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1)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1)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1)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1)

第十一单元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

支气管哮喘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

内因肺、脾、肾三脏不足是哮喘形成的主要内因。

外因感触外邪(接触异物、异味及嗜食咸酸等)。

病机

其病机为外因诱发,触动伏痰,痰阻气道所致。小儿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调护失养,或病后体弱,导致肺、脾、肾三脏不足,水湿代谢异常,凝聚成痰,痰饮留伏于体内,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发作期的西医发病机理

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基本病变,由此引起的气流受限,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参与这些基本病损的形成过程有:

免疫因素

神经、精神因素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儿童哮喘诊断标准(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支气管舒张剂有显著疗效。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对于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同时在肺部闻及哮鸣音者,可酌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协助诊断,若阳性可诊断为哮喘。

鉴别诊断

哮喘需与肺炎喘嗽相鉴别。

哮喘以咳嗽、哮鸣、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大都不发热,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

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痰壅、气喘为主症,多数发热,两肺听诊以湿啰音为主。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依据及治疗

诊断依据

持续咳嗽>1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基本诊断条件)。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过敏原(变应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治疗(略)。

西医治疗原则

采用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发作期,抗炎、平喘,以便快速缓解。缓解期,应坚持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保健。

中医辨证论治

(一)发作期

寒性哮喘

证候:咳嗽气促,喉间哮鸣,咳痰清稀色白,呈黏沫状,形寒无汗,面色晦滞带青,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浮滑。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热性哮喘

证候:咳喘哮鸣,声高息涌,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小便黄赤,大便干燥或秘结,舌红,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定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或定喘汤加减。

虚实夹杂

证候:病程长,喘促迁延不愈,动则喘甚,面白少华,形寒肢冷,尿频或小便清长,伴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舌淡,苔白或腻,脉细弱。

治法:降气化痰,补肾纳气。

方药:射干麻黄汤合都气丸加减。

(二)缓解期

肺气虚弱

证候:面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容易出汗,反复感冒,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肺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脾气虚弱

证候:面色虚浮少华,食少脘痞,大便不实,倦怠乏力,痰多而咳,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肾虚不纳

证候:面白少华,形寒怯冷,四肢不温,腿膝酸软,动则心悸气促,遗尿或夜间尿多,小便澄清,舌淡,苔薄白,或舌红,苔花剥,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固本。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持续状态的治疗

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为哮喘危重状态(哮喘持续状态)。

吸氧用面罩或双导管吸氧。氧气浓度以40%为宜,每分钟约4~5L。

β受体激动剂首选吸入治疗。

静脉用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儿童危重哮喘治疗的一线药物,应尽早使用。

【A2型题】

患儿,男,8岁。既往有哮喘史,近1月来不咳不喘,但见形寒肢冷,面色白,四肢不温,尿清而频,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其证型是()

A.寒性哮喘

B.热性哮喘

C.肺炎喘嗽

D.哮喘,肾虚不纳

E.风寒咳嗽

[答疑编号700357110101]

【正确答案】D

风湿热

病因及发病机理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因风湿热是与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全身结缔组织的免疫炎性病变。约0.3%~3%因该菌引起的咽峡炎患儿,于发病1~4周后发生风湿热。病变主要侵及心脏和关节,其次为脑、皮肤、浆膜及血管。反复发作可使患儿留下心瓣膜病。

发病机理(略)

中医病因及病机

病因痹证的病因有内外之别,内因主要为体质虚弱,外因则责之于风、寒、湿、热。

病机本病的发生是正气虚,卫气不固,营气失守,风寒湿热之邪不断伤及人体,外侵皮腠,壅塞于筋

骨关节之间,进而内舍于心,则心脉运行不畅,引发心悸、怔忡等。

感受寒湿

感受湿热

心脉痹阻

心脾阳虚

气虚血瘀

其他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症、皮下小节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

发病前1~3周可有咽炎、扁桃体炎、感冒等短期发热或猩红热病史。通常急性起病,而心脏炎和舞蹈病初发时多呈缓慢过程。病初多有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多汗、疲倦、腹痛等症状。

特征症状和体征及Jones诊断标准

心脏炎

占40%~50%,心肌、心内膜、心包膜均可累及,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也可发生全心炎。

心肌炎

心内膜炎

心包炎

关节炎

游走性多关节炎,主要累及四肢大关节,不对称分布,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经治疗后可痊愈,不留畸形。

舞蹈病

也称Sydenham舞蹈病,常在咽峡炎后1~6个月出现。女孩多见。特征为面部和四肢肌肉不自主、无目的地快速运动,如伸舌、歪嘴、挤眉弄眼、耸肩缩颈、语言障碍、书写困难、细微动作不协调等锥体外系神经系统症状。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病程3个月左右。

皮肤症状

皮下结节起病后数周出现,常伴有严重心脏炎,小结呈圆形,质硬、无压痛,可活动,分布于肘、腕、膝、踝等关节的伸侧面,以及枕部、前额头皮、脊柱棘突处。经2~4周自然消失。

环形红斑较少见,位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屈侧面,呈一过性,或时隐时现呈迁延性,可持续数周。

Jones诊断标准

结合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确定链球菌感染证据的前提下,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提示风湿热高度可能。

鉴别诊断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侵犯小关节较多,很少呈游走性,反复发作后遗留关节畸形。病程长者X线骨关节摄片可见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和邻近骨骼骨质疏松。

