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析“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析“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析“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析“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析“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作者:潘玮发布时间: 2010-11-05

当今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一是“三阶层”体系,即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即采用该模式;二是“双层”体系,即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犯行与犯意,然后讨论抗辩事由,如美国即采用该模式;三是“四要件”体系,即将犯罪构成条件分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即为我国现行刑法理论之通说。

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对我国现有的犯罪论体系进行改造,其中以借鉴“三阶层”犯罪论体系逐渐成为主流见解。笔者认为,上述三种犯罪论体系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不存在一种模式改造另一种模式的现象,但合理的借鉴非常必要。故本文对“三阶层”体系略作分析,以拓宽审判思路。

一、“三阶层”体系之概述

德日刑法采取的“三阶层”体系,其将犯罪构成认为是构成要件的该当性(符合性)、构成要件的违法性和构成要件的有责性,并且三者具有程序上的递进关系。

(一)该当性,也称符合性,是指犯罪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某项犯罪构成要件,是法律所调整的范畴,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该当性中包括了主体、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和因果关系。

(二)违法性,是指被法律所禁止的或者不允许的行为。如果客观上不存在违法性,即使责任重大,也不构成犯罪。违法性判断取决于是否有违法性阻却事

由。违法性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自救行为。

(三)有责性,是指侵犯法益之人主观上没有故意以及过失,不应当对其进行谴责。即只有当行为人存在主观责任时,其行为才构成犯罪。主观责任,包括对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年龄、故意责任、过失责任的判断。当然,有责性也存在阻却事由,即违法性认识错误和缺乏期待可能性。

二、“三阶层”体系之特点

从表面上看,“三阶层”体系与“四要件”体系并无二致,只是将相关的构成要件作了调整。但从深层次看,“四要件”体系中的四个要件无逻辑上的关系,在定罪时,只是凑足这四个要件,将犯罪构成看作是犯罪条件的集合;而“三阶层”体系中的各要件之间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这就使“三阶层”体系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一)客观为先,防止先入为主。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中通行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对某一案件多先对其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作出实质判断,经常是先入为主,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而“三阶层”体系则坚持先外部(行为表象)、再内部,先客观、再主观,先事实、再法律的顺序。2009年发生在深圳机场的“梁丽捡金”案就是很好的例子。该案在起初被定性为盗窃罪,这其中多少有先入为主的因素。如果用“三阶层”体系进行审视,该案就会比较清晰。先看梁丽的客观行为:梁丽作为机场清洁工,看到垃圾箱旁边无人看管的行李车上孤零零放着一个旧纸箱,就像往常一样,顺手清理走了这个小纸箱。可见,梁丽取走该纸箱的整个过程并不是“秘密窃取”。即梁丽不具备盗窃罪的该当性,显然不能认定为盗窃罪。

(二)动态递进,科学规范定罪。与“四要件”体系对要件一起考量不同,“三阶层”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考量过程。当符合该当性后,再考量违法性,符合违法性后,再考量有责性。比如,李某买了最新款的价值10000元的IPHONE4手机,张某(25周岁)以借用为由取得该手机,后趁李某不备,带着手机逃之夭夭。第一步,张某的行为是否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盗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盗取、窃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张某通过秘密行动的方式,侵犯了李某对该手机的占有法益,具备盗窃罪的该当性。第二步:张某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经查,张某没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职务等违法性阻却事由,因此具有违法性。第三步:张某是否具有有责性?经查,张某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因此,应当负责,具有有责性。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张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三)层层“过滤”,注重保障人权。“三阶层”体系的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犹如三张“过滤网”,在具体犯罪的认定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效的“过滤”机制。比如,许某已结婚多年,有较为稳定的家庭关系。某年夏天,所在山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许某因此流落异地,为生活所迫而与他人再次结婚。首先,许某系有配偶的人而与他人结婚,符合重婚罪的该当性。其次,其明知本人有配偶,明知重婚违法,故行为具有违法性。但由于许某因自然灾害、生活所迫而与他人重婚,缺乏期待可能性,因此缺乏有责性。故对许某不能以重婚罪论处。

三、借鉴“三阶层”体系之实践意义

2006年,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许霆案,二审法院改判为法定刑以下量刑,其试金石在于“三阶层”体系中的期待可能性,即人们无法过高地期望许霆在巨额金钱面前采取高尚的自制行为。这表明,虽然“四要件”体系一直指导着我国

刑事司法的实践与发展,但随着“三阶层”体系的引进,对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已进入到实践领域。所以,在面对一些疑难、复杂和特殊案件时,我们不妨合理借鉴“三阶层”体系,运用该体系客观到主观、形式到实质、违法到责任、事实到价值、一般到个别的法律思维,通过层层筛选和逐步缩小,认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从而更好地体现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

再论三阶层犯罪论体系

2010-09-02 15:35 来源:人民网

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还是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国内刑法学界曾为此展开激烈争论。根据四要件认定犯罪,往往主观判断与客观颠倒,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存在实用性缺陷,影响正确定罪。

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还是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国内刑法学界曾为此展开激烈争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在《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法学研究》2010年第4期)中认为,犯罪成立要件是刑法规定的,两者在此并无区别,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犯罪成立要件之间是否具有位阶性。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之间具有位阶关系,这种位阶关系对司法的定罪过程具有逻辑引导机能,有助于保证定罪的正确性。而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之间没有位阶关系,只是一种排列顺序,可以随意变动,四要件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根据四要件认定犯罪,往往主观判断与客观颠倒,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淆,存在实用性缺陷,影响正确定罪。三阶层犯罪成立要件理论具有科学性,应当为我国所采用。

犯罪论三阶层体系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演进与发展

[刘亮]——(2010-6-17) / 已阅1854次

犯罪论三阶层体系在我国刑事司法中的演进与发展

刘亮

1979年刑法典的犯罪论体系以“四要件”学说一直指导着我国刑事司法的实践与发展。但是,随着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引进,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影响越来越来大,对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已经进入到实践领域。在不远将来,这套犯罪论体系贯穿到刑事司法实践当中,必然会引起一场刑事诉讼的重大的改

革。

曾经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许霆案,二审法院改判为法定刑以下量刑。就是新理论───“期待可能性”在国内的司法实践,虽然司法机关对该理论的采纳持慎之又慎的态度,但可以认为新理论已经在我国司法实践的萌芽。

德日三阶层犯罪论将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作为犯罪的成立要件。新的理论将以往的犯罪构成四要件中的部分要素进行了顺序调整,内容亦有所增加。原犯罪主体中的“行为能力”、犯罪主观方面中的“故意、过失”均被调整到有责性中。

构成要件该当性:即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

违法性:目前通说采客观说,即不论行为主体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只要其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即具违法性。如:对精神病人的暴力袭击采取防卫措施,不是紧急避险,而是正当防卫,因为精神病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有责性:包含四个要素,即主体的行为能力;故意或过失;违法性的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即只有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具有违法性的认识可能性且不存在期待其做适法行为的可能性时,方能对其进行非难、遣责。

三阶层犯罪论明显增加了犯罪成立的阻却事由,更有利于法的自由、正义的基础价值的实现,应该说这是我国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一大进步,对司法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按照德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一个行为成立犯罪必须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以及有责性,司法人员如果要适用这个犯罪论体系,首先必须养成从客观到主观、从形式到实质、从违法到责任、从事实到价值、从一般到个别的法律思维,通过层层筛选和逐步缩小,进而认定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成立的三个要件。因此,如果在将来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完全贯彻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那么,至少可能带来刑事诉讼两方面的影响:

