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说明书

科目名称:小学数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课程材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谭建维

授课对象:金承小学五年级(2)班

使用时间: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位置,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其中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排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教材安排了小学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部分内容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1)淡化小数乘、除法意义的教学。

(2)结合“十进制”的计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

(3)重视计算法则的概括总结。

计算法则是对计算步骤的提炼和概括。表述准确、规范、精炼的法则,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计算法则的内涵,掌握计算方法。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法则的呈现会更有利于他们自主复习,逐步领悟计算方法和算理。因此,与整数乘除法教学相同,小数乘、除法,也是在学生理解了算理,并用自己的语言对算法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对运算程序与步骤的文本概括的。

2.简易方程的教学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渗透代数思维的培养本册教材在“简易方程”单元正式教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从算术到代数

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突破。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习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具体在编排上,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3)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3.提供丰富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位置”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能用“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册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教学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好基础。

“多边形面积”单元,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在编排上有这样一些特点。

(1)运用转化思想,根据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估测意识、策略。

4.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可能性”原实验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但实践表明,低年级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理解有困难,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很大难度。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作用本册“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体会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如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模型思想等,同时学习用这样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题、练习题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思品教育因素,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通过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以及题后验算的良好习惯。

2.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数乘除法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关键是理解意义、掌握方法。重点要让学生知道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根据积德变化规律来确定的。

(2)重视基础,要求适度。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比较熟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达到“正确‘。同时对口算的训练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规律,合理计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的计算同样适

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观察题中的数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小数的乘除法计算可以进行相互验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进行“步步为营”或者“一步三回头”式的检查,重要的是使检查和验算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检查和验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和作风,让学生终生受益。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9课时

第二单元位置2课时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1课时

第四单元可能性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18课时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4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轻松练习15分?名师精编达标作业?5年级数学(上)(北京师大版与最新教材同步)》内容简介:《轻松练习15分》丛书是一套体现新课改精神,与时俱进并创有特、色的精品测试卷。丛书系湖北省、江苏省等省教学一线的一批资深的特高级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精心编写,其中大部分作者都主编或参编了几十本优质教学辅导用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编写经验。本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根据最新的课改动态,本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地解读新课标理念,在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上狠下功夫。因此.它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使教与学、学与考更好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中练习,在快乐中提高,在希望中成长。它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内练习、课后复习同步自测以及假期的复习巩固,也可当作老师教学和家长辅导子女的参考资料。 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特点:同步配套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每册试卷包括课课(节节)练习卷、单元训练卷、期中检测卷、期末检测卷以及试题解析与参考答案,与相配套的教材内容紧密同步。练习轻松使学生每天只需较短时间就可全面检测当天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达到减轻负担、提高兴趣的目的。寓教于乐每份试卷选题精要、典型,注重试题内容本身的思想内涵、趣味性、实用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新颖实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教改思路和成果的

精华,博采众长。独树一帜。试题融新颖性与典型性为一体,部分题目突出探究性,以使学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在参考答案中对题目给出了详尽解析。本丛书自出版以来,以其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和高效性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希望广大读者随时向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修订,使之臻于完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口算(另卷6分) 二、填空题。(16分,每空1分,其中第四题每空0.5分第七题2分) 1、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2、在3.333 3、7.8484…、5.909090…、3.1415926…中,有()个循环小数,有()个无限小数,有()个有限小数。 3、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4、在○里填上“<”、“>”或“=”。 1.377÷0.99○1.377 2.85÷0.6○2.85×0.6 1.377÷1.9○1.377 3.76×0.8○0.8×3.76 5、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值()元。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7.9,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20倍,那么所得的商是()。 7、把8.76,8.76,8.765,8.7,8.76 ,8.76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8、面粉每千克2.45元,买3.5千克面粉应付()元,49元钱能买()千克面粉。 9、已知912÷24=38,那么9.12÷0.24=(),0.912÷2.4=()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0.66666是循环小数。( ) 2、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3、4.83÷0.7、48.3÷7和483÷70三个算式的商相等。() 4、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5、两数相除,所得的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5.9948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6.00 B、5.99 C、6.0 2、下列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是()。 A、4.421421 B、4.421421… C、4.421 3、与4.83÷0.7的商相等的式子是()。 A、483÷7 B、48.3÷7 C、0.48÷7 4、8.5除以4个0.23,商是()。 A、8.5÷0.23×4 B、8.5×4÷0.23 C、8.5÷(0.23×4) 5、一个除法算式,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A、扩大1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倍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4分) 8 4 5 1.8 1. 4 4 2.6 1 1. 7 1 4 4 1 0 4 0 1 3 0 ( ) 1 3 0 五、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3分)0 3×4=12 (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各册教材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的编排,在内容方面与以往教材变化不大,但在编排的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的

