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堂笔记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堂笔记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堂笔记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堂笔记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导论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

(一)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涉及广泛范围、包括众多流派:1、范围广泛。2、流派众多:

(1)唯意志主义: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抑理性为内容。(叔本华、尼采为代表人物)

(2)存在主义:以“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绝对自由的”为主要内容。(海德格尔、萨特)

(3)科学哲学流派:以科学本身作为哲学的反思对象,以“证伪理论”、“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为主要内容。(波普、库恩、拉卡托斯)

(4)精神分析学说:以具体个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以“利比多”、“无意识”和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超我)为主要内容。(弗洛伊德)

(5)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早年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力图用黑格尔改造马克思。

(6)西方人权理论:以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

(7)凯恩斯主义:以强调政府调节经济,超前消费和膨胀性金融政策为内容。

(8)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经济私有化、鼓吹自由市场经济。

(9)未来主义: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背景,探讨全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阶段,预测人类未来为内容。

(10)新功利主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如何追求幸福和快乐。

(11)后现代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强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

(12)文艺心理学说:以心理分析方式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判和研究的思潮。

(四)当代西方思潮的根源它根源于西方社会的经济生活,是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尖锐矛盾的反映。

比如等以反理性为特征的种种社会思潮,是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

1、20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国策是:发展军备,以获得新的殖民地,结果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形态和政治上发生变化。

2、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国策,废弃以武力瓜分殖民地的老做法,代之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以争世界霸权。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资本主义进入战后高速发展时期,科技日新月异。

科技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

另一方面在技术时代的人也成了机械生产线的延长,人被异化,人性被压抑;

加之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种种社会矛盾,引发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社会批判理论。

而凯恩斯主义,新经济自由主义,等政治经济思潮,更直接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现状。

总之,无论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有多少派别,归根到底,它的产生和流传都可以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中找到其根源。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

(一)非理性主义倾向、(二)相对主义倾向(三)人本主义倾向(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

(一)非理性主义倾向(19世纪未20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

1、非理性主义的先驱:

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古代的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反对近代的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主义哲学,将人的意志、情感、冲动、欲望当作世界的本原,可以产生和决定一切。认为人的本质在于意志,贬低理性。

受唯意志主义影响,作为后起之秀的弗洛伊德主义(泛性论)、存在主义(强调个人情绪体验、人的绝对自由)、法兰克福(鼓吹性解放、性自由)。

2、非理性主义倾向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占统治地位

3、非理性主义倾向涉及到其他领域

如文化学、宗教社会学等有此倾向。

(1)这些思潮都不讲外界的客观存在,将人的情感、意志、本能看成是决定性的;

(2)否定理性和科学在认识中的作用;夸大本能、欲望、直觉、情绪在认识中的作用;

(3)倡导人生观、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将他人和社会看成是个人发展的障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成地狱的关系。

(4)否定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宣传意志自由、选择自由,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尼采)

具有反对陈旧落后传统,唤醒人的主体性激励人自强不息的积极作用,但是又使个人主义在一些人头脑中膨胀。

(二)相对主义倾向

20世纪以后,占主导地位的绝对主义开始让位给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的科学传统主要以牛顿为代表,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

1、科学上的相对论认为:没有不变的空间、时间、物质。

2、哲学上的相对论是从反对黑格尔的绝对主义哲学开始的。哲学上的相对主义强调:

A、现象高于本质,反对本质;

B、强调个人的感性活动,乃至于个人具体的生活活动,反对抽象的个性;

C、强调事物的变化性、偶然性、不确定,反对独断主义、教条主义、绝对主义;

D、强调多元性、无序性、反对一元论。

3、相对主义的价值心态

现代西方哲学上的这一特征逐渐渗透到20、21世纪西方心理学、伦理学、文化学和其他领域,形成相对主义的价值心态,在这种心态看来,似乎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生活目标,没有什么普遍的道德标准,一切都是相对的。

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可以干。

相对主义的代表有: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德里达(解构主义)、罗蒂(新实用主义)、利奥塔(后现代主义)

相对主义思潮目前正深层次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各个流派,逐渐地改变着并创造着西方人的一代新观念。

(三)人本主义倾向:

人性异化、关注人。

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愈是发展,人的生存问题就越突出。

1、西方社会机械化生产的非人道化,将人变成了机器;

2、社会政治生活的官僚主义化以及文化精神生活的标准化和同步化,造成了一切生活事务的平均化和人性的异化,同时也带来了人的孤独化和“与世隔绝”——《百年孤独》

存在主义、现象学、人格主义、哲学人类学等人本主义流派认为,思想家们不应只关注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而应更多关心现代人的困境、痛苦、恐惧、迷惘。

精神分析和心理医生在西方人的生活中享有与法律与律师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弗洛伊德被称为人类心灵的哥伦布;将他与马克思、爱因斯坦、哥白尼、哥伦布、达尔文相提并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学者。

弗洛伊德前提被误解:黄色作品,洪水猛兽、野猪。

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学者

(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的发展

1、20世纪下半叶开始,以原子能、微电子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第三次浪潮》托夫勒)席卷西方世界,以此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出现新的特点:

(1)生产力迅速发展

(2)市场急剧扩大

(3)世界呈现开放性、一体化的现象

2、这种变化一方面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又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许多全球化的问题。

3、未来主义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

4、未来主义理论的超前性和预测性体现了当代西方学术思潮的新动向。

5、现时代的发展展示出的不同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特征:

人类不是向预定的未来世界移动、而是积极参与创造未来的世界。

农业化社会,人们总是着眼传统的历史经验;

工业化社会,人们总是注重现实的实践活动和眼前利益得失;

信息化社会,人们更注重从现实中把握未来,从未来规划中发展现实

三、学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意义

(一)这是利用资本主义,吸收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的有效途径。

1、器物层面:资金、资源、设备、技术;

2、精神层面:思想自由性、人格独立、科学批判精神。

未来主义——全球问题的预测,提出“数字化生存”

实用主义——强调行动、效果、进取

实事求是,勇于奋斗,重视开拓进取

唯意志主义——唤醒主体性,强调自强不息

(二)这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1、意志的作用问题

2、个人情绪体验,个人价值

3、人格构成,无意识

4、文明浪潮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料,有益的启示、能开阔视野,加深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全面了解。

(三)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应:

1、辩明其政治方向,明确其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本质;

2、认清理论实质——都是唯心主义、反唯物主义的、反辨证法的。

3、形形色色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通过反映西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经验。

(1)认识现代科技的革命意义——“科教兴国”

(2)凯恩斯主义、经济自由主义

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的,但它对缓和资本主义危机和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理论从客观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关系,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有启发意义。

第一章唯意志主义概述

一、唯意志主义的产生

(一)唯意志主义:源于拉丁文(VOLUNTAS(意志)),这是一个夸大人的情感意志的作用,以至使其成为一切存在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哲学。

(二)唯意志主义于19世纪中后期兴起于德国、在法、英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也有流行。

(三)唯意志主义的产生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

它的形成与当时欧洲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的个人的冲突密切相关。

2、哲学背景

(1)古罗马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洛的“太一”是有意志的实体

(2)中世纪教父奥古斯丁将意志当作其他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

(3)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费希特哲学的较多唯意志主义成分。

二、唯意志主义的特点

(一)主张人的情感意志、下意识的心理本能冲动或生命力是一切存在的基础

(二)在认识论上,主张只有借助于超出主客对立范围的本能冲动直觉才能把握实在。

(三)把人的非理性的情感意志当作人的真正存在,强调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的自由。

(四)在社会历史观和人生观上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将他人和社会看作个人发展的阻力

(五)开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先河

三、唯意志主义的代表人物

一、叔本华的生平及哲学背景

1、生平:奥瑟·叔本华(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出生于波兰但泽,父亲为银行家,母亲是颇有声望的小说家。他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显得有精神病气质。先习医、中间习商,最后改学哲学,是柏拉图的崇拜者。1813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

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

2、哲学背景:

①继承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

②继承康德关于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世界的分立以及意志高于理性的思想

③从佛教中得到悲观厌世的思想

二、作为表象的世界

(一)世界一分为二: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世界

“这世界的一面自始至终是表象,因为另一方面自始至终是意志”。

——叔本华:《作为意和表象的世界》

(二)自在事物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意志

(三)表象世界:是作为经验和科学的对象的世界

1、周围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世界,是意识中的东西

2、表象世界都是相对于表象者,即人而存在的。

例如,人们的确知道有地球、太阳,但他们所知道的其实并不是什么自在的太阳、地球,而永远是看见太阳的眼睛,感触到地球的手。

3、表象世界是现象世界,本身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

①它们是由主体所加工和过滤过的对象;

总是由主体在一定的观点、一定的角度所观察的对象,仅仅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

②是由主体用其先天范畴所构造出的对象

③总是与主体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主体就不能存在

(五)人的四种表象能力产生四类表象

1、直观的经验的表象

即主体按照时间、空间及因果性等先天的感知形式所构成的关于物理世界的对象。(由物理理由支配)

2、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表象:其相应的联系形式为判断,即概念的综合,(由逻辑理由支配)

3、时空的纯直观的表象:是数学的对象。(由数学理由支配)

4、作为意愿的源泉和主体的自我。(由伦理理由支配)

1、从某种意义而言,叔本华抓住了旧哲学的一些重要弱点和错误。

如朴素唯物主义未能科学地说明主客观关系,没有科学地说明客观对象为什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独立存在。而客观唯心主义把认识论的范畴(感觉、概念等)绝对化,以致当作独立的精神实体。

2、但他由此走向另一极端,把认识领域归结为纯粹主观的和现象的世界。

把认识论问题与本体论问题割裂开来,否定对象不以主体为转移而独立存在。

三、作为意志的世界

(一)意志的世界即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的世界

(二)生存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基础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它既是每一特殊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核心也是全部事物的实质和核心,它既表现于盲目的自然力中,也表现于人的自觉的行为中。”——叔本华

1、意志是一种盲目地追求生命的冲动—生命意志

①意志既非一,也非多,是一个整体。一与多只能在空间中表示,而空间是现象,所以不能用现象中的“一”与“多”来表示意志

②意志既非暂时的,也非永恒的;既非变,也非不变,意志是一个整体。

2、意志不受理性的制约

①人的理性、思想是意志的表现,是为意志服务的,是意志的工具。

②人的本质即意志

3、生命意志通过理念表现为世界万物,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4、世界就是我的意志。

宇宙意志与人的意志是相通的。

四、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人生本质就是痛苦

关于人的问题,是叔本华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即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自由和人生的意义等伦理社会问题

(一)个体的生存是一种慢性的死亡、延期的死亡

人生不过是意志的幻影、是空虚的,没有价值。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恶梦、它充满着痛苦,痛苦之一就是死亡的威胁,但仍在作徒劳的挣扎。

(二)意志即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是痛苦。

1、欲望、冲动是无穷无尽的,而它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有限的。

2、当一种欲望得到了满足的时候,新的欲望就会随之而起。

3、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而欲望之不能满足就是痛苦。

4、即使欲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也不能摆脱痛苦。

因为一个人如果一切都满足了,那就会感到孤寂、空虚、厌倦,而这也同样是痛苦。

5、痛苦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

6、痛苦与无聊是人生的两个最后成份。

(三)痛苦的解脱

1、暂时解脱:从事艺术、哲学问题研究

忘却现实生活,进入无我之境。

加强道德修养,养成慈爱之心,同情别人的痛苦。

2、根本解脱:意志转向

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否定生存意志,一死就了,一了百了。

①禁欲、修行,对名利、地位、金钱、美女不动心,直至涅磐境界。

②杜绝生命之源。彻底地自愿地不近女色,毁灭人类

1、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它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问题。

2、叔本华从宗教神学那里接受了“人生苦难”这类信条,将它改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人类生存状态的问题。

3、因此,其在理论上的归宿,通常是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

一、尼采生平及其思想的基本倾向

(一)尼采生平(1844—1900)

1、家庭环境、学习生活

2、十年教授生活(1869—1879)

3、十年疾病困扰,十年成就辉煌(1879—1889)

4、1889年精神错乱

5、1900年在孤独中辞世

(二)尼采的思想历程(骆驼——狮子——婴儿)

1、崇敬、学习先贤—温顺的骆驼

尼采的精神犹如骆驼,将先贤驮在自己背上。他最崇敬的是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哲学家叔本华、音乐家瓦格纳。

2、怀疑、批判和清算过去—反叛的狮子

他摔下背上的圣物,打破心中的偶像,对过去所接受的东西进行批判,力图争得自已精神上的自主和自由。

3、成就自己的理论—新生婴儿

(三)尼采思想特点及影响

1、尼采思想的特点

①挑战悲剧、热爱生命

②锋芒毕露、直率激烈;

③诗化的哲学

①尼采思想对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对我国思想界的影响

A、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鲁迅、陈独秀都曾受其影响。

B、20世纪80年代尼采热再度在我国兴起

C、20世纪90年代末尼采仍引起人们关注。

弘扬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四)尼采的【主要作品】

二、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一)尼采哲学活动的出发点: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1、要成为一个创造价值、判定善恶的人,首先要推翻以往一切价值。

2、尼采自称“炸药”,是“真正的破坏者。”

(二)彻底清算自苏格拉底肇始的理性主义传统

1、苏格拉底开辟了理性主义传统。抛弃了早期希腊文化重视本能和直觉的传统。

2、理性主义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的生命和本能。

3、人一旦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就缺乏激情和创造。

(三)酒神精神--发现和表达人的生命本能的哲学(狄奥尼索斯哲学)

1、酒神即狄奥尼索斯,它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2、它意味着人的一切最原始的冲动都获得解放,不受任何理性的约束。

3、酒神世界是狂醉的世界,是非理性的世界。

(四)价值重估的标准、范围、中心

1、标准:酒神精神、权力意志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2、范围:理性主义、基督教文化、传统道德

3、中心:道德批判

(五)价值重估的条件:上帝死了。

1、上帝是怎么死的:是我们大家杀了他。

2、扼杀上帝的原因:一是科学的进步打破了旧的托勒密的天文学信念;