1、庭审方式的改革。在我国刑事审判工作中,庭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前者是有关案件事实的调查,后者是有关法律适用的辩论。在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后,不管是法庭调查,还是法庭辩论,都会产生一些变化,控辩双方的力量也会相对均衡。(1)在法庭调查中,有关犯罪事实的调查,控辩双方都会自觉地按照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思维,围绕构成要件性事实、违法性事实以及有责性事实展开调查。在构成要件性事实的调查中,主要围绕被告人的行为、侵害的对象、结果事实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展开;在违法性事实的调查中,控辩双方主要围绕被告人的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的事实、侵害法益的大小、被告人在侵害法益时是否存在阻却违法的正当化事由等方面展开;在有责性事实的调查中,主要围绕被告人的责任能力(年龄和精神状况)、故意、过失、以及被告人是否存在阻却责任的正当化事由,例如违法性认识错误、期待可能性等事实展开。

(2)在法庭辩论中,一般认为,我国传统的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侧重于认定犯罪是否构成,对于被告人人权的保障仍显不够,辩护人在法庭辩论中可能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但是如果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由于阻却违法性的正当化事由和阻却责任的正当化事由被有机地融入和消解在犯罪成立要件中。因此,在控方认定被告人的行为具备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就会接着推定被告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此时,如果被告人如果具备阻却违法性或者有责性的正当化事由,辩护人就可以充分利用阻却违法性、有责性的正当化事由进行辩护。例如,在邓玉娇故意伤害案中,控方以防卫过当为由并以故意伤害罪对邓玉娇提起公诉,在法庭辩论中,辩方就利用阻却违法性的正当化事由中的目的说和法益衡量说来证明邓玉娇的行为是一种

防卫行为,而且也没有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因此属于正当防卫,甚至可以援引刑法第20条第3款有关特殊正当防卫的条款来证明邓玉娇的行为属于没有限度的正当防卫,因为邓贵大等人的行为属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行凶或者强奸。当然,这些法庭辩论的结论都必须根据事先调查和掌握的证据进行。

在有责性的辩论中,控辩双方主要围绕被告人在刑法上是否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是否具有非难性可能性、过失,是否存在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或者违法性认识错误以及是否存在期待可能性等方面展开。

2、刑事判决书格式的改革。在传统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中,不管是“经审理查明”的事实部分的描述,还是“本院认为”的法律适用部分,也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四要件的排列顺序来进行撰写,显得没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而且往往交织在一起,使人分不清哪一部分是关于犯罪客体的调查或者适用,哪一部分是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和法律适用。而且,有关阻却违法性或者有责性的正当化事由也没有有机地融入进去,对于辩方提出的辩护理由往往以“辩护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至于为什么辩护理由不能成立则没有展开进一步的说明。最后法院就以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决如下……。这样的刑事判决书总体说来有点武断和恣意,而且也显得说理不够、层次不明、逻辑不清。

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不仅是一个理论体系和认知模式,而且还应完全地贯彻到刑事司法实践中。依据三阶层理论,刑事判决书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刑事判决书的开头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被告人的情况,接着介绍案件审理的时间和适用法律程序以及法庭的组成成员,最后是刑事判决的内容和适用刑法的条文。第二部分是犯罪认定的理由部分,也是判决书的主要部分。在这部分中,如德国的法官是严格按照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顺序来撰写。先介绍被告人所实施的构成要件性事实,这部分主要包括案件发生的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以及构成要件性故意、过失,再运用法律规范来评价这些构成要件事实在刑法上的意义,即具备违法性以及应该适用的刑法条文和罪名,最后描述和论证被告人具备有责性。其中,构成要件性事实的描述和介绍是重点,要求法官要运用控方或者辩方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这些事实的存在。第三部分是量刑部分,法官从刑法分则中个罪的法定刑设置出发,结合刑法总则中有关量刑的准则、根据和步骤,考虑各种各样的量刑情节,通过处断刑的方式不断修改和变更法定刑,在最后一个处断刑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宣告刑。

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一个域外经验的反思与质疑

缑泽昆

【内容提要】照搬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关键词】犯罪构成体系四要件......

[Abstract]To c......

[Key words]syst......

犯罪构成体系是近年来我......

主张照搬德日三阶层体系的学者对我国传统的平面四要件......

针对照搬德日三阶层体系的理论倾向,已有学......

一、三阶层体系比较优点的证伪

不少学者之所以主张照搬德日三阶层体系来重构......

(一)关于三层阶层体系利于贯......

长期以来,我国主张三阶层体系的论者习惯于抽......

1.罪刑法......

不可否认,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

总之,试图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将构成要件与罪刑法......

2.采取何种犯罪构成体系与能否贯彻刑法......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在犯罪构成问......

综上,刑法......

(二)关于三阶层体系利于引导法官的......

三阶层体系论者认为,我国的四要件体系是......

1.无论采取何种犯罪构成体系,......

德日传统理论认为,三阶层体系中的构成要件符合性是形...... 首先,在刑法......

其次,认为形式(事实的)判断应脱离于实质......

最后,从违法性判断的特点......

2.在三阶层体系下按顺序从......

在三阶层体系下,构成要件符合性被认为是对行为的类...... 3.三阶层体系下客观判断与......

犯罪的本质是应受刑罚惩罚的侵......

在我国要素耦合的平面体系中,为......

但是,相较于我国的平面四......

(三)关于三阶层体系利于解......

三阶层体系论者指出,由于我......

1.在所谓超法规违法阻却事由的问题上......

第一,三阶层体系用脱离于构成要件的......

第二,对比三阶层体系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 2.从德日责任理论出发来指责我国犯罪构......

我国当前的刑法......

同时,德日三阶层体系下的单一......

至于期待可能性问题,则更非我国引......

3.三阶层体系能解决共犯问......

首先,正如威尔泽尔所说:“共犯是体系论的试金石......

其次,即使承认三阶层体系......

二、三阶层体系的内在缺陷

对三阶层体系论者而言,需要......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我国三阶层体系论者之所以鲜...... (一)三阶层体系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在三阶层体系下,构成要件符合性阶层之后,是......

按照构成要件理论的开创者贝林的看法......

依据德日刑法......

显然,承认构成要件具有实质的违法性判断功能符合......

综上可见,在三阶层体系下,......

(二)三阶层体系下故意(过失)......

在三阶层体系的架构下,迄......

第一种方案是仅仅承认故意、过......

但是,将故意、过失排除在构成要件概念之外并......

第二种方案直接否定责任......

但是,目的论体系这种处理方式并不合理。诚然,将......

此外,倘若将故意、过失看成是与责任无关的......

第三种方案是承认故意、过失的双重地位。正因为目...... 1.构成要件的故意、过......

同时,承认构成要件的故意、过失与责......

对此,有学者认为,构成要件......

2.既承认构成要件的故意又承......

按照双重地位理论,在行为人对构成要件发生认识错误时...... 另外,在违法阻却事由的......

(三)无法区分客观违法与主......

在犯罪认定中,将客观要件与......

但需明确的是,西原春夫教授之所以提出上述论......

如前所述,构成要件不可能是纯......

但是,犯罪的本质是侵犯......

由此可见,主观违法性理论颠覆了“违法是客......

以提出违法有责类型的构成要件论的小野清一郎的看法为...... 从小野清一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虽然从责任......

三、三阶层体系构造的当代质变

正因为存在着上述矛盾和问题,在德日刑法......

例如,为避免三阶层体系下的矛......

前田雅英教授也认为,判断行为......

上述两位学者都是在充分......

第一,上述两位学者的新体系改变了三阶......

第二,上述两位学者的新体系改变了......

第三,上述两位学者的新体系严格贯彻了从客观到主......

总之,古典犯罪论者分别针对刑法......

四、结语

我国刑法......

本文无意于对德日刑法......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的平面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

【作者介绍】清华大学法学院刑法......

注释与参考文献

?诸多批评及反驳意见可详见:高......

?众所周之,我国不少学者将英美刑法......

?在1940年代,正是......

?Claus Roxin,Str......

?详见:名古屋高判1962年12月22日《高......

?在德日单一......

?有学者虽然认识到刑事责任概念具......

?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多重意义,详见:张明楷.期待...... ?明显的证据是,作为责任基础的期待可能......

?比如,在日本著名的“第五柏......

⑴在德日刑法......

⑵以成年人教唆未满14周......

⑶这就是双重地位理论在对假想防卫处理上所导致......