【推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2课时_解决问题的策略(2)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球队比赛的不同安排,感受列举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列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从而能更自觉、主动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预设1分钟) 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体会列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 1.学习例题2:

南山中心小学举行小学生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分别是红队、黄队、绿队和蓝队。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导入:题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 (1)理解题意,“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是什么意思? (2)你能写出所有的比赛吗?先试一试。再与同桌交流。 (3)解决这各问题时选择怎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2)列举出各场比赛时,要注意些什么? (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列举时可以列表,也可以画图,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列举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列举法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列举时有哪些注意点?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2分钟) 说说可以从哪儿想起,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尽可能说清楚,说全面。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 【基本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 (3)交流方法。 教师提问:你能列举出答案吗?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练习十七第4题 (1)独立完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姓名: χ+3=9 100+χ=250 χ+12=31 χ-63=36 3χ=18 20-χ=9 χ+3.2=4.6 χ-1.8=4 15-χ=2 1.6χ=6.4 χ÷7=0.3 2.1÷χ=3 χ+1.2=4 3χ=8.4 3χ+4=40 2(χ-16)=8 2χ-32=8 5χ+1.5=7.5 6χ-35=13 3χ-12×6=6 (5χ-12) ×8=24 (100-3χ) ÷2=8 χ+32=76 12-χ=4 4χ=6 3÷χ=1.5 χ+0.3=1.8 3+χ5.4 χ-1.5=4 6χ-0.9=4.5 χ-6=7.6 5χ=1.5 0.2χ=6 χ÷1.1=3 χ÷5=15

χ+35=91 3χ=57 χ-3=6 χ÷8=1.3 χ÷4.5=1.2 χ-8=16 5χ=80 43-χ=38 32-χ=12 6.3÷χ=7 30+30+2χ=158 6χ+3=9 4χ-2=10 5χ-39=56 18=5χ=21 8χ-4×14=0 7χ÷3=8.19 4(6χ+3)=60 2χ+23×4=134 3.85+1.5χ=6.1 (3χ-4) ×5=4 2χ+1.5χ=17.5 8χ-3χ=105 3χ+χ+6=26 χ÷1.44=0.4 χ+0.06=4.21 2χ-4=20 3χ+6=18 2χ-7.5=8.5 (3χ-7) ÷5=16

16+8χ=40 4χ-3×9=29 2χ+2.8×2=10.4 (2.8+χ) ×2=10.4 12.3χ-7.5χ=57.6 χ+2.4χ=5.1 0.25χ+0.2χ=4.5 2(χ-2.6)=8 5(χ+1.5)=17.5 18+7χ=39 8(χ-6.2)41.6 (χ-3) ÷2=7.5 8(χ-6.2)=41.6 (χ-3)=7.5 1.4χ+9.2χ=53 13.2χ+9χ=33.3 8χ-3χ=105 5.4χ+χ=12.8 χ-0.36χ=16 3(2χ-4)=9 χ+4.8=7.2 χ-6.5=3.2 χ÷8=0.4 6χ+18=48 16+χ=71 3(χ+2.1)=10.5 12χ-9χ=8.7 3.8+χ=6.3 χ-7.9=2.6 13(χ+5)=169 2.5χ=14 χ÷3=1.2 2.5χ=14 3.4χ-48=26.8 2χ-98=3 4.2 42χ+25χ=134

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 (一)知识技能 1.进一步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法和除法意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和高。进一步理解分数,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通过对长方体的认识,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展开与折叠的方法;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能找出图上所表示的方向,根据方向和角度能找到位置。 (二)能力技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四)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五)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总目标的这五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五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与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就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与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与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方向与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四、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与行的顺序。 五、课时安排:3课时 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2含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认真读题,专心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再表示()。 2.李军买了一张电影票,座位是4排5号,用数对表示为(5,4),张红与李军买了同一场的电影票,她的座位号用数对表示为(7, 6),张红的座位是()排()号。 3.小军在教室的座位用数对(3,2)表示,那么他坐在第()列第()行,他左面相邻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他前面相邻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如右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 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可以表 示为()。 5.一个点在图上的位置可用(5,7)表示,如果这个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其位置应表示为(),向上平移2个单位,其位置应表示为()。 6.按指定的位置取字,拼成一副对联吧!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数对(5,5)中两个5表示的意义相同。()

