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概况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概况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概况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概况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情况各区都有利好明确了10年前启动3号线工程

发表于2007-09-08 14:46 |

“十一五”是南京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南京将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跨江发展和建设“五个中心”的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随着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交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日益增强。交通出行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结构的快速转型,需要对城市交通设施的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投入模式以及交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改革、协调和决策引导。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一、《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过程

市委、市政府对《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委员、常务副市长和城建副市长任副主任委员,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物价局、市政公用局、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统计局、法制办、人防办、地铁指挥部、禄口机场、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等15个部门参加的编制委员会,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交通白皮书”编制过程分为筹备策划、战略咨询、总体编撰和审议报批四个阶段。

1、筹备策划阶段

2004年2-7月,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国外大城市交通白皮书编制情况进行了半年左右的学习调研;8月,办公室分别组织召开“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工作专家和部门咨询会,全面收集和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拟定了“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大纲和技术任务书。同年12月,通过公开招标,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中标成为总编单位。2005年3月进行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和国内咨询单位公开招标,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分别中标成为战略咨询单位。办公室同步完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交通管理、停车设施、出租汽车、公路主枢纽、物流、机动车发展等13项专项规划任务的分解工作。

2、战略咨询阶段

2005月4月,“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在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补充调查、相关部门座谈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开展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模式比较研究,结合南京自身交通特点,与南京交通所共同建立了南京交通战略测试模型,对南京交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等提出了众多咨询意见。两家机构分别于2005年6月、8月和10月份完成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国内战略咨询报告初期、中期和最终成果,并通过了专家审查。与此同时,十三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编也相

继完成。

3、总体编撰阶段

南京交通所在与中外咨询机构和专项规划编制单位合作过程中,着手开展“交通白皮书”总编咨询报告和白皮书建议稿的起草编制工作,于2005年底提交编委会,并通过了专家委员会评审。在此基础上,总编单位修改完善后形成“交通白皮书”初稿。

2006年初开始,由编委会办公室牵头,对“交通白皮书”初稿进行了专项规划衔接整合、编委会成员单位研讨、市级部门征求意见、省级部门征求意见,以及编委会办公室专题讨论等数十次修改、完善,形成了白皮书送审稿。

4、审议报批阶段

2006年8月,陆冰副市长召开专题审议会,听取白皮书编办、国内外咨询单位以及总编单位汇报。按照陆市长要求,各编制单位对白皮书咨询报告以及白皮书送审稿进一步进行了整体完善。

12月,蒋宏坤市长召开市长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了“交通白皮书”,并明确要求抓紧修订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协汇报。按照蒋市长要求,编办对近期交通建设行动计划进行了深化细化。

2007年6月7日,市人大、市政协组织部分代表、委员共同听取了专题汇报。编办充分吸纳人大、政协的意见,对“十二大建设”进行了全面梳理。

6月27日,市委常委会听取汇报,并原则通过了“交通白皮书”。编办认真落实罗志军书记的指示精神,进一步突出了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

8月份,市政府正式同意白皮书对外发布。

二、《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模式

近年来,南京交通建设成就显著、公共交通发展迅速、交通管理水平全国领先,积累和形成了规划先行、科技先导、建管并举、综合整治的基本方针和主要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发展不够协调、公共交通发展仍然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道路设施系统结构和功能仍需进一步整合和完善。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南京枢纽型城市功能将继续强化,居民的出行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出行时空分布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准确把握南京交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趋势和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目标。因此,十分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同类城市交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发达国家城市较早地经历了城市化、机动化的发展过程,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与教训,并且在较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国内一些城市也相继进行了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研究。英国阿特金斯公司、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和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先后对伦敦、洛杉矶、新加坡、名古屋、汉城、库里蒂巴(巴西)和香港、上海、北京、深圳、武汉等国内外十多

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交通进行了历史发展的纵向比较和各类模式的横向比较研究,结合南京自身特点,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先进理念。首先,坚持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包括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各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交通政策与管理的一体化;其次,明确交通发展的多目标性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供应管理双管齐下,谋求并实现均衡发展;第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对小汽车交通进行适当的调控引导,建立时空差别化的交通供应和交通管理政策,以调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

“交通白皮书”汲取了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了南京交通战略测试模型,并构建了四种战略组合方案,包括小汽车导向、轨道交通导向、轨道和公交优先下的均衡发展以及公共汽车优先导向。通过模型测试并建立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南京未来交通适应的发展模式是“轨道和公交优先下的均衡发展”。

三、《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框架

“交通发展白皮书”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公交优先、节约优先、环保优先”,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市交通发展成就与经验,分析了交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症结,展望了未来交通发展需求与趋势,借鉴了国内外同类城市交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明确了我市交通发展愿景、发展模式与近远期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交通政策,确定了交通发展近期重大建设工程。

“交通白皮书”主要内容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个模式、一个愿景、一项基本方针、两阶段目标、四大战略任务、五项重大政策和十二大建设工程”。“交通白皮书”是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改革的全面战略指导,也是政府和各部门推进交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依据。

四、《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明确的发展愿景和目标

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愿景基础上,根据市十二次党代会“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和“加快跨江发展、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重点,“交通白皮书”提出南京交通发展的愿景是:建设“畅达、绿色、和谐”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主要内涵是建成国家级的综合运输枢纽、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白皮书”坚持以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为统领的交通发展战略方针。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构建高效、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以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为核心,建立健全交通发展政策、法制和管理体系,为广大市民提供满意的公共交通服务。

南京远期(2020年)交通发展提出了实现“3133,3155”的目标(“3133、3155”目标,即南京与长三角主要大城市3小时内通达,南京都市圈1小时通达,都市发展区通勤交通3刻钟(45分钟)到达,主城85%单程出行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城内15分钟上快速路、出城15分钟上高速公路,市域所有自然村15分钟内能通达国省干线公路网。城市居民

