阶段以及学生内部活动过程相吻合。

7.教学评价的功能、种类(按评价的基准分、按评价的功能分)?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根据教学目标,诊断教学的成效和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为教学的决策和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评价能给师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激励师生奋进,起推动督促作用。

3.调控功能

评价的反馈信息能调控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可控系统,达到预期目标。

4.教学功能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能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的种类

1. 按评价的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指在评价对象的团体内,通过个体与团体中相对标准的比较所进行的评价。

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称为常模参照测验。是以集体的平均成绩为标准(常模),通过个体与常模比较,评定出每个学生在其集体(班级、年级)中的相对等级。

表现为正态成绩分布。

优点:把握学生的总体表现和之间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缺点:基准随群体不同而变化,评价标准偏离教学目标;不能反映教学上的优缺点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根据既定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而进行的评价。

其方法是在评价对象团体之外,选择一个与团体无直接关系的客观标准,然后再把被评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得出评价结果。

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称为标准参照测验。是依照既定的标准(目标),通过个体与目标比较,评定出每个学生是否达到了所要求的水平和程度。

表现为偏态成绩分布(正或负偏态)。

优点:评价标准较客观,可鉴定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缺点:评价标准易受评价者经验和主观意愿的影响;不易分析出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3)自身评价

又称为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被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或某一个体的若干侧面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优点:尊重个性特点;照顾个别差异;个体的纵横比较,把握现状与趋势。

缺点:缺乏比较,难定水平和差距;激励功能不明显

2. 按评价的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又称为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主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态,使教学计划能够指导和调整教学进程。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学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3)总结性评价or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的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后,为把握其结果而进行的评价。

8.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策略主要包括哪些策略?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分析

对课程及各教学单元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必需掌握的知识“主题”。

分析方法有:归类分析、层级分析、信息加工分析、解释结构模型法等

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有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能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展开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两种情形:一是创设具有丰富资源的环境,以利于学生主动发现、探索学习;

二是创设(仿真)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

信息资源设计

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及其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包括资源出处、获取方式、

如何有效利用等。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

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学结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及意义建构的基础;

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是在学生个体意义建构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协调,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一、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1 . 支架式教学策略(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围绕概念框架(支架)进行的,主要教学环节: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的顺序排列;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学习;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2 . 抛锚式教学策略(Anchored Instruction)

是一种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的基础的教学。

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这类教学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3 .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随机进入教学”。

4 . 启发式教学策略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2)探究知识尝试;

(3)归纳结论;

(4)变式练习尝试;

(5)回授尝试效果;

(6)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5 . 自我反馈教学策略

由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总结出的“发现式”自主学习策略。

通过计算机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策略。由学生自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主动学习。

6 . 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学习策略

(1)选择课题;

(2)解释探究的程序;

(3)搜集相关资料;

(4)形成理论,描述因果关系;

(5)说明规则,解释理论;

(6)分析探究过程。

二、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设计(书本185)

是一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认知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

1.课堂讨论

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2.角色扮演

3.竞争

4.协同

5.伙伴

9.什么是自下而上以及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什么是良构领域及非良构领域的知识?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即教学是从基本子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级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因而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进行任务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习者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方案。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习者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

根据知识的复杂性,斯皮罗等人将知识划分为良构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i11-structured domain)的知识.。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境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如问题解决、策略学习等。

10.什么是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认知工具(定义、作用及种类)?

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协作和支持。(书本190)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书本191~194)

1)问题(包括疑问、项目、个案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的中心是学习者要尝试解决或决心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因此学习环境主要用于支持基于疑问的、问题的、个案的、项目的学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问题需要包括三个整合的成分:问题背景、问题的表征或模拟以及问题的操纵空间。

2)相关的个案或实例

向学习者提供可参考的相关经验,以支持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作用:

(1)帮助补充学生记忆。补充以往经验的不足,以适应新的环境;

(2)加强认知灵活性。通过相关案例提供多种观点和视角、对有关内容的多种表征和解释,以加强认知的灵活性。

3)信息资源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学生了解问题背景与含义、建构问题模型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所需的。应是可供学习者选择的、丰富的、随时可得到的、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资源。

包括:各种媒体信息(图、文、音、视、动画)以及网络资源。

4)认知工具

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

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5)会话与协作工具

学习通常不是学习者孤立进行的,而是由多个学习者合作进行的。因此,会话与协作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计算机网络在共享信息和知识建构中起到积极作用,为合作学习铺平了道路。

6)社会/背景支持

社会或背景因素(社会大背景)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在设计和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物理的、组织的和文化方面的环境,以保证其成功实施。