结核性风湿病为结核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关节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可有原发综合征和支气

管淋巴结核等病灶,可伴有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易与风湿性心脏病伴风湿活动相混淆,长期发热、贫血、脾大、皮肤瘀斑或其他栓塞症状有助于诊断,血培养阳性,超声心动图可看到心瓣膜或心内膜有赘生物。

治疗原则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卧床2周;心脏炎无心脏扩大者卧床4周;心脏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卧床6周;心脏炎伴心力衰竭者应卧床8周。

控制链球菌感染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持续2~3周。

抗风湿治疗心脏炎时宜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关节炎患儿可使用水杨酸制剂。

对症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可加用地高辛,小剂量维持治疗。注意限制液体入量。舞蹈症患儿可用巴比妥类或氯丙嗪等。关节肿痛者应限制活动。

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阻络

证候:发热恶风,汗出不解,口渴欲饮,关节肿痛,局部灼热,或呈游走性,可有鼻衄,皮肤红斑,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通络。

方药:宣痹汤加减。

寒湿阻络

证候:关节酸痛,局部不红,遇寒加剧,得温痛减,或有低热,气短乏力,心悸怔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散寒除湿,养血祛风。

方药:蠲痹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风湿淫心

证候:发热不退,头重身困,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关节肿痛,纳呆泛恶,舌质淡,苔腻,脉濡滑。

治法:祛风除湿,通络宁心。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心脾阳虚

证候:心悸怔忡,动则气短,难以平卧,面色无华,浮肿尿少,手足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气虚血瘀

证候:病程日久,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晦颧红,唇甲发绀,形体瘦弱,舌质紫暗,苔薄,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养血活血,益气通脉。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预后及预防

预后(略)

预防

初次发作的预防无风湿热病史儿童主要是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寒冷潮湿,及时应用青霉素治疗链球菌性咽峡炎可有效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复发的预防是指对已患过风湿热的小儿进行预防。首选药物为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每月肌肉

注射120万单位以预防链球菌感染,注射期限至少5年,最好延长到成人期。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作终身药物预防。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类药物口服,每月6~7天,疗程同前。

【A1型题】

导致风湿热的病原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双球菌

C.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D.流感杆菌

E.大肠杆菌

[答疑编号700357110102]

【正确答案】C

【A1型题】

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心脏炎

B.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

C.舞蹈病

D.发热

E.环形红斑

[答疑编号700357110103]

【正确答案】D

过敏性紫癜

西医发病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本病的发生与外感风热、饮食失节、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

病机本病多为内有伏热又感时邪而发病,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居多,其病机主要为血热和血瘀。邪热入血,迫血妄行,血不循经,热盛伤络是其主要病理基础。病位在心、肺、脾,也可涉及肝肾。新病在表,但因风热湿毒之邪为患,易挟诸邪而犯胃肠,或侵肝肾,或着肢节,故其总趋势是由表入里。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也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主要可见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血尿、蛋白尿等,各种症状可以不同组合,出现先后不一。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炎或肾脏症状首先出现。

皮肤紫癜病程中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点。多见于四肢及臀部,部分累及上肢、躯干,面部少见。典型皮疹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重症患儿大片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皮疹无压痛,无痒或微痒,分批出现,新旧并存,呈对称性分布。

消化道症状

关节症状

肾脏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皮肤紫癜,或同时伴腹痛、便血、关节肿痛、肾损害等表现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为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时间延长,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减少。

中医辨证论治

风热伤络

证候:紫癜见于下半身,以下肢和臀部为多,呈对称性,颜色鲜红,呈丘疹或红斑,大小形态不一,可融合成片,或有痒感,伴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红,或见关节痛,腹痛,便血,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凉血安络。

方药:银翘散加减。

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急骤,壮热面赤,咽干,心烦,渴喜冷饮,皮肤瘀斑瘀点密集或成片,伴鼻衄、齿衄,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化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湿热痹阻

证候: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尤以膝踝关节为主,关节肿胀灼痛,影响肢体活动,偶见腹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味。

胃肠积热

证候:瘀斑遍布,下肢多见,腹痛阵作,口臭纳呆,腹胀便秘,或伴齿龈出血,便血,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火解毒,清胃化斑。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合小承气汤加味。

肝肾阴虚

证候:起病缓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退,仍有腰背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尿血,便血,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活血化瘀。

方药:茜根散加减。

气虚血瘀

证候:病情反复发作,斑疹紫暗,腹痛绵绵,神疲倦怠,面色萎黄,纳少,舌淡边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A1型题】

1.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点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点高出表面

B.过敏性紫癜出血点遍布全身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

D.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

E.过敏性紫癜出血时间延长

[答疑编号700357110201]

【正确答案】C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外感温热毒邪,犯于肺卫,蕴于肌腠,侵犯营血所致。

本病初起病位主要在肺胃,随着病情发展,由于热毒炽盛,随营血走窜流注,可内侵于心,或留滞于筋脉、关节、肌肉,或影响三焦气化而致心、肝、肾等五脏均可发生病变。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发热持续性5天以上,体温达39℃以上,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抗生素治疗无效持续7~14天。