5分钟内可到达公交、地铁车站),具备便捷的国际和区域间多式运输联系和较高水准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初步建立一体化、便捷的大都市圈和都市区综合交通联系,具备高效率、人性化的城市客货运输服务水平。远期目标具体包括:两大空港(禄口国际机场和六合马鞍机场);十四个水运港区(龙潭、新生圩、西坝、七坝、铜井、仪征、马渡、浦口、下关、大厂、上元门、栖霞、板桥、梅子洲港区);“十线汇集”铁路网络(京沪高速铁路、沪汉蓉通道、沪宁铁路、津浦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淮铁路、宁杭铁路、宁宣铁路、宁芜铁路、宁启铁路);全面形成“两环两横十二射”市域高速公路网络;主城八条轨道交通网络;都市发展区“三环十六连十二射”高、快速道路系统(一环:由纬三路(玄武湖隧道、新模范马路至古平岗)、经二路(虎踞北路、虎踞南路)、纬七路(赛虹桥至双桥门)、经三路(龙蟠南路、龙蟠中路及九华山隧道)构成。二环:由绕城公路、长江五桥、浦珠路和长江二桥构成。三环:绕越高速公路。“十六连”:⑴红山路、纬一路、栖霞大道⑵玄武大道、312国道⑶沪宁高速公路连接线⑷纬七路及其东延线⑸纬七路、宁杭高速公路连接线⑹宁溧路⑺机场高速⑻宁丹公路⑼凤台南路、宁马高速公路连接线⑽滨江大道⑾宁巢高速公路连接线⑿纬七路、宁合高速公路连接线⒀纬三路及其西延线⒁长江大桥、江北大道⒂长江二桥、宁洛高速公路连接线⒃宁盐高速公路连接线。“十二射”包括了已建和规划待建的宁镇、沪宁、宁常、宁杭、宁宣、宁马、宁巢、宁合、宁洛、宁连、宁通、宁盐等高速公路)。

近期(2010年)目标是具备与国内特大城市、长三角大城市间便捷的多种运输方式联系,与“一城三区”、“三城九镇”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市域和都市区交通联系,保持并争取提升既有交通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具体包括:区域交通初步形成“两环两横十二射”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突破400公里,二级以上干线公路里程达2100公里;初步形成铁路南京枢纽,完成既有干线铁路升级改造,实现沪宁、宁合间城际轨道交通相通;形成区域性中型航空枢纽,初步形成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公共交通建成地铁1、2号线、1号线南延线及2号线东延线,形成“十字放射”地铁线网骨架;开通2条主城与新市区间快速公交线路,开辟一批公交专用道;实现都市发展区公交运行一体化,公交车总量达6400标台,形成基本合理的线网结构和车型结构。道路交通实现快速路基本成环成网。主城干道网全面完成,新区干道网基本成型,支路网密度明显提高;老城停车矛盾有效缓解,新区停车满足需求;初步建成智能交通基础平台,实现部分干道绿波控制。

五、《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树立的四大战略任务

战略任务一:提高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和出行效率,确保公共交通企业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战略任务二:全面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

以“三快”(快速轨道、快速道路、快速公交)复合交通走廊、综合枢纽支持长三角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交通模式和政策导向,引导土地集约开发。控制

老城土地开发强度;加强新区公共设施配套,维持人口与就业平衡。做好地铁、公交枢纽与自行车、小汽车等各类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战略任务三:以持续扩容、功能优化、需求调控、科学管理,保持道路交通系统整体畅达。

战略任务四:全面整合交通体系。包括整合交通决策管理体制,设立跨部门、统筹城乡综合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决策协调机构;整合交通发展政策和行动,建立交通发展公共政策平台;整合交通系统设施资源,促进各类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六、《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制定的五项重大政策

①公共交通优先: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在法律、投资、财政、税收、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优先条件。

②交通设施引领:坚持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先行,引领城市建设发展,为改善市民出行、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③交通科技先导:坚持以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系统,切实提高交通运行管理技术水平。

④交通资金保障: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保持对交通发展的有效投入;坚持市场化融资取向,拓展投融资渠道,统筹和规范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⑤小汽车交通引导:坚持对小汽车交通发展有序引导和差别化调控,以差别化供给方式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以有效的差别化调控手段对小汽车交通需求实施引导与调节。

七、《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确定的“十二大建设工程”

“交通白皮书”中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十二大建设工程”,并对具体项目作了统筹考虑:

1、铁路设施

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南京段,争取开工建设沪宁城际、宁安铁路、宁杭城际、宁芜货线,建成合宁铁路,完成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新建南京南站、南京站北站房及北广场;提升枢纽城市地位,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

2、公路设施

建成绕越高速东南段、宁杭高速二期、常州至马鞍山高速公路溧水东段;开工建设宁通高速六合至江都段、常州至马鞍山高速溧水西段、南京长江四桥、南京绕越公路东北段、宁盐高速八卦洲至仪征段、溧阳至芜湖高速公路、南京至宣城(高淳段)等高速公路;建设一批农村公路标准化工程。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00km;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总里程2100km;农村公路全部实现等级化。

3、水运设施

续建龙潭港区、新生圩港区,加快西坝、七坝、铜井等长江南京区段组合港群建设,重点建设芜申运河、秦淮河复线船闸。长江南京段航道争取实现12.5m水深;全市等级航道总里程达230km。

4、空港设施

扩建禄口机场跑道、客机远机位和货机位、停车场;引进基地航空公司;加快空港市政交通设施建设;建成国家中型枢纽机场,覆盖苏皖地区的航空物流中心,年旅客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40万吨。

5、管道设施

加快建设和完善甬沪宁线、仪长线石油管线、沿江输油管线及川气东送管线。

6、综合枢纽设施

建设并形成南京站、南京南站两大集公路、铁路、城轨、公交等于一体的大型站场枢纽;完善禄口机场航空、公路、公交一体化的站场枢纽;加快建设新街口、小行、安德门、迈皋桥、马群等城市综合换乘枢纽;加快化工园、丁家庄、龙潭等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建设。

7、城市轨道交通设施

建成地铁二号线一期、一号线南延及地铁二号线东延工程;启动建设地铁二号线西延及地铁三号线工程。2010年形成近80公里一纵一横“十字放射”型地铁骨架线。

8、城市道路与停车设施

基本完成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和“经六纬九”干道网,加强次干道和支路网建设;都市发展区“三环十六连十二射”高、快速道路系统基本成形;新市区、新城干道基本成网,支路网建设与土地开发同步。加强配套交通工程设施建设;优化老城区路面停车,合理配置新区停车设施;每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1.5万个。