⑷如德国学者雅各布斯、Kue......

⑸当然,前田雅英教授实际上是将客观违法阻却事......

[1]平野龙一.刑法......

[2]许玉秀.当代刑法......

[3]付立庆.我国犯罪成立......

[4]张明楷.外国刑法......

[5]碧海纯一.新版法......

[6]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

[7]松宫孝明.犯罪论体系再考[J].张小宁,译.......

[8]George P.Fletche......

[9]黎宏.刑法......

[10]张明楷.刑法......

[11]陈兴良.违法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

[12]李海东.刑法......

[13]张明楷.刑法......

[14]许玉秀.主观与客观之间——主观理论与客观归......

[15]劳东燕.论犯罪构成的功能诉求——对刑......

[16]冯军.中国刑法......

[17]张明楷.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梳理......

[18]黄荣坚.刑法......

[19]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

[20]黎宏.日本刑法......

[21]曾根威严.刑法......

[22]李文健.罪责概念之研究——非难......

[23]罗克辛.德国刑法......

[24]西田典之.日本刑法......

[25]西原春夫.构成......

[26]黄荣坚.基础刑法......

[27]小野清一郎.犯罪......

[28]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

[29]前田雅英.刑法......

[30]西原春夫.犯罪实行行为论[M].戴波,......

[31]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

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之比较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2011-12-13 21:20:21)·法域群孺

内容摘要: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将犯罪构成体系由通行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改变为“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而后2010年及2011《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又重归“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这种更替引起了又一轮关于这两种犯罪构成体系的争论比较。笔者认为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共性在于两者都以主客观要件统一为轴心,坚持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结合,同步进行事实评价和规范评价,追求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两者的不同在于两种体系哲学出发点、内部各要件的地位、对犯罪的评价方法不同。笔者建议:在刑法总则中完善犯罪构成的规定、明确犯罪概念和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辩证关系、将违法性明确规定为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之一,将犯罪主体置于四大要件的第一位、动态地推进其对犯罪的评价过程以提升其操作性。

关键词: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犯罪构成

一、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要件及特征

(一)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要件及特征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大要件构成。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其中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危害行为时及对危害结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过失及目的动机。[①]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特征是:四大要件将行为解剖成与构成要件对应的不同组成部分;体系内部各要件封闭结合相互依存荣损与共;犯罪认定如同一个“拼图板”的过程,将四大要件完整拼合,犯罪认定即大功告成,体现了一种综合评价的特征;犯罪构成法定化,不允许超法规评价。[②]

(二)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要件及特征

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构成。构成要件该当性,是指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特征的性质,包括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构成要件的故意及构成要件的过失内容;行为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还不构成犯罪,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考察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违法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实质性侵害。构成要件符合违法行为的类型,则一般可推定该行为属于违法范畴。但如果行为具有刑法上所规定或者法秩序所认可的违法性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自救行为),则该行为就不属于犯罪;某一行为构成犯罪,除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且具有违法性之外,还必须具备有责性。有责性即非难可能性,是指能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进行谴责。有责性包括以下内容:责任能力,故意责任,过失责任,目的与动机,违法性认识错误和期待可能性。[③]

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特征是:将行为整体的不同意义划分为不同的犯罪成立要件;对行为从不同的侧面多次进行评价;体系内部具有层次性

和相对独立性;对违法和有责可以进行超法规评价。[④]

二、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共性

(一)两种体系都体现了主客观要件的统一[⑤]

两种犯罪构成体系都包括行为要件和罪过要件。“无行为则无犯罪”是不言自明的法则。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行为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的内容之一,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是整个犯罪构成体系的核心。危害行为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同时根据具体的犯罪构成形态的分成实行行为、预备行为、中止行为,单一行为及复合行为等多样的行为形态;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犯罪构成要件该当性以行为为中心,该当构成要件的行为称为实行行为,将实行行为从性质上分为作为和不作为,综合考虑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状况、行为结果等内容。

罪过要件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罪过要件包括犯罪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主要在有责性中对罪过要件进行了分析,包括故意责任即作为责任要素的故意,是指在认识构成要件事实的基础上,具有违法性意识及产生这种意识的可能性,过失责任即作为责任意识的过失,是指违反主观注意义务而具有谴责可能性[⑥]。犯罪行为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事实,罪过要件和行为要件分属于主观和客观范畴,有机统一于两种犯罪构成体系之中。

(二)两种体系都体现了事实评价和规范评价的统一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将犯罪行为分割填充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如行为符合犯罪成立的四大要件,则既定犯罪事实与法定犯罪构成要件契合,犯罪即成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分析,抽离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犯罪事实,这是对犯罪行为的事实评价,同时根据具体的犯罪构成分析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危害性,结合犯罪行为人主观罪过确定犯罪的性质,这是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在立法上作为客观的、记叙性要件存在,描述的是该当构成要件的犯罪事实,是对犯罪行为的事实评价,违法性则包含了刑法的价值评价标准,通过分析违法性阻却事由对行为进行规范评

价,有责性通过分析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及主观罪过对犯罪行为人进行规范评价,事实评价和规范评价分层统一则犯罪成立[⑦]。(三)两种体系都体现了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统一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四大犯罪构成要件是一种耦合的性质,四大要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四大要件积极充足则犯罪成立[⑧],相反,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件缺失,都会导致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要件不具有犯罪构成性质而否决犯罪成立,因此四大要件同时具有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双重属性,在犯罪认定过程中四大要件的这两种属性形成两面一体的结构;在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推定犯罪成立,但行为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还不构成犯罪,是否构成犯罪还须考察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排除违法性阻却事由,除符合构成要件该当性且具有违法性之外,还需具备有责性,而有责性主要考虑的是行为人是否具备责任能力。形成了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交替统一的机制。[⑨]

(四)两种体系都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是一种平面扩张的犯罪结构形式,虽形式上对入罪有所偏重,但实质上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同样具有出罪功能,四大犯罪构成要件同时具有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双重属性,当四大构成要件都充足则犯罪成立,即发挥了入罪功能,相反,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件缺失则否决犯罪成立,发挥了出罪功能,而且犯罪构成中还有“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等限制要素,大大提高了出罪的可能性,这种入罪与出罪的结合体现了刑法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机能的统一[⑩];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是一种责任逐步收缩的三元犯罪结构形式,三个阶层要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过滤机制,这种责任范围逐步收缩的定罪过程,一方面是为了认定犯罪,防卫社会,同时又凸显了定罪过程中谦抑和审慎,反映了刑法保障人权的机能。

三、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区别

四要件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哲学渊源、要件地位和对犯罪的评价方法三个方面。

(一)两种体系哲学出发点不同

1.两种体系体现的运动属性不同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以“静止的相对性”为出发点,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将已停止的犯罪行为定格为历史的犯罪事实,而后对照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用历史的犯罪事实填充法定的犯罪构成要件,通过司法活动,提取符合构成要件所要求的事实[11],坚持事实评价和法律评价的协调一致,以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相统一为主线,静态地勾勒还原已停止的犯罪行为;而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以“运动的绝对性”为出发点,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将历史的犯罪事实设定为过去完成进行时的犯罪行为,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多立场全方位动态的考究历史的犯罪事实,坚持评价行为方法的多样性,评价侧面的多层性,还原出一个动态的犯罪行为过程。

2.两种体系追求的发展模式不同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坚持“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通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的排序组合,当四大要件达致一元同构时,犯罪行为与法定的犯罪构成契合,则产生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使单纯的社会活动退变为犯罪行为,从而确定罪与非罪;而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事物发展过程”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由形式到实质、客观到主观分层递进判断,推定犯罪成立要件和违法阻却事由对抗博弈,论证犯罪成立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交融,这种评价过程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哲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从而明确罪与非罪。