2.数对(2,3)和(3,2)表示同一个位置。() 3.在同一方格纸上,(x,4)与(y,4)两点在同一列上。() 4.小霞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她在教室的位置是第4行,第3列。() 5.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位置。()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每题2分,共10分) 1.如下左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B.(4,5) C.(5,4)D.(3,3) 2.如上右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 ,则新图形中点A′(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B.(1,1) C.(7,1)D.(3,3) 3.音乐课上,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 B.(4,3) C.(3,2)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第二课时教案

位置(2)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借助方格图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3、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形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游戏:写数对,猜名字。 教师:在你的桌面上有一张卡片,请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随便抽取一张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对猜一猜,这张卡片上是什么名字? 教师:在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在同一行?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哪些同学在同一列?你们这次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二、探索新知 教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已经能够根据数对来确定位置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物园的平面图。(初始平面图)谁来说一说第1列是哪条线?第5列呢?第3行是哪些线?0在这里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1、如果用数对(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组织学生仔细观察示意图,根据平面图写出各个场馆所在位置的数对。可以得出表示熊猫馆位置的数对是(3,5)、大象馆(1,4)、海洋馆(6,4)、猴山(2,2)。(板书) 请你观察这几组数对,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引导:如果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那说明了什么?(在同一列)如果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又说明了什么?(在同一行) 2、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学生操作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1题。 首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图像的位置,再指名学生将其他三个点的位置说出来,其他学生进行检查和订正。 2、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做一做”第2题图,再指名学生指出各点的位置,其余学生练习,集体校对和指正。 3、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将完成的结果与同小组的同学相比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 标解读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 一、课程总目标: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二、第二学段目标:(四----六年级) 知识技能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三、全册目标: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 教材特点: (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2)知识点体现在整册教材中的每一个角落。 (3)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运用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6)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反思,学会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练习课-优质教案.doc

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89~90练习十九第4~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底、高、面积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用算术方法或方程计算第三个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测、验证、比较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直接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题。 难点:逆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方法】:学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说要求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怎样求?教师板书公式。 2.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P89练习十九第4题) 动手操作:画出已知底的高。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余学生作点评。 教师在以上图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数据,学生口答。 3.只列式不计算:选择合适的底和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 在解答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找准对应的底和高。 二、指导练习 1.补充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l)学生先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集体讲评:

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10000 =1.95(公顷),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求? 将(3)与(2)比较,从数量关系上看,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讨论归纳后,学生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0) (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思想进行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积后才能进入下一步计算,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2.练习十九第6题。 (1)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学生观察得出: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2.8 cm,高都是1.5 cm。 (3)启发学生得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3.练习十九第7题。 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4.练习十九第8题。 让学生观察、讨论什么不变,什么发生了变化(四条边的长度不变,底边上的高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它们的周长不变,但面积变小了。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讨论: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 要求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3)让学生自己列式,再全班集体订正。 2.教材第90页练习十九第11*题。 (1)议一议: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接在一起,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2)拼摆的平行四边形和小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引导得出:拼摆的平行四边形和小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因此面积都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8÷2-24(cm2)。 四、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认真回顾这节课的知识,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教材第90页练习十九第9、10题。 【板书设计】: 练习课 S=ah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

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0.46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本套各册教材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

归上所述可以看出,新的编排使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获得相关的知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从算术到代数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习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集(人教版)

