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复习资料

传播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分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传播,有自上而下的传播、自下而上的

传播、横向传播三种表现形式。

2、双重行动模式::美国学者巴斯1969年提出的。他认为,在各把关环节中,

最关键的是传媒。将传媒的把关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故称为“双重行动”。

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主要的把关人

是编辑。

3.地球村:由于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来比较分散、联系不够紧

密的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从而使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就像一个城市

或乡村社区内部的联系那样紧密。

4.EPS: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

5、传播单位: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前面介绍的各种模式比较,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明确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而是统称为“解码者”,或者称为“传播单位”。他们把参与传播行为的各方描述成对等的,行使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编码和译码。

6、新闻传播:是指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报道与评论。传播的主体组织层面——报社、电台、电视台以及少量的杂志社;个人层面——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传播的信息:新闻信息。传播的媒介:新闻媒介。

7、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意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同时,这种封闭的、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比较弱。

8、非语言封号。非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局面语言为载体,而借助直接打动(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非语言符号有:身体语言、个人身体特征、与语言相伴生的非语言现象、时间和空间传递的信息、艺术。特点:传播性、情境性、可信性、组合性、隐喻性。

二、简答题

1、拉扎斯菲尔德对创立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答: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贡献:①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破除了“魔弹论”的影响;②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法”;③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创立者。代表作有:①《人民的选择》,②《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2、拉斯韦尔模式的内容、贡献和不足?

答: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着重解决了“5W”问题,具体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t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其中前面四个方面就是传播的要素,分别是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加效果为五个环节。贡献是:1、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2、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理论构架。不足:直线性和孤立性。

3.从法学的视角认识大众传播的受众。

(1)作为权利主体,受众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时所拥有的各种正当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

①传播权指的是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②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利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权;

③传媒接近权指的是媒介向受众开放。

(2)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这个概念提出后,已经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影响:

①“反论权”。即社会成员或群体在受到传媒攻击或歪曲报道的时候,有权要求传媒刊登或播出反驳声明。

②“意见广告”。这是以政治广告为核心的观念广告。

③多频道有线电视领域。一些国家基于媒介接近权原理,在发放有线电视系统经营许可证之际,规定了必须开设允许受众自主参与的“开放频道”的附加条件。

4.大众传播的控制形态和文化控制的关系

(1)四种控制形态:

①政治与法律控制。政府控制最集中地体现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这是最主要的控制形态。主要有三种控制形式: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控制新闻。

②经济控制。采用经济手段对媒介进行控制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就越是成为经常采用的手段。主要的方法有两个:控制所有制和控制广告商。

③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具体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电话、信件、访问等形式,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二是通过是否订阅某份报刊,是否收听某个节目,是否收看某个频道等手段,间接地显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4自我控制。指的是传播媒介本身对传播活动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包括了两种形式:

一是行业组织对本行业各机构的自律措施,包括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公关协会等;

二是各传播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对内部的从业人员提出的纪律要求。从新闻单位来说,作为记者、编辑或其他的从业人员,不管是雇佣制,还是聘任制;也不管是长期合同,还是短期合同,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就必须接受这个单位对你的管理,当然也包括业务上的具体管理和指导,否则,要么辞退(除名、开除),要么处分。

(2)四种控制形态和文化控制的关系:

①文化控制更广泛、更深远;

②所有的控制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大背景下。

5、媒介发展规律。其一,不同阶段先后发展的媒介,从大处着眼,总是沿着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方向前进。例如,传播速度从慢到快、信息量从小到大、信息保真度从弱到强、信息符号从单一到多样。其二,在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新兴媒介必定在信息传播的快、好、广、多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更加完善,但原有媒介,即使是最原始的媒介,除非是“一无是处”,否则,就不会消失。其三,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都经历了从上流社会走向大众,再由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大众走向兴趣一致的小群体怎么一个过程。有学者将这一规律称作EPS,其中E(elite)指上流社会、精英阶层,P(popular)指大众化、流行化,S(specialized)指专门化。其四,EPS同时体现出媒介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亲身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分众窄播媒介→为个人的媒介→电子人际互动传播媒介。这正应验了麦克卢汉的预言:人们又回到了部落时代那种面对面的传播。其五,媒介的发展是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的。

6、拉斯韦尔对创立传播学的主要贡献?