(二)两种体系内部各要件的地位不同

1、犯罪主体在两种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犯罪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犯罪主体的范围即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即刑事责任能力的性质、影响因素以及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犯罪主体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积极要件;而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不存在单独的犯罪主体要件,而是分解为两部分,在构成要件该当性中的论述行为主体,与行为客体相对应。由于构成要件该当性只是犯罪成立的第一个要件,因而无论什么人,只要实施了该当构成要件的行为,就具备了行为主体这一要件。在有责性中论述责任主体,以否定的形式论述无责任能力的情形,作为行为主体要素的否定因素。[12]总之,在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中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矛盾交融。

2、违法性在两种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违法性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而是作为犯罪的特征确立的,至于违法性阻却事由,也不是放在犯罪构成体系内探讨的,而是作为排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意义确立的,一般是在对犯罪行为进行规范评价完成后,再分析违法性阻却事由;而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中违法性是构成要件该当性与有责性之间的承前启后的排除要件,主要探讨的是违法性阻却事由,违法性作为犯罪成立要件对犯罪行为进行独立法律评价,起着沟通构成要件该当性与有责性要件的重要作用。

3、犯罪客体在两种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通说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犯罪客体作为第一要件,对违法事实首先通过犯罪客体进行价值评价和性质认定[13],同时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以达到对犯罪行为的准确定性,且在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中,犯罪对象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的物或具体的人来侵害一定的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犯罪对象的上峰概念,犯罪对象只是犯罪客体要件的要素之一。

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不存在犯罪客体这一概念,代之的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将犯罪客体分解为行为客体即犯罪对象和保护客体即法益,行为客体是指行为所指向的有形的人或物即等于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的

行为对象,保护客体则是法律依据构成要件进行保护的利益或价值,行为客体是构成要件,保护客体不是构成要件,这样犯罪对象就取代了犯罪客体成为构成要件该当性中独立考虑的因素。[14]

(三)两种体系对犯罪的评价方法不同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包括犯罪成立的全部要件,四大要件平面排列是一种耦合的正相关关系,四大要件关系形成密切的依存性,这种结构决定了其按照四个要件的排位序列进行综合全面的一次性评价,一个行为只有一次性地齐备这四大方面的要件才能构成犯罪,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构成犯罪;而在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是事实评价,为犯罪提供行为事实基础,违法性是法律评价,排除正当防卫等违法性阻却事由,有责性是主观评价,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主观根据。三层次犯罪构成体系认定犯罪必须经过先客观、再主观,先事实、再法律、再责任三次评价,形成一种三层一元的评价方法[15]。

四、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以上是对两种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两种犯罪构成体系各有千秋: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优势在于蕴义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明快性”而其“缺点在于其内涵的单薄性和实践时缺乏思辨性”,“静而有余、动而不足”;三层次犯罪构成体系“优势在于追求哲理的周密性和体系的严谨性”而其“缺点在于其蕴义的流变性和实践的复杂性” [16]。笔者认为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更契合我国的刑法体系。而对于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存在的一些瑕疵: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体系的错位,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关系混乱,四大要件的序列的争论,违法性地位的尴尬。笔者认为应采取扬弃的方法,在保持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优势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内容调整和序列重组,使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一)完善刑法总则中关于犯罪构成的规定

1.在刑法总则补充关于犯罪构成的规定

犯罪构成具有明显的理论色彩,是传统刑法文化传承与积淀的成果。但犯罪构成又是以刑法规定为前提的,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因此法定性是犯罪构成的根本特征[17]。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的规定主要分为总则规定与分则规定。其中总则规定为一般犯罪构成,分则规定为具体犯罪构成。在分则规定中,对具体犯罪构成以罪状的形式作了具体阐述,集中体现为罪名,而我国刑法总则对犯罪构成仅有第十四、十五条关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规定及十七至十九条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至于其他的有关犯罪构成的规定则是学者基于法条及国内外刑法理论引申借鉴得出的,这样就使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缺乏法条承载,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我国刑法总则补充有关犯罪构成的规定:补充危害行为概念的规定、补充危害结果概念的规定、补充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概念、补充关于认识性错误的规定。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补充,使犯罪构成的总则规定更具体系性。

2.明确犯罪概念和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辩证关系

犯罪的内在要素是社会危害性,其通过犯罪概念表征。犯罪构成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揭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表征犯罪的形式。犯罪概念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则进一步回答犯罪的具体形式。因此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容决定形式,犯罪概念揭示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不同的犯罪、违反刑事

法律程度也有高低之差,导致刑罚严重性的大小。这就使不同的犯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状态即产生不同的具体犯罪构成;同时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犯罪构成只有适合犯罪概念,才能准确定罪,例如正当行为和已过追诉时效行为,虽符合表面犯罪构成,但缺乏与犯罪概念的适应性,因而不构成犯罪。因此笔者认为,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应将犯罪概念和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辩证结合,抵制单纯倚重犯罪四要件构成体系的机能或过分强调犯罪概念的前置性评价。

3.将违法性明确规定为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之一

我国刑法总则在规定刑事责任后,于二十条、二十一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两种违法性阻却事由,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没有违法性的要件,而是作为犯罪的特征确立的,至于违法阻却性事由,也不是放在犯罪构成体系内探讨的,而是作为排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意义确立的,在犯罪构成之外另外探讨[18]。在犯罪构成认定完结后讨论违法性,有损犯罪构成认定犯罪的权威性,不利于犯罪认定标准的稳定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将违法性明确规定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客观方面要件中,在危害行为中剔除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行为,不需要在犯罪构成体系外再次进行违法性评价,这样既有利于界定危害行为的范畴,也有利于减少认定犯罪的成本。同时我国刑法法定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只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对于超法规的阻却行为如自救行为、职务行为、执行命令、被害人承诺、正当业务行为、义务冲突等刑法规定较少,有违罪刑法定原则法律主义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刑法中对一些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超法规阻却事由如自救行为、被害人承诺、正当业务行为加以规定,完善违法性的内容。

(二)提升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操作性

1.将犯罪主体置于四大要件的第一位

通说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四大要件按照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逻辑顺序排列,认为司法人员认定犯罪的过程是:首先发现某种客体遭受侵害的事实,而后查明某种客体受侵害是否由于人的行为,确定行为人的情况,最后查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19]。笔者认为这个序列只是反应了司法人员对犯罪的认知过程,而无准确地反应司法人员对犯罪的侦查线索,在司法实践存在许多特殊情形,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行为人,司法人员首先就从犯罪主体要件上对行为作出非犯罪评价,还有对一些特殊身份犯,司法人员从犯罪主体要件也可直接

作出非罪评价,而无需在按通说的顺序进行犯罪认定。因此笔者认为犯罪主体应置于四大要件的第一位,四大要件应按照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的序列展开即理解为: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人在犯罪心理态度的支配下,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危害一定的客体即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这样按照行为的发展路线安排犯罪构成序列的方法,体现了刑法的行为规范作用[20],同时以犯罪行为人作为认定犯罪的起点,反映了刑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且这种序列契合司法人员对犯罪侦查的思维规律。

2.将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独立区分

通说的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以犯罪客体作为首要要件,这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首先,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这是以社会危害性为起点进行刑法的实质性价值判断与犯罪概念的功

能重叠,而犯罪构成是以罪刑法定为起点的刑法形式价值判断,犯罪客体使刑法的实质价值判断前置,破坏了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内部的价值判断体系,扩大了入罪可能,不利于保障人权;其次,哲学上的客体与对象都是指主体作用的对立物,具有同一性,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人为地将犯罪客体的地位拔高,割裂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同一性,不利于对犯罪对象的研究,且与哲学伦理相冲突;最后,在司法实践中,司法人员对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最直接的理解是:某人或某物受到侵害。这种理解的出发点是“某人或某物”即具体的犯罪对象,而将犯罪客体纳入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背离了司法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应将犯罪客体的内涵在理论上考虑为法益侵害性[21],具体到司法实践则为犯罪对象。法益即刑法所保护的利益,法益所保护的中心是一种利益关系即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客观存在,这样有利于紧缩犯罪所侵犯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外延,体现刑法的谦抑。同时将犯罪客体具体化为犯罪对象,可以排除犯罪认定过程中社会因素的干扰,充实犯罪的实体内容,且犯罪客体与对象具有同一性,都是指主体作用的对应物,将犯罪客体具体化为犯罪对象有利于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与哲学的统一,使其更具哲学思辨性。

