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校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校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校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我校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及干预对策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危机干预课题组

伴随着课题组的深入采访和调研、访谈、思考,特别是摆在课题组面前是一篇又一篇沉重的日记,这些日记里面记录了一名已经离开我们的大学生的心路历程,最后他在万般绝望中选择了和这个世界永别。这是他在选择离开世界之前最后的遗言:

“对不起,妈妈,儿子让您失望了,没有见您最后一面。我爱你,妈妈!爸爸的严厉才有了我能上大学,很感(谢)你。爷爷奶奶对我很好,孙子无以为报。感谢某某(指该男生的女朋友)陪我度过的半年。我爱你,不要再记起我。”

“前途没有希望,学习不好没有出路。妈妈,你一定要好好地,儿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妈妈再见!”

“永别了。”

我家的电话是1234567890(课题组隐去)。

接下来的又是一位失足学生的自杀日记。。。。。。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出现类似严重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很好地解决或者预防类似悲剧的上演?这就是久久以来一直萦绕在课题组成员脑海里的问题。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不仅仅结束自己的生命,也给亲人带来了极大的悲痛,而且也是社会环境中一种不稳定的因素。自杀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整合状况和社会的稳定。从统计数据看,大学生近年来己经成为我国的一个自杀高发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积极开展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以控制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杀的定义及理论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一般正常人的自杀可以理解为个体在心理上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除正常人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理激情、幻觉和妄想状态下都可能采取自杀行为。

因此,许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杀就是自我谋杀。在自杀行为中,一个人扮演了谋杀和被谋杀两种角色,其思想动机和行为牵涉到许多因素。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自杀是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而导致的行为。这种刺激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倒退到更为原始的自我状态,也可使这个人将对别人的攻击、与社会的对抗,内向投射于自己,形成自残或自伤。也就是说,自杀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面临强大的心理刺激、形成内部心理冲突的正常人。

根据以上有关自杀的理论论述,自杀行为应具有以下特征:

(1) 自杀行为主体和客体同一性:行为主体的行为指向客体也是自己本人,即“自己杀死自己”。

(2 )行为动机是出于“自愿的”、“故意的”,也就是自由选择的行为。

(3) 实现自杀目的手段可以是积极的(如跳楼),也可以是消极的(如绝食)。因而,行为结果可以是直接导致,也可以是间接导致的,如过量的酗酒引起的酒精中毒等导致的死亡。

具有上面三个条件的行为就是自杀。因此,我们可以将自杀界定为:任何由个体自己自愿或蓄意完成的积极或消极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

二、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特点

目前,关于我国大学生自杀比率尚有不同认识,2003年湖北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上透露的数据为2/10万;清华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樊富珉教授则主张大学生自杀率在10/10万左右。但许多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每年自杀死亡的大学生总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自杀事件不断出现,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和创伤。

目前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主要呈现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1、大学生自杀率呈上升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公报:全球每年自杀造成约100万人死亡,平均每40秒就有 1人死于自杀,青少年自杀率正逐年增长。在中国,每年约有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大学生的自杀率缺乏权威部门的统计,但据有关资料报道,大学生的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大学生自杀呈上升趋势己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高校扩招后各大学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学生自杀的绝对人数相应上升。二是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习和就业的精神压力而不堪重负,导致自杀人数上升。三是现在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

惯养,经受的挫折和磨练较少,对挫折物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看待,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颇,从而导致自杀人数上升。

2、大学生自杀者在性别上呈现规律性

大学生自杀者在性别上呈现规律性分布:一是女生自杀率高于男生。据有关资料报道,女生企图自杀者是男生的3倍。在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中,女生比例超过 65%,尤其是失恋自杀者更以女生居多,这可能与女生情感脆弱、依赖性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善于寻求社会心理支持等心理特点有关;二是男生自杀成功率高于女生。大多学者认为这种性别差异主要和女大学生获得社会心理支持的机会和途径比男大学生少,比较容易产生挫折感有关。尽管女生自杀的比率高于男生,而男生一旦有自杀倾向,采取的自杀手段往往比较激烈,实施自杀行为比较坚决,因此自杀成功率相对女生而言成功率明显较高。

3、自杀原因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

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受个体出身、经历、价值观、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多元化分布,但近年来出现相对集中的趋势。多数高校的调查表明,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直接原因通常有:失恋、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不良、身体疾患、心理和精神障碍等,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和就业竞争对大学生自杀的影响作用在加大。失恋仍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大学生相关问题的专家认为,大学生人生发展任务的艰巨性与个体心理成熟的相对滞后性的矛盾错位,是大学生自杀的根本原因。

4、自杀方式呈多样化,但以跳楼为主要方式

大学生自杀方式虽然受自杀主体性别、个性、工具及当时情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但大多数的大学生自杀者偏好采用跳楼的方式自杀,其次是自缢。有资料显示,大学生自杀采取的方式依次是:坠楼,自缢,溺水和服毒。坠楼这种方式致死率高,较容易实施。坠楼自杀的地点多在教学楼或宿舍楼,甚至有的学校多发生在同一地点。对于这一特点,究竟是出于大学生自杀者对坠楼方式的偏好,还是存在着模仿行为,目前还并无定论。但这也提示,高校要重视对高层建筑的管理,对楼顶阳台等部位采取隔离措施。