答:拉斯韦尔是美国政治学家。贡献:①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具体包括传者、受者、讯息、媒介、效果,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分解了传播的过程,首次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②提出了“社会传播”的概念,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③倡导并实践“内容分析法”。代表作:①《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②《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7、政府对媒体控制手段有哪些?

答:政府控制最集中地体现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这是最主要的控制形态。主要有三种控制形式:(1)法律手段:通过立法而对传播实施控制。(2)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手段是常见的,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登记、执照制度;

②刊前检查制度;③惩办制度;④征税制度;⑤津贴制度;⑥资助;⑦遴选从业人员;⑧特权与限制;⑨新闻教育。(3)操纵新闻:主要的手段是举行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

8、关于传播个人功能代表性观点有哪些?如何评价?

答: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将个人功能分为自我中心性的与社交性的。

2、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工具说。

3、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游戏说。

4、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信息功能;发展个性的功能;与社会整合的功能;娱乐功能。以上四个人的观点,可以分成两类,即前面三个人为一类,麦奎尔的为一类。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类存在两个方面的差别:①前者是从单一的因素进行讨论,也就是每一种因素都只能说明传播行为的一个方面,而后者的论述比较全面;②前者是从人际传播或自我传播的层次进行分析,而后者是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展开分析。

9、新闻信息的特殊性。新闻信息是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信息,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主要特点有⒈基本特征不同。新闻信息同时具备真实性、时新性、公开性、表义性,缺一不可且需作为整体来认识。⒉作用有所不同。信息可能处与已知状态,也可能处于未知状态。而新闻更能够消除或减少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⒊价值法则不同。衡量新闻价值有两个标准,一是不变因素,二是可变因素。不变因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四个基本特征真实性、时新性、公开性、表义性。可变因素指一是重要性,是指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影

响面的大小和影响力的大小;二是显著性,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指人物、地点、事件的显著性,一般发生在著名人物身上的事容易成为新闻,而发生在别的人物身上则不然,再一个就是突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形成了巨大反差,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三是接近性,就是与受众的空间距离或者心理距离比较小,就容易成为新闻;四是情感性,就是能否触及到受众的心灵世界,能不能打动对方。⒋本源有所不同。新闻信息与其他的信息一样,它们的本源都是事实,但是,它是真实的事实,是最新的事实,是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实。⒌制作处理不同。写作的格式,处理上也不同。

10、互动媒体的特点。⒈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⒉多媒体化。所谓多媒体,

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体联成一体,对声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播形式集合在一起的媒体。⒊媒介功能融合。多媒体带来了各种媒体之间界限的模糊化,新媒体可以成为旧媒体内容的载体,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互动媒体可以传递声音、文字、图片,随着通信带宽的增加,电视和互联网的区别将更加模糊。⒋媒介资源丰富化。

数字压缩技术使得信息的储存、复制、传播变得越来越便利,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与丰富的资源相联接,信息的检索与阅读变得非常容易。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增强,管制程度降低。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的地理疆域很难对信息流动造成阻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成本变得更小。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大众传播环境监测功能失调的具体表现(此题只需举2例即可)