二是由于人们的麻木不仁,冷酷无情。

3、上帝之死的后果

三、尼采哲学的主角—酒神精神、热爱生命

(一)酒神精神:狄奥尼索斯主义,悲剧的快感。

酒神:希腊神话人物,名狄奥尼索斯,代表音乐舞蹈。哲学意义上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日神:希腊神话人物,名阿波罗,代表造型艺术。哲学意义上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

1、悲剧的起源

①悲剧起源于自然的日神与酒神的二元冲动:

日神冲动,即创造个体生命的冲动;酒神冲动即毁灭个体生命的冲动。

②大自然的二元冲动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梦和沉醉。

③悲剧本质上是酒神冲动。正是通过个体生命的毁灭而给人以一种与宇宙大我融为一体的神秘陶醉,这是悲剧快乐的实质。

2、悲剧的快感

①不管生命现象如何变化,生命仍是坚不可摧的和充满欢乐的;

②生命意志是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它是强盛的,因为强盛而不在乎个体生命的毁灭,它还能重新创造生命。

(二)酒神精神的要旨:肯定人生,热爱生命

1、生命充满痛苦,但人的力量却证实生命

2、痛苦激励生命,使人奋发向上,渴望成熟。

悲剧是生命的兴奋剂和强壮剂。

3、生命的快乐是短暂的,但这瞬间的快乐和幸福,生命就陶醉了。

(三)酒神精神

1、爱命运

①世界意志过分多产,斗争、痛苦、现象的毁灭是不可避免的;

②肯定生命,必须肯定生命所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

③要站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本体的立场上来看待个体生命。

2、生命在危险之中生命的本质不是舒适和安逸,要扩大、冒险,在冒险中寻求快乐。

(四)酒神精神评析

1、尼采对生命的描述,比叔本华接近现实生命的辩证法,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

2、他强调证实生命、热爱生命,充分享受生命的欢乐,给人以鼓舞,但这又是只是上等人的特权。

3、鼓励人勇敢地接受、承担命运,热爱生命,但这一思想的前提又是:生命忧幻无常,仍是沉郁的,缺少意义,具有悲观主义色彩。

20世纪80年代我国青年学生中又出现了“尼采热”,尼采哲学既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性,又使个人主义在一些人头脑中膨胀。对尼采哲学,我们既要剔除其反民主的个人主义糟粕,又要吸收其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一)尼采宣称自已是“第一个非道德论者”。要抛弃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遵奉的道德。

(二)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一书中宣称发现了两种主要道德类型:

1、主人道德:是贵族老爷阶级的少数奋发有为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

①这是一种与以基督教和理性派传统为思想、基础的奴隶道德正好相反的原则;

②是以人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为出发点的道德原则,以自已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制定道德观念。

③把一切高尚的、威严刚毅的和值得骄傲的东西当作善(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能动性)。

④把一切卑劣的、柔弱平庸的、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精神的东西,一切乞求同情、怜悯之类的东西当作恶。

2、奴隶道德:普通、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

①奴隶道德是基督教的道德,产生颓废的文化、异化的个人。

②它抑制人的生命和本能、违反人的自然本性、消灭人的自我创造和积极进取精神,是一种破坏性的道德。

③它将获得功利当作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和宽恕赞为美德。

④将强者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当作恶人,害怕、嫉妒、仇视强者。

(三)在一切文明社会中这两种道德是相互交织的

1、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交织这两种道德因素。

2、要提倡主人道德、反对奴隶道德。

缺陷:1、尼采用主人道德反对奴隶道德主要是一种隐喻,意在反对消沉颓废、提倡奋发有为;

2、不能完全归纳为站在少数贵族特权阶级方面来反对普通民众,但他的贵族主义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五、权力意志论

(一)权力意志的含义

权力:指一种具有支配作用的强大力量。

权力意志:渴求具有支配作用的强大力量的欲望、感觉。

1、权力意志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自在的生命力的意志。它可以包含,但并不归结为追求政治权力的意志。

2、权力意志是整个宇宙的本质和始基

①人的生命取决于权力意志

②生物的本质也是权力意志

③一切自然事物和过程都是权力意志。

(三)权力意志倡导奋发有为的人生

1、生命是必须不断自我超越的东西不满足于自身,而要不断向上,从高于自身的东西那里去寻求自身的意义和目的。

2、意志就是支配

3、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现实世界,而不在彼岸世界。

(三)权力意志论与永恒轮回说

1、世界的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

2、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是永恒轮回的根据

①权力意志在全体上是永恒同一的、永恒的,在量的方面是确定的,它在空间活动的范围是有限的;

②但它在质的方面却是流动变化的,它不会永远停留于某种状态之中

③它永远生生不已、自强不息,永远自已破坏自已,自已创造自已。

六超人哲学

(一)超人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1、“上帝死了”意味着基督教和理性主义的终结

①由苏格拉底和基督教肇始的西方明意味着人类的堕落和退化

②传统文明和价值体系濒于崩溃,虚无主义抬头

③物质技术虽有重大起进步,人们的精神却日益贫乏

④人已处于失去依靠和理想,从而失去价值和意义的状态。

2、上帝已死,我们现在希望超人诞生

①超人是挽救人类免于堕落和退化的力量

②超人是大地的意义

(二)超人是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类型的一个隐喻、象征

1、超人:是金发野兽,既可隐喻狮子,作为自由刚强的象征,也可隐喻雅利安民族,作为种族主义的象征。它是权力意志、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人格化。

①超人是权力意志充分发扬的人;

②超人是冲破一切传统束缚,而重新为价值立法的人;

③超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

④超人是智力超群、意志坚强、绝对自主、激情高昂的人;

2、末人

①末人是个性被泯灭的人,他们遵从传统,千人一面;

②末人是缺乏创造性、自主性的人,一切模仿别人,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③末人是庸庸碌碌、浑浑噩噩生活的人,苟且偷生,无所作为。

(三)超人的本质

1、它是现实的人通过自我超越而达到的一个目标;

2、现实的人只能为超人的产生做准备;

3、超人是一种理想,指人的精神的自我超越性;

第二章存在主义

第一节存在主义概况

一、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的存在出发来揭示存在物的存在结构的哲学流派,“人的存在”是其出发点和研究中心。

在第一战不久形成于德国,二战期间盛行于法国,以后流传到其他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法国哲学家萨特。

主张从人的存在出发来揭示世界的存在;

将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当作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具有强烈的悲观色彩;

孤寂、烦恼、畏惧、绝望、迷惘、困惑、沉沦、恶心、死亡(心理体验)

强调人的存在的超越性;

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对立起来。

二、存在主义产生的根源

(一)它是西方哲学中非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

圣·奥古斯丁:信仰高于理性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主观主义原则)

康德、谢林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因素

尼采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影响

(二)它与西方社会、文化危机思潮遥相呼应

1、反映当代西方社会的冲突、变革、矛盾、病症;

2、反映当代人的痛苦、呼声、向往;

(三)存在主义与战争结下不解之缘

1、在一战血与火交汇的炮声中,人们的幻想破灭。

战前: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光辉普照,人们对理性原则、价值观念、未来充满信心。

2、战前的乐观主义为悲观主义所替代。

3、二战后,社会与文化的双重危机感席卷西方社会。

(四)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现象是存在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

1、人的异化状况:

单一劳动的重复使人成为机器的延长线,人可以象机器零件一样任意配换。

自我的存在消融在“总体大众秩序”之中

2、人的异化源于技术增长和科学主义渗透;

三、存在主义的流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式形成于德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中心由德国移到法国。

萨特、马塞尔、加缪、梅洛—庞蒂是主要代表,主要利用文艺等较为生动的形式阐发哲学观点,促进了存在主义的传播。

如加缪曾在《西西弗斯神话》、《局外人》、《鼠疫》等作品中表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3、存在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逐渐风行;

影响很广。60年代美国出现“荒谬剧”,“垮掉了的一代”嬉皮士等都深受存在主义影响。

4、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走向衰落。

第二节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一、海德格尔的生平和著作

(一)生平:

(二)著作:30年代中期以前:《存在与时间》(1927)《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论根据的本质》(1919)30年代后期直至去世前:《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3)《什么是思想》(1954)《通向语言之路》(1959)《诗、语言、思想》(1971)

二、基本本体论的建立

(一)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1、传统本体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黑格尔)在没有了解存在者怎样存在以前就肯定了它们的存在

2、传统本体论以对存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开启了“存在的遗忘的时代”。

(二)什么是存在和存在者

1、存在:指存在物的显现、在场,不是指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

①它不是什么“实体性”的东西,不是指存在者的是什么?而是指存在者的怎么样?为什么?

②它不仅指现成的怎样,而且更指可能的存在方式,动态的存在方式。

2、存在者:指现成已有的存在物,包括一切已显示其存在的现实以及仅仅是观念中的事物、现象。

(三)建立存在本体论的方法——现象学方法

1、现象:指人的先验意识现象,现象与本质是同一的,都是意义的结构。

2、为了达到现象只能采用直接显示的,直观的方法。

①直接显示、澄明存在的意义的结构

②把人直接体验到的自己的存在的种种状态展现、揭示出来。

③真理不是关于对象(客体)的真理,而是人自己的存在的真理。

3、为了获得存在的真理,就必须借助于人的内心体验来揭示、展现、澄明人的存在本身。

(四)人的存在即此在的意义

1、此在(亲在,纯在):指人的存在。它是存在意义的发问者和追究者

2、“此在”与众不同的三种优先地位

①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

“此在”的规定性就是它的存在本身,而不是其他东西。

它不是现成已有的东西,没有实体性的意义,而是一种可能性。

它是破解存在的意义的合适的存在者。

②本体论的优先地位

此在(或人的存在)能追问自己的存在。这种追问本身就是此在作为存在者的意义。

③此在不仅包括了对其本身的存在的领会,也包括了对一切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的领会。

此在打开了通向一切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的门户。

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成为存在的问题的提出者和追问者,只有人才能揭示存在者的存在意义。

三、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在世

(一)在世的基本含义

1、此在(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它总是处于一世界中,它与其世界同时出现,同时在此。

2、此在(人)与其世界浑然一体不分轩轾。

①离开主体的世界是不能确证的,是无法领悟和揭示的;

②离开世界的主体(自我、我思)同样不能确证。

③如果没有此在存在,也就没有世界在此。

(二)在世的基本结构——烦

1、烦:焦虑、烦恼、关切、担心,操心等意

2、人生在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世界)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就是烦。

3、烦分为烦心(烦忙)和烦神(麻烦)

①烦心(烦忙):指人与他物发生关系,打交道的存在状态。

②烦神(麻烦):指人与他人打交道的存在状态。

人在与他物、他人即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使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由此既揭示了人本身的存在,也揭示了世界的存在意义。

评析

1、在世学说肯定了外物与他人的存在,有别于传统的唯心主义。

2、他的思想包含肯定实践的作用和强调主体的能动性的积极因素。

(三)此在的时间性结构

此在(人)的存在是一种存在起来的动态过程,人的存在过程就是烦。

烦也是一种过程,包含三个环节:

1、先行于自身的存在——这是此在(人)的根本特性

这一环节代表将来时态,它规定着过去和现在。

而先行于自身,指人的自我超越,自我创造。

人在思想上总是走在自身当下的前面,进入他所期待的将来,因此,人在存在过程中,已经先行于自身了。

①人的生存与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相异

②人生存最大特点是他总要和自己的可能性打交道。

③人不断领会着属于他的可能,以筹划、实现自己。

2、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

这一环节代表过去时态

①人和周围世界是与生俱来、共同在此,不可分割的。

②人必须在既定的世界之内承担自己的可能

3、依附于世界内的存在者的存在。

①人沉沦于他所烦忙的世界

②人在日常的烦忙中失去自我,任由摆布。

四、人的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

(一)此在的筹划和选择——人的本真的存在

人的本真的存在:指人之作为可能性存在,人的筹划、设计、选择蕴含着人可以成为不同形态的存在,即可以获得其本身。

1、此在(人)总是走在自己前面,进入其所期待的未来;

2、此在(人)总是其所不是而将要是的存在;

3、此在(人)不会固定于某一点上,而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筹划、设计、选择自己。

评析

海德格尔这种关于人是其可能性的观点是存在主义关于自由选择学说的重要形态。

他从不同角度谈论人的自由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已看作是对可能性的选择,这意味着自由是人的先天规定性。人生来是自由的,人注定了必须自由选择!

