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期国际油价大跌分析

近期国际油价大跌分析

近期国际油价大跌分析
近期国际油价大跌分析

2014至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情况预测分析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将于11月27日召开,是否以及如何应对国际油价下挫趋势将成为关键议题。为此,专家对此次会议后油价趋势做出情景分析,并预计,国际油价走弱将持续进入2015年,因为除了欧佩克政策外,供过于求的基本面难见重大变化。

自2014年7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尤其是在11月中旬跌至80美元/桶以下,为2006年以来首次进入70美元警示区。目前,国际能源署、欧佩克(OPEC)和花旗银行等金融机构预计,这一跌势有可能继续下跌至70~60美元新谷底。笔者根据油价分析框架和近期国外交流,对此次国际油价趋势、动因和影响做如下分析。

油价走势基本面分析

石油行业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与需求出现明显不平衡。供大于求的特征十分突出,是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的基本原因。

从地区结构看,在北美地区,美国石油产量上升和进口规模缩减为最大供应变量。根据FGE全球能源咨询公司的数据,2014年美国的原油及液体产量不断提升,全年预计达到每日1150万桶,比上年增加近140万桶/日。同期美国的石油(原油与油品)净进口量预计递减20%,全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13年的32%降至26%。在加拿大,由于项目投资巨大,投资期限较长,成本结构受油价变化影响不一。目前该国油砂项目产量增势未减,主要既有油砂项目仍在运作。

其次,在西亚北非地区,利比亚的石油产量从6月份的24万桶/日开始,44万桶/日、55万桶/日、78万桶/日,一直上升到10月的86万桶/日,与其他OPEC产油国的稳产和降势形成鲜明对比。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持续恢复增长提高了对欧洲炼厂的出口水平。伊拉克战乱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一直维持在306万桶/日上下,没有出现预期的大幅上升势头,但是过去四个月的石油出口规模有所增长(达到255万桶/日)。主要由于上述两个国家的出口推动,使得下半年以来的欧佩克石油供应稳增。9月,欧佩克石油总产量为3060万桶/日,到10月略降回3030万桶/日,比2012年开始执行的每日3000 万桶超出30万桶。

再次,当下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政策变化导致市场供应充裕,油价下挫。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一直承担着国际石油市场最大“机动国”的角色。目前,沙特阿拉伯拥有1250万桶/日的原油生产能力,石油产量一般在900万桶/日至1000万桶/日之间摇摆。当利比亚减产时,沙特阿拉伯曾通过增产弥补市场的空缺;当利比亚的石油重回国际市场时,沙特阿拉伯则通过减产来调节市场供应量;当利比亚再次减产,沙特阿拉伯又再次增产。同样地,当伊朗受到制裁时,沙特阿拉伯也采取了增产措施。沙特阿拉伯一直是当今国际石油市场一个较为机动的力量,维护着市场的稳定。然而,多年来,沙特阿拉伯逐步意识到,他们对市场的这种贡献迟早导致其生产量大幅下降至800万桶/日或更低,而这种作用并没有得到OPEC内外其他产油国的配合。后者往往在沙特阿拉伯减产(从而减少收入,提高油价)的基础上,增加出口,尽情享受抬升油价的收益,尤其是长期不理睬OPEC配额的伊拉克。这是沙特阿拉伯不容许的。6月以来,沙特阿拉伯一反过去“机动国”的自主责任,基本维持产量978万桶/日,当油价开始下滑时,沙特阿拉伯稳步减产,从7月份的990万桶/日缓慢下降到了10 月份的960万桶/日。但是,其他产油国并不配合减产行动。因此,沙特阿拉伯决定不再减产并在适当时候减价出口,以站稳市场份额,并提示其他产油国配合行动。但是实际效果使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特征更加突出。

最后,从全球石油需求方面看,2014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较为疲软。2014年全球需求增长量60万桶/日,而此前10年的平均年增长量达到110万桶/日左右;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量则在200万桶/日左右。油价下跌是必然的结果。在全球新增石油需求中,2014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实际石油需求增长减缓,国际石油市场本该出现供应过剩的问题。但是,由于早些时候利比亚和伊朗的石油供应量减少,加上其他供应中断,没有过早下跌。然而,从10月以后的供需关系看,即使出现这些国家中断供应现象,油价依然会下挫。因为近期需求走弱和沙特阿拉伯减价出口加速了油价的下跌,是一般人难以预料的,也快于沙特阿拉伯的预期。预计在11月27日OPEC部长级会议之前,沙特阿拉伯不会回头。此时OPEC其他成员国的看法不一,态度谨慎。因此,会前的油价会继续下滑。

油价走势非基本面分析

面对当前国际油价下挫趋势,国内人士认为,这是美国操作当前油价来打压俄罗斯或是高盛等投资者操作期货的结果,显然夸大了地缘政治因素和汇率等非基本面的作用。实际上,石油作为国际最具影响的大宗商品之一,商品属性突出,供需关系是油价变化的轴心。非基本面因素一般只有在基本面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笔者不认同低油价是目前沙特阿拉伯与美国政府或美国商业机构配合西方制裁俄罗斯措施的看法,尽管油价下挫可能是美国制裁俄罗斯时所乐见的。

