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隐喻及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及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JOURNAL OF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2003年第3期 第19卷——No.3. 2003 Vol.19.

收稿日期:2002-11-05 作者简介:彭英(1975— ),女,四川资中人,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 

概念隐喻及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彭 英

(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介绍了由Lakoff和 Johnson 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认知体系和相似的生活体验,不同文化的隐喻具有相似的认知基础,本文拟从英、汉语中概念隐喻所包含的结构、方位、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来比较其相似性。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3)03-0084-05

一、引言

对隐喻的探索与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 隐喻(metaphor)作为一种修辞手段, 广为人们所关注,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从古希腊的Aristotle ,人们就开始从修辞的角度探索隐喻的奥秘而现在,隐喻的研究不再是修辞领域的“专利”,它已经从修辞学扩展到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 又从语言学进一步延伸到语义学和语用学。尤其引人注目的隐喻研究热点是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George Lakoff 和Mark Johnson 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对隐喻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此前,从亚里士多德《诗学》及《修辞学》直到近年来的语言哲学及语用学, 两千多年来的隐喻研究始终保持着一种 “共识”, 即将隐喻当成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 当成一种字面上的变异, 当成只有诗人或者演说家可以掌握的语言技巧。与传统的隐喻理论不同,Lakoff 和Johnson 的隐喻理论则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metaphorical expression), 更重要的是, 它也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还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任何人的日常语言和行为都依赖着隐喻.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方式结构起来的。

概念隐喻理论主要来源于Reddy 1979年发表的著名论文The Conduit Metaphor 。Lakoff 评价这篇文章说, 由于它的出现, 一个以研究概念隐喻系统为内容的完整的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分支得以发展起来. Lakoff 还进一步总结了Reddy 的成就:仅仅通过一个分析得很透彻的例子, 他就使我们看到, 日常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 从而破除了隐喻主要是一种诗歌语言或者修辞语言的传统观念。Reddy 告诉我们, 隐喻在思维之中, 而不是在语言之中。隐喻是我们对世界的常规概念方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的日常行为反映出我们往往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理解日常的经验.

二、隐喻及隐喻的理论认识过程

亚里士多德曾把隐喻定义为: “将属于另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这一事物.” 他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 尤其强调隐喻在诗歌中的作用. 这种观点代表了隐喻理论中的一家之说, 即亚氏学派观。然而,以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为主的柏拉图学派认为, 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 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 又反映了人的本质。

进入20世纪以来,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用语言学理论来认识、研究隐喻,并提出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如,承袭并发展亚氏学派观点的“替换理论”、“TG 隐喻观”,它们均强调隐喻是背离

语言规则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对亚氏观点进行修正,使之更理论化。与柏拉图学派观点一脉相承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个跨学科的多维命题。并强调指出,不能把隐喻仅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来研究,它同时也是哲学、人类学、语言史及儿童语言习得等领域的研究对象。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

相互作用理论的创始人I.A.Richards提出,“隐喻是要旨(tenor, 隐喻所表达的意义)和途径(包含tenor 的类比)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旨和途径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不相容性,即张力,张力推动读者从要旨和途径的相互作用中去挖掘隐喻的意义”(严世清,1995)。另一个相互作用理论的集大成者Mike Black,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隐喻,强调语言使用者(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在隐喻使用和阐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所代表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倾向性的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装饰,而且他们是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人类认知体系是一个隐喻性结构系统。为了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人们本能地要求不同概念间的相似性,从而创造隐喻,发展语言”(赵艳芳,1995)。

三、隐喻的认知基础

人们对隐喻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最新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再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而是应该把隐喻和人的认识过程相联系。

在探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时,I.A.Richards指出,“语言是不同领域经验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系统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具体地讲,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们创造并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多是表示具体的事物。当人类从这些具体概念之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就构成了人类的隐喻思维体系。换言之,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赵艳芳,1995)。

四、概念隐喻

(一)概念隐喻综述

Lakoff和Johnson在充分认识了隐喻的认知基础上,将Reddy 提出的概念隐喻发展成了当代占统治地位的隐喻理论。在这里我们引用薛忆沩称之为概念隐喻理论的说法。

概念隐喻理论(薛忆沩,2000)区别于其它隐喻理论之处在于对隐喻本质的不同认识,“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这就是概念隐喻理论最早给隐喻下的定义。其中最重要的词是“理解”和“经历”,它们将隐喻引出语言领域。因此,“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各种思维活动,不管它是关于情感的、关于社会的、还是关于人格的、关于语言的或者关于生与死的,都与隐喻相关。隐喻对于想象和对于理性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根据这个定义分析概念隐喻,例如Argument is war,概念隐喻就这样来理解这个句子:我们根据战争的概念来理解和谈论辩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像对待战争一样来对待辩论,辩论概念部分地是根据战争概念结构而成的。一个概念以隐喻的方式结构而成,与概念相应的活动也以隐喻的方式结构而成,而谈论这个概念和活动的语言也以隐喻的方式结构而成。

