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政策和制度分析

扶贫政策和制度分析

扶贫政策和制度分析
扶贫政策和制度分析

中新网12月27日电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27日表示,由于重点县扶持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一些地方一旦当上贫困县,出现干部群众普遍不愿意“摘帽”的情况,一些非扶贫重点县也想办法哭穷“戴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7日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刘永富首先介绍了近年来的扶贫情况。1986年我国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扶贫开发,国家成立了扶贫的领导机构,确定了贫困标准,确定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国家设立了专项扶贫资金。27年期间,贫困县也进行了三次调整。首先是86年国家确定了331个贫困县,当时叫国家贫困县。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贫困攻坚计划”,对贫困县作了

第一次调整,最后确定了592个贫困县,增加了261个。

到2001年,国家颁布了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对贫困县又做了第二次调整。贫困县的名称改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总数仍然是592个,没有变化。第三次调整是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扶贫纲要”,对重点县进行第三次调整。全国调出38个县,调进38个县,总数仍然是592

个县。

对于委员提出的如何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让“减贫摘帽”代替“哭穷戴帽”这一问题,刘永富指出,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帮扶力度的加大,部分重点县特别是资源型重点县发展得很快,一些经济指标已经高于或者是接近全国或本省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重点县扶持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有这么多好事,所以很难退出。

刘永富说,客观地讲,在政策上缺乏退出的正激励效益。反过来说,在政策上实际是反向激励,留在里面的好处很多。因为确定扶持对象的时候,主要是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县级财政收入、贫困人数来确定的,不退出有好处,退出没有好处。所以一旦当上贫困县,群众不愿意退,干部也不愿意退。就出现了干

部群众普遍不愿意“摘帽”的情况,一些非重点县也想办法哭穷“戴帽”。

刘永富指出,除了好处以外,更重要的是政绩观和考核体系的问题。在考核办法中,基本是以GDP论英雄,扶贫工作基本没有进入考核体系,做不好没坏处,好处是可以保留。所以现在客观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一些县的经济指标上去了,但是老百姓得到的好处不明显。一些县虽然很穷,但是县城建得很漂亮,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大街很宽敞、房子很漂亮,县里的中学建得很好,父母去陪读,把县城的房价拉高了,医院建得很好,农民看病至少要到县城去,但是一出县城就比较糟糕了。

刘永富介绍道,针对以上问题,经党中央、国务院研究,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2月18日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进行改革。

一是改进贫困县的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GDP向主要考核扶贫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取消GDP的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作为主要标准,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瞄准扶贫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贫困户而不是贫困县,甚至不是贫困乡镇、贫困村,当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倾斜于县、乡、村,但是主要是让老百姓富起来的要瞄准家庭。贫困工作的重心下沉到村、到户,精准识别“扶真贫”、精准帮扶“真扶贫”,精准管理建机制。特别是要

因地因人制宜,分户分类指导,帮助贫困对象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重点县退出的正向激励措施。四是开展试点,探索重点县的退出机制。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发布人: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72797 发布时间: 2012-03-19

打印本页字体 : 大 中 小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

注:黑体字加粗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范围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https://www.doczj.com/doc/3a18221612.htm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fpyw/201203/175445.html

四川精准扶贫减贫250万人

发布人:魏巍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浏览次数:25 发布时间:2015-01-29

4 打印本页 2 字体:大中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对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四川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无疑在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不得不面对的特殊省情。2012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50万。

为了让贫困人口迈向富裕,近年来,四川逐渐探索出一条把水浇到“穷根”上的精准扶贫之路。仅两年时间,全省就减贫250万人。

找准“症结”拔“穷根”

“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子根本没法过。”这是乐至县金顺镇金家沟村村民唐生良常挂在嘴边的话。老唐由于背部受伤,骨头钙化,每天只能夹着钢板生活。靠着3亩多地,一年只有600元的收入,是典型的贫困户。从2014年开始,由于精准扶贫的推进,老唐的日子开始发生变化。

“我这7分地的沙参,年收入最少在5000元左右。”27日傍晚,唐生良指着绿油油的一片沙参苗告诉记者。在村委副主任陈铁的定点帮扶下,老唐不仅获得了部分启动资金,还学到了沙参种植技术,走上脱贫之路。