近期美元汇率的变化对油价有一定的影响。美国联邦储备系统量化宽松政策(QE)的结束及此前就已开始的美元走强,均增加了油价下降的压力。美国政府可采取税收调整等方式,减轻石油公司的负担,强化成本管理,可以使多数非常规项目继续扩大规模。

11月27日OPEC会议的影响

笔者对本周OPEC部长级会议后的油价趋势做如下三种情景分析。

第一,如果11月27日OPEC部长级会议达成减产协议,减产规模在50万桶/日以上,并公开承诺执行,那么目前80美元/桶左右的布伦特油价可轻松反弹到90多美元/桶左右。

第二,如果此次OPEC会议不能达成协议,美国石油产业继续稳产,库欣地区的石油储备继续上升,其他市场没有大的反应,沙特阿拉伯不在没有其他产油国配合减产的前提下独自减产至800万桶/日,那么,布伦特油价有可能继续下滑至70~60美元/桶。

第三,此次OPEC会议对市场做出一个临时的减产挽救,减产规模在30万桶/日左右,使油价有所回升。但是目前难以预料这一临时挽救措施的市场反应,更不能确定协议履约效果。况且需求方面也难以快速反弹。考虑到目前布伦特油价已经在80美元/桶上下,并有继续下行的趋势,且利比亚、委内瑞拉和伊朗具有减产倾向,因此这一情景也是存在的。

2015年油价趋势分析

目前,国际油价的形成机制的基础,在企业层面决定于石油生产成本和公司利润;在国家层面决定于有关产油国的财政预算的盈亏平衡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原油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按照常规,产油国按照自身的石油收入期望及国内的石油成本做出政策反应。从目前全球各类石油项目的生产成本看,除了北极和高成本油砂项目外,多数类型的石油生产成本已经降至每桶75美元以下,平均成本在65美元以下。可以初步判

断,目前的油价水平对北美地区的非常规石油项目影响不大。而近几年来OPEC主要产油国的财政预算均在70美元/桶以上。而委内瑞拉的财政预算应在90美元至100美元/桶。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的财政预算也在100美元/桶之上。

预计国际油价走弱将持续进入2015年,因为除了OPEC政策外,目前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在今年年底和2015年难见重大变化,相反2015年内仍存在若干明显增加石油供应的因素:一是美国解除原油出口限令和国会即将投票表决的美加Keystone石油管道;二是伊朗核谈判进程对增加伊朗原油出口的正面影响。同时,在气候变化的谈判压力下,2015年西方主要产油国加大能源政策(主要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调整力度,将进一步抑制石油需求的增长。目前,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大多调低2015年的油价水平。花旗银行大宗商品研究部的三份报告预计,2015年的布伦特油价平均在每桶95美元以下,美国WTI油价平均在每桶75美元左右。待以上两个潜在供应增长因素实现后,2015年实际的布伦特油价可能比花旗银行的预计还低。

国际油价大跌阴谋论油然而生

6月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一轮罕见下跌,从最高115美元左右大跌30多美元,目前已经跌破80美元,各种阴谋论随之油然而生。或许正如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所说:“过去20多年来,石油价格上涨或者下降跟供给和需求基本上没有关系。对石油定价的控制可能是除海洛因定价之外世界上最秘而不宣的行当。

前车之鉴:美国用“石油”打垮苏联

苏联为何解体?迄今仍众说纷纭,但美国精

心策划的石油战可谓“功不可没”。当年,苏

联能够称雄于世与美国平起平坐,石油因素

相当重要。苏联西伯利亚发现巨型油气田,

又恰逢国际油价上涨,苏联获得了巨额的外

汇储备。对苏联而言,正可谓是成也石油,

败也石油。

19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入主白宫,

立即着手策划如何结束美苏争霸的局面,搞

垮苏联。经过经济情报分析得知,苏联严重

依赖能源出口,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于是正如里根在日记中写道:“苏联经济情况汇报会。他们的境况极其糟糕,如果我们能够切断对他们的外汇,他们不得不喊我‘大叔’,不然就得挨饿。”

于是,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最终在1991年分裂解体。当时,沙特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于是和美国坐到了一起。里根跟沙特的法赫德国王说:“有美国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1985年,沙特将每天原油出口量从200万桶增加到1000万桶,让国际油价从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导致苏联每年损失200亿美元。1990年,美国从自己的战略储备中疯狂抛售了500万桶石油,国际油价每桶再次下跌了2美元。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油价暴跌,苏联破产了。

苏联解体后,石油再次助俄罗斯崛起。2000年以后,石油价格从不足50美元猛增到100美元以上,甚至一度高达150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叶利钦时代陷入绝境的俄罗斯重获生机,普京成为俄罗斯英雄,开始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或许正在再一次上演。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帕图申夫表示,“为了让苏联破产,美国30年前就故意让油价下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表示:“阴谋随时都在上演。如果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太长时间,全球经济可能会因此崩溃。”普京的这番警告似乎在印证时隔数年就会来上一次的国际“石油战争”再度打响。

