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疯狂石头》影评

《疯狂石头》影评

《疯狂石头》影评
《疯狂石头》影评

『影视评论』[电影众论]ZT 一篇超专业的关于<疯狂的石头>的影评(转载)

2006年7月8日,晚上20:20,天落雨,忌出行,宜观影。久仰石头威名,遂于万达观影。

也许是黄金时段(周六的晚上)的缘故,6号厅内上座率颇高,对于这样一部小卡司而言,着实难能可贵。而更可贵的是,影厅内的观众男女老幼皆备,而欢乐的笑声此起彼伏不绝。

小卡司是个什么概念?首先制作费据说只有300万人民币,而导演是个新人,演员一律都是新人(对于大银幕而言。除了扮演大盗麦克的连晋,原名连伟健,曾是TVB的三线小生,因与刘德华私交甚密,故有幸参演。),制作班底也都不知名,唯独出品人标注着刘德华的大名,不知道的人估计还以为的同名同姓者。

诚然,在这个已经商业化的娱乐世界,如此小卡司难以吸引眼球,而区区300万的制作费,全部用在了刀刃上,宣传费用捉襟见肘,难怪投资人刘德华要通过个人魅力来达到“免费广告”的效果。

全片98分钟,充斥着三股力量的角逐,剧情不落俗套,光影恰到好处,剪辑流畅明快,让人看罢大呼过瘾,颇有点冯式的

风范。影片中的许多精彩桥段,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者借镜于经典影片,但是内在的凝聚力缺将这些碎片无缝的拼接成为一个整体。让观众不至于有突兀之感,一切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好似品位一道大杂烩,各种配料恰到好处相辅相成,别有风味!下面将一一进行解密(都是达芬奇给闹的)……

================================================= =======

第一部分:经典借镜

石头中有不少对经典影片的借镜,或者是增加笑料,或者是丰富剧情,或者是精妙的电影技巧搭配,或者是恰当的场景气氛渲染。

《寻枪》:石头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寻枪》的影子,无论是方言的相近,还是讽刺的幽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工艺品厂门口的烧烤摊,老板用方言吆喝着“羊肉串”的时候,很容易让观众联想起《寻枪》中的“羊肉粉”!

·结尾面包店老板骑着电单车追赶笨贼老三的时候,边追边得意的说“你跑啊,咋不跑呢”,也似《寻枪》中马东骑着自行车追赶偷枪疑犯的场景。

·石头主角包世宏,无论身份、性格还是表演都好像《寻枪》中马东的翻版。

·而石头中包世宏几经周折,终于得以释怀的结尾也与《寻枪》如此相似,只不过后者的主题更严肃更悲凉,而前者更喜剧化更商业化。

《暗战》:影片中透露的几点温馨场面都与《暗战》有些相似,而笨贼第一次的掉包计划也有几分《暗战》气息。

·整部影片中,包世宏与女友见面的场景只有两次,这与《暗战》中刘德华与蒙嘉慧的见面次数相同。

·最后包世宏将真翡翠阴差阳错的挂在女友的脖子上,而且两人都懵然不知,也跟《暗战》结尾蒙嘉慧挂着价值连城的钻石项链却不知情有些许相似。

·笨贼第一次实施掉包计的时候,先是声东击西,而后穿上马甲扮保安的场面与《暗战》开头刘德华成功脱逃的伎俩如出一辙。

《非常突然》:石头的三股势力,一兵二贼的配置,十足的《非常突然》

·石头中是包世宏率领的保安队伍与两个盗贼团伙的角逐;《非常突然》中是任达华率领的O记与两帮匪徒的较量。

·石头中两个盗贼团伙分别是来自内地的傻偷笨贼和来自香

港的国际大盗;《非常突然》中的两帮匪徒也是来自内地的业务匪徒和来自香港的重装悍匪。

·石头中笨贼虽傻,却两次得手(一次是暴殄天物,一次是太子换狸猫),而大盗技艺高超,却屡撞恶运连连失手;《非常突然》中的业务匪徒虽然荒唐可笑,结果却与整组O记同归于尽,而重装悍匪看似凶神恶煞,结果却轻易被一网打尽。

《Memento》(中文名:失忆或记忆碎片):石头片中两次运用的插叙和倒叙手法,与《Memento》同样妙笔生花。

·石头影片开头的几个场景,缆车调情、可乐罐、搬家偷窃、撞车纠纷等,时间上是错落而交叉的。但导演却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把这些在视觉上凌乱的场景在逻辑上有机的串在一起,和《Memento》的逆向推理有得一拼!

·还有笨贼初次下手时的场面,也是运用了类似的手法,把笨贼行动、保安行动分离开来,显得错落有致。

·最后一次运用是道哥摩托飞抢的时候,把包世宏、偷情者、道哥三个场景分离合并,显得惊险刺激而趣味十足。

其他影片:这里仅列举四个比较特别的借镜,其实影片中对经典桥段的引用又何止这些,诸如:《谍中谍》《蜘蛛侠》《蝙蝠侠》等等就不一一列举。石头不单是把这些经典桥段引入电影中,而且加以解析重构,细心调配使之不温不火恰如其分,总之

让观众不觉突兀之感,仿佛剧情走到某个节点时就必然需要这些桥段来填充。

有的借镜可以揣摩出大致出处,有的借镜则是精妙的电影技巧!

平行剪辑:这是加快影片节奏的一个剪辑技巧,指的是把同时发生的几个场景按照时间的顺序错开排列。

比如:现在有两个场景A和B,把它们从时间上切片的话,可以把场景A分割成A1、A2、A3、A4,同理场景B也一样。普通的剪辑需要保持整个场景的一致性,以便于观众可以完整的了解单个场景的事件,于是剪辑出来的影片一般是A1、A2、A3、A4、B1、B2、B3、B4的顺序。而平行剪辑就是把两个场景错开来呈现,变成A1、B1、A2、B2、A3、B3、A4、B4,使得整个影片的节奏加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跟着剧情一同紧张。

·石头中平行剪辑的运用是在翡翠展前夕的时候,安排了三个场景,分别是:保安的准备工作、笨贼的准备工作、大盗的准备工作。这三个场景按照A1、B1、C1、A2、B2、C2……的顺序来剪辑,把影片的节奏加快起来,预示着好戏正式开场。平行剪辑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的话容易产生杂乱混沌的负面感觉,但石头中的运用是成功的,而且是必要的,每个小切片的转场非常流畅,通过语言上的或者布景上的“接续”达到平滑过渡的

效果,技艺相当的娴熟。

平滑的转场:这个也是对剪辑最起码的要求。目的在于不同场景进行镜头切换的时候,不给观众带来突兀感。

·在前面平行剪辑的场景,转场表现就非常优秀。

·当包世宏发现翡翠位置被移动的时候,他意识到翡翠被掉包,这是他的心低落到极点,自己的躯体仿佛也向深渊坠落下去。当他身体坠落的时候,转场启动,镜头切换成包世宏瘫倒在床上的场景。在展厅的“晕倒”与旅社的“瘫倒”动作相似,因此转场非常成功。

·当笨贼老大道哥找到喝醉偷情的谢小盟时,愤怒冲上心头,飞起菜刀泄愤。当他面目狰狞的时候,转场启动,镜头切换成谢小盟被淹在马桶中的痛苦表情。在房间道哥的面目狰狞与马桶中谢小盟的痛苦不堪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转场非常成功。