找准“症结”拔出“穷根”,如今已成为四川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扶贫成效逐步显现。四川扶贫移民局数据显示,2013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减至625万,2014年减贫129余万,2年减贫250余万。

啃下扶贫“硬骨头”

四川750万贫困人口,大多生存难自保、发展缺基础,是最难的“硬骨头”,靠常规手段难奏效,根本还得靠改革。

2014年3月,四川出台新政,剑指贫困县考核、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与社会参与领域等多项改革。9月,分类考核88个贫困县办法明确出台:不唯GDP,主要看扶贫开发成效。10月,多项创新机制全部印发,吹响全面深化扶贫改革号角。

仅仅半年,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贫困户张子奎迅速脱贫:特惠资金直接到户,贷款有财政贴息、政府担保,规划和产业也有“穷人点菜、政府下厨”……靠修摩托车和2亩番茄,他家5口人能增收1万元。

更多的扶贫之变也在全省落地——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随之下沉的还有20多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基层攻坚更加从容;携手金融机构筹设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签署金融扶贫战略协议……

所有改革都指向同一方向——精准扶贫。2014年,四川精准扶贫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扶贫对象明确到村到户到人,而且减贫人员也实现到户到人。2年中,四川精确瞄准750万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资金项目和干部帮扶精准沉到村、扶到户,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到“穷根”上。

构建“大扶贫”格局

多项改革盘活了四川扶贫模式,与此同时,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的“大扶贫”格局也初步构建。

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主攻连片特困地区。四川顺势而为主攻彝区、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战区。2014年4月,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年度方案出炉,锁定脱贫30多万人。当年,250个村启动彝家新寨建设;藏区32县减贫4万多人,超额完成目标;秦巴山、乌蒙山区43个片区县各投入1000万元,连片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鲜活的故事是最好的注解。2014年,5000名彝区中职生免费坐进内地课堂;喜德县曲子洛村这个海拔2551米的角落,成为全县唯一彝家新寨建设极贫村……

在四川,扶贫已不再是孤军奋战,“大扶贫”格局正开启脱贫“加速度”。

(据新华社成都1月28日电记者周相吉、陈地)

扶贫办规章制度

扶贫办规章制度 1、办公场所明亮整洁,办公人员服务规范。 2、办公人员严格遵守“五不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1)不准接受办事人的宴请; (2)不准接受办事人的礼品或礼金; (3)不准让办事人、基层报销本单位或个人的费用; (4)不准让办事人、基层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 (5)不准借故对应办理的事项拖延不办或吃拿卡要。 3、机关审批项目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完毕。 (1)本机关负责审批的项目,能够当场审批办结的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审批办结。 (2)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办公的,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并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完毕。 (3)若办事人的资料、手续不完备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其应提供的有关资料或有关部门的公章等。 4、各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岗位,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脱岗或换岗。 5、各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否则将予以警告、书面检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调离岗位、离岗学习、降职、免职等处分。(1)不遵守考勤制度,经常迟到、早退或擅离岗位的; (2)工作责任心差,办事不认真,多次出现差错,造成不良影响的; (3)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违规办理审批项目的;

(4)违反《首问负责制度》,对办事人未实行一次性告知有关事项的或故意不告知的,导致办事人多次往返或有不满情绪的;(5)违反《服务承诺制度》,服务态度差,作风粗暴或故意刁难办事人员,经查属实的; (6)违反《限时办结制度》,办事拖、压、卡,或无正当理由超过办事期限未办结的; (7)承办过程中,对办事人员申办的有关资料没有妥善保管登记,造成遗失、丢失的; (8)违反规定,接受办事人吃请和礼品礼金的;或利用职权对所扶地区 (9)单位吃拿卡要或索贿受贿;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对本机关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

学校党员结对帮扶制度

七里小学党支部2017年度困难党员帮扶计划 为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扶贫帮困形式,规范工作程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体现“权为困难群众所用,情为困难群众所系,利为困难群众所谋”,使广大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充分体现其先进性,为维护社会稳定,构造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帮扶对象 以特困家庭学生为帮扶对象,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需要帮扶的党员也可作为结对帮扶对象。 二、帮扶目标和原则 按照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决定与个人选定相结合,形势多样地开展困难帮扶活动。 三、帮扶内容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际、国内、本地区的形势,认真学习贯彻党支部决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 3、在宣传公民道德新风尚,推行移风易俗和计划生育,反对封建迷信,严格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积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帮扶形式 根据帮扶对象年龄、文化等具体情况和经济状况、居住状况的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结对帮扶,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一个党员联系一户。根据党员的自身能力和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具体确定党员帮扶贫困户再就业的要求和自助创业的项目、达到的目标、脱贫的时限等任务。 五、帮扶程序