现象:美国油比水贱民众恢复驾车出游习惯

目前,美国油价下跌至每桶80美元以下,汽油零

售价大约为2.85美元一加仑(约3.8升)。这是美

国成品油自2010年以来首次跌破每加仑3美元。

在美国加州一个加油站里,87号汽油单价已降到

每升0.73美元,而旁边小超市里最普通的一瓶1

升装矿泉水价格则是1美元。

对美国民众而言,油比水贱的事实让他们兴

高采烈。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能源消费占

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收入近1/5。最近,美国民

众流行在社交网站分享加油站油价表的照片。若谁加到了更低价的油,则会发照片“炫耀”。恰逢感恩节促销季来临,油价下跌将大大提高那些因为省下了汽油费而手头更为阔绰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据德意志银行计算,美国家庭每在油费上省1美分,就能为美国新增10亿美元消费。

美国纽约民众帕特里克告诉华商报记者:“油价降了,冬季的取暖费用随之下降,每个家庭每个月大概可省下100美元。感恩节即将到来,趁油价便宜,很多人都计划开车远游或访亲探友,我担心到时会大堵车。前两年,经济不好,油价又高,很多人会尽量减少驾车外出,坐公交车或地铁上班。但是低油价能持续多久呢?谁也不知道。”

影响:俄经济趋于停滞预计全年增长率不超0.5%

如果说美国民众从油价下跌中受益最大,那俄罗斯民众恐怕就是在油价下跌中受损失最大的

人群了。

俄罗斯人民的民生福祉很大程度上

是建立在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之上。俄罗斯

拥有世界上1/3的天然气、1/10的石油,

油气相关收入占财政收入的近一半。根据

俄罗斯联邦审计院2013年10月10日发

布的《2014年联邦预算和2015、2016年

预算计划结论》报告预测,2014年俄罗

斯联邦财政收入约为13.57万亿卢布(约

合1.8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油气相关收

入约为6.5万亿卢布。

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接连下跌,最低记录已经跌至73.23美元/桶。而要维持俄罗斯政府预算平衡,国际油价需要达到每桶90美元。据悉原油价格每下跌10美元,就意味着俄经济出口将遭到324亿美元的损失。在油价下跌的拖累下,俄经济正趋于停滞,今年第二季度仅增长0.8%,预计全年增长率不超过0.5%。如果油价维持在90美元/桶以下,年底前俄经济可能开始萎缩。目前,俄央行已开始研究“震撼情形”(油价跌至60美元/桶)下的应对方案。南非标准银行认为,若油价跌至60美元/桶,将导致俄经济深度衰退、大规模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并引发巨额资本外逃,俄将陷入极端困境。

不过,俄罗斯民众在这个冬天暂时还不会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寒意。俄罗斯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供暖时间一般从当年的10月份到来年的4月份,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以上。据悉,俄

罗斯完全使用天然气进行集中供暖。但半年的采暖费对普通俄罗斯家庭也不算是什么负担。未装天然气表的家庭每月需要交纳的费用是46.65卢布,折合成人民币一个月的天然气花费大约6.25元。装有燃气表的家庭,按照4.03卢布一立方的标准缴费,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每立方0.54元。而且对于实在困难的家庭、军人家属,政府给予减半或者免收的优惠。此外,在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大地,汽车出行必不可少。在首都莫斯科,虽然最近油价涨了不少,92号汽油的价格大概是每升33卢布,折合人民币不到4.5元。95号汽油在此基础上稍贵一些。

推手:沙特左右逢源与美俄上演“三国演义”?

国际油价到底为何大幅下跌?背后是否有看不见的手?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上月不但未减产,还主动下调售价,打响了价格战。有人认为,这是沙特与美国联手打击伊朗和俄罗斯经济的行动。

油价下跌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和沙特联手来打压油价对俄罗斯可能产生一定压力,但是美国、沙特是油气大国,所以油价下跌对他们其实也构成经济上的损失。油价暴跌后,沙特的财政收支从盈余变成了赤字,日子也不是很好过。沙特为何会采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呢?据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沙特希望借低油价侵吞其他产油国,尤其是老对手伊朗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油价下跌后最难受的国家并不是俄罗斯,而是伊朗。”有分析称,伊朗和俄罗斯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而阿萨德是沙特的死对头。

据最新报道,俄罗斯和沙特已同意联手应对能源和原油市场。沙特的石油政策为何这么让人看不懂?另一种有关沙特排挤美国页岩油的“阴谋论”也随之再现。分析称,由于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高于沙特采油成本,需要更高的油价方能维持竞争力,所以沙特希望通过压低油价迫使页岩油生产商退出市场。一名曾参加与沙特官员会议的消息人士称:“他们紧盯着美国页岩油不放!”以往,美国一直大量进口沙特原油,但现在出现“页岩油革命”了,美国从沙特的大客户变成了主要竞争对手。