5、自杀与精神障碍有密切关系

有资料表明,自杀者多数患有精神疾病,其中尤以抑郁症常见。而自杀行为又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常见症状。据统计,我国自杀成功及自杀未遂者中,患精神障碍的比例分别是64%和42%。因此,患有精神卫生疾病,缺乏对危机和冲突的应付技能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内在根源。

6、大学生自杀者的年龄和自杀时间呈规律性

大学生自杀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低年级学生约占自杀总数的72. 7%,尤其是一年级学生问题更多。这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现在突然远离父母独立进人一个新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独立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时,他们不知所措,当这种压力无法解决时,他们宁愿选择自杀。此外,毕业班学生由于即将踏上社会,常常面临着就业难和恋爱情感的压力,有的甚至还要面对由于多门课程补考或考试作弊等原因而不能毕业或拿不到学位证等多重压力,使得这些学生感到前途无望或面对工作与爱情两难境地的抉择,以至精神崩溃,从而导致自杀。低年级学生自杀多与适应障碍、人际冲突和学习压力有关,中高年级学生多与失恋、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有关。

大学生自杀有时又呈现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多发生在春秋季节,集中在4-6月份,此期间自杀人数占全部自杀人数的31.3%。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在新季节到来时常有新的打算和愿望,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一旦此时遇挫,就可能导致灰心丧气而自寻短见。另外,与季节特征有关,生理上的反映容易使人陷入空虚无聊、悲观抑郁的精神状态。同时对高校学生来说,寒暑假生活的规律,使得学生在假期前后一段时期内,会进行一些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对一些长期困扰自己的问题进行一些抉择思考,寻求一些解决途径和措施。一旦这些途径和措施失效,这种长期困惑自己的精神压力还是不能解脱,就可能精神崩溃,使其走上不归路。因此,假期前后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危险时期。

7、大学生自杀都有一定预兆

大学生自杀者大都是无精神疾病的正常人,一般都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考虑过程。在自杀行为实施前,面对生与死的困难抉择,都会有一定的预兆。预兆包括言语、行为、状态和综合症状。言语预兆是指当事人把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用语言表白和诉说,或者在日记、信件、绘画和乱涂乱画的只言片字中表现出来;行为预兆是指行为的明显改变,无故给同学送礼物、送东西等;状态预兆是指情绪、性格的明显反常,学业成绩的明显骤降;综合症状是指严重的抑郁、孤独、绝望、依赖和对自己生活的不满等。自杀者的预兆可以理解为自杀者向周围人表达的一种求救信号。

大学生自杀具有一定预兆,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自杀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建立的可能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应该观察入微,抓住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之前的一切预兆,从而阻止悲剧的发生。

三、我校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次理

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的人的共通点。马斯洛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较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著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虽然也有缺点,但因为能够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们较一般人更真诚、更不防卫,也对自己更满意。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及教育家相信每个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如安全感)获得基本满足之後,他便会转而尝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但是当这样的倾向受到阻碍,特别是孩童时期父母冷酷或拒绝的态度,便会影响到这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他对现实世界的觉察,这个人开始自我防卫,甚至从真实的感受中抽离出来时,更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文中的死者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人自身的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是他的自我实现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实现父母对自身的期望。死者在日记中多次提到“最让人担心和放心不下的就是妈妈,感觉自己辜负了家庭特别是日夜操劳的妈妈的希望,总觉得自己前途没有任何希望,内心非常的愧疚”就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现实主义和光耀门庭的传统价值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为了让每一个体想活得更好而学会愧对自身的当下欠缺。欠缺作为价值间距,它飘忽在“现存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其功能当在唤醒且激活人应有的“超越性”。于是,人亦有理由被定义为“被超越着的有限”1诚然,真正智慧的“自我实现”当是某种“有限超越”,它不是那种全然不忌现存水平的“想当然”,欲上九天揽月,欲下五洋捉鳖;它更倾向于诱人去摘一颗跳一跳就可能够得着的葡萄。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争取明日比今日跳得更高。哲人说对了:“那个站在金黄色麦田旁微笑的我对这个正在播种的我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我可以通过一系列行动成为他。但理想自我的可实现性并不意味着我消灭了自我对自我的距离即欠缺,因为我在实现了一个理想自我时又设计出了新的理想自我,所以,我的具体筹划也将我规定为永恒的欠缺。”2

1王晓华:《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1、112页。

2王晓华:《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1、112页。

人的动机和行为受到阻碍或者干扰,不能实现社会规定或自我预定的目标,从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叫做心理障碍。大学生由于走进大学都怀有一个美好的期望和光明的前途,当自身的期望与现实和家庭的期望产生巨大的反差的时候,极易在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较之学习困难学生,优等生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更复杂、后果更严重。优等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