1、思想发动。党组织通过积极宣传、广泛动员,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那些思想政治水平、经济能力较强的党员明确结对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2、搞好调查。采取上门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了解特困家庭的现状,摸准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认真分析归类。 3、制定方案。根据帮扶对象的主要需求,对不同对象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明确帮扶的任务,研究帮扶措施,落实帮扶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 4、组织实施。以党员帮扶为实施主体,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实施。帮扶对象确定后,党支部要帮助党员和联系户一起商量具体帮扶事宜,可以协调书的形式,将帮扶对象和帮扶内容确定下来。每个党员在结对帮扶中的责任,应根据党员和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而确定。党员应明确责任,按照要求,切实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六、帮扶要求 学校党支部要充分重视党员结对帮扶工作,以此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党支部根据本地党员和群众的具体情况,按照党员100%参与结对帮扶的要求,年初制定党员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与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并根据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改进、完善帮扶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督促,及时宣传典型,为更好的开展党员结对帮扶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七里小学 20 年月

新常态下旅游扶贫发展分析与建议

新常态下旅游扶贫发展 分析与建议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新常态下我国旅游扶贫发展分析与建议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出现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扶贫问题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旅游扶贫更是被很多地方大力开发。本文研究了我国旅游扶贫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国情及经济转型期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加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与贫困;旅游扶贫 减少和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且困难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及贫困地区人口脱贫方面上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旅游与贫困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性课题。受整体发展背景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业近年来才开始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而旅游扶贫也逐渐被各地各级政府所采纳及发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提出并阐释了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三十多年的年增长率接近10%的“中国奇迹”,将调整为年增长率6%-7%的中高速增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

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经济增长放缓无疑会对中国及各行各业都造成很大影响,且现阶段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重要阶段。2014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友人宣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2]在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是历史性的时刻,是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而在这最后阶段,在这特殊时期里,扶贫问题将是重中之重。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 一、旅游扶贫概念及实践 (一)旅游扶贫概念 旅游扶贫政策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谓旅游扶贫,即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的政策。而旅游扶贫的理论研究则是随着国家扶贫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地方政府响应“扶贫”政策,整合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提出旅游扶贫的概念。 (二)旅游扶贫实践 就今天而言,我国旅游扶贫仍属于探索发展阶段。在实践旅游扶贫的理念过程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2000年8月,国家旅游局试办了全国第一个旅游扶贫实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实验

哲学原理总结

哲学原理总结 1、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丧失斗志。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②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5、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尊重客观规律。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身心健康和国民生计的重大问题。食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仍然存在着食品安全状况差、食品掺假售假、农药残留、有毒有害食品坑害消费者的案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食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政府和消费者谈论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是靠道德约束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借助于道德被提升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才能有效实施。“法德并济”是必要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出在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是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牧民》中则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正之所废,在逆民心”,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国家的兴衰。质量安全问题,是个民生问题。事实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均与人民的生活乃至性命息息相关。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且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正反两面性,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矛盾。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出口食品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一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标准水平低、可靠性不强;有的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隐患多。二是生产经营秩序不够规范。少数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一些小作坊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有的市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个别出口企业不讲诚信,逃避监管,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外市场。三是监管和执法存在薄弱环节。有的监管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个别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监管环节之间衔接不够,重复执法和执法不严同时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我国产品的信誉,损害国家形象,而且直接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危及企业生存。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面强化质量监管。要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格市场准入。特别是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要建立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严格药品审评审批,切实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严把进出口关,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实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依法严格检验,严防问题产品进出国门。 二、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因此要着重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餐饮企业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单位,农产品、食品、药品和其他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及进出口商品等重点商品进行整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整治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相互支持,协同配合。在专项整治中,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不搞本位主义,不推诿扯皮,不搞地方保护。 三、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辩证唯物论要求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主观符合客观,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从加强源头监管、强化基础、应对贸易保护和歧视、完善应急机制、加强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舆论信息工作、强化领导责任等方面,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修订《食品卫生法》、《计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最重要的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