球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热退后消散。

多形性皮疹发热2~4天可出现弥漫性充血性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颈淋巴结肿大

唇及口腔表现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手足症状手足呈硬性水肿,继之手掌、足底弥漫性红斑,伴疼痛和僵直,持续10天左右始退,于甲床皮肤交界处出现特征性的指、趾端大片状脱皮,重者指、趾甲也落。

心脏表现

其他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或有轻度贫血,血小板第2周开始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

血沉明显增快。

C反应蛋白增高。

血清蛋白电泳显示球蛋白升高,以α2球蛋白显著。

心电图改变,如ST段、T波异常及心律紊乱等。

超声心动图在半数病人可发现心血管病变,如心包积液、左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冠脉扩张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猩红热发热、咽痛为初期症状,病后1~2天出现皮疹,为粟粒状弥漫性均匀皮疹,疹间皮肤潮红,

指趾肿胀不明显,有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杨梅舌等特殊体征,青霉素治疗有效。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球结膜充血及口腔黏膜改变,四肢末端无硬肿及脱皮。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以单核淋巴细胞为主,占70%~90%,异常淋巴细胞达10%。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无手指、足趾末端红肿,无掌跖潮红、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口咽黏膜充血及杨梅舌,无冠脉损害等症状。

西医治疗方法

阿司匹林为本病首选药。

丙种球蛋白(IVIG)宜于发病早期(10天以内)大剂量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使用,但不宜单独使用,可与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合并应用,泼尼松剂量为每日2mg/kg,用药2~4周。

潘生丁(双嘧达莫)适用于血小板显著增多或有冠状动脉病变、血栓形成者,加用潘生丁,每日2mg /kg,可能有促进恢复作用。

中医辨证论治

卫气同病

证候:病起急骤,持续发热,不恶寒或微恶风,口渴喜饮,无汗,微咳,目赤头痛,口咽潮红,手掌足底潮红,面部、躯干部初现皮疹,颈部核肿大,胃纳减退,或有吐泻,舌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辛凉透表。

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气营两燔

证候:壮热不已,汗出不畅,渴欲冷饮,目赤唇红,斑疹鲜红,偶有瘙痒,单侧或双侧颈部核肿大,坚硬触痛,表面不红,不化脓,手足呈坚实性肿胀,掌跖及指趾端潮红,杨梅舌,指纹紫或脉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化瘀。

方药:清营汤加减。

气阴两伤

证候:身热已退(或有低热留恋),疲乏少力,自汗盗汗,手足硬肿及红斑消退,指趾末端出现膜样脱皮,口渴喜饮,舌红少津,苔少,指纹紫,脉细数。有的患儿可见心悸、脉结代等。

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或竹叶石膏汤加减。

【A1型题】

下列哪一项是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症状

A.皮肤黏膜亮

B.淋巴结肿大

C.心血管症状和体征

D.发热

E.腹痛、腹泻

[答疑编号700357110202]

【正确答案】D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 1、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 7~12个月:体重=6+月龄* 2~12岁:体重=年龄*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头围: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 46cm。 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岁(12~18个月)应闭合。 7、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8、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 即5*(100~110)=500~550 9、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①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②按体表面积: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 ③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7)

第七单元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病因 许多化脓菌都可以引起脑膜炎,在我国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者占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2/3以上。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多数患儿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则起病急骤,可迅速出现进行性休克、皮肤出血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患儿可出现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关节酸痛、皮肤出血点、瘀斑或充血性皮疹。小婴儿主要表现为拒食、嗜睡、易激惹、烦躁哭闹、目光呆滞等。 神经系统表现 ①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n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②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喷射性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心动过缓。婴儿可出 现前囟饱满且紧张,颅缝增宽。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受累、昏迷、去大脑强直、甚至脑疝。 ③惊厥可出现全身或部分性惊厥。以B型流感杆菌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多见。 ④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激惹、迟钝等精神症状。 ⑤局灶体征可出现Ⅱ、Ⅲ、Ⅳ、Ⅵ、Ⅶ、Ⅷ脑神经受累、肢体瘫痪和感觉异常等。

常见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 脑室管膜炎 脑性低钠血症 脑积水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即可诊断。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多在1000×106/L以上。脑脊液沉渣涂片找菌是明确化脓性脑膜炎病原的重要方法。脑脊液培养是确定病原菌的可靠方法。 鉴别诊断 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若不规律治疗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混淆,但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缓,常有结核接触史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较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另外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检菌、结核菌培养可帮助诊断。 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鉴别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一般中毒症状较轻。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0~数百个,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升高或正常,糖含量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 抗生素治疗原则 对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应尽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给药为主,所选用药物应对血脑屏障有良好的通透性。治疗用药量要足,疗程要适当;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颅内高压的处理 及时给予脱水药物,一般用脱水药20%甘露醇每次0.5~1.0g/kg,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每4~6小时1次。对于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加大剂量(每次不超过2g/kg)或加用利尿药物,以防脑疝的发生。 病毒性脑炎

儿科学重点总结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到分娩,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50→75cm,体重3→9kg. 2.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喂养指导。 4.传染病预防。

(五)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 (一)体格生长的指标 1.体重: 出生体重平均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2岁12kg,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 + 月龄×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 + 月龄×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 + 8(7)kg