⒈各种信息如果没有经过筛选、解释而纷至沓来时,或者是某些传媒对个别事件进行夸大的或煽情的报道,就会引起不满。环境对于任何一个行为体,包括国家、组织和个人,都可能是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机遇,二是威胁或挑战。但是,从人的一般心态看,总是趋利避害的。对环境的监视,就是要发现环境中所蕴藏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⒉对自然灾害、战争等发出的警告,如果不加以分析,就会引起恐慌和不安。同样一个信息,说出来与不说出来,结果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信息,这样解释与那样解释,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举例问题大家可以仿照下面的自行编造哈)以我们生活当中的例子来说,假如某个小孩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做父亲的不闻不问,小孩可能是得过且过,相反,关心过度也不一定是好事,在表达不满意的时候,如果说“某某同学考的那么好,你怎么会那么笨呢”,那么,这个小孩的自尊心很可能就受到伤害,如果是说“你比过去有进步,比我小时候强多了”,那么,这个小孩很可能就有成就感。为什么,因为作为父亲,他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一样的道理,在环境监视方面,说与不说,这样说与那样说,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⒊对个人来说,信息过多,就会无所适从,产生冷漠感。

⒋对统治阶级而言,大量的负面报道,会削弱其威望。例如1989年的学潮最终演变成了动乱、暴乱,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曾经出现过所谓的“学生领袖”到人民大会堂要求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接见,并对话,当时政府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威信降低到了建国以后的最低点。原因就是《世界经济导报》为代表的许多媒体连篇累牍地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矛头直指中央政府,而且,在整个游

行示威的过程中,本身就有不少的新闻工作者参与。又如2003年“非典”爆发后,我们的说法是“突如其来”,既然是突如其来,那么,就谁都没有责任,当然政府也没有责任,事实真的如此吗?当时有一本叫做《财经》的杂志试图写一篇向政府“问责”的文章,最后在检查的时候没有通过,如果真的允许它发表,就有可能损害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威信。

2.如何评价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1)理论价值

①强调了传播媒介或传播技术的作用。从唯物史观出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媒介工具和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具有推动社会前进和变革的巨大力量。

②这些创新观点,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地球村”等,催人

思考,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力。尤其是“地球村”的思想,提出是在上世纪的60年代,离现在已经40多年过去了,现在回过来看,应该说是有相当的远见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点相当于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的神话故事那样给后人的思索。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与外部世界是分割的,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了。

(2)理论缺陷

①过分地强调了媒介的作用,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理论

启示我们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但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从而走向技术决定论的极端。

②对一些基本概念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主要是指“热媒介”与“冷媒介”。

③在他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似乎成了自己所发明的媒介

工具所主宰的对象。按照施拉姆的说法,缺乏逻辑性,含义隐晦,措词不是令人震惊就是令人困惑。

3、结合人际传播实际,认识申农-韦伯模式的特点。

第一,对传播的要素,提出了不同的范畴。具体地说,是信源、信息、信道、信宿。如果是打电话,其中的一方是信源,另一方就是信宿。

第二,将信息分为“发出的信号”和“接收的信号”两部分。我们平时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使用的符号是声音。由于声音不容易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最容易造成误解或误会的是声音。因为声音包含了感情色彩,有相当的迷惑性。所以,我们在平时经常强调“听话要听音”。例如,有一次,我三弟给我打电话,他问我现在怎么样,我回答说:“唉,就这样。”他一听反倒紧张了,慌忙问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或者身体不好,或者夫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者工作中出了大问题。于是,我只好赶紧解释,就说“还可以”,他还不放心,于是再说“我很好的”。

在“发出的信号”和“接收的信号”之间,有时是划等号的,而有时是不划等号的。不仅表现在了解上,比如把某句话听错了,在上海话中,“刘”与“李”、“吕”是很容易听错的.而且表现在理解上,这就是所谓的“见仁见智”、“好心当成驴肝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以德报冤”,等等。印度寓言“老人、小孩和驴”的故事,西方人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我们中国说的“见仁见智”都说明了“发出的信号”和“接收的信号”之间不一致的现象。