(二)人的沉沦和异化——此在(人)的非本真的存在

此在的非本真的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此在当作与其他存在者类似的存在者,以致此在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再是独立自主地存在,而受到其他存在者(自然环境)和他人(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所吞没。

1、人的沉沦——此在“常人”化,“中性”化,“平均”化

①“常人”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支配引起人的平均化。

扼杀一切冒尖、领先的可能性,人们处于平庸、刻板、消极无为的境地;人们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又取消了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闲谈、好奇、两可等风尚支配。

2、沉沦的特征之一是异化

异化:指此在(人)在沉沦中离开了自已的本真的存在或者自已的本真的存在被掩盖起来的状态。

(三)此在的基本情绪一畏

畏与怕之区别:怕:指向某种具体的存在者,这些存在者对人产生危害和威胁,因而使人害怕。

如:害怕不能得到或失掉某物;害怕他人伤害、背叛自已或对自已造成不利影响。

畏:是人先天固有的基本情绪,人之所畏者是完全不确定的存在者。

1、畏启示着虚无

①虚无不是没有,而是可能性的在世

②虚无为人的存在的各种具体形式提供了开展的境界。

2、畏的情绪展现了此在(个人的存在)的可能性、人的自由、选择和本真。

3、畏使人处于“不在家状态”

①处于畏中的人摆脱制约获得自由,但又茫然失据

②畏使人感到无可名状的恐惧

4、畏是沉沦和异化的根源

①人在无家可归之中企图逃避畏的状态

②人心甘情愿地使自己受“常人”支配,以便从中获得安宁、寻得“家园”

5、人逃避畏,畏追逼着人,人生避免不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命运。

(四)向死而生

死亡—不是从生理、心理、经验上来揭示人的死的结构,而是揭示死的本体论的意义,即分析死对领会人的生的意义,分析人对待死的态度。

1、死是人生的终结

2、死是最本已的可能性

①任何个人的死总是他自已的死②死是绝对不能代替的

3、死是人的一种无关涉的可能性

①死是个人自已的事②死与他人、世界都无关联

4、死是人的不可超越的可能性

①人生伊始就与死面面相觑②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死是无法挽救的

死虽是庸常人生的残酷却是万物必然而永恒的归属。

5、死是人的不确定的可能性

①死必将到来,但何时何地死却不确定②人随时随地面临着死的威胁。

6、“本真地向死而生”能使人领会到生的意义

①把个人嵌入死的境界,并由此超越一切制约

当人们面临着行将到来的死,他们不能不把原来为之而烦的一切都当作过眼烟云,空中楼阁,剩下的只是他自已的独特的个性的生命。

活着才是最真实的。

②死是人生的开放和地平线。死是无法超越的,但在死之前,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对死的必然性的领悟使人从沉沦和异化中醒悟,既不执着于过去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又不懦弱地逃避死亡,而是自由地、毫无牵挂地去开展出自已的最本真的可能的存在,积极地自我谋划,自我设计,实现自已最独特的存在。有生之年按照自已的意志获得最好的自我实现。(五)良心的呼唤

1、良心的含义

①良心是个人的一种内在的呼声②良心意味着负责,但仅对个人自已负责

③良心既不是上帝的呼声,更不是社会的呼声。④良心不遵守异于人本身的任何规范和原则,

2、良心的呼唤是人的本真的存在的体现

①呼唤者是处于烦、畏状态中的人(此在)

②良心的呼唤所指向的是处于常人之中的个人(此在)

③被呼唤出来的是存在于世界中又独立的个人

评析:明显的非道德主义倾向,排斥共同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的只听从自已内心的呼声,表现出主观主义倾向。

海德格尔哲学总评

一、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追问表达了一种新的哲学观,新的追求,新的视野。

二、他开启了由萨特继承发挥的“存在—自由—人”的存在主义的思路,这种探索也反映出由西方理性和社会病化产生的悲凉心境。

三、他晚年思想关注的中心是语言问题,占主导地位的是对技术进一步作浪漫主义批判的主题以及对自然界的怀念。

第三节萨特的存在主义

一、萨特的生平和著作

(一)生平:

1、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最大代表。

2、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一直以资本主义世界里一个“骂娘的人”的姿态出现。

3、他大讲人道主义以至要融合马克思主义,甚至加入过法国共产党。

(二)著作

二、现象学本体论

(一)现象学一元论

1、现象的一元论:指自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来超越主客、心物、思有等对立的理论

2、现象是存在、本质的直接显现

3、现象既是内又是外

4、现象并不隐藏本质,而是启示本质,它就是本质。

5、现象的存在并非一切存在。

现象的存在是存在的直接显现系列,这种显现出来的系列只能是有限的;

存在本身可以采取的显现系列原则上是无限的。

(二)反思前的我思

1、反思前的意识区别于反思的意识

①反思的意识:是把意识本身当作对象的意识。意识活动不是指向对象,而是指向关于对象的意识。它是第二位的。

②反思前的意识:它直接指向对象,是原始的,第一位的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意识本身并未成为对象。(面向事实本身)

2、现象学本体论从反思前的意识出发

①从指向对象的纯粹意识出发

②在进行哲学思维之前必须使意识净化

③面向事实本身:由纯粹意识揭示直接呈现于意识的事实。

3、先验自我不是意识的来源(批判胡塞尔的观点)

①意识是清澈的、透明的,本身没有内容,是无我的,是一种虚无。

②自我及其他对象是在意识的流变过程中,在纯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过程中发现的。

4、萨特认为,意识是它自已的存在方式的原因。用意识解释意识。

(三)自在和自为

1、自在及其特性

自在:是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它能为主观意识所呈现,但不能为主观意识所创造。①自在的存在是纯粹地、绝对地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是否显现为转移。(存在存在—萨特

②自在完全在其自身之中,不包含任何关系。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没有必然性或可能性。

(“‘存在’是自在的”——萨特)

③它没有任何变化和发展,脱离了时间性。(“‘存在’是其所是的”——萨特)

2、自为及其特性

自为:它不是存在,而是非存在,是对存在的否定、虚无;

它不是自在的,它必然超越自身;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

①自为是显现自在的意识,是自在的纯粹虚无化

②自为是一种超越性、否定性、创造性

③自为是一种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存在

3、自在与自为是联系和统一的

①自在对自为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自为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自在相联系才有存在的意义。

②自在如没有自为,便是没有意义的东西。自为赋予自在以意义。

③自在和自为是相互依赖的,其中自为起决定作用。

评析

1、萨特通过对自在和自为的关系的论述,表达了他对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的看法。

2、他的观点,固然不同于公开的唯心主义,但与唯物主义仍有原则区别。

三、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存在主义指一种把人的主观性当作人的一切认识和行动以致全部人类生活的出发点的学说。

2、人道主义指一种把人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当作人的思想、行动乃至人类生活的一切出发点的学说。

3、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是同义的。前者是探索存在的本性的本体论学说,着重于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来论述自在和自为的关系,特别是自为的主导作用;后者则着重于从人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出发论述人的价值和意义。

4、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均以自由为核心。

(二)人的存在和自由:

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指以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和自为同义。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就是自由。

1、自由是人所不能逃脱的,是被判决给人的。

①上帝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想要在理念的天国中寻求价值的可能性也随之消失,你没有行动的诫律和依据,个人是孤寂的;

②没有普遍的人性,因而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伦理学指示你该如何做,因此,你必须自已选择,自已决定;

③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够束缚你,你的意志是绝对自主的,你可以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2、存在先于本质

①人一开始只是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

②人的各种规定性,则是出于纯粹主观性、虚无的创造。

③人的一切特性不是与生俱有的或上帝给予的,而是自由的人按照自已的意愿造成的。

3、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使人与物严格区分开来

①物总是消极被动的,没有自由,不能自已造就自已。

②物作为自在的存在没有意义、价值和本质

③物的本质是当其作为人的对象时由人赋予的

4、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它(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鼓励人们不断积极向上的行动哲学。

评析

1、萨特的自由观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人与物的区别,批判了有神论和普遍人性论。

2、但他也把人的能动作用夸大了,使之离开了客观物质基础,把人的自由绝对化了,使之离开了对客观必然性的依赖。

(三)自由选择与道德责任

1、人的意志的选择自由区别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自由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随心所欲。人在政治、经济等现实的物质的领域中的自由受到各种具体的条件的限制。

②意志自由是人们在思想上选择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2、人的自由选择与人的道德责任紧密相联。

①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就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命运承担责任;

②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人的一切成败得失都是个人自己的行动造成的。

③人还应对他人和世界负责,因为:个人的选择要牵涉到他人以至全人类

个人不仅应关心自己的命运,也应关心他人和人类的命运。

3、责任与个人的烦恼、孤寂、绝望情绪相联

①烦恼意味着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责任感

人是自由的,无法逃避选择和责任;而逃避则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不诚实。

②孤寂意味着一切道德价值均出于个人创造,也应由个人负责。(没有上帝或外力可凭借)

③人们之感到绝望,是因为个人只能信赖自己,无法信赖他人和社会。

④烦恼、孤寂、绝望是对自由的领悟的根本方式。

评析:

1、萨特的自由选择论强调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比宗教的抽象道德说教和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前进了一大步。

2、但他夸大了个人自由意志的作用,仅仅将它当作道德责任的基础,否定了产生道德责任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否定了决定自由意志的更深刻的原因。

(四)个人与他人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

①每个人都力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随自己意向转移的对象(奴隶)。

②在自己的目光中,他人是自己的奴隶,在他人的目光中,自己就变成奴隶了。

实际上世人皆生活在他人目光之下,人皆有其为他存在的一面,即便是自我亦是为他的自我。

2、个人自由总是与他人自由处于对立地位

①个人之间的关系注定了是一种对立和冲突

②无论个人对他人抱什么态度,都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3、“他人就是地狱”。

4、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相互依赖

5、个人自由要服从历史情境

存在主义人生哲学总评:

1、存在主义颂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个体生存的意义。

2、强调个体生存尊严和自由。

3、努力为人的生存确立行动的激情和希望,这是存在主义者令人惊叹的信念之一。

4、存在主义夸大了个体自由、人际冲突。

四、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上升阶级即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的方式;

②只要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马克思主义就是不可超越的;

③如果谁想在当代反对和超越马克思主义,那只能回复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陈腐思想上去

2、企图用存在主义来“补充”、“制作”马克思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应当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即以个人的实践为基础的“人学”

②马克思本人后来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却把人丢了。

③在马克思主义中出现了“人学的空场”,

④马克思主义者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患了“贫血症”,使之变得“僵固”了“停滞”了,失去生命力了。

3、必须把存在主义合并到马克思主义中去,使马克思主义能重新“发现人”“探究人”。

评析:萨特所高度评价的马克思主义,是用存在主义“医治”、“补充”的马克思主义,也即存在主义化了马克思主义。他“医治”、“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全割裂开来,一方面全盘否定和排斥辩证唯物主义代之以存在主义的所谓人学辩证法;另一方面曲解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解释为存在主义的所谓历史人学。

第二章科学哲学

第一节科学哲学的历史演进

一、什么是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是以科学本身作为反思和追问对象的哲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是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相对立的唯科学

主义哲学思潮。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

二、科学哲学的理论派别

(一)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

其代表人物是波普,他倡导科学批判精神,认为归纳无用,提倡经验证伪。主张从动态的视角去研究科学的发展。

波普理论组成:科学哲学、社会政治哲学、本体论。提出了证伪原则,由此形成了他的科学发展图式的理论。

(二)库恩的历史主义学派

(三)新历史主义学派

新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夏皮尔的信息域理论

普特南的趋同实在论本格的精确哲学

第二节科学理论的发展

一、波普:批判理性主义大师

波普生平波普的主要著作《研究的逻辑》(1933)《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44—1945)《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科学发现的逻辑》(1956)《猜想与反驳》(1963)《客观知识》(1972)等。

(一)证伪主义

1、波普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和归纳法

证实原则:科学知识必须依据经验,任何一个科学命题只有当它能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时才有意义,否则无意义。

(1)若贯彻证实原则,不仅取消了形而上学(指研究抽象原理的学问),也会将自然科学知识一并抹杀。自然规律的陈述采取的是一种全称命题的形式;科学全称命题所断言的事例是无限的;但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经验观察是有限的。

(2)逻辑上归纳推理是不合理的全称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的堆积中推出。通过归纳作出的结论总是可错的。作为归纳推理基础的归纳原理无法得到证明;要想使之得到证明,必定导致循环论,或先验论。

2、主张用演绎方法代替归纳法演绎方法: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

3、可证伪性:科学的分界标准

(1)可证伪性:就是证伪在逻辑上的可能性

如,说一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其意思就是,对于从这个理论推导出的陈述,在逻辑上总可以有某种事件可能与它发生冲突。

反之,一个理论与任何可能发生的或可想象的事件都不会相抵触,这样的理论就不具有可证伪性,因而也就不属于科学的范围。

(2)可证伪性可以解决科学的分界问题

波普认为,凡属于科学的理论,原则上都可以反驳,否证,证伪;

反之,凡不具有可证伪性的陈述或体系都在科学的界限之外。

(3)可证伪度越高,科学愈是进步,理论内容愈普遍、愈精确,其可证伪度便愈高;

一个理论的逼真性是其真理性内容的不断增加而虚假性内容不断减少。

(二)“三个世界”理论

1、波普认为存在着三个世界“世界1”即物理世界,包括物理的对象和状态。“世界2”即精神世界,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世界3”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世界,或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

“世界3”的构成包括客观的知识和客观的艺术品。

其构成要素很广泛,有科学问题、科学理论、理论的逻辑关系、自在的论据、自在的问题境况、批判性讨论、故事、解释性神话、工具等等。

2、“世界3”具有客观性、自主性、实在性。世界3是人造的,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

世界3是超人类的,它超越了自己的创造者。世界3是实在的。它物质化或具体化在世界1中

它们具有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三个世界之间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作用:世界1”和“世界2”是相互作用的。如衣食能给人以温饱和充沛的精力。(“世界1”作用于“世界2”)人的坚强意志能克服种种外部世界的困难。(“世界2”作用于“世界1”)

“世界2”与“世界3”也是相互作用的。“世界1”与“世界3”通过“世界2”间接相互作用:脑(世界1)通过人的意识(世界2)和语言(世界3)之间相互作用

“世界1”与“世界3”的间接相互作用促进了脑的进化和语言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模式

1、科学知识的增长经历了四个程序:

(1)科学开始于问题

(2)科学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和假设

(3)各种猜测和理论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和批判。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

(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否证,又出现新问题。

2、科学发展的四个程序的图式化:

P1—TT—EE—P2……“P1”表示问题,“TT”表示各种互相竞争的理论,“EE”表示批判和选择的过程,“P2”表示新的问题。

3、科学发展的图式中贯穿三种科学精神

(1)从错误中学习和敢于犯错误的精神

(2)敢于批判的精神。科学是在竞争和选择的过程中发展的,只有批判,才能前进。

要敢于批判别人,批判权威,更要敢于批判自己

(3)敢于“否定”或“革命”的精神。否定旧理论是产生和发展新理论的前提

二、库恩——历史主义学派的奠基者

库恩生平。

主要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1977)《黑体理论和量子的不连续性,1894—1912》(1978)《再论范式》(1979)

(一)科学范式理论

1、何谓“范式”?