2.身高: 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长,后半年每月增长。 1岁75cm,2岁85cm,2岁以后每年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 身长(cm)=年龄×7 + 70 3.头围 新生儿头围34cm,3个月40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15岁54~58cm,半岁42cm。 4.胸围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 (二)骨骼的发育 1.囟门 前囟:出生时~2cm,12~18个月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脊柱的发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4.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摄左手X线片。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2~9岁腕部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很多考生感觉儿科学的考题很容易出错,为了帮助考生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学考试需要知道的知识点: 1.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出生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至28天。婴儿期:出生至1岁。幼儿期:1岁至满3岁。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学龄期:6~7岁至青春期。青春期:10~20岁。 2.儿科学知识点生长发育规律:连续有阶段性(两个高峰:婴儿期+青春期),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儿童期迅速青春期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3.出生时:3kg,50cm。 <6个月:体重=3+月龄×0.7,身高=50+月龄×2.5。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身高=65+(月龄-6)×1.5。 1岁:10kg,75cm。 2~12岁:体重=年龄×2+8,身高=年龄×7+75。 4.儿科学知识点头围: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出生时34cm,前三个月、后九个月各增6cm,1岁46cm,2岁48cm,5岁50cm。 5.胸围:乳头下缘绕胸一周,出生时32cm,1岁时46cm,以后=头围+年龄-1。 6.前囟1.5岁闭合(过早:头小畸形,过迟:佝偻病、甲减、脑积水),后囟6~8周闭合。 7.3个月抬头时颈椎前凸(第1个生理弯曲),6个月能坐时胸椎后凸(第2个生理弯曲),1岁站立行走时腰椎前凸(第3个生理弯曲)。 8.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岁数+1,10岁出全10个。 9.乳牙共20个,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为延迟,2.5岁出齐,2岁内=月龄-(4~6)。恒牙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10.粗细动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儿科学易错点整理重点讲义资料

绪论 1.胚胎期指孕后:第二周至第八周末 2.小儿的神经反射:3m握持拥抱消失;3-4m克尼格征还可阳性;2y后巴氏征消失 3.后囟最晚2-4m闭合,前囟12-18m闭合 4.乳牙出齐的时间不迟于30m(3岁内) 5.体重值偏离正常10%判断为异常,身高低于正常30%表示异常 6.上部量和下部量相等:12y 7.婴儿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 8.下部量异常:过长生殖腺功能不全症;过短呆小病 9.小儿的反射: (1)第一个条件反射:吸吮反射,出现于出生后1-2w (2)正常小儿开始伸手取物:5m (3)听声转头:3m (4)翻身年龄:7m (5)垂直能抬头:2-3m (6)开始能指出手眼:大概一岁 (7)能发出“爸爸”:7m (8)大声笑:9m(社会性大笑3-4m) (9)18m可以表示大小便 10.新生儿脑重量:1/8体重;7岁接近成人 11.新生儿免疫: (1)免疫低下 (2)有吞噬细菌的作用 (3)T细胞产生于胎儿期 (4)可以形成补体 (5)脐带血中没有IgA、M、E 12.小儿疫苗接种:卡乙(出生),乙2(1m),脊1(2m),脊2白1(3m),脊3白2(4m), 白3(5m),乙3(6m),麻(8m),白加强(2y),脊(4y),卡麻乙白(7y) 13.小儿胃排空时间:水1.5-2h;母乳2-3h;牛乳3-4h(题库选水) 14.正常小儿肠道菌群:母乳喂养者乳酸杆菌为主 15.小儿肝脏功能不成熟对中毒和缺氧敏感 16.婴幼儿基础代谢占人体总热量的60% 17.小儿热卡:1岁以内110,每三岁-10;水分:150,每三岁-25 18.婴儿饮食供能:蛋白质15%;脂肪35%;糖类50% 19.微量元素万分之一 20.全母乳喂养:生后4-6m全母乳喂养 21.母乳喂养的次数:按需不定时喂哺 22.母乳特点: (1)100ml热卡:70kcal (2)蛋白质:脂肪:糖类=1.2:3.8:6.8 (3)人乳钙磷比例:2:1 23.母乳的优点: (1)营养丰富:酪蛋白少乳清蛋白多,凝块小含磷少易消化吸收,不容易过敏 (2)乙型乳糖含量丰富,利于脑发育和乳酸杆菌生长

中医儿科学复习要点

中医儿科 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年龄分期 (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2)新生儿期——出生~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28天~满1周岁; (4)幼儿期——1~3周岁; (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 (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 (7) 青春期 体重:清晨空腹排尿后初生:3公斤 1~6个月:体重=3+0.6*月龄 7~12个月:体重=6.6+0.5*(月龄-6)=3.6+0.5*月龄 2~12岁:体重=(年龄-2)*2+12=8+2*年龄 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75+5*年龄 头围:初生:33-34厘米。 胸围:初生32厘米。1岁时,胸围接近头围,约44厘米;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 囟门:后囟关闭:出生后2~4个月内(部分出生时); 前囟关闭:出生后12~18个月。 后囟关闭比前囟关闭早。 牙齿:出生后4~10 个月开始出牙。2~2.5 岁出齐。2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6)。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 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收缩压=10.7+0.27*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1/2~2/3)。 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 1岁时能独立站立,扶1只手可行走;1岁半左右会走路。