3.动态地推进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对犯罪的评价过程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是一种平面推进的逻辑,其哲学出发点为“静止的相对性”,在犯罪认定过程中强调简单的堆砌,缺乏对行为评价的追问机制和反复推敲机制[22],不存在分层结构化的认定犯罪机制,因而产生的

“静而有余、动而不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审判监督整个过程,坚持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在立案侦查阶段应查明犯罪事实,这一阶段为事实评价过程;起诉审判阶段作为定罪的核心阶段应注重对符合构成要件所要求事实的抽离,这一阶段应为规范评价过程;最后在审判监督阶段应注重对犯罪认定的程序监督,这一阶段只是某些犯罪认定过程的程序延伸,不是所有犯罪认定的必经阶段。总之,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应注重运用犯罪构成认定犯罪的阶段性,在犯罪认定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院负责犯罪事实侦查,进行事实评价,而后法院再结合事实评价进行规范评价,抽离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所要求的事实,这样在司法实践中在坚持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前提下,将事实判断与规范判断分阶段统一,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静而有余、动而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刑法应在坚持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前提下,吸收借鉴域外犯罪构成体系的优点,进行改革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

评语:

这篇文章在全面总结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与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的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的构想。论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笔流畅,结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建议作者对于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问题,进行更具开拓性的思考。

点评老师:黄华生

作者简介:赵斌良,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2011级刑法学研究生。

[①]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5页。

[②]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③]陈兴良:《规范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④]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⑤]杨兴培:《犯罪构成的中国春秋-兼论旧模式的终结和新模式的探索》,《法学》2009年第9期,第7页。

[⑥]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⑦]董伟华:《犯罪构成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⑧]高铭暄:《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法学》2010年第2期,第59页。

[⑨]陈兴良:《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第57页。

[⑩]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第7页。

[1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页。

[12]陈兴良:《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13]杨兴培:《犯罪构成的中国春秋-兼论旧模式的终结和新模式的探索》,载《法学》2009年第9期,第106页。

[14]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1页至第216页。

[15]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01页至第216页。

[16]高铭暄:《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载《法学》2010年第2期,第60页。

[17]高铭暄:《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载《法学》2010年第2期,第56页。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犯罪论体系,中国在苏俄刑法学意义上称为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刑法学的理论品格。中国目前正处在从苏俄的四要件到德日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转型过程之中,面对这种转型,中国的刑法学者不得不进行站队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是中国犯罪论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学术个案。我建构了一个罪体—罪责—罪量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在这一犯罪构成体系中,给予犯罪成立的数量因素以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地位,从而使之更加切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从我的罪体、罪责和罪量的犯罪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了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逻辑性的深刻影响,这也是我国刑法学继受德日刑法学的犯罪论体系的一个例证。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主要吸引我的还是其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我称之为逻辑上的位阶性。正是这种逻辑上的位阶性使各种犯罪成立条件得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立在构成要件之上的犯罪论体系,并不仅仅是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犯罪规定,而是一种理论。对于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性的充分强调,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一个理论信念。我认为,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方法论的引导功能。只有从刑法方法论角度认识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才能将犯罪论体系置于刑法理论的核心地位。以构成

要件为基础建立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定罪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操作规程的犯罪论体系 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表现为操作规程,它是定罪的司法活动的操作规程。定罪活动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所谓法律适用并非像司法机械主义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在自动售货机中投入货币、取得货物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的耦合过程。这一司法过程既要遵循刑事实体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又要遵从程序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因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犯罪论体系为这一定罪的司法活动提供了操作规程。 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三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其实是提供了一张定罪的司法路线图。只有严格地按照三阶层的逻辑径路进行演绎,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不满14周岁当然是不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那么,能不能说对于指控不满15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案件,在庭审中发现其不满14周岁,就可以径直宣告无罪呢?按照中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15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当发现其不满14周岁,根据中国刑法其对故意杀人罪不负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查清其是否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以及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吗?对此,我认为,还是要先审查是否具备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然后再考察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只有前两个要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不满14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

一、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 违法、责任二阶层犯罪论体系{1},将犯罪的实质界定为违法和责任,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违法构成要件和责任要件。在违法构成要件下探讨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阻却事由:在构成要件符合性下探讨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对象、结果等构成要件要素;在违法阻却事由下探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其他违法阻却事由。在责任要件下探讨责任要件符合性和责任阻却事由:在责任要件符合性下探讨故意、过失、目的与动机;在责任阻却事由下探讨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二、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之批判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存在诸多可批判之处,下面的批判主要着眼于宏观体系层面或直接关系到宏观体系。 (一)保留犯罪构成的困境 在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保留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并主张犯罪构成由违法构成要件与责任要件组成,也即在犯罪成立条件的意义上使用犯罪构成。这导致了如下理论困境。 首先,犯罪构成成了“鸡肋”概念。目录中没有使用犯罪构成,而是使用了犯罪的成立条件。犯罪构成这一概念的存在,体现着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与德日犯罪论的阶层思维的结合,但这一概念其实已经成了“鸡肋”概念:该体系有犯罪构成这一概念,没什么;没有犯罪构成,也没什么。在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该概念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 其次,如何解释犯罪构成之下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成为难题。传统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犯罪排除事由(正当事由),他们在形式上符合犯罪构成,但没有社会危害性,从而排除出犯罪。易言之,犯罪构成中无法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正当事由)。这也是将犯罪排除事由(正当事由)放在四要件之后,而非四要件之中进行阐释的根本原因。但是,犯罪成立条件却能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或者说包含犯罪排除事由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要包含比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更多种类的犯罪排除事由。在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犯罪构成在犯罪成立条件意义上使用,包含了犯罪排除事由。问题在于,把犯罪构成定义为犯罪成立条件,犯罪构成就可以包含犯罪排除事由了吗?显然不可以。不包含犯罪排除事由到包含犯罪排除事由,这种具有本质差别的跨越不是把犯罪构成定义为犯罪成立条件就能解决的。 (二)一体化审查违法性、违法程度的严重后果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中,违法性、违法程度的审查合并在违法构成要件之下。这与该体系坚持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论有关。该理论认为,具体行为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其违法程度就必然达到了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反之,违法程度未达到值得科处刑罚的程度,就不可能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 1.一体化审查违法、违法程度不符合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从刑法与法官关系的视角,该条非常明确地要求法官,先进行违法的判断,再进行违法程度的判断。在确定违法即“是犯罪”的前提下,再判断违法程度,即是否“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2.一体化审查违法、违法程度的理论不可能 违法、责任二阶层体系坚持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但二阶层体系也认识到了左右违法的要素与左右违法程度的要素是不同的,因此,将构成要件分为构成要件的基本要素和整体的评价要素。其主要问题如下:首先,整体的评价要素存在名不副实的嫌疑。虽然称之为整体

去除四要件理论直接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充要原因剖析

去除四要件理论直接采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充要原因剖析 我国目前的通说是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这四个要件就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我国现在传统的刑法教科书都是按照这四个要件来排列,由此建立起一个犯罪构成的体系,把有关的刑法知识,尤其是关于定罪方面的知识都纳入到这个犯罪构成的体系当中来,由此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刑法总论的体系。 现在这种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并不是我国所独创的,而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当时的苏联引进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我们国家随着政治上全面向苏联一边倒,在法学领域也曾经出现过一个苏俄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法学各个领域,都全面地引入、接受了苏联的法学 知识,不仅仅是刑法学,包括法理、宪法、民法以及诉讼法等学科,全面地 学习苏联。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这套犯罪构成体系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刑法学体系。当然我国学者在接受的同时也结合中国本身的立法、司法情况,做了某种本土化的处理,以使这样一个犯罪构成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刑事法治的实践需求。 这当中尤其应该一提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著名的刑法学家特拉伊宁的一本书——《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这本书对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曾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法学各个学科都得到了重新恢复重建。我们以现在为一个时间点,返回去看过去三十年来我国法学各学科的发展,可以看到在其他的部门法学科,无论是法理、宪法、民法还是诉讼法,苏俄法学的影响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而惟独在刑法学领域苏俄刑法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主要就是从苏联引进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仍然是我国目前刑法学理论的 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种框架没有改变情况下,苏俄的影响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的烙印。 我个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刑法学理论提出了更加精确、精致的这样一种要求。 1