村级扶贫制度

一、村简介(道路建设——公里——资金、产业发展规划,脱贫计划) 二、驻村工作制度;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 四、帮扶工作职责 六、精准扶贫工作流程图及村简介 二、精准扶贫战地指挥部:领导小组(绘图)总指挥(书记、第一书记、扶贫队长)副总指挥(村主任、副书记)、成员(其他干部指定到村民组,村民组——户——人贫困人口): 三大块:室内两块;1、精准扶贫工作流程图及村简介 2、制度、指挥部、 室外一块:小涧镇精准扶贫政策解读 镇精准扶贫战地指挥部 “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严格落实省、市“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部署,全面实施精准脱贫“1126”攻坚计划,即: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一个目标;大力实施十大工程;突出抓好20项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六项保障机制。

小涧镇驻村工作职责 一、深入宣传涉农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开发精神,引导干部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二、深入开展扶贫专项调研,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制约因素,协调帮扶资源,监督帮扶项目实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好脱贫任务。 三、配合村(社区)完成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贫困户结对帮扶责任,做到家底清、情况明,集中力量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按照“一村一策一部门、一户一法一个人”的原则,科学制订并实施帮扶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引导贫困村群众大力发展符合自身资源的富民增收产业;协调开展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稳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 五、协助所驻村抓好年度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动员和组织贫困村群众积极参与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村容村貌整治,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六、发动贫困群众广泛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事业,协调落实教育、卫生、交通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七、积极协调落实贫困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解决融资难题。 八、协助做好村“两委会”班子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社会管理工作,积极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九、全面总结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注重培育示范典型,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努力提升扶贫攻坚整体水平。

党内送温暖制度,爱心扶贫助困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党内送温暖制度,爱心扶贫助困制度 篇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 ****学校扶贫帮困工作制度 一、活动的目标: 通过全校师生的爱心行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扶贫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顺利渡过在我校的学习生活。同时在活动中,使每个教师进一步牢记宗旨,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师德素养。 二、助学对象: 1、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2、心理、习惯、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 3、生活贫困,完成学业有难题的学生。 三、助学原则 1、坚持自愿的原则,对帮扶的对象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要有家长的书面申请。 2、坚持低调的原则,不在学校尤其是班级内公开帮扶对象。 3、坚持经常的原则,对帮扶对象负责到中学毕业。

4、坚持发放生活补助公平的原则。 四、助学方式 1、对于重点资助对象,为其解决中学阶段学杂费、书本费等。对于一般资助对象,一次性资助200元钱和学习用品。 2、对于学习、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帮扶。每个教师至少与一个学生结成对子,通过谈心、交流、个别辅导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五、助学办法 1、确定帮扶学校,签定帮扶协议。 2、在全校进行摸底调查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确定帮扶对象。 3、通过家访深入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的物质帮扶的同时,注意精神鼓舞,帮助其树立自尊和自信。 *****中心学校 ****中心学校扶贫帮困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构建和谐校园,切实保证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全力营造关爱贫困学生的社会氛围,解除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大“贫困家庭”关爱力度,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我校“扶贫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下,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要合理解决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的概念 从严格意义上讲,自然概念有三个层次上的涵义。 1.自然是指一切存在物的总和,人类社会和人类创造的人化自然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2.自然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相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而言的自然。这一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在它们交界处适合生物生存的区域称为生物圈。 3.自然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素,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即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要素之一。本文所论及的自然,主要是指第二个层次上的含义,即把自然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这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恶化”意义上的自然。此外还涉及到第三个层次上的涵义,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其成为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从而面临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 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及现状 1.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因此可以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产儿。自然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一方面,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另一方面,它直接地影响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影响其发展速度和物质生产形式的选择。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建设的资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来源于自然界,然而,由于掠夺式的开发,自然界已是不堪重负。大气污染、水资源危机、能源耗竭的威胁、物种灭绝加速、人类可以健康生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无不警示着人类,要遵循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自然环境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自然界对社会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的性质,面貌,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主要是由社会生产的方式所决定的。不仅如此,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的生产实践才能够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本身都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社会和自然的矛盾中,社会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但是,也应该看到,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发展进程和道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地区,因为自然条件的破坏而被限制了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曾经是一片繁荣昌盛,如今却不再属于发达地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我国的黄土高原也是一个