儿科课程标准

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学院 《儿科学》课程标准 1.前言 《儿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专业课,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是农村医学专业的临床专业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这一门课,要求学生掌握儿科学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应用临床技能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临床理论对儿科病人进行全面的诊治。 1.1课程定位 《儿科学》是培养农村医学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所开设课程中的专业核心课。我校农村医学专业结合中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临床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和学生来源情况进行定位:其在农村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儿科学是研究儿科病人从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其以疾病诊治为核心,实施整体临床诊治达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其前期课程为:《正常人体功能》、《正常人体结构》、《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后续课程为:《社区急救》、《预防医学》以及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小儿解剖生理特点、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法,培养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危患儿进行全面救治。 1.2设计思路 总的理念: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农村医学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结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1)以人为本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教人,更要以自己高尚品格去育人,培养学生热爱农医专业,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2)因材施教 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 (3)工学结合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学工作与儿科临床工作紧密结合,淡化学科意识,增强整体观念。在儿科见习,实习中巩固专业基本知识,加快适应岗位,提高学生完成临床任务的能力。 (4)与时俱进

儿科学期末复习重点

儿科学常考点(分章节) 一,绪论: 1、围生期:指胎龄28周至出生后不满一周的小儿。 2、小儿‘四病“指肺炎、肠炎(腹泻)、贫血、佝偻病。 二,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是指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长大;发育指细胞、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 2、体重:生后3—12月(Kg)=(月龄+10)/2;生后1—12岁体重(Kg)=年龄*2+8. 正常婴儿生后第一个月增加1—1..7Kg,生后3—4个月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12月时为出生时3倍 3、身高(长):1岁时75cm。二岁87cm,,以后每年增加6—7,2岁以后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cm,为生长速度下降。 3头围:出生:33;三个月:40;12个月:46;2岁:48;5岁:50;15岁:53—54 4、骨骼:①头颅骨:出生时后卥已闭合,最迟6—8周;前卥出生时1—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开始减小,最迟1.5岁闭合。(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减小、前卥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卥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卥饱满;脱水时前卥凹陷②脊柱:3个月出现抬头动作使颈椎前凸;6个月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③长骨: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下桡骨骺、三角骨、月骨、大小多角骨、舟骨、下尺骨骺、豆状骨,10岁时长全,共10个,故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目大约为其岁数加1。骨龄延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生长激素缺乏症、肾小管酸中毒;骨龄超前:真性性早熟。④乳牙约2.5岁长齐。 5新生儿在腰椎穿刺时在4—5椎间隙。 6,大运动:二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大运动发育迟缓:4月不能抬头,8月不能翻身和独坐;13月不能独爬;15月不能

儿科学试题及答案(护理三基)(DOC)学习资料

儿科护理 一、名词解释 1、生长、发育: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测量值表示其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情况。 2、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3、咽结合膜热:由腺病毒3型或7型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4、肾病综合征: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期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不同程度的浮肿。 5、21-三体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发现且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以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并可伴有多种畸形为主要特征。 6、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或赫什朋病,系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 7、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幽门括约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引起的上消化道不完全梗阻性疾病。 8、肠套叠:系指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9、三凹征;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实变时,胸骨上、下,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 1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1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初生后数日内,因进奶少、丢失水分较多,排出胎便而出现体重下降,约一周末降至最低点(小于出生体重的10%,生后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 12、脑性瘫痪:是指发于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13、肥胖一换气不良综合征:严重肥胖患者由于脂肪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的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故肺泡换气量减少,造成低血氧症、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14、中性温度:指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体重、出生日龄不同,中性温度也不同。 二、填空题 1、五岁以下小儿臂围超过13.5 cm 为营养好,12.5 ~13.5 cm 为营养中等,<12.5 cm 为营养不良。 2、儿童保健定期健康检查的频度为:6个月以内婴儿每_1______ 月检查一次,7-12个月婴儿_____________ 月检查一次。 3、OR淀WH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一般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脱水无严重 呕吐者,在用于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时需适当稀释。 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表现为惊觉、喉痉挛和手足抽搐,并有程度不等的 活动期佝偻病________ 表现。 5、营养不良时皮下脂肪首先减少的部位是___________ ,最后减少的部位是________ 。 6、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_________ 和_________ 。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均不宜用于小儿。 7、婴儿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者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者和混合喂养儿 体内大肠杆菌、嗜酸杆菌__________ 、双歧杆菌、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 8、急性腹泻病的病程在2周以内,而迁延性腹泻病的病程在2周~2月 ;慢性腹泻病的病程 在2个月___________ 以上。

2021年中西医执业医师核心考点讲义之中西医儿科学

知识构架 >>儿科学基础 >>新生儿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小儿常见心理障碍 >>造血系统疾病 >>内分泌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营养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病 >>小儿危重症的处理 >>中医相关病证 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

细目一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 年龄分期标准 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怀胎十月”。 2.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又称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3.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 4.幼儿期 1~3周岁称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 3周岁后至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6.学龄期 从6~7周岁入小学至青春期之前(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 7.青春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开始到18~20岁。 近年来,小儿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习题演练】 幼儿期的年龄段范围是 A.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 B.从出生到满1周岁 C.1~3周岁 D.3周岁后至入小学前(6~7岁) E.从6~7周岁入小学至青春期之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这类题考查的为各个时期的年龄分期,1-3周岁称为幼儿期。 各年龄期特点及预防保健 1.胎儿期 胎儿期完全依靠母体而生存,以组织与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其主要特点,尤其妊娠早期是机体各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如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便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 2.新生儿期 此时小儿开始独立生活,是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由于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受内、外环