9、过江通道设施

建成纬七路过江通道、长江公路四桥;建设大胜关铁路过江通道;筹建地铁二号线过江通道、纬三路过江通道。

10、路面公交设施

规划建设2条以上联系主城与新市区的快速公交线路;在主城部分交通干道上增辟公交专用道,实施交叉口公交优先;推进主城“一个指挥中心、八个停车保养场”建设;加快新市区和外围新城的公交场站建设。

11、人行与自行车交通设施

增加行人过街设施、指示指引标志;4车道以上道路增设路中人行安全岛;在公交枢纽站、商业中心配建自行车公共停放设施;企事业单位适当开放自行车停放设施。

12、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设施

加快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各系统信息共享;初步建成城市公交、出租车智能化

系统;推进交通线控、面控系统建设;扩充和完善中心区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快速路智能交通监控与诱导系统。

八、《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的交通运行服务要求

通过设施资源整合化、运输系统集约化以及服务方式多元化,促进城市内外交通、城乡交通、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四大方面的融合,构筑一体化的客货运服务体系。

1、城际客运交通

实现城际客运小编组、高密度的快速公交化运行;提高道路客运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客运企业运营管理效率。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3小时商务旅游圈和南京1小时都市通勤圈。

2、城区与城乡公共交通

发挥地铁骨干效用,优化公交线网,实现一体化运营;优化公交车型结构,增强多元化公交服务能力;优化长途客运站点布局,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推进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实现“镇镇有站、村村有亭”的目标。

3、物流与货运交通

打造龙潭港、化工园、空港物流平台,加快发展港口经济;提升公铁联运、铁水联运、内河江海直达运输比例。

4、交通组织与安全

合理区分道路使用功能,明确路权分配;优化信号控制,科学运用信号联控,提高行人过街便捷、安全性;优化调整单向交通组织;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反应机制。

九、《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采取的交通综合管理措施

以便捷、高效、便民为原则和目标,通过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手段,进一步整合交通管理资源,对交通发展规划、投融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行业管理统筹考虑,促进交通和谐发展。

1、决策咨询与过程监督

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审议和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决策、监督和政协参政、议政作用;建立健全交通决策校正机制。

2、定价与收费

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交通定价与收费论证、听证制度;完善公共交通票价体系;完善停车收费管理。

3、环境保护

严格执行车辆废气污染排放“欧III”标准;推进公交车辆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建立科学的机动车排污评价与预防体系、检测与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对污染超标车辆实施技术报废制

度;进一步加大对机动车噪声管制的力度。

4、法制建设

健全地方性交通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加大交通法规的执行力度。

5、宣传教育

加强全民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开展交通素质教育、安全公益性宣传,规范交通行为,提高市民综合素质。

十、《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成果特色

“交通白皮书”的编制汲取了中外咨询机构的研究成果,融汇了13项专业规划的精华,主要体现五个方面特色:

1、“交通白皮书”通过虚实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确立了南京交通的基本发展模式、长期战略目标以及近期行动纲领,做到发展有方向、目标有支撑、管理有措施、行动有方案,描绘了南京交通发展蓝图。

2、“交通白皮书”把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作为城市交通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和政府政策方针,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地位。

3、“交通白皮书”力求突破体制和机制性约束,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成立交通决策协调机构,提出了交通体制改革创新设想。

4、“交通白皮书”综合考虑了交通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变量以及供需之间的反馈关系,为交通发展的动态平衡提供了良好基础,建立了交通测试模型。

5、“交通白皮书”对小汽车发展实行有序引导的方针,实行时间差别化、价格差别化和区域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提出了引导小汽车发展思路。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委会办公室

(2007年8月31日)

https://www.doczj.com/doc/3017356145.html,/shtml/b2/1452516_1.htm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明确了南京交通发展新愿景,描绘了南京交通发展新蓝图,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新地位,指明了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查看全部>>目录前言

第一章背景与趋势

1.1 城市与交通

1.2 成就与经验

1.3 问题与症结

1.4 趋势与需求

第二章愿景与目标

2.1 发展愿景

2.2 战略方针

2.3 远期目标(2020年)

2.4 近期目标(2010年)

第三章战略任务

3.1 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3.2 全面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

3.3 保持道路交通系统整体畅达

3.4 全面整合综合交通体系

第四章重大政策

4.1 公共交通优先

4.2 交通设施引领

4.3 交通科技先导

4.4 交通资金保障

4.5 小汽车有序引导

第五章交通设施建设

5.1 铁路设施

5.2 公路设施

5.3 水运设施

5.4 空港设施

5.5 管道设施

5.6 综合枢纽

5.7 轨道交通设施

5.8 城市道路与停车设施

5.9 过江通道设施

5.10 路面公交设施

5.11 人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5.12 交通信息化与智能化设施

第六章交通运行服务

6.1 城际客运交通

6.2 城市和城乡公共交通

6.3 物流与货运交通

6.4 交通组织与安全

第七章交通综合管理

7.1 咨询与监督

7.2 定价与收费

7.3 环境保护

7.4 法治建设

7.5 宣传与教育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交管1111 201102080104章华耀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巢湖市、马鞍山市,南接安徽宣城市、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愈加要求快速、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因此交通工具从人力向机动电动等过渡也是基本规律。世界各地几乎都经历过如下过程: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 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地铁一号线以及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已经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内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此同时,南京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十分的突出。 一、南京城市交通现状 ①机动车拥有量: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止2012年6月底,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48.73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已突破一百万辆,为108.34万辆。与2011年底相比,汽车拥有

量净增8.63万辆,增长8.7%。2003年底自行车拥有量235.9万辆,增长平缓;2006年底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22万辆。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②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相比往年有所下降。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如在公交平均换乘次数、平均换乘时间、公交出行的两端步行时间和乘坐公交的平均候车时间等方面均比往年有所下降。 ③道路交通: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南京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二、南京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 ①道路结构不合理。南京市的道路结构为主、次干道各占逾四成,而支路只占不到二成。相比而言,国外成熟的道路结构是以支路为主,通过支路连接主、次干道,就像人的毛细血管一样,使机动车可以在城市中穿梭自如。我市的主、次干道偏多,造成的结果是交通量过于集中于干道,部分路段处于超饱和状态,分流道路缺乏。从道路建设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侯志勇 100321037 10艺术设计(单)环境艺术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皖两省交界处,省西南部。东距市300余公里。东接省市、句容市,西邻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市(宣州区、郎溪县)、省市,北连省仪征市、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东接省仪征市、市、句容市,西连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省天长市。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2004-2005年我市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很快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1.城市交通现状 (1)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逐渐上升,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急剧上升。 (2)机动车拥有量: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3)交通建设: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精选文档