论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

论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 阅读次数:3142 林燕 摘要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有其独特的特点,近年来对我国影响较大。本文拟对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与大陆法系比较的视角归纳其特点,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体系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犯罪论体系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犯罪构成行为犯意双层次的犯罪构成递进式的犯罪构成 一、引言 犯罪构成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历史文献中出现过"犯罪的确证"的概念,其意义用于证明客观事实的存在。1796年,法国刑法学家克拉因首先使用犯罪构成的概念,但当时只有诉讼法的意义。直到19世纪,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才明确把犯罪构成引入刑法,他从罪行法定出发,要求在确认任何行为为犯罪并对之课以任何刑罚时,都必须根据法律规定来确定。从这一原则出发,费尔巴哈把刑法原则上关于犯罪成立的条件称之为犯罪构成,指出:犯罪构成乃是违法的行为中所包含各个形位的或事实的诸要件总合。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统一,即犯罪成立意义上的犯罪构成。而英美法系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不是一个严格的专业用语。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虽然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渊源关系不深,但近年来对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影响较大。而与大陆刑法较为成熟的研究相比,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的研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对英美刑法犯罪构成的内容﹑特点和形成原因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借鉴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犯罪论体系研究有所裨益。 二、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的内容 严格而言,英美刑法并不存在所谓的构成要件概念,但是它有关于犯罪构成即犯罪成立条件的理论概括;英美法系也不存在"构成要件"这一专门术语,但是在英美法系中常用"犯罪要素"这一术语来阐释犯罪成立的构成要件。所谓的犯罪成立要素,则英美刑法上成立某一犯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若缺少法定的犯罪要素,则对某一行为就不能以犯罪论处。英美法系犯罪的成立要具备诸多要素。不过,在犯罪成立要素的组合上,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犯罪论体系。如有的学者主张,从技术和理想层面上而言,一个行为当具备了以下七个要素时才能被认为成立犯罪:(1)危害。即犯罪实施所造成的外部后果,包括身体上的和言辞上的。(2)合法性。这一要素包含两层含义:行为所引起的危害是刑法所禁止的;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即刑法不能是事后法。(3)行为。(4)罪过。(5)因果关系。(6)一致性。指犯罪行为和罪过同时发生,同时存在。(7)刑罚。但是,更多的学者赞成这样

张明楷的三阶层理论

2009年新大纲刑法【命题人张明楷三阶层理论】 一、关于犯罪论体系的变化 2009年司法考试大纲全面采用了司法考试命题人张明楷引进的德日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原来的四要件论在新大纲中荡然无存,第三至五章章名也变成了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这一变化让很多考生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进行复习。 其实,大纲的变化看似很大,实则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和2008年相比,没有新增考点。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我们在2008年都学过了,现在只是对原来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一)何为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三阶层递进式。其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该理论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是构成要件符合性)。如果符合,再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通常来说,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具有违法性的行为。但有时也有例外,例如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就是不具有违法性的行为。如果具有违法性,再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有责性,即行为人是否负有责任。通常来说,符合前两个要件的,就具有有责性。但是也有例外。例如13周岁的少年故意杀人的,或者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故意杀人的,就没有有责性,就不承担刑事责任。 我们以案例来解释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模式:18周岁的王某因为和李某不和,持刀将其刺死。第一步:王某的行为是否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一个人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符合。第二步:王某的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经查,王某没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执行职务等违法性阻却事由(也称违法阻却事由,即阻却违法性的事由。阻却,即排除)。因此具有违法性。第三步:王某是否具有有责性?经查,王某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因此,应当负责,具有有责性。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王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请用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分析以下两个案例: (1)李某,18周岁。李某因为王某向老师告自己的“黑状”,在放学后持刀将王某挟持到某偏僻之处,要王某向自己叩头“谢罪”。王某不肯。李某即持刀猛刺王某。王某无奈与李某搏斗起来。在搏斗中,王某夺过了李某的刀,将李某刺死。王某立即投案自首。 (2)冯某,18周岁。在住院期间,将看护自己的护工路某活活掐死。经专家鉴定:冯某掐死路某时,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 【分析】按照大陆法系的理论体系,应这样判断: 案例1:首先,王某的行为是故意杀人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其次,王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因为其是正当防卫。由于该行为没有违法性,判断就此终止,不再进行有责性的判断。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案例2:首先,冯某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其次,其行为没有违法性阻却事由,具有违法性。那就进行第三步判断:是否具有有责性?冯某是在精神病发作期间,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时杀人的,因此不具有有责性。冯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层一层,按照一定顺序判断的,就是三阶层递进式的判断方法。(二)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和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简单比较 首先,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和我国的犯罪构成含义不同。我国的犯罪构成包含了大陆法系的全部三个要素。因为在我国,只有齐备全部构成要件的行为才是犯罪。而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仅仅是构成犯罪的一个条件,是作为犯罪类型的该罪在客观要件和主观方面(这里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的刑法复习

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的刑法复习 一、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取代了四要件犯罪论体系 新大纲全面采用了德日的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原来的四要件论在新大纲中荡然无存,第三至五章章名也变成了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这一变化让很多考生惶恐不安,不知如何进行复习。 但是,详细分析大纲,可以看到,除了体系的变化,在具体内容上,大纲的变化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和2008年相比,没有新增考点。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我们在2008年都学过了,现在只是对原来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而已。 (一)新大纲和旧大纲如何衔接? 很多考生看到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就傻掉了,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详细分析一下大纲,就会看到,这些专有名词之下的内容,我们都学过。 “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内容就是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内容,包括原来的犯罪客观要件和犯罪主体本身。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则被放在有责性部分了。“违法性”的内容,就是阻却违法性的内容,包括原来