儿科学试题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 一、名词解释: 1. 生长发育 2. 身长(高) 3. 头围 4. 体重过重 5. 矮身材 二、填空: 1. 足月新生儿平均体重,1~6个月体重(kg)=,7~12个月体重(kg)=,2岁至14岁时体重(kg)=。 2. 小儿时期体重增长速度有2 个高峰,第1个高峰在,第2个高峰在。 3. 小儿脊柱有3个生理弯曲,能抬头时出现颈椎后凸为颈 曲,会坐时出现胸椎后凸为胸曲,能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为腰曲。 4.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等。 5. 体格生长常用测量指标有,,,,等。 三、选择题: A1型题 1. 正常8个月小儿按体重公式计算,按标准体重为:

A.5kg B.6kg C.7kg D.8kg E.9kg 2. 小儿头围的数值正确的是:A.出生时36cm B.6个月时40cm C.1岁时46cm D.2岁时50cm E.3岁时56cm 3. 小儿前囟的闭合时间为:A.3~6个月 B.7~10个月 C.12~18个月 D.20~24个月 E.24~30个月

4.下列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中哪一点是错误的?A.由上到下 B.由粗到细 C.由低级到高级 D.有简单到复杂 E.由远到近 5.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正确的是 A.生1个月出现拥抱反射 B.生2个月出现握持反射 C.1岁以内腹壁反射易引出 D.2岁以下巴氏征阴性 E.3~4个月以内克氏征阳性 6. 小儿运动功能的标准出现时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2个月时能抬头 B.4~5个月会爬 C.7~8个月,能爬着走 D.3~4个月时伸出下肢会走 E.10~11个月时,能独自行走

儿科学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儿科学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m。研究对象是胎儿至青春期(18岁)的儿童。研究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方法,尽可能帮助其提高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儿科学研究目的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近年来儿科学完成了从单纯临床儿科到儿童医学(广义儿科学)的历史演变。儿童医学不再是以成人医学为主的医学架构中的一个小小的年龄分支,它是以生长发育为主线的生命过程的医学。 1国内外儿科学专业新进展

上世纪医学领域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现等高科技成果相继呈现,展示了人类科研思路的发展和方法学上的开拓进取,也预示新世纪儿科学大发展的美好前景。当前儿科学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也迎来了深化、提升、发展的大好局面。保障儿童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是全社会对儿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儿科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 新诊断技术的涌现 代谢组学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基础医学生物学科给医学诊断领域带来新的曙光。进入新世纪,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遗传生物学相关技术的应用对儿科领域疑难杂症的诊断更加深入,成为儿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近年来,人们已经意识到生物学的整体复杂性以及基因构成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而对这些交互作用的理解已经不能单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转录组学水平去揭示。关注生物分子之间途径及网络的动态变化和关系的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或整体系统生物学(global systems biology),则通过研究DNA、RNA、蛋白质和代谢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整合各种生物信息,从全局反映遗传背景和所处环境对生物个体的作用

2015年黑龙江临床助理医师儿科学讲义:小儿年龄各期特点考试题

2015年黑龙江临床助理医师儿科学讲义:小儿年龄各期特 点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鼻腔内对空气起加温和湿润作用的结构是 A.前庭部的皮脂腺和汗腺B.呼吸部的鼻腺C.嗅部的嗅腺D.呼吸部固有层内丰富的静脉丛E.呼吸部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下列结构属于鼓室的迷路壁(内侧壁),除外 A.鼓岬B.鼓窦C.卵圆窗D.蜗窗E.面神经管凸 3、关于阴道上段淋巴引流,下列哪项不正确 A.大部分汇入闭孔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B.小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入骶前淋巴结C.和阴道下段引流基本相同D.和宫颈引流基本相同E.不注入腹股沟淋巴结 4、下列关于子宫内膜结核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B.较小或轻微的结核性病变易漏诊C.多由血行播散所致D.腺腔内较多中性粒细胞渗出时对结核病的诊断有提示意义E.患者多有输卵管结核 5、给羊取颈静脉采血,一次可取 A.20~50ml B.40~70ml C.50~100ml D.100~150ml E.150~200ml 6、儿童患腹股沟疝,首选的术式 A.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B.佛格逊法C.麦克凡法D.巴西尼法E.疝成型术 7、下列病变均可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除外 A.胰腺炎时的脂肪坏死B.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C.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D.血吸虫病时的虫卵结节E.维生素D摄入过多的胃黏膜8、体循环终于 A.左心房B.右心室C.左心室D.右心房E.全身各部毛细血管 9、关于sIgA,正确的是 A.单体结构B.是黏膜防御中的主要Ig C.五聚体构成D.穿过胎盘E.胎儿可合成 10、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叶酸B.维生素B12 C.四氢叶酸D.血红蛋白E.S-腺苷甲硫氨酸 11、睑板腺囊肿属于 A.慢性肉芽肿性炎症B.寄生虫病C.肿瘤D.急性化脓性炎症E.慢性化脓性炎症 12、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__。 A.红细胞数目增加 B.红细胞脆性增加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加