转场的干净利落比比皆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可见导演对影片的拿捏别有用心。

场景的布置:这里泛指场景道具、灯光等因素。

·工艺品厂的落破,展览会场的简陋,三宝家里的昏暗狭小,旅社环境的脏乱臭,都设计得贴切到位不过不失。

·影片的灯光尤其值得表扬,一部小制作电影,灯光的亮暗却恰到好处,使得整体画面非常干净明快,丝毫没有内地电影惯

以的昏蒙灰涩,在高反差的场景也没有出现明显过曝或欠曝。比如:为了表现三宝家里昏暗狭小,灯光就布置得尽量的暗,但是又恰好可以看清楚房间的大小以及人物的轮廓;另外下水道内本来应该是全黑的,但是为了表现笨贼的戏剧命运,特地照亮了人物的面部,而不是让整个画面成为摸黑瞎。

不俗的摄影:影片中大量使用广角和中焦镜头,甚至是长镜头,很好的渲染了某些场景的气氛。

·在表现包世宏和笨贼正好住在旅社两隔壁的戏剧效果时,没有使用常见的水平拍摄兼房间转场,而是使用俯视角度来进行房间转场,造成一种天意弄人的讽刺意味。类似的手法记得在韩国电影《当掌声响起时离开》的开头鉴赏过,非常喜欢。

·在道哥亲自出马,摩托飞抢的场景,剪辑的明快自不必说,完全可以媲美大制作动作片的剪辑效果。而最令我佩服的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定机位的长镜头(又称侯氏长镜头),用的是广角镜,画面左右两边正好就是大盗的BMW和偷情者的轿车,中间就是通往翡翠展馆的大路,构图上非常严谨考究。只见包世宏战战兢兢的走到死者旁边,偷情者也惊慌失措的下车走了过去,而偷情女友则仓皇下车从画面右边逃走,整个场面一镜呵成!赞!

分割画面:自从《24小时》开始,分割画面的剪辑技巧就又流行起来了,它可以带来漫画式的戏剧效果,同时把握住影片

的节奏,与平行剪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明显的莫过于结尾处大盗飞刀对百步穿杨的场面,双方各占一个画面,气势汹汹程对峙态。这时中间插入第三个画面,把一个“忍”字拉进来,进一步增强戏剧效果。最后三个画面合而为一,决战正式开场。这里用分割画面的剪辑手法,充分体现了这个漫画式的戏剧效果,仿佛香港动作漫画一般,将剑拔弩张的气氛凝固在一个画面中。

群角设置:影片的主角虽然是包世宏,但是很多情节还是由两帮贼、冯董、谢小盟、三包等角色来担纲的。不但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鲜活,让人过目不忘,而且他们各自的戏份并没有干扰主线情节,反而在适当的时候回归到主线中去,不留痕迹,妙哉!

·包世宏: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才有志的“四有”青年,却怀才不遇,在一个落破的工艺品厂当保卫科长。这次的翡翠事件完全是他心灵上自我救赎的过程,他聪明能干,却没有发挥的地方,最终郁闷成疾,经过这次翡翠事件他的聪明才干终于得以施展,并最终得以释怀,长期的心理压抑一朝释放,身体的疾患自然不要而愈。

·谢厂长:他是个可怜的老厂长,在经济大潮中没有挺过去,导致厂子的没落下场。最终他也为名利所诱惑,陷厂子于不义,最终落得赔了儿子又折兵的下场。

·三宝:他是包世宏的哥们,因厂子落破于是整天指望着发横财,以彩票为生命动力。偷拿了笨贼的道具可乐后,以为自己真中大奖,傻乎乎的跑到北京去结果得到了教训。

·谢小盟:厂长儿子,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以摄影为手段泡妞为目的。几次三番骗人骗财骗色,最终自己也成为盗贼的案上鱼肉。

·道哥:笨贼老大,老谋深算,颇有领导才能。每次作案都是叫两个弟兄去拼命,自己坐享其成,最后不得已亲自出马,结果讽刺的命丧黄泉。

·黑皮:笨贼老二,喜欢说道理,以智取胜。

·笨贼老三:长发丑恶,有勇无谋,善于长跑,最喜欢说的是“直接砸!跑不就得了?”

·麦克:国际大盗,专业盗贼,但运气奇差,屡战屡败,最后甚至荒唐的杀死自己的雇主,晕。

电影的技巧多种多样,石头的借镜虽然创新性欠缺,但是引用得当也算难能可贵,至少比起那些以炫技为目的把一大堆视觉垃圾堆砌起来,推销到观众面前的影片来得更有诚意。

================================================= =======

第二部分:回馈社会

与前面向经典电影的借镜不同,石头中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紧扣现实生活,它将人们身边的大小事件融合到影片的支线情节或搞笑场面中,以讽刺与幽默的态度再反映出来,实现对现实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与嘲讽。

·艺术泡妞:石头中谢小盟几次三番假借艺术之名,实则泡妞,其手段的欺骗性和诱惑力只能用影片中旁观者的话来形容:流氓。

·圈地运动:大地产商为收购土地,对落破工厂的欺压与软硬兼施,对厂长的威胁与贿赂,无不表现出商人的奸相。

·为富不仁:包世宏的汽车碰坏了冯董秘书的宝马车,秘书趾高气昂的对穷人进行言语上侮辱和嘲弄,并敲砸包世宏要赔偿8000块,如此场景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

·偷情:影片中两次出现有钱人在汽车内偷情的场面,还有道哥的女人居然跟笨贼老二有一腿,甚至跟谢小盟上床,这无疑是对当代情感忠诚度的一大考验。

·败家子:谢小盟是个花花公子的典型,为了金钱,不惜设下骗局欺骗老爸,甚至还教唆朋友以绑架来作为幌子,可恶之极。

·搬家偷窃:假借搬家公司之名,擅闯民居偷窃财物,并堂而皇之扬长而去,也是新兴的偷窃方式。

·可乐中奖:这个老套的欺骗伎俩早就过时了,这在影片中也反映得很喜剧化。

·刀郎:影片开头笨贼上厕所的时候,戏谑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明显是对刀郎所谓恶俗艺术的嘲笑。

·xx姐姐:展厅中两次出现两个丑女扮仙女的可笑场面,也是对当今网络上流行的xx姐姐的讽刺,以丑为美还自不量力。

·飞抢:这个从广州“流行”开来的犯罪方式也在影片中受到无情的抨击,道哥的飞抢很成功,但是却遭遇车祸命丧当场。

·地产黑幕:电影中冯董说过一段话“200万的生意让你给做成1000万”,而冯董在发布会场宣布的是以850万收购翡翠,再联系到冯董贿赂谢厂长时比划的把最顶上三层都送给谢厂长,这

里可以估算一笔帐。照模型可以估计冯董的楼宇是每层4个单位,那么三层就是12个单位,以冯董的手笔每个单位至少100坪。那么1000万扣掉购买翡翠的850万,就是说其中150万是送给谢厂长的房子的成本价值。黑幕来了,150万元的成本可以建造12个100坪的单位,每个单位的建筑成本大约12万多,而这样的一个单位在重庆的售价绝对要在30万以上吧!可见房地产的利润之高!