以上是对隐喻进行的功能性的定义,概念隐喻理论还对隐喻下了一个结构性的定义,即“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事实上,这两个定义是一致的,只是后者比前者更技术一点。所以在分析概念隐喻Love is journey时,Lakoff 指出:“这个隐喻是根据旅行的经验来理解爱的经验。说得更技术一点,这个隐喻就是从源域(旅行)到目标域(爱)的映射。”

概念隐喻理论还认为隐喻具有以下特征:“隐喻是一种很平常的手段,我们下意识地、自动地使用着它,使用起来毫不费力,因此对它往往毫无觉察;隐喻又无处不在,不管我们思考什么,隐喻总是充满我们的思想;隐喻又是人所共知的,我们在儿童时代就已经自动地获得了理解和使用隐喻的能力;隐喻又是常规的,它是我们日常思维和语言中的一个完整的组成部分;隐喻有时是不可替代的,我们用隐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这是其它的思维模式做不到的。”

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常规隐喻。并将常规隐喻分为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如ARGUMENT IS WAR, TIME IS MONEY 等等。

在一定的文化中,时间被当作金钱一样宝贵的东西,人们“花时间”,“浪费时间”,“节约时间”: TIME IS MONEY

You’re wasting my money.

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 hours.

I don’t have the time to give you.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

You’re running out of time.

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简方位来源于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形成以下的方位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表达:

HAPPY IS UP; SAD IS DOWN

I’m feeling up.

That boosted my spirits.

You’re in high spirits.

I’m feeling down.

He’s really low these days.

这个隐喻概念及其相应的语言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其物质的和文化的经验为基础:下弯的姿势与悲哀和沮丧同现,而直立的姿势与愉快和活力共存。再如:MORE IS UP; LESS IS DOWN

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My income rose last year.

The number of errors he made is incredibly low.

His income fell last year.

If you’re too hot, turn the heat down

物质基础:将更多的物质或物体加入容器或一堆中,其平面变高。

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

社会及物质基础:社会地位与权力(social power)与体力(physical power)相互叠加,而more power is up.

RATION IS UP; EMOTIONAL IS DOWN.

物质和文化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视人类主宰着动植物等自然环境,人的特有的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高于其他动物并具有控制权。

CONSCIOUS IS UP; UNCONCIOUS IS DOWN.

物质基础:人类和多数哺乳动物睡觉时为卧姿,醒时为立姿。

此种实例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人类多数隐喻概念参照方位概念组建,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经验为基础,同时也说明人类的思维及语言的进化过程。

3、本体隐喻

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而派生出另一类隐喻——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

本体隐喻最典型的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分界面、里面等。人们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也看作一个容器,因而英语中有如下表达:

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 (VISUAL FIELDS AS CONTAINERS)

Are you in the race on Sunday? (RACE AS CONTAINERS)

There is a lot of land in Kansas. (AREAS AS CONTAINERS)

How did you get into window-washing as a profession? (THE ACTIVITY OF WASHING AS CONTAINER)

We’re out of trouble now. (TROUBLE IS CONTAINER)

这些语言形式已成为普普通通的语言,一般人们已意识不到他们的隐喻性。这正说明人们的思维方式已不自觉地将两种事物相提并论,并以具体的事物思考、经历、谈论抽象的事物,使其似乎具有具体事物的特征,以达到系统地描述表面上杂乱无章的世界的目的。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和其它感知一样,

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五.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尽管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语言(包括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但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大体相同。因此,语言除了其相异性外,语言共性也应被予以足够重视。在隐喻研究中,以往尤其强调不同语言隐喻中所表现出的特定文化背景因素。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这些各不相同的隐喻之中,由于它们共有类似人类的认知基础,应该存在着某些共性的东西;迥然各异的文化背后,也必然会有一些相似的因素。既然语言扎根于人的认知结构之中,隐喻能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心理基础,跨文化的隐喻之中理应表现出某些相似性。下面分别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来阐释英汉结构隐喻的相似性。

(一)结构隐喻在英、汉语中相似性的体现

前面已对结构隐喻做了简要的介绍,这里主要看看英汉语中相似的结构隐喻。我们已经提到过,英语中有TIME IS MONEY的概念隐喻,所以英语中有waste time, save time, have time to give somebody, spend time, cost somebody some time, run out of time 的说法。汉语中也是如此。汉语中也有“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因此我们也用金钱的概念来理解时间,而且我们也用对待金钱的方式来对待时间。以下句子体现了汉语中“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

他总是浪费时间去做这种无聊的事。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抄近路吧。

你读这本书花了多长时间?

