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沙特阿拉伯简介

沙特阿拉伯简介

沙特阿拉伯简介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海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目前沙特政府正不断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移住劳工。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

概述

中文名称:沙特阿拉伯王国

英文名称:Kingdom of Saudi Arabia

简称:沙特

所属洲:亚洲

首都:利雅得

国庆日:1932年9月23日

国歌:《我们敬爱的国王万岁》

国家代码:KSA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货币:沙特里亚尔

时区:UTC+3

政治体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领袖:国王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

人口数量:28,376,355(2010年)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2,250,000平方公里

水域率:0.7%

GDP总计:6516.52亿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22,635美元(2011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966

国际域名缩写:.sa

地理最高点:索达山(海拔3,133米)

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

沙特阿拉伯行政区划

货币:

沙特里亚尔(Riyal),1美元=3.75沙特里亚尔。

宗教:

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穆斯林占85%,什叶派穆斯林占15%。一天祷告五次,此时当地人都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必须穿黑袍。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绿色的旗地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写着伊斯兰教的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这是目前最准确的翻译)。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复兴地。

国徽: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国歌:

我们敬爱的国王万岁

首都:

利雅得(Riyadh)有人口约650万,年均气温25℃。全国分为13个地区: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每年世界各地前往这里的穆斯林朝觐者超过200万人。

另外,沙特的夏都为塔伊夫;外交之都为吉达;宗教之都为麦加。

地理

自然地理: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海岸线长2437公里,领土面积位居世界第十四。

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全境大部为高原。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东部波斯湾沿岸陆上与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鲁卜哈利沙漠东部的布赖米绿洲为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三国争议地区。

资源地理:

2005年,沙石油产量5.26亿吨,出口石油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363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6%),三项指标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气年产量640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6.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居世界第四位。沙还有金、铜、铁、锡、铝、锌等矿藏。水资源以地下水为主。地下水总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按目前用水量计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目前,沙共有30个海水淡化厂,日产300万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国饮用水的46%。沙共有184个蓄水池,蓄水能力6.4亿立方米。

历史地理:

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的一些继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国,八世纪为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中国史书称为“大食”。十一世纪开始衰落,十六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十九世纪英国侵入,当时分汉志和内志两部分。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经过30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面积2149690平方公里。人口1082万(1984),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首都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复兴地。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复兴了伊斯兰教,他的继承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逐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16世纪阿拉伯半岛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1446年前后,沙特家族的祖先离开半岛东部卡提夫,来到内志地区的瓦迪-木勒噶河谷附近定居,并将这个地方定名为德尔伊叶。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沙特家族成为内志地区三个最有势力的家族之一。18世纪上半叶,在内志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教的一个新教派——瓦哈比派。瓦哈比派作为实现政治统一的思想武器,被沙特家族全盘接受下来,并在沙特家族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沙特家族的首领先后征服内志,占领利雅得,并袭击科威特、卡尔巴拉,吞并了哈萨,攻克麦加和麦地那,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整个汉志,于1811年建立了第一个沙特家族统治的瓦哈比派王朝。

沙特家族的征服活动,激怒了奥斯曼苏丹。苏丹命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前往征讨。经过7年战争,埃及军队于1818年4月夷平了沙特王朝的首都德尔伊叶。沙特家族被迫逃往科威特和波斯湾的沿海城镇。1845年,沙特家族从埃及征服者手中收复了内志中部地区,恢复了对利雅得的统治,并把利雅得作为沙特王朝的第二个首都。后因沙特家族内讧,北方沙马尔部落的拉希德家族乘机在内志兴起,占领了利雅得。沙特家族再次流亡科威特。

20世纪初,伊本?沙特成为沙特家族的首领,他率领沙特人于1902年收复利雅得,1906年击败拉希德家族,恢复了沙特家族在内志的统治地位。为巩固已取得的政权,消除部落各自为政的分裂状态,1910年成立了“伊赫万?陶希德”(一神论兄弟会),而后又建立了伊赫万的农垦区“希吉来”,使加入伊赫万的游牧民转入定居,从事农业。“希吉来”实为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体。最初的希吉来设在阿尔塔维亚,1939年发展到140多个。伊本?沙特的士兵主要从希吉来征召。士兵自备武器、乘骑和口粮,在战争中每人可分得一份战利品。1915年英国强迫伊本?沙特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并承认他对内志、哈萨等地的统治;伊本?沙特则同意不与其他国家签定协议、进行谈判和提供租让权,不侵犯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保

护地”。1920~1922年,伊本?沙特彻底征服了拉希德家族。1924年9月起,他率兵进攻汉志王侯赛因的属地,先后占领了塔伊夫、麦加、麦地那、吉达,以后又兼并了阿西尔,被拥戴为汉志王和内志及其属地的苏丹。1927年5月,他和英国在吉达签订友好条约,英国承认他作为汉志和内志及其属地之王的完全独立地位。1932年9月,正式定国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

伊本?沙特国王注意同邻国结好;整顿行政机构,建立内阁制度,划一全国行政;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发展交通、邮电、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1933年,把面积93.2万平方公里的石油开采权租让给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期限为66年。该公司于1938年在哈萨的达曼地区发现了大量石油。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使沙特王国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沙特(1953~1958,1960~1964在位)、弗萨尔(1958~1960,1964~1975在位)、哈立德(1975~1982在位)先后继任国王。1982年6月哈立德病逝,法赫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继位。对内鼓励私人投资发展经济;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加强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团结。