沙特是剩余产能最多的产油国,历来都是左右石油市场的力量。油价还会不会继续跌?或许应将希望寄托在11月底的OPEC国家会议上。如果油价进一步下降,可能导致OPEC国家达成一致削减产量,但具体每个国家将减产多少的问题将引起大量争论。如果OPEC国家也不愿意减产的话,油价也可能进一步降低。

专家解读:油价大跌对中国而言是利大于弊

国际油价大跌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油价大跌是一个调整趋势。从2002年开始,高油价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如今到了下调的趋势。第二,就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从2002年后一直在走低,而油价从2002年一直在走高,油价是以美元计价的,原则上它跟美元是逆向而走。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开始回升,油价开始下跌。第三,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世界对原油能源的依赖度下滑,市场需求减少会影响到供应。第四,地缘政治的影响,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会令全球油价有较大起伏,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措施也会影响油价。”

对于原油定价背后的“阴谋论”,陈凤英告诉华商报记者:“我之前不太同意这种说法,现在有些认同。因为地缘政治的影响是可以看出来的。美国一直表示它可以接受低油价,而

且页岩油让其油价的成本在下降,连国际能源署也关心起油价了。而俄罗斯则称,如果破了70就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的经济。不管如何,美国确实有个目标是在对付俄罗斯,而普京讲话虽然很强硬,但底气还是有些不足。所以,地缘政治的影响是存在的。”

油价下跌会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呢?陈凤英表示:“低油价对中国整体而言是好的,利大于弊。首先,我们是石油进口国,进口的油价低,煤、电、气价格都会降,我们的生产成本也会减少。第二,因为低油价,俄罗斯作为供应方会更依赖中国,加强跟中国的合作,提升了两国的合作空间。但低油价不利于中国开发新能源、对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影响。比如,传统燃油汽车的使用成本逐渐降低,一定程度上会拖慢新能源汽车发展。此外,中国前期的投资可能会出问题,因为我们是进口国,对石油生产国有大量的投资,投资有个基本的保证线,在80美元左右。若低于80美元,前期的投资就会有所损失,还将面临生产国的违约风险。”

智慧赢今日油价最新消息 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

智慧赢原油价格震荡下跌,由于美国和伊拉克供应过剩的疑虑再起,但值得欣慰的是美元回落帮助限制了跌幅,而晚间依然刷新近四个月以来低点。NYMEX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最低触及47.20美元/桶,为4月1日来最低。 从目前的消息面来看,美国油企上周活跃钻机数增加了21台,为2014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自6月23日触及每桶61美元以来,油价已下跌21%。许多交易商认为,跌幅达到20%,市场就已进入熊市。 加油优惠季每升优惠4毛钱原油投资-15最佳暴利投机不懂交易?去原油模拟交易原油行情分析软件实时更新 目前全球油市供应过剩情况仍未得到改善,中东海湾地区的主要生产商为了捍卫市场份额依然保持多于需求量2%至3%的超额产量。根据装运数据和一位业内消息人士,伊拉克南部油田出口量有望创月度纪录,本月迄今日均出口量已经超过300万桶。 另一方面,投机者也开始减持原油的多头头寸。根据统计,各大对冲基金经理已完成减持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净多头头寸,为截至7月21日四周来首次减持。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周五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经理上周削减美国原油期货和选择权多头押注至五年最低水准,因油价持续走低。 但在利好消息方面,周一中国国家能源局称,预计下半年能源需求较上半年将有所回升,全年能源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预计全年用电量将达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左右。 国家能源局网站刊登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新闻稿称,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0.7%,下半年能源需求将有所回升:“从二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和能源指标看,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而本周,投资人静候美联储会议以指引市场走向。美联储周二将展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可能释出9月升息信息,从而提振美元。 市场将从耶伦和美联储寻找价格指引。本周美元多头可能会失望,这可能会在影响油价和整体大宗商品,美元走软会让原油等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其他货币持有者来说更加便宜。 从技术方面来看日线图上,NYMEX原油隔夜收跌0.31美元,录得小阴线,原油延续6月下旬以来跌势。指标上看,MACD绿色动能柱稍有扩张,双线死叉于零轴下方延伸;KD指标双线于超卖区域死叉向下延伸;相对强弱指数RSI录得21.40,拐头向下。原油技术面上仍维持弱势。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 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滑。分析人士认为,此轮国际油价下跌,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是核心因素。而美元走强等因素也助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 供强需弱 国际能源署14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5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将分别达9240万桶和9360万桶。今年10月,全球原油日均供应增至9420万桶。 国际能源署解释说,全球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对能源需求和亚太一些国家原油进口增长减弱,缓冲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需求增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有可能跌至五年低点,明年有望加大。 供应方面,国际市场却出现超出预期的增长。得益于技术突破,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导致2008年至2014年其总体原油产量增长80%。根据美国官方数据,2008年至2013年,全球原油供给增幅仅5%,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从10%上升至13.7%。虽然美国并未解除实施40余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但其国内供给充裕导致的原油进口量不断下降,间接对全球供求格局产生影响。 目前,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在9000万桶左右。石油输出国组织自2011年将石油日均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过,欧佩克成员国的实际产量接近3100万桶。 欧佩克影响力减弱