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

扶贫办机关工作制度 第一项工作制度 一、各股室凡上报省、市或本县其他单位材料、数据、工作进展情况等信息,要经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上报,不经请示,不得随意上报数据资料等信息。 二、各股室要积极承担临时性工作任务,并认真负责,及时处理,做到不误时、不误事,及时向领导汇报。 三、各股室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工作总结,并谋划好下半年工作,年终进行年度工作总结。 第二项学习制度 一、单位不定期组织人员集中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 二、集中学习时由班子成员轮流授课,授课人要精心备课,认真讲课。听课人员要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做好笔记,并积极参与讨论,保证学习效果。 三、除集中学习之外,各股室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自学,全体机关干部都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打造学习型机关。 四、自觉遵守学习制度规定,一般同志有事不能参加学习,应主动向主管领导请假,班子成员应向主要领导请假。

第三项机关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对所使用的办公用品、物品要精心爱护、认真保管,不损坏、不丢失。 二、对上级下发的文件,按轻重缓急,合理分流,及时传阅,时效性较强的急件,呈主任、主管主任签阅后,即交有关股室承办,传阅过程不超过1天。对重要文件,采取先领导、后股室的程序传阅,做到传阅及时,不误事。 三、加强扶贫办行政公章管理,各股室因业务需要加盖公章的,需经分管主任审查签字后方可办理;其他需加盖公章的要经主任同意方可办理。 第四项机关考勤制度 一、机关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上、下班时间,杜绝随意晚来早走现象。 二、全单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作息时间,上班或值班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旷工。超过上班时间到单位的,视为迟到,下班按规定时间提前超过5分钟视为早退。对未经领导批准,无故不在岗、擅自离岗、外出的,视为旷工。 三、副主任请假,由主任批准;单位一般人员请假一天,由分管领导批准,一天以上的由主任批准;如因紧急情况确实不能请假的,要在规定的上班时间之前致电相关领导和办公室。 四、工作时间内禁止扎堆、串岗、聊天、吃零食、上街购物、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材料范文之旅游扶贫经验材料

旅游扶贫经验材料 【篇一:旅游扶贫】 1.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旅游的经济研究和影 响研究中,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造成的负 面影响。这一阶段的研究焦点放在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上,包括就业、经济增长、gdp 贡献、外汇赚取、私人部门投资等(deloitte,touche,1999),研究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旅游乘数效应研究 为代表。相关主题的文章在西方尤其是在英语国家大量出现。旅游 的经济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当地经济的正面影响方面。deaden 认 为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际的外汇储备,并且可以部分的取代面 临危机的传统出口产业(1994);美国的 poirier,r.a.(1997)、mathieson.a.andwall.g.(1982),加拿大的 knetsch,j.l.,(1963)等 所作的研究都得出了旅游业明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结论。stephen l.smith.等人(1993)认为,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很 高的劳动—资本比例,一定量的投资即能形成较大就业需求,带动 贫困人口的就业。johnson r h and more (1993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岛屿旅游业的经济效应,得到几个地 区旅游收入的乘数效应:多米尼亚1.2、香港1.02、夏威夷0.9-1.3,khan h等通过研究得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2.5%和 6.5%。也有些学者如 adrian bull 等认为旅游对目的地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通货膨胀、增加国民经济的不稳定性等。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旅游对接待地特别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旅游伦理和可持续发展问 题备受旅游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关注,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社区 旅游等小生境(niche)旅游成为这一阶段旅游研究的主流,而对贫困 人口获利和消除贫困的研究包含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lisa m campbell 1999,bramwell b 1999,matthew j walpole 2000, ross e mitchell 2001,v s avila foucat 2002)。以社区为基础的旅 游研究以整个社区为研究对象,关注社区整体利益,没有区分社区 中不同群体特别是穷人的受益情况(carolineashley,2000)。从而, 这些研究都没有以贫困问题作为研究中心,也没有把消除贫困、促 进贫困人口发展作为研究目标。基于上述情况,1999 年 4 月,英国