就是在一定历史阶段,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本学科内所形成的共同信念,这一共同信念成为科学家们解决问题所共同遵循的思想模型、思维方式、思考向度,它是一个稳定而精确的科学体系。

2、“范式”的特点

(1)从其所属来说,”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们共同具有的东西。

它仅仅是属于科学家集团的,属于那些受过同样的教育,具有同样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并从事同样的科学工作的人。

(2)从其作用来说,“范式”规定着科学家集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

托勒密的地心说就是古代天文学家集团的范式。

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家集团的范式。

(3)从其心理来说,“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具有的某种信念。

是发源于某种主观的、先验的东西,而不是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客观的知识体系。

(二)科学发展图式

1、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量变和质变交替上升发展的过程。

2、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前科学→常态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

三、拉卡托斯——历史主义学派的集大成者

生平:伊姆拉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一1974)。匈牙利人,当代西方著名的数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原本是一个波普主义者,但后来又吸收了库恩理论的一些合理成分,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哲学观。

著作:《证明与反驳》(1963一1964)《否证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1970)

(一)科学研究纲领

科学研究纲领由四部分组成:

1、科学理论的核心部分——“硬核”;“硬核”就是构成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论部分或理论核心,它是坚硬的、不容否定的。

2、各种辅助性假设构成的“保护带”;“保护带”就是保护“硬核”免遭反驳的许多辅助性假设,它的功能就是保护“梗核”的安全。它富有弹性,能削弱甚或化解对“硬核”的反驳。

3、是保护“硬核”免受攻击的“反面启示法”;

4、是修补和发展理论的“正面启示法”。

“正面启示法”是构成科学研究纲领不可或缺的一个特征。

它是一种积极的鼓励性规定,是通过发展科学研究纲领来扩大它的适应性,提倡科学家们通过弥补、完善辅助性假设的方法来发展科学研究纲领。

(二)科学发展动态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从进化到退化→新的科学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科学研究纲领→新的科学研究纲领从进化到退化→…

第三节科学哲学评析

一、“批判理性主义”评析

(一)波普看到了经验证实原则的偏差性所在,创造性地提出证伪原则。

(二)波普阐发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对促进科学发展具有相当的意义。

(三)波普认为科学理论是突发的灵感,是发现。

二、历史主义评析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是科学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使“范式”的内容更丰富、具体。

(三)库恩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大大超过了“批判理性主义”对科学发展的静态划界。

(四)拉卡托斯把科学哲学的发展机制理论化为一个量变、质变的过程,趋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勾勒出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摆脱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羁绊。

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的界定

文化形态史观也称历史形态学,把文化(或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最基本单位,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具有生、长、盛、衰等发展阶段的有机体,世界的历史就是人类各种文化(或文明)的传记,并试图比较各个文化(或文明)的兴衰过程,展现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以分析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一节文化形态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历史哲学的惊人复兴

(一)古希腊时期历史哲学的三个特点

1、它是人文主义的。

2、历史的目的是永垂后世。

3、历史如同艺术。

(二)中世纪历史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三)文艺复兴恢复了历史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为其注入理性和进步思想。

(四)20世纪历史哲学惊人地复兴

二、震撼性的公众事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从未面临过的一场大危机、大灾难。

战场范围:遍及欧、亚、非三大洲,卷入战争的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15亿以上。

(二)战争结束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与和平,毁灭了从启蒙运动以来资产阶级对理性和科学的乐观和自信。科学和理性的两面性:曾带来人的思想解放、政治发展、经济繁荣。但也引起和加剧了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

三、自然科学的惊人变动

(一)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进化学说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提出,结束了传统生物学的“物种被创论”,把“进化”、“发展”以及“生物有机体”的概念带入了历史学的研究中。

(二)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重演说”

海克尔把生物界的发展规律扩大到社会生活现象中,促使人们用进化的观点来研究人类文化。后来的西方人认为,海克尔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三)丹尼列夫斯基的文明理论

1、每一种文明皆有生、长、盛、衰的时期。

2、文明发展具有五个相应的律则

第一律,每一个部落的语言构成一种原始的历史文化类型;

第二律,每一个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该民族政治上的独立自主;

第三律,每一种文明有它自身运动的基本原理,它或多或少地在接受其他文明的影响下创造自身的文明;

第四律,一种文明丰盛的标志是该种族成员缔造出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联盟或城邦式的政治体系;

第五律,各历史文化类型的发展过程与多年生植物的生命过程颇为类似,其生命期限虽不确定,但是,它开花结果的时期相当短暂,而且一次就竭尽所有。

第二节文化形态史观的理论内容

一、斯宾格勒的文化归宿论

著作《西方的没落》

(一)文化是历史的基本现象。

(二)文化是各不相同的。

九大文化希腊古典文化、西方近代文化、阿拉伯文化、埃及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墨西哥“美扬“(Mayan)文化、尚未完成的俄罗斯文化。

(三)文化是宿命的。

自然科学可推导出普遍的一般性的真理或结论,实验的设计可重制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情况。

历史文化却是一去不复返的单一发生事件,我们无法将历史现象重新制作出来。历史所面临的是一个“偶然事件”与“必然命运”彼此串连的活泼的生命世界。

(四)文明乃文化的归宿。

每一个文化的发展都要经历春夏秋冬生长病死的阶段。

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前文化时期、文化早期、文化晚期、文明时期。

1、前文化时期。前文化时期无文化、无历史,只有原始的民族。前文化时期的精神特征是“乡野的和直觉的、初醒的、满怀梦想的心灵的伟大创造。超个人的统一和完满。”

2、文化早期。这一时期起始于封建制度的诞生,接着是城市的兴起。

贵族的行动人阶级和僧侣的思想人阶级,逐渐在农民中兴起,并担负了一个文化的基本符号象征。

3、文化后期。贵族国家兴起后,城市的力量与理智渐渐得势,乡野的力量渐渐减弱。

4、文明时期。这一时期,观念衰退,病态的世界性的一般政治形态降生,“群众”兴起,一切“形式”重新化归“无形”,向着死亡的路上赶去。在斯宾格勒的观念中,没落即是“文明。”

文明发展的三个阶段

首先,是“民主的政治形式。”

其次,是“凯撒主义”即集权的政治形式。

最后,战国纷争,一种新的野蛮状态终于重新支配了一切。

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著作《在考验中的文明》《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人类与大地母亲》《历史研究》(1934——1961)(12卷代表作)

(一)文明的四阶段理论

1、文明的起源——挑战与应战是文明起源的推动力量。

2、文明的生成:来自退隐和复出

3、文明的衰落:来自自决能力的丧失

4、文明的解体:来自社会体和灵魂的分裂。

二十六种文明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直接从原始社会产生,另一类是前者的晚辈或子孙。

“文明起源的原因,既不是种族,也不是环境,而是人们对挑战的成功应战、这种对挑战的反应是在发生遭遇的情况时起关键作用的决定力量。”

挑战与应战不仅仅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精神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挑战的种类: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大打击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等等。

流动的水只有遇到巨大的岩石,才能撞击出美丽的浪花。

2、文明的生成:来自退隐和复出

依赖于接连不断的挑战所引起的成功的应战。

3、文明的衰落:来自自决能力的丧失。

内因:少数人格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和自觉能力,蜕变为统治者;而失去群众的支持,导致社会统一整体的瓦解。

外因:技术的衰退、外部敌人的入侵和环境的恶化。文明的衰落是“自杀”,而不是外来的“谋杀”。

4、文明的解体:来自社会体和灵魂的分裂。

当文化衰落到一定阶段,同一挑战反复出现,而应战又一再失败,这就是文明解体的征兆。

在解体过程中,一方面是社会体的分裂;另一方面是灵魂的分裂,而这又是社会体分裂的基础。

(二)文明的可比性

1、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多种文明并存发展的历史。

反对自我中心论:欧洲白种人并非是优质民族,欧洲文明中心论是错误的。

反对东方不变论:片面、静止地理解东方文明的发展。

反对直线发展论:把人类复杂的精神活动简单化。

2、文明发展具有可比性原则

1、可比性原则以事实与理性的力量涤除了传统历史学中“欧洲文明中心论”的思想。

2、强调对文明应做整体的比较研究.

正是人们称他的历史观为文化形态史观的主要根据所在。

(三)宗教调节器宗教是协调文明发展的调节器,是人类整个文明发展的轴心和归宿。

——《历史研究》

1、宗教是文明产生、发展消亡的“生机源泉”。

2、世界文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四大高级宗教的全教会社会的最后实现。

评析

1、汤因比肯定了宗教对于未来社会的作用和地位。

2、汤因比的宗教观有着一定的合理因素。

3、汤因比强调宗教的作用,有着反科学主义的倾向。

4、汤因比以宗教为轴心的历史观存在偏差。无可否认,宗教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确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宗教的传播曾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宗教在绘画、音乐、建筑、文学等领域的成就和影响更是十分巨大。然而,用宗教来解释历史,则未免本末例置。

宗教是历史的产物,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是还没有把握自然、把握社会、把握自身的人们一种精神上的祈求和慰藉。

第三节文化形态史观评析

一、历史总体观与历史主观论

(一)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以整个人类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建构总体历史观,独步天下,震古铄(shuo)今。摒弃了狭隘的“欧洲中心论”。提倡文明生长的周期。“总体史研究中最卓越的巨匠”。

(二)他们的理论显露出历史主观论的致命弱点。

首先,他们让史实为先验的理论框架服务,任意剪裁历史、歪曲事实。

其次,在衡量文明的标准上,他们犯了主观化、简单化的错误。

虽然他们从整体上力破“欧洲中心论”,并有所成就,但在具体论述的环节上,仍然把欧洲文化作为衡量的基准,这说明,他们并未完全摒弃“欧洲中心论”。

二、历史能动性与英雄史观

1、汤因比在文明的起源、发展中提出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论。

在文明的起源中,他强调挑战和应战的规则,认为人在环境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而是事在人为,人能成功地应付环境的挑战,战而胜之,进入高层次文明。

汤因比的理论体系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的能动精神

2、但他的理论有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成分。

把少数超人的作用极度夸大,把少数人的创造性作为决定人格、决定人类自决能力的基础,并视其为文明发展、社会变构的动力。这样,他就很难摆脱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三、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

(一)汤因比与中国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反对贬低东方文明的倾向,他把东方文明视为与西方平等的文明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加以分析论证。由此开始,中国文明为世人所瞩目。

1、汤因比:中国文化的知音。

2、汤因比:浓厚的中国情节

3、他的思想立足于解决西方社会发展危机,对中国文明的评价有些过高。

“世界将来统一于中国”

汤因比的中国观反映了有责任感的思想家对西方发展危困的深思和忧患。然而,一些命题基于价值判断而非科学理性而欠严谨。

(二)“文化”实质之辩

文化形态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始于“五四”运动时期。

1、中国近代学者梁漱溟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就是不尽的意欲”,“意欲”是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根本”。

2、胡适:实用主义文化观“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生活只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钱穆的“传统文化”论。文化是历史的基本对象,文化决定政治、经济。

4、李大钊:用唯物史观解释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经济基础发生变动,思想文化也必然要发生变动。

(三)中西文化之辩

1、东方文化派只有走“中国的路子,孔子的路子”,西方才能得救

西方文化已出现“疲敝”,;同是,中国人又“蹈袭西方的浅薄”,“人生无着落”,需要引导他们走到“孔子路上来”’“作孔家的生活”。

——粱漱溟《中西文化及其哲学》

2、西方文化派

中国的传统文化只适应于中国古代的环境与时势,在环境和时势变了的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就“变成废话了”,“丢掉它没有什么可惜”。——胡适

第五章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

又称精神分析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个主要派别,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作为一种国际性的社会思潮、20世纪20年代以来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宗教、道德、历史、美学和文学艺术各个领域。其创始人为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第一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之父

一、精神分析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一)19世纪末,西方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社会病态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人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不断增长,精神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而,寻找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当时医学和心理学面临的重大课题,精神分析学也因此应运而生。

(二)哲学前提

莱布尼茨提出了无意识和意识的等差观念

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

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

(三)自然科学前提

1、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致力于从心理方面寻找精神病的根源,布鲁尔和夏尔科是卓有成效的研究者,弗洛依德受到强烈影响。

沉默的羔羊

2、达尔文的进化论

弗洛伊德认为,他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的倾向,以及关于人类行为的本性是被决定的“决定论”观点,主要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

3、赫尔姆霍兹学派的能量学说

弗洛伊德将该学派的“能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的定律引入心理学的研究中。

人的机体是一个能量系统,有肉体的生理能和心理能。两种能量相互转化。

生理能包括:机械能、电能、化学能

心理能是同性本能联系着,心理能叫“力比多”。

二、弗洛伊德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

第二节人性底蕴的洞察

(一)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无意识

1、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无意识(又称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无意识:即一种不自觉的、在通常情况下体验不到的、潜伏在心灵深处的心理活动。

它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这种本能、欲望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服从于快乐原则,总是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得到满足。

前意识:是存储在记忆中的东西,它一度属于意识,因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关系不大,因而被逐出意识之外,居留在意识的近处。

意识:指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结构,它面向外部世界,是人的心理状态中的最高形式,是诸心理因素的统帅者。

2、无意识的地位和作用

(1)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核心

(2)无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它包括意识

(3)无意识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3、无意识的特点

(1)原始性

无意识是心理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心理因素,无论是从人类发展还是从个人心理发育来看,它都是人类心理的出发点。

(2)主动性

表现在无意识时刻都企图得到实现,它不安于被压抑的地位,总是寻求机会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受到的压抑越大,它生长的欲望越强。

(3)非逻辑性

无意识作为最原始的心理,本能地表现为随意性和非理性。

它不顾一切地追求自我实现,没有活动上的逻辑性和因果联系。

(4)非语言性

无意识尚处于混沌的原始状态,不能正确地区分自己和区分对象。

而语言的使用必须以分析对象为基础,因而它就只能用各种形象的、具体的意象来表达事物。

(5)非道德性

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态度上,无意识置道德原则于不顾,只以自我实现为中心。

4、通往无意识的途径

(1)过失。

过失并非偶然,而是心理矛盾的表现,即无意识对意识反抗的结果。它表示了一种被压抑的冲动和目的,或者它完全出自被压抑的欲望和情绪。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看到过失这种现象。