经济地理

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31.51亿吨,天然气储量为34885亿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国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1981年石油产量达4.9亿吨,收入1032亿美元。1983年以来,受石油价格下跌影响,产量和收入锐减,1985年产量为1.65亿吨,收入340亿美元。巨额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到7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90亿美元,人均收入10074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近年来,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和基础工业,以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建立现代化、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地区:利雅得地区、麦加地区、麦地那地区、东部地区、卡西姆地区、哈伊勒地区、阿西尔地区、巴哈地区、塔布克地区、北部边疆地区、季赞地区、纳季兰地区、朱夫地区。地区下设一级县和二级县,县下设一级乡和二级乡。

政体

政治制度

沙特是君主制王国,禁止政党活动。无宪法,《古兰经》和《圣训》是国家执法的依据。国王亦称“真主的仆人”。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国王颁布治国基本法,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由其缔造者阿卜杜勒-阿齐兹?拉赫曼?费萨尔?沙特国王的子孙中的优秀者出任国王。2006年上半年,沙政局总体平稳,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安全形势续有好转。

议会

政治协商会议是由王族、贵族、大资本家和中产阶级组成的咨询机构,于2001年规定为法定立法机关。政治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协商会议由主席和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2002年2月,法赫德国王任命萨利赫?阿卜杜拉?哈米德(Saleh Abdullah Homaid)为政治协商会议主席,2005年4月连任。

除政治协商会议外,沙特还有包括立法委员会、公民委员会、贵族委员会在内的10余个立法机关,但是立法大权几乎完全掌控在沙特国王手中。

政府

部长会议或大臣委员会,部长会议一般均由王族及贵族组成,本届部长会议于2003年5月组成,现由29名成员组成,主要成员是:国王兼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lah Bin Abdul-Aziz and Ben la Den),王储兼副首相、国防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本?阿卜杜勒-阿齐兹(Sultan Bin Abdul-Aziz),内政大臣纳伊夫?本?阿卜杜勒-阿齐兹(Naif Bin Abdul-Aziz),外交大臣沙特?本?费萨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Saud Bin Faisal Bin Abdul-Aziz),石油、矿产大臣阿里?易卜拉欣?纳伊米(Ali Ibrahim

Naimi),财政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萨夫(Ibrahim Bin Abdul-Aziz Asaf)。

政要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Abdullah Bin Abdul-Aziz) ,1924年出生于利雅得,是前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之子,已故国王法赫德的同父异母兄弟。他的母亲是沙特中部内志省主要游牧部族沙马尔族的后裔。青年时期,阿卜杜拉曾接受过系统的宗教和军事教育。

1982年继承王储爵位并担任第一副首相。多年来,阿卜杜拉国王强有力地领导着世界第一石油大国。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曾于2000年10月访华。

国王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1932-1953)

沙特国王(1953-1964)(被废黜)

费萨尔国王(1964-1975)(被杀害)

哈立德国王(1975-1982)

法赫德国王(1982-2005)

阿卜杜拉国王(2005-今)

司法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依据。设有高等法庭和普通法庭。高等法庭设在麦加、吉达和麦地那。特别上诉法庭设在利雅得和麦加。另有普通法庭处理一般案件和贝都因部落事务,该类法庭由宗教法裁判官主持。司法机构隶属司法部。

编辑本段外交

国策

沙奉行独立自主、温和务实、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国与国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将发展与美关系放在外交首位。重视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致力于阿拉伯团结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大力开展多元化外交,加强与中国、欧盟、俄罗斯和日本等大国的关系。迄今,沙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作为世界石油大国,沙加强与OPEC内外产油国的协调,维护产油国利益,并加强与石油消费国的沟通。

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

伊拉克问题:主张维护伊拉克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阿拉伯属性。支持伊政治重建进程,希望将各派都纳入该进程。支持打击破坏伊安全与稳定的恐怖活动,认为伊武装组织的行为不利于伊实现稳定和重建。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伊内政,呼吁伊周边各国遵守不干涉伊内部事务的原则。沙在2003年召开的马德里伊拉克国际捐助会议上捐款10亿美元。

巴勒斯坦问题:强调全面、公正解决巴以冲突是实现地区和平的唯一途径,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源是以色列对巴领土的占领。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呼吁重启“路线图”计划。要求以从所有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2002年阿卜杜拉王储提出中东和平倡议,并成为同年阿盟首脑会议决议。沙对2006年巴立法选举表示欢迎,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巴人民的选择和意愿,给哈马斯更多时间调整政策。沙反对孤立哈马斯政府,反对停止向巴提供援助,反对为哈马斯政府参与和谈预设条件。

伊朗核问题: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希望伊不发展核武器,与海湾国家一道致力于实现本地区无核化。希望伊遵守《联合国宪章》,并采取措施增进互信,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反对对伊朗进行制裁或动武,认为这会给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愿与伊在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进一步发展关系。