认知工具(定义、作用及种类)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Derry,1990)。

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认知工具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用:(1)利用它可以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

(2)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它人通信和协作;

(3)可描述广泛的信息系统,提供组织或呈现各种信息的机制;

(4)学习者可以从与之交互中获得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改变(Kozma,1991);

(5)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表述问题(如视频工具);更好地表述已知的知识及学习的客体(如图表工具);自动解决或替代一定的任务以减轻认知活动(如计算工具)。

(6)帮助学习者搜索并处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常用的认知工具有:

问题/任务表征工具;

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

绩效支持工具;

信息搜索工具。

如:如图表分析工具、数据统计工具、仿真实验工具、搜索导航工具和记录工具等。11.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策略?CSCL的几种主要形式?

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策略(书本195~197)

CSCL的几种主要形式(书本181)

根据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

实时同地CSCL:用一个协作小组共享一台计算机或各用一台已联成局域网的计算机策略。非实时同地CSCL:这种方式下的CSCL学生虽然同处一地,空间距离没有给交流带来明显的障碍,但是协作组成员摒弃了面对面交流的实时同步性,而采取异步交流的方式完成协作学习的任务。

3.实时远距CSCL:首先要解决也是最基本的问题是学习者与学习者通信的问题。

4. 非实时远距CSCL

12.以教为主的ID及以学为主ID理论的互补性(优、缺点)的表现?“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特点?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书本237)

以教为主的ID的优缺点

优: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弊:强调传递——接受式学习,否定发现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以学为主ID理论的优缺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是学习环境的建构,是提供学习的外因。

优: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弊: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自由度过大,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过程方式灵活运用:

(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受”教学方式;(2)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在“传递-接受”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发现式”教学与“传递-接受”教学方式的互补。

2.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动机)的影响:

通过情境创设及媒体选择和设计,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教学效果评价,促进学习者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是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步骤的综合,双主教学设计强调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式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A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研究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是教学系统设计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模式。

填空:

1.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3)教学系统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1)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 第 1 章电力电子器件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 __开关__状态。 2.在通常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主要为 __通态损耗 __,而当器件开关频率较高时,功率损耗主要为 __开关损耗 __。 3.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系统,一般由 __控制电路 __、_驱动电路 _、 _主电路 _三部分组成,由于电路中存在电压和电流的过冲,往往需添加 _保护电路 __。 4.按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 _单极型器件 _ 、 _双极型器件_ 、_复合型器件 _三类。 5.电力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可概括为 _承受正向电压导通,承受反相电压截止 _。 6.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有 _普通二极管 _、_快恢复二极管 _、 _肖特基二极管 _。 7. 肖特基二极管的开关损耗 _小于快恢复二极管的开关损耗。 8.晶闸管的基本工作特性可概括为__正向电压门极有触发则导通、反向电压则截止__ 。 9.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 IH与擎住电流 IL 在数值大小上有 IL__大于__IH 。 10.晶闸管断态不重复电压 UDSM与转折电压 Ubo数值大小上应为, UDSM_大于 __Ubo。 11.逆导晶闸管是将 _二极管_与晶闸管 _反并联_(如何连接)在同一管芯上的功率集成器件。 12.GTO的__多元集成 __结构是为了便于实现门极控制关断而设计的。 13.MOSFET的漏极伏安特性中的三个区域与GTR共发射极接法时的输出特性中的三个区域有对应关系,其中前者的截止区对应后者的 _截止区 _、前者的饱和区对应后者的 __放大区 __、前者的非饱和区对应后者的 _饱和区 __。 14.电力 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 __正 __温度系数。 15.IGBT 的开启电压 UGE(th )随温度升高而 _略有下降 __,开关速度 __小于__电力 MOSFET。 16.按照驱动电路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的性质,可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 _电压驱动型 _和_电流驱动型_两类。 17.IGBT的通态压降在 1/2 或1/3 额定电流以下区段具有 __负___温度系数,在1/2 或 1/3 额定电流以上区段具有 __正___温度系数。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大纲 1.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并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教学系统设计有什么不同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最初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教材、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作产品来进行设计。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多指课堂教学,它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习者,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这里所指的系统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比较复杂的教学系统,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评价和修改。 3.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当代学习理论分为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在教学中采用小步子呈现教学信息,当学习者出现正确反应时应及时予以强化。行为主义学派重视控制学习环境,重视外显行为与强化的思想,以及尊重学习者自定步调的个别化学习策略。 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学应该按照信息的心理加工顺序准备教学活动。 4.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所持的知识观是主观主义的,即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建构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考试试卷1及答案