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

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哲学板块: 1.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2.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现象和本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与理论、真理 3.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 4.历史唯物主义 5.人生观:价值观、人生价值、理想、承担使命 二、相关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派生出两个: 1.1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②主观符合客观 ③要尊重客观事实;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出以公心;要求真务实。 1.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作用。 ②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作用,正确的……错误的……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③要把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经过人的实践活动。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选用:人们可以借助规律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或按规律办事会获得成功,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 【方法论】: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世界观】: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将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派生原理: 3.1实事求是原理 ①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做到实事求是要积极参加实践,科学地认识和掌握规律。要尊重客观规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学会具体分析,努力做到按规律办事。 其他: 运动和静止原理 世界观: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动中包含着暂时的、相对的静。相对的静中包含着永恒的、绝对的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运动和静止结合起来看。 (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世界观】: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方法论】: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管理制度

困难员工帮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困难员工家庭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工会春节慰问困难员工和集体送温暖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减轻因各种特殊情况造成经济困难的员工的生活压力,发扬公司员工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增强团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体现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员工适用 三、权责 本制度由工会委员会制定,各单位照案执行。 四、组织机构 组长: 成员: 五、帮扶程序 1、准确摸底,精准帮扶。公司各单位要认真、全面摸清和掌握本单位困难员工基本情况,杜绝“人情帮扶”“关系帮扶”,切实做到“应建尽建,应退尽退”(含内退员工,退休人员、工亡家属及伤残退休人员原则上不再纳入建档范围)。 2、困难员工帮扶标准 ①、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经行政救助后生活仍十分困难的员工家庭; ②、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150%以内(含),但由于患病、子女上学、残疾、单亲及其它特殊原

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员工家庭; ③、家庭成员遭遇意外灾害,损失巨大,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 ④、单亲丧偶家庭;单身一人且患有重病的;家庭成员中有两人同时患重病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重病且有子女在大学就读的; ⑤、具有下列情形的员工家庭,不建立档案:拥有2套以上(含)住宅的,拥有商业店铺或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子女进入高收费私立学校或自费出国留学的,非受雇佣经常使用机动车辆、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农机具的; ⑥、公示上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员工,公司工会将进行集体张贴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集团公司工会。 六、困难员工档案管理 1、困难员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随时上报,随时救助,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撤档; 2、困难员工档案以纸质档案一式两份。 七、困难员工需提供的相关资料: 1、困难员工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 2、困难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所在单位提供《工资收入证明》和困难证明; 3、本人银行卡复印件; 4、员工本人或家庭成员大病及各种疾病诊断证明书,需提供市内公立二级(含二级)以上医院诊断和诊治证明及相关医药费用单据(一年内)复印件。(精神病患者提供有效期内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精神残疾人”证明复印件也可)和相关医药费用单据(一年内)复印件;