反恐问题: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国际现象,是极端思想的产物,不属于某一文明、宗教或民族。强调反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消除恐怖主义根源。2005年2月,阿卜杜拉王储在利雅得国际反恐大会上倡议成立国际反恐中心。

叙黎问题:谴责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事件,呼吁黎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分裂。沙为促进叙利亚与国际调查委员会合作积极斡旋,认为在最终调查结束之前不应对叙采取行动。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欢迎苏丹政府为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强调反对任何对苏的武力干涉和制裁,希望国际社会给予苏足够的时间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避免使用可能导致问题复杂化的威胁。认为应集中精力解决达尔富尔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支持向该地区派遣维和部队。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支持建立包括海湾地区在内的中东无核区和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已加入《禁止使用化学武器条约》。要求以色列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认为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中东不稳定因素,国际社会应对以施压。

国际油价:强调奉行平衡的石油政策,承诺保证石油供应。认为国际油价维持高位的原因并非市场原油短缺,而是炼油能力不足。呼吁主要石油消费国减少石油税收以使消费者受益。

关于当前黎以、巴以冲突:谴责以色列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行动,要求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制止以暴行,强调大国应负起政治责任,促使以和黎真主党立即实现停火,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向黎人民提供帮助。同时,沙明确宣布要区别不计后果的冒险行为与合法抵抗运动,反对激进组织的“盲动”将阿拉伯世界拖入危险境地。沙国王宣布向黎巴嫩人民捐赠5亿美元,向巴勒斯坦人民捐赠2.5亿美元,并指示向黎中央银行存入10亿美元,以支持黎经济。

国家关系

2000年,沙特与埃及、叙利亚等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2月,沙特王储兼副首相、国民卫队司令阿卜杜拉访问了埃及、叙利亚和黎巴嫩,分别与三国总统举行了会谈,讨论了恢复中东和谈、加强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与协调,以及沙与三国的双边关系等问题。6月,阿卜杜拉王储访问埃及。7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问沙特,会见了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以协调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立场。2月,叙利亚外长沙雷访问沙特,分别会见了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并同沙外交大臣费萨尔共同主持了沙-叙混委会会议。7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叙利亚,与巴沙尔总统举行了会谈。10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出席在开罗召开的阿盟特别首脑会议。2001年,沙特与埃及、叙利亚等国的关系进一步发展。1月、5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两次访问沙特,与沙就双边关系及地区形势进行讨论;7月,沙王储阿卜杜拉访埃,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加强双边关系及建立中东和平举行会谈;2001年1月,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国防航空大臣苏尔坦访问叙利亚,会见了巴沙尔总统;2月,叙利亚总统访沙,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和陆路交通协议;9月,叙利亚总统再次访沙,与沙特国王就加强双边关系及有关地区和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4月、5月黎巴嫩总理两次访沙,与沙方就双边关系及地区形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2002年,沙特与多个阿拉伯国家就地区热点问题不断进行协调与磋商,高层互访不断,阿拉伯大国地位凸显。1月,约旦首相拉吉卜访问沙特;2月,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访沙,同沙王储阿卜杜拉就中东问题举行了会谈;3月、8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两次访问沙特,与沙方就中东和平问题举行会谈;9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沙,与沙王储就伊拉克问题、巴以形势等进行了磋商;11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访沙,与沙方就中东问题举行了会谈。同年3月,阿卜杜拉王储出席在黎巴嫩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其中东和平建议获一致通过;5月,阿卜杜拉王储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叙利亚巴沙尔在埃及举行的三方首脑会,呼吁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7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问叙利亚和黎巴嫩,向两国领导人通过中东和平进程纽约四方会议情况;7月,沙王储阿卜杜拉访问埃及,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加强双边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举行会谈。

沙同也门、约旦、巴勒斯坦的关系曾一度恶化。自1992年初以来,沙同上述三国的关系均有所缓和。1995年,沙同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国家领导人间恢复了互致信件和互派大使,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2000年沙同三国关系继续发展。5月,阿卜杜拉王储率团应邀出席了也门统一十周年庆典,6月,也门总统萨利赫访沙,双方签署了两国陆、海边界最终条约,两国长达66年的领土纠纷终于通过友好协商,和平地得到解决。12月,沙特也门最高协调委员会举行了第七次会议,双方签署了关于保护和促进投资、关税合作、和避免双重征税等协议,沙答应向也提供3亿美元的软贷款。2000年5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访沙,与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举行了会谈。7月和12月,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两次访问沙特,分别会见了法赫德国王、阿卜杜拉王储和第二副首相兼国防与航空大臣苏尔坦。沙向巴提供了援助。

2000年10月,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对沙特进行正式访问,同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就中东和谈、召

开阿拉伯首脑会议和加强双边关系等举行了会谈,并会见了沙内政大臣纳伊夫和利雅得地区埃米尔萨勒曼。这是20年来卡扎菲首次访沙。

2000年7月,沙特与科威特签署了海上边界协定。2002年10月,科威特副首相贾比尔、阿联酋总统扎耶德分别访沙,与沙第二副首相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举行会谈;同月,沙王储阿卜杜拉访问阿联酋,与阿总统扎耶德举行会谈。