1、压力过大:压力实质上是个体对付那些自认为很难对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异常反应,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机体的内部状态,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导致压力的产生的因素起码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因素,面对同样的问题,个体间不同的素质、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挫折经验储备决定了对压力的感受也不同。二是外部环境因素,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所谓宏观环境,主要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就业、制度等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程度的发展状况。所谓微观环境则是指大学生群体的近环境,主要包括生活氛围、学习氛围、人际关系氛围等方面。相对而言,微观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更直接、更持久,所形成的压力也更大。第三个因素是个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事实上,压力产生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存在一种绝对压力,压力大小是个体与环境多次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如拉扎勒斯于1966年所提出的“认知中介论”所说的,压力事件是否对人产生不良影响,除了受其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影响外,还与个体对其的认知评价有关。明确了压力概念和压力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大学生的压力现状。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远远低于同年龄阶段的其他群体,在总体上,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总体的10%左右。另一项有关大学生心理疲劳的调查也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疲劳倾向的占26.8%,低度心理疲劳的占13.4%,而中高度心理疲劳都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除了数据统计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报章杂志看到一些关于大学生事件的报道,经常可以看到国内高校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士跳楼自杀的消息偶尔见诸报端。可以说,现在任何一所高校的教育者都不可能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将抗成长掉以轻心,相反比以前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并没有收到期望中的效果。

人的动机和行为受到阻碍或者干扰,不能实现社会规定或自我预定的目标,从而产生的紧张心理状态,叫做心理障碍。大学生由于走进大学都怀有一个美好的期望和光明的前途,当自身的期望与现实和家庭的期望产生巨大的反差的时候,极易在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压力过大在学生群体中,优等生往往处于核心地位,正是这种特殊地位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经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优等生的神经系统处

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认知水平失常,认知反应能力下降,尤其是紧张焦虑由意识层次转入潜意识层次时,会造成耳鸣、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这些现象在死者的日记中几次非常鲜明的提到了,特别是在死者决定轻生的前几天里,其实这种状态已经困扰他很久了,他越来越难以摆脱,最后感觉到前途没有任何希望,从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彻底的绝望。比如死者在日记中所表明的“翻看了一下这本日记,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便是焦虑,这让我真的很无奈,这是以前很少有的一种状态,现在倒成了一种常态”。“每天总是在希望和失望中徘徊,着实让人煎熬,现在每天都在愁闷中渡过,心里真的很压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妈妈,妈妈太不容易了,把我拉扯这么大,真的是拉扯大的。又是失眠,没睡2个小时,一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不知道或者还有什么意义,没有前途,没有希望。”

2、惟我独尊:一般说来,优等生具有一定的刻苦顽强精神,坚忍不拔,独立自主意识强。然而由于习惯于听赞扬、看笑脸、拿奖励,使少数人产生了惟我独尊的心理问题。他们无法忍受别人善意的劝告和帮助,甚至连老师、父母都不放在眼里,处事简单粗暴、主观武断,更有甚者,受到比较尖锐的批评时,不是态度蛮横,便是反唇相讥,不愿正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害怕失败对于优等生来说,大多求胜欲过强,希望什么都超过别人。尽管这种积极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对于期望过高社会评判优等生标准的单一化,使学校屈从于舆论导向而狠抓优生不放,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导致对优等生期望过高。这种期望仅仅是考试成绩的稳步提高,而优等生的正常要求和兴趣爱好却很少有人关心。期望偏向会使优等生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容易滋长消极情绪。从死者的日记分析来看,死者生前的唯我独尊倾向并不怎么严重,但是作为一个优等生,死者生前对自身的要求非常高,总是希望自己取得好的成绩,而且每天都付出了实际行动来改变自身目前的颓废状态。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挽回自己的尊严和失落。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述:“我恨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后悔。自信源于无知,我大一大二的写照,以后再没有机会自信了,以后都是无尽的自卑。学习不好真的很让我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让我不再愿意面对大家,甚至面对W(女朋友)。”

3、学习繁重:社会、家庭、学校对优等生的过高要求以及优等生自身对自己的近乎严格和苛刻的要求并以此为基准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和目标。而当这种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比较大多的反差的时候,往往就是问题频发或者是个体出现异常的时刻。

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中以来的那种应试教育的模式,从整体上来看,现在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学业压力以及家庭还有自身的压力都非常的大。大学往往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轻松和浪漫。从死者的日记分析来看,死者其实面临的是更多地来自良方面的压力“一是大学的学习压力;另外就是家庭的期望压力。这种无形

的压力特别是学习的压力一直压得死者喘不过气来。他也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多次表明的:“坚持吧,努力吧,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面子……哎,除了情感外,还有学生会的事情,还有自己学习上的事情,还要背单词看书。我操,当我超人啊。下面列出我的烦恼:专业英语补考。总之考试是最大的心病,让我没有一点自信,没有一丝尊严可言,要不是靠自己的自大撑着,我估计自己早就垮了。

“我相信我会好的,我会好的,我会好的,我会好的。”这里死者连续用四次使用“我会好的”来强调自己,也希望自己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很明显,死者当时愿望非常迫切,也非常焦急。

4、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分析: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的是"所谓健康,不仅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肉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况."马斯洛曾经大胆地认为人的内部本性是好的,或者是中性的而不是坏的。因此,他认为,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让他们表现出来,并且促使他们表现出来,而不是压抑他。马斯洛同样也指出,一个人的心理压抑和闭锁问题不是一个表面的瑕疵,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用特定的理论去解释他是徒劳无功的。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 , 保持心理健康、愉快的生活,一是要躯体健康,二是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支柱,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面向未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显示出生命的价值.但是当代的大学生却出现诸如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自卑,多疑,压抑等不健康的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实践表明,心理问题来自环境的影响,包括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等等.