c m i 图 2 互感耦合 B .西勒 C .哈特莱 D .克拉泼

图 4 图 4

四、(15分)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如图5所示,其工作频率MHz f o 30=,调谐回路中的H L μ113=,100=o Q ,1212=N ,823=N ,645=N ,晶体管在直流工作点的参数ms g oe 55.0=,pF C oe 8.5=,ms g ie 2.3=,pF C ie 10=,ms y fe 58=, o fe 47-=?,0=re y 。 试求:(1)画出高频等效电路;(5分) (2)计算C ,uo A ,270??f ,1.0r K 。(10分) 图 5 五、(15分)某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于临界状态,已知晶体管的()s g cr 9.0=,电源电压V V cc 18=,导通角70o θ=,输出电压幅度V U cm 16=,(注:()253.0700=o α,()436.0701=o α) 。试求: (1)直流电源cc V 提供的功率P = ;(4分) (2)高频输出功率P o ;(4分) (3)集电极效率c η;(2分) (4)回路的谐振电阻 R P ;(3分) (5)若谐振电阻 R P 为Ω50,功率放大器将工作在何种状态?(2分) 六、(10分)二极管检波器如图6所示,已知二极管的导通电阻Ω=60d r , V U bz 0=,Ω=K R 5,F C μ01.0=,Ω=k R L 10, F C c μ20=,输入电压信号为普通调幅波,其频谱图如图7所示。 试求:(1)写出输入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2分) (2)电压传输系数d K 和等效输入电阻d i R (4分) (3)写出A u ,B u 的数学表达式;(4分) 图 6 图 7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成绩统计表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一.选择(20分、2分/题) 1.变压器降压使用时,能输出较大的____b_____。 A、功率 B、电流 C、电能 D、电功 2.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是由三相电源的________b_决定。 A、相位 B、相序 C、频率 D、相位角3.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中,触头的位置是处于______a___。A、未通电状态B、通电状态C、根据情况确定状态4.为保证机床操作者的安全,机床照明灯的电压应选____d_____。 A、380V B、220V C、110V D、36V以下5.关于提高功率因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B.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降低功率因数

C.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6.乙类互补对称式功放电路,其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是指( c )。A.频率失真B、相位失真C、波形过零时出现的失真D、幅度失真 7.稳压管的动态电阻(b )稳压性能越好。 A、越大 B、越小 C、较合适 D、不一定 8.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中反馈类型为( )。a (A) 串联电压负反馈(B) 串联电流负反馈 (C) 并联电压负反馈(D) 并联电流负反馈 ∞ 9.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出状态有(a) A、一个稳态、一个暂态 B、两个稳态 C、只有一个稳态 D、没有稳态 10.一个8选1多路选择器,输入地址有 c 。