过失的分类:其一,口误、笔误、听误;其二,遗忘;其三,误放、误取及失落物件等。

(2)梦

梦是有意义的,梦本身就具有一种精神病症的意义。

(二)生命的内趋力:本能论

1、早期的弗洛伊德按生物学的方法将本能分为:性本能、自卫本能

性本能:是延续自身存在的本能,又称生殖本能,这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力。

自卫本能:是自我保存和维持自身存在的本能,如饥饿的本能,害怕危险的本能。

性的本能保持着原始的特征,仍以追求快乐为唯一原则。

自卫本能则追求自我理想,原始的需要似乎退居到次要地位。

2、晚期的弗洛伊德提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是自卫本能和性本能的合称。

生的本能代表着潜伏在生命中的创造力,生命存在和延续。

死的本能:指侵略本能和自我毁灭本能。

死的本能则代表着生命中潜在的破坏力,,是以破坏性或毁灭性的内驱力来支配人的变态活动。

死的本能的两种倾向

一是当它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无法向外发泄时,便表现为一种向内的倾向,形成所谓自我谴责、自我毁灭、自杀等倾向;

二是一旦对外发泄成为可能,死的本能就不再寻求自我毁灭,而是表现为对外侵犯的倾向。破坏性、侵略性、争吵、殴斗以至战争,都是由向外表现的倾向。

(三)精神分析学的核心:泛性论

1、性本能:是人的基本的本能或内驱力,也叫“里比多”。

2、它给人的全部活动提供动机力量,并在整个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3、人的性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第一阶段是对自己身体的自恋。

第二阶段是对最亲近的异性——父亲或母亲的依恋

第三阶段是对异性的依恋。

4、人们普遍具有的负罪感实际上无意识地植根于恋母和恋父情节中。

5、道德、法律、宗教、习俗等禁忌性行为的规范都起源于这种负罪感。

评析

1、他用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矛盾运动来解释生命之谜,这无疑带有辩证意味,是人类对本能认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突破了传统心理学和伦理学重知轻情,重行轻欲,重表轻里的研究方式,从内向外,由深层向表层进行研究。

同时,弗洛依德力图揭露和表现在现代文明重重包裹下的人类心灵的原发性面貌,再现人类心灵的宇宙大爆炸情形,这对我们从动态层面理解人的本质,是富有启发性的。

2、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片面强调无意识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决定性作用。

否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忽视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调节和支配作用,抹杀了人和动物的界限和本质区别。

(四)精神分析学的人格论

1、人格三重结构说: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ID):又称“伊底”,是无意识欲望的深部、是人格中最原始、最神秘而不可及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

它无道德性,只是遵循快乐原则去追求本能的满足。

它居于内心的最深层,不能与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因而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

婴儿是纯粹本我的代表,人出生时神经系统与其他动物并无多大差别,人格结构中的惟一成分就是“本我”,它是个体在获得外界经验之前就已存在的内部世界。

自我(EGO):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现实化了的本我,代表着理性和常识。

自我同外部世界相接触,是本我和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的居间者。

它根据现实原则,调解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

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我有选择地追求欲望的满足。

它控制和调整本我的无意识活动,防止无意识盲目地扰乱意识,使有意识的活动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占优势。

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是道德化、社会化和理想化的自我。它由道德理想及良心等构成,是父母和师长指示的精神内化。

超我主要有两方面的职能:

一是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是对自我进行谴责和惩罚。

超我体现着自我的理想,遵从严格的道德标准监督和指导自我同本我进行斗争。

当一个人想做某件事以获得愉快的满足时,良心会阻止他;

而当他受欲望驱使不顾良心反对时,良心会责备他,使他感到懊悔和痛苦。

2、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关系

区别: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自我是力求道德的;超我能成为道德的。

联系: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人格这一动态的心理能量系统。三者在自我的协调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则表现为健全的精神活动和健全的人格。一旦三者发生严重冲突而使平衡遭到破坏,那就会导致精神病和人格异常。

人格理论评析

1、他注意到了人格的多层次性,克服了传统的人格理论中过分强调理性的人的观点。

他通过人格三个层面的阐述,试图使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达成统一,并认识到了超我的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的作用;

主张调节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冲突、以创造美好的生活。

2、过分强调了本我对自我和超我的基础性和原发性意义。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论中本我是首要和根本的东西,他单纯从生物本性和心理特征方面解释人类社会的道德形成和人格的形成,过分强调了本我对自我和超我的基础性和原发性意义;

把外部世界仅视为对无意识本我进行压抑的对立物;

忽视或抹煞了外部世界对人格形成的制约性作用。

3、道德与文明:压抑“人性”的产物

人的本能和欲望在寻求满足的道路上得到升华,由此创造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作为人类文明象征的文学艺术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本能和欲望升华的产物。

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也是通过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来实现的。

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必然的,人类历史就是人的本能遭受压抑的历史。

没有文明,就没有艺术和美,也没有知识和科学。

文明的精髓在于使社会力量盖过个人力量,以便使社会成员约束、驯服自己的本能和欲望,并使之改变趋向。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20世纪20年代初,在弗洛伊德声誉日隆的同时,精神分折学派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弗洛伊德的一些最著名的追随者,如阿德勒、荣格等,同他在精神分析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从而导致了弗洛伊德主义的分化。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生平:阿德勒(1870-1937)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后移居美国。是弗洛依德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是弗洛伊德的高足。1911年公开批评弗洛依德学说的错误,由于与老师的分歧,而另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著作:《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

1、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向上意志”支配的。

①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即“出人头地”

②人们的一切动机,不论好歹,都向着一个方向,追求征服,追求优越,永不停留。

③为优越而进行的奋斗是内在的,它引导着人和种族不断进步。

2、人对“优越性”的渴望与追求起源于“自卑感”。

①幼年时的不能自助和弱小无能可引起自卑感。(器官缺陷、体弱、多病导致怯懦,优柔寡断、怕羞、听话服从)

②任何身体的、精神的或是社会的障碍都会引起一般的自卑感

③自卑感是人自幼年开始就具有的一种普遍的情感。

3、人们对抗自卑感的主要方法就是“补偿”

①具有自卑感的儿童一方面愧不如人,另一方面又力图克服缺陷以达到优越的目标。

例如,德奥司尼斯(古希腊演说家,因口含石子在海边练习演说终成演说家而闻名)从小患口吃,他竭力补偿这个缺陷,面对大海,口含石子,勤学苦练,终于成为希腊的一位大演说家。

②自卑感激发人们去补偿,而补偿是人们的“向上意志”的表现。

愤怒、眼泪或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节的表现。

③自卑与补偿存在于人的整个一生中。

4、社会环境特别是家庭决定儿童人格的形成

①儿童在克服自卑感,进行补偿,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都要受所处环境的影响。

②儿童所处环境不同,其所找到的补偿方法也大有区别。

③每个儿童对自已所找到的方法、策略不断总结,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即生活方式。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9年,弗洛伊德将他定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法定继承人,称他为“王储”。1912年两人关系开始恶化,1914年,荣格离开弗洛伊德、创立了“分析心理学”。

著作《荣格全集》(17卷本)《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无意识心理学》《追求灵魂的现代人》《人类及其象征》《记忆、梦、反省》等

1、反对弗洛伊德泛性论,认为“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它活动。①儿童在3-5岁时,其行为的内驱力是获取营养和企求生长的需要。

②“里比多”的生命力只是在青春期以后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

2、以具有普遍的、超个人性质的“集体无意识”来补充弗洛伊德的纯粹“个人无意识”,

认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的心理的三重结构。

①个人无意识的内容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

②情结主要来自个人经验,它是由一切冲动和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无数的其它经验组成的。

情结曾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

原型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纯粹通过遗传而得来的,它包含着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各个世代所累积起来的那些经验的影响,而与个体当下的经验无关。它也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

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一个人在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下,不需要经验的帮助,只要处于与祖先相似的环境,就会出现与祖先相似的行为。

3、性格类型学说

内倾型:指个体无意识中的内驱力促使自我兴趣转向自身。

主体似乎有一种魅力、一种磁性,吸引着自我的每一种兴趣,自我成了关注的中心。这类人爱内省、好沉思,并总能抵制或排除外部世界对他的影响。

此外,他们一般还比较孤僻、害羞,待人接物缺乏自信心。

外倾型:指个体无意识中的内驱力促使自我兴趣转向外部事物。

内在的冲动、欲望、兴趣等都以客体为转移,主体也沉湎于客观世界之中。

外倾型的人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有着强烈的感受能力,他们爱交际、自信,并且在各种情境之中都应付自如。

荣格强调,纯粹的内倾型或外烦型性格是没有的。

“每一个人都拥有两种机制———外倾或内向。只不过这种或那种的相对优势决定了类型。”

这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中,或以内倾为主,或以外倾为主,并且内倾和外倾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1、荣格力图克服弗洛伊德学说中夸大无意识和性本能作用的缺陷,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开辟了人们向深层心理进行探索的新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些现象。

2、他对人格的分类,使自我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本我)的奴仆地位中挣脱出来,成为自己人格的主人。

这些不能不说是有益的探索。然而从总体上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没有本质的区别。

3、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荣格仍被认为是弗洛伊德学说中最伟大的后继者。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依德逝世后,一批因受法西斯的迫害而移居美国的年轻的精神分析学家,建立了新弗洛依德主义,实现了精神分析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他们都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都否定里比多或性的重要性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新弗洛伊德主义”常被称为“心理文化学派”或“社会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越来越具有了哲学思潮的意义。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沙利文(1892—1949)、霍妮(1885—1952)、

弗洛姆(1900一1980)、卡丁纳(1891—1981)等。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特点

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

第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第三,注重自尊心启发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第四,重视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出现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日益相互接近的趋势。

第三节弗洛伊德主义评析

一、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贡献

(一)精神分析学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二)开辟了精神病治疗的现代医学新途径。

(三)在弗洛伊德学说中,性问题第一次被作为科学对象加以研究。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缺陷和不足

(一)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倾向。

弗洛伊德忽视和贬低意识,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地位和作用。;

无意识虽然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但却是广阔有力的。无意识体现着人的一切本能,支配着人的全部心理,是人的一切动机和愿望的源泉。

(二)带有明显的泛性论倾向。

过分夸大性本能的作用,片面地认为性本能是一切行为和文明的基础,是道德、宗教和艺术产生的根源。

这样一来,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触犯了全世界,招惹了人们的厌恶。”

(三)具有一定的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四)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

一、弗洛伊德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1、赞扬者将他的理论无意识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并称为文艺复兴以来的三次科学革命,视他为与马克思、爱因斯坦相媲美的犹太伟人。

2、贬损者将他斥之为冲进人类文明花园的“一头野猪”,性泛滥的鼓吹者。

二、弗洛伊德理论的是非评判

1、整个理论的局限性

一是泛性欲主义的倾向:二是片面强调人作为生物性的本能、欲望,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夸大无意识心理的作用,贬低了人的意识活动的主导性。

2、他的理论对现代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对弗洛伊德及其理论应采取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奉若神明或全盘否定都是不可取的。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主义开始在中国引起广泛的关注。

第六章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一、理论出发点:对欧洲革命的思索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它是在总结十月革命胜利经验和中欧、西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

2、1932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首次发表,引发了“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的争论。

3、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出现了法西斯主义。

(二)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两大因素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稳定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一)重视对黑格尔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理论渊源关系的研究

(二)重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理论的研究

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看成是一种批判哲学。

(三)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

把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实质理解为“总体性”。

(四)重视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

反对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所鼓吹的经济决定论;强调人的主观意志、人的意识和意识形态在社会革命中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还是“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倾向:

(一)是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

(二)是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主义化

第二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一、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乔治·卢卡奇(Gyorgy Lukacs 1885—1971),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在中学时代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第一卷。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

1、“方法”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宝贵的、最核心的东西。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是“具体的总体性”。

所谓“具体的总体性”来源于黑格尔关于“真理是整体”的论述。

黑格尔认为,人们要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过程,就必须把它放在历史统一的整体中将其作为一个方面来理解。

由于“总体性”的范畴是“具体”的,所以,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特指“社会整体”,这种“社会整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3、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变革社会的“社会辩证法”。

它是—种社会理论、社会哲学。

评析

1、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对于反对教条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国际考茨基等人的教条主义)

2、但是他的思想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绝对化;

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社会理论也是有失偏颇的。

(二)无产阶级是历史的主体和客体。

1、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因此是历史的客体;

2、只有无产阶级才有资格充当整个社会现实的认识者和改变者,因此是历史的主体。

3、无产阶级只有具有自觉的阶级意识,才能认识自己及其地位和作用,才能认识现实的社会总体。

(三)扬弃物化是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

1、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最普遍的现象。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虚幻的形式,人的关系被物化了,人们发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异己的物的世界。

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劳动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人们的职业被分得越来越细,使得人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这使人们失去了对整个社会的认识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是由于物统治了人,因此人们忽视了对未来的思考;

三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对象化了,劳动者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丧失了自己的创造性。

3、无产阶级只有扬弃了物化,才能真正

具有“阶级意识”,成为历史的主体和客体。

评析

1、卢卡奇的思想具有循环论的色彩

“阶级意识”与认识、改造社会,扬弃物化;

2、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比较模糊,它既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相联系,也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思想相联系。

二、科尔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

生平略.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32—1937)

《卡尔·马克思》(1938)

(一)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理解为经济学、政治学和关于意识形态的知识。马克思主义既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一个表现,也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三、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哲学”

(二)关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市民社会的理论。

(三)关于领导权理论

生平略。著作:《狱中札记》《政治著作选》《狱中札记选》《狱中书信选》

(一)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哲学”

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强调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

3、强调实践哲学的批判性。

4、强调实践哲学与政治不可分离。

5、强调实践哲学对意识形态的改造功能。

(二)关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市民社会的理论。

把“市民社会”归到经济基础的范围内。——卡尔·马克思

但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不同于马克思。他倾向于把“市民社会”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之内。

1、上层建筑分为“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

政治社会:代表暴力、专政的工具;拥有军队、警察;拥有法庭、行政机构等

市民社会:代表舆论;通过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和文化组织

2、“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维护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3、强调上层建筑,特别是市民社会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三)关于领导权理论。

两种不同的领导权:文化上的领导权(culture alhegemony)

政治上的领导权(politic alhegemony)

1、领导权掌握在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手中。

2、文化上的领导权对应于市民社会,政治上的领导权对应于政治社会。

3、在不同的国家两种领导权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东方专制国家,政治领导权比文化领导权具有更大的作用(比如在俄国);