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内因的作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但是在心理交流,当大学生发生缺少间沟通,师生间缺少交流,当学生发生心理障碍时,没有可以宣泄的环境,他们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的压抑在心理,久而久之 , 心理问题就产生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但是在心理交流方面存在欠缺,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不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心灵的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也缺少心灵的沟通。这样的心理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当学生发生心理障碍时,苦于没有可以渲泄的环境,不得不把矛盾、困惑、愤怒等压抑在心里。这种心理障碍积累下来,要么爆发,要么转化。心理障碍一旦爆发,就会使一个人的行为失去理智,做出违法或不可思议的事情来。同时,一个人承受的心理负担越重,就越容易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并且会慢慢地消磨掉一个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社会环境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外在因素:当前我国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会给人们带来现代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成长中的青年学生心理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多元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微观层面呈现日趋多元化的趋势。当今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经验,性格开朗、独立,更富于挑战性,不再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同时,当今大学生与以往同龄人相比,更注重人际关系的交往。但是,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变迁对大学生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们常常感到茫然和疑虑。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不少青年学生盲目追求西方文化,而这些文化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常常使学生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处于两难或者多难的境地。此外,随着传播媒介手段的日趋丰富,一些格调低下、观念错误的书籍、报刊充斥于市场。这些都对求知欲强,但辨别力弱,崇尚科学,但欠缺辩证思维的大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这些都应引起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二是社会环境的竞争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逐渐由长期以来的国家统分转向自主择业。在这种自谋职业和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势下,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另外,在当前分配制度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再加上社会上和就业市场中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引发出为数不少的与就业有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并不同程度地干扰和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秩序以及在校学生的正常学习。通过调查发现,刚入学不久的新生中,有21.59%的学生表现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的,一是,社会环境的多元性:当今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和经验,性格开朗,独立,更福于挑战性,不在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同时他们与同龄人相比,更注重人际关系的交往.但是,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变迁的对大学生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随着传播媒介手段的日趋丰富,一些格调底下 . 观念错误的书籍 . 报刊充斥市场 , 这些都对求知欲强 , 但辨别里强 , 崇尚科学 , 但欠缺辨证思维的的大学生带来的竞争性 ; 当今面临自谋职业和多种渠道就业的新形式 , 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 , 部分学生感到难以适应 , 社会环境的二重性在不同程度上防碍 , 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

此外 , 学习、生活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有重大的影响.随着角色的转换,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对于大学生来说,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与中学显然是不同的.相对轻松的课程,热烈的生活氛围都使他们在生活,思维,几行为方式上作出了调整和改变,但是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的脱节,还是产生了适应性的问题以及矛盾冲突.随着角色的转换,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对于大学生来说,其

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与中学显然是不同的。陌生的校园,生疏的面孔,相对轻松的课程,热烈的生活氛围,都使大学生在生活、思维及行为方式上作出了调整和改变。但是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的脱节,还是产生了适应性的问题,以及矛盾冲突。

(1)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现实社会尤其是大学生活不甚了解,往往凭自己的想象,把大学生活描绘得过于美好和浪漫,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于是便感到困惑与迷惘,产生一种失落感,情绪出现低落或起伏波动。

(2)缺乏自我再认识的能力。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自我意识发展最为强烈的阶段。随着各类知识的增多,生活经验的扩大,感性与理性思维的趋于成熟,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逐渐显得客观和全面。但对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由于角色地位的改变,容易产生自我评价的偏差。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中学时期的“佼佼者”,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了自己的优势地位。进入大学后,他们面临学习成绩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同时伴随着文体、社交能力及知识面的差异,不少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由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3)失去二次提升的动力。这是大学新生中最为普遍的问题。虽然大多数新生入学后都有着良好的学习愿望,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取得好的成绩。但相当部分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感到没有了中学阶段的那种学习劲头,学习效率也明显降低。据对一所高校的调查,44.77%的新生上课时思想难以集中,33.28%的学生缺乏耐力,22.82%的学生感到自己的记忆力减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机是学生将学习需要和愿望转为学习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学习行动的内部力量。如果动机不足,没有明确和具体的学习目标,就会把学习看成是苦差使,满足于死记硬背,疲于应付考试,从而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所学专业缺少兴趣。据对一所高校的调查,1143名新生中,对本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占20.87%,持一般或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22.31%。这是由于部分家长和学生对所填报志愿缺乏了解,进入大学开始学习后,才发现对本专业并不感兴趣。另一种情况是家长的意志使然。他们从当前社会热点出发,为子女填报了所谓好找工作,挣钱多,或相比之下比较轻松的专业,但事实上学生本人对家长所选的专业并不感兴趣。再者,部分考生由于考分的限制,不具备选择专业的条件。此外,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校园的学习氛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师素质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4、我校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地域影响因素分析