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就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等。“有责性”的内容就是犯罪主观要件的内容。包括原来的犯罪主体中的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原来的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和责任阻却事由。具体包括:犯罪的故意、过失、动机、目的和违法性认识错误、缺乏期待可能性等。 大家可以看到,在新体系中,犯罪客体没有了,犯罪主体被分成了两个部分,犯罪主体本身被放在构成要件该当性里了;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则被放在有责性里了。之所以这样分解犯罪主体,是因为在新的体系中,犯罪主体被认为是客观的,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则被认为是主观的。 (二)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解读 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体系是三阶层递进式。其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 该理论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是构成要件符合性)。如果符合,再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如果具有违法性,再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有责性,即行为人是否负有责任。通常来说,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违法有责的行为,但有时也有例外。例如正当防卫行为没有违法性;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一) 关键词: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文化差异;刑法机制 内容提要: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基础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关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三者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但其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我国不宜全盘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或英美双层次要件模式。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犯罪构成四要件模式的内在理论结构,是我国当前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推进我国刑事法治,有必要注重刑法机制之刑事一体化理论知识形态。引言:基本概念与问题缘起 犯罪构成结构,即成立犯罪诸要件的组合形式,它可分为两种,即法律结构和理论结构。前者即法律规定的(罪刑法定意义上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组合形式;后者即理论上建构的(刑法解释学意义上的)犯罪成立要件的组合形式。犯罪构成理论结构也可视为犯罪论体系。德日、英美、中俄等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法律结构大体相当,3]但理论结构差异显著。 随着国外两大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的引介而人.我国刑法学界对相关理论体系(尤其是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讨,进而对其合理之处有所体悟。于是,不少刑法学者主张全面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以替代我国的四要件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大陆刑法学知识体系的全面转型。对此,我国大多数刑法学者持反对态度。反对者的基本立场大体为:我国的四要件理论模式与国外两大法系之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模式皆为根植于其各自法律文化土壤中的理论模式,各具特色,各有其道理,也各有其不完善之处,且各已为各自的理论界和实务界所适就,虽可相互借鉴,但不宜全面移植,否则会“水土不服”——全面移植的“革命性”方案有失于对我国大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的深切考虑,不可取。 有比较,方能有所鉴别。本文拟从三个不同法系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模式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文化特点和出罪功能等四个层面的比较中,发掘其中的道理,寻求我国刑法学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 一、外在形态之比较 (一)德日模式的外在形态——三阶层 就外在形态而言,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合而成的三阶层的结构体系。 (二)英美模式的外在形态——双层次 就外在形态而言,英美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犯罪本体要件(即刑事责任基础)和法律辩护事由(即责任充足条件)对合而成的双层次的结构体系。 (三)中俄模式的外在形态——四方面 就外在形态而言,中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是由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四方面组合而成的对称性的结构体系。 二、逻辑结构之比较 (一)德日模式的逻辑结构——三阶层纵向递进式的抽象思维逻辑 第一,作为第一阶层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其旨在以抽象肯定的逻辑大体地框定犯罪成立的“典型事实构成要素”{1},即在一般、典型的情形下,某行为很可能构成犯罪。该阶层反映着德日犯罪构成理论结构对犯罪圈的初步逻辑划定,它一方面以一种抽象肯定的逻辑对符合相应特征的行为予以纳入,另一方面又将其它不符合相应特征的诸多行为排除在犯罪圈以外。第二,作为第二阶层的违法性(即是否具有排除违法性的事由,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业务行为、执行命令等),其旨在(从客观层面上)考察某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是否符合“更大法益原则”,是否得以排除违法性或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排除违法性的行为也被称为“正当行为”4])。如是,则该行为得以出罪;如否,则进入下一阶层的逻辑考察。

陈兴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具有方法论意义

来源:《检察日报》 犯罪论体系,中国在苏俄刑法学意义上称为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刑法学的理论品格。中国目前正处在从苏俄的四要件到德日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转型过程之中,面对这种转型,中国的刑法学者不得不进行站队选择。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是中国犯罪论体系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学术个案。我建构了一个罪体—罪责—罪量三位一体的犯罪构成体系。在这一犯罪构成体系中,给予犯罪成立的数量因素以独立的构成要件的地位,从而使之更加切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从我的罪体、罪责和罪量的犯罪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受到了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的逻辑性的深刻影响,这也是我国刑法学继受德日刑法学的犯罪论体系的一个例证。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主要吸引我的还是其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我称之为逻辑上的位阶性。正是这种逻辑上的位阶性使各种犯罪成立条件得以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立在构成要件之上的犯罪论体系,并不仅仅是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种犯罪规定,而是一种理论。对于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性的充分强调,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一个理论信念。我认为,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在于其方法论的引导功能。只有从刑法方法论角度认识犯罪论体系的理论意义,才能将犯罪论体系置于刑法理论的核心地位。以构成要件为基础建立的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于定罪来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作为操作规程的犯罪论体系 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意义首先表现为操作规程,它是定罪的司法活动的操作规程。定罪活动是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所谓法律适用并非像司法机械主义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在自动售货机中投入货币、取得货物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的耦合过程。这一司法过程既要遵循刑事实体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又要遵从程序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因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犯罪论体系为这一定罪的司法活动提供了操作规程。 犯罪论体系所具有的三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一种递进式的逻辑关系,其实是提供了一张定罪的司法路线图。只有严格地按照三阶层的逻辑径路进行演绎,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问题,不满14周岁当然是不具备刑事责任年龄的,因而不可能构成犯罪。那么,能不能说对于指控不满15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案件,在庭审中发现其不满14周岁,就可以径直宣告无罪呢?按照中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15周岁的人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但当发现其不满14周岁,根据中国刑法其对故意杀人罪不负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查清其是否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以及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吗?对此,我认为,还是要先审查是否具备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然后再考察是否具有违法阻却事由。只有前两个要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不满14周岁、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这一理由,宣告该人无罪。因为,一个人基于没有实施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无罪、违

犯罪构成理论之德日三阶层理论

犯罪构成三阶层基本内容 犯罪构成是刑法学的核心问题,它是犯罪论的基础,亦是刑罚论的前提,甚至是刑事诉讼法的前置性问题。因此,犯罪构成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有三种代表性模式。一是“三阶层”体系即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即采用该模式;二是“两层次”体系,即将犯罪成立条件分为犯行与犯意,然后讨论抗辩事由。美国即采用该模式。三是“四要件”体系,即将犯罪构成条件分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我国传统的“耦合式”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就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构成。在此问题上,我们小组坚持“三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更为合理,“三阶层”体系取代“四要件”体系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阶层”体系认为,犯罪是“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违法且有责的行为”。据此,犯罪的成立要件是:(1)构成要件该当性;(2)违法性;(3)有责任或责任。并且,按照(1)→(2)→(3)的顺序分层次判断。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也被称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其是指犯罪行为必须是符合法律的规定某项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这是罪行法定主义的要求。罪行法定主义决定了犯罪不只是一种反抗社会的侵犯行为,而且必须首先是符合刑法法规规定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否则可能导致刑罚权的恣意发动,侵害国民的人权。一般来说,作为构成要素的因素包括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客观要素有:行为、行为主体、行为结果、行为客体、行为状况。主观要素有:故意、过失、目的、倾向等。 (二)犯罪构成的违法性,即行为应当具有违法性,这是第二重判断。尽管通常情况下,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违法的,但是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场合,虽然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但是实质上却并不违反法秩序,即存在违法阻却事由来排除犯罪的成立。 (三)有责性。在经过前面两个步骤的判断之后,犯罪的成立还要求第三重的判断,就是判断行为人是否有责任,即能够将对行为的非难加之于行为人。一般来说,有责性的要素包括故意、过失、责任能力、违法性的意识和期待可能性。这些要素决定了责任是否存在,并最终决定犯罪是否成立。对于没有责任能力或者没有故意、过失的行为人的行为,则不可以进行责任非难。例如,幼童的行为,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作时实施的行为,意外事件,不具有违法认识的可能性的行为等。 “该当行一违法性有责性”三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也与刑法三个基本原则相适应。由罪刑法定主义的原理出发,可以推导出构成要件体系该当性这一要素;由法益保护主义的原理出发,违法性这一要素得以解释;更进一步,由责任主义的原理出发,可以导出有责性这一要素。 三阶层体系最大的一个特点,便在于它的阶层性。因此三阶层体系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形式(外部)到实质(内部)、由抽象(一般)到具体(个别)、由客观到主观的逐层递进判断。构成要件符合性是形式的判断一般的判断、定型的判断;违法性是实质的判断、具体的判断、非定型的判断、客观的判断;有责性是个别的判断、内部的判断、主观的判断。根据阶层的体系,判断顺序绝对不可颠倒。而一般认为,我国的犯罪构成以及英美的犯罪成立条件是平面的,即犯罪构成由具有等价性的要件组成,各个要件处于平面关系。因此,