在西方国家,文化领导权比政治领导权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评析

1、葛兰西的上层建筑理论和关于领导权的理论确有新意,强调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重视思想文化建设。

2、由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

3、葛兰西的《狱中札记》,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其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

独特的个人经历

大学没有正式毕业就投身于意大利的革命斗争,并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这使他的理论更具有政治气息。

尤其是他作为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受到法西斯迫害的遭遇,更受到社会各界的尊敬。

第三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评析

一、《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本有分歧的著作

影响20世纪西方哲学的3本经典著作: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一)以科尔施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该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要著作,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以德波林为代表的反对派则认为,该书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否定自然辩证法,否定辩证唯物主义。

二、科尔施——一位“非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他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学生运动的“精神之父”。

(二)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克服“社会主义在当今面临的危机”,为社会主义作出了“现实的贡献”。

三、葛兰西——“西方革命的理论家”

(一)西方学者评价

1、他创立了一套适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一股最有独创性的新潮流。

2、他是“西方革命的理论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正统的继承者”。

3、他被公认为是7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欧洲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二)葛兰西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总评

1、卢卡奇、科尔施和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2、《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狱中札记》已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3、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有些具有合理性,有些具有片面性,有些则有明显的错误。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第七章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名称,出自德国莱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社会研究所”。是第二代“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阿多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

第一节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时期,西欧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法兰克福研究所创立。

力图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跨学科的整体研究。

第二时期,美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

由于法兰克福学派深受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迫害,于是,他们从对法西斯主义的研究出发,进而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加利福尼亚大学

第三时期,西德时期(20世纪40年代未以后)。

1949—19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前西德政府的邀请下,霍克海默率研究所返回西德,在法兰克福重建社会研究所。

20世纪70年代至今。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在理论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整个学派开始走下坡路。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特征

(一)“用交叉学科的方法探讨了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二)强调“批判”是理论的主要功能。

对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了一种批判的态度、彻底否定的态度;把“批判”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三)反对注重逻辑分析的实证主义思潮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理论来源

(一)青年黑格尔派。

(二)存在主义。

(三)弗洛伊德主义。

第二节“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思想

一、霍克海默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一)《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主要思想简介

(二)《论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思想简介

生平

著作《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论哲学的社会功能》《独裁国家》《启蒙的辩证法》(与阿多诺合著)《工具理性批判》《社会哲学研究》(一)《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主要思想简介

1、“批判理论”的由来。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

二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功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2、“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区别。

“传统理论”属于资本主义时代,“批判理论”属于资本主义以后的时代。

3、“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原则。

一是把批判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把批判性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特征。

二是抬高理论批判的地位。理论批判本身就是变革社会的力量;

三是强调个人的本性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四是主张“批判理论”对于无产阶级也要保持它自己的独立性。

(二)《论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思想简介

1、哲学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

要推翻旧世界,没有哲学的批判将是一句空话,哲学的这种批判功能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

任何民族如果不重视哲学的社会功能,将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2、哲学如何履行“批判”的社会功能?

批判的目标:科学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首先风尚

二、阿多诺“否定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一)《启蒙的辩证法》——对启蒙的批判

(二)《否定的辩证法》思想简介

生平略。著作:《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专横的个性》《否定的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阿多诺的《否定的辨证法》、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

(一)《启蒙的辩证法》——对启蒙的批判

写于40年代初,发表于1947年。在这本书中,他们把批判的目标不但指向技术社会,而且指向整个人类文明,这种批判是通过对“启蒙”的批判实现的。

批判目标:技术社会、人类文明

“启蒙”的目的:摆脱恐惧、取缔魔鬼的世界、用知识代替幻想,使人类走向文明

但是,启蒙作为旨在把人类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进步思想在今天却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它又把世界重新带回到神话之中,使世界充满破坏力而变得无法控制。

其后果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显示出巨大力量的人,误将理性变成了统治的工具。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周围世界,而且也反作用于人本身,即人在走向文明的过程中自己的本性受到压抑,人被理性所统治。

1、“启蒙”旨在反对迷信神话,而自己却走向了迷信神话。

2、“启蒙”旨在正确地认识世界,可实际上歪曲了世界。“启蒙”以抽象作为工具,其结果是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3、“启蒙”旨在增强人的能力,到头来却使人变得软弱无力。

在“启蒙”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被当做合理的模式强加于个人之上;

“启蒙”的结果使人的行为既受到某种模式的制约,又受到集体力量的控制;

集体的力量使个人成为无名小卒,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静止的因素,思维失去了反思的能力,人最终成为工具的奴隶。

“机器在供养人的同时,使人变得软弱无能”。——阿多诺

4、“启蒙”旨在反对极权主义,可自己却变成了极权主义。

5、“启蒙”旨在推进社会的进步,但同时导致了社会的倒退。

1、站在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立场上审视人类文明;

2、呼吁人类不能简单地用理性与自然界打交道,不应当掠夺自然;

3、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理性:一种是有助于人从外部压抑中解放出来的理性,

另一种是作为工具的理性,这种理性已经退化为极权主义的理性;

4、批判实证主义是工具理性的主要代表

实证主义是工具理性的主要代表,它使人的批判性思维蜕化,从而使人从否定现存的社会变为竭力维护现存的社会。

(二)《否定的辫证法》思想简介

1、作为一种辩证法理论的“否定的辩证法”。

2、作为一种认识论的“否定的辩证法”。

3、作为一种本体论的“否定的辩证法”。

4、作为一种社会历史观的“否定的辩证法”。

积极意义

1、阿多诺以“否定的辩证法”为武器,对“同一性”、“实证性”等思想进行了批判;

2、他强调要揭露矛盾,反对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人的压抑和控制,

3、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些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他把辩证法理解为一种主观的方法拒绝探求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规律;

2、片面夸大否定的作用,从而否认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最终得出了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结论。

(一)《爱欲与文明》主要思想简介

(二)《单向度的人》主要思想简介

《黑格尔的本体论和历史性理论的基础》《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理性与革命》《爱欲与文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单向度的人》《反革命和造反》

(一)《爱欲与文明》主要思想简介

1、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哲学改造。

一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爱欲”,进而把人的解放归结为“爱欲的解放”

马尔库塞认为,“意识”是后天形成的,它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如道德、法律等,而“无意识”是先天的,它受快乐原则支配;

“意识”在人的精神世界中仅仅占很小一部分,而“无意识”占得比重却大得多,因而,“无意识”更能反映人的本质。

二是批判弗洛伊德把人类文明与爱欲解放对立起来的观点,论证了在文明社会人们的爱欲得以满足的现实性。

马尔库塞认为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由为“生存斗争”而产生的压抑已基本消除,爱欲的压抑主要来自社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推翻“统治的利益”,就能使爱欲得以解放,因此,“爱欲解放的文明社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对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综合”

一是用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把爱欲的解放同马克思关于劳动解放的思想混为一谈。

二是提出现行的统治制度,“统治利益”是压抑爱欲的真正原因,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三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批判“现代工业社会”的理论根据。

《爱欲与文明》:一本颇有争议的著作

有人说这是一本“综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有人说这是一本“后弗洛伊德主义”的重要著作,有人说这是一本宣扬“性解放”的教科书;

也有人说这是一本反文化思潮的代表作。

实际上,《爱欲与文明》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社会哲学著作,因为“在今天,为生命而战,为爱欲而战,也就是为政治而战”。

(二)《单向度的人》主要思想简介

1、“单向性”是指人们最可贵的第二个向度——批判和否定的思想趋于消失,人们随着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而成为统治制度的驯服工具,。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成果,人们随着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而成为统治制度的驯服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最可贵的第二个向度——批判和否定的思想趋于消失,由此带来了一个“一体化”的统治制度。

单垧性:“单面的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单面的思想(当代哲学)”

2、在发达工业社会,无产阶级“经历着一个决定性的变化”。

一是机械化在日益降低着花费在劳动中的人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

这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有重大影响;

二是非生产性工人的人数不断增加。出现了蓝领与白领同化的趋势;

三是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发生变化,工人与工厂出现了相互依存的情况。

根据这些变化,马尔库塞认为,在工业发达国家,随着工人阶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无产阶级已不再作为现存社会活生生的对立者而出现了,它已经“融合”进资本主义的制度,丧失了批判思维的能力。

3、尽管工业发达国家解除了人们在物质上的匮乏,但是它并没有解除人们在精神上的痛苦。

在人的各种欲望中,追求物质享受并非是人的本质特征,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不但不满足于物质享受,而且还有更高的追求,人还力图摆脱物的追求。

(1)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人们过着一种“痛苦中的安乐生活”。

因为当人们把物质追求作为自己的基本追求以后,实际上他们已是“为了商品而生活”,商品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灵魂”,这样,人同商品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了:

商品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生产,而是人为了使商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人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人成为物的奴隶,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失去自己灵魂的人难道还幸福吗?

(2)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畸形的社会”。

“最正常的人也就是病得最厉害的人“。

人的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生存需要

劳动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节法兰克福学派评析

1、法兰克福学派主张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整体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思想家们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的思考,对我们当代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是把批判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批判性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二是把批判与“破坏”、“崩溃”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涂上一层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三是片面强调理论批判的作用,认为理论批判本身是变革社会的力量。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趋于保守,他们强调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主张用弗洛伊德理论“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把“性解放”、“性本能文化”作为其乌托邦的理想,企图建立一个爱欲文明的社会,从而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第八章政治发展理论

第一节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研究缘起于新兴民族国家政治建设的需要。

20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民族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新兴的民族国家不断涌现。

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后,碰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问题。

如何尽快地构建起适合自身特色的政治体系和制度,尽快地组织起有序的政治生活,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成为新兴国家政治家和学者们的一个紧迫课题,这给予了政治发展研究以巨大的推动。

二、欧美政治模特儿的失败进一步促进了对政治发展的研究。

新兴国家以西方政治模式特别是宗主国的政治模式为“模特儿”,设计了自己的政治模式。

三、比较政治的研究也成为政治发展理论的一大推动力。

第二节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二、政治发展理论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美国学者路辛·W·派伊认为,政治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化:

1、公民成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的主体,公民对平等原则的信念和法律观念增强;

2、政治体系的能力提高,能够令行禁止,满足社会种种需求,解决社会的种种分歧;

3、政治体系的各项功能高度专门化,各个机构之间实行了高度的一体化。

(二)美国学者塞谬尔·P·亨廷顿将政治发展归纳为四种不同的意义。

1、在地理概念限制下的使用。

即政治发展不是一个泛指的概念,而仅仅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的理论。

(指研究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较贫穷落后或工业化较差的国家政治的理论

2、作为现代化的宏观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而存在。

现代化是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文化素养和大众媒介作用日益增强等社会诸方面的广阔的进程。

3、指朝向一个或多个目标或模型的政治体系的运动。

被确立的常见目标有:民主、稳定、合法性、参与、动员、制度化、平等、能力、变异、个性、渗透、分化、结合、合理化、官僚主义化、安全、福利、正义、自由等等。

4、将政治发展看着是朝向现代工业社会所需要的特有的政治的一种运动

(一)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二)政治发展的战略

(三)文明冲突论

1、政治稳定(或政治动乱或不稳定)是政治发展中首要的、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进程却滋生着动乱。

产生政治秩序混乱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现代性,而在于为实现现代性所进行的努力。

2、现代化进程为什么会伴随着冲突和动乱。

现代化的方式、现代化开始时的社会基础、现代化的国际环境以及现代化的速度、时机乃至顺序都有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3、把政治发展确定为取得政治稳定性。

寻求达到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途径,是现代化进程中首要的关键问题。

(二)亨廷顿:政治发展的战略

亨廷顿和纳尔逊在《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中认为,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无非是三种战略:

1、美国的自由主义的模式。

着重发展经济,以此确立平等、政治稳定和民主主义。

但是,这一模式并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2、技术主义模式。

首先选择发展经济,暂时抑制政治参与,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然而,社会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却增加了。

这种模式的不稳定性来自于不平等分配和抑制政治参与。它必然陷入抑制参与→经济增长→分配不平等→抑制参与……的恶性循环,总有一天会爆发政治参与的浪潮,

3、平民主义模式。

通过政治参与促进政府活动的扩大化和社会经济的平等。但是,经济增长会由此而减慢。

(三)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世界政治的新时代以文明的不同为首要区分。

人类在新的时代中,意识形态的界限已经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上的差异或者说文明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最重要的原则不是种族或民族,而是宗教。

2、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双重倾向——全球化和地区化——都增加了文明冲突的可能性。

3、文明冲突的核心是西方对非西方。

“文明冷战”。

(1)伊斯兰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

(2)儒教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

第三节政治发展理论评析

一、政治发展理论局限性

(一)根深蒂团的“西方(欧洲)中心论”。

(二)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均有意无意地回避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政治发展困境与西方国家的剥削、压迫和控制密切相关。

(三)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不可能真正解决当代的政治发展问题。

二、政治发展理论积极性

(一)是从整个现代化运动的大进程来透视政治发展。

(二)是对政治及社会发展进程中稳定的研究引人注目。

(三)是从研究方法上看,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手段大量、成熟地运用,显示了政治学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基缘

三方面评述

一、19世纪以来的世情、

国情和历史主题

【世情】:

1、一强独霸(英)→多强并起(美、俄、德、法、意、日);

2、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与中国之关系:英俄争霸中国,其它列强趁火打劫。

【国情】:

1、18世纪以来,人口增长加快,生存压力明显增大;政治腐败愈益严重;

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五次侵华战争的打击下,以技术和制度明显落后被迫被拖入世界市场,由一个封建主权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日本的宰割下,又向殖民地滑行。

半殖民地式的“开放”一八四零年至一九一四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香港问题: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第3款,割香港,75.6平方公里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第6款,割九龙司,11.1平方公里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6月9日)强租新界,975.1平方公里

合计:1061.8平方公里

租期99年(1898.7.1.-1997.7.1.)