A、2位 B、3位 C、4位 D、8位 二、计算题(70分) 1.已知图5所示电路中U S1=24V,U S2=6V,R1=12Ω,R2=6Ω,R3=2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电阻R3中的电流I3。(10分) a I3 b 2.如图所示R-L串联电路,R=280Ω,R L=20Ω,L=1.65H,电源电压U=220V,电源频率为50H Z。(10分)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知识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小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 1、小学生的注意特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到 五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以基本占据主导地位。(2)注意的范围较小。(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 2、小学生知觉的突出特点:随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比如,低 年级的小学生的知觉具有无意性强、精确性较低等特点,因而容易在学习中分心,容易混淆形近字;到了高年级时,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均会大幅提高。 3、小学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由无意识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有机械识记向意义 识记发展。低年级小学生识记的无意性强,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他们知识的增长,理解力的提高,意义识记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机械识记的比例比则越来越小,逐渐从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发展。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 概括的成分。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高年级开始,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依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质变”期,亦称“关键年龄”(四年级,约为10到11岁)。(3)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5、小学生想象的主要特点是:有意想象增强;想象更富有现实性;想象的创造成分增 多。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过程的特点 1、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 2、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 3、冲动性减少而 稳定性增加。 三、小学生意志过程的特点 1、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2、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3、不善于反复思考 和计划。 中学生心理特点: 1认知发展初中生不仅能够把握事物眼前的状况,还能把握他们能够设想的可能情况。 2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日趋坚强,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 3自主性高中生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 4进取性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 5闭锁性高中生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他们非希望有单独的空间,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秘密。 6社会性` 高中生对现实生活的很多规范都很感兴趣,对新事物既敏捷又易接受。热心参与社会活动,乐于对社会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校生活中,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强烈。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某小信号放大器共有三级,每一级的电压增益为15dB, 则三级放大器的总电压增益为 。 2、实现调频的方法可分为 和 两大类。 … 3、集电极调幅电路应工作于 状态。某一集电极调幅电路,它的载波输出功率为50W ,调幅指数为,则它的集电极平均输出功率为 。 4、单向化是提高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措施之一,单向化的方法有 和 。 5、谐振动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求动态特性通常可以 采用 法和 法。 6、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 ,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 。 7、高频振荡的振幅不变,其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线性关系变化,这样的已调波称为 波,其逆过程为 。 8、反馈型LC 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 ;平衡条件是 ;振荡器起振后由甲类工作状态逐渐向甲乙类、乙类或丙类过渡,最后工作于什么状态完全由 值来决定。 9、变频器的中频为S L I ωωω-=,若变频器的输入信号分别为 ()t m t U u f s sm s Ω+=sin cos ω和t U u s sm s )cos(Ω-=ω,则变频器的输出信号分别 为 和 。 10、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γ) 1(0 D r j j U u C C += 其中γ为变容二极管的 ; 变容二极管作为振荡回路总电容时,要实现线性调频,变容二极管的γ值应等于 。 —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空1分) 1、具有抑制寄生调幅能力的鉴频器是 。 A. 比例鉴频器 B.相位鉴频器 C. 双失谐鉴频器 D.相移乘法鉴频器 2、图1是 电路的原理方框图。图中t t U u c m i Ω=cos cos ω;t u c ωcos 0= 图 1 A. 调幅 B. 混频 C. 同步检波 D. 鉴相 3、下面的几种频率变换电路中, 不是频谱的线性搬移。 A . 调频 B .调幅 C .变频 D . 包络检波 4、图2所示是一个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图,它属于 振荡器 。 《 图 2 A . 互感耦合 B .西勒 C .哈特莱 D .克拉泼 5、若载波频率为c f ,调制信号频率为F ,那么双边带调幅波的频带宽度 本科生考试试卷(A) ( 2007-2008 年 第一 学期) 课程编号: 08010040 课程名称: 高频电子线路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史上最全)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 第1章电力电子器件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__开关__状态。 2.在通常情况下,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主要为__通态损耗__,而当器件开关频率较高 时,功率损耗主要为__开关损耗__。 3.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系统,一般由__控制电路__、_驱动电路_、 _主电路_三部分组成, 由于电路中存在电压和电流的过冲,往往需添加_保护电路__。 4.按内部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的情况,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_单极型器件_ 、 _ 双极型器件_ 、_复合型器件_三类。 5.电力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可概括为_承受正向电压导通,承受反相电压截止_。 6.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有_普通二极管_、_快恢复二极管_、 _肖特基二极管_。 7.肖特基 二极管的开关损耗_小于_快恢复二极管的开关损耗。 8.晶闸管的基本工作特性可概括为 __正向电压门极有触发则导通、反向电压则截止__ 。 9.对同一晶闸管,维持电流IH与擎住电流IL在数值大小上有IL__大于__IH 。 10.晶闸管断态不重复电压UDSM与转折电压Ubo数值大小上应为,UDSM_大于__Ubo。 11.逆导晶闸管是将_二极管_与晶闸管_反并联_(如何连接)在同一管芯上的功率集成器件。的__多元集成__结构是为了便于实现门极控制关断而设计的。 的漏极伏安特性中的三个区域与GTR共发射极接法时的输出特性中的三个区域有对应关系,其中前者的截止区对应后者的_截止区_、前者的饱和区对应后者的__放大区__、前者的非饱和区对应后者的_饱和区__。 14.电力MOSFET的通态电阻具有__正__温度系数。 的开启电压UGE(th)随温度升高而_略有下降__,开关速度__小于__电力MOSFET 。 16.按照驱动电路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的性质,可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_电压驱动型_和_电流驱动型_两类。 的通态压降在1/2或1/3额定电流以下区段具有__负___温度系数,在1/2或1/3额定电流以上区段具有__正___温度系数。 18.在如下器件:电力二极管(Power Diode)、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电力场效应管(电力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中,属