2001年沙同三国关系继续发展。1月,第二副首相兼国防航空大臣苏尔坦访问约旦,会见了阿卜杜拉国王和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3月,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分别访沙;3月、7月和9月,阿拉法特三次访沙,向沙通报巴以局势,法赫德国王重申沙特将继续无条件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对以色列占领、恢复合法权益的斗争;2001年2月,沙与也门签署协议,减免也门所欠债务的70%-80%,另外向也门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5月,沙特阿卜杜拉王储访问也门,出席也门统一庆典;同月,也门总统访沙,双方签署电力合作协议。与埃及关系特殊是因为天房的黑色金线帐篷每年由埃及更换

沙美关系

1943年5月沙美建交。两国签有共同防御协定和吉达机场租借权协定。海湾危机发生后,沙美关系加强。海湾战争后,沙同美就海湾地区战后安全安排和召开中东和会问题相互协调立场。1990年海湾危机以来,沙同美先后签订购买价值约300亿美元的武器合同。美是沙第一大贸易伙伴,沙是美第一大石油供应国,1999年,双方贸易额约为168亿美元。近些年来,沙美高层往来不断。1998年,美副总统戈尔访沙,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亨利?谢尔顿和国防部长也分别访沙。同年9月,沙特王储访问美国,会见了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沙美双方发表了联合公报。1999年,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国防部长科恩访沙。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访沙,并签署了两国在能源领域进行投资与技术合作的协议。11月,沙第二副首相兼国防与航空大臣、军队总监苏尔坦访美。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会见了苏尔坦,美国防部长科恩同苏尔坦举行了会谈。

2000年9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美国,与克林顿总统就中东形势及双边关系等举行了会谈。2月,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访沙,会见了阿卜杜拉王储、外交大臣费萨尔和石油大臣纳伊米。4月和11月,美国防部长科恩两次访沙。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沙美关系出现变化。美舆论抨击沙宗教政策,把恐怖主义的根源归咎于沙瓦哈比教派的圣战思想。大批在美留学、经商、工作的沙特人遭到美警察的监视、盘查甚至拒捕,沙资金开始从美抽逃,一些双边合作项目被搁置甚至取消。沙特政府对其公民在美遭受歧视极为不满,并向美国提出了正式抗议,要求美国重新审议其中东政策。在美展开反恐斗争后,沙特同美国的政策拉开了距离,反对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特别是美国在沙驻军问题使沙特王室面临来自国内越来越大的压力,沙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01年双方重要往来有:2月,美国务卿鲍威尔访沙;4月,美中央司令部司令托米上将访沙;同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访沙;9月13日,法赫德国王致电美国总统,对“9?11”事件受害者表示慰问并谴责恐怖事件;20日,沙外交大臣费萨尔访美,与美就反恐问题进行磋商;22日,沙协商会议副主席访美,就“9?11”事件及沙反恐立场向美通报,支持美的反恐斗争;10月,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问沙特并会见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11月,沙外交大臣费萨尔访美,布什总统会见。

2002年8月,美国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政策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称沙特是美国的敌人,是中东的邪恶中心,指责沙特的某些王室成员涉嫌资助恐怖组织,建议美国政府要求沙特停止资助伊斯兰原教旨分子,冻结和查封沙在美的资产。其后,部分“9?11”遇难者的家属向沙特王室提出诉讼,要求索赔数万亿美元。沙特对美国上述行动表示了强烈不满,指责美国的做法损害了沙特的国际形象,沙特国内相继发生了群众反美示威活动。此外,沙与美在一些地区问题上亦存有分歧,沙反对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不支持美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尽管双边关系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两国政府仍维系双方盟友关系,2002年双方重要往来有:4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美国,向美总统布什就中东问题提出8点和平计划;6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美,布什总统会见。3月,美国财政部长保罗和美国副总统切尼分别访沙;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伯恩斯访沙,法赫德国王会见。两国领导人还多次出面驳斥媒体有关沙美关系陷入危机的报道,互通电话、信函,强调双方盟友关系。

沙欧关系

2001年,沙特同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关系继续发展。

沙、英于1927年建交。英是沙第二大商品供应国和第三大投资国,在沙有合资企业90多家,总投资额35亿美元。1998年,双边贸易额约220亿里亚尔。1999年2月,沙英商会成立。2000年6月,沙英投资论坛在伦敦举行。4月,英国国防大臣霍恩访沙,法赫德国王和阿卜杜拉王储分别会见了霍恩,苏尔坦亲王与霍恩举行了会谈。6月,利雅得地区埃米尔萨勒曼访问英国,伊利莎白二世女王会见了萨勒曼。2001年6月,沙外交大臣访英,与英方就双边关系及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举行会谈;7月,英国皇家海军舰队与沙皇家海军部队在吉达举行为期两天的军事演习;10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沙特,法赫德国王会见。

沙、法于1936年建交。两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法是沙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7年,双边贸易额达137.88亿里亚尔。至98年,法在沙投资达20亿法郎,共有67个合资项目。法每年进口沙原油25亿美元,占法消费量的1/4;向沙出口16亿美元的工业设备、食品等。2000年2月,法国外长费德林访问沙特,与法赫德国王、阿卜杜拉王储、费萨尔外交大臣和萨勒曼亲王分别进行了会晤或会谈。6月,法国防部长里查德访沙,同第二副首相兼国防航空大臣苏尔坦举行了会谈。2001年6月,阿卜杜拉王储访问法国,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就双边关系及中东形势交换意见;10月,法国外长韦德里纳访问沙特,会见了阿卜杜拉王储。