殖民地半殖民地式的“开放”一九一四年至一九四九年

日本是一个靠多次侵华发展的国家:

中日甲午战争使日本工业起飞(脱贫);

日俄战争使日本由自由资本主义过度到帝国主义(致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乘机称霸远东,成了真正的列强。

困境与主题:

困境失业与贫穷屈辱与压迫分裂与争夺专制与腐败

主题富强独立统一民主

后发型、追赶式现代化的利弊、信心与艰辛→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

二、以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人物的理想追求和奋斗历程

【共同的理想追求】:

第一级理想即富强、独立、统一、民主,发达中国之实业,进入现代社会;

第二级理想即人道大同,天下为公。

【不同的奋斗历程】:

三条交织互补的奋斗道路:

康有为—权力→物质救国论

孙中山—暴力→选择以俄为师

陈独秀—心力

【历史局限】:

1、软弱性、妥协性、依赖性;

2、能动员的社会力量非常有限;

3、有改造中国的目标、设想,但没有切实能在中国社会中扎根的方案;

4、纲领模糊、组织松散、武装斗争没有群众基础、胜利果实得而复失、利用军阀反被军阀所利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框架图

三、维新、革命、启蒙与早年毛泽东之相互关系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少年、青年时期(1895-1918)谙熟儒学→敏感热情。“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

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

公共绿地项目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第一章综述 一.设计依据: (1)《临港新城中心区一期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游船码头地块局部调整20100708》; (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3)建设部颁布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75-97,1997); (4)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5)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 (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7)《上海市市绿地设计规程》DBJ08-15-89; (8)《草坪建植和草坪管理的技术规程》DBJ08-67-97; (9)《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DBJ08-231-98; (10)《花坛、花境技术规程》DBJ08-66-97; (11)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 二.区域位置和工程概况: 项目地点:本项目位于临港新城主城区DSH-H1-1-12地块 规模尺寸:总占地面积29214平方米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临港新城集中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世纪城市 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量的标志性地区,是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生态都市,是上海向世界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着的展示馆”。 为进一步推动临港新城主城区一期建设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及形象,完善主城区旅游及商务功能,完善滴水湖的功能和景观开发,按照临港新城主城区总体规划及一 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在西侧距现状亲水平台东侧边界、南侧滴水湖岸线、东侧E港边界、北侧环湖北一路红线处建设滴水湖一号码头公共绿地。 滴水湖一号码头公共绿地建设内容主要为绿地景观建设、驳岸景观建设及局部改造、道路广场建设、地下及地上停车场、相应的服务用房建设。其中预计园路铺装及道路广场用地约占31.97%,绿化用地约占65.03%,游览休憩等公共服务建筑约占3%。地下停车库面积约为7180平方米 第二章方案总体构思 一.方案设计总体构思理念: 在遵循总体规划中水滴能量波的概念,遵循总体规划构图原则的基础上以“生态、创意、景致”为理念,坚持地块开发的社会化原则、经济性原则、生态化原则。注重周边建筑及湖岸协调关系,为市民打造一块以休闲、体验为核心的公共绿地。 二.外形特点: 上海及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居民期待逃离都市的喧嚣,一号码头公共绿地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城市中解放的自然环境,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与一号码头建筑形态紧密结合,是整个滴水湖线性绿地中极富个性与魅力的一笔。 三.总体设计及空间规划: 1.环境景观分析 本项目作为临港新城主城区景观工程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其周边环境非常优越,又毗邻未来地铁16号线,建成后将有充足的人气。地块狭长且不规则,给设计带来不同的挑战,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块形态使景观空间变得更加丰富。 2.功能定位和区域划分 由于地块狭长且不规则,不同区域具有各自地形、位置特点,因此根据控规划分地块,对不同地块提出适宜的景观设施和植物配置。 公共绿地景观的功能是为滴水湖畔提供一个微妙的,精致的和自然游憩体验。通过公园提供的各种步道、广场不仅连接了整个滴水湖畔的不同的区域点,还提供了可以进行散步,骑行和休憩等活动的场所。 (1)地块西部 地块西部毗邻16号线总站,涉及到与16号线下沉广场设计的衔接,同时承载着大量的人流,是市民进入地块的主要方向, (2)地块中部 地块中部结合一号码头设计一个较大的广场空间,是市民集会和欣赏滴水湖的主要场所之一,该地块主要解决与一号码头建筑风格的融合问题。 (3)地块东部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圣才出品】

第15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15.1复习笔记 一、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一)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 1.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 (1)在教育领域,20世纪20、30年代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受到抨击和冷落,代之而起的是复归于“教师为中心”的要素主义教育等新传统教育。 (2)20世纪50年代,这种教育价值又由于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对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压制而遭到抨击。 (3)现代人文主义者对教育现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系统地阐明了他们的教育观点,从而形成了一股新的教育思潮。 2.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1)哲学基础 ①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以人性论、认识论为主要内容,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思想。 ②现代人文主义者把存在主义者追求人的存在这一观念作为核心内容,认为教育和培养儿童的目标就是促使人的潜能的实现。 ③现代人文主义者把丰富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发展整体的人不可或缺的因素,并认为情感发展主要始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在方法论上,它经由存在主义接受了现象学的方法,认为理解人的最好方法是不抱任

何先入之见,把一切先入之见搁到一边,进入他的世界观,以他的观点来看他的周围世界。 (2)心理学基础 ①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类的意识经验,认为人具有一个完整的人格,所以不仅应从知觉角度去把握整体性,要致力于在教育中恢复整体的人的观念。 ②人文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虽然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制于遗传、体质以及各种存在本身的条件,但我们在反映及运用这些存在的条件时,仍有自由。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自我实现。 ③人文主义心理学还接受了精神分析学派潜意识这一概念,但指出人的内在本质是善良的,至于各种本能需要的满足只会有利于生长;在教育上,应该让儿童体验到兴奋与喜悦,教育者只能引导而不能压制儿童的成长。 (二)现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标自我实现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是:(1)整体性,即个体不仅存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感觉诸方面达到内部的有机整体性,而且在协调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也达到了和谐一致。 (2)创造性。创造性并非为少数天才所独有,而是每个人生来就存在的特质或潜能,因此应该从人的内部去寻找创造性的源泉。创造性的个体具有创造性的态度与倾向,表现出享受新事物和变革乐趣的性格,以及灵活恰当地应付突变情境的能力。 2.课程设置——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倡“软课程”模式,主张: ①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学习者的需要,包括情感发展、认知满足、个人价值等内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笔记 Part1 绿地: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定性、定位、定量。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规划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规则营造的规划方法,其特点是为城市绿地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引,侧重于引导和控制,规划依托于理性的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P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明确城市绿地建设的任务和要求,为城市绿地管理提供依据 (2)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4)协调城市绿地多种功能,控制或引导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规划层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一般有两种编制形式: 第一种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种是单独进行的专项规划

城市规划的五个阶段: 1.城市规划纲要——定向示意性图纸 2.城市总体规划——定性1:5000~1:25000 3.分区规划——定量1:5000 4.控制性详细规划——定位1:1000~1:2000 5.修建性详细规划——定形1:500~1:2000 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分区(期)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现代城市的5个基本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密集、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城市设施Part2 著名的规划思想和理论: 以城市结构优化为导向的理想绿地模式 以环境与生物保护为导向的生态绿地模式 以人类利用和功能区分为导向的功能绿地模式 伯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的建立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北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称之为“公园运动”。 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城市美化运动这三者贯穿西方城市化的全过程,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考试复习题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期末复习题 1.阐述精神三变(尼采)理论的哲理。 答:尼采“精神三变”讲了三个关于骆驼、狮子、婴儿的故事。 (1)以三种生物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他认为,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骆驼,具有忍辱负重、意志强健有力、忍耐考验的特点;狮子,具有反抗的特征,是权力、威严、刚毅的象征;婴儿,有着超越,无欲望,无忧愁,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的特点。 (2)这三个故事充满了哲理:在起步的人生过渡阶段,一定要有坚韧、朴实,像骆驼那样忍辱负重的精神;当人生步入到具有一定权力阶段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辨证的运动,就应该转向婴儿的精神,创造一个完美的境界。 (3)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怎么对待毕业后的就业?要点:不易跳槽;把握“精神三变”的精神特点。(卢梭: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2.为什么说痛苦是人的一种财富? 答:(1)尼采认为,人生的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对生命的观察越深,对于受苦的观察就越深。”他说,人生就是一个过渡,像钟摆来回摆动;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整条毯子、整个生命。因此人的一生中,苦难、痛苦是必然的。 (2)以为痛苦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解放人的心灵,迫使生命的抗争。 (3)痛苦可以导致深刻的灵魂,它有助于人们的冷静的反思中去发现和揭示生命自身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生命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转换过程。 3.何为“酒神精神”,请叙述“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异同。 答:(1)“酒神精神”出自古希腊神话。尼采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之子狄奥尼索斯出生后人们无节制地狂欢乱饮的描写,通过融化个体生命,使生命的“小我”陶醉于宇宙的“大我”的境界之中。

(完整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及答案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复习大纲 1、开放空间(open space) 指“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庭园或者休憩活动场所、建筑物覆盖率不超过1/20的土地,和没有建筑物的未利用土地”。(1906《开放空间法》) 开放空间的特性: ?使用目的为娱乐休息的空地 ?使用者为公众,即具有公众性 ?由自治体或国家进行管理,对开放空间的设施维护也由自治体或者国家保证其财政来源。 2、美国城市公园运动的背景和代表作品 背景: ?环境和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知识分子团体宣扬公园对于城市的意义 ?公园墓地运动提升了人们对公园的兴趣; ?政府领导人认识到必须通过城市公园的建设来推动纽约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明城市。 ?19世纪后半叶成为美国历史上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1851第一部《公园法》通过(美国) 代表作品: 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 in New York ) ?弗雷德里奇﹒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与沃克斯(Vaux) ?第33号方案——“绿色草原(Greensward Plan)” ?特点: 1、公园绿地的建设走上了法律的轨道。 2、通过政府发行“公园债券”筹集建设资金。 3、公园建设与城市化同步进行。 布鲁克林市的希望公园(1876) 波士顿富兰克林公园(1886) 3、公园系统及代表作品 美国的公园系统(Park System)指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way)所组成的系统。 公园路的思想源于奥姆斯特德等先驱设计的林荫道或有公园状人行道的车道,作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公园路(Parkway)的特征: ?有两个地方车道绕山分成了不同的高度,这一做法后来成了技术标准。 ?尽量加大公园路的宽度,以防止两侧出现广告牌。 ?公园路延伸到人口稀少的地区,则在道路两侧采用大量乡土植物材料间或夹杂着成片的野生花卉,整体效 果就是要尽量减少任何公园路与周围地形的可见边界,从视觉上让人感到公园路就是乡村景观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公园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连接点。 ?拥有不同宽度的中央分隔带,采用纵向上的视觉阻挡来有效地防眩。 ?由多家工程公司通力合作。 代表作品: 芝加哥公园系统 意义: ?芝加哥公园系统由于被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公园区分别进行建设,管理主体分散而且协调不够,没有能够建

教师智慧课堂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智慧课堂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7年X月X日至X月XX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XX 教育学院培训中心组织举办的“2017年XX省中小学智慧课堂及智慧教师专业发展XXXX班”。 此次研修培训主题鲜明——突出了“智慧课堂及智慧教师成长”这一主题;师资雄厚——有XX教育学校的XXX教授、有省电化教育馆的XXX高级教师、有XX市电教馆的XXX馆长,还有XX智慧课堂研究专家XXX博士等;内容充实——有“互联网+智慧教学与创新,智慧教学环境构建,智慧教学法与教学模式构建”等主题讲座,有智慧课堂教学课例、教学案例观摩评析,有高效的评课、议课等活动。在充实的培训期间,教师在智慧课堂环境(资源、平台、课堂)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得到增强。在培训过程中,重温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智慧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学习了智慧课堂环境(资源、平台、课堂)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法,参与实践了“TBL 团队合作”模式下的评课、议课活动,为参训老师的教学指引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也坚定了个人课堂教学中有效实践信息化、智慧化的信心。具体体会如下:

一、如何构建“智慧”的课堂? 进入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经慢慢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中,课件、视频等热闹了我们的教学,这难道就是“智慧课堂”?不少老师迷失了自我。其实,课堂的主旋律永远是“人”,是老师与学生,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那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影响,有效构建“智慧课堂”呢? (一)一节课“智慧”的课堂,教师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1.决定自己课堂上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即要“言之有理,行之有道”。不上无理念之课、无方法之课。失去理论、方法的支撑,课堂就什么都不是了,又如何谈及“智慧课堂”呢? 2.设计自己的教学模式(或是教案)。建议采取“教学模式+教案”的形式进行。教学模式设计让自己对课堂结构流程了如指掌——从大局方面掌控;教案设计让自己能进一步熟悉教材、预设学生——从细节方面雕琢。两者有机结合,为自己的课堂教学保驾护航。 3.亮出自己的课堂亮点。在说课环节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介绍自己教学过程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自己是如何用好“智慧教室”软件的等,让听课老师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二)“智慧”的课堂应该做到“言之有理、行之有道”