电工电子技术2_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 1、由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功能是( )。 (a )输出一定频率的矩形波 (b )将变化缓慢的信号变为矩形波 (c )输出一定频率的正弦波 2、自激正弦振荡器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的装置,此装置之所 以能输出信号是因为( )。 (a )有外加输入信号 (b )满足了自激振荡条件 (c )先施加输入信号激励振荡起来,后去掉输入信号 3、整流电路中,设整流电流平均值为I o ,则流过每只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I D =I o 的电路是( )。 (a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b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c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4、在二极管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有一个二极管接反,将造成( )。 (a )半波整流 (b )短路、损坏元件 (c )断路、不能工作 5、时序逻辑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的主要区别是( )。 (a )时序电路只能计数,而组合电路只能寄存 (b )时序电路没有记忆功能,组合电路则有 (c )时序电路具有记忆功能,组合电路则没有 6、振荡器之所以能获得单一频率的正弦波输出电压,是依靠了振荡器中的 ( )。 (a )选频环节 (b )正反馈环节 (c )基本放大电路环节 7、N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因此它应( )。 (a )带负电 (b )带正电 (c )不带电 8、仅具有置“0”和置“1”功能的触发器是( )。 (a )基本RS 触发器 (b )可控RS 触发器 (c )D 触发器 (d )JK 触发 器 9、已知逻辑状态表如下,则输出Y 的逻辑式为( )。 (a )BC A Y += (b )BC A Y += (c )C B A Y += 10(a )集电极 (b )发射极 (c )基极 11、一个正弦波振荡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为A u ,反馈系数为F ,能够稳定振荡 的幅值条件是( )。 (a )1u >F A (b )1u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 题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 答案仅供参考 以下为陶江伟 一、概念题 1、教学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系统方法: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编写学习目标ABCD模式:为了便于记忆,研究者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ur):说明经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4、媒体内容:是指把教学信息转化为对学习者的感官产生有效刺

激的符号成分。具体包括:画面资料、画面组合序列、教师的活动、语言的运用、刺激的强度等内容。 5、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学习者能够随意经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6、认知结构:奥苏贝尔的定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广义) 何克抗的定义,指个体关于特殊只是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侠义) 7、学习需要分析:它是指经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定义为: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9、网络课程:是经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二、填空题 1、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预备能力的分析),(目标技能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某小信号放大器共有三级,每一级的电压增益为15dB, 则三级放大器的总电压增益为 。 2、实现调频的方法可分为 和 两大类。 3、集电极调幅电路应工作于 状态。某一集电极调幅电路,它的 载波输出功率为50W ,调幅指数为0.5,则它的集电极平均输出功率为 。 4、单向化是提高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措施之一,单向化的方法有 和 。 5、谐振动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求动态特性通常 可以 采用 法和 法。 6、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 ,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等效为 。 7、高频振荡的振幅不变,其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线性关系变化,这样的已 调波称为 波,其逆过程为 。 8、反馈型LC 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 ;平衡条件是 ;振荡器起振后由甲类工作状态逐渐向甲乙类、乙类或丙类过渡,最后工作于什么状态完全由 值来决定。 9、变频器的中频为S L I ωωω-=,若变频器的输入信号分别为 ()t m t U u f s sm s Ω+=sin cos ω和t U u s sm s )cos(Ω-=ω,则变频器的输出信号分 别为 和 。 10、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γ) 1(0 D r j j U u C C += 其中γ为变容二极管 的 ;变容二极管作为振荡回路总电容时,要实现线性调频,变容二极管的γ值应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空1分) 1、具有抑制寄生调幅能力的鉴频器是 。 A. 比例鉴频器 B.相位鉴频器 C. 双失谐鉴频器 D.相移乘法鉴频器 2、图1是 电路的原理方框图。图中t t U u c m i Ω=cos cos ω;t u c ωcos 0= 图 1 A. 调幅 B. 混频 C. 同步检波 D. 鉴相 3、下面的几种频率变换电路中, 不是频谱的线性搬移。 A . 调频 B .调幅 C .变频 D . 包络检波 4、图2所示是一个正弦波振荡器的原理图,它属于 振荡器 。 图 2 本科生考试试卷(A) ( 2007-2008 年 第一 学期) 课程编号: 08010040 课程名称: 高频电子线路

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射极输出器电路中,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 (a )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出电压 (b )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 两者相位差90 ,且大小相等 3、为了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或直流信号,多级放大器级与级之间必须采 用( )。 (a ) 阻容耦合 (b ) 变压器耦合 (c ) 直接耦合 汁侶吗llTFF (咏宀、 方 亠z-r /咏宀\ 命题教帅(签字) 试做教师(签字) 系、室土任(签字) )匚记标修重 ................ 名姓 题号 -一- _ 二 _ 三 四 五 七 八 合计 满分 32 10 8 10 6 7六 10 12 丿八 12 100 实得分 评阅人 得分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 入括号内(本大题共16小题,总32分) 1、 电 路如图 所 示, 所有二极管 状 态为 ( )。 ⑻ D 1导 通,D 2、 D 3 截 止 (b) D 1、 D 2截止 D 3导通 (c) D 1、 D 3截止, D 2导 通 (d) D 1、 D 2、D 3均 截 止 均为理想元件,则D ,、D 2、D 3的工作 12V +6V J 1 ----------------- W D2 Ld D3 白R 0V D i