德国是沙特在欧盟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1997年,双边贸易额为29亿美元,沙向德出口8.45亿美元,从德进口20.60亿美元,目前德在沙合资企业总投资约为4亿美元。2000年5月,沙特高教大臣安卡利访问德国,双方签署了两国教育和科技人员往来协定。2001年10月,德国外长访沙,与沙外交大臣费萨尔就中东局势和阿富汗问题交换了意见。

此外,沙特与欧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2001年4月,欧盟贸易专员拉米访沙,与沙方就沙加入WTO问题举行会谈;9月,欧盟代表团访沙,与沙特王储就双边关系及中东形势进行会谈。2002年2月,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访问沙特,与阿卜杜拉王储举行会谈,讨论其提出的中东和平方案;6月,沙王储阿卜杜拉与索拉纳再次举行会谈,强调沙坚持中东和平进程必须以沙和平计划为基础。

沙日关系

沙、日于1954年建交,近年两国关系有进一步发展。2000年2月,两国有关续签日在沙科中立区的阿拉伯石油公司开采权合同的谈判历时两年多后,最终仍破裂,但双方均表示,这将不会影响两国关系。沙是日本主要原油供应国。沙特出口的原油占日本石油消费量的24.8%,日本精炼油的13.4%来自沙特。1998年日本平均每天从沙进口116万桶原油。日本是沙第二大贸易和投资伙伴,1997年,双边贸易额达465亿里亚尔,其中沙向日出口约390亿里亚尔。在沙有33个日沙合资企业,总投资额为176亿里亚尔。2001年9月30日,日本首相特使访沙,向沙方通报了日对“9?11”后国际形势的看法。沙阿富汗关系沙曾是世界上与塔利班政权有外交关系的三个国家之一,“9?11”事件后,沙断绝了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塔利班政权倒台后,沙特为保持在阿的传统影响力,沙积极谋求在阿重建中发挥作用,在国际援阿重建会议上,许诺向阿临时政府提供2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2002年1月,阿富汗临时政府总理卡尔扎伊抵沙朝觐,与沙国王法赫德、王储阿卜杜拉举行了会谈,寻求沙对阿新政府的财政支持;7月,沙特向阿富汗提供13卡车价值100万美元的药品,后沙又向阿提供了1000万美元食品、药品及衣物;9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沙,与沙方商谈沙对阿援助及在阿被捕的沙籍人员的安排问题。

沙伊关系

沙特与伊朗关系继续改善。2002年8月,沙外交大臣费萨尔访伊,与伊方就两国关系、巴勒斯坦问题等举行了会谈;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沙,与沙方就伊拉克局势及伊沙关系交换了意见。

沙卡塔尔关系

1992年9月30日,沙特与卡塔尔发生武装冲突。卡宣布中止1965年两国边界协议,两国关系一度恶化。同年12月19日,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调解,卡、沙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解决沙、卡边界分歧协定”。卡遂于12月24日宣布取消中止1965年两国边界协定的决定,沙、卡关系得到明显改善。1997年,埃及抵制在卡塔尔召开的中东经济首脑会议,两国因此发生了新闻战,经法赫德国王从中斡旋,埃、卡决

定终止两国新闻战,并实现和解。1998年5月,卡塔尔外交大臣访沙。11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访问卡塔尔,参加在多哈召开的第十六届大马士革宣言国外长会议。1999年4月和6月,卡塔尔外交大臣两次访沙,转交了埃米尔给沙王储的信件。6月,沙卡最终确定两国边界。同月,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访沙,同法赫德国王、阿卜杜拉王储进行了会晤。2000年5月,沙特王储阿卜杜拉访问卡塔尔,与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举行了会谈,双方表示要加强业已存在的双边友好关系。2001年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3月,沙特外交大臣访卡,与卡塔尔签署边界最终协议;4月,卡塔尔埃米尔访沙,与沙方就加强双边关系等问题举行了会谈。

沙中关系

1990年7月21日,沙特同中国建交。2006年1月,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沙两国签署能源等领域合作文件。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沙特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高度评价沙特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强调沙方重视并愿意进一步深化同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沙特政府向中国捐赠了5000万美元的现金和1000万美元的物质,是所有捐赠国家中捐赠数额最大的各个阿拉伯国家的王室成员也积极组织捐款、义卖。

经济

简介

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最大石油输出国。近年来,沙受益于国际油价攀升,石油出口收入丰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政府大力建设和改造国内基础和生产设施,继续推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力沙特化和经济私有化,努力扩大采矿和轻工业等非石油产业,鼓励发展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积极吸引外资,保护民族经济。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约一半人口从事游牧,放养骆驼、绵羊、山羊、马。四分之一人口从事农业,耕地不到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一,散布在各绿洲中。农产品有椰枣、小麦、大麦、蔬菜、水果。工业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水泥等部门。国家政治、经济重心为利雅得与哈萨区。汉志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达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地那,近年正加速建设红海沿岸的石油化工业。两个重心区之间有公路以及长距离油管、液化气管相通。出口主要为石油及其制品,占出口额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还出口有椰枣、畜产品;输入主要为粮食、糖、茶和纺织品等。从达兰至黎巴嫩的赛达,筑有中东最长的输油管(长1,770公里),近年又修筑了从东岸石油区到西岸的油管与液化气管道。沙赫普尔港“霍梅尼港”的旧称。