·暂时就列举以上种种,其他诸如:洗刷刷、CS、彩铃等调侃也是讽刺与幽默的体现。

不过,影片中还有两个很特别的片断,其效果堪比肩《天下无贼》中的“打劫戏”!矛头还是直指中国近年来的所谓3亿大制作,诸如《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

·片断一:黑皮说:“绑架?我们不专业!”,道哥回答:“我告诉你什么叫专业!”,然后狠狠的踹了两脚谢小盟。

·解密一:这里绑架比喻的是成熟精良的大制作,而盗窃比喻的是当前中国商业片的水准。笨贼擅长的是盗窃,比喻当前的中国商业电影工业尚不成熟,这片土壤还无法制作出媲美香港甚至好莱坞的所谓大制作,现在应该做的是脚踏实地的循序渐进,保持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塑造真正让国人喜闻乐见的商业片。黑皮说“我们不专业”,其实是对当前中国盲目上马大制作的质疑。

而道哥则逞匹夫之勇刚愎自用,不听劝诫之言,以为狠踢两脚就叫“绑架”了!这里是比喻投资人的无知,以为猛砸它3个亿下去就一定能拍摄出所谓的大制作。影片中绑架的最终落魄收场,也对应了近年来中国大制作的尴尬结局。

·片断二:冯董职责秘书办事不利:“200万的生意让你给做成1000万!”

·解密二:这里同样是对所谓大制作的戏谑。石头以300万的成本,却拍摄出如此精彩的影片,没有大场面、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宣传,影片照样好看!而那些投资3亿的大制作在褪去华丽外衣的时候,剩下的不过是白骨累累。200万的生意比喻类似石头的小制作优秀电影,成本不高但是让人叫好。而“做成1000万”指的是盲目上马,企图通过大投资来提高影片的质量,结果是徒劳无功,成本高昂却被人叫骂。想象一下3亿和300万的差距,观众们是愿意每年看这样一部无极般的假大空,还是愿意每年看到100部石头般的诚意小品?3亿=300万x100,这是值得所有处于头脑发热期的中国电影人去深思的一个等式。

================================================= =======

石头虽小,但是它给观众带来了欢笑(这种欢笑有别于《十

面埋伏》和《无极》中弱智对白引发的笑场。),给现实生活众生百态启迪了思考,给中国商业电影的发展开辟了蹊径,也给热爱中国电影的我带来了希望!至少,比那个馒头更实在、更可口、更迷人。

我感觉石头就好象一场冰雹,打醒了某些人,滋润着某片田,还给许多的观众消暑降温。

2006年的第一场冰雹,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2007年的下一场冰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来……

电影推荐

https://www.doczj.com/doc/3818908315.html,/question/17423825.html 以下是我以前给同学写的推荐,也同样推荐被你哦~~ 实尾岛(剧情,震撼,足以撼人的一段真实历史,不多说了,目前为止它是我心中的NO.1) 勇敢者的游戏(科幻,很爽的片子!看完后觉得结尾很妙,不错不错。迄今已十年,就在十周年之际,原导演又推出了《勇敢者的游戏2》11月刚刚全球上映,网上还没有,我在迫切等待中~~) 阿甘正传(剧情,你也听说过的,很有名的片子,很激励人,不多说了,必看) 肖申克的救赎(剧情,1994年奥斯卡它和阿甘正传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最后以微弱之差败给了阿甘,直到现在网上还常见网友争论两部片子到底谁更胜一筹,而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认为它们同样好,好得不得了!这片子我还要震撼两个字形容,看完后你会觉得这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2009迷失记忆(科幻,只能说韩国人太大胆了,虽然是科幻,但颠覆历史不是轻易的事,在中国政审肯定是不行的。我还是要说它震撼,结尾也很感动,结尾高潮时的音乐真是震撼,当时看时我是热泪盈眶,后来又重温一遍激战那一段,听着那音乐,我又哭了,我这人挺感性的) 英雄(历史,张艺谋的大片,你肯定听说过,也可能看过,很多人不喜欢张艺谋的那些商业片,但我一直很喜欢这个,看了两遍,片子的主题很好,我很感动,技术手法还是张的唯美路线,场景无比绚美,故事的表现手法很独特,李连杰演技很高超) 这个杀手不太冷(剧情,又是一部世界闻名的经典,从此吕克贝松成为我最喜欢的导演)终结者2(科幻,建议先看终结者1(80年代拍的,虽然特技没有现在的影片做的好,但也不失为一部经典),了解一下作为前提的剧情,而作为续集,终结者2的剧情,效果和特技都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完美!)(终结者3没什么意思,除了更先进的技术,不看也罢)(目前正在拍终结者4,我认为真的很没必要,终结者2是足以名垂青史的经典,主题深,情感浓,施瓦辛格的演技——天啊,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出名了!总之,终结者2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影迷心中最棒的科幻片之一) 美丽人生(BT,剧情,绝对能逗你大笑的片子,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是男主角自导自演的片子,看过的人没有理由不喜欢它,难得一见的好片子,保证你难忘) 阳光灿烂的日子(BT,剧情,好电影!好电影!中国的电影一向垃圾,中国的电影就是一堆毫无价值的沙粒,但沙粒中也偶而混有珍珠,而这部片子就是最闪亮的珍珠之一) 楚门的世界(剧情,极令人深思,你一定要看) 拯救大兵瑞恩(战争,名片,大片,斯皮尔伯格的具作,外国拍的战争片就是真切,不像中国片子里的一个个都不怕死,值得一看) 超人特工队(动画片,今年的巨制,反正我感觉不错,好搞笑,挺爽的,看吧) 海底总动员(动画片,这么有名,不必多说了吧,如果你还没看过那就赶快补上啊,不可错过的好片,另外说一句,我很喜欢张国立的配音) 麦兜故事(动画片,香港拍的,很可爱,温馨,也搞笑,总之我很喜欢,推荐你看)

《上帝也疯狂2》观后感

《上帝也疯狂2》观后感 政史学院历史09班梁燕学号:200902405153 这部影片讲了在沙漠中生活的卡拉哈里人远离现代世界,在干旱的环境里自有一套谋生方式。卡拉哈里人奇哥的两个幼子奇沙与奇尔在父亲寻找食物时被车厢的露水吸引,登上了偷猎者的卡车,却被不知情的偷猎者带走。奇哥自此踏上了追寻孩子的旅途……来自美国的法学博士安泰勒经一位心血来潮的飞行员邀请,登上了他的飞机,却为恶劣的天气影响,和动物学家马歇尔一同被困在沙漠的深处,两位博士术业有专攻,但野外生存肯定不是安泰勒的强项,女博士忙乱的表现为这次历险平添了轻松的气氛……古巴战士与非洲士兵为双方阵营而战,两个人一把枪传来传去,他们也先后做着对方的俘虏……这群人在沙漠深处的动物天堂穿插互动,上演了一出温馨轻松的喜剧。下面我将从感受深的几点来进行理论结合。 从影片来看,沙漠中的卡拉哈里人远离现代世界,他们的观点不同。卡拉哈里人信仰上帝,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赏赐,他们懂得如何在沙漠里生存,懂得如何利用沙漠里一切,如辨别动物的脚印说明沙漠中发生的事、在没有降水的时候如何利用植物来获取水、、、、、、而这一切对于沙漠外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代表就是女主角法学博士安泰勒。从世界的物质性而言,我们可以看到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无论是沙漠世界还是现代世界,且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卡拉哈里人生活在沙漠的内部,在沙漠的时间构成了他们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他们社会生活得基本领域,也促成了他们发展的动力;而生活在现代世界的人来说,在没有实践的沙漠地带他们没办法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生活领域,这些他们只能在他们实践的现代社会里才能实现,也才能构成他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发展的,虽然卡拉哈里人远离现代世界,但是从总个社会来说,他们还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发展着的。 从认识的本质来理解这部影片,我了解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在影片中卡拉哈里人和研究动物的动物学博士马歇尔在沙漠的实践中认识到沙漠的现象,他们知道动物的脚印代表什么意思,知道沙漠中动物的习性,它们怕什么,要怎样去防范他们的攻击,最典型的就是土狼这种胆小又怯懦的动物了。而影片中的女主角法学博士安泰勒由于对沙漠中的一切没有充分的实践以致对沙漠没有充分认识,在影片中表现的一惊一乍的,充分的展示了人在危急时刻爆发出来的潜力,给影片带来了很多的笑点。除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女主角,还有奇哥的两个小孩被没有见过轮胎的印子还有那一箱的水吸引,从而登上了偷猎者的卡车,却被不知情的偷猎者带走。还有影片中女主角由于自己的惊吓把载她的卡拉哈里人的自行车撞坏之后,硬塞给他美元的镜头,给我印象很深。女主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认识到卡拉哈里人是不需要到钱币的,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并在实践中坚持发展真理。只有真正的在沙漠中实践过,才能坚持和发展真理。 以前看电影从来没有这样的想过要理论结合,经过候老师这么要求反而觉得能学以致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认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搏击俱乐部观后感