最新儿科学期末复习题

最新儿科学期末复习题 1新生儿期是指【】 儿科学期末复习题 C从脐带结扎到满30天D从胎儿娩出到未满30天 E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的时期 2最新儿科学期末复习题 A幼儿期B学龄前期 C学龄期D新生儿期 E婴儿期 3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A幼儿期B婴儿期 C学龄期 D青春期 E学龄前期 4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时期是【】 A幼儿期B婴儿期 C学龄期D新生儿期 E血龄前期 5学龄期儿童的疾病特点为【】 A易发生消化絮乱B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 C容易发生近视·龋齿.情绪行为障碍D感染和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 E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 6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为【】 A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稳定 B意外伤害发病率高 C神经系统发育成熟 D 生殖系统发育迅速 E容易发生心力.行为和精神障碍 7围生期是【】 A妊娠28周到胎儿出生后30天 B妊娠28周到胎儿出生后28天

C妊娠30周到胎儿出生后30天 D妊娠30周到胎儿出生后1周E妊娠28周到胎儿出生后1周 8最易造成胎儿先天性畸形的高危时间【】 A妊娠早期 B妊娠晚期 C妊娠中期 D 妊娠中.晚期 E妊娠早.中期 9儿科学的范畴不包括【】 A研究儿童生长规律B研究儿童发育和行为 C提高儿童健康水平D提高儿童疾病防治水平 E研究儿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0以下不是儿童疾病特点的是【】 A起病急B变化快 C并发症多D后遗症多 E感染性疾病多 第二章 1.判断儿童体格生长最常用的指标是 A.动作发育能力 B.语言发育程度 C.智能发育水平 D.神经反射发育 E.体重·身高·头围 2.身高第一年身高增长约 A.35cm B.32cm C.30cm D.27cm E.25cm 3.正常小儿前闭合最晚的年龄是 A.10个月 B.1岁半 C.1岁8个月 D.2岁半 E.3岁 4.乳牙最晚于何时出齐 A.1.5岁 B.2岁 C.2.5岁 D.3岁 E.3.5岁 5.婴儿期通过X线检查骨龄应选择 A.左手腕部 B.左足 C.左手腕部及膝部 D.右手腕部 E.右足 6.脊柱出现胸曲的年龄是 A.12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E.3个月 7.丹佛发育筛查测验的最适年龄范围为 A.6岁以下的儿童 B.4.5岁以下的儿童 C. 4.5岁以上的儿童 D.6岁以上的儿童 E.5岁以上的儿童 8.体型匀称度反映 A.身高与体重的比例 B.头围与胸围的比例 C. 胸围与身高的比例 D.坐高与身高的比例E.体重与身高两项指标的关系 9.不属于儿童运动异常的是

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5)

第五单元消化系统疾病 鹅口疮 病原菌及临床特征 病原菌本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可因奶头、乳具污染而传播,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 临床特征主要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样白膜。初起时,呈点状和小片状,微凸起,可逐渐融合成大片,白膜界线清楚,不易拭去。如强行剥落后,可见充血、糜烂创面,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但不久又为新生白膜覆盖。偶可波及喉部、气管、肺或食管、肠管,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出现呕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等。 中医病因病机 鹅口疮的发病,可由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之邪所致。其主要病变在心脾,因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脾脉络于舌,若感受秽毒之邪,循经上炎,则发为口舌白屑之症。 中医辨证论治 心脾积热 证候:口腔满布白屑,周围红较甚,面赤,唇红,或伴发热、烦躁、多啼,口干或渴,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脉滑或指纹青紫。 治法:清心泻脾。 方药:清热泻脾散加减。 虚火上浮 证候: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著,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或指纹紫。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预防和调护 预防 孕妇注意个人卫生,患阴道霉菌病者要及时治愈。 注意口腔清洁,婴儿奶具要消毒。 避免过烫、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口腔黏膜。 注意小儿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长期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尽可能暂停使用。 调护 母乳喂养时,应用冷开水清洗奶头,喂奶后给服少量温开水,清洁婴儿口腔。 用银花甘草水轻轻搽洗患儿口腔,每日3次。 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者,适当食用水果及蜜糖。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白屑变化,如发现患儿吞咽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处理。 【A2型题】 1.小儿口腔舌面满布白屑,面赤唇红,烦躁不宁,吮乳啼哭,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诊断为鹅口疮,

儿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全

2.生长发育:坐长一般是指小而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出其测量的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3.计划免疫: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措施。 4.一级预防:是指小儿的营养指导、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预防接种等。 5.被动免疫:对易感儿或接触过患儿的体弱儿,进行抗毒素或丙种球蛋白注射,使之立即获得免疫力。 6.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余水的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表现为一般脱水体征。 8.口服补液盐(ORS):组成成分为氧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氧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0g,加水至1000ml,用于轻、中度腹泻病患儿,简便易行,疗效较好。 9.基础代:为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10.人工喂养: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或其他兽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1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本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失常,导致以骨骼系统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本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 幼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19.身材矮小:身高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第三百分位数以下。 20.生长缓慢:生长速率<5cm/年。 13.早期新生儿:是指生后一周以的新生儿,属围产儿。因刚从宫生活转变为脱离母体独立生存各脏组织发育尚不够成熟,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别需要细心护理监护和治 21.正常足月儿: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不足42周,体重大于等于2500g、无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22.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 14.高危儿:指出生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15.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克的新生儿。 6.新生儿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伴心率小于100次/分及发绀。 7.新生儿黄疸:因胆红素在体积聚而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16.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ABO系统或Rh系统)不合,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所引起的溶血病。 17.新生儿败血症:是指各种致病菌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患儿出现严重感染中毒症状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18.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感染、缺氧、摄入不足等原因,引起新生儿皮肤即皮下脂肪变硬伴水肿,严重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20.低出生体重儿:指初生1小时体重不足2500克,不论是否足月或过期,其多为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21.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 22.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 2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24.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其他系统也受累,且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的肺炎。 25.差异性青紫:早期发生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晚期可发生梗阻性肺动脉高压,此时,右心室增大,而且出现持续性青紫,由于导管处发生右向左分流,下肢青紫比上肢严重,即称之差异性青紫。 26.艾森曼格综合征:右心室压力高过左心室,导致双向分流,乃至右向左分流,出现持续性青紫即艾森曼格综合征。