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目录

前言 2004年,我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启动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2007年,《交通白皮书》经市委和市人大审议通过,由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它是一部对南京交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综合性、纲领性政策文件。在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交通白皮书》以构筑“畅达、绿色、和谐”交通为愿景,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线,通过实施四大战略任务、五项重大政策和十二大建设工程,有效指导了南京近十年的交通建设发展,保证了十运会、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的成功举办,为支撑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南京城市与交通建设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对外交通方面,五条高铁和城际铁路开通,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南京南站高铁枢纽、南京火车站北广场枢纽、龙潭港四期工程等客货运综合枢纽竣工。城市交通方面,轨道交通6条线开通运营,线路长度居全国第四;6条道路过江、1条铁路过江、2条地铁过江通道全面建成,跨江交通瓶颈基本消除;公交都市、路网体系、交通综合整治均取得重大进展。在“十三五”到来之际,南京交通发展需要在新时期、新台阶上谋划新战略、新发展。面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南京交通发展既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又肩负新的重大使命;南京“四个城市”、“五型经济”新战略实施,自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突破800万大关,江北新区获批

成为国家级新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00万大关,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又面临重大挑战。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将是南京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塑造公交主导、步行、自行车友好的绿色交通模式,引导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一轮《交通白皮书》已难以适应南京新阶段的发展要求。 为统筹新阶段南京综合交通运输发展,2015年,南京市正式启动新一轮《交通白皮书》的修编工作,组建了由市长挂帅、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的修编委员会。按照法定招投标程序,择优选取了国际、国内和本地多家综合交通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白皮书总编咨询、国际、国内咨询、综合交通大调查和9个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新一轮《交通白皮书》修编着眼于南京市面对的新问题、发展的新阶段,旨在进一步明确南京市交通发展目标、优化交通发展战略、深化交通政策、落实近期行动,努力成为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相匹配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行动纲领。 作为统领和指导南京未来5-15年综合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次《交通白皮书》经批准后全市上下需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变更,相关各部门需以《交通白皮书》为总纲,开展后续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保证《交通白皮书》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行动纲领得到有效贯彻与充分落实。

南京公共交通汽车的发展现状

南京公共交通汽车的发展现状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公交更应该成为城市亮丽的名片。然而,事实并不令人满意。南京新闻台曾郑重指出:“南京公交车——城市的公害”;而近几年公交票价一再上调引起了居民的普遍讨论。更重要的是,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公交应该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公共服务,但人们感受到的大都是公交存在很多问题、出行很不方便。 公共交通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共产品,最初是由政府提供的。1998年以前,南京的公交公司都是国营企业,“以老大自居,经营意识、创新意识尤其是服务意识较差,与老百姓的矛盾比较突出。”当时,由于没有竞争,公交公司对开辟新线路的热情不高,运营线路只有91条,很多市民因为公交车线路少、出行不方便而改用其它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没有起到它作为公共交通的便民作用。 南京公交自1997年引入中北巴士和雅高巴士公司,便与南京公交总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激烈的竞争使南京的公交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家公司都想抢占“制高点”,在形象、新线路的开辟上各显神通,“市民感到怎么方便就怎么开,由此吸引了大批的乘客,也使三家公司的经济效益直线上升”,曾一度实现“共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竞争”不再使得公交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揭开“竞争”的面纱,发现南京公交已经陷入了另一种“垄断”。 国家政策上提供大量资金,保证了公交的发展;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部分资金很好的运用到改善交通状况上。就目前南京交通存在的一些问题,仅仅提高投入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些小问题可以看到南京公交问题的根源: 1.司机的服务态度问题。 公交车是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此需求弹性很小,若公交车司机态度不是很差人们便会选择忍耐,这反而使情况更加糟糕。很多乘客反映,部分公交车司机的态度很差。“阿油下,没下走喽”是当地公交司机的“行话”,如果不小心错过便坐过站了;溜站,飚车,闯红灯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肇事逃逸,占行慢车道,挤抗行人、自行车的事件让人们十分恼火;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与同车朋友“神侃”甚至拿起手机发信息的行为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更不用说有些司机对待外来务工人员的态度了……人们经常会在街上或一些媒体报道中看到公交司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进展战略与规划 杨涛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1、都市化进程中南京都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依照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化进程,将以大都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内向外,由外向内,伴随着都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必须指出,南京以后的都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进展的。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南京交通进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以后在国家和区域进展中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阻碍甚至决定着南京都市进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阻碍着南京主城和中心区作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都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进展,决定着南京的区域地位和南京都市圈的有效构建 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差不多加入WTO,因此,不管从国家、区域依旧南京自身进展的要求考虑,南京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进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都市。为此,南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发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南京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今后向大都市连绵区进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养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形成如此的区域协同进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都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淌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

(完整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情况

关于《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情况 “十一五”是南京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南京将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跨江发展和建设“五个中心”的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随着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交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日益增强。交通出行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结构的快速转型,需要对城市交通设施的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投入模式以及交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改革、协调和决策引导。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一、《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过程 市委、市政府对《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委员、常务副市长和城建副市长任副主任委员,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物价局、市政公用局、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统计局、法制办、人防办、地铁指挥部、禄口机场、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等15个部门参加的编制委员会,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交通白皮书”编制过程分为筹备策划、战略咨询、总体编撰和审议报批四个阶段。 1、筹备策划阶段 2004年2-7月,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国外大城市交通白皮书编制情况进行了半年左右的学习调研;8月,办公室分别组织召开“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工作专家和部门咨询会,全面收集和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拟定了“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大纲和技术任务书。同年12月,通过公开招标,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中标成为总编单位。2005年3月进行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和国内咨询单位公开招标,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分别中标成为战略咨询单位。办公室同步完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交通管理、停车设施、出租汽车、公路主枢纽、物流、机动车发展等13项专项规划任务的分解工作。 2、战略咨询阶段 2005月4月,“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在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补充调查、相关部门座谈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开展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模式比较研究,结合南京自身交通特点,与南京交通所共同建立了南京交通战略测试模型,对南京交通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等提出了众多咨询意见。两家机构分别于2005年6月、8月和10月份完成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国内战略咨询报告初期、中期和最终成果,并通过了专家审查。与此同时,十三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编也相继完成。 3、总体编撰阶段