目前,全球其他市场的原油生产也处于健康状态,包括利比亚、伊拉克等局势动荡国家的原油产量都在提升。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产量增长令欧佩克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有分析人士认为,曾对市场“呼风唤雨”的欧佩克正在丧失对原油的定价能力。 欧佩克将在11月27日举行部长级会议。市场关注此轮油价大幅下挫后,欧佩克是否会下调产量上限。欧佩克成员国近期的表态显示减产的意愿不强。科威特石油大臣10日表示,他不认为欧佩克会在此次会议上决定减产。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产油国甚至祭出降价的“杀招”。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本月3日调低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市场人士将这条消息解读为“沙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价格战”。 此外,美联储10月底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美元新一轮走强,美元指数已于近期刷新5年高位,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到打压。

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一、原油的自然属性 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主要储存在地壳上层部分。它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原油的化学成分构成主要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三类化合物。此外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以及其他杂质。 不同地区生产的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同,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含蜡量、含硫量和含盐量等特性都会存在差异。原油按密度(API重度)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原油三类;按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原油三类;按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石油的炼化加工技术工艺日益成熟,原油经过炼化加工后的产品主要包括成品油、三大合成材料和各种有机化工原料。成品油则包括了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石油燃料产量最大,接近原油炼化加工产品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日常所指的成品油主要是石油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和燃料油等。 二、原油的历史 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成第一口商业性油井,开辟了现代石油工业先河。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起因于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 一战以前,石油主要被用于照明,主要产油国美国和俄罗斯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由于石油燃烧效能高,轻便,对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1929年石油贸易额已达到11.7亿美元,该时期国际石油货流的流向主要是从美国、委内瑞拉流向西欧。同时,苏联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苏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 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 三、原油价格影响因素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石油作为一种普通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其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小。进入70年代后,伴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油价开始出现剧烈的波动,石油产品的金融和政治属性日益增强。整体而言,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1、供求关系(供应量、需求量、库存)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急剧波动,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安全,本文分析了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油价波动:影响;对策 2008年年初以来,国际油价出现急剧暴涨。2008年7 月11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飙升至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较去年底大涨超过50%;而自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彻底改变了单边暴涨格局。出现连续暴跌至2009 年初的每桶37美元的情况;近半年来国际油价又迅速上涨,一度突破每桶80美元。2009年5月份国际油价上涨近30%,创十年来单月涨幅的最高纪录。目前国际油价仍在70美元上方徘徊。近2年来国际油价总体上呈现出急剧波动的走势。 一、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

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变化,往往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决定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会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时期原油库存的下降对油价支撑作用不大,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而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第五,在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产油国减产措施往往难以起到抑制油价下跌的作用,增产的结果将加速油价下跌;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六,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 二、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中国进口原油已占总用量的三分之一,国内原油的定价已基本与国际市场同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必将导致国内油价的上升。专家认为,石油价格频繁波动对我国国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

关于油价下跌的原因

国际石油走势概况 一、石油价格决定因素 石油不仅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商品,而且是现代工业化经济体的血液。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决定石油价格的因素有三:需求、供给和美元汇率。事实上,第三个因素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由于目前国际石油交易几乎100%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即使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需求与供给没有变化,美元贬值本身也会造成每桶石油的美元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在世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有当石油美元(Petrodollar)这一格局受到挑战时,我们才能从美国的反应中发现,美国是多么地重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 目前公开挑战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的国家有三个。第一个国家是伊拉克,在萨达姆执政期间,伊拉克在2000年11月改为石油销售用欧元计价。抛去政治方面的因素不谈,事实证明这一举动在经济方面是巨大的成功。在伊拉克实行机制转换的时候,欧元的汇率是1欧元兑换83美分,而目前1欧元可以兑换1.05美元。一些观察家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伊拉克将石油出口的结算货币由美元改为欧元。美国打仗的深层次目的是为了打击欧元。第二个国家是伊朗。伊朗早在1999年就开始宣称准备采用石油欧元(Petroeuro)计价机制。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作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第三个国家是委内瑞拉。在查维斯的领导下,委内瑞拉用石油和12个拉美国家(包括古巴)建立了易货贸易