执业医师-儿科学复习资料(完美打印版)

第21章:儿科学(50-55分) 第1节:绪论(2分) 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一、胎儿期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这段时期,受孕最初8周的孕体称为胚胎期(还没有成形),8周后到出生前为胎儿期(胎儿期是没有肺循环的)。 二、围生期(围产期:死亡率最高) 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到出生后7天。这个时间小儿开始接触外界,所以这个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三、新生儿期(死亡率第二高)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此期包含在婴儿期内)。这段时间小儿的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围生期。 ●注:早期新生儿(第一周新生儿)死亡率最高,有围生期首选,没有就选新生儿期 四、婴儿期(要妈妈抱着的这段时期) 从出生后至1周岁之前,这个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第一次高峰。 五、幼儿期(快上幼儿园了) 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会跑会跳,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意外。 六、学龄前期(在幼儿园时期) 3周岁后至6~7周岁入小学前,此期重要特点为智力发育非常快,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七、学龄期(在小学这段时期) 从入小学起(6~7)到进入青春期前(女性12岁、男性13岁)。 八、青春期(这个时期形成第二性征) 青春期:女:12-18岁,男童13-20岁,这是体格发育的第二个高峰,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记忆歌诀: 孕2胎儿靠母体 双7围产死亡高 一年婴儿长得快 6、7学前智力成 青春发育第二峰 █第2节:生长发育(7-9分,重要考点)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1.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先快后慢 2.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先慢后快

3.体格发育——快、慢、快 (三)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四)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由上到下(小儿出生后先哭后尿)、由近到远(先动胳膊后动手指)、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二、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重点在体重和身高,必须记住) 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 █1.体重:反映儿童体格发育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反映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是身高) (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3~4天体重下降3%~9%,7~10天逐渐恢复至出生时体重。 注:题目中出现“双十”:体重下降超过10%或体重下降超过10天未恢复,就是病理性,否则就为生理性。 (2)●小儿体重公式:(必考点)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7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6+月龄×0.25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8 注:●记住7.5Kg:<7.5Kg用公式1计算;≥7.5Kg用公式2计算。 ●记住: 出生时体重3kg(六六大顺) 三个月体重6kg(2倍) 1岁时体重10kg(3倍) 2岁时体重12kg(4倍) 一周岁以内体重的增长速度不是平均分布: 新生儿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 4~6个月每月增长500~600g 6~12个月每月增长300~400g ●前3个月=后9个月(不管身高、体重、头围都是这个规律) 如:出生时体重为3kg,到3个月为6kg,长了3kg,到1岁为9kg,也长了3kg █2.身高(长):3岁以前仰卧测量为身长,3岁后站立测量为身高 ●记住:(50、75、87一定要记住) (1)出生时,身长为50cm(半米=脐带长度) (2)1岁时,身长为75cm(第一年平均每月长2cm)1岁以内没有计算公式 注:前3个月=后9个月:出生身长50cm,到第3个月为62.5cm,长了12.5cm;到1岁为75cm,也长了12.5cm

中医儿科学重点复习

中医儿科学重点复习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医儿科学重点 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着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 1.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首创儿科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着——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南宋名医- 陈文中着 <小儿痘疹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 ● <幼幼集成> 陈复正-清代: 指纹诊法 ●万全: 着作: <片玉心书> <幼科发挥> <育婴家秘> 提出“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 五部配五脏: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为肾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万全的“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

1. 肝常有余: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疏泄升发全身气机的功能,且其升发疏泄的功能与日俱增,并非肝阳亢盛. 其二,是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弱,气血未充,故感邪之后易化热引动肝风而致惊搐等. 2. 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微需求较多,但小儿又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则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谓“脾常不足”. 3. 心常有余: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机蓬勃之象, “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并非指心火亢盛. 其二是指小儿脏腑柔弱,感邪后易化火扰乱心神,出现心火上炎之证. 4. 肺常不足: 肺与脾胃子母关系,肺之气有赖于脾化精微以滋养,脾胃旺则肺胃自固, “脾常不足”,故气亦弱,故称“肺常不足”. 5. 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之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其余四脏之阴阳均有赖于肾阴之滋润及肾阳之温阳,但小儿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充盛,这就是“肾常虚”之意. 试述“纯阴”与“稚阴稚阳 一.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 1. 稚阴稚阳: 指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分析其含义: 脏腑- 指五脏六腑; 娇 - 指娇气,不耐外邪侵袭; 嫩 - 即嫩弱,幼稚之意; 形 - 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