第三,将媒介一分为三,即“发射器”、“信道”和“接收器”。比如,在打电话的过程中,电话机分别是发射器和接收器,而当中的电话线路就是信道。

第四,增加了“噪音”的范畴。什么是噪音?就是指影响传播顺利进行的各种干扰、错误和失真现象。这个概念要比我们平时理解的噪音要宽泛。老师在上课,下面有同学在讲小话,甚至“聚蚊成雷”,这就是噪音;打电话,特别是以前打手机,经常有很多杂音,这是噪音。噪音是传播中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申农与韦弗认为,由于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信号就不稳定,例如,在同一时刻、同一信道内如果通过许多信号,就有可能发生互相干扰,这也就有可能导致发出的信号与接收的信号之间产生差别。

第五,申农—韦弗模式的从“信源”到“信宿”,都是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没有反馈的环节,似乎总是一方对另一方发生作用,而另一方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影响。这一模式可能会影响人的思维,于是演化为上级对下级、家长对子女、老师对学生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现象的出现.

4.传播主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把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传媒(传播主体)选择提供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规定着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研究者们认为,传播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将对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把传播者身上与说服相关的特征分为两个方面:①“权威性”,或者说是“传播者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正确主张的来源”;

②“可信赖性”,或者说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传播者会尽力传播他认为最正确的主张”。前一种代表着能力,就是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后一种代表着人格,主要是指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的品格。这两个因素既密切相关,又有一定区别。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结论是: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反之,亦然。例如:媒体在报道有关国际或国内,政治、经济或社会的有关问题、现象的时候,常常要邀请专家、学者作为嘉宾。这样的例子就符合了传播者“权威性”以及“可信赖性”的观点。霍夫兰等人认为,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但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之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就好像伽利略的例子1:在伽俐略十八岁那年,一次到比萨教堂去做礼拜,他注意到教堂里悬挂的那些长明灯被风吹得一左一右有规律地摆动,他按自己脉搏的跳动来计时,发现它们往复运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就这样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他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决定摆动周期的,是绳子的长度,和它末端的物体重量没有关系。可是在当时,有谁会相信一个医科大学生的科学发现,何况他的结论是否定了大名鼎鼎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可是后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最终证实了伽利略的结论是正确的,伽利略当时的研究成果的内容被人们普遍认可。2、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

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可是当时的伽利略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教授且违背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没有人相信他的论断,都说这是违神学之论。可是,随着人们对自由落体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挣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后再次得出了与伽利略相同的观点。

四、应用题

1、在新闻传播中如何进行把关?

新闻工作的流程为

①新闻素材的选择——编辑或/和整个新记者。

对新闻信息的选择,总的来讲,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⒈新闻信息本身的属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待叙述或报道的有意义的事

实,它的根本特点是四个方面,是真实性、时新性、公开性和表义性,而且,这四个特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符合这四个特点的信息,就不能作为新闻信息。

⒉特定传媒本身的属性。每一家传媒都有自己的定位,以广播为例,就分

为频道定位、栏目定位、节目定位三个层次。由于定位的不同,对具体的新闻信息的选择也必然有差异。

⒊受众市场本身的属性(市场制约因素)。因为导向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发

行量”或者“收视率”开始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那么,就尽量选择读者有兴趣的内容,使他们喜闻乐见。

⒋文化环境本身的属性。任何媒体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开展具体的新

闻实践的,那么,政治、法律、道德等文化的因素同样成为选择新闻信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认为有九种因素对新闻的选择和加工发生重要的影响:时间跨度、强度或阈限、价值明晰性、文化接近性、社会文化价值、出乎预料性、连续性、组合性、预期性。

他们同时认为,一个事件并不是只有具备上述全部要素才能成为新闻。新闻的筛选作业是依据三个基本前提进行的:一是附加性前提,事件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二是补偿性前提,一个事件在某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以因为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三是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事件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比较低,那么这个事件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

②新闻采访——记者或通讯员;

③新闻写作——记者或通讯员;

④新闻编辑——编辑;

⑤重要新闻的决定——编辑部主任或总编辑;

⑥新闻报道——其他工作人员。

在新闻信息的把关中,媒介从业人员——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评论员是主要的承担人。媒介从业人员的个人特性、教育、背景、经历、态度、信仰、价值观、职业角色和职业道德等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把关行为。具体地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⒈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⒉从业人员的业务修养。

⒊从业人员的政治修养。

2.如何利用“传播与说服效果”的技巧来加强公共关系的有效性?