绿地设计说明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指导思想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做到四季常绿,常年有花。 2、由于设计场地为司法部门,结合起特殊性质对场地进行规划,兼顾场地 的结构美观, 3、道路遮阳,交通畅通。 4、创造一两个游憩绿地,满足各类人群的户外活动要求。设计中心广场,满足人群的集散,及各类大场地的活动。 二、设计思想 此次设计场地为司法行政部门,由于其本身功能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很多设计思路都是在满足司法部门本身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从而产生了以突出司法纪律和满足司法管教条件为主,以绿化游憩为辅的设计思想。根据地形的分布对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布局与构思 整个场地呈对称布局,对此规划地设计选择不规则曲线进行规划,与规则的道路系统、建筑设施形成对比,从而也柔化太规则而产生的硬质化。多曲线的设计使得规划中的建筑包裹在一团优美的曲线之中。 根据司法局本身的布局结构,全区由一个纪律广场、一个小游园、一片湖泊游憩地、和一片规划农田用地组成。 1、纪律广场 地理位置:广场位于最近入口处,前方是男管教大队。 广场结合名字——纪律,设计和布局上都较简单,主要是突出纪律的规整性。 广场,由一片交叉水体形成边界,广场结构较简单,主要以满足司法局内部人群集散使用。中心景观,与周围水体相照应,形成一个单一而又统一的景观。 2、小游园 小游园位于几幢习艺楼间,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一个可以在室外学习的场地。 小游园呈中心式的布局,纵向为一条带状广场的休息场所,两边分别布置有凉亭,以提供游人休息的场所。左上角的为花带游览区,以色彩点缀小游园的色彩。 小游园多以游憩草地为主,种植各类乔灌木,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3、湖泊游憩地 湖泊游憩地位于女管教大队前方,湖泊在此主要是增加空气湿度,从而起到调节小环境气候的所用。 在湖泊中心有小岛满足一小部分人的休息需要,同时连接小岛由形成一条新的游览路线,同时小岛也形成一个独立的景观,在小岛边界设有亲水平台,并可以作为观景平台。 湖泊驳岸使用自然山石形成驳岸,使驳岸自然美观,与绿地很好的结合,并且也可成为一整条的亲水驳岸。湖泊周围的绿地,为自然起伏的地势,使得人们在游览休憩时不是单一的,没变化的观赏。 在湖泊的前方空地上,设计两块大小不一,有自然起伏的小山丘,以自然山石围合的手法形成一块很惬意的游憩场地。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 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 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 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 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

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 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 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 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 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 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 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 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 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 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 第五条规划期限 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 近期:2002—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2、大地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风景绿地与园林绿地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精心构筑具有杭州特色的地域景观风貌的绿地系统。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2012-12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王玉莉。 内容介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适用于高等院校马克思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具有“潮水”般的流动性与有涨有落的阶段性。其形成有时是自发的,有时则是因思想家的推动或倡导。其性质和具体表现多种多样。要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思潮,既要考察该时期的社会心理的动向,也要研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学派及其思想家。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的社会思潮,是时代必然性的产物,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潮,还是法国古典时代掀起的悲剧运动狂风,以及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涌起的社会改革思潮,都与当时人们社会生活

条件相联系着,具有浓厚的时代精神。一个民族在一定的时代里,接受什么样的社会思潮,常常反映了该民族的思想和理论水平。社会思潮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习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学习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肇庆鼎湖逸夫小学卢碧芸 通过智慧课堂专题培训,促进我树立智慧教学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适应在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了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1、领悟有效教学。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欲设与生成等等之间的关系。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的过程是一次知识积累与运用、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会学、善用。我每次听专家讲座和观看课堂实录后,总要有一个思考,即如何将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典型的案例带进自己的课堂,有针对性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同发达地区学校教学上的差距。通过实践对理论、经验的检验,寻找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点、相同点与衔接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3、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

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做反思型教师,养成反思习惯,反思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总结经验,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提高教研水平。 所以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明白了要转变学习的观念,要从需要我学变成我需要学,这样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及时巩固操作方法。通过带着问题学习,在无形中也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跳出ppt的教学思路去构思新的教学设计,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去构思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又是一次焕然一新的备课。 本次培训后的几点思考: 1.智慧课堂是智慧教室与智慧教师的结合。仅有对应软、硬件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一些软件的功能,这称不上是智慧课堂; 2.智慧课堂要包容、融合,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云平台、大数据等现代教学技术,也不应排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身示范等传统教学方法; 3.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要结合实际,根据解决什么问题就选用什么样适合的工具来进行教学设计。并非在一堂课里把智慧教室系统的各项功能使用个遍就是智慧教学,就叫智慧课堂。

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说明

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景观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是构成区域文化的灵魂要素。 第一部分现状分析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气象概况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冬夏长春秋短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路线所经区域的气象概况 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4℃,冬季一月份平均气温0.4℃,;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6.4℃。年日照总时数为2026.80小时,相对湿度54%。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580-608mm多集中在夏秋二季。 蒸发量:年蒸发量平均700-750mm. 日照:年日照2058.2小时辐射总量为114.0千卡/平方厘米。 风: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结冻:最大冻深为35cm。 3.区域内土壤条件 的土壤主要为泥质潮土和沙质壤土,PH值8.38。 4.区域内水资源 地下水位较高,埋藏深度一般为2—5米,水量丰富,水质清洁,是西安市重要的水源地。 二、区位分析 是陕西制造业整合的重要平台,是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在3~5年内建成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位于泾河以北,西铜高速公路以东,园区交通便利,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累计入区项目101个,总投资368.5亿元,已形成商用汽车、重型机械、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总投资150亿元的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00亿元,未来将重点培育发展军民结合型装备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产业。 三、规划设计依据 1、相关的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关系基础理论(Ⅰ)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家利益论★★★ 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见表6-1) 表6-1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见表6-2) 表6-2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见表6-3) 表6-3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新探索

考点二:权力论★★★ 1.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见表6-4) 表6-4国内政治中的权力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见表6-5) 表6-5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含义 3.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见表6-6) 表6-6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存在与根源

4.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权力的运用必须和国家利益相吻合。只有明确国家利益、正确判断国家利益,权力的运用才会而不会对国家利益有益。 (2)外交因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重要因素,外交的权力发挥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权力。 (3)国家的权力受到声誉和道德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名誉。 (4)权力的运用还受到国际和国内的社会条件所限制的。当一个国家在对其他的国家进行侵略和干涉的时候,国际和国内的舆论压力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权力。

考点三:冲突论★★ 1.冲突的概念 关于冲突问题的研究首先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角度开始的,其基本含义包括: (1)冲突是指某一可确认的人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人或群体,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目标。 (2)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包括人与自然的斗争。冲突的表现最初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的关系。 (3)冲突的形式有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有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有可解决的和不可解决的。 (4)冲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无论国际体系如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冲突都是存在的。人们不能指望消灭冲突,同时也不能没有冲突。 2.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见表6-7) 表6-7冲突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思想及其影响力是洪小南于200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本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采取了将宏观整体研究与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科学比较,回顾发展阶段的研究方法。 内容有效性 本书分析了当代西方的现代化和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等社会趋势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了揭示其本质,分析其流变性并吸收其合理的成分。要纠正偏见,批判错误,影响,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洪小南,男,1963年出生于安徽桐城市。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哲学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哲学副院长。协会,大连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大连市政协委员。他们是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5年)和哲学硕士(1991年),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博士(200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1995年至1996年),高级访问学者。哈佛大学(2002)。他们入选了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新世纪亿元人才工程和辽宁省“四批”人才。主要研究领域: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主要

学术著作有:文化哲学发展趋势简介,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研究,科学文化临时研究,临时科学文化前沿探索,哲学文化转向,文明城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他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大连市优秀专家的荣誉称号。他享受大连市政府的特殊津贴。他在教学和科研成果方面赢得了十多个省和部级奖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 [ 来源 ] 《蓝天园林》第1期总第40期[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景奇胡云 摘要:在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规划思想;理论与方法;历程 Abstract: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ities green system plan research foundation, to the city green system plan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ecent years emerged green the system to plan the new thought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summary. Meanwhile proposed on our country city green system plan based on the landscape ecology security pattern new thought, this is saf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China urban environment and the region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笔记

第一章自由主义 1、什么是自由,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有哪些? 答:自由是指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负责,自我实现,不受强制。 ①自由至上,权利神圣:自由和权利容易受到他人、本国政府和他国侵犯。因此应受到自我保护、政府保护和法律保护。 ②有限政府原则:为防止政府超越保护人权的职能,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③法治原则:限制政府权力的主要方法,就是政府必须以正式公布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进行统治,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进行统治。 ④代议制原则:法律的制定应该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所组成的议会来承担。 ⑤分权原则:为了实现法治,保障人权,防止权力滥用,国家权力应该分开,由不同的机构分别行使。 ⑥人民同意原则:政治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政府的建立和变更都应该得到人民的同意。 ⑦人权原则⑧政教分离原则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2、古典自由主义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何特点,存在什么问题? 3、新自由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其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主要有哪些? 答:兴起:19世纪末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发展,古典自由主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最终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理论基础:格林的积极自由理论;韦尔的新个人主义;杜威的积极自由主张。 政策主张:①抛弃自由放任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 ②扩大政府权力③建设福利国家④进行财富再分配 ⑤扩大直接民主⑥提倡社会公平 4、保守主义是如何兴起的,有什么特点? 答:兴起: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政治动荡,出现反战运动、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和对政府的其他抗议活动,70年代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严峻的现实引起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怀疑和批评,形成新保守主义。 特点:①保守主义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对崇拜理性和滥用理性的现象进行批评。他们既强调理性的限度和经验知识的重要,又重视历史传统的作用和社会的自发演化性质。 ②保守自由主义者强调校级自由,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或不受制于他人专断意志的自由。 ③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经济上,保守主义者揭示政府的失灵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他们集中批判政府干预导致的政府超载、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对自由、民主和法治的破坏。哲学上,他们主要批判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哲学基础同时为自由市场秩序提供了新的哲学论证。 ④保守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主张恢复间接民主,提倡能人统治或专辑治国论。 5、旧个人主义与新个人主义有何区别? 答:旧个人主义: ①个人是单一的、最封闭的存在,是原子个人。 ②所有权理论:个人是他自己身体和能力的所有者,他所创造的价值被视为身体所有权的延伸。 ③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不存在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利益。 ④只有个人才能对自己负责,不存在集体的或社会制度的责任。 新个人主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随着工业时代的过去,在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中,人们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当时,社会环境状况极差,大量人口死于瘟疫、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人们渐渐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肆意改造环境。 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从人类远古时期开始为自己建造栖息地、建造生活的洞穴开始,到现在摩天楼林立、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甚至是到了社会高度发达的未来。人类的发展、建筑的发展始终是和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 在自学完教材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之后,我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创作手法等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同时,还对于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一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大概的历史过程。而这也是我在整个章节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思考清楚历史,就没法更好的生活于当下,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未来的建设,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教材上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人类脱离自然;人类破坏自然;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话,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人类依附于自然。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在山洞等自然营造的场所中,每天靠打猎为生,几乎完全被自然所控制着。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对于周围的环境基本没有什么改造能力,也没脱离开自然的食物链。(附图1) 在这个时期,人类智力水平还比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人类也在慢慢进步。 2,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个时期很长,从一开始聚落的出现,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前,都大致可以归为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安全等需要。但是,由于人们的力量还是有限,能改造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小。所以,人们会尽量去思考如何和自然更好的共存,如当时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都会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建在近水、向阳、避风的地段。(附图2) 当时中国还发展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著作,如伍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管子》中记载的:“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典园林的规划模式,江南园林的兴起;甚至包括法国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改造自然似的建设。都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在这个阶段,都在努力的和自然和谐共存,选择更好的选址、更自然的规划模式,更加的喜爱自然之美。(附图3)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1

透过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看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实质 摘要:本文从剖析社会思潮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源泉,西方资产阶级主要价值观及其优长、缺点,当代西方社会主要思潮三个方面,洞悉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当代西方主要思潮的影响透视其本质。 关键字:社会主义思潮;资产阶级价值观;当代西方思潮;人本主义 1.引言 在肯定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步性、现实性的同时,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透过对其特点深入剖析揭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 在对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实质进行探索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或者说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思潮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向着成熟的学术理论发展,向着普遍的社会心理发展,渗透和沉淀,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会思潮具有6大特点 (1)历史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带有该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2)区域性。表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的差异而生成的各异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有国外引进的,也有本土产生的。 (3)群体性。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 (4)功利性。表现为社会思潮作为一定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愿望表达,它总是带有明显的目的亦即功利色彩,与其利益和要求联系在一起。 (5)变异性。表现为社会思潮的时效,并非一成不变。当现有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维护、控制在稳定的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社会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以新的面目出现。 (6)症候性。表现为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情感的表征,是政治、经济矛盾运动的直接反映。大量社会潜意识的产生和郁积会蔓延成某种症候,并以象征化的符号来宣泄。 综上所述,社会思潮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现实基础、有群众基础、有广泛的影响力。 2. 当代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对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根源及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在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潮如保守主意和自由主义以及教派主义民族主义等 2,新派思潮如女权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3,学科交汇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 影响: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太大致归结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备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以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到: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者是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从政治概念研究的角度上来说,它与政治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政治学说历史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了解。而政治思潮是一种社会曾面的动态思想倾向,它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不是取决于它在

某一历史时期是否重复出现,存在多长时间,而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标志政治观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倾向,影响其对应的政治活动,甚至能影响到政治学说的发展。 也可以说,政治思潮是政治学说的发源地,作为某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孤立的,而且是必然有着与社会接轨的现实存在其中。而政治学说的背景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治思潮的发展。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的十二种思潮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本书依据翔实材料客观地论述了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对每一种思潮的合理因素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态度鲜明,期望能为青年学生和广大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范本(doc 83页)_New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范本(doc 83页)

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说明书 东莞市万江区办事处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2008.12

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说明书 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篇 (1) 一、规划背景与规划意义 (1) (一)规划背景 (1) (二)规划目的与意义 (2) 二、工作阶段划分与技术路线 (3) (一)工作阶段划分 (3) (二)技术路线 (4) 第二部分万江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 一、概况及现状分析 (5) (一)概况 (5) (二)城市绿化现状调查分析 (9) 二、万江区规模确定 (25) (一)万江区与东莞市对比分析 (25) (二)相关规划指引与万江区未来规模确定 (27) 三、重点问题思考 (30) (一)如何确定合理的绿化建设指标30 (二)充分体现滨水地区建设的特点.. 30 (三)充分考虑滨水地区和全区的关系 (30)

(四)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 (31) (五)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和景观特色 (31) (六)滨水地区用地功能的重组 (31) (七)滨水地区的交通组织 (32) (八)滨水地区开发和防洪设施的关系 (32) (九)重视渐进式开发与可操作性 (33) 四、规划总则 (33) (一)规划范围 (33) (二)规划年限 (3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33) (四)规划理念 (36) (五)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 (37) 五、城市绿地空间结构 (41) (一)规划结构 (41)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文化意义 (43) 六、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45) 七、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46) (一)规划手段 (46) (二)城市绿地分类 (46) (三)公园绿地(G1)规划 (53) (四)生产绿地(G2)规划 (6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