两个完全不同的男人和一个关键的女人! 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成功的小男人杰克,他有着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可以说是无悠无虑,连周围的同事也没几个对他有意见的,他下班之后最大的乐趣是研究该买什么样的手工家具更合适。这样的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表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应该是过着与世无争,舒适安逸的生活。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着在当今中国很多人可能做梦都想过的生活的一个白领却极度的郁闷。失眠,焦虑,无所适从、、、、拿他自己的话说“生活好空虚,一些都象在拷贝”以至于到最后必须要参加“癌症社团”见识各种各样的绝望和可怜人才能让自己得到一点充实和真实的感觉,才能“睡得象猪一样” 镜头一转,来看看我们的男二号泰勒,他和杰克恰恰相反,他的职业是卖肥皂,或许能挣点钱但从他住的地方和他的爱好可以看得出是绝对没有卖保险来得钱多,但他却活得萧萧洒洒有滋有味,以至于我们的杰克都会对他印象深刻并且到最后被他所改变。这样的两个男人的组合一看就特别有意思,很容易引起观众的疑问,到底是什么让穷人的泰勒活得那么开心而让小资杰克苦不堪言呢?从这点思考慢慢的就会引出电影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思考的主题了,介绍了两个男人回过头来看看两个演员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皮特的风流倜傥狂放的气质,诺顿的忧郁在让两个演技派在电影里面大放光彩,都完美的诠释了角色的性格和特点(不由得让我想起《暗战》里面刘德华和刘青云的双刘组合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两个男人真正碰撞在一起以及后面谜底的揭晓直接关系到我下面所说的这样一个关键的女人---玛拉。如果不是玛拉的出现或许杰克就在哭泣中完全治疗好自己的失眠症,而真正存在于失眠症时期的皮特也就可能被扼杀在萌芽阶段,但是这个女人的出现让杰克重新跌入生活的泥潭也让泰勒有机可乘!接下来在杰克和泰勒和平共处阶段也是玛拉的出现打乱了两个人格的平衡,作为杰克人格讨厌玛拉,做作为泰勒人格喜欢玛拉,这样两个极端的情形都发生在一个男人的身上一直到最后真正肯定泰勒和杰克是同一个人的也是出自这个女人之口。想想,同样一个男人两种极端的性格,两种极端的喜好,以及完全不同的相貌!都可以从这个女人身上找到联系。导演把玩人格分裂的乐趣可谓登峰造极! 说完人物我们来看看作为电影题目的“搏击俱乐部” 搏击俱乐部---------人性在物质中迷失的永恒命题 作为主角第二人格存在的泰勒其存在的目的一开始可以说是对主角内心人性的唤醒!“不要做物质的奴役”不仅是泰勒的说教更重要的是杰克心底的觉醒,以至于到后面杰克的人格逐渐被泰勒人格影响和同化!搏击俱乐部的存在也是一样,一堆在物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男人们通过打架通过搏斗来找回自己做为人的一面,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本来就是对物质社会的人性反抗和本性的回归。以至于到后面搏击俱乐部的规模越来越大也就说明这样的“人在物质生活中迷失自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打架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到头来谁该在哪里工作还在哪里工作,该做什么就还做什么。要想真正把人从物质社会解放出来就必须摧毁物质社会,这不仅仅是那一帮子搏击会成员的想法也是主角的想法(很类似现在西方国家的一些尊崇自然反对科技的团体),于是乎一帮人将搏击俱乐部变成了“大计划”

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英文名The Trueman Show。真人秀。前几天还查了一下真人秀的百度百科,真人秀是有规则但是没有剧本的电视节目,举个例子超级女声非诚勿扰都是,在一个场景中,在场人物的一言一行透过摄像机便成了观众眼中的电视节目。 电影里的楚门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生活在美丽岛上的明星,这个小岛是人工的巨大摄影棚,岛上的居民都是职业演员,日升日落四季交替都由编导调控,只不过身为主角的楚门并不知情。楚门在年界30的时候察觉到异样,并且在细致观察之后决定出海去地球的另一端寻找自己的初恋女友,在经历了导演设置的旨在阻止他出行的狂风大浪之后,载着楚门奔向自由的船撞到了摄影棚的蓝天幕布,至此楚门明白了一切,导演在与他的对话中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和他赋予他的这个世界一样虚假,一样有谎言甚至肮脏,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是安全的。楚门拒绝了导演的要求转身走进了通往真实世界的黑暗之门。 我有点羡慕楚门。本来这部电影是传播学中一个“洞壁效应”的案例,是来佐证议程设置理论的。但是我还是羡慕楚门,即使在大多数人看来楚门是导演的囚徒。但是谁又能说这个世界的我们不是楚门呢? 影片很鲜明的在宣扬一种存在主义哲学:没有主权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没有意义的活着,不如去死。 很不明白为什么最后楚门的离开会让那么多人雀跃。试想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24小时直播的真人秀,那么守在电视机前的忠实观众到底是何居心呢?看热闹是必须的,渴望楚门发现骗局并挣脱这种被安排好的生活,是对节目可能的无休止进行感到厌倦?还是把自己和楚门在意念中进行了换位,想借楚门宣泄一下自己对自由的理想渴望? 回归到我们的世界,我们从出生开始一点点认识的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绝大多数都是借助于他人。父母,亲朋好友,老师,读物,电影,电视,音乐,互联网,甚至自然。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来自于世界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换过来说,世界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什么。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盗梦空间》里的女主角莫尔,她临死的情绪一定走了两个极端:对此世界的无限不信任和对彼世界的无限向往。她至死都在寻找真实。而什么是真实?我们从这个世界获知的是科学知识还是游戏规则?圣经里说上 帝创造了世界,就像影片中的导演,只不过这个导演没有上帝的大能,不能创造出足够让人探索不完的空间罢了。 而换一个角度,往小了点说,新闻联播每天都告诉我们:国内和平安定,领导日理万机,人民安乐富足,国外战乱、天灾、经济萧条、反华……政治,科技,甚至道德和价值观都在大众媒介中不断的抽自己的嘴巴。他们说的就是真实的吗?今天信誓旦旦的这样说,那么明天又会出怎样的说辞呢?现实永远比电影复杂。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美丽、简单并承诺没有伤害的虚拟世界摆在你面前,和你眼前这个充满谎言充满利益与欺诈的真实世界相比,你还会选择跨进这个黑暗之门吗?何况谁又能说所谓的真实世界不是别有用心的人用媒介和舆论编制的无 需负责的场景实验呢? 影片中,除了导演和楚门,其他的人都有病,不管是酒馆里热切讨论剧情的看客还是沙发上老态龙钟抱着印有楚门头像抱枕的老太婆,不管是躺在浴缸里为楚门的命运情绪大起大落的胡须男还是警卫室里守着电视机废寝忘食的保安,甚至试图提醒并鼓励楚门逃离摄影棚的罗拉,都统统有病,并且我相信影片中对这些人的特写并不是出于对感染力的追求,而是导演别出心裁的讽刺。设想一下,