(1)从“主体的把关与效果定向”上来看,把关是传播者发挥对传播效果的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传媒(传播主体)选择提供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规定着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

因此在公共关系利用大众传播进行宣传时,要抓住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或利用社会重大新闻价值,引起公众和媒体注意,使公共关系活动更有说服力,增强其有效性。

(2)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研究者们认为,传播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将对传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把传播者身上与说服相关的特征分为两个方面:①“权威性”,或者说是“传播者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正确主张的来源”;②“可信赖性”,或者说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传播者会尽力传播他认为最正确的主张”。前一种代表着能力,就是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后一种代表着人格,主要是指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的品格。这两个因素既密切相关,又有一定区别。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结论是: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反之,亦然。这就是可信性效果。

因此在做公关活动时,邀请专家、学者和明星等知名人士和社会信誉度高的人士作为宣传策略,可以提高其可信度和知名度,使公关活动被公众认可和信服。

(3)休眠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的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反之,低的会上升。霍夫兰用“休眠效果”解释: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但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之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研究者把这一变化归结为人脑的遗忘机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传播内容的记忆有所下降,但是,对信度信源的遗忘度更大,所以,最后高可信度和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靠近,最终的态度改变程度取决于传播内容本身。

因此在发布信息时,我们可以选择高可信度信源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但是,从长期来看,起作用的还是内容本身,只有以诚相待才能获得受众的长期的信任。

(4)传播技巧与效果

(一)恐惧诉求

通过研究发现:重度诉求造成的心理紧张感最大,中度诉求次之,轻度诉求最小。研究者发现,恐惧诉求的确能够增加人们对传播者所建议采取的行为的服从程度。而令人惊讶的结论是:在改变实验对象对传播者建议的服从方面,是轻度诉求最有效。总的说来,恐惧诉求可以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与紧张心理,至少可以引起他们的重视,从而促使他们采取某种对应的行动。这种诉求方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应用都比较广泛。但是,恐惧诉求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①重度诉求不一定能够引起对象行为的改变,因为他很可能产生心理上的自我防卫;②如果对象无所畏忌,就没有用,所谓“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是也。

(二)论据的组织与说服效果

着眼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示内容还是寓观点于内容之中;二是一面说理还

是两面说理。受众的智力水平和成熟程度在其他的说服方法研究中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是: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明示结论效果较好;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明示结论效果好。相反,可以不明示结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智力水平是以学历高低来代替了IQ测试。

在“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的问题上,也就是说,究竟是仅仅提供支持传播者一方的观点或材料,还是支持与反对两方面的材料,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当对象的智力水平越高,两面提示的效果越明显,反之,就采用一面提示;如果对象原先持赞成的态度,那就一面提示,反之,就两面提示。

(三)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所谓诉诸理性,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应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说服对方;所谓诉诸感情,就是营造一种氛围,通过情感的力量来感化对方。通过研究,霍夫兰等人在这方面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个方面:

⒈实验的结果是诉诸感情的效果比诉诸理性的效果好。

⒉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异。

⒊最好将“动之以情”与“晓之以理”结合起来。在新闻报道中,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以表达情感为主。在广告宣传中,也有理性设计和情感设计两种形式。在平时的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也要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

在公关活动中,要抓住公众的情感心理,打感情牌,使公众从内心上接受,被完全彻底地说服;也要用理性说服,有理有据,增强说服力。适当时候把二者结合起来。

(四)受众与说服效果

对于受众影响传播效果的研究,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众的智力水平对说服效果的影响;二是群体归属的影响;三是受众个性因素的影响;四是对象是否主动参与;五是传播效果的持久性。

公共关系传播宣传活动前要调查分析,研究并分类整理公众的特性需求,以增强其说服力。

举例: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