从对我校最近几年来所发生的意外自杀的学生生源地来看,以北京和河南的学生比较明显。比这曾经对我校2006年和2007年我校所有入学的新生的生源分布状况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分析,从生源地分布来看,比这主要针对北京、上海和天津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我校录取来自以上三个地区的学生没有一个是来自以上三个城市当中的中心城区的,二是全部来自于当地的郊县和边缘区域,比如北京的昌平、房山等这些在北京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学生几乎都具有一下相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享受着当地优越的高考政策而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因此来自以上三个地区的考生一般到我校的都是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并不是当地的优质生源。而来到我校这个学习压力比较大、管理比较严格的工科类学校之后,这些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学习上的压力过大等问题,甚至更多的会出现考试不及格的现象。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同学到我校来上学,一般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和我们的同学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同学开始都不能适应大学的生活,来自北京的同学学习起来会更加吃力,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同样,来自这些地区的同学见多识广,各方面的能力都较一般同学突出,比较积极和活跃,他们会投入很多的时间参加社团或者组织班级体的活动,这时就出现了学习和工作的冲突。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对他们的学习来讲影响更大。最重要的是,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他们的家长包括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应该从城市的边缘走到大城市的中心,这就是比这一直成为的“从六环到二环”现象。他们都绝得自己如果好好的学习或者更用功的话,就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天津、上海这些自己出生的大城市上学、生活和工作。不能留在大城市上学,出去了更要争口气,为了自尊、面子。父母和亲朋好友还有自己对未来的设计,这一切都让这些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最终不堪重负,走向生命的终结。

而我校来自河南和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区的考生一般普遍地具有以下特点: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在当地都是非常出色的,否则根本不可能进入西电这样的重点高校,但是一旦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导致一定的或者明显的下滑的时候,他们往往都难以适应高中以来一直都处于的领先状态到现在的成绩平平往往也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从我校学生的这几次突发事件来看,均体现出来了。

5、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几个大学生的日记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活着就是实在找不到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了,活着就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这些情绪都在他们的日记当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流露。这些自杀大学生对于人生是什么、人活着究竟是

为什么、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等等问题没有正确地认识。他们看待人生的目光是短暂的,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没有着眼于长远的人生道路;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是肤浅的,往往在遭遇一定的挫折的时候这种心理反而会得到强化。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是现实的,更多地关注现实的得与失;在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上,计较于一时的得失,看不到未来,看不到自己的前途。

6、高校师生关系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素的影响: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活着说是急剧的膨胀,师生关系似乎已经游离于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脑海中了。随着现在大学生对大学教师包括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老师之间的关系不像以前的那种纯粹的道德层面的关系,短短几年的时间,这种关系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契约关系了。教师的唯一的任务就是上课,根本不关心或者他们都以为那不是他们管的琐碎的事情,那是辅导员的事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学生也不愿意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任课教师也根本懒得管学生,上完课就走人。另外就是现在的大学生和辅导员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与以前的师生之间的那种纯粹的道德层面的关系有着很大的区别:这种关系很复杂,也很难说清楚。学生现在有什么事情一般都不会主动地和辅导员老师说。现在大学生似乎已经对师生关系的这个概念都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和遥远了。“学生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恰恰说明了师生之间的隔阂有多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老师如是说。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也清楚地看到了这层隔阂,并认为这是中国大学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今年6月,在给本校研究生作报告时,这位身材单薄的大学校长尖锐地指出了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存在的问题:官本位浓厚、人事制度老化、教学声望下跌、泡沫学术抬头、师生关系疏远、大学计划经济严重、大学精神模糊、改革步调缓慢。

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和查询大量的资料,分析我校几位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在的环境因素—自杀的心理基础

1、家庭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早期心理创伤,比如,父母早亡或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受父母关注太少甚至受父母或他人虐待等,都容易对孩子造成某种心理创伤,形成不健康或畸形的心态,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此,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阿德勒、霍妮等人都作过深入的分析。在这些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如果在现实中遇到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时,容易唤起以前的创伤性记忆,不知不觉中会造成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

严重的会产生变态行为,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

其次,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期望水平与大学生自杀行为也有一定关系。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水平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有的人就认为自己无用,对不起父母或认为会遭父母的责备,有的人可能因此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有大学生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和辛勤劳动,而选择自杀作为逃避方式的。反之,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形成他们的懦弱、依赖、自我中心等性格,增加了遭遇挫折的机会,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家庭中有自杀史的大学生较其他人更具自杀的危险性,因为这可能成为一些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从而使他们较其他人更易在挫折面前选择自杀行为。因此许多自杀研究者提出,有家庭自杀史者应成为自杀预防的重点对象。