工业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油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3%。2005年沙原油日产量为1050万桶。近年来,沙政府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电力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农业

沙特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全国有可耕地3200万公顷,已耕地360万公顷。从业人员约为39万,农业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政府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种植,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目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椰枣、玉米、水稻、柑橘、葡萄、石榴等。粮食自给率为98%,小麦已实现自给自足并出口。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政府还利用地方和私营企业力量兴办肉鸡、蛋鸡场,发展养鱼业,鼓励大公司建立各种农场。沙有自流水井4万眼,饮用水井5.2万眼,水坝220座,蓄水能力达8亿立方米。

财政金融

沙官方海外资产约1280亿美元。2005年政府国内公债1266.7亿美元,占GDP的41%。沙有商业银行10家,其中国民银行、利雅得银行和拉吉希金融投资公司三家为本国银行,其余为合资银行,分支机构1210家。资本约230亿里亚尔,利润约70亿里亚尔。沙有七家证券交易所。

对外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和低关税政策。出口以石油和石油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额的93%,石化及部分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和化工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由于大量出口石油,沙对外贸易长期顺差。2005年沙对外贸易总额2280亿美元,出口额1570亿美元,进口额527亿美元。

军事

沙特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武装部队建于1964年,最高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军队分正规军和国民卫队。正规军平时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一般兵种服役期两年,特殊兵种服役3年。

军力

武装部队总兵力约10.6万人,其中陆军约7.3万人,设有3个装甲旅、1个空降旅、1个步兵旅、1个王室警卫团、23个炮兵营;海军约1.1万人,组成红海和波斯湾两支舰队;空军约1.8万人,设有攻击机中队、截击机中队等。此外还有国民警卫队、边防部队、特种安全部队和海上警卫队等。

武装部队建于1964年,最高国防会议为国防最高决策机关。国王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为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马迪上将。军队分正规军和国民卫队。正规军平时实行志愿兵役制,战时实行义务兵役制,一般兵种服役期两年,特殊兵种服役三年。

沙特阿拉伯的武装力量是在上世纪80年代实行全国义务兵役制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民卫队的士兵来源于内志省的游牧阿拉伯人。

教育

政府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行免费教育。中、小学学制各为六年。全国共有各类学校2.28万所,其中综合性大学8所,学院78所,高等宗教大学5个,其中沙特麦地那大学在伊斯兰世界享有极高声誉。现有教师33.96万人,在校学生约480万,其中大学生27.2万人。每年约有7000名学生公费出国留学。在国内读书的大学生,除免费住宿外,还享受津贴。比较有名的有利雅得大学。

沙特的主要综合性大学是沙特国王大学和阿布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沙特国王大学前身为利雅得大学,始建于1957年,于1982年进行大规模扩建,以应对沙特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大学硬件设施一流,师资力量强大,现设有文科院、理科院、管理科学院、药学院、工程学院、食品和农业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应用医学院、电脑科技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语言学院、护理学院等,学生数量超过24000人。

阿布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坐落在沙特最大的海港城市吉达。1967年始建之初是私立大学,后于1971年转为公立大学。大学现设有工程学院、医学院、应用医学院、药学院、理科院、地球科学院、海洋科学院、气象与农业学院、环境与设计学院、人文学院和信息科学等学院,在读学生数量超过37000人。[2]

编辑本段新闻出版

全国发行13种报纸、24种杂志。阿拉伯文报纸主要有:《利雅得报》、《中东报》(在伦敦出版)、《半岛报》、《国家报》、《欧卡兹报》、《座谈报》等,英文报刊主要有:《阿拉伯新闻》、《沙特报》、《沙特商业》、《沙特经济概览》等。

沙特通讯社:简称沙通社,1971年1月23日成立,直接受新闻部领导。用阿、英、法文发稿。在华盛顿、伦敦、突尼斯、贝鲁特、开罗等地设有分社。

广播电台:主要有3家,分别是1962年在麦加建成的《伊斯兰召唤》电台,1965年建成的利雅得广播电台和1972年建成的《古兰经》广播电台。以上电台除用阿拉伯语广播外,每天还用英、法、乌尔都、斯瓦希里、波斯和班加利语对外广播。

电视台:1964年建立电视网,现有五个电视台。1965年开始播放黑白节目,1976年开始彩色播映。1983年开始播放英、法语节目。目前全国各地有107个中转站,电视网已覆盖全国98%的地区。

卫生

沙特无全国流行性传染疾病。西部红海沿岸城市吉达市及周边地区由于湿度高,人口密度高和市政排污系统失修等原因,近年来,有登革热大面积发生。但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沙特基础医疗系统完善,对本国公民实行免费医疗制度。外籍人士只能到私立医院就医,医疗费用昂