机制。 石油美元计价机制能够给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为什么是美元?石油美元计价机制具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该机制对国际市场和国际格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将尝试在本文中讨论以上问题。 1.石油美元计价机制给美国带来的好处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承担了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其中,交易媒介的职能是最根本的,而使用一种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人越多,这种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便利性越容易实现。交易媒介的职能直接决定了价值贮藏和计价单位职能。因为要把美元作为交易媒介就必须首先储备美元,并选择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反过来说,交易量的变化影响美元的储备地位,而计价又影响到交易媒介的作用。作为事实上的世界储备货币,美元占到全球官方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二,超过五分之四的外汇交易和超过一半的全球出口是以美元来计值的。此外,所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也是以美元来计值的。在当前的国际石油交易中,美元垄断了计价货币的地位。每年全球的石油贸易超过6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 对美国来说,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重要的不是汇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这就巩固了美元的地位。概而言之,美国获得的好处大致上有三个方面: 第一,征收国际铸币税。国际铸币税即一国货币为他国所使用时所获得的收益。在这一点上,石油贸易与其它贸易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使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内容摘要: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 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全年平均期价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供给较为充裕。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助推国际油价上涨,但由于缺乏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速急剧反弹作为支撑,对油价的推动作用有限。中东等产油国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加剧的可能。因此,201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可能会向上突破,初步预测,2013年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每桶98美元左右。 一、2012年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波动剧烈。WTI原油期价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超过了40%,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截至11月底,纽约市场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4.6美元/桶,北海Brent原油期价平均为111.9美元/桶,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WTI原油期货价格与Brent的平均差距保持在每桶17美元左右,近期二者差价约为21美元。总体来看,近期WTI原油期价将在每桶80-100美元之间震荡,预计全年WTI原油期价平均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 1、年初伊朗局势助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与上年非常相似的是,2012年初地缘政治动荡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只不过2011年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以及利比亚战争,而2012年为伊朗核问题,加上2012年初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价由上年末的每桶98.8美元飙涨至2月24日的109.77美元,上涨了10.9美元,涨幅达到11.1%,并创出年内最高水平。此后直到5月初,WTI油价一直在100-110美元之间的高位窄幅震荡。估计这段时间“地缘政治溢价”约为每桶10美元。 2、5月初之后国际油价暴跌回归基本面 5月初以来,伊朗迫于欧美国家金融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措施,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欧美大国也因国内大选问题,无心进一步扩大伊朗紧张局势,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二季度美日欧GDP分别增长1.3%、0.7%和-0.7%,较一季度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也较上年减弱,同时利比亚产量恢复和美国大幅增产使得石油供应大幅增长。这一阶段国际油价出现跳水式的大跌走势,至6月底,WTI原油期价跌至每桶77.69美元,创出过去9个月来的新低,较年内高点猛跌32美元,下挫了29.2%。 3、7月初以后量化宽松预期刺激国际油价反弹

[股票]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反而上涨

[股票]20160121 为什么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反而上涨? 从金融历史分析,原油(30.77,-0.36,-1.16%)对黄金(1097.35,3.46,0.32%)影响一般是正相关,可是最近走势却偏向负相关。 新年第一周黄金上涨约4%,全球供应量较多推动油价继续走低,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周下跌约10%,油价下跌至11年来低点,俄罗斯股市汇市双双下跌。美元在新年伊始继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意味着海外买家将花费更多来购买美元计价资产。 为什么油价下跌而黄金价格上涨呢? (一)油价下跌原因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供应需求决定商品价格,供应较多需求减少,价格会趋于走低,石油价格就是如此。自美国页岩技术变革以来,生产石油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美国不需要再进口石油。 同时,欧佩克产油国并未缩减产量,中东能以更低成本生产以竞争北美市场。国际上原油供应较多。 石油可应用在工业企业生产线的燃油动力、运输交通、工业生产机械设备润油等,可是呢,全球制造业实体企业投资增速放缓,白银(13.87,0.02,0.14%)价格早在2011年达到峰值后一直呈现下行。全球经济对石油需求减少。 (二)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 马克思说,黄金天然是货币。黄金具有价值,不会随外部自然环境变化减少或增加。黄金被投资者认为是通胀下的保值品,通胀环境下,黄金可避险。 一般情况下,美元贬值黄金上涨。而美元走强黄金价格会疲软。可是,美元升值,黄金价格也上涨。 投资者最近可能担心金融市场,地缘局势紧张也会让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2009年以来曾出现黄金价格与美元同时上涨现象,一般来说,金融市场波动时,黄金是避险资产。美元升值有助于贸易,全球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与黄金也可能同跌同涨,就是市场避险情绪占主导,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可能会出现同涨或同跌。 黄金市场与股市有密切关系,但两者具体逻辑并不清晰。若股市上涨,投资者把资金从黄金市场扯出来投进股市,压低金价。若股市下跌,投资者减持股票,避险增持黄金促金价上涨。新年第一周,全球股市走低,投资者减持股票,也可能是支撑黄金价格上涨因素。 (三)油价下跌为何金价上涨 供应多于需求,油价下跌,全球制造业成本降低,或许正是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好时机。 黄金价格上涨,自美国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发达国家央行宽松货币推高股市、债券、金融资产价格,而宽松并不能推动真正价值增长,全球通胀率比较低,全球资产价格或已达到一个峰值,美国股市估值比较高,全球债券增长。黄金价格上涨或表明,全球金融市场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垃圾债券违约风险。 油价下跌,制造业正从高成本向着低成本,从高耗能向着节能环保,从粗放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着精细小批量多元化生产。低油价给制造业带来技术创新的历史机遇。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内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内变化及相应时期内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的趋势,但也暴露出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