2、学校环境的影响

竞争压力及教育的片面作为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学校环境,无疑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产生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学校环境的影响既包括以往学校教育的影响,也包括当前大学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影响,比如,学习、交往、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都可能成为自杀事件的触发因素。

在我们分析的案例中,有些学生因为学习、保研、社团工作、入党、恋爱等多种压力走向自杀的。

我校学生普遍的学习压力较大,如某些科目学生反映学习起来很困难,害怕考试不及格,本硕班的学生害怕自己被淘汰等。

虽然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非常丰富,但学生到了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大四,他们主要还是围绕着学习,课外活动很少,缺乏释放压力的途径,如果自己不主动调节,负性生活时间或者负面情绪的积累会使他们不堪重负。在咨询中心接待的很多学生也都反映,学习压力大,在学校感到很压抑,学校的有些活动自己不想去是被强迫的,有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有时候宣传不到位,自己不知道,学校没有一个固定的宣传各种各样活动的场所,导致信息不灵通,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3、人际环境

大学生在学校主要的人际环境就是同学关系和宿舍同学关系。冷漠宿舍关系或者同学关系也是他们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同学与他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密切,可以说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亲密关系的缺失,友谊的缺失。这一方面可能是个人个性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和宿舍的整体人际氛围有关。据我们调查,死者的室友称:“她很随和,认识的人也挺多,

但据说也只是泛泛之交.她把自己隐藏的太深了,积压了太多,不能排解.如同她在黑暗里摸索,但是没有人可以帮她一把.我们那时的宿舍气氛不太好,我们基本上不怎么关心别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宿舍里没有人情味,可能这也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吧”。

(二)、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征—自杀行为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气质、性格、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是影响自杀行为的核心因素。

1、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好胜要强、期望过高人,都较一般人更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自杀意念甚至自杀行为。我们的一些学生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一位自杀女生的男朋友说:“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有点追求完美,特别是学习上,对问题一定要研究的很透彻,课下有时间的话,除了做运动还有别的一定要做的之外一定要去上自习,有时晚上也会看书到很晚,如果浪费了时间会觉得很不好受,好像做错了什么事一样。自我要求高,对自己设立的目标一定要完成,完不成的话就内疚和自责。

另外,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偏执、自我为中心,缺乏兴趣爱好、责任心过强、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和绝望感,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因而在遇到困难时常不愿相信有人会帮助自己,或根本不愿寻求帮助。这使得他们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内心十分孤独。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如果再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独,直至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唯有以死来解脱困境。

2、价值观

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与自杀也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决定自杀行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自杀的认知、已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既可以成为自杀的原因,也可以成为对抗自杀的资源。比如,把学习成绩看得高于一切并对自己的成绩抱很大期望的大学生,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及格时,可能由于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强度而采取自杀行为;一个把名誉和面子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大学生,一旦这方面遭到损害、破坏,就可能以自杀来了结;而一个人生态度悲观消极的大学生很容易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

3、认知偏差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中介,外界刺激正是通过认知这一中介发生作用而使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人对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自杀个案的分析,我们认为倾向于自杀的大学生,在认

知方面都存在以下一些特征:(1)自杀者一般认识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黑白、对错、好坏的简单二分方式来分析遇到的问题,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2)在分析问题时,自杀者倾向于固执和被动,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运气和客观环境,相信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和不可避免的;面对困难时,要么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要么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计,或者根本就不作任何的估计,其结果是经常选择了不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3)自杀者倾向于缺乏耐心,不现实地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获得成功,如果某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取得直接的、即时的成功,很快就会将其抛弃,结果他们在解决问题方面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4)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对人、对己对社会均是如此。表现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抱有深刻的敌意,从思想上,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觉得自己没有前途,看不到个人和社会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改变。这种悲观的心理可导致抑郁情绪,进而产生自杀念头;(5)缺乏决断力,即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同时行为又具有冲动性。

自杀大学生之所以具有以上这些认知方面的特征,与其所处的身心发育阶段及认知发展息息相关。青年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形成矛盾,使其对人生和社会问题认识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同时,确立和形成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期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一过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完成职业选择,形成个人终生目标和最终确立人生观、价值观。有些大学生在面临当今社会多样化的价值体系时,难以找到自己的坐标,无所适从,茫然失措,也即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结果使自己陷入苦闷、绝望的境遇中。

同时,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容易把未来设计得过于完美。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客观条件,会妨碍“理想自我”的实现。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就会引起认知上的矛盾,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的大学生在客观现实面前,能调整自身的认识,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使之符合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出现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放纵,以此来麻痹自己的心灵,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此外,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他们以非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过分片面化、极端化。例如有的人总是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事物“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必须”和“应该”,如“我必须成功”、“他应该对我好”等等,一旦事与愿违,便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有的人则以一种以

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如果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没用”,是“失败者”,从而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如果别人稍有过失,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从而导致责备他人甚至产生敌意情绪等等。还有的人是以“糟糕透顶”的思路看待事物,他们认为一旦某事情发生,就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且无法弥补,因而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正是由于这种不良的情绪体验的持续存在且与其消极认知互相影响,更加剧其自卑感和自我否定,循环往复,不能自拔,最终陷于精神崩溃,采取伤害自己的行为。