关于南京市交通状况调查

关于南京市交通状况调查 姓名:李昊 班级:城规101 学号:201008340326 完成时间:2013/5/4

关于南京市交通状况调查 前言: 2013年夏天,南京将举办亚洲青奥会。2014年夏天,南京将举办世界青奥会。为了迎接两大盛会,南京市政府对南京的交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但民意显示对于这些改变,市民并不买账。时逢五一假期,笔者回到家乡对各个阶层的市民采取了问卷调查法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此次受到调查的市民共有30人,分布的领域包括高中生,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普通工人,公司白领,教师,公务员等等。为了体现出问卷调查的公平性,笔者并没有在地铁口出或是公交站台,出租车站台进行调查,而是选择下午5时在南京的湖南路步行街进行随机抽查。 笔者出了12题,分别是1、您受教育程度:(单选) 2、您的职业(单选)3、您的交通出行主要方式是:(单选)4、您对于现在商业街区交通情况的满意程度是?(单选)5、导致道路阻塞的原因,您认为原因是(单选) 6、您觉得人行道处的红绿灯的最佳间隔时间是多少分钟?(单选)7、您认为公交车应该解决的问题(多选)8、您希望商业街区是怎样的?(单选)9、车辆的增加,您认为会不会导致城市道路堵塞?(单选)10、相同距离下您出行首选交通工具?(单选)11对于南京市这几年连续在同一条道路上翻修,您持什么意见?(单选)12、您对于南京道路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单选). 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30人(2名高中生,2名大学生,2名出租车司机,1名公交

车司机,2名普通工人,3名公司白领,2名学校老师,4名公务员,2名酒店厨师,2名酒店服务员,3名商场售货员,2名环卫工人,3名外企员工) 方法:一开始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后来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了3种方法,分别是: 1.文献法(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2.问卷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3.访谈法 (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前期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得到这三十人对南京交通状况的满意程度或是南京交通的不足之处,以及普通市民对南京交通建设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后期通过文献法可以给出自己通过了解专家的见解得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调查内容分析 问卷结果与分析:由于这次受访者的面比较广,所以结果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接受的调查者中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与非本科学历的比例几乎是1:1。他们对于商业区的堵塞程度都是一致的,均表示总是拥堵。由于收入不同,出行方式也有不同,所以他们对造成拥挤的原因也有不同意见。学历较高的人觉得缺乏有效管理是最主要的原因,

浅谈南京公共交通

浅谈南京公共交通 浦交通1006 19 王榀 我在南京生活了近4年,正好又是学的交通工程。对南京的公共交通就说上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南京的公共交通主要是由公交车、出租车、地铁三大块组成。当然还有轮渡,不过我没有坐过就不谈它了。 我对公交车的看法和建议 加强实施“换乘优惠”对力度 在法国,实施的是“日票制”,买一张车票,24小时有效,市民们可以持票随意乘坐公交、地铁。不少乘客都希望能点对点地去往目的地,因为乘客们会考虑换乘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实施了公交换乘优惠后,没有了成本顾虑,乘客们就会接受“换乘到达”,“旅客们可选择的出行路线变多了,也就不会‘热线越热、冷线越冷’。 要表明发车间隔 能不能考虑在公交站的站牌上,表明发车间隔。一方面乘客们在站台上久等不来车,进行投诉时,就有依据了。同时乘客能根据发车间隔来断定是否需要叫出租车或找家人来接自己。 公交线路布设尽量便民 少开绕弯车。南京公交线路很多,除了环行车外,仍有不少线路出现大拐弯的情况,浪费了油料、时间、增加了污染和路堵。作为大城市就应多开最短距离的捷径车,这样速度快且时间短,优势才能得

以体现。 多设便民站。不少公交车站未直接设在居民区边上,而是在单位的门口,自然市民要走一段路才能乘公交。同时,与地铁接转公交车站,最好离地铁站近些,让人们下了地铁就能转乘公交,不必走得太远。 公交电视和广播要体现文化 时下,公交车上广播变电视,广播只用于报站名了,实际情况是多数看的哑巴电视,内容且不说了,英语报站名听得人直刺耳,对绝大多数乘客来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和噪音,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资源,而且挤掉了我们的文化。南京打造人文绿都,更要展现南京的文化,非英语国家不必处处都有英语,更要依赖文明水平来赢得老外的友情和友谊。不妨把英语时间改成或部分改成文明时间。如:用这个时间播出“各位乘客,地铁是公共场所,请自觉遵守秩序,文明乘车。”“排队乘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请站在上车区排队乘车,保持下车通道的畅通。”……这些善意的提醒有助于乘客良好乘车习惯的养成。文明要经常讲,不讲不知道,不讲就堕落。经常拉袖子抽个醒,有助于社会文明和素质的提高。南京的青奥战略也是一样,先把文明养成做好了,开会的时候说英语也不迟。更何况让老外来入乡随俗,学学我们的汉语普通话,更有益于他们与我们的交流。在奥运会等国际活动上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的汉语秀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总体概况