5、要下雨了,小莉瞧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离小莉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0、33千米/秒。) 8页4、小娟要冲洗14张照片,每张照片冲洗费0、85元。她一共要花多少钱? 5、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就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9页7、世界上最大的一棵巨杉,质量就是蓝鲸的18、7倍,高就是蓝鲸体长的3、2倍。这棵巨杉重多少吨?高多少米?(蓝鲸的体重150吨,体长25.9m) 8、一只梅花鹿高1.46m,一只长颈鹿的高度就是梅花鹿的3、5倍。这只长颈鹿高多少米?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10页11、哥哥上大学,要坐6、4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就是70、5千米/时。她坐火车的路程就是多少千米? 13、节能冰箱一天的耗电量就是0、22千瓦时。普通冰箱一的耗电量就是0、8千瓦时。电费每千瓦时0、5元。(1)普通冰箱一天的电费就是多少? (2)节能冰箱一天的电费就是多少? (3)您还能提出其她数学问题并解答不? 11页2、一种大米的价格就是每千克3、85元,买2.5kg应付多少钱? 13页2、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m,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5、爸爸、妈妈带着小玲与同学去逛公园,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成人票:5元/张,儿童票:2、5元/张) 14页6、纯净水每箱24瓶,每瓶1、3元,买5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8、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10、学校食堂每周要用掉12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0、03元。每周用掉的筷子一共多少钱? 11、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30kg,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17页3、一个房间长8.1m,宽5.2m。现在要铺上边长为0.6m的正方形地砖,100块够不?(不考虑损耗。) 4、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骑车的速度为15千米/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她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km,用0、8小时能到学校不? 5、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100元够不?(苹果:38、2元/箱,梨:9、6元/箱,香蕉:22、8元/箱) 18页6、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7、五(1)班35名师生照相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钱? 合影价格表:27、5元(含5张照片)加印一张2、5元。 26页2、《新编童话集》共4本,售价26、8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3、爸爸给舅舅打长途电话一共花了8、4元。她们共通话12分钟,平均每分钟付费多少钱/ 5、在两栖动物中,非洲蛙就是跳远冠军。一只非洲蛙曾创造了连续3次共跳跃7.74m的纪录。这只非洲蛙平均一次跳多远? 27页8、从1997年初到2002年初,北京市5年共发放了节水龙头319、46万只。平无每年发放多少万只? 10、五(1)班有班费24、2元,同学们卖废品又得到16、4元。用这些钱可以给小书架买7本

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班期间,我们五年级数学教研组认真解读了课程标准,对应教材,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相结合,特把解读学习情况分析如下: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运算 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体现在教材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现在教材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体现在教材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后练习第27页第6和8题。 (二)式与方程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体现在教材第五单元:分数除法;第八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与除法有关的问题。 (三)正比例、反比例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体现在教材第六单元:比。 二、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的认识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它们的展开图。体现在教材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测量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现在教材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3、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体现在课本34页: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图形与位置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体现在教材第七单元:方向与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数据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体现在课本第九单元:统计。 (二)可能性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体现在教材第四单元:可能性。 四、综合应用 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这一目标在我们数学教学的每一单元都要体现,尤其是最后的回顾整理——总复习,要把学生的一学期知识串成串儿。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2课时 可能性的大小 教案 课题 可能性的大小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需要学生对随机现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本节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设计了分糖果这一情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进来,顺理成章地 完成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物体的多少决定着可能性的大小,然后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更易接受。 2.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本教案设计了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发生可能 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转换,初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来推测物体数量的多少。 2.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来推测物体数量的多少。 学习难点 综合分析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判断。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 课件 学具准备:1个纸盒、4个红球、1个蓝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6)探究其中的规律。 小结:物体的多少影响着可能性的大小,反过来,可能性的大小也能说明物体的多少。可能性大,说明这种物体多;可能性小,说明这种物体少。 三、巩固练习。(6分 钟) 完成教材第46页“做 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答案,说出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3分 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 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李军买了一张电影票,座位是4排5号,用数对表示为(5,4)。张红买了与李军 同样一场的电影票,她的座位用数对表示为(7,6),那么张红的座位是()排()号。 2.小刚在班上坐在第6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小强的位置用数对表 示是(4,6),他坐在第()列,第()行。 3.如图,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2,5)。请你写出其他几个点的位置。 B(,)C(,)D(,)E(,)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如下图中,小海的位置可以用数对(5,3)来表示。根据这一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1.小斌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 A.(4,2) B.(2,4) C.(4,4) D.(2,2) 2.数对(2,3)表示的是()的位置。 A.小青 B.小林 C.小惠 D.小平 3.第3列,第3行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3,1) B.(1,3) C.(3,3) D.(0,3) 三、操作题。

1.根据所给的数对,把下列场所的位置画在图上。 2. (1)用数对表示各个字母所在的位置。 (2)画出将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并写出平移后图形的各个顶点的 位置。 四、解决问题。 1.下面是某超市的储物柜,你能用数对表示每个储物柜所在的位置吗? 2.星期六,小明来到动物园参观,下面是他的游览路线:(3,0)→(2,3)→(3,8)→

(6,7)→(8,5)→(5,4)→(3,0)。请你按顺序说一说小明的行走路线。 3.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说说各年级(2)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5,y),可能是哪个班? 4.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马走“日”。如果马原来的位置在(5,7),最少需要走几步 可以到达(6,1)?

【强烈推荐】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一)知识技能 1.进一步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法和除法意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和高五年级数学课程标准 2.通过对长方体的认识,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展开与折叠的方法;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能找出图上所表示的方向,根据方向和角度能找到位置。 (二)能力技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数学思考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四)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五)情感态度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总目标的这五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五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