4、挫折容忍力差,缺乏心理弹性。

个人心理素质的优劣是自杀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因素。面对同样的挫折、困难,有的大学生能应付自如,有的却走上自杀的道路,这与个人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挫折承受能力密切相关。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一直较顺利,他们只能体验成功但不能接受失败,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往往难以承受。当他们遭受挫折,既不能克服又无法逃避时,就有可能将攻击性的冲动指向自身,当这种倾向十分强烈时,便容易导致自杀行为。尤其是当一个较大的挫折落到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大学生身上时,发生自杀或其它不良行为的可能性就较大。有时,即便是并不严重的挫折,也可能摧垮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不良的同学,因为他们往往会夸大问题的严重程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人生和前途产生怀疑,进而悲观厌世,甚至轻生。

由于缺乏挫折锻炼,许多大学生心灵脆弱,缺乏弹性,各种需要、期望值以及自尊心不能够保持适度,不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客观现实,不能够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主动地自我调节,缺乏必要的可塑性、伸缩性、包容性和适应性。只能胜不能败,只能顺不能逆,只能荣不能辱,只能伸不能屈,在欲求不能满足、期望落空、自尊心遭受打击的情况下,不能尽快恢复心理平衡。这种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对受挫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危险,成为自杀行为的心理基础。

5、自我认知

这些学生缺乏对自我客观的评价,特别是对自我的肯定和自我悦纳。在他们的日记中,感到的最多的就是对目标、理想、奋斗、进步和成功的追求,还有就是不满足,对自己的要求和自责,没有自我肯定和自我成就。当考上大学、英语通过四六级等这些目标实现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成功的喜悦,没有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多的是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6、情绪和心理障碍

在自杀的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还出现了焦虑和厌食等心理障碍。这些同学所面临的一些困惑都是大学生普遍遇到的一些成长中的困惑,但是当一个个困惑出现时,他们没有采取积极的方法去解决和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是采用压抑或者自暴自弃的方式,使

郁闷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或者自己的各方面已经到了无法接受的程度,往往悲观厌世,走上自杀的道路。

7、责任感缺失

自杀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对生命责任的认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生命的价值,面对挫折和困难,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感受到生命的极大痛苦,于是选择了通过结束生命来寻求解脱,逃避责任。以为生命是我自己的,我有权对自己的生命做出决定,这实际上是责任感缺失所致。他们不懂得: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要对得起自己、父母、社会,一个人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而活,生命的意义和最大价值在于给予……

8、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些自杀大学生对于人生是什么、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生命的价值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等等问题没有正确地认识。他们看待人生的目光是短暂的,他们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没有着眼于长远的人生道路;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是肤浅的,将繁富的生命压缩成一些诸如爱情、分数等干瘪的概念: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是现实的,更多地关注现实的得与失;在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上,他们还没有体验过“升华”的快乐与幸福。(三)、诱发因素—自杀行为的导火索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时并不需要诱发因素,但有时确有某种外界诱发因素,甚至这种诱发因素看起来像是自杀的直接原因。当一些大学生遭受到对其来说是较大挫折的突发事件时,由于冲动、情绪不能自控而产生自杀行为,此时,突发事件就成了自杀行为的直接导火线.易诱发大学生自杀行为常见生活主要有:恋爱受挫、学习压力过大或学业成绩不理想,出现不及格;人际关系冲突、紧张、遭到诬陷或被人误解,得了自认为严重的或难以启齿的疾病等。此外,长时间的心理矛盾或躯体痛苦,突然的情绪打击、屈辱和愤怒等都可能成为自杀的激发因素,这些问题或症结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则容易成为自杀的直接诱因。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自杀行为都是明显的、直接诱因。

另一方面,诱发因素往往只能起到一个“扳机”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主要应从其思想和心理状态以及个人生活环境中去寻找。

纵观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主体内在因素和直接诱发因素。就个体而言,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或几种因素在起作用,甚至很偶然的因素也可能促成一个人的自杀行为,然而就大学生整体的自杀状况来说,则是这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者在不同的时空,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策略探讨

通过分析我校几位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对于自杀事件得危机干预设想,希望对我们今后的学生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并积极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使我校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发现高危人群是大学生自杀预防的关键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或量表测定的方式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自杀危险性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具有以下特征者:情绪低落、沮丧、抑郁者;过去曾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谈论过自杀者或考虑过自杀方式者;家庭亲友或近邻中曾发生过自杀者: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者(如抑郁症、动机冲突或受挫等);性格不开朗、内向者;长期有睡眠障碍者;有悲观、无助感者,对自己产生自责、自罪和强烈的罪恶感或缺陷感者;身患不治之症或有疾病的强迫观念者;感到缺乏或丧失支持性的社会联系者;有物质滥用情形者;在校内发表的文章、诗句、日记、期刊、艺术作品中有关于自杀的内容,或专注在死亡、死后世界等有关主题者;突然把自己贵重物品分送亲友者。具有以上情况者都具有较大的自杀危险性,如果一个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上述表现则可认为他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及时发现并积极关注这一部分高危人群,对他们加强保护、进行合理帮助、避免唤起其自杀意念,是大学生自杀预防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他们自杀的前提。