发表于 “十一五”是南京实现“两个率先”地关键时期,南京将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跨江发展和建设“五个中心”地基础上,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随着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地加快,交通发展地支撑、引导作用日益增强.交通出行总量地快速增长,交通结构地快速转型,需要对城市交通设施地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投入模式以及交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改革、协调和决策引导.在此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决定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过程 市委、市政府对《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委员、常务副市长和城建副市长任副主任委员,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物价局、市政公用局、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统计局、法制办、人防办、地铁指挥部、禄口机场、上海铁路局南京办事处等个部门参加地编制委员会,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交通白皮书”编制过程分为筹备策划、战略咨询、总体编撰和审议报批四个阶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筹备策划阶段 年-月,市发改委、建委、规划局、交通局等部门对北京、上海、深圳和国外大城市交通白皮书编制情况进行了半年左右地学习调研;月,办公室分别组织召开“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工作专家和部门咨询会,全面收集和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拟定了“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大纲和技术任务书.同年月,通过公开招标,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中标成为总编单位.年月进行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和国内咨询单位公开招标,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分别中标成为战略咨询单位.办公室同步完成了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面公交、交通管理、停车设施、出租汽车、公路主枢纽、物流、机动车发展等项专项规划任务地分解工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战略咨询阶段 月月,“交通白皮书”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在基础资料收集、交通补充调查、相关部门座谈和现场踏勘地基础上,开展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模式比较研究,结合南京自身交通特点,与南京交通所共同建立了南京交通战略测试模型,对南京交通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等提出了众多咨询意见.两家机构分别于年月、月和月份完成了“交通白皮书”国际、国内战略咨询报告初期、中期和最终成果,并通过了专家审查.与此同时,十三项专项规划地编制和修编也相继完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总体编撰阶段 南京交通所在与中外咨询机构和专项规划编制单位合作过程中,着手开展“交通白皮书”总编咨询报告和白皮书建议稿地起草编制工作,于年底提交编委会,并通过了专家委员会评审.在此基础上,总编单位修改完善后形成“交通白皮书”初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初开始,由编委会办公室牵头,对“交通白皮书”初稿进行了专项规划衔接整合、编委会成员单位研讨、市级部门征求意见、省级部门征求意见,以及编委会办公室专题讨论等数十次修改、完善,形成了白皮书送审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审议报批阶段 年月,陆冰副市长召开专题审议会,听取白皮书编办、国内外咨询单位以及总编单位汇报.按照陆市长要求,各编制单位对白皮书咨询报告以及白皮书送审稿进一步进行了整体完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月,蒋宏坤市长召开市长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了“交通白皮书”,并明确要求抓紧修订并向市委、市人大、市政协汇报.按照蒋市长要求,编办对近期交通建设行动计划进行了深化细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信息简报 第6 期 项目管理部 2006年10月16日 严格监理热情服务 秉公办事 一丝不苟 ▼工程信息 ▼综合信息 ▼人物报道 ▼监理园地

工程信息 ★内蒙古通辽驻地监理组承监的通下高速塔阿段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和沥青砼下面层全部完成,截至日前,中面层完成总量的50.5%,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 ★截止9月底,内蒙古通辽驻地监理组承监的通下高速塔阿段通信管道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顺利实现了年度目标。 ★在淮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已全部完工后,目前,淮盐高速公路HY-JL-YC21驻地监理组正集中精力完善交工资料工作,力争在10底完成。 ★截止10月10日,由我公司承监的镇江市戴家门路工程,主线征地拆迁已基本结束,全线施工作业面已拉开。 ★2006年9月24日下午,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纪元大酒店举行了施工监理合同签订仪式,公司领导应后强代表公司与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在合同上签字,驻地监理机构主要同志出席了会议。 ★2006年9月25日上午9:00,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江心洲大桥在江心洲举行了开工典礼,公司领导王保龙书记出席并在主席台就座,驻地监理机构有关人员出席了开工典礼。 江心洲大桥是我公司承监的项目之一,她的开工标志着公司在长江上承监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拉开了序幕。 ★由我公司承监的南京市江宁区丹向公路改线工程已于10月中旬完工。

综合信息 ★为充分体现“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专心、专业”的组织精神;“公正自律、输出精品”的组织形象;“以人为本、感恩惜福”的组织管理理念;“团结拼搏出精品,勤勉踏实创一流”的组织作风和“严谨严格,真心真诚”的经营理念,经过半年多的酝酿与广泛征集工作,公司的标志现已确定。 她以其新颖、亮丽地风格展现了南京交通建设、监理的严格管理、监理、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她厚积薄发,锐意进取,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代表了企业员工及工作地点遍及各地而又团结一心,奋勇争先,不断进取的现实特征。 公司将于近期推出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滚动网页,以方便社会各界对我公司的了解和联系。 ★2006年9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赤通高速公路监管办会同通下高速建管办对通下高速公路全线路面、路基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理单位的人员、设备、驻地建设、内业资料等进行了联合大检查,检查结果我通辽监理组和所辖施工单位总体情况良好。(通辽监理组供稿)★近日公司与南京市六合区交通局签订了G328宁通高速公路六合段改造工程监理合同。该工程全长3.774公里,路基宽60米,按城市道路板块设计。预计工期为2006年10月1日-2007年5月31日,共计243日历日。目前驻地监理机构人员已全部到位,正式开展工作。(盐城监理组供稿)★2006年9月25日下午,公司在南京交通大厦1411会议室召开南京长江隧道驻地监理机构组建成立会议,应后强副处长及公司相

2020年(发展战略)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

(发展战略)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 21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面向新世纪,南京城市交通应如何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地满足人的出行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这就是本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要回答的根本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今后15-20年时间将是中国城市交通发生质变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把这期间的交通问题解决好,将会为城市将来更长远的交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研究制定今后15-20年的交通发展战略应是整个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为我市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建设和管理确定整体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以确保南京作为现代化大均市的竞争力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为公共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停车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市交通发展现实基础及未来面临的挑战;研究未来城市交通总体态势及其影响;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战略政策和措施。 壹、现实的基础和新世纪的挑战要制定面向21世纪的南京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首先必须认清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未来面临的挑战。 1.现实的基础(1)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和管理力度加大,交通情况基本正常改革开放20年来,尤其于“三年面貌大变”中,政府突出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水平和供应能力显著提高。和此同时,市政府加大了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了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和体制改革,均起得了明显成效。于国民经济和交通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城市交通运行情况保持基本正常。 (2)机动化水平低、增速快,出行个体化趋势突现,供需平衡是暂时的、低水平的目前,我市机动化水平仍较低,可是车辆增长率较快,车辆增速始终高于道路增长。我市目前的道路交通供求平衡是壹种暂时的、低水平上的平衡。1997年和1986年俩次居民出行调查相比表明,南京市居民出行个体化趋向十分明显。由此而造成道路使用效率降低,道路负荷加大。 (3)城市交通网络仍然是单壹的地面道路网系统,结构性、功能性矛盾突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市的城市交通系统依然是单壹的地面道路交通系统,这样的系统可靠性差、服务水平低,难于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出行服务质量要求。另外,主城道路网受自然地貌、人文地理的影响和阻隔,大路多,小路少。这不利于道路交通流的有效组织和疏解,不利于公交线网延伸和覆盖。2.新世纪的挑战(1)经济发展带来的机动化加速、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和相对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今后15-20年,将是我市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时期,南京现有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远远不能适应高增长的交通需求;机动化加速、交通需求持续增长和相对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将于未来15-20年内显得更为突出。 (2)现代化大均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使城市交通发展面临俩难选择。于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题。也就必然对既有的用地布局、城市建筑、文物古迹、自然风貌构成不同程度影响。南京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建设决不能无视历史文化名城这壹特殊的背景,必须极其慎重地做出抉择。 (3)中心区交通紧张加剧和外围交通拥挤扩散的共生南京壹个强大的市中