温暖的黑色幽默―――《疯狂的石头》影评

温暖的xx———《疯狂的石头》影评 《疯狂的石头》自 2006年6月30日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一路飙升,在这个大片越大,小片越小的年代,导演宁浩创造了一个小片的票房神话。 此后很多记者对于此片在民间火热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提出,《疯》的出现是中国大制作的结束和小制作电影的开始。对此电影学院的郑洞天教授回应道: “大片我们拍了十几部,大部分赚了钱;小片拍了几千部,现在头一回取得了票房。” 小制作的电影取得不同凡响的票房,这是《疯》引起轰动的根本。导演冯小刚曾经评价小制作电影导演为“以赔钱为己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李安的片子十几倍的收回成本都没有如此强烈地被人们所关注。我想说的是,从《疯狂的石头》的90分钟里,我被那种毫不做作的幽默主线,多变的镜头表现力,带点疯狂味道的穿插迂回剪辑所惊叹。很难相信在充斥着大量中国式史诗大片的海水里还能冒出如此清新纯粹的浪花。导演宁浩我不认识,也是第一次接触他的电影,但从《疯狂的石头》的镜头里,我看到了一代年青导演在电影语言上寻找突破的窗口正在打开。 宁浩只身一人从山西来到北京,他尝过作一个“北飘”几乎所有的苦和累,干过影视圈里所有的活计。所以单从生活经历来看,拍出一部很多地方很贴近平民的电影,而且实力不俗,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石头》好看,我们不能否认宁浩的才华。但是也有很多人说他抄袭了98年英国的片子《两杆大烟枪》,不说别的,就算是抄袭出来的,能够抄袭到这个地步,这不是一个电影故事或者结构的问题,而是导演功底扎实,磨练出来的,没有很强的基础,就算让你抄,就算让你遇到国产片保护月,你也取得不了两千万的票房。更何况《疯》有很强的本土化印记。导演宁浩说,当初考虑要本土化,很刻意地追求什么,但是后来发现把自己身边的人拿出来就行了,很自然的。比如徐峥扮演的房地产商,这是一个负面角色,而给老百姓看的片子在中国只有房地产商是挨骂也没人心疼的角色。

英语译名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国家和中国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不仅体现在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等艺术文化的传播上,同时也体现在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上。目前,电影市场也正因为国外英语电影的引进而更加争奇斗艳。不可否认,电影艺术的流行也对其它艺术类型造成了相当的影响,例如音乐,文学等等。而且电影对当下流行文化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国外电影也成为中国观众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部电影片名对于电影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它不仅可以概括性地反映影片内容,传达关键信息主题,确立全片的情感基调,还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甚至于对电影票房的高低有着不忽视的作用。 (一)英语电影片名的命名特点 电影片名的任务在于“简洁凝练地概括影视片内容,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群众的丰富联想”,是以电影应为观众所创作,并以观众的接纳、欣赏和评判为生存的依据和标准。 英语电影片名多用名词或动名词短语,少用形容词、动词、介词或其短语,极少数以简单句型出现。片名大多来源于电影中的角色、背景、情节、线索或主题等。片名短小精炼,绝不冗长,且具有凝练简洁、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等主要特点。 传统的翻译标准讲求“信”、“达”、“雅”,尤其是“信”在翻译实践中运用得最为充分。电影的特殊性决定其翻译目标取向。也就是说,电影片名的翻译除了要遵循“信”的翻译标准,还要考虑其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要注重其语用信息,即片名应能提示观众影片类型和题材。因此,翻译片名时,除应忠实传达原片名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更应考虑观众的期待视野、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译名应在片名语言、文化信息及其对观众产生的效应上尽可能地与原片名保持一致。 (二)两岸三地的译名翻译差异及其原因 同属于汉语文化语境的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经常出现同一英语影片有着不同的翻译版本,甚至在形式和内容上大相径庭。 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在外语片名的翻译上所存在差异,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体制不同。内地较为保守,对于影片的审查制度比较严格,会限制一些较为开放的影片播出,当然在译名上会存在诸多界定。而在香港和台湾地区,思想比较开 放自由,电影片名的翻译也就相应活泼繁多。

搏击俱乐部观后感1000字

搏击俱乐部观后感1000字 沙龙11月28日安排观研《搏击俱乐部》,TOP250 排名第10,IMDb评分 8.9分,也就是说这部影片得到了全球影人和影迷的追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搏击俱乐部观后感的。搏击俱乐部观后感1你得先放弃一切,你必须没有恐惧,面对你总有一天会死的事实。只有抛弃一切,才能获得自由。---题记大卫芬奇的电影总是给我不一样的启发,每次走进他的电影王国,就好像自己就是生存在此间一样,导演很少用自然光呈现他的电影,这样做是为了让看者能拥有和主角拍戏时一样的体会和心情,一种不安的情愫或者说有些偏执狂的意味。正是这样带有偏执意味的电影,正如《搏击俱乐部》里面所宣扬的自由主义以及精神至上,让我们现代人不禁质问:我到底是谁?电影有两个主人公,但两个主人公却是一个人。在心理学上叫做人格分裂,这两个主人公分别由诺顿和皮特饰演。杰克(诺顿饰)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可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厌倦,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失眠症让他感到一切如同虚幻,每天都是做着拷贝的事情。为了治疗他的失眠症,他不停地去参加绝症患者的聚会,再那里他跟每一个绝症患者拥抱,淹没在他们的怀抱当中,不顾一切,感到黑暗,沉默和完整。他找到了自由,抛开所有希望就是自由。每次参加完这种聚会,他都可以熟睡在任何地方,家里、机场、办公室,他

都可以像新生婴儿般睡着,直到他遇到玛拉。玛拉也和他一样去参加这种聚会,当杰克发现玛拉穿梭于不同的绝症聚会时就如同自己的谎言被揭穿,赤裸裸的站在世人面前一样,他的失眠症又开始作祟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杰克在飞机上“遇到了”泰勒,并从此变成了好朋友,并且成立了搏击俱乐部。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第二次的人会知悉,其实泰勒是有杰克分裂出来的一个人格,可是杰克并不知道,其实在他熟睡的时候,正是杰克苏醒的开始。为什么杰克会人格分裂出一个跟他性格如此大相径庭的泰勒?泰勒是一个不喜欢被任何环境亦或是人束缚着自由自在的人,这是杰克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做到的,他被上司束缚着,被金钱羁绊着,被物质驱使着,他或者并不是为了自己,他被物质奴役了。而泰勒则是他内心渴望自由的一面。“工作不能代表你,银行存款并不能代表你,你开的车也不能代表你,皮夹里的东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只是平凡众生中的其中一个。。”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在西方一直被争论者,可在我们这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中强调的是集体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的领域很少触碰,而这部电影正启发了我们去关注自己。我把这部电影定义为人文主义电影也算是名副其实的.。杰克映射的就是我们处于现代社会上的人,快节奏、追求物质的现代生活方式打造了一批又一批麻木而又无意义的人,每天都循环往复机械的做事。人处在这样的环境当