早期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是预防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学校要对学生定期进行相关的心理普查和测试,筛选出自杀高危人群,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并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工作。

关于自杀高危人群的判断,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调查以及临床观察的方法。常用的心理测试和健康调查方法是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艾克森问卷(EPQ)、卡特尔16人格因素(16PF)等量表作为对自杀行为倾向的预测。此外,还有专门的评估自杀危险倾向的调查,如自杀可能性问卷(SPS)、自杀意念问卷(SIQ)等。

校心理咨询中心除了对新生的心理普测建立心理档案之外,还可以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上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测试,主要从人格、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方面进行。月报表排查制度,对筛查出来的学生或出现情绪大幅度变化的学生进行月报表关注(见附表)。筛选出自杀高危人群,进行访谈、建档,对相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实施干预和高度关注。

对这几类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学业困难、行为违规、心理困扰、家庭困难、网络成瘾、以及班干部、学习成绩较好或进入大学是分数较高而目前在班里名次较低的学生。

2、增强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大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二设为必修课。因为在大一时候虽有心理问题,但在思修课上老师有所提及,再者,学生很多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大学适应,很多问题可能还不能完全凸现,但到了大二后,随着适应的增加,很多困扰都开始出现并逐渐堆积,如果这时候给与心理方面的专题讲课,会在最大限度内覆盖学生的一般困扰,让学生也尽可能的了解和自检自己的心理健康。设为必修课的原因是很多问题学生可能处于萌芽状态中,如果在课堂上给与及时的疏导解决,则会将很多问题扼杀在摇篮中,防止其扩大化。如果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一是覆盖范围毕竟有限,这几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大班,也就是一年有一千多人选,再者,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为了学分而流于形式。如果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则会让学生尽可能了解和防止,即使做不到人人参与,但也能让他了解和知道当他处于极度负性情绪时如何做才能减轻或改善自己的状况。

必修课的内容可以包括:

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建立真实的自信——客观认识自我与心理健康

为心灵创造一片明朗的天空——如何根据自己的人格打造心理健康

让大学生活充满诗意——大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和生活管理

健康自信地迈向成功——考试心理的调整

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学习与心理健康

恋爱也是需要学习的——恋爱心理与幸福感

锤炼不折的脊梁——挫折与心理健康

与压力共舞——情绪健康与压力处理

摆渡人生——大学生就业心态与生涯辅导

把心儿打开,让阳光进来——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开拓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与心理健康

帮助你和你的同龄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关爱生命,珍惜健康——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技术

⑵针对不同的年级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对大一到大四的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每学年8学时,每学期4学时。如果生涯规划

只在一学期全部进行,可能这学期非常有效果,但每个年级所应对的问题不一样,则会让学生感到更多迷茫,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规划的目标也会越来越模糊,最后流于形式。如果要收到较好的效果,则应针对不同年级拟定不同的规划目标。为什么这样做呢?原因是对大学生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教育。从我校的几例自杀案例看,学生心理问题的堆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目标过高或者过多引起的,即使他们当中有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对自己的要求都很高。高目标本来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倡导的。但是,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应建立合适的目标,当他完成后,这样才能促使他在每一个阶段奋发向上。但如果目标过大或过高,会让学生在达到一个目标后,想到还有更多的目标未完成,从而产生一个消极悲观和自责的情绪,会对自己目前取得的成果不屑一顾,或者取得成果后也没有一种满足感或娱乐感,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沮丧感或焦虑感。长此以往,则会形成一种倦怠情绪,长期处于一种消极心境中,而这种长期心境,则是抑郁的一种表现,从魏和韩的日记中,我们都能发现他们至少有两个月以上的抑郁心境,并且从他们的日记中也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功几乎都是一笔带过或丝毫不提(有的是从家人或同学处获得他们成功事迹),没有多少愉悦感,更多的是自责,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抑郁和不快乐状态,这就是抑郁症的明显表现,这也是他们走上悲剧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目标的生涯规划,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引导作用。

生涯规划的内容为:

大一:如何适应大学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适应新的人际环境、适应新的管理环境、适应新的参照环境。

大二:度过适应阶段后,如何在学习、人际交往和成功方面再定位?怎样的目标是适合于自己的恰当目标。这个阶段是学生度过适应气候容易出现分化的阶段,有些学生或更积极,有些学生会更迷茫,这种结也有交替现象,但是也是最容易出现目标模糊的时候,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而学生出问题往往是要么不能自控,要么不知自己该如何使劲,并且患得患失,这时如果不及时疏导,就容易引起问题堆积。

大三:对自己的前两年进行梳理,然后对自己的将来要做相对明确的打算,要么考研,要么就业,对于这两类学生分别进行生涯规划指导。

大四: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⑶二级心理机构开展多种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二级心理机构,团委、新生部和院系的活动可以结合团体游戏的方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心理学知识。辅导员通过班会,周点名等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