2016年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目录 前言 (1) 上篇战略纲要 1.回顾与展望 (3) 1.1成就与问题 (3) 1.2机遇与挑战 (5) 2.目标与战略 (7) 2.1总体目标(2030年) (7) 2.2近期目标(2020年) (14) 2.3战略任务 (15) 3.交通政策 (16) 3.1坚持公交优先发展 (16) 3.2坚持交通需求管理 (18) 3.3坚持绿色交通发展 (19) 3.4坚持交通市场化导向 (21) 下篇近期行动纲领(2020年) 4.加快建设枢纽都市 (22) 4.1构建广域辐射、高度发达的对外交通体系 (22) 4.2构建快速便捷、高度综合的货运物流体系 (24) 5.示范创建公交都市 (25) 5.1加强公交导向城市形态和土地开发 (25) 5.2构建公交体系多元模式和综合换乘 (25) 5.3提升公交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26)

5.4促进出租车辆规范运营和健康发展 (28) 6.完善巩固畅达都市 (29) 6.1强化长效管理机制 (29) 6.2强化道路网络建设 (29) 6.3强化交通设施标准 (30) 6.4强化交通需求管理 (31) 6.5强化停车综合改善 (31) 6.6强化交通安全措施 (33) 7.积极推动绿色交通 (35) 7.1构建绿色交通模式 (35) 7.2提升慢行交通品质 (35) 7.3强化交通节能减排 (36) 8.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37) 8.1加强智能交通整体规划 (37) 8.2完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38) 8.3建立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38) 8.4规范“互联网+”交通模式 (39) 9.强化建设法治交通 (40) 9.1改进交通决策协调机制 (40) 9.2加强交通法制体系建设 (41) 10.宣传推广文明交通 (42) 10.1加强交通文明管理体系建设 (42) 10.2加强交通文明宣传普及教育 (43)

南京市交通变革

08100426 朱雅薇南京审计学院课程论文 点击南京—— 从城市交通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的变迁 班级: 08级汉语4班 学号: 08100426 姓名: 朱雅薇 专业: 对外汉语 二零一零年六月 第1页共10页

前言 曾几何时,“三转一响”流行于大街小巷,所谓“三转一响”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大凡一个家庭备齐了这三样,便可以称为“小康”(当时并没有这个词),便会被人投以羡慕的眼光。 细数这四大件:手表通常是姑娘结婚时的嫁妆,和现在人戴手表一样,既可告诉时间更是高品生活的体现;南京人挎一只“钟山牌”机械表,显摆劲儿应该不亚于现在着一只“劳力士”;缝纫机来源于传统男耕女织思想,家里的缝纫机让女人做裁缝供家里人穿得暖、穿得“潮”,尤其是孩子成群的家庭,“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的工作为家庭省出很大一部分资源;收音机丰富了娱乐方式,相当于现在的小资生活了。 自行车是中上层人结婚必备的物件,不过名牌自行车是很少见的,据说,能骑一辆“凤凰”或“永久”在大街上闲逛,和现在开辆奔驰去菜场的心情是一样的。自行车成为人们节省体力,提高效率的重要一步,计划放开后也逐渐兴盛,勘称南京交通发展第一步。 70年代南京交通: 交通地图: 这是一张南京市70年代的打 通南北,联系东西,外加一环 的城市道路系统已基本形成。

其中城西干道(虎踞路)已经建成,城东干道(龙蟠路)已建成了中央门至太平门段,这两条道路成了分担市区南北交通的辅助干线。建宁路连接龙蟠路,北京西路连接北京东路,汉中路连接中山东路,以及集庆门大街四条大道构成了当时南京城市道路系统的纬线框架。在图中右下角附图中可见当时的南京对外交通也有较大发展,主要完成了宁芜铁路市内线的技术改造,路线外绕到了南岔路口、板桥一带。 过江大桥:1978年末,南京长江大桥投入使用10年,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 公交:1978年末,南京市公交淘汰了所有的进口旧车,将新产的“解放”牌车投入运营车,共523辆,线路48条,年行驶总里程4095万公里,年客运总量44123万人次。 无轨电车:无轨电车103辆,行31路、32路、33路、35路四条线路,在新街口、山西路、中山路、中央门这些繁华地段承担重要运输任务。 80年代南京交通: 交通地图: 1983年,南京市规划部门编制了南京市的第一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报经国务院批准。从此,南京的城市建设走上了以规划为引导的科学发展道路。当时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南京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为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扩大区域影响,南京首先加强了对外交通建设。从1987年由南京市测绘院编制的《南京市地图》上,我们