⑻L i、C i组成的电路 (b)L、C组成的电路 (c)L2、&组成的电路 +U cc 5、正弦波振荡器如图所示,为了获得频率可调的输出电压,则应该调节的电阻是()。 ⑻R i (b)R F(c)R U o 6、模拟电路中晶体管大多工作于()。 ⑻放大状态(b)开关状态(c)击穿状态 7、数字电路中的工作信号为()。 ⑻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b)脉冲信号(c)直流信号 8、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分析图中C, J, K的波形。当初始状态为“ 0” 时,输出Q是“1”的瞬间为()。 ⑻t i (b) t2 (c) t3

移动电子商务期末考试复习题

移动电子商务期末考试 复习题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微店开店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包括。( B ) A、电脑一台(可以上网) B、手机一部 C、数码相机一台 D、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 2、买家拿到货物后,感到不称心或者不合适,提出退货,该怎么办呢( A ) A、商家应该主动向买家及时了解情况,查清买家不满意的原因,争取在考虑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家的要求。 B、无条件答应客户退货要求。 C、交易完成后,货款付清,不能退货。 D、在商家了解确实是货的原因,只能换货,不能退货。 3、作为网上商店,最应该把握的也是人情因素,营销的真谛在于营造销售的氛围,运用沟通技巧中的( C )技巧,也许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商机。 A、发布产品 B、报价 C、语言 D、对话4、在确定具体地物流方式时,( A )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是跨国公司管理物流的通告作法。 A、物流外包 B、邮政系统 C、物流半包 D、配送业务 5、下列哪个不属于快递公司( D ) A、申通快递 B、圆通快递 C、汇通快递 D、EMS业务 6、物流配送流程的一般步骤是( D ) A、订单处理->进货->储存->流通加工->分发->配装出货->送货 B、订单处理->进货->储存->流通加工->分拣->配装出货->送货 C、订单处理->进货->流通加工->分发->储存->配装出货->送货 D、订单处理->进货->储存->分拣->流通加工->配装出货->送货 7、贪婪型买家的特点是( C ) A、跟着别人买 B、老实人好商量 C、砍价狠、挑剔 D、不问就买 8、在装修微店铺时,店招的最小高度为( C )个像素。 A、80 B、100 C、300 D、640 9、微店平台是哪种电子商务模式( D )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_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______方法,将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转换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学设计研究常用的方法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 2.谈谈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区别。 3.请简要说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之间的关系。 4.试比较分析ID1和ID2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上) 一、填空题 1、学习需要是学习者学习方面_______ 与_______ 之间的差距 2、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 和_______的综合。 二、名词解释: 1、学习需要 2、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三、简答题 1、确定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是哪两种?其主要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2、简述小学生的学习风格。 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中) 一、填空题 1.分析学习内容一般可采取下列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下列六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认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ABCD模式 三、简答题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一个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在调谐放大器的LC回路两端并上一个电阻R,可以( C ) A.提高回路的Q值B.提高谐振频率C.加宽通频带D.减小通频带 2.在自激振荡电路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A.LC振荡器、RC振荡器一定产生正弦波B.石英晶体振荡器不能产生正弦波 C.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失真较大D.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做不高 3.试用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判别下图能产生自激振荡的电路(D) A B C D 4.若载波u C(t)=U C cosωC t,调制信号uΩ(t)= UΩcosΩt,则调频波的表达式为( A ) A.u FM(t)=U C cos(ωC t+m f sinΩt)B.u FM(t)=U C cos(ωC t+m p cosΩt) C.u FM(t)=U C(1+m p cosΩt)cosωC t D.u FM(t)=kUΩU C cosωC tcosΩt 5.某超外差接收机的中频为465kHz,当接收931kHz的信号时,还收到1kHz的干扰信号,此干扰为( A ) A.干扰哨声B.中频干扰 C.镜像干扰D.交调干扰 5.同步检波器要求接收端载波与发端载波( C )A.频率相同、幅度相同B.相位相同、幅度相同 C.频率相同、相位相同D.频率相同、相位相同、幅度相同 7.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过程的有(A)A.振幅调制B.频率调制C.相位调制D.角度解调 8.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实现线性调频的条件是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变化指数γ 为(C) A.1/3 B.1/2 C.2 D.4 9.某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最大振幅为10v,最小振幅为6v,则调幅系数m a为(C) A.0.6 B.0.4 C.0.25 D.0.1 10.利用石英晶体的电抗频率特性构成的振荡器是(B) A.f=fs时,石英晶体呈感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B.f=fs时,石英晶体呈阻性,可构成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C.fs