上帝也疯狂电影观后感范文

上帝也疯狂电影观后感范文 《上帝也疯狂》系列讲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区,生活着一群生性乐观、知足自在的布希族土人,两万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上帝也疯狂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1 看完电影我真的十分震撼,在捧腹之余,我觉得人类很有必要审视一下此刻的“所谓礼貌”。“那里看起来像人间天堂,却是世界上最个性的沙漠。”开头这句话看似像是在给人们说这片沙漠的神奇、与众不一样。其实不然,接下来的一系列片段讲述了住在这片沙漠的布依人。他们十分知足、十分和善、甚至不懂得什么是礼貌。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上帝的恩赐。更可贵的是他们没有所有权意识。但这一切被飞行员投下的一个玻璃瓶打破了,他们认为那是上帝在跟他们开玩笑,是不祥之物,由历苏送到“世界的尽头”扔掉 这部影片很巧妙的利用了比较,在南方600里的城市,这是一个现代化十分发达的城市。但那里的人们并不快乐,他们过着死板的生活,周一早上八点去上班,中间十点半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刻。他们像是时刻的奴隶,那里的学生被迫理解十几年的教

育,那里的上班族受到上司的刁难。而在北方2000里的地方发生了一场政治刺杀,他们为了权力宁愿舍弃生命 其实,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住着善意,只是在追逐名利中、在征服自然中失去了本性,造就了所谓的现代礼貌——现代礼貌的背后,是对资源的疯狂掠夺,是硝烟弥漫的战争,是追逐名利的勾心斗角,是篡改历史,是强权霸权主义的盛行 当历苏站在那个美丽的悬崖边上,一扬手,可乐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然后不见。当时我就在想:或许,人类真的需要给心灵找一个居所,让它能够得到净化的憩居。像布依人那样随心所欲的生活,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相处。哪怕是回归原始,又有何不可?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2 一个布希族人凯捡到了一个可乐瓶,开始布希族觉得这是上帝赠给他们的礼物。世事难料,因为这个瓶子,布希族人开始闹起了矛盾。他们觉得这是“不祥之物”,凯决定把瓶子扔到天涯海角去。他遇到了安德鲁史帝,和他一起保护了一群孩子和凯特,并且抓住了恐怖的人波哈。最后凯扔掉了瓶子,返回布希族。 在这部电影中我十分佩服凯。凯射杀了一只羊,而被告上法庭时,他的表情居然是微笑的,还想与法庭上的人交流。我原本以为他胆子很大,很冷静。但是看到下面凯用涂了镇定剂的针射

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英语

电影楚门的世界观后感英语 《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大家有没有看,讲述的是关于很乐观的人,慢慢地发现周围世界都是安排好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楚门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给大家了楚门的世界观后感英语,仅供参考。 Truman was a man, ordinary, like the life around us. He has many desires, and very easy to meet. Therefore, he sometimes ecstatic, sometimes Rusangkaobi, most of the time the loss depressed, overwhelmed. At this time, there has been a director of genius useless, and he constantly create new stimuli, so that he bees ups and downs in the long drama, appetizing. Truman happy he would give him time to create some trouble, when in its depressed, then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open it alive. He made such romantic novels as blonde suddenly appeared in the sight of Truman, his erotic valve open, letting her sudden departure, so the mind fall into a bottomless abyss; he had never met before to Truman "late father" suddenly appeared, to recognize exaggerated ic scenes make it in your eyes, but also make the TV viewing audience tears; he brought Truman's close friends in their emotional bad time to care for him, enlighten He, so that it felt the "Oasis in the Desert" and rebirth of

《山河故人》影评知识讲解

《山河故人》影评

电影《山河故人》(贾樟柯,2015)以1999年、2014年、2025年三个时间为节点,重点关注了历史变迁下的普通人,展现了以沈涛、张晋生、梁子为核心的家庭变迁,反映了当下和未来 的复杂时代,带有强烈的社会沧桑感。 一切符号又都包含着可被(视觉、听觉等知觉)感知的物质表达面—“能指”,和以能指为中介的观念内容面—“所指”两个方面;符号的意义,正是两者结合并相互作用的结果。标题中“山河”指不变的空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故人”就是那些有缘有情的人2,到底是“山河依旧,故人不在”,还是“青山可移,感情永在”。片名带给我们一个疑问:到底山河、故人哪个更长久? 一、传达乡愁的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暗示着时间的变化,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每个人对故乡的眷恋。梁子嘴上说不回来却在得了重病后重返家乡,晋生移居国外却说着家乡方言,到乐忘记母语却一直带着那串钥匙,涛不惜重金让父亲回乡安葬,都传达出了乡愁与怀旧感。 1.黄河:变迁与离散的见证 黄河是标题中“河”的指代,也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比如晋生开车撞到的“黄河第九弯”石碑,涛带着到乐走过黄河上的桥,2025年晋生在澳洲的豪宅里挂着的《黄河颂)),以及到乐印象中母亲的名字是代表波浪的“涛”,黄河作为母亲河见证了历史变迁与故人离散。 2.飞机:奇幻与现实的融合 飞机的飘浮不定给影片带来了奇幻感,使影片在现实与奇幻中交融。第一段里涛在梁子决定出走后,看到一架飞机在路边坠毁,暗示了梁子接下来为生计奔波的悲

剧。第二段里到乐独自乘飞机从上海回来,强烈的现代感暗示着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展现出与母亲间的隔阂。第三段到乐和Mia在乘飞机游玩时,到乐吻向了这位女人,她近似其母亲年龄弥补了自己的感情缺陷。每一段里飞机的出现都与影片所营造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但它的出现更多展现的是一种心理感受,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 3.画幅:时代发展的隐喻 《山河故人》以时间为节点分割的三段故事分别采用了4:3、16:9、2.39:1三种画幅宽高比,这是一处具有仪式感的形式,对应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时代。4:3的画面比例是上世纪末中国电视与DV的主流制式,擅于表现中景、近景的画面。导演在这一时期采用了大量充满晃动感中景和近景,加入了粗糙质感的DV 拍摄素材,呈现出了那个年代的汾阳小城。16:9的画面比例是当下常用的画幅比例,充满了鲜活的现代感。而2.35:1的画面比例变得更宽,更擅于表现大场面和大场景,因此关于未来的叙事中,出现了大量大景别构图和固定镜头。这不仅明确地反映着时代特征,还隐喻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二、悲凉坚守的精神符号 涛是全片故人的中心,26年里,她经历了丈夫的背叛,亲人的离世,儿子的疏远,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她远去。从一个被人追求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妇人,岁月的磨砺让她必须面对生活,她选择了留在原地,成为何时回来都能找到的故人。 1.水饺:情感凝结的代表 水饺在影片中出现了3次,代表了家庭间感情的凝结。第一次是在店里涛与梁子一起吃水饺,看似亲密的关系让晋生大发醋意;第二次是涛给到乐做晚饭,特地包的一个麦穗饺子,是对到乐寄予的厚望;第三次是在影片结尾,涛在包饺子时又包