又如,英语中有LIFE IS A JOURNEY的概念隐喻。日常英语中有这些表达:

LIFE IS A JOURNEY.

Give the children a good start in life

He’s over the hill.

I was bogged down in a dead-end job.

Her career is at a standstill.

They are embarking on a new career.

He’s gone off the rails.

Are you at a cross-roads in your life?

I am past it.(= I’m too old)

汉语中也有“人生是旅行”的结构隐喻,因此汉语中有以下的表达方式:

他四处奔波。

我的负担太重了。

女人是他生活的动力。

她很坎坷。

我们是匆匆的过客。

谁能驾驭命运呢?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

我们可以看出,隐喻作为人类特有的认知、思维的一种形式,在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具有相似性。这可能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利用隐喻概念去认识事物及事物间的联系时,并不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创造的,而是基于事物间相似性质联想产生的。

(二)方位隐喻在英、汉语中相似性的体现

由于前面方位隐喻已得到了较详尽的描述,我们以下只比较一下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的方位隐喻相似性。

例如英语中有HEALTH AND LIFE ARE UP;SICKNESS AND DEATH ARE DOWN.的概念隐喻,日常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表达方式。

HEALTH AND LIFE ARE UP;SICKNESS AND DEATH ARE DOWN.

He’s at the peak of health.

He’s in top shape.

He fell ill.

He’s sinking fast.

He came down with the flu.

His health is declining.

汉语中也有“健康位于上/不健康位于下”的方位隐喻,因此我们常有这样的说法:

不要这样硬撑着。

你应该树立起信心。

她又病倒了。

他一天天瘦下去了。

我的精神已经好起来了。

他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

她被家务压跨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汉文化,还是英语文化,都习惯于用“上/高”来表示“身体健康”,而用“下/低”来表示“身体不健康”。

(三)本体隐喻在英、汉语中的表现

在上文曾指出,本体隐喻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来表示某一抽象概念。例如,在各民族语言里,都存在着大量用动物来作隐喻的例子。当然,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动物常常用来表示互不相同、甚至相反的隐喻概念,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发

现很多相同动物表示相似隐喻概念的例子。以下几组英汉句子正说明了这点。

(1)(a)You ass! You stupid ass! How could you do a thing like that?

(b) 你这头驴,怎么会干出那种事来?!

(2)(a)He doesn’t have any idea of his own. He just parrots what other people say.

(b) 他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鹦鹉学舌。

(3)(a)The children were as busy as bees,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festival.

(b) 孩子们准备过节忙得像蜜蜂一样。

从以上三组句子中我们发现,汉英两种文化中“驴”、“鹦鹉”、“蜜蜂”这些动物都有近似相同的隐喻概念。其它类似利用动物的某些特征来构成隐喻概念的还有:鹿的胆小温顺,羊的讨人喜欢,猪的肮脏贪吃,猴子的顽皮淘气,等等。

当然,除动物之外,汉、英两种文化中还存在其他一些类似的本体隐喻概念,如:

(4)(a)Put down in black and white.

(b) 白纸黑字写下来。

(5)(a)It’s a good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

(b) 浑水摸鱼。

六、结语

隐喻研究已从修辞学的领域扩展到了其他许多领域。人们从最初使用的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中获取了抽象思维的能力,然后在认知领域对两种看似无任何联系的事物产生相似的联想,于是就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感知这个世界,从而构成了隐喻的认知基础。在认知领域里的隐喻研究中,概念隐喻成为研究的热点。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类。由于不同隐喻中包含着人类相似的认知基础,所以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分别在英、汉文化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1980. 

[2]Saeed.J.L. Semantic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A. 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4]赵艳芳. 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5. [5]曹务堂. 隐喻的认知性立体透视[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3). 

[6]王广成、王秀卿.隐喻的认知基础与跨文化隐喻的形似性[J].外语教学.2000(1). 

[7]薛忆沩. 概念隐喻理论与汉文化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 2000(2). 

[8]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责任编辑:王兴国)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Similarit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ENG Ying 

(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

Abstract: Metaphors are studied on the cognitive semantics perspective and conceptual metaphor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Since human beings have the same cognitive systems and similar living experiences, metaphors in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similar cognitive bases.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hree subdivisions of cognitive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 cognition; similarit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