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的认识及建议

南京市城市交通状况的认识及建议 人的生活里不开衣、食、住、行。当今社会,衣、食、住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注:这里指能够有地方住,吃饱穿暖。不讨论个人追求及房奴等社会问题)。而行却越来越困扰这人们。作为土木工程建筑桥梁专业的一名大学生。这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所以今年我们的实习内容就是以南京为例,了解城市交通状况。 在实习开始之后,我准备亲身感受一下南京市的交通状况。 6月13日,教师说明实习内容。 6月14日,对实习的内容认真计划步骤。 6月15日,我先在就近的江宁大学城经常走的路线先了解一下交通状况。了解情况如下:从学校到大学生经常去的几个点,近距离的乐活,问鼎和大学生活动中心(UTTC),靠近的学校能够直接走过去,远一点的也有17路公交车能够到达。到义乌小商品城,有3路,17路,南广线以及去年五一开通的地铁南延线。经过亲身体验,公交车过分拥挤,而地铁则离大部分学校有较远距离。这给大学生出行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6月16日,上午,我去市区了解市区的家普通状况。由地铁向市区进军,地铁十分方便,去市区的路上十分通畅,但是从地铁上看到的情况则不通,路上有些路段十分拥挤,车辆难以通行。回来我们决定坐公交车回来。在新街口公交车站台的时候我发现,公交车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一辆公交车来,人们蜂拥而上,场面十分混乱,让人不得不担心人的安全问题。 6月17日,我去浦口看望一高中时的朋友,顺便了解一下浦口的交通状况。先坐地铁南延线,到新街口转2号线,到集庆门大街下。走了近10分钟左右,来到浦集线公交车的站台,乘车的市民及学生也非常多,上车时的场面与在新街口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上述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发现,南京目前出现的拥堵现象,只发生在局部地点、只发生在局部时段、只发生在局部方向,且没有大范围、长时间的交通瘫痪。根据科学调查,在公安部畅通工程评价体系规定的调查时间(8:30-11:30和14:00-16:00),全市机动车平均车速为24.94公里/小时。 至于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网上则给出了下列答案: 一是信号灯太多了。二是机动车拥有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持续增长。目前,主城区75%道路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车流十分密集。三是新驾驶员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也很大。目前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共60余万名,三年以下驾龄的有13.29万名。新学驾驶员在路上行驶时,往往当快不快、当慢不慢,干扰路段车辆通行速度,干扰路口机动车启动速度。由于新学驾驶员车技生疏导致操作不当,往往引发碰擦、追尾事故,影响交通畅通。以白下区为例,驾龄在三年以下的驾驶员发生事故较多,占总数33%左右。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如进入冬季季节性拥挤,早晚高峰的交通潮汐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住在河西,上班在市区,造成早高峰入城车辆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晚高峰时出城车辆短时间内高度集中。,交通瓶颈问题十分突出。还有交通违章对秩序的影响等 以上资料说明了一个现象,就是城市道路的堵。城市堵车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其还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飞机] 因为堵车而延误了飞机航班,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出租汽车] 由于堵车问题,造成了燃油的浪费燃烧。据统计,堵车一年堵掉的钱能以千万计。 [公共汽车] 堵车能让公共汽车每天少跑一两个来回。 [民警算账] 据统计全市每年多耗8亿~12亿元燃油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1 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南京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要求,统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管理程序,提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编制本导则。本导则也是《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具体实施配套文件之一。 1.0.2 本导则适用于南京市区范围内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活动,郊县范围可参照执行。 1.0.3 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南京具体情况和城建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本规定中未包括内容,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执行。 2 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及交通设计 2.0.1 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应遵循国家规定的“七阶段”基建程序,按序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道路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含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各类基建手续办理、现场“三通一平” 等)、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七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先后衔接,互相联系,其中交通工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的始终。 2.0.2 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道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须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和“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开展,一般应经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为提高设计水平,道路建设单位应按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大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和含较大规模构筑物工程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设计竞赛或设计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须遵循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标准和范围。道路工程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合理的设计与建设标准,以控制建设成本 和提高投资效益。 2.0.3 道路建设项目设计审批管理 中小型道路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由市建委组织规划、公安交管等部门进行会审;重大

城市化进程中的南京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涛 (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 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将以大城市为核心,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由向外,由外向,伴随着城市人口和产业功能的积聚和扩散,在不同地域层面同时并行地推进。必须指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机动化同时发展的。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是一个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联动效应既将使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未来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影响甚至决定着都市发展区的健康成长与发育;影响着主城和中心区作为都市圈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 1.1 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的区域地位和都市圈的有效构建 从广域层面看,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已经加入WTO,因此,无论从国家、区域还是自身发展的要求考虑,既有条件也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的城市。为此,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国际联系机动性,也即必须开辟便捷的客流和物流国际联系通道或平台。 其次,所处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向大都市连绵区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以为龙头,、为次中心的沪宁杭密集的城镇群,人口素质高,文化教育发达,产业层次高,外向性、相融性和互补性好,有条件也有必要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形成这样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除了在政策和体制上建立高效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外,构建一体化的沪宁杭快速交通网络是其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近年来相继建成的沪宁、沪杭、沪甬、沪嘉以及宁杭等高速公路对改善本地区城镇间的交通联系,促进本地区城市间经济、产业的合作和信息、人才、资源的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按照国际上大都市连绵区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备性、便捷性、充分性和可靠性来衡量,本地区既有的和规划的交通网络还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构建高度一体化的大都市连绵区的需要。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城市间既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同时也存在相互竞争。处在长江三角洲的西端,承担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辐射交流的支点作用。尽管近年来向周边地区辐射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非常迅速,可以说处于全国领先,然而,如果我们跳出看,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大京九铁路、长江过江通道、沿海大通道等,作为国家级的交通枢纽地位正在被削弱!因此,在区域竞争中将处于不利的位置。 第四,作为省会城市,处在省的西南端,紧靠省相对发达的皖江经济带东端。其交通经济区位既有利又有弊。从省外看,与皖江经济带中的马、、等城市交通联系非常便捷,都在100公里交通圈之,相比省会还要便捷。而从省看,同样100公里交通圈,与联系的只有、两市,并且受到以及处在都市圈次一级的锡常都市圈的吸引,它们对都市圈的认同感远远低于省外的马、、等。都市圈必须提供更为便捷可达、舒适可靠的快速交通体系,才能增强都市圈城市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处在距离100-200公里之间的北欠发达城市、宿迁,以及的、宣州、等城市,都有向都市圈贴近和加盟的愿望,关键还是要靠便捷的交通联系。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升级,空间距离的概念可以被弱化,时间距离以及交通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则是决定性。如何以时间的概念来衡量,通过快速交通网络的规划建设,构建一小时都市圈,是都市圈规划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总之,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同时并存的。而合作也好,竞争也好,都离不开综合交通体系的支撑。城市化与机动化的联动发展,决定着的区域地位和都市圈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