进入新千年来,石油价格暴涨成了新的热点。试查询相关资料,分析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影响,尤其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 油价走势: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原油市场价格一路飚升(虽然)。自2003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从20多美元/桶骤然攀升到2005年的70多美元/桶;2007年10月达到98美元、2008年6月逼近140美元、 2005年9月一度跌破60美元、2008年8月初回落到最低120美元附近。5年来,油价最高时比5年前翻了7倍多。截止到2008年7月中期石油期货价格已超过每桶140美元。在此期间油价屡创新高,虽然在7月16号呈下降趋势,但在未来极有可能再创度刷新纪录。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将升至每桶186美元。 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恐怖袭击、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不确定因素频频发生,加上投机商乘机炒作,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引发各界严重关注。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 一般而言,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世界经济对原油的依赖性(不可或缺和难以替代)与原油储量和产量的限制,使原油价格对影响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十分敏感,且波动性较大。第二,原油供求结构的失衡使原油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从储量、生产、运输、炼油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原油价格的波动。第三,尽管原油供求大致相当,但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任何一个变量或影响到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相关变量,往往在一定时间内决定着价格的走势。如战争、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严重影响甚至左右油价走势。第四,在经济复苏和繁荣阶段,原油库存的增加对油价有平抑作用,但原油库存下降则会极大地支撑油价上涨。而在经济复苏,原油需求增加,油价上升时,增产对平抑油价上涨作用有限,减产则会明显加剧价格上涨。第五,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从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的情况分析,主要是以下六个因素作用的结果: 1、石油枯竭论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采,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飙升,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2、全球经济复苏不断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是基本诱因。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对原油的需求超出国际权威机构事先的预计,尤其是世界前两大原油消费国美国、中国经济增势强劲,第三大原油消费国日本的经济形势也明显好转。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量为每日260万桶,增长3.3%,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3.9%;全年全球市场每日需求总量为8220万桶(见图2)。而200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78%,2003年则上涨至2.2%。因此,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转好,导致石油需求量大增逼近其最大供给能力,使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关系,是引发此波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因素。 3、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是辅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预计,2004年全球每日原油供给量为8270万桶,增长4.2%。其中,欧佩克原油供给量为每日2880万桶,同比增长6.3%。因此,从供求关系来看,今年全球原油供给略大于需求,但是,主要发达国家商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使得全球供给比较紧张,特别是目前欧佩克国家剩余产能十分有限,仅存约每天100-150万桶,除了沙特之外,其他成员国早已满负荷产油。虽然未出现全球性的供应紧张,但欧佩克产量逼近现有能力极限是确定无疑的,这使得人们对

为什么美元上涨石油下跌

为什么美元上涨石油下跌? 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供给、需求和美元这三个因素是最主要的,石油价格的涨跌都和这三个因素有关。投资者分析石油价格时一般都会考虑供给和需求对石油价格的影响,而往往容易忽略美元这个因素。其实美元和石油价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美元指数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一般来说,投资者都会注意到美元如果上涨,石油价格则会下跌,美元和石油价格之间往往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投资者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美元上涨石油价格就会下跌呢? 美国是全球原油第一消费大国,所以美国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全球原油市场。当美国经济快速上升时,全球原油需求也将快速增长,从而推高国际油价。反过来,石油价格过高,却将会给美国经济带去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作为基础性能源的石油价格过高将提高企业成本