著名影片英文名

著名影片英文名

著名影片英文名 经典名片: 《泰坦尼克》“Titanic” 《罗密欧与朱莉叶》“Romeo and Juliet”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推荐 《真假公主》“Anastasia” 《教父》“The Godfather” 《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 《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推荐 《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推荐 《雨人》“Rain Man”推荐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推荐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简爱》“Jane Eyre”推荐 《勇敢的心》“Braveheart”推荐 《宾虚》“Ben-Hur”推荐 《角斗士》“Gladiator”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特洛伊》“Troy”(也叫《木马屠城》)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推荐 儿童片和动画片: 《快乐大脚》“Happy Feet” 《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beast”推荐 《加菲猫》“Carfield” 《冰河世纪》“Ice age” 推荐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 《功夫熊猫》“kufung panda” 《小鸡快跑》“Chicken Run” 《狮子王》“The Lion King”推荐 《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推荐 《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 《小鬼当家》“Home alone”推荐 《蜘蛛侠》“Spider man” 《外星人》“E.T”推荐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金银岛》“Treasure Island”

《小丑》观后感最新范文

《小丑》观后感最新范文 大家有没有观看过神秘世界历险记,会不会写关于神秘的世界的观后感。以下是小编 整理的5篇观后感范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借鉴和参考。 在电影的结尾,哥潭市民带上小丑面具上街暴动,整个城市火光冲天,戾气逼人,完 全就是一场民粹主义狂欢。 我看现实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美国民众暂时还没有上街杀人,只是选出了一 个特朗普总统而已。 世界为何变成这样?小丑在富兰克林的节目上说的很清楚。因为富人从不站在穷人的 角度上看问题,他们一点也不想知道一个像小丑这样的失败者生活如何、心情如何、脑子 里在想什么。韦恩只把小丑当作凶手、失败者、精神病、变态;他说所有无所建树的失败者都是小丑、都是笑话;至于他自己,从蝙蝠侠系列里我们知道他是个大慈善家,他(还有他 儿子,也就是蝙蝠侠)一定觉得自己光辉伟大,无懈可击。 可韦恩们都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小丑也想活得不那么像个笑话,如果不能是正剧的英雄,至少做个悲剧的角色。可他 没有那个资本,他做不到。 小丑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曾经如此驯顺:按时吃药,按时去医生那里报道,保持微笑,随生携带“我有病,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的卡片。他信奉着韦恩的逻辑,梦想是把欢笑带给 世界。 美国铁锈地带的失业蓝领工人恐怕也有和小丑类似的心路历程。因为技术创新和全球贸易,他们没有了工作,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一路下滑。可是精英阶级只会说:你们失去工作是因为你们学历低,能力差,为什么不去多受教育、转型再就业?我猜那些失业的工 人一开始也和小丑一样,每天背负着“是我的错,对不起给他家添麻烦了”的标签。可是, 如果等不来帮他们脱困的帮助,他们不可能永远无休无止地对不起下去。 小丑看到生活中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丢掉工作,成为最不好笑的脱口秀艺人,他不是 富翁的私生子,邻居女子并不如他所想。然后他看到韦恩们是多么冷酷无情,毫不关心他 的死活:社会救助项目被砍掉,费尽心机见到韦恩只得到一记老拳,然后韦恩却在电视上 一直宣传他的慈善晚宴和竞选计划。失业工人看到的也是希望的破灭:制造业的工作越来 越少,整个本地社区越来越衰败。有人建议他们重回学校提高教育程度,但是对于一个高 中毕业、离开校园几十年的人,那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何况学费很贵,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然后他们看到造成金融危机的大银行拿到政府的大笔救助,他们看到华尔街的人谁也没进

艺考影评范文

第六节电影评论实例 实例1 温暖的黑色幽默 ———《疯狂的石头》影评 《疯狂的石头》自2006年6月30日上映以来,票房成绩一路飙升,在这个大片越大,小片越小的年代,导演宁浩创造了一个小片的票房神话。 此后很多记者对于此片在民间火热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提出,《疯》的出现是中国大制作的结束和小制作电影的开始。对此电影学院的郑洞天教授回应道:“大片我们拍了十几部,大部分赚了钱;小片拍了几千部,现在头一回取得了票房。” 小制作的电影取得不同凡响的票房,这是《疯》引起轰动的根本。导演冯小刚曾经评价小制作电影导演为“以赔钱为己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李安的片子十几倍的收回成本都没有如此强烈地被人们所关注。 宁浩只身一人从山西来到北京,他尝过作一个“北飘”几乎所有的苦和累,干过影视圈里所有的活计。所以单从生活经历来看,拍出一部很多地方很贴近平民的电影,而且实力不俗,是意料之内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石头》好看,我们不能否认宁浩的才华。但是也有很多人说他抄袭了98年英国的片子《两杆大烟枪》,不说别的,就算是抄袭出来的,能够抄袭到这个地步,这不是一个电影故事或者结构的问题,而是导演功底扎实,磨练出来的,没有很强的基础,就算让你抄,就算让你遇到国产片保护月,你也取得不了两千万的票房。更何况《疯》有很强的本土化印记。导演宁浩说,当初考虑要本土化,很刻意地追求什么,但是后来发现把自己身边的人拿出来就行了,很自然的。比如徐峥扮演的房地产商,这是一个负面角色,而给老百姓看的片子在中国只有房地产商是挨骂也没人心疼的角色。 虽然片中有很多并不是符合逻辑,有些夸张的运用,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是喜剧的前提。 影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尽了黑色幽默,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我想这正是影片的主题所在:混沌的世界上,心灵至善,好人好报。 下面我们以片中石头的去向以及围绕石头出现的人物为线索,按照原片的顺序对本片进行分析。 玉器厂厂长大概是出现在石头旁边的第一个人,正是他的细心才发现了石头。也正是他为了拯救工厂才想出要展出石头去拉动经济。当然如果有人在这里对厂长的做法表示怀疑就没意思了。很多人会说,既然厂长要积极拯救工厂,为什么不去卖石头,反而搞什么展览?其实我们看宁浩导演的片子不难看出一个特点来,他和冯小刚导演做喜剧的手法是一样的,让边缘人物去一脸正经地做一件滑稽的事情,从而达到喜剧的效果。只不过冯小刚更加注重语言。 这个在很多细节地方有体现,比如在对于那个偷东西的大哥,就会天天把素质之类的词