电力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最新版本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
第 1 章 电力电子器件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工作在__开关__状态。 5.电力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可概括为_承受正向电压导通,承受反相电压截止_。 6.电力二极管的主要类型有_普通二极管_、_快恢复二极管_、 _肖特基二极管_。 8.晶闸管的基本工作特性可概括为 __正向电压门极有触发则导通、反向电压则截止__ 。 18.在如下器件:电力二极管(Power Diode)、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晶体管(GTR)、电力场效应管(电力 MOSFET)、绝缘 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中,属于不可控器件的是_电力二极管__,属于半控型器件的是__晶闸管_,属于全控型器件的是_ GTO 、GTR 、电力 MOSFET 、 IGBT _;属于单极型电力电子器件的有_电力 MOSFET _,属于双极型器件的有_电力二极管、晶闸管、GTO 、GTR _,属于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得有 __ IGBT _;在可控的器件中,容量最大的是_晶闸管_,工作频率最高的是_电力 MOSFET,属于电压驱动的是电力 MOSFET 、IGBT _,属于电流驱动的是_晶闸管、
GTO 、GTR _。2、可关断晶闸管的图形符号是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电力晶体管的图形符号是

第 2 章 整流电路 1.电阻负载的特点是_电压和电流成正比且波形相同_,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 α 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0-180O_。 2.阻感负载的特点是_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带阻感负载并联续流二极管的电路中,晶闸管控制角 α 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_0-180O
_ ,其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均为_ 2U2 __,续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__ 2U2 _(设 U2 为相电压有效值)。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中,带纯电阻负载时,α 角移相范围为__0-180O _,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__ 2U2 2 和_ 2U2 ;
带阻感负载时,α 角移相范围为_0-90O _,单个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分别为__ 2U2 _和__ 2U2 _;带反电动势负载时,欲使电阻上的电
流不出现断续现象,可在主电路中直流输出侧串联一个_平波电抗器_。
5.电阻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 UFm 等于__ 2U2 _,晶闸管控制角 α 的最大移相范围是_0-150o_,使负载电流连
续的条件为__ 30o __(U2 为相电压有效值)。
6.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_120o _,当它带阻感负载时, 的移相范围为__0-90o _。 7.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工作中,共阴极组中处于通态的晶闸管对应的是_最高__的相电压,而共阳极组中处于导通的晶闸管对应的是_最低_
的相电压;这种电路
角的移相范围是_0-120o _,ud 波形连续的条件是_ 60o _。
8.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换相重迭角的影响,将使用输出电压平均值__下降_。
11.实际工作中,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是周期性的非正弦函数,当
从 0°~90°变化时,整流输出的电压 ud 的谐波幅值随
的增大而 _增大_,

从 90°~180°变化时,整流输出的电压 ud 的谐波幅值随
的增大而_减小_。
12. 逆 变 电 路 中 , 当 交 流 侧 和 电 网 连 结 时 , 这 种 电 路 称 为 _ 有 源 逆 变 _ , 欲 实 现 有 源 逆 变 , 只 能 采 用 __ 全 控 _ 电 路 ; 对 于 单 相 全 波 电 路 , 当 控制 角
0<
<
时,电路工作在__整流_状态;
时,电路工作在__逆变_状态。
13.在整流电路中,能够实现有源逆变的有_单相全波_、_三相桥式整流电路_等(可控整流电路均可),其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的条件是_有直流电动势,
其极性和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大于变流器直流侧平均电压_和__晶闸管的控制角 a > 90O,使输出平均电压 Ud 为负值_。 第 3 章 直流斩波电路
1.直流斩波电路完成得是直流到_直流_的变换。
2.直流斩波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是_降压斩波电路 和_升压斩波电路_。
3.斩波电路有三种控制方式:_脉冲宽度调制(PWM)_、_频率调制_和_(ton 和 T 都可调,改变占空比)混合型。
6.CuK 斩波电路电压的输入输出关系相同的有__升压斩波电路___、__Sepic 斩波电路_和__Zeta 斩波电路__。
7.Sepic 斩波电路和 Zeta 斩波电路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关系,所不同的是:_ Sepic 斩波电路_的电源电流和负载电流均连续,_ Zeta 斩波电路_的输入、输
出电流均是断续的,但两种电路输出的电压都为__正_极性的 。
8.斩波电路用于拖动直流电动机时,降压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1__象限,升压斩波电路能使电动机工作于第__2__象限,_电流可逆斩波电路能
编辑版 word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资料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 一、教学设计理论与模式概述 A、教学系统设计(乌美娜):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B、教学系统设计的5个基本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以多种理论为基础。 教学设计是一个应用的和解决定向的领域,它需要应用许多基础理论作为制定决策的依据。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不是少数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建立在已被实验研究所证实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科学理论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 2、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促进其发展,而教学设计作为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其目的也指向学习者个体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二是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 3、教学系统设计是操作和规划教学活动的程序和过程。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连接科学”,是一种按照学习科学与教学科学的原理,为了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对教学进行规划的技术过程。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必须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 4、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目的是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规划教学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教学系统设计既是教学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对象,也是教学设计活动的产物。 5、教学系统设计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协作活动。 绝大多数的教学设计项目需要具有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有时甚至还需要用户对象的参与。 C、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模式 1、学习需要分析。 它的目的是要揭示学习需要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并辨明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同时还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它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 3、学习者分析。 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学习者的内因条件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4、学习目标的阐明。 就是要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并使他们具体化。也就是要编写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然后把他们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体系。 5、学习评价。 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是通过搜集、分析和描述各种有关资料,并将实际表现与理想目标对比,以便对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6、教学策略的制定。 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型,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的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合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总复习题精选.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第二章选频网络 1、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A、最大 B、最小 C、不确定 2、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A、感性容性阻性 B、容性感性阻性 C、阻性感性容性 D、感性阻性容性 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 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 C、改变了通频带的 大小D、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 A、增大 B减小 C 相同D无法比较 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A、10dB B、20 C、20 dB D、10 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 b’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 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 (A)465KH Z (B)75KH Z (C)1605KH Z (D)10.7MH Z 2、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 A、调幅 B、检波 C、变频 D、调频 3、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