工会帮扶困难职工工作制度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制度 一、认真落实工会帮扶人的工作职责,深入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使之经常化、规范化。 二、走访困难职工家庭,做到困难原因清、家庭人口清、工资收入清、家庭住址清等情况。 三、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站领导和上级工会报告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和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三、组织站领导、工会干部积极开展联系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努力帮助困难职工走出困境。 四、积极筹措送温暖资金,做到日常困难补助与节日困难补助相结合,一般困难补助和特殊困难补助相结合。 五、对困难职工子女升学实施“金秋助学”帮扶活动。 确保困难职工家庭子女不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六、做好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3、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 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 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 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 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 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 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3T11:31:07.7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任海珠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省 650092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旅游企业扶贫怎么扶?送钱、送物,还是直接安排就业?这些都是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包括在整个扶贫过程中会有多少真正的贫困者因此脱离贫困,会不会有假的贫困者借政府之手牟取暴利,这也是在精准的旅游扶贫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现在多数的贫困乡村地区也是依据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脱贫致富的最终目标,因此,让真正的贫困地区脱贫,通过乡村旅游扶贫的精准扶贫让更多的人受益也是应该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旅游扶贫的概念、开发原则和实施方案进行浅析,希望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深入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引言 本文立足中国扶贫工作现状,尝试探究旅游产业对促进扶贫工作发展的原理及意义。在充分挖掘中国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后,在意识层面、产业专业化程度、人力资源与产业综合化、中长期规划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多种制约旅游业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由政府开展顶层设计,以舆论引导、物质补偿、综合规划即旅游+等三方面为抓手,充分发挥全社会特别是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而产生扶贫效果的作用。 1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理论结合 2013年,习总书记正式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并在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精准扶贫的“五个一批”工程,以提高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内生动力为基本原则,从根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人口的生活,同时杜绝返贫。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科学分析群众经济、生活、健康程度等因素,制定合理化的贫困标准,精确识别出每一个贫困群众,建卡立档,为制定精准帮扶策略打下基础。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在了解每个贫困群众的情况之后,为贫困群众量身打造出合理的扶贫方式,使群众的参与度达到最大化。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障,保障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中受益,同时对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进行监管,确保扶贫本质目的的达成。随着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发展,传统化的旅游扶贫方式的弊端逐步出现,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扶贫目的发生了变化,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扶贫效果盲目对等,导致贫困群众实际生活状况没有本质改变,反而导致贫富差距变大。加上旅游开发中可能会带来的物价上涨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制约着贫困地区的未来发展,所以旅游扶贫必须同“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相结合,针对传统扶贫方式带来的问题与精准扶贫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打造出新型的旅游精准扶贫机制。 2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 2.1旅游精准扶贫执行机制 一是精准识别。政府部门首先需精准识别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缺点,明确贫困地区是否具有旅游扶贫开发条件。然后,精准识别出有能力或有意愿参与旅游扶贫的贫困群众,根据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等因素,将贫困群众精准识别和分类。最后,通过对众多旅游扶贫项目进行精准识别,选择适合贫困地区和适合大多贫困群众的旅游扶贫项目。二是精准帮扶。在甄别贫困群众和确定扶贫项目之后,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群众进行精确帮扶。一方面需改善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条件,针对贫困地区自身优劣情况,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发展新模式,具体需要改善贫困地区交通现状和基础设施、制定旅游扶贫政策法规、打造旅游业发展环境和融资平台和动态调整旅游扶贫政策等。另一方面,需对贫困人群的“精准扶志”,通过经济援助、技能培训、观念引导等措施,提升贫困群众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确保贫困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扶贫项目参与,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使贫困群众长期受益于旅游扶贫项目。三是完善贫困群众扶贫退出机制。一方面,对于贫困人口脱贫应给予奖励,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引导其主动退出扶贫帮扶对象身份。另一方面,对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二次精准识别,确保其达到脱贫标准。特别的,要为脱贫的群众建立适合的保障措施,比如逐步减少帮扶的资金量,直到群众旅游收益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杜绝脱贫群众返贫。 2.2旅游精准扶贫监管机制 旅游精准扶贫监管机制主要为保障旅游精准扶贫内各个环节和过程良好运作和旅游扶贫项目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来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保证“阳光扶贫”的有效实施以及动态的组织协调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全部活动。一是需要对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中各类资源和项目节点。如旅游扶贫资金的使用、旅游企业人员配置、贫困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监管,确保精准识别中旅游扶贫项目的可行性和贫困人群的分类状况,以及保证精准帮扶中的项目具有针对性。二是建立环境保护监管机制。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相互制约多数是由于决策和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运用政策和规范来监督旅游扶贫项目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是建立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体系和可持续性能力评价体系。以经济、社会、环境为评价层次,加入旅游业发展收入及收入增长率、贫困地区内居民生活质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贫困人口收益情况、贫困人口数量占比以及减少程度、环境资源损耗等评价因子,评价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和贫困群众在旅游扶贫中所获得的效益,以及两类效益的可持续性,从而反映出旅游精准扶贫进展情况。结语 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的扶贫形式,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作为新兴产业,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非常多,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将完善的监督和管控模式实施到位,真正实现扶助给到最需要的区域,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各界领导部门需要加强加大监督监管力度,保证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施率,使旅游扶贫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邓小海,曾亮,云建辉.旅游扶贫精准管理探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56-63. [3]邓小海,曾亮,肖洪磊.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构成及运行机理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02):265-269. [4]龙江智,段浩然.旅游扶贫的优势、困境和策略[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04):364-369. 本文源于云南省教育厅资助性项目课题“全域旅游视角下云南贫困县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楚雄州武定县为例”;项目编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