上帝也疯狂影评

最单纯快乐的人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这篇观后感会多使用一些口语,望老师谅解。 说真的,如果是让我自己去选择,我是绝对不会去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的,无论是比我还老的发行时间,还是对比现在电影简直是“渣”的画质。都不可能让我在第一时间提起兴趣。但是在一天的疲劳奔波后静静坐下来观赏这部片,我不得不说,那份在“大片”中难以寻觅的纯真实实在在的感动了我。那份来自灵魂的,上帝给予的难得的纯真。 在看这部电影前,The God Must Be crazy这个名字真的让我想多了,我甚至想到了这部电影会不会是深刻的剖析了人性的罪恶什么的,但是当电影一开始那纪录片般的拍摄风格证明了我确实想多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与电影的内容二者完美的契合了。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实景记录的画面上,一切都显得真实而质朴。 “上帝一定是疯了”是影片名称的字面翻译,这应该是以“男主角”(我认为的)基的口吻发出的感叹。一个对于都市生活的人熟悉不过的可乐瓶子,却在布希族小小的族群中引起“轩然大波”。这份“上帝”“赠予”的礼物打破了族人平静的生活。从初时发现这个“礼物”的惊喜,到不断发掘出其妙用的快乐,再到希望独占这份礼物的欲望的衍生。这俨然是对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甚至阶级社会的过程的映射。“瓶子”是个好东西,就像权力,就像金钱。但在人们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一些负面的东西悄然而生,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无罪的,瓶子也是无辜的,真正为祸的,是人们无法逃避的本性中的黑暗。 但事情并没有恶化,因为我们的男主角(还是我认为)明智的判断出,“瓶子”并不是上帝的礼物,这也许是上帝不小心掉下的,或者是上帝丢弃的不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为他的族人带来了灾难,是不祥之物。上帝一定是疯了,才会把这个不祥之物丢下来。所以他决定到世界尽头去,把它还给上帝。 当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儿女,因此上帝一定不会给予他们不好的东西。为什么他们这么自信且单纯的认为上帝会一直对他们好呢?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是单纯而知足的一个民族吧,他们所生存的卡拉哈里是一个特别的地方,雨季短暂且降水会被干涸的沙地吸收,水源的极度缺乏使人类难以维持生存,但我们可爱,小巧又优雅的布希族(我喜欢这个形容)却快乐而惬意的生活着。食用树根块茎和昆虫,饮用昼夜温差形成的稀少的露水。这才是真正的“吸天地之灵气”吧。但他们相信这是母亲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关爱他们,晴空闷雷是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的轰鸣声是上帝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叫。他们生活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与母亲亲密无间,这份亲近是我们这些疲于追求“接近自然”的都市人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的情意。 回到故事中,基开始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我还记得在基走之前,他的小女儿一直在哭泣,有些人说那是因为她被瓶子砸着了,但我更愿意认为那是她对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父亲的担忧。基是个勇者,不加引号的,即使在我们来看这短旅程毫无挑战性可言,但对于布希族来说,这个壮举大概与哥伦布出航寻找新大陆可媲美吧。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将布希族单纯而快乐的生活与距他们仅六百里的大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在那里,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脱离自然,压制自然。人们指定规则并被规则束缚。当报社总编强调只能在报纸上刊登健康及美丽的文字时,我真的很好奇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及美丽的”事物,也许只有布希族人那太阳赐予的肤色和自然赐予的强健的身体才算得上吧。 影片以基的旅程作为引子,引出了动物学博士与女老师有趣的爱情故事。但我不想对这个

心得体会-搏击俱乐部观后感 精品

搏击俱乐部观后感 搏击俱乐部观后感 相当精彩的一部电影啊,似乎关于精神病题材的电影总是可以特别精彩,之前看的《机械师》,《禁闭岛》和《杀人游戏》,亦是如此。 怎么说呢,虽然是精神病,但是这部电影的精神病只是剧情的一个衔接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则是关于信仰的讨论。 不得不说,现代社会过于固定的社会定位,造成大多数的人们都不得不像一部精密机械里的零件一般按部就班的工作,自然也就难以企及自身的梦想,甚至没有生活的意义,仅仅是单纯的生存罢了。 搏击俱乐部里的会员俱是如此,他们没有自己的信仰,故而很容易接受泰勒的观点,成为他忠实的拥护者,额,其实在俱乐部最狂热的那一段情节一直在我脑中回想的一句话就是邪教是怎么形成的。 真的是蛮震撼人心的,大概传销也是几近如此吧,针对泰勒所抨击的现代生活的精神现状,无疑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的情形,过于秩序化的社会使得普通大众失去了独特的精神自我,没有信仰的人大多是在精神上比较脆弱和麻木,遗憾的是就我自身而言,尚不能找到自身得以奉行的信仰。 俱乐部的渐渐改变是在逐渐加深泰勒对俱乐部成员的精神影响,等到大破坏行动之时,邪教的精神已经正式形成,泰勒所能做到的也只是顺势引导而非改变了,他朋友被枪杀之后,会员自己竟然通过泰勒的话领悟到死后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名字这一荣誉。 这个片段让我心生恐怖,大多数的事件似乎都是因势利导,作为其中的领导者,最大的作用只是带领大家走向大多数人心中能信服的方向,哪怕是错的,在趋势形成之后,哪怕作为创造者和领导这也是无法改变这个趋势。 唉,文笔太差,不能好好评论这部精彩的电影。 至于剧情细节上做了很多铺垫,在杰克寻找泰勒,最终发现真相时的那一个剧情转折点时,前面所有的铺垫的效果登时如同烟花般绽放,这一点上《蝴蝶效应》与它颇有异曲同工之效。 尤其是在警察局被他的几个会员差点惩罚的那一段情节,他的所有脱身之计都被另一个人格泰勒想到,实在是妙不可言。

上帝也疯狂影评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上帝也疯狂》 当我看到片名为《上帝也疯狂》时,心里顿时产生些许猜疑:上帝也疯狂?他是怎样一个疯狂?是喜剧片吗?……?它和传播学能有什么关系?一连串的猜疑在我看完影片后边不觉为奇了。原来上帝真的疯狂了,而且和人类间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明白了这部影片为何能成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片。 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借助通过符号才能互相沟通信息,从而符号的基本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具有表达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和思考功能,只有达到这三种符号的功能,人类间把符号作为沟通的障碍就会减少了。而在影片中,这些功能表现的并不突出,只是从间接方面来表达各自的功能。 在影片中,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在传递着共通的信息。尽管在某个方面存在着隔阂,可是他们之间的动作、表情、状态都可以作为符号起到互通的作用。在片中,主人公基代表了原始社会的人物的特点,对于现代文明的事物感到及至陌生,当他来到现代文明的世界里,他的思想似乎没有受到想象中的冲击,而是表现出一种无知与好奇。在非语言符号的体系下,基通过动作、手势、表情、视线等等表现出他的庸俗与好奇。首先,基对事物的认识观不同。当基把人类认为危险的产物“枪”看成是树枝时,现代人却反映出危险的存在而不欢而逃,对此基表现出满脸的疑惑。观众们在此发笑无疑是正常的,而对于对陌生事物的人来说自然会感觉到不解,这就是一种沟通的障碍,是两个世界人的认识观的不同,对此人类在此时的沟通自然会产生制约与影响。其次是行为方式的不同。基把猎捕羊群中的羊作为晚餐,甚至把它与人类分享,然而作为现代文明世界的我们自然会觉得他违法了,可是基却不解他的行为受到了制裁,这种隔阂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观众的我们无疑会为他的无知而感到同情。最后,当基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时,他为史蒂在荒野中考察方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基的动作与姿势都与现代人产生了差异性,表现出很多的喜剧成分。然而,影片中最突出的障碍无非是语言符号了,对于基的语音符号与现代人的交流中是不相通的,因此只能借助第三方的转述,不乏会出现些许语言表达与内容的障碍。 人类间的传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需要五个要素构成,即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的过程,在人类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一方,不仅会使信息不能传达,而且会出现另一种传达效果。在影片中,基与史蒂在与布哈一伙的斗智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史蒂作为传播者向基受传者发出讯息,但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不相通,必须通过史蒂的朋友作转述。他的朋友在其间转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他不仅作为媒介的话语者,而且作为反馈传达讯息的回应者,讯息的精确性也需要通过媒介与反馈给史蒂传播者和基受传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基与史蒂及他的朋友表现得很一致,并不存在太大的隔阂,以至最后成功的打败布哈一伙,救出凯特小姐和孩子们,也最终以胜利的结局为此影片落下帷幕,符合观众们的心理。 人类间的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影片中出现的两个不同时代人的交流,即原始人和现代人的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困难,各种符号为彼此的交流画上了等号。因此,我认为影片能够如此完美,能受到大众的欣赏,在这一方面也是被大家赞同的,它为观众传播了优秀的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