和物价,甚至使美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从而也抑制了美国原油需求。 美元与原油价格负相关波动。美国经济长期依赖原油和美元两大支柱。美国依靠美元的铸币权和美元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掌握了美元定价权。同时,美国又利用超强的军事力量,将全球近70%的原油资源及主要原油运输通道置于其直接影响和控制之下,从而控制了全球原油供应,掌握了原油的价格。 长期来说,当美元贬值时,原油价格上涨;而美元趋强时,原油价格则呈下降趋势。尽管近期美国经济一改前几年增长乏力的状况,但双赤字仍很严重,美元反弹程度有限。这种状况如果长期持续,则容易动摇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因此美国借助另一个硬通货,原油来支撑弱势美元,以保证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总的来说,美元与原油价格是异向的变动关系,即美元贬值就会引起油价上涨,美元升值则引起油价下跌。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由于市场人士担心石油供应紧张,国际石油价格近期持续走高。在美国石油库存水平接近24年来最低水平的同时,国 际石油市场上两大基准原油的价格再次接近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高油价已引起西方工业国的不安和忧虑, 它们担心居高不下的油价将会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压抑西方国家经济的增长。欧共体和美国同时呼吁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 油产量,遏制油价上涨的势头。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讲话,希望油价回落到每桶25美元的水平。 由于美国石油需求量约占世界石油需求总量的四分之一,通过美国石油库存水平大跌可以看出,全球石油供应日趋偏紧 。导致石油供应偏紧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导致石油需求旺盛。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研究报告,全球经济增长率今年将会高达4.5%以上。这将刺激全球石油需求大幅提高。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达到日均7600万桶,比去年多出120万桶。 2.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产政策抑制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 此次该组织能够出人预料地认真执行限产协议的主要原因是:1,低油价造成的巨大损失和高油价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各 成员国深刻地意识到了团结一致的意义;2,该组织成员国拥有的剩余生产能力有限。目前,只有沙特阿拉伯还拥有较多剩 余生产能力。为了维护内部的团结,即使受到了来自美国等西方盟友的压力,它也不敢擅自增产。 除了供应偏紧促使油价大涨外,国际垄断资本和投机资本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炒作对油价的上涨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专家推测,目前的高油价每桶约有3美元是这些资金炒作所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占据着 主导地位,而来自于这些国家的投机资本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势力无人匹敌,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对油价进行炒作。炒作结果 往往使实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的石油进口国受害。 综合下列的各种因素,第四季度的石油价格很可能会居高不下: 1.冬季石油需求可能会强劲上升。 第四季度通常是石油需求的旺季。依据有关权威机构的预计,今年四季度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量将比三季度高出200多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换、现有原油储备、局部战争以及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于国际油价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国际油价将是稳步增长的趋势,直至可替代能源的出现,否则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一、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工业以及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兴起,可以说石油已经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农药、化肥、炸药、医药、染料、油漆、合成洗涤剂这些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石油,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石油就寸步难行。正是由于石油用途广泛导致世界性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二战起到现在国际油价,在稳步提升着,而这种提升跟需求增加密不可分。在未找到能够替代石油的廉价能源之前,人类对石油的需求是逐步增加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趋势可能被打破,而那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后的必然。 二、世界原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 目前世界原油储备状况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但是站在长久角度来看,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原油价格只能继续提升。 石油安全一直是工业化国家的心病。二战时日本就是被美国的能源禁运逼得铤而走险发动珍珠港袭击;纳粹德国的许多军事行动也是为油所迫,如为夺取高加索油田而转移进攻方向,最终导致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战争后期德国不得不靠工业酒精和“液化煤”维持。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发动“石油战争”,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组建国

际能源署,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国际能源署规定,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应相当于该国90天原油或成品油净进口量。 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另外,每天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美国石油公司油轮相当于储备8000万桶原油,等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美国巨量的石油储备,成为实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另外,虽然石油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内不会出现短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石油市场会平稳发展,更不意味着国际石油价格能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国都在储备,目前原油供给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原油价格却在增长,所以说各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从一定角度上刺激了国际油价的增长,如果将战略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国际油价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下降,因此国际油价与原油储备密不可分。 三、战争局部冲突对原油的影响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 去年的利比亚战争也对原油价格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虽然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只占全球的2%。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就这样小的比例,在短时期内对国际油价依旧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局部战争对国际油价产生着影响,但是这种波动相对而言是短暂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基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后疫情时代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冲击与我国对策【最新版】

后疫情时代下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冲击与我国对策 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是决定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核心要素,但疫情大流行将国际原油需求大幅拉低,导致国际范围内的低油价。在疫情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低油价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历史上,低油价一般在1-3年结束,此轮低油价走出低谷当然也需以国际生产生活的恢复为前提,而在此期间,原油价格的低位波动将是常态。 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震荡表现 北京时间2020年4月21日凌晨,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收报每桶-37.63美元,跌幅高达305.97%。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负数的直接原因是5月份原油期货合约即将期满面临交割,但市场上的买家原油储存已经达到极限,卖方宁愿付出代价让买方接收已经过剩的原油,也不愿意将原油囤积在自己手上,才上演了这一历史罕见的戏剧性一幕。而且首次出现了原油期货交易价格为负的现象,全球人民再次见证了历史。 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震荡的原因 任何一个经济现象背后都有复杂的经济与政治因素,造成这次原油期货价格巨震的原因也有很多。

一是市场需求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巨大,造成石油需求萎缩,原油储存压力过大是造成本次价格骤降的直接原因。在原油产能出现过剩的情况下,储存空间严重短缺,众多买家持续观望,造成外部需求严重不足。据悉,贸易商“漂”在海上的原油已经超过1.6亿桶。 二是原油供给增加。世界各国早已经预期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带来的原油需求和价格骤降的风险,在经历激烈的价格战后,以沙特为首的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之间最终达成了减产协议(各方同意自5月1日起每天联合减产970万桶,大约占全球总供给的10%)。但石油生产商此前不断增加产量以及价格竞争的行为,已经在原油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供给泛滥局面,这种供需失衡为本次石油价格风暴埋下伏笔。于是,尚未等到减产协议执行,原油期货价格已经暴跌。 三、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对中国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层面 低油价对于后疫情时期的经济恢复是有利的,最基本的影响表现于低成本。对于以石油为原材料的制造业,尤其是塑料、橡胶等化工行业的投资,较低的石油价格有助于缓解之前原材料成本压力。对于

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 记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 06期)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