浅谈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浅谈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 摘要:犯罪构成是刑事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认定法罪的起点。科学的构建犯罪构成体系对于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保障人权以及对于刑法学上犯罪论体系的研究都大有裨益。本文在此浅谈犯罪构成理论中的三阶层学说。 关键字: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四要件犯罪构成三阶层 三阶层体系的机能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反映行为的法益侵害性和非难可能性,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构成要件和主观构成要件的有机整体。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一个行为是否为刑法上规定的犯罪行为关键要看该行为是否为刑法上所言的犯罪,也就是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刑法条文规定的该罪的犯罪构成。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为三种模式。分别为两阶层说,三要件说与犯罪构成四要件说。大体而言,德国、日本等国采取了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犯罪成立理论体系。我国现在通说采四要件说。四要件分指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方面的外在表现。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行为的人或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所持的主观心理态度。如故意,过失。 随着我国刑法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司法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对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通说,即四要件说进行改造。从司法实践中看,四要件说是我国刑法构成理论的主流,植根于我国刑法领域,为司法工作人员和学者所熟知,在操作上也很熟悉,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此笔者仅浅谈犯罪构成的三要件说,以拓宽司法实践中对于司法工作人员认定犯罪的思路。 一、三阶层理论概述 德、日的犯罪构成体系为三阶层,三阶层分别指犯罪构成要件的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 构成要件的符合性,即成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指犯罪首先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是一般的,抽象的,定型化的,客观的判断。此处并不包括有关行为人的身份,个性,特征的判断。 构成要件的违法性,是指行为违反法律,及行为为法律所禁止,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此处涉及实质的违法性问题,即为何行为为法律所禁止,通说认为实质的违法性即法益的侵害性。行为侵害或威胁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违法性是个别的具体的,非定型的客观判断。 构成要件的有责性,指非难可能性,既能够就符合构成要见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有责性是个别的,具体的,内部的

陈兴良:应当去除四要件理论,直接采用三阶层地犯罪论体系

兴良:应当去除四要件理论,直接采用三阶 层的犯罪论体系 我国目前的通说是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这四个要件就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我国现在传统的刑法教科书都是按照这四个要件来排列,由此建立起一个犯罪构成的体系,把有关的刑法知识,尤其是关于定罪方面的知识都纳入到这个犯罪构成的体系当中来,由此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刑法总论的体系。 现在这种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并不是我国所独创的,而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从当时的联引进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我们国家随着政治上全面向联一边倒,在法学领域也曾经出现过一个俄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法学各个领域,都全面地引入、接受了联的法学知识,不仅仅是刑法学,包括法理、宪法、民法以及诉讼法等学科,全面地学习联。 在这种情况下,联的这套犯罪构成体系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刑法学体系。当然我国学者在接受的同时也结合中国本身的立法、司法情况,做了某种本土化的处理,以使这样一个犯罪构成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刑事法治的实践需求。

这当中尤其应该一提的是1958年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出版的联著名的刑法学家特拉伊宁的一本书——《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这本书对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的形成曾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到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随着与法制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法学各个学科都得到了重新恢复重建。我们以现在为一个时间点,返回去看过去三十年来我国法学各学科的发展,可以看到在其他的部门法学科,无论是法理、宪法、民法还是诉讼法,俄法学的影响可以说已经荡然无存,而惟独在刑法学领域俄刑法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主要就是从联引进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体系仍然是我国目前刑法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种框架没有改变情况下,俄的影响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的烙印。 我个人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刑法学理论提出了更加精确、精致的这样一种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俄刑法学基础之上的这样一套犯罪构成的体系,已经难以满足我国当前的刑事法治建设的实际需求,因此我国的刑法知识面临着一种转型。 在刑法知识转型过程当中,我认为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所谓在中国刑法领域的去俄化,这是我提

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的选择适用

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的选择适用 【摘要】通过三阶层体系与四要件论的比较,阐述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两者分别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提出犯罪论体系的建构需要处理哪些基本问题;第三,在现行刑法规定之下,如果要借鉴三阶层体系,需要考虑处理的一些问题是什么。 【关键词】犯罪构成四要件论;三阶层体系 一、我国传统四要件论及其评价 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在吸收前苏联犯罪构成的学说并在总结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犯罪构成要件由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部分组成,这种犯罪构成集事实评价与价值评价于一体,是综合性的一次性评价,被称之为耦合式或四边形结构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 对于传统的四要件理论,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维持论,以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先生为代表;第二种是重构论,即或者主张直接借鉴三阶层体系,或者主张对三阶层体系进行适当的改造,前者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刑法学家陈兴良先生,后者的典型代表是著名刑法学家张明楷先生,他主张以违法和责任作为犯罪论体系的两个基点;第三种观点就是以冯亚东先生为代表的完善论,认为四要件体系基本可行,只要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完善即可。 四要件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体系地位。现在的通说把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放在主体要件里来研究,可是放在主体要件里并不合适。因为年龄本身对违法性并无影响。现在的通说一方面把它当作罪过的前提,另一方面又把它放在主体里,这就出现了错位。如果把它当作罪过的前提,就应当放在主观要件里来讨论,而不是放在主体要件里来讨论。 第二,刑法理论界一直主张“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一直强调认定犯罪要坚持住客观相统一。可是这仅仅是停留在口号层面,还没有完全落实到构成要件体系的安排,没有落实到具体个罪的认定。 二、三阶层体系及其评价 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现代大陆法系的犯罪论体系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该理论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即该当性),如果符合再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然后再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有责性。由于三个犯罪成立要件之间具有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因而被称为三阶层递进式犯罪论体系。

三大部门法对阶层式犯罪论体系的默契声援

三大部门法对阶层式犯罪论体系的默契声援 邵栋豪 2012-11-19 23:33:08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摘要】法学研究中的体系具有客观性与必然性,法学研究的任务在于以更为合理和准确的方式发现和描述它;合理、准确地反映客体的体系具有特定的功能,刑法学也不例外。阶层式犯罪论体系明确区分违法和责任,准确反映了刑法的内在体系,具有合理性,我国刑法、民商法和行政法在立法、法律解释和司法判例中都默契遵循着阶层式犯罪论体系。 【关键词】体系;阶层式犯罪论体系;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轮奸;但书 一、刑法学需要体系 任何客体自身内含的体系都具有特定的功用与效能,体系的不同折射出其背后迥异的立场和主张,法学体系也不例外。 (一)体系要素及意义 对于法学中的体系,许廼曼认为:“至少在法学的领域,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完全没有体系的、漫无章法(chaotisch)的思想,因为它所研究的客体,即人类的社会关系,从一开始只能透过日常语言的媒介才能够加以理解和描述,所以当我们开始发展第一个法学思想时,我们始终在使用日常语言所制造、强制出来的规则及体系化的成果;”[1]许廼曼强调体系的必然性和客观性,认为体系建立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发现和描述客观存在,客体被规范和调整之时,体系便内存于其中。从这层意义上说,体系内存于客体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因此,法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是以正确的方法发现内存于其中的更为合理的

体系。拉伦茨则把更为正确与合理地表述客观的体系作为法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2]萨维尼对体系的概念做出了明晰界定,他认为:“体系二解释的各种对象的统一。”[3]这一概念包含了三大要素:第一,评价性,即现存的各种对象的自在存在便具有体系性特征,主体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把握其中的内在机理;第二,客体性,即体系是建立在对现存各种对象的评价基础之上的,没有评价对象,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第三,有机性,这种有机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体系的有机组合会对应特定功能,二是各种要素的组合具有有机而非任意性。在此基础上,我国台湾学者黄茂荣的观点则更进一步,他认为,法学的体系化思维和体系化努力都不是空壳,而是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即促使“人类力求将公平正义(法律伦理的要求)以可靠而且可以理解的方法(合理化的要求)实现在人间”[4]。因此,法学体系的发现和描述并非终点,而是达到特定目的的起点。法学者的特定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以及国家的特定情势,对于体系的建立和发现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法学者仅具有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别时,其对体系的发现和描述只具有合理程度的差别,而不可能有正误之分,英美法系行为和犯意的犯罪构成要素理论与大陆法系阶层式犯罪论体系便是明证,前者紧紧抓住了犯罪成立的最核心要素,仅仅从事实上把握犯罪成立的条件,对于相关的犯罪成立要素则缺乏应有的统摄;而后者在上述核心要素的基础上,以事实为基础、评价性地包涵了犯罪的成立条件,更具有合理性。而当国家的特定情势影响了法学者对体系的认知,则由此建立的体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具有合理程度的差别,而仅具有正误之分,如大陆法系阶层式犯罪论体系和源于前苏联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在此情形下,体系与法学者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无关,而仅仅是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产物,因此,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犯罪的客观真实面目,具有出罪的特征,而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不能正确反映国家在刑法立场上的禁止和处罚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具有入罪的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