贵。沙特大中型城市均分布有24小时药店网点,可凭医疗保险卡和医生处方购买处方类药品,也可以个人自费购买非处方药品。药品多为欧美原品进口,价格偏高。沙政府规定,企业雇用外籍员工须为雇员交纳医疗保险。

旅游

入境

(一)在沙特,走私毒品为死罪。如需携带中成药或较大剂量个人用药入境,建议提供医生处方。

(二)切勿携带含酒精饮品(因为他们视酒精为只能外用的有毒物质)或猪肉入境,一经发现货物没收销毁,携带者将遭拘捕并受高额罚款。

(三)勿携带暴露和淫秽内容的音像和印刷品。携带入境的光盘、移动硬盘等多媒体载体,时常会被海关扣留。

(四)护照上盖有以色列签证的人员需换发护照,否则将被禁止入境。

(五)沙特禁止在公众场合、景点拍照。未经本人许可,不能对人拍照,尤其是沙特的妇女。

(六)女子不得开车,外出须由父亲、丈夫或兄弟陪同。外出时须披黑袍(ABAYA)、戴头巾。不得与非婚姻或血亲关系的成年异性(包括恋人)接触,违者要受到拘禁和鞭打。男士不得袒胸露背或着短裤出入公共场所。通奸、同性恋均为死罪。

(七)沙斋月(回历9月)期间,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和儿童外,从日出到日落禁止进食、喝水及吸烟。

(八)沙特政府经过连年有效的反恐斗争,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仍存在安全忧患,需保持警惕。

(九)在沙特,外籍妇女劳务人员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建议欲来沙工作的妇女,除通过正规大型劳务公司安排来沙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外,不要轻易接受其它工作邀请,特别是不要通过非正规劳务公司或所谓熟人安排来沙工作。

签证

沙实行严格的签证制度,审批程序复杂,耗时较长。其签证种类主要分为朝觐签证、访问签证和工作签证三种。要求护照有效期不得少于六个月;本人须在申请表上签字,所有文件须经中国外交部认证,家庭访问签证、常住签证和工作签证需获得沙特有关部门预先批准。两张清晰的白色背景照片。

具体办理要求如下:

(一)朝觐签证:每个伊斯兰教历年开斋节后直至11月25日,为中国公民办理朝觐签证。朝觐签证通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集体办理。

(二)访问签证:

访问签证分家庭访问签证和政府访问签证(含商务访问签证)两种,均需提供沙有关部门批复的附有访问签证号码和日期的批准函原件或复印件。

家庭访问签证需提供个人身份证、户口原件、结婚证、子女出生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亲属关系证明文件均需经我官方机构公证和认证,并需经沙特驻华使馆领事部认证。

商务访问签证是指为外国企业家和投资商发放的访问签证,申请人需提供个人身份证、职业证明、学历证书及其复印件;经沙有关商工会认证的邀请函;本单位向沙特外交代表机构出具的公函,公函需说明本人商业级别、访问目的和期限、被访沙特公司名称等。女性企业家访沙须由其丈夫陪同。

(三)工作签证:

工作申请须经沙特劳动部批准;申请人需持带有工作签证号码和日期的批准文件;本人护照所填写的职业与工作签证所填写的职业须相符;专业技术人员则需提供经本国有关官方机构和沙特使馆领事部认证的学历证书复印件;须提供公认的医院或卫生机构颁发的并经有关单位(卫生部和外交部)认证的体检报告(需按照沙特外交代表机构指定的样本制作)。

工作签证所需文件:业主出具的委托函、女性劳工监护人出具的同意旅行和工作的书面信函、所申请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体检报告等及以上文件的复印件。

详细要求请查阅沙驻华使馆网站。

中国企业在沙特主要从事工程承包、电信、能源、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工作。在沙务工的中国人主要是通过中国劳务公司的劳务承包赴沙特工作,也有个别通过个人渠道来沙特进行零散服务业工作。

沙特实行担保人制度,外国公民要到沙特工作或开设公司必须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商业资质的沙特人作为其作担保,担保人将从该外籍人的劳动报酬或公司盈利中提成。与担保人的关系至关重要,在没有担保人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调换工作、打黑工、更换保人、擅自离境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处理。

沙特劳务市场竞争激烈,来自西亚北非、东南亚数以百万计的外籍人员在此从事各种工种的劳动。由于沙特气候炎热干燥,劳动条件较为艰苦,再加之宗教管制严格,社会文化生活单调,因此赴沙特务工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与生理上的准备。尤其是外籍妇女劳务人员地位低下,生活艰难,建议欲来沙工作的妇女,除通过正规大型劳务公司安排来沙工作的医生、护士以外,不要轻易接受工作邀请,特别是不要通过非正规公司或所谓熟人安排的工作邀请。

民俗

沙特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逊尼派的瓦哈比派占穆斯林的大多数。什叶派人数极少,主要居住在东部地区,只占全国人口的10%。此外,还有贝都因人游牧部落为主的沙斐仪派。沙禁止在公共场所从事除伊斯兰教之外的宗教信仰活动。