4、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 (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 5、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 A、i=b0+b1u+b2u2+b3u3 B、i=b0+b1u+b3u3 C、i=b2u2 D、i=b3u3 6、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 (A)465KH Z (B)455KH Z (C)75KH Z (D)10.7MH Z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1、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说明:θ为半导通角) (A)θ = 180O (B)90O<θ<180O (C)θ =90 O (D)θ<90O 2、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放大器的区别是() 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 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 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 3、已知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改变电源电压时,管子发热严重,说明功放管进入了 A欠压状态B过压状态C仍在临界状态 4、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 A、临界 B、欠压 C、过压 5、根据高功放的负载特性,由于RL减小,当高功放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变化时() (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6、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它的效率() (A)约为50% (B)约为78% (C)大于50%,小于78% (D)大于78% 7、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原工作于临界状态,如果其它条件不变,E C增大时,放

电工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交流电的电流或电压在变化过程中的任一瞬间,都有确定的大小和方向,叫做交流电该时刻的瞬时值,分别用小写字母 i 、 u 表示。 2、数字电路中只有 0 和 1 两个数码。 3、三相电源的中线一般是接地的,所以中线又称__地___线。三相电源三相绕组的首端引出的三根导线叫做___相__线。 4、(1011)2 = ( 11 )10。 5、电容和电阻都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但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同的,从能量上看,电容是_储能____元件,电阻是__耗能____元件。 6、为了反映功率利用率把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叫功率因数。 7、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振幅、频率和初相。 8、实际电压源总有内阻,因此实际电压源可以用电动势与电阻串联的组合模型来等效。 9、基本门电路有与门、或门和非门。 10、能够实现“有0出1,全1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与非门。 11、能够实现“有1出0,全0出1”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或非门。 12、能够实现“相异出1,相同出0”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是异或门。 13、在交流电中,电流、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称为正弦交流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14、工频电流的频率f= 50 Hz。 15、设u=311sin314t V,则此电压的最大值为 311V ,频率为 50HZ ,初相位为 0 。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I1 = 1A,I2 = 3A ,I5 =4.5A,则I3 = 4 A,I4 = 0.5 A,则I6 = 3.5 A。

17、半导体三极管是由发射极、基极、集电极三个电 极,发射结、集电结两个PN结构成。 18、三极管按其内部结构分为 NPN 和 PNP 两种类型。 19、晶体三极管作共射组态时,其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类似,但其输出特性 较为复杂,可分为放大区外,还有截止区和饱和区。 20、二极管具有单相导电性特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的内阻Rv为20KΩ,则电压表的指示为( B )。 20KΩ 20KΩ A.5V B.10V C.15V D.30V 2、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为对称且三角型连接时,线电流与相电流的 相位关系是( D )。 A.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0 B. 线电压滞后相电压300 C. 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0 D. 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0 3、叠加定理可以用在线性电路中不能叠加的是( C )。 A、电压 B、电流 C、功率 D、电动势 4、如图所示电路中,若电阻从2Ω变到10Ω,则电流i( C )。 R i s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5、如图所示电路,电路的电流I=(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