沙特人始终保持着游牧民族古朴殷勤好客的美德。沙特人尊重现行的国际礼节,对外宾一律以礼相待,对贵客更是关怀备至。沙特人重义气,到沙特人家作客,如果客人不肯喝主人提供的茶或咖啡,主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客人对他的不信任。沙特人喜欢以本国特有的咖啡待客。喝的时候用小杯子。由仆人拿一把咖啡壶,将咖啡精确地倒入杯中,仆人决不会让客人和主人的杯子空着,没等杯中的咖啡见底,就再次斟满,直至客人示意不再喝(手拿小杯轻轻摇晃)为止。沙特富有家庭迎客和送客,喜欢用熏香和喷洒香水这种阿拉伯人的传统待客方式,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友好。沙特人家常饭一般是馕、面包,牛、羊肉,还有一种叫“黑米叶”的牛油炒饭,这种饭是蒸熟后,用牛油炒的,里边放葡萄仁和松子,因而味道很香。当地人趁热用手抓着吃,抓一把饭,攥成团,送进嘴里,用放在旁边的清水涮一下手,再抓一把饭。

沙特妇女始终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不接触陌生男人,外出活动穿黑袍、蒙面纱。青年男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沙特人衣着朴素。男人穿白色长袍,头上戴白头巾,用黑色绳圈压着。许多人喜欢戴红色格子的头巾。社会地位高的人士,在白袍外边穿一件黑色或金黄色镶金边的纱袍,王室成员和大酋长们都穿这种纱袍。夏季,一律赤足穿拖鞋。冬季有人穿皮鞋。

沙一年有两个重大的宗教节日,即开斋节和宰牲节。开斋节休假七天,宰牲节长达两星期。每年伊斯兰教历的9月为斋月。在斋月的30天内,除病人、孕妇、喂奶的妇女和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以外,人们从日出到日落禁止饮水、进食。宰牲节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牲节也是朝觐的日子,从12月9日到12日,数百万世界各国的穆斯林涌向沙特,到圣城麦加和麦地那朝觐。

沙民众是世界上最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禁忌较多。他们认为人体感官上的一切刺激、抽烟、饮酒、乃至唱歌跳舞,都是一种堕落的表现,是犯罪的开始,因此,禁酒就成了沙特严格的法律。饮酒者如被抓获,要当众鞭打80下,或者被监禁6个月到1年,另外还要处以罚款。买酒,私酿酒或酒后开车者,均要处以重刑,最严厉的枭首示众。在沙特,所有的餐馆和饭店都不供应酒类饮料。只向顾客提供各种不含酒精的“啤酒”和“香槟酒”等。沙特还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禁止上演电影的国家,全国没有电影院。但卫星电视、录像机早已进入了大多数家庭。其它禁忌有:禁吃猪肉,禁止吸毒、贩毒,违者处以死刑;禁止偶像崇拜。沙特的瓦哈比教派禁止崇拜一切先知和贤人,以至扩大到禁止摄制和绘画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包括人类)。此外,宗教界特别禁止在报纸和刊物上登载妇女照片,不少沙特人至今还反对照相,尤其禁止妇女照相。

社会现象

1、简述

在现今的非洲大陆,许多国家都施行一夫多妻制度。伊斯兰教规定,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一夫多妻制

越来越被广大沙特女性所接受,在多数沙特女性心里,和别人“分享”一个丈夫要比找不到归宿当大龄“剩女”好多了。

2、事件

在沙特,一夫多妻制似乎成为女性担心独身的解决方案。社会学教授易卜拉欣称,“沙特男性经常出国,会在国外居住很长时间,这令他们完全忘记婚姻”。在西方国家居住多时,也会促使沙特男性做出与传统习俗不同的行为。“女性的选择越来越少,因此她们会接受做二房。”

易卜拉欣还说,超过30岁的沙特女性会被看作大龄“剩女”,沙特女性认为,和其他女性“分享”丈夫要比不结婚好很多。此外,除了解决的“剩女”问题,一夫多妻还有效控制了婚外情。对于反对该制度的女性来说,担心丈夫区别对待几个妻子是最大的原因了。名叫法玛蒂的沙特妇女说,一些男人娶了二房后,就将第一任妻子抛之脑后,甚至停止对她们的经济支持、养育儿女。

3、相关事态

17日,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尤戈布格堡市发生一起强奸致死案,滑稽的是这起案件的受害人是名男性,而凶手是死者的5个老婆。警方称,5个嫌疑人不满丈夫独宠年轻貌美的第六房妻子,就逼丈夫轮流与她们五个发生性行为,没想到男子只与前四房妻子发生过性行为后就倒地猝死。

死者尤罗科?奥诺扎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富翁,家里娶了六个老婆。上周二凌晨,尤罗科从酒吧醉酒回家,径直去了第六个老婆房间,尤罗科的偏心引起其他几房妻子不满,五个女人一商量决定给老公点教训,她们手持水果刀或棍棒把尤罗科拖到了第一个老婆的房间里。应妻子们要求,尤罗科不得不答应当晚轮流与她们同房,然而当尤罗科与前四个老婆发生完关系后,突然呕吐不止、喘不上气,紧接着倒地晕厥,并最终死亡。

奥格巴迪波警方用“被强奸致死”形容尤罗科的死,而且此案也将按强奸罪办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